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

时间:2023-11-10 作者:念青松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

范文范本可以为我们提供写作思路和方法,让我们更好地组织语言。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出优秀的作品。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一

在日益注重素质教育的21世纪,倡导新的教育观念,拓展新的教学领域,关注新的教学方法,构建音乐课程的体例框架等均在实验教材中有着鲜明的体现。在这次实习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教改的鲜活生命力。对于基础教育的主体而言,这些改革是否真正适应师生的需要呢?为此,我设计了一套问卷,试图通过调查问卷,在一定范围内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对问题进行归因分析研究,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更好的了解当代小学生音乐教育的现状。

为了得到准确、客观的答案,我在实习学校的四年级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从态度、情感、内容、能力和期望四个方面入手,让学生们充分、大胆、自由地表达自已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获得到了一些有益的数据。问卷选择了6个平行班,无重点班与普通班之分,每班学生随机抽了8人,共计有效问卷48份,经过统计情况如下,并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2.1问题一:你对音乐学习持何种态度或情感?

因为相对其它课目而言,音乐课既没有巨大的考试压力,课堂气氛也相对活泼,让他们感到轻松。学不学都“无所谓”或“应付”,让我们看到了极少数学生功利心的一面。而这个比例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学压力的增强而上升,这也是基础音乐教育为什么到初二、初三会考在夹缝中生存的根本原因。我想这与当前的教育体制有很大关系,如果教育体制不改革的话,师生仅凭一腔热情和一厢情愿,素质教育也难以落到实处。

2.2问题二:你对音乐学习领域中什么样的内容感兴趣?

调查结果显示35.4%的学生认为唱歌是他们最感兴趣的内容。孩子们普遍认为唱歌是表达自已情感的最好途径,但对教材上的歌曲不感兴趣,他们特别喜欢唱活泼、欢快的歌曲。他们也特别希望自己拥有美妙的歌喉。另一个热门选项是流行音乐,大多数同学喜欢流行歌曲。科技的发展使得音乐的传播发生了天翻地覆的革命,音乐,从唱片和无线广播时代的有限传播,被电视、随身听、cd-rom、md、dvd、互联网等媒体推到传播的无限。在e时代里,音乐教师对音乐教材的占有权,被彻底瓦解,孩子们拥有和熟悉的音乐在某种意义上甚至超过教师。而他们拥有和偏好的音乐,往往不是学校音乐教育的主流内容,其中相当大的分量与学校音乐教育的宗旨是相悖的。以往流行音乐不能进课堂,但事实上它对学生的影响却很大。有一项问题是学生平时喜爱歌曲的类型,结果显示:小学生会唱的歌曲中有近65.7%的是音乐课本外的通俗歌曲。调查结果还显示:超过25%的学生把不喜欢上音乐课的原因归结为音乐教材编得不好,其中又有近12.5%学生认为音乐教材不好主要表现在所选歌曲不适合小学生演唱。流行音乐之所以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是因为社会音乐生活以流行音乐为主,学生身处现代社会,流行音乐和他们的心几乎是“零距离”,更主要的原因是,流行音乐具备了青少年喜爱的特点,音乐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当代青少年所思所想,用他们喜爱的方式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因此他们对流行音乐的理解没有困难。

流行音乐能否进课堂的问题已讨论了若干年,事实表明围堵不如疏导。学校音乐教育不能生活在真空地带,现实不容回避,音乐教育把流行音乐拒之门外,有如掩耳盗铃。我们不否认有些流行音乐的内容不适合青少年,会对他们产生消极的影响,但看待问题应该是辩证的,全面肯定或全面否定都是唯心的、不客观的。流行音乐中不乏一些优秀作品,教材中完全可以选择那些歌词内容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经过精心制作的流行音乐让学生演唱和欣赏。针对学生滥听流行音乐的行为,由教师正面引导,使学生形成对艺术音乐和流行音乐的鉴别力,对学生审美判断的学习和发展方向起主导作用,这也是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泰戈尔在《我的学校》中写到:“教育的目标是心灵的自由,这只能通过自由的途径才能达到——尽管自由就像生活本身一样是有危险和责任的。”当孩子们长大成人,能够真正懂得鉴赏与审美,能够积极地面对生活、热爱音乐的时候,普及音乐教育的目的便已达到了。

关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有43.8%的学生选择了“欣赏音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因为欣赏音乐不需要技能技巧,这一点也正是从前的基础教育和教材欠缺或者说是忽略了的。从前的音乐教材过于专业化、系统化,强调技能技巧的训练,而对于我们的大多数学生而言,是不必要成为贝多芬的,而只要能够欣赏音乐的美,将音乐的美融入生活中就够了。欣赏什么?如何欣赏?这也是新课改在音乐教学内容改革中必须面临的问题之一。另外有41.7%的学生希望器乐内容增加,器乐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要想真正使器乐教学不流于形式,更好地发挥器乐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就需要不断充实器乐教学内容,尽量满足学生在器乐教学方面新的需要。

2.3问题三:你希望通过音乐学习获得何种能力的发展?

表示希望“演唱”能力提高的占37.5%。希望提高“演奏”能力的占25%,希望提高“鉴赏能力、音乐素养”的能力的占6.3%,希望培养“乐感”和“音乐知识”能力的有31.3%,这些选择与音乐有关的相关能力发展的比例竟高达98%,从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们真正渴望得到的是什么样的能力。这实际上为新的课程结构提供了来自学生的选择。在此之前我们的基础教育不断地在探讨:我们的音乐课程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系统完整的知识,还是发展学生的能力。知识和能力二者难道是对立的吗?事实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联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取决于知识技能掌握的多少,它为学生参与音乐欣赏和表现活动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从某种意义上说,掌握知识技能是为了掌握一种学习音乐艺术的工具,架起一座通向音乐艺术的桥梁。

2.4问题四:你对常规音乐课有其它怎样的要求?

当被问及你对现在使用的音乐教材有何看法时?调查结果显示,55.3%的同学对教材总的评价“好、可以、认同”,说明我们的新教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新教材的使用,使学生们对音乐的灵性在课堂上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展现,为小学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并认真反思。

23.2%的同学觉得教材有待改进,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所选歌曲不太适合学生演唱或好听的歌不多、老歌太多,跟不上时代等,他们希望多一些喜欢的歌以及流行歌曲。我们应该组织一流的作曲家,词作家为我们的学生写好歌,谱好曲。根据时代发展和艺术教育的需要,调整扩大教材编选的思路,精选更新现有教材内容,便之不断优化。我们要让孩子们有歌唱,让孩子们唱属于自己的歌!

(2)配套声像资料缺乏:多媒体课件融电、光、声、图像为一体,其绚丽多彩的画面、生动形象的演示及化小为大、化静为动的特效,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完美的声音、文字、图像互相结合又富于变化的学习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同时,它还突破了传统音乐教学在时间、空间、地域上的限制,古今中外、风土人情、世间万象都可以身临其境,大大丰富、开阔了学生的音乐生活的范围和音乐视野,大大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极大地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但目前我们的教学配套光盘仅仅是简单的谱例加声音,比从前的磁带仅仅多了一个画面而已,没有发挥出多媒体的优势。现在回过头来看看从前的基础教育,我们的教材建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确有它重要的作用,但问题也存在:“教育有两个弱点――第一个弱点是忽视了(不是单纯的否认了)个人所具有的微妙复杂的作用,忽视了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和手段,第二个弱点是它不考虑各种不同的个性,气质,期望和才能。我们是否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想想他们需要什么?今后的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些都是音乐课程中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是音乐课程改革以及音乐教材建设必须思考的问题。

2.5问题五:家人是否经常与你一起参加音乐活动?

29.2%同学表示常常,43.8%表示偶尔,27%表示表示很少甚至是几乎不。这也反映出我国小学家庭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内容改革也提出:“只有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结合起来,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生成和确定才有了根基和现实基础,学生的学习才有真正的意义。舍此,任何教育都只是外在于学生生活世界的装饰。我想,以往那种长期忽视学生兴趣爱好的情况将不复存在,从这一点来说,孩子们是幸福的。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二

本文选择上海市部分中小学的戏剧艺术教育现状展开调查。通过访谈调研,发现目前本市中小学戏剧教育正呈现“教学渗透、社团培养、课程教学、工作坊试点”等四种不同的实践模式,由这四种模式分析和归纳而得目前中小学戏剧教育虽然已经得到普遍的重视,但仍然存在精英化的倾向,同时戏剧教育的多重功能尚待开发、教育理念也尚待完善。在调查分析的最后,提出“树立全人教育戏剧观念、加速培养戏剧教师、尽快出版规范的戏剧教材”的建议,期待能够为戏剧教育在中小学的进一步推广做出呼吁和努力。

课本剧扮演、校园生活的舞台呈现、为培养团队精神而鼓励的戏剧游戏,都开始被教育者们接受与运用,以各种方式渗透、参与到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各个方面。同时,随着教育戏剧这一概念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引进和推广,校园戏剧活动掀起了一波波小热潮。

本文对上海市的六所中小学和两个戏剧工作室的戏剧教育现状进行了调研,受访对象分别包括教师、学生、学校分管领导以及学生家长。这七所中小学及其区域分布分别为: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徐汇区)、上海市实验学校(浦东新区)、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浦东新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长宁区)、上海协和双语学校(闵行区)、民乐学校(松江区)、育红小学(嘉定区)。

通过对访谈的整理和研究,笔者发现,目前上海市中小学的戏剧教育模式大致可分为教学渗透、社团培养、课程教学、工作坊试点四大实践种类,并且这四类在中小学中被利用的频率呈依次递减的塔形分布态势。

(一)文科教学的戏剧渗透。

所有的受访对象都表示会用戏剧的手段来进行文科(主要是语文和英语)的教学。这是目前上海中小学戏剧教育中最为普遍的一种方法:在学科教学中注入戏剧元素,让两者互为渗透,达到相关学科教育和戏剧教育的双重目的。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戏剧文学及戏剧元素始终占有一定的比例。小学课本里的《乌鸦与狐狸》《小马过河》等篇目有故事、有冲突、有动作、有对话,非常接近完整的戏剧。而到了学生阅读能力相对完善的初高中阶段,语文课本中的戏剧内容就更多了,《陈毅市长》《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雷雨》《茶馆》《窦娥冤》等剧本涵盖了古今中外最经典剧作家、最经典戏剧作品的最精彩部分。而在英语、德育等其他学科,教师们也会选择情节性较强的篇章来进行戏剧改编,以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文科教师在课程教学中对戏剧的运用,大致表现在以下方面:

