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

时间:2023-12-07 作者:翰墨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自身经验和感悟的总结和归纳,通过它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心得体会的经典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写作思路。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一

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闭幕。这次全会意义重大、举世瞩目,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擘画了发展蓝图、规划了实践路径、作出了战略部署,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注入强大思想和行动力量。

五中全会提出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具有很强的战略性、前瞻性、指导性。“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指明灯,是全国人民得实惠的希望点。作为在基层一线工作的大学生村官,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强化宗旨意识和使命感,把践行群众路线作为一种责任,一种事业,一种境界,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基层农村的发展上,摸准民情民意,成为敢想敢干的基层发展带头人、领路人。

一要敢于思考,用心思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增强社会创新活力。我国改革进入全面深化的新时期,要突破的不仅有思想领域的条条框框,更有现实利益的千头万绪。基层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小康社会的建成,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必须厘清自己的工作思路,谋划好所在村的发展。“只有把老百姓的事情放到心上,老百姓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我们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自己的困难,群众的想法就应该成为我们的想法。只要我们用心的去思考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困难时,在工作当中,就能够很好的找到上级政策与老百姓真实需求之间的契合点,真正做到利民惠民。

二要敢于实干,干在实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真抓才能攻坚克难,实干才能梦想成真。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的良好风尚。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发扬劳模精神,出实策、鼓实劲、办实事,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坚决反对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风”,以身作则带领群众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各项工作都要在村一级来落实,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们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直接同农民群众打交道,群众的事情最清楚,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最明白。因此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基础设施、计生、医疗、助困等事情下功夫去做,以真情付出、真切关怀,在基层各项工作中把握发展重点、突出新的亮点、在难点问题和薄弱环节中找准创新的着力点,助推农村发展。

古人说:“志之所趋,无远勿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锐兵精甲,不能御也。”意思是说,志存高远的人,再遥远的地方也能达到,再坚固的东西也能突破。大学生村官要在农村干成一番事业,必须在“敢”字上下功夫。要敢干“前无古人”的事业,敢做“史无前例”的文章,敢走“与众不同”的新路,敢抓“无中生有”的项目,敢破“不合时宜”的条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以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敢于去想,敢于去做,跳出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在大背景下谋划本村的发展、思考自身的工作,只要是符合农村的实际,只要有利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就大胆地去试、去闯,在实践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砺品质,成长为对基层发展、为社会所需要的有用人才。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二

2020年10月26日在这金秋的时节,我们非常高兴的迎来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又是一名飞行员我们要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参与其中。

第一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习总书记说的话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我们要深刻认识自从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的党带领全中国各族人民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还是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激励着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的信心,并且进一步增进改革创新、创业干实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是我们要坚决贯彻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的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使命无比光荣。我深刻地认识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更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行的新起点。对我个人而言,努力学习克服学习途中的各种困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经过重重磨难才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飞行员的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想在以后的飞行任务中安全起降每一次航班,就要在平时多学习理论知识,多总结经验教训,多交流学习心得,和同事共同进步。

第三是要通过学习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方向、灯塔、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三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作为一名飞行学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仅是实现第一个百年计划的见证者,还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荣幸的参与者。我们要加强内心修炼,牢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要有不贪功,不图名,埋头苦干的良好品格。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信仰的铜墙铁壁更加牢固,坚持做好一名飞行人员每一次平凡的工作,便是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会议强调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内容顺应我国人民的心声,同时也积极适应国际大环境的现实。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有着重大意义,会中习总书记全面且系统的介绍了我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各种成绩,鼓舞和团结了我们国人的士气与凝聚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央的决策与部署,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作为一名飞行人员更要严于律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添砖加瓦。

十九届五中全会吹响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进一步激发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纪检监察机关作为党的政治机关,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纪检监察干部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紧扣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使命找准定位,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着力为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入历史交汇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历史性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规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作为一名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主要负责人,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全县纪检监察机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要充分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战略谋划,自觉运用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发展观分析把握形势任务,找准纪检监察机关履职尽责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更加精准有效地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保障。

强化政治监督,保障全会重大部署有效落实。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是检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是否做到“两个维护”的试金石。纪检监察机关要聚焦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强化政治监督,推动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确保全党令行禁止、在新征程中步调一致前进。要把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察伊春特指要求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林区转型发展的定位、赋予的使命、提出的重要指示要求以及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实施“十四五”规划,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等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精准有效发挥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开创强县富民、高质量发展新局面提供坚强保障。

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关键是把全会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把握准、落实好,确保纪检监察工作方向坚定正确、行动坚实有力、措施精准有效。要准确把握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对纪检监察工作的新要求,把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贯穿于全过程,推进监督体系更好融入国家治理、转化为治理效能,推进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行稳致远;要准确把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巩固党和国家最深厚的根基,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要求,更加注重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意愿,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的政治基础;要准确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提高党领导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水平,对纪检监察工作提出新要求,主动适应新时代新阶段要求,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底线思维,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扎实有效做好监督执纪问责、监督调查处置各项工作。

“冲锋的号角已吹响,发展的蓝图已绘制”。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立足岗位职责,以扎扎实实的举措、团结务实的作风、抓铁有痕的干劲,扎实做好纪检监察各项工作,为推动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在抗疫常态化新形势下胜利召开。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会议的盛况,“建议”绘就的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让全国人民倍受鼓舞、精神大振。对祖国更加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跟党奋进新征程的意志更加坚定。

习总书记的工作报告,深刻总结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三五”期间,全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攻坚克难,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制定“十四五”规划,从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优先发展领域、重点任务、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的宏伟目标,到具体的要求都做了精辟的阅述。如必须正确处理好继续和发展、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战略和战术的重大关系等。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做到科学引领、创新驱动、工农互补、绿色发展。把科教兴国、依靠人民、共同富裕的大政方针和举措落到实处。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从容有效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新挑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确保完胜抗疫之战,如期步入全面小康社会,顺利开启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决胜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具有里程碑重大意义的一次全会。是光耀新征程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进方向,激励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勇驰骋。

蓝图宏伟壮丽、战略高瞻远瞩、方向既定,任务分明。我们要做的就是用心汇神学习好,贯彻好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的要求。坚定政治定力、提升思想境界、涵养党性气概、激励担当作为。要立足本职,开始创新,攻坚克难,为完胜全面小康多作贡献。在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展现新作为,开创新业绩。我们退休老同志,要真正做到退休不退色、离岗不离党。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尽己之长,大展老有所为之风采;正气凛然,挥洒爱党爱国、承传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的正能量。为把“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变成现实,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生命不息,跟党奋斗不停止。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型增长,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会议精神,有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以往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年轻干部,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法院干部,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面对“三权分立”“西方宪政”“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站稳立场、敢于亮剑。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号角已吹响,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对于人民法院而言,一是护航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全力推进江西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依法加强涉农审判和生态环境司法,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三是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新机制,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接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打造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动力引擎,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延伸乡村振兴的“工作手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武装。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锻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机制,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党建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壮大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引才聚才育才的优势,以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持续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选优配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同步做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选工作,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实施农村发展党员“源泉”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着力建强乡村振兴主体队伍,全力激活农村党员“细胞”。

建立县级以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乡镇流动工作机制,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回引培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田秀才”。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现代化,落脚点是农民全面发展。

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重视乡贤的树立和推崇,让乡贤成为一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产业不兴旺、经济不发展,乡村就留不住人,活力就焕发不出来。产业兴旺、经济发展,乡村才会有人气和活力,才会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有真正的源头和活水。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带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开发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多重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统筹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给贫困户种出“摇钱树”、让特色产业在乡村“大显神通”,实现从前有“特”没“产”,如今“特别能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党建引领,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个组织化”成果。

坚持“一次搬迁、同步小康”的理念,按照“帮教结合、管服并重”的原则,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治理机制、配套产业就业等方式,推动搬迁群众由脱贫向小康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过渡,让贫困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生活质量。因村施策,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

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向村民小组延伸,利用村级和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村组联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留下乡村振兴的“浓浓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样,在广大农村,乡村文化是其灵魂和精神家园所在。若文化不兴,“魂”系何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魂”之所系、“魄”之所归、心之所向之地。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文明乡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塑农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信心与价值追求,通过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重乡村底色的保持,保护好乡村这一传统文化的“栖息地”。持续推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使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农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推进禁赌禁毒,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水光山色与人亲”,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美丽。

生态宜居,规划先行。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按照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人脉文化资源等特点,牵头制定村庄布局规划,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避免抓发展与抓环境治理“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乡村美丽,保护为要。绿水青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群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乡村绿化、美化、整洁化工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会议精神,有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以往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年轻干部,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法院干部,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面对“三权分立”“西方宪政”“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站稳立场、敢于亮剑。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号角已吹响,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对于人民法院而言,一是护航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全力推进江西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依法加强涉农审判和生态环境司法,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三是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新机制,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学深悟透抓紧抓实。

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要在“怎么看”上统一思想,在“干什么”上凝聚共识,在“怎么干”上精准发力,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把每一个措施落细落小落具体,就一定能够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危机育先机、变局开新局”,学深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全会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更为重要的是,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从风险挑战中增强危机感、从抗“疫”战果中增强自信心、从政策利好中抢抓新机遇,更加自觉地在“两个大局”下辨大势、找方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深刻把握危机共生、危中蕴机、危可转机的辩证关系,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增强必胜信心。

“一以贯之、一鼓作气”,抓实五中全会任务。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抓得很紧,办成几件大事,确有实效,才能振奋人心,取得群众的信任,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如果不理出一个头绪、抓不住重点,就很容易陷入“见子打子、疲于奔命”的迷魂阵。

我们要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从经济层面、工具层面和政治层面,紧抓“中国发展”“五年规划”“现代化路径”等关键词,拿出超常规举措,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扎实做好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生态环境、民生等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改作风、树新风”,落实五中全会要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毛泽东同志也曾对泥菩萨式的不良风气进行批判,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油干、拼命干,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改作风、树新风。

我们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戒官气、祛邪气、树正气,要树牢大局意识改作风、增强责任担当改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改作风,以优良作风汇聚起真抓实干、跨越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第一点体会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100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会议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我国的历史成绩。

