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陶渊明酒的诗句(模板9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笔砚2023年陶渊明酒的诗句(模板9篇)

请示有助于团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通过共享信息和意见,可以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在请示之前,我们可以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分析,以便提供更具体和有针对性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请示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一

饮酒在中国文化中可以说是一项久远的传统。而在众多饮酒文化中,陶渊明的“陶渊明饮酒感怀”堪称经典。他在《归去来兮辞》中道出了自己饮酒的真正目的和对生命的感悟。本文将从五个方面对陶渊明饮酒感怀进行探究,体会陶渊明饮酒的真正内涵。

一、饮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醉

陶渊明在饮酒中,无论是醉还是清醒,都能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他认为,饮酒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醉,而是为了超越自我,寻求心灵深处的真正感悟。饮酒并不是为了逃避现实,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对现实。通过饮酒,他能够清醒地认识自己,达成自我解放,体悟生命的真谛。

二、饮酒的过程就是寻找自我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说:“今我南冥之愿,可叹兮!既成之而不舍,举世之所殊。”这句话说明了他对自我不断寻找的追求。在饮酒的过程中,他不断地鞭策自己,逼迫自己去寻找内心的真正想法和真正感觉。他深信,人生的本质在于寻找自我,在于不断地探寻内心深处的真正意义。

三、饮酒和生命一样,同样需有缓急有度

陶渊明饮酒所提倡的是缓急有度的态度。他认为饮酒和生命一样,同样需有缓急有度,并讲究酒量和把握分寸。在他看来,过度的饮酒会毁掉一个人的身体和精神,严重地影响其生命的质量。因此,在饮酒中,他提倡缓慢地饮酒,用心品尝和感悟酒的味道和韵味,来达到心身放松的效果。

四、饮酒需要保留头脑,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

陶渊明在饮酒中,不断地保持头脑清醒,随时掌握自己的言行举止。他认为,只有在保留头脑的情况下,才能有更深刻的感悟,达到真正的理解和反思。他为此提倡在饮酒的过程中注重思考和探索,把握机会,寻找人生的真谛。

五、饮酒的最终意义是追求幸福

在《归去来兮辞》的结尾,陶渊明写道:“于嗟往矣,不复来。”这说明他对饮酒的过程已经有了超过一般人的认识和感悟,这种认识和感悟正是追求幸福的真正意义所在。陶渊明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饮酒文化,通过饮酒,他寻求人生的目的,超越自我,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他不断反思人生的意义,用自己的经验告诉后人,饮酒的真正目的是幸福。

总结:

陶渊明饮酒感怀,通篇洋溢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认识的追求。饮酒的过程中,他不断追寻内心的真正想法和真正感觉,不断保持头脑清醒,达到心身放松和精神升华的效果。他所提倡的饮酒文化,是一种健康、有度、深思和幸福的文化。通过对陶渊明饮酒感怀的探究,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文化思想,也能更好地认识到饮酒的真正意义,再次感悟到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二

诗人的思想和感情不能分开,诗主要是情感而不是思想的表现。因此,研究一个诗人的感情生活远比分析他的思想更重要。

他和我们一般人一样,有许多矛盾和冲突;和一切伟大的诗人一样,他终于达到调和静穆。从他的诗里,我们可以领悟到他的“冲澹”,却可能让不知道这“冲澹”是从几许辛酸苦闷得来的。他一生饱经忧患,并不像许多人想的那样悠然自得,极端贫穷时,到了“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造夕思鸡鸣,及晨愿乌迁”的境地,他虽不怨天,但是叫儿子们幼而饥寒,他尤觉良心有愧。穷还不算,他一生很少不在病中,诗集之中多有忧生之嗟,可见迟暮之感与生死之虑时常在渊明心中盘旋。尤其是刚到中年,不但父母都死了,原配夫人也死了,不能不叫他“既伤逝者,行自念也”。这世间还有谁能给他安慰呢?他对于子弟,本来“既见其生,实欲其可”,而事实上“虽有五男儿,总不爱纸笔”,使他嗟叹“天运”。至于学士大夫中的朋友,大半和他“语默殊势”,令他起“息交绝游”的念头。连比较知己的.象周续之、颜延之一班人也都转到刘宋去忙着做官,他送行时说:“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路若经商山,为我稍踌躇”,这语音之中有多少寂寞之感!

