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LZ文人最新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篇一

所谓“责任课堂”,简言之,就是负责任的课堂。责任课堂要求教师对知识的准确性负责,对思维的严密性负责,对方法的科学性负责,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负责,对能力的提高负责,对自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负责,进而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具体而言,责任课堂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基于责任的课堂”。(教学管理论文)即从课程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阵地。二是“基于课堂的责任”。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重要的教与学的舞台,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牢固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不断推进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责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主体参与策略

责任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生成及问题解决。这是一项全方位的教学策略,授课前要引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课堂上要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并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实践和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导师”;同时,教师也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师益友”――不再以“讲课”为主,而是以“导课”为主;不再是一位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一位穿针引线的“联系人”。

(二)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可改变过去学生单向接受学习的状况,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构建责任课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借助情境引发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深入一个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悉心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讨论、交流的小组,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展示和点评反馈。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从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通过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互帮互教,达成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精讲精练”策略

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必须做到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适度适量;课外作业不但要控制量,而且要分层布置。因此,责任课堂还强调“精讲精练”策略。“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生生双向活动,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精讲”中,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直观(感性)到抽象(理性)的特点,且以直观启发为主时,采取“观察操作概括”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已知(旧知)到未知(新知)的特点,且以精讲启发为主时,采取“自学精讲理解”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问题)到证明(论证)的特点,且以发现启发为主时,采取“问题讨论发现”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范例(个别)到通类(一般)的'特点,且以范例启发为主时,采取“示范理解运用”的策略。“精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例题和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分层次地练,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nextpage]

二、责任课堂的教学实施

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责任课堂的教学实施,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和主体性教学理论具体化的课堂操作形态,分为自主性学习、反馈性质疑、参与性讨论、点拨式精讲、生活化实践这五个阶段。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一)自主性学习阶段: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在责任课堂的构建中,我们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热情的激发,通过内外合力,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例如,在自读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于是,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及可以证明这件事情的证据。学生在凝神静思后,纷纷主动表述自己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以及“曾经生活”的证据。随后,我再次带领学生寻找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于有了情境铺垫,学生顺利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二)反馈性质疑阶段:引发质疑,启迪思维

责任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辩论,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时,可采取“倒嚼甘蔗”的方法,重点抓住文章最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导入――同学们读过课文后,有没有发现,作者对老王照顾有加,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看不起他,为什么最后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走入文本,在研读中去不断明确“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再去寻找“幸运的人”为什么对“不幸者”愧怍的原因;进而明白:这是一篇作者反省自己、表达忏悔和愧怍之情的纪实性散文,真正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作者如何赞美老王的朴实、厚道和善良,而是为了真诚地表达因当初对老王的不平等、不尊重而生发的忏悔和愧怍之情,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三)参与式讨论阶段:合作探讨,深入交流

责任课堂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式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就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积淀素养。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可先抛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这个问题;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也可提出“法理与情理谁更重要”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时,一些精彩激辩和话语交锋会“闪亮登场”。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获得提升。

(四)点拨式精讲阶段:及时释疑,精讲总结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尽管用边讲边问的点拨式教学方法代替了“满堂灌”,但仍存在由于问题设计不合理,反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现象。责任课堂强调问题的质与量以及呈现方式,即问题应当少而精,并有一定的层次,要在问题之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教学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一文时,我让学生重点思考三个问题: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不同地方的“雨景”?作者为什么说是“冷雨”?“冷雨”为什么不用看,而用“听”?这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主问题,既是由浅入深的问题,也是可以成为深层次课堂教学研讨的“链式问题”。在学生交流答案的过程中,及时释疑,并作总结。

[nextpage]

(五)生活化实践阶段:联系实际,亲历现场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并落实在自身的社会行为之中。这是责任课堂的又一核心内容。教师可利用各种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泰州长江大桥,了解建筑力学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结合电磁感应的教学,参观泰州电厂,等等。参观的同时,对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的参观和调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眼目睹物理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培养了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责任课堂的教学机制

