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FS文字使者

教案模板的使用应当与教师的教学风格相适应,注重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下面是一些经过验证的教案模板,它们已经经过多次实践并取得良好效果。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一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能够熟练地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充分联系学生生活加深对数感的培养。

让学生经历系统整理数学知识的过程,形成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通过复习,使学生更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通过解决问题,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生经历整理加法算式发现其排列规律的过程,能感受到加法算式排列的有序性和不同加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做游戏吗?下面我们来做“找朋友”游戏。

游戏的形式应多种多样,可采用以下几种游戏:

2、一生出3个手指头,另一个出一个数能和他组成6(7、8或9)

3、拍巴掌,学小猫叫等游戏组成6、7、8或9。

这样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游戏中得到了乐趣又巩固了6、7、8、和9的组成。你能写出不同的数的组成吗?(教师随机说出容易出错的数的组成让学生写出)

如:[设计意图]

把枯燥的教学内容融入游戏和日常生活之中,使数学知识变为鲜活的富有生命的小精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进一步认识数学知识。

二、探究体验

师:请小朋友们回忆一下,这一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什么?今天咱们要把学过的这些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比一比哪个同学学得好!

(一)基数和序数的复习

1、猜一猜:投影出示p78第1题的主题图。

师:请小朋友仔细看图,你看到了什么?

2、联系生活,说一说你的家住在哪条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预设]家住在哪条街?几号楼?几单元?几层?不符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那些地方有我们学的数字。师在学生汇报的同时板书学生说的数(1——10)。

(二)自行探究,找出规律

引导二:怎么排列比较好?

2、整理加法表

师:请每个同学想一想,你准备按什么顺序排列这些加法算式。(可在此节课之前引导学生对1—5的加减法进行整理。

目的是让学生对5以内的加减法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更重 要的是让学生提前经历整理知识的过程,学习整理知识的方法)

3、研究加法表。

师:这是老师整理出的加法表,仔细观察,竖看、横看、斜看,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位说一说。

师:根据算式的.特点和规律,你想想用什么方法能很快的记住它?

4、计算。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得数。

(三)小组合作,实践操作

1.出示减法表

师:表中写出了一些减法算式,还有一些减法算式没有写出来,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看它是怎么排列的,然后按这个顺序把其它的减法算式写出来。

请小组长负责,组织好本组的同学填写算式。可以采取一人填一道,开火车填的方式。

教师巡视指导。

2、研究减法表。

师:请大家根据刚才填算式的过程,看看表里的减法算式是怎样排列的。

3、计算:顺着表上某一行算式的顺序,让学生很快说出这些算式的得数。

教师任意指定一些算式让学生很快说得数。说一道加法,让学生很快说出相应的两个减法算式和得数。

(四)看图列式

教师:看图你能列出几个算式?(引导学生选择画面,列算式。)

[设计意图]

自主探索、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在减法表的复习中让学生先观察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进行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提出问题。小组合作寻找问题答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三、方法应用

1、基础练习:

2、看图列式:

3、拓展题:

[设计意图]

采用多种练习形式,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达到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的教学目标。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这节课,你的表现如何?你认为我们班,谁的表现最好,好在哪里?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二

(二)使学生认识“-”号,会读减法算式.。

(三)初步渗透应用题的基本结构.。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建立减法的概念.。

难点:理解减法的含义.。

课前准备。

(一)教具:小女孩拿气球图、小鸡、小燕子图.2本画册、3支铅笔、2个皮球.。

(二)学具:小圆片、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2,3的组成:

出示小黑板:

2.看卡片口算,并说计算方法:

1+1=2+1=1+2=。

(二)学习新课。

导入新课:老师演示,学生回答.。

老师手里拿着几本画册?(2本)。

老师送给同学几本?(1本)。

还剩几本?(1本)。

(1)出示小女孩拿气球图:

引导学生看第一图,提问:

图上画的是什么?

小女孩手里拿着几个气球?(2个)。

再看第二图,提问:

想一想,这幅图是什么意思?(1个气球从手中飞起,女孩手里还剩1个气球)。

请2~3名同学把两幅图完整地说一遍.(女孩手里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2)认识减号,会读减法算式:

师边指图边说:从2个里面去掉1个,求还剩几个?就是要从2里面减去1,用算式表示是2-l-1.(板书)。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减法的初步认识”.老师板书课题.。

师指算式中的减号说:这个符号叫减号(板书一减号)。

这个算式读作:2减1等于1.(齐读)。

(3)讲减法的含义:

提问:2,1和1在算式里各表示什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表示原来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提问:这1个气球是从哪个数里飞出的?

