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2篇)

时间:2023-10-13 作者:紫薇儿2023年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精选12篇)

中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计划的安排和时间的合理利用。在下面,将展示给大家一份经过实践检验的幼儿园教案样板,请大家参考借鉴。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认识图形》中的第一课时《认识角》设计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认识角”一课意在让学生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

初步地认识角。

教学难点:

探索角的大小与张口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图形朋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是谁?(教师出示课件)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师:如果我们要将这些图形分成两类,你会怎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是一类,圆是一类。

师:说说你的理由,为什么这样分呢?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这三个图形都有角,圆没有角。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二、联系生活,探索新知

(一)找角――直观感知角。

生:数学书上有角,黑板上有角,桌子上有角、三角板的上面有角等。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二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各部分名称以及底和高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三角形的概念,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知道三角形的底和高。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的高。

教学准备:

课件、磁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课前谈话引入:

板书:认识三角形

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你能从中找出三角形吗?出示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有哪些物体上有三角形)

(二)探究

1.学生动手操作、老师黑板摆三角形。

(1)师:刚才我们看了这么多的三角形,你能动手画一个吗?

师:这里有同学们画的一些三角形,老师在黑板上也创作了一个三角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三角形有共同的特点吗?先想一想,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哪一位同学来说一说你的发现,

你能找出三角形的3个顶点、3个角、3条边分别在哪里?跟同桌说一说。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由3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并板书)

2.

试一试:

刚才同学们都很厉害,你会在方格纸上画三角形吗?先让学生说一说任选三个点是什么意思,再按要求画一画。尽可能多画几个。

思考:都能画出一个三角形吗?

得出结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2)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指名说一说量的是哪一条线段,和下面的横梁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3)测量人字梁的高。学生在书上独立测量人字梁的高,交流测量方法及高是多少。

(4)画三角形的高

如果我们把人字梁所表示的三角形画下来,就可以这样表示出它的高和底。(课件出示三角形的高的变化动画,让学生说一说高是如何变化的)

怎样利用工具规范的画出三角形的一条高呢,请看屏幕演示。(课件)看清楚了吗?

5.

学生做作业纸,不同的边做为底作高,得出三角形也有三条高。

展台展示学生作业,观察你有什么发现?(三条底对应三条高)

(三)巩固

1.

填空

2.

判断

3.

书本量高

4.

书本作高

(四)总结延伸

1.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

好,同学们请看,老师将三角形的一条边变化一下,还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三角形

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3条边

(底)

3个顶点

3个角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三

出示下图:

引导讨论:

(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一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学生回答后,在图中的阴影上面写上“”。

(2)(教师在图上再画一份阴影)两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呢?(生:四分之二。)

教师示范“”的写法。

(3)你知道这个分数为什么分母写“4”,分子写“2”吗?

教师归纳,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这样的2份就是它的四分之二,写作。

(4)从图上看,里面有几个呢?(生:里面有2个。)

(5)如果要表示,图中应画这样的几份?也就是说是3个。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现实问题数学化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思考的优美。

3、让学生更加亲近数学,喜欢数学。

教学重点: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算法的理解。

教学难点:

利用分数的意义,正确求出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生经验: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除法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现实问题。

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的编排,与前面的认识认识几分之一类似。本节课是解决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由于有一定的'思考难度,所以教材在安排这类问题时,都注意让操作和直观作为学生思考的依托。想想做做的安排,也主要是先让学生利用直观和动手操作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解题思路。

教学准备:

12个圆片、挂图。

预习设计:

1、认真阅读书本p71~72页的内容,写出你的收获与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预设2分钟)

1.组交流预习作业;

2.确本课学习目标。

二、自主学习,建构模型。(预设13分钟)

1.照学习菜单,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小组交流。

(1)求这些蘑菇的3/4是多少,也就是求12的()是多少。

(2)分一分、摆一摆、说一说。

小组交流要求

按次序说,有不同方法及时补充。

2.全班交流,

追问1:如果兔妈妈采了16个蘑菇呢?20个、100个、1000个呢?

小组探索、交流,得出算式计算。

追问2:124算到的是什么?

33得到的又是什么?

3.谁来说说求一个整体的几分之几要怎么算?

三、巩固练习,内化提升(预设15分钟)

1.基本题

完成p71想想做做第1题。

(1)先分一分,再说一说可以怎样算?