陶渊明思想性格

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他所谓“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节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如“匪道曷依,匪善奚敦”(《荣木》)。“好爵吾不萦,厚馈吾不酬。……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咏贫士》其四)。他特别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像疏广对疏受所说的“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咏贫士》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捱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的更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世间万物皆按其本来的面貌而存在,依其自身固有的规律而变化,无须任何外在的条件和力量。人应当顺应自然的状态和变化,抱朴而含真。陶渊明希望返归和保持自己本来的、未经世俗异化的、天真的性情。所谓“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归去来兮辞序》),说明自己的质性天然如此,受不了绳墨的约束。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归园田居》其一),表达了返回自然得到自由的喜悦。在《形影神》里,他让“神”辨自然以释“形”、“影”之苦。“形”指代人企求长生的愿望,“影”指代人求善立名的愿望,“神”以自然的之义化解它们的苦恼。形影神三者,还分别代表了陶渊明自身矛盾着的三个方面,三者的对话反映了他人生的冲突与调和。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由此引导出来的顺化、养真的思想,已形成比较完整而一贯的哲学。

总之,陶渊明的思想可以这样概括:通过泯去后天的经过世俗熏染的“伪我”,以求返归一个“真我”。陶渊明看到了社会的腐朽,但没有力量支改变它,只好追求自身道德的完善。他看到了社会的危机,但找不到正确的途径去挽救它,只好求救于人性的复归。这在他自己也许能部分地达到,特别是在他所创造的诗境里,但作为医治社会的药方却是无效的。

陶渊明是魏晋风流的一位代表。魏晋风流是魏晋士人所追求的一种人格美,或者说是他们所追求的艺术化的人生,用自己的言行、诗文使自己的人生艺术化。以世俗的眼光看来,陶渊明的一生是很“枯槁”的,但以超俗的眼光看来,他的一生却是很艺术的。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时运》等作品,都是其艺术化人生的写照。他求为彭泽县令和辞去彭泽县令的过程,对江州刺史王弘的态度,抚弄无弦琴的故事,取头上葛巾漉酒的趣闻,也是其艺术化人生的表现。而酒,则是其人生艺术化的一种媒介。陶渊明可以说是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三

饮酒不仅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传统,也是人们在生活中可以享受的一种愉悦方式。而陶渊明作为中国文学历史中的大家,他的饮酒心得和体会不仅仅引领着中国古代文学气息,而且成为了饮酒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结合陶渊明的饮酒心得和自己的体会来讲述饮酒的文化含义和个人心得。

第一段:饮酒心得的文化含义

陶渊明曾经说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意思是当人们身处于郊外、山林之间,通过饮酒非常容易表达人性中深沉的情愫。陶渊明饮酒的心得在东晋至南北朝的文化历史中被广为传承,他认为喝酒不仅仅体现一个人的荷尔蒙,也能够表达一个人的情感。饮酒不单单是超脱于万物之上的一种愉悦方式,还蕴含有一种积极的社交文化,其文化意义非常丰富和深远。

第二段:饮酒的潜在价值

在陶渊明的诗词中,他经常将喝酒与享受美好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诗意传递饮酒的福利。喝酒能够放松身心,减轻疲劳,放松压力,同时也能够增添交际、沟通的乐趣。酒越喝越香,人情味也就越浓。喝酒的价值在于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缩短语言和文化的差距,建立起一个友好、宽容和理解他人的基础。

第三段:饮酒对于人生的意义

喝酒既是社交文化也有其意义所在:它是人们在一种时间和空间之内开心玩耍、缓解心情的另一种方式。人生如梦,所以人们需要以一种舒适的状态享受此刻。不是故作威严或强制规定,而是在合理的条件下,喝得舒适、,体现人性中的一种情愫。

第四段:饮酒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不幸的是,饮酒的过程也可能导致不安全因素。尤其在一些令人放松身心的场合,斟酒要适量,并要遵守当地法律法规。避免酒后驾车等危险行为,同时也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安全,饮酒的过程需要非常慎重。

