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五篇)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五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篇一

我们在闲暇时候或者在疲劳的时候会聆听美妙的歌曲,也会看些休闲的电影,玩些动感的游戏,我们为那些唯美的画面所折服,为那些动听的音喉所感动,为那些炫幻的游戏所激动,无疑,我们是很幸福的。然而,这些休闲娱乐的背后是语言在支撑着它们。没有词人,哪来的“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美妙画面,也不会有“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的感人场景和声音,更不会有现在美好的一切。

在高中的时候,我在学习生物时,了解了“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当时我还很不屑,动物也有语言啊,鸡鸣、狗吠、狼嚎、虎啸、猿啼等等,它们也用语言啊,学习了语言学概论这门课后,我了解了人类语言是多么的复杂和高深莫测,它和动物的语言有着本质的区别。

语言有很多机制,“牧笛横吹、夕阳余晖”是羡余机制的体现,“蛋白质(笨蛋、白痴和神经质)”是经济机制的体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对称机制的体现,语言还有预设机制、隐含机制、排除机制、补偿机制等,而在这里,我班门弄斧来浅谈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

弗雷格是德国哲学家和数学家,他于1892年提出预设的概念。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斯特劳森从真值条件出发,将预设看作是句子或命题之间的关系。所谓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现已广泛应用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指其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

而语言机制也就是语言内部的可循的规律,那么预设机制就是语言本身内部可以寻找到的具有“预设”的机制。

美国科学家弗兰克林说过这样一句名言:“空袋子难以直立。”

同样,语言只有有了依托才能焕发光彩,才能真正起到沟通交流的作用。而预设就是支撑语言的基础。

预设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很重要。人在使用自然语言时,有很多不言自明的预设,否则交际就会比较困难。“吃核桃”、“吃花生”其实是吃核桃仁儿;“吃排骨”、“吃鸡蛋”其实是吃排骨肉、蛋清和蛋黄。人们只是在“吃葡萄不吐葡萄皮”这类绕口令中才分出葡萄皮和葡萄肉这类精确的涵义。

在语言学概论的学习中,我了解了预设即预先设定,是说话人在说一句话时主观认定的他和听话人都接受的背景信息,是假定的交际双方所共知的内容或共有的认识;预设在话语中总是附带表达的(在断言范围之外),是潜在的,也是不言自明的,无论对话语本身进行肯定还是否定都不影响预设的存在。

预设在语言里随处可见,无论是现在还是在古代,比如在《西厢记》里: [夫人云]小姐近前拜了哥哥者。[末背云]呀,声息不好也![旦云]啊,俺娘变了卦也![红云]这相思又索害也。

夫人话中有一个预设:小姐和张生是兄妹关系。由此而生出另一层意思:既是兄妹关系,那就不能结婚;夫人赖婚的意图非常明显,故而,张生、莺莺、红娘他们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反映。

在我看来,“预设”可以看成是语言发生的环境,它预先设置了语言发生的环境,不同的“预设”对于相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含义,比如,对于一个成功人士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赞美。而对一个不求上进失败的人的妻子说:“你先生真有本事啊!”这就是一个讽刺。不同的环境就有不同的表达的目的,于是有了讽刺这一修辞,也造就了鲁迅这一个文学大师,但是在现代鲁迅的文章很难读懂,就是因为时代不同,语言的环境不同,我们没法真正全面的了解它的真正含义。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很多特性,它体现了预设的内在特点。

语言的预设机制具有合适性、共知性、单向性、主观性、隐蔽性、可撤销性

1、合适性

最早对预设的合适性进行研究的是菲尔莫(charles fillmore)。他从言语行为的合适条件出发,认为语用预设就是指“通过一句话来有效地实施某一个言外行为所必须满足的条件”。

2、共知性

共知性指在交际过程中,说话人对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背景知识、交际场合的情景和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等。

它在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在辽大食堂一楼,如果你想买鸡蛋饼,你可以说:“要一份三块五的!",老板就知道你要的是加肠的,但是,如果你在卖米饭的那说同样的话,老板肯定没法给你打饭,因为最低的是四块的。这就是预设机制共知性的体现。

3、单向性

单向性指预设是由说话人单方面做出的,在被听话人理解之前只有说话人自己知道预设的含义。

例如:

a:你这人真够阿q的!b:阿q? 听到a说阿q,b不理解,是因为他不知道a所说的阿q是什么意思,或者他不知道a指的是自己的哪一点,所以才要求a明示。

4、主观性

主观性指带有断言性质的语境假设,预设本身并不具有必然的真实性或正确性。有些广告也运用了预言该特性而让消费者在潜意识里相信了该产品。例如:“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杀菌治脚气,请用达克宁”

脑白金广告的预设是“脑白金是最有价值的,其他礼品都不如脑白金”;或“如果送礼,脑白金最合适,最讨对方的喜欢”。

西安杨森制药厂推出的治疗脚气病的“达克宁”抗真菌药膏,它的预设是“治疗脚气,达克宁疗效最好”。

这两个广告的预设都带有的强烈的主观性特点。

5、隐蔽性

隐蔽性指说话人没有将预设信息明白地表达出来,而是将其隐含在话语之中,这种隐含的信息是交际双方所共知的。

例如:

a:你说谎的时候会不会紧张? b:不会。不,我从来不说谎!a的问话含有一个预设:b说过谎。而b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答“不会”,其实等于认可了a的预设。

6、可撤销性

在一定语境下,语用预设可以撤销,这种可撤销性“依赖于说话者的态度和信念”。例如:

a: 您儿子好可爱啊!

b: 我还没结婚呢!从以上对话的预设触发语“儿子”中我们得知a预设了“b有儿子”,然后这一预设随着交际的进行而被b撤销了,b的话语中蕴含着“这不是我儿子,我还没结婚”这样一个意思。

说来说去,预设就是预先设定一个语言环境,这个环境使别人可以知道,也可以不让别人知道,也可以大家潜意识里都知道。

那么,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有什么作用呢?它难道只是局限于发现而不能使用它吗?

预设的作用有很多:

1、表达不适合直接表达的言外之意

2、利用预设诱使对方中圈套

3、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比如,商家打广告的目的是什么呢?除了宣传自己的产品外,更重要的是打击对手,使自己的产品能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好钙,蓝瓶的”,预设:不是蓝瓶的就不是好钙。这就含蓄的表达了该公司的意念,那就是只有他们公司生产的蓝瓶钙才是质量好的钙,这运用了预设的第一个作用。

还比如,在法庭辩论中,律师常常会这样问:“你是案发前还是案发后出的门?” 样预设的目的,就是诱使谈话对象进入自己事先设计的“陷阱”,以便 控制谈话对象,实现自己谈话的目的。这也是一种谈话的技巧,既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又不让别人发现自己在问他问题。

再比如,一位年轻人患病住院,他的好友来探望,一见面就说:“怎么,你的脸色还是这么难看。”年轻人顿时沮丧起来。在医院这样的场合,本应安慰病人,而不是打击。所以,为了避免出现尴尬局面,我们说话也应分清场合,看清对象,所谓到什么山唱什么歌,见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要真心设身处地地为病人着想,不要说出伤害病人的话,俗话说“良言一语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之所以说出不合身份、不合场合的话,主要是说话人忽视了话语中的预设。反过来说如果能够注意言语中的预设那么就可以使语言准确、得体。因此,利用预设,遵循预设理论,可以使语言更为准确、得体。

可见语言的预设机制是多么的重要,任何言语行为都有预设,在实际言语行为交际中,如能巧妙利用言语行为的预设,能有效地达到自己的言语行为交际目的,有时,还能产生奇效。

怎样才能把预设运用到生活中去呢?怎样才能更好的与别人沟通呢?只有了解和学会语言的预设机制,才能在生活中得体的表达那些隐晦的话,或者听得通别人的“言外之意”,这样才能更好的生活。

这里有一个幽默的例子: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与共和党人交恶,曾在《纽约时报》上撰文说:有些共和党人是婊子养的。他的言论在议会引起轩然大波,共和党人纷纷抗议,要求马克吐温公开道歉。马克吐温便在《纽约时报》上公开发表声明:我道歉,我收回我的话,应改为“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

马克吐温除了运用“逻辑学”中的“判断”技巧外,还运用了“言语行为的预设”,他的“有些共和党人不是婊子养的”否定句中早有预设:有些共和党人就是婊子养的。

另外,在现代生活中,广告的预设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消费者的心理,使消费者接受其产品和服务。

作为消费者,在接受广告语时也应提高认识,辨别信息的可信度,洞察广告宣传背后的诱导机制,不要盲日从众。认识到语言预设机制的重要性和普遍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听别人说话时要注意语境和说话人的真正意图,真正做到合理的沟通、有效的沟通、真诚的沟通、,这样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就减小了,语言所起的真正的作用就达到了。

我在小学的时候做过一个阅读理解,现在看来就是和语言的预设机制有关,该文章内容如下:

有个人过生日,邀请四个好友到家中吃饭。

三个准时到达了,只有一人迟迟未来。主人有些着急,不禁脱口而出:“急死人了,该来的怎么还没来呢?”其中一人听后,很不高兴的对主人说:“我先告辞了,再见。”说完就走了。

一个人未到,另一个人又走了,主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该走的却走了。”剩下的两人中的一个也生气地说:“那好,我也走了。”说完掉头就走。

又一个人走了,主人更加着急起来。最后剩下的这位就劝主人:“朋友都被你气走了,以后说话要好好想想。”主人很无奈地说:“他们全都误会我了,我说的根本不是他们。”这位朋友听后再也坐不住了,最后也铁青着脸走了。

这不仅是一个悲剧,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的,在说话时要注意自己的语境会不会给别人带来“预设”,因而会引起误会,这在生活中屡见不鲜,那些说话爱得罪人的朋友们,绝大多数并不是有意而为,而是由于不注意语言的前提预设导致人际关系淡薄,所以语言的预设机制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在这里浅谈了一下语言的预设机制,希望老师多多指教!感谢老师这一学期的教导!

语言学概论论文

学院:经济学院

专业:统计学2班

学号:110704222

姓名: 董朋朋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篇二

全国2012年1月自考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至今仍在使用的自源文字是()a.汉字

b.玛雅文字

c.楔形文字 d.古埃及文字 2.英语单词“trees”中“s[z]”的作用是()a.改变词形 b.改变词的感情色彩c.改变词性 d.改变词的文化意义 3.语言是一种()a.自然现象 b.生理现象

c.社会现象 d.个人现象 4.“胸有成竹”不能说成“心有成竹”,因为它是一个()a.专有名词

b.成语

c.惯用语

d.标准语 5.掌管人的形象思维活动的是大脑的()a.左半球

b.左半球的某些部位c.脑桥 d.右半球 6.舌面元音中的“前高不圆唇”元音是()a.[o]

b.[]

c.[u]

d.[i] 7.根据词内语素的数量可以把词分成()

a.单纯词和合成词 b.同义词和反义词c.单义词和多义词 d.同音词和同形词 8.人们感觉到方言的不同首先是体现在()a.语法方面 b.语音方面

c.语汇方面 d.语义方面

9.下面的动宾词组中,动词和名词的语义关系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吃苹果 b.喝汽水

c.喝牛奶 d.来客人

10.根据词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词类的标准是()a.语义标准 b.分布标准 c.形态标准 d.语音标准 11.通常情况下,文言词语如“囹圄”、“俸禄”等都属于()a.基本语汇 b.古语词 c.借词 d.方言词 12.“高考”、“环保”属于()a.惯用语 b.专有名词c.成语 d.简缩词语

13.“脑袋”和“头颅”意义的不同主要体现在()a.理性意义不同

b.视觉色彩不同 c.语体色彩不同

d.形象意义不同 14.下面的词中,属于复合词的是()a.糊涂

b.葡萄

c.莲花

d.巧克力

15.儿童习得语言过程中处于语言准备阶段的是()a.非自控阶段

b.双词阶段

c.电报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股东”、“涨停”、“跌破”等词语都是()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专用语汇

d.科技术语

17.认为不同的语言就有不同的思维方式的观点被称作()a.语言决定论 b.语言遗传机制论c.语言反应论 d.语言不可知论 18.汉语、彝语、苗语、纳西语都来自于()a.古梵语 b.原始汉藏语c.古日耳曼语 d.古斯拉夫语 19.“飘雪了”中的“雪”属于语义角色类型中的()a.工具 b.结果c.施事 d.与事

20.所谓“贵族语言”实际上是一种()a.亲属语言 b.地域方言c.隐语 d.社会方言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21.下面辅音中,是唇音的有()a.[p]

b.[s] c.[b]

d.[m]

e.[ts] 22.能够引起语言发生社会变异的因素有()a.职业

b.年龄

c.性别

d.文化程度e.宗教信仰 23.下面各词中,属于外来词的有()a.麦克风

b.沙发

c.银行

d.科学e.艺术 24.下面特征中,属于元音特点的有()a.不需要共鸣器

b.气流较弱

c.声带振动

d.形成阻碍部位紧张声道开放

25.下面各词属于支配式(动宾)复合词的有()a.胆大

b.道路

c.动静

d.动心

e.丢脸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音对应关系 27.同化

28.语言转用

29.词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30.书面语是对口语绝对忠实的记录。()31.声调主要是由音长决定的。()

32.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不是完全一一对应的。()33.边界不明是语义模糊的本质。()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外语教学中语言迁移现象的特点。

35.简述语言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

36.简述词形变化的四种情况。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哪些?

