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文锋

英语是一门实用性强的语言,掌握好英语可以为我们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看看下面这个英语学习的范文,或许可以给你一些学习上的启发。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一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成就。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hank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请支持者列出引用证明。)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荣誉。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4月,荣登“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返回目录。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

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

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

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

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

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

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决定,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

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

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

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

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

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

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

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

袁隆平近年来,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荣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

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

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返回目录。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他的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新浪网评)。

袁隆平热爱祖国、一心为民、造福人类的崇高品德,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同心同德的思想风范,与时俱进、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险、执着追求的坚强意志,严以律己、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是当代中国人学习的楷模,更是新世纪呼唤的时代精神。(贾庆林评)。

袁隆平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中国科技评奖委员会评)。

返回目录。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二

大家好!

当金戈铁马的喊杀声渐渐远去,谁,会为人们所崇拜?在曾经一次媒体调查中,有舞台上的`明星,有英勇的烈士,还有伟大的领袖,直到这份名单的最后,袁隆平教授的名字才挤入我的眼帘,这入选的科学家默默守望着人们对科学家的那份敬重,而到了第二年,这的守望者也消失了。

数年前的一个夏天,在湖南安江的一块农田里,一位农民模样的人,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着头,弯着腰,正在寻寻觅觅。他,就是袁隆平。在那时,他是安江农校的一位教师,正在寻找雄性不育株水稻,以便进行水稻杂交试验。在次年六月份,他带领助手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先后共检查了1.4万余株稻穗,找到了6株天然的雄性不育植株,之后耗时六年进行试验。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挫折,袁隆平并不气馁,继续坚持着。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于一九七三年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与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每年增产的稻谷可以多养活几千万人口。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们带来了福音。”

周国平说过,有着纯正追求的青春岁月才是最美好的。在这最美好的时光中,我们崇拜的对象不应该是聚光灯下那些所谓的“星”,而是那些能够激励我们,充实自我的,真正为社会做出奉献的人。让我们,将目光转向像袁隆平教授一样无私奉献的“星”,让我们与星光同熠。

谢谢大家!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三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饭菜时,就要想着我们国家有这么一位英雄,他就是袁隆平爷爷。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生于北京,祖籍江西九江德安,现居湖南长沙。他拥有的称号分别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等等荣誉称号。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根据它育种的杂交水稻品种及研究水稻单位产量,由耕产300公斤上升到900公斤以上,它也被广泛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80年5月,袁隆平被美国邀请赴美进行杂交稻这种技术指导。9月中国农业科学院和国际水稻研究所,共同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举办杂交水稻科技国际培训班,袁隆平作为主讲人,给来自10多个国家的专家讲授杂交水稻方面的主要课程。

所以要做怎样的人,我想应该就是要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吧,只有有了崇高的理想才有崇高的人格,所以当我们今天学习袁隆平爷爷那么的美好的品质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翰林满身1皮肤黝黑,真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泥腿子的人,展示给我们的却是人格的光芒。

所以我们应该向袁爷爷学习他的优秀品质!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四

以大纲,考试说明为依据,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以人教版新教材为依托和基础,根据本届高三高考实行“32”模式,我们必须制定全面的、科学的、系统的、针对性强的复习计划,来充分提高我校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并且密切关注今年的高考动态,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潜能,学生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扎扎实实抓好双基,通过综合训练,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解题技巧,以适应新的高考形式和要求。

二、情况分析。

本届学生虽然已经经过两年的高中英语训练,但情况仍不容乐观,基础不够扎实,完形填空,阅读理解,改错和书面表达等综合能力堪忧,且相当一部分学生不重视英语,所以在对学生全面强化督促的同时,如何抓好基础,强化针对性,有的放矢提高讲和练的方法及效益,成为专项与整体复习中的一大挑战。

三、总体安排。

第一轮复习:本学期完成高中第三册上全书及部分下册课文的课文教学,并结合第一二册课文知识点进行复习,且进行词汇复习,为第二阶段复习打好基矗且每两周进行一次综合测试。资料采用世纪金榜《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及其配套练习,《导与学》,《高考词汇手册》。

第二轮复习:自行粘贴阅读文章,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对学生进行语法专项技巧的指导。资料采用世纪金榜《高考英语专题辅导和训练》。后阶段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维能力。

第三轮复习:查漏补缺,挖掘学生能力。

四、教学安排与措施。

高三英语与总复习有一定的关系,教材丰富,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交际性,语篇数量增多,词汇量也明显增加,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好材料。课文教学速度加快,课文用两课时分析篇章结构,中心思想等。主要让学生自己分析,老师从旁指导。

2.抓好词汇复习。

词汇是高中英语最基本的要素,它好比是人身体上的肉,而语法是人身体上的骨骼,两者一起组成了人体,所以高中英语复习关键是词汇复习。我们打算把词汇复习穿插在高三新课讲授之中,主要根据《高考词汇手册》。

