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GZ才子

范文范本是对于某种特定写作形式或主题的精选样本,用于帮助我们进行参考和学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够给大家在写作方面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一

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研究型课程探微。”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二

2016年秋季学期,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中首次实践对分课堂。课程班级为2个自然班,共计65人。每周两次课,每次2学时,实际上课15周。然后为让学生对新的教学模式有充分的了解,并能尽快接受,在学期开始时,就将教学大纲、教学规划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以便学生对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有所了解,并在上第一节课时向学生详细解释该教学模式、关键点、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在课程教学规划的整体安排上,根据本门课程实践性强、内容多而杂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讲授和讨论时间为课堂讲授占总学时数的70%,学生讨论占30%,可根据授课的具体情况做调整。授课过程为教师课堂讲授在前,学生课后内化吸收在中,生生课堂讨论在后。课程教学内容按章节划分,每个章节所需学时由教学内容决定,包括讲授时间和讨论时间,学生课后内化吸收时间由自己的学习情况决定,不占用总学时数。教师课堂讲授环节,主要是搭建学习内容的大框架,梳理知识点,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对重难点内容进行较详细的讲授。学生在课后的内化吸收环节中,通过阅读教材,复习ppt课件,整理随堂笔记,写出完整的读书笔记,并根据老师在课堂上留下的作业、问题,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并结合实际,进行知识拓展,为随后的课堂讨论做准备,这个过程是学生以个体为单位自主学习的过程。为了使随后的课堂讨论达到好的效果,老师在作业的布置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1)完成对知识的温习和巩固:复习老师上课讲过的重难点,完成读书笔记;(2)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本门课程实践性较强,要求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和实际应用的联系,找到1-2个应用实例;(3)问题总结:根据所学章节的相关内容,要求每个学生提出2—3个问题,多提不限。问题可是学习内容、课后习题中未解决的问题,也可是课本外相关知识,问题可用来考教同组成员,也可向同组或外组同学寻求帮助,以最终解决问题为主要目的。在课堂讨论环节中,学生以3-5人为一组,组内成员自己指定组长、记录员和发言人,进行组内、组间和班级内讨论。学生通过互相交流,互相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再次获取知识,最后由老师做讨论总结。

(二)教学效果实施。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后,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表现在:

1.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显提高,课堂主动参与意识增强。对分课堂改革了机械设计课程在传统纯讲授式教学模式下,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引导[2]。在课堂讲授环节,教师主要搭建知识点的基本框架,在学习内容上留给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索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讨论环节时,学生能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带着问题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为了讨论能得高分,再加上小组成员的相互制约、帮助与鼓励,学生基本都能主动参与讨论,积极的表现自己,课堂参与意识明显增强。

2.增加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讲授力求完整详尽,常常采用满堂灌式的授课方式,解决问题时,教师往往是自问自答,学生参与度低,倾听的意愿不高,师生交流少。课后学生互动学习的环境很难保证,生生之间的交流少。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把互动交流作为课堂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带着问题来参与课堂讨论,很大程度上靠自主、协作的方式学习。在组内、组间、班级内的讨论中锻炼了表达能力,学会借鉴他人的视角,加强了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了个人素质。同时教师也可以随时参与讨论,老师有更多的机会和学生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

3.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在对分课堂模式下,学生经过课堂讲授——课后内化吸收——课堂讨论三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过程,对同一内容进行了三次有效的学习,及时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稳固记忆,避免考前临时抱佛脚的情况,学习效果显著提升。通过问题拓展,提升了学生考虑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加强了过程性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学期末所做的问卷调查中,80%的学生对对分课堂持肯定态度,认为在该模式下,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目标明确。在期末考试中,该班的平均成绩、及格率远高于其他班级。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和教师的认可,不仅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主动性有很大帮助,也是对教师讲授模式的新探索的肯定,对其他课的教学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在机械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本人尝试采用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该模式下,学生从知识的被动“接收者”逐渐转变为知识的“发现者”和“交流者”,教师由知识的机械“灌输者”逐渐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3-4]。对分课堂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尝试,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现今该课程教学的不足,值得在所有机械设计基础类课程中推荐。

参考文献。

[1]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三

3.1采用“问题教学法”

问题教学法,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我们日常生活实际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涉及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相应的一系列数学问题,以问题带动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学习。我们可以借助数学方法中经常使用的归纳、分析、演练等手段建立具体的数学模型,然后从理论上研究采用哪种方法以及思想去解决问题。借助数学模型,我们可以更加直观地分析这些方法具有什么优点以及缺点,并且这些方法分别适用于解决哪种类型的问题。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充分利用问题教学法带来的好处,用一系列的问题带动这些学生对数值分析课程内容的思考与理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兴趣。

3.2采用对比教学法。

对比教学法是教学过程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提高教学效率。在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使用对比分析法,学生可以更加清晰地明白一些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应用,更加深刻准确地掌握课程知识内容。对于数值分析课程而言,老师可以通过对比传统数学教育以及目前学习的数值分析课程,以此达到对比教学法的目的。传统的数学教育将教学主要内容集中在高等数学这块,它十分强调对理论知识的分析,由于大多数数学问题都有复杂繁琐的特点,许多涉及数学问题的理工科的专业问题就出现了很难解决的情况。若不能很好地掌握数学知识的应用,就容易导致一些学生对数学课程的学习失去学习兴趣。反观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它具有实用性非常强的特点,它的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其他专业的学习课程中,同时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它也有很大的实用性。因此,对于传统的数学教育以及现在的数值分析这两门课程之间存在的联系以及区别,老师有必要通过对比教学法的方式对他们进行详细说明。老师可以通过某些具体的实例来说明传统数学方法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而数值分析又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由此达到对比教学法的目的,让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掌握数值分析课程,也让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效率更高。

3.3重视思维方式的培养。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与高数、线性代数、概率论等数学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应用于实际问题,并且解决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高数等数学课程更加追求的是这些问题的精确度以及对此进行的理论推导。针对数值分析课程的特点,老师需要重视培养学生在数值分析课程方面的思维方式。

4教学改革的一点设想。

目前我们国家各个高校之间大多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不同院系之间很少进行交流,这些不同院系不同专业的学生也缺少对彼此的了解,这严重影响了这些学生之间进行团队合作以及协作交流。我们计划将数值分析的教学过程与数学建模结合起来,将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分组组合,增加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发挥每个组中每个组员的专业优势,优势互补,合作交流,一起完成一些数值分析问题。同时,我们可以鼓励这些学生积极与老师进行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以及知识互补的目标。让不同专业、不同性格、不同背景的学生老师集中在一起,思维迸发,一起合作努力解决数值分析课程中遇到的一系列科学计算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5结语。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如今这个科技化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应用。同时,为了更好地响应我们国家目前进行的教育教学改革目标,我们一定要重视对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逐步进行实践探索,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最终实现对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杜廷松.关于数值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研究的综述和思考[j].大学数学,,23(2):8-15.