第五段:总结

总的来说,陶渊明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他的饮酒心得和体会刻画出了中国饮酒文化深刻而诗意化的形象。喝酒不单单是为了饱口福,更是为了心灵上的舒适、协调和愉快。我们应该要学会享受人生,通过喝酒放松身体和心情,同时也要合理树立一种良好的人生哲学,使饮酒在个人生活中发挥出正面的意义和价值。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四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陶渊明以其卓越的才情和深远的思想影响了后人。陶渊明的一生注重自我修养,其饮酒心得更是对他心灵境界的生动表达。饮酒,对陶渊明而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追求。在饮酒的过程中,陶渊明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感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下将从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中,探讨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其一,陶渊明饮酒时体会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人生如同一杯酒,转瞬即逝。陶渊明在《饮酒赋》中写道:“浩瀚宇宙,无限天地,恣吾之心。开怀君子,爱日兴晖”。他通过饮酒感悟到,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我们应当开怀欢笑,不负今日的美好时光。在这过程中,他洞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进而认识到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其二,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也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深情和崇敬。陶渊明诗中常以自然的景物来映衬他的内心,他的饮酒心得也不例外。他在饮酒时会赏析杯中的酒色和泡沫,同时也会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他通过对自然的赏析和沉思,体会到了天地间的无限神奇和美妙,进而感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

其三,陶渊明饮酒心得中也反映出了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陶渊明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公和矛盾感到不满,他有时会通过饮酒来倾诉对社会现象的痛心和对人性的迷惘。他在《饮酒赋》中写道:“斗酒百篇,其言若粪㧟。”这句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的诗句,直言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庸俗的痛心和对人性堕落的失望。饮酒对于他而言,也是一种寻找心灵慰藉的方式。

其四,陶渊明饮酒心得中流露出的乐观和豁达也值得我们学习。在陶渊明的世界观中,他认识到人生虽然短暂,但是应该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通过饮酒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和痛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才使陶渊明的文字鲜活而充满阳光,给人们以启发和激励。

其五,陶渊明饮酒心得中还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陶渊明明白饮酒,不仅仅是为了独饮忧愁,更是为了与他人共享喜悦和温暖。他在《饮酒赋》中写道:“布车千乘,君所对。”这句诗表明了他喜欢邀请朋友一起畅饮的乐趣,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声。他体会到了友谊的宝贵,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饮酒心得是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入思考的体现。他通过饮酒,感悟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领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他的饮酒心得也表达了他的乐观和豁达,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哲学的追求,给人们以启示和反思。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五

作为中国历史上优秀的文学家、政治家,陶渊明在他的一生中经历了风风雨雨。然而,饮酒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他通过饮酒,寻找到了宁静与自我放松。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酒的陶渊明心得体会。下面将从陶渊明饮酒的理由、饮酒场景的描写以及饮酒带给陶渊明的心境等几个方面,谈谈陶渊明对饮酒的心得体会。

第一段:陶渊明饮酒的理由

陶渊明饮酒的理由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他认为饮酒可以抚慰自己的心灵。在饮酒之后,他的内心变得宁静,烦恼与忧伤都暂时远离了他,取而代之的是舒畅和欢愉。其次,他相信饮酒可以借助于“物外之境”,超脱尘世的喧嚣和纷扰。在陶渊明看来,饮酒是在寻求一种更高的人生境界,追求精神上的升华。

第二段:饮酒场景的描写

陶渊明的饮酒场景常常被描写得非常精美。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山水的描述和对酒宴的描绘。他使用了多样的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以展现出酒宴的热闹和欢快,同时也表现出他对饮酒的向往和喜爱。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各种美感,如山水交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给人一种愉悦和舒畅的感觉。

第三段:饮酒带给陶渊明的心境

陶渊明通过饮酒找到了内心的宁静和放松,从而带给他愉悦与快乐。在他的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内心世界的喜悦和满足。无论是游山玩水,还是与朋友倾酒饮欢,他的内心都充满了愉悦的情感。饮酒让他忘却了种种尘世的琐碎和烦恼,更加专注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和享受。

第四段:饮酒带给陶渊明的启示

陶渊明通过饮酒,得到了对生活的一些启示和思考。在他的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人生与禅意的探索,和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他通过饮酒,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于自然和生命的尊重。饮酒让他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生的真谛,并从中汲取了一些智慧和见识。

