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

时间:2023-11-02 作者:HT书生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

教学工作计划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和教学内容,确保学生的学习进度和质量。以下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案例分析,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一

男女青年相爱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带上挂面,条肉或酒(称为“手礼”)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询意见,这叫“提亲”。如女方家父母断然拒绝,就会退回“手礼”。

红书开亲又称“下书子”

经过提亲征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后,男方家择吉日请媒人带上面条、猪肉衣料或衣服,用红纸折成的信封状的红书,内页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写字,称为“空书”送到女家,男青年随同前往,也有先相亲再下书子的。至此两家初步结成亲戚,双方开始来往。特别是女方父母过生,男方必须带礼物去祝寿。土家族忌讳农历的六月和腊月行媒,称为“六腊不行媒”。

烧香、讨年庚。

通过下了两封书子后,婚姻基础基本稳固。男方家则要择吉日请媒人带上条方(条形肉)、面条、火腿、衣料、鞋子等礼物及内页写上书单的一封红书和写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纸烛等到女方家“开书单”,也叫“烧准香”。并征询女方的生辰,这叫“讨年庚”。标志着两家正式结成姻亲,此后,男方可以称女方父母为“亲爷”、“亲娘”。

过礼。

通过讨得的年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确定婚期。在女方家举办花园酒的头一天(木黄一带提前到3个月或半年),男方家请媒人和先生(能说会道机灵的人)带上猪肉面条、盐茶米面、衣服鞋袜、首饰礼物及香纸烛包封书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这次礼物特别丰厚,女方家主要亲戚每家一块肉、一把面条。这些礼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执事先生焚香燃烧,祭祀祖宗。女方家回赠男方新鞋一双。这叫过礼,又叫行“雁奠礼”。

花园酒。

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请亲朋好友。称为办花园酒,被请的亲朋好友带上粮食、钱币及送给出嫁女的礼物到女方家赴宴。女方家盛情款待。

开脸又叫拆头。

在婚期前一天,出嫁的姑娘要由有“双福”(双老健在,有儿有女)的老妇人给姑娘用细线绞去脸上的苦发,修整眉毛,抹粉,梳妆打扮,挽发髻于脑后,戴上银针簪子头花等头饰,穿上服装,这叫“行冠笄礼”,是姑娘从“黄毛丫头”步入新的一个转折点。

迎亲的头天,由“掌礼先生”领队,媒人与女婿陪同,将男方各办各样花红彩礼送到女家,向女方交待彩礼、衣物等,并接洽第二天娶亲一切事务,这叫做“过礼”。这一天,男方家请的迎台师吹着唢呐,由都管带领抬礼盒的人到女方家去。

到了女方家,都管令人将礼盒放在中堂,然后与女方请的朝堂先生交涉,一问一答,称为“装盒”与“开盒”。过礼回来的晚上男方在家宴请亲朋好友的未婚子弟,九人伴新郎唱歌,饮酒、欢乐,称为“陪十弟兄”。有的在这天晚上于中堂明烛焚香、化纸、设宴、祭家神,新郎新娘叩拜祖宗。有的地方并不限于十人,届时将众亲友的未婚男孩都请到席上就坐,席上设酒一杯,选一歌师开令,即唱《开台歌》。

然后依次轮流唱歌,唱得好的就多吃些莱,唱得不好的就要罚酒,形式上按不同曲牌与歌词的需要,独唱或对唱,或一人领唱众人帮腔。其内容除歌手们互相奉承及贺喜之类的吉利话外,还可以故事、古人、盘歌之类的内容唱,有的人家还用唢呐和丝弦伴奏。

最后再由歌师收令,唱圆台歌,散席。女方请九位未婚女子陪女方唱歌、饮酒、欢乐,称之为“陪十姊妹”。有的地方叫“哭嫁”,内容有恭贺,有规劝,也有伤感。在词中唱到谁,谁就要把钱,以示关怀。

哭嫁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亮才结束。哭嫁一般从新娘出嫁的前3天或前7天开始,也有的前半个月、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就已揭开了哭唱的序幕。不过,开始时都是断断续续进行的。可以自由地哭。亲族乡邻前来送礼看望,谁来就哭谁,作道谢之礼节。喜期的前一天晚上到第二天上轿时,哭嫁达到高潮。这段时间的哭唱必须按着传统礼仪进行,不能乱哭。谁不会哭,就会被别人嘲笑甚至歧视。

总的来看,哭唱的内容主要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姐妹”、“哭叔伯”、“哭陪客”、“哭媒人”、“哭梳头”、“哭祖宗”、“哭上轿”等。“歌词”既有一代代流传下来的、传统的,也有新娘和“陪哭”的姐妹们即兴创作的。内容主要是感谢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和哥嫂弟妹们的关怀之情;泣诉少女时代欢乐生活即将逝去的悲伤和新生活来临前的迷茫与不安。

也有的是倾泄对婚姻的不满,对媒人乱断终身的痛恨,等等。男方由“掌礼先生”带领娶亲队伍去女家。人夫马轿全由男家雇请,乐鼓前导,旗伞后随,一路吹吹打打去到女家搬取嫁奁,迎接新娘,叫做“迎亲”。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二

咂酒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普遍流行的一种独特的饮酒习俗,涉及壮族、土家族、苗族、布依族、羌族、藏族、高山族、彝族等,流行地域包括两广、两湖、四川、云南、贵州及台湾等。土家族咂酒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作为土家族物质文明的结晶和精神文明的外化,是一种重要的民族文化载体。

土家族地区的很多方志都有关于咂酒的记载,为我们认识其表现形态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光绪《长乐县志》卷十六详细记载了土司以咂酒款待宾客的情形:“土司有亲宾宴会,以吃咂酒抹坛为敬。咂酒抹坛者,谓前客以竿吸酒,以巾拭竿,请他客也。酒以糯米酿成,封于坛中。

款客则取置堂荣正中,沃以沸令满,以细竹通节为竿,插透坛底……每一坛设桌一,桌上位及两旁,则各置箸一,而不设坐。客至以次列坐。左右毕,主人呼长妇开坛肃客。妇出,正容端肃,随取沸汤一碗,于坛侧就竿一吸毕,注水于坛,不歉不溢谓之恰好。每客一吸,主人一注水。前客吸过赴桌,再举箸,而后客来,彼此不以为歉也。凡吸歉溢皆罚再吸,故酒虽薄亦多醉……”同治《恩施县志》则记述了民间咂酒的情形:“俗以曲孽和杂粮于坛中,久之成酒,饮时开坛以沸汤,置竹管其中,曰‘咂篁’;先以一人吸‘咂篁’,曰‘开坛’;然后彼此轮吸。初吸时味甚浓厚,频添沸汤,则味亦渐淡……”同治《咸丰县志》载:“乡俗以冬初,煮高粱酿瓮中,次年夏,灌以热水,插竹管于瓮口,客到分吸之曰咂酒”。

可见,土家族咂酒有土司咂酒和民间咂酒两种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是土司或豪门大姓在宴会上招待宾客,后者主要是民间百姓在劳动中驱散疲劳或在家中招待客人,制作工艺基本相同,饮用礼仪具有明显的区别。

一些有关咂酒的诗文和民间传说,为我们研究咂酒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早在唐宪宗元和年间,白居易赴忠州任刺史路过三峡时就作了一首描写土家咂酒宴会场面的诗,题为《巴氏春宴》:“巫峡中心郡,巴城四面风。蛮歌声坎坎,巴女舞蹲蹲。薰草铺坐席,藤枝注酒樽。这说明土家族咂酒最迟在唐代即已形成,是古代巴人饮酒习俗的一种遗风,还可追溯更远。从有关文献记载看,尽管土家族酿酒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咂酒与蜀中咂酒具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方舆胜览》注释“闲拈蕉叶题诗咏,闷取藤枝引酒尝”时说:“蜀地多山,多种黍为酒。民家亦饮粟酒。地产藤枝,长十余丈,其大如指,中空可吸,谓之引藤。屈其端置醅中,注之如晷漏,本夷俗所尚,土人效之耳”。在历史上,巴蜀毗邻而居,文化交往十分频繁,加之后来土家族地区与四川汉族地区也有密切的联系,因此土家族咂酒源于古代蜀中酿法的记载比较可信。另从民间传说可知,土家族咂酒形成于明代土家族土兵赴东南沿海抗倭的战事。据传说,土家族人为让自己的子弟兵按时奔赴东南抗倭前线,将酒坛置于道旁,内插竹管,每过一兵咂一口,循序渐进,以此传成习俗。

这一传说,与土司时期土家族土司酷爱、推崇咂酒,土家族人民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情怀密切相关。尽管咂酒早已形成,并非从明代开始的,但土家族人民为了纪念到东南抗倭的战事,愿意认为咂酒的来历与此有关。因此,土司时期整个土家族地区都十分盛行咂酒,尤其在土司阶层更是如此。咂酒在改土归流至近代仍然比较流行,因而留下了大量与咂酒有关的诗歌。嘉庆年间长阳土家族诗人彭淦的竹枝词赞美咂酒的诗:“蛮酒酿成扑鼻香,竹竿一吸胜壶觞。过桥猪肉莲花碗,大妇开坛劝客尝”。直到现在,咂酒在民间仍有遗存,在部分旅游景区还得到了充分展示。

俗话说:“饮食所以和欢也”。土家族咂酒蕴涵着津液交流、共享一瓮的关系,它符合土家族人民的民族心理,便于集体的情感交流,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和”这个范畴对土家族民族思想的影响。饮食毕竟是民族心理的一种折射,在这个因素的主导下,卫生也就退居其次了。