(2)注意:分的时候强调用虚线,取的份数可用打来表示。

2.专项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2题。

先说说每次拿出多少个,再列式计算。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在钟面上分一分、涂一涂,再回答。

(2)通过涂色,使学生认识到钟面的特殊地方:1时的1/2是30分,1时3/4的是45分。

3.整合题

完成p72想想做做第4题。

(1)理解单位1,这里都是把这根绸带的长度看作单位1。

(2)3/5是指100厘米的3/5,2/5是指100厘米的2/5。

四、当堂检测评价反思(预设10分钟)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五

教学内容:p101――104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平面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同分母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想法。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了解分数产生和发展的大致历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过程:

一、复习:你能用分数表示下面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吗?

1、涂色部分为什么可以用1/3表示?

2、你知道这个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

3、分母3表示什么,分子1表示什么?

4、你知道空白部分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吗?

二、出示例一:同样大就是要求我们怎么分呢?(平均分)

请大家每人拿一张正方形纸,折成同样大小的4份,再把其中的一份或几份涂上颜色。

2、请一位涂1/4的学生到前面展示。

问:你涂了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这一份为什么可以用1/4表示?(强调:平均分成4份,涂色的占其中的1份)

3、拿出一份涂3/4的'正方形纸,

问:涂色部分可以用分数表示吗?涂了几份?涂色部分有几个1/4?用哪个分数表示?(学生尝试回答)

为什么可以用3/4表示?

讲述:把一张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的3份是3个1/4,可以用3/4表示。(板书:3/43个1/4)

请多位同学说,同桌互说。

那3/4怎么写呢?自己写在草稿本上,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

分母4表示什么?分子3表示什么?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4、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你涂了4份中的几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5、全班交流,把不同分法、涂色的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并用分数表示。

6、教师选择部分学生作品展示、比较。

展示不同的3/4,说说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

问:这几位同学的分法及涂色的方法都不同,为什么都可以用3/4表示呢?

二、试一试

1、学习“试一试”

出示题目:先说说每个图里的涂色部分各表示几分之几,在()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先由学生自己观察、判断,再和同桌说说涂色部分表示几分之几,然后填在书上。

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想想做做”2

学生自己在书上涂色,然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你涂了几份?你是怎样想的?(5/6是5个1/6,所以要涂5份!)

三、比一比

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个组想出的办法好。

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不同方法的学生展示比较的过程和结果。

我们可以借助直观来比较他们的大小,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折一折,比一比。你知道为什么要用同样大小的两张纸吗?(比的标准要相同)

那3/5可以怎样表示?2/5呢?

四、做一做

1、想想做做4

学生独立做题,在书上填写,全班共同订正。

2、想想做做1、5

独立完成,指名说出理由。

你是怎样想的?

3、你还能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几吗?自己表示。

五、读一读

谈话:分数是谁发明的呢?自由阅读p104“你知道吗?”

六、全课总结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六

(一)使学生能正确地数出数量是4的物体的个数,会读、会写数字4.

(二)使学生正确掌握4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的比较,掌握4的组成.

(三)使学生初步理解“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4的认识及组成.

难点:区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计数器、主题图、点子图、方块图和小棒4根.

(二)学具:小红花图片4个、小棒4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填空:

2.看卡片口答:

(二)学习新课

启发谈话:老师指黑板上的桃子图提问:

3个桃子再添上1个是几个?(4个)

师说:对,3个添上1个就是4个,今天我们来学“4的认识”.(老师板书课题)小明他们班的同学到电视机厂参观,看见工人们在生产电视机.过了几天,老师又带他们到农村参观,他们来到农村,看见了什么?(出示主题图)

1.认数4.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说一说他们来到农村,看到了什么.

师问:这幅图上画的是什么?

数一数:有几个农民?几台拖拉机?

师问:原来有几台拖拉机?又开来几台?一共有几台?

指名把三句话连起来说.

(2)用小棒摆四边形:(出示磁铁小黑板)

老师在磁铁板上摆出一个四边形.

师问:你们看,老师摆了一个什么图形?(老师摆了一个四边形)或(正方形)

师问:这个图形是用几根小棒摆成的?

师说:你们愿意摆吗?好!请你们拿出4根小棒,也摆一个四边形.

