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文轩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通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篇一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自己的身体是中班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常常会在吃饭时自言自语:吃完了我就长高了;也常常会在自由活动中互相比较身高。我们觉得“认识自己的身体”符合幼儿的当前经验,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所以,我想以小脚为切入口,在听听、做做、玩玩中请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从而感受乐曲,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学唱活动打下基础。

1、 在动动玩玩中学会演唱歌曲,并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来走路。

2、 在表演中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的同时知道保护脚的方法。

重点:知道脚的不同部位,并知道保护脚的方法。

难点:在玩的过程中学会歌曲,并积极演唱。

1、经验准备:认识小脚,知道脚上有脚跟,脚指头,脚底,脚面。

2、材料准备:四幅图(踮脚走、脚跟走、左右踏步走、两脚并拢跳);歌曲课件《滑稽的脚先生》(歌曲《玩具进行曲》改编,由教师演唱录制)

与课件中的“脚先生”进行互动,幼儿讲述自己用脚做过的事情。

1、引导幼儿讲讲脚的不同部位。

提问:脚有哪些部位呢?你们知道吗?(这是幼儿的已有经验,他们准确地说出了脚的不同部位。)

2、让幼儿寻找空间自由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师:请你用脚上的部位试试看走路吧!(伴随着音乐,很多孩子用脚走了起来,大多数孩子用脚跟或脚尖走路,他们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才用脚的另外一些部分走,在尝试的过程中,他们表现出一种极浓的兴趣。)

1、欣赏歌曲课件,知道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提问:让我们来听听看,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孩子们看着课件中的画面,很专注,可是当看完后,回答问题时,他们就把动作顺序搞混了,顺序不明确,所以又再次看了一遍。)

2、学念歌词(在座位上合拍地做动作)。

3、随音乐练习,基本掌握向圈内走、退回原位、在圈上走的队形变化。

提问:小脚会做那么多的事也累了,我们应该怎样保护我们的小脚呢?(幼儿的讨论热烈,能说出各种保护脚的方法,因为是冬天,所以大多孩子都会把问题聚焦到不让小脚冻着上。)

总结:天冷,我们要为小脚保暖,擦点香香防止干裂;脚出汗要勤洗脚、勤换鞋袜;还有运动时要保护小脚不让它受伤。

1、能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进行组织活动,课件的制作很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其生动形象的画面,使孩子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上面,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高了。

2、 活动的选材比较好,在主题背景下展开,贴近幼儿的生活需要。从活动中他们认识到了脚的不同部位,也知道在寒冷的冬天里要保护好自己的小脚。

3、这是一个音乐游戏的活动,孩子们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边唱边玩的快乐。符合我们教学的目标。

4、教学目标清晰,从活动中孩子的表现来看,对于目标的达成较好。体现了老师关注孩子,充分围绕中班幼儿的特点来组织设计活动。

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篇二

1、了解歌曲内容,有兴趣地学唱歌曲。

2、尝试跟着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

1不同走路姿势的图片各一幅。

2、音乐录音磁带。

3、幼儿用书《滑稽的脚先生》。

1、感知练习,积极探索:

出示教学挂图四幅:

——“图片上画的是什么?”

“小脚是怎么走路的?”

幼儿分组按照图示,探索并尝试踮脚尖走、脚跟走、脚边走、两脚并拢跳的动作。

2、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在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

“你最喜欢歌曲中的哪一句?”

3、学唱歌曲,体验快乐:

幼儿跟着音乐分别按照图示依次做动作。(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两脚并拢跳。)

幼儿跟着音乐边念歌词边走路。(幼儿阅读幼儿幼儿用书的`《滑稽的脚先生》。)

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篇三

1、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动作。

2、初步学会律动《滑稽的脚先生》,能随音乐基本掌握向圆内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

3、体验和表现“脚先生”走路时的滑稽与风趣,享受活动所带来的快乐。

1、踮脚走、脚跟走、脚边走、两脚并拢跳等四幅图。

2、座位安排成半圆形。

4、幼儿穿布鞋或球鞋等软底鞋。

5、幼儿已有在圆上舞蹈的基础。

1、复习歌曲《我有小手》。

2、引出“脚先生”,激发参与活动的兴趣。

(1)教师:你们的小手可以做很多事都很能干,你们的脚可以干什么呢?(跺脚、走路)

(2)教师:那请你们找空地方用小脚走一走。(幼儿找空地方走一走)

3、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做走路动作。

(1)教师:你们的脚还会怎么走呢?(请个别幼儿表演)

(2)教师:刚才他是用脚的什么部位走路的?请大家听着音乐在座位上来学一学。(钢琴伴奏,弹一句)