3.夯实语法知识的基础,并作进一步的提高。

对学生进行语法专项指导,各个击破,一一掌握。并加以单项选择的解题技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我们计划在授新课时结合《世纪金榜》进行语法复习,然后在第二轮复习时进行语法专项指导与练习。

4.听力训练常抓不懈。

高考英语听力分值是30分,这在试卷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要得高分,这就要求学生平时多练习英语,多做听力练习,多听多看英语广播电视节目。每天至少进行10分钟的听力训练,并对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平时也要求老师上课尽量用英语讲课,来创造一个听的语言环境。资料采用《世纪金榜》上的听力和《高三听力课程》。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五

我公司党委积极响组织开展了向袁隆平同志学习的活动。我认真参加了学习活动,并进行了学习总结。

通过学习,使我对袁隆平同志有了我了解较全面的了解。袁隆平同志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科技工作者,立志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五十多年如一日,全心致力于杂交水稻科学研究,提出了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使中国水稻产量不断迈上新台阶,不仅解决了中国粮食自给难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贡献。可以说,袁隆平同志是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楷模。他献身科学、顽强拼搏、勇于创新,以农业科技的重大突破和巨大成就不断造福人类。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团结协作、甘为人梯,桃李满天下,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他还是杰出的无党派代表人士,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极参政议政、献计出力,为统一战线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袁隆平杰出的科技才华与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完美结合和高度统一,赢得了社会的普遍尊重。他的人品、精神和作风,为我们树立起了学习的典范,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第一:学习袁隆平院士为国、为民、为事业不畏艰难,勇于付出的精神。袁隆平对祖国和人民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他常说:“科学研究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不爱国,就丧失了做人的基本准则,就不能成为科学家。”作为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党员,身处脱硫环保调试工作第一线,我应该把个人的理想同公司、国家环保事业及民族的奋斗目标统一起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同事业发展国家富强紧密联系起来,牢固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远大理想和永远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不断进取,刻苦钻研,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学习袁隆平院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勤奋进取的务实精神。袁隆平院士认为:“成功的要决在于知识、汗水、灵感、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米丘林、李森科遗传学说盛行,但袁隆平院士视野开阔,通读外文资料,了解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现代遗传学理论研究的新动向,于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打开了杂交水稻“王国”的大门。他为我们这代人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立人,学一生,爱一行,钻一行,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挫折不屈服,在脱硫环保岗位上百折不挠,锲而不舍,乐于服务,甘于奉献,积极投身国家环保事业的建设中。

第三:学习袁隆平院士顾全大局、不计名利、甘为人梯的协作精神。自从事杂交水稻研究起,袁隆平院士都是从大处着眼,从难处着手,从全局着想,所以每次课题的启动总能带动不同地区和单位的合作攻关。20世纪70年代,他曾把自己研究小组发现的“野败”材料毫无保留地分送给全国18个研究单位,从而加快了协作攻关的步伐,使得后续的配套研究得以很快实现。从这点上,我想作为一名调试技术人员,应该需具备这种精神,团结同志,倾听大家的呼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理顺关系,全力以赴把公司交给的任务完成好。

第四:学习袁隆平院士良好的人品、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方式。他谦逊豁达,不以权威自居;他作风纯朴,关心他人;他热爱生活,健康乐观。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优秀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报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

袁隆平院士对事业的执着和奉献深深地激励了我,我要尽自己全力来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袁隆平是我们党培养出来的当代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我国当代知识分子忧国忧民、造福人类的宏大抱负,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不畏艰辛、迎难而上的奋斗意志,淡泊名利、奉献社会的思想境界。他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涌现出来的我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突出典型,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一面光辉旗帜。可以说,袁隆平院士的这种精神不仅鼓舞了我们,更净化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作为一名环保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好地学习环保专业新技术和新知识,拓宽知识面,提高调试技术水平,同时更好地参加政治学习,提高政治素养,从各方面以袁隆平院士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和标准来不断督促并提高自己,以争取更大的进步。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六

谈起“杂交水稻之父”,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有着赫赫伟绩的袁隆平。

袁爷爷1930年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西,一直在湖南工作,可是就在昨天,5月22日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当天下午,长沙正下着小雨,有人说那是老天在流泪。数万名群众聚集在袁爷爷灵车必经的那条公路的两旁,为袁爷爷送行。袁爷爷的灵车经过时,群众们高声喊道:“袁爷爷,一路走好!”有些人哭得泣不成声,那场面凄凉而又感人。

袁爷爷的一生都在为“让老百姓吃饱饭”的事业上不懈奋斗着。他生前有两个梦想:一个在禾田下乘凉,一个是让杂交水稻种遍全球。

袁爷爷生前获了许多奖,其中一项荣誉是“共和国勋章”,以表彰他对共和国所做的贡献。

同时,袁爷爷还是一位“有钱人”,当国家奖励给他一套别墅时,他却说:“这些洋房子我一个人住不惯,还是把它当作我们的办公楼吧!”