师说:刚才我们数了4个农民、4台拖拉机、4根小棒,这些人和物的数量都是4,我们就可以用4来表示.(用红笔描写课题4)

(3)你们还看到哪些东西的数量是4个4个的?

提示:想想在教室里、校园里、家里、马路上……(桌子、椅子都有4条腿、汽车有4个轮子、黑板有4个角、4条边等等)

2.教学4以内数的顺序.

(1)指名上前在计数器上先拨3个珠子,再拨1个.

师问:3个珠子再添1个是几个?(用完整话回答)

(2)出示点子图:

师问:每个点子图下面应该用数字几表示?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1234.

请同学按照数的顺序说说3的后面是几?4的前面是几?

齐读:1234321

3.比较3和4的大小.

(1)出示方块图:

齐读:3小于4.

指名说:3比4小.

(2)出示方块图:

师问:这是几和几比大小?中间用什么符号连接?学生说,老师板书:4>3.

指名读:4大于3.

指名说:表示4比3大.

4.教学4的组成.

指名说:你是怎么摆的?学生说一组,老师板书:

指名读4的组成,齐读.

5.初步认识“第几”和“几个”.

指导看书上排队上车图,然后回答问题:

师问:他们在做什么?(排队上车)

数一数:一共有几个人?

师问:

(1)谁排第一?

(2)小朋友排第几?

(3)解放军叔叔排第几?

(4)大姐姐的后面有几个人?

(5)解放军叔叔的前面有几个人?

(6)从后面数,小朋友排第几?

6.指导书写数字4.

(三)巩固反馈

1.游戏:

(1)排排座:

(2)找朋友:

拿卡片的同学上前来问:谁是我的好朋友?拿3的卡片上前来说:我是你的好朋友.两人一起说:1和3组成4,4可以分成1和3,对不对?(下同)

(3)做拍手游戏:师生拍手,对4的组成.

2.看图填数:

3.填空: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板书设计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七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

2.认识直角、平角、钝角、锐角和周角.

3.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建立各种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正确地用量角器度量角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演示课件“角的度量”.

提问:这些角你能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给他们排一下队吗?

教师指出左端两个大小比较接近的角

提问:你知道他们相差多少吗?

2.教师谈话:如果我们能够度量出每个角的大小,以上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你们想不想知道他们究竟相差多少呢?(揭示课题“角的度量和角的分类”)

二、探索新知.

(一)角的度量.

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出示量角器的图片.

2.(1)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1°角的概念”.

(2)出示几个不同的角,并估算角的度数.

(教师:要想知道所估算的是否准确,还要通过测量.)

3.量角的方法.

(1)自学教材第123页第一、二自然段.

(2)由学生汇报度量角的方法.结合黑板上的角,边度量边介绍.

(3)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量角方法”.

(4)尝试测量角的度数(尽量使角的开口方向不同),巡视中注意了解学生掌握情况.

(5)教师举出几种学生常见的错误:

错误类型一:学生量角时,量角器中心点和角的顶点没重合.

错误类型二:量角器0°刻度线与边没对齐.

错误类型三:看错了刻度,应看里圈,却看外圈刻度了,或者应看外圈却看里圈刻度了.

(6)讨论:怎样避免前面的错误,正确迅速地量出角的度数呢?

(0°在哪个圈上,就在哪个圈上找角的另一边所对的刻度)

(7)继续演示课件“角的度量”,播放视频“角的大小比较”.

(播放前先请同学用估算的方法判断,播放后教师进行总结)

(二)角的分类

1.自学教材第124页《角的分类》.(可按书中内容边学习边操作)

2.小组讨论:

(1)角可以分哪几类?每类角的特征是什么?

(2)直角、平角、周角之间有什么关系?

(3)平角和直线一样吗?

3.利用活动角,按老师要求摆角.

(直角、钝角、平角、锐角……)

三、巩固练习.

1.量一量一副三角板中各个角的度数.

2.完成教材第126页第7题.

说出每个钟面上的时间,量出时针和分针所成的角度.

提问:不用度量你能知道每个时刻分针与时针的夹角吗?

3.利用活动角的量角器摆出下面各角.

(1)直角(2)平角(3)120°(4)30°(5)77°

四、质疑总结.

1.这节课都学会了什么?