38.举例说明词义的理性意义和非理性意义。

e.全国2011年10月自考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关键区别在于,人类语言具有()

a.符号的离散性 b.发音的多样性c.发音的复杂性 d.系统的相对封闭性

2.下列关于聚合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聚合关系是在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 b.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是有机统一的

c.聚合关系又可以称为联想关系 d.聚合关系就是词的类聚 3.语音学中对音质成分进行描写和分类的基本概念是()

a.声调和语调 b.长音和短音c.重音和轻音 d.元音和辅音 4.发翘舌音 时,形成阻碍的两个部位是()

a.舌尖和上齿背 b.舌尖和硬腭前部c.舌面后部和软腭 d.舌面中部和硬腭后部

5.下列关于现代汉语“椅子”和“沙发”两个词的类别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椅子”是复合词,“沙发”是单纯词

b.“椅子”是单纯词,“沙发”是复合词 c.“椅子”是汉语固有词,“沙发”是外来词 d.“椅子”是单音节词,“沙发”是双音节词

6.下列关于固定词组和熟语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能根据组成成分分析其整体意义b.结构大多不能任意改变 c.往往有特殊的引申义和比喻义d.中间一般可以插入其他成分 7.语法可以分成词法和句法两部分,词法一般不包括()

a.形态问题 b.构词问题c.词类问题 d.虚词问题 8.一般认为汉语的语序类型是()

a.svo(主动宾)型语言 b.sov(主宾动)型语言 c.osv(宾主动)型语言 d.语序自由的语言

9.以下对英语“john has written the book”这句话中的语法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在时和完成体 b.主格和宾格c.陈述句主动态 d.人称和数一致 10.汉语“老师昨天布置的作业,我都已经做完了”这个句子的类型不属于()

a.陈述句 b.完全主谓句c.受事主语句 d.复句 11.“浇水”这个组合中,“浇”和“水”之间是动作行为和工具的关系,这种关系所赋予的意义是()

a.语法关系意义 b.语义关系意义c.语境意义 d.语气意义 12.下列各项中,(甲)句和(乙)句之间是蕴含关系的一项是()

a.(甲)他弟弟出国了∥(乙)他有弟弟

b.(甲)他现在不是经理了∥(乙)他当过经理 c.(甲)他养过猫∥(乙)他养过动物

d.(甲)他又喝醉了∥(乙)他以前喝醉过

13.特征化了的述谓结构是指()

a.简单述谓结构 b.从属述谓结构c.降级述谓结构 d.复合述谓结构 14.下列关于文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文字最基本的单位是笔画 b.假借字直接表音而间接表意 c.汉字与汉语音节是对应的 d.拼音文字不必进行文字改革 15.亲属语言产生的必要社会条件是()

a.社会的完全地域分化 b.社会的不完全地域分化 c.社会的完全社群分化 d.社会的不完全社群分化 16.下列关于洋泾浜语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洋泾浜语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b.洋泾浜语有书面形式

c.洋泾浜语的结构完全是外来语言的 d.洋泾浜语不是任何人的母语 17.“非克里奥耳化”的过程是指()

a.洋泾浜语向克里奥耳语转化 b.克里奥耳语向洋泾浜语转化 c.克里奥耳语向基础语言靠拢 d.基础语言向克里奥耳语靠拢 18.一种语言消除方言分歧而走向统一的正确途径是()

a.消灭方言 b.推广共同语c.语言的替换 d.语言的混合 19.儿童的“语言前阶段”是指()

a.从出生到六个月的“非自控阶段” b.六个月到一岁的“咿呀学语阶段” c.“非自控阶段” “咿呀学语阶段” d.作为最初语言阶段的“单词阶段” 20.《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于()

a.描写词典 b.信息词典c.百科词典 d.资料词典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广义的辅音发音方法包括()

a.嘴唇的圆展 b.形成和克服阻碍的方式c.送气不送气

d.声带振动不振动e.舌位的高低

22.在汉语普通话中,下列各组三个合成语的结构类型完全一致的有()

a.老虎

老鼠

老人

b.瓜子

女儿

奔头

c.第一

初八

阿姨

d.记者

画家

教员

e.房子

花儿

布头

23.相对于基本语汇,非基本语汇的特点是()

a.词的数量多 b.产生的历史长c.构词能力弱 d.稳定性强e.使用范围窄 24.“语言思维”又可以称作()

a.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c.感性思维 d.逻辑思维e.理性思维 25.第二语言教学除外语教学外,还应该包括()

a.双语地区的语言教学 b.方言地区的民族共同语教学c.民族地区的国家标准语教学 d.聋哑人的手势语教学e.儿童入学后的语文教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26.区别特征

27.语法手段 28.意符

29.机器翻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l8分)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31.汉语存在大量同音词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同音词一般不会妨碍交际?

32.思维和语言有紧密的联系,但是二者毕竟是不同的社会现象。试说明它们有哪些不同之处。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用适当的方法证明[p][p‘][t][t‘][m][n]在汉语普通话中分属不同的音位,并根据在汉语普通话音节中所能占据的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

34.下面都是“动词性成分 动词性成分”构成的词组。试判别它们分别属于什么词组(词组的结构类型),并分别填入各项中:

喜欢游泳

停止争论

调查研究

排污管理

开门出去

考试失利 提拔上来

唱歌跳舞

排队买票

演出完毕

回想起来

拼命工作 a.主谓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联合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偏正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动补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动宾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连动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举例说明语言规范化的目的、性质和原则。

36.结合实例说明语义场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全国2011年1月自考

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奠基人是著名语言学家()a.赵元任 b.乔姆斯基c.海德格尔 d.萨丕尔 2.舌面的元音中,“后高圆唇元音”是()a.[a] b.[e]c.[i] d.[u] 3.从已知最古老的文字来看,最初的字符都是()a.表意的 b.表音的c.表音兼表意的 d.既不表音又不表意的 4.“他在看书”中“书”可以换成“电影”“球赛”,“书”和“电影”“球赛”之间的关系是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c.亲属关系 d.句段关系 5.人的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现在一般认为大约是()a.5—6岁 b.7—8岁c.9—10岁 d.12—13岁 6.“瑞雪兆丰年”“背靠大树好乘凉”属于()a.谚语 b.成语c.歇后语 d.专有词语

7.造成北京“女国音”现象的主要社会因素是()a.宗教信仰不同 b.职业不同c.文化程度不同 d.性别不同

8.在民族接触和融合过程中,一个民族的全部或部分成员放弃使用本民族语言而改说另一民族的语言,这种现象叫()a.语言磨合 b.语言转用c.语言混合 d.语言渗透 9.研究语言学和信息处理的学科属于()a.社会语言学 b.文化语言学c.应用语言学 d.本体语言学 10.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叫()a.音素 b.音位c.音标 d.音读

11.下面的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a.教师 b.儿子c.阿姨 d.司机

12.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体现其具有初步语法能力的阶段是()a.双语阶段 b.非自控阶段c.双词阶段 d.混同阶段 13.语音本质上是()a.物理现象 b.生理现象c.心理现象 d.社会现象 14.下面各词中,属于意译词的是()a.电话 b.麦克风c.尼龙 d.吉普 15.汉语音节wi有()a.一个音素 b.两个音素c.三个音素 d.四个音素 16.下面的动宾词组中,表达动作与工具关系的是()a.吃苹果 b.写文章c.写毛笔 d.抬桌子 17,“他给我一本书”中,充当受事语义角色的是()a.他 b.给c.我 d.一本书

18.下面的发音器官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是()a.上齿 b.双唇c.硬腭 d.齿龈

19.从音义关系来看,英语中的“right”和“write”是一组()a.同音词 b.同义词c.同根词 d.同源词 20.英语、意大利语、古梵语都来自于()a.原始印欧语 b.原始汉藏语c.古阿尔泰语 d.古南岛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导致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有()a.社会进步 b.社会分化c.社会统一 d.社会接触

e.语言系统内部要素影响

22.下面各项中,属于汉语/a/音位的变体有()a.[a] b.[a] c.[o]

d.[i]

e.[a] 23.下面各地点方言中,属于汉语北方方言的有()a.上海话

b.武汉话 c.成都话

d.福州话e.广州话 24.下面语素中在现代汉语里能够独立成词的有()a.械

b.吗

c.笔

d.阿e.他 25.下面各项中,属于语法单位的有()a.音素

b.语素

c.词

d.词组e.音节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获得 27.双语现象

28.借词

29.词组

四、判断分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判断正误,在题后的括号内,正确的划上“√”;错误的划上“”,并简述理由。30.语言的任意性是指任何人都可以任意改变语言规则。()31.词尾就是词缀。()32.“熟”有“成熟”“熟悉”“程度深”等多个义项,这体现了词义的模糊性。()33.文字不属于语言。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4.简述语言发展演变的不平衡性。

35.简述划分词类常用的三个标准。

36.简述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7.举例说明常见的语流音变现象。

38.举例说明近义词的差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全国2010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明确指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的是()

a.孔子 b.荀子c.孟子 d.韩非子 2.前高圆唇元音是()

a.[i]

b.[u] c.[y]

d.[o] 3.下面各组词中的各项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是()

a.椅子

包子

柜子 b.双人床

车床

蹦床c.萝卜

白菜

土豆 d.枕头

木头

芋头

4.按传统的“六书”分析,“暮”是一个()a.象形字 b.指事字c.形声字 d.会意字 5.下面音素中属于塞音的是()

a.[k]

b.[s] c.[f]

d.[x] 6.下面形体不代表任何语言单位的是()

a.意符 b.音符c.记号 d.笔画 7.英语属于()

a.斯拉夫语族

b.拉丁语族

c.印度—伊朗语族

d.日尔曼语族 8.科学家把因大脑不同部位受到损伤而造成的语言障碍统称为()

a.失语症 b.失读症c.失写症 d.失名症 9.下面属于浊辅音的是()

a.[p] b.[z] c.[ts] d.[t‘]

10.方言之间最明显的、最容易觉察到的差异是()

a.词汇 b.词义c.语音 d.语法

11.下面不属于汉语北京话区别特征的是()

a.清/浊

b.送气/不送气

c.边音/鼻音

d.双唇/唇齿 12.“溜达”和“徜徉”词义差别的主要方面是()

a.语体色彩 b.形象色彩c.感情色彩 d.理性色彩 13.文字起源于()

a.结绳 b.穿贝c.结珠 d.图画 14.属于借词的是()

a.热狗 b.电话c.沙发 d.蝴蝶

15.《现代汉语虚词词典》属于()a.百科词典 b.语文词典 c.描写词典

d.知识词典 16.汉字是一种()

a.音节文字 b.表意文字c.意音文字 d.音位文字 17.造成社会方言分歧的根源主要是社会的()

a.地域隔阂 b.社群分化c.政治分裂 d.教育水平18.运用感觉器官感受外界事物的思维活动是()

a.抽象思维 b.发散思维c.推理思维 d.感性思维 19.持“语言相关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 b.洪堡特c.哈里斯 d.维尔尼克 20.下面各组词中,存在同义关系的是()

a.房子—房间

b.玉米—玉米粒

c.蔬菜—青菜 d.维他命—维生素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是指()

a.能指和所指有必然联系

b.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不可更改

c.对符号的(武汉自考)使用是不自由的d.个人不能任意改变已经约定的符号

e.符号要强制组合

22.下面各个结构可以归于同一聚合群的组合有()

a.马上出发

b.不卫生

c.特别难受

d.吃好了e.花开了

23.下列各项中的“语言”是语言学意义上的“言语”的有()

a.《红楼梦》的语言代表了当时口语的状况

b.他讲话的语言精彩极了 c.语言学的价值正在被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e.语言能力是每个正常人都具有的 24.下列各项中属于人体发音器官的有()

a.肺 b.咽腔c.食道 d.舌头e.上齿

25.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属于语言前阶段的有()

a.形态句阶段

b.咿呀学语阶段 c.电报句阶段

d.综合句阶段e.非自控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语言迁移 27.音位 28.书面语 29.国际音标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不定位语素: 走了

员工

好吗

胖乎乎

朋友 31.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结构

来的干

32.分析下面组合中变元的语义角色

吃食堂

喝开水

写文章

飘雪花

涂蜡笔

读课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什么?

34.导致“鸡不吃了”产生歧义的原因是什么?

