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通用20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紫薇儿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通用20篇)

教案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容忽视。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有效的教案案例,供大家共享。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一

《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主题图(学生植树),让学生用三名话说出图中信息,教师板书完整道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2=?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大胆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是20,有的同学说是21。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2=202÷2=120+1=21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十,再把2根小棒也就是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一,合起来每份是21。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组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坚式进行独立试算。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强调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刚才摆小棒时的思路,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大多老师都喜欢上计算课,有的认为计算课简单,课堂气氛活跃;有的认为只要讲清例题就可以通过大量的练习进行巩固。其实要上好一节计算课并不容易。在本节课中,有许多新的知识点,商的定位、两次试商、竖式的书写等,学生对算法的掌握、算理的理解有困难,教学时从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在教学本节课前,进行个别调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写错。课堂中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时,出现的情况与课前调查的一致。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做不会说,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采用多种形式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二

教学内容:课本第13~15页例1及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自主探索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方法。

2、能正确口算是整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出示情境图,引入新课

1、出示课本13页情境图。

2、提出问题、引入新知

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重点板书如下:

(1)赵伯伯3次运60箱黄瓜,一次运多少箱?

(2)李阿姨运40箱辣椒,也3次运完,一次运多少箱?

(3)王叔叔运600像西红柿,一次运多少箱?

(4)李叔叔3人运124箱茄子,每人运多少箱?

(板书:每人运多少箱?)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真不少,我们一个一个来解决。我们先解决“赵伯伯一次运多少箱黄瓜?”这个问题。怎样解决?用除法:60÷3=20(箱)

引导学生说出:3次运得同样多才不会太累,应该加上这一词才好,是什么啊?(平均)

3、谁来完整地说一说这个问题?(赵伯伯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4、“60÷3=20”你们是怎样算出来的呢?

二、思考交流,探索新知

1、独立思考,同桌交流

2、指名汇报。

(1)20×3=60,那么60÷3=20

(2)60里面有6个十,6个十平均分成3份吗份就是2个十,就是20.

(3)60÷3=20,先想口诀,“二三得六。”就是算6÷3=2,再在商的后面添一个0就行了。

你们想到学过的才乘法口算,太了不起了!能用这些知识来做除法口算,也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板书:口算除法)

3、体验新知

请大家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和第三个问题,其余的问题下节课再来解决。

(1)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240÷3=80(箱))

(2)王叔叔平均一次运多少箱?(600÷3=200(箱))

列示计数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小结:同学们在口算除法时,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三、拓展训练,巩固新知

1、出示式题,指名口算:

90÷3=15÷5=150÷5= 900÷3=

80÷2=270÷9=2700÷9=800÷2=

2、“做一做”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决,再全班反馈纠正。

3、完成课本练习三第2题。小组长组织,其余学生纠正。

四、课堂小结

口算除法有什么特点?你是怎样算的?可以用你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五、布置作业

1、口算

60÷6 320÷4 420÷7160÷4

240÷8 360÷6 400÷5120÷3

2、列示计算

(1)4除48得多少?

(2)360除以9得多少?

(3)把15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多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三

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掌握算理。

提高口算正确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4509

60006

10010

153

37+18

393

724

805

303

27009

120+48

2、估算。

3875

4268

2184

1425

1357

3206

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

二、巩固练习

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

指名学生读题。

分析数量关系。

集体列式计算。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

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

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

理解题意。

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

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

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题。

(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

(3)订正口算过程及结果。

2、出示课件。

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1)阅读所给信息。

(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

(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四、思维训练

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481632()

24381279()

25112347()

824123618()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进一步明确了口算乘法的算理和方法,使学生能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简单的问题,在计算过程中,碰到口算内容能够正确运用口算求出结果。个别同学口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加强训练,提高口算的速度和准确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四

本节课是教学除数是一位数除法的起始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基础上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口算除法不仅在实际中应用广泛,而且它也是为学习笔算除法做铺垫的。因此,本节课按照“理解——概括——提高”的思路组织教学,复习铺垫选择的数据和算式紧扣本节课例题,复习了本节课要用到的主要知识和方法,为学生学习新课内容,铺平了道路。

讲授新课时,注意让学生动手,以动手摆小棒和问答思考做思维主线,引导学生先讲,教师补讲,并做好必要的推理归纳,讲清算理算法,对例题处理的重点教学例1(1),学生独立完成例1(2),合作完成例1(3),在练习设计上采取分层练习和综合练习相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主导作用的特点。

文档为doc格式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五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了。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引入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学反思2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学习了表内除法后进行学习的,教学后进行反思,我有以下几方面的体会:

成功之处:

1.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算理

首先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时,由于部分学生已能应用已有知识计算出结果,为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进一步理解算理,我主要通过让学生摆小棒来理解。使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探讨出新知。因为动手操作是一种主动学习活动,它具有具体形象,易于促进兴趣,便于建立表象,有利于理解知识等特点。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学习新知识,正是适应这一认知特点,学生只有在一些实际操作中才能逐步体会、理解“形”和“数”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愉快氛围中获取知识。其次是练习中的扑克牌和买奖品,引导学生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计算的意义,使学生感到数学是有用的。

2.口算、笔算相结合,鼓励算法多样化。

在解决分小棒的问题时,强调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化。可以利用学具直接操作得出结论,也可以用除法计算出来。计算又可以分为口算和笔算,我重点引导学生掌握笔算的方法。最后还可以用估算来验证自己的笔算结果。这样就使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有很多,但也要从中选择更为方便实用的一种。

不足之处:

课堂节奏较慢,遇到例题较多的课节,探究新知花费的时间过多,课上练习的时间较少。

改进措施:

1.教学语言和设计影响课堂节奏。每个教学环节应当更加有挑战性,比如说每个小组第一轮的练习比赛正确率看哪个组对的最多,第二轮比赛比赛速度,看哪个组做的又对又快,老师计时两分钟。这也是一个形成习惯养成的过程。并且活跃了课堂,节奏紧凑让孩子们有性质。

2.在扎实教学内容上。课上多次进行了集体运算,让孩子们自主练习的时间变少了,应该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减少在黑板上演示的过程,多多利用展台,将孩子们的练习及时呈现和反馈,通过在展台上学生自己的讲解,也是一个练习表达和算理的一个过程。

3.课上多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孩子们被动的做题成为习惯,少了对数学探索的激情。应该多多注意自己每个环节的导入语,并时刻运用激励法调动孩子们学习兴趣。比如说:新的知识,你会吗?老师不信。

4.学会有效的小结。才能让孩子们真正的懂得,数学是如此的简单和有乐趣,真正的理解数学常常运用旧的知识解决了新的问题,对孩子提问要直指算理,培养学生的迁移思想。

今后会更加努力,多多反思。让自己的数学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六

1.使同学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用一位数除两位数、除整百整十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迅速地进行口算。

2.培养同学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协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考虑?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考虑,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七

估算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以前只作为选学的内容,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学习估算知识,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现在国家教委颁布实施的新大纲、新数学标准中,对小学数学有许多变动,其中一条就是加强估算的教学,不像过去对于估算犹如蜻蜓点水,一带而过,而且更加注重灵活性、应用性。但是这种灵活性不能是随意性,还必须有优劣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教材,掌握方法,让学生能学到即方便又准确,而且还实用的估算方法。

433÷4≈?

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让学生们自己选出最好的估算方法,即“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在达到共识之后进行巩固练习,而后借用“幸运52”上的“看商品猜价格”游戏放松课堂气氛(猜商品价格应该从整数猜起,逐步缩小范围,实际上也和估算有关),游戏结束,把估算运用到生活实际应用中(结合运动会上本班运动员成绩的一些数据进行估算),最后要求学生明确在实际生活中,被除数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多,而有时只能取(近似值)少,增强学生学习估算的实用性。同时对学生进行体育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

二、教学片段实录

片段一:

438÷4≈?

师:我想请同学上黑板写出你的估算过程。

生1:438÷4≈400÷4=100

生2:438÷4≈420÷4=105

生3:438÷4≈440÷4=110

生4:438÷4≈432÷4=108

……

师:刚才上来的同学都做出了很精彩的估算结果,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些同学的估算方法谁最好。

生:我认为生1的最好,因为估算时应该把被除数四舍五入到最高位

生:我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答案最接近精确值

生:我也认为生3的最好,它的估算最简单

生:不是最简单的,生1的最简单

生:生1的简单是简单,但是结果相差太远了

……

师:同学们讨论得真好,很热烈,现在你们认为谁的方法最好?

齐声:生3的最好!

师:为什么?

生:因为他的方法又简单又接近答案

师:对了,我们在估算的时候,不但要方便,而且最好还能准备一点,也就是“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我们才能达到估算的目的。下面一些算式要求同学们估算,看看同学们能不能做到即方便又准确。

118÷4276÷92214÷77403÷8

250÷6814÷83710÷96105÷2

同学们十分精彩地完成了练习。

教学反思:本课我将教材做了全面的的修改,从例题到应用,都是用学生刚刚参加过的校运动会为背景,表扬了为班级拼搏的运动员,进行一次培养集体荣誉感的教育,创设亲切、愉快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其次,打破常规,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到估算的本质和目的,从而掌握估算。计算题的估算精确范围比较宽松,一般情况下正负误差均可。这正是锻炼学生创新意识的好时机,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常规,除了教学书本上的方法外,还鼓励全体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找出与书本不同的方法。只要在合理误差的范围内,能迅速地口算估出答案的,均予以肯定,从中又找出“在方便的基础上求准确”这样一个不是定义的定义下进行最精彩的估算。

第三,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先试估算,再让他们自己观察、对比、讨论、辩论,最后达成共识,老师在其中充当引导者的角色,学生自己找到好的估算技巧,比老师直接的传授要好得多。

不足:在学生试估算时,学生说出了四五种后还硬要学生再想方法,本意是为了有更多的对比材料,谁知弄巧成拙,让学生不知所措。

片段二:出示例题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96÷5≈100÷5=20(人),我们确实有20名运动员,刚刚好。

师:同不同意?

学生:同意……不同意……

师:有同学不同意,为什么不同意?

学生2:我班有20名运动员,96元只能买19瓶,不够

学生3:买东西钱要带多,不能带少

学生4:这一题被除数只能往少的方向取近似值

……

师:对了,有时候我们还得看实际的情况,不能盲目的估算。买东西就属于这种情况,买东西钱带少了是买不到东西的。

出示例题

师:想一想,这道题如何估算?

学生1:110÷4≈100÷4=25(条)

学生2:不对不对,你把人数看成100近似值,那另外十个人不就没凳子坐了吗?

