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0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雁落霞2023年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10篇)

军训总结是对我们参与军事训练的回顾和思考,是对自身发展的梳理和规划。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知识点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温习和巩固有所帮助。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一

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

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

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

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p2

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p4—5

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

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

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p7—8

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p7—p8

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p13

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p14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2、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3、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4、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5、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8、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10、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11、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12、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13、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16、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19、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38—39

20、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2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p41

22、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23、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p43

24、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p43

25、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p43

26、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27、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p46—p47

2、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

3、秦始皇命大将蒙恬大举反击匈奴,夺取河套地区。

4、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灵渠的修建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p59

5、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在大泽乡发动起义,在陈建立了政权p63

6、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历称为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p64

8、文景时期,重视“以德化民”,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起来。历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10、公元25年,西汉皇族刘秀称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p69

11、东汉明帝令水利专家王景主持治理黄河。p73

12、汉朝时用耧车播种,纺织业中也有了提花机p73

13、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p74

14、秦汉之际,匈奴的杰出首领冒顿单于统一蒙古草原。p77

15、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p78—79

16、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向汉朝称臣,汉元帝时王昭君出塞嫁给呼韩邪单于。p79

20、我国使用纸作为书写材料开始于西汉,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p87

21、成书于东汉时期的《九章算术》,是一部数学名著。p88

22、东汉张衡制造的地动仪是世界公认的最早的地震仪器p88

25、东汉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写了《论衡》一书。p93

27、秦陵兵马俑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出土的艺术宝库p95

1、200年,曹操对袁绍的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p102

4、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今台湾省),加强了夷洲与大陆的联系p106

6、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陆续内迁。p109

8、383年,前秦与东晋的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p11o

9、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建立宋,此后南方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总称为“南朝”

13、北魏的郦道元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p119

14、东晋的王羲之有代表作《兰亭序》,称后人称为“书圣”p122、

15、东晋的顾恺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p123

16、南朝的思想家范缜,他撰写了《神灭论》。p124

17、南北朝时期的石窟: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p124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二

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注重整理笔记,抄录书里。很多同学没有单独的历史笔记本,而是把笔记抄到书里,方便和课本知识紧密联系。有的同学还会把几本参考资料的延伸知识或者精辟见解都抄录在书中,翻阅课本时也会一起复习。这样在考试中你的历史语言表达会更加完善和专业涉略面和跨度也更广,进而得分更高。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三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创立: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太尉管理军事。

3、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四

第一节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一、细胞中含有两类物质。

1、无机物:水和无机盐。

2、有机物:糖、脂类、蛋白质、核酸。

二、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细胞膜能够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其他物质挡在细胞外面,同时把细胞内产生的废物排到细胞外。

三、细胞质中的能量转换器。

1、叶绿体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

2、细胞都含有线粒体,线粒体将有机物与氧结合,经过复杂的过程,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3、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是细胞中的能理转换器。

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一、遗传信息的定义:上一代能把控制生长发育的信息传给下一代,这样的信息就叫做遗传信息。

二、遗传信息储存在细胞核中。由克隆羊的故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三、细胞核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dna。

1、遗传信息的载体是一种叫做dna的有机物。dna存在于细胞核中。

2、dna的每个片段具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些片段叫基因。

四、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

1、每一种生物的细胞内,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如人体细胞内含有23对染色体。水稻有12对。

2、细胞的控制中心是细胞核。

3、dna上的遗传信息是指导和控制细胞中物质和能量变化的一系列指令,也是生物体建造自己生命大厦的蓝图。

第三节 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一、生物体由小长大,是与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分不开的。

二、细胞的生长:新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

三、细胞的分裂:一个分成两个,两个分成四个。新细胞和原细胞所含有的遗传物质是一样的。

第一节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在发育过程中,某些细胞各自具有了不同功能,它们在形态、结构上也逐渐发生了变化,这个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2、组织的定义:细胞分化产生了不同的细胞群,每个细胞群都是由形态相似,结构、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这样的细胞群叫做组织。

3、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

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

二、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

器官的定义: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器官。例如:大脑、胃、心脏、肝、肺、肾、眼、耳等。

三、器官构成系统和人体。

1、系统的定义: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系统。

2、人体的八大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这八大系统协调配合,使人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进行。

第二节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一、植物体是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最终形成植物体。

