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实用5篇)

时间:2023-09-24 作者:字海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实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一

昨晚看了央视播放的中纪委《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主要讲了落马老虎白en培zhou本顺李chun城的腹败“事迹”,感触良多!  这些人能走上省部级高位,自然与他们的能力水平有很直接的关系——他们曾经是体制内德才兼备的佼佼者,在地方、行业做出了很大成绩,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基层群众的褒奖,因而才能步步高升走上了地方大员和行业领袖重要岗位。

xxx三十九岁即是延安地委书记,省部级业已二十多年;zhou本顺真正贫寒家庭出身,也是三十九岁成为副厅级干部,在执政邵阳时掀起打黑风暴获得了省内外很好的口碑;李chun城四十挂零成为哈尔滨副市长,也属于年轻有为意气风发之辈。

然而,走上省部级,他们在这个既可以做大事又可以做大官的职位上,又无一例外放松了警惕懈怠了要求,成为了理想信念的背叛者和糖衣炮弹的牺牲品,最终锒铛入狱铁窗内了此残生,成了中纪委教育党员干部的腹败典型和反面教材,真为他们晚节不保唏嘘叹息!  分析他们堕落原因,我们习惯从内外因两方面寻找。

内因不用说了,我感觉一个导致内因质变的主要外因就是,他们权力太大了,绝对权力必然绝对腹败,同时他们离大款也太近了,近的不分你我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金钱投其所好,送来无数灯红酒绿糖衣炮弹,权力为金钱背书、站台、开绿灯,二者相互利用,彼此信任,这基本成了腹败定律。

殊不知,这样的利益共同体其实非常脆弱,一有风吹草动即分崩离析各奔东西!看看这三个人:一个商人不知通过什么办法走进了省委书记家,天天陪着白en培老婆打麻将,直到爱好玉石(谁不爱好呢)的白夫人张口说看上了一个价值一千万的玉镯,商人二话不说买下一个一千五百万的玉镯送来!一千五百万,哪里是什么玉镯,分明就是一张畅行云南的“通行证”啊,这生意值啊!

zhou本顺热衷于各类宴请,与老板们过从甚密,甚至直接向一些老板以“借钱”名义索要巨额资金,其中他向湖南一位老板一笔就“借”了一千多万!在这集专题片中,李chun城说了一句经典的话——“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可惜啊,他明白的太晚了,近四千万受hui款不仅上缴国库,还被没收了个人全部财产!  一些大款商人在腹败案件中扮演了极不光彩或者说是罪恶的角色。

他们像个逐臭的苍蝇,天天围着那些有缝的散发出异味的坏蛋发动一次次猛攻,可说常无往而不胜,鲜见有久攻不下的“上甘岭”。

他们是贪婪的,贪婪得无以复加,像个毫无理智只为金钱的野兽魔鬼,你只要落入他们魔爪,想挣脱都难,为了金钱他们可以无所顾忌无所不用其极,目的就是绑架权力为我所用!官员只要被他们沾上,再想金盆洗手重新洗白几无可能——他们先用一块骨头引诱你,然后就是牵着你为他们的贪婪服务,不把你手里的权力油水榨干,他们不可能善罢甘休。

马克思说过,原始的资本积累都是罪恶的,用这句话形容第一批致富大款中的某些人应该不为过。

环顾四周,那些头脑空空四肢发达凭胆大卖狠致富的人,不少就是靠钻法律政策空子完成了最初的财富累积,但他们的个人素质特别是道德伦理底线却没有与时代同步提升,仍然停留在原始蒙昧状态。

自古官商两家。

虽说历史上官与商勾结里应外合从而富可敌国的`故事不胜枚举,但一个绝顶聪明真正有大智慧的官员,是不可能与大款商人如影随形称兄道弟的。

官有官德,商有商道,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井水不犯河水,不妒不羡,气定神闲,才是王道。

营造好投资创业好环境,为经济实体和各色人才解决问题保驾护航是地方的职责,除此之外,不应再有什么拉拉扯扯苟苟且且,清清爽爽干干净净最好。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二

