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雁落霞

会计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紧跟金融与会计领域的发展动态,适应新的技术和信息管理工具。总结范文中的数据和解读都经过严格的审核和审阅,具有很高的可信度。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一

从课程本质与教学目标来看,物流管理概论课程重在帮助学生夯实基础,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现代教学体系下,项目教学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通过具体项目的操作,可以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提升物流管理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课程体系普遍存在偏差,很多教师对于教学重点把握不好,对于物流管理节点性问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教学精力分配不足[3]。从现实教育改革角度来看,项目教学法给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提供了改革的有力契机,对于完善课程教育体系,也具有积极作用。通过开展项目教学,可以实现课程教学目标,围绕入库作业、流通加工作业、分货作业等环节,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课程,实现一体化教学目标,提高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2.2调节课程体系,实现项目驱动。

利用项目教学法推动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可以进一步调节课程体系,明确教学重点,实现项目驱动教学目标。在教学实践中,要夯实教学理论根基,强化教学实践环节,引导学生深入教学体系,提升教学效果。通过项目教学,可以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营造现实职业环境,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与操作能力。在项目教学法考评体系中,既要考虑操作的效率,同时也要考虑学生操作的规范性,以及理论的扎实程度[4]。通过项目教学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让学生体验完整的物流管理流程,提升对现实工作的了解以及认知程度,实现教学改革目标。在教学改革实践中,通过项目驱动的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带入感,让学生在正式工作之前,对工作流程和工作内容都有一个足够的认知,构建自身课程认知体系。

2.3利用项目契机,提升教师技能。

在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技能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要素。近年来,随着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物流管理概论课程也出现了新的特征,对于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课程教学体系中,很多教师自身也存在实践能力不足的问题。教师虽然有深厚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缺少实践检验机会,总体教学水平仍有待提升。通过项目教学,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同时也能给教师提供检验自身知识体系的有利契机[5]。通过实践检验,教师可以及时调整的自己教学方式与教学重点,进而适应现代社会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在项目教学模式下,一般也会有专业企业介入,这就给教师提升自身技能带来了重要机会,教师也可以了解企业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并及时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提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教学服务。

2.4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项目教学法被证实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在竞争过程中,学生能感受到危机与挑战,对于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物流管理工作实践具有极强的合作性,很少有工作是通过单独工作完成的,基于此,通过开展项目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工作协调与人际沟通能力,为将来走向现实工作岗位打好基础[6]。基于此,开展物流项目教学,重点在于转变传统课程的评价模式,通过引入多种评价要素,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研究的方式,提升协调配合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而满足现代物流工作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实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推动总体教学水平的提档升级。

3结论。

综上所述,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课程教学实践中,仍存在很多不足。通过项目教学法提升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是现代专业教学发展的重要方向。在教学实践中,高校教师要进一步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式,寻求有效的教学路径,发挥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推动专业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朱超才.基于项目教学的《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改革研究[j].价值工程,(17):234-235.

[2]胡洋.本科物流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效果调查研究———以《现代物流管理》课程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9):21.

[3]周程,张曙红.本科高校综合实验教学模式革新探析———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34(6):143-145.

[4]刘秋平,王珏.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河北经贸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案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32(4):174-176.

[5]邹筱,赵锋.本土化案例在《物流管理》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5(3):130-132.

[6]赵忠.项目教学法在《物流管理》课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35(3):177-179.

作者:周艳红单位:湖南信息学院。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二

摘要:电子商务基础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本文就如何在电子商务基础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通过项目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小组协作能力展开论述。

21世纪以来,人类进入了网络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网络使用的行列中。在我国大力推行信息化的政策下,电子商务正以惊人的速度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对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数量需求和专业知识要求均在不断提高。职业中学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基地,肩负着向特定的行业和岗位培养合格的操作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从学生家长的角度,希望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能够获得真正的实际操作技能,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以便毕业后较快地适应社会需求,找到合适的工作。在这种思维的前提下,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学生的目标应定位在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上,并特别加强动手操作技能和分析能力的训练上。如何避免传统教学方法中重理论轻实验,老师死板讲学生机械地跟做,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线性教学模式?这就对我们教师在进行电子商务基础内容教学时,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摸索,在电子商务基础中有针对地采用项目教学法,不仅非常有效地形成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性学习,还挖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团体协作能力的应用型电子商务人员。

项目教学法是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来训练技能并建构理论知识的教学法,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具体来讲就是把学习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事件,设计出一个个项目教学方案。为达成这样的一个教学目标,学生必须要通过在做中学,学中做,边做边学等方法,来解决问题。而在其过程中,教师只是对项目进行简单的引导分解及适当的示范,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1确定项目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思想是把知识附着于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让学习者获得知识。项目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切合工作实际需要,并有一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既能运用所学知识,又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才智并有所创新。确立实用可行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在电子商务基础课程中,涉及电子商务实训部分的内容就可以确定为若干个项目模块。例如可以分成b2b交易、b2c交易、c2c交易、网络营销等项目。在某一个项目中,可以继续分成若干个小项目,比如b2c交易又可以分解成注册会员、商品搜索选购、下购单、在线支付、选择送货方式等几个项目完成。

3.2制订项目计划。

按照项目教学法的要求要将项目进行模块化,分成多个项目模块,制订好项目的实施计划。这个项目计划应该由学生分组后和教师共同完成。各小组根据划分的模块商定制定项目工作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教师在学生的计划以及教学内容的计划之间进行统筹协调,尽量实现内容、时间上的一致性。学生制订计划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进行项目分工的过程,熟悉项目内容框架的过程。例如在c2c交易的项目计划制订过程中,可以将每组学生分成购买方、拍卖方两类角色,各自了解不同角色需要掌握的操作流程。这样在实际项目实施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组织实施项目教学。

在明确好项目任务,制订好项目计划后,就进入项目的实施阶段。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是正常现象。教师可以巡视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协作,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起指导、监督、检查、示范、解惑作用,给学生充分自主的创作和发展空间。这个过程中,要想让项目真正有效地开展,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3.3.1把握理论切入的时机项目教学虽然非常注重实践,但并不否定理论,而是结合工作任务来讲解理论,将理论基础和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老师在教学中,充分把握好理论切入的时机。

3.3.2引入生活实际,提升学习兴趣组织项目教学时,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深有体会,首先要激发出学生对实施项目的兴趣,那样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参加投入到项目的开展中。电子商务发展到今天,与我们最贴近的电子商务活动就是网上购物,这几乎已经深入到每个家庭。所以在开始我就先示范在如何在淘宝网进行购物,需要通过哪些操作流程。这一时尚的购物行为,很快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加深学生对网上商务的初步感性认识。

3.3.3根据项目的难易,由浅入深地梯度实施另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项目的难易程度有梯度地开展项目教学,先简后难,别让学生在项目开展初期就面临碰壁,失去学习的动力。在电子商务基础项目的教学中,可先进行c2c项目的实施,因为相对来说,消费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网上交易比较简单,学生的'理性和感性认知容易到位,项目任务容易完成。让学生在冲关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再依次进行b2c、b2b等项目的实施,由简入难,学习者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到主动地做事,从教学的边缘走到教学的中心。

3.4进行项目评价。

传统的教学非常注重终结性评价。项目教学的实施不仅注重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因此,每个项目结束后都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在进行项目评价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评和小组互评。小组评价的运用,有助于激发班级各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动关系形成,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利用电子商务仿真平台,在每完成一个项目时,由学生自己操作讲解,其他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并分析遇到问题后如何解决。通过这个环节,一方面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同时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项目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中,教师的作用不再是供学生利用的资料库,而成为了一名向导和顾问。老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项目教学法也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电子商务行业迅猛发展的今天,采用项目教学法培养出的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我相信他们将更加符合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更满足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岗位零适应期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马成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及项目课程设计[z].(9).

[2]雷抗.项目教学法在《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教学中的运用[j].时代教育,(10).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三

学校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学生们要自己实训设计学习,有利于深刻理解和经典习题辅助强化,牢固掌握,把基础知识打造的更为坚实。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基础会计课程设计学习。

欢迎大家阅读。

对于《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学习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认为这对整个会计学科来说才是刚刚开始。这门课像一盏照明灯,也像一个本书中的一个“引言”,它向我们展示了会计学科的“概貌”。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在二年级第一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会计学,这绝对是一项不容马虎的过程。在我们刚学习该课程的第一章时,大家都以为学习它不过就是背背定义就可以了,可在相继学习了第三章和第四章后,我发现其实不然,要想学好这门课,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出严密的分析。特别在第三章中向我们介绍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的核算和财务成果的核算、资金退出企业的核算中涉及到的各个账户的适用范围是决不能只理解表面的意思,而要结合前面的知识来准确地认识每一个细节。

在一学期的学习中我发现,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所以对于它的学习,要按教材章节顺序,循序渐进地进行,只有弄懂了每一种方法,才能掌握方法之间的联系,才能掌握整个方法体系。对于具体业务的账务处理、账簿组织、账表结构以及有关数字的来龙去脉,都要细致地了解和掌握,不能嫌琐碎,不能烦躁,必须要踏踏实实地学。例如,我们在确定费用是管理费用还是制造费用时,一定要认清是厂部发生的,还是车间发生的。再如,只有当购入材料验收入库注明后,才能记入物资采购。而这样特别对我们这些初学者来说,许多内容、概念都是第一次接触,所以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许多同学在学了一些内容后,就有了放弃的想法,更有甚者还产生了畏惧的心理。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天道酬勤嘛!