责任课堂的教学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转变观念,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责任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一讲)、单向(师一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的境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而责任课堂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纠错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课堂责任。以责任强化为动力,以目标达成为核心的责任课堂,必须从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表达力,达成课堂的高效益。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责任课堂就是要让他们改变学习行为,转变学习方式,参与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在充分实现预习反馈、目标展示、合作探究后,通过点拨延伸和达标测评,最大限度地达成“以学定教”。

四、责任课堂的评价机制

责任课堂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课堂,因此,要着力改变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模式,要建立新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标准,特别是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一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责任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能够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下,更不是为了教学管理的需要。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发展性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献言献策,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增进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从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意识等方面作出评价。我们淡化以分等和奖惩为特征的教师评价模式,努力构建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二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责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状态应当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学生的学习生态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的评价。而学习知识的生态评价重点是基本性、基础性、过程性、策略性――看学生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获得了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与自我调控的能力;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否有利于增强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可见,责任课堂的评价改革就是要全面形成师生的自我目标认知和自我发展动力,建立以师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责任课堂下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篇二

孙学芳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第四中学)

关键词:课堂教学;合作学习;伙伴;效率

根据先学后教的新教学模式,学生的合作学习尤为重要。其中,对于前面的自学部分,教师一定要精心设计导学案,指定时间、指定内容,让学生当堂自学,讨论问题,解决问题,让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独立完成,难度系数要低。

经过自主学习,学生大量的问题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去解决。因此,教师要以小组为单位,实行一种师生、生生互动的学习方式,即“合作学习”。实践说明再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替代伙伴关系,从某种程度来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尤其是学习好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困生的指导尤为重要,并且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对优生而言,辅导的过程就是反复巩固的过程,对学困生而言,辅导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一定要向学生解释清楚这个双赢的局面,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对学生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把全班学生搭配成若干异质学习小组,一般4~6人为一组。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遵照自愿的原则,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组内学生的探究和互助活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师生在宽松开放的学习气氛中,可以共同探究、合作商讨、彼此争论、畅所欲言。合作学习既便于教师发挥其“导演”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扩大了学生探究的空间,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课堂最精华的部分就是小组合作展示成果,教师可以通过他们的展示,来摸清他们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知识还需要教。同时各小组展示合作成果,学生分享学习经验,最后教师点评。有趣的是,周五的地理自习课上,我亲历一次,我发现老师不在场的情况下学生更能毫无掩饰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哪怕是简单的问题,都会进行热烈的讨论,没有老师在场时的羞怯;同时课代表可以放开胆量进行知识的讲解,没有了老师在场时的拘谨,很放得开,并且当课代表讲完习题以后,学生都给予热烈的掌声,效果出乎我们的意料。问卷调查后发现,学生受益匪浅,课代表也觉得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一举两得。可以说,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竞争、合作和个体化行为并存,小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彼此讨论,互教互学,学生之间通过融洽的合作既提高了自己,又帮助了他人,他们学到的.知识更多,学得也就更愉快。从而大面积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目前,我们在教学中也经常开展小组活动,但由于我们对小组活动缺乏研究、学生认识不够等多种原因,小组活动的效果不理想。有的小组气氛热烈,兴趣浓厚,有的小组不成功,无话可说,学生觉得很枯燥,小组活动成了空架子。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我觉得主要是小组的安排要合理,一个小组中既要安排性格外向型的学生,也要安排性格内向型的学生。因为在学习交流中,外向型学生的强烈表现欲可以带动内向型学生的参与意识。其次,注意编组要小,这样可以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发言机会。活动时,前面的学生回过头即可,非常方便。同一小组中,学生的语言能力有强弱、学习成绩有高低、学习方法有差异,把这些学生编成一组,做到互相影响,取长补短。学生分组后如有需要,还可以交换座位,使他们对同伴保持新鲜感。