学生:说的有道理……

师:很好,同学们真聪明,这一题跟上一题又不同了,像坐凳子,坐车,坐船类似的问题,我们不能把人数给取少了,否则就有人没有凳子,车,船可坐了。通过这两道题,同学们知道在生活中的估算,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教学反思:

这部分中,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新知,估算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同时又一次掌握了估算要在具体的环境中来考虑,结合实际选取最合适的近似数。然后运用新知识来解决问题,使学生更真切地感觉到估算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从而体现了估算的应用性。这一部分课本没有涉及,完全是对课本的延伸和扩展,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没有安排更进一步的探讨。本人对这部分的加入是否恰当没有十分的把握。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八

高岭小学 张芳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估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

计算课相对来说,比较枯燥,因此,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比较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不会,会写的也会写错,所以,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进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识学习的难度。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直观用在刀口处。如:42÷2,52÷2,同样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一种是借用口算,另一种就要借助小棒图理解算理,因为52÷2,十位余下来的“1”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让学生借助更形象、更直观的手段帮助理解。

4、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5、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我始终认为计算中的任何法则都必须让学生通过实践的证明,来得出结论,才能使他们刻

骨铭心,使他们终身难忘。

现的,学生非常用以理解。

理解的。

教学反思:(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本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他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处罚,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

1、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

2、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

1、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 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河南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教材是按照“先口算--再估算--再笔算”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是因为:(1)口算是最常用的、最方便的计算方法,它是诸多运算方式中的一种最基本的运算。(2)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是多次应用口算的过程。因此,把估算放在口算之后学习,顺理成章。

教学本单元,我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

2、加强估算的教学。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展示出不同策略的估算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问题有不同策略,只要合理都可以采用。让学生探讨在估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一些普遍规律。放手让学生交流后,引导学生归纳找被除数的近似数原则:一是接近被除数,二是便于口算。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意义和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学笔算除法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笔算除法的教学中,竖式的写法是一个难点,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此时已经不够用了。所以在教学当中,大部分时间都放在解决除的顺序和竖式的写法上。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让他们自言自语、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知道在做笔算除法时,一般应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有一个合理的演算顺序。

4、加强乘除法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教学除法的验算时,让学生根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方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但解决一些灵活性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课的开始,我每节课前都与学生进行大量的对口决,并进行听算,吸引学生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大部分的学生把小手举得高高的,课堂气氛活跃,看来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达到了我训练的目的,学生能快速反应,并能听、算结合提高了口算的能力。另外在学习新课前先让学生笔算两道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以引起学生知识的迁移。在探究新知,先出现主题图(学生植树),让学生用三名话说出图中信息,教师板书完整道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列出算式:42 2=?老师问:猜一猜,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四人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大胆的说出来:有的同学说是20,有的同学说是21。那到底应该怎样算呢?我让学生思考口算应该怎样算?学生能回答:40 2=20 2 2=1 20+1=21 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验证,接着让学生边摆边说,这一环节学生很顺利,而且小组讨论汇报时有几个同学回答特别好,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两个十,再把2根小棒也就是2个一,平均分成2份,每份1个一,合起来每份是21。我接着提问:你们能试着用竖式方法计算吗?学生试做,我在下面巡视指导个别学生,大部分学生都能组合商是一位数的除法坚式进行独立试算。5分钟过后,我走到黑板前讲解,强调除法竖式的写法,结合刚才摆小棒时的思路,先分的什么?(整捆的)写竖式时,要先从什么位开始算起呢?接着请几个会做的同学讲解,说算理并板书,然后带着做练习。最后独立练习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并且学生因为是自己探索获取知识的,所以整节课学习积极性高,课堂活跃。

上计算课枯燥,课堂气氛不活跃,过去自己教学只需几分钟时间,新课就结束了。这学期听了郑蔚、冯琳老师执教的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课,知道上好一节计算课确实不容易。在开学初的一次教研组活动中,教育专家曹培英老师对我校数学教师进行了一次培训,特别是曹老师在分析三年级计算单元,他的教学设计、教学理念对自己的帮助颇大。听了曹老师的分析后,使我的教学脉络更清晰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是学生第二次学习除法知识。学生已经学习过表内除法(包括有余数和没有余数),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依据教材意图,本课要在原有基础上实现从“表内除法”到“被除数是两位数,除数是一位数,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十位没有余数或有余数)”的突破,以便学生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在教学中重点体现让学生经历从“表内除法商是一位数”到“商是两位数”的突破过程,突出问题解决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在教学设计上我找准学生的起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出发。采用了讲授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课后有以下体会:

1、利用口算经验学习笔算。

在教学本节课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口算方法熟练,笔算大多数学生有所遗忘,会写的也写错。于是利用学生熟练的口算经验学习笔算,将口算方法、笔算的算理理解与算法的掌握紧密结合,降低新知学习的难度。

2、注重有序思考的方法。

观察平时的计算教学发现:有些学生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会说不会做,言行不一致。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在本节课中学生虽然看不出笔算的必要性,但它是后继知识学习的基础,学生有必要理解算理,方法掌握。所以在教学中,注重让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达,说说先做什么,再做什么,展示思考过程。

3、做、说、评、改相结合。

计算课的教学,学生也应该“知其所以然。”课堂上,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位学生动笔试一试,说一说,对做法说法相互评一评,再把错误改一改,学生学得实在些,相关能力也得到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里,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在本册教材中“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这个单元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另一方面,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所以,在教学这一单元的内容时,我投入了较大的精力。

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

表内除法和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数的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前,我就利用课前听算、家庭练习等积极措施,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教学中将它灵活运用在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新情境中。

二、注重引导学生探索笔算的算理和计算规律。

始教学笔算除法时,我结合操作,把42(5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边演练边操作,理解竖式中每个数的实际意义和计算、书写的道理。在练习中,让学生自由轻声说、同桌(小组内)交流、示范说等形式引导用数学语言表述计算的过程,从而归纳、整理运算的程序。