咂酒虽属“乡饮酒礼”,但实质上是在进行饮食和欢的活动,集饮食、聚会、娱乐于一体,成为土家族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重要手段。土家族人民还通过咂酒这种方式来履行礼仪,区别上下,明辨主客和长幼,成为土家族传统礼仪重要的外在表现形式。

咂酒作为土家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表现形态,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融诗歌、传说于一体,集礼仪、哲理于一身,是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得到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弘扬和创新。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三

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茶叶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他们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到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没动,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比如:“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家里有五园(果菜茶竹麻),不愁没有钱”“摘茶不收兜,像个偷食猴”“摘茶不下园,撩死万人嫌”“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等等。最神秘最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天与地、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注满水,文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才吞下去。人活一世,在物质世界里的享受也无外乎烟酒茶,而对烟酒茶他们也有独特的看法:“饱茶饿酒饭后烟”“粗茶淡饭,多活一半”“少呼烟,多喝茶,阎王拿他没办法”等等。由此可见他们的享受观和养身秘诀。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局限于家庭的茶礼来讲,一般有: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公爹公婆要给新媳妇茶钱,即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若是公爹公婆要考考媳妇的“孝心”,第二天早晨迟迟不起床,新媳妇要把茶送到床前,这叫“喝揪脑壳茶”。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它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透过土家茶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土家人的博爱精神。博爱乃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不过是一种“小我”而已,而爱天地间的一切才叫博爱。这种博爱便叫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即为孕育万物不为己有,永远只有给予而没有获取。博爱精神,天地精神,才是人类真正的出路。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四

土家族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包谷饭是以包谷面为主,适量地掺一些大米用鼎罐煮,或用木甑蒸而成。有时也吃豆饭,即将绿豆、豌豆等与大米合煮成饭食用,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酸辣椒炒肉视为美味,辣椒不仅是一种菜肴,也是每餐不离的调味品。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

土家族在节日或待客时,酒是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而糯米粑粑是土家族民间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重阳节打粑粑,女儿“坐月”送粑粑,修房上梁抛粑粑。节日里馈赠亲友,一般也都是互送粑粑。除糯米粑粑外,还有高粱粑粑、小米粑粑、包谷粑粑等。

腊肉也是土家族的上等大菜。冬至一过,将大块的猪肉用盐、花椒、五香粉腌制好,吊挂在火炕上,下烧柏树枝田,烟熏而成。一般说请客人吃茶是指吃油茶、阴米或汤圆、荷包蛋等。湖南湘西的土家族待客喜用盖碗肉,即以一片特大的肥膘肉盖住碗口,下面装有精肉和排骨。为表示对客人尊敬和真诚,待客的肉要切成大片,酒要用大碗来装。

土家族无论婚丧嫁娶、修房造屋等红白喜事都要置办酒席,一般习惯于每桌九碗菜、七碗或十一碗菜,但无八碗桌、十碗桌。因为八碗桌被称勺吃花子席,十碗的十与石同音,都被视为对客人不尊,故回避八和十。土家族置办酒席分水席(只有一碗水煮肉,其余均为素菜,多系正期前或过后办的席桌)、参席(有海味)、酥扣席(有一碗米面或油炸面而成的酥肉)和五品四衬(4个盘子、5个碗,均为荤菜)。入席时座位分辈分老少,上菜先后有序。

习俗文化。

饮食。

土家族日常主食苞谷、稻米,辅以红薯、马铃薯等。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尤喜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制成合渣。其它较有特点的食物还有粑粑、腊肉、油茶、合菜、团馓等。

土家族喜欢饮酒,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粱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咂酒,一般把薛曲和杂粮置于坛中密封,少则半年,多则二、三年,久之成酒。待客人到来时,取置堂案正中,以细竹通节为竿,插坛底,堂中置案,两旁分放鸡、鸭、鱼、肉等,各置筷子一双,而不设坐,由主妇开坛,主人请客人上前依次轮流咂酒,后举筷而食,彼此不以为嫌,边吸边食,边唱边跳,载歌载舞。

礼节。

土家族人十分注重礼仪。过去妇女怀孕后,要请土老师行法事“安胎”、驱邪。分娩,一般要请“接生婆”,要敬祭生育女神巴山婆婆。婴儿降生后,父亲怀抱“报喜鸡”去岳母家报喜,男孩用公鸡,女孩用母鸡。三天后,岳母家以及亲友们挑着礼品前来贺喜,即“打三朝”。满月那天,岳母家要送来衣物,给婴儿“放脚”,正式穿上衣裤,称作“满月酒”或“祝米酒”。在当代,实际上很多地方的土家族都把“打三朝”与“满月酒”(祝米酒)合二为一,统称“打三朝”。

服饰文化。

在服饰方面,土家人尚俭朴,喜宽松。

传统衣料多为自织自纺的青蓝色土布或麻布,史书上称为“溪布”、“峒布”。

女装上衣矮领右衽,领上镶嵌三条花边(俗称“三股筋”),襟边及袖口贴三条小花边栏杆;下穿“八幅罗裙”,裙褶多而直,后改为裤脚上镶三条彩色花边的大筒裤;姑娘素装是外套黑布单褂,春秋季节多穿白衣,外套黑褂,色似鸦鹊,称之为“鸦鹊衣”。头发挽髻,戴帽或者用布缠头,喜戴耳、项、手、足圈等银饰物。

男式上衣为“琵琶襟”,后来逐渐穿对襟短衫和无领满襟短衣;缠腰布带;裤子肥大,裤脚大而短,皆为青、蓝布色,多打绑腿;头包青丝帕或五六尺长的白布,呈“人”字形;脚穿偏耳草鞋、满耳草鞋、布鞋或钉鞋。

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地方的土家族穿着已经与汉族差不多,只有在隆重集会和节日,或偏僻山村,才能见到土家族的传统服饰。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五

儿女长大成人,该男婚女嫁了,父母要选年选月看吉利日子。成亲的日子定下来后,男女方都要提前一个月接来四亲六戚,商量筹备婚礼,此项活动有一个俗称:娶媳妇的叫吃粑粑,嫁姑娘的叫吃葵花。做饭的厨师头一天到主家,晚上当着主家的人用油锅占卜测吉凶。厨师两手分别拿着切好的豆腐角子,从两边同时下到滚热的锅里,如果豆腐角角碰面了,是吉兆,预示夫妻不会分离,白头偕老。

打扮新郎。

成亲日子的清晨,婚家全家人就忙碌起来,帮忙的人按执事单的安排各行其是。新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理发,理完发要给理发师红包钱,可给四角、八角或一元二角,分别代表的意思是“四季发财”、“要得发不离八”、“十二个月月月红”。接着新郎要换衣裳,从头到脚,从里到外,焕然一新。俗称“新郎一身新,发子又发孙”,寄托着对子孙发达的希望。

新郎为大。

成亲之日新郎为大。娶亲路上就是碰上泰山王——舅父,也可不喊他。碰到行人挡道,包括大官小官,就是骑在马上也要下马让路。到了女方家,客位都得让座,新郎坐席必须坐上席大首(右手)——平时只有长者、尊者能坐的位置。这样器重新郎,是祝福新郎成亲之后,万事顺利,不受阻碍。

抢门抢床。

成亲之日,新郎到新娘家迎娶,从女方家出发时,新郎新娘要抢谁先出堂屋门;到了男方家,拜堂后,新郎新娘要抢谁先进洞房坐在新床上。据说,谁抢上前,谁就能在家里当家作主。

夫妻谢媒。

男女成亲后,不几天,就要到媒人家去表示感谢,称“谢媒”。所带礼物除葵花子和粑粑外,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一双新娘精心做的新布鞋,一个新郎打整得干干净净的生猪脑壳。送新布鞋,是感谢媒人为了他们成为终身伴侣,往来于两家之间,穿针引线,走了路,把鞋子都走烂了。

送猪脑壳,是感谢媒人为他找了一个称心如意的妻子,劳神费力,把身体都操劳坏了,用猪脑壳补补身子。媒人也总是乐意接受礼物,并祝愿新郎新娘相亲相爱,家庭美满幸福。

托媒。

男方托请一能说会道,且熟悉双方家庭情况的人(多为女性,俗称媒婆)到女方家里提亲,此后女方也托人暗中打探男方的家庭情况。

合八字。

若女方有意,则由媒人互通男女双方生辰八字,并请算命先生“合八字”。男女双方八字若相契合,双方即口头联姻。

定婚。

八字既合,则可拿之,故定婚又称“拿八字”。由男方购置红色庚书,写上男方生辰,然后装于精制拜帖盒内,由媒人赴女方家中将女方生庚填入同一庚书,即算正式订亲。

认亲。

由男方择定吉日备齐族茶(若干份猪肘、面条等物)到女方家,女方则邀约族人至亲齐聚堂屋。灯烛辉映之下,男子在媒人引导下谦恭有加,称父叫母,呼姑唤叔。

报期。

即由男方到女方家报告喜结良缘的日期。此后男方准备工作进入最后阶段。喜期前夕,男方备办彩礼。所谓“彩礼”,无非面酒糕糖、“长枪短枪”(猪长蹄谓之长枪,短蹄谓之短枪)。讲面子的男方,往往整猪相送,名曰“礼猪”。男方还需备办结婚衣物,女方也忙着准备“陪嫁”,其间家具被褥、锅碗镜妆之物日渐增多,新娘更是刺绣裁剪,赶制被套枕巾及公婆的鞋袜。

