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

时间:2023-11-14 作者:温柔雨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检验和评估自己的写作水平,找到不足并加以改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一

摘要:甩挂运输作为我国新兴的一种先进运输方式,近些年来倍受各界关注。本文通过对甩挂运输的背景、含义、意义和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介绍,比起传统运输方式,它具有提高道路运输的合理化、降低总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等特点,是道路运输发展的必然方向。

关键词:甩挂运输、运输组织方式、经济效益。

一、甩挂运输发展的相关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我国进出口贸易量逐年攀升,进一步促进相关的物流产业发展。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增长的经济交易对道路运输服务质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运输的模式,代表着道路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已在发达国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传统运输模式相比,甩挂运输能有效减少装卸环节,提升运输效率,降低车辆能源消耗,节省运输成本,能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近年来,甩挂运输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无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还是在结构调整等工作中,都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甩挂运输。

二、甩挂运输的简介。

甩挂运输是指牵引车按照预定的运行计划,牵引车拖带挂车至目的地,在目的地点甩下所拖的挂车,换上其他挂车继续往另一个目的地的运输组织方式[1]。在甩挂运输实际运作中,牵引车与半挂车或挂车之间能够自由分离、耦合,通过两者之间的合理调度、接合,可以大幅度减少牵引车到达目的地后装卸货的等待时间,牵引车利用货物装卸时间去完成下一个运输任务,从而提高牵引车的运输效率,它的运作原理如图1所示。

图1甩挂运输原理图。

三、开展甩挂运输的意义。

(1)能够增加牵引车的有效工作时间,加快牵引车周转率,降低牵引车的购置费用,减少驾驶员的雇用成本。

在甩挂运输的工作模式中,牵引车到达目的地后不必等待装卸货物,卸下需卸货的挂车后再挂上已装好货物的挂车行驶至下一个目的地。这样不但消除了牵引车的等待装卸时间,还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效率。

(2)能够大幅度降低油料消耗,节能减排,有利于保护环境。

甩挂运输“一车一挂”或“一车多挂”的形式,均提高了牵引车的工作效率和挂车的吨位利用率,减少了车辆对道路的占用,降低了能源消耗,减少汽车排放污染。粗略测算,如果全国道路货运业能将甩挂运输周转量比重提高到10%,则每年可节省燃油折合300~400万吨标准煤,相应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650~850万吨。

(3)能有效降低相关物流成本,减少货损货差,满足生产企业实现零库存需求。

甩挂运输一般采用的是全密封厢式车或集装箱进行货物运输,在保证货物交接的准确、及时的同时,密封式的箱体降低货损货差几率,从而减少了事故理赔。其次,能响应生产企业“jit”需求,实现零存库。

四、甩挂运输的应用现状。

(1)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

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是最常见的甩挂运输模式,主要是依托于当地港口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港口与港口腹地之间开展甩挂运输。其中,浙江宁波依托其明显区位优势和基础设施网络成功试点开展集装箱港口甩挂运输,备受各界关注。

宁波港针对传统集装箱三点运输模式,按照专业化分工组织原则,将传统模式分三段多车实施,其主要方式为:在港区后方、高速公路出口附近、铁路集装箱中转站五公里范围内,建立港区集装箱物流运营中心;在港区后方、高速公路出口附近、铁路集装箱中转站五公里范围内,建立港区集装箱物流运营中心;在集装箱进出口量大的金华、义乌、温州等10多个地建立客户区域集装箱运营物流中心,加强了宁波港与其各腹地城市之间的联动,拓展港口腹地[2]。据初步测算,在宁波港至台州之间采用该模式,可减少企业牵引车投资,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同时可以大大缓解港区提还箱压力,经济效益显著。

(2)公路干线甩挂运输。

公路干线甩挂运输在货源充足、干线运输发达的广东、山东、福建、河南等地得到较好发展。其中,福建省交通运输厅推荐的.试点企业福建盛辉物流集团是成功公路干线甩挂运输的典范。

考虑到福州、厦门、漳州等线路目前的货源充足且稳定,而且还在持续快速增长中,甩挂运输有货源保障;其次是福州与厦门、漳州、三明之间都有高速公路直达,均为开展甩挂运输作业较为理想的距离,,福建盛辉物流集团在福州、厦门、漳州和三明四个点、五条线路上进行甩挂试点。

开展甩挂运输后,盛辉物流集团几项指标明显提升:

一是货物运达的时效性显著提高。以福州至南京为例开展甩挂后,送货时间缩短了8小时;

(3)生产制造企业内部循环甩挂运输。

近些年来,甩挂运输还被灵活应用于某些大型生产制造业内部生产活动。湖南华菱衡钢目前试行内部循环甩挂运输,提高工艺流程响应能力,减少在制品损差,提高生产效率,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衡钢将各厂房仓库设置为甩挂运输节点,各仓库保有一定数量的空挂车和装卸设备,以保证牵引车到达前能快速装卸货。牵引车根据各厂房的货运需求时间对运输车辆实行统一调度,一辆牵引车或多辆牵引车负责一个任务组的所有运输任务。该模式实行后,大大降低了衡钢内部车辆的空驶里程、提高车辆的利用率、减少汽车司机的数量以及燃油费用和机械磨损,最后达到了既减少物流成本,又提高工艺环节响应度的目的。

五、总结。

甩挂运输作为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已在国际多地得到广泛的应用。经实践证明,与传统运输方式相比,甩挂运输在减低物流成本,促进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提升经济运行整体质量方面的收益颇为显著。随着经济贸易的快速增长,如何打造提效率型、绿色型、节约型的道路运输体系已成为了我国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迫切课题。甩挂运输将逐步取代传统运输模式,会成为道路运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二

一般而言,我们把从提出“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儿以来到20世纪初的强调主体理性的整个伦理思潮统称为传统伦理学。它以理性与规范为主要特征,康德伦理学是其主要代表。康德赋予笛卡儿的理性主体以德性的尊严,把人的理性自由与道德自由内在地联系起来,特别强调道德原则的普遍规范有效性,认为只有理性才能使人们认识到普遍有效的道德原则。正是在此意义上,哈贝马斯指出:现代社会的时代帷幕是由康德拉开的。”从笛卡儿到康德,类似于感性主义的经验主义伦理学,代表了文艺复兴以来的启蒙理性所强调的意识主体所具有的中心意义。

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传统理性主义伦理学也存在自身的历史与逻辑困境。他们都是在启蒙精神的鼓舞下,力图从形而上学的层次,为人类的理性精神及理性法则进行论证。在他们看来,这种理性的法则具有至上的普遍有效性。然而启蒙精神的运动有着自身的逻辑启蒙理性发展到黑格尔那里,则强调了一种理性普遍主义和历史总体主义或整体主义,以代替康德的个人自由主义。

这种历史总体主义和理性普遍主义把传统规范伦理学推向了一个空前的高度,但同时也意味着它的破产。19摩尔出版了《伦理学原理》,明确地把伦理学划分为理论的与实践的两大类型,提出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传统伦理学)的对立。他对传统规范伦理学提出了强烈批评。指出传统伦理学一开始就建立在一个错误的前提上,即它从根本上混淆了自然事实与伦理价值的区别,把所有好(善)的东西与自然属性相关联,把伦理价值的陈述看成是经验性事实的陈述,从而犯了“自然主义的谬误”。

在摩尔以后,西方伦理学发展出三种思路和形态:一是以克尔凯郭尔、萨特为代表的强调个人意志和自我选择的责任决定性的存在主义伦理学。二是以罗尔斯等人复活的卢梭、洛克等为代表的确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上的契约论伦理学。三是以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相对主义或怀疑主义的伦理学。这三种思路虽然形式上都是从传统伦理学为出发点,然而都从根本上否定了以康德为代表的伦理学的认知主义与普遍主义。而第三种伦理学对道德规范的有效性否定摧毁最为激烈,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攻击传统伦理学的形而上学倾向,主张摧毁形而上学。

何谓“形而上学”?哈贝马斯在《后形而上学思想》一书中从三个方面加以界定,即同一性思想的抽象性,理念论的普遍性、必然性和统一性以及理论概念的纯粹性。自后现代主义的理论先驱尼采之后,海德格尔、德里达等一直是反形而上学的旗手。尼采提出“上帝死了”,声称要对以往一切价值进行评估。他力图用强力意志来反对传统的形而上学。他的虚无主义被认为是反形而上学最极端的表现。

海德格尔从传统哲学对存在的遗忘来批判形而上学。他把形而上学定义为存在者之为存在者整体的真理,将形而上学视为哲学之根,认为形而上学的基础是存在,而传统形而上学则是对存在的遗忘。海德格尔写道:“就其常常只表现存在事物之为存在事物而言,形而上学并不思及存在’本身。哲学并不集中于它的基地。它总是离开它的基地一借助形而上学之助而离开它。不过,它永远不能逃离它的基地。”i2i(p216)他认为,自西方思想的开端以来,它所思考的始终是存在者之为存在者,而没有思及存在及其本己的真理。

德里达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思想。他将形而上学视为逻格斯中心主义的代名词。他力图以音位中心(phonocentrism)来面对和克服西方传统的逻格斯中心主义。德里达认为,逻格斯中心即是音位中心,因为形而上学根源于音位文本,认为书写复制了词的声音。书写是词的语音秩序,而逻格斯在言说中。在德里达看来,原始书写(urschrift)没有语音中心或逻各斯中心,而只是差异或“延异”(difference)。

(二)攻击传统伦理学的理性主义,提倡非理性主义。

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不论是伦理观念还是道德准则,除了个性化和多样化外,不存在别的理性的或科学的本性。现代理性除了滥用国家权力以外,几乎是纯粹的抽象和清谈,但这并不妨碍它们区分理性与“理性的他者”(otherofreason)并把两者关系颠倒过来。后现代主义把一切留恋理性的哲学斥之为“本体论神学”,主张告别道德的政治、共识的政治,把道德审美化、政治审美化。

(三)攻击传统伦理学的主体性,提倡无主体的我”和“自我意识”。黑格尔的绝对理念或具体概念就是‘自我意识”客观化和绝对化的辩证运动的整体过程。这也是他把客体当作主体的基本含义在当今社会,纯粹主体性已经被彻底批判。后现代主义针对主体性的现代性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美学批判。为前卫艺术所开启的这种批判的一个根本点就是攻击自我中心的、客体化的、专权性的和压制性的“至上的理性主体”。然而,这种批判自从尼采以来,实际上是把对主体中心理性的批判看成是对现代文化的批判以及对启蒙性的真正彻底的批判。

(四)攻击道德的普遍主义基础,笃信相对主义与个人主义。

在哈贝马斯看来,“当一种伦理学断言:这个类似的道德原则不仅反映了某种文化或某个时期的制度,而且普遍使用时,这种伦理学即被称之为普遍主义的”后现代大师们无不把理论批判的锋芒指向康德、黑格尔的“普遍主义”伦理学,认为“普遍理性”不能作为道德的基础。在叔本华看来,人类道德的基础只能是生命的意志;在克尔凯郭尔那里,个人行为的最终依据只能是个人的选择;尼采则把叔本华的意志哲学进一步推进,强调权力意志是支配世界和个人行动的最终动因;作为当今后现代主义的旗手之一的利奥塔则强调,后现代社会是异质多元的社会,在后现代条件下,诸如“真理”、“人民”、“共识”等概念,起着一种压制的作用,即隐含着对于社会多元的强制性的统一。

如何评判后现代主义对康德为代表的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后现代主义批判是否适于话语伦理学,这是哈贝马斯重点思考的问题。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哈贝马斯阐明了话语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的关系。在他看来,话语伦理学既继承和坚持了传统伦理学的精神,同时又发展了它。

话语伦理学与康德传统伦理学有许多共同之处:首先,它们都是义务论(deontological)的伦理学。在康德那里,道德理论上需要解释的基本现象是信条、戒律或行为规范的应然有效性。话语伦理学同样仅仅解释涉及道德义务命题的特征,道德义务是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的“应当”(ought)。话语伦理学的义务论特征,主要着眼于把善的生活(goodlife)即伦理问题与道德命题区别开来。其次,它们都是形式的道德理论。形式的道德理论是相对于实质伦理学说的,它认为伦理学必须回答“规范陈述何以建立的问题”。在这方面,康德选择了命令的形式: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话语伦理学继承了康德只致力于普遍规范的证明程序,不涉及道德的内容和具体规范。哈贝马斯认为道德规范的内容不是来自道德理论,而是来自生活世界本身。哲学家只能为规范证明提供程序,不能越俎代庖。再次,它们都是认知主义的道德理论。自休谟以来,实然(sein)与应然(sollen)、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逻辑上的区别已经得到澄清。事实命题不同于价值命题。然而,实然与应然的区别并不像维特根斯坦所说,前者是能说清楚的事实命题,后者是说不清楚的价值命题。哈贝马斯认为,道德上的正确与错误虽然不同于事实判断的真与假,但它们都是可错性的命题,是可以用理由与根据兑现的。最后,它们是普遍主义(universalism)的道德理论。一种义务论的、形式的认知主义话语伦理学把自己的研究限制在可以通过推论证明的规范范围内,这些规范潜在地具有普遍意义。

