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

时间:2023-12-09 作者:雅蕊

读后感是我们与书籍对话的方式,是我们思考、感悟、吸收并反思的过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读后感样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一

昨天晚上看完电影之后,今天便想着读读刘慈欣的原著。

没想到电影和原著其实截然不同。在我看来,这不只是故事线的不同,而是本质上的'不同。

就像文中描述的那样:“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这样冷冰冰的世界太可怕了。

从创作角度来说,电影和原著我都很喜欢,甚至原著的文字冲击更加震撼,但是我给电影打了五星,而给原著只打了四星。这是因为我从内心深处希望且相信,如果人类真的走到了“流浪地球”的那一天,社会是不会变的像原著所描写的那么冷冰冰的。

就像电影里刘培强说的一样:“人类文明,如果没有人,那将毫无意义。”

而人作为情感动物,如果人没有一丝感情,也不能被称之为人吧。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二

《流浪地球》就是大刘的短篇科幻作品合集,但是不要因为短篇而小看它,大刘雄浑的想象力在短篇里一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全书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以书中我最喜欢的《乡村教师》为例,小说开篇非同寻常,你不会以为这是一个科幻小说,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现实小说,反映在穷乡僻壤的地区的教育问题,我们看到了熟悉的可敬老师,看到了熟悉的愚昧村民,要不是这本书明明确确的就是大刘署名,我真的怀疑我是不是拿错了——当然,从一半开始,风转急下的剧情突然让人了解了大刘这样安排的用心,从科学的角度讲,人类绝不是什么进化完美的生物,但是人类的发展动力,人类传承的制度虽然低效,但是却是可敬的,如果没有乡村教师最后的坚持,也许文明都会自此消失,这种戏剧的安排,其实很有意思,让紧张感保持到了最后一刻。同时,这部作品又是反映现实的,它不仅反映了人性,也反映了一些大刘关注的现实,大刘的作品不同于其它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另外几部作品《中国的太阳》以农民工为主角,出发点和特别,最后的主旨也很特别,是一种对纯经济论的反驳。《流浪地球》则是典型的在极端危机之下,对人类本身命运和人性的拷问。大刘最擅长的估计就是这种手法。而《镜子》更是一部关注腐败问题的作品,当然是以科幻的角度。其它几部作品也是各有侧重。

诚挚向诸位推荐,如果你还有幻想的话。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三

看过电影后再看小说,感觉不完全一样,还是说说电影《流浪地球》观影体验:越来越喜欢吴京塑造的每个角色!整部电影看完哭了三次,朵朵发自内心的求援,对希望做出了最好的理解,唤醒了那些为了与家人最后短暂相聚而撤离的救援队伍,诠释了希望的意义;在一切都是程序控制、测算精准的分析下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前,感叹在危急时刻只有中国人勇敢的站出来拯救世界、拯救地球。在最怕死的人身上看到了对生的渴望和对全人类的贡献;在经历了17年领航出征任务,已经办完交接手续的最后一天,刘户口的爸爸选择了牺牲自己冲向木星、点燃木星、带全人类回家的时刻泪流满面……我们的地球是需要每个人去爱护和保护的,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爱国主义精神是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和教养,在灾难面前只有我们的祖国才能真正的保护我们!看了流浪地球为我们自己的科幻电影有了这么大的突破而开心,更为了那些让我们可以在这和平发展的时代里实现梦想的人而自豪,为我们可以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庆幸,中国雄起,中国威武,中国最棒!!!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四

原著和电影的人性对比。

电影过后来看的小说,改编确实是有不一样的,不变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强大的物理知识助力,差太多的是电影的人性和原著的人性对比。

或许是因为吴京,电影仍以爱国为主基调,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团结友爱的味道,包括以李光洁为代表的执行者,以吴京为代表的操纵者,还有韩朵朵等一类普通人。电影让我不悦的两个地方,一是韩朵朵想全球人民广播,此处尬的我想躲避;二是所有人叠加推原石,这种受力方式让我很怀疑,在前面位置的不会被“推死”,还能推动原石?相反原著中的人设就要合理得多。

原始人就住洞里,我们又住洞里了。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在这个被发动机推动的地球出轨的时代,人们的出轨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同样无足轻重的还有营救顺序,作为个体的死亡或消失。

地球仍在流浪,当与人马座相遇时,哪三科金色的太阳又将毁灭第几号文明?在三体文明中,需求层次理论是否又试用呢?继续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探索吧。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五

熬夜看完了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心里很是触动。故事背景设定太阳四百年后会发生一次大爆炸从而走向毁灭,爆炸产生的能量会在瞬间将地球蒸发。

人类为了生存想要在四百年的时间内逃出太阳系去最近的恒星,但是如何去又成了一个问题。有人说应该抛弃地球建造宇宙飞船过去,但是问题是最近的恒星周围没有行星,有行星的恒星又太远以人类的技术无法建造足够支撑其到达的生态系统。

因此人类选择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人类搬进地下城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速,地下城市遭受岩浆的不断侵袭,跨越小行星带时无数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终于到达逃逸速度,脱离了太阳系。

但是太阳却没有如期发生爆炸。不少人开始重新观测太阳,发现太阳的数据同四百年前并没有什么区别,愤怒的人民感觉被政府骗了。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地球却已七零八碎满目疮痍,人民开始质疑政府以至于叛变夺取发动机的控制权,想要重新回归太阳的怀抱。