(角的度量和分类.量角时要对齐顶点和0刻度线,如何确定看哪一圈刻度)

2.教师整理成顺口溜助记.

量角器量角很简单,角可分为五大类.

中心重合角的顶点,直、平、周角最特殊,

一条边对齐0刻度,锐角小于九十度,

角的度数看另一边.钝角介于直、平间.

3.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题.

五、布置作业.

完成第127页第9题.

把下面的角的度数分别填在适当的圈里.

12°92°179°34°

89°160°58°100°

五、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比谁猜的准

活动目的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八

“角的度量”属于空间与图形中的测量的一个部分,而角的度量又是测量中难度最大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的是角的大小的空间感觉来估计角的大小,很少用到专用的工具去测量一个角的精确度数,所以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不仅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同伴交流互助来掌握测量角的技能,而且还把量角与建立学生头脑中角的大小的表象结合起来,重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37、38页。

学情与教材分析

角的度量是在学生初步认识角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习角的分类、画角及三角形的基础,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学生对角的有关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体验,知道角的大小与两边长度无关,只与开口的大小有关,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虽然一部分学生对量角器认识过,但几乎没有学生有用量角器测量角的体验,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是陌生的。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学习经验,体会计量角的大小需要有统一的计量单位。

2、在操作探索中认识量角器和角的计量单位,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初步建立1度和几度角的表象,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2、通过观察、尝试、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的能力。

3、能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探索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量角器,以及用量角器量角。

教学难点

会用量角器正确度量角的度数。

教具准备

课件、量角器、直尺。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2、大多少呢?有什么办法能知道?

3、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角的度量。(板书课题:角的度量)

观察操作,学习新知。

1、认识量角器。

(1)自学教材内容

(2)交流回报

2、教学角的计量单位。

(1)思考: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引导学生得出量角器将这个半圆形平均分成了180份,每一份的大小就是1度。度是角的计量单位,1度还有个简洁的写法,记作1o。

(2)学生观察1o的角,并体验1o的角。

3、尝试量角。

(1)自学要求:估一估角1的大小。尝试测量角1的度数。把量角的方法讲给同桌听。比一比,谁说得更完整。

(2)交流方法。(先估,后量)

通过学生间的互相补充,逐步完善量角的方法。

(3)练习:先估一估角2的度数,再来量一量。

学生说出自己读度数的方法,突出内圈刻度与外圈刻度的作用。

4、概括方法。

(1)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使量角器的中心点和角的顶点重合;

(板书:点点重合)

(2)零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板书:线边重合)

(3)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

(板书:读准度数)

(4)与零刻度线重合的一条边指向哪个圈的0°,就读那个圈的刻度。

(板书:从0开始)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基础练习:判断哪种测量方法正确。

2、巩固练习:测量黑板上角的大小。

3、欣赏延伸:角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畅谈收获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想提醒大家在量角时注意什么?

设计思路

1、构建“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本课教学围绕学生“自学-合作-交流-汇报”的活动展开,让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提高自己的数学素养。

2、“以学定教”,重新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本节课教师从学生“学”的角度组织、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量角器、度量角的度数的探究过程,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知识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3、密切数学与现实的联系。

练习设计充分体现了教师“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学理念,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既巩固了所学知识,拓宽了思维,达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多维目标的整合与统一,又给枯燥的数学赋予了勃勃生机,展现了数学的真正价值。

教师简介

张慧丽,女,长治市城区建设东路小学数学教师兼教研室副主任。曾获长治市教学能手、山西省教学能手、长治市城区“名牌教师”等荣誉称号。参加第七届全省示范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展示评比获二等奖;全国“杏星杯”优秀青年教师教学艺术大赛数学学科一等奖。并有多篇教学论文教学案例获奖。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九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听录音.

师:新课前,请大家听一段录音(播放音频:时间的脚步).谁能听出这是什么声音?

生:这是钟声.

师:对.这是时钟行走时发出的声音.我们要学习时间单位,就要认识钟面.

2.师:下面介绍三好学生小芳姐姐每天主要的学习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分别出示图片"起床图"、"上课图"、"活动图")

请大家仔细观察,按顺序说出每幅画中小芳姐姐在做什么?她是在几点钟开始的?(教师在学生每回答完一幅图后,作出必要的补充和更正.)