35.复合词可以分为哪几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的主要类别。

37.语言发展演变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全国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提出“民族的语言即民族的精神,民族的精神即民族的语言”这一著名论断的语言学家是()

a.洪堡特 b.索绪尔c.乔姆斯基 d.布龙菲尔德 2.语言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中,系统性最强的是()

a.语音系统 b.语汇系统c.语法系统 d.语义系统

3.下列辅音,在普通话中既能充当声母、又能充当韵尾的是()

a.[p] b.[t]c.[m] d.[n] 4.普通话“江”字读音所含音素的数量是()

a.2个 b.3个c.4个 d.5个

5.下列各组中,加点成分属于同一语素的一组是()

a.虎口、马虎

b.白菜、白费 c.花费、菊花

d.土改、黄土 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属于()

a.谚语 b.成语c.歇后语 d.惯用语 7.下列词语中,不能看作离合词的是()

a.登陆 b.散步c.洗澡 d.睡觉 8.“词法”也称()

a.形态学 b.构词法c.造词法 d.造句法 9.汉语中不能表示“定指”的语法手段是()

a.谓语动词前的光杆名词 b.前面加上指示代词的名词 c.介词“把、被”后的名词 d.前面加上数量词的名词

lo.英语“mary writed a letter”中动词的词形变化有错误,正确形式应该采用()

a.附加形式 b.屈折形式c.异根形式 d.零形式 11.“团结”和“勾结”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理性意义不同 b.感情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 d.语体色彩不同 12.多义词的多个意义中,最常用最主要的意义叫做()

a.本义 b.基本义c.派生义 d.引申义

13.下列关于反义词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理性意义上的细微差异可以构成反义词b.附加色彩上的褒贬对立可以构成反义词

c.一个词可以和几个不同的词互为反义词d.不同语言的词之间可以构成反义词

14.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中,最小的类别是()

a.语系 b.语支c.语群 d.语族

15.下列关于亲属语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亲属语言是社会完全分化的产物 b.亲属语言是一种语言的地域变体 c.亲属语言具有历史同源关系 d.语音对应关系是亲属语言的重要标志 16.用本族语言的语素逐个对译外语原词的语素而产生的词是()

a.音译词 b.仿译词c.意译词 d.半音译半意译词 17.发散思维(外思维)活动不包括()

a.记忆 b.情感c.意志 d.美感

18.下列关于“大脑皮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由成百亿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构成的b.从各个器官接收信息并引发人的行为

c.用于控制人体的运动平衡和内脏功能d.是行为动作决策机构和记忆存储仓库

19.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外语教学特点的是()

a.基础性 b.交叉性c.多元性 d.典型性

20.下列信息处理研究中,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项目是()

a.汉字编码和输入 b.语料标注和检索c.文本自动校对 d.机器自动翻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词语的音节结构类型属于闭音节的有()

a.天[t‘ian55] b.鸡[t i55]c.ball[b :l] d.shape[ eip]e.fee[fi:] 22.下列词语中,属于派生词的有()

a.老人 b.老调c.老酒 d.老婆e.老鼠 23.词的理性意义包括()

a.通俗意义 b.科学意义c.语气意义 d.语境意义e.关系意义 24.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稳固和发展都是语言必须具备的属性d.语汇的迅速发展会立即引起语音演变

b.语言的演(武汉自考)变发展不能采用突变的方式

c.语言在不同地域的演变速度基本一致e.语法规则因地位重要而不易发生演变

25.属于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语言阶段”的几个阶段是()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c.双词阶段 d.简单句阶段e.复杂句阶段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26.重位 27.音符

28.儿童语言获得的“天赋说” 29.语言迁移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汉语普通话“资”“知”“鸡”的韵母分别是[ ][ ][i],汉语拼音方案却只用一个符号i来标写,请运用音位理论说明其中的原因。31.举例说明单纯字符和复合字符的区别。

32.举例说明社会距离和社会行为规范对语言社群分化的影响。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33.在下列词语后的括号内填写词语所包含的语素数量,并根据构词方式将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破璃[

]

鲜花儿[

]

黑咕隆咚[

]

黑板[

]

radar(雷达)[

]

books(书)[

](1)直接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转化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语汇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语法构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以下列举的都是“名词+动词+形容词+了”构成的语句,分析各个语句中形容词的语义指向,并将它们填入下列各项中:

文章写长了

衣服晾干了

库房堆满了

啤酒喝光了

大家吃饱了

盘子打碎了

斧头砍钝了

房子盖歪了

毛笔写秃了

客人喝醉了

报纸送晚了

图纸画小了

(1)指向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向施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指向受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向工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指向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指向处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5.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以及二者关系的特性。

36.举例说明汉语句子类型可以按层级分成哪些小类。

全国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面的各种语言中来自于古斯拉夫语的是()

a.拉丁语 b.德语c.保加利亚语 d.罗马尼亚语

2.在中国教自幼讲藏语的藏族孩子学汉语,这属于()

a.来源语教学 b.基础语教学c.第一语言教学 d.第二语言教学 3.提出语言决定思维观点的学者是()

a.萨丕尔 b.洪堡特c.乔姆斯基 d.利奇 4.舌位后高圆唇元音是()

a.[i]

b.[u ]

c.[y]

d.[o] 5.汉语北京话的语流中,“慢慢儿”的实际读音是[mai mar],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

a.异化 b.弱化c.同化 d.强化 6.下列各项中属于惯用语的是()

a.众人拾柴火焰高 b.一把鼻涕一把泪c.醉翁之意不在酒 d.过河拆桥 7.下列各项中全都属于单纯词的是()

a.蜘蛛

沙发

teacher b.玻璃

芙蓉

dogs c.猩猩

仿佛

unhappy d.爸爸

桌子

worked 8.乔姆斯基开创的语言学被称为()

a.转换生成语言学 b.语言哲学c.历史语言学 d.结构主义语言学 9.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 10.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

a.人们可以任意使用或创制语言符号

b.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c.利用语言可以任意给事物或现象命名

d.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关系可以任意改变 11.下面各组词中全都属于借词的是()

a.狮子

超级市场

马力

b.葡萄

巧克力

克隆 c.德律风

热狗

黑匣子

d.钢琴

拷贝 12.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a.频率的大小 b.声波的形式c.气流的强弱 d.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

13.儿童开始正确使用虚词和掌握形态变化时,就进入儿童语言获得过程中的()

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4.人脑中掌管人体运动平衡能力的部位是()

a.大脑 b.脑干c.小脑 d.脑桥

15.语言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a.音素 b.语素c.义素 d.位素 16.下面各项中属于向心词组的是()

a.花衣裳 b.彩色的c.心里美 d.花红了 17.辅音文字的创造者是()a.玛雅人 b.苏美尔人c.腓尼基人 d.印第安人 18.日文的假名是典型的()

a.音位文字 b.音节文字c.辅音文字 d.词语文字

19.患者能够说出一些词语,发音也很准确,但词语之间在意义上没有联系,构成不了完整的句子,而且也听不懂别人说的话,这种语言障碍叫做()

a.皮亚杰失语症 b.布洛卡失语症c.维尔尼克失语症 d.斯金纳失语症 20.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是a.普通语言学 b.应用语言学c.具体语言学 d.描写语言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面各项中存在着语音对应关系的有()a.中介语之间 b.地域方言之间c.社会方言之间 d.亲属语言之间 e.转用语言之间

22.下面各项中属于方言词的有()a.上网 b.囹圄c.蹩脚 d.溜弯儿

e.太妹 23.下面各项中,属于语言迁移现象的有()a.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方言带到迁移地 b.移民在迁徙过程中把自己的民族语言带到迁移地

c.学外语时学习者建立一种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

d.学外语时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积极影响 e.学外语时作为来源语的母语对作为目标语的外语产生消极影响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a.《中国历史词典》 b.《中国大百科全书》c.《北京地名词典》

d.《物理学词典》e.《北京话土语词典》

25.下面各项中属于拟声词的有()a.通红 b.蝈蝈儿c.哈哈 d.布谷e.知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口语

27.仿译词

28.语言符号的强制性 29.语气意义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按照语素和语素之间的组合关系把下面的复合词归入相应的聚合:

汉语

惊喜

蓝天

伤心

眼泪

祖传

绑腿

指南

鉴赏

教室

裁缝

胆大 31.分析下面这组词的义素: 沙发

椅子

凳子

32.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这两个结构: 亭

亭的舞

女的裙

勇的解

退

攻的敌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简述国际音标的优点。

34.词缀和词尾有什么不同?

35.汉语的语素、音节和汉字是一一对应的吗?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6.举例说明句法手段有哪几种类型?

37.举例说明组合歧义有哪些主要类型?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下列关于“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b.语言是一种有声符号系统

c.语言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 d.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下列属性中,风声、雨声、喷嚏声、咳嗽声均不具有的一项是(a.生理属性 b.自然属性c.社会属性 d.物理属性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属于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a.[i,u] b. c. d.[o,y] 4.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派生构词的一项是()

a.rewrite b.catsc.teacher d.unafraid 5.下列词语中,不属于偏义复合词的一项是()

a.妻子 b.国家c.开关 d.忘记 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语”的是()

a.惯用语 b.歇后语c.成语 d.术语

7.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创立的语法理论是()

课程)a.结构语法理论 b.功能语法理论c.生成语法理论 d.认知语法理论 8.在“这道题我们做过”这个语言片段中,“这道题”和“我们做过”的性质是()

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 d.是组合,不是成分

9.英语“john loves she”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

a.性 b.格c.数 d.态

10.下列关于义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义项只包括词的理性意义 b.义项包括词的临时意义

c.义项是词典释义的最小单位 d.词的多个义项并非总有关联 11.下列关于语义场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义场是词义系统性的重要表现 b.语义场与上下位词关系密切 c.语义场是一个层级体系 d.不同语义场的系统性是均衡的 12.“行为”和“行径”在词义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

a.感情色彩不同 b.形象色彩不同c.语体色彩不同 d.理性意义不同 13.下列文字系统中,属于自源文字的是()

a.苏美尔文字 b.阿拉伯文字c.腓尼基文字 d.拉丁文字 14.由意音文字换用表音文字,属于()

a.文字的创制 b.正字法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改革 15.下列关于“语言转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转用是语言统一的重要形式b.双语现象并非一定导致语言转用 c.语言转用以民族融合为必要条件d.语言间的密切接触是语言转用的重要条件

16.语汇系统中最为稳固而不易变化的是()

a.一般语汇 b.基本语汇c.通用语汇 d.专用语汇 17.感性思维(前思维)活动不包括()

a.视觉和听觉 b.触觉和知觉c.记忆和想象 d.情感和意志 18.一般儿童能跟成年人差不多一样地说话的年龄是()

a.1岁左右 b.3岁左右c.5岁左右 d.12岁左右 19.下列关于母语教学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母语教学主要指中小学阶段的语言教学b.母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学会使用一种语言

c.母语教学的任务包括提高逻辑思维能力d.母语教学也注重提高文化素质

20.对于中介语的错误类型,目前较多采用的分类是()

a.系统前错误、系统错误、系统后错误 b.语法错误、语汇错误、语音错误

c.可容忍的错误、部分容忍的错误、不能容忍的错误 d.目标语判断性错误、来源语干扰性错误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列关于书面语的表述,正确的有()

a.是经过提炼的口语书面形式 b.与口语相比缺少了一些内容 c.不存在与口语严重脱节现象 d.会具有相对独立的发展历史 e.不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 22.从发音机制上看,辅音的音质决定于()

a.发音方法 b.发音部位c.唇形圆展 d.舌位高低e.舌位前后 23.“奥林匹克”这个词属于()

a.单纯词 b.连绵词c.音译词 d.专有名词e.多音节词 24.下列语义关系,只发生在不同句子之间的有()

a.指向关系 b.结构关系c.蕴含关系 d.预设关系e.歧义关系 25.下列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有()

a.语言是社会的交际工具,因而只能渐变 b.与语汇和语法相比,语音最容易发生演变

c.语言的发(武汉自考)展演变与语言自身的结构特点并无关系 d.语言的发展演变在不同地域之间会呈现不平衡性 e.退出了社会交际活动,语言就不再会有发展演变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

26.音位变体

27.语法手段

28.语音对应关系

29.中介语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举例说明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及其对语言的作用。

31.举例说明汉语词双音节化的作用。

32.说明什么是儿童语言获得的“模仿说”和“强化说”。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3.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类型都可以归纳为v、c-v、v-c、c-v-c四种类型,请根据读音将下列词语分别填入下列各项中。

(1)v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c-v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v-c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v-c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下面都是汉语中跟颜色有关的词,请分别归入不同的词类:

彩色

色彩

红彤彤

黑不溜秋

绿化

雪白

黑白

金色

蜡黄

碧绿

(1)形容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状态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区别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名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动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35.结合实例说明述谓结构的构成和类型。

36.举例说明语言接触会造成哪些结果。

全国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54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把词分为基本语汇和一般语汇所依据的是()

a.音节的长短 b.语素的数量c.字的多少 d.词的地位 2.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3.掌管人语言活动的部位是()

a.小脑 b.大脑左半球c.大脑右半球 d.大脑皮质 4.舌尖前送气清塞音是()

a.[d‘]

b.[t‘]

c.[ts‘]

d.[k‘]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a.同化 b.异化c.弱化 d.增音

6.在“名”与“实”的关系上,我国哲学家荀子认为“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这种观点属于()

a.名由人定论 b.实由名定论c.名实相应论 d.名不副实论 7.“一板一眼”、“马后炮”、“泼冷水”、“老油条”都属于()

a.简缩词语 b.成语c.谚语 d.惯用语

8.在语音和意义上跟文字所代表的语言单位都没有联系的字符是()

a.音符 b.意符c.记号 d.字母

9.某一言语社团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这种现象叫()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c.语言混同 d.社会双语 10.声音的高低决定于()

a.频率的大小 b.说话的速度c.声音持续的时间 d.振幅的大小 11.中国人看见红色往往会觉得喜庆,这种心理活动属于()

a.直观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表象思维 12.语音中元音都是()

a.乐音 b.噪音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a.2至3岁 b.6至8岁c.9至10岁 d.12至13岁 14.语言间亲属关系按由亲到疏顺序的排列是()

a.语系、语支、语族、语群

b.语支、语族、语系、语群 c.语群、语支、语族、语系

d.语群、语族、语支、语系 15.说英语的儿童能够说出“he play book”,说明他正处于获得语言的()

a.综合句阶段 b.简单句阶段c.复杂句阶段 d.成人句阶段 16.脑桥的主要功能是()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是()

a.义素

b.语素

c.词

d.音素 18.文字起源于()

a.结绳 b.图画c.结珠 d.穿贝

19.儿童最早的语义能力产生于()

a.非自控阶段 b.单词阶段c.双词阶段 d.咿呀学语阶段

20.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a.交叉语 b.辅助语c.混合语 d.中介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面的各种学说中,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的有()

a.神授说 b.劳动说c.天赋说 d.模仿说e.认知说 22.关于聚合类,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形容词应该是一个聚合类c.聚合类不仅仅限于词类

b.在言语链的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有相同作用的语言单位成为一个聚合类

d.聚合类是句法功能相同或相近的功能类e.语素不可能形成聚合类 23.下面各词中带词尾的有()

ss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

a.《宗教词典》 b.《现代汉语词典》c.《中国大百科全书》

d.《辞源》

e.《形容词用法词典》

25.下列关于音位的表述正确的是()

a.几个不同的音素如果发音相似,就成为一个音位

b.超音段音位(武汉自考)也叫非音质音位 c.音位是一种语言中具有辨义功能的语音单位

d.音位和音素都是从音质的角度划分出的语音单位 e.不存在超语言或超方言的音位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26.克里奥耳语

27.借词

28.音节 29.词的语体色彩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0.指出下列各项中带有形象色彩的词:

美丽

灯笼裤

天蓝

坚强

布谷鸟

峰峦

玉带桥

课桌

电视

柿子椒

乒乓球

老虎

树梢

31.找出下面各项中的后缀式派生词:

瓜子

画儿

床头

友人

读者

傻乎乎

老鼠

木头

realize books working father worker

32.按照句法功能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归入相应的聚合: 她不再哭了,转身走进里屋。袋鼠慢慢朝东边跑去。海洋中生活着很多动物。他把图书放在了桌子上。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词义的模糊性和歧义有什么区别?