哭嫁。

哭嫁大多在婚前的十天半月之内,准新娘邀约邻近女友,帮忙做针线活。银针闪烁,彩线飞舞,姑娘们边哭边做,哭而不悲,哭而似悲,哭中寓乐,似哭实乐,唱哭间杂,虚虚实实,真真假假,哭声悠扬宛转,极富乐感,流露出土家族姑娘的天真率性。其内容有哭爹娘,哭哥嫂、哭姊妹、哭祖人等等。

回门风俗。

经历了送亲以后,整个宴席就已经告一段落了,客人们基本上都散了,但是整个婚嫁的程序并没有结束。根据传统,新娘要在来新郎家的前三天连续起三个早床,不然的话就会被认为懒散。有的婆婆比较强势的话,就会在前天晚上把火用水浇湿,新娘在第二天早上要想办法把火烧燃起来且不能去别人家取火种。

成亲之后,新娘新郎要回新娘家一趟,俗称“回门”,分为两种,一种称为“回三朝”即在婚后的第二天会娘家,这样的话,新娘新郎必须当天去当天回,不能再娘家过夜,所以一般两家距离较近的才会选择“回三朝”;另一种则称为“回五朝”即在婚后的第四天回娘家,这时,新娘新郎可以在娘家玩一天后再回去,所以适合两家距离较远的。在“回门”的时候有点需要谨记的是,新娘结婚时穿的鞋子是不能穿回娘家的,而新郎则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六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到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在空中没动,表示客人到齐了。

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比如:“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家里有五园(果菜茶竹麻),不愁没有钱”“摘茶不收兜,像个偷食猴”“摘茶不下园,撩死万人嫌”“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等等。最神秘最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天与地、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注满水,文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

“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才吞下去。人活一世,在物质世界里的享受也无外乎烟酒茶,而对烟酒茶他们也有独特的看法:“饱茶饿酒饭后烟”“粗茶淡饭,多活一半”“少呼烟,多喝茶,阎王拿他没办法”等等。由此可见他们的享受观和养身秘诀。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局限于家庭的茶礼来讲,一般有: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公爹公婆要给新媳妇茶钱,即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若是公爹公婆要考考媳妇的“孝心”,第二天早晨迟迟不起床,新媳妇要把茶送到床前,这叫“喝揪脑壳茶”。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它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

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透过土家茶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土家人的博爱精神。博爱乃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不过是一种“小我”而已,而爱天地间的一切才叫博爱。这种博爱便叫天地精神。天地精神即为孕育万物不为己有,永远只有给予而没有获取。博爱精神,天地精神,才是人类真正的出路。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七

苗族是我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人口众多,分布辽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苗族在服饰、图腾、节庆、婚嫁、饮食、教育、禁忌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一、服饰。

苗族的服饰款式多样,工艺独特,其款式多达130余种以上,而且具有明显的民族特色,尤其是苗族女装。其制作工艺有挑花、刺绣、蜡染、织花、镶花等,多用百褶裙式样。苗族女性原本都是穿裙的,自清代以来湘西、湘西南及黔东少部分地区苗族女性已改穿裤装。苗族以各种银饰为主要佩饰,这构成了苗族身体佩饰的一大特色。

二、图腾。

提起苗族的图腾,人们首先想到的也许就是枫树。枫树在湘西的方言中有“妈妈”的意思,因此也可以说枫树是苗族的“母亲树”。这也反映出苗族先民以枫树为图腾的历史,在湘西永顺县的一个苗家村口,有一棵代代相传的大枫树,这里的人逢年过节都会祭拜这棵枫树。

三、节庆。

湘西苗族的节庆较多,活动规模大。其中最富有代表性的有:赶年场、赶清明、樱桃会、跳香会、赶秋、看龙场、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七月七。由于内容太多,我们只介绍其中两个:

1.赶年场:农历正月,湘西苗族人民最热心的是赶年场,其日期由各地自行约定。赶年场那天,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互相邀约,成群结队去赶场,异常热闹。

2.樱桃会:苗山多樱桃树,每当春季樱桃成熟之时,苗族青年男女便相约聚会在樱桃林中唱山歌,进行社交活动。以花垣县和保靖县一些苗寨最为盛行。

四、苗族婚俗。

多数苗族地区婚姻自主程度较高,以对歌的形式谈恋爱是苗族婚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和富于民族色彩的风俗。苗族青年结婚的年龄一般在16~20岁之间,在婚姻选择上,同宗族或同姓氏不婚,姑舅表婚优先,不同辈份不相通婚。不同民族甚至苗族不同支系间也基本上不通婚。苗族婚姻大都是当事人自主婚姻,其缔结方式可分为自主自由式、说合自由式和说合古典式三种。

五、饮食。

苗族大多数地区主食大米或玉米,辅以麦子、高粱、薯类、大豆等,同时糯米食品很受苗族人喜爱。副食主要有各种蔬菜瓜果以及家禽家畜和鱼。苗族人普遍喜食酸辣味道,家里有各种酸菜、腌菜。苗族喜饮酒,以酒解除疲劳,以酒示敬,以酒祭祖,以酒待客,以酒传情,以酒表喜庆,以酒烘染气氛,有着丰富的情趣盎然的敬酒和饮酒风俗。

六、禁忌:

1.不要随便踩别人家的门槛。

2.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脚架,不要坐正堂主位(神龛方向)。

3.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随便吹口哨(召鬼)。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八

1、新郎先呈起第一杯清茶,向岳父敬茶,改口。敬岳母,改口。

2、新娘敬茶。新人敬茶要双手持杯,上半身成鞠躬状,双手向前将茶杯伸到父母胸前40公分的距离,以便父母身体不用动就可以双手接到茶杯。

3、当父母喝茶后,新人双手接过茶杯,交给礼仪人员。

4、父母往往会有回礼送给新人,新人应双手接过,表示感谢。

婚礼敬茶时注意事项。

民间茶待客要注意“茶满欺人”、“七茶八酒”之说,也就是斟茶时不能过满,以七分满为佳。不要单手上茶,切忌勿将手指搭在茶杯杯口上,或是将其浸入茶水,这些动作都是不礼貌的。

敬茶礼仪讲究是新人必知的哦,现在你是不是知道婚礼敬茶顺序了呢?对于这个婚礼环节必不可少,新人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以免失了礼数,让老人家不开心。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九

不同肤色不同民族的人对茶都有不同的见解和意义,对茶文化的传承和意义也自然不同。

土家人是具有博爱精神的人,即使到了今天的现代社会,他们也依旧崇拜大自然。比如对于茶叶,他们就视为灵物,认为山有山神,茶有茶神,因而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独特茶文化。

一是敬茶。禁忌将茶泼在地上,否则即玷污茶神。抓茶叶要“净手”,即先洗手然后才能抓茶叶。这既是对茶神的敬重,也可防止污染茶叶。“茶不欺客”,倒茶的时候,得依照一定的顺序,一杯一杯端给客人,不掉一人,哪怕是抱在怀中的婴儿,也得问问大人一声“喝点茶”。“茶棍儿立,客未齐”。即在倒的茶杯中,若出现倒立的茶梗,预示着客人还没到齐。若出现的茶梗悬浮,表示客人到齐了。在对茶园的管理上,无论是种茶,摘茶,他们都有自己的讲究。“阳坡的木瓜阴坡的茶”。“春茶苦,夏茶涩,秋茶好喝无人摘”。“头道香,二道涩,三道好喝无人摘”。最神秘神圣的,则是用茶水敬神灵。比如除夕敬亡灵、敬财神、灶神等等,都得用茶水。茶水乃是打通阴与阳之间、天与地之间、虚与实之间的中介物。通过茶水,今天活着的'人在精神上与先祖进行了沟通,与神灵进行了沟通,实现了天人合一,获得了至高境界。

二是独特的泡制方法与享受。土家人的茶具不同一般,泡茶的茶罐为专门烧制的土罐,即喝烤罐茶。先架上昂昂大火,一边烧开炊壶的水,一边将茶罐放于火上烤干,等茶罐发烫了再放进茶叶,边摇边烤,直到满屋子溢出茶香,才将炊壶的开水倒上少许“发窝子”。“窝子”发好,然后再将茶罐里注满水,温火缓烤,煮出茶汁。这样泡出的茶特别香,喝上一口可以让唇齿间的茶香保留一整天。喝茶也有特别的喝法。“头道水,二道茶”。“头杯渣,二杯茶”。茶一般要喝第二口,第二杯,而喝茶也要喝出响动,深吸气,不仅要让茶香在嘴里多回味,而且得把茶香深深地吸进肺中,让五脏六腑都得到享受之后,再吞下去。

三是独特的茶礼。土家人的茶礼繁多,就家庭的茶礼来讲,饭前的小吃叫“吃茶”,待客有鸡蛋茶、葛粉茶、面食茶等,别人结婚、做寿或是生了小娃整酒席叫“吃茶”,给人送礼叫“茶礼”,新媳妇进门后的第一天早晨得给公爹公婆各敬一杯茶,公爹公婆受下这杯茶后要回礼,这个礼便叫“茶钱”。但仅仅局限于家庭内的这些茶礼,不管有多么繁杂多么讲究,那终究也是“小儿科”。土家人最高贵的茶礼,则是“施茶”,即在稻场边放上一缸茶水,并放上杯子或碗,让过路人随意取用。土家人信奉“积德有德在”,认为“施得三年茶,不生娃也生娃”,因而这种施茶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透过土家茶文化,让我们看到的是土家人的精神世界,看到的是土家人的博爱精神。博爱乃人间大爱,爱亲人,爱朋友,爱人类。这种博爱便叫天地精神,即为孕育万物不为己有,永远只有给予而没有获取。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