(1)小芳姐姐每天上午6时半起床,一分钟也不拖拉.

(2)小芳姐姐上午8时正准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认真学习.

(3)小芳姐姐每天下午4时参加课外锻炼,增强体质.

二、学习新课

1.师:人们为了掌握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发明了时钟.

3.观察、思考和讨论.

(1)钟面上这两根指针是怎样走动的?

教师演示,得出分针和时针在钟面上是同时、同方向、不同速度地行走.

(2)分针与时针是怎样表示时间的?

(3)两针行走时它们的关系怎样?

4.结合生活实际,领会1小时、1分钟分别大约有多久.

(1)1小时等于1节课的时间加课间活动20分钟的时间.

5.讨论.

理解和掌握如何在钟面上用时针与分针表示时间.

(1)“整点钟”的表示.分针指到12,时针指到几就是几点正.

三、练习

1.基本练习.

(1)说出钟面上所指时间.(教师演示动画"时钟",全班抢答.)

1:00,5:30,7:15,12:45,12:46.

(2)看卡片读时间.

8:25,11:50,12:00,6:55,4:53.

2.实践性练习.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十

教学内容:

角的度量和“练一练”,练习二十二第5~7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认识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结构,能按不同向认识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顺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计量单位“度”认识1的角的大小。

2.使学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学会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红色木条做的一个角,师生每人准备一个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口算。

练习二十二第5题。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得数。

2.判断下面哪些图形是角。

3.直接比较角的大小。

在黑板上画两个大小不同的角,第一个角稍大一些。再用红色木条做一个角,使它与画的第二个角相等。

先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一个角比较。

提问:哪个角大?是怎样比出来的?你能具体说出大多少吗?(不能)

再用木条做的角与第二个角比较。

提问:这两个角的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你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都是多大的角吗?(不能)

如果我能说出红木条的角有多大,你能说出第二个角有多大了吗?

4.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能直接比较出两个角的大小,但不能说出它们具体有多大。如果能像量线段那样,能用一种单位去量一量,知道一个角的大小,就能很方便地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了。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结果用什么做单位呢?怎样去量角呢?这些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

二、认识量角器

1.认识角的计量单位。

说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这就是一个量角器。(出示量角器)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量角器。(投影出一个量角器)

提问: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

现在我们来看这个半圆,从0开始到180为止。想一想,这个半圆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说明: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用一根线穿过量角器的中心,拉出1度的角让学生看)也就是说,计量角的单位是“度”。(板书:度)写“度”可以用一个小圆圈来表示,此为“1度”,我们这样写。(板书:)

领学生读“1’。

追问:计量角的单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用线拉出角再观察)

指出:计量角的单位是“度”,用符号“’表示。

2.认识量角器的结构。

(1)把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这样的10份所对的角是10度的角,(拉出10度的角,并板书:10。)这样的60份所对的角是60度的角,(拉出60度的角,并板书:60。)这样的90份所对的角是90度的角。(拉出90度的角,并板书:90)

(3)现在来观察外圈的刻度线,从左边起看到o’刻度线了吗?(在线一端打结,与中心重合。用线拉00)拉出10、30、90、120、180,分别让学生说出是多少度。

提问:谁能从左边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线,请你拉这根线来表示。(指名演示)

谁再来找出90的刻度线?(指名演示)

再请哪位同学来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线?(指名演示)180呢?

外圈的刻度会找到吗?

哪位同学来找内圈的80?(指名演示)90呢?

再指名学生用拉线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线。

内圈的刻度会找了吗?

(5)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与老师这里的一样吗?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来找量角器上的刻度。从左边起,找0刻度线、10刻度线、135刻度线、180颗度线。再从右边起,找0、10、135、180刻度线。(老师巡视)

三、教学角的量法

1.自学课本。

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进行?哪两步?

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

教师用小黑板出示:

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

一看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

3.请大家和老师一起来量这个角的度数。(投影一个40的角)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两重合”。(边说边演示重合的方法)

指出:在量角时要特别注意,弄清看哪一圈的刻度。这里是用右边起内圈的o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的',要按逆时针方向找出另一条边对着多少度。这条边对着40,这个角就是40,可以这样写。(板书:40)

4.练习。

请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量一量“练一练”中的三个角各是多少度,写在角的下面。量的时候,把量角器按照图上表示的量角器的位置放。(老师巡视指导)

提问:量出每个角各是多少度?

