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

时间:2023-08-02 作者:储xy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放暑假前,学校教科室下发给每位教师两本新书,其中一本是韩兴娥老师撰写的《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由于自己是一名有着二十多年教龄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怀有较深的感情,因此,一看书名便迫不及待地捧读起来。大约花了五天左右的时间,我终于将这本专著全部读完。韩兴娥老师是一位有理想有追求的小学语文教师,她不囿于传统的语文教学,数年来一直锐意改革,在自己所任教的班上进行“课内海量阅读”的实验。她把教女儿认字、读书的做法迁移到了课堂教学中,从而使学生没有家庭作业,而个个考试成绩优秀,全班没有一个差生。她的专著《我的语文实验故事》不到半年就全部脱销。如今,她正带领着学生远离苦不堪言的作业,自由自在地畅游书海,为孩子们的书香人生奠定基础。

新课程实施至今已近十年,然而,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教育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将应试教育搞得如火如荼在不少地方仍是司空见惯的现象。为了确保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领导给学生征订了大量的教辅材料。教师呢,为了使自己所任教的班级的平均分能在几个平行班中立于不败之地,不惜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拼命地挤占学生有限的休息时间。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吃力。久而久之,教师的职业倦怠情绪日益突出。不少学校曾作过调查,能体验到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可以说寥寥无几,绝大部分的教师一提到上班便会不由自主地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只有个别小三门的教师声称自己没有这种不良情绪)。而学生当中有厌学情绪的自然也不在少数。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是“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学生则是“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

在我们班,每天早晨的早读课,学生都要在我的“监督”之下才能进行。否则,他们就不肯好好地读书,早读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校图书馆每星期都会向学生开放一次,可一小部分学生虽然手中持有借书卡,但就是不愿去借阅。问及原因,回答是对图书馆的书不感兴趣。毫无疑问,在应试教育的重压下,有不少孩子根本不喜欢读书,对阅读怀有较大的抵触情绪。

当然,出现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是难辞其咎的。在实验小学挂职时,时任校语文教导的薛丽芬老师曾在一次行政会议上向校长提过这样一个建议:阅读教学的时间可以适当进行压缩,多出来的时间语文教师可以每周带学生到图书馆进行阅读。虽然这是个金点子,但在当时因为有争议,所以最终未能实施。然而,韩兴娥老师却顶着巨大的压力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旅。她是我们语文教育界中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她创造了语文教学的奇迹――“课内海量阅读”的实验把“鱼和熊掌兼得”的美事落到了师生身上:没有家庭作业,考试成绩优秀,没有一个学困生,孩子有了一个美好甘甜的童年,老师拥有了愉快轻松的心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越来越浓厚,知识越来越丰富,而且能融汇百科,贯通古今,渐渐地进入了读书――获取知识――读书的良性循环。

语文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学记》里说:“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又说:“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说的是教育得抓住时机,适时施教,错过时机以后再去学习,就会事倍功半。因此,把握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让孩子们在这时都得到教师的诱导、引导和辅导,既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学走向成功的机遇。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些千红春满园。”真心希望韩兴娥老师的“课内海量阅读”的成功教学经验能早一天得到全面的推广,那将惠及我们全中国的每一个孩子和他们的语文教师。当然,如果主管部门的领导缺乏开拓进取的意识,不尽快改变一下手中“指挥棒”的方向的话,那只能说是一句空话而已。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除了教材以外,我很少同小孩一起看课外书,因为我们平常给小孩买书针对他的年龄层都买些带拼音的书或者买些他喜欢的卡通书让他自己看;要不就买些益智故事书由他妈妈在睡前读给他听,然后听完回答些问题。