1.角色朗读。

这是运用戏剧手段进行文科教学的常见方法。由老师选择课文,学生根据文中内容分角色朗读。一般为念读方式,有的教师为节约时间,就让学生站在各自座位上进行;也有一些教师会选择让出讲台的位置作为舞台,请学生于事先背诵后上讲台以分角色对话的形式进行简单演出。

从戏剧的角度来看,这种演出缺乏舞台演出基本的场面调度和角色装扮,并非完整的戏剧,但这算是戏剧元素在中小学教学中最普遍的应用。

2.课本剧呈现。

课本剧,是指把课文中的叙事性文章改编为戏剧形式,以戏剧语言来刻画人物、表达主题。课本剧是戏剧与教育结合的典型呈现。

在调查中,笔者得知《雷雨》《一碗阳春面》《哈姆雷特》《项链》《威尼斯商人》等课文在各受访学校的课本剧编演的概率很高。同样的,“课本剧”也是在此次调研中受访者提到的高频词汇,师生们纷纷表示非常乐于通过戏剧的艺术形式来赋予语文学习和英语学习更多的乐趣,让学生在欣赏与体验戏剧艺术之美的同时,学习学科知识,达到教学目的。

(二)戏剧社团的兴趣培养。

几乎所有的受访学校都在课外开设了戏剧社团。据了解,戏剧社团的成员招募过程是学生和指导教师的双向选择:对演戏感兴趣的学生自主报名,指导教师对其进行考核,根据学生条件确定入社成员。戏剧社的活动全部都在课余时间,每周活动次数一到两次不等,每次活动时间平均为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

与课堂上不甚成熟的戏剧元素相比,戏剧社团的剧目无疑更加完整、精彩,并且具有更强的艺术性,更类似成熟的戏剧演出。戏剧社的指导老师也大都在学生时代参加过戏剧社团,或参加过相关的戏剧培训,甚至还有科班出身的戏剧专业毕业生。

戏剧社的活动成果一般来说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校庆、学校艺术节等大型校级活动上进行展演;二是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区级和市级的校园戏剧比赛。

从戏剧社指导老师的确定,到成员招募的淘汰机制,再到演出剧目的反复排练,都体现了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另一种精英化的倾向。“精英化”的戏剧教育打造出精彩的校园戏剧剧目,在各类比赛中获得荣誉,但这注定了只可能是一小批学有余力或具备戏剧潜质的学生才能享受到的教育过程。同时,也因为其活动并不纳入学校的正规体系之中,所以造成参与学生的流动性较大。采访中,有百分之九十的家长都表示,一旦孩子的学习成绩下降或学习强度过大,他们最先考虑的就是让孩子放弃戏剧社团。而那些赞同孩子参加戏剧活动的家长则另有打算:戏剧比赛获奖可能会有利于孩子升学或是申请国外的学校。例如,上海实验学校连续几年聘请上海师范大学谢晋影视艺术学院的表演系教师担任戏剧指导教师,精心挑选优秀的戏剧表演苗子加以培养锻炼,优秀学生课本剧目《商鞅》《药》堪称专业级水准,而好几个优秀的小演员们也因其戏剧才能和获得戏剧类的奖项,而顺利通过了复旦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

中小学戏剧社团的精英化教育,比课堂上的戏剧元素渗透来得更全面、更彻底,它让一部分有潜质的学生很早就领会到戏剧的艺术性和舞台表演的魅力,为优秀校园戏剧剧目和戏剧新苗的挖掘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教育讲究的是“有教无类”,如何在普及教育阶段让更多的学生接受戏剧教育,如何充分保留戏剧艺术的艺术性、教育性和普遍参与性,挖掘出戏剧教育与学习生活更多的关联,这也是中小学戏剧社团“精英化”教育有待思考和权衡的一个问题。

(三)戏剧学科的课程打造。

戏剧学科的课程打造,是指在中小学中开设戏剧艺术教育专门的课程,把戏剧艺术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进行教学。就和中小学中有规定课时保证的美术教育和音乐教育一样,当戏剧课成为学生必修的科目,会有更多的学生接触到这个领域,也会引起更普遍的重视。

据不完全统计,上海目前专门开设戏剧课程的中小学很少,且大多集中于民办和国际学校之中。

20xx年起,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正式开设艺术拓展综合课程。校方把艺术类课程分为声乐、戏剧、舞蹈、外国音乐、民族音乐共五大门类,每门课程都引进了该专业的艺术教师,包括戏剧表演系本科毕业的戏剧教师参与到中学的课程教学之中。五门艺术拓展课程中,声乐、戏剧、舞蹈均属于表演实践类,外国音乐与民族音乐则被分到艺术文化欣赏体系中,但校方还是规定这两门课程的选修学生必须分别学习口风琴和陶笛,也就是保证了所有艺术门类选修的学生都能掌握相关的表演实践技能。

据了解,世外中学现有六、七、八、九共四个年级,每个年级11个平行班。学生在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学习中,必须每学年都挑选一门艺术拓展课作为必修课程,且每年不可重复。也就是说,所有的学生在初中阶段的前三年可以修习三种不同门类的艺术课程,每门艺术学科的修习时间为一整学年(两个学期),每周行课1课时,每课时40分钟。等到了九年级,学生可以在前三年选过的三门学科中再重复选一门进行精读修习。

据该校戏剧教师介绍,她的戏剧班每学年每个年级的选修人数在20—30人,由学生在校级网络选课系统中自行操作,没有额外的面试筛选。六年级、七年级、八年级的戏剧课被她称为基础训练,主要教授与声乐、台词、形体、表演等一系列戏剧舞台实践相关必修内容;而她把九年级的班级称为进阶班,这个班每年固定招学生20人,全部都是前三年选修过戏剧课的学生组成,教学目标是在舞台上完成合格的戏剧表演。

该教师还为本调查提供了基础训练班和进阶班的课程大纲。戏剧基础训练课程大纲共分为四个单元,设置四个主题,涉及的表演技能分层递进。同时在每个单元的实践训练之前还会有戏剧游戏环节和戏剧常识讲授环节。

而对于进阶班,由于选修的学生已经受过一年的戏剧基础训练,并且也有兴趣、有意愿进一步学习戏剧表演,所以指导教师会为这个班设置两个戏剧表演任务:一是校艺术节上完成一个经典戏剧片段的演出,二是设计戏剧工作坊,指导学生自编自演参与到戏剧创作的每个环节,从无到有呈现一个反映校园生活的戏剧小品。

分析世外中学戏剧课程大纲,不难发现这个表演训练体系与高校表演系的基础训练课程基本相似。可见,这种表演实践的训练方法是以培养舞台上的合格演员为目标的,只是在世外中学这种专业演员的入门训练很好地体现了戏剧教育的普及性,每个愿意上戏剧课的普通学生都自主接受,并能够在接受专业的戏剧表演训练后于演讲、交际、即兴反应等方面体现良好的进步。

同时,在调查中很多学生告诉笔者,他们在戏剧课上最喜欢的环节不是照着剧本演戏,而是每一次正式上课前都会进行的戏剧游戏和即兴小品。对青少年来说,戏剧游戏和即兴小品都是没有剧本的表演,是一种本能的自我呈现的表演。在这两个环节,学生的热爱并不是戏剧表演本身,而是把戏剧作为一种工具,成为表达个人情感和宣泄青春情绪的一种媒介。

(四)教育戏剧的初步参与。

上文所提及的课本剧、戏剧社和戏剧课基本涵盖了目前上海市中小学戏剧教育的绝大部分实践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利弊,但每一种都是对于戏剧教育的宝贵探索与尝试。在戏剧教育的研究领域,这三种模式本质上都属于剧场教育的范畴,主要关注的是纯粹艺术技巧的训练,如表演技巧、声乐演唱、戏剧编导等,其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合格的戏剧人才、完成完整的戏剧演出。

在西方戏剧教育的研究中,除了剧场教育,还有教育戏剧(theaterineducation)这个范畴。与剧场教育相比,教育戏剧更多的是寓教育于戏剧艺术的表现过程之中。它的教学重点不是戏剧技艺,而是要学生更多地去体验日常生活,用自己的阅历、经验、记忆来判断和确定戏剧人物的选择,从而完成表演任务。表演的结果并不重要,表演的过程、体验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全面地洞察和认知他人、自我与社会。

近年来,教育戏剧从西方被引入中国,在一线城市的高等艺术院校中引发不小的探讨热潮,同时也在一些专业志愿者的探索之中,以各种形式默默地进行实践试水。

1.创新戏剧探究课形式。

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和上海市进才中学北校,是目前上海少数两家把教育戏剧纳入课程体系的学校。市三女中于2011年开设相关课程,而进才北校则是上海戏剧学院艺术教育专业的合作实验学校,早在2007年就开始进行教育戏剧的试点。两个学校都把该课程当作创新戏剧探究课,分别在高一新生和初一新生中全面铺开。市三女中是每周1课时,行课40分钟;进才北校是每周2课时,行课80分钟,总共历时都是一个学年。

根据进才北校相关教师提供的课程大纲,我们会发现教育戏剧的课程设置与世外中学戏剧拓展课有着较大的不同。

与世外中学的戏剧拓展课相比,进才北校的教育戏剧课程大幅减少了声乐、台词、形体、表演等表演基础训练课程,对于经典戏剧片段的编演也几乎没有涉及。而戏剧游戏的内容大幅度增加,其演示内容更多地与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相关联,教师在课程中的主体作用被大幅减弱,更多的不是决断者,而是学生表演与相关思考的引导者。

2.教育戏剧工作室的公益推广。

教育戏剧在上海尚属于新生事物,将其纳入课程体系的学校只有上述两所,其余更多的是以工作坊的形式短期介入到中小学教育实验当中。这种推广大致有两类:一是承接短期的定期培训和演出;二是配合社会团体的公益慈善推广。

首先,承接短期教育项目的定期培训和演出。每年上海市各区县教育局会有一些专题教育的短期项目,项目推广过程中会有戏剧演出的子项目。例如,上海应戏剧工作室于2013—2014年间承接了上海市松江区和嘉定区教育局关于个人卫生推广的教育推广项目,以教育戏剧的理念设计与“勤刷牙”“勤洗手”等有关的短剧小品在区县所属20多所小学中上演,共计60余场。这样的宣传短剧带有教育戏剧的元素,改变了观演壁垒分明的戏剧模式,增加了大量问答互动内容,颇受小朋友们的好评。

另外,上海戏剧学院的希望彩虹教育戏剧发展中心多年来始终在上海偏远郊县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当中开展免费的教育戏剧推广和关怀活动。这些活动并没有通过学校,而是通过社会公益团体来展开。如在宝山区和嘉定区的一些城中村,戏剧教师每周六上午会在村子里废弃的场地上开设教育戏剧活动,就像爱心学校那样,把缺乏家庭关爱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弟从家里、街头和网吧中聚集到一起,参加戏剧游戏和故事剧场,以戏剧的方式来进行心理诊断和辅导,并丰富这些孩子的课余生活。