3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离散特征和线性特征?

35.一般语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1分,共22分)36.举例说明语言的发展演变有哪些主要特点。

37.词类划分的标准有哪些?

全国200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

1.下列关于“语言”和“言语”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 b.语言是主要的,言语是从属的 c.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 d.语言是书面的,言语是口头的 2.最小的言语交际单位是()a.语篇 b.句子c.词组 d.词

3.下列各组元音中,都是前元音的一组是()a.[i, u]

b.[a, ]c.[e,æ]

d.[ε, o] 4.下列各组辅音中,发音方法相同的一组是()a.[f, s] b.[p, m]c.[n, l] d.[t,ç] 5.下列关于语调和声调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有些语言只有语调而没有声调 b.有些语言只有声调而没有语调 c.有些语言既没语调也没有声调 d.所有语言都既有声调也有语调 6.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的总汇

c.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7.下列关于一般语汇总体特点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构词能力强

b.使用范围窄

c.产生历史长

d.大多很稳定 8.区分“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a.词的音节数量 b.词的语素数量c.词的音形关系 d.词的地位用途 9.下列各组复合词中,构词方式相同的一组是()a.热情

热烈 b.证明

光明c.口吃

胆怯 d.悦耳

柔和 10.语法规则的“系统性”是指()a.对语言的结构和成分进行类的概括

b.相同规则可在一个结构里重复使用

c.语法规则之间可以相互推导和解释

d.语法规则的发展变化过程十分缓慢

1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印欧语冠词可能的语法作用的是()a.区别名词的有定形式和无定形式b.区别词语的名词形式和动词形式 c.区别名词的性的形式和数的形式d.区别动词的限定形式和非限定形式 12.英语“mike take a taxi”这句话是病句,其错误在于()a.性

b.数

c.格

d.态

13.下列词组不属于“向心词组”的是()a.参加比赛 b.田径比赛c.认真比赛 d.比赛结束 14.下列关于语义民族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上的民族特点并不明

b.词的多义化不受民族特点的制约 c.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理性意义上并无差异

d.不同的民族语言在词的非理性意义上会有所不同 15.下列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义词的一组是()a.土豆

马铃薯

b.衣服

衬衣 c.情感

感情

d.结果

成果

16.“这家商店关门了”有歧义的原因是()a.一词多义 b.词语同形c.不同的层次构造 d.不同的句法结构关系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具有蕴含关系的一组是()a.(甲)今天中秋节——(乙)今天吃月饼

b.(甲)他买了一本小说——(乙)他买了一本书 c.(甲)他打破了花瓶——(乙)花瓶被他打破了

d.(甲)他们家的电视机坏了——(乙)他们家有电视机 18.文字发展三阶段论认为,文字的发展从低级到高级经历的阶段分别为()a.象形文字、音节文字、音位文字b.表意文字、音位文字、音节文字 c.象形文字、辅音文字、音节文字d.表意文字、表音文字、意音文字 19.下列关于语言起源的学说中,注意到语言符号任意性的是()a.神授说 b.社会契约说c.摹声说 d.感叹说

20.关于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的分化和统一会推动语言发展演变b.社会之间的接触会引起语言的变化发展

c.社会交际的需要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d.语言中的具体演变都有直接的社会根源

21.语言谱系分类的层级体系从上到下是()a.语系

语族

语群

语支

b.语系

语族

语支

语群 c.语族

语系

语支

语群

d.语族

语群

语系 语支

22.认为“思维和语言同时发生,或者先有语言”的学者不包括()a.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b.法国哲学家迪卡尔c.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 d.德国哲学家赫德尔

23.下列关于“维尔尼克失语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发音仍然比较准确 b.仍能听懂别人的话c.构不成完整的句子 d.词语之间没有联系

24.在语言获得过程中,儿童产生最早语法能力的阶段是()a.单词阶段 b.双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25.结构主义语言学说产生以前,最有影响的外语教学法是()a.听说法 b.对比法c.翻译法 d.交际法

26.从外语教学角度看,不同的人中介语的发展规律大致相同,这一学习发展过程被称作

a.外在刺激 b.内在大纲c.语言迁移 d.语言模仿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7.下列关于语音性质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语音使语言成分物质化 b.生理基础是语音的本质

c.语音和语义联系在一起 d.语音有民族性和地域性e.语音与人的心理活动无关

28.“葡萄”一词属于()a.离合词 b.派生词c.单纯词 d.复合词e.外来词 29.下列各句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有()a.他拍的电影我没看过

b.我听说他考上了外地的大学

c.这是他昨天才画完的一幅画

d.我喜欢古典音乐e.她正在看刚买回来的影碟

30.社会间的接触必然引起语言接触,语言接触的结果有()a.双语现象 b.亲属语言c.语言转用 d.语言混合e.词语借用 31.“大脑的单侧化现象”是指()a.大脑左右两个半球不对称而且分工有所不同 b.大脑左半球的不同部位负责不同的语言功能 c.大脑左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语言和抽象思维 d.大脑右半球的一定部位掌管直观动作的思维 e.如果大脑左半球受损,可以靠右半球来代替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每一名词解释都须举例。32.轻音

33.语言规划

34.语言遗传机制

35.应用语言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6.举例说明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37.说明文字类型的分类标准,指出汉字所属的类型。

38.举例说明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异同。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9.把下列汉语合成词中所有的语素提取出来,分别填入a、b、c、d四项中: 飞机

美滋滋

甜头

a.自由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黏着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实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虚义语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分析下列各组近义词在非理性意义上的主要差别。a.水泥

洋灰 b.看法

见解 c.鼓动

煽动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41小题8分,第42小题10分,共18分)41.怎样理解语言和种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42.按照不同的角度,语法现象可以分为“词法部分和句法部分”、“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核心语法和外围语法”,举例说明上述不同划分的两个部分分别包括哪些内容。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语言学概论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谓之不宜”的提出者是()

a.老子 b.孔子c.荀子 d.庄子 2.声音的强弱决定于()

a.频率的大小 b.振幅的大小c.发音体的松紧 d.说话的速度 3.语音中声带振动的浊辅音是()

a.乐音 b.噪音c.乐音和噪音的混合体 d.纯音 4.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是()

a.[t] b.[d]c.[ts] d.[s]

5汉语北京话中,有的人把“一般儿大”(同样大)说成“一边儿大”,这种现象在语音学上叫a.同化 b.异化c.弱化 d.增音 6.把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所依据的是()

a.音节的数量 b.语素的数量c.词的用途 d.词的地位 7.“背黑锅”、“走后门”、“碰钉子”都属于()

a.惯用语 b.谚语c.成语 d.简缩词语

8.外语学习中,学习者往往会建立一种不同于母语也不同于外语而只属于个人的语言系统,这就是()

a.交叉语 b.双语c.混合语 d.中介语 9.外语学习中,学习者的母语会对其所学的外语产生影响,这种现象叫()

a.语言接触 b.语言迁移c.语言混同 d.语言杂糅 10.机器翻译可以分为四个层级,其中最高的一级是()

a.语境平面的翻译 b.语义平面的翻译c.句法平面的翻译 d.单词平面的翻译

11.汽车司机行驶到路口,看见红灯就会马上停车,这是一种()

a.感性思维 b.逻辑思维c.发散思维 d.推理思维 12.人大脑的右半球掌管()

a.语言活动 b.直观动作的思维活动c.抽象思维 d.判断和推理 13.一般认为人大脑语言功能的临界期最迟是()

a.2至3岁 b.6至8岁c.9至10岁 d.12至13岁

14.从语言形式本身看,双词句标志着儿童产生了最早的()

a.语音能力 b.语义能力c.语法能力 d.构词能力 15.在儿童语言获得过程的某一阶段,儿童说出的话很像大人打电报时所用的表达方式,这个阶段他们的语言被称作“电报式语言”,这个阶段是()

a.咿呀学语阶段 b.单词阶段c.简单句阶段 d.复杂句阶段 16.小脑的主要功能是()

a.连接大脑左右两半球 b.负责内脏功能c.控制人体运动的平衡 d.负责掌管记忆功能 17.最小的音义结合的语言单位是()

a.音素 b.语素c.义素 d.义位 18.文字起源于()

a.结绳 b.图画c.结珠 d.穿贝

19.语言间亲属关系最重要的标志是()

a.语音对应关系 b.词汇对应关系c.语法对应关系 d.文字对应关系 20.要确定几种未定的“话”是属于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还是不同的“语言”,应当依据()

a.说话者相互理解程度

b.语言结构本身差异的程度 c.共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民族认同感 d.说话者的民族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21.下面各项中关于口语和书面语的正确表述有()

a.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口头存在形式

c.书面语应该是口语的忠实记录

b.古往今来只有极少数语言在口语基础上产生了相应的书面语 d.书面语会影响和促进口语的发展e.口语是第一性的 22.下面各项中属于主动发音器官的有()

a.舌头 b.软腭c.硬腭 d.齿龈e.小舌 23.下面各项中划线部分是词尾的有()

a.walked b.realizec.reader d.bookse.1ikes 24.下面各项中属于知识词典的有()

a.《宗教词典》 b.《现代汉语词典》c.《中国大百科全书》

d.《辞源》e.《形容词用法词典》

25.下面的各种学说中,用以解释儿童获得语言的原因和条件的有()

a.神授说 b.劳动说c.天赋说 d.模仿说e.认知说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26.组合关系

27.词的理性意义

28.双语现象

29.音位

30.洋泾浜

四、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31.用义素分析的方法描写下面这组词的语义特征:姑妈 姨妈 伯父 舅舅 32.找出下面各项中的成词语素和定位语素:

毛笔 蜻蜓 走了 读者 傻乎乎 人民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3.“盘子里的菜他们都吃了”有歧义,造成歧义的原因是什么?

34.什么是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35.基本语汇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什么是语言转用?语言转用和哪些社会因素相关?

37.举例说明汉语基本词组的几种主要类型。

全国2012年1月自考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古希腊神话中的英雄传说起源于()a.酒神祭祀 b.民间滑稽剧c.祖先崇拜 d.狂欢歌舞剧

2.马克思所赞誉的“哲学日历中最高尚的圣者和殉道者”指的是()a.赫拉克勒斯 b.赫淮斯托斯c.俄狄浦斯 d.普罗米修斯 3.中世纪教会文学的题材大多取材于()a.《圣经》 b.《伊利昂纪》c.《神谱》 d.《奥德修纪》 4.文艺复兴时期的对话体幻想小说《乌托邦》的作者是()a.罗伯特•格林

b.李利 c.托马斯•莫尔 d.马洛 5.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的同名主人公是()a.个人主义者形象 b.无产者形象c.人文主义者形象 d.封建主形象 6.17世纪英国著名清教徒作家约翰•班扬创作的讽喻小说是()a.《失乐园》 b.《力士参孙》c.《复乐园》 d.《天路历程》 7.17世纪法国文学的主流是()a.人文主义文学 b.启蒙主义文学c.古典主义文学 d.浪漫主义文学 8.被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性的戏剧”的是()a.《阴谋与爱情》 b.《强盗》c.《华伦斯坦》 d.《浮士德》 9.英国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诗歌代表作是()a.《异教徒》 b.《唐璜》c.《曼弗雷德》 d.《海盗》 10.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家是()a.库珀 b.欧文 c.霍桑

d.惠特曼 11.法国小说《茶花女》的作者是()a.大仲马 b.小仲马c.梅里美 d.福楼拜

l2.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是()a.《名利场》 b.《呼啸山庄》c.《简•爱》 d.《玛丽•巴顿》 13.被称为“俄罗斯民族戏剧之父”的作家是()a.车尔尼雪夫斯基

b.冈察洛夫 c.奥斯特洛夫斯基

d.涅克拉索夫 14.代表波德莱尔象征主义成就的诗集是()a.《萌芽》 b.《恶之花》c.《妇女乐园》 d.《无言罗曼斯》 15.《安娜•卡列尼娜》中带有自传性的精神探索者形象的是()a.安德烈 b.彼埃尔c.列文 d.卡列宁 16.苏联中篇小说《解冻》的作者是()a.法捷耶夫 b.阿赫玛托娃c.爱伦堡 d.阿•托尔斯泰 17.《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是()a.茨威格

b.托马斯•曼 c.布莱希特

d.亨利希•曼 18.意象派诗人庞德的著名短诗是()a.《海滨墓园》 b.《驶向拜占庭》c.《地铁车站》 d.《豹》 19.英国作家沃尔夫的意识流小说代表作是()a.《为芬尼根守灵》 b.《墙上的斑点》c.《海浪》 d.《喧哗与骚动》 20.20世纪法国文学中被称为“反小说派”或“拒绝派”的是()a.魔幻现实主义 b.新小说派

c.“黑色幽默” d.意识流小说 21.古埃及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a.《亡灵书》 b.《吠陀》c.《旧约》 d.《新约》 22.日本第一部和歌总集是()a.《古事记》 b.《日本书纪》c.《怀风藻》 d.《万叶集》 23.阿拉伯文学史上第一部成文的散文巨著是()a.《古兰经》 b.《圣训》c.《玛卡梅韵文故事》 d.《斗篷颂》 24.夏目漱石描写知识分子爱情的三部曲是()a.《道草》、《明暗》、《我是猫》 b.《宫间街》、《思宫街》、《甘露街》 c.《三四郎》、《从此以后》、《门》 d.《雪国》、《古都》、《千只鹤》 25.泰戈尔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著名诗集是()a.《新月集》 b.《吉檀迦利》c.《园丁集》 d.《飞鸟集》 26.阿拉伯“旅美派”文学的旗手是()a.塔哈•侯赛因 b.纳吉布•马哈福兹c.陶菲格•哈基姆

d.纪伯伦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27.中世纪市民文学的主要体裁有()a.韵文故事 b.抒情诗c.市民戏剧 d.宗教剧e.讽刺故事诗 28.雨果在流亡期间创作的长篇小说有()a.《巴黎圣母院》 b.《悲惨世界》c.《九三年》 d.《海上劳工》e.《笑面人》