哈氏虽然在基本范式和精神方面认同和承继了传统伦理学,对道德普遍主义作了最有力辩护,但现实是,满足上述特征的道德理论再也不能从超越历史时空的先验立场出发了。哈贝马斯指出,随着上帝慧眼的认知权威的贬值,道德要求失去了宗教形而上学基础,其普遍性只能在规范论证的普遍交往前提下才能得到理解。

与康德传统伦理学相比,话语伦理学的优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后形而上学时代,义务伦理学的规范有效性证明,由u原则和d原则取代以单主体独白式检验规范的普遍性。u原则即普遍化原则,它是一切义务主义伦理学的共同原则。普遍化原则实际上是康德的绝对命令在当代的重述。康德的伦理学建立在纯粹的实践理性基础之上,“每一个有理性的人都必须遵循这样的规律,不论是谁在任何时候都不应把自己或他人仅仅当作工具,而应该永远看作自己就是目的”|6|(83)。基于这样的形上假定,康德可以诉诸历史的先验证明方式,通过自我的想象力把自己置于其他人的情境。而在后形而上学时代,这样的普遍性验证无法按照先验主体哲学模式进行。规范的普遍性检验不是灵魂内部的自我对话,而是现实的社会实践。d原则即话语原则,它旨在坚持道德的理性主义,它假定规范问题是可以理性解决的。但是,这一规范的证明不是康德所说的理性的独白而是所有人共同参与的实践。

第二,从自我主体转换到交互主体性。康德伦理学是一种内在的、独白式的伦理观点,是单主体中心主义。相反,话语伦理学寄希望于通过公开商谈达到对话语的相互理解。

第三,话语伦理学克服了康德道德理论的反映论的认知主义。哈贝马斯认为如果道德规范具有认知上的合理性,那么,它就会同理性的耐心的说服力保持内在的联系一一种交往论的认知主义,道德普遍主义立场就是合理的。如果以怀疑主义为基础,就不可能真正建立起一种伦理学。“如果不拥有可信赖的认知内容,那么对其行为者来说,(交往)就不能证明具有优于其他方式的优势,反而是成本昂贵的行为协调方式”。

第四,发展了实践理性。哈贝马斯根据康德指导人的实践的三种命令即技术性命令、机智的劝告、绝对命令,提出了三种理性即实用理性、伦理理性和道德理性。这一理性区分,澄清了长期以来对实践理性的不确切认知。话语伦理学,作为一种普遍主义伦理学,它所强调的只是实践理性的第三层次,即康德式的道德理性层次。

基于话语伦理学与康德伦理学差别的揭示,哈贝马斯从两个层次剖析了后现代主义对普遍主义伦理学的批判以及这种批判与话语伦理学的关联。

(一)于哲学层次上的对自柏拉图以来逻各斯或理性中心主义的批判。

后现代主义批判以康德为代表的普遍主义伦理学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倾向。不论是传统哲学还是近代以来的哲学,都以追寻哲学本体为己任,力图寻找世界或认识的“基质”或“阿基米德点”,其目的就是要抛弃把哲学看作第一原理的形而上学观。到了当代,反形而上学成了包括后现代哲学在内的西方共同的哲学话语。这是因为,就人类思维来说,一方面,它总是有限的,因为人毕竟不具备上帝的视野,另一方面,它又总是要超越任何既定的限制,因为人毕竟不像动物那样将自己封闭于一个固定的模式中。在此意义上,反形而上学是人类思维的开放性在哲学上的体现。哲学要想继续以独立的方式生存下去,就必须以反形而上学为己任。

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伦理包括对于哈贝马斯的话语伦理学持有一种批判、否定、解构、破坏或决裂的态度。詹明信深刻指出:后现代主义存在的状况所依赖的是某种根本的断裂或中断。”191?31)后现代主义那里只有解构,没有建构;只有游戏性和不可公约性,没有确定;只进行操作(行动)不进行论断,让理性在操作中自我解构。后现代主张的这种相对主义、非理性主义、不确定性和消极性,从哲学层面反映了现代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带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以及对人类的精神世界的冲击。然而,后现代主义由此得出的对现代性的根本否定则是哈贝马斯断然否定并予以回击的。

哈贝马斯指出,自18世纪末以来,现代话语的新主题是:随着宗教对于世界整合力量的消退,日常实践需要新的对等物来取代宗教的力量。黑格尔称为之哲学需要的东西,到了席勒和尼采那里,转换成了一种理性的批判,一种新的神话。但海德格尔把这个具体需要通过本体化蒸发了,把它基础化而进入一种从存在者中撤出的存在。因而,海德格尔的批判本身就具有一种形上性。

德里达的原始文本或原始书写,借助“延异”(differance)这一概念来消除首位中心(逻格斯中心)消解主体哲学的基础含义。德里达无法达到他的理论目标。哈贝马斯认为,“作为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的参与者,德里达继承了形而上学批判的弱点,即他并没有动摇第一哲学的意义。尽管他转变了姿态,结果,他唯一地带起了有着明显的社会病症的神秘性”。哈贝马斯称德里达的解构主义为“酷似犹太教的神秘主义”。一种没有作者也没有读者的“书写”在一定的意义上确实消解了主体,而且是所有主体,但没有主体的“书写”对人类社会及其实践却毫无意义。因此,仅靠一种取消书写主体而宣告“原始书写”的解构主义战略来打击主体哲学,并没有真正找到走出主体哲学的迷宫的关键。

福科系谱学的理论在“权力”的标签下对理性进行总体化批判。哈贝马斯认为,福科这种总体化的批判本身就是不能成立的,他不可逃脱施行性的矛盾,即他必然以理性的工具来批判理性。他提醒道:“我们必须小心谨慎,不要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不要跳进新的非理性主义中。而福科明显地堕入了这种危险中。”福科对合理性的全面否定,可能导致一种非理性主义,导致对所有“意义”和“有效性”的消解。

利奥塔强调,后现代社会是一个异质多元的社会,在后现代条件下,诸如“真理”、“人民”、“共识”等概念,起着一种压制的作用,即隐含着对于社会多元的强制性的统一。利奥塔采用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这一概念阐述后现代状况的中心概念,批评哈贝马斯的共识合理性,认为语言游戏具有内在的多元性并且不可化约为任何普遍的语言模式。“统一的共识是一条可望不可及的地平线”。应当看到,利奥塔的这种看法有其合理性的因素,哈贝马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亦隐含了此点。两人的根本分歧在于,利奥塔完全反对有合理共识的可能性。哈贝马斯指出,利奥塔犯了将语言游戏概念与有效性要求(validityclaims)相混淆的错误,他没有把不同的生活世界区分为三个有区别的价值领域,用哈贝马斯的术语来说,就是“话语的分散、普遍性的多元化、属于特殊的现代经验’。就政治和伦理领域而言,其错误在于混淆了不同性质的共识或一致。符合有效性要求的、在平等的交互主体间达成的合理共识,并不是一种社会压制,而恰是一种摆脱压制的解放。

表面上看,哈贝马斯建构的话语伦理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普遍理性,更多地坚持了康德为代表的普遍主义规范伦理学,更坚决地揭露了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过激批判的错误。但实际上,从另一个视角看,在上帝归隐后的后习俗化时代,后现代主义对现实的把握对哈贝马斯形成自己的后形而上学的话语伦理学的正面作用却是显而易见的。

第一,后现代主义激烈反对形而上学,而形而上学本身虽有缺陷但又不可能完全排除形而上学。海德格尔承认:“只要人还是理性的动物,他也是形而上学的动物。只要人了解他自己为理性的动物,像康德所说,形而上学还是属于人的本性。”|11]。

第二,我们知道,哈贝马斯话语伦理学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它把交互主体性提高到中心位置。交互主体性成为道德基础在伦理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这一思想正是在当代哲学对现代理性主体批判的基础上,经过反思批判而形成的。胡塞尔较早地从心理学角度提出用主体间性或交互主体性的“同感”来取代那种内心独白式的孤独的主体。这种交互主体性问题伴随着后现代主义对“生活世界”的重视而成为西方哲学一个新的重大问题。在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中,更注重“实践”和“有效性”,更注重“语言转向”中“语用学”的语境含义,这两方面都使哈贝马斯的“交互主体性”更具有真实的互动意义。因此,哈贝马斯以交往合理性取代主体中心理性,实现了对传统哲学的超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塑了康德的普遍理性。

第三,后现代主义认为在一个异质多元的(后)现代社会,通过对话达到共识是不现实的。他们强调不确定性和价值相对性,否定理性在(后)现代社会的功能。这促使哈贝马斯去反思他的伦理理论。他认为多元利益主体之间仍有在对话以及搭桥原则的先决条件下达成共识的可能,从而强调规范的普遍有效性,拯救了理性。

总之,哈贝马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坚持了传统伦理学认知主义、普遍理性主义的传统,同时又在后现代主义的启发下试图克服其独断主义、先验主义、单主体主义,坚持发展后形而上学时代的交互主体哲学,坚持交互合理性,克服了传统伦理学的形而上学性和对主体交互的忽视。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三

初中生正值青春期,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思想品德课程对初中生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在很多学生看来,思想品德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上课时不愿意听讲,对思想品德课丝毫提不起兴趣。笔者认为,面对这样的情况,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需要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主动进行情感教育,用自己的真情实感打动学生,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热情。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学习兴趣;师生互动;情感体验;。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才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教师应引入生活中有趣的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思想品德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知识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敢于质疑,这有利于学生充分掌握、理解相关知识,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在教学的不同环节可以抓住重点和难点,提出相关的问题,给学生营造一种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不仅对初中思想品德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提高了自身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思想品德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设计具有趣味性的游戏,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这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探究性才能充分发挥,思想道德素质才能逐步提高。

二、加大情感投入,在师生互动中提升教学质量。

大多数初中生认为思想品德教师是严肃的、刻板的和无趣的,而很多初中学校也对思想品德教学不够重视。思想品德课每周课时不多,教学时间相对紧张,初中思想品德教师一般为了赶上教学进度,基本上都是照本宣科,师生互动被认为是浪费教学时间,因此很少出现在课堂上。这就导致大多数学生在思想品德课堂上毫无生气,打瞌睡或者复习其他科目的现象比比皆是,教师上课的效果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为此,教师要加大情感投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引导作用。在课堂上,要与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此外,如果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存在偏见,那么,无论教师的授课方法有多好,学生依然会无法用心学习,成绩依然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日常的交流中要尝试着逐渐改变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学的片面认识,让他们认识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培养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用心地去学习,真正地领会思想品德教材的精髓和内涵。

三、让学生先自学再交流,体会人情味。

思想品德学科属于人文学科,教材内容的编写本身就充满着人情味。那么,应当如何利用教材内容,让思想品德课焕发出应有的光彩与活力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情、学情等进行合理取舍,找出重难点,灵活运用课本案例,让学生重点把握。“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也只有熟读才会有深刻的体味,才能从文字中品出人情味。教师可以找出教材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段落和案例让学生反复诵读,从中体味真实的情感与韵味。如在讲授“宽容与友善”一课时,教材中六尺巷的故事最贴近本框所学内容,教师可留出时间先让学生自主默读再大声朗读,最后讲一讲这个故事。学生能从该案例中体味到宽容与友善的.意义,知道怎样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四、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获得情感体验。

“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体验了,学生们才能刻骨铭心。学生非常讨厌生硬与刻板的说教式教学方式,教师对书本知识的反复说教,不会让学生产生真实的体验,学生也难以相信。教师的正确做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角色扮演来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使学生的体验更加真实具体。教师上课时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表演,如简短的小品、相声、情景剧等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学生宣泄情感提供途径。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难题,并学会调控情绪的方法,从而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四

本文分析了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意识和主动性不强、教研能力薄弱、教研成果生成和转化意识和能力欠缺的三大现状,认为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发展需要氛围更需要专业引领,要让中学化学教师愿意参与研究,为其提供平台和专业引领,还要让其研有收获。最后提出了搭建化学研究所平台助推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发展的具体举措:团结化学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队伍;研究所名师指导青年教师;研究所名师参与教师培训;研究所与市县教研部门联动;指导中学化学教师形成研究成果并发表。

