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大全9篇)

时间:2024-01-19 作者:储xy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一

最早看见这本书是馒头大师推荐的。后来下手是因为电视剧迟迟不播。于是在过年前买了这本书,几天都看完了。

看来看去,还是小说最吸引人。看得也最快。看上卷的时候觉得还挺吸引人的,看到下卷就觉得有点走美剧的套路。

一开始我觉得是一本唐朝版的24小时,书也确实是按时辰来分的章节,情节紧凑,节奏比较快。中间有些翻转,你以为找到了真凶,其实还在幕后。当后来,发现还是和什么退伍士兵没有安置好相关时,就觉得真的是一本唐朝版的24小时。用的长安的版图,走的美剧的路数。

故事很好,但还是有些坑没有填完。一开始的长安地图,到底有什么用我后来也没看出来。不过有可能是我看书一向太快,忽略了某些情节。

作者很好,作为能出书的作者,确实写作功底不错,人物刻画、场景描写,剧情诉说,一边看,一边确实能在脑海里勾画出情景,上元节时熙熙攘攘的长安城,心急火燎的主人翁,阴暗处洋洋得意的`反派,引人入胜。

希望电视剧能做得更好。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二

人物,时间,场景,甚至人物性格都很好的切合历史。剧情紧张,刺激,细节很到位,人物和场景的穿插让我仿佛置身于唐朝,很有带入感。对于官场人物“趋利避害”的人性描述,入木三分。

张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书里的绝对主角,孤胆英雄,骨子里有市井的“痞”,有江湖的“义”,有英雄的“勇”,有无私为民的“大爱”。很完美的角色,硬要说缺点就是完美到不真实,仿佛游戏中的主角,体力一千点,被攻击也可以满血复活。

李泌:神童,太子心腹,胸怀政治的修道士。年轻有为,有谋略,优点年轻思维敏捷,缺点阅历不足,养尊处优没有基层经验。

姚汝能:靖安司小人物,能力不大,但是在英雄的领导下,变得越来越强大,最感动的就是,他在灯楼上给每个孤军奋战的战友发信号,内容是“不退”。

檀棋:李泌的近身婢女。一个有点小反转的人物,套用书中描述,就是可以做比端茶递水更重要的事,自己的力量,救了张小敬几次。作者笔下没有对那个年代女性的歧视,让人物关系平等,尊重小人物,很值得点赞。

元载:个人利益为上的小人,两面三刀,可是从古至今偏偏这种小人容易混的很好,不过这种小人身上也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他方向明确,对利益的追逐从不动摇,能够举一反三。

其他人物不太有感

跟随孤胆英雄反恐十二个时辰,心情也随之跌宕起伏,本想着这么大得一个阴谋下,会潜藏一个高智能的幕后黑手,可惜马老师草草收笔,对于尽孝为目的的连环恐怖袭击,我拒绝接受。

总结了一下英雄和小人的成功,对比容易半途而废的自己,觉得问心有愧,最爱书中一词“不退”。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三

看完电视剧就看书,越发觉得这是本好书,拍电视剧,导演编剧也非常给力。

书非常细致的写了大唐一百零八坊的情况,在后记里面,作者也说,故事有模仿美剧《24小时》的地方,而且故事情节他很有信心,倒是在思考唐朝人怎么吃饭怎么花钱上花了很多心思。确实如此,我们有时候对历史的了解,往往停留在大事件上,而忽略了历史上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这部小说,从小说到电视剧都非常细腻的渗透了对细节、对历史上鲜活生活的还原。

人物更是如此,我很好奇为什么写张小敬,作者在后记给了答案。在历史上,马嵬坡斩杀杨国忠的人叫张小敬,这一笔带过的人物,作者给他追溯了。在作者编的这个故事里,张小敬鲜活了,未必是杀杨国忠的那个,却是个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

我其实不认为作者在写唐朝,更像是写当下。甚至夸张一点说,可以放在唐宋元明清任何朝代,毕竟每个朝代都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放在那个转折点略靠盛世一点的前方就行。

之所以觉得像是当下,来源于小说里的一句话,特别像是在写眼下的京城:如果你不变成和它一样的怪物,就会被它吞噬。

社会阶层的撕裂,看上去有钱人看不起没钱的,可国家却号称是无产阶级的,历史也在告诉我们,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新闻联播说的没几个人信,到了单位仍然要写没人信的报告。阅兵时,我们很骄傲,香港有人蒙面游行时,我们很担忧,但是到了过日子,我们还是小老百姓。房贷这么贵,到底该不该,孩子读个书怎么就这么难,这些问题要到哪天能解决?在政策层面解决不了的时候,老百姓只能偷奸耍滑,却不知道此举客观纵容了事情越发难以解决。