29.长篇小说《死魂灵》中的地主形象有()a.玛尼洛夫 b.柯罗博奇卡c.诺兹德寥夫 d.索巴凯维奇e.泼留希金 30.下列属于哈代的“性格与环境小说”的有()a.《绿荫下》 b.《远离尘嚣》c.《还乡》 d.《卡斯特桥市长》e.《无名的裘德》

31.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a.萨特 b.加缪c.苏波 d.波伏娃e.马里内蒂 32.古代东方文学主要包括()a.巴比伦文学

b.古埃及文学 c.古印度文学

d.希伯来文学e.古希腊文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33.唯美主义文学 34.“拜伦式英雄” 35.文艺复兴

36.“黑色幽默” 37.俳句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38.简述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39.简述《百年孤独》的主题。

40.简析沙恭达罗的艺术形象。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41.分析哈姆莱特形象。

42.论述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艺术成就。

全国2011年10月自考

外国文学史试题

课程代码:0054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6小题,每小题1分,共26分)1.希腊化时期最著名的新喜剧作家是()

a.希罗多德 b.米南德c.修昔底德 d.色诺芬 2.欧里庇得斯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的剧作是()

a.《特洛亚妇女》 b.《美狄亚》c.《安提戈涅》 d.《波斯人》 3.欧洲中世纪流传至今最完整的一部早期英雄史诗是()

a.《贝奥武甫》 b.《罗兰之歌》c.《熙德之歌》 d.《尼伯龙根之歌》 4.“七星诗社”的代表诗人是()

a.蒙田 b.维加c.龙沙 d.乔叟

5.法国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的代表作是()

a.《十日谈》 b.《巨人传》c.《小癞子》 d.《羊泉村》 6.《威尼斯商人》中的高利贷者形象是()

a.安东尼奥 b.麦克白c.高布赛克 d.夏洛克 7.莫里哀最优秀的喜剧作品是()

a.《吝啬鬼》 b.《恨世者》c.《伪君子》 d.《可笑的女才子》 8.拉辛在《安德洛玛克》中强调的是()

a.感性的重要 b.爱情的重要c.理性的重要 d.情欲的重要 9.被誉为“第一部英国现代小说”的作品是()

a.《帕美勒》 b.《鲁滨逊漂流记》c.《克拉丽莎》 d.《弃儿汤姆•琼斯的故事》

10.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是()a.狄德罗 b.伏尔泰c.卢梭 d.雨果 11.拜伦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作是()

a.《东方叙事诗》 b.《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c.《唐璜》 d.《曼弗雷德》

12.被称为美国文学之父的作家是()

a.欧文 b.库珀c.霍桑 d.惠特曼 13.《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作者缪塞是()

a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篇三

一、填空题

我国古代学者为读懂古书而建立的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了我国的(语文学),通称为“小学”。

2.“语言学概论”课程内容在语言学学科分类中,属于(理论)语言学。

3.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一般是指(语言教学)。

4.17世纪,法国波瓦雅的修道院里有两位学者阿尔诺.兰斯洛合编了一本(普遍唯理语法)。

5.(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走出传统语文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6.传统语文学一般主要指古代(印度)、古代(希腊)和古代中国三个地方的语文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通常叫(小学)。

7.语言系统的两种基本关系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它们是打开语言的两把钥匙。

8.1786年,英国的(威廉 琼斯)在皇家亚洲学会宣读的论文《三周年演说》中指出有共同的结构特点。为了纪念这一新发现,这一年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诞生的一年。

9.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丹麦的(拉斯克)、德国的(葆朴)和格里木。

10.语言的分类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第一,按照语言的(结构(形态))特点分类;第二,按照语言的(亲属(来源))关系分类。

11.著名语言学家瑞士的(索绪尔)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标志着结构主义语言学的诞生。

12.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布龙菲尔德),•他的代表著作是《语言论》。

13.转换生成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他被称为“标准理论”的著作是《句法理论问题》。

14.根据语言的结构或者形态特点,一般把语言分为(孤立语(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编插语))四种。

1.语音可以从(生理)角度分析它的产生方式,从(物理)角度分析它的表现形式(传递过程),从(社会功能)角度分析它的功能作用。

2.从产生声音角度来看引起音质的不同主要是(发音体)、(发音方法)和(共鸣器形状)三个方面。

3.(音素)是最小的语音单位。(音节)是最小的能自由发音的语音单位。

4.在元音和辅音的几个区分标准中,(是否受到阻碍)是决定性的。

5.国际音标是在(拉丁)字母的基础上根据(音标和音素一对一(一音一符.一符一音))的原则创制出来的。6.从声音产生的角度来看,辅音的不同由(发音体)的不同和(发音方法)的不同决定的。元音的不同主要由(共鸣器)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决定。

7.八个标准(基本)元音中,前元音从高到低依次分别是(i e a),后元音从低到高依次分别是(o u)。

8.一个音位包含的不同音素或者具体表现出来的音素叫做(音位变体)。

9.辅音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角度进行分类。辅音的发音方法包括(阻碍方式)、(声带是否振动)和(气流的强弱)三个方面。

10.音位是能够起(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11.一种民族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语音单位是(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

12.音位变体可以分为(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两类。

13.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三种。1.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2.是否能够(独立(自由))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3.根据语素在句子中是否具有独立性,可以把语素分为(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4.语言中最单纯.最常用.最原始和最能产的词是(根词)。

5.义素是用(对比)的方法,在词与词或者其它语言单位之间发现的意义区别特征。

6.一种声音表达了几个意义,它们是同音词关系还是多义词关系,区分的标准是看这几个意义是否有(联系)。••

7.是否能够(独立运用),是区分词和语素的根本特点。•

8.多义词虽然有几个意义,但是并不引起表达中的混乱,这是因为有(语境)的作用。9.多义词的引申意义,除了一般的通过近距离引申产生外,还有远距离引申的,后者主要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式产生。

10.语素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就是说它是最小的(音义)结合物。

11.基本词汇具有全民性.(稳固性)和(能产性)两个特点。

12.言外之意之所以能够被理解是因为(语境)起了补充说明的作用。

1.具有不同功能的三种最基本的语法单位是(语素)、(词)和(句子)。

2.1898年中国第一部系统的语法著作是(马建忠)写的(马氏文通)。

3.“吃饭”.“煮饭”和“混饭(吃)”中的具体语义关系分别是(动作与受事)、(结果)和(目的)的关系。

4.语法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中心词)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5.分化歧义,经常采用语法结构分析方法中的(层次)分析法和(转换)分析法。

6.不同级别的语法单位都可以从外部(功能)和内部(结构)的差别进行两种分类。

7.句子结构关系的意义可以分为(显性)意义和(隐性)意义两种。

8.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9.对于缺乏形态变化或者缺乏词法范畴的语言来说,划分词类只能依靠语法中的(功能)特征。否则划分词类只要依靠语法中的(形态)特征就容易划分。

10.像汉语这样主要采用语序和虚词语法手段来表达各种句法关系,而没有词的形态变化的语言叫做分析语。像俄语这样主要采用(外部屈折(附加))和(内部屈折)等形态性的语法手段的语言叫做屈折语。

11.划分词类有意义.(功能)和(形态)三个标准。其中(功能)是决定性或者根本性的标准。

12.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是(词的语法特征)。

1.现代大多数国家的拼音文字的字母,大多直接来源于(拉丁)字母。

2.文字是在(记事图画)的基础上产生的。•因为它在发展过程中固定地与语言中的(词语)联系在一起,•才具备文字的资格。

3.文字的发展经历了从象形文字到(表意)文字再到(表音)文字发展的三个阶段。

4.世界上的表音文字可以分为(音节)文字和(音位)文字。

5.世界古老的表意文字主要有古代埃及的(圣书字),古代苏米尔人的(楔形字),中美洲的(玛雅文字)以及中国古代的汉字甲骨文。

6.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文字是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

7.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节)或者(音位(音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以(单字)(词)或者(语素)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

8.汉文中的字基本上以(语素)为记录对象,英文中的字基本上以(音素(音位))为记录对象。

9.文字的个体符号(单字)以(音素(音质))或者(音节)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音文字;文字的个体符号以(单字)(语素)或者(词)为直接书写单位就是表意文字。10.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文字改革,其方式.内容是不同的。一般说来,可以分为(文字类型的更换)、(表音字母的更换)和(文字的调整与改进)等三种。1.俄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

2.英语属于印欧语系的(日耳曼)语族的西部语支。3.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渐变性)和(不平衡性)。

4.我国宪法(1982年)第19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5.语言演变的主要原因是(外部(社会))和(内部(语言结构要素的相互影响))。

6.汉藏语系的语言除了汉语外,还包括(壮侗)、(苗、藏、缅【选二】)等三个语族的语言。

7.方言和亲属语言是语言(分化)物,•共同语的形成是语言走向(统一)的结果。•• 8.我国各民族的语言属于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南岛(选二))等五个语系。

9.语言之间的接触会导致语言的借用.(同化(融合.替换))、(混合)等结果。

10.谱系分类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依次把语言分为语系.(语族)和(语支)。

11.汉语方言之间的差别有的比英语和德语的差别还要大,但是仍然属于一种语言,这是因为使用者共同属于一个民族,•并且有共同的(书面语(文字)),有共同语和共同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

12.世界上的语言一般分为汉藏.印欧.(阿尔泰)、(南亚)等九个语系。

13.方言在社会完全分化的情况下,有可能发展成(亲属语言);在社会高度统一的情况下,会逐渐被(共同语)消磨直到同化。

14.民族共同语是在一种(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国语是选择一种主体民族语言作为基础形成的。

15.有共同历史来源的语言叫做(亲属)语言。

16.社会方言和地域方言的不同是,•前者内部之间的差别主要表现在语言的词汇上面,它不可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

17.联合国的6种工作语言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和(西班牙语)。

18.语言接触包括语言成分借用.(语言联盟)、(语言同化)、(语言混合)混合语几种情况。19.社会方言主要包括(阶层语)、(行业语)、(隐语)、(宗教和帮会用语)几种类型。

二、选择题

1.下列材料,属于组合关系的是(b)。

••• a.b p m f b.不足 改革 c.a h o t d.哈 额 击 妈

2.人类语言和动物的交际方式(b)。

••• a.在本质是一致的 b.有着根本区别

••• c.有不大的差别 d.基本一样

3.什么样的声音与什么样的意义相结合,取决于约定俗成的社会习惯。这里的“约定俗成”的内容(c)。

••••a.只有任意性 b.只有强制性

••••c.既有任意性,也有强制性 d.没有任意性,也没有强制性

4.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等边缘学科属于(d)。

••• a.个别语言学 b.一般语言学

••• c.狭义应用语言学 d.广义应用语言学

5.现代汉语属于(b)。

•• •a.比较语言学 b.共时语言学 c.历时语言学 d.一般语言学

6.汉语属于(b)。

••••a.屈折语 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7.中国的传统语文学研究的薄弱环节是(d)。

••••a.文字学 b.语音学•••••c.词汇学 d.语法学

8.下面错误的一个是(a)。

••••a.思维可以不依赖于语言 b.语言对思维有固定和改造作用

••••c.思维是语言的服务对象••••• d.思维中的概念与语言中词不是一对一的9.在时间线条的某一位置上,可以相互替换的语言符号之间的关系是(b)。

••••a.组合关系 b.聚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表里关系

10.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 间所形成的关系叫(d)。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 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11.研究语言亲属关系的语言学是(c)。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小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转换生成语言学

12.一个词尾可以同时表示多个语法意义的语言属于(a)。

••••a.屈折语 b.词根语 •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13.在语言结构的某一环节上能够互相替换,•具有某种相同作用的各个单位之间所系叫(d)。

••••a.转换关系 b.组合关系••••c.层级关系 d.聚合关系

14.使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是(d)。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描写语言学

••••c.转换生成语言学 d.历史比较语言学

15.英语属于(a)。

••••a.屈折语 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 d.粘着语

16.描写语言学.规范语言学.比较语言学的分类角度是(d)。

••••a.语言结构部门的范围不同 b.语言存在的时间范围不同

••••c.语言学与其它科学联系方式不同d.研究语言的操作方法不同

17.日语属于(d)。

••••a.屈折语 b.词根语 c.多式综合语d.粘着语

18.从语言的谱系分类看,汉语属于(a)。••••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词根

语 d.粘着语

19.分析性的语法手段是(b)。

••••a.零形式 b.语序 c.外部附加 d.内部屈折

20.语言的谱系分类采用的语言学方法是(c)。

••••a.结构主义语言学 b.转换生成语言学

••••c.历史比较语言学 d.传统语言学

21.《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作者是(d)。

••••a.乔姆斯基 b.布龙菲尔德 c.萨丕尔 d.索绪尔

22.语言是由(b)三部分组成。

••••a.汉语 外语 方言 b.语音 词汇 语法

••••c.语用 语义 语法 d.声母 韵母 声调

23.索绪尔提出了(c)的主张。

••••a.劳动创造语言 b.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c.语言是一种符号系统 d.语言不属于上层建筑