当人们处死流浪地球计划的政府人员的时候,太阳却爆炸了,随太阳粉碎的还有人类回归的希望。愤怒的人民变得沉默,带着地球开始继续流浪。故事梗概大致如此,但是令我震撼的却不仅仅是刘慈欣的想象力,也不仅仅是作者硬科幻的水平如何之高,而是在科幻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文情怀。

文中科幻仅仅是作为背景,人类的感情才是重点。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点时,社会上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觉得地球马上就要被太阳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弃,爬上地面,想着现在被蒸发也比忍受着毫无希望毫无未来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的父亲却告诉自己的家人: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说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以前一个高贵的人需要有金钱、权利等等,但是现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

这是整本书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高贵之所在。

当男主参加运动会雪橇项目,一个人开车在冰封的太平洋上奔驰时,放眼望去一片黑暗,连星星的光芒都不复存在,他甚至无法感受到自己正在移动,感觉自己就像一颗粘在黑暗这块幕布上的小颗粒,无依无靠,动弹不得,孤独就像一个大手将他紧紧攥住,他离开了父母、离开了家园,未来一片灰暗,强撑的希望在这孤独的黑暗中也一点点熄灭,这种绝望令人难以忍受。

最后还想分享一下我自己胡思乱想强行带入的一点想法。

我觉得这本书描述的可以转化成一个人的成长经历。人成长到某个阶段总会意识到自己无法在父母跟前过一辈子,必须要出去闯荡,去流浪,去打拼,就像太阳系不再适合人类居住了,那人类只能迈向宇宙。

出发前必须想明白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是带着父母给予我们的资源、人生经验、做人道理之类的上路还是把自己当成一张白纸,在社会上自己闯荡?但是即使你选择了后者,父辈对我们的影响却早已深入骨髓,难以磨灭,我们只有接受父母给予的一切才能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就像人类逃离太阳系也必须带上祖祖辈辈生活的地球。

当我们终于踏上社会,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可能会在某个深深地夜晚,在遭受社会的打击之后,回想起父母,回想起家,想到父母的怀抱,家的温暖。于是,回家便像一颗种子深深的扎入我们的思想当中,经历的磨难越多,受的委屈越大,这颗种子越是破土发芽茁壮成长,就像逃离太阳系之后的人类遥望仍然安静祥和的太阳一样。

终于有一天我们鼓起勇气想要放下社会上的一切回家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真的已经回不去了。我们终将一个人孤独的流浪在这大千世界,就像地球流浪在浩瀚无边的宇宙中一样,出发了,就再也回不了头了。

当然,纵使宇宙无边,还是要抱有希望,万一就碰到新的太阳(另一半)了呢?

唉,扯完这一大段,真的觉得刘慈欣都要打人了,感觉就像那些红学家,简直就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红楼梦,红楼梦生万物一样,啥事都能扯到红楼梦,所以我也就是给大家安利下这本书,据说同名电影都在拍了,大家就是看个乐呵就好。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六

太阳系即将毁灭,人类将地球家园推离太阳系轨道往半人马星系去,历时2500年,100代人。这时候人们会发现,除了生存和生命本身,其余对功名利禄、出人头地的追求都无甚意味。事业上摆人一道的权谋,业务上觥筹交错的应和,锱铢必较的算计,低头哈腰的唯诺,套路和苟且,职位和金钱都不再值得耗费思虑。就连爱情都无意价值,亲情也可随意舍弃,人生价值的排列,仅仅在于去往逃生通道路上的那条长长队列的先后。

而人类的可悲,在于对生命的感悟,非不能置之死地而后得,只有在悬崖处勒住马辔,看见碎石自马蹄处坠入无尽不见底的深渊的那一刻、那一刹,才能突然体会到了生命的分量,才能在人生的圆饼图上把它从一轮新月,瞬间标注成了一个圆盘。

但还好,生活、生命的意义,会在炼狱时顿悟,也会在天堂里发现。

看惯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置身隔绝凡尘的世外桃源,亦会豁然开朗,看向远方。亦会不再拘泥那些看似重值千鼎,实则轻如鸿毛的尘事,而是着眼人类不过短短几十载寿命的本身。

新西兰就是这样的世外桃源。忘却其他,返璞归真。《桃花源记》所述:“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只道生活,无顾功名,大概与此无异。

太阳系的毁灭不过文笔杜撰,无法有切肤之感受。而新西兰之旅,则可有身体力行之亲历。置身其中,才会发现“天空飘来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儿”,不再是一种戏谑,而是值得频频点头。

描述一个国家,无非美景、美食、风土、人文。但我觉得这些都不足赘述,只总结为这是一个尚“有问津者”的桃花源,是一个可以了解什么是生活、生命,什么是人类、社会的地方。

足以。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七

最近,我看了一本让我非常有感触的书,这本书叫做《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就是大刘的短篇科幻作品,但是不要因为短篇而小看它,大刘雄浑的想象力在短篇里一样展现的淋漓尽致。