最繁华的城市,住着最尊贵人的城市,有着最热闹盛典的城市,有时候又是那么陌生的城市,即使你住在这儿,仍然感觉看不透。有时候,热血澎湃、泪流满面,城市仍然冰冷如铁、坚实如钢。

人潮汹涌,还有许多心怀不平事的人来访。高楼大厦,也有许多蝼蚁人生默默生存。

岁月悠悠,历史仿佛就在昨日,可昨日的盛衰荣辱,让我们如何避免明日的跌宕起伏呢?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四

闲来无事,追了个剧,一场刺杀圣人,也就是皇帝的大戏。一开始就直入波谲云诡的剧情,华美的场景,饰之以考究的服饰与器物,辑以唐朝语言特色,缀以唐诗,真的是挺好看!

但看到了最后,我哑然了,唐明皇居然能圣心独具,首先提岀分江山与民,同时坚定交政于法制化身的右相,这宣传民主与法制的启蒙运动,比五四新文化运动早了近1500年啊!

剧里有大胆改革的领导者,有不忘初心的守护者,有愿意当狗世代为奴者,更有大吃血馒头者。有大师说过,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看不尽然,至少我们的启蒙运动可以追溯到唐朝了!

当然,最后的剧情还是没了圣人,我们又都不知道怎样活了。

自这部大剧播出后,没想到的是一下子就火了那个叫火晶柿子和水盆羊肉的陕西小吃,据说要卖断货了。

老子讲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我们当代人好像还真是做到了为腹不为目这点啊!

真的是可惜了,又一部买椟还珠大剧!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五

从20xx年出道至今,艾如在娱乐圈已有9年余。在这9年里,她演过许多不同类型的角色,如《裸婚时代》里古灵精怪的富家千金“孙晓娆”,《踮起脚尖吻到爱》里外表优雅、内心纠结的“苏若兮”,《爱上你治愈我》里的中国好闺蜜“邹华”,《长安十二时辰》里的长安第一千金“王韫秀”等。有意思的是,这些角色大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千金小姐型”。如此,艾如被观众亲切的称之为“千金专业户”。但是,艾如在演绎每一位“千金”时,都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让人物注入了不同的灵魂,产生出了不一样的效果,同时也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如果说“千金专业户”是艾如的身份标签的话,那么在最近深受观众好评的古装悬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艾如则将“千金”以多层次表现了出来,既将王韫秀的的“硬”——藏着“女将”的风范——勾勒了出来,又将她的火爆脾气,以及中二风、正义感等淋漓尽致地诠释了出来,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王韫秀。在剧中,王韫秀虽说是大将军之女,却没有大家闺秀的“柔”,反而是继承了大将军的“豪“的性格特征。如此,艾如也把握住了这一点,一举一动,都呈现出了不一样的“千金”风范。例如,王韫秀与香铺老板闻染等人同行,企图去捉拿抓危害大唐安危的熊火帮,却不料闯入了狼卫聚集的地方。在这一场戏中,艾如就抓住了王韫秀的性格,以自己的方式护着一行人。尽管最终王韫秀与闻染等人寡不敌众被抓,但王韫秀仍旧保有那份“千金小姐”的风范,流露出“男友力”。

既然是“千金小姐”,那么除了“千金”之外,“大小姐”的脾气是必不可少的。换言之,王韫秀藏着火爆脾气,又夹带一丝的中二风,以及正义感等。剧中,面对着被关押在一室的窘境,面对着狼卫的威胁,面对着与闻染的矛盾,王韫秀一下子就将“大小姐”的暴脾气表露了出来。此时,艾如了解了角色,先是摆出“千金小姐”的身份,尔后是果断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再次与闻染力争,将一个以大唐为荣,有着正义感的王韫秀颇有层次感地诠释了出来,颇具魅力。