关键词。

化学教育研究所;研究平台;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发展。

中小学教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包括教学管理),二是教研。教学与教研的关系很多学者都有过论述。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然而,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和教研实践中,我们发现中小学教师“重教轻研”的现象依旧突显。从全国层面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省市的教研活动开展得比较热烈,教研的成果也比较多,教师的教研意识和教研能力也比较强,从福建省层面来看,厦门市中小学教师在教研方面做得比较好,与发达省市教师教研的差距相对较小,其他地市差距相对较大。作为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和研究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立足岗位促进福建省中小学教师教研发展。通过近年的实践探索,我们认为通过学科教育研究所这一平台,可以有效助推中小学教师教研发展。本文,我们将以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在助力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发展方面所做的努力为例和同行一起探讨如何搭建学科教育研究所平台助推教师教研发展。

一、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凸显的三大问题。

在长期的教师培训和教研实践中,通过对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进行调查和访谈,并对调查数据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当前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存在的问题不少,较为凸显的问题主要有三个。

1.中学化学教师教研意识和主动性不强。

很多中学化学教师对教学和教研的关系没有深刻的认识,认为教研对教学没有什么帮助,认为教研耽误了教学的时间。在调研中,有中学化学教师坦诚自己教学任务过于繁重,备课、上课、设计练习、批改作业或试卷、监考、参加各种比赛等任务过于繁重,加上当前社会经济压力较大,自己无心主动参加教研。这反映出许多中学化学教师教研意识和主动性不强,需要加以引导。

2.中学化学教师教研能力薄弱。

有很多中学化学教师表示自己也想进行教研,但是不知道如何进行教研,更不知道可以教研什么,教研能力薄弱。小到一个学校,没有教研能力强的教师引领,教师们教研能力都差不多,谁也指导不了谁,谁也引领不了谁。大到一个县区或地市,教育局下属的教研机构教研人员数量较少,分身乏术,无法对所有学校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长期的指导。

3.中学化学教师教研成果生成和转化意识和能力欠缺。

针对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在国内化学教育类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发表教研论文数量和质量与发达省市差距较大的问题,我们与中学化学教师进行了交流,不少中学化学教师认为我省中学化学教师的教研成果生成和转化意识和能力欠缺。我省中学化学教师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并撰写教研论文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的教师较少,能够出版个人学术专著的更是少之又少。有不少的中学化学教师把课余的时间用于编写教辅材料而没有用于总结、整理自己的研究心得,将自己的研究心得转化成论文或著作。

二、中学化学教师教研发展需要氛围更需要专业引领。

基于调研和访谈的结果,作为省级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者和研究者,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促进我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的发展。我们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

1.让中学化学教师愿意参与研究。

教师参与教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教师教研发展的关键所在。应该通过扎根于实践的教学研究案例,让中学化学教师相信教研对于教学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让中学化学教师们看到教研在教师成长中的`巨大作用,让他们明白“磨刀不误砍柴工”的道理,让他们愿意参与研究,并积极主动地参与研究。

2.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平台和专业引领。

很多中学化学教师教研能力薄弱的原因在于没有研究的平台和缺乏专业的引领。我们有责任建立教研平台并凝聚专家名师为中学化学教师提供专业上的引领。平台和团队的力量可以帮助中学化学教师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3.让中学化学教师研有所获。

中学化学教师参与教研活动以后,要让他们感到研有所获。这种收获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在的。内在的主要指通过教研活动,中学化学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认识、理解和处理能力得到了提升,他们的课堂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他们的教学行为得到了改进,他们的教学效果得到了升华。外在的主要指通过教研活动,他们的研究成果转化成了论文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他们的著作得到了出版,他们的知名度得到了扩大,他们的努力得到了教育部门和同行的认可,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最终成长为了一方名师。

三、搭建化学教育研究所平台助推教师教研发展。

国内高校或教研机构成立化学教育研究所的并不少见,但是国内目前的化学教育研究所成立的目的更多的是立足于高校或教研机构自身的人员开展化学学科的课程教材教法研究,并形成一批成果,以扩大高校或教研机构的影响。作为专门专业从事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省级教师培训机构,我们将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和服务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办学宗旨。我们认为,除了自己开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教研论文以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引领中小学教师开展教研并在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上发表论文,甚至引领他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整理、结集出版。近年来,我们成立了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期望通过化学教育研究所这一平台助推福建省中学化学教师教研的发展,主要的做法有以下五个方面。

1.团结化学研究人才,形成研究队伍。

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成立之初就团结了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省各地市教研员、福建省中学化学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以及有深入研究的高级教师,聘请专家名师作为研究所的特邀研究员。同时,广纳人才,通过中学化学教师自主报名、研究所审核的方式,吸收了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兼职成员。特邀研究员、兼职成员以及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研室教师构成了研究所的研究团队。同时,这个研究团队是常年开放申请的,随时接纳有志于化学教育研究的同行加入。

2.研究所名师指导青年教师。

化学教育研究所成立以后,我们要求研究所特邀研究员要对以青年教师为主的兼职成员进行课题研究、论文写作、教学技能、教学管理、专业成长等方面的指导。研究所骨干教师积极主动向研究所名师学习。并通过化学教育研究所年会的形式加强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和兼职成员之间的互动、研讨和交流。

3.研究所名师参与教师培训。

除了研究所兼职成员要成长需要指导和帮助以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们也要积极参与教师培训,在培训中指导全省中学化学教师开展教研,并在培训中通过示范、辐射和反思,特邀研究员自身也得到进一步成长。

4.研究所与市县教研部门联动。

由于各地市教研员均为本研究所特邀研究员,因此各市县在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的时候,都会积极主动地与研究所联系,由研究所与市县教研部门共同来策划、组织和完成一些教研活动。每一次的教研活动,研究所都会邀请一部分研究所特邀研究员或兼职成员参与,既是交流和示范,更是学习和反思。

5.指导中学化学教师形成研究成果并发表。

以上介绍了四种常规的做法,在这些培训或教研活动过程中,研究所着力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成果生成和成果转化意识,指导中学化学教师申报省市县各种级别的教研课题,通过课题研究,形成课题研究论文,并向核心期刊或主流期刊投稿,以争取发表。对于研究所特邀研究员,研究所鼓励、支持他们将自己长期以来的研究形成专著公开出版。

作者:张贤金吴新建单位:福建教育学院化学教育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教师培训实践性课程形态探索:同课二次异构[j].中小学教师培训,(12).

[2]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发展高中化学骨干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5).

[3]张贤金,吴新建,叶燕珠,等.基于“课题研究”模式的化学教师培训改革[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5(10).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五

今天的“画院”,其实包括了两种类型,一是各级政府机构(亦有地方党委宣传机构)属下的、靠行政拨款来维持运营的画院,二是民间创办的画院。尤其是后者,现今已遍地开花。“民办”画院另外一个突出特点是其名称喜欢“打擦边球”,让不明就里的人感受到那些画院的“权威性”。

这与前些年部分画院所谓的“危机”形成鲜明对比。约在十年前,在文化单位机制改革的背景下,不少文化事业单位似乎将走上自生自灭之路,而一些画院的人员面临着分流改制的窘境。在此势头之下,画院的危机似乎要来了。而仅仅是几年之后,随着政策的逐步完善,政府办的画院再次受到重视,迎来了第二个春天。民办画院正是借此东风而兴起,但其更深层的原因,是艺术品收藏市场的红火。有意思的是,在政府主办的画院积极建立拍卖公司或“交流中心”,主动拓展市场时,而一些大中型艺术品拍卖公司、画廊却在成立“画院”。“学术”打市场牌,而“市场”却在打学术牌。

显然,是艺术与资本的联姻催生了众多的“画院”。为什么这些松散的机构不约而同将自己命名为“画院”?这是因为,在当代画家的心目中,“画院”这个名称无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在古代,画院是最高级别的绘画创作机构,在当代,画院则意味著名家聚集之地。中国人历来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作品(哪怕是涂鸦)贴上了“画院”的标签,就仿佛身价有了保证。在艺术品市场红火而且杂乱的背景下,各级画院之“名”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含金量不等的“商标”。因此,在“商标”效应下,各类“画院”纷纷注册成立。绝大部分“民办画院”中画家目前的追求也主要着眼于低层次市场的开拓,这必然会限制其对于绘画本体的深层思考。

所以说,“民办画院”的大批涌现,与艺术自身关系不大,反倒能折射出艺术品市场特别是国画市场的无序状态。不过,“民办”画院也并非一无是处,它们灵活的运作方式、宽松的管理方式,可以为“体制内”画院的建设提供借鉴因素。政府主办的几家知名度较大的画院所办的进修班也持续火爆,这类进修班为各地画家(其中多数为青年人)提供了接近名家的机会。画院的教学带有“雅集”的性质,这种学习方式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对正规院校几近僵化的教学模式具有冲击力,而灵活多变的“课徒”方式更接近传统中国画的教育宗旨。客观地说,政府办的画院与“民办画院”可以在“文化生态”上获得互补的和谐状态。当然,其前提条件是所有的画院都必须纳入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框架。

因此,不妨做这样一个设想:姑且对“民办画院”持宽容态度,让它们在艺术领域进行自由的探索。而对于“体制内”的画院画家,则要有相对明确的创作要求,“政府办”画院不应该成为各类“新思潮”的试验场。有几家老牌画院曾提出以“新院体”来统领创作,对此,笔者持赞同意见,因为真正意义上的“保守”往往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发挥其文化制衡作用,从而消解激进主义导致的弊端。但要警惕的是,“涂着文化脂粉游走江湖”的现象依然存在,这种现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危害远远大于被某些“正统”理论家所深恶痛绝的“后现代艺术”。

当代几家著名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画院如国家画院、北京画院、江苏省国画院、广东画院、上海中国画院、陕西省国画院、浙江画院等一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影响力一方面来自于历史积淀,另一方面得益于院内画家的卓越成就。大树底下好乘凉,应该看到,上述画院的部分画家存在着“坐吃老本”的惰性心态,从而导致创作水平的不稳定,这种现象必须引起注意。几年前,曾有人抱怨说,“体制内”的画家领取国家的薪水,而卖画所得却归个人。由此,笔者联想到“体制内”的作家群体――这一群体也领取政府薪水,稿酬却归个人。就这一点看,作家们与画家们的待遇是一样的。可是,我们却很少听到有人指责作家们“揩国家的油”。究其原因,大约是专业作家能“出活”,其作品水准让业余作者难以望其项背,而且,专业作家们的成果产生的巨大的社会效应,也让人们服膺。

由此可见,创作出精品是赢得社会尊重的首要条件,也是画院发展的根本。“精品”的产生,首先需要作者有娴熟的技法,能驾驭题材,但从更深层来说,则需要作者具备必要的文化修养。当然,要求“体制内”的画院画家们都成为学者型的艺术家,这既不可能,也无必要。可是,要求“体制内”的画院画家必须出精品,则既有可能,也有必要。就现状而言,“政府办”画院目前比过去任何时候都需要学者型、研究型的艺术家。这类艺术家数量不需要多,而是需要精。如果这问题不能解决,那么画院的“危机”就可能真的要来临了。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六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依靠计算机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发展,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生的发展力量,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对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对其优势与局限性进行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计算机教学;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是主要是依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发展的,为了满足当前时代的发展要求,以计算机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主要工具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提供更加丰富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学平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依靠计算机发展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发展,为计算机教学带来了新生的发展力量,为计算机教学的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理论与技术,现代教育技术是与一般的教育技术相对比的,现代教育技术更注重与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有关联的课题,其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关于现代化科学方法的研发与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以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以及方法等为基础,以系统的观点进行指导,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手段的教育技术,它是现代教学设计、现代教育媒体以及现代媒体教学法的综合体现。其一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强调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个人需求,努力培养复合型的人才。计算机教学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进行培养与教学,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知识被动的接受知识。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在讲台上对学生讲授理论知识,学生也只是做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而教师却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果没有实践能力作指导,则在理解上就会有问题。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2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的优势。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就是利用现代教学技术,运用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技术将信息组合成不同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现代教育技术融入计算机教学模式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与教学理念,可以扩大学生的获取知识的渠道,也可以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自身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兴趣以及对问题的分析能力的与实践能力的。现代教育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实现了教学中心的转移,从原来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占据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围绕学生的学习需求来进行计算机教学,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兴趣积极性的培养,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传统的计算机教学中,学生主要的知识来源就是教师,因此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很强,并且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由教师的个人知识技能所决定,因此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最大限度的扩大了学生的获取知识的途径,降低对教师的依赖性,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计算机教学主要的优势就是运用了计算机与多媒体等技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育环境,其中比较典型的几种教学模式为下:演播式教学演播式教学就是利用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投影仪等设备进行计算机演播教学。借助投影仪的设备将与教学内容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的途径传达给学生,教师则通过语言的传递,教学内容则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传递,来丰富学生接受知识的形式。这种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注意力。演播式的教学方式,在丰富的信息传递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教师也应该格外重视学生的参与度,可以通过学生的自主操作来加强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实践能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就是必须要具备一定数量的计算机,每个学生一台电脑,教师通过计算机技术控制所有的计算机,通过对学生的计算机的.控制,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的了解与学习。然后教师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巩固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电脑进行文件的传输、学习任务的设置。教师还可以设置学习小组,让小组之间通过互联网来进行交流合作,对于教学中难点与不理解的地方,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来了解,然后进行加固教学。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计算机,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可以积极地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增加教师与学生的交流。虚拟实验室的模拟式教学在计算机教学中,实践操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在互联网上模拟实验室,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培养。教师还可以将计算机教学中比较抽象的理念与内容,通过建立模拟的实验室,来增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操作的能力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增加学生对计算机教学的积极性。同时,通过计算机建立的模拟实验室,还可以突时间、地点以及外界因素的影响,提高实验的稳定性。学校也可以为此节约对现实的实验室的维护与建设的成本。