[3]刘春凤,何亚丽.应用数值分析[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四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是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核心课程,所包括的内容有直流电机、变压器、三相异步电机、常用低压电器及三相异步电机的电气控制线路、典型机床控制电路等[1]。该课程既涉及较深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性。我院在20以前的教学中,因教学条件不足,基本是在多媒体教室上课,对于变压器磁路、电机的原理等教学内容利用计算机的多媒体功能增强了直观性和形象性,但学生没有接触实物,不易理解。更为不利的是学生缺乏动手实践操作,这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不相匹配的。年把该课程安排到实践场所教学,由于缺少多媒体设备,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教学中把交直流电机的原理和结构理论部分删减,因理论知识不足导致学生在学习后续的《电力电子技术》、《交直流调速》等课程时感到困难。自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后,将理论知识贯穿于实践中,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了课题气氛,使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二、课程改革指导思想。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素质和技能的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要求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真正做到学做结合。以“能力为本位”积极探讨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三、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必须打破传统的学科系统,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技能和素养的培养融于一体,让理论学习和职业实践在同一时间和空间下完成,同时要融合信息化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

1.建设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室是一个系统化的教学场所,能够实现讲解、演示、操作等功能。理论知识的学习可以采用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等多种形式。动手操作利用实训设备或计算机绘图、仿真等手段。所以教学场所除实训设备之外还需要配备常用的黑板、多媒体设备,每个工位要配备电脑。教室的设计要考虑到教师讲授、演示的视野问题,学生听讲、操作与讨论的方便性。

2.实施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主线,将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融合起来,既满足了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又提升了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可以说项目和任务把“教、做、学”有机地统一起来。学生在完成一个任务时,教师要组织好学生学习与操作的每个环节,而学生要针对问题,主动寻求答案。项目和任务的设计是关键,该课程设计了8个项目,每个项目又分为若干个任务。前5个项目为基本控制电路的装调,分别是三相异步电机的自锁、正反转、星-三角降压启动、双速电机、制动控制线路的装调。电机的拆装在项目2中,电机的启动方法在项目3中,电机的调试方法在项目4中。第6个项目是典型机床电路的故障分析与处理,有车床、平面磨床、钻床、铣床4个任务。第7个项目是直流电机控制线路的装调,分别有并和串励直流电机单相、双向启动4个装调任务。第8个项目是小型变压器的制作,分为单相变压器的制作和三相变压器制作2个任务。

从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可以看出,不是一开始就学习交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等知识,而是先让学生装调一个简单的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点动控制电路。学生对三相异步电机有了认识之后,再让学生拆装电机,在拆装中学习电机的`空载、负载磁场等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使抽象变为直观。低压电器的知识贯穿于前五个项目中,每个项目用到什么电器就学习该电器的原理、结构、选型、测试方法等。有了基本控制电路的基础后,再学习典型机床电路的分析与故障排除,形成知识递进,学生容易接受。学习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之后,学习直流电机的控制线路就比较容易接受了。最后通过制作单相、三相变压器来学习磁路等知识。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替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还是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3]。

3.推行教学资源网络化。当今社会,信息化引领生活,信息化教学彰显创新,信息化让学生探索学习,在实践中遨游飞翔。教学资源网络化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余时间学生都可以通过教学网络资源来进行预习、复习、测试等,真正实现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方式。我院已经把《电机与机床电气控制技术》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资源建设重点课程,现已完成课程标准、教案、ppt、知识点和技能点视频的录制、案例库、作业、测试题等资源的建设挂在超星泛雅平台上,供本校师生共享。下一步将与企业合作,建设更为合理的资源拓展和整合,实现与企业的共建共享。

教学资源的网络化解决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时空限制,提高了教育资源利用率,使学生从单一的学习过程走向多元化[4]。

4.改变评价方式。在多媒体授课时采用期末考试的形式来考核学生的成绩,由二级学院统一安排时间进行卷子考试,这样形式的考核评价单一,不能有效地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在纯实践教学场所授课时采用考查形式,学生每次完成任务,教师就对完成情况及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判,这种形式的考核立足能力,能较为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质量。但是学生又过于注重任务本身的完成度,而忽略了知识的重要性。本课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后,采用过程+期末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过程包括学生的上课表现、完成任务情况、网络资源的学习情况,期末考试主要是采用卷子考试。过程评价中学生可以自评、也可以互评,还可以对教师上课情况进行评价。这种评价体系既注重实践又注重理论,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素质。

5.教材的开发。由于市面上没有适合我校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教材,我校组织了校内及校外专家共同开发了与理实一体化教学相匹配的项目化校本教材。教材要求不仅重视职业技能还注重职业能力培养,还纳入了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标准、最新的生产技术和规范,同时还借助了现代信息技术,在书中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旁插入二维码资源来观看相应的动画、技能操作视频,并能在虚拟实训中接受电气控制线路的安装、运行、调试和故障排除等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增加“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的学习兴趣。

四、结束语。

《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索,建设了理实一体化教室,以项目为载体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合理评价学习过程,开发了项目化校本教材,推行了网络化教学,真正实现了教学做的融合。

参考文献:

[1]苏翠云.浅谈高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07).

[3]伍王明.浅谈如何上好理实一体化课程[j].华人时刊,2015,(04).

[4]吴德明.基于工作过程的电机与电气控制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08).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五

机械制图是学生进入高校后首先接触到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职业技能课程,也是工科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在各专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后继职业技能课程学习和工作提供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基础。作为机械制图的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着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如何深化课程改革的问题,针对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我们探索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将理论学习和技能训练结合在一起,以技能训练为主、培养职业技能为重点,教学中理论与实践交替进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并且能够增强教学的直观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模式。

机械制图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直观性,充分考虑学生后续课程学习和工程素养、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我们将机械制图课程内容重新整合提炼,确定课程的培养目标为:。

(一)知识目标: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熟悉机械图样表达的内容,训练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零件图和装配图的技能。

(二)能力目标:具有机械读图、拆装、技术测量的基本能力;具有熟练使用常用量具测绘机械零部件的能力;具有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和爱岗敬业的品德,具有认真细致、独立思考和自主创新的学习能力。