二、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

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三、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1、分生组织:位于根尖的分生区就是分生组织。

2、另外几种: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第三节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一、单细胞生物:身体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大多数生活在水里,有些生活在我们身上。

二、单细胞生物的结构和生活。

以草履虫为例:如图。草履虫的结构和生活。

三、单细胞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有利的一面:

1、多数浮游生物是鱼类的天然饵料。

2、草履虫对污水净化有一定作用。

有害的一面:

1、人体内寄生虫危害人类健康。如:疟原虫、痢疾内变形虫等。

2、单细胞生物大量繁殖造成赤潮,危害渔业。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五

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一)政治--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二)经济--秦统一后,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同时还统一了度量衡;

(三)文化--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四)思想--焚书坑儒

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五)军事--北筑长城、南修灵渠

(1)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2)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了解统一国家建立的意义(七上p·56)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地间的交流,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发展生产,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为后来更大规模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历史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六

1、抓住书本框架,背熟目录和小标题。因为每一本历史书都是按照一定的秩序和规律编排的。我们接受的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知识的整体,背熟目录才能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建立知识点之间的深入联系,为知识的迁移和运用奠定基础。考场答题时,才能做到大跨度和宏观概括,尽量避免因遗漏观点而失分。

2、不放过任何角落。大字小字一起看,还有批注,插图及其说明等。还要适度涉及未列入纲的内容。因为试题"超纲"现象常有发生,比如今年广西历史选择题就把大部分考生弄得措手无策。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七

1)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混战的局面,开创了统一的新局面。自秦统一后,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虽然有的时期出现了割据状态,但统一始终是历史的主流。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其专制集权统治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3)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对我国以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4)修筑了著名的万里长城和灵渠等古代工程,巩固祖国的边疆。

秦朝哪些措施对后世产生了影响?

答:1、秦灭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3、全国推行郡县制;

4、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

5、修筑了长城;

6、开凿了灵渠。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八

1、生词:每课后“读一读、写一写”的词语。

兵曹胡马》(p228)(四种形式:上下句、理解型、运用型、积累型默写)

3、现代诗:(1)第四课(两首);(2)《黄河颂》;(3)《老马》(p229)

4、语言运用:朗读重音(p165)

5、课外积累:(1)名著导读:《童年》、《鲁滨孙漂流记》、《昆虫记》。(了解作

家、国别、主要内容、主题思想、作品地位影响评价);(2)书法:唐代四大书法家、颜体书法特征(p273);(3)汉语词类表:实词(p280-281):(4)实践活动与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戏曲大舞台》、《探险》、《马的世界》。

二、文言文阅读

1、课内文言文阅读;《孙权劝学》、《口技》、《伤仲永》、《夸父逐日》、《两小

儿辩日》、《狼》。

2、文言文知识概讲:(1)实词: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2)虚

词:之、其、而等;(3)句子:省略句;(4)翻译:增删调留;(5)节奏:不划破句子。

3、把握文章主题思想,找到精彩或含蓄、深刻之处。

4、善于评价、议论、联想,创造性的阅读。

三、现代文阅读。

第一单元:1、整体感悟文章思想内容,学会圈点批注;2、记录自己的阅读体验,要把生活体验与阅读结合起来;3、大胆质疑,主动探究。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写景抓住层次、顺序、特征,融情入景;(2)夹叙夹议的写法。

2、《爸爸的花儿落了》:(1)前后照应,运用伏笔;(2)插叙的运用;(3)平淡的叙事之中饱含深情。

3、《丑小鸭》:(1)童话文体,象征手法;(2)哲理性强,富教育意味。

5、《伤仲永》:(1)叙事说理,叙议结合;(2)先扬后抑,对比手法;(3)语言深刻,多富意味。

第二单元;1、了解历史知识,培养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2、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品主题。

6、《黄河颂》:(1)抓住关键诗句,体会意味;(2)领会诗句的语言美、哲理美、情感美;(3)学会读现代诗。

7、《最后一课》:(1)人物塑造方法:外表——内心品质、思想感情;(2)品悟语言,领略以小见大的艺术美;(3)细节描写与前后照应。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1)饱含哲理的语言,意味深长;(2)比喻手法与说理相结合;(3)层层推进,水到渠成,以理服人。