4结语。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计算机教学在教育活动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计算机教学的质量有可能影响学生日后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对于计算机教学的改革,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基于现代教育技术下的计算机教学抛弃了传统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模式,改善了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的问题,不仅仅促进了计算机教学的教学方法的改变,也改变了教学中的主体。在现代教育理念与手段的指导下的计算机教学逐渐的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需要而不断的发展,不断的满足学生在学习中的不同需要。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七

[摘要]本文结合作者自身教学经历,从教学思维角度出发,以心理学教学实际应用为主要目的,提出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引言。

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都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理论局限性。

(1)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的特性传统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实证法,二是现象学的方法,这两种方法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心理学的特点是人研究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困难也恰恰在于人研究人。自然科学是人研究物,物性变化的表象与表象背后的真相都是客观而真实的,不以研究者的意志为转移。在心理学,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时,无论研究情景如何精密设计,终无法避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因主观因素而造成的偏差。这就是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即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性”,而不是一般自然科学所研究的“物性”。教育心理学正是由于过多地仿效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忽视人研究人所形成的复杂人际关系的影响,无法达到根据外在行为表现以了解内在意识或动机的目的。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结合程度不高心理学家在面对教育心理学问题时,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研究旨趣:理解与应用。这便有两种不同的研究类型: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应该说,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侧重于应用的科学,应对教育实践有直接的指导作用,也即教育心理学理论研究不能脱离教育实践,而应该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但是从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和现状来看,传统教育心理学过分注重基础,所提出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实践的指导作用往往是通过将教育心理学原理应用于其他教育学科(如教学法)而间接起作用的再有,即使是现在,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大多研究课题均来自于理论而非教育实践,这也使得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难以对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指导。

(3)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对教育心理学学科性质定位不够明确。具体来讲,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教育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脱节。教育心理学研究更多的是从理论到理论,难以指导实践,而教育部门的实践工作者虽深感教育心理学有用,却又不知如何去用。第二,目前的教育心理学更多的只是服务于学校,这种单一的服务范围局限了教育心理学广泛的应用性。

(2)教育心理学在研究方法上应处理好几对关系。

1.要处理好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关系。定量研究采用源自自然科学的方法,力图保证所研究问题与结论的`客观性、可靠性和概括性。定性研究旨在从不同的角度来了解个体或社会的现象,这种研究通常在现象发生的真实环境中进行,借以把握该现象的整体轮廓。

2.要处理好实验研究与史论研究的关系。教育心理学家都强调实验研究。教育心理学中的实验研究主要是指对教育现象有控制的观察研究。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实验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教育心理学同样有许多理论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这就是教育心理学的史论研究。实验研究要以史论研究为基础,史论研究是实验研究的升华。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实际上也就是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过程,也正是理论体系的日趋完善,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成熟的基础。

(3)以素质教育实践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南21世纪是我国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时期。当代教育心理学要想作出应有的贡献并使自身充满生命的活力,就应当结合我国教育实践和改革,深入研究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这对于促进我国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化和教育心理学的自身发展都具有特殊的意义。国内有学者指出,近来,教育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成果已经对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践起到了推动作用,如张大均等指出,教育心理学的以下研究成果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1)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与教育环境关系的研究:(2)学生智能发展与知识学习的研究;(3)学生社会性发展与规范学习的研究;(4)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5)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但是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应用性为主的学科,其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指导还远远不够。为此,教育心理学研究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为素质教育实践提供更多的指导:首先,继续加强德育心理研究。其次,美育心理研究应该进一步得到重视,为学校审美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健全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实践服务。

(4)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开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应用研究,就是要解决教育心理学研究中国化(也称本土化)这一问题。心理学研究的中国化,主要是指中国的心理学工作者在研究工作中要做到从研究者本位出发,准确地发现国人的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彻底地揭示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类心理的相同点和相异点,为世界心理学发展作出贡献。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2]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3]张爱卿.20世纪我国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3).

[4]林崇德.试论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研究中的十大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八

难以管理、质量较低、且不易控制。因此,规范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的管理,形成一整套科学而有效的论文质量评价体系,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管理条例》第四条规定,“学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这种能力主要通过撰写毕业论文来实现。在这一阶段,学生要获取论文撰写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用所学知识完成一篇有质量的学术研究报告,最后通过论文答辩完成学业。毕业论文写作目的是总结和检验学生学习期间的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与技能,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受到科学研究的基本训练,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毕业论文可以综合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事护理研究,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授予学士学位的重要依据之一。

近年来,由于成人教育本科护理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护生来自全省多个医院,有的甚至于来自全国各地,使得本科生毕业论文难以管理、质量不易控制。学生在毕业论文写作及答辩方面不尽如人意,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

2.1选题成人教育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面窄,不新颖,深度不够,而且讨论对象相对集中,缺乏新颖性。多数学生以毕业过关为最终目的,对相关文题也没有深入思考,仅把一些国内医院早已开展的护理技术或已经形成常规的项目进行总结,不了解护理专业发展动态,不能把握护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方向。部分考生论文内容与题目相差较远,出现偏题甚至跑题现象。

2.2格式摘要、关键词及参考文献等部分不全者较常见,绝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书写摘要和关键词,参考文献引文量且书写欠规范。正文部分题文不符、层次不清,各级符号混用,写作思路混乱。

2.3内容大部分学生时间投入较少,提交毕业论文前临阵磨枪,勉强成文;有的考生对。

网络论文。

相关信息。

进行复制、粘贴或大段照抄教科书或某专著。

2.4答辩学生在论文答辩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不熟悉自己的论文内容,答非所问;学生心理素质差,过于紧张;论文的内容与学生自己的实习内容关系不大。此外,评审专家等级标准掌握程度有差异,或者个人观点有差异,也会导致学生成绩有差异。

目前,成人教育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质量呈下滑趋势,因此,规范论文撰写,对论文的质量进行科学评价,加强对毕业论文的管理,已经成为各高校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护理学毕业论文。

相关信息。

的目的和特点,分别设计了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答辩教师使用的成人教育本科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各自的权重及分值,以其能客观、准确、简捷地对护理学毕业论文质量进行评价。

3.1指导教师评价重点评价内容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学生查阅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开究方案设计与研究方法和手段的运用能力;毕业论文写作反映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功;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学习态度。

3.2评审教师评价重点评价内容学生对论文设计书的执行情况;选题是否有新意;论文的论点、论述的正确性;实验数据的真实性,图表的规范性;吾言、图表和参考文献的规范化程度;论文的难度及工作量;开究方法和手段、论证能力、成果价值。

3.3答辩教师评价内容答辩教师对毕业论文进行总体评价,包括选题的难易程度和理论与实际意义,论文的总体水平及创新性;口头表达能力和回答问题的正确性;答辩中反映出的思维、知识面与综合能力。

为了客观而准确地评价毕业论文的质量,必须合理地运用该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评定由指导教师、评审教师和答辩教师评定的分值按一定的比例折算后组成。然而,由于指导教师在整个毕业论文过程中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了解也最深,其评分在综合评定中所占比例应最大。评审教师可对毕业论文质量做出较仔细的审查,而答辩教师则对学生答辩情况的判断,因此两者的评分在综合评定中所占比例可同等对待。综合考虑,指导教师评价结果占40%,评审教师和答辩教师的评价结果各占30%,3部分之和即为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成绩。

毕业论文阶段包括论文撰写、评审和答辩3个环节。由于指导教师、评审教师与答辩教师评价的侧重点不同,所以采用分类评价的方法建立毕业论文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贯穿于成人教育护理本科生毕业论文阶段的全过程,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毕业论文各阶段的特点,客观地评价学生的毕业论文质量,还可以较全面地对学生在毕业论文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作出较客观的评价,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由于教学过程中,各种因素的复杂性和可变性,该评价体系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九

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同时,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因素也不断出现,其中影响小学生安全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对学校的安全稳定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要确保学校安全,必须抓好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救护的能力;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尽量将安全事件消于无形,将安全事件的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针对目前实际,我觉得做好防范措施是杜绝安全隐患的有力保障。

现在小学生中往往会出现一些打骂现象,同学之间为了一点小事争吵起来,互不相让,进而动手扭打,造成事故。但是如果一所学校的品德教育抓得好,风气正,学生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可以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所以抓好安全教育,一定要与品德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即结合品德课堂来进行安全教育。如要把《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讲文明、懂礼貌、遵守纪律、关心他人等一些有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事例,生动具体的告诉学生,让他们知道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的道理。作为班主任教师的我始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特点,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以《小学生德育纲要》为准绳,结合学校实际及班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教育计划,并分步落到实处,使学生们在学校和班级集体活动中受到良好的熏陶和教育,让学生们在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同时班主任要结合留守儿童的情况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如:建立进门须知和来访登记等一些必要的制度来约束学生的非规范行为,防微杜渐,反复练习,特别要训练学生在没有老师和家长在场监护的情况下,遵守纪律的自觉性。班主任除了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教育外,还要根据周围环境的特点进行教育。如:我们学校靠近路边开展交通安全教育,让学生明白学校门前来往车辆较多,每天过马路要左右看没有车辆最安全,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使学生认识到在马路边玩耍、游戏的危害,要做一个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学生。班主任的我经常利用看图片、讲故事、唱儿歌、看录像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二、在日常教学之中贯穿安全教育。

一般来说学校安全事故一般发生的很少,因此,很多学校不会把安全教育和教学放在同等的位置,而且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过于枯燥,学生就算听了,当真的发生事故时,他们还是会不知所错,手忙脚乱。我认为应该把安全教育当作一种生活常识,把它和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渗透每个教学当中。

首先我觉得学校要每个星期安排一节班队课,专门给学生讲安全知识,针对每个地区不同的情况而开展一些有必要的演练,像防踩踏事故的演练,每个学校都应该要组织学生开展,这样的事故发生的太多了。像怎样在火灾中逃生,这些知识最好是老师学生做正确的示范,这样能让学生更准确的掌握。

其次,班主任一定要让学生彻底的明白一些事故的后果,像夏天为了图凉爽而去河湖洗澡;冬天为了图暖和在房里关上门窗烤火。因此而丧命的事故时有发生,班主任可以结合这些身边的事故带领学生一些分析发生的原因,这样行为将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只有让学生从心理了解他们的危害,他们才不会犯错。而对于其他的事故,为了防范于未然,经常提上课堂,让他们时刻保持一颗警惕的心。

再者,科任老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遇到一些和地震,安全事故有关的内容应该详细的讲解清楚。我记得我上初中时,历史老师在讲长征的时候,特意给我们讲了关于沼泽的知识,我至今仍记得很清楚。所以,我想只要老师多讲,真的从心底关心学生,他们会懂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

最后,教会学生临危不变的处事态度,对于突发状况,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紧张,不出错,但是有一种东西确很难受环境的影响,那就是习惯,所以要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的习惯。每次我们学校开完会后,值日教师都会亲自指挥学生上楼,一个学期下来,学生都自觉的按照顺序进教室,不再学校老师的监督。我想习惯的力量是无穷的,多花点时间对学生有计划,有目标的进行培养,万一遇上紧急状况,也不用担心。

学生可能不能切实的明白一些安全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师得更加关注才行,先有人,后有才,安全至上,它必须时刻摆在第一位。

三、将安全常识与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相结合。

学生中有些意外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常识而引起的,因此,对于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要让他们知其然,更要让他们知道其所以然。学校在组织学生春游、爬山、游泳、参加劳动时,班主任一定要把安全常识教育作为第一要务来做。此外要重视学生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向学生进行安全常识教育。夏天,进行防溺水和饮食卫生的教育,不随便去河边洗澡,不随便吃生冷食品及路边卖的不卫生食物等。每逢过年过节,小学生喜欢放烟花爆竹,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防火防伤害事故的教育等,把安全常识的教育与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结合起来。