三、灵活使用教材,降低教学难度。

教材在这一节的安排有两个跳跃性的过渡,一是从“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能整除)”跳跃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有余数)”,而且呈现了两个学生估算和笔算的过程。教学中我增加了“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能整除)”的题目,在学生突破了“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这个笔算难点之后,再呈现。另一跳跃是从“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两位数)”跳跃到“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有余数)”。我原想让学生自己利用已有知识作基础,迁移到新知识上。但心里还是有些担心,因此,前一天就留了几个“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笔算除法,虽然大部分学生通过正确列竖式,但每班有五分之一的学生面对新的问题无所适从。针对此情况,我分别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题目: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每位都能整除),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百位不能整除),一位数除三位数(商是三位数,每位都不能整除)。同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让表达能力强的学生板演,讲过程。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的提高。

四、发挥优势力量,组织学生互帮互学。

不论是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总有一部分反应快、接受能力强的学生先理解掌握,还有一部分接受能力弱、理解力较差的学生学不会。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注意调动学生的集体力量,激励学生们互帮互学,达到共同进步。“帮帮你同桌”,“老师都没有教会他,你教会了他,真了不起来”,“你能放下架子,虚心向同学请教,真是个有决心、爱学习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这样”。通过学生间的互教互学,不但减轻了老师的辅导难度,也避免了老师讲解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学生学的也轻松。

五、教学中的困惑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九

教材第16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第1题第二行、3、4题。

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必须比除数小。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小棒。

一、学前准备

1、口算。

55÷5  49÷7  240÷6  48÷4  45÷5  280÷7

2、板演。

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教材第16页例2.

(1)动手分一分,每分钟有几捆。

(2)尝试解答。

(3)质疑。当第一步50÷2除完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十位上的数不能被2除尽)

(4)说一说,在竖式中怎样计算。

(5)图式结合。

从图上看,每份是26根,分完整捆后,把剩下的1捆打开,1捆与2根合起来是12根,再把12根平均分成2份。从竖式看,得数是26,把余下的1个十与个位上的2合起来继续计算。

(6)学生第二次试商,边做边说计算过程,强调最大能商几个十。

2、比较例1与例2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从被除数十位上的数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

不同点:例2的被除数十位上还有余数,要与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除。

3、师生共同归纳例2的计算方法。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第二排的四道题。

(1)板书在黑板上。

(2)读题。

(3)独立完成,请四名同学板演。

(4)集体订正。

(5)教师把巡视中发现的典型错误加以分析、纠正。

2、病题门诊。

3、游戏。教材第16页“做一做”

(1)创设游戏情境。

(2)全体参与,以组为单位,每人一题,看哪小组做得又对又快。

(3)公布游戏结果,表扬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

(4)对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纠正。

四、思维训练

1、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3题。

(1)出示题。

(2)理解题意。

(3)根据题意,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4)尝试解答。

(5)交流解题思路。

2、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4题。

(1)出示题。

(2)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3)明确这是一道两问应用题,两个问题间存在着非常重要的联系。

(4)叙述解题思路。

(5)独立在本上完成。

(6)集体订正。

五、板书设计

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

一位数除两位数,先用一位数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各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确了在十位上的数除后还有余数怎么办的问题,学生在小棒图的帮助下理解了具体的计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然后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再用除数去除。学会了用“商和除数相乘来验算”的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

1、使学生学会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笔算方法,掌握书写格式,理解用一位数除两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地进行笔算。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特别是商的书写位置。

理解每求出一位商后,如果有余数,应该与下一位上的数合在一起,继续除的道理。

让学生理解算理。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

生:3月12日。

师: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生:......

(设计意图:亲切自然的交流,促使学生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人类的生存的确是离不开树木。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

生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的同学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

生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生3: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生4: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师:哦,老师把她提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同学们先想一想,怎样解决她为我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师: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

生: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师:42÷2=?它可不象上面的加减法那么简单,也比我们前面学过的除法难一些。你会计算吗?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基础出发,放手让学生主动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

二、小组合作,探究笔算方法

1、探索解决“42÷2”的方法。

(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用笔计算。然后,各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巡视或加入小组中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师生交流过程。

师:经过独立思考和小组的交流,我想,同学们都已经有了各自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形成的方法。

小组a:我们小组,用口算得出结果的。

师:请你们小组的同学向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口算的,好吗?

生:我这样想的:40÷2=20,2÷2=1,20+1=21。

师:真不错。

小组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

师:你来给大家演示一下你们摆的过程好吗?

学生到讲台上,在展台上为同学们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合在一起。

师:同学看清了吗?老师再把他分的过程通过大屏幕演示一遍(课件演示分的过程,并重点对分的步骤做必要的说明)。

师:有用其他方法的吗?比如说笔算的方法。

小组c:我们小组用的是笔算。

小组d:我们小组也用的是笔算。

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在黑板上。在这里学生的竖式一般会出现两种: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讨论笔算过程。

师:同学们出现了这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生:......

(让学生说理由,有的会赞成第二种,认为第二种能很好的看出计算的过程。教过这部分内容的老师应该知道在这里肯定有许多学生赞成第一种,因为学生觉得这样简单4÷2=2,商2,二二得四,写4。2÷2=1商1,一二得二,写2,没必要把2再落下来。)

在学生大部分赞成第一种情况下,师:你们都这样认为,那就用你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一算“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2。

生计算后反馈

师:你们同意哪一种做法?各自说说理由

生讨论后回答:应该和第二种一样,和个位上的2合起来是12,再除以2。

师指着第二种方法让学生说一说每一步的意思。

在这里学生能说下去最好,如果说的思路不清楚,说不下去时就可以分小棒,借助小棒帮助学生理顺思路。

在明确正确列竖式后,师应指着第二个竖式被除数十位余下来的1问,这个1怎么来的?表示多少?指商个位上6,这个6怎么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师:通过52÷2的计算,想一想,笔算除法的竖式到底哪一种比较好呢?看看老师是怎样来列竖式计算42÷2、52÷2的。(有条件的可以电脑演示42÷2,52÷2)演算后让学生明白,第2种方法可以让大家清楚地看到演算过程。

师:谁愿意把老师的计算过程说给大家听听?