还记得在学习第一章时,总在抱怨为什么有这么多定义要记,就想应付一下了事,反正重点在后面几章,但会计学也是重理论的,它主要是阐述会计核算的原理,包括会计的基本理论和会计核算方法的原理。因此,学习时一定要从原理的角度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例如,学习各种会计核算方法时,不能就方法论方法,要理解其理论依据;既要学会应当怎样做,又要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做。要防止钻入具体业务处理,而忽略对其原理的学习。教材中在阐述会计核算原理和各种核算方法时多配以实例,这样使我们通过实例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原理,并学会运用。它还要求我们善于将总论中阐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与后面阐述的会计核算具体方法的运用结合起来学习,融会贯通,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为学习后续的专业会计课程打好基础的目的。

死板,以前这个词我们总定义给会计,可我还要说自从学习了会计学基础后,知道活学活用才是实质。所谓活学活用,是指对课程内容不要理解过死,如借贷记账法下的账户结构、账户分类等。具体说如我们作一笔会计分录,并不是说就一成不变,而是要定期调整账户的记录,使各账户能正确反映实际情况,而在调整时,要用权责发生制。当然活学活用的基础是吃透原理,因为只有弄懂了原理,才能举一反三;只有掌握了原理,才能根据具体情况运用会计核算方法,发挥会计的职能作用,以求得对课程内容更好的理解和掌握。

也许是由于应付考试的原因,许多同学总认为第七章并不重要,但我却理解为它是会计之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基本法,是制定其他会计法规、制度的法律依据。它的制定和实施开创了我国会计工作的新局面,对规范和加强会计工作,保障会计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发挥会计工作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作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会计准则》是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制定的。它的内容体现了会计核算的基本规律,是会计人员进行会计核算的规范和指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为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秩序,提高会计工作水平。遵循会计规范是必要的,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严格地保证会计报告的质量不仅是为公司管理者提供有效信息的需要,还是为了使外部利益关系人及时的获得必要的会计信息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当然,仅仅靠规范是不够的,还要有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及行业自律。

学习会计学有时我会觉得很枯燥,记不完的定义,还得挖掘其中的内涵。特别在复习备考阶段时,让许多人都不知所措,但坚持下来就是成功,没有哪门课是坐享其成就能出色的,学习了整整一个学期,给我们的感觉的确是有很多的困难,一般来说,学习基础课都不容易,打好基础就为以后学习专业课夯实了基础,将来才能高楼平地起。

学习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程后,我的感觉用受益匪浅这个词来概括是毫不夸张的。对于以后的学习来说,也是心里有“数”。听老师说到第5学期还要开设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对于会计这个专业来说,有些人总是持有怀疑的态度,认为现在学习会计学专业的人那么多,自己怎么可能在芸芸众生中有优先权呢?但是我们不能忽视虽然会计这个专业目前学的人很多,但精通的人却不多,所谓人无我有人有我精,这样的硬道理大家都应该懂得,所以在学习期间别想的太多了,把握这个学习机会才是最重要的。

对于会计学这门课,从一开始我们就体会到了学习的艰辛,可是在艰辛的同时,也磨练着我们的意志。应该趁自己年轻,努力的学习吧!这样才可以为以后找工作加大自己成功的筹码。“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事在人为”。我们应该努力、尽心的去做事吧!我想大家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能清楚客观的认识会计学这个学科的概貌,能看到它的发展前途。所以,我想不管是为了报效国家,还是为了自己的就业,我们都应该尽心地去学习!

大一暑假,在学校的安排下,我们自学了《会计学基础》这门课,通过这次学习,使我对会计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明白了它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同学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我们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管理活动论”者认为,会计是一项具有反映和控制职能的经济管理活动。而“信息系统论”者则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基础会计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我们所学的也不是会计学专业,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在开篇的总论里也许还会看懂,到后来就越来越难了。有时候就算理论上搞清楚了,可是一旦走到现实中就模棱两可了。而且学校要求将学习的成果放到土豆网上,这就更不能马虎了。在我遇到不懂得地方我就会问父母,或者上网查有关资料,就这样一点一点琢磨。

要录视屏又成了一件难事。在哪里录?用什么录?后来经过考虑决定做幻灯片,用教室的多媒体讲。我去了以前的母校,可是当时人家还没有开课,学校里根本没有人。等了几天,去了好几次,最终趁着学生中午放学的时候专门找人要了教室的多媒体的钥匙,最终在同学的帮助下还是圆满的完成了任务。其实在这整个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难,这里也就不一一说了。生活其实就是这样,越是具有挑战性的事,当你成功的时候就越是开心。

感谢镐京学院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感谢那些帮助过我给我鼓励的人。谢谢你们!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本人有了点儿零星感触,认为会计科目的内容其实是最难学习的,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是最难把握的。但是,个人认为知识的学习就好似建筑楼房,也需要打建‘地基’,方可建起高楼大厦。基础如果不够牢固,那么盖得越高,倒塌的危险性就越大。直至最终,导致一头雾水,无法准确掌握。所以我认为,基础学习非常重要。

第一章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基本上就是对全书内容的总括,所以建议大家只要大概了解即可的。但是有会计基本假设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因为会计基本假设是会计上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的一个基本前提,可以说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基础,所以个人认为必须牢记而且要深入理解。会计主体是假设中的重要要素,主体一旦确定,中心对象、服务对象也就随之确定了,一切会计活动都是围绕这个主体而展开的。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会计主体可未必等同于法律主体的。通常,法律主体一定是会计主体的,但会计主体可未必是法律主体的。这一点一定要区分清楚,二者绝对不可以混淆的。

会计主体确定后,顺理成章生存下去自然要产生经营活动的,而且这个经营活动一定会是可持续的。一旦一个企业无法正常持续经营主营业务,那么这个会计主体一定是出现了问题,生存也就受到了威胁。不过,如果直接假设一个会计主体是不可以进行持续经营的,很明显是个错误,会误导经济决策行为。所以,假设持续经营是不要的。

然而,有了会计分期才会使不同会计主体有了记账的基础,从而才会出现应收、应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因此,不难看出,合理进行会计分期也是很重要的。同时,我们学习会计科目上也应成为我们注意的一个重点。

最后,上述一切行为都要通过报表,用相应货币去进行计量,展现给使用者一组有价值的数据。所以,合理选择货币去体现所想说明的一切,才不会给使用者带来误导,故而也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深刻理解和经典习题辅助强化,牢固掌握,把基础知识打造的更为坚实。这样,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才可以保证大方向上不会严重偏失,对问题的理解上才会更加准确。有了这一切,你的知识结构才会更加牢固,才会打建得更加高大。

此外,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后的学习过程中,还要注意对知识的灵活掌握,要以不变去应万变。不过,俗话说:“万变不离其宗”。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慢慢体会到基础学习的重要性。

2

页,当前第。

1

1

2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四

不少教师仍照搬高职会计专业本课程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出发点,不分析非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惯性地将账务处理作为教学重点传授给非专业学生,导致学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做账和做分录的学习,最终却因难度大、兴趣衰减而收效甚微,甚至放弃学习。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初次接触《基础会计》课程时,由于专业差异和对会计的不了解,急需专业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给与其正确的引导。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定位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基础薄弱、重视不够。

同是基础会计课程,同样的教师,同样零起点的学生,往往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较会计专业学生有较大差异,其中原因,值得深思。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知识、会计信息知之甚少,甚至主观认为会计与其所学专业并无联系,以后也不会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学而无用,从思想上就不重视本课程的学习,自然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若对这种现状听之任之,教师在教学中的安排设计,互动效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教学失败。

(三)课时紧张,缺乏后续课程支持。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大多只开设一个学期,周课时2节或4节,学期总课时32或48课时,相比较一般专业课的64课时,有限的时间里要使非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专业术语深入理解,的确让部分学生感觉吃力。而且很多专业后续基本不再开设其他相关的会计类课程,致使学生学习带着走马观花的想法,缺乏学习动力和后劲。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上述提及的专业,大多是32课时,只有市场营销等个别专业是48课时。后续安排相关课程的只有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酒店财务管理和休闲管理专业开设了会计报表分析。课时紧张、课程孤立的局面,让会计思维指导学生自身专业学习的作用发挥有限,也使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陷入困境。

(四)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没有结合到各专业特色,教师对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缺乏必要的了解,选用的会计入门教材和会计专业的入门教材基本一致,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也大体一样。专业覆盖面大、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给进入高校后首次遇到会计专业知识的非专业学生不小的压力。教师对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分录处理、凭证账簿等内容讲解过细,反倒因课时有限,到了最后的报表环节匆匆带过,有关财务信息分析内容根本不提。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使得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认为会计就是编会计分录,忽略了阅读财务信息、分析财务数据等内容,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单一。

会计本身理论性较强,同时受到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制约,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非会计专业本课程的教学中还屡见不鲜。加之在有限的多媒体教室资源分配中,属于公共专业课的基础会计可利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受限,不能有效充分地运用好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极易出现以黑板和粉笔为载体、以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局面。单一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都无利于调动学生对会计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一)优化教师队伍,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者,教师对保证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观念上改变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不是其专业主干课,随便上上就行的想法。端正教学态度,树立爱岗敬业的师德风尚,从自身重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同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研究所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将教学经验和企业研修实践经验,创新地融汇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研究教学、教法。学院可以从开展优秀课竞赛和师资培训投入方面,给予教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高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非会计专业的能力教育目标应包括:1.理解本专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如何在会计核算中表现。2.能通过阅读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有一定的评价分析能力。这也就指明了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刻把握这一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并正确引导非会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而是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

(二)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非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关系认识不清,对课程认同度低,加之入门原理比较枯燥,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抓住最佳时机,在学生对课程建立初印象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关键。把握好第一次课,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身边优秀毕业生、创业者实例,谈谈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不同工作岗位往届非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拿往届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凭证、账簿等实物,给非专业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采用联想启发的方式将会计专业术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如讲到企业固定资产,就可以联系家庭的房屋、家具、家电;讲到无形资产,就可以联系家庭成员的学历、绝活儿;讲到原材料,就可以联系维持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盐学生对专业术语产生了亲近感,自然就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使学生主动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入快乐学习的状态。

(三)合理安排课时,因材施教,建立后续课程有效支持。

非会计专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需求逐渐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一部分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理解力好,甚至想通过努力考取会计岗位准入的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越深入学习越觉得困难。最终出现一些人“吃不饱”,而另一些人又“吃不了”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进行同专业分层次教学,对于想学会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量增加课时,多讲授会计专业知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提供给他们选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等更多学习会计知识的机会,建立后续课程有效的支持,给他们创造取得第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对理解力有限、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则可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减少理论学习,增加动手技能的训练,满足岗位认知要求。总之,教师应从“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出发,合理安排,使学生各取所需。