全书8个故事,当中有关联的有两个,虽然它们因为篇幅和架构的原因,比不上三体的气势磅礴,但是短小有短小的好处,很多时候它留下了更多的想象空间,后味反而更浓。

作品的最大差别,就是大刘不是信马由缰的想象乱飞,大刘的作品一定是以现实和人性为基础的幻想,幻想可以满天飞,但是没有基础的沉积,那样的作品并不会打动人,也自然不会引起人们的思考和共鸣。我想这正应了一句话,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大刘的科幻作品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点。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八

身为一个不称职的刘慈欣的粉丝,电影的热度让我在看完《流浪地球》电影后翻开了原著。可能是之前《三体》和《时间移民》的关系吧,总觉得大刘的作品应该有一个宏大的世界观乃至宇宙观,很长时间的过程,几代人的变迁,又如何会拘泥于一个时间点写一部英雄向的小说呢。果不其然,文字的表达和电影毕竟是不一样的。

电影《流浪地球》:美国科幻大片真得不要太好看哟,我对科幻电影的爱日月可鉴(虽然如今穷到买不起电影票),当看到这样一部《流浪地球》真的是感动的,看电影的第一眼便知道这真的是良心之作了,场景里冰冻着的著名建筑,刘培强刘启父子间的情感连接,王磊上尉对于职责的坚持和生命的责任无不令人动容。作为一部2h的电影,带着一份东方特有的对故土的眷恋流浪,何其浪漫。可是这样一部电影还是令我遗憾的,从韩朵朵那偶像剧般的呼吁到洛希极限计算的错误,我期待着更加成熟的国产科幻片。

真的很喜欢大刘耿直的硬科幻小说,也很看好中国的科技和电影业,《流浪地球》就是那希望。

啊,地球,我的流浪地球......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九

在未来,太阳最终将会变成红巨星,吞噬地球,人类为了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是进行星际移民,目标星系是半人马座比邻星。但是对于移民方式存在飞船派和地球派之争。飞船派计划人类乘坐飞船逃离地球,但是依照当时人类的技术,在到达目的地之前,由于飞船设计的太小,内部生态系统会失去平衡;地球派则计划在地球上安装发动机,使地球飞向比邻星。最终执行了地球派的计划。

依照地球派的设想,人类的逃亡过程分为五步: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

第二步,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到达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i(加速)、流浪时代ii(减速)、新太阳时代。

整个移民过程将延续两千五百年时间,一百代人。

本文为处于流浪时代i的我回忆逃亡过程的前三步。逃离过程中一方面要应对地球逃离过程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挑战,另一方面还要和飞船派进行抗争,使得地球逃离计划能够成功执行。经过重重困难,最终地球成功逃离了太阳系,进入流浪时代i,加速飞向比邻星,等待着地球的仍然是长达两千四百年的的漫长飞行。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

希望,比钻石还珍贵。

这就是电影《流浪地球》中的场景。这部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获奖科幻小说,于今年大年初一上映。

这部电影主要讲了:太阳内部能量耗尽,即将巨大化并会吞噬整个地球。由于太阳已没有能量,地球陷入了冰川期,人类只能移居地下城。为了全人类的未来,联合国召开会议,会议中决定制造一万台超级发动机,以驱使地球脱离轨道离开太阳系。但是,远离过程中,地球即将撞击木星,逃脱只有最后一线希望。许多无所畏惧的人们在完成任务中壮烈牺牲了。

由于木星的巨大引力,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他们不相信地球还有存活的希望。他们只想和木星作文同归于尽。可是,中国救援队不这么认为。他们找到了唯一的希望——通过喷火,点燃木星,使木星爆炸。即使他们成功的几率很小,但是他们还是不放弃希望。就如电影中所说:“希望是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方向!”最后,在他们的努力下,地球远离了木星,人类得以存活下来。

生活中,很多人可能会因为困难和绝望,放弃希望。比如,一名运动员离终点还差几步,他只要咬紧牙关,坚持不懈,或许就可以得第一名。可是,他因体力问题放弃了眼前的希望,被后面的人反超了,多可惜啊!所以,我们不管学习或做事,都不能半途而废,要抓住机会,在困难面前永不退缩,只有这样,才能离成功越来越近。

来吧!让我们行动起来,抓住每一个机会,珍惜每一线希望。因为,希望是这个世界上,比钻石还要珍贵的东西。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一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一听到这句话,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根据刘慈欣的同名小说改编的“流浪地球”。先不说电影的情节怎么样,可能看过原著的不是太多。我是在上学时在图书馆偶然发现的这部小说,当时就被它的书名所吸引,于是就读了起来,原著的篇幅不长,我大概用了两个多小时把它看完,读完之后深深的被大刘的脑洞所折服,同时对里面涉及的物理学、天文学名词很有感触,看来大刘不愧是一名理工男。