然而,面对着艾如扮演的王韫秀,却引发了众多的争议,甚至吐槽其“头大脸圆,颜值低”。从历史角度来说,王韫秀为了丈夫能忍受贫苦,是一个宁死不屈的刚烈、成熟的女子,既不会苟且偷生,又有天真可爱的一面,还有一丝英气与神经大条。从现实的演绎来看,艾如从不同层面上,将王韫秀灵活地演绎了出来,给观众呈现出了一个立体的王韫秀形象。仅这一点,艾如的表演就值得夸奖。与此同时,彼时的长安,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多元的时代,尤其是以“胖”为美。那么,所谓的`圆脸,恰恰是符合唐朝的历史与审美的。如此来说,艾如是《长安十二时辰》的王韫秀一角的形象的。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从外表来看,毕竟内心美才是真的美。可以说,艾如就是王韫秀,王韫秀就是艾如。

其实,王韫秀是一个多性格的“火爆少女”,演过了容易让人产生“厌烦”的感觉,而演不到位又会让人觉得有点“装”。幸运的是,艾如抓住了王韫秀的内心情感,并利用自己对王韫秀的理解,很好地演绎了王韫秀这个人物。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六

今天20xx年,8月12日,《长安十二时辰》迎来了大结局,很多人说,最后的结尾烂尾了,网友们都在为那些死去的人打抱不平,死去的暗桩小乙,死去的老三,死去的季姜他爹…。死去的很多人......

故事的每一个时辰都在忽快忽慢的节奏里走着,结果到最后,最大的主谋是徐斌,对的,就是那个看起来是个老实人,可是一点也不老实的老实人。

如果放到现在来看,就是怀才不遇的一个人老实人,通过非常手段,让大家认识了他,从以前大家对他门缝里看人,到现在也还会为了如此巨大的事件背后,居然是他操盘的,而大跌眼镜。

《长安十二时辰》结束了,各大群里很多人都觉得,徐斌的谋略就应该是宰相,张小敬就应该是一呼百应的大唐将军。可是,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路要走,这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你应该是一个好女孩啊,你应该听妈妈的话啊,你应该找一个有钱的男人啊…你应该……你就应该是这样或者那样的存在。

张小敬有他要走的路,他从不在乎别人告诉他的,你不应该只是一个兵啊,他有他要坚定的信仰,他有他要走的人生之路。

社会不会因为你的抵制,而改变他的章程和法度。你的那些抵制,只是时代更迭里的一朵小浪花。

再来说到徐斌,是个人才,也是一个可悲的人儿。这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千里马都能遇到伯乐,也不是所有闪着金光的金子,埋在底层,都会闪闪发光而被人发现。

一粒种子,尚且需要长年累月的汲取能量,更何况,他想要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我一直以为,徐斌这样的人,现实里很多很多,如果都像徐斌一样,因为得不到重用,因为被瞧不起,所以要通过大事件来成就自己?不,那是自杀,那是对自我的否定,因为内心渴望被认可,内心里的自卑露了芽,才会需要这种极端做法去衬托自己。

在我看来,想要证明自己的最好的方式是——掌握规则,然后顺应规则,在适当的时候,当你顺应了规则,你依然可以坚持自己初心的东西,你的才华,你的笃定,你的信仰。

改变这个世界很难,改变他人对你的看法也很难,唯独改变自己,才会更快乐些。

今天就这些吧,不是鸡汤也无关设计知识,只是一个人的碎碎念!晚安!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七

今天来说说暴热的国剧《长安十二时辰》。随大流不对、蹭热度不好、做舔狗羞耻等等大道理我自然都懂,但是你别说,有的时候当个舔狗还真的舒畅。诸位看官,且看下文。

声光影的世界是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孰长孰短、孰繁孰简、孰贵孰贱都不能成为判断与声光影有关表现形式的好坏。我从未觉得电影一定比剧集强,也没有把“有电影质感”作为夸一部剧集的言辞。在我看来,因为时间与精力的关系是我基本从不看剧的唯一缘由。

历史惊人的巧合,上一次我认真看待一部剧集也是反恐题材,并且依稀已是十多年前的事,记得当时那部叫做《24小时》的剧,每集一个小时时常刚好对应剧中一小时,全剧24集也对应了一天24小时的`剧名。同样的,我相信《长安十二时辰》的初衷也应该是总24小时的时长对应长安的十二时辰,导演曹盾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展现好一千多年前长安的一天也是导演最想、最先、最有必要做到的事情。

和陈凯歌《妖猫传》里金碧辉煌的长安不同,《长安十二时辰》重点放在了以普通市井的角度讲述故事,宰相也好、青楼女子也罢导演把他们放在了同一个高度的视角下,以表现在历史的洪流中每个人都很渺小,但是每个人的选择又决定着未来。每一个出场的人物,台词或多或少都在推动剧情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很难让人快进着看的片儿,上一次让我这么害怕错过每一个镜头、每一句台词的大概还是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

