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优秀5篇)

时间:2023-09-28 作者:灵魂曲最新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优秀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篇一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关于二月二龙抬头的'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篇二

从前,有一对夫妻到了四十几岁才生了一个儿子。俩人对孩子视若明珠,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

转眼孩子长到了九岁。一天,爹上山砍柴,娘在灶间做饭,孩子在门口玩沙子。那是一个春天的中午,太阳很好,小鸟在枝头唱歌,梨花雪白一片。

孩子玩得很开心,他堆了好多东西,有长长的围墙方方的桌子有圆圆的球还有弯弯的月亮。

忽然,平地刮起一阵旋风。这风很奇怪,没有丝毫征兆,来得急走得也快。一眨眼的功夫恢复平静,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唯独不见了孩子。

门前空空的,只留下一堆被风吹得走了形的沙子。

娘还在灶间忙着做饭,一点也不知外面发生的事情。饭熟了,爹也回来了。爹一边拿瓢舀水咕咚咕咚地喝,一边问,咱家小秃呢。娘说,不是在门口玩吗。爹的脸一下子白了,娘的脸上也出了汗。

俩人赶紧出去找,但找遍了全村也没有......

再说孩子。

风吹来时,孩子只觉得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孩子醒了,他睁开眼,四周空荡荡的,很冷很静。孩子害怕的大声叫娘叫爹,没人答应。他站起来四下打量,这里好像是个山洞,孩子跟爹进过这样的山洞,只是没有这个大也没有这个深。

突然,孩子愣住了,就在不远处,卧着一个巨大的怪物。那个怪物很大,它的半截身子比家里的院子还要大一些,身上有鱼一样的鳞片,亮晶晶的闪着光,头上有两只又粗又长的角,眼睛闭着,嘴里不断有热气呼出来。

孩子怕极了,哇哇大哭。突然怪物说话了,依然闭着眼睛。它说,小孩小孩你别哭,把我当成你大叔,你大叔我虽然胖乎乎,早晚把你送回你家屋。

孩子见怪物说话有趣,就停止了哭声,问你是谁。怪物说,我是龙。孩子破涕为笑,惊喜地大叫,闹半天你就是龙,原来这世上真的有龙,我爹和娘常讲你的故事。龙说,是啊我就是龙。

孩子说,你能把我送回家吗,我想娘想爹了。龙说,能,但现在不行,要等到明年的二月二我才能睁开眼睛,到时一定把你送回家去。孩子看了看两旁问,那我吃什么呢?龙说,你吃我嘴里的热气就行了。孩子不相信,热气怎么能吃呢?龙说,你凑上来吃吃就知道了。

这时,孩子真感到饿了。他想起娘中午做的是他最爱吃的瘩疙汤。于是,他走到龙身前,凑到龙的嘴边。孩子闻到一股很特殊的气味。这种气味说不出是香是甜,是苦是酸。它随着心里所想不断的变化着。比如孩子想吃的是瘩疙汤,热气就真好像变成了一碗漂着葱花的瘩疙汤,比如想吃的是白面馒头,热气马上就成了麦香四溢的又松又软的馒头。

孩子大口大口地吞吃着,一会儿就吃饱了。孩子毕竟是孩子,吃饱后就呼呼大睡。就这样,孩子住在了洞里,以吃龙嘴里的热气活命。

虽然山洞里只有孩子和龙,虽然龙一直闭着眼睛,但孩子并不寂寞。龙会讲很多故事,很多爹娘不知道的故事,孩子还会爬到龙的身上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从龙的尾巴爬上去到龙的头滑下来,或者两只手抱着龙角转圈圈。

但孩子觉得最好玩的还是在龙的背上跳,龙背又软又有弹性,好玩极了。有时龙也会哗哗地笑,那是孩子踩到了它的痒痒肉。跳累了,孩子就在龙背上呼呼大睡,龙就会轻轻扭动身体,把孩子滑到它柔软舒服的皱褶处。听着孩子安详的呼吸声,龙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满足和幸福。

如此这般,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

这天晚上,孩子在龙背上玩累了,滑下来时发现龙在掉泪。龙的眼泪像小溪一样源源不断地从紧闭的双眼里流到地上,在一个低处积成了水洼。

孩子惊讶地问,龙你为什么哭了。龙伤心地说,孩子,明天就是二月二了。孩子欢呼起来,大喊,我可以回家喽。孩子喊完,又觉得不对,因为他想起来,如果回了家,就再也见不到龙了。

这段时间,孩子跟龙有了感情。想到跟龙就要分别,想到跟龙在一起的这段快乐时光,孩子也伤心起来,搂着龙哭了。孩子的泪落到地上,落到龙的眼泪中,他们的泪合在一起,缓缓流入那片小小的水洼......