总之,安全问题很重要,安全教育更是重中之重,我们应时时刻刻把学生的安全放在心中,时刻不忘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工作地正常进行,才能保证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吧!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

文章对应用型新闻专业的本科生毕业论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应用型新闻人才,主要是指以教学为主的本科院校培养的服务地方的新闻人才,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新闻理论知识、较强的新闻实践技能和良好的新闻职业素养,并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在新闻工作中熟练运用。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人才是核心,新闻是专业指向,应用性是基本要求。毕业论文是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综合性强的实践环节。通过这个环节,学生要综合运用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科学的研究方法来独立完成这项具有较大难度的课题。这是对四年来所学知识的一次复习和应用,也是检验学生是否是优秀应用型新闻人才的试金石。

根据笔者近5年来对新闻专业毕业论文的管理情况来看,随着本科教育教学管理的加强,新闻专业本科毕业生撰写的毕业论文质量逐步提高,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忽略了新闻专业的特性一社会性,没有紧扣社会热点问题,理论分析过多,实证研究较少;在理论分析的论文中引用他人材料和解释过多,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不足,深度不够,论文模式依然是“是什么一为什么一怎么办”的步骤,尤其在“怎么办”阶段,对策拍脑瓜,方案想当然的问题相对突出。学生的毕业论文以“伪命题”的理论分析为主,科学严谨的实证研究偏少。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新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大量的理论性课程的设置导致学生掌握的只有理论性知识,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的缺失,使学生游离于实证研究之外,也不懂得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二是师资队伍的不健全也是实证研究类毕业论文缺少的原因之一。目前,进行本科毕业论文指导的教师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坛的教师,没有在媒体工作和一线实践的经历,师资队伍的单一性和实践型教师的缺失直接影响实证研究论文的数量和质量。即使学生选了实证研究类的题目,老师也指导不了。三是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对毕业论文的选题也会产生影响,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这段时间学校基本没有集中授课的课程,大部份学生忙于就业、考研,精力难以放在论文写作上。且有的学生在外地,与指导老师基本上见不着面,论文指导仅限于网络指导和电话指导,理论性的论文选题更利于毕文的完成。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它规定人才培养的规格,预期了学生的发展方向。应用型新闻人才与传统学术型新闻人才的侧重点不同,它强调了学生的应用和动手能力。作为新闻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中应用型这个特性应贯穿于学生四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应用型不仅是对新闻专业外在的层次规定,也是新闻专业本身内在的要求。新闻学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其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工作在社会第一线,接触社会基层的方方面面,相关社会科学的基本素养对于新闻专业来说必不可少。因此,在课程设置中,除了必要的理论课程和专业素养外,还要增加提高学生调查研究能力的课程和综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样,学生才能运用专业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写作这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

一般说来,应用型本科院校新闻专业筹建时间不长,师资以年轻的教学型教师为主,他们大都是来自高校的毕业生,不仅在理论教学上有所欠缺,而且缺乏相应的实践教学经验。教师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之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者,其专业素养和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培养人才质量的优劣。因此,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可以采用做访问学者或提升学历、学位的方式,通过进修来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拓展教师的研究领域,这对于毕业论文的指导是很有益处的。同时,由于新闻专业本身的特性和应用型专业的特点,实践教学经验在毕业论文创作,特别是实证研究类的论文创作中起了很大作用。这就要求论文指导老师本身要具有一线的工作经历,因此,学校在培养青年教师时,除了注重理论素养的提高外,更要重视专业技能的获得,要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另一方面,青年教师的培养要实行“引进来”、“走出去”原则。“引进来”,指聘请媒介一线有实践经验的新闻从业者开设专题讲座,为教师讲授现实中媒介的管理模式和运营操作,掌握媒介的最新知识;“走出去”,指将青年教师送到媒介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学习各类工作技能和实践经验,使得自己更加符合应用型新闻人才培养的需求。

论文撰写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从论文选题到开题报告到中期检查到论文答辩,环节众多,有效的管理是保证论文进度和质量的关键。第要加强选题指导。选题是论文写作的第一个环节,学生感兴趣的选题是论文良好的开端。论文的选题要提前规划,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结合自己的课程学习和各类实践进行思考,而不是要做论文时才开始找论文题目。其次,新闻专业是一门社会科学,规划选题时要从新闻专业的实际应用性出发,寻找有研究意义的课题,避开似是而非的“伪命题”。因此在选题时,建议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选取实际问题。最后,选择课题要遵循“小切口,深挖掘”的理念,避免大而空的论题,如果论文的题目“假”、“大”、“空”,那么学生在论文写作中因没有切实研究,只能采用“复制+粘贴”的方法来完成论文。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论文题目选好选准了,后面的写作才能扎实有效的开展。第二,要加强过程管理。毕业论文一般安排在第八学期,大部分学生已经外出实习,在论文的指导过程中,学生与导师面对面地交流的次数不多,毕业论文的进程和质量难以管理和监控,如何有效地对毕业论文进行管理是值得思考的。笔者认为,在众多的'流程中,要抓好论文的开题和中期检查这两关。撰写论文开题报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调研能力、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开题,学生阅读大量文献资料,对前人的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创新点和自己研究的方向。在开题的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构建论文框构,明确论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对策和解决的主要问题,定下论文的基调;在中期检查过程中,老师对论文写过程中的研究方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明确下一步的写作进程。这两个环节,指导老师要与学生面对面的指导和交流,落实每一个环节,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逐步深入地研究和撰写论文,而且还避免理论研究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改变以前的“剪、贴、拼”的论文写作模式,最终写出有新意的论文。第三,要重视基地建设。实证研究类论文源于生活,学生只有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因此,指导学生撰写实证研究类的毕业论文时,需要相应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基地。对应用型新闻专业来说,对口的实习基地就是报社和电台、电视台、各类网站等媒介单位,要建立相适应的媒介实习基地,特别是网络媒体等新兴媒体的实习基地,保证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大量的、长期的机会在新闻一线接受锻炼。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并进一步做更加深入的实证研究。

新闻学是一门社会性很强的学科,它的社会性源于自身的实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的发展也呈现多层次、立体化局面,专业技术的要求更强,其对新闻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今后的毕业论文指导中,要引导更多的学生加入实证研究行列,同时考虑以多种方式呈现毕业论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和发展提供良好的保障。这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尝试:第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实际问题,鼓励学生撰写深度报道或调研报告;第二,把论文写作与分层级、分模块、分方向教学结合起来,设计多个模块,如各类影视剧本写作、广告策划与文案、网页制作与维护等作品替代毕业论文写作。经过不断地探索,新闻专业的毕业论文存在的问题将会妥善解决,毕业论文的实证研究终会呈现新的局面。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一

摘要:本文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特点和价值进行了分析,以期更好地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幼儿教育;游戏教学;价值分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程度逐渐提高,对幼儿的教育也愈来愈早。幼儿教育是人一生中所接受的第一个系统性的教育。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教育中加入游戏,形成了游戏教学的模式。根据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理论,游戏教学模式对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

一、游戏教学概述。

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以游戏为依托,将要教授的知识以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幼儿主动学习,使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到相应的知识。游戏教学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具有体验性、自主性等特点,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可自由发挥,进而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二、游戏教学的特点。

1.游戏教学的体验性。

游戏教学最大的特点在于体验性,只要幼儿进入到游戏中,就会在特定的游戏氛围中获得自己的主观感受。如在“丢手绢”活动中,坐着的幼儿会对小伙伴手中的手绢有盼望的心理,而拿有手绢的幼儿则有担心被追上的紧张以及想将手绢给其他同伴的激动心情。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幼儿在游戏中自己体验到的,教师只需从旁引导,幼儿就会懂得。

2.游戏教学的自主性。

游戏教学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或者游戏的选取者,幼儿才是游戏的主导者。在游戏开始前,幼儿可以自主选择伙伴、游戏场景和游戏材料。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与同伴进行协商,只要达成共识,幼儿就可以改变原有的游戏状态,根据自己的兴趣制订相应的游戏规则。游戏对于儿童的无限包容性,在游戏教学中以自主性的方式体现,这也是游戏教学的特点。

3.游戏教学的虚幻性。

游戏教学中游戏的内容虽是依托于现实生活中的素材,但是又有超脱于现实生活的一面,即虚幻性。例如,角色扮演游戏,游戏的基础在于幼儿假装自己的身份是某一个角色,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赋予所扮演的角色新的特色。游戏教学的虚幻性充分满足了幼儿的想象力,并可以将幼儿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常识通过游戏体现出来。

三、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独特的价值,其所产生的教学效果也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无法企及的。因此,对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对今后的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经验方面的支撑。

1.游戏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幼儿阶段孩子的特点是年龄小、好动,且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游戏教学则是根据幼儿以上三个特点定制的教学模式。在进行游戏教学时,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常识性问题穿插其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学习。幼儿在游戏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相对较长。另外,游戏教学的场地可以设在室内,也可以设在户外,以满足幼儿好动的天性。因此,幼儿在游戏中的学习效率较高。

2.游戏教学可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对于游戏的热衷确保了他们的参与度。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适当的奔跑、跳跃等可以增强幼儿对自身肢体协调性的控制。另外,在户外阳光下进行游戏,也增强了幼儿对环境的适应性,幼儿的体质也得到了明显地改善。游戏教学模式以游戏为出发点,幼儿在游戏中会主动与其他小伙伴进行交谈,也学会了倾听,培养了幼儿的集体意识,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

3.游戏教学可以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

在幼儿阶段,幼儿除了学习常识性知识,更要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如何让幼儿主动开口是提升其能力的重点及难点。游戏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例如,在扮演角色时,幼儿通过对日常生活中该角色的语言特点进行模仿,可了解到接人待物的相关知识。因此,游戏教学有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的作用。

四、结语。

幼儿教育作为系统教育的起点,其教学模式的选取是否符合幼儿特点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有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幼儿语言驾驭能力等作用,值得在幼儿教育中作为重点教学模式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陶云娣.论幼儿教育中的民间游戏教学创新的基本经验——小班民间游戏《小兔和狼》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xx(6):118-119.[2]陈艳红,刘红.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模式初探[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xx(4):118-119.[3]乐元芬.试述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地位及作用[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xx(s1):88-89,93.[4]蔡清吉,张传堂.回归游戏教学——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思考[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10):136-138.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二

摘要:大学生的安全事关大学校园的稳定,是营造良好的教育和生活环境的基础和保证。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加强教育管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都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意识的现状。

1.思想麻痹,财物保管不严。学生宿舍发生的失窃案件,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同学们思想上麻痹大意,不注意关门上锁,财物保管不严造成的。有的同学从家里带回较多的现金,不存入银行;有的同学甚至把贵重物品(电脑、手机等)带回宿舍,不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这些都为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际。

2.行为单纯,轻易受骗上当。大学生虽然有较多的文化知识,但缺少社会经验,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他们的无社会知识行骗。如有的骗子利用女生,谎称自己被窃骗取钱财。有的利用学生热心助人的特点,趁机不备而偷窃。

3.碍于情面,缺乏应有责任。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抱有“自己不违法违纪,莫管他人的闲事”的思想。即使看到违法事件,只要没有直接损害自己,也当事情没发生,不主动向学校有关部门报告,而同学们不知道,他们这种纵容行为往往会使犯错误学生或下一个受害者受到更大的伤害。

1.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对于维护校园公共安全、保证大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和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学生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自身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

2.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防灾抗变的能力。大学生在校学习文化、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学习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掌握必备的安全防范技能,不仅可以减少自身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3.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能否经受得住挫折是现代人才素质的一个考验,当他们独立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社会纷繁复杂的现象,往往会表现出无知与无奈;不知道运用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学习并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的技能,提高安全防范能力,从而实现职业生涯中的安全与健康,终身受益。

1.法律知识教育。

法律知识教育是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开展法律知识教育,应从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入手,要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基础课、法学专业课以及相关法制教育专题讲座、论坛等作用,对大学生进行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学生守法自律意识,减少学生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2.校纪校规教育。