职业教育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在教学中除了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取,更要注重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和方法,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一直以来,机械制图的教学是按照理论学习(让学生储备一定的理论知识)、适当练习(通过绘图训练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以此来提升绘图能力)、制图测绘(将具体的工作任务放到零部件测绘中去完成)的模式进行教学,这样的课程教学模式缺少对工程应用的感性认识和专业认知,不能很好地使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交融并进,课堂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和测绘学生不知从何入手,造成老师教得被动,学生学得也被动。为此,我们运用“教学做评一体化”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实一体化课程结构。

在构建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课程的过程中,淡化了投影作图(画法几何)内容,有机融合了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以及cad绘图内容,突出零部件测绘和制图综合技能的训练。按照真实工业生产中的工程图样,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都用真实的机械产品作为学习的载体,使学习情境之间呈现出递进和包容关系,并且将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有机地融入各个情境之中,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工程图样识读和表达能力,为将来从事工程设计和设备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机械制图理实一体化学习内容的组织在学习内容组织中,充分体现了“工作任务导向、教学做评一体”的思想,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发展规律,按照典型工作过程来组织学习内容,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归纳,来确定任务中所包含的职业能力。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实现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整合。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学习内容组织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结构遵循逻辑性原则。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学习内容打破了按知识本身逻辑组织课程的模式,而是围绕着任务来组织课程内容,使任务之间形成一定的逻辑关系。任务之间逻辑关系的建立与职业领域的工作过程相呼应,目的是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学习内容从拆卸齿轮油泵到完成齿轮油泵的装配图,即齿轮油泵的结构、零件图绘制、部件测绘、装配图绘制,由易到难,这样的工作过程是以典型零件为逻辑主线设计各个情境的。

(二)内容遵循完整性原则。

学习内容从组合体到常用零件,最后完成齿轮油泵装配图的'绘制,包含了常见的典型机械零件。在组合体视图的识读与绘制中学习制图的国家标准,掌握绘图的基本技能;在零部件测绘的工作过程中了解常用测绘工具的使用,掌握测绘技能和绘图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样的内容组织是完整的。

(三)范例遵循迁移性原则。

齿轮油泵是工程中广泛使用的部件,其结构典型,包含了常见的齿轮、轴、端盖、箱体、螺纹、键、销等典型零件,这些零件的视图表达方案灵活多样,掌握了齿轮油泵的测绘、画图和读图方法,其工作过程和方法可以扩展到其他类似的机械。

(四)实用遵循操作性原则。

从课程的教学情境来看,是按照从易到难的关系递进的,学习过程中采用的载体是齿轮油泵,齿轮油泵中零件数量适中,并且是机械生产中最常见的零件,拆卸比较容易,也便于各项工作任务的开展,各种类型零件的测绘也便于操作,用常用的量具即可完成测量任务。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过程,在实施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以职业能力训练为目标,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技能训练为主线,设计操作性强,容易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任务。例如,零件的测绘教学情境中轴类零件的测绘,制定的教学目标为:知识目标:了解轴在机械设备中的作用;熟悉轴的结构特点和轴类零件的表达方法;掌握轴类零件测绘的基本方法与步骤。

能力目标:会合理选用测量工具;能用正确的测量方法测得轴的径向尺寸和轴向尺寸并标注;能通过查阅参考资料和工具书来确定技术要求;能熟练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零件工作图。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一)展示实物,引出教学任务。

展示不同类型轴的实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总结出轴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引出绘制轴的零件图任务。

(二)分析任务,制订实施方案。

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制定出任务实施的步骤。

1.绘制草图。要画轴的草图,必须先确定轴需哪些视图来表达,即确定轴的表达方法。学生学习了视图的表达方法后,对于轴类零件来说相对比较简单,完全可以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采用提问、抢答的形式来确定轴的表达方法,这样既对以前所学内容进行了复习巩固,也引入了新的教学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画草图要求学生徒手绘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绘图速度。

2.测量尺寸及标注。零件的尺寸测量是零件测绘中的重点,测量尺寸要做到:测量工具选择恰当、测量方法正确、测量基准确定合理、测量结果准确。

3.确定技术要求。技术要求包括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形状公差、位置公差、热处理方法等内容,它的确定是零件测绘中的难点。由于学生基本上没有接触到专业知识,对技术要求的了解很有限,又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因此对技术要求的认识仅停留在表面。而要求他们制定出正确、合理的技术要求,似乎有点勉为其难,针对这种情况,教学中采用“经验法”,即让学生参照其他同类零件的图样,并查阅相关手册来确定轴的技术要求。学生在参考图样、查阅手册的过程中理解技术要求的确定原则。

4.整理草图、cad软件绘零件工作图。画完草图后,要认真检查、校对零件草图,然后再使用autocad软件绘制出零件工作图。学生整理草图、绘制零件工作图的过程,也是对前面所做工作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总结,能够对整个测绘过程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软件绘制机械图样的能力,对职业技能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五、结语。

通过教学做评一体化的学习,能有效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学到今后在工作岗位上的操作技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求知,使知识、技能、素质得到了协调发展。教学过程中教师考虑更多的是怎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学,教师需要根据工作过程提出明确而又适度的学习任务,并且对任务进行分解、点拨、实践、操作,这一过程中促使教师不断地钻研教学方法,积极地去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来满足教学的需要,使得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六

数值分析也被称为计算方法,它被广泛学习于各大高校的理工科专业。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具有抽象的数学理论的特点,但是它又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以及实践性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不仅物理学专业、计算机专业、机械工程等理工科专业对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有很严格的掌握要求,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对掌握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提出了要求,比如风险投资专业以及财务管理专业等。由此可见,数值分析这门课程在许多专业的课程学习中都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一系列的教育改革措施,以期获得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教育体系。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也成为了当前教育改革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步骤。并且,目前数值分析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比如课程难度系数大、公式非常复杂等。面对这些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改革的需要,数值分析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

1数值分析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内容多,课时少。

目前,我们国家各大高校在数学分析这门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个十分显著的问题就是课程内容多,而课时又太少。一方面,数学分析这门课程包含的知识点内容极其广泛;另一方面,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的进步这门课程也会有相应的更新。另外,伴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数学分析课程与计算机进一步地加深了密切联系,也因此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方法以及理论知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学习内容。因此,当数学分析课程知识点十分广泛时,老师如果想在有限的时间段将这门课程很好地教授给学生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2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连贯性。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不仅存在知识点复杂多样的问题,内容相对独立,缺少连贯性也是它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数值分析课程对于各种计算方法以及数学理论的讲解安排都比较独立,这使得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老师不能详细地将数值分析这门课程的一些知识点的发展过程清楚明白地展现给这些学生。同时,这些学生也因此不能很好地将这门课程中学到的一系列计算机知识以及数学理论融会贯通在一起,这对于这些学生灵活使用数值分析课程中的一些知识点有很大的影响。