24.下列四门学科中,可以归入个别语言学的是(a)。

••••a.英语词汇学 b.逻辑语言学 c.病理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

25.下面正确的一个是(b)。

••••a.语言是个人的,言语是社会的••••b.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社会的••••c.语言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

言语是社会的

••••d.言语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而语言是社会的26.语言不具有(c)。

••••a.社会性 b.符号性 c.阶级性 d.系统性

1.汉语拼音声母g、k、h出现的语音环境与j、q、x•出现的语音环境(b)。•• a.对立 b.互补•• c.部分对立 d.部分互补

2.定音高的是声音的(c)。

•• a.振幅 b.陪音••••• c.频率 d.声波复合的形式

3.可以归并在同一个音位中的音素是(a)。•• a.具有互补关系.语音上又相似的音素•• b.语音上相似的音素

•• c.彼此能区分词的语音形式和意义的音素 •• d.具有非对立性关系的音素 4.一种语言中数量最少的是(b)。•• a.音素 b.音位 c.语素 d.音节 5.音高具有特别重要作用的语言一般属于(a)。

••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 c.南岛语系 d.阿尔泰语系

6.在汉语普通话中没有意义区别功能的声学特征是(c)。

•• a.音高 b.音强 c.音长 d.音质 7.发音的时候。声带振动,发音部位之间形成的窄缝比较大,气流略有摩擦。这样发出

的音叫(b)。

•• a.元音 b.半元音 c.浊擦音 d.塞擦音

8.[k]和[g]的区别主要是(b)。•• a.发音部位不同 b.发音方法不同 •• c.音强和音高不同 d.送气和不送气的不同

9.汉语中的轻声是利用(c)构成的 •• a.音高 b.音长• c.音强 d.音质 10.n(恨)代表的是(b)。•• a.开音节 b.闭音节

•• c.只有起音和领音的音节 d.没有音谷的音节

11.话的“好”,用国际音标记为(d)。•• a.[hao] b.[xɑo] c.[hau] d.[xɑu]12.[d]和[t]两个音素(a)。

•• a.在英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汉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 b.在汉语里是不同的音位,在英语里是同一个音位

•• c.在汉语.英语里都是不同的音位 •• d.在汉语.英语里都是同一个音位 13.语普通话[p]与[t]的区别在于(a)。•• a.发音部位 b.阻碍方式•••c.送气和不送气 d.声带振动和不振动

1.派生词中包含(b)。

•• a.词尾 b.词根 c.虚词 d.根词 2.语音和语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是(c)。

•• a.音素 b.义素 • c.语素 d.音位 3.下列语素中属于自由语素的是(c)。•• a.初 b.视 •••••••• c.人 d.民 4.属于熟语(固定短语)的有(b)。•• a.述语 b.专名语• c.短语 d.“的”字短语

5.根据语素是否有直接用来造句的能力,可以分为(d)。

•• a.词干语素和词尾语素 • b.词根语素和词缀语素

•• c.前缀语素和后缀语素 d.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

6.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a)。•• a.汉语的“老”加“虎”变成“老虎”

•• b.汉语的“儿童”加“们”变成“儿童们”

•• c.英语的“help”(“帮助”,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

•• d.英语的“dog”(“狗”,单数)加“s”变成“dogs”(“狗”,复数)•• 7.根据构成词的语素数量的多少,把词分为(c)。

•• a.单义词和多义词 b.类义词和同义词

•• c.单纯词和合成词 d.复合词和派生词

8.下列诸现象中属于构词现象的是(a)。•• a.汉语的“桌”加“子”变成“桌

子”

•• b.汉语的“同学”加“们”变成“同学们”

•• c.英语的“help”(“帮助”,现在时)加“ed”变成“helped”(“帮助”,过去时)

•• d.英语的“dog”(“狗”,•单数)加“ s”变成“dogs”(“狗”,复数)9.在以下几个语素中,属于粘着语素的是(c)。

•• a.水 b.人••••• c.规 d.亮 10.汉语“帽子”.“棋子”两个词(b)。•• a.前者是复合词,后者是派生词 b.前者是派生词,后者是复合词

•• c.都是复合词 ••••• d.都是派生词 11.英语单词“work”(b)。

•• a.附加“ed”是构词法,附加“er”是构形法

•• b.附加“ed”是构形法,附加“er”是构词法

•• c.都是构词法 •• d.都是构形法

12.属于词义要素的是(b)。

•• a.义位和义素 b.理性意义和色彩意义

•• c.同义和反义 d.类义和同义 13.“friendship(友谊)”和“recall(回顾;撤消)”都是(d)。

•• a.音素字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复合词

14.一个词的词汇意义的主要承担部分是(a)。

•• a.词根 b.前缀• c.后缀 d.词尾 15.“的士”是(d)。

•• a.“的”字结构 b.派生词• c.双语素词 d.双音节词

16.“音素”.“电子”是(a)。•• a.单义词 b.派生词• c.单纯词 d.多义词

1.汉语单词“忽然”出现的位置是(c)。•• a.主语位置 b.谓语位置 c.状语位置 d.定语位置

2.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形式有关的是(c)。

•• a.主谓 b.体 c.语调 d.语境 3.汉语语法学中,有将副词归入实词的,其分类标准是(a)。

•• a.能够作句子成分 b.是否能够表达意义

•• c.能够作句子的主要成分 d.是否有形态变化

4.下列语言学术语与语法意义有关的是(a)。

•• a.主格 b.内部屈折 c.重叠 d.虚词

5.表层语法意义不同而深层语法意义相同的是(b)。

•• a.给他钱,叫他师傅 b.给他书,笔给他

•• c.给他凳子,给他开门 d.给他小说,看他的小说

6.汉语只能用“男”、“女”、“雄”、“雌”等来表示事物的自然性属,这说明汉语(a)。

•• a.没有性的语法范畴

•• b.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词汇手段来表示

•••c.有性的语法范畴,但通过分析手段来表示

•••d.用分析手段来表示相当于性的语法范畴的意义

7.汉语的“我”,翻译成英语在不同的句子成分中,分别是“i”、“me”、“my”、“mine”,这里使用的语法手段是(b)。•••a.重叠法 b.异根法 c.重音移动法 d.外部附加法

8.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b)。

•• a.语素 b.词 c.句子 d.句群 9.综合性的语法手段中没有(c)。•• a.重叠 b.附加 c.虚词 d.内部屈折

10.“说的是他”具有两种(d)。•• a.语音停顿 b.层次结构 •• c.表层意义 d.深层意义

11.从语言的词的构造来看,汉语属于(c)。••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词根语 d.粘着语

12.汉语“他在读书”的“他”(a)

•• a.不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b.表示人称的语法范畴

•• c.表示格的语法范畴 d.表示数的语法范畴

13.广义地说,汉语动词词尾“着”、“了”、“过”属于语法范畴中的(c)。•• a.时范畴 b.态范畴 c.体范畴 d.数范畴

14.能够充当句法结构的结构成分的语法单位是(b)。

•• a.语素 b.短语 c.句子 d.句群 15.汉语副词出现的语言环境是(d)。•• a.名词后面 b.形容词后面• c.名词前面 d.谓词前面

16.传统语言学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是(c)。

•• a.转换分析法 b.层次分析法•••• c.中心词分析法 d.分布分析法

17.汉语里只能出现在名词前边的词是(d)。

•• a.动词 b.副词• c.形容词 d.介词 18.现代英语的“woman”由中古英语的“wifeman”演变而来。•从现代英语经看不出语素“wo”的意思是“wife”,•但是并不影响 woman”的使用。这是因为语言运用的基本单位是(a)。

•• a.词 b.音节 c.字 d.语素 19.英语“she teaches english”(她教英语)中的“教”表示的语法范畴有(a)。•• a.时 数 人称 b.时 体 级 • c.时 体 人称 d.时 数 格

1.文字的前身是(c)。

•• a.结绳记事 b.手势 • c.图画记事 d.实物记事 2.汉字属于(b)。

•• a.图画文字 b.表意文字 c.表音文字 d.音节文字

3.采用拉丁字母的是(b)。

•• a.俄语文字 b.汉语拼音 c.朝鲜文字 d.日语文字

4.英语.俄语.法语等语言使用的文字基本上以一个字记录语言中的一个(a)。•• a.音素 b.音节• c.语素 d.短语 5.对文字的产生有直接作用的是(b)。•• a.实物记事 b.图画记事 • c.结绳记事 d.系珠记事

6.属于音节文字的是(c)。•• a.俄语文字 b.日语的汉字 •• c.日语的假名 d.中国纳西族的东巴文字

7.表音文字以(d)为记录单位 •• a.音节或词 b.语素或音位• c.语素或词 d.音位或音节 8.属于音节文字的是(a)。

•• a.朝鲜谚文 b.朝鲜汉字 c.日语汉字 d.法语字母

1.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其原因是(b)。•• a.音质音位的合并 b.社会生活的改

•• c.词义的演变 d.汉字的简化••••••

2.都属于汉藏语系语言的是(c)。••a.蒙古语 汉语 维吾尔语 傣语 b.蒙古语 汉语 藏语 满语 c.壮语 汉语 瑶语 傣语 d.壮语 藏语 瑶语 满语 3.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

•• a.土话 b.客家话••c.客套话 d.黑话

4.洋泾浜英语的基本特征是(d)。•• a.语音、词汇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 b.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音、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 c.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语法基本上是英语的

•• d.语音有较大改动,词汇主要是英语的,语法基本上是汉语的

5.下面词语属阶级方言的一组是(b)。•• a.多头 田心 b.黔首 寡人 •• c.行头 亮相 d.圣母 上帝

6.在词汇发展过程中,有些词不为人们使用而逐渐消失,•其原因是(b)。•• a.音质音位的合并 b.旧事物的消失 •• c.词义的演变 d.汉字的简化••• 7.在各个语系中,研究得最充分.最深入的一个语系是(b)。

•• a.汉藏语系 b.印欧语系 c.南亚语系 d.阿尔泰语系

8.以下四种语言中,跟汉语同属一个语系的是(c)。

•• a.维吾尔语 b.日语•••• c.藏语 d.朝鲜语

9.属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的语言是(a)。•• a.西班牙语 法语 意大利语 •••• b.英语 德语 法语

•• c.法语 德语 俄语 ••• d.英语 法语 意大利语

10.在汉语演变过程中,现代汉语出现了“他”、“她”、“它”的不同,这是历时性的(d)。

•• a.同化音变 b.异化音变•••• •c.同化形变 d.异化形变

11.方言是全民语言在(d)的变体

三、名词解释

•••a.不同民族 b.不同时代•••• c.不同交际领域 d.不同地域

12.语言中稳固性最强的是(c)。•• a.语音 b.词汇• c.语法 d.语义• 13.语言演变的基本条件是(c)。•• a.自然的发展变化 b.个人生活经历的变化

•• c.社会的发展变化 d.语言内部的发展变化••••••••

14.下面四种语言中不能归入汉藏语系的是(d)。

•• a.傣语 b.壮语• c.苗语 d.蒙古语 15.方言的产生主要是由于(d)。•• a.经济的发展 b.文化的不同•• c.地理的不同 d.社会的分化

16.以下各种语言变体中,属于社会方言的是(d)。

•• a.土话 b.客家话•• c.客套话 d.行话

1.语言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思维的工具和民族文化的载体,是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

2.专语语言学 以具体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

3.对比语言学 对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语言的构造要素进行比较的语言学。4.言语 •就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中为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而对语言的使用。••• 5.组合关系 指在语流中两个以上相连续的语言符号组合而成的线性关系。6.聚合关系 语言单位按某些共同点相互联系的纵的潜在关系。7.民族共同语 一个民族共同使用的语言。

8.普通语言学 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是综合各种具体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

9.历史比较语言学 利用几种语言反映在语音上的对应规律去追溯它们的亲属关系的语言学。

10.语言符号 以语音为能指的符号。语言是用声音即语音来代表意义即语义的,语音和语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社会成员共同约定俗成的。11.社会语言学• 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社会上的形形色色的语言变异等问题。

1.语流音变 语流中的某些音由于相互影响而发生临时性的变化,这种变化就叫语流音变。2.音位 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3.条件变体 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

4.音位变体 一个音位的实际发音。是音位的具体表现形式。

5.音节 发音器官肌肉紧张度和语音响度增减过程形成的语音单位。即语音上最小的使用单位。

6.国际音标国际音标是国际上通行的一种记音符号,根据一个音素一个符号的原则制定的。7.自由变体音位的自由变体是指那些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无条件地变读的音位变体,即一个音位的各个变体可以自由替换,它们的差别不会造成意义的改变。北京话的/u/在零声母是在完全相同的语音环境中可以自由变读为双唇半元音[w]和唇齿半元音[v]。

1.义位 具体语言的语义系统中,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义单位。在词典中,义位表现为对词义的分项说明,因此一般也称为义项。

2.义素 就是对义位进行分析以后得到的最小的语义单位,是义位的构成要素。也称词义的区别特征。

3.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构成的词。• • 4.义素分析 就是把词义分割成最小的对立成分,从而描写其相互关系。

5.构词后缀 加在词根后面帮助表达某种词汇意义,构成新词的附加语素构形后缀。6.语素 最小的语音语义结合体。

7.语义场 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以义位为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

8.核心义素••所谓核心义素,就是指表示事物.动作所属类别或性状所属方面的义素,即名词中表示“类属”的义素,动词中表示“动作”的义素,形容词中表示“方面”的义素。如亲属称谓词语中的[亲属],趋向动词中的[移动],表示温度的词语中的[温度]。属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语,其核心义素必须相同,其他义素可以不同。9.词 词是最小的能够自由运用的语言单位。