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通过校规校纪及法律知识的学习,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这对大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成长乃至走向社会都是有用的。因此,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必须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把法律和道德规范具体化。平时,也应随时随地进行校纪校规教育,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并对少数严重违反校纪的行为予以严肃处理,以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利用网络进行的违法犯罪行为日益增多。大学生涉及的网络犯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参与网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另一种是网上购物或网上交友被骗,其人身、财产安全受到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侵害。为此,首先应当加强网络法律知识的教育,通过网络法律知识的学习,使大学生认识到哪些行为在网上是非法的,是法律严令禁止的,以免大学生由于网络法律知识的欠缺,参与到网络违法犯罪活动中去;再者就是加强网络安全教育,使大学生懂得如何在网络中保护自己,不要轻信他人,更不要随意的接受他人的邀请,或将自己的相关信息告知他人,避免上当受骗,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由于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就业压力以及家庭环境和个人经历等诸多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大量的研究统计表明,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障碍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表现形式为焦虑、恐惧、忧郁、冷漠、偏执、暴躁、消沉等,情绪色彩和偏激行为十分强烈。因此,学校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挫折应对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把安全教育与心理咨询有机结合起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安全防范教育,使学生安全教育迈上新的台阶。这对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问题产生促进健康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完善,有着十分重要作用。

1.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安全教育齐抓共管的氛围。

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依靠学生管理部门、学生工作者、学校党、团组织等各个部门,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在开展日常的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管理,从管理上加强学生安全防范工作。要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完善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安全教育工作由各校党办、学生处、保卫部门负责,团委、教务处、公寓管理部门、网络及心理咨询中心等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层层抓落实。班主任、辅导员、专兼职老师、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人员都应参与安全教育工作,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安全教育氛围。

2.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管理和教学计划之中。

校级安全教育课领导机构要由各高校主管安全工作的书记、校长担任主要领导,保卫、教务、学工处、团委等部门共同参与组成,下设教研室,具体负责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工作。高校要将这一课程的实施纳入教学评估中去,及时督促检查安全教育课的落实情况,经常性地选派教师走出去进行有关的培训和学习交流;开展安全教学研究,将成型的科研成果推广开来,进而推动安全教育课的实施。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关键在落实,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把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长期抓下去。要明确责任,把安全教育纳入学生日常管理计划,统一教育内容,制订安全教育计划。国家教育部门应统一编制高校安全教育的教材,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规定课时,以保证安全教育落到实处。

为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仅仅依靠保卫部门或者辅导员的工作是不够的,必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运行机制。要建立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的运行机制,首先应建立学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领导机构,负责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确定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制定安全教育计划,组织进行授课,考评教学效果等。其次是理顺安全教育体制。把大学生的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整个的教学计划,在学校教务处指导下开展工作。再次是建立和完善保证大学生安全教育健康运行的一系列制度。第四是明确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基本载体,主要是系统的课堂教育与各种讲座及安全教育活动相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安全教育全面得到落实。

4.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大学生安全意识。

事实证明,对学生的安全教育,仅靠保卫部门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者及学生组织等有关部门和人员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特别要发挥思想教育阵地的作用,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体系和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因人因事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有关课程和教学环节中由任课教师结合课程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如在化学、物理实验课中讲授有关防火防爆方面的内容等。

高大学生安全意识是一项长期的常抓不懈的工作,是需要学校重视以及各部门齐抓共管才能做好。高校各部门应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密切配合,共同为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而努力,让我们的广大学生能正确、健康地成长。

五、结语。

高素质合格人才,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达到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三

幼儿园对于儿童来说,是除了家庭以外第一个接触的集体,对他们的身心发展、社会认知以及将来的性格形成都有较大影响。良好的幼儿教育可以使孩子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反之,则对孩子的将来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但是,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教育的利益化分配以及应试教育的原因,使得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

儿童过早接受与自身年龄不相符的智力知识,对孩子本身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由于年龄较小,他们对于接受的知识往往无法理解,通常都是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如果长时间靠这种方法来学习,会让孩子感受到学习是件非常有负担的事情,容易造成他们厌学情绪。再者,专家分析,这种简单机械的学习方式,会阻碍孩子的想象力,会造成孩子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现象。同时,长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必然会挤占儿童玩乐的时间,影响孩子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孩子近视、驼背、无法集中精力等,对幼儿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

二、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教育情况分析。

1.现代幼儿教育的思想被小学化所代替由于国内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使得教育的竞争也很激烈,为了能让孩子有一个好的将来,家长们都信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上”的观点,迫于压力,幼师们也开始在教学过程中增加较多知识,使得幼儿教育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其实,在幼儿园,这个年龄的孩子本身就该快乐的玩耍,而不应该被这些知识所烦恼,我们应该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不应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这是对他们最起码的尊重。2.当前幼儿教育所追求的是对知识的讲授在当前幼儿园课堂内,孩子们已经不是单纯享受课堂的快乐,而是需要掌握一些复杂的知识,而这些知识通常是小学才需要教授的。但是为了升学率以及一些指标,幼儿教师往往会要求孩子们掌握。其实这些知识基本上孩子们都不懂,也无法掌握,如果硬性要求孩子们学习,反而会造成他们厌学情绪,影响将来的学习。3.当前幼儿教育手段的小学化在如今的幼儿教育课堂中,幼儿老师使用的方法基本上也是小学老师使用的教学手段。通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孩子在下面学习,这种非常强硬的教育方式其实并不适合幼儿教育,反而会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因此,这种明显带有小学化的教育手段非常不适合幼儿教育。为了能够让幼儿更好地适应课堂,幼教老师应该真正的站在幼儿的角度上,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符合幼儿年龄、性格特点的教育方式,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4.幼儿教育以孩子的成绩来纸作为评价标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看孩子是否有所进步,通常是看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成绩。而很多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愿望,通常会也会将孩子的成绩作为考核幼儿教师是否称职的标准。因此,幼儿教师为了自身利益,就会非常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导致在课堂上猛灌幼儿知识的现象,而忽略了幼儿的接受能力。这种现象的形成是一环扣一环的,最终会对幼儿造成极大的影响,有的幼儿甚至因为厌烦学习而出现了厌学情绪,这是非常严重的,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1.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我们就要转变思想,改变传统的幼儿教育思想观念,并使用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确保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孩子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而要多多关注孩子的综合素质,使其成为一个健康、快乐、身心健康的孩子。当然,这不仅仅是要学校的事情,而是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责任。作为家长,在学校改变自身做法的同时,家长也要摒弃之前错误的教育观念,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他们的爱好,培养他们乐观的性格,鼓励他们全面发展,发挥家长的作用。2.幼师思想要去小学化当前幼师是个非常庞大的群体,他们的教育思想状况直接关系到去小学化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因此,要加大幼师的培训力度,还要组织幼师到先进的幼儿园进行学习交流,这样才能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共享,使更多的幼儿接受先进的教育。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角,只要从根本上改变其思想,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通过小游戏或者其他方法增进课堂活跃性,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幼儿教育去小学化进程。3.提高幼儿教师综合素质,改革幼儿教育课程系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作为学校,首先要完善教师的聘用标准,并及时安排教师进修及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和综合素质。在培训的过程中,要重点加强教育方法、教育目标、正确社会价值观等内容的培训,使教师明白真正的责任。只有通过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课程改革,才能真正给孩子们一个快乐的幼儿生活,让他们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学习环境。4.加强幼儿教育系统的规范程度,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体系幼儿的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因此,国家也应该为幼儿的健康成长做一些具体的实事。国家专门出台法律,要求相关专业部门要加强监督幼儿教育市场,对不符合规定的幼儿园要及时取缔,目的就是为了给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决不允许非法幼儿园的存在。规范幼儿教育,建立完善的幼儿教育系统,培养幼儿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四

摘要:随着高校的扩招,三本作为一支快速发展的特殊力量,其与一、二本学生在心理特征、家庭环境以及生源质量方面均有着明显的不同,三本学生应以何种模式去发展,迄今为止还没有现成的答案去参考,所以三本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从三本学生的培养目标、整体现状、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等三方面,对三本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英语教学三本模式。

随着的高校扩招号角的吹响,我国高等教育目前正处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迅猛地转化期间,作为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支重要后起力量,在此期间,三本院校也在以一种快速的模式迅猛的发展,他们对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培养造就出专业人才、扩充了高等教育资源、扶持繁荣了当当地经济。然而,无论是新创的三本院校也好,或是普通高校通过扩招方式招录三本学生也罢,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却遗憾的发现,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仍然沿袭普通高校生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和普通高校生并没有什么显著的区别。不同之处就在于三本学生用学费的高额差异换取一个能接触高等教育的一个机会。显然,这和我们创办三本的初衷相背离。因此,在如此庞大的学生及不容乐观的就业形势面前,学生的培养和教育就显得更加的困难和艰巨。如何才能更好有效的完成此项艰巨的任务是我们每一位从事三本教育工作者头等考虑的大事,不容忽视。本文从三本学生的培养目标、整体现状、教育教学管理机制等三方面,对三本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以供业者参考和探讨。

一、明确三本院校学生的培养目标,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

三本院校大多以地方性型为办学定位、以应用为导向的办学方向,以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为其人才培养模式。ww它与普通高校(一本、二本)和高职(专科)又有一定的区别,它比一、二本更务实、更强调操作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又优于高职(专科)院校,比后者多了更多的理论知识及研究的科研课题。因此,教育工作者的工作,不能盲目照搬传统的一,二本人才培养方案,我们也不能盲目地模仿高职院校只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或一套完整的高级培训操作模式,只是在课程设置和课外实践上做简单的增加或减少。课程教学中也不能一味地强调理论知识和公式化的教学方式,应在充分了解当地经济、他们的办学定位、专业方向、学生特点等基础上,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计划。在合理可行的情况下,从人才培养目标,学术教育,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辅助,技能实践等方面发展人才培养计划,制定针对性较强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使三本的学生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均衡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的专业技能。也就是说,普通三本院校的学生,同时具备了传统本科(1、2本)和专科学生的技能优势。

一、二本院校、普通三本院校及专科院校三所大学中,文凭或学位资格的相关证书都获得国家(国际)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社会环境中,不同业务单位所需要的人才各不相同。虽然传统的本科大学生在理论知识和文化意识方面更有为利,在办公室,写字楼等工作环境中,能够更好地适应和发挥。类似的工作范畴包括:秘书,文员,保险,人力资源管理行业。但对于那些需要专业人才的企业单位来说毕业于普通三本院校的学生会比毕业于传统本科院校和专科院校的学生更受欢迎,因为他们通常认为毕业于传统本科院校的学生只注重理论知识,专科院校毕业的学生只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而普通三本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实践能力方面都要强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知道如何充分发挥该专业所需要的技能。其中类似的工作领域包括:电子、电器、汽车、交通运输行业等。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如今三本学生大多面临就业难的问题,并未有以上我们所说的优势存在。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现实差异?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的最终结果为什么会有如此令人诧异的天壤之别?刨其根,究其果,问题主要表现在学生和学校规章制度制度的实施管理等方面。

笔者通过教学发现三本学生有其较为特殊的自身特点,本着因才施教原则,只有了解了学生才能更好的找出适用于他们的方法,特大致归纳如下:

二、三本学生的现状与其自身特点。

1、学生普遍缺乏求知欲,学习方法不当,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由于多数学在入学前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入学后对大学中所授的专业知识理解困难。缺乏恒心和毅力。对所学内容也只是做肤浅表面的理解,目的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不能全力以赴去解决那些难题。虽能保证可以按时上下课,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提高学习积极性。依赖性较重。另外,优越的家庭条件让他们将更多的精力花费在了娱乐、消费上,严重影响了学习的动机。当然,其中也有一些基础相对不错,这些学生能够约束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他们为了考研或出国留学,确定了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懂得大学时期的学习机会很难得,这部分学生自律性很强,他们用不屈的毅力,顽强的创业精神努力学习。

2、盲从感、迷失感较强,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

由于学校对学生的引导不足,多数三本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即使能按时到班但在课堂上也心不在焉,觉得学与不学无所谓,精神状态不佳。其他同学逃课,喝酒,他们也会盲目跟从,缺乏自己的判断力。不明白为何上大学,上学又应该如何学,并且也不知到底要学什么,学的内容对以后又会有什么帮助。

3、学习和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但他们思维活跃,活动能力较强。

这些三本学生多数都来自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娇生惯养,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缺乏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精神,无法独立处理生活中遇到的一些事情,不愿意参加公益劳动,对应该从事的集体劳动也是怨声载道,惰性极强。不愿意亲自动手,或花钱雇人代做或以各种理由借口逃避。相对而言,他们自律性不强。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又多才多艺,思维开阔,兴趣爱好极为广泛,尤其表现在艺术和体育等方面。他们积极地参与社会活动并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对各种社团,协会所组织的各种活动都积极的参与,表现出其应有的热情。人际关系和谐,交友广泛。

4、缺乏自信心,具有较强的自不如人的自卑感。

由于三本学生差如人意的高考成绩,当他们迈进高等院校大门,面对其他高等学子后,他们就会产生更严重的自卑感,缺乏学习的信心,总觉得低人一等,不如一本、二本的学生。在就业方面,经常遭受不公,由于许多雇主在招聘员工时,三本院校的学生往往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这就使得一些学生在心里上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对自己的未来失去信心,对毕业证的含金量、所在的学校甚至所学的专业产生了强烈的质疑。