(四)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非会计专业应区别于会计专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形成教学特色。会计教师在了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针对专业需求,合理地整合添加设计与其专业相关的行业处理特色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也不应该再放在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内容上,而是要让学生熟悉基础地位的会计规范,着重分析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增强学生借助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尝试打破传统章节结构,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模块一:解析会计学基础原理。介绍会计基本前提的工作规则后,直接进入六大会计要素,解释各要素间的勾稽关系,引出两大会计等式,提前引入以六大要素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模块二:简要掌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全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要理解会计实务,必须明白借贷记账法。本着“够用”原则,将初学者认为非常难学的借贷符号结合不同会计科目的变化部分进行简化教学,围绕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环节做基本的业务介绍。模块三:凭证、账簿技能模块。让学生着重理解凭证、账簿的处理流程,以及其与报表编制之间的关系。运用实务票据加操作业务案例的形式,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会计岗位实操技巧。模块四:把握财务报表分析。首先是财务报表编制,注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主表结构的把握;其次是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报表案例展示,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的思考。

(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针对非会计专业学生较为活跃,同时基础会计课程既有原理方法又有实操分析的特点,要促进学生理论水平、操作技能、综合能力等多方面的培养提高,教师可灵活采用案例教学、联想启发、互动讨论、情境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知识技能点,灵活配合运用,实现“学教做一体化”。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先进的教学设备也是保证课程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图文并茂,高效、快速的展示案例资料,凭证、账簿实物,报表信息数据,把抽象的会计理论、经济热点融入课件,使课堂教学变得直观易理解,确保课堂信息量的充实,最终达到提高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改善教学效果的目的。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五

从基础会计教育的普及化趋势看来,基础会计课程不仅仅是会计专业的必修课,被应用到职业学校很多专业课中,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好基础会计课程对其解决专业相关的问题有着很大的辅助作用。但是,目前大部分职业学校的非会计专业学习基础会计课程存在很多的问题,基础会计课程的优势作用并没有发挥出来,没有得到学生的学习重视。对此,本文针对当前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从目前职业学校的教学现状而言,很多专业如市场营销、物流、电子商务等经管类专业相继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学习基础会计课程为非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基础。但是,目前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如学生对基础会计学习态度不积极、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脱离非专业内容、教学方式方法单一等等,对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效果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对此,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目前很多职业学校为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教学现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分为四点:1、教学目标和教学定位不明确。很多职业学校为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明确,只是过度的重视会计理论方面的知识传授,对于教授会计实操、培养学生分析和会计应用能力的方面并不完善;2、课时设置少,学生学习重视度低。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安排大约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40-50课时左右,课时量少导致学生对学习基础会计课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其他与专业不相关的课程抱有消极应付的'学习态度,无法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3、基础会计教材没有贴合本专业的教学特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与会计专业的教材相同,理论过多,实践课较少,导致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材缺乏针对性。4、教学手段单一,教学互动性较差,教师重理论、轻实训,单纯的重复性训练,无法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教学效果有着不利影响。

中职学校必须要明确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的定位和目标,面对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专业实际理解会计信息,从而在未来实际经营管理决策工作上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中职学校在教授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时,要将教学定位强调为实用性和应用性上,不仅仅要传授基础理论知识,还要培养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掌握基础的会计工作规范流程,以及与本专业有关联的会计学常识,从而达到让经贸管理非会计专业学生成为通用型人才,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二)优选教材内容,合理设置课时。

职业学校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内容上,要区别于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其教材的选择要符合非会计专业的特点,做到有侧重、有重点结合了专业实际,让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能够坚持以会计规范的原则,全面理解会计的原则和实质,利用会计理论知识辅助本专业的相关问题,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在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课时上要进行合理的安排,根据非会计专业学生特点,适当的增加基础会计课程的课时,其中实训课课时要多于理论课课时,这样更加便于培养学生对会计学习方面的应用理解能力。

(三)利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职学校要完善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给学生营造图、文、声并茂的教学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如在教授凭证和账簿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情景式教学法,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真实凭证、账簿记录反映在屏幕上,用图文形式声情并茂的展示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进行对账、查账、改账等训练,通过交叉来练习会计业务流程,使学生能够清晰、灵活地掌握了本课题的教学内容,使理论与实践融为一体。

在职业学校的经贸管理类的非会计专业开设基础会计课程是十分明智的,基础会计课程可以进一步丰富经贸管理类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为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打好基础。因此,职业学校应该对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应给予必要的重视,明确教学目的,合理设置教学课时,选定符合非会计专业特点的教学教材内容,采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工具,丰富教学手段,从而提高职业学校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水平,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性人才。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六

[摘要]高校物流管理概论是一项基础课程,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运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可以强化教学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应用能力。文章围绕教学实践,提出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师要创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模式,不断调整课程体系,实现项目驱动教学目标,切实提升高校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总体水平。

[关键词]本科教学;物流管理概论;项目教学法;教学创新。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电子商务产业不断发达,带动物流行业发展,给物流管理专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通过项目教学法提升教学总体水平,是物流管理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式与路径,可以有效提升课程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学生提供锻炼和展示专业知识的载体和平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1]。物流管理概论是基础性课程,与项目教学法结合,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实效性。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七

在传统的物流管理专业本科教育模式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灌输式的教学形式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部分老师在教学实践中过于注重学生应试成绩的提升,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学习物流管理概论知识的过程中,管理思维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良好的管理思维能力也会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受益,但是,老师对此并不重视,相反,把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转变为单纯追求应试成绩和教学进度的程式化教学[2]。项目教学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种传统的物流管理概论教学观念,使学生充分地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物流管理思维能力,这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1.2强化学生的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育的主旋律,物流管理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同样也不例外。一直以来,部分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都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的提升方面,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将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项目教学法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缺陷和弊端。因为项目教学法并没有准确的答案,学生在解决项目难题的过程中,就会充分调动自己的思维,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而这种方式恰恰就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都会相应地提升。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八

摘要: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定位就决定了人才培养应以就业为导向,分析了当前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因素,阐述了就业视角下高职会计教育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践与探索路径,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可持续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导向;会计专业;。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实用型会计人才,这一定位决定了高职会计专业培养过程要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的毕业生能就业、优质就业。因此高职会计教学应面向市场、服务社会发展,走创新改革之路,加强会计专业内涵建设,提高学生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一、当前影响高职会计专业学生就业因素。

(一)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高职院校学生高中阶段文化基础和本科学生有一定差距,会计专业是一门专业性较强学科,需要一定文化课程基础,会计理论知识学起来也会感觉枯燥无味,从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有些学生会计理论知识不强,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又是联系非常紧密,学生学习实践操作时又感到非常吃力,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下降,掌握职业技能较差,造成学生职业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二)学生职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会计职业素养是会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综合素质和品质,会计行业内在要求和行业规范。通过几年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用人单位对高职会计学业学生满意度只占40%,基本满意只占45%,不满意占到15%左右,毕业生所具备职业素养与企业期望值还有一定差异,表现在工作不踏实、心态较为浮躁,重活、累活不愿意干、专业不对口事不愿意干、加班加点是不想干;表现在工作不敬业,没有把企业工作当自己的是用心干,工作没有精益求精,有敷衍工作态度;表现在处理事务不灵活,人际交往不注重尊重他人,表达方式、语言、时机不正确。

(三)教育模式没有与时俱进。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很大程度上参考大学本科会计教育模式,将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等四个阶段,强调课程体系完整性、系统性、层次性,实践教学为验证理论开设课程,形成了一套完整理论教学体系,没有跳出理论知识束缚,重理论知识讲授,重理论、轻实践,培养学生缺乏实践操作能力,这样培养学生不能满足社会需求。在教学方式上也显得陈旧,现讲授理论知识,采取满堂灌方式,在进行实践操作,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导致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实践操作不熟练,是影响学生就业主要因素。

二、就业视角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与探索。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有自身教育特点,不必完全参考大学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跳出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将有原来培养模式课程完整性、系统性转变为理实一体系统性、实用性、技能性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时,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做好社会需求调查,培养模式要完全与市场对接、要与社会需求完全对接。在设置实践课程时要与理论课相互融合,实现理实一体化,加大实践教学比重。培养模式还应紧跟会计准则新变化,根据新会计准则更新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改革可以有用人单位(企业)、毕业生共同参与,制定培养模式更贴近实践、贴近工作。

首先选择合适的专业课程教材。

原人才培养方案大多数是用本科会计专业教材,以就业导向选择符合高职教学特点教材,教材选择既要符合培养技能型人才要求,也要满足学生毕业职业岗位需求,最好采取学院和企业合编写教材,采取“以企业为主导、以学院为主体”编写校本教材,企业提出教材整体框架和教材建设要求,学院组织教师写,将企业对知识技能要求和行业标准落实到教材中去。教材编写以岗位工作流程为主线打破原来教材以专业知识衔接为主线,以《基础会计》教材为例,传统教材分为七个章节:概述、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复式记账在工业企业应用、账户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账务处理程序财务报告,校企合编教材也分为七个模块:会计核算认知、建账、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账簿登记、编制报表、会计档案管理。校企合作教材更具有实用性。

其次对课程知识结构序列进行改革。

原对知识结构序列强调知识衔接,知识由浅入深,需要学生抽象思维、对知识理解力、对知识迁移力,这对高职学生不切实际,应将知识结构重新组合,以职业岗位业务流程为主导对知识结构序列改革,以模块化和项目化安排知识结构序列,对会计教学有针对性和实践操作性。

同时对实验课时间安排进行改革。

原来实验课安排采取课堂教学实验和集中实训相结合,课堂教学实验一般是先讲授理论,再进行课堂实验,集中实训是该课程所有理论讲授完后集中几周实训,学生感觉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不紧密,跟着教师进度实训,实训效果不佳。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能使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紧密结合,理实一体化以职业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实训,以项目驱动进行教学,任务明确、流程清晰、工作具体,《基础会计》按照理实一体化项目教学,学生学完课程后,就可以从事企业日常会计工作,达到了以就业为导向教学目标。

(三)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与探索。

对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方法改革。

以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案例教学法、项目驱动教学法、教学场景情景化等教学方法改革。

案例教学法是将授课内容分解为一个个案例进行讲解,每一案例先指导让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多思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再导入到案例内容,将案例原始单据展示给学生,教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有完成任务的欲望,进行任务分解,学生完成任务,教师集中评判,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将课程内容按照会计岗位工作流程进行教学,改变原来单科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来重视学科教学模式,将工作环节与课程单元有机结合,达到了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职业素养结合,取得较好教学效果。

教学场景情景化。

教学场景情景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按照会计岗位流程、工作场景、会计真实单据进行教学时,让每一名学生担任不同角色体会会计工作,担任不同角色有利于学生换位思考、学生能全面训练、全面掌握会计技能。

高职会计专业教育应以就业为导向进行教学改革,紧跟会计行业变化、社会需求,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进教育方法,寻找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切入点,培养学生职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素养,实现高职会计专业可持续高素质、实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朱燕群.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训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新课程研究,2017(6).