1.3重理论,轻实践。

数值分析这门课程还存在过度重视理论知识学习,轻视实践应用的问题。许多数值分析课程的教材都着重分析理论,教材中涉及的一些例题也缺乏创新性以及实际应用性。这容易导致这些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以及具体的解题步骤,却不能灵活地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

1.4直观性差。

老师在教授数值分析这门课程时会广泛应用到多媒体,这些多媒体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课程教学工作的展开,但是依然存在直观性较差的问题。数值分析这门课程不可避免的涉及许多复杂公式的推导,学生对于这些方法的理解大多还停留在书面意义上,这对于数值分析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很大的阻碍性。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七

建筑类专业课程通常理论性较强,对于学生实践能力也有一定的要求,而当前高校开展建筑物理课程教学模式依旧大量的以传统的理论讲解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现象非常普遍,一方面是由于建筑类课程是一个体系性的学科,需要大量的专业学科反复堆积,学生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知识积累,造成学科的碎片化严重,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展现给学生的往往都是一个个的推导过程或者是知识点,学生不能通过理论的'学习获得直接的知识应用,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兴趣以及积极性容易受挫,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2动手实践不足,忽视建筑类专业的本质。

建筑类专业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具体教学实践实施的时候,往往受到教学条件、教学设计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学生真正的动手实践操作不足,而仅有的实践课程还常以验证性的实验为主,在既定的“实验条件和实验结论”的前提下,建筑类学科的创新性和发展性受到了较大的限制,而,这也是建筑物理学科教学模式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2.3对于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应用不足。

建筑物理教学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不足,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应用不足也是比较突出的现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往往仅局限于教学讲稿的演示,而对于教学软件以及建筑模型多角度、多层次的展示则很少出现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造成了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极大浪费.一方面这于教师对于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应用能力有关,另一方面是高校建筑物理教学建设的欠缺.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八

国际金融课程是一门应用型经济理论学科,是从货币金融的角度研究开放经济下一国内部均衡同时实现的教学内容需要开放性的教学形式--双语教学.“双语教学”既不同于普通的外语教学,也不同于用母语进行的学科教学,“双语教学”的意义在于通过双语的教与学架设一座由母语专业知识体系到外语专业知识体系的桥梁,双语教学的'实践更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的探索,是在师生互动中展开教学的一种新的教学摸武.双语教学实施与开展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有重点,分步骤的进行、突破国际金融课程双语教学中面临的“三大难关.、有计划的规划双语课程有助于切实加强双语教学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推动作用.

作者:刘琛君作者单位:聊城大学商学院,山东,聊城,252059刊名:网络财富英文刊名:intemetfortune年,卷(期):”“(23)分类号:g64关键词:双语教学实施成效对策规划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九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集中体制的课程行政政策,中小学校的课程设置、课程标准和教材都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这一体制着眼于国家整体的利益,力图保证学校基本的教育和教学质量,这是十分必要的。但是这种体制一方面造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只有统一性而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只强调共性而忽视个性,课程体制走向划一和封闭;另一方面忽视教师在课程体制中的主动参与,使得教师只能被动地服从和执行国家的课程规定。研究型课程的产生以弥补现有体制的不足为出发点,其显著特点就在于:它是由各个学校根据“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络哲学思想自主开发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属校本课程开发的一种形式。它所认定的课程计划主体为学校,确切地说是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研究型课程是课程编制权限部分下放的产物。它充分调动了老师参与课程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加符合各地的实际需求和学生的多样化需要,同时能应对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具有很高的灵活性和开放性,教育论文《研究型课程探微》。这是以往集中体制下的课程体系所无法达到的。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

课程的特点。

plc课程是广州港技工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修的课程。目前我校的plc课程主要以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的教学为主:第一章学习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知识;第二章掌握基本指令及编程;第三章学会用步进顺序控制指令编程。虽说此门课程内容较少,但却具有多变性、综合性、典型性、实践性和实用性五大教学特点。教学中,既有一般又有特殊,既有新授又有复习,既有理论又有实操,既有工作原理又有编程方法,既有典型单元程序又有复杂实用案例。例如用基本指令设计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综合控制程序,又或者用步进指令设计大小球分检机的控制程序等。这些内容都是课程的难点。课程的这些特点,既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成了教师教学的难点。因此,要想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满足。

2.学生的特点。

任教班级是机电高级班,学习纪律相对较好,学习积极性也较高,但由于学校规模的扩大发展,对于学生的学习或其他能力在入学时并没有进行认真的.审核,这就导致学生生源素质不高。且大部分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操能力不强,分析和知识的运用能力也较弱,有些学生还缺乏学习目标、学习兴趣等,这些差异使plc教学难上加难。

在plc课程和学生双重问题的冲击下,技校教师的教学难度大大增加了。作为技校教师,如何化解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plc课程的学习兴趣,并发挥学生的主动能动性,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的主要任务。

1.教师实现一体化,做好知识铺垫工作。

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喜欢把plc的教学分成两大块:理论教学和工厂实习,这样,势必让学生产生错觉:理论教学只讲少练或只讲不练,缺乏实操支持;而工厂实习只练少讲或只练不讲,缺少理论解释。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必须要先实现教师一体化。何谓“教师一体化”,即专业理论课教师与实习指导课教师构成一体。专业理论教师在扎实自身的理论知识功底的同时,经常到工厂实践,为理论课堂的教学寻找更准确的依据;而实习指导课教师,也应经常到理论教师处取经,认真地去弄清、熟悉专业的理论知识,为实习课的讲解提供更科学的语言。只有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才能提升驾驭课堂的能力。

2.采用模块式一体化教学,确保学生学习地位。

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和教学模式,根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来重新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本位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可以较好解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问题,减少理论课之间及其实习课之间知识的重复,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作用,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

3.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融入“一体化教学”模式。

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例如在《plc》课程定时器的教学中经常引出生活实例,可以先让学生举例:定时器你知道它在哪里出现过吗?大部分学生都有生活经验,纷纷踊跃举手发言。此时,教师顺势引出定时器的作用、定时规则等知识。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大大地提高。而在计数器的时钟程序设计的学习中,由于平时生活少接触,采用举例分析显然不够适合,这时,我们可以采用对比的教学方法。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1)把学生分成两大组,分别叫a组、b组。

(2)提出问题和要求:设计24h时钟程序。要求a组只用定时器设计,b组用计数器设计。

(3)结果展示对比。

(4)评价并总结两组设计结果:a组设计思路较简单,但过程繁多,不利于调试;b组设计思路较复杂,但过程简单。

要想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应该采用双边互动式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通过创设情境、巧设疑问、共同讨论、动手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以学生动手、动脑积极参与为主,教师适时引导为辅,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报警灯程序设计时,教师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去引导学生进行。

参考文献:。

[1]邓朝阳.互动式教学在可编程控制器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6,(2).