(设计意图:教过这一部分内容的老师应该都有体会,第一种方法是学生作业中常见的”错误“我们一般只会怪学生上课没有专心听讲,补救的办法就是给学生再讲一遍演算过程,或者让学生打开课本看一看,结果像这样的”错误“还是不能杜绝,这时老师只好用题海战术法宝,让学生反复练习。基于以上的认识,所以本节课学生在出现两种列竖式方法时,而且大多数学生认为第一种方法更简洁时,我们不能很武断地去让学生接受第二种方法,对于42÷2这一题来说,我们确实没有什么充分理由来证明课本上的方法是最佳方法,因而就出示了52÷2,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列竖式计算。这样把学生置身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在”认知冲突“中,初步感悟到第一种方法的局限性和第二种方法的通用性。)

4、比较52÷2和42÷2的计算方法上的异同。

师:52÷2和42÷2的竖式比较,有什么不同?

生3:42÷2,十位上的4正好分完了,52÷2,十位上的数没分完。

生3:是。

师:那么,我们在用竖式计算的时候,就要注意第一次商后,十位上是不是还有余数,如果还有余数,就要把这个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在一起,再继续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突出”被除数十位上有余数“的情况,使学生初步形成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基本笔算方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一

本单元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1、是在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2、它为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处罚,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在教学中发现两个教学安排上的特点:1、本单元的例题与习题,真实、自然的体现了除法产生于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中。2、教材逻辑地设计了一个个拾级而上的台阶,使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很经验、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主动获取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我比较注重:

二、、运用已知,探求新知。

以动手操作为手段,以探究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和计算顺序为线索,以达到自主理解算理为核心。如:教学“42÷2”时,引导学生运用操作的方法和口算方法进行计算,并借助这两种方法自行探究笔算除法中每一步的计算含义,从而掌握新的知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是这个单元的例7。在此之前,学生对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方法、格式都比较熟悉了。所以在教学中,我主要让学生采用尝试、探究、讨论的方法自己学习计算方法,通过交流、讨论明白当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上不够商1就商0。同时在用竖式书写时,这个过程可以省略。力图继续渗透可以利用旧知学新知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会学”的能力。

2、勤于思考,有效学习。

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本质特点,是数学学习的本质特征。在教学中我注重将思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操作、观察、叙述、思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操作、观察、叙述中思考,在思考中体验、领悟。教师在适当的'时间仅仅在关键处给予点拨:说说,“5”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算式中6减4余2,这个2表示什么?接下去该怎么计算?”“比较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从而促进学生思考,提高学习的效率。

3、合理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兴趣,体会数学在生活中作用。

课标实验教材的特点尽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活实际,使学生觉得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很有用,但有些数学知识点并不河南容易“生活化”。所以就需要教师创设一个生活的情境。教材中创设的情境是一个蔬菜批发市场,学生对蔬菜批发市场的情境并不是很熟悉,但对自己喜欢吃的蔬菜非常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设计一个问题:“这些蔬菜你都喜欢吗?”使学生较快地进入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中自然引入新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二

《口算除法》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四年级上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一、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口算除法”,也就是有关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所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商是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并运用算理进行快速的口算,还有就是要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让教学为生活服务。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的数的口算方法及相应的估算,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培养学生系统的表达能力。

2、能力目标:使学生经历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优化算理。

3、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自主探究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和估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四、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五、说教学设计。

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分为五大块:

一、复习导入新知

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并引出课题。

二、自主探究,发现方法: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列式“80÷20=”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教师评议。总结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20×4=80,所以80÷20=4。也就是算除想乘。第二种:因为8÷2=4,所以80÷20=4。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做除法。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整个设计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进行完成。

第二步:练习60÷20 = 90÷30 = 80÷40 =

第三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活动,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名说一说“ 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要求学生说的完整表述的更具体。

第四步:总结算法,巩固练习180÷30 = 240÷40 = 420÷60 = 第五步:探索估算 出示了两道估算题:83÷20≈ 80÷19≈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完成,交流并总结估算方法 有了刚刚两道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估算122÷30≈ 120÷28≈。

三、多层训练,巩固练习: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我设计了多种练习内容:

例如比一比:

准备几道口算和估算题进行比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对口算和估算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还有赠书活动:

新年到了,学校准备了一些书打算赠送给希望小学各班同学寒假阅读。一共有240本书,你打算怎样捆包呢? 学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导学生总结口算方法再次巩固。

五、布置作业:

为了学生在课后能够得到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请同学们编几道像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考考你身边的朋友们,看看他们会不会。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十数除整十数,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2、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理解整十数除的算理,提高口算能力。

3、利用多形式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掌握用整十数除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整十数除的口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口算练习

20×4=2×10=30×3=2×30=90×8=

9÷3=6÷3=40÷5=36÷6=24÷6=

2、看下面的数接近哪个整十数,写在()

87≈()91≈()63≈()39≈()

二.民主导学

1、出示78页情景图。:瞧,我们学校买来了什么?你了解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生:我知道了学校买来了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

师:请大家根据这个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可以同桌交流,稍后指名答)

生: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好,谁愿意把这题完整地说给大家听听?