有一次,袁爷爷去国外领奖时,穿了套西服,但是没带领带,与他同行的科学家说不带领带显得不庄重,不严肃。于是袁爷爷去商店买领带,可是都非常贵,他便在附近的小摊上100港元买了一盒六条装的领带带上。袁爷爷说:“虽然很便宜,质量也不错,带上也蛮好看的嘛!”

袁爷爷对共和国的贡献和他的朴素深深打动了我,我要向他学习。这就是我最敬佩的人!

霍金走了,可我不懂时空;

金庸走了,可我不懂武侠;

可是再笨的人,也是知道要吃饭的。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七

昨天一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八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

灵感。

+机遇=。

成功。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田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而且从其第一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水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水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

可是,杂交水稻是世界难题。因为水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自花授粉,难以一朵一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这是一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而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一株。

自然。

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中国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子资源,是水稻的自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走进了水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而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水稻雄性不育株。时间一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日,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一穗一穗地观察寻找。“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一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月到1965年7月,他和妻子邓则,又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自然授粉的第一代雄性不育材料种子。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一篇重要。

论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

通报。

》第17卷第4期上。文中还预言,通过进一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力),实现三系配套,使利用杂交水稻第一代优势成为可能,会给农业生产带来大面积、大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文的发表,被一些同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二次绿色革命”的进军号角。

又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子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1975年又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获大面积制种成功,为次年大面积推广作好了种子准备,使该项研究成果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大试种和大量推广杂交水稻的。

决定。

国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一年三代地进行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广。1976年定点示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用于生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面积1.94亿亩占水稻面积的39.6%而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

种植。

杂交稻面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谷1000亿公斤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口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一靠党中央政策的高水平,二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人们用朴实的语言,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心里话。

随着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和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袁隆平名声大震。在成绩和荣誉面前,袁隆平公开声称现阶段培育的杂交稻的缺点是“三个有余、三个不足”,即“前劲有余、后劲不足;分蘖有余,成穗不足;穗大有余,结实不足”,并组织助手们,从育种与栽培两个方面,采取。

措施。

加以解决。

20世纪80年代初期,面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发了一个惊人的设想,大胆提出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大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探讨》一文,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高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力气最大的是培育核质杂种。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生出符合生产要求的组合。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大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大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

经验。

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高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水稻的二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用;一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用。这是袁隆平杂交水稻理论发展的又一座新高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石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自然群体中发现一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月16日,李必湖的助手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一株光敏不育水稻。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一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这一新成果,为杂交水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面。关于水稻“无融合生殖”研究的进展,也使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迈出了可喜的一步。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的前景,充满必胜信心。

自1981年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成果在国内获得建国以来第一个特等发明奖之后,从1985~1988年的短短4年内,又连续获了3个国际性科学大奖。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印度前农业部长斯瓦米纳森博士高度评价说:“我们把袁隆平先生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因为他的成就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他的成就给人类带来了福音。”

袁隆平,从湖南省偏僻的安江农校里走来,从一个山村中等农校的青年教师,成长为举世瞩目的名人,登上了“杂交水稻之父”的宝座。杂交水稻研究事业方兴未艾,正朝着袁隆平新的战略设想的方向迅猛发展!

2.艰辛研究路。

1960年袁隆平从一些学报上获悉杂交高粱、杂交玉米、无籽西瓜等,都已广泛应用于国内外生产中。这使袁隆平认识到:遗传学家孟德尔、摩尔根及其追随者们提出的基因分离、自由组合和连锁互换等规律对作物育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袁隆平跳出了无性杂交学说圈,开始进行水稻的有性杂交试验。

1960年7月,他在早稻常规品种试验田里,发现了一株与众不同的水稻植株。第二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上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稻株,是地地道道的“天然杂交稻”。他想:既然自然界客观存在着“天然杂交稻”,只要我们能探索其中的规律与奥秘,就一定可以按照我们的要求,培育出人工杂交稻来,从而利用其杂交优势,提高水稻的产量。这样,袁隆平从实践及推理中突破了水稻为自花传粉。

植物。

而无杂种优势的传统观念的束缚。于是,袁隆平立即把精力转到培育人工杂交水稻这一崭新课题上来。

在1964年到1965年两年的水稻开花季节里,他和助手们每天头顶烈日,脚踩烂泥,低头弯腰,终于在稻田里找到了6株天然雄性不育的植株。经过两个春秋的观察试验,对水稻雄性不育材料有了较丰富的认识,他根据所积累的科学数据,撰写成了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科学通报》上。这是国内第一次论述水稻雄性不育性的论文,不仅详尽叙述水稻雄性不育株的特点,并就当时发现的材料区分为无花粉、花粉败育和部分雄性不育三种类型。从1964年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袁隆平总结了6年来的经验教训,并根据自己观察到的不育现象,认识到必须跳出栽培稻的小圈子,重新选用亲本材料,提出利用“远缘的野生稻与栽培稻杂交”的新设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袁隆平带领助手李必湖于1970年11月23日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