临睡前习惯的翻看手机,被朋友圈中的一条信息所吸引——《永远在路上》,带着疑惑打开,瞬间被片头吸引过去,原来是央视播放的中纪委的反腐专题片,于是花40分钟躺在床上静静的看完。

片中案件当事人现身说法,办案人员、专家学者穿插讲述和分析,多处案件细节首度公开,感到相当震撼。此次的警示教育之受众范围已经面向了全国,不再像以往那样仅仅针对官员层面;警示片的内容风格也不再以突出严厉查办违规违纪官员为主,转而以平实朴素的语言,简单直白的陈述现实中的作风流弊。它似乎是在唤醒民众心底的良知与正义,在着力营造不想腐的党风政风氛围的同时,唤起民众回归善良淳朴的民风。

同时他也非常期盼中央能够加大反腐败的力度。他认为这是党的希望,只有这样子我们党才能够承担起历史责任。

在悔过中,他说我做梦都没有想到我会落到这种结局。从小吃过很多苦,从小就痛恨贪官,到最后自己成了贪官,我感觉这是一个莫大的悲哀。

他认为他应该接受组织和法律的处罚,因为人生都是现场直播,没有办法重来,他承认这些罪行和错误发生在他身上,它居然带有必然性。对廉洁自律,对党风廉政建设从思想深处就重视不够,因为最根本的一个要求,不但要干事,你还要干净。

"错在我自己,我真的是对不起党,对不起人民,更对不起那些跟着我把工作当事业追求,当学问去研究的成都的干部群众,我是要影响他们的价值观的,我干的这些事情,这算什么?你知道,按照通常的退休年龄,这将近一生了,居然因自己的错误这样收场,何其悲哀!"

曾经钦佩他的即兴发言和讲话效应,却因他的悔过而变味,悔恨的眼泪已为时已晚,原来腐败就藏匿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就在我们身边。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专题片中的案例鲜活深刻,既有剖析和忏悔,也有深入的点评分析,这既警示为官者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也让广大百姓看到了我们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

看完专题片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对于长期在基层的党群干部,当前员工队伍思想较为活跃,维权意识大大增强,尤其是在基层项目管理中,对物资采购、设备租赁、劳务队伍引入等敏感事项的知情权、参与度在不断提高,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加强学习,明白规矩,在日常项目管理中就以片中事例为警示,崇廉拒腐,坚定信念,增长知识,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把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这是一部高质量的反腐警示专题片,好看!值得期待。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三

《零容忍》专题片共分为“不负十四亿”、“打虎拍蝇”、“惩前毖后”、“系统施治”、“永远在路上”五个主题,选取16个案例,通过140多名纪检监察干部、有关审查调查对象及涉案人员、干部群众,讲述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反腐败斗争的故事。

进入新征程,各种诱惑和考验巨增,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要保持清醒和坚定,扎根群众、警钟长鸣,才能在各种诱惑面前不迷失方面,才能向中华人民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警示片用历史的变迁、当代腐败的鲜活事例生动的展现出国家对腐败的零容忍。短片归纳出三点,教会我们保持党员的纯洁性,好防腐、反腐:第一,坚持零容忍,是中国共产党人反腐败的基本态度;第二,坚持零容忍,是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的严格要求;第三,坚持零容忍,必须做好反腐败的基础工作。

通过观看电视纪录片《零容忍》,从巨贪刘国强、陈刚到刘川生,我感触颇深,也颇受震撼。他们原也有为国做贡献的初心,但他们被贪欲、被权力、被私心蒙蔽住了,迷失了自我,将党纪党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抛之脑后。这些腐败案件,不论是对于个人,还是对于党组织,付出的代价都是沉痛的。但代价不能白付,教训必须铭记。作为年轻一代的我们,一定要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要珍重干事的平台,珍惜难逢的机遇,真爱自身的品行。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四