[2]李玲.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会计师,2016(12).

[3]梁晓丽,敬采云.高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财会通讯,2013(13).

[5]明华.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文档为doc格式。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九

为了更好的解析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它被推行的原因。据本人所知,在数量众多的中等职业学校里,基础会计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一些校方甚至对非会计专业的班级开设这门课程,其重要性与实用性可见一斑。但获得如此重视的课程在中职学校里究竟表现如何呢?首先从教学气氛来讲,基础会计课堂普遍十分沉闷,学生带入感很低,尽管会计教师声情并茂的为大家讲解会计知识,但学生们给予的反应却很被动,甚至令教师很那判断当前这部分知识学生们有没有听懂,而且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低,课堂整体缺乏活跃,甚至令人昏昏欲睡。会计是一门严谨、精密的课程,也许缺少感性的人文气息,导致了学生们觉得这套课程“没什么意思”,你无法从实用角度让学生转换观念,他们只会接受课程的直观感受。这就是教育改革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能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那么这套课程的表现就很难说是成功的。

1.2教学存在不足。

长期以来,基础会计教学的方式内容都有着许多问题,而真正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与教材内容息息相关。教材的相对落后导致了涵盖面低,与实际会计工作有一定差距,在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上,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很少,多是一些生硬的理论以及对各项制度的解析,这样的知识很难让学生以后在工作岗位上发挥作用,同时,也增加了学生对会计行业的认知难度。大多数事情都需要建立在兴趣基础之上,如果不能使学生形成兴趣,那么学习效率便会大幅度降低。传统《基础会计》教材上缺乏生动的案例,其所指出的账簿以及各类凭证有一些已经跟现实脱节,往往企业单位早已不再使用这种凭证和记账方式了,教材涵盖的业务知识不够全面,都是一些复杂的理论,很难找到具有实践价值的内容。当今我国正承受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市场环境也为会计从业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多数企业单位都希望接受经验丰富的会计师,而当前中职教育显然无法为会计职业化铺平道路、打好基础,难以适应市场需求。教材中的技能训练乏善可陈,只有简单的用“练功钞”点钱、制作幼稚的凭证账簿,这根本不能满足就业要求。传统教材让学生们运用古老的方法来实践,把书面记账放在了最主要的位置。练习书面记账固然是好事,但需知现在已经是21世纪,全球都进入了现代化办公模式,如果只让学生了解传统会计学,而不结合“会计电算化”来授课,那么该课程的价值便大打折扣。

2.1提倡个性化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式越来越不适合当下学生思维,所以在基础会计课堂引入个性化教学势在必行。单纯对会计知识以及一系列问题进行讲解很难让人觉得印象深刻,在个性化教学的气氛中,可以为问题营造出真实的情境,增强学生的代入感和认知能力,触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举一个例子,针对“账户格式”这一问题进行讲解时,可以为学生模拟一个公司,让学生去扮演公司中的“职员、会计师”,给予他们虚拟的资金,设立一些虚拟投入和盈利,为了让公司的账务更为清晰,教师作为“公司负责人”在课堂上向“会计师”们提问,本公司这一周的支出和进账分别为多少呢,公司现在还有多少资金?各位“会计师”你们使用了什么办法记账让本公司的收入和支出更为清晰明了?通过这种情境的模拟来增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代入感,提高他们听课的兴趣,进而改善从前沉闷的课堂环境。再举一个例子,讲授“会计平衡等式”这一课题时,以会议模式向大家提出问题,我公司目前资产、负债以及所有者权益分别为多少,你们认为它们之间具有什么联系?用会议的方式,给予每个人发言的权利,从而改善基础会计课堂中大家不愿意回答问题的情况,这样看上去同学们不是在回答问题,而是在会议上发言,发起讨论,然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告诉大家具体的答案,以及需要同学们完善的知识。只有让同学们不断在听课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自主学习以及学习的`主动性,大家对于基础会计课程才能获得更加深入的理解。所以说,个性化教学是改革的关键所在。

2.2以学生为根本。

由于中职生离开义务教育阶段的时间还很短,对于职业教育需要一定适应时间,为了让学生们快速进入角色,针对教学方法的改革应该以人为本,推陈出新,把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分析学生心理,尊重学生意志,这样才能让改革取得成功。想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应当让改革着眼于具体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少一些沉闷,多一些互动,让学生们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加快建设学生们的职业教育认知程度,在基础会计教学过程中,充分让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2.3采用实物教学。

接触职业教育时间较短的中职生,很难对基础会计的教学内容形成系统认识。为此,想要加强学生对基础会计的应用能力,就必须让基础会计教学有一个实质形态,让学生们觉得会计学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细节。举例说明,在讲解“会计凭证、报表、账簿”时,可以让学生留心生活中出现的收据、发票、账单、项目明细等一些物品,在课堂中教师也可以拿出一些自己收集的票据,用实物来代替抽象的理论讲解,让学生们真切地看到票据在自己面前,并以明确的票据为研究主体,让学生们从中获得知识,并且认为基础会计源于生活,它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充满实用性。除此以外,用实物教学的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们的“感觉”,让他们了解会计学,熟悉基础会计知识,甚至找到做会计师的感觉。

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培养出符合当下就业环境的高素质人才,是职业教育机构始终需要思考的问题。中职基础会计教学改革正是为了迎合这一背景,推陈出新,营造更好的学习气氛,让学生们在学到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使教学变得更为立体,更加贴近现实。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读懂会计报表、根据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是对管理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此,我国将会计学列为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工商管理等非会计管理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对于国贸专业学生来说,其培养目标与会计专业学生是不同的。国贸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对国际经济与贸易理论分析和实务操作的基本能力,会计专业的学生则要求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理论与实务问题的基本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国贸专业学生将来的工作重点放在对外贸易业务上,因此对其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应该是“懂会计”,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而非“做会计”。即会计学课程是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要使学生能站在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角度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会计核算方法,了解会计信息的编报,能解读有关财务报表,建立会计为管理决策提供信息的理念,具备应用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和决策的能力。

(一)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本文借助于问卷调查,探讨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改革问题。调查的对象为湘南学院经济管理系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及教师。问卷的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及学习目的;二是调查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满意程度,如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满意度。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169份,回收率84.5%。

(二)调查结果统计情况。

从表1的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是不了解会计学的,但并不影响大多数学生对会计学这门课程的兴趣,也认为很有必要开设该课程。结果还显示,很多学生不了解国贸专业与会计学的关系,因此,这就要求应课教师掌握国贸专业的一些学科知识,并在开始时,介绍一些国贸专业与会计学之间的联系,让他们知道会计学的重要性。大多数学生不想成为会计从业人员,这与对国贸专业的培养目标相一致。

2.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调查统计情况。从表2的结果显示: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方法不够丰富,教学手段比较传统。但学生更多喜欢案例教学,喜欢老师与学生互动,喜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这可能也是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的原因之一。

(三)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程度。从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看,大部分学生对会计学课程是感兴趣的,仍然有高达17%的同学学习兴趣不高,他们认为:我学的是国贸专业,将来不做会计,“我为什么要学习会计?”、“学习会计这门课有什么好处?”、“学习会计可解决什么问题?”等诸如此类的问题。

2.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内容不合理。目前会计教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的认识模糊,对会计知识与国贸专业的内在联系也认识不清,以至于教学内容安排也不合理,他们认为,只需要像教授会计专业学生那样,从会计的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再到如何登记账簿,如何编制财务报告等。像这些抽象概念、复杂的帐户对应关系容易引起国贸专业学生的抵触情绪。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花在了如何“做会计”上,而财务报告这一部分内容所用的时间有限,也没报表分析的内容。由于国贸专业学生是会计息的使用者,而非生产者。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是与国贸专业学生对会计知识的需求不相符合。

3.教学手段陈旧,教学方法失当。通过对会计老师的访问,大部分会计学教学现在仍然是“粉笔+黑板”,其优点可以对学生不懂或疑难的地方通过板书进行说明,缺点是难对会计核算图、账表、实物等内容做详细介绍。通过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有91%的同学认同采用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会计本身是一门技术性比较强的学科,且具有高技巧的操作性。然而现大多学校针对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一味“填鸭式”灌输会计理论知识,枯燥乏味,实际案例较少,且没有安排实践操作课时,使学生感到会计高深莫测,从而产生畏难情绪。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高低是决定学生主动学习还是被迫学习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学习效果好坏的核心。因此,教师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必须让学生明白国贸专业的教学计划中为什么要开设《会计学》这门基础课,并让学生意识到在一个外贸企业里工作,看懂财务报告对自己将来的工作会有多大的帮助,使他们明白只有在掌握了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后,才能创造性地应用会计信息进行经济决策,才能成为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国际商务高级专门人才。同时,教师在课堂上应把会计知识与社会生活、社会实践和热点问题相联系,让学生感悟到会计问题在日常生活的存在和学习会计知识的实用性,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在本次课结束后,出一些与下次课的内容相关联的题目,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等到下次课开始是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可激发学生的答疑兴趣,并产生对会计学课程的兴趣。

(二)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会计的目标是为经营决策者提供有用的信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是未来的企业管理者,应具备运用会计信息进行控制和决策的能力。所以说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当是培养懂会计、能运用会计信息为其专业服务的人才。因此只有将国贸专业会计学课程的教育目标与会计学专业教育目标区分开来才能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有别于会计专业课程,满足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内容上要结合国贸专业的专业特点,对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笔者认为,对国贸专业应设置两门会计必修课,即《会计基础》和《外贸会计》。《会计基础》课程应该是《会计学原理》和《初级会计学》的结合,从而形成《会计基础》课程。其内容具体应包括:第一章绪论:介绍会计的概念、特点,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会计等式,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等会计基本知识。第二章会计循环:介绍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会计科目与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试算平衡、结账进行介绍,使学生初步熟悉会计循环的基本程序。第三章结合专业特点的借贷记账法的应用:从国贸专业的.特点出发,介绍用借贷记账法对各行业企业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中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第四章财务报表及分析: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学生加深对各种会计报表的认识。着重运用专门的会计方法分析三大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使学生树立会计报表分析整体性、综合性的观念,在理解财务报告编制的基础上,看懂各大企业的会计报表。