[2]李兴莲.专业课教学改革呼唤一体化教学[j].2007,(06).

[3]郭宝杰.一体化教学的特点[g].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版),2005,26(35).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一

本文根据技术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培养目标上及考核方式方面提出了探讨和研究.在教材选定上应该选择通用教材,教学过程中有根据专业不同有所侧重;在教学内容上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上面提出严格要求,同时建立了“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加习题、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的教学模式;并提出了“课后习题训练、案例分析、课堂表现和学校考核”四方面的考核改革措施.在教学上目标上提倡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是首要目标,在教学方法上提出了以案例为主的课堂教学与课外实验教学相结合的综合型教学方式.

作者:黄盛军作者单位: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工程管理系刊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英文刊名:worldofentrepreneurs年,卷(期):2010“”(7)分类号:关键词:技术经济学教学方法教学模式考核方式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二

理实一体化教学即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法,是打破理论课、试验课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本文就数控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课程体系的.改革、实训基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

作者:金涛作者单位:淮安市楚州区职业技术中心校,223200刊名:金山英文刊名:goldmountain年,卷(期):1(12)分类号:g71关键词:理实一体化教学教学改革模块化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三

本文对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专业专任教师的结构、一体化教师的数量、一体化教师在专任教师中的比例进行了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关对策。旨在通过对理实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探索理实一体化的职校教师培养途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为学校的师资队伍提升工程献计献策,顺利推进学校的选择性课改。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理实一体化教师。随着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选择性”课改的全面铺开,对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通过一年多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无论是课程体系的建设,还是教学模式的实施,都需要一支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我们通过对学校机电专业专任教师现状的调查分析,研究如何加快理实一体化的师资队伍建设,探索培养途径,为推动“选择性”课改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一、调。

1.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专任师资队伍现状。

专任教师共75人,其中:高级职称15人,中级职称38人,初级职称12人,硕士研究生2人,高级技师12人,技师42人,高级工15人。具体颁布情况如下。

(1)职业技能等级结构。通过调查发现,中级工占1.33%,高级工占28%,技师占56%,高级技师占12%,其他占2.27%,如图1所示。

(2)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结构。通过调查发现,初级职称占18.7%,中级职称占48%,高级职称占17.3%,其他占16.0%,如图2所示。

(3)学历结构。通过调查发现,全日制专科占2.7%,非全日制专科占8%,全日制本科占24%,非全日制本科占54.7%,全日制研究生1.3%,其他9.3%。

目前,衢州市技师学院专业教师分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两大类为主,理论教学占46.7%,实训教学占38.7%,理实一体化教学占14.6%,见表1。

3.近三年学校机电类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师培养情况。

随着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深化,衢州市技师学院实施了“三个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一体化、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一体化、教师与学生多重角色一体化)。学校通过“省培、国培”来培养一体化教师,但比例比较低,见表2。

4.衢州市技师学院机电类专业专任教师“周工作量”调查情况。

在此次调研中,我们发现中职学校教师的“周工作量”比较繁重,班主任每周16~18节的达54.2%,非班主任每周16~18节的达64.7%,具体见表3。

二、成因分析。

1.理论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调查结果显示,学校机电专业的专任教师由高校毕业后直接任教,或者由其他学校调入的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4.3%,他们大多是从学校走向学校,从课堂走向课堂,实践经验缺乏。现阶段,中职学校的专业理论老师,绝大多数是师范院校毕业,专业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企业、行业的实践能力不够,不能充分满足现代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2.实训教师理论知识薄弱。

调查结果表明,学校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师有37.6%来自企业,实操能力较强,但知识体系、教学法等方面有待提高。目前,学校也从企业、行业引进一批实践经验丰富的能工巧匠担任实训教学,但他们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心理知识,教学组织管理经验缺乏,教科研能力不强,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3.专任教师的周工作量繁重。

由于职业教育的特点,专任教师的周工作量繁重,周课时超16节的.占专任教师60%以上,无暇顾及业务提高、进修和实践锻炼;在学校层面,大规模的理论教师下企业顶岗实习和实训教师脱产进修培训显然都不大现实。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理论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操作技能相对欠缺;实训教师基本上来自企业,实践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尤其是教学理论相对缺乏,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存在较严重的脱节,难以避免教学中两支队伍,两张皮的现象。

三、建议与对策。

自9月开始,衢州市技师学院尝试了教师的理实互通结对培养,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机制,弥补了教师外出培训给学校工作带来影响的不足,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理实互通结对培养模式内涵。

理实互通结对培养模式,即理论教师跟着实训教师学技能操作,实训教师跟着理论教师学理论教学,双方结成对子。通过结对培养,一学年后,理论教师应掌握一项专业实践技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实训教师能胜任一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取得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证书,从而能有效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

2.理实结对培养的实施要求。

首先学校成立考核评价委员会。其次理论课教师和实训课教师通过双向选择结成对子,制定各自的目标,理论课教师制订实训跟班计划,明确项目模块和技术等级,期末进行相应工种考核;实训课教师制订理论学习计划,选定结对教师的一门课程,每周上一节公开课,期末汇报考核。

通过两年的实践,学校培养了一大批理实一体化教师,理实一体化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从75%增加到90.2%,学校内涵提升显著。校级以上专业带头人增加到23人,骨干教师增加到56人;有全国技术能手2人,省技术能手6人;市名师3人,市首席技师4人。近三年来,教师在各类技能竞赛成绩优异。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四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是以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为培养依据,强调应用性,突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理实一体化模式重在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即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该模式根据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教学实施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强调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仪器分析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的必要性。

笔者通过多年对仪器分析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及教学效果的研究分析,发现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学生的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理解能力较弱,教学进度与学生掌握程度不能够同步,很难形成教与学的良性循环。二是传统教学手段单一,技能训练呈现机械化、模仿化的特点。教师习惯于以课堂教学为主,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只作为辅助手段,甚至必要的实验实训课未能开设,此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欠佳,效率不高。三是“双师型”教师偏少,理论教师偏多,不少教师只会教不会做,实习指导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四是考试方法单一,考试制度不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针对高职院校仪器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使教学更贴近生产实际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凸显学生能力培养,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职仪器分析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随着分析行业精密仪器的普遍使用和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越来越高,人才竞争也呈现出愈加激烈的态势。在高职院校学好仪器分析课程,掌握仪器分析操作技能,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的迫切需求。近年来,我校在仪器分析课程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一种动态、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中,有助于学生对仪器分析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全面发展。