表示有2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1个.。

指名(2~3人)把算式的意义说一说.。

2.教学3-1=2.。

(1)出示小鸡图:

提问:图上有几只小鸡?(有3只)。

老师在1只小鸡外面画上虚线圈.。

提问:这叫虚线圈,它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几只?

(2)练习说图意:

师说:谁能把这幅图的意思用三句话表达出来.(有3只小鸡,跑了1只,还剩2只)。

自己小声练习说、两人一组说、指名说.。

(3)用算式表示;

师说:大家能用三句话把图意说清楚.那用算式怎么表示呢?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

3-1=2。

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师说:你们说得对!有3只小鸡,跑了1只,求还剩几只,就要从3只里面减去1只,(边说边指板书)所以用减法计算.还剩几只呢?(还剩2只)。

指虚线圈问:这个虚线圈表示什么?(表示去掉的意思)。

3.教学3-2=1.。

(1)出示小燕子图: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然后启发学生看图列算式.。

师问:你们能看图列一道算式吗?

指名说算式,老师板书:3-2=1.。

师问:你为什么这么列?你是怎么想的?

老师要多叫几个学生说,对说得好的要给予表扬.。

师问:原来有3只小燕子,飞走了2只,要求还剩几只?用什么方法计算?(用减法)。

提问:我们不看图,能求出2-1=3-1=3-2=这几道题的得数吗?

老师引导看数的组成:

指名说,怎么想的?

(三)巩固反馈。

1.摆一摆,算一算.。

(1)摆出3朵花,拿走2朵,还剩几朵?

指名说算式:3-2=1.。

(2)摆出3个圆片,拿走1个,还剩几个?

指名说为什么用减法计算?

2.老师用实物演示,学生用数字卡片摆算式.。

(1)老师拿出3支铅笔,发给同学1支,还剩几支?学生摆出:3-1=2.。

(2)老师手拿2个皮球,送给同学1个,还剩几个?学生摆出:2-1=1.。

3.看图说图意.。

提问:图中的虚线圈表示什么?

5.做拍手游戏:

老师口述算式,全班拍手表示得数.。

2+1=2-1=3-2=。

3-1=1+1=。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这节课是学生学习减法的开始,在本单元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以后学习10以内的减法打下基础.课堂设计的安排是:

板书设计。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用数的组成计算8的减法;

2、使学生掌握看图列减法算式;

3、使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正确计算8减几。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具。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动画片中的巧虎吗?(喜欢)。

师:今天巧虎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上和小朋友们一起去学数学,好不好?

三、复习。

首先巧虎带我们来到开心乐园里面,复习一下我们以前学习的知识。

1、开火车,算一算。

师出示数字卡片,开火车回答问题。

4+2=7-3=2+4=1+6=6-5=3+3=。

2、复习8的分成。

老师出示题目,让学生回答,8可以分成()和()。

3、揭题:刚刚我们复习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小朋友都表现的非常棒,下面我们一起来到聪明乐园里学习新的知识,好不好?那么,今天巧虎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什么呢?出示课题:8减几。学生齐读课题。

四、探索新知。

1、吹气球。

师:看,这是什么?有几个气球?我们一起来数一数。

生:8个气球。

电脑出示动画:气球正慢慢的飘动起来。

师:哎呀!气球怎么飞走了,飞走了几个气球?还剩下几个?你能完整地说吗?

生(尝试说):原来有8个气球,飞走了1个,还剩下7个。

生(边操作边说)。

师:气球飞起来我们用虚线框起来,用什么方法计算呢?(减法)应该怎么列式呢?主要强调看见虚线就是用减法。

生(尝试说):8-1=7。

师:算式中8,1,7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师:算式中8,7,1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2、吃糖果。

师:巧虎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生:糖果。

师:图上有几个糖果呢?

生:8个。

师:看一看吃掉了几个?还剩下几个?算式应该怎么列呢?

师:我们用虚线把两个糖果框起来,表示吃掉了,用什么方法计算?应该怎么列式呢?主要强调看见虚线就是用减法。

生(尝试说):8-2=6。

师:算式中8,2,6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师:算式中8,6,2表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

3.智慧果园。

(1)师让学生数一数黑板上有几个草莓?