4、听教师演唱歌曲《滑稽的.脚先生》,了解脚先生走路的动作顺序。

(1)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歌曲内容。

(2)给图片排序,进一步理解歌词内容。

5、幼儿随音乐合拍地做动作。

(1)听音乐旋律在座位上合拍地做动作。

(2)找空地方跟着老师一起走一走。

6、随音乐进行练习基本掌握向圆心走、退回原位、在圆上走等队形变化。

(1)看教师示范脚先生赏花的顺序。

(2)随教师的慢速演唱练习动作。

教师:现在我们一起跟着脚先生到花园里去赏花。

(3)随音乐较准确地变化队形,并合拍地做动作。

教师:花园里的花美极了,脚先生还没看够呢,我们再一起去赏花吧。

(4)教师退出:你们的脚先生能不能自己去花园里面赏花呀?

7、结束。

教师:脚先生想去别的公园看一看,我们一起走吧。

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篇四

歌曲《滑稽脚先生》(中班)

自己的身体是中班幼儿比较感兴趣的话题,他们常常会在吃饭时自言自语:吃完了我就长高了;也常常会在自由活动中互相比较身高。我们觉得“认识自己的身体”符合幼儿的当前经验,也是幼儿的兴趣所在。所以,我想以小脚为切入口,在听听、做做、玩玩中请幼儿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从而感受乐曲,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为今后的学唱活动打下基础。活动目标:在动动玩玩中探索用脚的不同部位来走路,体验与同伴一起做音乐游戏的快乐。

1、事先请阿姨拖干净地板。

2、老师事先穿上一双可爱的五指3、袜。

活动流程:复习再现——感受体验——理解创造(延伸)

1、小嘴的本领复习歌曲《中秋节》

1、我们的小嘴本领大,让我们用好听的歌声,把过中秋的事唱给客人老师听吧。

2、中秋节的月亮是怎样的?(圆圆的)我们的小嘴巴也要圆圆的。

2、小脚的本领

1、今天老师还请来了一个小客人,2、你们看是谁?(老师伸出穿了五指3、袜的双脚)

4、听,5、我的脚在说话呢:小朋友们好,6、我是滑稽的脚先生,7、你们猜有什么本领?对,8、我会走走走。

9、你们身上有没有我的好朋友?把你们的小脚先生也请出来吧!(幼儿脱鞋,10、听音乐和老师走走走,11、第一遍)

12、我的脚本领很大,13、你们的小脚还会怎么走路?那我们就把脚的本领听音乐表演出来吧!(第二遍)

14、刚才,15、你的脚先生是怎么走路的?幼儿示范,16、集体体验(第三——第五遍)17、滑稽脚先生把小朋友刚才走路的`样子编成了一首歌,18、请你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范唱第六遍)19、还漏了什么?再次范唱20、我们一起来边玩边唱吧!(第八——九遍)

3、小耳朵的本领我们的小耳朵本领也很大,请你来找找音块宝宝的家好吗?提问:怎样才能找到音块宝宝的家?(耳朵听,用心找)

反思:本学期,我班认领的专题是:创设利用环境,丰富中班幼儿审美体验。本次活动,我分别从物质、心理两个方面为丰富幼儿的音乐审美体验创设环境。物质方面,我请阿姨为我们拖干净了地板,为幼儿能脱了鞋子自由的在地板上体验用脚的不同部位走路创造了先决条件。其次,我自己穿了一双可爱的五指袜,为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做了铺垫。在心理环境方面,我主要以语言创设了一个情景:老师的大脚先生邀请小朋友的小脚先生一起来做游戏。正是老师创设的这些环境,使得幼儿在丰富的体验中感受着乐曲,为下次活动的学唱、编唱打好了基础。在本次活动中还存在不足:老师在范唱歌曲后,幼儿对歌词中诸如:“脚边走,走得歪歪扭扭”等还不理解。老师就着急地就让幼儿跟老师一起来唱了。其实,这时,老师应该根据幼儿生成的情况,继续实施对策,丰富幼儿的体验,如:提问:“什么叫做“歪歪扭扭”呀?请你做做看。”或“请你象歌里唱的那样走走看”,在丰富的体验中帮助幼儿理解歌词。

大班音乐滑稽的脚先生说课稿篇五

本此活动我根据设计的目标及内容我利用了以谈话的方式导入活动,先让幼儿说说自己跳舞的时候我们用身体的什么部位来跳舞的,幼儿的议论非常的激烈,有的谈话用脚,有的说用手……我又采用了让幼儿边说边说做动作的方式,重点提醒幼儿模仿用脚跟脚尖走路的动作让幼儿感受用各个部位走路的不同感觉,使幼儿理解并掌握词曲,在学唱时吐字很清楚节奏较强,很快的掌握了歌曲,在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我设计了用边唱边做的方式让幼儿边学边玩的过程中掌握了本活动的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