是把“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

科技。

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在研究水稻的十多个春秋里,袁隆平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熬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挫折,经受了一次又一次的打击。“十年动乱”几乎断送了他的全部试验成果,还好,虽然那些水稻坏了,可是袁隆平的助手事先藏了几株雄性水稻。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1973年10月,袁隆平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我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这是我国水稻育种的一个重大突破。紧接着,他和同事们又相继攻克了杂种“优势关”和“制种关”,为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铺平了道路。

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

国学。

者布朗抛出“中国威胁论”,撰文说到21世纪30年代,中国人口达到16亿,到时谁来养活中国,谁来拯救由此引发的全球性粮食短缺和动荡危机?这时,袁隆平向世界宣布:“中国完全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中国还能帮助世界人民解决吃饭问题”。其实,袁隆平早有此虑。早在1986年,就在其论文《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中提出杂交稻的育种从选育方法上分为三系法、两系法和一系法三个发展阶段,即育种程序朝着由繁至简且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从杂种优势水平的利用上分为品种间、亚种间和远缘杂种优势的利用三个发展阶段,即优势利用朝着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根据这一设想,杂交水稻每进入一个新阶段都是一次新突破,都把水稻产量推向一个更高的水平。1995年8月,袁隆平郑重宣布:我国历经9年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正如袁隆平在育种战略上所设想的,两系法杂交水稻确实表现出更好的增产效果,普遍比同期的三系杂交稻每公顷增产750-1500公斤,且米质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生产示范中,全国已累计种植两系杂交水稻1800余万亩。国家“863”计划已培矮系列组合作为两系法杂交水稻先锋组合,加大力度在全国推广。

1998年8月,袁隆平又向新的制高点发起冲击。他向朱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研究课题。朱闻讯后非常高兴,当即划拨1000万元予以支持。袁隆平为此深受鼓舞。在海南三亚农场基地,袁隆平率领着一支由全国十多个省、区成员单位参加的协作攻关大军,日夜奋战,攻克了两系法杂交水稻难关。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努力,超级杂交稻在小面积试种获得成功,,有关专家对48亩实验田的超级杂交水稻晚稻的实测结果表明:水稻稻谷结实率达95%以上,稻谷千粒重达27%以上,每亩高产847公斤。这表明“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又取得“四大突破”:超级杂交水稻晚稻亩产量高;稻谷结实率高;稻谷千粒重高;筛选出适合华南地区种植的两个中国新型香米新品种。在场的专家和科技人员对这位卓越科学家取得的新成功而欣喜不已。这标志中国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再次超越自我,继续领跑世界。超级杂交稻正走向大面积试种推广中。

3.野败。

1970年秋季,袁隆平带领他的学生李必湖、尹华奇来到海南岛崖县南江农场进行研究试验,向该场技术员与工人调查野生稻分布情况。11月23日上午,该场技术员冯克珊与李必湖在南红农场与三亚机场公路的铁路桥边的水坑沼泽地段,找到了一片约0.3亩面积的普通野生稻。当时正值野生稻开花之际,因为李必湖对水稻雄性不育株有很深的感性知识,他像当年导师袁隆平寻找不育株一样,在野生稻群中一株一株地仔细观察。奇迹终于出现了!就在他们找到野生稻之后20分钟左右,李必湖和冯克珊发现3个雄花异常的野生稻穗。他们惊喜交加走近野生稻雄花异常稻株,进一步观察发现这3个稻穗生长于同一个稻蔸上,由此初步推断为由一粒种子生长起来的不同分蘖。除这3个稻穗以外,还有大量的匍匐于水面生长的后生分蘖。

为了弄清这蔸野生稻不育株产生的原因及其研究利用价值,他们把它连根拔起,搬回试验基地进行研究,并命名“野败”。并用广场矮、京引66等品种测交,发现其对野败不育株有保持能力,这就为培育水稻不育系和随后的“三系”配套打开了突破口,给杂交稻研究带来了新的转机。他们在考虑是把“野败”这一珍贵材料封闭起来,自己关起门来研究,还是发动更多的科技人员协作攻关呢?在这个重大的原则问题上,袁隆平毫不含糊、毫无保留地及时向全国育种专家和技术人员通报了他们的最新发现,并慷慨地把历尽艰辛才发现的“野败”奉献出来,分送给有关单位进行研究,协作攻克“三系”配套关。

1972年,农业部把杂交稻列为全国重点科研项目,组成了全国范围的攻关协作网。1973年,广大科技人员在突破“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基础上,选用1000多个品种进行测交筛选,找到了1000多个具有恢复能力的品种。张先程、袁隆平等率先找到了一批以ir24为代表的优势强、花粉量大、恢复度在90%以上的“恢复系”。