首先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显著。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2%左右,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都在答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事实胜于雄辩。

其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持续完善。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转折性变化。

最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定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第二点体会是,全会审议通过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建议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描绘,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的元素,这一段表述当中,8次使用了基本两个字,这表明2035年目标和2050年目标在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同时相对于我们原来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我国将于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提前15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六新”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原则。还指出十四五时期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的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可以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明显。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改革发展稳定等等各方面任务都十分的艰巨繁重。

第三体会是、基层干部要有担当意识,使命意识。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作用,勇当排头兵,全会精神是纲领性文件,具体落实全会精神在基层,基层事业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基层,作为基层干部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强化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从一件件具体的工作抓起,不怕苦、不怕累,危机关头能冲的出、用的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年12月2日,通辽市“草原学习轻骑兵”十九届五中全会宣讲团来到开发区,市委党校副校长***教授做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主题宣讲,通辽学习,让我深切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建议”,为今后5年乃至1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激发出我们的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向往与为之奋斗的信念。

通过深入学习,结合开发区实际和财政具体工作,我们需要在几个方面实现突破:一是夯实财政收入基础,大力培植税源,做好财政收入蛋糕,提高保障能力;二是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在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的基础上,保障重点项目支出,助力开发区经济发展;三是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压减一般性支出,积极化解存量债务,降低地方政府债务率。四是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创新工作思路,实现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让有效的财政资金真正花在刀刃上;五是全力配合开发区优化营商环境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做强做大开发区。

做为财政人,面对新阶段、新目标、新要求,我们一定要努力工作,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力谱写开发区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叁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使我的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理念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的步伐。

一是通过学习使我信心倍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叁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广大群众的爱国情绪更加浓厚,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理念信仰更加坚定。

二是通过学习使我坚定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30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自信心,证明中国有决心、更有能力去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认为一定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带头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带领两级班子成员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和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坚持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叁是通过学习使我自我鞭策。……。

五是通过学习使我方向更明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学实、学深、学透,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全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四

接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打造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动力引擎,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延伸乡村振兴的“工作手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武装。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锻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机制,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党建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壮大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引才聚才育才的优势,以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持续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选优配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同步做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选工作,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实施农村发展党员“源泉”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着力建强乡村振兴主体队伍,全力激活农村党员“细胞”。

建立县级以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乡镇流动工作机制,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回引培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田秀才”。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现代化,落脚点是农民全面发展。

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重视乡贤的树立和推崇,让乡贤成为一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产业不兴旺、经济不发展,乡村就留不住人,活力就焕发不出来。产业兴旺、经济发展,乡村才会有人气和活力,才会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有真正的源头和活水。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带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开发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多重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统筹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给贫困户种出“摇钱树”、让特色产业在乡村“大显神通”,实现从前有“特”没“产”,如今“特别能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党建引领,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个组织化”成果。

坚持“一次搬迁、同步小康”的理念,按照“帮教结合、管服并重”的原则,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治理机制、配套产业就业等方式,推动搬迁群众由脱贫向小康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过渡,让贫困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生活质量。因村施策,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

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向村民小组延伸,利用村级和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村组联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留下乡村振兴的“浓浓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样,在广大农村,乡村文化是其灵魂和精神家园所在。若文化不兴,“魂”系何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魂”之所系、“魄”之所归、心之所向之地。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文明乡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塑农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信心与价值追求,通过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重乡村底色的保持,保护好乡村这一传统文化的“栖息地”。持续推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使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农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推进禁赌禁毒,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水光山色与人亲”,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美丽。

生态宜居,规划先行。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按照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人脉文化资源等特点,牵头制定村庄布局规划,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避免抓发展与抓环境治理“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乡村美丽,保护为要。绿水青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群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乡村绿化、美化、整洁化工作。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五

近日,中国移动召开党组扩大会,及时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集团公司主要负责同志主持会议,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参加。

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完成“十三五”规划、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际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充分肯定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评价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提出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遵循原则、主要目标和重点工作,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纲领。

公司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迅速行动、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全集团传达到位、理解到位、落实到位。要原原本本学,认真学习《公报》原文,深刻理解把握其中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努力做到吃透要义,融会贯通,在学习中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持续深入学,结合陆续公布的全会相关内容,通过中心组学习、专家辅导授课、“三会一课”、干部培训等多种方式,及时跟进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要结合实际学,结合公司改革发展党建工作实际,深刻把握《公报》重点内容,在学习中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明确工作重点,将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会议强调,要把握重点要求、抓好工作结合,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一是要研究制订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要对照全会精神和要求,不断丰富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内容,使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充分体现中央新精神新要求,发挥好战略的牵引、组织和推动作用,为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筑牢根基。二是要充分发挥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以5g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入实施“5g+”计划,推进5g+aicde,加快数据中心和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智慧中台建设。要推动信息技术服务经济社会民生,重点落实好“四个三”要求:加快推动“三个转变”,积极拓展线上化、智能化、云化“三化”新领域,深入推进“三融”,持续激发“三力”,实现信息技术融入百业、服务大众,为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更加丰富多彩的信息服务。要强化创新驱动,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全力抢占产业、技术、人才的制高点,培育发展新动能。三是要努力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要认真对照工作会和年中会的要求,抓好重点任务的落地实施,加快补齐短板、夯实基础,高质量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四是要认真谋划明年重点工作。要按照创世界一流“力量大厦”部署要求,围绕公司转型改革发展重大关键问题,谋划好明年的工作,确保“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良好开局。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六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体现了我们党中央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全会精神,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学习全会精神坚定理想信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描绘了未来5年至15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全会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的步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干工作的强大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司法行政事业添砖加瓦。

领会全会精神强化政治担当。

回顾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完善和努力前行,才取得了70年的辉煌,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更加完整、富强、有力、壮阔的大国气度。我认为,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心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维护、敬畏和遵循好我们的各项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把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好,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学实、学深、学透,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贯彻全会精神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能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作为法治调研科一名工作人员,我一定要以身作则,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做好全面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统筹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工作、统筹司法行政创新研究工作、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机制等工作,为全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添砖加瓦!

第一点体会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100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会议,会议充分体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我国的历史成绩。

首先十三五收官之年的突出成就显著。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党中央沉着应对、果断决策,我国率先控制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实现经济增长,由负转正。一些国际机构预测,今年我国经济增长2%左右,是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疫情冲击之下,各国都在答同一张考卷,分数高低事实胜于雄辩。

其次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持续完善。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困扰中国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的解决。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过13亿人,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生态环境状况出现了转折性变化。

最后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有完整的产业体系和配套能力。我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持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定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

第二点体会是,全会审议通过了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建议对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行了系统的描绘,包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所有的元素,这一段表述当中,8次使用了基本两个字,这表明2035年目标和2050年目标在现代化的实现程度上是有差异的,同时相对于我们原来设想的三步走战略,我国将于2035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意味着提前15年。规划建议明确提出了“六新”的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5项原则。还指出十四五时期治党、治国、治军、内政、外交、国防,以及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等等。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从国际上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可以说进入加速演变期,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的增加,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也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和回头浪,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构成威胁。可以说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从国内来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加明显。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万美元,正处在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的关键时期,可以说改革发展稳定等等各方面任务都十分的艰巨繁重。

第三体会是、基层干部要有担当意识,使命意识。

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要充分发挥作用,勇当排头兵,全会精神是纲领性文件,具体落实全会精神在基层,基层事业是党的各项事业的基层,作为基层干部要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强化担当意识、使命意识、扎根基层,奉献基层,服务基层,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出发,从一件件具体的工作抓起,不怕苦、不怕累,危机关头能冲的出、用的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体现了我们党中央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通过学习全会精神,主要有以下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十四五”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描绘了未来5年至15年中国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全会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通过认真学习,使我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的步伐,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定要把重要讲话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干工作的强大动力,做好本职工作,为司法行政事业添砖加瓦。

回顾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完善和努力前行,才取得了70年的辉煌,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更加完整、富强、有力、壮阔的大国气度。我认为,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心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维护、敬畏和遵循好我们的各项制度。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要始终把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好,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学实、学深、学透,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能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作为法治调研科一名工作人员,我一定要以身作则,结合司法行政工作实际,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做好全面依法治市理论与实践的调查研究、统筹深化司法行政改革工作、统筹司法行政创新研究工作、推进全市司法行政系统职能转变和行政审批机制等工作,为全力推动全市司法行政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美德滕州、文明滕州、富强滕州添砖加瓦!

2020年10月26日在这金秋的时节,我们非常高兴的迎来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同时又是一名飞行员我们要积极学习会议精神,参与其中。

第一我们要认真学习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说:“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政党”。习总书记说的话对我们中华民族有了一个很清晰的认知和定位。我们要深刻认识自从十八大以来的这五年我们的党带领全中国各族人民不论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还是党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成就,激励着我们全体党员干部坚定的信心,并且进一步增进改革创新、创业干实事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第二是我们要坚决贯彻好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我们的党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使命无比光荣。我深刻地认识到十九届五中全会是我们党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更是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奋勇前行的新起点。对我个人而言,努力学习克服学习途中的各种困难,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只有经过重重磨难才能锻炼出坚强的意志。飞行员的工作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要想在以后的飞行任务中安全起降每一次航班,就要在平时多学习理论知识,多总结经验教训,多交流学习心得,和同事共同进步。

第三是要通过学习精神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方向、灯塔、干事创业的不竭动力。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三十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三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作为一名飞行学员又是一名共产党员我们不仅是实现第一个百年计划的见证者,还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荣幸的参与者。我们要加强内心修炼,牢记总书记“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精神。要有不贪功,不图名,埋头苦干的良好品格。用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信仰的铜墙铁壁更加牢固,坚持做好一名飞行人员每一次平凡的工作,便是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会议强调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会议内容顺应我国人民的心声,同时也积极适应国际大环境的现实。对于我们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进程有着重大意义,会中习总书记全面且系统的介绍了我们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的各种成绩,鼓舞和团结了我们国人的士气与凝聚力。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更要坚定不移的拥护中央的决策与部署,认真学习会议精神,作为一名飞行人员更要严于律己,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祖国添砖加瓦。