此次调查表明,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育者们已经认识到戏剧教育的重要性,并主动地在教育过程中添加戏剧的相关元素。并且,可喜的是,已经有部分中小学把戏剧纳入教育课程之中,把戏剧和美术、音乐并列,传统的中小学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被正式地拓展。但同时,戏剧教育在上海尚属新兴领域其推广的过程中还是有一些发展的倾向值得关注和探讨。

(一)戏剧教育的优势已被认可。

此次调查中,受访师生普遍反映戏剧能够辅助文科的教学,能够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而开设专门戏剧课程的学校领导也表示,戏剧课的开辟是成功的、受到师生欢迎的,中小学艺术教育的课程体系因此变得更加完整和丰富。还有一些学校的校长还表示戏剧应该像音乐和美术一样,被纳入上海所有中小学的必修艺术课程体系之中,这是发展的趋势。

此外,戏剧对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所起到的良好作用,也被普遍认可。对于独生子女占多数的上海中小学生来说,戏剧排练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每一次的戏剧编排,每一个道具的设计制作,每句台词每个动作的设计调整都需要大家群策群力。也有很多学生表示,在上了戏剧课后,他们敢于在公众面前发言、演讲,较自如地表达自我的观点,并且还能注意仪态和措辞。而青春敏感期的中学生们还把戏剧表演当成释放情感和学习压力的工具,他们需要这种情感宣泄来调整和认知自我,同时还能增强对于社会和生活的观察与体验。

而提出不同意见的声音来自于学生的家长。大部分家长表示,当他们在面对孩子沉重的学业竞争压力的时候,和语、数、外等主课相比,戏剧和美术音乐课程虽然重要,但关键时期(如复习迎考)可以被放弃。而那些愿意让孩子接受戏剧教育的家长大部分都有以后让孩子出国念书的打算,因为“国外的学校不仅看成绩,还看学生是否有丰富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可见,戏剧教育在整个社会中的推广和普及是个长远的历程,不仅要改变教育者的观念,还要让并未接受过戏剧教育的家长们也认可其重要性,并且如何在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多年博弈中获得发言权,戏剧教育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课堂戏剧的多种功能尚待开发。

虽然课本剧已经普及到受访的所有中小学校,但是大部分学校对于课本剧的功能开发,依然呈现一定的局限,课本剧的教育功能、交流功能、激励功能都尚待开发。

首先,涉及学科单一:目前,课本剧涉及的学科多为语文科目和英语科目,绝大部分的课本剧都是以语文、英语教材为基础,选择其中故事性、动作性、冲突性较强的篇目加以改编,通过种种戏剧技巧加以呈现,让学生看了这些演出后借助形象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但是,如果能更多地开掘戏剧的教育功能,为学生营造戏剧的“体验式的学习情境”的话,就会发现很多戏剧元素如角色扮演、旁白与对话、道具音效等手段,能变平面的书本为立体的戏剧情境,引导学生在此环境中自我认知、自我学习。可见,如果用课本剧的形式来辅助理科教学,就能突破枯燥的语言和公式实验的瓶颈,把数理化也变得生活化、大众化。比如若能以年轻的科学家牛顿为主角设计一系列故事以阐释力学定律,这种设计应该也比反复背诵公式要有助记忆得多。

其次,即兴互动的缺失:目前的课本剧依然是以最终的舞台呈现作为目的,但如能对课本剧排练的过程加以开发的话,我们就会发现课本剧排练其实本身就是一套即兴式的、反省式的、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当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戏剧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进来以后,并不会提供完整的、严格的剧本供演出使用。当教师提出问题以后,让学生做即兴发挥,教师再即兴回复,学生可能会成为整个场面的主导者,对于下一步的剧情,师生会通过协商来进行下去。通过反复即兴的讨论和体现,增进学生对相关议题的深入了解。

(三)精英教育与普及教育的两极分化。

普及教育,是指放低教育对普通大众的门槛,使全民教育的程度普遍提升;而精英教育则特别看重受教育者的能力,强调其所受基础教育的程度,有机会受到精英教育的对象比普及教育的接受者要少很多。普及教育是面向大众的通识教育,而精英教育则更加强调在某个领域的研究能力。

目前的上海市中小学戏剧教育也在较大范围内呈现出精英教育和普及教育两极分化的局面。

在课本剧普及的中小学文科教育中,教师通常会把戏剧当成传播学科知识的重要工具,几乎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得到机会在课本剧中演出一个角色,或是分到几句台词。但由于课本剧的指导教师大多没有受过专业戏剧的训练,所以课堂戏剧往往会出现只会重复一些文学的片段或是无法完整呈现戏剧情节的起承转合,使课本剧缺乏完整的戏剧性,因而无法彻底贯彻戏剧艺术本身的教育功能。

而精英化则是一些学校或戏剧社团挑选少数经过表演技艺的基础培训的学生,让他们可以有能力在舞台上塑造完整的角色形象、完成合格乃至优秀的舞台表演。但这种开小灶式的精英化戏剧人才培养,忽略了基础教育的普及性和开放性,偏离了戏剧教育的初衷。

如何调整戏剧教育普及的领域,改进戏剧教育在中小学中推进的方式方法,改变“漂亮灵活的孩子才能去演戏”的传统观念,更良好地运用教育和戏剧的互动关系,保留普遍学生的集体参与性,是戏剧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四)戏剧教育教学目标尚待探讨。

无论是世外中学的戏剧艺术拓展课还是进才中学北校的教育戏剧游戏,我们会发现戏剧的基础训练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和重复性,而学生在两种戏剧教育实践模式中都收获了素质能力的一定提高,例如他们的自我表达都更自信了、团队精神都变强了、情感心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释放和宣泄。然而,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发现这两种戏剧教育课程都会培养出好的演员:一个是在舞台上的自信,而另一个则是掌握戏剧手段来进行思考和表达的良好社会形象。这是一个演员(社会人)从本能表演到自觉表演的过程,也是戏剧教育渐渐离开艺术探索的领域,不断走向社会化的前进方向。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应该倡导“全人教育”,是塑造整个人品德、思想、创造力和人格,而绝不只是单纯地掌握知识。长久以来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比较注重知识的灌输,让孩子成为被动的接受者,造成创新思维的缺乏和为人处事的拘谨。所以,戏剧在全面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成为一种突破传统观念的工具,把学生的单方接受变成师生双方的平等交流,把戏剧艺术基础的声、台、形、表变成学生传达思想和认知的重要媒介。

当然,以才艺表演为目标的戏剧教育和以培养完整人格为目标的戏剧教育,这两者绝非矛盾或替代的关系,这两者完全可以齐头并进、百花齐放。但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阶段,笔者期待戏剧的教育功能能够被更多的普通教育工作者认知、接受、尝试、开发,那么中小学的戏剧教育必定会渗透到更多的学科教学和教育环节之中,戏剧也会给学生的人格培养和素质修炼提供更多的方法和惊喜。

(一)传播戏剧艺术的“全人教育”理念。

英国戏剧教育学家乔治尼兰德兹说过:“一个理想的戏剧教育课堂应该是这样的:教师需要把王冠取下来,静静放到椅子上然后与学生说,这里并不需要国王,我们每个人参与其中,并承担责任,一起探索、学习和发现。”

这种戏剧教育的观点,提倡的是师生的平等交流。教师是学生探索戏剧、探索世界的同路人,而非灌输者。这和国人传统观念中的老师指导学生上台演戏的戏剧教育截然不同。当戏剧教育的目的不是最终的舞台呈现,而是把各种教育理念和知识传达融会于戏剧手段之中的时候,我们会发现戏剧教育的天地将变得非常广阔,它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性也已经远远大于单纯的艺术熏陶。

从根源上来说,戏剧教育等于“全人教育”,这种理念在中小学教育对戏剧的认知中,并没有普及。老师、学生、家长对于戏剧教育认知的局限性,会无法真正落实戏剧教育真正的教育目标,从而造成戏剧教学手段的使用也出现一定的偏颇。如果能增强对于戏剧教师教学理念的培养,增加对于戏剧教育手段对于学生人格培育确实有效的成功案例的展示,从微小的试点做起把辐射面扩大,那么全人教育的戏剧观念将会影响到更多的人。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的上海市中小学戏剧教育依然尚在起步阶段,前路探索将是挑战与收获并重。

(二)培养戏剧教师。

此次调研中,笔者发现中小学基础教育体系中戏剧专业教师资源严重匮乏。除了少数开设专门戏剧课程的中小学聘请了专职戏剧教师,其他大部分学校的课本剧与戏剧社的指导老师全部由文科教师兼任。一旦遇到戏剧竞赛、艺术节等演出任务,学校会另外聘请区县青少年活动中心的艺术老师或艺术高校专业人员协助完成相关演出。这种专业指导绝大部分在特定任务结束以后也不会再继续深入进行下去。

推广戏剧教育的关键环节,就是应该大力培养第一线中小学专职戏剧教师。

戏剧教育更注重戏剧实践的过程,戏剧游戏的开展、戏剧方法的倒入、戏剧情境的构建等才是戏剧教育的核心,这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才能得以进行。戏剧教师要负责在戏剧活动中适时、适度地提出问题、引导讨论、诱发建议、厘清规则。同时,他们还是戏剧课程氛围的营造者,要有足够的感染力和组织技巧,能运用戏剧游戏或戏剧活动营造恰当的戏剧气氛,还需要有汇聚参与者注意力及把控戏剧活动节奏的能力。

以上这些要求,对于非戏剧专业背景出身的文科教师来说,要完全践行并非易事。所以,建议从专业戏剧院校引进受过戏剧科班训练的毕业生或是对文科教师加以更加系统、更加完整、更加长期的戏剧教育培训。通过不断的戏剧教师工作坊课程的训练,来促成戏剧教师的成熟。如果能够培养出具备这些能力的教师,戏剧教育推广就有了深厚的基础。

(三)出版戏剧教材。

目前,无论是课本剧改编还是戏剧教学课程大纲的编写,每个学校都处于各自为战的“打游击”状态。甚至每个学校每个学期推行的课程内容都在不断调整,随意性较大。且另有一些学校对于戏剧教育课程表达出“有心无力”的态度,不知如何着手。

如果要进一步推行戏剧教育,建议尽快编写一套通用于中小学、具有普适性的戏剧教材,这将有益于戏剧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全面推行。