1.由“黑板+粉笔”转变为“案例+多媒体+板书”。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加入生动形象的案例和图文并茂的集声音、画面、文字等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和理解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的编制程序和方法以及如何分析利用会计信息进行具体的经营决策,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板书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演算时可以在黑板上即兴发挥,具有多媒体不可替代的作用,还可以达到学生与老师互动的效果。也一定避免运用屏幕替代板书,并不代表真正的多媒体,这种方式在授课时无法与学生进行交流,难以掌握教学动态,仍不能根本改变灌输式教学。

2.财务报告导入式教学法+案例教学。首先,在会计学课程开始时首先以多媒体方式向学生展示某一外贸企业主要的会计报表和会计报表附注,简单介绍会计报表的及附注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会计的目标是提供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相关部门和单位决策提供依据,财务报告是会计信息的载体,让学习了解财务报告在会计学中的核心地位,理解会计与他们专业的关系。接下来介绍会计报表编制原则及理论依据,包括会计假设、会计原则、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等基本会计理论。

其次,概述各个报表项目(即会计科目)的含义、及确认与计量。并阐述各个报表项目与会计要素间的联系。让学生明确会计报表项目所表示的经济含义。

再次,给出一个企业某一期间的实际发生业务,并进行借贷复式记账后,教授学生登记账簿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完成账簿的登记,主要会计报表的编制。老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讲评,让学习深入了解会计报表的形成过程,加强对报表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最后,是会计报表分析,重点介绍会计报表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同时也可以结合不同的专业特点,有重点地进行某些内容的分析,更好地满足其专业需要,提高运用会计信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

(四)优化会计学教学师资队伍。

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随着新的准则体系的出台,对会计教师的知识更新和知识跨度都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不但要加强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不断充实自己,而且还要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了解相关学科的内容,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但同时,对于国贸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会计教师,还必须必须了解学生所学专业的相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将两者结合起来教学。针对这些情况,高校应制定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用一定的经费支持教师进修学习。学校还可以派送教师到涉外的企事业单位直接参与企业会计核算,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

[1]肖华芳,万文军.非会计专业会计学教现状分析及改革设想—-基于华中农业大学的实证研究.当代经济20xx年1月(上)。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一

学习基础会计要以教材为主认真学习每一章节的内容。首先,要了解教材的总体结构。其次,要准确地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原理和原则。本课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有关的基本概念很多,对于这些概念一定要准确地理解其含义。只有基本概念把握准确了,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他相关内容。

对于基本原理、原则和基本公式、固定名词,一方面要掌握其内容,另一方面要能够灵活运用。如复式记账原理、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恒等式等,在编制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表以及编制会计报表等业务中都有体现。

如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在学习时不仅要了解其规则,同时还要了解为什么会出现此规则,此规则在具体操作中如何运用。

学习基础会计中名词解释主要是解释一些基本概念的含义,大多数的概念都是经过了反复的理论探讨而形成的,回答时力求准确,不能望文生义和似是而非。例如名词“预提费用”,有的学生认为“尚未发生预先提取出来,计入成本费用,在以后?段时间内分期摊销的费用。”这样解释“预提费用”有两个错误:一是“尚未发生”。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之一是真实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要以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为核算内容,既然“尚未发生”,也就不需要核算。除了一些特殊事项如坏帐损失在没有实际发生时可以预计外,对尚未发生的经济业务是不能核算的。二是混淆了“预提费用”和“待摊费用”的概念。待摊费用是在发生一次支付款项后,按其受益期在本期和以后各期分期摊销,而预提费用则是已经发生了耗费而尚未支付的款项,因此不存在对这笔支出的分期摊销问题。预提费用的真实含义是本期已经发生了耗费,应由本期负担,但尚未支付,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预先提取计入成本费用的预用。

在名词解释中较有代表性的另一个问题是望文生义,没有很好地理解其含义。例如“借”和“貸”,这两个字在运用时虽具有的含义并不是生活当中所说的借贷,应该全面理解,不能望文生义。

理论联系实际,加强操作练习。由于本课程的实践性较强,而其理论又比较抽象,特别是对于从未接触过会计工作的同学来说,更是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学习中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同时加强操作练习,培养动手能力。一定要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通过练习加深对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否则就很可能出现看书时好象是懂了,但一做题就不会的情况。

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习是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因为基础会计涉及到大量的业务计算,只有通过练习才能理解并掌握。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二

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管理需要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在社会生产中,会计一方面对生产过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量及劳动产品的数量进行记录、计算;另一方面则要对生产过程中的耗费和劳动成果进行分析、控制和审核,以促使人们节约劳动耗费,提高经济效益。正是因为在社会生产中人们很早就注意到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客观上就需要有一种以经济数据的记录、计算、分析、控制、审核为中心的经济管理工作。

在还没有接触会计学这门课之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只有感性的认识,尽管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有些人已经同会计打过交道,或者已使用过会计凭证,或者阅读过会计报表。但问到会计是什么?我们也许会说:会计就是写写、算算。通过这次的学习,我才发现会计并不是那么简单。

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从以上两个观点我们可以理解会计是一个数据处理,进而产生信息,利用这个信息达到加强经济管理,从而实现预期目标的工作或者活动。

要说管理学把我们带入一个概括的宏观的世界,那么会计学就把我们带入了管理的一个微观世界,让我们感受到这些知识是在用细微的力量影响一个企业。

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并且他们最关心的是以最小的耗费取得最大的物资财富,这也就让会计学产生有了充足的理由。同时我们也慢慢认识到会计学发展史的内涵决不亚于任何一门学科的历史,它展现了人类用聪明才智创造了最有价值的经济事物。经济世界有多大,会计学就有多大。当我们接触了这门课程后,就会清楚的发现会计和国家是相辅相成的,退一步来说,企业自始至终也要依赖于会计。当前,伴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高科技的日新月异,并不会遗忘会计,相反会计将成为全球性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同时也必将在会计学国际协调工作中,在治理整顿全球性经济秩序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都会被凸现出来。

说到学习基础会计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我们所学的也不是会计学专业,这就有一定的难度了。在开篇的总论里也许还会看懂,到后来就越来越难了。有时候就算理论上搞清楚了,可是一旦走到现实中就模棱两可了。

这一次的学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感谢公司领导给了我们这次学习的机会。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三

目前高职院校为了适应市场要求进行了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教学做一体化、项目教学的课程模式不断涌现,虽然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师自身的教学经验安排课程先理论后写作业改为项目模块教学。但是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

一、高职计算机基础项目教学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计算机基础》是我院高职基础课程,其内容主要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7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word文字处理、excel2010电子表格入门、ppt2010演示文稿,每个项目分为几大任务来完成。存在的问题如下:

1.1教学硬件设施不完整本课程教学计划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环节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实际问题。比如:项目一“计算机基础知识”里任务二“常用的硬件的安装”,安装硬件需要有计算机的实训室,在实训室里演示安装的整个过程。但是,大多数院校在实际上课环节教师只能在计算机机房给学生播放计算机组装全过程或者通过书上的安装流程图片来学习这个环节,因此在这一章节里学生缺少了动手的能力,没有很好的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

1.2项目课程教学在某种程度上没有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计算机基础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进行教学。在计算机机房每个老师的服务机上都安装了控制系统,教师能控制所有学生的电脑,对于这样一门基础课课程,讲授教学法仍是本课程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虽然教师把知识点、重点、难点分析的很透彻,学生练习项目完成的也很完美。但是,并没有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性、研究性的学习活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分为六个任务完成,分别制作页面布局、报刊第一版的制作、报刊第二版的制作、报刊中缝的制作、报刊刊首的制作。每个任务是严格按照教学计划每一节课来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控制学生电脑分别演示任务制作过程,学生看完教师制作过程,在计算机上独立完成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通过完成项目的任务学生掌握知识点、重点及难点,没有完全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学生丧失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怎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计算机教学方式。

2.1创设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氛围比如:使用word制作“校内报刊”这个项目,首先了解教学目标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确定。知识目标:掌握word2010文档的基本操作掌握word2010文本的编辑及格式化,熟练掌握word2010的图文混排功能,熟练掌握word2010的页面布局及排版功能。能力目标: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制作一般的文档,能够熟练的使用word2010进行报刊的编辑和排版,能够使用word2010进行长文档的'编辑和排版。教学过程:分析项目,进行情景体验;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完成任务,学生总结;教师归纳、综合、提炼,并在总结中渗透学习的本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教师对扩展知识延伸、重难点进行讲解。最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教学,师生角色互换,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

2.2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在计算机教学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制定计划、提前完成任务。陶行知曾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比如:在新学期第一节课,我们就把这个学期计算机的教学计划、课时都告诉学生,每个班我们都选出小组长、小先生进行合作学习,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的每一个内容,每节课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所学内容,如有提前完成任务的同学,可以提前学习完成下一章节的内容,鼓励学生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并监督完成。

三、结束语。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培养适应铁路市场人才的需求,自任职我院计算机教学,我们教研室对教材进行了多次的修订,对每学期教学计划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焦虹白蕾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会[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87)。

[2]王木子,赵欣.论教学方法及其选择[j].宜春学院学报,,12(31).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四

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积极认识或意识倾向,当一个学生对某门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愉快地学习,积极主动获取知识。但在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的集中时间是有限的,长时间集中注意力会引起他们思维疲劳,甚至厌烦。