2020年10月26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经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

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我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从中感到了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乡村振兴指日可待,而这与四川农信的定位密不可分。四川农信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必将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因农而强。四川农信始终坚持全方位支持“三农”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定力。艾毓斌理事长在四川农信2018年工作会上发表了题为《围绕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总体思路全面推进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为开创四川农信新局面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全面总结了四川农信过去五年取得的成就,系统谋划了未来五年的工作和2018年的重点工作。艾毓斌理事长的讲话鼓舞人心、发人深思、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四川农信人,我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精神,高举“四川农信,四川人民自己的银行”这面旗帜,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根本宗旨,支持“三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坚定不移走“强基固本,开拓创新,提质增效”的改革与发展之路,推进四川农信安全健康持续有效发展。凝神聚力,全面推进合规银行、智慧银行、主力军银行建设。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是四川农信三大攻坚战决胜之年,作为一名四川农信的青年员工,我会以攻坚克难的决心,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做好本职工作,为四川农信发展添砖加瓦。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逍遥文稿整理,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接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接力棒”

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并对“十四五”时期的工作作出部署。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打造党建引领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产业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的动力引擎,巩固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促乡村治理,抓稳乡村振兴的“接力棒”,才能确保乡村振兴战略真正落地生根,把乡村振兴的美丽蓝图变成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图景。

全面推进组织振兴,延伸乡村振兴的“工作手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充分发挥好乡村党组织的作用,把乡村党组织建设好,把领导班子建设强。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的乡村组织体系。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优势、组织功能、组织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武装。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实现乡村振兴作为全党的共同意志、共同行动,巩固和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培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和领导干部的思想、行动、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齐心协力投身乡村振兴。锻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组织力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党的力量来自组织,组织能使力量倍增。要加强乡村组织体系建设,健全完善“整县提升、整乡推进、百村示范、千组晋位”四级联创机制,加强乡镇党委建设,加快转变乡镇政府职能。进一步推动党的组织有效嵌入农村各类社会基层组织,使党的工作有效覆盖农村社会各类群体,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和群团组织建设,规范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培育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乡村振兴委员会等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农村社会组织和群众活动团体,延伸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手臂”。

提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党建质量。认真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深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抓好村民小组党支部建设,优化组织设置,理顺隶属关系,创新活动方式,严格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按照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的原则,不断创新适合时代要求和体现农村特色的基层党组织活动方式,使党组织活动更好地融入中心工作、融入党员需求、融入群众关切,构建同心同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全面推进人才振兴,壮大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引才聚才育才的优势,以党建引领人才振兴,持续配强班子、建强队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选优配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深化农村“领头雁”培养工程,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特别是带头人,严格人选标准,提高人选质量,积极推行“一肩挑”,优化班子结构,着力推动整体优化提升,同步做好村(居)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推选工作,探索村干部专业化管理长效机制,规范乡镇青年人才党支部运行,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力量。培养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先锋队”。实施农村发展党员“源泉”工程,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完善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长效机制,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持续推进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排查整顿,推行党员积分制、设岗定责、承诺践诺、志愿服务等,着力建强乡村振兴主体队伍,全力激活农村党员“细胞”。

建立县级以上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向乡镇流动工作机制,充实乡镇工作力量。建立选派干部驻村帮扶长效机制,重点向集体经济薄弱村、软弱涣散村等精准选派第一书记,深化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与农村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回引培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田秀才”。乡土人才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决胜决战脱贫攻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农业农村现代化,落脚点是农民全面发展。

要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支持农民参加农业职业教育和各类技能技术培训,以培训促就业创业、以就业创业促脱贫,着力培育有影响力的乡土人才。同时,通过政策宣传、选聘下派、组织引导、前景引领等途径,持续实施农村优秀人才回引计划,将优秀人才吸引到农村广阔天地,不断壮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主体队伍。同时,充分发挥新乡贤具有人熟、地熟、村情熟的优势,重视乡贤的树立和推崇,让乡贤成为一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全面推进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发展引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本、致富之源,产业兴旺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根本出路,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产业不兴旺、经济不发展,乡村就留不住人,活力就焕发不出来。产业兴旺、经济发展,乡村才会有人气和活力,才会有现代化进程中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才会有真正的源头和活水。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坚持以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作用,带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深化改革,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农村发展方式转变。

推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以延伸产业链、拓展农业功能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流通,开发农业旅游、文化、康养等多重功能,促进农业生产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积极培育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主体,提升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水平,统筹发展特色产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坚持做大做强特色产业,让特色产业给贫困户种出“摇钱树”、让特色产业在乡村“大显神通”,实现从前有“特”没“产”,如今“特别能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党建引领,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三个组织化”成果。

坚持“一次搬迁、同步小康”的理念,按照“帮教结合、管服并重”的原则,通过健全基础设施、完善治理机制、配套产业就业等方式,推动搬迁群众由脱贫向小康转变,从“搬得出”向“稳得住”“能致富”过渡,让贫困群众在党组织带领下,不断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生活质量。因村施策,结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和发展党组织领导、村民广泛参与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或合作经济组织。

持续实施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加大对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进一步整合各级各类涉农项目资金,盘活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积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探索集体经济扶持项目向村民小组延伸,利用村级和村民小组集体资产、资金、资源,村组联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全面推进文化振兴,留下乡村振兴的“浓浓乡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文明传承、文化延续,让城市留下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同样,在广大农村,乡村文化是其灵魂和精神家园所在。若文化不兴,“魂”系何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记住乡愁”,这里的“乡愁”,就是“魂”之所系、“魄”之所归、心之所向之地。

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强化农民的社会责任意识、规则意识、集体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文明乡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铸魂”。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作用,重塑农民对于本土文化的信心与价值追求,通过传承乡村文化,留住乡愁记忆。

大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乡村,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重乡村底色的保持,保护好乡村这一传统文化的“栖息地”。持续推动农村群众移风易俗,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星级文明户、文明家庭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身边事感染带动身边人,使文明有礼、崇德向善成为农民群众的行动自觉。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推进禁赌禁毒,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加强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载体,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乡村社会良性有序发展。

全面推进生态振兴,打造乡村振兴的“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生态振兴,坚持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水光山色与人亲”,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就要以党建引领生态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实现生态宜居、乡村美丽。

生态宜居,规划先行。探索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推动乡村绿色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统筹作用,按照自然环境、产业基础、区位优势、人脉文化资源等特点,牵头制定村庄布局规划,确保合理有序开发建设,避免抓发展与抓环境治理“两张皮”现象,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农村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乡村美丽,保护为要。绿水青山既是手段,也是目的,引导群众改变落后生产生活方式,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生态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经济价值,能够源源不断创造综合效益,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群众主体作用,做好山水林田湖草等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工作,大力发展高效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引导群众围绕美丽乡村建设要求,聚焦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改造等,深入开展爱国卫生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农村环境问题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做好乡村绿化、美化、整洁化工作。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一名基层普通共产党员李长江同志(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理事),参加中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协会举办,在共青团中央委员会召开的,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稳则天下安。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没有乡村的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始终把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国之大者”装在心中、扛在肩上、落到实处。

我们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让每一寸耕地都成为丰收的沃土,让每一片田野都充满着希望。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关涉“乡村战略”的振兴,关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这是新时代的使命。

家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这是持续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必须先行先干,把家乡建设成为“梧桐树”,才会引来更多的“金凤凰”回乡一起发展。创业创新、资源融合、利益联结、品牌创建、区域整合、抱团发展等先进经验和模式,是不断壮大我们的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组织体系、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的讨论与实践,让我们明白必须有梦想、有使命、敢担当,并永远向前的无畏精神。要把我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带领和团结更多的老百姓,一起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到“老百姓”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提升,关涉“乡村战略”的振兴,关乎“伟大中国梦”的实现,这是新时代的使命。

家乡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人才参与,这是持续前进不可或缺的动力源泉。正所谓“家有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我们必须先行先干,把家乡建设成为“梧桐树”,才会引来更多的“金凤凰”回乡一起发展。创业创新、资源融合、利益联结、品牌创建、区域整合、抱团发展等先进经验和模式,是不断壮大我们的产业、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通过组织体系、发展方式、商业模式、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的讨论与实践,让我们明白必须有梦想、有使命、敢担当,并永远向前的无畏精神。要把我所学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带领和团结更多的老百姓,一起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把方向、定目标、绘蓝图、指路径,彰显了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体现了高远务实的发展战略,凝聚了治国理政的中国智慧,为第二个百年奋斗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提供了根本遵循。学习会议精神,有三点心得体会:

一是乘势而上,在深刻认识历史方向和发展大势中定好自己的位。方位把得准,才能看得远。纵览以往十三个五年规划可知,只有立足基本国情,把握发展大势,尊重客观规律,才能科学回答好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如何发展的问题。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正确把握了不变与变、成绩与短板、继往与开来、当前与长远、国内与全球的辩证法,提出了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和一系列务实管用的发展措施,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征程行稳致远。作为年轻干部,身处第二个百年奋斗征程开局起步,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持续深化,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加速拓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要胸怀“两个大局”,找准人生定位与奋斗目标,把个人际遇融入时代发展大局,做“十四五”时期的奋进者、开拓者、建设者,汇聚万人一心、众志成城的合力,跑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力赛。

二是坚定自信,在不断增强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中走好自己的路。我国在“十三五”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取得决定性成就,尤其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诠释了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地位的深刻内涵,充分彰显了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和发展优势。党的坚强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航船继续乘风破浪、坚毅前行的根本保障。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各种围堵遏制中国的声音和行为,我们要保持政治定力,坚定不移地走好自己的路。作为法院干部,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面对“三权分立”“西方宪政”“司法独立”等错误思潮站稳立场、敢于亮剑。