戏剧教材可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经典编排,把语文课本中的《雷雨》《一碗阳春面》《威尼斯商人》《小马过河》等经典戏剧片段由专业戏剧教师进行编排、演出并录像,同时配合比较详细的编排准备过程文字,制成光盘进行投放。这些“样板片段”可以让那些对戏剧教育没有经验的中小学从模仿开始,慢慢地对舞台设置、演员表演及戏剧编排达成最初的实践积累,并逐渐熟悉戏剧、熟悉改编、熟悉舞台。

其次,是配合这些经典片段进行基本戏剧常识以及舞台表演实践内容的文字讲解,让初入门的师生们在实践的基础上有基本的戏剧理论认知,了解戏剧的基本方法。

最后,罗列实用的戏剧游戏及其较详尽的操作方法,帮助教师通过戏剧游戏观察每个学生的特征、心理以及潜质,从而通过戏剧手段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旦有了相对统一的中小学戏剧教育教材,不但能够让所有的普通中小学都有能力走出戏剧教育实践的第一步。对于推广和研究者来说,也有了一个可供调查、研究和改进的基础蓝本,对进一步推进上海市中小学戏剧教育的全面开展也有很大的益处。尽管戏剧教育的重要性在上海的中小学里已经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无论是从师资配备、课程设置还是培养理念上依然处于草创阶段,未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重。我们期待不久的将来戏剧会成为一门艺术必修课进入到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我们期待会有更多专职戏剧教师带领更多的中小学生领略戏剧的魅力——这种魅力不仅是艺术的体验,更多的是把戏剧当作媒介和工具,让青少年借助体验戏剧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冲突、理念和情境,来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树立正确的处世态度,进而提升综合素质和完善创新思维。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三

一、基本现状:

(一)我乡现有就读学生905人(小学772人、女386人,幼儿园133人、女64人 ),留守儿童428人(女82人),本乡镇随务工父母在外就读67人(女22人),小学住宿生23人(女10人)。

(二)通过对我校156名小学生(二年级50人,四年级50人,六年级56人)的自拟学生心理现状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心理、品德习惯、劳动观念主流较好、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健康的情感(满足、快乐、喜欢、高兴、热爱、自豪、同情、愉悦),健全的性格(自信、独立、坚韧、开朗、合群、宽容、勤奋、正直)。个别学生存在交际心理、情绪情感的冷漠、羞怯、焦虑、交往障碍、意志品质不成熟等心理问题。 统计表明:

11、部分学生存在交往障碍,40%左右的学生存在自卑、怯弱、排斥、闭锁等,这些心理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包括亲子交往、师生交往等)使人不容易接近,也得不到真正的友谊。

22、有10%的学生感到自卑,显示出少数农村小学生存在孤僻心理。

33、有29%的小学生学习动机缺乏,相当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够高,有24%--40%的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能认真完成作业。

44、15%--25%的学生这表明少数农村小学生具有对抗性或攻击性行为,多为单亲儿童,这种趋向的儿童容易出现品行障碍。

55、意志的心理品质不成熟,自觉性较差。

66、社会公德意识差,勤俭意识淡泊。 有15%--28%的学生缺乏集体观念,缺乏责任心,勤劳节俭意识差。

二、 制约学生发展的因素 :

(一) 家庭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11、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同,出现了明显的三多三无现象:一是外出打工的家长多,对孩子的成长无法辅导,这些孩子属于爷爷、奶奶监护的留守儿童,家庭富裕,备受宠爱,他们一般表现为意志不坚强,缺乏进取精神。二是家长文化水平不高的,对孩子的成长无力辅导;三是对教育缺乏正确认识,忙于家务、赚钱,对孩子的成长无心辅导。

22、在同家长的谈话中,发现很多家长对学生的将来无打算,只要学生在校健康的长身体就行,不求上进,不求树人,从而形成了家庭对学校工作敷衍,对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形成了一种在内家庭松在外学校紧的矛盾局面。

33、农村家长缺乏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家长对子女爱得过分,照顾过度,注重打扮,学生虚荣心强,攀比心严重,也有少数学生父母离异,使孩子心灵受到极大伤害,内心孤僻,抗挫折能力差。

(二)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

11、但我乡,学生心理疏导教育的施行受师资等条件的限制,心

理教育方法单一,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灵活性,学校教育还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知行不一”的问题,学生心理咨询活动存于表象之中。

22、布局调整使得部分学生上学艰辛。

学校撤并,使玉皇沟学生读书困难。学生年龄太小,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学校限于条件只能热馒头和提供开水,家长也只是周内送一次生活必需品,缺少关爱,不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34、师资队伍参差不齐

由于现实原因,农村教师队伍编制紧缺,年老教师多,授课方法欠灵活,重讲轻导,重成绩。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致使部分学生思想呆板,学习无兴趣。

(三)社会环境对学生成长的影响。

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文化氛围不浓,绝大部分农民对教育缺乏足够认识。其一表现为社会环境恶习严重,赌博现象猖獗;其二为网络对学生负面影响大;三是部分家长教育孩子无方法,要么对子女百依百顺、过度溺爱;要么包办一切;要么一说二打。只是孩子消极,对热冷漠,我行我素。

三、 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村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着力指导教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改进心理疏导方法,掌握学生心态,帮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

强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重点是对学生心理行为的训练和正确引导。通过对有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及时咨询指导,使他们健康成长,不断培养他们的自立自主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的精神。

(二)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功能,共同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 开辟与学生沟通的多种渠道,使学生随时能与教师、家长、同伴沟通。共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转变家长的意识和改进教育方法。

(三)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大力发展基础教育事业。以“政府牵头、集体帮扶、个人集资”为总体思路:建议政府在对落实政策上倾斜一点;努力争取社会能人集一点;动员村民赞助一点。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使住宿生吃、住、行安全,让学生安心、家长放心。

《肖咀小学学生发展现状调查》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四

职业生涯教育即生计教育。生计一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目前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生计定义来自于舒伯(1976)的论点:生计是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合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生活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形态。生计也是人自青春期以至退休后,一连串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

职业生涯与人的发展密切相关,基础教育对学生职业意识和理想的形成尤为重要。然而,我国职业生涯教育起步很晚,小学几乎没有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大多数家长和老师还是认为小学教育的惟一目的就是升入大学深造。近年来,在网站和报纸杂志上不乏各中小学实施职业生涯教育的报告,但大都以具体案例为主,没有深入研究,所以,对小学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的现状进行调研是十分必要的。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在小学教育中加入了职业生涯教育的元素,发展了各种生涯教育模式。

对象:本调查对象为在校的3~5年级的小学生,教师及校长。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3份,回收问卷128份,有效问卷126份。其中三年级45人,四年级21人,五年级6人。

方法:采用问卷和访谈的形式。调查问卷为《小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实施状况调查问卷》访谈法:对部分学生及教师,校长进行访谈,了解实施情况。

数据处理:采集的数据采用excel和spss1.进行统计处理。

(一)学生对职业生涯的认知。

小学生听说过职业生涯教育的很少,只有21.4%的人曾经听人提起过生涯教育。很多孩子对职业的概念也不明确,据我们统计,只有三成的被调查者能准确回答出家长的职业,很多学生把开汽车,开超市,谈生意,卖钢材等作为一种职业来认知。

(二)自我觉察。

自我觉察意识是指明确自己是怎样的人。对小学生而言,就是要培养自我概念意识以及觉察能力。总体说来,学生已经建立起一定的自我觉察意识。

(三)人际关系技巧。

人际关系技巧是指与人交往,相处的方式和方法。对小学生而言,人际关系技巧主要是指要正确认识个别和团体的差异,能欣赏别人的优缺点,能与他人合作。

(四)作决策。

简单的说,做决策就是做决定。对小学生而言,作决策是指运用自己的一些经验决定简单的事。总体说来,小学生的决策意识并不强,依赖性较强。

(五)工作意愿。

排名前三的职业,三年级学生:科学家、医生、教师;四年级学生:医生、教师、科学家;五年级学生:律师、教师、演员。与前两个年级相比,工作意愿更为分散,出现了更多的职业,如:飞行员,软件设计师,服装搭配师等。

(六)操作技能。

操作技能是指顺利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步骤。对小学生来说,操作技能就是进行简单任务完成的方案设计。当问及:暑假完成的事是否有过规划时,基本上的学生都有过规划,且都顺利完成,其中,五年级的的实施率和完成率最高,三年级的最低,只有五成能顺利完成。

(七)经济意识。

在小学阶段,经济意识建立过程是指帮助学生熟悉经济系统和正发生在世界其他国家中的社会与经济的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生活产生的意义。

(八)工作价值。

工作价值意识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劳动不分贵贱,工作的目的在于服务大众。在你觉得厨师与飞行员相比哪个好的问题中,88.1%的学生都认为两个都好,都对别人有帮助,没有明显的职业歧视倾向。

(一)学生职业生涯意识上的滞后。

小学生正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期,从出生到14岁左右,这个时期经过游戏、玩耍、电视媒体、家人观察等方式,开始发展自我观念,渐渐了解自己和能力的重要,认识工作世界,了解工作的意义,这个阶段对今后的职业生涯有很大的启发性。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强化对职业的认识,是职业生涯教育的关键。

(二)职业生涯教育认识上的模糊。

从调查中发现,当问及教师学校是否开设专门的职业生涯教育课程时,同一学校的老师回答不统一,甚至有很多教师并不明白职业生涯教育的意义,不知道职业生涯教育的起源、发展和其特有的教育目标、特征及教育内容。

(三)职业生涯教育实践上的偏差。

职业生涯教育是中小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它同其他各项教育工作有密切的联系。职业生涯发展课程主要以班级或小组团体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与实施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各种实践活动在教学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但是,这类活动举办的次数很少,学校也没有按照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展开,举行的活动争对性和实效性不强。

在我国职业生涯教育尚未引起重视,很多学生既无就业的意识和思想准备,又无就业的技能,对自己兴趣、能力的认识也是模糊不清,不能按照社会的需要合理地流向和选择适合的专业和职业,即便是大学毕业生也因一直以来对职业世界以及自身素质的认识的缺乏,而局限于对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了解,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发展。教育上的这些缺陷和问题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加剧了劳动就业问题,阻碍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各小学要加强职业生涯教育,顺应小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律,制定相关的教学计划和内容,努力探索有效的新途径。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五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xx年12月。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座谈会。

调查对象:礼河实验学校中高年级部分学生。

调查目的:了解目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的一般状况,分析形成作文困难的症结所在,从而为改进作文课堂教学,提高小学生习作水平提供依据。

二、调查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下面就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

1、你认为作文写得好,必须做到哪几点?

在60份问卷中,认为必须“字词运用准确”的有51人,占85%,认为必须“句子通顺连贯”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60人,占100%,认为必须“内容真实具体”的有46人,占76.6%,认为必须“标点正确,字迹工整”有40人,占66.7%。

调查这一内容,一方面是想了解学生心目中的好作文标准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潜在地向学生暗示了什么样的作文符合要求。

2、你在作文过程中碰到的困难有哪些?