4.两大心愿。

袁隆平有两个心愿:一是把“超级杂交稻”合成;二是让杂交稻走向世界。

这是袁隆平的心声,一种博大的爱。为了实现这个心愿,他从成绩与荣誉两个“包袱”中解脱出来,超然于名利之外,对于众多的头衔和兼职,能辞去的坚决辞去,能不参加的会议一般不参加,梦魂萦绕的只有杂交稻。他希望杂交水稻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增强我们国家自己解决吃饭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解决人类仍然面临的饥饿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袁隆平把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稻当作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事业。他还受聘担任了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记者离开三亚基地的时候已是4月7日的黄昏,北国还是春寒料峭,这里已经袁隆平把记者送至路口,说:“我做过一个梦梦见杂交水稻的茎秆像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帚一样大,稻谷像葡萄一样结得一串串,我和我的助手们一块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

满载着袁隆平的梦想与希望,杂交水稻在中国和世界的大地上播种和收获,创造着一个个神话般的厅迹。

世界杰出的农业。

经济学。

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

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

出国。

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从1981年至1998年,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

1998年,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5.杂交水稻推向世界。

随着杂交水稻在世界各国试验试种,杂交稻已引起世界范围的关注。袁隆平先后应邀到菲律宾、美国、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8个国家讲学、传授技术、参加学术会议或进行技术合作研究等国际性学术活动19次。

6.民众的爱戴。

有一段时间,有部分民众、学者和官员建议中国政府推荐袁隆平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他们认为:“消除贫穷与饥饿才是最好的和平,以袁隆平为中国乃至于世界粮食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完全有资格获得诺贝尔和奖。”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九

新中国成立前,袁隆平亲眼见到倒伏在路边的饿殍,立志学农,躬耕田野,解决中国人的温饱问题。民以食为天,“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柱。多年以来,袁隆平始终没有放弃对杂交稻的研究,哪怕耄耋之年,仍然锲而不舍在稻田里搞研究。为了让人民远离饥荒,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袁隆平废寝忘食、夜以继日的工作,孜孜不倦、一以贯之的坚守,把一生浸在稻田里,源于坚定的信仰,源于福谋天下的情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厚植殷殷爱国情,培育拳拳赤子心,以信念为笔,初心不改,担当作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书写不平凡的人生。

没有任何一项科学技术能够随随便便成功,丰硕的“幸福果”必然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从发现“天然雄性不育株”算起,袁隆平和助手们整整花了6年时间,先后用1000多个品种,做了3000多个杂交组合,仍然没有培育出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100%的不育系来。从湖南、云南到海南,他跑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哪里有希望就去哪里。如同大海捞针一样,袁隆平奔走在田野,埋头于实验室,靠着吃苦耐劳、不断探索的精神坚持、靠着矢志不渝、奋斗以成的无私奉献。即使鲐背之年,袁隆平依然谈笑风生称自己是“90后”,他说,“退休对我来讲是不存在的。”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涵养有“十年磨一剑”、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担当精神,经得起挫折、耐得住辛苦、忍得受寂寞,坚忍不拔、拼搏进取、勇挑重担,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高产、再高产、更高产、超高产!”这是袁隆平毕生所求的梦想,更是支撑他敢于创新的信念。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全世界从事杂交水稻研究的学者数不胜数,但大多数人都在攻坚过程中被固有思维局限,导致失败放弃,错失了发展机遇。而袁隆平院士却一直甘于当好开拓创新的“有心人”,依靠科学理论、发扬创新精神,他不畏艰辛、执着追求,在采集过程中发现了新机遇,找到了雄性不育野生稻,为杂交水稻开辟了“新品种”,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技创新、世界粮食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新时代的广大党员、干部和科技工作者,要从袁隆平身上汲取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持独立思考,敢于突破自我,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与豪情,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一粒种子,一生追梦;一种情怀,一生坚守。您是真正的英雄,是当之无愧的国之脊梁,向您致敬,愿您一路走好!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

有人说,一日三餐,米饭弥漫,饱食者当常忆袁公,中国人久历农耕食文化刻在我们的民族基因里,让所有人吃饱饭是袁爷爷毕生之梦!生于大地的人最终归于大地。我想悼念他的最好方式除了认真对待盘中餐更要教会我们的孩子好好咀嚼每一粒米。

稻米的前世今生,还得从一株杂草说起,150万年前水稻还是湖边的一簇野草,食草类动物路过啃食野草之后把种子带向更远的地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大洋洲四大洲都有过野生稻的足迹。第一个驯化野生稻的人出现了1前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先民,是世界上最早开始使用简易镰刀、犁头等工具并将野生稻进行人工培育的人,聪明的古人将野生稻不断栽培、优选驯化成了稻米,农具的发明与普及。“中国牌”杂交水稻走向世界,1979年杂交水稻走出国门在政府的推动下中国杂交水稻技术,在东南亚、南亚、南美、非洲等多个国家的试种示范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稻米从中国出发,最终在113个国家扎根。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为造福世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既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又发挥了“外交王牌”的作用。前后一万年人类的迁徙、融合、繁荣、发展都凝结在原本不起眼的这株水稻上,而这株水稻为多少代人的改良一粒一路走来最终让我们逐步走向温饱。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看似简单的一碗米饭却历经风霜和汗雨。袁爷爷虽已离开但留下一路稻香,饮食应该思源,带孩子认识稻米教孩子好好吃饭把节约粮食的传统美德延续下去。我想这才是作为一个普通人悼念袁爷爷的最好方式!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一