三是担当实干,在正确把握奋斗目标和发展举措中办好自己的事。办好自己的事是我们应对外部风险冲击的制胜法宝。号角已吹响,关键在落实。要紧紧围绕全会提出的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期间主要目标,切实将“创新”“人民”“改革”“法治”等《建议》中的高频词作为今后工作重点。对于人民法院而言,一是护航创新驱动。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为全力推进江西创新型省份建设提供有力司法保障,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二是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实施好民法典,依法维护人民群众教育、就业、医疗等领域合法权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以公正裁判树立行为规则、引领社会风尚。依法加强涉农审判和生态环境司法,助推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三是深化改革攻坚。破除制约公平正义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审判权力运行和监督新机制,推进审判体系和审判能力现代化建设,持续提升司法公正和司法公信力,不断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型增长,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学深悟透抓紧抓实。

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要在“怎么看”上统一思想,在“干什么”上凝聚共识,在“怎么干”上精准发力,把每一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把每一个措施落细落小落具体,就一定能够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

“危机育先机、变局开新局”,学深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全会全面总结“十三五”发展经验,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擘画宏伟蓝图,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更为重要的是,全会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从风险挑战中增强危机感、从抗“疫”战果中增强自信心、从政策利好中抢抓新机遇,更加自觉地在“两个大局”下辨大势、找方向,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深刻把握危机共生、危中蕴机、危可转机的辩证关系,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奋勇前进,始终保持战略定力,全面增强必胜信心。

“一以贯之、一鼓作气”,抓实五中全会任务。毛泽东同志曾深刻指出:“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只有抓得很紧,办成几件大事,确有实效,才能振奋人心,取得群众的信任,以后的工作就好做了。”习近平总书记也反复强调:“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白抓”。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各项工作千头万绪、千丝万缕,如果不理出一个头绪、抓不住重点,就很容易陷入“见子打子、疲于奔命”的迷魂阵。

我们要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从经济层面、工具层面和政治层面,紧抓“中国发展”“五年规划”“现代化路径”等关键词,拿出超常规举措,以一抓到底的狠劲、一以贯之的韧劲、一鼓作气的拼劲,扎实做好科技创新、现代产业、新发展格局、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和城镇化、生态环境、民生等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改作风、树新风”,落实五中全会要求。“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要做起而行之的行动者、不做坐而论道的清谈客,要当攻坚克难的奋斗者、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毛泽东同志也曾对泥菩萨式的不良风气进行批判,说它是:一声不响,二目无光,三餐不食,四肢无力,五官不正,六亲无靠,七窍不通,八面威风,久坐不动,十分无用。

全会强调,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抓好五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落实,既是一次大战,也是一次大考。越是特殊时期越要加油干、拼命干,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改作风、树新风。

我们要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戒官气、祛邪气、树正气,要树牢大局意识改作风、增强责任担当改作风、净化政治生态改作风,以优良作风汇聚起真抓实干、跨越奋进的强大正能量。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之后,全国各地都掀起了一股学习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尤其是对于地方各级领导干部而言,吃透把准五中全会精神,需要全面领会全会精神,全面把握全会内容,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

全面领会全会精神。这次会议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两个一百年”进入历史交汇点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在解读和领会五中全会精神时,要从新发展阶段去认识,要从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去领会。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全会精神的学习领会,精准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深刻认识“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准确把握国内外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把全会精神作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要认真学习全会公报,也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此作为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的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全面把握全会内容。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关键要在精准上发力,要把握关键。准确把握“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即将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更坚定了我们的信心决心。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阶段,开启新征程,迈出新步伐,必须要有对国际国内发展形势的判断,必须要有新发展格局的深刻洞悉。面对重要战略机遇期,要胸怀战略全局和百年变局,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勾画未来中国发展蓝图需要明确指导思想,坚持基本原则,锁定主要目标。要把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融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要实现中国未来发展的中长期目标,要有科学的战略部署,要在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上做出具体安排,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国内市场、深化改革、乡村振兴、区域发展,到文化建设、绿色发展、对外开放、社会建设,再到安全发展、国防建设等,要扎实推进,抓好落实。要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要在伟大实践中去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必须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要在学习宣传上,在贯彻推进,在推动实践上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认真组织传达学习,面向全体党员干部开展多形式、多层次、全覆盖的学习培训,深入机关、企业、高校和基层开展宣讲,网上网下一体推进宣传解读,在全国上下营造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浓厚氛围。要紧扣实际谋划推动地方“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要全力冲刺做好今年收口工作,确保“十三五”胜利收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地方实际,提前谋划明年重点工作。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八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这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的宏伟蓝图,预示着一个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即将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新征程。

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指引承载着亿万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在世界激荡变革中乘风破浪,在民族复兴航程中行稳致远。

这是“因势而谋”的新方案。“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应势而动”的新指南。“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中,“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更为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打下了扎实基础。

这是“乘势而上”的新蓝图。“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带着“十三五”留下的“财富”,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好局、起好步。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展望“十四五”,我们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发扬斗争精神,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奋勇前进。广大党员干部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努力续写时代进步的“春天故事”。

品读“精神密码”,斗争与时代偕行。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十三五取得的成绩、十四五的规划彰显着与时俱进、顺应时代发展的理念。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时代导向,强化理论学习,汲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营养,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根基,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要时刻以新时代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同一切影响党的先进性、弱化党的纯洁性的问题作斗争,把誓言刻在心中,时刻尝尝“信仰的味道”,保持共产党人的精气神。

畅享“奋斗密码”,斗争与拼搏共生。初心使命是共产党人攻坚克难的“灵丹妙药”,是共产党人激发革命斗志、增强斗争本领的“动力源”。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要涵养一份“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修好斗争的“必备品质”和“必修课程”,以“赴百仞之谷而不惧”的无畏气概,做敢于斗争的“战士”,勇于搬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

浅尝“必胜密码”,斗争与群众同心。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必胜密码”。要坚持群众路线这一“传家宝”,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来源人民,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愚者争虚名,智者务其实。”要牢记党的宗旨使命,牢记人民的期待,主动担当、自我加压,用辛勤努力换来群众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

10月26日至29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回望“十三五”,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目前全国832个贫困县中仅有52个未摘帽,全国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人均收入从2015年3126元增加到2019年9808元,贫困残疾人数量从700多万减少到近50万人。

“人民的美好生活,一个民族、一个家庭、一个人都不能少。”简短有力的话语催人奋进,让人热血沸腾,在这场与绝对贫困问题的历史性较量中,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笃行、方显珍贵,只有增强信心、保持恒心、坚定初心共克时艰,拿出冲劲、韧劲、亲劲,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路上有主心骨,让党的__帜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高高飘扬,才能兑现“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这个庄严的承诺。

增强“决战决胜”的信心,拿出“一往无前”的冲劲。我国脱贫地区地域广、人数多、难度大,打好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打赢的,要想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需要有必胜的勇气和信心,从信念上树立自信,从实际工作中淬炼勇气。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作为伟大理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需以自身作示范,坚定理想信念,点燃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不断夯实脱贫攻坚事业的群众基础,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坚定脱贫攻坚信心还需从实践的宝贵经验中汲取决胜的强大动力,以事实为依据、以实践为检验,精准提出脱贫对策,以较高的专业水准和为民务实的精神,全面掌握致贫原因,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取得脱贫攻坚的决定性胜利。

保持“愚公移山”的恒心,拿出“一鼓作气”的韧劲。脱贫攻坚非一朝一夕之事,非一蹴而就之功,这是一场持久战,千千万万扶贫干部在基层默默奉献,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换得真心;舍小家顾大家,撇下年幼的孩子、生病的父母,毅然奔赴偏远山村,夜以继日、连续奋战。当前,距离夺取脱贫攻坚最后胜利只有屈指可数的时间,越到决胜时刻,越是要慎终如始。坚决杜绝“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满足于前期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躺在“功劳薄”上沾沾自喜,而是要始终踩着不变的步伐,循着不变的节拍,做到稳扎稳打、持续用力,在集中攻坚的同时,时常“回头看”,对已脱贫但仍处于临界状态的脱贫户加强动态监管理、积极关注,防止返贫,做到一抓到底、久久为功。

坚定“关心民瘼”的贴心,拿出“一以贯之”的亲劲。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脱贫攻坚唯有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肩并肩,坚持深入群众,亲近群众,才能让繁重复杂的脱贫攻坚工作稳步持续推进。与群众面对面,带着真情实感走村入户,自觉俯下身子,放下架子,到贫困群众家中看望,到田间地头走访,认真倾听群众“吐槽点”。与群众心贴心,真正从内心深处帮助贫困群众,了解他们最迫切的需求,从他们最需要帮的事帮起、最期望做的事做起,找出贫困“病根源”,进行精准帮扶指导。与群众肩并肩,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开出诊疗“土药方”,把各项惠民政策落到实处,竭尽全力做好帮扶工作,为群众办好惠民实事。

在2020年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我们还需要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和勇气,秉持“尽锐出战、迎难而上”的蓬勃干劲,砥砺“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坚定决心,鼓足“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使命,回望“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确保在扶贫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不丢下一个贫困群众,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一

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立场,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与诉求。

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发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协调发展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都能与国家发展大体同步;绿色发展是通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领域的展开,是为了真正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自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是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为我们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确立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二

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全面准确领会蕴含其中的深刻涵义,对我们贯彻落实好党中央的战略部署意义重大。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近几年正在遭遇逆风,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有可能进一步加剧逆全球化趋势。从国内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我们务必要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准确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激发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动力持续释放。今年以来,在疫情笼罩全球经济的阴影之下,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走出低谷实现正增长,主要是因为我们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由此可见,坚持扩大内需,既是当前应对疫情冲击的需要,也是保持我国经济长期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更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充分利用大国经济特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塑造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抉择。只要我们立足拥有14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万美元这一全球最大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紧扣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努力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更多依托国内市场实现良性循环,我们就会越来越成为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一定要聚焦“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一方面,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方向,立足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打通经济循环堵点,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和产业链、供应链的完整性,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依托强大国内市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在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中不断谋求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这样,我们就能在应对各种冲击和挑战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科学把握市场与政府关系进行了深刻总结,标注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明确方向。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会使14亿中国人民的活力充分激发,创造更多社会财富、追求更加美好生活、逐步迈向共同富裕。这种推动现代化的力量,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坚持唯物辩证法,我国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上下功夫,发挥两方面优势,不断在实践中解决市场与政府关系这道世界性经济学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都是“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结果。