第五段:饮酒带给我们的反思

陶渊明饮酒的心得体会给我们的启示是,饮酒并不是为了沉迷和逃避,而是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可以通过饮酒,放松自己的身心,寻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放松。而在饮酒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该保持节制和理性,不沉迷于其中。饮酒可以给我们带来愉悦和欢乐,但我们要明白,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满足来自于自我调适和心灵的升华。

总结:

通过分析陶渊明饮酒的理由、饮酒场景的描写以及饮酒带给他的心境和启示,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对于饮酒的心得体会。尽管饮酒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着争议,但我们仍然可以从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中得到一些启示和思考。无论是在什么时候,我们都应该保持节制和理性,将饮酒作为一种放松和享受生活的方式。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饮酒来寻找内心的宁静和自我放松,从而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六

联句

久雁乘风飞。去去当何极。

念彼穷居士。如何不叹息。

虽欲腾九万。扶摇竟何力。

远招王子乔。云驾庶可饬。

顾侣正徘徊。离离翔天侧。

霜露岂不切。徒爱双飞翼。

高柯擢条干。远眺同天色。

思绝庆未羿。徒使生迷惑。

饮酒诗二十首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移居诗二首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饮酒诗二十首其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鸟尽废良弓。

咏贫士诗七首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余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饮酒诗二十首其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七

粲粲三株树。寄生赤水阴。

亭亭凌风浸。八干共成林。

灵凤抚云舞。神鸾调玉音。

虽非世上宝。爰得王母心。

笞庞参军诗

衡门之下。有琴有书。

载弹载咏。爰得我娱。

岂无他好。乐是幽居。

朝为灌园。夕偃蓬庐。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

不有同爱。云胡以亲。

我求良友。实觏怀人。

欢心孔洽。栋宇惟邻。

伊余怀人。欣德孜孜。

我有旨酒。与汝乐之。

乃陈好言。乃著新诗。

一日不见。如何不思。

嘉游未斁。誓将离分。

送尔于路。衔觞无欣。

依依旧楚。邈邈西云。

之子之远。良话曷闻。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

今也遇之。霰雪飘零。

大藩有命。作使上京。

岂忘宴安。王事靡宁。

惨惨寒日。肃肃其风。

翩彼方舟。容裔江中。

勖哉征人。在始思终。

敬兹良辰。以保尔躬。

赠羊长史诗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

作此与之。愚生三季後。

慨然念黄虞。得知千载外。

正赖古人书。贤圣留余迹。

事事在中都。岂忘游心目。

关河不可踰。九域甫已一。

逝将理舟舆。闻君当先迈。

负疴不获俱。路若经商山。

为我少踌蹰。多谢绮与角。

精爽今何如。紫芝谁复采。

深谷久应芜。驷马无贳患。

贫贱有交娱。清谣结心曲。

人乖运见疏。拥怀累代下。

言尽意不舒。

责子诗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好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荣木诗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读山海经诗十三首其六

逍遥芜皋上。杳然望扶木。

洪柯百万寻。森散覆旸谷。

灵人侍丹池。朝朝为日浴。

神景一登天。何幽不见烛。

有会而作诗

弱年逢家贫。老至更长饥。

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

惄如亚九饭。当暑厌寒衣。

岁月将欲暮。如何辛苦悲。

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嗟来何足吝。徒没空自遗。

斯滥岂攸志。固穷夙所归。

馁也已矣夫。在昔余多师。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诗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颸。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

於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岁暮和张常侍诗

市朝悽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已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厉厉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常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蜡日

风云送余运。无妨时已和。

梅柳夹门湮。一条有佳花。

我唱尔言得。酒中适何多。

未能明多少。章山有奇歌。

赠长沙公族祖诗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蹰。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花。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何以写心。贻此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悽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连雨独饮诗

运生会归尽。终古为之然。

世界有松乔。於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蠅虫换イ)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饮酒诗二十首其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於老。

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拟古诗九首其一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先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中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诗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玉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余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西园。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七