在展示过程中有的学生积极主动,很容易成为小组活动的中心,而有的学生不主动,不多发言,只听别人说,不发表个人意见。久而久之,这样的学生就容易不合群,认为小组活动与他们无关,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多鼓励,适时引导,让他们敢开口,敢自己争取发言的机会,从自己的发言中找回自信,融入小组活动之中。

在课堂上,学生展示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可以针对书面内容自编情景剧,扮演角色体会情景法,请几组学生到前面表演,给他们以展示小组活动成果的机会,同时也请台下的学生指出他们的优点和错误,并评出表演最佳组合,让学生有竞争意识。最后教师也给予适当的评价,坚持以鼓励为主,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使每个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总之,通过小组成果展示,感受积极学习价值的学习方式将一改传统教学过程中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学生将更加主动参与教学、更加乐于探究问题、更加勤于动手实践,学生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将变得更加愉快、和谐、自然。

参考文献:

乔宇。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课堂中的运用模式探究[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

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篇三

高效课堂如何展示,交流展示是整个课堂的主旋律,学生的“动”应贯穿于整节课堂的始终。通过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来展示预习的成果,以达到更好的掌握每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且能够活跃思维,锻炼勇气,培养能力,塑造人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要有让全体学生参与的意识,调动更多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有目的的“动”,有针对性的“说”,主动求知,以学促教。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并且准确地阐述自己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和意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合理的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拔者的作用,才能激发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让学生喜欢学习,学会学习,擅于学习。

一、创设情境,设计吸引学生的课堂活动

兴趣在学习活动中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求知欲的主要因素。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经验和教材特点,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活动,用蕴含数学信息的故事、游戏、图片,创设各种生动形象的,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如资阳市外国语实验学校蔡勇全老师设计集合的`含义与表示这节课时的情境:

二、展示方式,灵活多样、因时而宜

1、口头展示:概念的形成、现象的描述等这些内容丰富,容量大的内容。

2、板书展示:定理的证明,推理、探究的过程、例题的详细解答等。

3、投影仪展示:不方便简单阐述、尤其是学生的错解展示。

4、实物模型展示:学习空间图形内容可以提前让学生制作,通过学生的展示、比较,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

三、展示流程,有条不紊、稳扎稳打、全面完成课堂目标

(一)独立学习,称为独学。

(二)组内探讨。由小组长组织在组内进行的展示,探讨本节应掌握的知识点,解决最为基础的问题,自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并由小组长将组内交流还未解决的问题或一些生成性的问题汇报给老师,便于教师把握学情,为班内展示做好铺垫。

(三)班内展示。在实践教学中,有的老师在学生小组讨论、交流之后,就让学生分组或自荐按照顺序把学习任务中的内容一个一个都展示出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不能抓住重难点;也有的老师只注重学习任务的展示,认为只要把学习任务中安排的内容完成,就达到了教学目标,忽略了课堂内容的适当拓展和延伸。展示是确保所有学习问题全面解决和学习深化的环节。展示环节既要展示导学案中问题(或某训练题)的解决思路,也要展示新生成问题的解决思路及未解决问题的阻碍所在。展示不是公布导学案中问题的答案,要注重体现“四性”:问题性、层次性、互动性、创生性。

(四)教师间的相互展示,相互学习,提升备课质量。做一个终身学习的教师,我们学习的对象可以是我们的同事,也可能是我们的学生。这样才能让我们不断成长。

四、要提高课堂展示的有效性,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结合学生实际,老师要精心备好每一节课。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要让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体现。精心设计提问,所提问题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环环相扣。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机会展示,并且踊跃去展示。

(二)注重细节、引导展示的学生开展互动

如果学生在展示中,只是在说答案,教师引导学生用“讲”来完成展示的内容,尤其是新知,教师还是要强调,有些知识学生讲不到的,教师可以装糊涂去问他,这样一方面可以让他的讲解更全面,另一方面也使其他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透。引导同学积极回答他组提出的问题。使全体同学在展示环节都处于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事可做。