我国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如何更好解决发展中依然突出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放眼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妥善应对明显增加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紧紧扭住市场与政府关系的关键环节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才能把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朝着既定目标坚定前行。

让市场更加有效,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率与动力的必需。与新形势新要求相比,我国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市场竞争还不够充分、市场秩序还不够规范、要素市场发育还相对滞后,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成为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的短板。补足短板、建立完善“有效市场”,必须尊重经济运行规律,着力打破行业垄断、进入壁垒、地方保护,增强企业对市场需求变化的反应和调整能力,提高企业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和竞争力。循着这一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了一系列激发市场活力的战略性举措,如何创造性地将这些举措落实到位,考验着相关部门和各个地方的智慧与能力。

更有效的市场,需要一个与之匹配的更有为的政府。一方面,激发市场活力,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不能伸得过远、管得过多,要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创新突破作用和国内大市场的需求引领作用有机结合起来,把该制定的规则制定好、该放的权放到位,用政策引导市场预期、用规划明确投资方向。另一方面,保证市场有序规范健康运行,政府不能当“甩手掌柜”,要更多从管理者转向服务者,把该营造的环境营造好,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路是走出来的,事是干出来的。迈向新征程,我们要切实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指引和战略部署,不断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让更加有效的市场与更加有为的政府形成合力、相得益彰,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焕发持久魅力。

拥有坚实发达的实体经济,是使我国具有长远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围绕实体经济发展进行详细部署。这是党中央立足全局、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命脉所在。回望“十三五”,中央围绕实体经济发展作了多次重要部署,无论是强调“着力振兴实体经济”“夯实实体经济根基”,还是提出“坚持把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始终不变的核心逻辑就是“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应该说,我国是靠实体经济发展起来的,还要依靠实体经济走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乃至2035年的远景目标,必须向夯实实体经济发力。这是我们始终要保持的一种战略定力。

展望新征程,要深刻洞察实体经济发展面临的“时”与“势”、“危”与“机”。向外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风起云涌,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国际格局演变,各国围绕实体经济的竞争更加激烈。一些发达国家反思“脱实向虚”的发展模式,甚至借疫情企图鼓动产业链“去中国化”“本土化”,给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向内看,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如果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体系作为依托,无论是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还是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系统观念,把实体经济发展放在更宏大的历史维度上来把握。要统筹考虑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坚持实体产业以我为主,抓住重点领域,优化支撑保障,不断提高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实体产业以我为主。目前,我国一些实体行业长期处于供应链下游甚至外包位置,远离产业链核心,导致我国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相对粗放且较为被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坚持自立自强,构建可靠可控的强大产业链。在继续千方百计保住产业链完整性的基础上,要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关系国家安全的领域和节点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此外,还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筑牢实体经济根基,把实体产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突出重点领域。制造业是振兴实体经济的主战场,要在“去”“转”“育”上做文章:要对落后产能坚决彻底地“去”,加快“腾笼换鸟”;要借助新技术有力地“转”,推进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改造;要瞄准高端前沿精准地“育”,突破性培育发展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高端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坚持优化支撑保障。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加大交通、水利、能源等领域投资力度,补齐基础设施短板,还要加快推进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基建”投资,铺就长远发展的“高速路”。同时,要让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不断汇聚,实现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产业支撑。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并将其摆在各项规划任务的首位进行专章部署。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新高度、从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科技实力直接关系到世界政治经济力量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当今世界,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赢得长远发展的巨大优势。

我国“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提升创新能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国际上,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发生深刻调整,各国都千方百计筑强已有的科技优势,而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也是换不来的,在引进高新技术上我们不能抱任何幻想。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无论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内涵型增长,还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都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在此背景下,我们必须奋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走出一条适合国情的创新路子,特别是要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把更多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唯此,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首要的是明晰主攻方向。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找准我国科技发展现状和应走的路径,把发展需要和现实能力、长远目标和近期工作统筹起来考虑,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尽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将现存的“卡脖子”环节逐个攻克。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关键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改善科技创新生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基础条件、搞好相关服务;要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努力解决基础研究“最先一公里”和成果转化、市场应用“最后一公里”有机衔接问题,打通产学研创新链、价值链;要狠抓创新体系建设,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同时也要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

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重点是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有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推动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又需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尊重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自身规律,力争培养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没有科技的自立自强就没有出路。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长期性、艰巨性,提前谋划,保持定力,加快建设科技强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保已经推出的一系列政策真正落实到位,让科技创新成果源源不断涌现出来,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科技创新的动力引擎。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向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上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未来30多年的战略安排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生逢美好时代,我们亲眼见证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历史奇迹。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为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坚实起来,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顺应亿万民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指针划向21世纪第35个年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共同富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三

近日,中共南充市嘉陵区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在区政府大楼8116会议室召开,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强调,全区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市委会议精神,把中央、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把嘉陵未来发展规划制定好、把当前各项工作推进好,为南充加快建设成渝第二城、奋力争创全省经济副中心、全力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次极核贡献嘉陵力量。

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廖伦志主持会议并讲话,区领导史燚、张勇、方航、张学军、王涛、王春艳、郭红英、宇旻、罗适、张德兵出席会议。

廖伦志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屋建瓴、高瞻远瞩,全面发展经验,准确体察我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作出了新的判断、擘画了新的蓝图、开启了新的征程。全区上下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务必做到“五个深刻领会”:深刻领会全会的主要内容、深刻领会全会召开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十三五”时期取得的决定性成就、深刻领会“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到2035年要实现的远景目标、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12个方面重点工作方向。

廖伦志要求,全区各级党组织要精心组织宣传宣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深入学、系统学、反复学,在全区上下掀起学习全会精神的热潮。要迅速传达学习,将全会精神传达到每一个党员、每一位干部、每一名职工;要广泛宣传宣讲,精心策划、周密安排,丰富形式、拓宽途径,把全会精神宣传到基层一线、传播到千家万户;要营造良好氛围,紧密联系工作实际,把深入学习会议精神与抓好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廖伦志强调,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高度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抓好贯彻落实,确保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在嘉陵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将支撑嘉陵未来发展的项目,将中央、省委、市委重点支持的项目,将补短板、惠民生、利长远的项目列入规划纲要,为嘉陵“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要认真筹备区委全会,客观总结全年工作、认真谋划明年工作,精心撰写嘉陵“十四五”规划建议,确保中央、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在嘉陵落地见效;要抓好当前工作,即全力冲刺目标任务、全力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抓好对外开放、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全力抓好脱贫攻坚、全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全力抓好安全稳定、全力抓好明年工作谋划。

会上,区委副书记张勇传达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罗适汇报了全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四

百年交汇,谋篇布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复兴路上的又一座重要里程碑。对这次全会的重大意义,我们要从历史、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刻领会。

这是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全会。是因为全会取得的重大成果,作出的顶层设计,顺应时代和实践要求,反映人民意愿和期待,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划未来的远见卓识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对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继续用好战略机遇期,奋力书写新的发展奇迹,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具有重大意义,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政治宣言书。

这是具有重大全局性意义的全会。是因为全会通过的规划《建议》,深入分析了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清晰展望了2035年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发展的指导方针、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通篇贯穿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变革图强的精神,贯穿着对继承和创新、政府和市场、开放和自主、发展和安全、战略和战术等重大关系的辩证认识和科学把握,在理论上、制度上、实践上都有新的重大突破,既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纲领性文献,又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

这是具有重大战略性意义的全会。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规划《建议》,把握大局、总揽全局,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创造性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从各个领域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性举措,进一步升华了我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丰富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比如,确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引领地位,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战略部署,等等。这些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对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重塑竞争新优势,确保我国发展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意义,是引领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路线图。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一个又一个五年规划的接力奋斗中,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我们坚信,沿着全会指明的前进方向,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在“十四五”时期将创造新的奇迹,迈上一个大台阶!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五

“开放”一词被提及十余次,不仅出现于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十三五”时期的历史成就部分,更贯穿中国“十四五”规划这一“小目标”和二〇三五年远景大目标的制定,被认为是中国开放决心的又一次集中宣示。

如在回顾过去一年工作时,公报说,中央政治局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在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部分,公报指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

“开放可以说是中国发展的一项鲜明标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陈凤英认为,中国取得今天的发展成就,依靠的就是改革开放。近些年,从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一再宣示“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到一系列具体开放成果不断落地,中国一直在开放中发展自己、贡献世界。

“十三五”时期,中国致力于构建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从自贸试验区不断扩容到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从实施外商投资法到不断扩大金融开放,从开创进博会到举办服贸会……中国坚定不移推进对外开放已成为各方普遍观感。

展望未来,“开放”依然被置于中国发展的显著位置,贯穿“大远景”和“小目标”。

——全会提出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包括“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

——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依然包括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

公报还用单独一段的篇幅谈及“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依托中国大市场优势,促进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要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

在中国发展的两个目标中“开放”被显著提及,显示出扩大开放仍将是中国发展的主旋律之一,中国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于自身和世界,都有积极意义。

“中国一直将自己置于‘世界之中国’制定政策,尤其是在不确定性增加的‘后疫情时代’,中国的坚定开放将给世界继续注入稳定性。”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尤其是在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上升的当下世界,全会显著提及开放,显示出中国仍在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这与中国一直以来的立场是一致的”。

公报还显示,在构建新发展格局方面,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高飞认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体现,而非相反。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意味着未来中国在与世界的合作中,自身的市场要素将变成一个显著优势。而过去,中国更为明显的是劳动力优势。

“但不变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中国,对于世界将继续意味着更多的机遇。”高飞指出,正如习近平本月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所说:“我们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既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六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__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这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谋划的宏伟蓝图,预示着一个蕴藏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中国,即将昂首阔步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壮丽新征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用中长期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发展,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种重要方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聚焦“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着眼长远、把握大势,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不断开辟“中国之治”新境界,指引承载着亿万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国号”巨轮,在世界激荡变革中乘风破浪,在民族复兴航程中行稳致远。