父亲早死,因家贫,曾做过几年的官,却因“质性自然”,不愿“以心为形役”、不肯“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而解绶去职,过起了躬耕自足的田园生活。自小体弱多病,曾作《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称自己“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然而“家贫,不能常得”;日子虽然过得很艰苦(见“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他却能安贫乐道,忘怀得失。“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六十岁左右去世。

深受后世文人骚客推崇,欧阳文忠公甚至认为“两晋无文章,惟《归去来兮》(即《归去来兮辞》)而已”;在中国诗人享有很崇高的.地位,朱光潜先生认为:可以和他比拟的,前只有屈原,后只有杜甫。

陶渊明的时代是在典午大乱之后,正当刘裕篡晋的时候。他生在一个衰落的世家,是否是陶侃(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的后人固有问题,但至少是他的近房裔孙;祖父做过太守;他的父亲似乎早就在家居闲(据《命子》诗,安城太守之说似不确。

他序他的先世都提到官职,而到其父时只有“淡焉虚止,寄迹风云,冥兹愠喜”数语)。

母亲是当时名士孟嘉的女儿。他还有一个庶母,弟敬远和程氏妹都是庶出。他的父亲和庶母都早死,生母似活得久些。

弟妹也都早死,留有侄儿靠他抚养。原配夫人在他三十岁左右死去,续弦翟氏,帮他做农家操作。

陶渊明有五个儿子,似还有“弱女”,不同母;在中年遭了几次丧事,还遭了一次火,家庭负担很不轻,算是穷了一生。从早年就爱生病,一直病到老。

他死时才五十余岁(旧传渊明享年六十三,吴汝纶定为五十一,梁启超定为五十六,古直定为五十二,从作品的内证看,五十一二之说较胜)。

当时一般社会情形很不景气,他住在江西浔阳柴桑,和一般衰乱时代的多数乡下读书人一样,主要靠种田过活,境况非常窘迫,人口又多,收入不能维持极简单的生活。

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他的第一任官是京口镇军参军,那是他才二十三岁左右(晋隆安三年),两年后,奉使到江陵;同年冬天,母亲去世,他居了两年忧,到了二十八岁那年,又起来做建威参军,第二年三月奉使入都,八月补彭泽县令,冬十一月就因为不高兴束带见督邮,解印绶归田。

总计起来,陶渊明做官的时间前后不过六年,以后再也没有出来做官。从二十九岁弃官,到他五十一岁死,二十余年中,他都在家乡种田,生活极苦,虽偶得朋友资助,还是有挨饿乞食的时候。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八

酒被人类广泛饮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文化。古代文人墨客们常常喜欢品酒,其中著名的文学家陶渊明更是以其对酒的独特见解而闻名于世。他在《饮酒》一文中写道:“太白醉道士,蓬莱酣生人。”可以说,陶渊明对于酒的思考和体会,不仅体现了他对于生活的智慧洞察,更传递着一种深刻的哲理。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来探讨陶渊明饮酒的心得和体会。

首先,陶渊明在饮酒过程中感受到了身心的舒畅和快乐。他写道:“不问牛何偷,只饮生涯乐。”这说明在他看来,酒是一种陶冶情操和欣赏生活的载体,能够令人忘却一切困扰,带来身心的放松与愉悦。饮酒不仅能助兴,更能带来身心愉悦的感觉,使人快乐和满足。

其次,陶渊明通过饮酒和交谈,寻找到了真诚之门。他认为,朋友之间的交流是在饮酒的过程中达到高度的。他在《饮酒》中写道:“长者为心死,壮者勿忘饮。”他认为喝酒乃是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拉进彼此关系的一种方式,不仅能增进友谊,也能够增加团结和亲密感。因此,在他看来,饮酒交谈是一种可以打破隔膜,让人更加真实自然的交往方式。

第三,陶渊明通过饮酒感受到了生活的无常和短暂。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酒一样,犹如一杯杯的酒一样逝去。他在《饮酒》中写道:“至人无世事,不负饮者。”这说明他认为人生是短暂的,我们应该珍惜时间,珍惜眼前的欢乐和快乐,不要浪费生命中的每一滴酒,因为生活的每一段美好都是瞬间即逝的。