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是当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值得提倡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将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引入“一体化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对象以及不同的学习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仪器分析课程涉及的知识有各种仪器的组成部件、类型、基本原理、相关分析流程、专门术语以及分析方法等。为了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我们学院建立了仪器分析一体化教室,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前,先组织学生参观具体的仪器实物,让学生大概了解仪器各个组成部件以及整个操作步骤、分析流程,对分析仪器有一个感性认识。

以“液相色谱法”这一教学单元为例。学生没有接触过液相色谱仪,对其构造及实验原理不了解,书本上的内容比较抽象,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通过对液相色谱仪的现场教学,教师介绍液相色谱仪的组成,如高压输液系统、六通阀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数据显示系统等,进而引发学生思考:各个仪器部件的作用是什么?样品分析的整个流程是怎么样的?如何通过液相色谱仪对样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带着这些问题,学生就有了学习理论知识的积极性,教师接着就有针对性地介绍仪器各个部件的作用、实验原理、分析流程等。学生根据对液相色谱仪的感性认识,就可以把抽象的'理论知识和实物联系起来,便于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结合一些示意图、操作流程图、操作动画等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中可以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cai)探索“做中学”教学模式。教师直接在仿真实验室里讲解理论教学中比较抽象的光路、仪器构造、检测原理等,通过人机对话进行仿真实验操作,促使学生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各种仪器构成、测试原理、操作规程等,从而实现绿色实验“做中学”教学模式。

例如,在气相仿真实验中,计算机中进样器的进样、点火等形象、生动的动画,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仿真实验可以使学生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模拟操作,对操作步骤、实验原理、数据处理等进行仿真实训,可以为后面的实际操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了仪器实物参观、课堂知识讲授、仿真演示实验后,既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验原理,也了解了仪器操作的整个过程。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把理论知识放到实际操作中加以验证,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对实际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结合实际引入设计性实验。

现行的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大多是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认识仪器,初步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巩固对分析方法原理的理解。但是,对于验证性实验,学生做的只是分析方法最后的验证。而对一个分析方法的掌握,最根本的应该是掌握分析方法的建立,即分析方法的设计部分,它是一个分析实验的核心。因此我们在仪器分析教学改革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和实际生产的运用,引入设计性实验,给学生一个分析目标,由学生自己查阅参考文献,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学校向学生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做实验准备,自行完成设计实验。通过“设计性实验”的开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及动手实验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由知识学习向科学研究的初步转变,学生通过设计实验的训练,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得到较大的提高,学生普遍觉得受益匪浅。

总之,在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中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分离的教学模式。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导学生“学和做”上,注重现场教学、讲练结合,运用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引进社会实践教学模式,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探索培养学生“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理解理论知识和掌握实际的实训操作技能。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五

这几年我校加大了校企合作的力度,其中订单式培养和冠名班的成立说明了用人单位对适合企业自身发展人才的渴求,但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学校教学内容的相对陈旧和局限。职业技能鉴定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职业技能标准和任职资格条件进行的认证,是现代社会规范专业人才、劳动者职业行为的标准。要培养符合医药行业需求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学生,就必须将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相结合,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我们根据药物检验岗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国家标准检测方法中文字内涵,熟练准确进行分析检验操作,能够进行常规检测数据处理及出具正确的检验报告的要求把分析化学理论教学分为分析检验的基本流程、分析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基础、化学分析法基础知识和仪器分析法基础知识四大模块。强化数据处理能力的培养,弱化对分析理论的推导论证,突出岗位需求。实践教学分为称量操作技能、滴定分析操作技能和基础仪器分析操作技能三种技能,分基本操作,单项实训、综合实训三个层次组织教学内容,实行进阶式教学,从基本技能掌握和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两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教学内容以药物检验岗位需求改革传统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参照药品行业、国家标准组织教学内容。例如:查阅药典,完成edta标准溶液的标定后,直接测定葡萄糖酸钙含量;在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引入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将国家、行业标准和分析化学传统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涵盖药检工技能鉴定有关分析化学部分的相应知识点,以药物分析检验为中心,优化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实践教学内容往往来自药检工作一线,但在顺序编排上又注意考虑基本操作技能训练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包含了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方法的优化。

在课程的整体教学设计中,可以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目标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分析化学课程中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教学中应多采用将两者有机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演示教学法就是其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例如,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对规范性操作要求很严。以滴定操作为例(见表1)。学将规范操作动作采用录像、照片等直观的形式加以演示。在播放过程中随时按下暂停键,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讲解和现场示范,启发学生思考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的误差。而在实际操作练习中,要求两人一组,一人操作,一人观看,互相纠错,并鼓励同学们把在实训中出现的典型问题拍成录像,给予再现和纠正;也可以任命几个掌握得又快又好的同学为“小老师”,辅导其他同学的操作,这些措施增强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渴望参与的心理,从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成绩,进而形成一种良好的操作习惯和职业素养。收集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案例,关注社会热点事件,采用案例教学法组织教学。例如:每种分析方法都可以结合《中国药典》中的常用药物进行说明;在讲解配位滴定法时,引入《水的总硬度测定》这一案例,根据我国《生活用水卫生标准》结合当地水质和学生家乡水质进行教学;也可以在讲完化学分析法后,通过三聚氰胺事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提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搜集相关资料,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通过调研、讨论、提出问题(为什么三聚氰胺可以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以假乱真);进而分析凯式定氮法优缺点(从而引申出化学分析法的特点、总结四大滴定的异同点);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解决方案(借此引申出仪器分析法的优点)。这种通过案例引导进行的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两大类分析方法的同时,培养了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归类、解读、综合和表达的能力,小组学习形式又强调了学习过程的合作与交流,非常有利于其今后的职业发展。

三、技能水平的强化。

目前,我省职业院校在校生申请参加相关专业中级职业技能鉴定时,如果理论课成绩合格可视为鉴定理论考试合格,只需进行操作技能考核。可见,技能操作部分是当前高职院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我们在强化技能训练上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调整原有教学计划,增加实训课的学时数,将理论与实训学时比例调整为1∶1。技能训练反复进行,以达到职业教学要求的熟练程度。其次,增加技能考核的次数,由原来仅有的期末考试改革为阶段性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电子天平的操作技能、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和药品含量测定技术。其中,滴定分析基本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滴定管的使用、移液管的使用、容量瓶的使用、滴定操作、定量转移操作、准确稀释溶液操作等,药品含量测定部分选取药用硼砂的含量测定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颜色检查作为项目考核内容。第三,开放天平室和分析化学实验室。学生有时间、实验室没课时。学生可在遵守实验室规则和仪器使用规则的前提下,到天平室和分析实验室进行基本操作练习。管理相关实[文秘站-您的专属秘书,中国最强免费!]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每天例行检查仪器和实验设备,以保证实验教学正常运行。也鼓励学生将实验室的滴定分析器皿借出,利用课外时间用自来水练习基本操作。另外,在分析化学课程即将结束前组织相关学生参加分析化学技能竞赛,由分析化学课程组教师组题并出任考评员,取前六名(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进行物质奖励,同时结合分析化学技能考核成绩给予加分奖励,一等奖加7分,二等奖加5分,三等奖加3分。以此强调掌握分析化学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考核标准的统一。