首先和电影一样,交代了流浪地球计划的起因,由于太阳氦闪,太阳系将不复存在,人类的救赎计划起初分为“地球”与“飞船”两派,最终因“飞船派”无法支撑完整与庞大而又稳定的生态系统而被抛弃。读到这里就可以体现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也是我对大刘脑洞所折服的原因。看过《星际穿越》等好莱坞科幻大片的可能都清楚,当地球不适合生存时,他们会选择乘坐飞船去寻找新的家园,但这却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几年、几十年、上百年、甚至上千年,飞船上的燃料与给养再多,毕竟有限,所以飞船上的人们只能通过休眠来减少给养消耗,茫茫太空,旅途艰险,即使通过“引力弹弓加速”、“虫洞”等方式成功的到达目的地,但还得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那就是新的家园,会不会适合人类居住,人类不可能一直呆在空间狭小的飞船里,就像《星际穿越》的剧情一样,人类派出去的12位宇航员,分12路去12个目的地行星,这是一个孤单且没有回程的绝望旅行,人类在等待多年后,只有三个目的地行星发来信息,其他的9位却消逝在茫茫的宇宙之中。于是人类又派出第二批人员,对这三颗行星进行再次探测,同样是没有返程的旅行。当他们通过“虫洞”到达这三颗目的地行星附近时,却发现他们有两颗是在“黑洞”旁边,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我们可以知道,那里的时间将会变得很慢,在那里,一个小时等于地球上的7年。当他们到达第一颗行星后,却发现二十多年前出发的飞船刚被这颗星球上的超级潮汐所吞噬,他们也在经历一次超级潮汐后发动机进水,为躲避第二次超级潮汐,只能用燃料将水喷出,在回到轨道空间站时却发现时间变慢已严重超出他们的预期,一块来的同伴已经老去了27岁,同时意味着地球上也已经历了27个春秋,而对于他们只是经历了1个小时而已。他们现在还要面对一个更加残酷的现实,由于燃料不足,剩下的两颗星球他们只能二选一,结果他们选择了一个连大气都可以冰冻的星球,原来第一批来这颗星球的人,无法忍受孤单的寂寞,不甘心一个人在这里消逝,故意发出错误的信息,引诱后面的人前来拯救。电影毕竟是电影,最终叛变的人付出代价,主人公飘入“黑洞”奇迹般的进入五维空间该写历史,最终得救。但是现实没有那么多得巧合与奇迹。所以说“飞船派”是行不通的。而选择“地球派”的《流浪地球》,则是脑洞大开,35亿人带着地球通过行星发动机变轨,人们进入地下城,拥有足够完整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不用担心燃料和给养。人们也不要休眠,可以随时规避旅途的风险。这个脑洞大开想法,标新立异于其他好莱坞大片,真可谓“神来之笔”。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守土情结”与“愚公精神”,还有中国“人定胜天”的坚强斗志。这也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文化底蕴的不同。

同样面对滔天的洪水,西方神话里使用“诺亚方舟”进行逃生,而中国则是“大禹治水”保天下平安。西方的末世,是“诸神的黄昏”,而中国则是“女娲补天”,中国的文化里没有逃避、没有退缩、没有放弃、没有抛弃,有的却是“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当然还有包容。即使观念不同、信仰不同,只要在中国,都能“求同存异”实现大同,比如一座庙里不仅有“佛”,还有“道”和“儒”,中国的道观也是这样和平共处。小说中的主人公通过参加奥运会和一名日本女子结婚生子,即使最后立场不同,但也没影响两人的情感。而西方却是“十字军东征”以及现在的五次“中东战争”。

正是文化理念与底蕴的不同,才有了大刘这一“神来之笔”,除了这些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小说中还体现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成不必在我”以及“靳柯刺秦、慷慨赴死”的不怕牺牲以及大无畏精神。“流浪地球”不是一两代人可以完成的,那是计划耗时2500年,100代人的千年大计,小说结尾更是呼应这一点,当叛军打着“还我阳光”的口号处死联合政府高层而高歌时,太阳发生了氦闪,人们处死了拯救自己的人们,这是极大地讽刺。“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这正是联合政府高层为了后代、为了地球的希望而功成不必在我、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的体现。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中华五千年文明一直延续的关键所在。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正是相信真理的人们一贯坚持,流浪地球计划才有希望。人类才有可能到达新的家园。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千万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记得选择希望。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二

看完《流浪地球》这部电影后,真的是震撼人心,不管是剧情上还是特效上,都展现了中国的强大。

从20xx年,太阳即将爆炸,于是人类开始了长达的“流浪地球”计划,帮助地球逃出太阳系。但由于木星引力的影响,地球将会与木星发生碰撞,众人团结一心,经过不断的努力,将木星引爆,并借助爆炸的冲击波逃离了木星的引力之外。

在地球撞向木星的最后15分钟,人们仍在不停尝试着寻找着解决的方法。他们并没有失去信心,坐以待毙,而是团结一心,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他们拯救了地球,拯救了全人类!

希望与坚持是共存的'。就像走在漆黑的巷道里,只有坚持下来,走到最后,才能看到光明。同样,如果在困难面前退缩了,那又怎能看到希望呢?只有奋不顾身的走下去,希望才会给你带来喜悦,带来光明。

最后,希望大家抽空去看看这部电影吧!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三

电影过后来看的小说,改编确实是有不一样的,不变的是浩瀚的宇宙和强大的物理知识助力,差太多的是电影的人性和原著的人性对比。

或许是因为吴京,电影仍以爱国为主基调,充满了英雄主义和团结友爱的味道,包括以李光洁为代表的执行者,以吴京为代表的操纵者,还有韩朵朵等一类普通人。电影让我不悦的两个地方,一是韩朵朵想全球人民广播,此处尬的我想躲避;二是所有人叠加推原石,这种受力方式让我很怀疑,在前面位置的不会被“推死”,还能推动原石?相反原著中的人设就要合理得多。