(2)现在师拿走一个草莓,放在虚线左边,看到虚线用什么方法?怎么列式呢?。

(3)让学生回答问题:8-1=7,同时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列式8-7=18-2=68-6=2。

五、游戏:摘苹果。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巧虎想和小朋友玩一个摘苹果的游戏,好不好?

大家一起数一数树上一共有几个苹果,先看看老师摘了几个苹果,然后列式。请学生点击鼠标——摘苹果,提问:这位小朋友摘了几个苹果,树上还有几个?(齐数)我们把摘下的苹果用虚线框起来,谁能列出数学算式?(指名学生回答)。

四、巩固新知:

1、看图列式。

课件出示各种生活中的图片。

(1)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图的意思。

(2)学生列式。

(3)师评析,表扬回答问题好的学生。

师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作业纸,师巡视指导。

(4)师让学生上台说一说图的意思。

(5)让学生列式。

(6)师评析,表扬回答问题好的学生。

六、小结:

今天我们和巧虎一起学习了8减几,巧虎和我们玩的真开心,每个小朋友都非常聪明。最后我们一起和巧虎说再见吧!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四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和初步的概括能力.。

3.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圆柱和球的特征,会辨认这两种图形.。

教学难点。

正确认识球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牙膏盒、魔方)学生说出是什么形状的.。

师:今天我们继续认识新的图形.。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圆柱.。

(1)直观感知.。

分别出示实物:罐头桶、笛子,学生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老师贴图板书:圆柱.。

(2)认识特征.。

师:你发现圆柱有什么特点?(上下两个面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把圆柱放倒,它可以滚动.)。

(3)举例.。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的?

学生举例.。

为什么超市里的大家宝薯片要立着放?(避免滚动)。

2.认识球.。

(1)直观感知.。

(2)认识特征:

师:球上有平平的面吗?你把它放在桌上或地上,它会怎么样?(滚动)。

(3)举例.。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是球状的?

学生举例.。

3.区分圆柱和球.。

师:圆柱和球有什么不同?(圆柱上面有平平的面、球面上没有,圆柱只有放倒才会滚动,球能向四周任一方向滚动)。

三、巩固练习.。

1.完成书上做一做(图片“做一做2”)。

2.出示图片“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后订正.。

3.给图形分类.。

学生以组为单位给图形分类,然后全班进行交流.(学具颜色不同,学过的四种形状都有,可以按颜色分,也可以按形状分)。

4.摸图形(辨认四种图形)。

(1)请一名同学到盒子里摸老师指定的图形,其他同学判断他摸得对不对.。

(2)小组进行摸图形游戏.。

5.捏图形.。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又一起认识了什么图形?圆柱和球有什么特点?(带学生说一说)。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搭积木。

游戏目的。

1.通过学生接触不同形状的积木,熟悉各立体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游戏准备。

有正方体、长方体、球、圆柱等形状的积木.。

游戏过程。

1.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发给一副积木.。

4.全体学生评判出最优作品.。

捏图形。

游戏目的。

通过捏图形使学生切实地了解各图形的特征.。

游戏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盒橡皮泥.。

游戏过程。

2.每个小组评出一个优秀作品参加全班的评选.。

3.全班评出一、二、三等奖.。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五

感知生活中平均分的现象,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的能力。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在这次活动中利用了动物造型的软体组合玩具,将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其中,调动幼儿的活动兴致;自制了有立体感的蝈蝈教具及头饰,更形象具体地体现活动的内容-装蝈蝈。

让它们和我们一起玩吧!

2.理解平均分发放玩具,教师表现:呀,小玩具在路上睡着了,而且是几个小动物背靠背摞在一起睡着的,那我们先不叫醒它们,老师轻轻地发给每组小朋友一筐,你们也轻轻地拿,每人拿2组小玩具,再轻轻地放到你的前面,不要拆开,让他们再睡一会吧。

引导幼儿:数一数:你有几组玩具?每组有几个?两组玩具一样多吗?向幼儿介绍2组玩具的数量一样多就是平均。

小结:每个小朋友分到的玩具一样多,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就是分的一样多。

引出平均分的方法-一个一个地分。

请幼儿用一个一个地分的方法,将手中的玩具平均分成5组,看一看每组几个?一样多吗?