1.语法 语言中各语法单位的组织结构规律,一般分为词法和句法两类。

2.语法范畴 把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综合和概括所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等。

3.语法形式 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

4.语法手段 把具有共同特征的语法形式概括起来形成的类。常见的语法手段有词序、虚词、形态变化等。

5.隐性语法关系 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如施事、受事、动作等等。6.语法意义 通过一定形式表现出来的各类语言单位的共同的关系意义、功能意义或对词汇意义的抽象概括的类义。

7.构形后缀 构形后缀只表示某种语法形式的后缀。

8.内部屈折 在一个语素的内部通过变换音位来表达语法意义的手段。9.变换 句子根据不同格式之间表现出的规律变成另一种句子的方法。

1.文字 记录语言的书写的符号体系。从记录语言单位角度来分,可以分为表音文字和表词文字。

1.语言的演变 指语言中新的语言要素的产生和旧的语言要素的消亡,有时导致语言系统变得不同。

2.•亲属语言 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若干种独立的语言,彼此有同源关系,这些语言就是亲属语言。

3.语言同化 又叫语言融合或语言替换,是指一种语言取代其他语言,成为不同民族共同的交际工具。

4.语言联盟 在地域上较为接近的语言,由于在长期的语言接触中相互借贷一些语言要素,会形成一些共同的特点,这种现象就是语言联盟。

5.双语现象指同一语言社群(或个体)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现象,一般也叫双语现象或多语现象。

四、简答题

1.“狼孩子”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参考答案】

a.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2分)b.离开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2分)c.孩提时期是学会语言.掌握语言的一个重要的阶段。(2分)d.如果错过了这个最好的时机,就很难学会一种语言。(1分)

2.与语言相对,言语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言语的具体性、个人性、临时性、无限性、多变性、物质性等特点。(每小点1分,表述1分)

3.为什么人类语言具有灵巧的构造? 【参考答案】

a.任意性;b.离散性;c.层级性。(每一小点2分,表述1分)

1.指出汉语普通话 a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参考答案】

a./a/ 音位的条件变体有四个:[a]、[¢]、[ɑ]、[e](1分)b.发音特点(3分)

••••••• [a] 前、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央、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ɑ] 后、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c.出现条件(3分)

••••••• [a] 在韵尾[i]、[n]之前 ••••••• [¢] 无韵尾

••••••• [ɑ] 在韵尾[u]、[ ]之前

••••••• [e ] 在韵头[i]或[y]同韵尾[n]之间

2.指出汉语普通话 e 音位的几个条件变体,描述其发音特点和出现条件。【参考答案】 a./e/音位有四个变体:[ ]、[ ]、[e]、[e](1分)b.发音特点(3分)

•••• [ ] 后、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 ] 央、中、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高、不圆唇舌面元音 •••• [e] 前、半低、不圆唇舌面元音 c.出现条件(3分)•••• [ ] 在单韵母中

•••• [ ] 鼻韵母中或轻声音节的韵腹 •••• [e] 出现在韵母[i]前 •••• [e] 出现在[i]、[y]之后

3.语音的四要素是什么?在语言中各有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 音高,区分音调(1分)音长,区分长元音和短元音(2分)音强,区分轻重音和语调(2分)音色,区别语言的意义的最重要的因素(2分)4.音质的不同取决于哪些条件?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 a.发音体不同。如二胡声和鼓声不同。(2分)b.发音方法不同。如[t]是不送气,[t]是送气(2分)c.共鸣器的不同。如[n]和[t]的不同,[n]是鼻腔,[t]是口腔。(3分)

5.什么是音位的区别特征? 普通话中/p/的区别特征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

a.一个音位区别于其它音位的语音特征。(指音位之间的最小对立项)(3分)b./p/ 的主要区别特征是:(4分)••••••• 双唇,区别于唇齿音。••••••• 不送气,区别于送气音。••••••• 塞音,区别于擦音。

6.什么是音位?划分音位的主要原则是什么?举例说明。【参考答案】

a.一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中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2分)b.对立与互补。(1分)

•••• 比如[ p]和[p‘]在相同的语言环境[-ɑu51]中出现,具有辨义作用,前者是“抱”,后者是“炮”,这是对立关系。(2分)

•••• 又比如[ ]和[a],前者出现在“单说或开音节的单元音”的环境中,后者只出现 在[i]和[n]前,它们之间出现的语言环境是互补的。(2分)

7.举例说明音位的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什么不同?在普通话中[p]和[b]是不是音位变体?是什么变体? 【参考答案】

a.条件变体是处于互补关系中的音位变体,如/a/音位的几个变体属条件变体(2分)b.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不同,•它是出现在同样的位置上可以任意替换但又不起区别意义作用的几个音素。•如吴方言平翘音.前后鼻音等。(2分)c.[p]和[b]是音位变体(1分)

d.它们属于条件变体,出现的语音条件是,轻声音节的清音声母变成浊声母(2分)如: 爸爸[p p ]——[p b ] 8.举例说明舌面元音的三维特点。【参考答案】

a.舌面高低;b.舌面前后;c.唇形圆展。(每小点2分,举例1分)

1.举例说明词义的特点。【参考答案】

概括性;客观性;民族性;时代性;模糊性(每一点1分,举例共2分)2.什么是语义场?它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若干具有共同核心义素的词语(义项)构成的聚合体,就是语义场,又叫词汇场,有时简称义场或词场。语义场具有以下几种最基本的性质:(定义1分;性质每点2分)

(1)层次性。由于事物现象的分类可粗可细,类别可大可小,因此语义场也是可大可小。最小的语义场只有两个词语。如“父亲-母亲”。若干较小的语义场又可汇集为较大的语义场,直至一个语言系统中最大的语义场,语义场的层级性体现了语义的纵向聚合关系。(2)系统性。属于同一级语义场的词语,其语义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如“丈夫”与“妻子”。语义的系统性还表现为,一个词语的意义,取决于这个词跟哪些词语构成一个语义场。如“孩子”跟“大人”.“父母”构成语义场。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的方言以及不同的时代,其语义场的构成情况会有所不同。

(3)相对性。语义场的构成,是以词语的义项为单位的,因此,同一个词有几个不同的义项,就分属几个不同的义场。如“叔叔”有表示亲属称谓和表示社交称谓两种。

1.什么是显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显性语法关系是通过词形变化、辅助词和词序等手段所反映出来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显性语法关系成分之间是连续的;是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成分之间的关系是单一的。(5分)

2.什么是隐性语法关系?它具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隐性语法关系是隐藏在显性意义后面的各种语法关系(2分)

隐性语法关系可以是非连续性的;可以是间接成分之间的关系;一个成分可以同其它成分发生多种关系。(5分)

3.举例说明汉语语法中常见的主要语法手段。【参考答案】(理论1分,举例共3分)

a.词序;b.虚词;c.重叠;d.语调

1.说明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及其产生的地区。【参考答案】

a.圣书字;产于古代埃及(2分)b.楔形文字;产于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2分)c.汉字;产于中国(1分)d.马雅文字;中美洲(2分)

2.文字的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几个阶段?•汉字属什么性质的文字? 【参考答案】

a.三个阶段: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3分)

b.汉字属表意文字。(1分)因为汉字随着形体的演变已失去了象形的特征,但它仍同整个词发生关系;汉字不表音,虽有表音成分,但本质上仍是表意的。(4分)3.文字起源于什么?它与文字的关系怎样? 【参考答案】

a.文字起源于图画记事。(2分)

b.图画不是文字。(1分)图画成为文字,必须具备以下条件:把整幅的画拆散成个别图形,一个图形与语言里的一个词(或语素)相当。(2分)它们要有固定的读音。(2分)

1.语言的分化和统一是怎样表现的? 【参考答案】

a.伴随社会的变化进行(1分)b.分化的初级表现是方言,•最大分化是亲属语言(3分)c.方言分歧缩小,民族共同语的形成,最后形成国语。(3分)

2.举例说明语言演变的两大原因。【参考答案】

a.社会原因(3分)b.语言内部原因(4分)

3.地域方言和社会方言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a.地域方言是在某一地域内通行的语言,有自己的语言结构系统;社会方言没有自己特殊的语言结构系统。(4分)

b.社会方言可以演变为独立的语言;社会方言不能。•(3分)

4.什么是语言同化?有哪几种主要形式? 【参考答案】

语言同化是指一种语言排挤或代替其他语言.从而使被排挤.被代替的语言消亡的现象。在同化中取得胜利的语言称为同化语言,在同化中被排挤或被代替的语言称为被同化语言。语言同化是在语言深入接触中出现的语言融合的一种表现。(3分)

语言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愿同化两种。强迫同化是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为了奴役和同化被统治民族而采取的语言同化政策,他们强制被统治民族采用他们的语言文字;同化,是指一个民族自愿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采用他民族的语言的现象。(4分)

5.说明印欧语系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 a.没有声调,有固定重音(2分)b.主要使用附加成分和内部屈折等语法手段(3分)c.没有量词(2分)

6.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语言有哪些不同? 【参考答案】

a.有声调(3分)b.无形态(2分)c.有量词(2分)

7.我国的语言分属哪些语系?每种语系至少举一种语言为例说明。【参考答案】

a.汉藏语系,如汉语、侗语、傣语、壮语、苗语等。(2分)b.阿尔泰语系,如蒙古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等。(2分)c.印欧语系,有俄罗斯语、塔吉克语两种语言。(1分)d.南亚语系,有佤语、崩龙语、布朗语三种语言。(1分)e.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如高山语。(1分)

五、论述题

1.指出下列句子中“语言”的含义有何区别?在此基础上,论述语言和言语的区别。(1)“四美”是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环境美。•••(2)要学习人民群众的语言。•••(3)鲁迅是运用语言的楷模。【参考答案要点】

(1)指出三个例子中的“语言”的差别。(3分)前两例指“言语”,例(3)指语言。

(2)指出“语言”和“言语”定义。(3分)(3)具体说明两者的不同。(9分)••• a.一般与个别 ••• b.封闭性与开放性

••• c.时间先后(言语先于语言)

2.试论述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参考答案要点】(1)社会性是语言的本质属性(4分)(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 a.从词的音义结合的关系来证明(4种关系)(4分)••• b.从语言与社会相互依存的关系来证明(3分)(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4分)

3.人以外的动物有没有语言?•人类语言和动物“语言”的主要区别在哪里? 【参考答案要点】(1)没有语言(1分)(2)a.功能方面(4分)b.构造方面(6分)c.习得方面(4分)

4.试论述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参考答案要点】•(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8分)•• a.从语言对思维的作用来看: •• 思维活动必须用语言作手段。

•• 思维活动的成果要依靠语言的巩固而存在。•• 思维的成果靠语言才能表达出来。•• b.从思维对语言的作用看: •• 思维是构成语言单位的必要条件。•(2)语言和思维的区别:(7分)

••• a.功能不同;b.规律不同;c.范畴不同;d.存在形式不同。

5.怎样理解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参考答案要点】

由于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任意性是所有符号的共同特征,语言作为一种符号同样具有任意性。正因为语言符号具有任意性,所以,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不同的语音形式又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不同的语言也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和英语的horse都可以指马。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并不排除语言符号的理据性。任意性决定了语言的社会约定性、不变性、可变性和系统性。

6.试论述语言的功能。【参考答案要点】

语言的功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功能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面: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和心理方面的功能。

语言在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主要的是交际功能、标志功能、文化录传功能等。(8分)在心理方面的功能主要的有思维功能、认知功能、心理调节功能等。(7分)

7.什么是词类?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哪些?哪种标准最适用汉语?为什么? 【参考答案要点】

(1)词类是指词的语法分类(2分)

•(2)划分词类的标准主要有三:意义标准;形态标准;功能标准。(6分)••(3)功能标准最适用于汉语(1分)

•(4)a.因为汉语缺乏形态变化,无法从形态上区分词类。•(2分)•• • b.意义标准过于抽象,不易辨认,且词类是语法上的分类,理当从语法的 考虑。(2分)

••• •c.形态标准从本质上看也是功能。(2分)

8.用实例谈谈对语法范畴的理解。(至少5种)【参考答案要点】

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进行概括而形成的语法意义的类别。语法范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语法范畴是词的形态变化表示的语法意义的概括,又称形态语法范畴。常见的语法范畴包括:

性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是把名词分成阴性、阳性、中性或阴性、阳性,并用不同的形式标志表示。数也是主要与名词相关的语法范畴,一般用名词(或代词)的词形变化区别单数和复数,或是单数.双数和复数(大于二的数)。格是表示词语之间结构关系和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时和体都是与动词相关的语法范畴,表示行为动作的时间和状态。态又称语态,是表示主语与动词的语义关系的语法范畴。式又称语式或语气.情态,是表示句子的语气或情态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陈述式.命令式.虚拟式.愿望式等。人称是表示动词与主语在人称上的一致关系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级是表示性质状态的程度的语法范畴,一般通过形容词.副词的形态变化来区分原级.比较级和最高级。

9.怎样理解词义? 【参考答案要点】

词义是词语的语音形式所代表的内容,包括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一般所说的词义是指词语的词汇意义。词汇意义包括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理性意义是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或区别特征的概括反映,又可以分日常意义和科学意义两类;附加意义是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次要意义,包括感情意义、理据意义、评价意义、语体意义等。

10.试论述文字与语言的关系。【参考答案要点】

(1)相同点:(3分)

•••••a.都是交际工具;b.没有阶级性。(2)不同点:(12分)

•••••a.语言历史长,文字历史短。•••• b.语言第一性,文字第二性。•••• c.语言应用范围广,文字窄。

•••••d.语言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文字克服了这种限制。•••••e.语言永远是渐变的,文字有时可以突变。•••••f.语言是人所不能改变的,而文字是可以改变的。•••••g.文字对语言有积极的作用。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篇四