这是“因势而谋”的新方案。

“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把脉定向。我们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这是“应势而动”的新指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国人民团结奋斗、苦干实干中,“十三五”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经济结构持续优化;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五千五百七十五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对外开放持续扩大,共建“一带一路”成果丰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一个个高光时刻、精彩瞬间,标注了一系列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书写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中国故事,彰显了不同凡响的中国力量,更为制定和实施“十四五”规划打下了扎实基础。

这是“乘势而上”的新蓝图。

“所当乘者势也,不可失者时也。”展望新征程,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带着“十三五”留下的“财富”,我们要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开好局、起好步。

治与世宜则有功。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展望“十四五”,我们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七

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归根结底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价值立场,进一步明确和重申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价值指向与诉求。

把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作为发展的重心所在,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作为奋斗的最高目标,让发展成果真正转化成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在这一理念引领下,创新发展为了给人民群众创造更有质量的生活;协调发展为了让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民群众都能与国家发展大体同步;绿色发展是通过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开放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更大范围内、更高水平上分享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在发展领域的展开,是为了真正实现2035年远景目标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要求。

新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如何发展的问题,体现了当代中国在从大国迈向强国的新发展阶段对发展规律的科学遵循,体现了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发展自觉。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问题、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问题、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等等,都可看作是在新发展阶段对新发展理念的创造性坚持和创新性运用,是辩证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全国一盘棋,坚持发展的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整体性,为我们在新阶段实现新发展确立了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着眼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当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持续增长。“十四五”时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应在以下方面加快补短板,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

统筹资源、环境、生态协同发展,全面推进“十四五”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十三五”期间,我国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在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环境综合治理、健全生态安全保障机制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以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为例,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由的81立方米、52.8立方米降至60.8立方米、38.4立方米,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542提高到0.559。然而,当前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三大领域的协同作用尚未得到很好发挥。事实上,环境综合治理是生态保护修复的必然要求,只有将三大领域的战略规划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统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议》围绕“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从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各地应注重提高资源节约、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在政策设计中的地位和占比,更加注重系统观念,统筹资源环境生态源头化治理,加快形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系统三者相互促进的生态文明建设格局。

拓宽生态系统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通过市场化运作将生态资源转化为兼具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的生态产品,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重要途径。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人民对环境的更高要求和更多期许,需进一步提升生态产品供给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迅速扩大。一是绿色生态产品认证数量迅速增长。至20,仅以绿色食品为例,其获得认证产品总数从9728个增长到36345个,年均增长量达1901个;二是生态文化产品繁荣发展。以浙江安吉为例,其依托“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源地优势塑造的文旅一体化产业年总收入达388.24亿元;三是生态产权市场不断扩大。起,福建不断深化林权改革,如今已确定期限长达30年、月息0.6%以下的林权抵押贷款制度。然而,我国经济产业对生态资源的利用与融合仍不完善,对生态系统的物质、文化、调节等功能均未充分利用,生态产品的创新开发潜力巨大。挖掘生态系统的多样化功能,创新生态产品形式,要充分依托良好环境为产品注入“绿色生态”“特色”“文化”等内涵,提升产品和服务附加值。要积极探索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的有效途径。以森林碳汇交易为例,以森林碳排放量作为交易对象,加快设立碳资产管理部门,既拓宽项目融资渠道,又使得生态资产得到保值增值,维护生态系统稳定性。

深化生态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强化生态产品市场化基础。尽管当前我国生态产品市场规范已初步形成,但仍存在一定约束。其一,生态产权边界不明晰:一是空气、水等自然资源的自身属性决定其产权无法准确界定,二是国有自然资源的收益群体存在争议,导致产权边界难以界定,由此阻碍了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进而影响生态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其二,缺乏成熟统一市场体系:一是生态产品认证标准制度不完善,生态产品的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现象明显,二是由于难以统一制定生态产品价格标准,当前林权、水权、碳排放权等生态虚拟产权始终相互分离、自成体系,规范生态产品市场难度很大,市场体系化进程缓慢。为此,需完善生态资源的产权制度,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农房所有权、林权、水权等自然资源产权进行确权和赋权,力求“山有界、树有权、地有证”,为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需建立完善的生态产品认证标准体系,加强生态产品标志管理,指导和监管生态产品生产过程,助推生态产品品质提升;规范生态产品市场标准,维护生态产品标准化市场秩序,引导生态产品市场消费。

扩大生态补偿覆盖面,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覆盖面有序增加,逐步由单一的天然林扩展到水域、山区、农田等区域。但生态补偿标准亟待统一,在补偿主体界定、补偿方式、补偿资金来源与数量等方面均缺乏科学界定与统一标准。因此,一要统一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改变当前生态补偿受益方多停留在政府层面的现状,将居民纳入生态补偿受益群体。二要统一生态补偿方式标准,当前我国生态补偿方式以单一财政支付为主,如果生态补偿方式标准无法统一,将进一步增大社会资金进入生态补偿体系的风险,从而阻碍生态补偿方式有序创新,导致生态补偿资金来源单一的困境无法突破。三要统一生态补偿资金标准,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体系,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生态系统生态价值核算标准,减少补偿资金的随意性,增强生态补偿制度的公平性建设。通过制定统一的生态补偿受益主体标准、生态补偿方式标准、生态补偿资金核算标准,在保障生态补偿资金的补贴性质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其对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激励作用。

拓宽生态系统共建共享半径,激励公众绿色行为。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公共品,其建设维护及获益等各个环节应由全社会共担共建共享。“十四五”时期应着力探索社会参与生态系统共建共享的渠道,建立健全“绿水青山”的社会共建平台和“金山银山”的社会共享平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不断凝聚社会力量,才能将更多潜在的生态环境资源转化为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

“一老一小”牵动着亿万家庭,对全周期美好生活具有深刻影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可以为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等提供切实保障。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工作。近年来,《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制定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适时修订,事关“一老一小”的法规政策日趋完善,服务体系不断建立健全,有力促进了老年人、儿童及其家庭的民生福祉。也应看到,在即将迈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之际,我国养老托育服务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愈加凸显。

一是地方政府职责不清晰,越位和缺位现象并存。有的地方热衷高端项目,招商引资引来的养老地产项目有养老之名、无服务之实,个别早教项目违背规律、揠苗助长。有的地方“一老一小”工作还停留在保障传统福利对象的层面,城乡特困老年人、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以外的大量社会老人和儿童难以享受养老托育服务。

二是普惠性服务不足,供求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一方面,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即,城乡居民家庭和老年人收入增长,却仍难以购买到安全有保障、价格可负担的服务。另一方面,养老托育市场潜在需求巨大,消费快速增长,但行业投资回报率依然偏低,大部分机构处于亏损状态。面向中等收入群体提供的服务短缺,“夹心层”问题突出。

三是传统政策效应式微,养老托育机构融资难。“一老一小”以地方事权为主,重视民生工作、财力雄厚的地方通常是养老托育服务发展较好的地方;片面追求gdp数字、公共财政底子弱的地区养老托育服务则普遍滞后。过去主要靠投资带动、靠贷款支持的政策方式效应在减弱,迫切需要探寻新的政策路径。

四是家庭能力弱化,主体责任履行面临困境。家庭本应是赡养老人、照料儿童的第一责任主体,但责任履行需要能力支撑,“上有老、下有小”的双职工家庭通常难以负荷。家庭规模小型化和能力弱化的趋势,客观上会增加家庭履职尽责不到位的风险。

五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服务方式不适应新要求。在严格防控下,养老机构的家属探视、志愿服务等活动一度按下暂停键,托育机构不得不暂停营业。下一步,亟待探索符合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的新型服务方式。

近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促进养老托育服务健康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回应社会热点、打通政策堵点的一系列新举措,为上述问题的妥善解决提供了新方案。当前,应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为引领,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为路径,为美好生活和新发展格局提供助力。

以服务清单为载体,明确政府职责。制定国家基本养老托育服务清单,作为各级政府在“一老一小”领域保基本、兜底线的基本职责。指导地方根据发展水平和公共财力,在国家“规定动作”基础上量力而行增加“自选动作”。基础条件较好、社会需求旺盛的地方,可以探索制定普惠性养老托育服务清单,惠及更多老人和儿童。

以场地设施为重点,降低服务成本。充分挖掘土地、房屋、设施的供给潜能,利用大数据手段,集中梳理可用于养老托育服务的各类空间资源,特别是利用效率较低的地块、商业设施、社区用房、政策性住房等,并且向社会公布相关信息,最大限度降低养老托育服务的硬件成本。

以中央投资为示范,强化融资支持。继续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等专项行动,增强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支持力度,更加有效带动地方投入和社会资本进入。综合运用失业保险基金、稳岗和培训补贴等手段,对受疫情影响严重的养老托育机构进行政策性救助。探索利用基金、贷款、债券等金融工具,拓宽养老托育机构常态化融资渠道。

以能力建设为支撑,帮助家庭尽责。把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作为巩固家庭养老育幼基础地位的重要抓手和实现途径,以专业照护能力为重点,依托城乡基层和互联网平台开展家庭指导服务。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长期照护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儿童的家庭成员提供支持。

以业态创新为导向,发展新型服务。探索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养老托育产品中的深度应用,提供智慧化、智能化服务。推广养老机构互联网平台化发展等有益经验,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促进“一老一小”相关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推动“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彰显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坚持开放发展理念、将开放之门“越开越大”的决心和定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发展环境,加快从数量型、规模型开放转向质量型、制度型开放成为新一轮扩大开放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缔造了后起大国工业化的增长奇迹,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普遍认可。回溯40多年来走过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在于顺应历史前进的大方向、大逻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逐步释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制度红利,从而为经济增长和结构转型注入了持久的动力和活力,带动中国产业竞争力和国际分工地位的全面提升。如今,中国经济已然牢牢嵌入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而作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强动力之一,中国推出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和多样化的外溢效应,这就要求我们以更加宽阔的视野,积极探索对外开放新模式,促进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为推动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贡献。

进入新时代,我国扩大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国际形势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化演进的动力机制由资本和成本驱动加快向知识和创新驱动切换,为我国到2035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提供了战略机遇。然而,现阶段新工业革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创造效应”尚未充分显现,新冠肺炎疫情叠加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长期来看,贸易投资自由化是全球化的主基调,但全球化的历史演进是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疫情下,全球供应链出现局部断裂,国际分工体系和一体化生产网络暴露出其固有的脆弱性。