生:学校买来80个气球,每班分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很好。请看大屏幕。(同时课件出现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生纷纷举手,可指名答)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80÷20。

(2)探索口算方法。

师:怎样计算80÷20呢?请同学们先自己想一想,也可以小组之间交流、讨论,再互相之间说说口算方法。

(交流好后,汇报)

(3)汇报,师评析。

生1:80÷20=4,我是这样想的:因为20×4=80,所以80÷20=4。

生2;对,80÷20=4。因为8÷2=4,所以80÷20=4。

生3:我同意他们的想法。

师:你们呢?

全班齐答:同意。

师:很好,他们的口算方法真不错。谁能说说他们各根据什么做题的?

生4:生1是想乘法做除法,而生2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

师:讲的非常棒!(由此揭题,板题,并板书:口算除法)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中的口算除法。那么,大家喜欢哪种口算方法呢?把你喜欢的口算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4)检验正误。(课件出现结果)

师问:学校买来的气球可以分给几个班?

齐答:4个。

师:我们分的结果对不对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口答。那如果是60个气球,每班20个,可以分给几个班?40个?那分别又可以分给几个班呢?请你在数学本上试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通过检查正误,既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又渗透了学习习惯的培养。)

2、教学例2。(出示课件)

(1)情境中引出问题。

师:刚才咱们顺利完成了学校分气球的任务。大家表现非常好!瞧,学校又买了彩旗。你从画面上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请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

生:学校买来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用除法计算,算式是:120÷30。

(2)探索、讨论口算方法。

师:怎样算120÷30呢?可以小组间交流、讨论,然后汇报。

(该例题的教学较上例题放得更开了,旨在培养学生用迁移类推的能力。)

(3)汇报。

生1:120÷30=4,我想4个30是120,也就是30×4=120,所以120÷30=4。

生2: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因为12÷3=4,所以120÷30=4。

生3:我同意第一个同学的想法,教学反思《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生4:我同意第二个同学的想法。

生5:我觉得他们的方法都是对的。

师:你是怎样认为的?

生5:因为第一个同学的方法是想乘法做除法来计算的,第二个同学的方法是想表内除法做除法计算的。

师:说的很好。你还真善于总结。让我们一起来检查结果吧,看大家的做法对吗?(课件演示)

3、小结。

同学们,在解决分气球和分彩旗的问题中,我们共同探讨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算方法:用乘法做除法或用表内除法做除法。

4、估算。

(1)探讨估算方法。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你们知道这几题的要求吗?

想一想:83÷20≈122÷30≈

(80)(120)

80÷19≈120÷28≈

(20)(30)

生:用估算求商。

师:请你选一题来试一试。将估算的方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并借助已有的口算与估算经验探索除法估算的方法,实实在在地把学生推上口算的主体地位。)

(2)交流,并总结。

师:现在我们来交流交流。谁愿意说一说?说说你的口算方法。

(生纷纷举手)

生1:83÷20≈4,我是这样想的,我把83估成80,80÷20=4,所以83÷20≈4。

生2:80÷19≈4,我认为19接近20,80÷20=4,所以80÷19≈4。

生3:122÷30≈4,因为我把122估成120,120÷30=4,所以122÷30≈4。

生4:120÷28≈4,我认为28接近30,而120÷30=4,所以120÷28≈4。

师:大家真不错,说的非常好。那么,谁愿意总结估算方法?

生: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估算时,先把不是整十或几百几十的被除数或除数看成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再用刚才我们学会的口算方法算出商。

生:是,要看成和被除数或除数最近的整十或几百几十的数。

师:这样说就清楚准确了。大家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三)巩固练习

1、小试身手。

“做一做”40÷20=143÷70≈

360÷40=632÷90≈

2、赠书活动。

生交流、做题,然后集体评订。

口算除法

80÷20=4(个)

想:20×4=8080÷20=4

想:8÷2=480÷20=4

想:一个班20个,两个班40个,3个班60个,4个班就80个

答:可以分给4个班。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第一课时。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通过自主探究学会口算、估算的方法,能正确的进行口算、估算

为了顺利突破本节课重点难点,我进行了精心设计,主要突出了以下几点:

1、情景的创设:口算题的内容枯燥平淡,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堂内容串起来。融入了一个大的情景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参与意识。

2、算法的多样化。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理念,探索口算方法的过程,体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另外,无论是用想乘法算除法还是把除数转化为一位数的除法,对学生的后面学习都是有用的,所以特别对学生说明,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口算,学生学得轻松,又通过倾听和交流得到了发展和能力上的提高。

3、多方面的评价。本节课我从计算的方法、计算的速度、学习态度以及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等方面,都适时地对学生进行了恰当的评价,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充分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能动性,从而保证了学习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做得还不够好。值得引起我再次思考的是:如我在教80÷20的算法时,学生有提到同时去掉“0”的方法。这方法其实已经蕴含了“商不变”的思想,而此时这块内容学生还没学过,该如何讲解比较妥当我一直在思考。我当时用以后会学到来告诉学生。我想在学生碰到困难时,怎样引导才能拓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怎样把新知和学生的原有知识更紧密的联系、构通?是我本节课教学的遗憾。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四

工农小学 胡艳红

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数学《口算除法》,我将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我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本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内容

本课内容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78-80页《口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是在学生掌握了表内乘、除法,一位数乘多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后面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学习除数是多位数的除法奠定了扎实的知识和思维基础。由于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同时又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笔算除法的重要基础。因此,学好本课内容尤为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口算和估算技巧,能正确地进行口算和估算,培养计算能力。