针对本课程可从以下来展开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学生刚刚接触该课程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明白这门课程设立的目的;对后面其他的专业课程的学习有什么作用;对今后工作中可以用来解决那些技术上的问题。这样以来学生就会意识到这门专业基础课程的重要性,从而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该课程在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通过动态的多媒体电子课件,利用现代教育媒体的表现力,给学生一种具有新意的刺激,使学生从原来抑制状态转化为兴奋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书本知识还原于生活实践,能够激发学生参与探索的欲望,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各种常见机械、机电设备中的动作、工作原理,让学生找到其存在和应用了那些平面机构,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实例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例如,在讲解间歇运动机构时,向学生提问:为什么大家在看电影的时候,总感觉画面有停顿感?学生开始各种各样的思考和讨论,多数同学的意见是不完全正确的,这时老师再给予正确的引导式归纳总结:为了适应人们的视觉暂留现象,要求影片作间歇运动,所以放映机采用四槽槽轮机构,当传动轴带动圆销每旋转一周,槽轮相应地转过90°,因此能使影片的画面作短暂的停留,这样以来使学生听了以后兴趣盎然。采用这些方法不仅能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而且还拓展了学生的思路。

2.2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高等学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因此,在学习专业课程的过程中应不时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机械设计基础而言,以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为最终目标,以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以“必须、够用”为度,以讲清概念、强化应用为重点的原则来确定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通过引入现代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以基本知识、原理部分作为基础,发展平台,注重设计与制造有机结合、机电液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大胆创新。

在教学及实践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变传统的、被动的、低效的实物模型来实现机构及装置设计为先进的、主动的、高效的可视化cad三维参数化建模来实现装置乃至产品的创新设计;带动学生一起分析如何实现机构及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从一些实际的问题入手,来考虑那些部件的结构可以实现优化设计,创新设计,分析新的设计会带来机械装置实现其功能方面具有哪些好处;改变传统的考核模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学生做课程设计时,让学生利用所学基本原理对日常生活中的机器、装置的原理进行分析,通过文献查阅,加以改进,或者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把自己的构思用论文或专利的`形式加以表达,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能力;在实验课的讲授方式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让学生知道某种结构为什么是这样,动力是否可以通过其他的传动方式实现。这样既有助于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又使学生的实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开展创新设计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授挠性传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大家都知道自行车采用了链传动的方式来驱动车轮前进。链传动具有瞬时的传动比不稳定、工作时有噪声、易脱链等缺点,带传动有承载能力不大、弹性滑动和打滑现象的缺点。而它们的各自的缺点都是对方的优点,那么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挠性传动方式使得它们的特点得以均衡呢?因此就以此为作业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按所学的知识和创新的理念给出它们的设计方案来。教学效果表明,就出现了“带式链条”比较好的创新方案。于此同时可以结合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展机械设计竞赛、鼓励并指导学生参加全国的创新设计大赛。这样以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在很大程度上得到加强。

2.3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

从机械设计基础的课程设置模块来看,公差与配合、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机械原理这些内容大多为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内容,而机械设计则是研究机械零件能量的传递方式、材料、形状尺寸、润滑方法的选择与设计。机械设计部分的特点在于各章内容看似相互没有关联,如联接中的键、销、螺栓、联轴器;带传动、链传动;齿轮传动、轴、轴承等各类零件,但运用机械原理方法、理论及材料力学知识以及公差配合规则将这些零件汇合才能设计出一个完整的机械装备。如果在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的时候,能将其对应的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机器设备中标准件的选择和应用,让学生自己通过实践来完成,真正实现“理论用于实践”、“实践巩固理论”,这样效果将会更好。

以培养学生机械系统方案创新设计能力为目标,以设计为主线,建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为主体的新教学模式。

该教学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理论讲授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合理地确定课堂和实践重点,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该教学模式提倡学生带着问题学习的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以工程设计实例为载体,贯穿教学过程始终,体现学习、设计、再学习、再设计的循环渐进的学习过程。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只有密切联系工程实际,不断加强对机构及机器的研究和分析能力,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在教授的过程中通过更新教材内容、增加实践环节,使理论教学的第一课堂与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从而营造理论学习、设计实践、实验三维一体的学习氛围,以培养综合素质高、专业面宽广、创新设计能力强的实用性、技能型机械工程专业复合型人才。

3小结。

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现状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了几种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方面加以重视和探索。教学实践表明,这些教学举措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及综合知识运用的能力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能将其余后续专业课课程教学方法同该门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结合起来,使整体的教学计划形成通畅脉络,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模式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专业领域的综合的设计能力,能够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奠定基础。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五

内容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教育信息化是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教育和教学,全面实现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式和手段的信息化,并通过对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并最终为课堂教学最优化开辟道路。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固有模式,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更新观念,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渗透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互动方式教学设计课堂的延伸民主教学。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加快教育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的发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改革,其主要目标:遵循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终身教育理论和信息技术理论以及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特点,按照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要求,探索在知识经济快速发展形势下的思想品德教学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努力培养新时期的合格建设人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改变了课堂教学的原有模式,教师从单纯的讲授知识转变为设计教学;学生从单纯的接收知识转变为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一、设计理念。

总思路可概括为构建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思想品德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以提高学生建立新的学习观,激发和提升学生的体验,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突出探究式学习,加强学生的道德实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体内容如下:

1、提倡科学与民主的理念,依据学科特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做好课前的教学设计,注重人性化,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化学科知识。一是实践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结构。二是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三是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直观性与渗透力,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对思想品德课程的活化作用,使学生直观、形象的接收抽象的政治理论。

2、根据新的教学观念,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一是增加学习的导学模式,主要用在传授新课时,其目的是在认识领域提高对所学内容的认识,在心理领域引起兴趣,训练意志力,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学习心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形成主动积极的学习个性品质。二是优化效果的活动模式。三是提高创造力的探究模式,这主要用在课堂讨论中,指导学生能发现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动脑的能力。

二、具体措施。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建构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早在三百多年前,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就指出:“寻求并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可以少教但学生可以多学。”这种以“少教”达到“多学”的愿望是历代教育工作者所孜孜追求的目标。我具体做法如下:

1、把握时代脉搏,更新教学理念。

一是以新的理念指导教学,充分发挥师生双主体互动性。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一种认知过程,更是师生、生生之间的交往过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更是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不是知识的引导者、复制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教师和学生之间不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对象性的主客体关系,而是一种主体性间的意义关系。例如:在最新人教版的七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弱化知识点,删掉了一些知识点,但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通过多媒体形式补充一些其他适合该课的相关内容,本校实际、学生身边鲜活事例等等。二是在认知规律中,注重思维方式转变的训练,其主要包括让学生了解思维的品质、特点、规律等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独立性,使学生超越传统教育所规定的界限贯穿于人的各方面发展的全过程。三是调整好人的情感领域,包括好奇与兴趣、动机与效果、情绪与情感、气质与性格,以次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独立自由发展的人格。如果教师没有丰富教学情感,不能动之以情,师生之间心理就难以亲切和谐,教与学就不能发生“共鸣”。以上所述各项的实现最佳途径,莫过于信息技术的运用。

1、实现教学空间的最佳化。

教学过程的空间结构是由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及反馈五部分构成的。

为了形成最佳的教学空间结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必须合理整合教学系统各要素,也就是说既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更应从总体上关注教学个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具体讲在根据社会对教育和教学的需求而提出教学目的之后,教学内容的选择就要体现该教学目的,然后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来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信息技术应渗透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之中。例如在学习《感悟青春》一节时通过课件的形式展示这样一个画面:展示班级中学生的成长经历的照片,介绍几件有助于成长、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情让大家讨论,对照自己的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根据学生自己的教训,总结自己的缺点。教法的选择最好要新颖,不要使教学仅仅成为一种“颈部以上的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开展探究、发现、讨论、试验、游戏等多种活动形式,运用启发法、问题法、情景法、研讨法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与学习对象相互作用,从而使其主动认知、主动创造,获得充分的发展。俗话说的好“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此外还必须进行反馈要对教学结果进行分析和自我分析,对学生来说反馈信息可是学生强化正确,改正错误,找出差距,促进努力。如果不能及时或定时进行反馈,得不到反馈信息,就不能及时发现存在的教学问题,从而改进教学,协调各教学要素间的关系,就不可能有效的控制教学过程,就不可能使教学的空间结构达到最优化,也就不可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三、检验效果。

效果的检验可以推动师生实践新课程的积极性,不断完善课堂教学效果。

1、是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去查找资料,制作课件进行学习和探索,一是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自主探究精神、研究能力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二是改变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认识事物的过程,使他们在操作中去感知和理解,把感知、理解、巩固、运用融为一体。三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把远方的东西放到眼前,把复杂的内容变为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四是改变了单一的教材形式,通过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自主的认知结构,并使教学过程空前加快。

2、是否改善了教学中的人际关系,创造了新的教育文化。一是学生在学习时不单涉及文本及围绕教师,而且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的收集整理信息,使教学从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体现了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讲台上师生角色的换位,教师由主宰到主导,又教材的解释者到教学的设计组织者等思想和行为换位,推动了民主教学风气的形成。三是学生在学习实践的感悟中,同步发展,智力和非智力的心理因素,不仅训练了自己对知识结构的掌握,概括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也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力、组织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新课程背景下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对促进课堂教学方式,推动新课程的全面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王增祥《教学技巧》。

3、[苏]尤.克.巴班斯基《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问答》1986。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六

摘要:以高职院校制冷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情况为例,归纳了高职课程综合的四种模式,并作一分析。指出高职课程综合模式选择的不惟一性,应针对具体需要,选择恰当模式。

关键词:课程综合;模式;高职教育;教学改革。

教育的基础活动是课程。课程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组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列顺序的教育活动。而相互关联的课程组合起来就形成了课程体系。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将优化选择的教学内容综合为课程,从而构建课程体系。原则上讲,课程综合的主要依据是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在知识、能力等方面所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这种内在联系十分紧密,使得各部分内容可以较为自然地融合在一起,而且有利于学生某一方面知识的学习或能力的培养。这种内在联系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并由此而产生几种课程综合的模式。

一、技术领域知识能力综合模式。

专业教学内容一般包含几个领域的技术基础。制冷工程专业包含了制冷技术基础、电气技术基础、机械技术基础等等。传统工程教育中每一领域技术基础所需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分别由数量不等的几门专业基础课来完成。这些专业基础课属同一技术范畴,具有课程综合的可能条件,但并非必要条件。

