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梦幻溪(优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ZS文王最新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 大班音乐活动教案梦幻溪(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篇一

这首瑞典乐曲《梦幻溪》为小调乐曲,曲式为ab曲式,音乐旋律优美动听,故事的牵引,让孩子们走进圆圆和溜溜两位主人公的梦幻世界,并在优美的旋律当中一起翩翩起舞,用美妙的声音、用柔美的肢体跟着音乐一起来绘画,装饰着美好的嘉年华会。

1、 通过肢体游戏、道具律动,感应乐句的优美,并充分体验与同伴共舞的快乐。

2、 感应ab曲式。

1、 故事挂图,音乐《梦幻溪》

2、 飘带人手一件,红黄蓝绿四组纱巾若干。

1、 重点:用肢体、飘带表现出四大乐句的优美旋律。

2、 难点:初步用手和飘带划出a段音名的高低旋律

1、 看图讲述,师生共同体验嘉年华的快乐时光。

1、 老师轻哼音乐旋律,幼儿静静聆听,老师引导幼儿用手画出代表乐句的涟漪(乐句配上语词:小圆点慢慢变大了…………)

2、 a段:教师哼唱唱名旋律并用手臂飘点出旋律之高低,幼儿模仿。

b段:在空中用手轻柔的画出4个乐句。

师:你会一边听着音乐,一边用着你的小手、脚、肩膀、身体,画出好看的水纹线吗?试一试吧!

1、a段:聆听老师哼唱旋律,并用飘带上下飘荡划出旋律之高低。

b段:在四周的空间画出乐句的线条,或画出水面的涟漪状。

2、双人接龙游戏。

1、全体围圈,师板书唱名旋律,并尝试引导幼儿模唱a段的唱名旋律。

2、小组游戏:音乐划船(四人一组,各手持红黄蓝绿纱巾一件作浆)

a段:四人一组手持纱巾船浆做划船向前状,

b段:四人依乐句接龙画出四个涟漪。

1、请小朋友一起把纱巾叠好,放回原处。活动结束。

指导幼儿完成游戏用书

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篇二

活动目标:

1、了解石头的外形及属性,能用肢体造型来表现软和硬。

2、初步学会念儿谣,尝试用石头堆叠游戏、语词节奏来感应音效次数。

3、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熟悉语词并感应音效次数。

活动难点:肢体造型感应柔软与尖硬,并尝试能看指挥进行合奏。

活动准备:

1、音乐vcd、故事挂图

2、大布袋1个,袋子里装一些软、硬、粗糙、平滑的物品。

3、纱巾、布球、石头、水袖、蛙鸣筒、软垫若干。

四、队形

幼儿半圆就坐在软垫上

活动过程:

一、暖身部分

1、故事引导

蜂,他要大家想想有谁能和小蜜蜂一起玩呢?

2、造型活动

(1)老师:有什么东西不是轻轻的,也不是软软的,不怕小蜜蜂的.针(引出石头)。

(2)你们会用身体做出坚硬的造型吗?

(3)幼儿:做各种坚硬的造型。

(4)老师:推压学生,测试是否如石头坚硬

二、儿谣《石头》

(一)软与硬的触感

1、游戏《摸一摸》::请幼儿逐个闭目老师事先准备在大袋子里的物品,并描述触感。

2、出示石头,请幼儿说说触摸石头的感受。

3、石头可以做什么?(建筑、作画、游戏……)

(二)观察外形、练习堆叠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小石头的儿谣,请大家一起来听听儿谣里说了是什么?(第一遍音乐)

1、小朋友们来说说,儿谣里都说了什么?(启发幼儿学念儿谣)

2、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教师念谣并随音乐做相应的语词动作。

3、幼儿每人手拿三颗石头(先随老师念谣练习放石头和捡石头,注意休止符),依语词做动作。

4、请幼儿欣赏第二遍音乐,边学念谣边玩石头游戏。

(三)石头乐器

感应次数:刚才,我们和几个石头玩游戏啦?如果只有两颗石头还能玩游戏吗?怎么玩

1、幼儿每人两个石头

(1)语词节奏:念儿谣并走出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步伐停止,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演奏数目。

2、两部合奏

(1)语词节奏:小石头数颗包入水袖,e奏语词节奏。

(2)石头数目: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3、三部合奏

(1)前奏:蛙鸣筒m刮奏拍子

(2)语词节奏:小石头放入水袖me奏

(3)石头数目:两个石头m依语词数目来互敲石头

(四)石头造型,创意想象排图案

1、分成4人一小组,各组在软垫上模仿老师排出一样的图案。

2、创作:自由创作各式图案,大家欣赏。

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篇三

1、引导幼儿体会、感知歌曲中优美,富有幻想的意境,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幼儿主动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启发幼儿根据歌曲的旋律、节拍,唱出优美、舒缓的韵味,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3、通过学习演唱3/4拍歌曲,使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歌曲的特点。

歌曲课件、音乐教学磁带、录音机、自制长鼓、朝鲜族服装等。

一、导入:

请幼儿听两段不同的音乐(曲一:活泼欢快的二拍子歌曲;曲二:《小白船》伴奏音乐),自由表演动作。

二、展开:

(一)帮助幼儿掌握歌曲节奏特点、熟悉歌曲旋律。

l、提问幼儿:刚才的两段音乐有什么不同?哪段音乐是三拍子的?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出三拍的强弱规律。

2、组织幼儿跟随歌曲音乐练习三拍子节奏。

(二)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并学习歌词。

l、教师介绍歌曲名称并示范演唱歌曲。

3、幼儿看课件完整欣赏歌曲。要求幼儿记住歌曲中最喜欢或是最优美的歌词。

4、根据幼儿分别说出的歌词,结合课件,引导幼儿学习歌词。

(三)通过不同的演唱形式,引导幼儿学习演唱歌曲。

1、请幼儿用自然的声音小声完整跟唱歌曲。

2、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4、通过歌曲接龙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掌握歌曲。

5、为幼儿提供场景和“小船、小兔”等道具,分组演唱,激发幼儿的演唱兴趣。

6、请幼儿集体完整地把歌曲演唱给客人老师听。

(四)通过观察朝鲜族服装和欣赏朝鲜族舞蹈,引导幼儿了解《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1、启发幼儿通过教师身上的朝鲜族服饰,初步认识和了解朝鲜族,知道《小白船》是一首朝鲜族民歌。

2、请幼儿欣赏教师表演的朝鲜族舞蹈。

三、结束:请幼儿背上“长鼓”,伴随小白船的音乐,与教师一起载歌载舞。

《小白船》是一首3/4拍子的朝鲜族民歌。它的旋律优美、舒缓,整首歌曲由四个乐句组成。歌词把弯弯的月亮形象地比喻成小白船,在银河里飘呀飘。把神话传说中月亮上的桂花树、小白兔情景化、动态化,仿佛把人们带到一种梦幻、优美的意境中,歌曲的内容生动形象、富有幻想,易于理解,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首歌曲的重点是引导幼儿学会正确演唱3/4拍子歌曲。难点是启发幼儿感受并演唱出歌曲优美、舒缓的韵味。

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篇四

活动目标

1、探究纸杯的声音以及多种玩法。

2、培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相互配合。

3、使幼儿学会用肢体动作配和游戏的玩法。

4、培养幼儿手眼协调的.能力。

5、遵守游戏规则,锻炼反应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练习几种纸杯游戏的玩法。

难点:游戏规则的掌握。

活动准备

1、准备进教室的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

2、歌曲《娃哈哈》录音、录音机

3、纸杯人手一个

活动过程

教师带幼儿随音乐《掀起你的盖头来》边做动作边进教室

一、导入部分

1、出示一个纸杯提问:这是什么?能用来干什么呢?

2、你知道它能怎样发出声音吗?

3、教师小结:它的用处很大,它还可以和我们小朋友玩游戏呢。

二、新授

1、放录音《哇哈哈》教师引导幼儿拍手打节奏(熟悉音乐旋律)

2、今天我们要用这首歌曲来做游戏《传纸杯》

3、把全班幼儿分成五组,每组8人

4、用“闯三关”的方式来玩游戏,由易到难

第一关规则:一拍一动,

第一拍双手端起纸杯,

第二拍从右手边传给旁边的小朋友。

(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练习)

第二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传纸杯(教师带幼儿练习)

第三关规则:第一、二拍拍手,

第三、四拍双手交替拍纸杯的底部,

第五、六拍在拍手,

第七、八拍传纸杯

(重点练习这一关,指导幼儿熟悉玩法)

三、结束部分

集体最后用第三关的方式练习传纸杯的游戏(巩固练习)

四、活动延伸

除了传纸杯我们还可以尝试传沙包、传皮球等游戏,我们现在就一起去操场玩吧!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我采用逐层深入的方法,让幼儿边玩边学,在玩中感受音乐,在感受音乐的同时玩游戏。是整个课堂有了趣味性,本次活动我叫重视孩子间的相互合作意识,传纸杯的几种方法都需要相互密切配合,才能完成游戏。

本次活动还算成功,但仍有一些不足之处:

1、对每一关的游戏规则讲的不够清晰,我有些高估孩子。

2、对接受慢的幼儿照顾不到位。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改进不足,争取使幼儿能从多发面得到发展。

音乐千条线活动反思篇五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生活习俗,激发幼儿了解少数民族的情感。

2、用简单动作表现蒙古族舞蹈。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通过教师讲解舞蹈动作学会跳。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地垫每人一个,有关蒙古族图片若干,视频课件,舞蹈视频一段。

活动过程:

(一)以蒙古族小客人导入,让幼儿了解蒙古族服饰特点。

(二)结合课件,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蒙古族风俗习惯。

1、视听结合,初步感知。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重点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表现蒙古族的风俗特点、

2、再次观看课件,了解蒙古族“那达慕”会。

提问:“那达慕”会上举行了哪些活动?

(三)出示蒙古族舞蹈视频,激发幼儿兴趣。

1、引出蒙古族舞蹈的主要动作(勒马手)(扬鞭手)

2、教师指导规范幼儿动作。

3、教师讲解舞蹈节奏。

4、师幼共同表演蒙古族舞蹈。

(四)再次表演分组表演

(五)结束活动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