原始人就住洞里,我们又住洞里了。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

在这个被发动机推动的地球出轨的时代,人们的出轨也变得无足轻重了,同样无足轻重的还有营救顺序,作为个体的死亡或消失。

地球仍在流浪,当与人马座相遇时,哪三科金色的太阳又将毁灭第几号文明?在三体文明中,需求层次理论是否又试用呢?继续在刘慈欣的小说中探索吧。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四

短短薄薄几十页一本书,我居然断断续续看了3个多小时,艰涩辛苦追完实属不易。许多情节过程要停下来慢慢琢磨理解体会,想象出来实际的画面会是怎样。

比如地球发动机的样子,位置,他们从石家庄那边的太行山口登入地球发动机。

比如人类的大城市早已毁灭,高楼在大海上面,想了好久也没搞清楚是怎样的画面。

这脑洞开的太大,我一时想不通。读起来真是千辛万苦,觉得我需要至少再看两遍才能勉强明白。

故事梗概:

从三个时代说起: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

刹车时代。太阳要发生氦变,科学家、设计家、星际舰队、联合政府合作起来千辛万苦造好的地球发动机,可以替代太阳给人类暂时送去光明和推动力。在地球发动机的推力下,地球停止自转,在公转加速度的前提下,在远日点接近木星处,依靠木星的超巨大引力,脱离太阳引力螺旋飞出太阳系。

逃逸时代。飞出太阳系之后,愚蠢的人类凭所谓放大镜和若干数据,就开始自作聪明,认为科学家设计家联合政府都是骗纸,认为太阳不会爆炸。暴力处死联合舰队,擅自停止发动机的运行。

流浪时代。剧情开始狗血反转,太阳爆炸了!人类终于又一次付出了巨大代价,才把地球航行到了半人马星系,一个有三颗太阳的三体星系。而地球也停不下它永远的流浪命运,流浪地球终于活了下来。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五

为了拯救地球,人类展开一次热血而孤勇的尝试。

在《流浪地球》的影片中,因太阳的枯竭,地球将遭遇灭顶之灾。此时,人类数量锐减至35亿。幸存的人们团结一致,金钱的概念和国家边界模糊了,一个长达2500年的行星移民计划被提出,进而开始执行并逐步推进。中国,在这个计划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全球领袖角色。太阳枯竭,地球将要撞上木星,遭受灭顶之灾。男主刘启和妹妹以及爷爷在阴差阳错中,加入了中国救援队cn171—11,开启了一段热血沸腾而震撼人心的冒险。

还清楚地记得刘启爷爷的临终之语,记得爸爸的“非法唤醒”、爸爸隔着茫茫太空与儿子对话等情景。这些镜头无不令观众为之动容。在这些感天动地的细节背后,就有着亘古不变的先辈们的自我牺牲精神。妹妹韩朵朵全球广播时,各国还未归家的救援队员纷纷跑去支援,路上一辆辆急转掉头的救援车,无不传递着人性的善良和温暖。哥哥刘启,在冲击波快要来临时,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从高处坠下的妹妹,也让我们感受到这浓烈热的亲情。

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那句让我们津津乐道的交委的提醒: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第一次听,很多人都哑然失笑。后来再听到,很多人却心头一紧,然后心塞难过。再次听这段台词的时候,早已是物是人非,车上的驾驶座少了爷爷的身影,车上也永远听不到王磊队长严厉而又为我们担心的警告了。

在影片的最后,cn171—11救援队的众人和来自世界各地救援队的人们,与时间赛跑,共同努力,点燃了木星,拯救了地球!

看了这部影片,一个词一直叩击着我的心灵,它就是希望。那么,我们又是否曾想过,希望是什么?我们是否每一次都握住了那一线希望?电影看到结尾,我也不由得的想起自己,有时候总觉得事情已经没有挽回的余地了,倒不如放弃,却从来没有想过去创新,没有去尝试在绝望中探寻出新的希望,而是被困难和苦难和击垮,选择臣服于它们。莎士比亚曾说过:“黑夜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是呀,漫长的黑夜,会让人感到害怕,会让人感到孤独和绝望,可不管这黑夜有多么漫长,只要我们坚持了,努力了,给自己争取到一点希望,白昼也终将会来临。

人应该生活在希望之中,就算曾经的希望泯灭了,还会有新的希望的之火燃烧起来。如果一个人只管活一天算一天,什么希望也没有,他的生命实际上也就停止了。《流浪地球》影片中的人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拯救地球任务失败时,一开始大家都还活在支离破碎的梦中,不愿意去面对这个事实,不愿意去相信大家就要面临死亡的结果,可是后来大家认清事实真相后,齐心协力寻找办法,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找到一丝希望,最拯救了自己,拯救了地球。这就是希望给人们的伟大力量。所以,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怀揣着希望,朝更好的地方前行。

希望是什么?在我们这个年代希望是指引我们奔向远方的路标,是即便在天涯海角也指向家的方向,是处在困厄之中仍然拥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希望是无比宝贵和无比强大的力量!

努力!就会有希望!