作文中的困难:

(1)无兴趣、意志弱。

(2)不会观察。

(3)无话可说,思维单纯。

(4无从下笔,基本功差。

(5)教师指导不力。

(6)不会修改。

比率16%、70%、21.6%、11.67%、13.3%、23.3%。

3、你希望通过什么途径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希望提高的途径:

(2)多读课外书籍。

(3)参加活动,丰富生活。

(4)勤练笔,常写日记。

(5)教师加强指导,培养兴趣。

(6)磨练意志。

比率68.3%、98.3%、96.7%、18.3%、91.6%、20%。

(二)座谈会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你喜欢作文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共20人(每班1人,均抽取《班主任工作手册》中第10号学生),表示喜欢的有7人,占35%,明确表示不喜欢的,有5人,占25%,其它学生不置可否。谈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参加座谈会的学生喋喋不休,其主要意思为三点,一是没什么东西可写,二是不知道怎么写,三是一次作文辛辛苦苦写出来,得不到老师的认可,被老师批得一钱不值,所得分数很低,下一次作文就提不起兴趣。

2、你对老师的作文指导课满意吗?为什么?

参加座谈会的学生有12人表示满意,占60%,有6人表示不满意,占12%。对指导课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老师讲得枯燥无味,一些地方指导过细束缚了学生的思路,还有的老师一学期难得上几节像样的作文指导课。

从调查表中的数据和学生的座谈中所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小学生作文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无话可写”和“教师作文指导不力”。学生作文时“无话可写”仔细想来不好怪学生,学生现在真是太苦了,整天就生活在学校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除了学习,还是学习,生活面太狭窄了。而改变这种状况的主要方法之一就是丰富学生课余生活,让学生有更多的生活体验,在学生有很多话非要说的情况下,当然就不再会“无话可写”了。当然,学生作文时学生“有话可写”不等于就能写出好作文,在学生有话可写的情况下,教师也要注意改进自己的'作文指导方法,力求体现新的作文理念,使学生喜爱作文,乐于作文。

三、解决措施。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六

为了使自己本次小课题《小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进行的更顺利,调研活动更为有效,特对我校学生进行朗读能力现状调查(调查时我将全校学生划分为低、中、高三个阶段)。调查发出了40份问卷,收回40份。根据调查情况,做出定性分析结论如下:

一、调查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学生的朗读水平。

1。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调查,为正确朗读、流利朗读、有感情朗读三个方面。其中能够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大声朗读的学生占20%,认为自己总是能大声给同学们朗读的占15%,有时能大声朗读的占30%,说明能够勇敢地大声朗读的学生还是占大多数的,学生还是希望在同学面前通过大声使自己的朗读取得好的效果的。关于朗读的效果方面,在朗读的过程中,会读错字的学生占25%,经常会读错的学生占10%,有时会读错的学生占48%,说明读错字还是朗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也是影响朗读效果的主要原因。

2.朗读配合、教师评价等方面也会影响学生的朗读水平。朗读的配合方面,分角色朗读时,能很好与他人配合的学生占28%,说明学生还是有愿望读出很好的效果的。在教师评价方面,20%的学生受到过老师的表扬,说明老师的认识是到位的,但学生的重视度还不够,同时也折射出另一个现象:大多数老师也是很欣赏朗读能力高的孩子的,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切实落实这一课标要求。而这些方面,通过调查显示,学生在这三方面还需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也有待提高。

(二)学生的朗读兴趣。

1。在内在心理方面,喜欢朗读语文课文的学生占36%,非常喜欢朗读课文的学生占33%,表明学生还是很喜欢朗读语文课文的。这可能是由于语文课文的可读性比较强,大多是文学作品,而且其中有很多名家名篇,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其内容的感染力也是比较强的。但表现在课堂上,喜欢主动举手给大家朗读课文的学生占18%,非常喜欢主动给大家朗读的占26%。说明学生还是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而更习惯于通过老师的提问,然后做出很好的表现,从而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肯定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同时,学生很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数据表明,这样的学生占34%,非常希望得到称赞的占35%,说明学生在朗读方面有强烈的愿望得到老师的肯定。另外有占24%的学生不太喜欢朗读,有46%的学生很喜欢朗读,表明他们对于朗读语文课文的兴趣还是颇高的,并且有35%的学生认为大家朗读得都很好,认为大家朗读得都非常好的占25%,学生普遍对他人的朗读能力还是予以肯定的。这说明虽然他们还是小学生,但对于他人还是能够给予客观评价的。

2。在外在表现上,早读时,不主动与小组同学朗读课文的学生占15%,能与小组同学朗读的学生占16%,说明学生的主动性还是差一些,不够自信。早读时能充满激情的学生占14%,表情平淡地读书的学生占26%,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解释了学生朗读水平为什么不高,缺少练习,重视度不够是其主要的原因。

(三)老师对待学生朗读的态度。这方面我们设计了6个问题,从学生的答卷结果来看,老师的认识是到位的,但学生的重视度还不够,同时也折射出另一个现象:大多数老师也是很欣赏朗读能力高的孩子的,但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却没有切实落实这一课标要求。

(四)学生在朗读改进方面的表现。非常想提高自己朗读水平的同学占54%,说明学生还是非常愿意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的。学生在朗读改进方面的表现我认为很重要,因为通过调查表明,学生的朗读水平还有待提高,改进朗读是提高朗读水平的重要方面。

(五)、家长及学校在学生朗读方面所做的.工作。家长很重视孩子朗读的仅占11%,不重视的却占45%;此外,学校对此类活动的开展也不是很多。这说明家校两方面对学生朗读技能的重视不够,只是单一地看教学成绩。

为什么学生的朗读没有达到很高的水平,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可能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二、调查结果总述及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表明学生目前并没有完全达到或大多数学生没有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所要求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的朗读基础不扎实。朗读是一项复杂的语言艺术,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求基础知识扎实,语言表达能力强。而这两方面,一是需要语文知识的积累储备,二是需要一定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练习。通过调查显示,学生读错字的情况还是很普遍,说明基础知识还是不十分扎实,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朗读水平的提高。

第二、练习少也是一个原因。课下学生很少练习朗读,这就使学生很难读得流利、有感情。从客观原因上来看,课上由于班额的限制不可能很多同学得到朗读课文的机会,加上大多数学生是不愿主动举手要求朗读的,更希望老师点名,所以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但是当被点名叫到给同学们朗读,学生还是很希望读得好的,并希望老师给一些评价,但大多数老师更多地给予表扬,没有更多地在朗读技巧方面给予指导,而且课堂上更多地侧重阅读教学,不太重视朗读教学,这些原因综合起来使得学生的朗读水平不是很高。

第三、老师、家长、学校对朗读技能的重视度不够。大部分人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第一位的。至于朗读得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要求特别低,特别是有感情,很多人都会忽略这一要求。认为只要会读就行。我觉得这一点也是导致孩子们朗读水平不高的关键要害。

此调查旨在了解小学生现有的朗读水平,了解其朗读方面的差异及学生和家庭对朗读的重视程度。其中的一些问题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多选。为求调查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希望同学们认真作答。

1、性别:()a、男b、女。

2、年级:()a、一二年级b、三四年级c、五六年级。

3、你喜欢朗读吗?()。

a、非常喜欢b、比较喜欢c、喜欢d。、喜欢e、其它。

4、你喜欢朗读哪些类型的文章?(不定项选择题)()。

a、诗词类b、散文类c、小说类d、童话类e、其它。

5、你觉得朗读重要吗?()。

a、非常重要b、一般重要c、不重要d、没感觉e、其它。

6、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学习朗读的?(不定项选择题)()。

a、老师带读b、同学交流c、电视网络d、家长监督e、其它。

7、你平常会主动朗读课文吗?()。

a、经常会b、有时会c、从来不会d、其它。

8、你喜欢怎样的朗读方式?()。

a、个人朗读b、小组朗读c、全班朗读d、男女分组读e、其它。

9、你喜欢在被人面前大声朗读吗?()。

a、喜欢(请接着答第10题)b、不喜欢(请接着答第11题)。

10、你为什么喜欢在别人面前大声朗读?(不定项选择题)()。

a、觉得自己读得好b、得到赞美c、锻炼自己d、形成习惯e、其它。

11、语文课堂上,老师让你们朗读的时间多不多?()。

a、很多b、一般多c、很少d、没有e、其它。

12、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常让你们以什么方式朗读课文?(不定项选择题)()。

a、全班跟老师读b、全班跟录音读c、找同学带读d、分角色朗读e、其它。

13、语文课堂上,老师会专门指导你们朗读吗?()。

a、经常b、有时c、很少d、从不e、其它。

14、老师对你的朗读水平有什么看法?()。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觉得还需进一步提高d、没评价e、其它。

15、你认为自己班语文老师的朗读水平怎样?()。

a、很高b、一般c、很低d、不清楚e、其它。

16、班上有没有因为语文朗读得好而经常得到老师表扬的同学?()。

a、非常多b、一般多c、比较多d、没有e、其它。

17。语文晨读时,同学们一般采用怎样的方式?()。

a、自己读b、全班齐读c、分组朗读d、其它。

18、语文晨读时,同学们一般是怎样的状态?()。

a、充满激情b、表情平淡c、不出声d、和其他同学说话e、其它。

19、你所在的学校经常举行与朗读有关的活动吗?()。

a。经常b、有时c、很少d、从来没有e、其它。

20。你的家长会将普通话吗?()。

a、很标准b。水平一般c。不会讲d。不会听e。其它。

24、家长重视你的朗读吗?()。

a、很重视b、一般重视c、不重视d、其它。

21、家长会主动要求你朗读给他们听吗?()。

a、经常b、有时c、很少d、不会e、其它。

22、家长对你的朗读水平有什么看法?()。

a、很满意b、比较满意c、觉得还需进一步提高d、没评价e、其它。

23、你觉得自己对以下朗读技巧掌握得如何?请在相应的空格打勾。很好好一般较差。

1、声音洪亮,吐字清晰()()()()。

2、读音准确,不读错字别字。

3、不随意增、删、调、换字词。

4、通顺流利,不重复回读。

5、语速快慢适度,符合语境。

6、语气连贯,停顿恰当。

7、重音恰当,语义准确。

8、理解文章,感情饱满。

24、你想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吗?()。

a、非常想b、一般想c、无所谓d、我已经读得很好了e。其它。

25、如果学校要开展更多活动去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你有什么建议呢?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七

调查目的:

写字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训练之一,写好汉字,对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都有重要作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特别是在当前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写字被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那么写好中国字应该是每个中国人必备的一项最基本的素质。一个学生如果连写字都不认真,写出的字不是东倒西歪,就是缺臂少腿,那么国民素质又从何谈起呢?为指导写字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写字观念,写好汉字,所以进行此次调查。

调查时间:

xx年9月——xx年12月。

调查对象:

第三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68名小学生。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现有学生主要来自学校周边的城中村,生源素质相对一般,许多都是农民工子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比较差。学校设有专门的写字课,由语文老师兼任。

调查内容:

自xx年9月起,我开始对小学生进行写字调查。首先我翻阅了部分学生的日常作业,随后走进课堂,观察学生写字情况,在xx年11月还组织学生参加了全校的写字比赛。

通过调查总结,我发现在68名小学生中间存在许多不良习惯。主要问题如下:

一、执笔方法不对。

执笔方法正确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良好的执笔方法必须从小培养,否则,一旦形成习惯,纠正起来很难。

正确的执笔方法,应采用三指执笔法。具体要求是:右手执笔,大拇指、食指、中指分别从三个方向捏住离笔尖3厘米左右的笔杆下端。食指稍前,大拇指稍后,中指在内侧抵住笔杆,无名指和小指依次自然地放在中指的下方并向手心弯曲。笔杆上端斜靠在食指的最高骨处,笔杆和纸面呈45度左右。执笔要做到“指实掌虚”,就是手指握笔要实,掌心要空,这样书写起来才能灵活运笔。

但是,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却是将食指弯曲,让食指的指甲背压住笔杆,再用大拇指紧紧包住,握紧了拳头写字。在一个共有68位学生的班级里,竟有12位学生这样写字。这种情况必须及时纠正。因为用这种执笔法写字,不仅样子难看,而且费力,速度慢,还阻挡视线。执笔掌虚指实,手指才能在一定范围内任意挥写;握紧拳头写字,力集中在掌上,书写时笔就难以舒展,写字自然就很累且慢了,此外,少数学生执笔时,手腕向外翻出,手心向内,其状如同画素描中的线条一样,力不在指上、掌上,而在向外翻出的腕上。如此写出的字,特别难看。

二、写字姿势不当。

书写的姿势对于练习写字非常重要。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能保证书写自如,减轻疲劳,提高书写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预防近视、斜视、脊椎弯曲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必须引起重视。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臂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眼睛与纸面的距离应保持在一尺左右。

有些学生写字时,为了避让邻座,互不妨碍,喜欢将左肩垂下,让右肩拱起,侧着身子写字。随着身子倾侧,作业本也随之歪斜。我们平时写一横画,由于视觉上的原因,总略带一点斜势,而侧身写出来的字,其斜度就更大。久而久之,字中的横画也就倾斜;严重的,连整个字、整行字、整篇字都一股脑地歪斜。

学生写字时,还有一个易犯的毛病,是两脚喜欢前后左右的移动和晃动,脚的这种不稳定又影响了上身和头部的不稳定。从无定势,写出来的字也就容易东倒西歪。

三、缺乏点画应有的形态。

汉字的点画书写,是有一定的用笔要求的,但这方面的知识,只在上毛笔书法课时才能讲到。由于脑中缺乏点画形态的印象,因此初学写字时,无论一点一捺,都是一段直线。到了高年级后,有的同学改正了,有的仍停在原地,有的则简为圆笔。如一个“心”字,其中的卧勾开始都写成斜勾,有的后来写得无勾,变成半圆了。至于比较难写的捺笔,就更缺乏应有的形态。

四、结构松弛、不注意组合。

学生写字时,往往只记住一个字由哪些笔画和部分组成,而不注意如何组合。由于脑中缺少一个字的形象,以及还未形成把心中的形象用笔反映出来的`能力,就难以做到意在笔先。因此,动笔后常常写到哪里是哪里,不前后照应。这样,字的结构大都松弛,比例不当。左右结构的字,常写得左大右小,上下结构的字又写得上长下短,甚至一个左右结构的单字,可被看成是两个单字。

五、笔顺写错。

笔顺虽不影响一个字的正确性,却有关书写的顺畅及美观。除一些易掌握的笔顺易写错外,一些应该掌握的,也有不少尚未掌握。如“女”字,不少学生就先写横画,再写撇点。有撇捺的字,应先撇后捺,也有写成先捺后撇的。

六、书写工具选用不当。

低年级的学生写铅笔字,高年级的学生写钢笔字。笔的好坏也影响着字的美观。有些家长为了图方便,给孩子买自动铅笔,而小学生刚刚开始学写字,手中力度把握不住,刚一用力,笔芯就断了,所以不敢用力,写出来的字浮在纸面上,全无骨力。因此,这种笔直接不能使用,应该用六角型的硬芯铅笔,并且以hb的中性笔为好。而钢笔的使用,一是笔竿的粗细,过粗或过细都不好,以握在手中舒适为宜;二是笔尖的粗细,过粗易使笔迹模糊,而过细又体现不出笔锋。

七、不善思辩。

有些很下功夫的学书者长期只知苦练,摹临某字倒还象,随手一写还是自己以前的老字体,不知自己的毛病所在。而另一类学书者又是另一个极端:不爱静心练,面对字帖,心猿意马,只知狂怪,不明规矩,提笔便是龙飞凤舞的一套。以上两类人的共性就是学帖成为抄帖,抄了过后就忘记,既不善学帖之优点,又不善检查自己的缺点,写字就难有进步。

调查结果:

学生的写字现状堪忧,存在的问题非常突出,希望能引起相关学者专家的重视。小学必须加强写字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练习书写,写出正确美观的方块字。

调查体会:

此次调查共持续了4个月时间,虽然没有足够的长度,但问题已经显露无疑。通过调查,我认为小学生的写字现状很令人担忧。学生在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上存有很严重的问题,许多孩子不仅因此无法写出正确美观的汉字,身体发育也受到了制约,长期以往身体几近畸形。同时,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小学生很小就会使用电脑,用电脑打字、发邮件成为潮流趋势,学生动笔的机会也越来越少,所以汉字书写已经成为关乎文化传承的重大课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让孩子拿起笔,认真书写,写好汉字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八

按照《关于开展**活动的通知》,我采取个别走访、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各学校虽然都能按照国际教育部及省、市、区级要求开齐,开足科目,但是能够真正贯彻落实的除语数英以外的课程微乎其微。体育、音乐、美术、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班会等等,很多课程既缺乏专职的教师也没有专门的教室,没有落到实处的必要条件。如信息技术,各学校微机室的电脑早已废弃、淘汰,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微机室,怎样将信息技术课上好?科学课,虽然有些学校实验室的设备异常齐全,但是根本没有能够领着孩子们去做实验的老师,每一次科学课都在教室进行,在这样的教育中,孩子们的科学素养能够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乐、美术既无专职教师也无独立的教室,乐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会被长期束之高阁。

各学校的德育时间仅停留在周一升旗仪式、思想品德课及班会课中,还常常要除去被代课教师占用的课时,而且即使是上课,也仅停留在说教、灌输层面。没有学生自己的活动,没有道德教育的阵地,没有保证活动开展的必要措施。学校、班级几乎不组织德育活动,更谈不上持课内外结合,形式要灵活多样。这种缺乏体验,闭门造车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学生上放学路途遥远,学校没有校车,很多小学生因无人接送,自己骑自行车上学;更有甚者,路上拦车上学;还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负责接送,这部分人群的安全问题不容小觑。

另外,上放学期间道路拥堵,汽车、电动车、自行车,老人、年轻人、小学生瞬间挤满街道,同样存在安全隐患。

农村各小学留守儿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为产业结构的调整,家长们纷纷出外打工,将孩子留给家中老人照顾。因为观念和意识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爱心理,另一方面只关注孩子是否吃饱穿暖,对于孩子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学习习惯、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培养着实有限。留守儿童在校打架、上网、违反纪律、不完成作业现象极为普遍。

校长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长没有自己的办学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无目的。如此办学,贻误子孙后代。

这是长久以来的痼疾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农村学校条件艰苦,待遇缺乏优势,要求不断提高。长久以来,到相桥的教师有条件的选择机会进城,没条件的寻找机会进城,留下来的教师工作积极性不高。

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育人网络的构成仅限于最多每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学校教育脱离时代,脱离社会,闭门造车。

综上所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社会、家庭、学校、教师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桥教育将不仅仅输在文化课上,学生的道德品质、创新能力、动手及社会实践能力的缺憾也会日益增多,如不及时改良现状,相桥将有更多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九

1.在学校生活中,学生每天学数学,用数学,但由于课堂过于空洞和不切实际,学生们对数学提不起兴趣,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不能够做到学以致用,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发展。因此,就教学现状,让小学数学做生活化的改革。2.现有教材要求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小学数学教材编写应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但是真正做到与时俱进还很困难,发展效果并不理想。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要多增加生活经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改造并充实教材内容。

1.过分追求生活的原型。教育者普遍认为教育应该做到与实际生活接轨,好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一部分数学老师认为数学教学应当生活化,如果小学数学教学没能联系生活,就不是成功的教学。在有些公开课上,一些老师生硬地表达自己理解的新理念,并且想让别人也接受,完全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生生地戴上生活化的帽子,严重地误导学生。事实上,的确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原型,生活化不是要求必须每节课、每个例子都与现实相结合,而是应当根据教学内容,是否需要、是否适合所决定的。

2.生活化变成形式化。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嘴上虽然很赞同生活化,但是在真实的教学过程中却并不一样。有时只是应付地将知识与生活简单挂钩,表面看起来接近现实,但根本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我们应该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和发展经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运用所学或已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思考与建议。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是必须与现实生活相适应,不能为了生活化教学而生搬硬套。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在进入生活化达到一定程度后,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自己尝试联系生活实际。

三、总结。

面对新形势和新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解决好数学与生活二者之间的关系,对数学联系生活如何把握好限度,是需要我们广大数学教师共同努力和探究的任务。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

长期以来,许多中学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尝试,取得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说,当今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仍然是灌输式教学占绝对优势.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以往许多来自教学第一线的改革主要是围绕两个问题进行的:一是如何使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更加有效、更加扎实;二是如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更好地掌握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很显然,这些教学改革就其内在动机而言,主要还是面向各种考试,特别足应付高考的.