2.过程和方法:经历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对数学知识的亲切感。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方法。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三、说学情: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整

十、整百、整千数的乘法口算和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对口算求商的方法已经比较熟悉,有一定的基础,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着铺垫的作用。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口算应该不是很难,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它的算理。

四、说教法和学法

1、教法。

在这一教育理论支撑下,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我着重采用引导探究、迁移类推的教学方法,展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思维过程。

2、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是单纯的解题训练,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应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我就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把生活经验理性化、数学化,采用了“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分析、操作、比较,逐步抽象出算理,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归纳。

五、说教学设计。

通过运用资源库中的资源,组织教学过程的具体方案和步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1、导入新知

课的开始我先让学生做了八道口算除法题,这样可以为学生学好本节课做好铺垫,并引出课题。(这样的教学导入,紧紧扣住新知的生长点、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将相关的知识点迁移到陌生的新问题情境中。)

2、探究新知,理解新知: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在布置班级分气球的情境中,让学生通过数学信息,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列式“80÷20=”请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口算的方法,并汇报。教师板书。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因为20×4=80,所以80÷20=4。第二种:因为8÷2=4,所以80÷20=4。让学生选出自己喜欢的方法。整个设计让学生凭着各自已有经验进行完成。

(利用资源库中的资源,创设我在学习新知前,创设生活情境——分气球、分彩旗的活动,把学生推上主人的地位,让他们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发挥“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具体方案。)

第二步:出示了两道估算题:83÷20≈ 80÷19≈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完成。

第三步:练习60÷20 = 80÷40 =

62÷20 ≈ 80÷36≈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

第四步:(多媒体出示)分彩旗的活动,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指名说一说“ 120÷30=?”。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的说出自己的口算方法。

第五步:是两道估算的题:122÷30≈ 120÷28≈ 有了刚刚两道题的基础,我直接让学生进行估算。

第六步:练习180÷30 = 240÷40 = 420÷60 = 184÷30 ≈240÷37 ≈ 420÷58 ≈让学生计算出结果。

(我设计例题教学时:主要是由“扶”到“放”,让学生尝试练习,始终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由具体形象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建立表象,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3、多层训练,巩固练习: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必须经过多次反复,循序渐进地实际应用。我从资源库中找到了一些有用的资源进行练习巩固。我设计了如下练习内容: 比一比:从资源库中找到四道估算题进行比赛,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又让学生对估算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数学课不仅要注重新知的探讨学习,还要注重练习和应用。把书上一个个静态的毫不相关的题目通过课件制作,让它们串起来。形式多样、层次不同的练习题,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内容,又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理解“数学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理念,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4、归纳总结,深化新知:

总结是全课的再一次升华,我是这样设计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参与学校的新学期的准备工作。新学期就要有新的气象,老师在这里祝大家在新的学期里:学习进步,快乐成长!请你用“我学会了”谈谈自己的收获。

5、布置作业:

为了学生在课后能够得到训练,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题。

(通过资源库中的资源来教学,能够很好的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资源库中的一些资源有效的和解决了数学问题。在课堂中,我很注意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的有机融合。)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趣味性强,方法重在“巧”。我觉得本节课还是比较融合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关注鼓励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动眼、动手、动脑、动口中去探究,去感悟,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同时,他们有了足够的学习主动权,他们的学习热情被点燃,创造的火花被激发。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我想,通过这堂课的教学,我们的孩子们,一定积累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五

教学目标:

1.更加熟练地掌握除法口算的方法,正确地、比较熟练地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2.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进一步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法则,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笔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具准备: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过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口算,并且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总结了笔算法则。这节课练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板书课题)进一步练习口算,并重点练习笔算。

二、练习口算

1.巩固方法。

(1)口算。

60÷272÷836÷3

600÷2720÷8360÷3

6000÷27200÷8840÷4

先指名学生一组一组口算,要求说一说怎样想的,再集体口算。

(2)口算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用口算卡片让学生口算得数。

2.做练习十一第4题。

小黑板出示,。注意学生的正确率。

指名板演,学生写在课本上,然后集体校对。

三、练习笔算

1.练习笔算。

(1)我们已经能熟练地计算口算除法,谁能说一说,笔算除法要按怎样的方法算?

(2)出示3674÷5。

指名板演,其余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一说笔算过程。结合笔算过程,提问学生是怎样想商的。

2.做练习十一第5题。

(1)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想商的方法,在练习十一第5题的里填上适当的数。

(2)集体校对。

指出:笔算除法试商时,就可以按这样的方法,想每次被除数里最多有几个除数。

3.做练习十一第6题。

(1)让学生说每组题里商的位数有什么不同,并要求说明理由。

(2)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学生在练习本上做两组题。

(3)集体订正。

提问:怎样看出商的最高位在哪一位上?

指出:除法笔算,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前一位上的数,如果前一位上的数比除数小,就要试除前两位。从哪一位除起,商就从哪一位写起;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

4.做练习十一第8题。

让学生讨论怎样比,自己解答。提问结果,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

四、课堂作业

练习十一第7、9题。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六

2.培养同学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协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考虑?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考虑,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三年级下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七

1.经历分小棒地过程理解合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地计算顺序和商地定位方法。

2.学会一位数除法(被除数每一位商地数都能被除数整除)地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实践操作活动中学会思考,学会解决问题。

以表内除法的笔算、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口算基础上,进行一位数两位数(被除数每一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的笔算除法,难点是着重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再哪一位上面。

打开课本第3页,在里填上正确地数。

60÷3=

9÷3=

69÷3=

80÷2=

6÷2=

86÷2=

1.出示例1,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你会列式计算吗?