体育活动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逐步产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土家族民间所流行的体育游艺活动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生产方式、生活礼仪、信仰礼俗、战事战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由于土家人居住分散,加之生存环境恶劣,土家族人每有大事总是集体行动,团结一心,因此与之相伴随产生的体育游艺活动大多是集体性活动。如摆手舞、茅谷斯、赶仗、抢花炮等等,都体现出团结的力量。

土家族不少民间体育游艺活动也是充分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的,如“荡藤”、“撑杆越沟”、“打秋千”等就是利用自生自长的树枝、藤蔓作活动的器械。山上的竹、木、藤、条、石都成为体育游艺的器材。如“抢贡鸡”、“发界鸡”用的“鸡”是用草、藤、竹编成的;“喀蟆抢蛋”、“捡子”、“举石锁”就是利用山上的石头、石子儿。

土家族的体育游艺与生产方式密不可分,许多体育活动或直接来源于生产活动,或受生产活动的启示。如“甩叫岩”是从狩猎时飞石击兽,放牧时用飞石驱赶牛羊兴起的;“打飞棒”是从驱逐野兽、保护庄稼、河中叉鱼等生产活动中产生出来的;“溪河垂钩”、“潜水摸鱼”原本是土家族人渔猎生活的组成部分,后来演变为带有竞技性的比赛;“赶仗”本身就是生活在大山中的土家族人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后来渐渐演化为春节期间举行的一种带有娱乐性的集体健身活动;摆手舞中的“农事舞”、“狩猎舞”更是土家族早期农耕生活和狩猎生活的再现。

生活礼俗也是影响土家族体育游艺产生的重要因素。“茅谷斯”是古老的戏剧表演艺术,同时它又是融娱乐和健身于一体的活动。“茅谷斯”演出中的打粑粑、嫁姑娘直接模仿生活中的打糍粑和嫁姑娘,是对生活礼俗的模拟。

信仰礼俗对土家族的体育游艺活动也有深刻的影响。由于信仰的缘故,土家族民间滋生了诸多信仰礼俗,诸如祭祀图腾、土司王、祖先、鬼怪等。祭祀中的活动逐渐成为具有健身娱乐功能的体育游艺活动。如梯玛上刀梯,具有祭祀功能的铜铃舞、跳丧舞等都属于此列。

土家族是一个勇敢善战的民族,战争不仅强化了民族勇敢的品性,也衍生出与战争相关的体育游艺活动。土家族大摆手舞实际上就是一种战舞,据专家考证,此种舞蹈最早源于商末土家族先民巴人参与武王伐纣的“军前舞”,汉高祖刘邦命乐人学习这种舞蹈,称为“巴渝舞”,后演变成为大摆手舞。土家族少年儿童最喜爱的“偷营”、“争江山”等体育活动也与战争有关。

土家族民间体育游艺活动还受到汉文化及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由于土家族居住在从云贵高原到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历史上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点,所以,土家族文化受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很大,土家族体育文化也深受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如玩狮子、舞龙灯等受到汉族表演艺术的影响。还有一些体育活动项目与相邻的苗族、侗族、白族等民族影响有关。土家族的体育游艺活动正是在吸收其他民族的文化要素后丰富发展起来的。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一

迎宾等客:新郎、新娘应手持鲜花双双立于大门口迎接客人,不可来回走动;客人到来时应热情地表示欢迎和感谢,并适时地把客人介绍给家中的长辈或其他来宾,然后依长辈或辈份按次序让座,对于客人此时送上的红包,不论礼轻礼重,新郎、新娘都要一视同仁地致以谢意。敬烟、敬茶时要用双手送上,并为吸烟的长辈或平辈客人点火。

谈话说笑:与长辈交谈要诚恳谦逊,不可高谈阔论,信口开河;与平辈讲话要热情礼貌,注意谦恭;不可无休止地纵声大笑,或沉默寡言;对晚辈要热情友好。

坐立行走:不可歪歪斜斜地坐在沙发上,更不要高跷二郎腿,站立讲话时,要腰板挺直,不要全身抖动或前后左右经常挪动;行走时不要慢慢吞吞,状似散步,但也不要跑来跑去。可快步疾走,但要注意走姿和节奏。

相互配合:新郎、新娘在婚礼上双出双入,最好不要分开单独行动,并且在相互配合方面,应注意礼节,例如:应相互向对方介绍各自的长辈或平辈亲戚,朋友;相伴而行时,双方不要离得太远,但也不要过于亲昵;如有宾客取闹,应相互为对方解围,入座时,应让新娘先坐。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二

男女青年相爱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带上挂面,条肉或酒(称为“手礼”)到女方家去向其父母征询意见,这叫“提亲”。如女方家父母断然拒绝,就会退回“手礼”。

红书开亲又称“下书子”

经过提亲征得女方家父母同意后,男方家择吉日请媒人带上面条、猪肉衣料或衣服,用红纸折成的信封状的红书,内页折成六折或八折,不写字,称为“空书”送到女家,男青年随同前往,也有先相亲再下书子的。至此两家初步结成亲戚,双方开始来往。特别是女方父母过生,男方必须带礼物去祝寿。土家族忌讳农历的六月和腊月行媒,称为“六腊不行媒”。

通过下了两封书子后,婚姻基础基本稳固。男方家则要择吉日请媒人带上条方(条形肉)、面条、火腿、衣料、鞋子等礼物及内页写上书单的一封红书和写上男方生辰的庚帖、香纸烛等到女方家“开书单”,也叫“烧准香”。并征询女方的生辰,这叫“讨年庚”。标志着两家正式结成姻亲,此后,男方可以称女方父母为“亲爷”、“亲娘”。

通过讨得的年庚,根据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确定婚期。在女方家举办花园酒的头一天(木黄一带提前到3个月或半年),男方家请媒人和先生(能说会道机灵的人)带上猪肉面条、盐茶米面、衣服鞋袜、首饰礼物及香纸烛包封书子、火炮等送到女方家,这次礼物特别丰厚,女方家主要亲戚每家一块肉、一把面条。这些礼物放在女方家堂屋上方的方桌上,由女方家执事先生焚香燃烧,祭祀祖宗。女方家回赠男方新鞋一双。这叫过礼,又叫行“雁奠礼”。

在婚期前一天,女方家宴请亲朋好友。称为办花园酒,被请的亲朋好友带上粮食、钱币及送给出嫁女的礼物到女方家赴宴。女方家盛情款待。

在婚期前一天,出嫁的姑娘要由有“双福”(双老健在,有儿有女)的老妇人给姑娘用细线绞去脸上的苦发,修整眉毛,抹粉,梳妆打扮,挽发髻于脑后,戴上银针簪子头花等头饰,穿上服装,这叫“行冠笄礼”,是姑娘从“黄毛丫头”步入新的一个转折点。

女方在出嫁前三天晚上,在闺房内由众姐妹陪同哭嫁。先由母亲开头哭“开声”,再由姑娘哭和众姐妹陪哭,哭的内容广泛,有哭祖宗,哭父母,哭哥嫂兄妹,哭堂公伯叔,哭亲戚朋友,哭匠人师傅,哭媒人,哭帮忙打杂人员,总之见人就哭。被哭的人要送红包给姑娘。会哭的姑娘被认为很“在行”、有出息,所以有的姑娘从五六岁起就学哭。哭词大多数在《哭书》中格式化的内容,也有“自编自哭”的内容。哭时拖声带气,凄厉委婉,如泣如诉。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三

新时期下,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文化素养的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一个以科学技术为导向型的信息经济时代,大学教学的责任和义务内涵也随之发生变化。21世纪,激烈的社会竞争不仅是人才的竞争,更是学生体能和体质的竞争,大学体育作为大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品学兼优、体能健全的人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大学体育在具体教学中存在着一定的弊端和问题,还需要对具体的教学手法进行不断完善和改进,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下全面发展的人才要求。

一、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大学体育课程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能够引导学生走向全面发展的道路中来,在新时期大学教学阶段中备受关注。大学体育教学主要强调的是对学生健康成长、就业发展等重要作用,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思维能力和锻炼意识。因此,体育教学在具体教学中更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更加符合广大学生的实际要求,发挥出体育教学的一定优势。不论是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还是习惯培养,都可以在体育教学中得到具体的展现。尤其在新时期的教育改革下,伴随大学体育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创新,广大教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体育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研究。目前,教育是知识传授的媒介,而大学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场所。新时期下,大学教育不仅具备探求真理、开发智慧以及文化传播的责任,同时还具有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的重要任务。目前,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和生活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都明显增加,迫使人们开始追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的实用型人才,其专业水平不仅停留在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上,还需要具备强壮的体魄。大学体育是大学课程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大学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如,大学生的体育教学能够增加学生的身体素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能够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适应毕业后的就业生活。由此看来,大学体育教学是保证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并影响着新时期下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

根据社会时代的不断变迁,大学体育课程项目和类别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身体需求。我国目前大学体育的教学现状主要如下。

(一)体育课的形式多样化。

对于各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不同的学校会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不同类型的体育课程,这就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体育课程的教学类型正在向多元化进行转变和发展。传统体育教学的课程类别较少,学生的选择方向也较少,这就会造成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忽略。而新时期下,大学体育的课程设计有了相应的变化,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类型已经从传统的基础课程、选项课程以及达标课程转变为新时期下的专项课程、选修课程以及训练课程等方面。多样的课程形式是新时期下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更加符合现代学生的实际要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体育课的项目多样化。