第四,陶渊明在饮酒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人生的无奈和有限。他写道:“夜乐既已吴,摘燕得露时。”他认为人的一生就像饮酒一样,充满了无奈和限制。饮酒只是片刻的愉悦,世事无常,快乐和痛苦都只是短暂。所以他认为,人生的美好并不像多年的醉态,而更像一杯中的酒,转瞬即逝,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个时刻,尽情享受这短暂的美好。

最后,陶渊明通过饮酒领悟到了人生的淡泊和坦然。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是一个追求自由、追求宁静的人,他对于名利的追求并不在意,更注重内心的平和与淡泊。在他看来,饮酒也是一种找寻内心平和和安逸的方式。他的酒品亦体现了他对名利的淡泊,他在世界的追求之外,更追求的是心灵的自在和宁静。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子,他在饮酒过程中的领悟,令人深思。通过他的文字,我们可以领会到他对于饮酒和生活的独到见解。饮酒在他的眼中是放松和快乐的来源,是交流和友谊的桥梁;同时也体现了人生短暂和无奈的无常,以及对于名利的淡泊和内心的宁静。细细品读陶渊明的文字,我们对待饮酒和生活都能获取一种更加超脱和洞察的境界。

陶渊明酒的诗句篇九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或云渊明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大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卒后朋友私谥“靖节”,故后人称“靖节先生”。陶渊明出身于贵族世家,受儒、道思想影响很深。他生于东晋后期和晋宋交替之际,家势已渐渐衰落。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轻时曾怀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又因家境贫寒,二十九岁时走上仕途,历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令等下级官职,每次时间都很短。几度出仕,使他逐渐认清了当时官场的污浊与黑暗,四十一岁还家归隐,过起了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此后二十三年,虽忧愤常积于心,生活困窘多难,但再无出仕之念,最后在贫病交迫中去世,卒年六十三岁。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阁楼里的秘密读后感(优秀8篇)

    征文是一种通过写作的方式,征集广大读者对特定主题的观点和思考的活动。在征文中,我们应该如何发掘自己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以及如何用恰当的方式进行表达呢?以下是小编为

    最新庆祝十一国庆节祝福寄语(通用12篇)

    就职不仅是为了生活,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和贡献。就职总结应该围绕自己的工作目标、成果和反思展开。在写就职总结时,可以多参考一些借鉴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暑假的学生 小学生暑假的日记(模板16篇)

    励志总结是一种积极的自我反省,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写励志文章时,我们应该如何处理情节和结构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接下来通过一些实例和案例,我们一起

    社会元旦节教案(汇总10篇)

    对于初二教案的编写,要注意把握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逻辑性。附上一些完整的大班教案供教师们参考,希望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社会元旦节教案篇一1、踩气球:家长脚上挂气球

    2023年感恩节语言教案中班 感恩节语言大班教案(汇总8篇)

    教案模板的优化和改进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重要途径。以下是一些精心设计的高二教案,希望能够给教师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些启示。感恩节语言教案中班篇一1、让幼儿知道5月

    2023年五四青年节心得体会(精选10篇)

    军训心得是对我们军训经历的一种反思和总结,通过它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找到改进的方法。我们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经典的教学反思案例,希望能激发大家对教学的思考和反思。五

    2023年实习证明格式(实用10篇)

    写征文是一个展现个人特色和价值观的机会。如何使自己的征文更具个人特色和吸引力呢?在征文活动中,有许多人都用心地撰写了自己的观点,他们的作品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样本。

    最新中国的道德来源 中国梦道德讲堂主持词(模板19篇)

    标语的创作需要灵感、思考和艺术的结合,才能产生出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作品。如何运用幽默、夸张等手法,增加标语的吸引力?接下来是一些创意十足的标语范文,或许能启发

    2023年假期观看死亡诗社心得感悟 初中生观看死亡诗社后感悟心得(汇总8篇)

    工作心得让我们有机会深入思考工作中的困惑和挑战,为下一步的工作做好准备。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有关培训心得的文集,探索培训的奥秘吧。假期观看死亡诗社心得感悟

    牛年微信拜年祝福语(优质8篇)

    即兴表演是一种个人才艺的展示,它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艺术的无限可能和创新。在即兴创作中,我们可以借助各种创作工具和技巧来增加自己的灵感和创造力。即兴表演可以让人们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