2.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如果用竖式计算你会吗?(教师巡视指导)

5.有疑问吗?(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教师可以提问。)

6.试一试。

第21页第2题。前两题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八

教学内容:教材第21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在练习中,提高试商的正确率和速度。

2.通过练习,初步感知前一位不够除要把前两位合起来一起除的算理。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形式多样得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并为下一节课要学的知识(首位不够除,要看前两位)作铺垫。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课本第21页练习四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2.课本第21页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错在哪里。

二、综合练习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5+()=47

47÷5=()……()

(2)()×7+()=47

47÷7=()……()

你是怎样填的?

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

2.出示()×8+()=52

()×6+()=52

(1)先在()填上适当的数,再像上一题一样写出与它有联系的除法算式。

(2)你还能自己举一组这样的例子吗?

3.出示75×3=()+15=()

74×4=280+()=()

(1)你会填写吗?试一试。

教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

(2)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填法。

(3)说说整个算式的意思。

三、巩固应用

1、课本第21页第3题。

分组活动:从第问题中题中选一题与同伴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

2、课本第21页第4题是应用题,你们自己能解决吗?

反馈:谁能说说完成第3题时自己的思考方法?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哪些新的收获?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十九

2.培养同学认真口算和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口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一位数除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一、导入新课

1.口答

(1)24是由几个十、几个一组成的?84呢?

(2)42个十,90个十各是多少?

2.口算:

36÷324÷230÷360÷6

48÷484÷480÷290÷3

二、教授新课:

出示主题图:

根据你的观察,你看看这幅图里面有哪些数学信息?

你能用你已有的知识解决途中提出的问题吗?

1、3次就能运完这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和你小组里的同学商量商量。也可以用你们手中的工具协助你说明你的思路。

小组汇报:解题思路

1、想口诀二三得六

2×3=6

6÷3=2

60÷3=30

2、

20×3=60

60÷3=30

3、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0。

60÷3=30

第一个问题轻松解决,第二个问题也没问题

2、王叔叔有600箱西红柿,他也运3次就运完了,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

你是怎样计算的?小组里面说说。

600÷3=200(箱)

3、李阿姨要运240箱黄瓜,也运3次,李阿姨平均一次运多少箱?

240÷3=

这题如何考虑?

小结: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在计算时可以如何考虑?

可以想口诀,还可以用以前学的乘法运算来考虑,还可以用数的组成的知识来解决。只要能正确的计算,什么方法都可以。

课堂练习:做一做

知识介绍:除号的由来

作业:练习三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小学教案篇二十

教学内容:

课本第15页及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练习,学生巩固一位数除两位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计算。

2、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除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开展各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和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投入课堂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学生认真细心,积极思维的学习态度得到培养。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够迅速正确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算练习,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60÷3=40÷2=150÷3=270÷9=

160÷4=2700÷3=900÷3=1000÷2=

二、基本练习。

1、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教师组织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说说计算是要注意什么。

三、补充练习(解决问题)

1、出示题目,提出问题:你从题目中都能获得哪些数据和信息?

学生看图,从图中获得数学信息。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探究算法,与同伴进行交流。

(1)独立思考问题,列出算式最后解答。

(2)互相交流算法。

(3)将学生列的算式及方法板书。并用全班学生一起复述,明白算法。

四、巩固练习

出示问题

学生弄清楚题目的意思后,确定解体的方案,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五、课堂评价

你觉得口算除法掌握得怎样,你能解决那些实际问题?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说,可与他人交流自己的不足,互相帮助。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班主任辅导工作总结(大全8篇)

    公司企业的总结不仅可以为企业发展提供参考,也可追踪企业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发展。在这些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会在解决问题、组织活动等方面的成

    微信朋友圈晚安说说经典语录(模板12篇)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总结中还可以提及自己在环保方面的感悟和体会,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下面是一些环保活动的成功经验和启示。微信朋友圈晚安说说经典语录篇一41.我的

    春雨沙沙教案活动延伸(精选14篇)

    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按照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编写的一种指导性文件。接下来给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高一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指导和启示。春雨沙沙教案活动延伸篇一

    2023年植树节活动主持词幼儿园(大全9篇)

    环保标语可以激发人们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行动力。在写环保标语时,要考虑到受众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环境,使其更好地融入目标群体。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一些环保标语范

    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爱我家反思(大全8篇)

    中班教案应注重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的选择和利用,以提高教学效果和幼儿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是一份经过实践验证的教案模板,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幼儿园中班教案我爱我家

    小学教师国旗下演讲稿做最好的自己(实用8篇)

    总结是一个人成长和进步的标志,让我们明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下面是一些致辞致谢的常用词汇和短语,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素材。小学教师国旗下演讲稿做最好的自己篇

    2023年志愿活动新颖总结(实用8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个人和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可以帮助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总结可以有不同的写作形式和载体,以下是一些创意的教师总结样本,希望能为您带

    热门应用化学职业调查报告范文(18篇)

    通过写实践报告,我们能够更好地将实践中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请大家认真阅读这些报告范文,从中汲取写作的灵感和方法,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前言:道德观是人们对

    安全自检自查报告(汇总8篇)

    整改报告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总结和概括一段时间内在某个方面的不足和问题。这里有一些优秀的竞聘报告范文,希望对大家理解和写作有所启发。安全自检自查报告篇一为了认真

    最新中班语言小马过河教案导入 中班语言教案小马蹬蹬设计(实用8篇)

    三年级教案是教师根据学科要求和学生学习需要制定的一份指导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教学计划。如果你正在制定中班教案,不妨参考一下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这些范文。中班语言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