高校体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体育课程的各项运动来实现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可选项目越多,就代表着各高校的教学理念越先进。目前,我国传统的大学体育项目主要分为如下几项:篮球、足球、排球以及健美操、武术等,新时期下,我国体育项目的分类由传统的体育项目转变为具有艺术性的滑冰、体操、棋类以及台球等。通过对体育项目进行多样化的发展,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不仅可以体现出体育教学的人性化,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大学体育的教学质量。

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弊端,需要老师对学生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方法优化,以达到增强学生体魄的目的。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体育教学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实际生活,这是由体育教学的本质所决定的。因此,体育教学不仅需要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要把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提高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使学生能够在掌握体育技能的同时,将体育学习转变为今后学习的发展动力。具体的教学方法是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而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课程训练,课程的开设方法较为灵活和开放,并且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变得更具针对性。大学生的体育教学,除了需要延续高中的教学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形成稳定的特长和爱好,还应该通过具体的体育课程来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扩大大学体育的学习领域,培养一批具备优秀身体素质的实用型人才。

(二)采取丰富的教学方法。

各高校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采用具有实用性、易操作性以及创新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老师需要摒弃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法,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选择有利于学生体质发展的教学方法,努力为学生创设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保证教学质量和效率。老师可以选取合作交流、探究式以及并列式的教学方法。合作教学的方法具体分为小组教学、分组比赛以及全体探究等方法。小组教学的方法指的是老师需要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并且保证每组人数相同、认知能力水平相当,在课前的准备时期,每个小组根据老师的要求做好准备活动,并围绕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预习。在课堂的学习阶段,各小组的学习组长需要带领小组内的全体成员围绕教学内容进行练习活动,在规定的时间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并作出正确的动作示范和标准的动作技巧,学生再次进行模仿和练习,各组组长带领组内成员进行互相练习、游戏竞赛以及组内成果展示等,保证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教学的活动中。分组比赛是将全班学生分为几个组成部分,并保证组内的`人数相同,在进行比赛之前,老师需要讲明竞赛的要求和规定,然后由小组组长组织比赛活动,其中可以使得学生在游戏比赛中进行相互交流和相互评价,比赛结束后,可以在小组内选择一名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小组代表,发表小组内的经验总结和评价,并针对课堂上的比赛活动作出相应的评价。全体探究的教学方法,是将全班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并将教学任务分派到各个小组中,并选取其中的两个或者三个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然后安排每一小组指定一个学习任务,各小组对学习任务中的问题和难点进行详细的讨论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后再由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和团队意识,这正是体育精神的运动理念。

(三)加强教学理念。

各高校的体育教学理念,需要树立加强学生体质的现代化教学理念,对大学体育的教学手法在符合学生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构建。充分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树立既注重培养学生身体素质又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观念,在此教学基础上通过对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和优化,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是教学的指导者,扮演着重要的教学角色,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和动作技能。大学体育教学需要老师不断对自身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把自身存在的传统教学观念转变成新时期下的教学理念,并以学生为教学主导,在传授体育知识的同时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只有这样才能够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认知水平,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讲解,因此需要加强教师的教学理念。结语总的来说,新时期下的大学体育教学是现代化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推动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能够与当今大学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老师需要认识到大学体育课程重要性的同时,在具体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综合要求,从而推动大学体育的现代化进程。

参考文献:。

[3]李元伟.大学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信息化建设,2016(2).。

[5]李丹.大学体育教学中的教学语言艺术[j].雪莲,2015(36).。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客人:你们好!欢迎来王村(又称芙蓉镇)旅游观光。我非常荣幸为大家导游,希望能给各位的湘西之行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印象。

进入镇政府岩坪场。

王村不是“村”,而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古镇,在湘西,她与·龙山里耶镇、泸溪浦市镇、花垣茶洞镇在历史上并称“四大名镇”。据《湖南通志》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在这里设置酉阳县,属武陵郡,其治所就在王村。由于王村濒临酉水,是湘西出入地的重要码头,也是湘西物资进出口的集散地、商业中心,因此王村享有“酉阳雄镇”、“小南京”等美誉。1986年,因电影“芙蓉镇”在此拍摄而闻名于世,从那以后,王村又有“芙蓉镇”的别称。王村也是湘西最早开发的旅游景区,她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古镇风貌、民俗风情成为湖南西部黄金旅游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在,我们来到的第一个景点芙蓉镇荷花池民俗表演广场。

转角楼左侧。

请大家把目光移往左边这栋古朴的木房——土家转角楼,因为房子四周都是走廊,可以走人,故又称“跑马楼”。这栋“跑马楼”依山傍水而建,这也是湘西土家人建房的习惯,后有逶迤群山,前有潺潺小河,在王村颇有名气,当地有首民谣:“大庸(张家界)有座天门山,离天只隔三尺三;王村有只转角楼,一弯弯到河码头。”

转角楼正面。

这是一栋一正两厢的土家典型转角楼,被永顺县政府列为重点保护民居,有100多年历史,从房屋的建筑格局和工艺来看,这是大户人家的房舍,两边厢房的窗户叫“万字格”,象征这户人家“家财万贯”。正屋又称“堂屋”,是土家族敬奉祖先的地方。堂屋的两扇窗户称“大包口”,屋顶的三堆瓦呈品字形,土家族叫“一品当朝”,这是房主希望他的后人能在朝廷当大官。房屋这个平台称为“天坪”,是土家族晒谷、打场的地方。房屋主人没有想到,百十年后,这里竟成为电影“芙蓉镇”的一个外景地。

荷花池及民俗表演广场。

这个岩坪场是王村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的民俗表演广场,王村共有15000多人,系土家族、苗族、汉族杂居镇,土家族人口占80%以上。土家族是个热爱歌舞乐剧的民族。每逢喜庆之日,这个广场一片欢腾,场中央的龙凤旗是土家族图腾象征。广场外面的荷花池是王村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莲花盛开的时候,阵阵荷香陶醉着广场看热闹的人们。

石板街。

我们现在走的这条石板街,长达2.5千米(5里),从河码头一直延伸到坡顶,我们可以从这条石板街感受到王村的历史悠久、商业发达、人丁兴旺。据《永顺县志》载: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王村的商业十分发达,石板街两旁有大小铺面30余家、饮食客栈100余户,每日往来客商20__多人,商贾云集,骡马成群,2.5千米(5里)石板街,就是那时由商家出资陆续修建的。

最大最长的建筑横梁——楣枋。

请大家看石板街左右两边古建筑的横梁——楣枋,你们看右边这根楣枋大不大?左边这根楣枋长不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土家族人的勤劳、智慧,也可以看到土家族人的豪爽、耿直的性格,为了显示自己的财大气粗,生意兴隆,竟选用这么大的枫树做横梁。

向隆生织锦厂。

这里就是向隆生织锦厂,向隆生(已故)是土家族裁缝,靠4000多元起家办起的这个织钝厂,现在拥有百多万元资产,其产品远销日本、美国等。土家织锦图案丰富、美观耐用,质地结实,与壮锦、黎锦、侗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从北宋年间起,土家织锦一直是土司王向朝廷进奉的贡品。土家族妇女心灵手巧,个个都会织锦。大家看,这些土家姑娘正在作坊里用古老的织机编织花团锦簇的织锦呢!大家请看这幅“四十八钩”图案的织锦,织锦上图案,与土家族茅古斯舞扎的草结,表示土家族在人类黎明时期即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图腾标志图案,为世界上最先记录事物的符号。所以土家族织锦工艺充满神奇的艺术魅力,真真切切地表现了土家人的审美观和艺术情趣。

牌坊·刘哓庆米豆腐店。

大家看到的这个石头建筑——牌坊,实际上叫牌楼,主要标志是上面雕刻着瓦片的痕迹,没有凿盖瓦的称牌坊。这座牌楼立于清末民初,距今100多年历史。牌楼内侧的“刘晓庆米豆腐店”就是电影《芙蓉镇》拍摄刘晓庆卖豆腐的一个外景地。就因为这个卖米豆腐的镜头,使得王村米豆腐更加出名。米豆腐制作时,先把大米泡在石灰水里然后磨制熬成,所以有减热、退火、杀菌、清心等功能,是夏令的好食品。现在请大家饱尝一下口福,尝一尝王村米豆腐的神妙味道。

扫街、跳窗外景地。

这里即是电影《芙蓉镇》秦书田(姜文扮演)秦疯子扫街的地方。姜文当时只有20来岁,虽是在校大学生,但他把秦书田演得恰到好处,到此处扫街时,他心不在焉,东一扫,西一扫,灰尘垃圾满街飞扬,尘雾中“胡玉英”帮他来扫街,他竟不屑一顾地狂扫,以发泄心中的愤懑。

民俗风光馆。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来到今天游览的最后一个景点——王村民俗风光馆,馆名为中国书画家协会主席启功先生所书,内有猛洞河风景图片、民俗民间风情图片100多幅,有土家族先人彭公爵主、向老官人、田好汉等塑像以及土家族文物等,特别瘦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溪州铜柱。现在请大家随我进入馆内。

耸立在风光馆中央的这根高2米、重2.5千克的铜柱,就是浓缩土家族历史,被土家人视为“神物”的国宝——溪州铜柱,1961年国务院将其与北京故宫、长城等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保护文物。铜柱原立在酉水下游的会溪坪,1969年建凤滩水库,铜柱处于淹没区,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1月将铜柱迁至王村。