5.提问:请你看一看,第112页例1下面有两个角,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它们大小是不是一样?

现在请同学们量一量,这两个角各是多少度,比一比它们的大小。

提问:左边的角多少度?(板书:30)右边的角呢?(板书:30)

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为什么?

指出:角的两条边是两条射线,可以无限延长。所以,角的大小和画出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

追问:角的大小跟什么有关系?(用木条角再演示,说明跟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

6.比较上课开始时出现的两个角的大小。

现在我们来量出上课开始时,黑板上的两个角的度数。(师生一起量,写出度数)

你现在能具体说出这两个角有多大了吗?第一个角比第二个角大多少度?

四、课堂小结

说明:用量角器量角时,还要注意应该看哪一圈的度数。

五、课堂作业

1.请同学们量出练习二十二第6题里三个角的度数,并把它写在自己的课本上。

2.练习二十二第7题。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一

教材分析:

《母鸡》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

教学目标:

1、认识“怨、抗”等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学习课文

1、默读课文

要求:圈出生字新词,多读几遍。思考:

(1)说说母鸡是怎样的?

(2)想想作者对母鸡的态度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反馈交流并板书

过渡: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

3、学习1-3段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拨,深化认识:

抓住:颤颤巍巍、如怨如诉,体会母鸡无病呻吟。

趁其不备、狠狠,体会母鸡欺软怕硬。

运用夸张的手法体现母鸡拼命炫耀自己。

三、升华主题

(1)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九自然段的理解。

(2)最后一段改成“我不再讨厌母鸡了”行吗?为什么?

点拨:作者不仅仅赞颂母鸡,更赞颂了普天下所有的母亲。“不敢”体现了作者对母爱的一种纯洁、神圣的尊敬。

四、比较写法

2、交流:(1)结构清晰,善于运用总分段。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4)语言生活化、口语化。

五、总结

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作者对它由讨厌到喜欢、敬佩。作者不仅仅赞颂母鸡,更赞颂了普天下所有的母亲。

六、作业

阅读选读课文《麻雀》,体会麻雀的爱子之心。

板书设计

16母鸡

特点: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感情:讨厌喜欢敬佩

[母鸡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角的认识人教版四年级教案设计篇十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能比较准确地确定物体所在的左右位置。

2.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处理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能运用左右等词描述物体所在位置,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在熟悉的情境中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发现和解决数学问题,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理解其相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

1.用左右手引入,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1)提问:大家说说,我们常用右手做哪些事?我们常用左手做哪些事?

(3)小游戏: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2.结合具体场景,进一步理解左右的位置关系。

同桌讨论,尝试说说小明与小红的.位置关系。交流反馈,引导学生正确说出小明坐在小红的左边,小红坐在小明的右边。

提问:有的同学说“小明坐在左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讨论使学生明确:在描述两个人的位置关系时,要说清楚谁在谁的左边或右边。

提问:你还能看图说说哪些物体有左右的位置关系吗?同桌讨论后汇报。

(2)联系教室真实场景,强化对左右位置关系的认识。(“想想做做”第1题)

让每个学生说一说坐在自己左面的小朋友是谁,坐在自己右面的小朋友是谁,再同桌交流,最后指名回答。

选同桌两个小朋友,让其他小朋友说一说谁在谁的左边,谁在谁的右边。

选横排里的三个小朋友,请学生说说中间小朋友b所处的位置。

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一会儿说b在左边,一会儿说b在右边。

讲述:我们在描述某一物体位置时,一定要说清楚,说完整,它在谁的左边或它在谁的右边,而不能光说它在左边或右边。

让学生就教室里的某一人或物说一说所处的位置。

二、巩固深化,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1.摆一摆。(“想想做做”第2题)

(1)同桌合作操作:把数学书摆在课桌的中间,把文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右边,把铅笔摆在文具盒的右边,把学具盒摆在数学书的左边,把橡皮摆在学具盒的左边。

(2)让学生说一说,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从左数,文具盒是第个,从右数,文具盒是第个。数学书的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