有希望!我们就应该更加努力!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六

我睁开眼睛。

窗前的树梢上传来鸟儿脆响委婉的啼鸣,风撩起纱窗,微凉的手指头抚上我的脸孔,太阳通过落叶的空隙在我的桌子洒下斑驳光与影,光源碰触到装着琥珀色茶叶茶的玻璃杯体现了千万斑斓的颜色,深深浅浅地投射在墙壁,像水波一样荡漾起来。

我闭上眼。

行星发动机点燃着砂石料的极大轰鸣声隆隆作响,重元素聚变造成的动能烧灼着气体,将它越来越像铁水一般炙热,却又在远日点越来越比冰还严寒彻骨,直揭磺米的低温等离子光柱奔向穹顶,将整片天上3d渲染成光芒刺目地钴蓝色,终点的空气激发一层层的气浪。

这情景震撼人心宏伟,却又摄人心魄、食人血肉、风险漂亮。在这达到一万一千米的柴油发动机前;在这光芒夺目、囟戎巳鹊墓庵前;在这漫长的流浪之行中;在这无边无垠、宽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人类微不足道的好似希腊雅典卫城中神庙的柱头上的小小的病菌。微不足道如斯,敏感如斯,只需一颗普普通通的恒星产生的氦闪,人类文明行为连在脚底的地球便会一瞬间气化看不到。

这类认知能力让我的灵魂而为颤栗,在当然的眼前,人类乏力到不堪一击。

而我却不愿睁开眼睛。

我想在这粉碎不堪入目的农田上再次见到玫瑰花绽开,参天大树、蓝天白云草地;想来解除冻结的贝加尔湖钓上一尾鲑鱼,开一瓶伏特加喝得酩酊大醉:我想看着我们的孩子在绿荫上飞奔,折一个纸飞机看它悠悠滑行。

我想要这地球活下来,陪着人类来到时间的`尽头。

我缄默着,地球缄默着,无人能恰当地回应这个问题。也许回答是毫无疑问的,当半人马座的恒星的光芒映照地球,百花盛开的情况下。也许回答是否认的,孤独漫长的旅途会将人类打磨抛光成一堆没有感情的碳基。

可是大家终究要流浪,由于它是唯一生存下去的期待,无论它产生哪种极大的灾祸,大家不能回头,从制定目标的第一天起,人类就从此回不去了。只有前行,才有曙光。方案即使漫长那又能如何,子孙后代的子孙后代]有穷尽,人类都会到达新的佳园。

大家选择希望。

到那个时候半人马座的恒星产生光与热,凝固的气体再次气化,冻土刚开始解除冻结,青草钻出路面,花瓣挂上枝头,鸟儿刚开始演唱,造型艺术与文学类足以再生,贝加尔湖的冰化为了水,我们可以相聚去钓鲑鱼,去成都吃火锅,看着小孩欢歌笑语发展,看着恋人笑靥如画。

流浪吧,流浪在这星辰中间。不管朝向哪种艰难,大家都不可以舍弃,生存下去。

这颗流浪星体,教我顽强。

我睁开眼睛。

地球依然光辉灿烂。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七

在看过《流浪地球》这部电影之后,我就对作者刘慈欣产生了好奇,于是我又找到一本他写的书来看,就是《十亿分之一的文明》。

小说讲的是:人类从波江星人那儿得知世代飞船“吞食者”来了,便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其实,“吞食者”上的居民就是当时地球上的恐龙,因怕生态不平衡而移民到“吞食者”上。后来使者大牙访问地球,劝人类投降,但人类不肯。之后经过最后一场史无前例的星战后,人类输了。但是恐龙都赞叹人类的勇敢。之后,地球被“吞食者”吃了,人类也被恐龙饲养。地球吐出来后就像它刚形成时的那样。等地球冷却后,幸存者回到了家园,他们牺牲自己救了地球。之后,被饲养的人类回到了地球上。他们证实太阳要闪烁一次,地球将再次毁灭。人类便想方设法通过科技,把一些人变成了微人。微人只有一个普通人的十亿分之一大。最终,微人生存了下来,人类文明保存了下来。

读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勇敢、不服输、善战、舍己为人。人类的这些行为令别人都赞叹不已,这本书也体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作者给出了恐龙灭绝的新想法,以及有外星人的想法。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八

《流浪地球》是刘欣慈即《三体》后的又一科幻题材小说集中的一本,我是通过有声阅读的方式读完这本书的,感受着中国式下的科技幻想魅力,在他构建的世界里遨游,或是上天或是遁地,剥开无比奇妙下的幻想,对未来世界发展的设想、期盼、向往与担忧,或许你刚开始会认为是一篇篇独立分体的小短文,各有各的精彩,其实早已在各段内容中埋下了伏笔,以点创面的手法,让人耳目一新。它需要通读完一整个篇幅后才能明白故事的脉络,我认为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文章描述着前太阳时代人类对地球过度的`窥探和资源的消耗,而使得后太阳时代的人类去渐变、适应、承受前者所带来的灾难环境。印象深刻的片段:

1、虽说科技技术在人类看来非常的牛b,但为探究跟弄明白自己无法理解和跨越的科学鸿沟,愿意为未来科学献身的一批走上神堂的科学家。

2、当最后一个人类开着宇宙飞船回来地球的时候,以为自己是最后一个人类的时候,地球已经由宏纪元进入了袖珍的细菌微纪元。

3、一位从西北农村出来的奋斗青年史,他并不知道有朝一日自己会登上中国太阳,还能与霍金一起太空散步,我想也只有作者能想的出来,应现在的一句流行话语,“人生达到了高潮”,也不过如此吧。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并不知道前行和远航的路已经有意无意的在下一个路口等着我们去开展与探索。与流浪地球光年时间的宽度和纬度相比较,缩短到现今的时间点人类的想法与认知是多么的渺小和微不足道,游走在流浪地球的心路旅程是拓开对想象的颠覆前行中的一个有力支点,让人有这个幸运和机会对科技科幻小说的一次畅享。本小说电影版已上线,特别期待通过电影的编排和视野呈现出小说中的中国科幻场景会是怎样一番电影下的现实场景。文中最贴近电影气息的是本书的最后一段很有画面的代入感。

通过深入剖析和自己的理解:警醒着我们一定要好好的呵护和珍惜身边拥有的东西。比如灿烂的阳光、新鲜的空气、绿色的植被、或是人亦或是物,当这些宝贵资源、情感被慢慢消耗殆尽时,才幡然醒悟,自己是多么的愚蠢和不可取,唾手可得的会不经意间让其溜走而不自知,这都需要去反思和自省的。感知着心灵的触摸,抚慰着脚下的热土,时代的步伐在大刀阔斧,科技的创新在时空里颠覆,未来的世界在想象里奋勇前进,留下纯真留下美好,又是另一番天地。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十九

假期里,我看了一部非常震撼人心的电影——《流浪地球》。因此,我特意去看了它的原著——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发现小说和电影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我也有了更多的感悟。

《流浪地球》中的未来,太阳即将死亡,其威力可以吞噬海王星。因此人类选择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人类在地球上建造发动机,并搬进地下城市。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加速,经受了岩浆的不断侵袭以及跨越小行星带时无数小行星的撞击,地球终于到达逃逸速度,脱离了太阳系。

作为科幻小说,作者大刘的想象宏大瑰丽,描写出的宇宙无边无际的孤独感和冰冷感一次又一次地触动了我的心灵。巨大的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让我觉得整个地球亦或是太阳系甚至是银河系都显得非常的渺小。不仅如此,小说还透露着现实的的问题:人类的困境和人性的极限,在种种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中,正隐含着人类对种种现实问题的深切思考。

大刘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的科幻小说把人类的感情作为重点。比如当地球第五次加速接近近日点时,人心惶惶,很多人都觉得地球马上就要被太阳吞噬了,甚至有人自暴自弃,爬上地面,想着现在被蒸发也比忍受着毫无希望、毫无未来的黑暗生活要好。

但是男主的父亲却告诉自己的家人:“我们必须抱有希望,这并不是说希望真的存在,而是因为我们要做高贵的人,在以前一个高贵的人需要有金钱、权利等等,但是现在,他只需要抱有希望。”这也是整本书带给我感触最深的地方,越是在绝境中,越要抱有希望,这才是人类高贵之所在。

然而书的结尾却给人漫长而冷漠的绝望。地球航出了冥王星的轨道,太阳却没有如期发生爆炸,人们开始质疑政府以至于叛变夺取发动机的控制权,把五千多名地球派残忍地处死,可没过一个小时,太阳就爆炸了,地球派所做的一切被证实是正确的。幸存的人们带着地球开始新的流浪。

读到这里,我的心里特别难受,像是有什么东西卡在心里。或许编剧也和我有一样的感受,因此电影在这一处做了很大的改变——希望不是等着别人来解救自己而是大家行动起来,永不放弃。在地球上的人付出了自己一切的努力之后,八千米高的喷射火焰依旧无法点燃木星,吴京扮演的角色驾驶飞船,带着飞船上的三十万吨燃料,为火焰续上了最后一段燃烧的距离,创造了奇迹。

“希望是我们这个年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希望是我们唯一回家的路。”是啊,无论如何,我们都应该守住自己认定的希望,总有一天你会得到所有的回报。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二十

好像流浪着的我,在广袤的银河系中漂流,不知道何时才能找到传说中的比邻星。

因为依附着太阳,因为太阳必将毁灭,所以必须去流浪。

为什么不能选择一起毁灭呢。为什么不能因为疯狂的热爱,而选择疯狂的殉葬呢。

因为若是生存大于一切,那一切皆可抛弃,包括那曾赖以为生的太阳。

它只是曾经,现在他只是灾难!

一切的迷茫,都是从流浪那天开始,就注定不再有选择的权利。不能再回头!

就算人马座三颗金色的太阳将天空照亮,温暖尘世。

但经过千百年磨难过后,得到的幸福,已经渗透了太多的苦楚。

地球需要的不是重生的喜悦,而是被动选择后的自我救赎。

皮肤上细小的伤口不易被察觉,可泪水一旦沾湿,苦痛就会标明它的位置。

就算沉睡了千年的种子从解冻的土壤中复苏。

他那隐隐的伤痕也深深的印在了根部。

谁能忘记启程时,那最后的一瞥时眼眶的盈盈。

没有太阳,何来地球。但太阳已死,为何地球还活着?