10、《木兰诗》:叙事详略得当,互文、排比、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

第三单元:1、体会名篇课文的语言特色;2、体会名人伟人的人格可贵、精神闪光之处。

11、《邓稼先》:(1)诗文的作用;(2)议的手法。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1)过渡段的作用;(2)描写在叙述中的作用。

13、《音乐巨人贝多芬》:(1)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对人物描写的作用。

15、《孙权劝学》:(1)人物的性格;(2)语言描写对人物心理的'体现。

第四单元:1、丰富文化素养,提高文化素质;2、结合体验感悟理解作品中人生哲理;3、正面侧面相结合,虚写与实写相结合。

16、《社戏》:(1)融情入景;对比手法;用词的准确生动。

17、《安塞腰鼓》:(1)排比反复比喻夸张的手法;(2)动与静、虚与实、有声与无声、正面与侧面相结合的艺术魅力;(3)阳刚之美,生机蓬勃,对明天的憧憬;(4)想象的作用,产生美感,增加厚度,突出主题。

20、《口技》:(1)辨析时间词、象声词;(2)层次清楚,首尾呼应;(3)正面侧面相结合。

第五单元:快速阅读法。(p189)

第六单元:将个人情感融入对动物的描写之中,让动物也散发人性的光芒,体现作者的思想主题倾向(动物小说即人类小说、社会小说)。

26、《珍珠鸟》:(1)散文化的语言,意味隽永,舒缓轻灵;(2)融情于叙述描写之中;(3)卒章显志,拓展主题。

27、《斑羚飞渡》:(1)自然环境描写(彩虹、伤心崖)对主题的表现作用;(2)第一人称对主题的表现作用。

28、《华南虎》:(1)诗歌意象的含义:囚笼、面孔眼睛、带血的趾爪、血的沟壑、“观众”、“我”、“华南虎”;(2)融入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与思想。

29、《马》:(1)对比描写;(2)多角度思维。

30、《狼》:(1)事理结合,相得益彰;(2)本文的主题思想。

四、写作与表达。

1、本册重要主题:成长、偶像崇拜现象的讨论、人与动物或我与动物。

2、方法:积累素材,多作练笔;学习佳作,讲究方法;注意审题,谋篇布局;打好腹稿,列好提纲;写好开头,首尾呼应;注意书写,逐渐提高。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九

1、我国地形的特点( 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2、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我国地形的( 骨架 )。

3、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是一个( 多山 )的国家,(山地 )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

4、我国地势的特点( 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我国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 )。

6、我国陆地海拔最高地方是( 珠穆朗玛峰),它位于我国和( 尼泊尔)交界处,海拔( 8844.43米 ),为世界第一高峰。

1、我国冬季( 南北温差大),夏季( 普遍高温)。

2、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降低,1月( 0℃ )等温线大致沿( 秦岭-----淮河 )一线分布。漠河和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相差约( 50 ℃ )。

3、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 普遍高温 )。我国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在( 20 ℃ )以上。

4、我国西北部分布着(温带大陆性 )气候。青藏高原地区分布着独特的( 高原山地 )气候。

5、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从北到南,可以将我国划分为5个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 暖温带 )、( 亚热带 )、( 热带 )。另外,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 青藏高原)区。

6、从总体上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

7、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是( 火烧寮 )、我国降水最少的地方是( 托克逊)。

8、一个地区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反映该地气候的( 干湿状况 )。

9、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气候(湿润);年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气候( 干旱 )。

10、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 半湿润)、(干旱)、和( 半干旱)四类地区。

11、我国东南部以( 湿润 )、( 半湿润 )为主,西北部以( 干旱)、(半干旱 )区为主。

12、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 )和( 季风气候显著 )两个主要特征。

13、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 )、(海陆位置 )和(地形)等。

14、我国东部地区为世界上典型的( 季风气候)区,由北向南分布着( 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和(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季风气候的类型齐全。

1、我国地势( 西高东低 ),大多数河流自( 西 )向( 东 )流,最后注入( 太平洋 )。

2、北部,(额尔齐斯河 )向北流入( 北冰洋 )。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外流河 )。

3、最终未能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 内流河)。

4、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与枯水期、含沙量、结冰期等方面的特征,统称为河流的( 水文特征 )。

5、世界上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河( 京杭运河 ),全长( 1800 )千米。

6、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唐古拉山脉 ),注入(东海 ),全长( 6300千米 ),是我国长度( 最长 )的河流。也是我国流域面积( 最广 )的河流,还是我国( 水量 )最大的河流。

