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模板5篇)

时间:2023-09-29 作者:LZ文人2023年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模板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一

周四下午一点,我们驱车,向中国湿地博物馆出发了。

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二期外围,天目山路与紫金港路的交叉口,建筑面积20200平方米,布展面积7800平方米,是全国首个以湿地为主题,集收藏、研究、展示、教育、娱乐于一体的国家级专业性博物馆。

一走进博物馆,馆内的分布示意图告诉我,整个博物馆分设序厅、湿地与人类厅、中国厅、西溪厅4个主题展厅。

所有展厅我和小伙伴都进行了参观,其中中国厅的设计尤为值得一提。馆内以“浸入式”的.场景体验为特色,通过开放式展厅及160度环幕影院等多媒体技术,介绍了中国湿地资源状况、特征及湿地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我们可以沿着广西山口红树林、上海崇明东滩、江西鄱阳湖、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新疆巴音布鲁克及塔里木河胡杨林、青海三江源、云南哈尼梯田7类中国湿地的复原场景,进行湿地的生态之旅。通过逼真的复原,红树林湿地特有的泌盐和植物胎生现象、三江平原从“北大荒”变身“北大仓”的历史,以及候鸟迁徙的习性、人工湿地与自然湿地间的不同风景等,都可以得到形象认知。

除了看到真实的实景再现外,还有丰富多样的触屏游戏,我们一边游戏,一边学习知识,真是一举两得。

这次博物馆之行,真是不虚此行!

参观感想作文7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二

今天晴空万里,微风拂动,是一个享受春天的好日子,也是我们学校组织春游的日子。

8:00点左右,我们上了车,目的地是中国湿地博物馆,位于浙江省唯一一个湿地——西溪湿地。

约莫9:00点,终于到达博物馆。走过一条左右两边有着假山、溪水错落的`石长廊,拐一个弯,中国湿地博物馆的大门这才敞开在众人眼前。

进入博物馆第一个展厅的首度印象就是——来到了热带雨林,两三棵参天大树占序厅的二分之一,老师说这树是从美洲运来的,大家却觉是假的,只不过此树足以以假乱真。序厅其他地方陈列着各式展品,有日本年糕、泰国香米、中国粽子的标本,也有美洲人钓鱼用的渔具。

拐一个弯,就进了第二个展厅——自然与人展厅。这个展厅是环形的,有很多地方可以玩小游戏,有找茬,有接石头,也有发射炮弹等。还有一个个隔间,里面播放着俞湿地有关的影片,也有一些地方写着一些小知识。

记忆最深刻的地方还是一个螺旋形大厅。大厅中央没什么稀奇,顺着螺旋形的道走上去,遇见的第一个展厅里有很多很多模拟场景,有百鸟戏水的场景,有花鹿觅食的场景,整个人包围在树林中,体验到的完全是别样的雨林风情。第一个展厅后是一个陈列着许多标本的展厅,那里陈列的东西从植物到动物,从天上飞的到地上爬的,应有尽有,有中华蟾蜍、獾猪、夜鹭、麻雀,有满江红、野生胡萝卜、牵牛花、野冬青等。

这次春游既让我长了见识又让我玩得尽心。

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三

一天,和妈妈聊到了海门有哪些名人,说起了张謇。那次学校组织参观张謇纪念馆还记忆犹新。妈妈说,南通也有张謇的故居,不知道和家乡的有什么不同呢。于是,我们约好周末一起去南通看看。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可位于濠河边上的南通博物苑内,人却不少。张謇的濠河别业就在南通博物苑内。这是中国人独立创办的第一座公共博物馆,这位中国人就是张謇,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1988年南通博物苑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苑藏品分天产、历史、美术、教育四部,主要陈列于南馆、北馆等展馆内,而大型文物标本则展示于室外。

我和爸爸妈妈先参观了主馆,馆内收藏了很多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自然标本。还有明清时期女性的一些珠翠,我妈妈最近在看《延禧攻略》,被这些深深吸引了。我们进馆时,看到门口有个宣传画,上面说可以邀请小小志愿引导员。原来,可以请志愿者免费解说。一个和我差不多大的男孩胸口挂着志愿者的牌子,我们邀请他,给我们一路讲解。这个小伙伴,讲得很仔细,介绍了很多展板上没有的有趣故事。最好玩的是,我看到了古人作弊用的小抄,字恨不得比米粒还要小,志愿者说这是用两三根毛的毛笔写出来的。妈妈说:“连小抄的字都写得那么好。”我打趣的说:“写不好自己也认不出啊。”

随后,我们参观了张謇别业,虽然说是张謇故居,但大部分时间是他的儿子一家和他的老婆住。里面介绍了张謇的一生,很多藏品和海门的不一样。我们正好遇到一批香港来得游客,他们邀请了南通大学的一位退休教授做讲解,我们正好也一起听了介绍。历史上,对张謇的评价是失败的英雄。为什么没有成功呢?因为在一战后,外国资源纷纷进入,加上政治等其它原因,张謇最后只能靠买画周转产业链。虽然失败了,但他为南通的发展,为教育做了很大贡献。