进一步的分析可以看出,每一领域的技术基础课程门数较多,根据知识和能力间联系的主线可以找出联系比较紧密的几门课。制冷技术基础课一般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泵与风机、制冷原理等等。前三门课称为制冷工程专业三大基础课程,内容十分丰富,是物理学中热学部分在工程领域的延伸、扩展和细化。但其核心部分,也是制冷工程高职专业选择的部分是能量转换与传递的理论和工程应用的三个分支。工程热力学从工程的观点出发研究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的规律,比较集中地表现为能量方程,该方程反映转换中总能量的守恒关系。流体力学研究流体运动规律并据此计算工程中所需流体压力和速度。主要理论依据为稳定流能量方程,该方程展示流动过程中上下游断面间的机械能守恒规律。传热学则集中地研究热能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其工程应用,以计算温度、热流密度等参数。上述内容因能量转换和传递这条主线而在知识能力方面产生紧密的联系,由此综合为一门课就.比较顺理成章了,其关系表现图1所示:

这种模式的两个关键条件为:同属某一技术领域;各部分内容以某一研究问题为主线产生了紧密的联系。寻找这条客观存在的主线,遵循其规律综合课程内容是问题的关键。这种模式可以抽象如图2所示:

其他两门专业基础课:泵与风机和制冷原理,

教学内容在知识能量结构方面与这三门课相去较远,没有组合的基础。

同理,机械技术基础课程中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三门课程以常用机构和部件的设计为线索,把相关的力学公差配合等方面的知识融合到一起可以重构为一门新的课程,如图3所示:

这种重构方式的教学内容同样具备上述两个关键条件。机械技术基础的另外两门课程工程制图和机械cad,遵循上述原则也可组合为一门新的课程。类似的综合课程还有电路电动机与控制等等。

二、核心技术综合模式。

高职教育的特色之一是教学内容体现对职业岗位群的针对性。分析岗位群工作范围和技术领域,可以把专业技术范畴的工作分为若干核心技术,每一核心技术包含了一定范围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求,与岗位有一定的对应关系。相关的教学内容,以技术为核心发生了紧密的`联系,可以水到渠成地综合为一门新的课程。这种情况多对专业技术课而盲,这种组合有利于学生集中地学完该技术所需教学内容,便于形成围绕该项核心技术的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或解决该项技术实际问题的能力。这种组合方式可称为核心技术综合模式。由此组合的课程可以仅仅包含理论知识,也可以是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综合性课程,视乎具体情况而定。核心技术综合模式可表达如图4所示:

制冷装置制造企业生产第一线的现场工艺员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岗位,制冷装置现场工艺组织管理是针对现场工艺员岗位的核心技术,以此为核心而综合的内容有材料基本知识、零部件加工及装配工艺、工艺设计与工艺管理(参见图5)。学完这一门课后,辅以一定的生产实践环节教学可以胜任现场工艺员、甚至工艺设计的工作。这种组合的课程由于以技术为核心,内容联系紧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效率较高,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明显的效果。

制冷装置制造生产第一线的另外两个重要岗位是产品在线检测与新产品性能实验,由于仪器仪表使用及检测技术方面的联系可以合为一项核心技术(参见图6):

三、核心与支撑技术综合模式。

核心技术是专业技术的概念,而核心技术是需要支撑的,支撑技术大多属于专业基础课的范畴。核心与支撑技术的综合则指专业技术课与所需专业基础课相关内容的综合。

传统高等教育的课程设置分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三个阶段,此种模式亦称为三段式结构。目前已有不少学者在探讨打破三段式结构的可能性及其得失。打破三段式结构,主张专业课与专业基础课相结合,构成基础课与专业课的两段式结构。而人文社科课程及部分文化基础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从而使整个教学计划形成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的教学使学生尽快进入专业课学习,所需专业基础课溶入其间。此种模式易于形成技术应用能力,也易于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反过来巩固和加深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一般而言,单纯的专业基础理论是高职学生学习的难点,而专业基础理论学习的缺陷又往往会影响人才的可持续发展。三段式与两段式的长处和不足有不少的争论,也有不同的观点。而美国社区学院已经这样做了,这就不能不引起高职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

这种模式的关键是以核心技术为主线,融人需要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其模式表达如图7所示:

美国亚利桑那州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一门课程称为采暖、通风和空调,其综合内容十分丰富(参见图8)。

也许在某一门专业课中会融入几门专业基础课的部分内容,而在另一专业课中又会溶入这几门专业基础课的其他部分内容。在这种综合中,专业基础课的系统性被打破,其内容优选之后成为专业课的支撑技术,并融汇到不同的专业课之中。

这种变革的难度较大,教材和教师的知识结构都要求与之适应。而有的课程按此模式综合难度太大时不妨仍然保持原状,即形成不太彻底的两段式结构。须知,两段式或三段式结构都是手段,目的是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四、交叉学科综合模式。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渗透越来越多,也就可能出现一种新的综合模式,即以工作项目为主线,融人若干学科专业的部分内容表现为如图9所示的形式。

美国盖特威社区学院制冷专业的另一门典型综合课程为机电装置,包括了三部分内容(参见图10):

应当说,这种课程的综合也是很困难的。

当然,课程综合的解决方案不是惟一的,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需求出发可以有不同的结果。课程的综合不是目的,而是手段。一切应服从实现培养目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个崇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1]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3]吕鑫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c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七

论文摘要:针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弊端进行了分析,面向社会需求,对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整合,提出了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经过近几个学期的实践证明:新的教学方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加强了学生的专业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是地方性应用型学校的根本任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教学质量观和人才培养观,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整合教学体系,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才能切实提升学生的工程实践及创新能力。

“微机原理与应用”是淮阴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电子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等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承担培养学生专业基础能力的重任,也是学生参加考研的一门重要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课程内容信息量大、知识点零碎、理论教学多而实践动手少、很难提起学习兴趣等特点。本文将浅谈在教学中“如何教”及“教什么”的一些粗浅的体会。

论文关键词:人才培养教学改革专业基础能力。

一、本课程目前的教学内容及存在不足。

目前,大多数院校“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的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教材内容与微型计算机硬件的实际严重脱节、实验设备不配套、实用性较差等方面,学生普遍感觉学习难度大,学习效果不佳。目前,我院“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模式仍然是以8086机型为主的16位结构,外设接口芯片及其接口方法也基本停留在8位或16位上。该模式的主要优点是入门相对容易、资料齐全、实验设备配套等。相比之下,缺点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材与教学内容和现有微机系统严重脱节。打开机箱来看,无论是cpu、总线还是常用的接口芯片,几乎找不到可与课本上相对照的实物。学生从书本那里很难得到他们的答案,从而丧失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2)讲授的内容与社会需求相脱节。目前,技术上很少使用8086系统的cpu作为控制芯片去开发一个控制系统,所以学生往往很是糊涂,因为社会上普遍采用单片机、arm、dsp等作为控制器,8086系统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3)教学配套16位微机实验设备陈旧老化,普遍不具备真实的微机实验环境。一般情况下,该模式的实验教学所用实验箱的结构是通过微机插卡的形式,通过一根扁平电缆将微机里的isa总线引至实验箱上,一些早期的实验箱更是通过rs-232串口建立的仿真实验环境。这样中断操作等重要的验证性实验不是在实际微机环境下运行的,没有真实感,学生往往只是照着实验指导书输入接线,只要不打错,不接错,就能得到正确结果。这样的实验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容易误导学生,使有的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起不到应有的实验效果。另外,微机实验所用的配套微机陈旧老化,实验时接口损坏之类的故障频频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实验的正常进行。

二、适应社会需求,整合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菜单式结构。根据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的不同、授课对象不同、教学侧重点不同、学时设置不同(一般为48、56、64几种类型)等因素,将现有的“微机原理及应用”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两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建议组织教学时,分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实用项目模块三大模块内容来组织。基础模块及项目模块为必修,而提高模块仅为考研学生开设。现在,我院普遍采用学分制,通过自由选课的方式选择自己需要的模块,以适应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以intel系列16位经典机型8086和mcs51单片机为主,主要讲述四部分内容。

(1)两种微处理器的结构。主要讲述8086和单片机的cpu内部组成、工作原理、各种寄存器的用法、各种标志的含义、物理地址的形成等重点内容,讲授要注意两种结构比较,找出差别,加强记忆。

(2)指令系统及其寻址方式。讲述典型的数据寻址方式,特别是常用的几种,讲解时引导学生思考寻址的目的及意义。要注意一些错误的写法,通过练习,让学生牢固掌握各种方式地址的计算、操作数的取写等内容。

(3)简单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讲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几种典型的结构,通过简单的程序,让学生掌握程序的基本构成和程序设计的基本步骤,重点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同一问题可以通过不同的指令组织实现功能。讲解子程序的特点及定义方法,介绍一些常用的dos功能调用。

(4)中断及接口技术。包括中断技术、i/o端口译码技术、存储器扩展、8253a、8255a等常用可编程接口技术等。这些内容不但是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最基本的教学内容,更是学好高档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必备基础和重要前提,教材编撰时必须坚持这一观点不动摇,以确保足够的篇幅和内容。

2.提高模块。

提高模块则全面提升至以pentium微处理器为代表的32位机上,首重阐述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的段描述符及描述符高速缓存器,实模式、保护模式、虚拟86模式等模式,超标量流水线、高速缓存、指令分支预测等主要技术,适当引入常用的32位指令寻址方式和汇编指令、32位内存储器组织及其接口方法、32位外设可编程接口技术等以适应国内外微机教学从16位过渡到32位的发展趋势,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主流微机技术的基本原理和衍变的具体过程。同时拿出一定的学时,选择一些高校的考研试题进行重点讲解,提高学生对考研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实用模块。

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大学生已从精英教育逐渐过渡到大众教育,培养应用型的技术人才已经成为许多普通高校甚至是重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应该以实用为目的组织教学内容,重点以单片机作为控制芯片,适当弱化微机基本原理部分,加强接口技术应用。还可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需要选择企业、工厂里的一些微机应用系统实例作为教学主线,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环节进行合理地设计和组织,增加实用性微机技术的讲授比例。

三、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为活跃课堂气氛,我们设计了提问和讨论等互动环节。如在mov数据传送指令的教学中,将正确的指令语句与错误的指令语句混编在一起,让学生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用mov、push、xchg等多种指令实现两个存储单元的数据互换等。如在讲解结构化程序设计时,对书上的例子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画出流程图,启发学生是否可以采用不同思路,选择不同指令,实现题目的要求,并对几种答案进行分析和比较。