这样坚持转眼快三年了,小孩也上小学一年级了。今年春节我闲来无事就让他拿来些没拼音的课外书同我一起看。本来我是想看看他识字的能力,没想到大约1000字左右的文章他居然能够读下来,大约有20来个比较生僻的字词不认识,也有几个字读半边,还有几句读出了整句的意思但漏掉了一个字,读后,我们随兴聊起故事的内容,一起谈论故事里的某个情节。他能告诉我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虽然表述和理解不完全正确。

但这的确使我大吃一惊,在现代这个现代化的环境中,我们不能低估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也给我们做家长的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在阅读中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帮助他理解和感受书中的语言与人物形象;学习使用正确的用词和语句,并鼓励孩子接受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启发孩子主动思考,把文本语言转化为吸收营养的过程。

现在的孩子,知识的接触面广,虽然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但是他们小小的年纪很难分辨出语言表述的好坏,很多怪话,脏话他们一下就记住了;很多人物形象他们很难分辨出好坏,对于不认识的生僻的字词他们用猜的,对于书中故事的理解也多是一知半解。因此在这个对一切充满好奇,兴奋和求知欲很浓而又对事物缺乏必要的理解和判断的年龄,我们做家长的很有必要同孩子一起阅读。

在家庭中给孩子创设一个读书环境,营造读书的氛围,我们也要常常做读书的榜样。小孩是很贪玩的,但是在同父母一同阅读的那种大氛围下,读书的精神和气质是很容易受到感染的,慢慢的小孩也就养成爱好阅读的习惯。再加上在阅读中认不到的生僻的字词马上可以得到解决,可以随时纠正读错的字词;在阅读中适当的加以引导和鼓励,一起谈论书中的情节,学习使用正确的用词和语句;并鼓励孩子接受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启发孩子主动思考,从而提高孩子的表述能力,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关心他所关注的事物,一起分享有趣的内容,与孩子成为真正的朋友;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参与而使他读书的兴致更浓。让孩子感觉,读书就是一种像吃饭、玩耍一样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硬性作业。

当然,陪孩子读书不是象我写得那么容易,关键是我们家长要为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同时要有耐心,要想办法让孩子读懂书中的故事,不然一本看不懂的书我们也不想看何况是孩子。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亲子阅读方式选择问题。

很多家长或者专家针对亲子阅读方式选择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不同的建议,有的认为要利用各种活动吸引孩子阅读,有的认为要给孩子讲书,还有的认为只要读就可以……华裔妈妈沙沙心语还写了一本《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力》的书,专门讨论如何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习惯的问题。一些家长面对如此多的建议不知道如何做了。

我想要告诉大家,亲子阅读没有固定的方式,具体方式的选择要依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特点。外向、活泼,多血质特点的孩子,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变化,很难安静地坐下来和父母阅读,可以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穿插活动、游戏等。同时,可以在绘本阅读中带领孩子观察图片,训练孩子细致的品质。

胆汁质冲动个性的孩子亲子阅读过程中也要有形式变换,但同时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耐性、灵活性与创造性。因此,父母要安静地陪着孩子阅读,在孩子没有耐性的时候变换方式,尤其是用一些竞争、打仗等体现爆发力的方式吸引孩子注意力。

粘液质稳重有耐力的孩子,亲子阅读容易坚持,孩子可以安静地和父母一起阅读。但亲子阅读的时候可以多变换阅读内容,同时可以结合阅读内容和孩子讨论一些事情,激发孩子的思考。

抑郁质敏感的孩子,亲子阅读不用过多的.讲解,通过朗读,孩子就可以感受到很多可能父母朗读也难以捕捉到的信息。同时,父母又要用积极的信念和价值观,引导帮助孩子多从积极的视角看问题,乐观地对待生活。