出生在1960年的曹宏球,是湖南郴州市北湖区华塘镇塔水村农民,因为出生在粮食大饥荒的年代,小时候吃了不少苦。自从改革开放的春风拂暖大地,脑子活络的曹宏球率先在村里种起了杂交水稻,他家职责田的粮食产量,年年都有好收成。此外,他种的蔬菜瓜果也比别人好,还培育出无籽苦瓜新品种。20世纪90年代以后,他将田里的活交给妻子打理,他则改行专门养蜂,口袋渐渐鼓了起来,不久就被郴州地委表彰为科技致富典型人物。

他对袁隆平心怀感激和敬重,萌生了自费为袁隆平雕塑一尊汉白玉塑像的念头。为了弄到袁隆平的照片,他给袁隆平写了一封信,收到曹宏球情深意切的信后,袁隆平请同事回了封信。袁隆平在回信中说,“你和广大农民的心愿,在我看来,比诺贝尔奖还更荣耀。你们的这份情我就领了,但我为人民为国家做一点贡献是应当的……所以,请你千万不要把钱浪费在为我塑什么石雕像上,我实在受不起你的这种厚爱。请你尊重我的意见,并恕我不给你寄照片。”

之后,曹宏球为了表示对这位“米菩萨”的崇敬之情,他自我拿出五万元的积蓄,请人为袁隆平雕塑了一尊真人大小的汉白玉雕像。在竣工时乡亲们放鞭炮,扭秧歌,还在雕像前供上象征长寿与祝福的寿桃果品。在乡亲们眼中,袁隆平是恩泽乡里的米菩萨。袁隆平听闻之后很不高兴。但之后听说曹宏球家因为自然灾害而陷入困境时,袁隆平赶紧让人给他送去了两万元钱。而因为日晒雨淋,曹宏球无力维护雕像,这位老实的农民只好又跑来长沙,期望袁隆平能资助一下,但这回他却碰壁了,袁隆平听说是要钱维护雕像,他坚决不一样意给一分钱。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二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在袁隆平连连获奖载誉归来后,有媒体的记者采访他时问道:“对于您的贡献,您自己作何评价?”

他平静地说:“这不是我个人的荣誉,是我们中国的荣誉,我只是一个学科带头人,一名代表。我讲一个故事:1997年8月,我去墨西哥参加作物遗传与杂种优势利用的国际讨论会,并被授予先驱科学家荣誉称号。这次会议有60多个国家的600多位科学家参加,其中12位是中国人。我因为签证的关系,迟去了两天,在举行仪式的头一天下午才到。我到了后,那12个中国人喜出望外,说,袁老师你终于来了,我们急死了,你来了之后,我们的地位就提高了。因为在5名被授予先驱科学家称号的人之中,其余4名都是美国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荣誉不属于我个人,属于整个中国。”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三

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人,无党派人士,现在居住在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作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农业大学客座教授、怀化职业技术学院名誉院长、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湖南省科协副主席和湖南省政协副主席。

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成就。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水稻种植技术,从而为大面积推广杂交水稻奠定了基础。

({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但是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hank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1966年在irri,菲律宾国际水稻研究所,培育出奇迹稻ir8。

}——请支持者列出引用证明。

)袁隆平的杂交稻研究,在中国国内是具有开创性的,不过并非世界首创,日本新城长友在1965年得到粳稻的三系配套,但未能用于生产。

1982年任全国杂交水稻专家顾问组副组长。

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1987年任863计划两系杂交水稻专题的责任专家。

1991年受聘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首席顾问。

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水稻,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一期目标,提前一年实现了超级稻第二期目标。

从1971年至今,他任湖南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并任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他先后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荣誉。

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多项国内奖项和联合国“科学奖”、“沃尔夫奖”、“世界粮食奖”等11项国际大奖,并在20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

4月,荣登“中国心灵富豪榜首富榜”。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四

没结婚以前,她以为他是一个粗心的男人。之所以有这样的看法,是因为她与他恋爱的日子并不长,就一百天左右。

她爱上他,是因为她欣赏他对自己的研究事业的全身心投入。男人是需要有事业的,而对事业的投入,是事业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她在心里安排着:让我照顾他一辈子吧。