为了使培养的学生即能满足药物分析检验岗位的不同能力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技能,应建立科学的评分标准和完整的考核方法,将教学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统一起来。鉴于药检工技能鉴定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操作技能考核(包括技能笔试和技能操作)两部分,我们也将分析化学考核分为理论考核和技能考核。理论考核中平时成绩(包括课堂提问、作业和考勤)占20%,考试成绩占80%,考题结合药检工考核大纲拟定。技能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实训笔试和操作考核三部分。平时成绩占25%,包括考勤、预习情况、实训报告。在实训报告的评定上更多地强调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对于实训中的异常现象及出现的问题、甚至对于失败的结果只要能够做出合理的解释,也应判为一份合格的实训报告;实训笔试占15%,主要考查实验室基本知识、实验原理以及基本技能操作的关键环节与注意事项,这是在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以前的课程教学中常常被忽视的`项目;操作考核占60%,采取分阶段考核的方法,选择典型实训项目做考核内容,从仪器药品选择、仪器洗涤、操作、整理、科学作风、操作时间、结果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等方面制定评分标准,以工种考核的形式进行。通过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对于实训过程中修改伪造数据、违反实训室规章制度等行为实行倒扣分。事先公布考题和评分标准细则,使学生的操作有章可循,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训练。每一次的成绩都登记在册,取各阶段成绩总和作为操作考核成绩。以上是我们在分析化学常规教学与药检工技能鉴定的衔接方面进行的一些研究与探索,与真正的“双证课程”尚有距离。影响课程建设的因素有很多。理论上有技术进步、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政策法规方面的影响,但在实施过程中如师资、场地、教学设施、学生条件等学校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此外,学校的行政工作、支持系统的状态无疑也会影响课程建设的活力。但我们在向“双证课程”迈进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综合素质确确实实得到了较大提高,教学改革所带来的成果是前所未有的。我们应该将课程建设深入地开展下去,更好地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论文范文(16篇)篇十六

声乐课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课程,在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如何对教学进行科学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唤醒并开发学生的歌唱潜力,在学生心中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让学生掌握科学的发声方法和幼儿教学的歌唱技能,是中职声乐教师在教学中思考与探索、实践与总结的重要课题。

一、声乐教学的现状和成因分析。

近年來,笔者一直辅导参加省、市级技能大赛的学生,且长期担任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大赛市级大赛评委。学生现场参赛状况显示:大多数学前教育专业的参赛选手都不能够做到“自然地、舒服地、完整地”歌唱。某些老师、学生受“学院派”的影响(可以在技能大赛中得高分),盲目地进行美声唱法训练,捏着嗓子、鼓着肚子,把一个个无法驾驭的作品唱得面目全非,“惨不忍睹”;某些老师、学生置声乐教育的根本规律不顾,提倡或者坚持“原生态”、“野蛮唱歌”而无视学生基础音乐素养和基本技能的培养。由于方向性问题,某些学生就业后无法很好地适应工作;由于基本乐理知识的匮乏和视唱、音准能力的欠缺,再加上学习能力缺乏,教学技能提高通道被堵死。某些参加升学的学生进入大学后,专业课学习由于中职阶段各种“怪相”误导,无法和大学学习很好地衔接,“走了弯路”,甚至无法完成学业。

通过调研发现中职阶段某些无序的、过度拔高的或者轻视基础的教学现象,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乃至低下,表面上锣鼓喧天,很热闹,实则学生声乐演唱能力、视唱能力等都差强人意。

二、以未来的需要对教学进行前瞻性的规划和设计。

(一)未来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对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概括来说,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教师要熟悉教材。要准确熟练演唱或弹唱教材内容;其次教师要有分析教材(重、难点如:歌词、旋律、节奏)的能力。教师要研究如何理解教材、优化教材、提炼教材重难点并完成适合学情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再次,教师要努力挖掘儿童歌曲中的最大价值。课堂中采取多样、灵便的方法,如改变节奏或节拍,改变速度和音响,累加课外资料,扩大知识范围等,努力提高教学效率;最后,选好唱歌方法。如用填空式、衬腔式唱法(唱出相声词)还是累加打击乐等,都要根据歌曲特点和学生资质。未来社会对幼儿园教师教学能力要求提高了,同时对中职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敲响了警钟:中职阶段声乐教学的标准必须落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的培养上。提高中职生听音视唱的能力,培养中职学生理解熟悉教材、设计教学、具备基本的乐感认知和基本技能,是中职声乐课教师必须研究、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二)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规划设计。

1.合理规划课程设计。

听音、视唱技能课程属于基础能力培养课程,要花大力气长时间进行训练。某些学校开设专门的视唱练耳课程,只有学生形成了较强的视唱能力,建立了良好的音准感觉,才能较好地演唱作品。作品演唱训练课程分为基础声乐课程和合唱课程,这类课程在所有声乐训练课中应该占到绝对多数的课时;声乐、儿歌创作课程是学生能力提高的部分,也是未来工作过程中必需的部分,但中职阶段教学应以培养创造性思维为主,占用的教学时间不宜过多。

2.优化教学设计。

让教学设计在具体教学中体现教学思想,成为具体声乐教学中的导向。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具备相应的教学素养,还要指导学生锻炼相应的能力。常用教学模式是作品任务驱动教学,以小班化或一对一教学流程实现。中职学前教育普遍呈大班额,甚至超大班额,教学只能通过任务驱动模式、集体教学小组或个人检测性教学流程实现教学。很明显,由于学生个体所受的独立教学时间不足,学生个人演唱中的细节问题较多,表现力明显不足。

3.提高学生的声乐艺术素养。

引入其他艺术种类,运用有效的方式感知体会,丰富声乐艺术的感知体会,使学生形成饱满的认知;运用听赏、跟唱等有效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心理感受,形成正确、良好的心理反应,实施有效的审美教育。

三、声乐技术训练。

(一)音乐教学语言的运用。

1.语言的准确性。

一名声乐教师只有对复杂的声乐理论理解透彻,才能讲给学生听,如气息沉、吸气深、吐气匀、下巴松、笑肌提、咽腔立、气息通等。因此,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扩大知识面,丰富教学语言。