通过以上四方面分析,针对目前三本学生的自身特点,使我们意识到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复杂性和重要性,从而也对此项工作有了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努力做到:

(1)加快专业教育工作者职业化建设的步伐。专业可以带来创新,只有熟悉教育教学业务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才会创新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只有通过加强专业教育工作者培训和竞争机制,才能培养出一支专业化程度高的教育和教学团队。

(2)构建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实行人性化管理,使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个性心理品质,从而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最终目的。建立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搭建与学生进行思想感情交流的平台,以一种易于被学生接纳的工作作风,采取互动的民主方式,多方位的了解学生。

(3)制定细则严格实施规章制度,改进教育教学管理机制。

严格的规章制度的实施是保证高效管理的有力手段,只立制度,不去执行,只凭“说教”,没有相应的制度约束,学生违纪时,“人情”,胜于规章制度,使学生有恃无恐,导致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以上这些都不是有效管理。

三本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刚刚开始,需要我们做的事情还很多,路程还很遥远,只有我们用心才能将此项工作做好,使我们的三本学生拥有更为光明的前景。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五

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开始,“考证热”随之在大学校园里兴起。时至今日,“考证热”仍然盛行不断,并且逐渐渗透社会的各个领域。我们学前教育的学生也不能从这场热潮中脱身,很多学前的学生正在考证的征途中前行,并且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乐此不疲。20xx年张宇斌对大学生考证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大二大三的同学考证占比例达91.30%,大一的同学多数因为不懂得将来的就业形势严峻而比例最少,大四的同学却因为找工作时屡屡碰壁而意识到证件的重要性时却往往来不及,此两者比例仅占9.70%。而且大学生“考证”率已达到68.7%,在暂时还没有“考证”的大学生中,也有76.23%的人有考证的意向。所以大二大三的学生是考证的主力军,因为他们不仅有时间和精力,也能够对将来的就业形式有所考虑,为了能在工作面试时多一份自信心,多一份竞争力,他们选择加入“考证热”的洪流。通用型证书不受专业限制,比如cet四级基本上是各所大学的硬性要求。除了通用的证书,还有一些跟专业相关的证书,比如学前教育专业涉及到普通话等级证、钢琴六级证、育婴师证、舞蹈资格证、营养师证等证书。面对五花八门的证书,哪些必要哪些不必要,我们该如何选择?这是值得每个大学生深思的问题。

二、大学生“考证热”的原因。

到底是何种原因促使了“考证热”呢?笔者从近20年的“考证热”研究中粗略地总结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国家政策因素。

“国家实行就业准入,积极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制度,为大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提供了政策依据。”“此外,我国政府对一些责任较大、杜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要求从业人员持证上岗,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毕业生要想进入这些行业,必须投入到考证大军中去,先取得上岗资格。”反观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同样需要考取教师资格证才能上岗,而教师资格证同样也是师范生的一种身份认证和就业保障,也让就业单位清晰地从证书上认证招聘人员是否具有专业职业技术和单位需要。

(二)高校因素。

“因长期受传统高等教育观念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和质量存在较明显的不足,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主要表现在:1.实行高度单一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的专业课程设置陈旧,教材知识结构滞后,教育方式落后,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更是一个众所周知的薄弱环节;2.专业面窄,远不能满足杜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这样,人才素质不能满足现有的社会需要。”高校传统落后的培养模式以及狭窄的专业面都不能满足现在社会的要求,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某些方面能力欠缺,为了能够全面发展自己,提升自身能力,大学生们纷纷选择考证,希望通过考证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达到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三)市场及用人单位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社会对学前教育相关人才的要求也比往年有所提高。随着社会上大学生数量的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很大。学前教育学生为了在就业中更具有优势,于是助长了“考证热”现象。近年来幼儿园在招聘中对教师学历的要求有所提高,对教师掌握的技能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前教育学生是否获得证书以及获得什么样的证书成为管理者选择人才的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绝大多数学生考证是迫于求职的压力,如今用人单位都不约而同地将应聘者是否持有资格证书以及持有多少资格证书,作为衡量人才层次高低的重要标准。大学生毕业后要走向人才市场,要想找到满意的工作,多一张资格证书就等于多了一个求职砝码、多一项谋生的资本。”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1.“以中国20xx届大学毕业生省际流动为例,从流动比例上来看,广东、北京、上海3地的毕业生净流入比例分别为152%、147%和128%,均大幅度超过其他省市,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山东也是人才净流入率为正值的省市。”大量的人才流入,势必会导致就业压力的增大,就业形势的严峻。为了能在求职过程中找到一个相对满意的工作,很多的大学生选择在完成正常学习的前提下去考取社会上一些比较热门的证书,增强就业自信心。2.“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经常变化,人才的创新能力不强、适应性不强、后劲不足,大学生不得不通过考证来改善和提升知识结构、专业知识技能和实践能力,从而增强自身的就业竞争力,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为了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大学生们希望通过考证来提升并证明自己的能力。“在统计调查中,有68%的同学认为考证多学了知识,提高了自身素质。”可见很多大学生认为证书是内在能力外化的表现,拥有证书就能够表明自身具备了较高的素质和较为全面的知识,所以大学生对“考证”乐此不疲。

三、大学生“考证热”的利弊。

对于大学生来说,治学和就业是人生两大重要的事件。对于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群体来说,考证可以说是好工作的敲门砖。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环境,许多大学生都选择考证来学得更多的技能与知识,也为了更好的在职场有立足之地。那么,是不是就意味着“考证热”现象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呢?考证对于大学生来说有很多有益之处。从学生方面而言,证书有利于提高自身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其次,大学是研究学问的象牙塔,还是比较游离于职场之外的,证书的考取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更多的是理论知识更加的实践化;同时,考证也是更好的充实大学生课余生活的一种方式,帮助大学生更好的规划自己的就业方向;最后,很多大学生考证也是从自身的兴趣点出发,在对自己专业不满意的情况下,可以拓展自己的知识结构。从市场需求来看,考证热出现的同时不仅带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弥补了市场一些专业人才的空白。但是,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利弊同时存在的。考证是可取的,但是要在理性的前提下,否则对自身对社会都是存在很大的不利的。首先,盲目跟风的考证到最后只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自身技能得不到发展,同时还耽误了校内课程的学习;其次,很多非专业教育机构应运而生,导致证书的含金量降低,盲目考证之风愈加严重;最后,过分依赖证书不可取。很多证书并不能真正的体现学生自身的实力,很多学生考证只是为了一纸证书,只学得了浅显的知识,而没有深入探究,颇有舍本逐末的趋势,这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作为国家“十二五”规划中着重提到的学前教育专业,这几年正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技能水平证书的考取也日益增多,对于我们来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理性考证,保持自身的专业性。

作者:杨光单位:潍坊学院幼教特教师范学院。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六

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文明病,也诱发产生了。同时,工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导致环境污染加剧。这些由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不良结果,已在某种程度上对人类的健康与正常的生活构成潜在危害。为此,时代赋予体育教育以新的历史使命,并提出许多新的课题,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突破传统体育教育价值观,从更加丰富的层面看待体育教育与人的发展以及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理应把“促进学生身体健康”的传统体育价值观同“学会生存的必要知识和技能”这一新的教育价值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符合时代要求和现代社会发展形势的全新体育教育价值观。

体育教育应配合学校教育,致力于解决人类更好地生存这一新课题,使体育教育更好地为满足人类生存的多重需要和改善人类生存状态服务。

1体育教育与人类生存需要的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深刻地揭示出人类自身需要的本质。人类五个层次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本身就有着内在的联系。这是体育教育本质功能的表现,无论是自我价值实现,自我尊重的需要,还是自我安全、社交的需要,都与体育教育有着广泛的联系。

人类的生存需要除了人能动地改造物质世界以满足自身外,还有人类生存需要所反映出的客观性,人不得不受到由人们的生存条件、生存能力、生存方式所决定的生存状态的影响和制约。人类如何生存发展,这就需要解决人类怎样掌握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知识、技能和形成各种本领,养成良好习惯等。体育教育应在解决人类所需的这些实质性问题上发挥出自身应有的独特作用。从目的来看,体育教育应是为人类身心健康与人的发展服务的;从过程来看,应是一种有效地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和技能体育以及卫生保健常识、技能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教与学的过程;从内容来看,应包含有人类生存与发展所需要的各种生存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的内容。

我们不仅仅在理论上认清身心培育的教育属性,而应在身心教育的实践中充分反映出具有教育属性的身心培育活动。那种在实践中单一的运动性和活动性用来达到身心培育目的的做法以及把它简单地看作也是一种体育教育性质活动的观念是错误的。这只能反映出我们某些体育教育工作者在认识体育教育本质问题上,还存在着不足,具有不完全性和不深刻性,仅仅看到了体育的特殊性,没有看到教育的普遍性。

人们知道,当婴儿开始伸展四肢,幼儿开始学习走路时,表明每个人都具备基本活动的能力,它仅仅是运动的原始状态,包涵了体育运动要素中的一些而不是全部,这还与婴儿自发的本能需要有关,并未构成内涵深刻而丰富的科学性体育运动。它的本质理应是让人们通过一般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去掌握知识、技能以及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去学会人类生存与发展所必备的某些生活能力和本领。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体育为人类生存发展服务的终极目的。

体育教育过程应是一种理论、实践、再理论、实践的过程。需要把握的体育知识、技术和方法以及体育卫生保健常识和技能运用于体育运动实践和人类生活实践中去的,这是体育教育的根本特征。

人的需要与人对体育教育的需要有着多方面的联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体育(广义)功能也在不断拓展,这种拓展又意味着体育教育与人们社会生活方面的联系日益加强,意味体育教育在满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上,无论在广度上还是深度上都在不断地延伸。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育发展中,充分考虑到社会需要与个人需要的融通、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的平衡、短期与长远需要的兼容等问题。从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趋势看,我们学校体育的着眼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自我指导锻炼能力、体育运动能力等方面上来。其中,使学生学会和掌握各种基本的生活技能,养成各种良好的生活习惯,无疑对于学生适应生活,更好地生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体育教育在人类生存能力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体育教育过程包含着两个重点,一是人的内发性自尊、自强、自爱、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二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而体育教育则可通过促进学生能力发展的学习过程,使他们多方面的需要得到满足和实现。

传统体育教育注意力仅仅局限在发展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上,忽视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学会生存,在体育教育中就不能仅以发展学生的身体为满足,还必须从广泛的领域,培养他们适应未来新生存环境的各种能力,成为能够适应未来生活需要的现代人。

事实上,正确的走、站、坐、卧的姿态,良好的作息和饮食卫生,用眼和脑的卫生常识;游水能力;各种自我防卫技巧;防火常识;基本的运动创伤救护常识和方法;交通安全常识等体育卫生保健的内容,都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需要紧密相关。

由此可见,体育教育的目标应是长远和近期目标的统一,今后大、中、小学校体育教材内容应是丰富多样的、有效实用的。

3未来体育教育对人们生存方式的影响。

当代体育教育同样面临着社会生产和社会各方面变革所带来的一系列挑战,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脑力劳动量的增加;环境污染的增加;工时缩短出现闲暇时间增多;居住条件的改善,人际交流机会减少,这些现实问题都给体育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要适应未来变迁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必须对传统教材内容进行修改、筛选和必要的补充,对教学素材进行全面改革,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体育教育在生存与发展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因此,健全和发展体育教育,加强体育教育与社会的联系,使它的发展和科学社会主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密切结合起来,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教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七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实践课,其需要达到的语言技能是要靠学生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熟练的境界。英语老师要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把学生当成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把学生看成能动的主体,促进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主动参与、全员参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

关键词:英语教学学生主体作用。

英语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除了要认真学习英语的有关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亲自实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学生才是主体,衡量教学效果的最终尺度是学生对英语掌握的程度。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只能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引导者或促进者,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而不是把教学看成教师灌、学生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对象。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它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因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性格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本身内部的矛盾性。教师水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等对学生来说虽然重要,但外因再好,终究还要靠内因起作用。任何高明的教师,都不能替代学生学习。因此,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作用意识已成为教师的一项重要课题。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1.创立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沟通理解,只有在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学生的主体意识才能表现出来。主体教育理念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一种客观上不对等,主观上平等民主的关系,客观上的不对等指的是学识的不对等,但在主观上教师要视学生为与自己平等的社会成员,尊重他们,爱护他们,关心他们,与他们实现情感的和谐统一,使课堂成为一个和谐的教育场,使他们的主体意识得到增强,学习的潜力得到发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以人为本,分层教学。