(三)确保展示有序、有效展开,确保各类同学都有展示的机会。

在展示完成后,点评尤其重要。展示和点评要关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展示要有侧重,什么问题该a展示,什么问题该b展示,什么问题该c展示,谁来点评,教师在备课设计时就要设计好,确保展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展示人和点评人要提前准备好,教师要在巡回指导时给予特别关注;三是用多种方式展示,但一定要多用板书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认真思考,努力将当堂内容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教师要在学生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即时评价时,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宏亮、语言表达,可以评出最佳表现个人和学习小组。

(四)努力做到新课改中提出的“三、四、五、六”教学行为。

1、展示课堂“三允许”:即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保留不同看法;允许学生向教师质疑、提意见。

2、展示课堂“四不讲”:即学生能说的不讲;学生能研究出来的不讲;学生能自己操作的不讲;学生能自己得出的结论不讲。

3、展示课堂“五转移”:即由过去的讲明白向现在的学生自悟明白转移;由教师提问为主向学生提问为主转移;由强制性课堂管理向科学自主开放式管理转移;由过去教师演示向现在的学生自己参与教学实验转移;由老师抄题考学生向学生自己出题转移。

4、展示课堂“六让”:即书本让学生看;思路让学生讲;问题让学生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想;实验让学生做。

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篇四

所谓“责任课堂”,简言之,就是负责任的课堂。责任课堂要求教师对知识的准确性负责,对思维的严密性负责,对方法的科学性负责,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负责;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负责,对能力的提高负责,对自我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负责,进而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具体而言,责任课堂包含两方面的内涵,一是“基于责任的课堂”。(教学管理论文)即从课程建设的高度,重新审视我们的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责任感和健全人格的阵地。二是“基于课堂的责任”。课堂是教师与学生重要的教与学的舞台,学校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目的,牢固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不断推进学生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改革。

一、责任课堂的教学策略

(一)主体参与策略

责任课堂要充分调动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课堂生成及问题解决。这是一项全方位的教学策略,授课前要引导学生自学、提出问题;课堂上要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并能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明辨是非;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后实践和评价中,进行自我反思。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导师”;同时,教师也是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良师益友”――不再以“讲课”为主,而是以“导课”为主;不再是一位居高临下的“说教者”,而是一位穿针引线的“联系人”。

(二)合作学习策略

合作学习,可改变过去学生单向接受学习的状况,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更好地构建责任课堂。在合作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融入教学活动――合作学习开展前,教师借助情境引发问题;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深入一个个学习小组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悉心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讨论、交流的小组,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合作学习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结果展示和点评反馈。通过这样的合作学习,学生能从不同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对问题的理解更加丰富和全面,并通过同学之间的取长补短、互帮互教,达成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三)“精讲精练”策略

要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就必须做到学生的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适度适量;课外作业不但要控制量,而且要分层布置。因此,责任课堂还强调“精讲精练”策略。“精讲”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师生双边活动和生生双向活动,且从学生实际出发,突出教材重点,准确地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特征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给学生认识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精讲”中,教师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直观(感性)到抽象(理性)的特点,且以直观启发为主时,采取“观察操作概括”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已知(旧知)到未知(新知)的特点,且以精讲启发为主时,采取“自学精讲理解”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假设(问题)到证明(论证)的特点,且以发现启发为主时,采取“问题讨论发现”的策略;当教材内容的组织具有从范例(个别)到通类(一般)的'特点,且以范例启发为主时,采取“示范理解运用”的策略。“精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选择少而精、且有层次的例题和习题,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练、分层次地练,并力争做到当堂巩固,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

[nextpage]