从国内发展条件来看,一方面,随着科技实力提升和资本快速积累,中国作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和货物贸易国,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方式不再局限于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而是凭借不断增强的国内配套能力、更加完善的产业体系和日益活跃的创新活动向全球价值链更高端环节攀升。在5g、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和新兴产业,我国开始具备与发达国家同步竞争的能力,线上经济更是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另一方面,近年来,国内劳动力、能源、土地等要素价格攀升,我国传统比较优势有所弱化,在国际市场上受到来自发达国家高附加值产品服务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生产的双向竞争和“两端挤压”,出口对gdp的贡献明显下降,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成本低、冲击小、相对比较容易凝聚共识的领域逐步开放到位,还有一些部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遭遇“玻璃门”“天花板”。“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就是要对这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发起攻坚,对体制机制中的“痛点堵点”标本兼治,这不仅要有开放的新思路新模式,更需要改革与开放相互促动、协同推进。

中国经济韧性强劲,产业体系富有弹性,国内市场规模巨大,新兴业态充满活力,这些突出优势是我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维护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局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的突出优势。过去40多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成就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样要在更加开放的制度环境下推进。

开放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迈向大国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着眼于实现到2035年“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的战略目标,“十四五”时期要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进一步完善负面清单管理机制,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瞄准市场需求热点,加大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电子商务、网络服务、智慧物流等数字经济和智能制造等领域引资引智力度,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和国内消费升级。针对现行国家储备体系的短板,鼓励跨国公司投资应急保障物资、数字医疗、高端机器人等相关领域,强化多渠道的技术、产能和人才储备。总结提炼自贸区建设经验,有效复制推广,不断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紧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科学规划,广纳智慧,将海南建成中国特色的自由贸易港和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尽快形成新示范新带动。统筹国内开放与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扫除要素市场化配置障碍。以更加开放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应对气候变化、防控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领域的全球治理,积极开展能源转型、生态环保、绿色发展、减灾扶贫、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国际协调,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推动wto改革为契机,倡导推进知识产权保护、跨境电子商务、服务贸易等议题谈判,共同主导数字时代贸易规则的创新和变革,引领亚太区域价值链重构,着力形成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国际共识和多边准则。

展望“十四五”,开拓开放发展新领域,打造对外开放新门户,搭建开放合作新平台,建立安全预警新机制,构筑全球治理新体系,要多管齐下,建立完善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从而以更大的开放力度、更宽的开放领域、更高的开放质量、更充分的开放包容、更完备的开放安全、开创互利共赢新格局,有力地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八

日前发布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由“新”到“先”,一字之变寓意深,这对于动员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党员干部要深刻理解由“新”到“先”转变的含义,读懂其中蕴含的“强大势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由“新”到“先”蕴含着“因势而谋”的“先人一步”。“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新机遇新挑战层出不穷,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准确体察中国国情、深刻把握发展大势,为“十四五”中国发展进行了把脉定向。从以往要求“育新机”到如今强调“育先机”的转变,既是对我国当前面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深刻认识,也为当下国家发展指明了路径,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必须抢抓机遇,下好先手棋。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因势而谋”的“先人一步”,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善于根据形势任务变化,抢抓新机遇、下好先手棋,谋划新思路、开辟新天地,不惧“回头浪”、勇开“顶风船”,保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展现“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

由“新”到“先”蕴含着“应势而动”的“高人一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国际环境日趋复杂,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农业基础还不稳固……这些危机客观存在、不容回避,“着眼前沿、培育先机”正是化危为机、开启新局的良方。在危机中“育新机”是顺势而为增强抓住机遇的战略意识,而在危机中“育先机”则是应势而动发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开拓精神,在改革创新上早人一着,在谋划发展上高人一筹,快速抢占未来发展的制高点。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应势而动”的“高人一筹”,充分认识和把握发展规律,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抓住机遇,应对挑战,趋利避害,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集聚解决问题的高招实招硬招,共同战胜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艰难险阻。

由“新”到“先”蕴含着“乘势而上”的“快人一拍”。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疫情中危局和变局,带领全国人民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以“六稳”“六保”为重点,“稳”住基础、“保”住底线,赢得发展主动权,彰显了我们党乘势而上带领全国人民防御各种风险和困难的快节奏高效率。展望“十四五”,我国已经在时间的坐标中书写了伟大的发展奇迹,也必将在未来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风劲正是扬帆时。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考验的是能力也是勇气、是智慧也是精神。我们要读懂由“新”到“先”蕴含着“乘势而上”的“快人一拍”,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快干实干真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沉着有力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高质量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向前发展,更好地取得新的决定性成就,实现新的历史性跨越。

“问计于民和顶层设计相统一”“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在刚刚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中,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宗旨一以贯之。

“十三五”规划即将收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中国将乘势而上开启“十四五”时期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的伟大征程呼唤广大党员干部执好“人民”之笔,着力画好砥砺奋进“同心圆”,共同谱写时代新篇章,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以人民智慧“蓄力”。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规划建议文件起草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赴地方考察调研,相继主持召开了经济社会领域专家、科学家、基层代表座谈会等六场“问计会”,同时开创我国五年规划编制史上首次“网络问策”,以听取各方面代表意见和建议。亿万人民共同参与、共同见证、共同推动,如此“开门问计”真正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总结党发展壮大经验的重要一条,就是始终把问计于民摆在开展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问计于民是衡量党员干部对人民是否有赤子情怀的一把标尺。要集众智、汇众力,群众关心什么、期盼什么,就要强调什么、推进什么,充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确保各项决策和工作符合实际,符合老百姓的期待和要求。

永葆为民价值追求,把人民利益“置顶”。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回望5年精彩画卷,无论是“最多跑一次”的服务便民、“一个也不能少”的精准脱贫,还是“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第一位”的抗疫“答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建设,都充分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广大党员干部要做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者,聚焦人民需求,增进民生福祉,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当好人民群众贴心人,把民生实事办好,把群众烦心事解决好,让群众大事小事事事顺心,难事琐事件件满意,以人民生活得改善、真正得实惠、权益得保障作为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始终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全部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初心如昨续写实干,为人民奋斗“代言”。“十三五”收官在即,“十四五”蓄势待发,五中全会一头接续即将挥就的百年史诗,一头开启第二个百年的恢弘篇章,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新征程在“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之下压力增大、挑战增多,更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宗旨观念和发展理念,初心如昨,续写实干,争当新时代的为民奋斗者。始终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全面把握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和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聚焦群众最急最忧最盼最愁的“急难险重”,发扬斗争精神,树立底线思维,在育先机、开新局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和“不负韶华、只争朝夕”的紧迫感,笃定实干姿态,付诸为民之行,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蓝图”,答好不负历史和人民的新答卷。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十九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会议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0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正确的方向。通过认真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使我的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理念信念,增添了新的工作动力,坚定了踏实干事的步伐。

一是通过学习使我信心倍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为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出发,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为我们坚定制度自信、实现伟大梦想提供了根本的遵循,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广大群众的爱国情绪更加浓厚,广大干部员工干事创业的劲头更足,理念信仰更加坚定。

二是通过学习使我坚定自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不仅提出了未来30年的总体目标,而且提出了13个必须坚持和完善的方面,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和自信心,证明中国有决心、更有能力去实现我们的伟大梦想。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认为一定要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把会议精神切切实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必须带头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带领两级班子成员切实强化制度意识,带动和引领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尊崇制度、坚持维护制度、严格执行制度。

三是通过学习使我自我鞭策。回顾中国成立70年来的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修正自我、不断的完善和前行,才取得了70年的辉煌,充分证明了中国制度强大的生命力,同时也在全世界面前展示了中国更加完整、富强、有力、壮阔的大国气度。我认为,作为我们每一位中国人在感到光荣和自豪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感受到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心怀一种强烈的自我意识,去维护、敬畏和遵循好我们的各项制度。

四是通过学习使我激发干劲。党的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把握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举旗定向、谋篇布局、迎难而上、开拓进取。特别是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后,为我们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为我们推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完善更加定型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结合乡镇工作实际,全体党员干部要提振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全面抓好乡村换届、村集体经济发展、乡村环境综合整治、乡土人才培育、三变改革、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使乡村更美丽、群众更富裕、基层更和谐。

五是通过学习使我方向更明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有责任,更有义务抓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坚持学思践悟、学通弄懂、学以致用,真正用先进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把大家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上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抓好贯彻落实推动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入心入脑,学实、学深、学透,立足本职,扎实工作,推动全乡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二十

我省各部门相继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大家表示,将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指引,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忠诚履职,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省政府办公厅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省政府办公厅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省政府办公厅要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把贯彻落实五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路、新举措,准确把握“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全面了解2035年远景目标的主要任务,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要充分发挥办公厅综合协调和运转枢纽作用,围绕国家确定的目标任务,做好我省“十四五”规划编制和实施的服务保障,抓好后续《规划纲要》和省委决策部署的任务分解与督查问效;围绕相关领域重大问题开展深入调研,为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提供更多有前瞻性、全局性、战略性的研究成果。

审计厅召开党组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审计工作实际,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核心要义,把审计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不断提升和拓展审计服务中心大局的视野境界,不断增强审计促进治理的履职效能。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作为提升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手段,利用党组中心组学习、审计青年论坛、支部学习活动等载体,深化学习活动的动员与组织,确保全会精神入脑入心、见行见效。要精准聚焦重点任务,将全会精神与审计实践融会贯通,主动思考、深入谋划,推动明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审计工作更加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更加积极有效作为。

省国资委党委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研究贯彻落实意见。会议要求,全省国资国企系统要组织委机关和企业通过党委中心组、支部学习、专题辅导等多种方式深入学习研讨,特别要重点围绕全会对国资国企工作提出的重要思想、重要观点、重要部署开展深入研究,为推动国资国企事业发展提供有力理论支撑。要谋划好“十四五”时期和明年重点工作,以更大力度推进“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加大经济运行分析调度,促进国企提质增效稳增长,不断加强国有企业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不断推动全省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党组(扩大)会议,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会议指出,全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全会精神作为加强党的理论武装的重点任务,精心组织学习培训,有效开展宣传宣讲,做好规划对接和编制工作。要主动参与到全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编制之中,高质量编制《知识产权“十四五”规划》《“十四五”市场监管现代化规划》等省政府专项规划。要进一步总结“十三五”以来特别是机构改革以来的工作情况,做好中期评估和修订工作,构建各有侧重的规划体系。要全力冲刺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加快进度,及时进行查漏补缺,确保能交出实打实的“成绩单”。