以人为本,是当前世界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每个学生都有其独一无二的个性,而且由于各自的智力、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方式的差异,其英语学习情况必然也千差万别。因此,为了使英语教学适应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能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根据学生不同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和性格特点,实行分层教学,给每一个学生必要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时间,促使有差异的学生的普遍发展。

分层教学包括学生分层、目标分层、施教分层、练习分层和评价分层等。教师应针对学生个体不同情况,在英语教学活动中采取相应策略,支持和鼓励学生更充分地发挥主体性,感受成功的欢乐和自豪,从而促进英语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

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由表现是对教学活动的主体参与,没有自由的学生,在教学中就谈不上主体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以学习者的身份参加的,是英语学科实践活动和英语知识认知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所担任的角色就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就要求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结构,让学生充分表现自己。在课堂上,教师就要真正突出精讲巧练,不搞满堂灌,从课堂的主角位置退下来,把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不要把知识作为思维的结果去教,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学习过程,作为思维活动的主体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经常让学生带读单词领读课文;让学生批改作业;让学生提问和回答别的同学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同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把教学内容活化为生活实际,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场所,真正成为学生锻炼听、说、读、写能力与发展智力的场所。

4.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由于教学过程是一个相互的过程,学生是学习的承担者,是保障其主体地位的决定者。为了能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把自己置于主体地位,我们应努力让学生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善于自我激励学习动机。

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对学习兴趣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形成的基本条件。一个有强烈学习动机的人,才可以有强大的学习动力,也才能主动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

2.善于自我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要自觉地确立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认知结构。从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某种满足感,并以兴奋活跃的思维状态去面对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在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的同时,使基础知识转移为语言技能,并发展成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3.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

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而英语就堪称为时代信息的首要载体。对于中国人来说,学会英语就等于打开了世界之窗,使自己与世界联系得更为密切。学生只有把英语学习的目的与自己全部生活的目标联系起来,才能把英语学习真正作为自己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才能真正增强自己的主体意识。

4.培养自我创新能力。

自我创新能力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特别是对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来说,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不断地去总结,才能不断地创造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英语学习的方法对于学习英语来说将事半功倍。

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培养自学能力,要注意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英语教师就要特别注意研究学习英语的规律特点和方法,让学生会学与学会。

教师的教法应符合学生的学法。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不同的阶段,学生要采用不同方法打好语言基础,培养听、说、读、写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各种感官协调活动有助于提高记忆效果,教师要有效使用直观教学手段。教师不仅在讲新课时要有计划地以新带旧,使新知识和旧知识有机结合,而且要指导学生复习。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英语课程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提高教学质量是至关重要的。教师不仅要采取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来突出与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2]李丽生。英语新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xx.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八

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是当今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核心问题。本文阐述了与大学生素质相关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专业)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及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指出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具体措施,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参考价值。

素质知识能力素质教育。

素质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在教育教学中经常被提起。自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发表后,全国上下,在教育领域引发了一场大的革命。素质教育成了根本的教育理念,并不断在推进、发展。在我们的教学中,常常提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在我们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素质教育为根本。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及实施素质教育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工作者要深入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1.素质的内涵。素是表示本来的意思或本色。而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素质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素质用在一个人的内在品格上是指父母先天给予的基因状态,通过后天的社会影响和教育后所形成的内在品格。是人的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并通过知识和能力表现出来。

2.素质的内容。素质是一个人的内在品格,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表述。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素质的内容也有所不同。这里我们以大学生为对象,其总体素质要求笔者认为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内容:思想道德素质、专业(业务)素质、人文素质、心理素质及身体素质。

针对大学生五个方面的素质内容进行教育和影响,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得到提高的过程就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整体的、全方位的、不是单一的。

(一)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对于大学生来讲,树立坚定的政治观,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良好的道德观,勤奋的劳动观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五个基本部分中,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比较关键的,而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尤其重要。

在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中,应明确:。

1.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基础内容。对于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学习如何做人,做怎样人的问题。即行为准则——如何破除自私自利、明辨善恶是非、开朗大方、热爱集体、吃苦耐劳、尊师重友、遵守纪律、爱护公物、注重公德、保护自然、行为文明等。

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即思想准则——破除迷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热爱祖国、有理想、有远大抱负等。

3.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主导内容。即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的五爱教育及为社会、为人民贡献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的观念。做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大学生。

4.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构成系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是多渠道、多方面综合因素构成的,主要包括:一是主导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两课”、各总支、辅导员、班主任等专门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二是学科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知识内容中的德育因素、学科施教活动中的德育因素、学科学习过程中的德育因素等。三是养成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系统。即学科之外的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校园文化等。

5.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笔者认为,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对策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研究探索。一是贯彻实施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在建设的方针;二是建立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工作体系;三是通过创建示范工程建设等办法促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四是运用现代传播手段,推进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五是自主式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

(二)业务(专业)素质教育。

大学生的业务(专业)素质教育是教育的重点。业务(专业)素质主要表现在科学文化知识、能力和职业岗位技能等方面。针对不同的专业其内容有所不同。

1.专业知识的教育。知识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获得的科学认知和经验总结。也就是说知识是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对事物的认知,是人们对社会实践成果的积累和存贮。对大学生知识的传授主要是依据专业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及选用合适的教材,通过课堂、实践教学环节和业余时间的各种活动,达到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通过师生双向活动,来传授并使学生掌握相应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知识。也就是学科理论及实践知识。

2.专业能力培养。能力是指人们应用已有知识,认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所具有的品质。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知识就不可能具备能力。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多样的,存在于社会中每个独立存在的事物中。人有多少活动领域就应有多少能力。随着知识,信息量的增加,其能力也发生变化。人的活动领域增多,使人的能力也增强。技能,存在于能力之中,但它有别于通常所说的能力,它是指人体各器官产生运动后所形成的能力。例如,操作技能、表演技能等。技能的提高同样是从课堂、实践等各教学环节来实现的。从传授知识中培养能力,从而达到提高素质的目的。实践教学环节,更突出体现能力和技能的培养。在专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广大教师应该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忠实工作者。

(三)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相对于科学知识、专业素质而言,是一种基础的社会文化素质。其实质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人文是指人性和教养。这是每个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都需要面对的问题。人文素质教育正是在这方面给人以指向并授予人以能力和方法。

人文素质的培养与发展,不仅需要通过专业教学计划去实施,更要通过个人爱好和自我发展,通过校园文化和社会影响去熏陶,通过哲学、语言、文学、艺术、音乐、体育、历史、哲学、法学、论理学等学科领域受教育,受感染,获得人格的塑造和教养的提高。

(四)身体素质的教育。

身体素质是对一个人体质、体魄上的完美要求。身体素质主要由以下几方面构成:体质——完美的构成和健康的质地;体魄——健康和强壮;技能——体育运动的技能和技巧;卫生知识——人体解剖学常识、防治病常识等。只有在体质、体魄、技能、卫生常识等方面得以健康发展,才能实现身体素质的完美要求。

(五)心理素质教育。

心理素质对大学生来讲至关重要,心理素质是非智力因素,需要在家庭、社会和学校的教育影响下逐渐养成,形成品格。健康的心理素质应具有坚强的毅力、持久的耐力、乐观的态度、稳定的情绪、较强的组织能力、表达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敬业精神、竞争意识、宽容的态度、友好往来、和睦相处等一些非智力因素。

通过心理素质的培养、教育、养成,使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适应生活、适应未来。否则,将产生心理变态,人格扭曲,思维混乱,行事盲目,做不好应做的事,甚至做了坏事。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的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分析与探索得出:(1)确立了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明确了概念;(2)确立了对大学生素质要求的五项内容;(3)提出了对当今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人文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渠道。并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意义予以论述;(4)对研究及实施素质教育具有较高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资料汇编[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xx:8.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xx]16号.

现代教育的论文现代教育论文(精选19篇)篇十九

摘要:

学前教育主要指的是儿童接受小学教育之前所接受的教育,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存在实质性的区别,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如果将学前教育小学化,那么势必会对学生未来的成长造成影响。本文主要对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通过探讨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分析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以此来为今后学前教育的合理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论文关键词: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教师的素质普遍偏低,尤其是农村学前教育教师,聘用的大多都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农村妇女来担任,虽然这些人相对来说有较高的知识,但是却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前教育培训,只是会单纯的运用陈旧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不考虑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甚至还会因为幼儿不听话对学生进行体罚。比如说,在上课期间,窗外飞过一只蝴蝶,儿童好奇的看上几眼,教师就会以不认真听讲的理由让对儿童进行惩罚,从而导致儿童的好奇心被压制,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儿童的综合教育。

1.2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

教育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是目前学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一般来说,处于学前教育的儿童年龄大多都在3周岁到6周岁之间,这个阶段的儿童,对周围发生的任何事物都存在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任何事物都想探个究竟,都想问问为什么。每一天都按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教学安排,按部就班的实施教学,就会把孩子们像个机器人似的灌输,长期下去,孩子必然会丧失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学前教育教学应该充分考虑幼儿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对教育方式进行不断创新。比如说,在教学活动中,以游戏为主,让学生们在玩玩耍耍中学习新的知识,发展孩子的各种能力。

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教育阶段,无论是在教育方式上还是教学内容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

2.1教学方式的不同。

小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一般都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每个学科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各个学科都是通过教师正常上课、布置作业、各种考查考试来完成的。比如说在对《雪地里的小画家》一文进行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确立教学目标,即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然后教师通过课前观察、激发兴趣以及谈话导入的方式展开教学,最后教师可以通过“照样子说一说”和“观察雪景说一说”的方式来考察学生的学习结果。学前教育论文网而学前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游戏中不断学习新知识。

2.2教学内容的不同。

传统小学教育通常以书本知识教育为主,课程一般包括数学、语文、英语、自然、体育以及美术等。而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幼儿教育工作规程》中规定的幼儿园保育和教育融为一体的教育内容,通常教学活动的开展以游戏为主,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加强幼儿思维训练,从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上文提到,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不能将其混为一谈,因此,学前教育小学化也必然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危害。为了能够更好的对这些危害进行分析,我们分别对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和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两所幼儿园儿童的实际情况做了实验,在实验中,我们将两所幼儿园的部分儿童集中在同一教室里开展了一场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以游戏活动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遇到什么都想问个为什么,比如说树叶为什么一到秋天就变黄了?下雨时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而且这些儿童在学习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是以书本知识教学为主的幼儿园儿童在教学过程中,却表现的极为消极,对学习的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由此可见,学前教育小学化不仅会使孩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儿童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儿童的健康成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学前教育的时候,必须要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遵循幼儿的认识方式,从幼儿实际需要出发,寓教于乐,使幼儿在快乐的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能力。这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爱霞.浅谈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危害[j].中国校外教育,20xx(07)。

[2]何馨芳,彭亚男.学前班教育教学小学化的表现及危害[j].甘肃教育,20xx(11).

相关范文推荐

    疫情巡演心得体会报告(精选15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我成长和进步的总结和回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通过阅读以下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和态度。

    初中生勤工俭学心得体会(专业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实现自我反省和成长的方式,有助于我们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更好。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新任职干部表态发言简单(优质20篇)

    发言稿是在特定场合作为演讲者代表自己或组织发表观点、陈述事实、传递信息的一种书面演讲材料。以下是一些著名演讲者的发言稿范文,他们的演讲风格和话语技巧在发言稿中得

    程序员个人简历范文(18篇)

    个人简历对于求职者来说是关键的一步,它是向雇主展示你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技能的重要工具。这里有一些经过大量筛选并获得肯定的个人简历模板,供大家参考。

    医学生调查报告(通用12篇)

    调查报告的编写还需要注重语言文字的准确性和表达的清晰度,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报告内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启发。

    声乐课程教学设计大全(19篇)

    设计教学计划需要我们对教材的内容进行深入理解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目标是人类做事的内在动因,目标越

    幼儿园校车安全管理制度条例内容(优秀16篇)

    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需要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和遵守,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请大家共同来分享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规章制度范文,相互学习和借鉴,提升自身的规章制度设计能力

    做好安全防范工作的通知范文(21篇)

    当前,我们面临着一项紧急任务,需要及时向大家发出通知,以便大家做好准备。以上是一些经典的通知范文,相信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撰写出规范、准确的通知。各位住户:喜庆的

    我看白鹿原论文(专业17篇)

    有了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快地掌握写作的要领,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这些范本来了解不同类型的写作风格和结构。

    离婚的撤诉申请书(模板17篇)

    离婚申请书需要经过双方当事人的签字确认,并在适当的情况下,可能需要提交到法院进行审理。离婚申请书范文的提供可以提供一些写作思路和方法,对大家的撰写有所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