另外,每个孩子的智能倾向与兴趣不同,每个年龄段孩子关注的内容也不同,阅读内容与方式的选择要建立在当下孩子的特点与需要的基础之上。

总而言之,正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样才能让亲子阅读真正促进孩子阅读习惯的养成与阅读能力的培养。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最早知道窦桂梅的名字,是和主题教学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慢慢地,我与她的精神交流越来越频繁,不仅阅读了《窦桂梅课堂捉虫小记》、《做一个有专业尊严的老师》、《玫瑰与教育》等窦氏作品,还亲身走进了她的阅读课堂,聆听了《我爸爸》、《三打白骨精》等课例。每读一本书,每听一次课,心中对她的敬佩就增添几分,敬佩她教学艺术的高超与娴熟,敬佩她对语文教学的执著与激情,敬佩她对儿童文学的追寻与探索。

这个寒假,我再次与窦桂梅相遇在她的阅读课堂。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细细品读了《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一书。这本书详细阐述了窦桂梅近年来精心推出的关于经典文学作品的课堂阅读实践,每一个一课书带动一本书的课例出生,都带给老师引领与启发,都带给孩子智慧和思想。

为了提炼适合儿童的阅读主题,她在上课之前,总要反反复复细读文本,最终从动人的故事、难忘的历史、厚重的情怀中读出了向善(《三打白骨精》)、高贵(《丑小鸭》)、幸福(《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爱爸爸、爸爸爱我(《我爸爸》)等美好的主题。

为了熔铸儿童喜欢的审美宫殿,她在上课之前,总要潜心开展深度备课,一方面拓展阅读课文的原著、作者的其他作品、与课文同题材的作品以及对课文的相关评论等,还要通过听讲座、访谈、沙龙等各种渠道加深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一方面精心预设课堂教学流程,对各个教学环节反复颠覆、重组、微调,数易其稿,最终使教学内容的安排多而有序,难而有度,从而实现儿童学习过程的深入浅出。

为了播撒儿童生命的精神种子,她在课堂上,总是引导学生以积累、感悟、体验为形式,通过对文本语言具体的揣摩和理解,让儿童在主题中实现文与人、语言与精神的同构与统一,真正做到了以儿童生命的方式享受语文。

窦桂梅的阅读课堂,不管是聊民间故事,还是导读古典小说;也不管是互文阅读童话,还是文本细读童话,自始至终让儿童真正置身于母语的土壤中,让母语之魂真正润泽儿童心灵。她的良苦用心不言而喻,就是要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开一扇窗,为他们的生命成长提供最充分、最丰富的养分。

作为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当以窦氏为老师,用心破译文本的语言密码,充分挖掘文本背后的文化空间,努力成为儿童阅读的点灯人,让文学经典照亮孩子们的人生之路。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阅读引领孩子健康成长是我们家长共同关注的话题。在这方面我们有以下的几点体会。

第一方面是从幼儿开始通过讲故事来启蒙孩子的阅读。坚持每天睡前给孩子讲各种童话故事。一般是图文并貌加拼音,孩子易懂且兴趣剧增,同时每次要提问故事的主要内容,还有自己的心得。日月积累,循序渐进到小学前,他已经开始独立看故事书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阅读兴趣开始产生了!

第二方面是通过去新华书店购书来启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刚开始我们是购买他自己觉得喜欢的书,让他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在知识的海洋里他兴致勃勃地翻阅各类新书,陶醉其中,爱不释手,废寝忘食。我们坚持每周日那天就去新华书店阅读并购新书。在不知觉当中他已经潜移默化地喜欢上了阅读。

第三方面是第二方面的延续,开始去图书馆借书阅读,两周一次8册书,一个学期下来惊人地发现孩子已阅读了一百多册书籍了。而且每天都有读后感等纪录,逐渐形成常规习惯,阅读已成为日常必修课了。