第二大亮点在于“细”。本片服饰道具自然都是很有考究的,就连李必头顶上的发簪,别人的横着,他却前后,看着别扭仔细一查,的确符合史实。就算我这样一个对历史并无多少研究得人,看着士兵的盔甲都有一种令人信服的严谨。都说想看过去的大唐就得看看现在的日本,这也印证了,片尾字幕中主创人员中有日本名字的出现。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八

该小说作者布局巧妙,文笔灵活,用时间地点为线索,总共24章,一章只写半个时辰,章章都像在倒计报时。地点—一百零八坊。一百零八坊星罗棋布的长安城,恰似一张棋盘,(任何情节线索都紧扣这两个,最终就像罗盘,从该点出发,最终转回起点。)

小说首先吸引我的是补拙了我很多知识盲区。

远古望楼,我一开始的理解是就是你做几个手势,然后往下传到更远地方,最终望楼的人翻译成句交给统领者,字面理解是这样,从形式上想是不是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有些娱乐节目,就是中间的人戴个耳套,第一个人知道意思,用手势表达,然后一个一个往下传,最终那个说出最后理解的意思。但看了这书我才知道,里面还是有很多知识点的。

长安望楼的传文分成两种:一种是定式,比如三急一缓代表"增援即至",五急二援代表"原地待命",等等;另外一种则是韵式,以开元二十年之后孙愐所修《唐韵》为底,以卷、韵、字依次编列,如二十六六,即卷二第十六韵第六字,一查《唐韵》便知是"天"字。定式最快,但内容受限,韵式便可以传送稍微复杂一点的事;如果更复杂的东西,就得派人飞骑传书。理解了这个对于后来张小敬在长安城中游走在曲折便能很好理解了。

李泌整长安城最有权势之人,但坐势靖安司却有力使不上,对于"蚍蜉"的渗入焦头烂额之际也只能求助死囚犯张小敬。从一开始求他帮助的不信任,到最后全长安城最有权势的死囚犯,授予他"假过节"时有一段文字描写,如果排成电视剧肯定更加直观刺激,全望楼以张小敬为中心,有规律的交流,传递信息。一方李泌被抓,下了通缉令,全城捉拿张小敬,两套安保系统,同时运转。虽然当时的目的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不过如果没有李泌委依信任就不会有最后的大逆盘。

看这小说仿佛身临其境。中间有一个带离张小敬离开监狱,越狱的一部分更加刺激。崔器也是一个脑子灵活的人,当他第一时间看到装扮的张逃离监狱,大声喊"重犯逃脱"时,万万没有想到,张小敬出其不意的一句"旅贲军劫狱",不得不让人大叫三声"好!好!好!!!!"

张小敬对于整个朝廷的怨恨和从中曲折怨缘———————第八团浴血奋战的张大头;悍杀县尉、被打入死牢的不良帅;被右骁卫捉拿的奸细;被全城通缉的死囚犯;向长安讨个公道的一个老兵。这么多沉重的枷锁套在他的头上,所以无论是李泌,姚汝能,还是檀棋。很难假手从一开始就对他产生信任。但书中有一段张小敬和姚汝能推心置腹的谈话,让我印象深刻。张小敬在长安当乐九年不良帅,每天打交道的都是寻常百姓,每天听到拷到的都是这样的生活,对富贵们来说,这些人微不足道,但对他来说,这才是鲜活的长安城,只有在他们的周围,他才感到自己还活着。这也是他始终秉承对于百姓生命的珍惜,一直奋斗到最后的动力。所以他必须抛开所有个人恩怨,只因全长安百姓的身家性命,必须豁出性命奋战这十二个时辰。我对于张小敬是很崇敬的,也感叹作者对于人物抽丝剥茧的描绘。不枉费我废寝忘食5天阅读。

全书最后画龙点睛,出其不意啊。贺知章在全长安布下的三枚棋子,突厥狼卫,蚍蜉,靖安大殿内的内鬼,布局之巧妙,环环相扣。利益、实利、忠诚、孝顺,这就是最终全书的几个中心辞藻,但写得很内敛,不突兀,但发人深省。每一层书的布局,你必须记录他的人物关系,特别是地理位置,该书很人性化的提供了地图,你可以对比地图,然后随着小说高潮,阅读此书,更加容易理解。