二、责任课堂的教学实施

学生主体参与下的责任课堂的教学实施,是主体性教育思想和主体性教学理论具体化的课堂操作形态,分为自主性学习、反馈性质疑、参与性讨论、点拨式精讲、生活化实践这五个阶段。下面以语文学科为例,加以阐述。

(一)自主性学习阶段:创设情境,激发热情

在责任课堂的构建中,我们特别强调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习热情的激发,通过内外合力,使学生专注于学习。例如,在自读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课文时,许多学生不明白究竟什么是“今生今世的证据”。于是,课堂上,我首先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时印象最深刻的事情,以及可以证明这件事情的证据。学生在凝神静思后,纷纷主动表述自己最深刻的童年记忆以及“曾经生活”的证据。随后,我再次带领学生寻找刘亮程的“今生今世的证据”。由于有了情境铺垫,学生顺利实现了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二)反馈性质疑阶段:引发质疑,启迪思维

责任课堂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成为学习的主体,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问辩论,勇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如教学杨绛先生的《老王》一课时,可采取“倒嚼甘蔗”的方法,重点抓住文章最后“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来导入――同学们读过课文后,有没有发现,作者对老王照顾有加,既没有在物质上亏待老王,也没有在精神上看不起他,为什么最后却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此,让学生带着问题重新走入文本,在研读中去不断明确“幸运的人”指谁,“不幸者”指谁,再去寻找“幸运的人”为什么对“不幸者”愧怍的原因;进而明白:这是一篇作者反省自己、表达忏悔和愧怍之情的纪实性散文,真正的写作目的并不在于作者如何赞美老王的朴实、厚道和善良,而是为了真诚地表达因当初对老王的不平等、不尊重而生发的忏悔和愧怍之情,使学生从更深的层次上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题。

(三)参与式讨论阶段:合作探讨,深入交流

责任课堂的教学强调学生的参与式讨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就一些重点、热点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和思考中,自然而然地接受知识、培养能力、形成习惯、积淀素养。例如,教学《雷雨》一课时,可先抛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这个问题;教学《威尼斯商人》一课时,也可提出“法理与情理谁更重要”的问题――引起学生兴趣,引发学生讨论。当学生积极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时,一些精彩激辩和话语交锋会“闪亮登场”。随着讨论的深入,学生的思辨能力将获得提升。

(四)点拨式精讲阶段:及时释疑,精讲总结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教师尽管用边讲边问的点拨式教学方法代替了“满堂灌”,但仍存在由于问题设计不合理,反而影响学生的主动思考的现象。责任课堂强调问题的质与量以及呈现方式,即问题应当少而精,并有一定的层次,要在问题之间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例如,教学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一文时,我让学生重点思考三个问题:文章中写了哪几个不同地方的“雨景”?作者为什么说是“冷雨”?“冷雨”为什么不用看,而用“听”?这三个问题是这篇文章的主问题,既是由浅入深的问题,也是可以成为深层次课堂教学研讨的“链式问题”。在学生交流答案的过程中,及时释疑,并作总结。

[nextpage]

(五)生活化实践阶段:联系实际,亲历现场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去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并落实在自身的社会行为之中。这是责任课堂的又一核心内容。教师可利用各种社团活动和研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例如,在物理学习中,我们组织学生参观泰州长江大桥,了解建筑力学在桥梁建设中的应用;结合电磁感应的教学,参观泰州电厂,等等。参观的同时,对内容进行讲解,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参观结束后,要求学生写观后感,以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这样的参观和调查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亲眼目睹物理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而了解到物理学的重要性,培养了研究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责任课堂的教学机制