作者:田春阳作者单位:四川省渠县中学刊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论坛英文刊名:kehaigushibolan(baikeluntan)年,卷(期):2010“”(3)分类号:g63关键词: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提升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经第80次主任会议研究决定,市人大常委会组成学前教育工作调查组,采取走访、实地查看等形式,对珲春市学前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适龄儿童入园率稳步上升。

让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学前教育已成为家长的迫切愿望。市区内现有学前3年适龄儿童3146名,接受学前三年教育儿童2992名,受教育率95.1%。全市9个乡镇学前一年适龄儿童479名,接受学前一年教育儿童431名,受教育率90%。均已达到省督导组的验收标准。

(二)幼儿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珲春市现有幼儿园43所。其中公办园2所、25个教学班;学校附属园15所、46个教学班;驻军部队园2所、7个教学班;民办园24所、75个教学班;此外未经注册的非法园10所、13个教学班。珲春市有省级示范园2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市二级幼儿园7所,市三级幼儿园22所。以公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儿教育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三)幼教师资力量不断加强。

全市共有幼儿教师361名。其中公办园教师88名,学校附属园教师126名,部队园教师17名,民办园教师130名。省级骨干教师2名,州级骨干教师16名,市级骨干教师30名。获得小学超高级教师职称的3名,小学高级教师职称的45名。幼儿教师学历达标率86%,专业达标率43%,基本满足学前三年教育需要。

(四)多元投入的办学机制初步确立。

随着国家鼓励和扶植民办园发展政策和规定的相继出台,珲春市学前教育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力量办学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幼儿入园难的状况。

二、学前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珲春市学前教育工作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在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努力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目前,学前教育由政府承办,还是由社会力量来承办,政策层面上并不是明确的。因此导致了政府对学前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学前教育纳入到整个基础教育体系中统筹起来。长期以来由于缺少学前教育规划,市区内园所布局不尽合理,难以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仅有的两所公办园均位于新安街辖区内。在民办园的设置上,并不是根据社区人口的分布科学布局,而是凭社会力量办学主体的`申请,自选自定办学场所,带有极强的随意性。办学质量低,园所规模小,管理混乱的现象十分突出。八个乡镇没有一所中心幼儿园,不合理的布局已经成为幼儿教育不公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管理机制尚待理顺,对民办园监管和督导不到位。

珲春市幼儿教育管理体制在机构改革中进行了调整。将教育局的幼教办并入普教科和成职教科,只设一人管理。办园审批与管理分立运行,难以形成合力,其管理职能弱化了。目前珲春市社会力量办园准入门槛过低,再加上相关部门对民办园的办园条件、教师资格、登记注册、收费标准、办学质量等缺乏有效的规范与管理,使得一些环境差保教质量低的民办园数量增加,出现了一些有证但不符合标准的幼儿园。又因珲春市目前对幼儿教育的钢性需求过大,导致一些没有任何审批手续的非法园也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些非法园成为学前教育管理上的“盲点”,取缔难度大。

(三)经费投入缺乏保障,优质学前教育资源明显不足。

珲春市学前教育经费在预算中既没有单列,也没有规定的比例。幼儿园收取的管理费仅能维持日常支出,难以在硬件方面进行投入。随着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公办园建设将明显滞后于人口增长速度。现有的两所公办园都是省级示范园,在规模上只能各设置6个教学班,容纳200名幼儿入园。由于园舍面积严重不足,两所公办园现已增置到25个教学班,共接收了1050名幼儿入园,生均占有面积的各项指标不足规定的一半。寝室床辅之间没有空隙,部分幼儿园还自搭二层床辅,没有扶梯,午睡时需要教师抱上抱下,一旦有意外发生,后果难以想象。更为严重的是,两所幼儿园园舍均已下沉,墙面开裂,窗户被挤压变形,玻璃自行爆裂,如此严重的危房只是简单地采用了临时加固措施继续维持使用,幼儿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第三幼儿园进园通道狭窄,为防两侧墙壁脱落而搭建的安全防护网已破损,各类电线胡乱搭设在通道两侧墙壁上,极易造成坠物掉落砸伤幼儿和意外触电事故。公办园的示范作用无从体现,对民办园指导的职责更是难以承担,削弱了优质办学资源的辐射作用。目前这两所公办园的教学楼已于20xx年9月14日被珲春市建筑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鉴定为d级危房。

(四)专业教师缺乏,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

珲春市现有幼儿教师不论是在数量还是在专业上都不能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一是教师数量不足。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全日制、寄宿制幼儿园编制标准》规定,全日制幼儿园师幼比例为1:6至1:7。而珲春市多数幼儿园教师配备不合理,每班只设一名或两名教师,不设保育员。两所公办园师幼比过高,达到1:12左右。严重弱化了幼儿教育的保教功能。二是专业教师严重缺乏,非专业人员比例过高。存在着大量无证上岗或未评职称的教师。三是民办园待遇偏低,人员流动性大。大多数被聘用的教师没有订立劳动合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更是无从谈起,导致幼儿教育师资队伍不稳,整体素质不高。

(五)学前教育管理不规范,“小学化”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办园者为迎合家长的心理和争夺生源,在教学上严重违背教学规律和幼儿成长的规律,热衷于幼儿识、拼音、写、算数等教学,而且由于教师专业水平的局限性,在教学中存在不少差错,给小学阶段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在教学方法上不注重幼儿基本素质和良好习惯技能的培养,导致幼儿过早的对学习产生恐惧和厌烦,影响幼儿未来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珲春市学前教育工作的几点建议。

针对珲春市学前教育工作的发展和所面临的问题,调查组在广泛征求教育主管部门、幼儿家长、办学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一)提高认识,进一步落实政府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

政府要切实增强发展学前教育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一要规划好市区内的幼儿园。结合珲春市城市发展和人口规模,规划好市区内幼儿园建设布局,确定好长远规划和近期的建设计划。二是筹资建设好市区内的幼儿园。按着规划设计的幼儿园布局,加大资金投入,尽快改变靖和街、河南街、近海街没有高标准规范化幼儿园的状况。三要指导管理好市区内的幼儿园,高标准配备设施,安排高素质专业教师,提高保教质量。四是乡镇中心幼儿园要根据服务人口科学规划,推进我市乡镇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二)完善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民办园的质量。

学前教育的管理面对着多种形式的办学主体,工作繁重,责任重大。现仅有一名工作人员进行监管,难以承担管理学前教育的重任。面对学前教育发展的形势和任务,要完善学前教育管理机制,改变学前教育管理人单力薄局面。鉴于民办园已经成为珲春市幼儿教育的主体,是实施学前三年教育的重要力量。政府要通过优惠政策的扶持和引导,把现有的园所做优、做强。对于那些条件过于简陋,经过整改仍然难以达到最低办学要求的民办园和非法园,及时予以取缔。推进民办园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的进程。

(三)建立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发挥公办园骨干作用。

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政府要设立学前教育专项经费,在预算中单列,并逐年加大投入。解决公办园经费紧张困难。政府在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构建由政府扶持、举办者筹措、幼儿家长缴费、社会资助和幼儿园自筹等多渠道筹资的投入机制。要加大对公办园的扶持力度,使之真正担负起示范和指导作用。特别对公办园园舍存在的严重安全隐患,要引起足够的重识,尽快加以解决。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

严格落实幼儿教师持证上岗制度,提高幼儿教师准入门槛。采取有效措施,逐步提高专业教师的比例和从业人员素质。加强民办园教师队伍的管理,按照“谁举办谁负责保障”的原则,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依法与教职员工签订劳动用工合同,并为其缴纳基本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培训、进修、评优、奖励、职称评定等方面做到民办幼儿教师与公办幼儿教师同等对待,逐步达到民办园教师与公办园教师同工同酬。

(五)规范办园模式,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行为。

政府在对幼儿园进行指导、监督、管理的同时,要积极引导幼儿园在办园目标、园所管理、保教质量、师资培训等方面形成特色。严格按照国务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为依据,着眼幼儿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和幼儿发展的水平进行教学和管理,杜绝小学化的模式组织教学。全面推进学前教育协调、健康发展。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二

了解学生数学自主学习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抽样调查。调查时间是2017年7月。

我校四.五.六年级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0份。

问卷共设置了十五个问题,从调查可以看出:

1、从问题2.3看出,80%的学生对数学兴趣很高,80%学生偶尔有自主学习的习惯。

2、从问题4看出,55%的学生在学习新内容之前有主动预习的习惯,可以看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是很理想。

3、从问题5可以看出,30%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能自发地对所要学的内容思考并提出问题,70%的学生偶尔能提出问题。由此可见自主思考学习的同学很少。

4、从问题6可以看出,20%的学生预习方法是弄懂新知,划出不懂得问题,70%的学生是掌握有关的知识,10%的学生知识看一看书。

6、从问题10可以看出,60%能积极主动地找同学、老师加以解决。40%的学生是有时候能。遇到不懂得知识能主动询问老师及同学,给人的感觉是学生多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习任务,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学习要靠自己认真思考,多动脑筋,积极尝试,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7、从问题11可以看出,有70%的学生对完成数学作业积极性很高,一般占30%。

8、从问题13可以看出,有70%的家庭作业都是在完成任务草草了事,自觉完成作业的只占30%,由此可见学生的自觉学习很不理想。

9、从问题14可以看出,极少的一部分学生都能掌握一些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大部分同学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依靠于老师的讲授。

从问卷可以看出通过调查认识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习惯还需进一步培养,要充分激发学生主人翁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的让学生认真思考,积极研究,循序渐进地养成自主学习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三

课堂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学生知识的获取与能力的提高基本上是在课堂内完成的。任何一种旨在改革教学活动的研究和实践,都直接或间接地指向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为此,课堂教学的效果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关注与研究,有效教学巳成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迫切需要。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很多,既有人文性因素(教师、学生及情感因素等),又有科学性因素(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教学媒体的选择等),调查了解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现状,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20xx年五月开始申报 “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在课题酝酿而成之后,着手进行实验研究,开展学生课堂现状调查。现将其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新课程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的本质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又是自主发展的主体。课题研究者旨在通过充分调查和研究学生,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和个性差异使进行有效的教学。致使语文课堂教学变成学生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和不断生成发展提升的过程,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达到课堂40分钟真正有效。

调查对象:我校小学四到六年级学生,四年级60人,五年级37人,六年级39人。

调查内容:首先是调查和研究班级学生的整体发展水平,使教师的教学具有面上的指导作用;其次是研究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要研究每一个学生,就要深入调查学生主动参与度、学习方法、知识现状等学习水平,调查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程度和期望值,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

——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去了解和研究学生学习积极性、课堂行为、参与习惯、知识水平等情况,使之教师上课能因材施教,学生在课堂内能获得最大的收益。

——调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期望度。作为实验教师,在了解学生对该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要了解学生的期望度,充分利用“最近发展区”原理,根据学生最适应的学习需要,设计出有准确定位的学习方案。运用创新的方法进行有效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运用多种方式去调查、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法、教学水平、教学积极性态度等方面的真实的评价,以便更好地调整和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结构,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加强自己的品德修养,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致使教师的“导学”,学生的“自学”和谐高效。