请大家先听我介绍一段有关铜柱的历史。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统治湖南的楚王马希范与土司王彭士愁为争夺溪州爆发战争,彭士愁兵败,派其子彭师杲与马希范议和,立铜柱盟誓和解。溪州之战的结果是彭氏在军事上失利,臣服于楚,但其统治地位和管辖地域以及一些宽裕条件却得到楚的承认,这就为彭氏土司长期统治溪州奠定了基础,也为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国西南边境的安宁奠定了基础,这就是马彭立溪州铜柱的核心所在。

现在请大家仔细看看铜柱上的文字。看着这些古拙斑驳、镌凿寸余的文字。我们又隐约听到“溪州之战”的鼓角齐鸣、戟斧铿锵和战马嘶鸣之声。

今天的参观就到这里,谢谢大家的配合,再见!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五

民歌是最古老的民族艺术之一,其中承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民歌起源于劳动,产生在劳动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它经过广大人民群众口头传唱、广泛流行和集体加工而形成,是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結晶。民歌的特点是用朴实洗练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塑造出鲜明的艺术形象,深刻地表达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願望愿望,反映着时代面貌,具有醇厚朴实的气质和真挚动人的感情。湖南民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时而高亢,时而婉转,时而诙谐,时而泼辣,从不同的方向和角度,反映着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在漫长的岁月中,她总是牢牢的扎根于三湘四水河畔的泥土之中,像一朵朵山野之花,千姿百态的装点着那些“泥脚杆”们朴实平静的而又丰富多彩的生活。

湖南民歌作为中国民歌的一个支流,历史悠久。春秋战国时代,湖南属楚国辖境,民俗信鬼而好祭祀,祭祀时必有歌乐鼓舞以娱神,诗人屈原就根据楚国民歌加工整理的《楚辞》,其中《九歌》中的《湘君》、《湘君夫人》两章就是祭祀湘江水神时所唱的民歌。从屈原根据这一带的民间歌曲而创作的《楚辞》中,可略知当时民间音乐的风格。《楚辞》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充满大胆的想象、追求和寄托,是中国古代文学时尚的一个里程碑。流传至今的湖南山歌,仍是浪漫主义创作风格的延续。

湖南地区分为汉族民歌和湖南少数民族民歌两大部分。如同我国民族居住特点一样,湖南汉民族人多域广,而少数民族却地广人稀。湖南汉族民歌按地域分为湘中、湘东、湘西、湘南四个民族色彩区,少数民族则以土家族、苗族等为代表。民歌与地方方言音调有着密切的关系,湖南历来有句俗语:“隔山不同音”,这便说明了湖南的语言的复杂性。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而为数众做的汉族人民,各自的方言也有很大的差别,所以湖南民歌的方言音韵极具特点。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传统,再加上地形条件的不同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不同,各民族自己的传统和风俗习惯差异,地方方言的多样性,形成了湖南各地区民歌风格和色彩的丰富多彩的局面。

通过几代作曲家的不断探索,已经创作出了一批批极有影响的作品。如:《洗菜心》、《打硪歌》、《马桑树上搭灯台》,《板栗开花一条线》等等。但要说到最具影响力的,那还得说那首脍炙人口的——《浏阳河》。《浏阳河》这首乐曲原是50年代由著名的戏剧作曲家唐璧光先生所创作歌曲,旋律流畅、优美动听,深情的表达了人民对家乡和生活的热爱。这首影响着几代人的歌曲,以它优美、流畅的旋律,亲切明快的情绪,成为举世公认的一首脍炙人口、蜚声中外的精典名曲,曾被收入《世界名典汇编》、《中国名典旋律辞典》、《中国百首精典名曲》等辞书中,并改编为合唱曲、器乐曲、琵琶独奏曲、钢琴协奏曲等,以各种不同风格的演奏、演唱形式,歌颂了毛主席的光辉形象,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而随着现代化、全球化的推进,民歌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问题。近年来流行的“新民歌”根据旋律风格和演唱方法可以分为“艺术类新民歌”和“通俗类新民歌”两大类。新民歌虽是作曲家个人的创作,但其旋律的基础音调大体来源于传统民歌、戏曲音调或传统器乐曲。某些“新民歌”虽然是创作歌曲,但从音乐的本体特征上看,它们应该是属于“民歌”的范畴的。

像这首《浏阳河》就是这样,超级女声周笔畅在末的专辑《now》里用《浏阳河》完成了一段文化的传承,李谷一老师的加入,经典唱段的融入,勾起几代人的回忆。但这首歌并不是一份复制品,它是属于这个时代的,属于为梦想离别故土的游子。上一代人也许为生活所迫踏上远行的路,这一代青年更多却是为增广见闻实现理想奔向大千世界,于是“让我经过你那些的经过,更勇于不同”。“雨点找到了长河,回忆找到主题歌”,往日长辈颂唱过的浏阳河,今日于游子心间流淌,将惆怅与希望都变金黄。温暖的《浏阳河2008》,既蕴含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眷恋,更有成长的勇敢。这首以r&b曲风为主、融合了传统中国湖南民歌的曲子音调优美,画面感很强,同时对中国的文化、歌曲、民歌进行了重新地挖掘。

这算是个成功的例子,当然,类似的这种做法越越来越流行开来。如今的社会似乎很多人都喜欢从传统和经典中吸取养分,继承和发扬传统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是如何取舍、如何借鉴却是一个有待解决的大问题。改编的本意就是借着经典的气势让新作品成为经典的“尾巴”,让经典再度流行才是主要目的。民歌的出现都是与当时的时代息息相关的,对于如今的年轻听众缺乏吸引力。那些流行的东西更让他们心动,试想一下如果用这些经典的旋律配上这个时代的语言,影响会比那些时下流行的东西更好。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积淀,当前随着改革开房的春风,文艺百花园中民歌演奏迈出了一大步,架起了民歌与通俗歌曲之间的桥梁。湖南的民族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湖南各民族的民间歌曲一般都短小精炼,风格各异,它们都是湖南各族人民对人类精神文化宝库的贡献。

湖南的民族歌曲在一步一步地成长,正是因为这些流行因素的渗透,才使得湖南的民间歌曲的声韵风俗更有特色、别具一格,从而得到更多人的认识与青睐。

音乐学周诗蓓。

20xx.12.26。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六

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所建房屋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一般居家都有小庭院,院前有篱笆,院后有竹林,青石板铺路,刨木板装壁,松明照亮,一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宁静生活。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七

一九五六年冬天十二月里,我回到家乡,在自治州首府吉首,过了三个离奇而且值得永远记忆的晚上。自治州龙副州长,特别邀了四位苗族唱歌高手到州上来。天寒地冻,各处都结了冰,院外空气也仿佛冻结了,我们却在自治州新办公大楼会议室,烧了两盆大火,围在火盆边,试唱各种各样的歌,一直唱到夜深还不休息。

虽然很多歌中的神韵味道都难译,我们从反复解释出的和那些又温柔、又激情、又愉快的歌声中,享受的已够多了。那个年纪已过七十的歌师傅,用一种低沉的,略带一点鼻音的腔调,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唱着苗族举行刺牛典礼时迎神送神的歌词,随即由那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接着用一种清朗朗的调子和歌时,真是一种稀有少见的杰作。即或我们一句原词听不懂,又缺少机会眼见那个祭祀庄严热闹场面,彼此生命间却仿佛为一种共通的庄严中微带抑郁的情感流注浸润。让我想象到似乎就正是两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到湘西来所听到的那些歌声。照历史记载,屈原著名的《九歌》,原本就是从那种古代酬神歌曲衍化出来的。本来的神曲,却依旧还保留在这地区老歌师和年青女歌手的口头传述中,各有千秋。

年纪较长的女歌手,打鼓跳舞极出色。年纪极轻的叫龙莹秀,脸白白的`,眉毛又细又长,长得秀气而健康,一双手大大的,证明从不脱离生产劳动。初来时还有些害羞,老把一双手插在绣花围腰裙的里边。不拘说话或唱歌,总是天真无邪的笑着。像是一树映山红,在细雨阳光下开放。在她面前,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值得含笑相对,不拘唱什么,总是出口成章。偶然押韵错了字,不合规矩,给老师傅或同伴指点纠正时,她自己就快乐得大笑,声音清脆又透明,如同大小几个银铃子一齐摇着,又像是个琉璃盘装满翠玉珠子滚动不止。事实上我这种比拟形容是十分拙劣很不相称的。因为任何一种比方,都难于形容充满青春生命健康愉快的歌声和笑声,只有好诗歌和好音乐有时还能勉强保留一个相似的印象,可是我却既不会写诗又不会作曲!

这时,我回想起四十多年前作小孩时,在家乡山坡间听来的几首本地山歌,那歌是:

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

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哪个?

当时我也还像个看牛娃儿,只跟着砍柴拾菌子的听他们信口唱下去。知道是年青小伙子逗那些上山割草砍柴拾菌子的年青苗族姑娘老弥代帕唱的,可并不懂得其中深意。可是那些胸脯高眉毛长眼睛光亮的年轻女人,经过了四十多年,我却还记忆得十分清楚。现在才明白产生这种好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好歌不会生长,这些歌也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

1.作者对歌词一句不懂,也未见祭祀场面,为什么又说生命间为情感流注浸润?

2.文章第2段画线部分写到屈原《九歌》的来历,表明湘西苗歌具有什么特点?