小玩具有些累了,那请小朋友将他们平均分成2组,然后背靠背摞在一起,放回小筐子里,让它们睡一会吧,装蝈蝈:

引出:

出示蝈蝈:原来它们的蝈蝈笼子坏了,没地方去,于是我就把它们带来了,进行活动-装蝈蝈:

请幼儿黑板上示范装蝈蝈。

数一数一共有几只蝈蝈?平均分到5个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几只?

4.巩固平均分小蝈蝈在笼子里可舒服了,你想变成小蝈蝈,体验到笼子里玩的感觉吗?

引出游戏-装蝈蝈介绍规则:10个幼儿戴头饰扮演蝈蝈,呼啦圈代替笼子, 幼儿和老师倒数10个数。10个"蝈蝈"同时装到5 个笼子里。要求每个笼子里的蝈蝈一样多。

组织幼儿做游戏,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结束,发放玩具作为鼓励5.

带领幼儿带好玩具一起去做区角活动。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六

实验目的。

1.使学生初步了解天平的原理.。

2.使学生学会自己制作、使用天平.。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所需材料。

两只塑料杯子、粗线、硬纸板、直尺、毡头笔、衣架、吸管、黏性胶带。

实验步骤。

2.用毡头笔和直尺在纸板上画上刻度,把中线画得突出一些.。

3.用胶带将吸管贴在衣架的下边,让吸管指着下方.。

整体图如下: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七

3、在合作时能够听取同伴的意见协商解决实际问题。

【活动准备】。

教具:实物投影仪、电视机、路路通操作材料一份(幼儿多元能力探索课程——数学大班下p7)。

学具:路路通操作材料每人一份、画好路径的硬纸板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活动。

1、师:你们都玩过走迷宫、拼图的游戏,今天我们也来玩一个象这样的游戏,名字叫“路路通”。你们需要用一些这样的路径图板,在两个小朋友之间铺一条路。

2、出示画好路径的硬纸板。

师:(1)幼儿观察。

(2)请幼儿尝试操作。

小结:出口相连,路就通了。

3、介绍游戏。

(1)布置任务。

a、介绍场地,明确爱心的位置和用途。

b、路铺好后,走一走,试一试,这条路能不能通到好朋友家。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指导。

二、操作活动。

1、出示路路通操作板;

2、交待操作要求;

3、幼儿操作活动,教师指导。

4、评价活动。

(1)幼儿介绍。

(2)教师小结。

四、拓展活动。

1、交待分组活动要求,

2、幼儿操作,

3、邀请客人老师共同探索。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八

小班《认识圆形》的教学反思《认识圆形》这节课在开始部分我首先和孩子们一起玩抛皮球的游戏,然后让幼儿想一想,说一说什么物体和这个球的形状一样的呢?借助故事情节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并且让孩子们给小兔送生日礼物的办法了解,圆形的特征,孩子们都能勇跃的参与进来,并且在动手将圆形的物体从许多物体中拿出来,孩子们也都能成功的完成任务。紧接着提供幼儿人手一份操作材料(橡皮泥)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幼儿不受任何的限制。我用鼓励、启发性的语言,建立激励鼓舞的环境,让幼儿保持开放的心态,使幼儿个性化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总之:本次活动中我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操作的丰富材料的环境,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可选择性、可操作性的空间。使幼儿能独立的操作材料,。并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的自主性,选择性,独立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活动,达到了主题总目标预设的要求。开展的橡皮泥手工制作,比较符合幼儿的兴趣和经验,激励了幼儿自主探索。给了幼儿一个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再一次次的尝试中积累了经验。学会了自主的学习。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九

《加法的认识》教学反思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许已经不是初步认识的,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于是我的整堂课都将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作为重点。作为一个一年级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这节课是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既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开始,也是应用题的启蒙。上这节《加法的初步认识》,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合并。

本节课的开始,我先找三名男同学上来,提问,老师找了几名同学上来?又找一名女同学上来,接着提问老师又找了几名同学上来?然后通过一个把孩子们合起来的动作提问,老师一共请了几名同学上来?并请学生描述一下刚刚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能够熟练描述的基础上,提升难度要求配上手势再次描述,从而体会手势的合并,并导入课题,数学里面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有一种运算叫加法。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首先出示第一张小丑气球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出示第二张小丑气球图,让学生观察两幅图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用手势配合演示,同而让学生再次感知合起来。接着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合并的理解。教师通过。