事实并不是这样。

她很快发现,他是细心的。她时时刻刻被他的爱笼罩包围,让她有幸福的眩晕感。

蜜月的一天,加班到晚上11点,回家后他邀请她去游泳。临出门前,他特意带上一把小剪刀。她不解地问带剪刀干什么,他解释说河里有许多渔民布下的渔网,夜里游泳万一碰着鱼钩,能马上剪开帮她脱身。她听了,点了一下头,心里是幸福潮涌。

这种细心的爱长年流向她的心田,并未因婚姻的持续而减少或消失。

家里安煤气热水器时,他59岁,她51岁,他们的婚姻已经完美持续26年。每次她洗澡,隔两三分钟,他都会在外面大声喊她的名字。最初,她不理解,不想答应他,甚至抱怨过:喊什么,洗个热水澡都不消停!很快她知道,他之所以如此“烦”她,是担心她煤气中毒。他说:听不见动静我喊你两声,你应了,证明你安全。

她希望他一辈子都这样“烦”她。

她说:下辈子我还嫁他,因为他是一个心细如发的男人!

因为有爱,所以心细;)(对一个人粗心的开始,往往是爱之死亡的开始。

他用自己对妻子的挚爱讲了上面的道理。他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她是他一辈子最幸福的妻子,邓哲。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五

以史为鉴之七十年代:袁隆平——建国以来贡献最大的农学家。

据老一辈说,真正重新吃饱饭,是在七十年代末,以前的稻子是高高的,风一吹就倒,换了矮水稻以后,粮食真是翻了出来。

”袁隆平的水稻南优2号,比以前的水稻单产增产20%,于1973年研究成功,1976年开始推广。

八十年代,国际组织给他的奖项多得像米粒一样。

中国有九亿农民,他一个人,相当于干了两亿农民的活。

有人预估,他的种子共创造效益5600亿美元。

假设其中分零头给他,那么他的资产就会大致与世界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卢590亿美元相当。

那么袁隆平的真实情况是什么样的呢?

截至1998年,袁隆平的月工资才1600元。

由于他做人老实本分,1953年被分配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

在那里,才华横溢的袁隆平的职称一直没有提升,工资一直原地踏步,房子依旧窄小阴暗,向上爬的机会被他那些会拍领导马屁的同事抢走了。

他唯一的幸运是研究水稻。

1979年,美国圆环种子公司总经理威尔其惊叹中国的水稻成就,向中国农业部的官员咨询杂交水稻的发明人是谁,他要签约用高价向发明人申请专利使用权。

对此,中国种子公司官员义正言辞地回答说,这个发明专利权属中国国家拥有,农业部种子公司就是代表国家享有这一权利的唯一代表,要探讨杂交水稻技术转让问题,无须再找“别人”。

1980年,圆环种子公司向中国种子公司支付当时可谓是天价的20万美元首期专利转让费,袁隆平一分未得。

1980年,为配合本次专利转让活动,袁隆平以专家身份出访美国做了四个月的技术指导。

回国后,他所得的工资数千美元,被农业部悉数收缴,然后重新发给他每天20元人民币的。

出国。

补贴。

1981年,国家科委、农委重奖杂交水稻发明人10万元奖金。

但单位转手分下来以后,袁隆平仅得5000元。

2000年12月11日,以袁隆平名字命名的“隆平高科(000998)”在深交所上市。

1960年罕见的天灾人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食饥荒,一个个蜡黄脸色的水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

袁隆平目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

他想起旧社会,人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衣少食,流离失所。

今天,人民当家作主人,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人们的威胁。

他决心努力发挥自己的才智,用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斤、1000斤、2000斤的水稻新品种,让粮食大幅度增产,用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袁隆平赞成这样一个公式:知识+汗水+灵感+机遇=成功。

a>返回目录

br/>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六

由于工作需要,院里几次决定给袁老师换大一点的办公室,再装修一下,但袁老师不同意,说:“这间办公室蛮好嘛,我都习惯了,有感情了,再说,装修要花钱,何必浪费呢。”大家拗但是他,只好算啦。袁隆平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手里每年掌握着几千万元的经费。按理说,像他这样的身份,弄一间大一点装修得像样一点的办公室于公于私都在情理之中,但他就是不同意,让人在当初的不理解之后,幡然顿悟,这就是袁隆平的本色,“梅花本高洁,香自苦寒来”。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七

古人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袁隆平虽然貌不惊人,语不出众,可以说是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那是什么让他坚持着,培养出杂交水稻?是什么人呢?是他那执着的、坚韧的心态,让他坚持了下来,是他那热爱科学、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精神,让他永远停留我们心中。

我崇敬袁隆平总共有三个理由:其一,他热爱大自然,不刻板,那时候,搞科学研究的人都在办公室里工作,虽然整天埋头苦干,却并没有搞懂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简直就是书呆子。而袁隆平则相反,他亲近自然,喜欢观察,有自己独特的思想方式,这也是让他人生成功的一大步。

其次,他不屈服。当红卫兵冲进他家,砸烂他的稻子,要批判他的时候,他还喊着:“打倒袁隆平!”这不代表他无能,他软弱,只是他保护家,让他继续研究水稻的做法。这又让他成功了一步。

再次,便是他热爱人民,关爱家人。他爱妻子,不让妻子受到伤害,不让她受苦。他爱人民,为了人民,他努力研究,想要造福人类。也正是妻子的支持,百姓的关心,让他扑在书桌前研究,这也是他成功的动力!