3.文章第3段画线部分的比喻句,其本体和喻体间有什么特点?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文中说:现在才明白产生这种好山歌实有原因请概括写出原因的具体内容。

参考答案:

1.老人充满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感染我,引起了我的共鸣。

2.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口耳相传。

3.把笑声比喻成摇着的银铃子和琉璃盘装满翠玉珠子滚动不已,化无形为有形;突出清脆而透明,形象地表现了女歌手充满生命健康愉快的笑声。

4.淳朴、真挚、对山歌有深厚感情的人民和民风。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一、要点概括类。

1.摘引文中原句作为答案。

2.选取文中重要词语语句组合成答案。

二、感想启迪类。

1.抓住文段的中心,理解文段的含义,联系中心作答。

2.联系自己或社会实际情况,引发感悟。

3.遣词造句,讲究三美:运用古诗文、名言警句;恰当运用对比比喻排比等修辞;运用成语。

4.偷梁换柱法:把作者在该文章中的体验、观点用自己的话重新演绎一遍。

三、词句品味类。

1.词语品味:

a了解词性感情色彩,揣摩词语所表达的喜怒哀乐。

b.分析修辞,体会词语的形象含蓄。

2.句子品味:

a.看句子是否富有哲理:如果富有哲理,可以从它带给你的启迪去体会。

c.从修辞的角度分析:比喻使意思浅显易懂,具体形象;夸张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拟人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对比给人鲜明印象;反语显得幽默风趣,讽刺意味强烈。

答题方式:我认为……美在……它表现了…….

四、句子仿写类。

例如:“没蓝天的开阔,可以有白云的悠闲”这句子的仿写。我们通过审题可以知道:1.要保留“没有……,可以有……”2.可以考虑用”大地、高山、海洋”等来替换蓝天。

五、语言准确类。

1.“__”词好在哪里?

答题方式:用了“__”词,生动地(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能够激发读者的兴趣(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

2.文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删去:这样的题目分四步:

1:判断,一般是不能删。

2:解释这个词语在这句话中的含义,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等方面加以限制。

4结尾一定要有这样的句子: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与科学性。

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__”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__”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

阅读理解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

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八

你歌没有我歌多,我歌共有三只牛毛多,唱了三年六个月,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

这是我家乡看牛孩子唱歌比赛时一首山歌,健康、快乐,还有点谐趣,唱时听来真是彼此开心。原来作者是苗族还是汉人,可无从知道,因为同样的好山歌,流行在苗族自治州十县实在太多了。

凡是到过中南兄弟民族地区住过一阵的人,对于当地人民最容易保留到印象中的有两件事:即“爱美”和“热情”。

“爱美”表现于妇女的装束方面特别显着。使用的材料,尽管不过是一般木机深色的土布,或格子花,或墨蓝浅绿,袖口裤脚多采用几道杂彩美丽的边缘,有的是别出心裁的刺绣,有的只是用普通印花布零料剪裁拼凑,加上个别有风格的绣花围裙,一条手织花腰带,穿上身就给人一种健康、朴素、异常动人的印象。再配上些飘乡银匠打造的首饰,在色彩配合上和整体效果上,真是和谐优美。并且还让人感觉到,它反映的不仅是个人爱美的情操,还是这个民族一种深厚悠久的文化。

这个区域居住的三十多万苗族,除部分已习用汉文,本族还无文字。“热情”多表现于歌声中。任何一个山中地区,凡是有村落或开垦过的田土地方,有人居住或生产劳作的处所,不论早晚都可听到各种美妙有情的歌声。当地按照季节敬祖祭神必唱各种神歌,婚丧大事必唱庆贺悼慰的歌,生产劳作更分门别类,随时随事唱着各种悦耳开心的歌曲。至于青年男女恋爱,更有唱不完听不尽的万万千千好听山歌。即或是行路人,彼此漠不相识,有的问路攀谈,也是用唱歌方式进行的。许多山村农民和陌生人说话时,或由于羞涩,或由于窘迫,口中常疙疙瘩瘩,辞难达意。如果换个方法,用歌词来叙述,即物起兴,出口成章,简直是个天生诗人。每个人似乎都有一种天赋,一开口就押韵合腔。刺绣挑花艺术限于女人,唱歌却不拘男女,本领都高明在行。

这种好歌手,通常必然还是个在本村本乡出力得用的好人,合作社优秀生产者,善于团结群众的乡干部。不论是推磨打豆腐,或是箍桶、作簟子的木匠蔑匠,手艺也必然十分出色。他或她的天才,在当地所起的作用,是使得彼此情感流注,生命丰富润泽,更加鼓舞人热爱生活和工作。即或有些歌近于谐趣和讽刺,本质依然是十分健康的。这还只是指一般会唱歌的人和所唱的歌而言。

至于当地一村一乡特别着名的歌手,和多少年来被公众承认的“歌师傅”,那唱歌的本领,自然就更加出色惊人!

一九五六年冬天十二月里,我回到家乡,在自治州首府吉首,就过了三个离奇而且值得永远记忆的晚上。那时恰巧中央民族音乐研究所有个专家工作组共四个人一同到了自治州,做苗歌录音记谱工作。自治州龙副州长,特别为邀了四位苗族唱歌高手到州上来。天寒地冻,各处都结了冰,院外空气也仿佛冻结了,我们却在自治州新办公大楼会议室,烧了两盆大火,围在火盆边,试唱各种各样的歌,一直唱到夜深还不休息。其中两位男的,一个是年过七十的老师傅,一脑子的好歌,真象是个宝库,数量还不止三只牛毛多,即唱三年六个月,也不过刚刚唱完一只牛耳朵。一个年过五十的小学校长,除唱歌外还懂得许多苗族动人传说故事。真是“洞河的水永远流不完,歌师傅的歌永远唱不完”。两个女的年纪都极轻:一个二十岁,又会唱歌又会打鼓,一个只十七岁,喉咙脆脆的,唱时还夹杂些童音。歌声中总永远夹着笑声,微笑时却如同在轻轻唱歌。

大家围坐在两个炭火熊熊的火盆边,把各种好听的歌轮流唱下去,一面解释一面唱。副州长是个年纪刚过三十的苗族知识分子,州政协秘书长,也是个苗族知识分子,都懂歌也会唱歌,陪我们坐在火盆旁边,一面为人家剥橘子,一面作翻译。解释到某一句时,照例必一面搔头一面笑着说:“这怎么办!简直没有办法译,意思全是双关的,又巧又妙,本事再好也译不出!”小学校长试译了一下,也说“有些实在译不出。正如同小时候看到天上雨后出虹,多好看,可说不出!

古时候考状元一定比这个还方便!”说得大家笑个不止。

虽然很多歌中的神韵味道都难译,我们从反复解释出的和那些又温柔、又激情、又愉快的歌声中,享受的已够多了。

那个年纪已过七十的歌师傅,用一种低沉的,略带一点鼻音的腔调,充满了一种不可言说的深厚感情,唱着苗族举行刺牛典礼时迎神送神的歌词,随即由那个十七岁的女孩子接着用一种清朗朗的调子和歌时,真是一种稀有少见杰作。即或我们一句原词听不懂,又缺少机会眼见那个祭祀庄严热闹场面,彼此生命间却仿佛为一种共通的庄严中微带抑郁的情感流注浸润。让我想象到似乎就正是二千多年前伟大诗人屈原到湘西来所听到的那些歌声。照历史记载,屈原着名的《九歌》,原本就是从那种古代酬神歌曲衍化出来的。本来的神曲,却依旧还保留在这地区老歌师和年青女歌手的口头传述中,各有千秋。

年纪较长的女歌手,打鼓跳舞极出色。年纪极轻的叫龙莹秀,脸白白的,眉毛又细又长,长得秀气而健康,一双手大大的,证明从不脱离生产劳动。初来时还有些害羞,老把一双手插在绣花围腰裙的里边。不拘说话或唱歌,总是天真无邪的笑着。象是一树映山红,在细雨阳光下开放。在她面前,世界一切都是美好的,值得含笑相对,不拘唱什么,总是出口成章。偶然押韵错了字,不合规矩,给老师傅或同伴指点纠正时,她自己就快乐得大笑,声音清脆又透明,如同大小几个银铃子一齐摇着,又象是个琉璃盘装满翠玉珠子滚动不止。事实上我这种比拟形容是十分拙劣很不相称的。因为任何一种比方,都难于形容充满青春生命健康愉快的歌声和笑声,只有好诗歌和好音乐有时还能勉强保留一个相似的印象,可是我却既不会写诗又不会作曲!

这时,我回想起四十多年前作小孩时,在家乡山坡间听来的几首本地山歌,那歌是:天上起云云起花,包谷林里种豆荚,豆荚缠坏包谷树,娇妹缠坏后生家。

娇家门前一重坡,别人走少郎走多,

铁打草鞋穿烂了,不是为你为哪个?