责任课堂的教学机制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转变观念,实现师生、生生互动。责任课堂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从根本上克服传统课堂的弊端。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调(听一讲)、单向(师一生)、单一(教材)、滞后(反馈不及时)、被动(教师带着学生学习)的境况限制了学生的手脚,扼杀了学生的思维。而责任课堂通过一个“转变”(师生角色的转变)、两个“前置”(问题前置、学习前置)、三种“方法”(自主、合作、探索)、四种“形态”(展示进行交流、点拨实现提升、纠错进行落实、开放实现拓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二是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课堂责任。以责任强化为动力,以目标达成为核心的责任课堂,必须从注重课堂环节、程序的编制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断培养学生的思维力和表达力,达成课堂的高效益。三是改进教学方法,打造“生本课堂”。对于学生来说,责任课堂就是要让他们改变学习行为,转变学习方式,参与小组学习,做到独学、对学、群学,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相互质疑。在充分实现预习反馈、目标展示、合作探究后,通过点拨延伸和达标测评,最大限度地达成“以学定教”。

四、责任课堂的评价机制

责任课堂是对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课堂,因此,要着力改变单纯以学生的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模式,要建立新的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的标准,特别是要促进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评价。一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评价。责任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是能够促进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而不是为了区分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下,更不是为了教学管理的需要。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诊断性的、形成性的、发展性的。在评价的过程中,要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和专业发展献言献策,帮助教师改进教学过程、增进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从教师的教学态度、责任意识等方面作出评价。我们淡化以分等和奖惩为特征的教师评价模式,努力构建以自我反思、自我评价、自我发展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二是对学生学业的评价。责任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发展状态应当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聚焦点。学生的学习生态评价包括学生学习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的评价。而学习知识的生态评价重点是基本性、基础性、过程性、策略性――看学生是否揭示了以某一内容为基础知识结构本身的逻辑规律性,课堂教学内容是否为学生主动探索新知提供了必要的生长点;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否获得了关于怎样学习、怎样记忆、怎样思维的一般方法与感悟,从而增强自我教育、自我学习与自我调控的能力;看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是否具有应用价值,是否有利于增强实践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等等。可见,责任课堂的评价改革就是要全面形成师生的自我目标认知和自我发展动力,建立以师生自我设计、自我实现、自我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机制。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责任课堂下的有效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课堂展示活动主持词篇五

一、“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flippingclassroom),是一种新兴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林地公园高中。后经萨尔曼汗和他创立的可汗学院的大力推动,“翻转课堂”开始为众多教师熟知,并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教学模式。所谓“翻转课堂”,就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授课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研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以来,我国对翻转课堂的研究和实践日益增多,研究主要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设计模式以及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具体实践反思方面。纵观国内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文献,特点是:介绍多于研究,理论分析多于实践应用,且多集中在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探讨,涉及高校教学应用研究较少。特别是有关于高校大学语文“翻转课堂”的教学研究及实证研究还相对空白。

二、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大学语文作为一门在全国高校非中文专业普遍开设的人文类公共基础课,是高校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它对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尽管很多教师和学校为此目的做出了努力和尝试,目前大学语文教学在信息输入和学生内化吸收阶段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在信息输入阶段,大学语文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讲座式教学。由于内容多,学时有限,课堂缺乏师生间的互动,这就导致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意识淡薄。其次,在学生知识内化阶段,学生缺乏对语言反复探究、品味、使用的群体性合作环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首先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信息传递”,然后学生在课下进行“吸收内化”。而“翻转课堂”则翻转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学生在课前利用教师分发的音视频等材料自主学习课程,完成“信息传递”,原本课下的“吸收内化”则被放置到课堂上通过同学和老师的互动活动完成。“翻转课堂”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手段,重新构建学习流程,根本性地改变了学习方式,正在给教育带来颠覆性变革,也是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潮流,意义重大。