地球没有选择。因为选择流浪的是人类。

死是一种必然,活是一种欲望。

不知道要的是什么,只明了活着。就算再艰辛,就算再痛苦,都要活着。

好像这人生,好像这世界,好像这一切。

“我知道已被忘却

流浪的航程太长太长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东方再次出现曙光

我知道已被忘却

起航的时代太远太远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一声啊

当人类又看到了蓝天

我知道已被忘却

太阳系的往事太久太久

但那一时刻要叫我们一声啊

当鲜花重新挂上枝头

流浪的地球读后感(专业21篇)篇二十一

千年之后,太阳将会毁灭所有太阳系的星球。与其说坐以待毙,不如带上地球寻找新的太阳,开启流浪之旅。地球发动机带着地球前往新家园和史称“流浪地球”计划。地球到达木星想利用引力将自己抛出太阳系,因为发动机没有足够的燃料。意外发生了:由于木星里影响,地球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去。所有人力挽狂澜,但是终究无法摆脱木星的引力,在危急时刻,主角刘启想出办法:点燃木星,让木星爆炸并推离地球。地球开始流浪......

没有人听从他们,只顾返回与亲朋好友做最后的告别,刘启和朋友们的计划陷入困境。看到这儿,我在想:人类终究自私。相互斗争,除了失败以外,没有好处,人类又何时能放下分歧达成一致呢?何时又能把大家的利益看成自己的使命?这样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就不会发生争执战争、极寒、地震、缺氧,让地球发动机无法运转,无法得到原料,让地球向木星坠,人类将会加快进步。

当人们认识到了挽回地球的重要后,努力让可以点燃木星的地球发动机火焰升高。可是还差了不少的距离,在千钧一发之际,领航员刘培强,也就是刘启的爸爸,引爆了领航员空间站和木星,最后英勇牺牲。这是一个悲剧,与刘启的一别成为了最后一别。但这也是美丽的悲剧,人类得救了,地球得救了。地球,又开始了流浪之旅。刘培强知道,留在“领航员”空间站,绝对安全。可他选择了死亡,他知道人工智能莫斯得到联合国的授权,将会“判逃”并实行火种计划,可他选择了自毁。比起那些只想回家,不愿浪费一点时间的人,他甘愿与儿子永别,牺牲自己拯救世界。他舍己为人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身边的警察、消防员、医生......还有许多热心人不也是这样?他们在危难时刻选择勇往直前,救出鲜活生命,而迎接自己的是绝境甚至死亡。我们万万不要等到此时,才珍惜亲情,放下鸡毛蒜皮的小事,再多仇恨与抵不过血肉之情。

在火种计划中,人工智能莫斯放弃地球,想带着人类以及动物植物的受精卵逃跑,繁衍新的人类。我想这样的人类毫无感情,他们没有亲人没有父母。正如电影中所说的“我不想那一别成为我与儿子的最后一别。”人类守护的不仅是这个星球,更不是人类的生命,更是人与人之间的深情,这样人类的历史传统美德,才能祖祖辈辈的,发扬下去。

看完这部影片,我没有陌生的感觉。千万年之后,说不定“流浪地球”会成为现实。流浪是遥远的,而感情和热血是现实的。珍惜与亲人的时光,珍惜自己的生命,让生命变得有价值。

相关范文推荐

    中秋月思念情(通用18篇)

    优秀作文不仅展现了作者的知识储备,还展示了他们的独特才华和修养。请大家欣赏以下作文片段,感受其中的思想碰撞和情感体验。夜幕降临,天空拉下帷幕,一轮明月冉冉升起,

    大班开学教学计划(精选21篇)

    教学计划还应该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以及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和多样化。教学计划是指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合理组织和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材选用

    班主任在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示例(汇总15篇)

    开学典礼是每个学年开始时举行的一场盛大仪式,标志着新的学期的开始。这些开学典礼的照片记录了难忘的瞬间,让人感受到校园的活力。同学们,你们结束了高一年级的学习,结

    医院健康教育年度工作总结(模板15篇)

    通过医院工作总结,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自己在不同工作任务上的表现,找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医院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去外企面试的英文自我介绍(专业17篇)

    自我介绍可以帮助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和友谊,它是打开沟通和交流的第一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进入外企工作是很多人的梦想,因为确实

    大学生个人年度述职报告(通用22篇)

    通过撰写述职报告,我们可以审视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措施。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述职报告样例,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写作思路和方法。敬的各位领导、各

    村镇基础设施的自查报告(优秀17篇)

    在一段时间内,我们应该及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反思和总结,这就是自查报告的意义所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自查报告的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按照市委、市政

    大学生思想汇报第一季度(优质15篇)

    思想汇报是对自身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未来发展规划进行审视和总结的重要途径。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思想汇报实例,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敬爱的党组织:岁月如斯,时

    酒店餐饮合同(模板21篇)

    合同协议可以规范商业往来的流程和规则,避免纠纷的发生。参考下面的范文,您可以更好地理解合同协议的结构和要点。聘任方:(简称甲方)。受聘方:(简称乙方)。身份证号

    厉行节约团日活动方案(优秀24篇)

    通过团日活动,学生可以增强对团队的归属感和集体荣誉感。如果你需要写一篇团日活动总结,以下这些范文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随着经济发展以及新型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