最后一点体会就是家长和老师配合很关键。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基本上是听老师的话,老师说学生要开始看课外书,他回家后开心的告诉我们此事,而且此时的他对阅读的兴趣就更浓了。在这成长过程中家长和老师配合是相辅相成的。孩子的阅读能力逐渐培养起来了,他学习时也感觉轻松如意得心应手了!以上是我们家的亲身体会,与大家共勉。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与儿子一起阅读,一直以来都是我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在他开始牙牙学语时,我就一直开始与他一起阅读诗歌,故事书,所以他的语言发展都很顺利。可是随着他进入了小学后,反而和他一起阅读的习惯却没有了。也许是因为他每天的作业占据了一定的时间,还有是因为身为职场妈妈,白天工作晚上要做家务,实在抽不出太多时间来陪儿子一起读书。今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孩子与家长一起阅读的活动后,唤醒了我久违的那种亲子感觉---与孩子同读一本书。

假期来了,让我能有充分的时间陪同孩子读书,感受非常好!成长中的儿子喜欢看书,也喜欢让爸爸、妈妈陪着一起阅读的感觉。每天晚上当到了我们共同约定好的时间读书时,儿子就会大声的提醒我:“妈妈,快来和我一起看书!”我听到他的号召。我只好停下手中的活,先陪他看书了。我觉得他其实从内心是非常期待家长一起读书的哦。

这个假期,我们一起阅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中华上下五千年》、《三国演义》等,这些读本都是特别适合孩子们的思维与年龄需要,很多小故事都非常有深意和喻意,从中还得出了不少有效的家庭教育方法,对培养幼儿思想、道德品质、交际技巧都大有益处,当然,孩子也从中受益多多,很多好习惯的养成就来源于对书中主人公的认识和肯定呢。每次等看完一本后,我们会在一起讨论和回味书中的故事情节。儿子会告诉我在书中他认为感兴趣的故事,而我和他爸则帮他分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同时我们还启发孩子对书中的人物进行比较,寻找书中每个人物身上优秀及具有‘闪光点’的地方。

孩子的阅读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和核心,全面提升阅读力对于一个孩子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是非常关键的。通过假期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光,从中体会到了幸福和满足。希望我以后每天都能抽出一点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更好的引导他探索知识世界的奥妙!

孩子阅读心得体会个字 让孩子踏上阅读快车道读书心得体会篇七

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打开通往知识之门的钥匙,是满足孩子求知欲和好奇心的工具,也是家长送给孩子受益终生的礼物。今天我就家长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的必要性、方法和途径和大家一起探讨。

(1)阅读有助于培养孩子的静心

有的家长经常抱怨自己的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缺乏学习兴趣,甚至怀疑自己的孩子有"多动症",我想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还在家长。我通过两条途径来培养孩子的静心:一是练钢琴,二是让她看书。现在看来,受益匪浅,特别是每次作业,都会认真对待,而不像有的小朋友,每次作业字迹潦草,好像总有人在后面赶他似的。

(2)看书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

有的家长认为阅读仅仅与语文有关,其实不然。我们现在提倡"终身学习",这就要求我们要有良好的阅读能力。因为一切知识和技能都是以阅读能力为基础的。以我教书的经验,我们数学里的应用题,要求学生能找出一些数据内在的关系;而英语的语感要以中文的语言能力为基础,一切都源于语文能力。如果从小孩子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那么面对将来的考试和学业,他们就能轻松愉快地渡过,进一步在社会上脱颖而出。所以我们要求孩子多阅读,俗话说得好:"开卷有益""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让孩子不断地阅读,才能进一步地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这是没有捷径的。

(3)为口头表达、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要求学生表达要精确、到位,语言要上档次、有品位。这些语言来自哪里?靠平时的积累。你别看平时他们好像随便东翻翻,西看看,但总有一些会在脑子里留下痕迹,在他需要的时候会自己跃出来。

有的家长会给孩子去买各种各样的作文选,我个人认为这是"急功近利"型的,长此以往,你的孩子的文章永远不会有新意,只会跟着别人走。所以我提议,家长应指导孩子多看文学作品,如世界名著,名家名篇。所谓"站得高,看得远",你想,《作文选》是孩子写的,高尚的文学作品是大师们写的,你更愿意你的孩子与谁交朋友?孩子们阅读多了,自然就会产生一些思考,或者找到一些感情上的共鸣,学会去体会、去感受,这样一来,良好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创新品质就培养起来了,写文章也不会那么头疼了。