总结。

用手势动作可以表示合起来,用圆圈也可以表示合起来,从而引出数学里面表示合起来的运算“加法”。根据已有情景教学加法算式31=4,并教学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三、

多层次练习巩固。

提高在课堂练习中,我设计了看图说算式的意义,听故事找算式,给算式编故事等多层次练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维的习惯。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使他们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十

2、使学生初步体会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最简单的方法。

3、通过学生操作、表达使学生经历加法的计算过程。

4、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激励每个学生说出自己计算4+1=5的过程。

教学难点:使学生会用数的组成知识来计算5以内的加法。

设计意图:

1、  注重培养学生看懂图意,会用语言表达清楚图意。 。

2、  引导学生算法多样化,但要找到自己最简单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继续演示:又飞来一只小鸟(学生观察)。

问:看到这些,你能提些什么问题?

接着让学生思考:求草地上一共有多少只小鸟,可以怎样列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小鸟图的下面显示:4+1=    )。

二、合作交流,探索发现。

1、小组合作,探索多种算法。

问:4+1等于几?你是怎样算出来的?请把你的方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

2、全班交流算法。

(对得出不同算法的小朋友给予鼓励,并显示得数5)。

三、分层练习,辨析理解。

1、“做一做”第1题。

(1)先请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请小朋友在全班交流。

(2)学生汇报算式;3+2=5 ,2+3=5。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观察上面的这两个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使学生初步感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规律)。

2、“做一做”第2题。

要求学生边摆边列算式。

四、联系生活,丰富联想,巩固深化。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五、全课小结。

课后反思。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加法含义。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节课明显的缺陷:(并分析原因)。

改进的措施: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十一

本节课的难点是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这个算理。我利用3种不同的画图方式反复帮助学生理解此算理。

1.画小棒分析算理。

2.计数器画珠理解算理。

3.画线(我会用线表示出计算过程。)。

我遵循“三不讲原则”,体现了自主高效。学生已会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学会的`不讲讲了也不懂的不讲基于这三不讲原则,我将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1.情境创设——少讲。

2.算理的探讨、算理的巩固、练习中大部分学生错的题——精讲。

3.练习中大部分人会做的题——不讲。

4.练习中少数人错的题——个别讲结果证明老师讲的到位,不罗嗦、不重复,学生学得轻松,算理掌握得较好。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十二

加法对现在的一年级学生来说也许已经不是初步认识的,因为大多数学生都在上幼儿园大班时已经把计算训练得很快了。但是我个人认为这其中有些是机械化的,学生不太理解到底什么是加法,于是我的整堂课都将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作为重点。作为一个一年级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尤为重要。这节课是教学加法的初步认识,既是学生学习加法运算的开始,也是应用题的启蒙。上这节《加法的初步认识》,我想了很多的方法。

一、谈话导入,初步感知合并。本节课的开始,我先找三名男同学上来,提问,老师找了几名同学上来?又找一名女同学上来,接着提问老师又找了几名同学上来?然后通过一个把孩子们合起来的'动作提问,老师一共请了几名同学上来?并请学生描述一下刚刚的过程,从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能够熟练描述的基础上,提升难度要求配上手势再次描述,从而体会手势的合并,并导入课题,数学里面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有一种运算叫加法。

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进一步感知加法的含义。首先出示第一张小丑气球图,让学生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出示第二张小丑气球图,让学生观察两幅图发生了什么变化,试着用语言描述出来,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教师用手势配合演示,同而让学生再次感知合起来。接着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画一画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合并的理解。教师通过总结用手势动作可以表示合起来,用圆圈也可以表示合起来,从而引出数学里面表示合起来的运算“加法”。根据已有情景教学加法算式31=4,并教学算式的读法及各部分表示的含义。

三、多层次练习巩固提高在课堂练习中,我设计了看图说算式的意义,听故事找算式,给算式编故事等多层次练习,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思维的习惯。

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通过数学学习,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说出生活中能用加法算式表示的事例,使他们加深了对加法的意义的理解,又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为今后学习应用题打下了基础。

加法的认识的教案(模板13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教材从观察情景图入手,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事情,然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说一说人民币的用处;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离学生生活实际比较近,他们在学前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所以接着可以让学生自主观察、认识、交流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再从分类、换钱等活动中深化人民币的认识,从中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目标:

1、在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认识人民币。

2、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3、通过换钱的游戏活动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认识人民币及单位,知道1元=10角,1角=10分。

教学难点:

在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面值人民币票样、零钱。

教学流程:

一、故事导入。

了解人民币的历史,体会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

二、说说人民币的用处。

1、同桌互相认。

2、考眼力,指名认识人民币。

3、交流你是怎么认的。

4、仔细观察,你还能看到哪些主要的图案。

四、分类。

1、同桌合作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进行分类。

2、在实物投影下汇报。

五、猜价钱。

出示一些文具,猜猜它们的价钱,再出示实际应付的钱,让学生认一认。

六、在换钱过程中体会1元=10角,1角=10分。

1、师用1角换学生手中1元,在活动中体会1元=10角。

2、唱歌《一分钱》。

七、小小银行,模拟换钱。

(1)师生换钱。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八、摸袋游戏。

九、全课小结。

课堂实录:

一、故事导入。

师:我们都知道,现在在买东西的时候用什么付帐?(钱)可是,古时候还没有出现货币之前,人们是怎么购买东西的。让我们一起来看个小故事。(课件播放故事)。

老师带着学生回顾这个故事,故事中的这个人想买什么?(船)卖船的人让他用什么买才肯把船卖给他?(羊)他又找卖羊的人,卖羊的人需要什么?(斧头)还好他身上带有斧头,这样他用斧头买了羊,又用羊买了他想要的船。你觉得他这个买法怎么样?(很麻烦)还是现在有了钱便利多了,我们国家的钱叫什么?(人民币)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课题)。

二、说人民币的用处。

师:想一想,我们生活中的哪些地方会用到人民币?

生1:买吃的东西的时候。

生2:买衣服的时候。

生3:买车,给车加油用到钱。

生4:妈妈发工资。

师:老师这也有些例子,咱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出示课件)。

1、上车投币;

2、到超市购物;

3、到柜元机提款。

师:刚才我们说了人民币有这么多用处,那你认识它们吗?

1、同桌互相认人民币。

师:老师给你和同桌准备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着各种面值的人民币,你和同桌一张一张的往外拿,每拿一张就互相认一认。(老师巡视并提醒边认边说说是怎么认识的?)。

2、汇报交流。

(1)师:老师这也有一套人民币,想考考你的眼力,你能快速认出他们吗?

课件依次出来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2元、1元、5角、2角、1角、5分、2分、1分。学生认。

(2)师:你们可真厉害,是怎么认的?

生1:我是根据颜色认的,我知道100元是红色的。

师:你说得很多,那是不是只有100元是红色的呢?只根据颜色认行吗?

生2:我是根据大小认的,大点的是100元的,小点的是1元、2元的。

师:那差不多大的怎么区分?

生3:我是根据上面的数字认的?

师:只看数字行吗?那1元和1角都写着1。

生4:除了看数字还要看上面的汉字。

师:数字后面都有哪些汉字?

生:有圆、角、分。

师板书:圆(元)角、分,这就是人民币的单位,一齐读一下。

(3)你们静静地观察这些人民币,看看你还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生1:我发现上面有毛主席的头像。

生2:我发现上面有花卉。

生3:我发现上面有国徽。

师:“国徽”你找到了吗?它是什么?(它是我们国家的标志,所以我们在使用人民币时一定要爱护它,不要乱写乱画)。

四、分一分。

师:你们看,这些人民币这么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咱们给它分分类整理一下吧。

(1)先自己想一想可以怎么分?再和同桌商量商量,一起在桌子上把它整理好。

(2)集体交流(实物投影演示)。

生1:是按钱上的数字的位数。

师:你的想法真独特。

生2:是按纸币和硬币分的。

生3:是按元、角、分分的。

师:同学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小朋友们要注意,因为人民币有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会留下病毒和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们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好习惯。

五、猜价钱。

课件依次出示:一支铅笔、铅笔盒、书包让学生猜,再出示钱让学生认。它们分别是3角、6元5角、35元。

师:我们现在了解了这些文具的价钱,又认识了钱,以后再买文具时我们就可以不用爸爸妈妈带着了。

六、兑换人民币。

1、1元=10角。

师:咱们又认钱又换钱一定很累了,一起唱首歌休息一下吧。课件放《一分钱》。

七、小小银行,换钱游戏。

(1)师生换钱。

师:您好,我有一张5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1:好的,我用5张1元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我这有一张2元钱谁愿意换给我?