当时我也还象个看牛娃儿,只跟着砍柴拾菌子的听他们信口唱下去。知道是年青小伙子逗那些上山割草砍柴拾菌子的年青苗族姑娘“老弥”“代帕”唱的,可并不懂得其中深意。

可是那些胸脯高眉毛长眼睛光亮的年青女人,经过了四十多年,我却还记忆得十分清楚。现在才明白产生这种好山歌实有原因。如没有一种适当的对象和特殊环境作为土壤,这些好歌不会生长,这些歌也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这些歌是苗汉杂居区汉()族牧童口中唱出的,比起许多优秀苗歌来,还应当说是次等的次等。

苗族男女的歌声中反映的情感内容,在语言转译上受了一定限制,因之不容易传达过来。但是她们另外一种艺术上的天赋,反映到和生活密切关联的编织刺绣,却不待解释比较容易欣赏理解。这里介绍的挑花绣,是自治州所属凤凰县收集来的。地名凤凰县,凤穿牡丹的主题图案,在这个地区保存得也就格外多而好。图案组织的活泼、生动而又充满了一种创造性的大胆和天真,显然和山歌一样,是共同从一个古老传统人民艺术的土壤里发育长成的。这些花样虽完成于十九世纪,却和二千多年前楚文化中反映到彩绘漆器上和青铜镜子的主题图案一脉相通。同样有青春生命的希望和欢乐情感在飞跃,在旋舞,并且充满一种明确而强烈的韵律节奏感。可见,它的产生存在都不是偶然的,实源远流长而永远新鲜,是祖国人民共同文化遗产一部分,不仅在过去丰富了当地劳动人民生活的内容,在未来,还必然会和年青生命结合,作出各种不同的有光辉的新发展。为的是人民已自己当家作主,凡是美好的事物,优秀的天赋,必然都会受到重视,并且得到合理的发展。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十九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

“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

“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二十

过年是土家族的一个重要而古老的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而独特的风俗习惯代代相袭。虽然,这种过年被提前了一天而被称为过赶年,但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风俗,流传至今而被保留了下来,其内容的丰富多彩,持续时间之长,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也是少见的。

腊月里,做煻糁也是土家族人的一个重要的生活习俗。土家族煻糁是用糯米加工制成的。制作前取糯米浸泡一夜,用力搓洗,使之洁白发亮,然后将糯米用蒸笼蒸熟,将蒸熟的糯米放在一个特制的直径约20厘米的圆形竹圈里,竹圈放在一块光滑的木板上,然后借助手掌的力量,推压圆形竹圈内的糯米,使圈内糯米厚度均匀。将制成的圆饼轻轻移到要晒或用炭火烘烤的专用的地方。有的煻糁特别是用作礼品的煻糁,土家人还会用染成红、蓝等色的饭粒,精心摆设成各种字样,如红双喜、福、寿等字。有的一个煻糁堆一个字,连起来就是“五谷丰登”、“丰衣足食”、“春色满园”等;也有的绘上山水、花鸟或花边图案。一切摆绘完毕后,取出篾圈,放在太阳光下曝晒数日,待饭硬结干透,即成为生煻糁。

过了冬至,土家人会选一个红煞日杀年猪,据说来年可以养大猪。土家族聚居区杀年猪的气氛也是热热闹闹的,屠夫这家进了那家出。杀年猪时会请左邻右舍、亲朋好友一起撮一顿,被请的人家也不会客气。在土家族里俗有“鱼吃跳,猪吃叫”,就是说刚刚杀的年猪比其他什么时候的肉吃起来都要香。土家族每家每年都会养猪,一般每户养二、三头,多的也有养七、八头的。这些所养的猪除了用于卖肉挣钱,土家族人总会留一、两头用于自家过年时用。杀年猪时,主人家要准备好一盆糯米接猪血,蒸熟切成片状烘干,或加入五香在洗净的猪大腿内慢火熏干,就可做成土家族人特制的风味食品“血粑粑”,或炒或煮,都特别好吃。屠夫将猪杀后,会将肉按其部位砍成一块块的,分猪头、猪腿、猪屁股和块子肉等。猪腿多用于给岳父岳母拜年时用。猪肉砍好后在肉的表面涂上大量的食盐,然后放在大缸或大盆里腌上一个星期时间,待腌透后,将这些肉挂在炕上以熏成腊肉(熏制腊肉的部分请参阅彭善斌撰写的《苗儿滩腊肉》)。

年猪杀了,煻糁做了,接下来需要干的事便是打粑粑,粑粑是土家人过年时节必须准备的食品。打粑粑时,一般是左邻右舍几家人合在一起来打或者兄弟哥嫂至亲合在一起打,男女老少齐上阵,分工有序,有负责用甑子蒸的、有负责烧火的、有负责打粑粑的、有负责制作粑粑的,打粑粑的人一般都是几个家中身强力壮之人,妇女主要负责制作粑粑,打粑粑的人和制作粑粑的妇女人数要多,其他的程序一般只需要一个人就可以完成。

豆腐是土家族人过年时必备的一道菜。土家族人多聚于山区,丰富而甜美的山泉水为土家人制作的豆腐创造了特别优质的自然条件,用来自于大山之中的山泉水制作的豆腐口感特别香甜,吃起来更是回味无穷。

春联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秦朝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出现了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木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能够降鬼的大神“神萘”和“郁垒”的名字,以此来驱鬼镇邪。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在桃木板上题写联语以代替降鬼大神的名字。

最新土家族文化教案(汇总21篇)篇二十一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王昌龄的高尚品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王昌龄的高尚品质。

一。谈话激趣,导入揭题。(预设3’)。

师:现在大家已经是三年级了,我相信大家一定积累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背诵一首古诗。(两三位同学。适当点评。)。

在盛唐时期就有一位擅长写边塞诗的诗人,叫王昌龄。他不仅擅长写边塞诗,他还擅长写其他的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王昌龄写的诗。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指导书写)。

二、初读古诗,感知内容。(预设20’)。

1.解析试题。

师:“请你自己读一读诗的题目,想一想,说一说你从诗题中知道了什么?”

学生自读——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王昌龄在哪儿了?”、“王昌龄去干吗了?”(指导学生完整地解题。)。

师:你很聪明,有的文章一看题目就能看出是写什么的?

“送”是什么意思?你能给“送”组个词吗?(理解意思,点出送别诗)。

2.补充资料。

简介王昌龄。

3.初读诗句。

师:来,请你们读一读诗句,想一想诗句都写了什么?当然了,读是有要求的。(出示读古诗的要求:读正确、读流利、读好节奏。)。

(指名朗读,相机点拨,及时评价,指导朗读。)。

师:读得还不错,哪儿看不懂?(生回答。先借助注释自己解答——如果还有不懂的——请同学帮助——师解答。)。

预设1(前两句分析):我们理解诗意很重要的一种方法是借助注释学习,看看注释能不能帮到你。“寒”——自古逢秋悲寂寥,一场秋雨一场寒,“夜入”和“平明”——时间跨度,展开想象:前一天晚上到达吴地,第二天天刚亮就要送别他的朋友,或许他们很早就出门了,也可能他们彻夜未眠,不舍得这个离别时刻的到来。“孤”——组词解读,孤单,孤寂,送走好友后,楚山孤零零地立在那里,站在高楼上,放眼望去,江水茫茫,烟波浩渺,阴沉的景象仿佛诗人此刻的心情一样孤寂。

王昌龄也可能想到了很多,但是他却只叮嘱了辛渐一句话: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示冰心玉壶的图片和典故。)。

三、再读古诗,感悟诗情。(预设:10分钟)。

(补充资料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体会王昌龄的品质。指导学生再读,知道了意思,体会了心情,读出味儿。)。

预设: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请你写到黑板上。王昌龄面对这寒雨,这孤山,是分别的离愁,更是诗人的心声——无论多少凄风冷雨,诗人都坚如磐石,纵然孤身一人,也冰清玉洁。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面对这样沁人心脾的诗句,李老师也忍不住想读一读了,孩子们,你们可以闭眼想象。(师配乐朗读。)。

美妙的音乐,也想为你们的声音服务,谁愿意来尝试一下。(指名配乐朗读。)。

四。反馈检测,熟读成诵。(预设7’)。

师:孩子们,我们试着把这首古诗背诵一下吧。(生自由背诵,指名背诵。)。

师: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第一关:跟老师对诗句。(指名1——2名学生。)第二关:老师跟你对诗句。(学生先读诗题、作者和前两句。)第三关:我会背。(指名全诗背诵。)。

机动环节:

1.短暂的一节课的师生关系马上就要结束了,但是我们的情意并没有结束。李老师马上就要走了,你有没有想对李老师的话。(指名交流,指导学生创编送别诗。)。

2.我跟你们商量好了,想把小朋友们最优秀的作品展示出来,我们动笔把这首古诗写下来吧。

板书设计:

芙蓉楼送辛渐。

孤寂高洁。

冰清玉洁。

乐观坚强。

相关范文推荐

    精选讲述红色经典心得体会(通用18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培养,通过总结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请您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的例子,相信会对您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帮助。一、引言:红色经典是

    精选投资保底协议范文(17篇)

    总结范文的阅读可以让我们对自己的总结写作水平有更准确的评估。探索这些范文,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掌握总结的写作规范和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电话:______

    实用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心得体会(案例13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所获得的经验和感悟的总结。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阅读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路。段一:引言(20

    最优银行中青年员工心得体会(汇总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促使个人成长。以下是一些健身爱好者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健身锻炼积累了健康和身心的感悟。20xx年的夏天,带

    优秀养老金账户申请书范文(13篇)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自己的潜能和不足,进而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接下来,小编为大家分享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单位名称:。我于xxx

    最优克服玻璃心心得体会(汇总15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个对过去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过程,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记录成长,还可以激发我们更进一步的动力。阅读这篇心得体会让我受益匪浅,作者的观点和思考给了我很多启

    2023年第三阶段心得体会范文(19篇)

    写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和重视,通过分享自己的思考和经验,可以让身边的人获得启发和借鉴。在这段时间里,我遇到了很多困难和挑战,但也收获了许多快乐和成功

    实用签约协议书模版大全(21篇)

    在商业活动中,合同协议是构建信任、维护交易稳定的重要手段,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合同协议的范文,希望对您的合同起到参考作用。甲方:xx有限公司(

    优秀传统美德的心得(模板13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反思并改正错误,实现自我提升。请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些启发和提升作用。今天,看到着名画家

    实用幼儿园中班月总结月份(汇总12篇)

    幼儿园中班的学习过程中,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旨在全面发展孩子的个性和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幼儿园中班总结范文,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写出一篇完美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