第三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生理)(物理)(心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质)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动力(肺)、发音体(声带)、共鸣腔(口腔、鼻腔、咽腔)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主动或积极)发音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被动或消极)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舌头)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因素)。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元音)和(辅音)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否)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清浊)对立。

二、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 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ɔ]

②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e]

③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a]

④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u]

⑤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i]

⑥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f]

⑦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p]

⑧ 舌尖中浊鼻音;[n]

⑨ 舌根清擦音;[x]

⑩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ʦ‘]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h]-[p]送气性/不送气性

[f]-[v]轻音性/浊音性

[n]-[l]鼻音性/口音性

[y]-[i]圆唇性/展唇性

[y]-[u]前音性/后音性

三、思考题

1、与其他声音相比,语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答:语音不仅是有自然属性的声音,还有社会属性。语音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含有一定意义的声音,是人类必不可少的物质载体,它负载着语言信息,是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的形式。自然界的声音是连续性的,没有结构和组织,语音则是由可离散的单位按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它是语言的载体,与意义一起构成语言符号。

(1)自然界声音如风、雨、敲门声不是发音器官发出,不表示特定含义;

(2)动物声音虽然也是发音器官发出的具有特定意义的声音,但这只是对环境的即时反应,不能组合,不表思维,不具备符号资格;

(3)人的声音如咳嗽、呵欠等也是一种自然反应,不能形成符号,不表示意义。

2、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为什么要强调在一次发音中来辨别音素? 答: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切分的最小是线性语音单位。

如:电大(dianda),两个音节都有元音/a/,但是明显听出前一个的发音开口度要比后一个发音开口度大,因为前一个元音/a/前面有元音/i/,开口度较小,/a/受其影响。这样,这两个元音就是不同的发音,也就属于不同的音素。

每个音素都有不同的音质,我们在发音时,发音器官稍微有所改变,就发出了不同的音素。严格的说,一次发音就是一个音素,两次发音可能音色就会不同(如:a、a、ɑ)

3、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关系?

答:(1)音位和音素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区别:a、音素是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没有辨义作用;音位是从特定音系中分析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具有辨义作用。

b、研究音素可以超越具体语言和方言,着重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研究;研究音位则必须落实到某种具体语言或方言,不但要从语音的自然属性上,更要从语音的社会属性上研究。

c、音素只能从音质角度上切分,音位却可以从语音四要素的任何一个要素上划分与归并。

d、音素是一次发音就可分析出来的,音位则往往涉及一类发音。联系:作为最小的语音单位,音位是比音素更高一级的语音单位,它是在音素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而音素是音位所使用的语音资料实体,一个最小的语音单位,从不同角度看,可能是音位,也可能是音素。

(2)音位与音位变体的关系:

“音位”只是一个抽象的笼统的概念,只有在具体语境中才能看到它的真实面貌。音位是从具体变体中归纳而成的语音类型单位,没有具体的音位变体,音位就不会存在。

音位与音位变体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4、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答:同化:指一个音位受到相邻音位的影响而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趋同的现象。如广州话中的“收音机”,往往说成“心机”,普通话中的“面包” miànbāo,前一个音节的韵尾/n/受到后一个音节的声母/p/影响,读成了/m/等。

异化:两个邻近的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与邻近的音不相同或不相近,这在语音学上叫做“异化”。俄语里最丰富;法语“militɑire”[militε:r] →[melitε:r]。汉语主要表现为声调的异化:如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变阳平(好好学习、粉笔、野草、悔改)

弱化:语流中一个气流较强的音,由于所处地位,或受邻近音的影响,而变成一个较弱的音。如:大的[ta t&o01]→[ta d&o01];哥哥[kγ kγ]→[kγ g&<241;]; 妈妈[ma ma]→[ma m&<241;];脑袋[nau tai]→[nau dε](元音、辅音都弱化)

脱落:语流中有些较弱的或不重要是音在发音时丢失了,或者为了发音的方便而省去某些音的现象。汉语轻声音节经常出现脱落情况。如:我们[wom&<241;n ]→[wom];豆腐[tou fu]→[touf];意思[yi si]→[yis]。为了连读方便,儿化音节里韵尾-i-n常脱落。([i][n]韵尾与儿化的卷舌不协调,所以先减音再儿化)如“锅盖儿”[kuo kɑi&<241;]→[kuo kɑ&<241;];小孩儿[φiɑu xai]→[φiɑu xar];茶缸儿[t&&51;’ɑ ka&&31;]→[t&&51;’ɑ k&>59;&<241;](只留鼻化的痕迹)

语言学概论论文 语言学概论论文1000字篇五

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比较

摘要

信阳位于河南省南部,处在大别山北麓与淮河上游之间,信阳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中原官话的信蚌片的一个方言点,从信阳方言词汇体系来看其词汇不但明显有别于河南境内的其它方言词汇,而且与周边省市的方言词汇有密切的联系,有其独立的语言类型价值。本文主要从词形、构词、词义、造词理据等几个方面将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

关键词:信阳方言、词汇、普通话

从本质上来看,普通话也是方言,普通话与各方言之间不是父子关系,而是平等的兄弟姐妹关系,由于各自形成年代不同,影响因素和环境也不一样,所以普通话和各方言也有着不少差异,这些差异表现在语音、词汇和语法各个方面,本节从词形、词法、词义、造词理据等方面对信阳方言和普通话词汇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的重点是二者的差异。

一、信阳方言词与普通话的词形比较 1.有音无字

到目前为止,汉语各方言中还有许多单音词有音无字,找不到恰当的字来记录。造成有音无字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字少词多,没有为对应的单音词造字;另一种情况也会造成有音无字现象,即:方言中某个词可能有本字,但由于历史音变关系而湮灭了,造成本字无从考证。有音无字在汉语各方言中是异常突出的现象,那些有音无字的方言词,往往是各地方言中最具特色的最常用的口语词,各方言中都有一些其他方言没有的有音无字词。信阳方言中有相当一部分词存在有音无字现象,而这些词是信阳方言词汇中口头常用语(下列例子[ ]中字母代表拼音,数字代表声调),例如:

[ceng 3] 伸到外面

如:这个竹竿太长了,都~到门外头去了 [pia 3]

淡而无味

如:这个菜炒得~~的,就像没放盐

[liao 2]

缝补

如:她的衣服破了,每次都是她自己~地 [jiang 3] 生产

如:他家的老母猪昨晚~了一窝猪娃儿 2.构词语素

信阳方言的某些词与普通话意义相同,但构词语素有差异。有的构词语素一 部分相同,而另一部分不同;有的构词语素完全不相同;有的构词语素完全不同,但意义却相同;有的构词语素相同,但排列顺序却不同(如没有做其它说明,下面所有的例子,前面是信阳方言词语,后面是相对应的普通话词语)。2.1构词语素一部分相同,另一部分不同,如:

天河一银河

扯闪一闪电

车身一转身

袖笼子一袖套儿

耳隆一耳朵 今个一今天

惯势一娇惯

蛛蛛一蜘蛛

手巾一毛巾

洋火一火柴 2.2构词语素完全不同,如:

鱼鹰一鸿鹤

老丈人一岳父

屋里的一妻子

斗嘴一接吻

有喜一怀孕 毛娃儿一婴儿

茶吊子一水壶

2.3构词语素完全不同,但意义相同,如:

麻雾子一毛毛雨

檐老鼠一蝙蝠

冷子一冰雹

手杆子一胳膊 片子一尿布

眼欠一羡慕

打圆壶一调解

金贵一稀罕

腿包一膝盖 2.4构词语素相同,但排列顺序不同,如:

齐整一整齐

实诚一诚实

紧要一要紧

弟兄一兄弟

宵夜一夜宵

信阳方言中有一些词构词语素与普通话完全相同,但是排列顺序恰好相反,周一民在研究北京话的词汇时,将这种“把普通话里的某个双音节词倒过个儿”的方言词叫作“逆序词”。信阳方言中的逆序词虽然不多,但也应该引起重视。

二、信阳方言词汇的构词特点

本文主要是从信阳词汇的重叠构词和特殊的词头、词尾两个方面来分析信阳 词汇的特点。

1.信阳方言词汇重叠构词有7种格式:

aa式

有动词重叠,如:瞧瞧、想想、找找;有形容词重叠,如:好好,慢慢,高高;有名词(或量词)重叠,如:人人,天天,个个,亲属称谓的重叠例外。

aab式

有5种形式:(1)形形+形,如:当当响,稀稀软,梆梆硬;(2)形形+动,如:好好干、慢慢走、细细看;(3)形形+名,如:暖暖手、热热饭、烤烤火;(4)名名十动,如:天天想、人人爱、年年盼;(5)量量+形,如:个个壮、头头肥、袋袋满。

a.a式

多由单音节的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如:闻一闻、听了听、冷一冷 abb式

多由形容词构成,含程度加深的意思,如:圆溜溜,美滋滋,暖烘烘、毛绒绒、胖墩墩、哭浙浙、红彤彤。

abab式

以双音节的动词为主,形容词不多,如:教育教育、商议商议、享受享受、表扬表扬、打听打听、清理清理、打扫打扫、高兴高兴。

a里ab式

由双音节的形容词构成,如:流里流气、洋里洋气、土里土气、妖里妖怪、糊里糊涂、风里风光。

aabb式

由双音节的动词和形容词构成,如:来来回回、勾勾搭搭、排排场场、端端正正、摇摇晃晃、搂搂抱抱。2.特殊的词头、词尾

词头“老”除有老张、老

五、老弟这类全国通行的用法以外,还常用于长一 辈、平辈和晚辈中表示最小的意思,如:老姑、老叔、老妹、老弟、老闺女,此外,形容词或一些短语的前面常冠以各种词头,用以表示程度深,相当于“、、、、、得很”,常用来作词头的字很多,如:死、生、焦等。

死——

~慢

~磨

~笨

~重

~好吃

~不讲理 生——

~疼

~不愿意

~撑

~闲

~不去 焦——

~干

~黄

~崩崩

三、信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的词义比较

1.有时候,信阳方言里有些词,在普通话里缺少与之相对应的词,往往只能用短语或句子进行描述,如下:

(1)麻纷亮:天微微亮,例如:天刚~,我妈就起床给我们做早饭了

(2)卧泥:猪或牛在有水又有泥的地方长时间卧着不起,有也可指有些人,尤其是小孩坐在或躺在地上不起来,例如:这小孩可倔,你稍微说她几句,她就又是摔东西又是~~的。

(3)回门:姑娘出嫁三天后,带着礼物和丈夫一起回娘家,如:新娘子~~时往往要穿一身新衣裳。2.色彩意义的差异 一些在普通话中表示褒义的词语,在信阳方言中却表示贬义,如:

(1)精:在普通话里表示精明能干!精华,是一个褒义词,而在信阳方言里则有狡猾!奸诈意义,是一个贬义词"如:他这个人~得很,跟他合作可得注意点儿。

(2)能:在普通话里做动词时多含有褒义,如能够、能动,而在信阳方言里往往表示逞能,如:看他~的,那么小一点点的人拿那么重的东西,一会儿非绊倒不可。

三、信阳方言词语和普通话词语造词理据的差异(1)黑老啩/乌鸦

信阳方言的“黑老啩”强调的是颜色和叫声,而“乌鸦”则强调了颜色和属 类。

(2)天河/银河

把满天繁星比作河流,这是信阳方言和普通话词语共性的一面,但信阳方言 的“天河”强调“河”在天上,而普通话的“银河”强调“河”是银白色的。(3)滚头儿/轮子

信阳方言的“滚头儿”出发点是“滚动”,如:汽车有四个滚头儿,而普通话的“轮子”出发点是“圆形”。(4)栽秧/插秧

信阳方言的“栽秧”是把水稻秧苗栽在田中,凡是有完整植株,有根须的东 西,信阳方言都用“栽”而不用“插”,如“栽树”反之,没有完整植株和根须 的东西,信阳方言才用“插”,如“插红薯藤”、“插葡萄藤”,是把红薯、葡萄的藤剪成段插到土里,普通话的“插秧”强调动作的直接作用对象是“秧”,而且 是“插”进去的。(5)赚头/舌头

信阳方言把舌头叫做赚头,有避讳的作用,尤其是做生意的,或卖肉的,因 为“赚”意味着做生意赚钱了或工作赚钱了,而“舌”与“折本”的“折”同音,人们认为不吉利。

从上面的分析,感觉信阳方言挺特殊的,是多种方言互相交融的产物,是一种混合型方言,信阳方言中揉合了周边多个省市的方言,它与这些比邻城市的方言总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彻底了解信阳方言有赖于对方言语音、语汇和语法特征的全面把握。所以,我们现在所作的结论只能是阶段性的,待将来信阳方言各方面的特征都摸清了,再来对结论作修正,那时就可以下一个终结性的结论了。

参考书目:

[1] 董绍克,《汉语方言词汇差异比较研究》 [2] 叶蜚声、徐通锵,《语言学纲要》 [3] 郝建丽,《信阳方言词汇研究》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网络质量测试报告(五篇)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报告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贝加尔湖畔的歌词和歌谱(4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

    2023年简单装修合同(通用8篇)

    随着人们对法律的了解日益加深,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它也是减少和防止发生争议的重要措施。优秀的合同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最新线上教学与反诈心得体会(汇总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应该重视心得体会,将其作为一种宝贵的财富,不断积累和分享。那么

    表现辛弃疾矛盾心理的诗句(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

    返乡农民工就业培训探析报告(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写报告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

    最新学雷锋演讲比赛主持词(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议论文的常见结构形式(五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最新语文议论文写法(三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议论文结构讲解(五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