2.着力推行基于问题和项目的教学方法。

要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讲授方法,结合教学内容中的第三模块即实用模块,特别在讲授接口技术时,以实际生产的控制项目实例来讲解,调动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学有所用。比如讲解0809和0832的芯片时,我们以数据采集系统项目作为讲解例子,其中涉及了前向通道设计、采集的数据处理、采集的结果如何显示等问题,通过具体实例讲解,学生就能解决生产实际中数据采集这类问题。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本身比较枯燥,因此,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效果很差。如果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相结合的方式,将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于需要总结和归纳的知识,采用板书的形式;对于一般介绍性知识,采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对于软硬件实例,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汇编语言编译软件emu8086eda仿真软件proteus相结合的形式,将该类软件引入“微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将使硬件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很容易看明白内部电路的具体连接,并能直观看到电路对应的仿真结果。同时,我们还将以前做好的硬件系统带到课堂,让学生看到具体的芯片,增加其感性认识。

四、结论。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本科生很重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整合教学内容,使之既能适应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又能兼顾考研等其他环节的较高的要求,是从事这一方面教学的教育工作者迫切要研究的问题。通过上述的一些做法,经过一年的教学,学生普遍对“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改革效果表示认可,不仅学到了基础知识,也满足了部分学生的拓展学习,更重要的是教学内容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3]马旭东,等.32位环境下微机原理与接口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8(4):5-9.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用18篇)篇十八

自3月在《政*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的概念后,“云计算”“云平台”“云服务”“云营销”“教育云”与“企业云”等各类“云”涌,各行各业都被席卷“云”中。“互联网+”的新生态下,我国的教育环境发生了巨变,人们对“人才”的定义也发生了变化,由此,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学习方式、师生关系都在改变。移动终端、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mooc、spoc、微课、云课堂等新教学形态的出现,使教育这个古老而崭新的行业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在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如何利用网络培养适应信息社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也成为了教育领域新的研究课题。

“互联网+”环境下,学习者可以用电脑、手机、pad等上网,轻松获取海量的学习资源,并在微信、微博、qq群以及“云空间”等学习的平台上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与交流。这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使学习不再拘限于课堂,学习时间与学习进度可以由学生自主掌握,教师只需创设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由于网络信息资源十分丰富,学生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信息干扰,容易在网络中迷失方向,因而学习效率低下。笔者依据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构建了网络环境下适合高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基于网络自主学习模式的教学设计遵循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习者认知的主体地位,教师由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促进者,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创设了适合学习者心理特点的网络化的学习情境,给予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选择权,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促使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引导学习者积极进行交流互动、开展协作学习,从学习内容、时间、方法、交互、质量与效果等方面对学习的全过程进行了引导、监控、评价和反馈,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2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应用实例。

管理会计是会计、财务管理等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下面以“本量利分析”的教学为例,谈谈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2.1教学分析。

2.1.1学习目标分析。

高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因此,专业课程的学习须紧跟市场,以就业为导向,淡化理论学习,重视技术方法的应用。依据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管理会计课程学习的目的是为学生从事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管理会计的思想和方法内化企业生产经营中有关的概念和原理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诸如销售预测、成本预测、利润预测、资金预测、长短期决策、全面预算、成本控制与业绩考评等实际问题的能力。据此来确定本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即了解本量利分析的作用,掌握保本分析、保利分析、安全边际分析的方法,能运用本量利分析技术为企业的经营预测、规划、决策提供支持。根据教学对象的基础、经验与困难情况确定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2.1.2学情分析。

高职院校的学生既有参加普通高考招录的,也有对口升学招录的,还有初中起点的五年制大专生,整体基础较差。学生普遍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但他们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对计算机网络的使用、在线交流互动等都具有一定的经验。因此,教学设计应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正确的引导与技术方面的支持。

2.2教学实施的基础。

针对高职学生习惯于被动学习的特点,教师需要做好以下准备:选择一个便于学习交互的网站;创建立体化的空间课程;创建用于在线学习交流的教研室、微信群、qq群;创建在线测试系统,用于学习过程中的自测与期末考试。学生需准备智能手机或ipad、笔记本电脑等移动学习工具。

2.3课外学习。

教师提前在学习的平台上发布学习的任务单,明确学习的目标、内容、重点与难点及学习方法与建议,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学生用手机或电脑进入学习网站,在任务单的指引下自主学习并在学习交互平台上讨论交流。教师可要求学生提交学习过程的记录、学习成果的报告或安排在线小测试,为高效教学奠定基础。

2.4课堂教学。

2.4.1导入环节。

教师应围绕学习主题精心设计能激发学习兴趣和动机的活动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使学生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例如,播放一小段精心制作的微课,把学生带入生活中熟悉的咖啡厅场景,在这种良好的氛围中巧妙地提出问题:“咖啡厅能保本吗?你想不想当老板?你打算进驻哪个行业开什么样的公司呢?”等开放式的问题,因此,往往也会有很多种不同的答案。教师还可进一步追问:“作为老板,你的公司每个月的业务量要达到多少才能保本?业务量达到多少才可以实现你的盈利目标?”通过这一串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步步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积极愉快地思考。课堂学习情境的创设对实现教学的目标非常重要。教师可以充分应用信息技术,使用诸如精美的微课、幽默的故事、角色扮演、擂台挑战赛、冒险游戏等形式把学生的手机变成学习工具,激发学生探索学习的热情,将学生吸引到学习中来。

2.4.2布置任务环节。

学生的学习欲望被调动起来就能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教师依据教学内容可提出学习任务,即确定模拟公司的具体业务;分析销售、利润、成本的关系,并发现规律;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目标利润分析。教师可以告知学生具体的考评标准,怎样获取完成任务所需的资源,甚至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参考案例,让学生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任务。

2.4.3任务实施环节。

教师应引导学生围绕需要完成的任务展开思考:解决“咖啡厅一个月卖出多少杯咖啡才能保本”以及“为实现获利目标营业额需要达到多少”等这样的问题,需要用到什么方法?需要哪些知识与技能?运用已有的知识能不能解决?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得所需的知识与技能?需要搜集哪些信息?如何找到所需的信息?遇到问题如何解决?引导学生找到正确的'思路,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分工协作、充分利用信息化的学习工具和学习资源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诸如需要查找哪些资源?要进入哪个网站?有几种不同的解决方法?结果是不是相同?哪种方法更快?哪种方法更准确?学生通常先在团队内部进行交流,然后通过qq、微信或世界大学城教研室等平台与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既解决了问题、促进了学习,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的能力。各团队团结协作,取长补短,集思广益,能更快、更好的完成任务。需要注意的是,为满足学生探索的需要,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2.4.4成果汇报环节。

在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下,教师不在课堂上讲授“本量利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而是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并在引导下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线上、线下师生、生生的多维交互来解决问题,锻炼其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各团队经过学习、探索、交流并达成共识,每个团队都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各自满意的成果,最后由各团队选派代表汇报任务完成的情况。由于各个团队所创建的模拟公司不相同,要完成的任务也就不一样,因而最终提交的方案也各不相同。如果时间允许,最好要求学生将成果制作成ppt进行汇报,效果将会更好。教师可引导学生比较各个团队的异同点,组织学生讨论,针对各团队的成果提出适当的建议,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再次提高学习成果。成果展示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是学生最开心的一个环节。通过成果展示,一方面学生之间互相分享收获,展现团队风采,另一方面相互交流学习,强化了知识与技能。

2.4.5学习评价环节。

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活动是开放式的,需要一套有效的评价体系来对学习的全方位、全过程实施评价,让学习者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行为。学生登录学习网站浏览教学资源会留下访问记录,在学习交流平台上主动请教问题的次数和浏览问题、解决问题的次数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程度,在学习空间中参与研讨活动的情况能体现学生完成任务的参与度,学习成果的展示、在线自测以及学习总结情况等都可作为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必须是清晰的,必须要客观公正地评价学习者的行为是否达到教学的目标要求。评价方式应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自评、互评与师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对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成果及表现出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反思学习的能力展开全面评价。评价方法既要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习的效果,又要让学生乐意实施,不感到压力,从而达到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参与度的目的。

3结语。

教学实践证明,基于网络自主学习的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在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习能力、提高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学生组建的模拟公司都能创作出具有一定水准的作品;信息技术、信息化资源、手段与工具的充分运用,线上、线下的多维交流互动,优化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泛在学习、自主学习与主动学习,从而打造出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李斌.基于网络技术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设计与实施[j].宿州学院学报,(6).

[2]背景下的mi-webquest教学法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10).

[3]-webquest教学法在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2014(12).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教师工作总结个人心得体会(优秀13篇)

    教师工作总结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为制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提供依据。通过阅读这些教师工作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感悟

    廉洁从业状况自查报告(模板21篇)

    通过编写自查报告,我们可以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的表现进行客观评估,找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鉴于自查报告对个人和组织的重要性,我们整理了一些典型的自查报告范

    建党九十一周年演讲稿范文(15篇)

    演讲稿的开头要引人入胜,激发听众的兴趣,同时要能够与话题紧密联系起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演讲稿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参考。七月,承载着一段辉

    课堂里的笑声(优秀19篇)

    范文范本通常来自于优秀的作家或经典名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帮助。接着老师又请陈睿读

    爱的教育六年级读后感(通用20篇)

    读后感是读者在完成一本书的阅读后,对其中内容的思考和个人体会的一种总结和反思过程。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欣赏。

    幼儿园托班家长工作计划第一学期范文(18篇)

    在幼儿园工作中,制定工作计划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管理工作。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幼儿园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优势:1、各类常

    志愿者服务活动年度总结心得(模板23篇)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进行年度总结可以让我们停下脚步,审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年度总结范文,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和启发。

    计划生育工作表态发言(热门20篇)

    计划生育是指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合理控制人口数量和调整人口结构的行为。请大家注意,以下总结范文是对计划生育工作的一次全面总结。新洲镇。各位领导、同志们:你们好

    在挫折成长高中(优秀23篇)

    优秀作文往往能够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让人久久不能忘怀。范文中的观点和思路独特,引发了我们对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深入思考。挫折,有时也并不是坏的,它可以使我们顽

    团结合作的演讲稿题目(优秀19篇)

    合作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和融合,产生更好的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合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希望对大家的合作能够起到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