近日,看了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最深的一个感触就是:这些十八大之后落马的高官,为官之初都是讲政治讲党性讲奉献的好干部,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从违纪违规开始,从侥幸心理开始,因为违纪违规没人及时制止,最终一步步走上违法犯罪之路,因觉得小贪小腐无关痛痒的侥幸心理没有得到及时警醒,最终发展成贪得无厌也能心安理得,最后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而不自知。当然,认真分析这些高官一步步走上犯罪的原因,主因还是他们主观上放弃自身修为,把理想信念抛弃脑后,忘记初心,忘记宗旨所致,但试想一下,如果能将时光倒流,当他们第一次违纪违规的时候,当他们的贪腐欲望还没有膨胀的时候,有党组织找他们谈谈话,有身边的同志在旁边给他们扯扯袖,他们中的有些人也许不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人都有欲望,关键在于自我把控,无法自我把控的则需要外力帮助,这就是监督。而谈话提醒是止欲反贪的第一道防线,是把权力关进笼子里的首要监督,谈话提醒应当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常态。

一是要建立并严格落实“四必谈”谈话提醒机制。即有问题苗头必谈、有信访举报必谈、履责不力必谈、轻微违纪必谈。谈话以党员干部所在党支部为第一阵地,发现苗头问题在支部内及时谈话提醒;对于信访举报经调查属实的,要依法依纪依规作出相应处理,对经调查不属实的也要谈话提醒,让被举报者全面查找自身在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对履责不力的由上级党组织进行谈话提醒;对于轻微违纪的党员干部由纪检机构负责约谈。通过“四必谈”机制对党员干部达到严管与厚爱相结合的目的。

二是要注重谈话方式。谈话可以采取个别谈话、集体谈话、专题批评会等方式进行。谈话要突出问题导向,针对事件本身查找原因及危害,防止借题发挥;批评要放到桌面上来讲,要实事求是、严肃坦诚,既让受批评者红脸出汗“长记性”,也让其他同志从中吸取教训,自觉严起来、紧起来,在党内政治生活的熔炉中锤炼自己的品行。

三是要对谈话对象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监督。谈话不能一谈了之,谈后既要观其言,更要观其行,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真正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自觉做到在思想上保持高度警惕,时刻把警示永存心里,坚定理想信念,强化党性修养,在行动中严守红线,在生活上保持清心寡欲,远离诱惑。对谈话提醒后仍然再犯甚至顶风违纪的,要根据情况从重处理。

观看永远在路上心得篇五

中共第十八届六中全会即将召开前夕,大陆中央电视台特别推出「永远在路上」的大型反腐败专题片,并首次公开了原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和徐才厚落马后的画面。藉以显示由中共领导的反贪决心,以此告诫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事关「人心向背」,打击腐败「永远在路上」。

这部8集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由中共中央纪律委员会宣传部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首集「人心向背」在17日播出,强调中共反腐决心。电视特别引述的讲话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做的事就要做,该得罪的人就要得罪,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13亿人民,这是一笔再明白不过的政治账,人心向背的仗」。

9成民眾满意打贪效果

电视专题并提出,__年大陆国家统计局在22个省区市开展了全国党风廉政建设民意调查,结果显示91.5%的大陆群眾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表示满意。而__年这个数字是75%。3年时间提高了16.5%个百分点,说明人们对反腐败的信心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第1集中,专题罕见的播出了多名因贪污落马的告白。例如原中共人大环资委原副主任白恩培的忏悔,他表示在其担任云南省委书记后,在和商人打交道的过程中,產生了心理不平衡。「他们就住豪华的房子,坐豪华的车,个人还买了私人飞机,我也追求像他们一样的生活,这思想就变了」。

为六中全会鸣锣开道

专题还特别重提毛泽东回答黄炎培谈如何避免治乱兴衰的规律,引出毛泽东自信能跳出歷史规律靠的是人民起来监督。因此反腐败必须保持高压态势,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就是为了不让人亡政息的歷史重演,它关乎那4个字:「人心向背」。

专题还特别提到了周永康,____,郭伯雄,徐才厚,令计划,苏荣等高级领导干部落马,表明了中共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和壮士断腕的勇气。分析人士指出,这是为即将召开的六中全会从严治党鸣锣开道,为中共领导层设立「政治规矩」的基调做出铺垫。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