2.语言的形象性。

教师可以运用启发式感觉教学,利用平时生活中的感觉及常见现象。例如:对于初学者来说,让其体会咳嗽时肚子、小腹的感觉和抬钢琴向下使劲的感觉,使学生理解这一刻气息所在的位置与支持点;学生歌唱时声音不连贯,可以让学生把声音想象成散落的珍珠穿成一条线,这样声音就会柔软、圆润。这样教学易于学生接受和理解,从而取得很好的课堂效果。

3.语言的科学性。

歌唱是一项内部肌体的运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真正实践、倾听声音效果才可判断。因此,只有提示是不够的,还需要比较抽象的语言,如把气吹到小腹、把声音竖起来等。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语言,才能指导学生的歌唱实践,借以完成演唱。

4.肢体语言的示范引导性。

唱歌过程是各个器官和肌肉群相对紧张和放松有机统一的运动,教师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应用肢体语言并引导学生体会运用肢体语言,如唱歌过程中活动肩颈、手臂等,缓解紧张心理,达到放松的效果。

(二)声乐作品的完成。

在讲解声乐作品时,教师应该对作品了如指掌,才能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启发学生表达声乐作品的艺术。

1.准确生动地阐释声乐作品的“情感、情绪”。

认真学习理解歌词,熟练记忆,感受词的意境和韵律,把握张口和闭口时的字音字韵,体验歌词的轻重缓急,在声乐作品中处理的强与弱就能很明白地感知到了;认真揣摩旋律,做到旋律舒张、进行自如。极佳地处理好换气、声音的位置状态等,非常清晰地处理好一些特别需要处理的地方,如表达“深情的”、“悲伤的”情绪时要“拽得住”,表达“热情的”、“激动的”情绪时要“抢得好”。全身心投入作品描绘的意境当中,准确生动地体现作品的思想情感。

2.因材施教,让学生轻松地歌唱。

根据不同的学生,分析其不同的音域、音色、气息动力特点等要素选择合适的作品教学,让学生自如地运用正确方法轻松歌唱。

3.系统训练,完整表达声乐作品。

教师的分辨能力和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演唱水平。就声音训练来讲,正确的歌唱方法是整体歌唱,这就要求声乐教师的思想方法是辨证的,听觉是平衡的,看问题是客观的,分析和解决问题是全面的,比如在声音训练中,当强调声的高位置时,同时要强调气息的低控制,否则就会产生气浅、喉紧,发出的声音效果尖、擠、卡、虚的现象;在提示气息下沉有深度时,同时要保持高的歌唱位置,反之就会破坏歌唱状态的平衡性和完整性。在训练中让学生把喉咙打开时,提示学生把声音唱得集中;提示靠后唱时,要特别注意声音的垂直性;提示笑肌上提时注意下腭向下松的感觉,闭口音开着唱,开口音关着唱,科学的训练方法贯穿在辩证统一的规律之中,学生只有融会贯通,才能较好地表达出作品蕴含的情感。

(三)注重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

针对中职学生的教学更突出强调的是实用性。在幼师专业声乐教学过程中,要求声乐教师不仅仅要在40分钟声乐课堂内帮助学生提高演唱技能,还要让学生具备教会幼儿音乐知识与演唱表演的能力,这是课堂教学的一个深化过程。

1.示范引领,体会声乐演唱的基本表现。

在课堂上,老师精彩、准确的演唱,严谨的教学过程都给予学生示范引导,教师是学生眼里看到的“歌唱家”,学生听唱模仿都有了具体的对象,近距离感受作品的控制、表达的声音、气息的特点。

2.落实教学法教学,形成实践能力。

“试讲法”“模拟幼儿园”“模拟幼儿园微课堂”等,拿一首儿歌给学生,模拟幼儿园教唱,锻炼学生分析、视唱、节奏、表演等各方面能力,落实教学法学习,促进实践能力的形成。

3.提供活动平台,提升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内创设情境、班级、年级音乐会、文艺会演、专项活动等方式打造活动平台,给学生创造尽量多的登台演唱的机会,培养声乐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声乐表演水平。

总之,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应该使学生努力理解、掌握科学的气息、发声、控制、表达的理论,形成完备的声乐演唱技能,助力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和学前教育专业技能的培养,较好地完成音乐艺术文化传承、发展的任务。

参考文献:

[1]陶黎明.声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程郁华,吴刚,汪继红.大合唱[m].佛山:南海出版公司,2010.

[3]谢莉莉.音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美]杰罗姆·汉涅斯,著.黄伯春,译.大歌唱家谈精湛的演唱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情人节酒吧活动策划书情人节酒吧活动广告词(实用17篇)

    活动策划需要注意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活动的流程和各项工作的顺利推进。需要从零开始策划一个活动?下面的范文可以帮助您梳理思路和制定计划。2.14情人节活

    2023年感恩父母实用(实用21篇)

    感恩是一种让人内心得到释放和满足的情感,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幸福和快乐。接下来是一些感恩的影视作品,让我们从中领悟感恩的真正内涵。自从我刚刚出生的那一时刻,我的父母

    中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汇总14篇)

    中班教案的监测和评估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的重要依据。下面是一些中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对教师编写自己的教案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1、让幼儿知道应该做好自己能做的

    桃树下的小白兔大班教案(专业22篇)

    教案的编写要注重思维的开启和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大班教案范文中的思路清晰、内容丰富,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教学参考。2、经验准备:(1)、知

    2023年写四季的风(实用16篇)

    优秀作文的篇幅要适当,不能太长也不能太短,要能够充分发挥出作者的观点和思考。在这里,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灵感

    2023年学校的活动策划方案范文(19篇)

    一个好的策划方案应该能够解决项目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策划方案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以活动结果为中心”变为“过程与结

    2023年我喜欢的大班教案(专业21篇)

    大班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经验,保证教学效果的达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帮助。1、能够大胆、连贯的谈

    2023年感恩母校演讲稿示例(精选16篇)

    感恩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与满足,它让我们看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与进步,激励自己更加努力。感恩是一种能够使我们更加满足和幸福的心态,因为它能够让我们更加关注到生活中的

    小学生爱我校园演讲稿(精选19篇)

    小学生的演讲稿需要简洁明了,内容真实可信,能够引起听众的共鸣和兴趣。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提供一些小学生演讲稿的精彩片段,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灵感。

    最新我的儿子皮卡读后感(通用16篇)

    读后感不仅是对书籍的回顾,还是展现个人阅读能力和理解力的表现,可以让他人了解我们的阅读经历和思考过程。在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可供参考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