(3)请同桌合作,自由摆放学具,再互相说给同桌听,指名几人交流。

2.说一说。

(1)“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丁丁和拉拉跟着妈妈去超市购物,他们来到了玩具柜台。呵!那么多玩具,挑选什么呢?妈妈规定每人只能买一样,并且不能说出它的名字,只能说出它上、下、左、右的邻居各是谁。

提问:小朋友,如果你是丁丁或拉拉,你会怎么说呢?其他小朋友能根据他的说法,猜出他想买的是什么吗?(评析:给单调的练习赋予一定的情境,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主动观察、猜测、推理、交流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和情境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想想做做”第4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指名全班交流。

三、实践活动,增强应用意识

1.想一想。

谈话:老师有一个问题问大家,我跟大家面对面地站着,(举起右手)请问:老师举的是右手吗?(可能有的学生说是右手,有的说不是右手,说法不一)

请小朋友把右手举起来再判断一下,老师举的是不是右手。

(教师举起右手转身与学生同向,让学生检验自己的看法。)说明:我们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举起的右手就刚好相反。

2.动脑筋。

(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学生表演体验。)

小结:方向不同,左右不同,判断时应把自己当成走路的人。平时我们上下楼梯时,应该靠右边有秩序地走。

四、总结点拨、拓展应用

谈话:同学们,这节课玩得愉快吗?在玩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课后,到学校和家里再观察观察,找出各种物体间的左右位置关系说一说。

总评

“认识左、右”这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里体会左右的位置关系,能按左右的方位要求解决日常生活里的简单问题。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根据儿童年龄特点,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学生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较好地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新思想。

1.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体验左右的置关系及其相对性。如组织学生利用自己身体上的右开展有趣的游戏活动,组织学生运用身边的学习品进行探索性的操作活动,创设购买玩具的情景组织学生开展猜测、推理活动,组织学生表演上下楼梯体会左右位置与判断者的关系,这些无不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2.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书上的练习与场景,并由此延伸和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无论是新课引入、范例的选择还是练习的设计、作业的布置都将学生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中,去感受、去发现、去比较左和右的不同,学会用辩证的观点了解其相对性,真正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运用数学,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选取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生动有趣的素材”,“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适合发朋友圈的春天文案旅行(汇总7篇)

    梦想让我们不再是平凡的自己,而是变得伟大起来。如果你在寻找一些轻松欢快的朋友圈文案,那么不妨来看看以下我们为你们整理的一些范例。适合发朋友圈的春天文案旅行篇一1

    2023年诗人离别的经典诗句 爱情的离别的诗句经典语录(实用6篇)

    诚信是社会的基石,没有诚信就没有信任和合作。如何培养孩子诚信意识,是家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最后,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诚信培训课程和活动,希望能够提升大家的

    2023年形容杏花香味 形容桂花香句子(模板8篇)

    文明礼仪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内心修养的体现。写总结时,要注意逻辑清晰、主次分明,能够准确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同时注意语言规范和文辞优美。建立文明礼仪意

    最新家和的名言名句(实用17篇)

    诚信是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它对于从事各行各业的人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坚持诚信原则,不允许任何形式的欺骗行为。以下是一些诚信与成功相关的名言警句

    最新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宣传口号有哪些 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的宣传口号(模板8篇)

    征文是一个挑战自己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机会,我认为我们可以尝试参与一个征文活动。在征文中要注重论据的充实和论证的合理性,增加文章的说服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2023年感恩教育感言(精选8篇)

    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或不确定的情况时,我们需要向领导请示以获取指导和解决方案。请示的内容应该以客观、准确和具体的描述为主,避免片面和主观的观点。7.以下是小编为大

    工作小结转正申请书(大全16篇)

    转专业申请书需要详细描述个人对新专业的了解和研究,以证明自己对该专业的热情和准备程度。下面是一些曾经担任学生会职位的同学们整理的学生会申请书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

    2023年客服的工作总结精彩句子(精选8篇)

    政务服务是政府为公民、企事业单位提供的各种服务和便利。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司法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好总结起到一定的帮助。客服的工作总结精彩句子篇一今年是

    荷塘月色教学设计方案(实用8篇)

    在项目策划中,我们需要考虑各种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经过搜集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的年会策划素材,希望对大家有

    2023年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心得体会精彩结束语(实用8篇)

    实习心得记录了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的成长轨迹,是对自己实力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些优秀教师的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师德师风专题培训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