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党组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等内容,努力学懂弄通全会精神,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认真抓好“十三五”总结和“十四五”规划,确保全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在全省系统落地落实。要结合机关事务职能职责,着力提升国有资产、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管理质效,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厉行节约制止餐饮浪费行为、标准化信息化“两化融合”等重点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好服务保障。

省扶贫开发局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为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会议强调,要迅速学习、深刻领会,在学懂弄通落实上下功夫。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做好已脱贫群众的动态监测,以及“十四五”扶贫工作规划。要接续推进巩固拓展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要一如既往地保持攻坚态势,善始善终,善作善成,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团省委分别召开党组会和机关微论坛,专题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提出,团省委将重点围绕三个方面抓好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强化思想引领,通过_网络新媒体平台,加大对全会精神的深层次解读,运用短视频、动漫等形式,推动广大青年理解全会精神。抓好工作结合,团省委将聚焦青年成长发展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重点做好《四川省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25年)》和“十四五”规划的结合,争取更多政策支持,切实为广大青年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筑牢基层基础,团省委将以推动行业系统团指委的作用发挥为抓手,持续深化团的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延伸工作触角、扩大青年覆盖,为“十四五”发展汇聚四川青年力量。

省妇联召开党组中心组学习(扩大)会,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会议要求,要切实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实质,抓好全会精神贯彻落实。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全会精神贯穿于妇联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加强家庭服务工作,推进“树新风助脱贫”巾帼行动。要对照全会决策部署,把握引领服务联系的职能定位,找准妇联工作与全省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切入点、结合点和着力点,以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编制为抓手,积极谋划,主动作为,高位推进“十四五”期间妇女儿童发展事业,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贡献巾帼力量。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二十一

“全会提出,要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全面促进消费,拓展投资空间。可以看出,以‘双循环’塑造发展新格局,这是全会明确的清晰路径。”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屠海鸣说,以“双循环”塑造发展新格局,也使香港有了用武之地。

“香港长期扮演着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之间的‘联络人’角色;下一步,越是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充满不确定性,香港的角色越是吃重。香港各界应该从五中全会对中国经济的战略布局中,认清国家所需、香港所长,从而找到参与国家建设的发力点。”屠海鸣说。

全国政协委员、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副会长何润生认为,澳门作为国家经济“双循环”的交汇点,可以发挥中葡平台等优势,服务国家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澳门应当牢牢把握好湾区机遇,坚守‘一国’之本、善用‘两制’之利,不断深化与湾区的创新合作、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在湾区中担当起支撑引领的角色作用,并且借此推进本地经济适度多元发展,从而保证澳门社会长期繁荣稳定、再创辉煌。”何润生说。

全国人大代表、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理事长吴小丽对此表示赞同:“我们要打造‘一带一路’功能平台,高质量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完善便利澳门居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并且善用澳门中葡发展平台等优势,同世界各国各地区开展交流合作,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使多边贸易的目标得以在澳门实现。澳门是大湾区的一份子,并具有‘一中心、一平台、一基地’的发展定位,更要着眼国家发展大局,加快澳门融入湾区发展。”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二十二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在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规划《建议》深刻分析、准确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展望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充分体现了时代新变化,符合时代新要求,反映人民新期待,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纲领性文件,是今后5年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

五中全会强调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对校(院)行政财务工作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三五”时期,校(院)领导对行政财务工作高度重视,亲自部署,靠前指挥,采取一系列措施,在各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办学条件明显改善,经费保障能力不断提升,综合行政管理持续改进,民生建设成效明显。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点上,新形势、新任务对校(院)行政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行政财务部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在校(院)委会的领导下,坚持党校姓党,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实现“四个建成”发展目标,以高质量服务推动行政财务保障能力跃上新台阶。

一是着力提升基本建设服务能力。围绕补短板、促升级,做好打基础、管长远的顶层规划设计,着力解决教学设施功能老化、承载不足的问题,着力补齐功能设施分布不均、基础相对薄弱等短板,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重点突出的校(院)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着力提升财务管理服务能力。改进预算管理,完善规章制度,强化绩效管理,优化支出结构,以明确事权和支出责任为重点,突出依法理财,确保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等重点领域的经费可持续保障,形成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约束有力、符合现代财政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全流程标准化体系。

三是着力提升政府采购、国有资产管理服务能力。制定校(院)资产配置标准。规范重要国有资产和政府采购活动,厘清不同层级、不同单位职责和权限,实行采管分离,将管控要求和程序固化,形成公开透明、规范有序、高效便捷的政府采购和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机制。

四是着力提升行政综合服务能力。加快信息技术、智慧治理与综合行政服务深度融合。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提升行政效率、服务水平、解决矛盾等方面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形成协同高效、保障充分、服务规范的综合行政服务体系。

五是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在幼有所育、住有所居、病有所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让教职工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领导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热门23篇)篇二十三

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强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再接再厉、一鼓作气,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百年奋斗目标,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奠定坚实基础”。

“百年机会真难遇,一线光阴更易流。”当前,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犹为重要和必须。“十四五”擘画的宏伟蓝图和美好远景,需在接续奋斗当中实现,举国上下同心、全党上下同力,新征程“列队”在即,广大基层干部请喊“到”!

以“严”的自我要求喊“到”,争当新征途的“示范兵”。“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迈向新征程,未知的挑战、困难和机遇接踵而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沉心静气解难题,就不能有“打退堂鼓”“撂摊子”的消极思想。广大基层干部要有“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遇难让我先上”的要求、“千斤重担我能挑”的勇气,严格要求自我、从严尽责担当、积严奋勇砥砺,凝聚精神喊声“到”,砥砺征程当“标兵”。

以“细”的无悔追求喊“到”,甘为新时代的“拓荒牛”。“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干事业,都要以勤为径、以苦作舟,追求尽善尽美、一丝不苟。身处“十三五”和“十四五”交棒的重要节点,广大基层干部要下足“绣花”功夫,稳扎稳打挺进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公里”,接续奋斗开启乡村振兴的全新征程,相信“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力量,把工作做深做实、把问题研深研透,坚持精细精准精致,喊一声掷地有声的“到”。

以“深”的理想信念喊“到”,当好政治上的“明白人”。“石可破不可夺坚,丹可磨不可夺赤。”回望我国峥嵘岁月,革命先烈不畏牺牲只为国泰民安、奋斗先锋不惧困难只为人民幸福,皆因心中有民不迷失、心中有党不迷惘、心中有国不迷怅。广大基层干部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当成一辈子的事情,深植“爱民心”“家国情”和“报国志”,在深学深思理论思想中品味真理甘甜、在深知深悟国史党史中践行无悔使命,心定志坚喊声“到”,当好政治“明白人”。

以“实”的干事作风喊“到”,做好攀高山的“奋斗者”。“实言实行实心,无不孚人之理”。实干苦干的优良作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党和国家对于干部的号召要求。广大基层干部要向内勤修党性觉悟、向外锤炼干事本领、向上传承优良作风、向下拿出实招硬招,敢同困难斗狠、敢与危险拼锋,实打实、硬碰硬地干工作、解难题,做到“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在笃信务实的作风中喊声“到”,争当攀高峰、下深海的“奋斗者”。

以“快”的赶拼势头喊“到”,敢做新航程的“急先锋”。“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面对加速变化的形势,要下好“先手棋”、打开“新局面”,需知势识势、顺势趁势,更要以变制变、以新出新。广大基层干部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势头干事业、用“创新出新、转型改革”的思想赴征程,增强“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育活“高效能、快节奏、新思维”的新动力,全力以赴推进伟大事业进程。在创先争优、赶超比拼的势头中喊声“到”,成为搏击新航程的“急先锋”,推动“中国号”巨轮一路劈波斩浪。

相关范文推荐

    鸟岛小学生读后感(精选18篇)

    读后感是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思考的结果,是将思想和感受转化为文字的妙笔仙器。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经典的小学生读后感,希望能够给大家的阅读和写作带来一些新的感悟。

    美就在身边五年级(专业14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风格,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读优秀作文范文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作文表达的多样性和个性化。直到今天我才知道爱是

    鲸的自述五年级(优质17篇)

    优秀的作文是语言的艺术,它能够通过文字将想法和情感传递给读者。优秀作文是以一定的主题为中心,通过准确、生动、有力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

    大学生国家励志奖学金申请书(热门20篇)

    撰写奖学金申请书是一项挑战性的任务,它要求我们准确、简洁地陈述自己的优势和学术成就。奖学金申请书范文中的精彩语句和表达方式可以帮助申请人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语文期试反思(优质24篇)

    优秀作文是对生活中的困惑和问题的思考和探索,它能够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随着我们一起阅读下面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你会对写作有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超级手机的自述小学(通用15篇)

    随着科技的进步,手机的处理器速度、屏幕分辨率等性能指标不断提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手机防护方法,希望能够保护好你的手机安全。

    疫情后的愿望(精选20篇)

    作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优秀作文应该能够抓住读者的眼球,引起他们的兴趣和共鸣。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特点和技巧,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借鉴和

    规范管理实施方案范文(13篇)

    实施方案可以评估工作的进展和结果,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接下来,我们将列举一些成功实施方案的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启示。(一)加快能力建设。以建立健全固体废物管

    公司周年庆上领导的讲话稿(热门21篇)

    讲话稿是在特定场合如会议、庆典等公共场所对某一特定主题发表的演讲稿,是一种重要的口头表达形式。这些范文涵盖了各种场合和主题,相信你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样式和内容。

    简单育儿心得(优质2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实现自我提升。如果你对写心得体会感到迷茫,不妨阅读以下的范文,或许能够找到一些答案和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