平凡的人,不平凡的伟大,不平凡的奉献,袁隆平爷爷是个耕耘者,一个真正的耕耘者!

我也懂得了要尊重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每一粒粮食都是用劳动人民的血汗换来的呀!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八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对事迹材料都再熟悉不过了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材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袁隆平的人物事迹介绍材料(精选1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最新用英语介绍袁隆平(实用19篇)篇十九

近日,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又火了!他给自己定了2个小目标。作为新时代年轻干部,也给自己定个小目标——补足能力“七巧板”,把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要求落到实处。

把规矩顶在头上,做新时代的“清白人”,守住底线、红线。年轻干部要树牢规矩意识,心存敬畏,手握戒尺,这是干事创业的基准线。坚守底线,就是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守政治纪律和规矩,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明白“只有守底线,才不会被底线守”的道理,将无限忠诚担当和为民服务初心融入胸中、铭于心上、践于脚下,不断提升自我政治能力,稳步迈入新时代。

把责任扛在肩上,做新时代的“孺子牛”,在工作中解民忧、惠民生。责任彰显担当,担当展现作为。年轻干部要有想干事的冲动,这是干事创业的生命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要牢记初心使命,深入基层搞调研,走访一线摸民情。撸起袖子加油干、带头干,大事难事冲在前,急事险情靠前站。带着热心想工作,带着激情干工作,新时代面临新任务,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卷起裤子,扑下身子,不断提升调查研究能力、应急处突和群众工作能力,跨步走入新时代。

把务实抓在手上,做新时代的“实干家”,在工作中暖民心、聚民力。都说“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年轻干部当有能干事、干成事的决心和毅力,这是干事创业的动力源。守恒心、办恒力、求恒效。年轻干部要拿起法律武器,走好调研步子、打响试点牌子,把法律作为决策底线,把调研作为决策基础,小把片试点作为决策根据。年轻干部需以上率下、真抓实干。不仅要定好调子、画好谱子、唱好曲子,也要做到既挂帅又出征,当先锋,做表率,带头深入工作一线。不断提高科学决策、抓工作落实能力,跑步进入新时代。

把创新放在心上,做新时代的“改革家”,注重与时俱进,聚焦创新发展。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敢于“下深水”、善啃“硬骨头”,是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爆发点。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在,年轻干部要学会“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用新思想推动发展,用新举措助力发展,用新成果体现发展。不断提升改革攻坚能力,冲刺飞入新时代。

年轻干部当拼齐能力“七巧板”,实现自我小目标,为国家大计出力、出智、更出效。

相关范文推荐

    是最有效的教学读后感(热门19篇)

    读后感既是对读书过程的总结回顾,也是对阅读材料的思考和评价,是培养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好方法。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热门图书的读后感,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阅

    最新日照一日游小学(汇总22篇)

    8.优秀的作文必须有独特的观点和深入的思考,不能沦为空洞的陈述和概念的堆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星期六,小姨开车带着我、妈妈、大

    2023年部门聚会策划书(精选19篇)

    策划书是项目或活动开展前的必备文件,能够为我们提供一个全面的工作框架。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策划书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错误,希望对大家的策划工作有所帮助。

    最新行动自查自纠报告(优秀16篇)

    自查报告是企业或组织对自身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种书面材料。掌握了自查报告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之后,我们可以尝试撰写一份自己的个人自查报告。

    2023年超声科医生年终个人工作总结(精选17篇)

    这个月我的工作进展比以往更顺利,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以下是一些经验丰富的人士撰写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的工作总结带来一些新的视角和思路。

    最新创业实习心得(精选14篇)

    实习心得的撰写过程可以让我回顾整个实习期间的经历,从中汲取经验教训。如果你对如何写一篇出色的实习心得感到困惑,不妨先阅读以下的实习心得范文,或许会有所启发。

    最新以给妈妈一个惊喜为题(精选18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用词精准、结构紧凑、表达流畅等手法,使文章达到较高的水平。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恍惚间,又一个“三八”

    最新文明用餐礼仪(专业17篇)

    文明礼仪是我们与他人交往时的基本要求,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石。以下是一些名人名言,关于文明礼仪的智慧和见解,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1、坐姿:要牢记你妈妈的话,

    2023年企业一套表实施方案(热门19篇)

    实施方案需要明确责任主体和任务分工,以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下面是一些实施方案的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一、工指导思想:幼儿美术教育活动是满

    观看最美基层高校毕业生个人有感心得体会(汇总1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所思所想。通过阅读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学习到不同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来组织部工作三月有余,总结回顾三个月来的经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