三、大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确立“翻转课堂”基本教学流程

这个流程是:学生提前观看教学微视频或材料――做练习――教师指导――总结提升(如表1)。

(二)做好课前知识输入――创建教学微视频

教师根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创建教学微视频。事实上,教师可以借助国家精品课程网和相关大学语文资源网络等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结合自己学生的具体特点设计个性化的教学视频材料;同时还要设计问题,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视频内容。例如录制《雷雨》教学微视频,在15分钟内教师介绍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戏剧冲突,还要提供北京人艺的话剧《雷雨》链接;针对看过话剧的学生提出思考问题:第一,《雷雨》的剧名有什么含义?第二,你如何理解蘩漪这个人物形象?第三,这是一出什么性质的悲剧?学生在观看视频和话剧链接后,可以通过网络平台的留言板、聊天室等交流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沟通;对于同学间无法互动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重点解答。在教学实践探索初期,教学团队的每位教师在安排每学期的教学计划时只需要把一小部分(如20%)课程内容设计成“翻转课堂”,及时总结、反思和交流,不断完善视频材料和相应的习题,逐渐形成一个“翻转课堂”微视频资源库。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教师需要借助教学管理平台,鼓励学生在遇到疑难问题时通过教学平台向老师请教;教师还要在进入课堂之前整合学生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课堂重点讲解并适当调整课堂活动。

(三)完成课堂内化吸收――构建探究式自主学习模式

语文学习内容在课外传递给了学生,课堂内需要高质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应用其所学的内容。就大学语文教学而言,“翻转课堂”使学生语言表达的实践机会大量增加,针对个体写作所出现的问题的修改会大量增加,阅读探究也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学生合作交流增多,教师讲析剧减,取而代之的是教师作为导师的适时的点拨和方法的指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观全局,确定全班探究的共同性问题。这就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第一,确定问题,独立探索。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观看教学视频、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探究题目。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针对性地指导学生的选择题目。教师根据所选问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每组5-8人。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第二,协作学习,交流互动。协作学习是个体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习协作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间相互包容能力。在“翻转课堂”中应该加强协作交互学习的设计。小组是互动课程的基本构建模块,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分享与同伴交流的乐趣,并可以随时检查自己想法的正确性。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后,完成各人或小组的成果集锦。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问题解决的成功和喜悦。再以《雷雨》为例,课堂上将对教学微视频中提出的三个思考问题进行分组探究。可以是一个问题一个小组重点解答,最后分组整合;也可以是每个小组三个问题都要解答,其他小组补充或质疑。学生还可以把自己或小组的最终解答上传到网络平台,与大家共享。

第三,反馈评价。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体制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老师、同学、学习者,甚至专家、学者来共同完成。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要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评价内容包括问题的选择、独立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在小组学习中的表现、学习计划安排、结果表达和成果展示等方面。

总之,在“翻转课堂”中,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个性化学习环境的创建能够使学生成为自我激励的学习者,拥有强大的自主学习控制权。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指导和技术工具进行自我组织的探究性学习。个性化学习环境的设计是基于可协作学习环境中发生的学习而不是整齐划一地传授知识。在课堂上,教师有充裕的时间和学生交流,回答学生的问题,对每个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教师可以将被同一个问题所困扰的学生组织起来进行研讨,并观察学生间的学习互动,教师也可以加入到研讨之中,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教师在“翻转课堂”中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而不是发号施令者,教师的目标是使学生成为最好的自主学习者。

(四)整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

大学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的预习往往是单一的朗读、背诵,并不能将知识系统串联起来。而翻转课堂通过教师的微视频资源使学生的学习材料丰富多样,同时又有老师的指导和建议。动画、图片、知识链接使得学习内容更加形象具体,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在线完成自主学习,而课堂就跃升为师生间深度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场所,使以教师为中心知识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个性化教学模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模式,既充分利用网络在线教学的优势,又强化了面对面课堂互动、进行知识传授与探索的全新教学模式。

四、存在的问题

目前“,翻转课堂”的实践在中国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采用这一全新模式,还面临一些信息技术、教师素养、学生素养和评价体系等方面的挑战。教师制作视频、学生观看视频以及学生个性化与协作化学习环境的构建,都需要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支持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前期支持。在“翻转教学”中,大学语文教师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录制视频、与学生进行交流指导和组织课堂活动等,这些环节都需要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高。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