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篇四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在此之前,我老爸给我看了有关碑林相关事件及其由来的视频,我才得知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我从昨天晚上以及开始期盼今天的参观活动,说老实话,我其实对碑林并不感兴趣,期盼参观活动其实是为了见到安老师、张老师、陈老师和我的同班同学们,平时上课时老师很严肃,下课时在学校又不能尽情的玩耍,今天终于有人组织了这个活动,这个人就是杨梓安的妈妈,他是多么伟大啊,让我们有了这次课外活动的机会,有了尽情玩耍的时间,我真心感谢他妈妈。

我一进博物馆的门就开始管不住自己了,开始大声喧哗,和小朋友做游戏,和小朋友分享我的美食,这时爸爸走过来,让我站在一个大石碑前,严肃地批评了我,并带我去了每一个展室,我仿佛走到了石碑的森林,到处是石碑,还有石碑上漂亮的`刻字,我想这一定是打印机打上去的,否则怎么那么整齐,爸爸告诉我这时刻字刀一个一个手工刻上去的,我感到很惊讶,在石头上刻字我以前可从来没有听说过,而且还像打印的字体一样,真是太神奇了,太佩服了,我被石刻大师的高超技术彻底折服了,走到第五展厅,我看到一个工作人员正在把一张纸贴到石碑上,爸爸告诉我这个叫“拓印”,相当于现在的“复印”,我仔细观察了一下,首先拿出潮湿的宣纸,用嘴巴对着宣纸的一角吹口气,宣纸就打开了,然后贴于需要“拓印”的碑上,用鬃毛刷子刷平整,再用“拓包”沾些墨汁不停地在纸上敲打,浓浓的墨香味使我陶醉,不一会儿,石碑上的字清晰地显露出来,和石碑上的字体简直一模一样啊!真是大开眼界了。

爸爸说碑林是收藏我国古代碑石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文化艺术宝库,从九百多年前开始, 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 碑,并竭尽全力保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我这才明白为什么这里是一座文化艺术宝库,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 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以后要认真听讲、认真写字,改掉我上课爱说话、爱做小动作不好的习惯,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党员博物馆参观心得篇五

西溪湿地就在我校旁不远,师生们徒步近半小时,来到了那期待已久的西溪湿地博物馆。

湛蓝的天际,莞尔的声音,馆边的建筑是那么奇特有魅力,相信博物馆里的事物更让人期待。我就这样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情,踏入了这个让我朝思暮想的地方。

入眼,是小溪流水,红鱼欢悦;是栩栩如生,精美雕塑;是那参天巨树,百兽齐鸣的景象。我心中一路走来的一缕疲惫,在这么一个奇妙的世界里,消然无踪。

接着,是一路关于各方湿地的介绍,详细而齐全,且在结合教育和娱乐之中。到处是一片绿色,模型做的是亦假亦真,让人分不清楚。还有一些居住在湿地的土著人的生活习俗和文化,惹得我们惊喜连连,接连不断。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那疑似装饰品唇盘,那碗口大的盘子,我真的无法想象他是怎么带上去的,或许,各有各的特色吧。

这也仅仅是一个小插曲,接下来的才更让我吃惊。西湖的蚕丝,菜肴,还有那多年前流传的蓑衣,顶帽之类我叫不上名字的展览品。特别是养蚕的一个小游戏,和我们电脑上玩的农场相差无几,我不由得想见见这位奇思妙想的设计者;最多的是那色香味俱全的菜肴,我这小美食家个个都能报上名来,还是有些忍不住要食指大动了。

接下来,我们参观了湿地超多的鸟类的图片,白色简约旋转式楼梯设计,挂着一张张彩图,就像一张张画家精心绘制的艺术品。原本自信满满的我,却陡然发觉,西溪湿地的鸟类,我居然大部分都不知晓,这让我有些惭愧。最特别是那种苦恶鸟,红黑色的眼睛,怪异十分。

走过这一段长廊,我们又来到了另一个展厅。这个厅里展示着的是在西溪湿地里自由生活鸟类以及各种动物,甚至还有稀有动物的模型。看着那些或凶恶,或飒爽,或厚重,或可爱的动物们,使我又增长了不少知识。

最后我们走到了一个地方,一个让我感慨万千的地方。那条道上的`墙壁,悬挂着关于爱护环境,爱护资源的小游戏和图片。大家陆陆续续地走进了一个影院,大家盘腿坐着,静极了,都在看着一个宣传片。它讲述的是全球各地的湿地情况,拍摄了动物们生活在湿地的景象,成片的候鸟群,成群的火烈鸟,奔跑的汉马。看着看着,我却想起了不知在哪看见的一篇文章,它说,地球变暖,人类有着直系的责任,动物已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现在的珍稀动物正在以近千倍的速度死亡灭绝,人类呢?一部分人呼吁着,实践着;一部分人继续破坏环境。我不知道那些人们为什么如此执迷不悟,但心却是痛了,为地球而痛......

我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直到走出了西溪湿地博物馆,却依然沉浸在这么一种感觉里。从这次同校内的春游活动,我体会到了很多很多。最让我明白了一点,我们一定要保护环境,珍稀资源啊。我最近看到了一条新闻,西北在闹干旱,水都没得喝,农地上是一片荒凉,凉的还有农民们的心啊:今年没有收入,还要问人家借钱买种子,收成连往年的十分之一都不到,供不了孩子上学,养不活家中的老母亲啊。

我们一定要珍惜资源,保护环境。不要等到失去时才后悔莫及,不要等到油尽灯枯时才想要悔过,这样一切都无法挽回了。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