生2:我用两张1元钱换给你。

(2)同桌练习。

(3)指名表演。

生1:您好,我有一张1元钱,麻烦您给我换些零钱好吗?

生2:好的,我用2张5角钱换给你。

师:谢谢。

生:不客气。

师:这个小营业员不仅称职还很有礼貌,这1元钱还可以怎么换?

生3:5张2角。

生4:10张1角。

八、游戏:摸袋。

师:我这还有一个好玩的游戏,想不想玩?仔细听规则。

我这有两个袋,一个上面写着1,里面装着带有数字1的钱,一个上面写着5,里面装有带有数字5的钱,咱们男一组,女一组,每组派一个代表各从袋子里摸一个钱,大者为胜。

利用课件分别从两个袋子里随机抽出5分、1角;5角、1元;5元、1分。

九、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人民币,肯定有很多小朋友会独立到使用人民币了,但我们还是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不要乱花钱。

课后反思:

课程改革赋予我们很多新思想和新理念,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学生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本节课我正是用这种理念来设计教学的,力争体现课程标准中的三维目标。

这节课我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通过讲故事、做游戏、唱歌等活动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开始的故事引入,使学生了解了人民币的发展历史,从中体会人民币的优越性以及认识人民币的重要性。猜价钱的游戏是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巩固人民币的认识,培养他们的估计意识,在猜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摸袋的游戏是让学生在深化人民币认识的同时,在比较过程中体会到辨认人民币不仅要看数字还要看后边的单位。这些知识都渗透在这些有趣的活动中,使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探索学习中来。

在这节课上学生有三次进行了自主合作学习,分别是认钱、分钱、换钱。为了使他们的合作学习落到实处,我首先为他们创设合作的氛围,课前我让他们与同桌交朋友,握握手,为合作创造条件。学习前我让他们明确内容和要求,使他们知道该干什么和怎么干,保证了活动顺利进行。学习时我以朋友的身份加入到他们的讨论中,指导他们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内化了所学知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后来模拟换钱游戏时学生不够熟练,主要是因为为学生提供的时间不够充分,为他们准备的学具不太好辨认,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到对于一年级的孩子,除了要让他们扎实地掌握所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他们如何思考问题,如何倾听交流,使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全体学生的课堂。对于教师而言,更要提高驾御课堂的能力,以不变应万变,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和谐。

相关范文推荐

    寒假之暇四年级大全(14篇)

    优秀作文应该注重细节描写和形象感染,使得作品生动有趣。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作文的片段,看看别人是如何运用语言魅力和观点独特性来打动读者的。

    大班二等分和四等分的教案(通用21篇)

    在大班教学中,教案的设计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组织能力的关键。在阅读这些大班教案范文时,请大家注意其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活动是根据《幼儿园教育

    粗心的小猫三年级(模板22篇)

    优秀作文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增添文章的魅力和吸引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参考。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在我的生活中,我也

    满满的幸福(通用20篇)

    优秀作文要求作者在思考问题的同时,要有独立的见解和深入的思考。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体验其中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78、这是通往幸福的钥匙,因为只要你

    新员工转正申请书版二(热门21篇)

    撰写申请书需要我们综合运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和个人认知等多个方面的技能,以确保申请书的有效性和说服力。如果你正在准备写更多申请书,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范文,或许能

    读乌丢丢的奇遇有感(实用15篇)

    一篇优秀作文应该具备清晰的结构、准确的论述和丰富的内容。这些优秀作文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个性,同时也给读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寒假中,我读了一本好书《乌丢丢的奇遇》

    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优质19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教学工作计划范文8: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计划,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本期高二地理教学将认真遵循

    企业党支部工作报告(模板21篇)

    工作报告是我们向上级领导汇报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够展示我们的工作能力和成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工作报告范文,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相关的报告写作方法

    成长足迹初中初二成长足迹(专业17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给予希望和梦想的力量,通过文字的启示能够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大家能够从中学习到一些有用的写作技巧。。人的生命犹如银河

    乡村医生的自查报告(热门19篇)

    自查报告是我们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一种自我检查方式,通过它我们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改进。想要写一份出色的自查报告,并不难,下面是一些经典的案例供大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