(1)家长以身作则,作好榜样。

言教不如身教。家长要爱读书,善读书。家长良好的读书习惯,对孩子是不无裨益的。我想,如果家长在看电视,却拼命叫孩子读书,孩子只会觉得你在娱乐,而要他去做苦差。家长要善于在家庭之中创造读书条件,营造读书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读书。

(2)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我现在回忆养育女儿时的点点滴滴,最值得欣慰的是我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几乎每天坚持给她讲故事,但最令我遗憾的也是讲故事,因为我也很喜欢偷懒,有时为了让她少问几个为什么,故意把一些难一点的词语换成简单的,或者把我认为她不能理解的事情跳掉,图个省事。其实,我们往往低估了他们。我女儿一年级开始自己看那种带拼音的、一面只有几行字的书,到现在那种一本本厚厚的小说,我问她:"你能看懂吗?"她说能,想想也是,如果看不懂,她干嘛还看!

为了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我想平时多跟孩子一起读书、一起分享、一起讨论也不失为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记得上次看《读者》,有一篇文章,题目是《卖米》,讲的是一个小女孩陪妈妈卖米的一个过程,我看了后很感动,就把她推荐给了我女儿,当时她说:"呀,这么长!"我就告诉她,你看看吧,妈妈小时候其实也是这样艰苦地过来的。她一听,原来,这也是妈妈那个时代的生活,特来劲,马上就看完了,还问了好几个问题呢。还有一次,也是《读者》上的,叫《头朝下的逃生者》,我也推荐给了她,我说,"你好好体会一下吧,你不是经常担心妈妈不爱你吗?其实,每个母亲都非常爱自己的子女,这种感情甚至在他们还没出生前就已经根深蒂固了,不信,你看。"这样,孩子的阅读兴趣就来了。所以说,孩子都是有好奇心的,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利用这种好奇心来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

(3)家长要科学选书和购书

有一句名言:"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个高尚的人交朋

友。"所以,家长要选经典书。经典书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书,是人类知识中的精华。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只要是其中的故事,孩子都会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百听不厌,百看不厌。选经典书时在选版本上要选少年版,更适合孩子读,还要考虑出版社、译著还要考虑到译者等因素,有时候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翻译过来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所以,我们很多的译者本身就是一些很有名望的作家,像:钱钟书、任溶溶、梅子涵等。还有购书时一定要注意买正版书,盗版书错别字多,质量不高,对孩子影响不好。

家财万贯,不如满室书香。犹太民族饱经磨难,但在智力领域里常处优势,为什么?14岁以上的犹太人平均每月读一本书,为世界之最。在犹太人家里,小孩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蜜和充满诱惑力的,值得细细回味、咀嚼。

无独有偶,在澳大利亚,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就是用十天的时间,去看完一本近千页的书。不仅仅是让你走马看花,也不是让你写个故事梗概,而是叫你写出人物分析。所以我们没有理由让我们的孩子仅仅完成作业就万事大吉,而应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我以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一句话来结尾吧: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孩子将来的命运如何?就看他今天是否养成了好的习惯。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师德师风心得体会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

    英语学习方法总结

    总结不仅仅是总结成绩,更重要的是为了研究经验,发现做好工作的规律,也可以找出工作失误的教训。这些经验教训是非常宝贵的,对工作有很好的借鉴与指导作用,在今后工作中

    个人研修心得小学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小学科学教学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

    撰写心得体会的意义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我给

    与孩子阅读心得体会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

    手机销售学实习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2023年质检部员工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记录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

    师傅带徒弟心得体会师傅带徒弟工作总结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

    银行工作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