长安十二时辰读后感篇九

最近大家都在追四字弟弟和雷佳音主演的《长安十二时辰》,不甘落后的我跑去把原著读了一遍。不得不说,马伯庸老师实在是厉害,短短十二时辰,他竟能写成一本书。其实话说回来,十二时辰的计时相当于我们现代的二十四小时计时,这不就是相当于写了一篇日记么?记录一天里发生了什么。可是一篇日记到我们手里是一篇流水账,到马伯庸老师的手里就变成了一篇洋洋洒洒的小说。不得不说,人与人的差距真的很大。

整篇小说,我是花了5天的时间看完的。小说的情节十分紧凑,每一次当我觉得主人公张小敬要挂了,他总是能够绝地反击,峰回路转,让我这个读者的小心脏总是卡在嗓子眼,紧张得要死,不过,实在是刺激得很。

小说开头,张小敬的狂拽炸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我记得靖安司司丞李泌问他:“你的规矩……是什么?”张小敬的回答是“就是不讲任何规矩”,就这样一句话,张小敬一副趾高气扬、目中无人的冷酷模样出现在我的面前。上一刻他还是一个罪不可恕、如蝼蚁一般的死囚犯,下一刻他就变成了全长安最有权势的死囚犯,靖安司全权交他使用。不错,仍旧是个死囚犯,不过已经帅到我了。

张小敬,十年西域兵,九年不良帅。这份履历说来简单,细琢可是不一般。“不良帅那是捕贼县尉的副手,流外官里的顶阶吏职,分管捕盗治安诸事。一个都护府的小小什长,居然能当上一县之不良帅,已是十分难得,更何况这不是一般的县,是万年县。”张小敬能够在万年县稳稳做了九年,实在是有些本事,可是现在竟变成了一个死囚犯。这样的一份履历不仅让李泌产生了点兴趣,也让我这个读者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他的身上究竟藏了什么秘密。

随着时间的一点点流逝,这样一个杀伐果断的死囚犯让我看到了许多矛盾的方面,搭救差点死于马蹄之下的无辜人,出卖自己亲手培养出来打进葛老内部的暗桩,孤身一人敌对一群狼卫只为救一个女子,他的审问犯人手段极其毒辣,闻者心惊,可是心肠有时候又出奇得软,实在是令人疑惑不解……姑且称他是个怪物吧,也是他自己说的:“在长安城,如果你不变成和它一样的怪物,就会被他吞噬。”

总以为这样一个怪物,是经历了许多大风大浪,才变成了这个样子。可是看到最后,我却发现,他其实从头到尾都没变。他对长安这座城市,他对大唐这座江山,有着深深的爱。一个独眼龙的怪物,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就算剥夺他的权力,就算遭遇身边人的怀疑,就算被自己曾经守护的朝廷出卖,他却从不改变一分他对这片土地的爱,对这群百姓的爱。纵使身上伤痕累累,早已超负荷,他也要拼尽最后一口气,哪怕是同归于尽,他也要去守护。真的是,一个执着的人啊。怎么就这么执着呢?有很多次机会,他都可以逃离这座即将毁灭的城市,然后去江湖逍遥,他都放弃了。也许,若是无法守护他心中的那个,对他来说,活下来比死更难受吧。这么多年走来,他经历了这么多,他依然要守护心中最初的信念,真的是,一个单纯的人啊。

人生在世,时间不停地流逝,我们走在各自的道路上,去经历许许多多,有好的,有坏的,经历之后,我们也许会改变,也许会将外表稍作修改,继续前行,为的只是内心的不变。人们总说,改变别人很难,不如改变自己。但是,每当自己摔了跟头,就第一时间想着改变自己,我怕最后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碰到不好的事情,别急着去改变,先静下来想想,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问题是出在自己身上吗?若是,那就改正。若不是,请你抬起头,不要害怕,坚持自己的想法,坚定地向前走。那样,才是你最可爱的模样,最值得爱的模样。

相关范文推荐

    2022年诚信承诺书(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

    2022年投标服务承诺书(七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

    2022年项目工程师工作职责具体内容(3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

    最新监控员工作职责如何写(模板8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

    2022年采购人员承诺书(三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

    藏族舞心得体会及收获(精选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年珍惜地球资源倡议书字(九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2022年建议书作文的格式(3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

    最新爱的教育读后感读书笔记(优秀9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2年保护环境从我做起建议书(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