第二天,孩子醒来的时候,龙已经睁开了眼睛,正深深地凝视着他。孩子看到了龙的眼睛,很大很亮很美,像一汪水像一片星星,望着他的样子,像娘也很像爹。孩子终于见到了龙的眼睛,这也意味着要跟龙分别了。

龙让孩子骑到它的头上,抱着它的两只角,并且一再叮嘱孩子闭上眼睛,不管听到什么声音,千万不要睁开。孩子照着做了,龙问好了吗?孩子说,好了。

孩子感到龙飞了起来,觉得身子像是风一样,很轻很快,他感到耳边有山,有河,有云,有鸟……但始终牢记着龙的话,一直紧闭着眼睛。

过了好久好久,孩子觉得身子落在了地上。龙说,把眼睁开吧。孩子睁开眼,发现已经到了家门口。可是房子已经很破,跟他离开时完全不一样了。龙说,快回家吧,我要走了。孩子紧紧抱着龙角大哭着不肯下来,龙也不舍得孩子,但不舍也要分别。龙轻轻抖动身子,孩子慢慢滑到地上。

孩子觉得空中有雨样的东西落下时,只望见了龙的尾巴。那条绝美的他曾无数次在上面玩耍过的龙尾在空中优美的一划,就什么也看不到了。孩子极目四望,周围空空的,只有风。

进了屋,孩子看到一个老太婆和一个老公公坐在炕上打盹,仔细看,是娘和爹。他们都老了,原来山洞的一天就是家里的一年。孩子不见了,娘整日啼哭,后来哭瞎了双眼。爹唉声叹气,家里没有了笑声。

孩子说了自己的奇遇,爹娘朝着天空磕了无数个响头,孩子失而复得,全家团聚,想多高兴就有多高兴。

新的生活开始了,一切都恢复了原来的样子,只是孩子夜里总会想起一双眼睛,想着想着,就会泪流满面。

作者:秦辉

公众号:独饮十五行

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篇三

中国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谚语。在中国北方,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据资料记载,这句话的来历与中国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和农业节气有关。

中国古代天文学观天模式,在周天黄道确定28个星座,称为28宿。古人将这28个星宿按照东南西北分成4宫,每宫7宿,并按照它们的形象将四宫附会为4种动物。其中,东宫7宿被想象成一条南北伸展的巨龙,由30颗恒星组成。

恒星是相对不动的,当地球公转的位置使巨龙星座与太阳处在同一方向时,太阳的光芒就会淹没掉星光,人们就会看不到天上的那条巨龙;而过一段时间以后,地球的位置转移了,巨龙星座又会重新出现,周而复始,古人找到了这个规律,并以它来判断时令。

当被称为“龙角”的东宫7宿的第一宿出现于地平线上的时候,正值春天来临,所以,古人将它的出现作为春天的标志。而此时,恰逢中国农历二月雨水节气前后,由此产生了“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云:“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龙抬头,过了二月二新的一年才算正式开始了,让我一起来迎接这美好的一年吧。

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篇四

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当然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可吃春饼却是普遍习俗,明《酌中志》一书中就有记载:“二月初二日,各家用黍面枣糕,以油煎之,或白面和稀摊为煎饼,名曰‘熏虫’”。

二月二龙抬头读后感谢谢篇五

相传,武则天当了皇帝,玉帝便下令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但司掌天河的玉龙不忍百姓受灾挨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后,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宫,压在一座大山下面。山下还立了一块碑,上写道:龙王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人们为了拯救龙王,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猛然想起,这玉米就象金豆,炒开了花,不就是金豆开花吗?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专让龙王和玉帝看见。龙王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就大声向玉帝喊到:“金豆开花了,放我出去!”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只好传谕,诏龙王回到天庭,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从此以后,民间形成了习惯,每到二月二这一天,人们就爆玉米花,也有炒豆的。大人小孩还念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有的地方在院子里用灶灰撒成一个个大圆圈,将五谷杂粮放于中间,称作“打囤”或“填仓”。其意是预祝当年五谷丰登,仓囤盈满。节日时,各地也普遍把食品名称加上“龙”的头衔。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