7、长江是我国巨大的( 水能宝库 )。长江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上游 )河段。人们还把长江称为( 黄金水道 )。

8、重点治理了滩多流急的和“九曲回肠”的。

9、治理长江的关键是(防洪 )。

10、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的( 巴颜喀拉山脉 ),流入(渤海 )。黄河是我国的.( 第二)长河。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几”)字。

11、黄河(含沙 )量大,部分河段初春或初冬时节往往形成( 凌汛 )。

12、在上游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塑造了( 宁夏 )平原和( 河套 )平原。13、黄河河床逐渐抬高,人们被迫不断加高堤坎,黄河成为( 地上河 )。

14、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游地区(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在中游黄土高原地区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在下游( 加固黄河大堤 )。

15、黄河上、中、下游分界线( 河口 )、( 桃花峪 )。

16、长江上、中、下游分界线( 宜昌 )、( 湖口 )

七年级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篇十

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生活在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

3、北京人还保持人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

4、北京人往往几十人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过着群居生活,这就形成了早期的原始社会。

5、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6、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

7、山顶洞人能打制石器,但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他们已会人工取火,靠采集、狩猎为生,还会捕鱼,他们能走到很远的地方和别的原始人交换生活用品,山顶洞人已用骨针缝制衣服,懂得爱美,他们死后还要埋葬。

8、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氏族,一个氏族有几十个人,由共同的祖先繁衍下来,他们居住在一起,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没有贫富贵贱的差别。

9、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种植水稻。

10、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过着定居生活,他们已经挖掘水井,饲养家畜,会制造陶器,河姆渡原始居民还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11、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半坡原始居,用磨光的石器和木制的耒耜耕地,用石刀收割庄稼,他们的主要粮食作物是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国家。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动物,还用骨制箭头、渔叉、渔钩等打猎捕鱼。

12、半坡居民住在半地穴式的房子里,他们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陶器上还出现一些刻画符号,有些学者认为这就是我国早期文字的雏形。

相关范文推荐

    犯错深刻的检讨 个人犯错深刻检讨书(精选16篇)

    岗位职责的制定需要考虑到团队的整体目标和个人的能力。如何合理地分配和安排岗位职责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请看一下下面的岗位职责范文,希望能够给你提供一些写作灵感

    雾都孤儿读后感 雾都孤儿读后感小学(通用8篇)

    提纲是在写作之前对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整理和安排的一种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思路清晰。其次,我们应该根据主题确定文章的总体结构,明确要包含的内容和重点。在写作之前,不妨

    最新实验小学班主任工作会议(精选10篇)

    环保需要每个人从身边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等。环保工作需要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以下环保总结中的成功案例和经验对于我们推动绿色发展和

    小组合作的总结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范例(优质8篇)

    军训总结是了解和分析学生在军训中表现的一种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军训效果。在这些学习总结范文中,可以发现很多学习的智慧和心得,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小组合作的总结

    合作协议书文本(通用8篇)

    非常感谢大家的到来,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讨论一下。一个优秀的开场白需要有吸引人的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欢迎大家一起探讨这些范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合作协议书

    2023年公司揭牌仪式领导发言稿(通用8篇)

    励志是追求卓越、实现人生价值的动力源泉。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的态度呢?下面给出几点建议。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励志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积极的思考和行动。

    最新信用社财务检查的自查报告(实用13篇)

    一份优秀的报告范文应当具备完整的结构、准确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小编整理了一些开题报告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信用社财务检查的自查报告篇一(

    最新数学教师个人的求职简历(实用8篇)

    征文是一个锻炼我们思考和观察力的过程,让我们更加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如何撰写一篇循序渐进、层次分明的征文?这里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在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优秀范文,希望能够

    最新竞选劳动委员演讲稿精彩段落(实用18篇)

    演讲稿为大学生提供了锻炼自信心、培养沟通能力、提高表达能力的机会。环保总结范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环保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竞选劳动委员演讲稿精彩段落篇一敬

    最新天堂的诗歌 泡沫天堂情感散文(大全8篇)

    拥有一份准备充分的欢迎词,我们将能够为来宾带来难忘的参观和交流经历。那么,如何撰写一篇富有感染力和真诚的欢迎词呢?首先,我们应该根据活动的性质和目的明确欢迎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