众所周知,调查了解学生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至关重要,为了便于开展好《在小语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研究,我们遵循分散与集中的原则,尝试以下方法进行调查了解学生。

1.水平测试法。在教学伊始前对实验班级每一个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全面的测试。学期中分阶段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调查式测评,使之教师能准确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课堂观察法。作为老师在课堂上能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观察学生学习语文的表现,如:读书、思考、讨论、听讲、笔记、练习等情况,还要跟踪观察学生在课余的行为举止。做到通过观察学生的外显表现判断学生内心需求,对学生的学习问题进行及时诊断,还辅之以相应的学习方法、策略,驱动学生的兴趣激点,由师生一对一引导产生一对多引导的效果,使课堂40分钟扎实有效。

3.问卷调查法。采用学生问卷的调查方式进行调查,获取多方面较为客观的信息。把想要了解的内容分列出若干子项,编制成问卷,发给学生作答,再收集了解调研情况。还对问卷所得的信息要作出好、中、差三类学生的`需求分类统计,及详细的问卷分析,最后形成书面分析报告。以问卷调查形式了解学生知识层次、生活经验、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为调整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和方法途径找到合理的依据。

4.个别谈话法。巧用个别谈话法调查了解学生。如在课堂上一发现学生的异样情况(学习行为特别、学习兴趣不高、思维表现有变化等),应选定谈话的对象,想好谈话的目的,确立谈话的框架,设想好谈话即兴生成的问题,选择课余适当的时间,进行个别谈话,以朋友的角色与学生交流家庭生活,兴趣爱好,最近读书情况,对孩子感兴趣的电视剧或流行歌曲的看法等等,与学生的交流中去捕捉反映他们心理变化或需求的信息。通过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交融,真正地了解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有利于学生深度发展的信息。

5.走访了解法。因学生的生活是立体的,要教育好孩子,教师就要经常去访问学生的家长或亲友,访问学生家庭所在社区的相关人员,多角度了解学生在家庭或社会的情况,做好访问的记录,建立校外访谈跟踪档案。使社会、家庭、学校三者教育达成一致。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四

为了制定“多样化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模式研究”的实验方案,并使方案中课题研究有明确、清晰、可行的思路,特随机进行了一次“小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问卷调查。

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表现持什么态度、自己怎样做的等,从中分析当前农村小学教师是怎样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又是如何组织学生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以便为方案中的“研究基本设想”提供一些实践性资料。同时,也通过一些数据,引发研究者的思考。

1、这次调查围绕小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应该做哪些具体事情,持什么态度、自己又怎样做等,从不同角度,共计命题十二组,每组有3个、4个或5个不等的选项,但都要求被调查者从每组的题目中只选择一项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其中调查对待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的有六组,调查教师活动组织情况的也有六组。

2、本次调查是在一次“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课堂教学交流会”上进行的,共有100人接受调查(实际94人,随后找乐亭一小的6名教师进行了答卷),其中农村教师6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二,实小教师39人。

3、调查的结果

选项人数题号12345

一、554131

二、1954

三、74242

四、5232151

五、25741

六、3664

七、793

八、95311

九、37819

十、167581

十一、266824

十二、821062

1、第一组题的“必须经常预习”和“有时可以预习”的人数分别为55和41。

2、第“二、五、六”三组题,从表面上看似不同,实质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进行教学活动时,事先(备课)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可以随时调整,赞成这种做法的三组题的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74%和64%。

3、第“三、四”两组题,虽然是课上学生的一个“说”和一个“问”,但所反映的同时课上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个方面,赞成学生这样的,三组题人数为74人,四题人数为32人,分别占总人数的74%和32%,两个数据有些矛盾。

4、第“七、八、九”三组题,看似调查的两件事情,实际是调查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时,教师应该怎样去做。七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教师带着”,八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观察、倾听并参与”,九组题人数多的选项为“经常由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教师提出活动结束”,七组题的这项为93人,八组题的这项为95人,九组题的这项为78人,究竟教师应该如何去做,七、八两组题的结果是否有些矛盾。“八、九”两组题的结果还比较令人满意。

5、第“十一、十二”两组题,也是一个意思的两组题,课上如果“重过程又重结论”,必须“讲清要求并示范”,否则,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率,而十一组题选“讲清要求并示范”这个项的人数仅有26人,还有2人为“不讲不示范”,两组题的结果还是有些矛盾。

1、从数据上反映的情况看,好多数据说明被调查的教师,自己心理想的和自己作的有矛盾之处,说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多是从自身出发,关注的多是结论(知识技能),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关注还不够。为此要加强理论学习,转变观念,放下“包袱”,让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

2、探讨创设问题情境的条件和原则,研究如何有的放失的组织学生进入情境,以便进行有效的学习活动。

3、一种教学模式是否适合所有教学内容,还是一个教学内容要用几个教学模式,不管是怎样,需要研究不同的教学内容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去组织学生去学习,研究如何促进他们的自主、主动、全面、和谐和持续发展。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五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近来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国办发[]13号《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普及义务教育,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纵观当前幼儿教育现状,比较城乡幼儿教育的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形势严峻,城乡发展极不均衡,反差较大,显失教育公平。为了全面掌握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现状,客观分析影响和制约我镇幼儿教育事业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积极探索幼儿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我们对镇幼儿教育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全镇共有幼儿园3所,省优质园1所,市优质园2所。全镇幼儿教师共68人,其中公办教师12人,代聘教师56人。全镇入园幼儿总数为779人。物价局审批的各类幼儿园收费项目仅保育费一项,市优质园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230元;省优质园收费标准为每生每月299元。

二、取得成绩。

(一)学校管理日趋优化。

各园能结合本校实际,明确办园思想,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大力发扬“落实、求实、务实、显特色”的工作作风,发挥整体的协调作用,实行校长负责制,坚持集体领导,分工负责,协调高效的工作方式,坚持校长例会和行政办公会制度,坚持重大问题集体研究和交待会制度,“集众思、众参与”,学校每年定期召开教代会,征求教工代表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发挥教代会的监督作用,保证决策的导向科学、正确、合理。管理工作迈向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各园能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认真制定周活动计划,注重保教结合,坚持游戏为幼儿一日活动基本内容,注重在各类活动中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

各园都能把安全卫生工作作为重点工作,对幼儿实施全面保育,不断加强保健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坚持开展预案演练活动,注重师生自我防范能力的培养。无一所幼儿园发生安全责任事故,都被评为市“最安全学校”。各园在抓好日常卫生保健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和自理能力,定期对幼儿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分析和评估,认真做好幼儿体检工作,确保孩子健康成长。

(二)保教质量日益提高。

各幼儿园能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严格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安排幼儿园工作,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注重常规管理,坚持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三个并重”,构建全方位培养目标,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各园能以特色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把特色建设作为幼儿发展、教师发展、幼儿园发展之本,注重内涵的提升,保教质量稳步提升。

(三)家园联系日善和谐。

各园都非常重视家园联系工作,能通过幼儿园网站、家长学校网络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与家长沟通。同时通过定期开展家教讲座、亲子游戏、教育活动展示等活动,促进家园共育。各园都能高度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工作,开辟了专门的活动室,定期为本服务区的婴幼儿家长做专题讲座,提高家长科学育儿的水平。家园联系工作的有效开展更有效促进了学校、家庭、社区的和谐共育,促进了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办园条件不优。

1.占地面积少。幼儿生均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绿化面积和户外活动场地面积极其匮乏,严重不足,远远不能满足学前教育的规范要求。

2.活动用房不标准。园和园布局不尽合理、办学条件简陋。由于建筑陈旧,无法实施改造,对照《省优质园评估标准》,两所园无一间标准的活动室和幼儿专用活动室。幼儿园虽然经过后期改造,但是因为前期建筑限制,各活动室使用面积离省优质园标准也存在很大的差距。园分为前后两个教学区,且教室与盥洗室有一定的距离,给幼儿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也对管理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3.保教设备不足。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增置了部分教育教学设备。但是因为赠送有限,幼儿园经费又严重紧张,大部分设备年久未能得到及时更新,相对破损、陈旧,不能更好的满足幼儿学习、生活和游戏需要。特别是邓庄园由于资金的不足,办园条件非常简陋,玩教具、大型户外游戏器械及幼儿读物均不够。

4.安全隐患较大。一是上放学隐患。园、园地处交通要道,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园两个教学区相距300米,且是交通要道相隔,幼儿上放学期间有很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为经费限制,三所幼儿园都没有条件聘请保安,仅靠内部管理是无法彻底解决交通安全隐患的。二是基础设施隐患。南幼园内幼儿多,地方狭小,主教学楼仅有一个楼梯口。几百名幼儿上放学、下课都要经过这一楼梯口。园、园的教学楼均未经过专业质量检测部门的验收,邓庄园近乎危房,且电路使用年久老化,很容易造成火灾事故。

5.办园经费紧缺。随着适龄幼儿人数逐年减少,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速度的加快,农村幼儿园生源越来越少,幼儿园经费收入也呈大幅度下降趋势,当前已经无法支付正常的公用开支。在自负盈亏的办园体制背景下,幼儿园的发展需要自力更生,几次的改造创建也早让幼儿园负债累累。目前镇三所幼儿园的幼儿教育经费已经严重紧缺,发展举步维艰。维持正常运转都有困难,更谈不上投入发展了,长期以往,镇的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将严重失衡。

(二)师资队伍不稳。

1.师资力量缺失。镇已经9年没有分配到正规的幼师。幼儿教师队伍是以非公办教师为主体,随着公办教师到龄退休,无公办教师及时补充这一现象的延续,导致这一比重逐渐增加。由于工资待遇的影响,镇已经出现教师大量流失。今年暑期,2名公办教师和4名优秀非公办教师外流和辞职,给原来整体素质不高的幼儿教师队伍造成了新的“创伤”。

2.师资水平下降。非公办教师大都是社会上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待岗人员。虽然也经过严格的考核面试和后期培训,很难一下子适应幼儿园工作,边学边工作的时间比较长。她们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更难以适应时代需要。不少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显得不够成熟和完善,研究意识不够浓厚,不能有效形成教学促教科研、教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由于经费紧张,近年来,镇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也不能得到保证。除了参加本市幼儿园提供的观摩机会外,走出市外学习观摩的机会几乎很少。教师专业发展的缓慢也给幼儿园的内涵发展带来了一定的阻力。

3.倦怠现象渐显。幼儿园公办教师与中小学教师的性质是一样的,但编制保障和工资待遇却不一样。绩效工资到现在还得不到落实,导致住房公积金等待遇都出现了差距。公办教师对自身的将来十分担忧,情绪低落,工作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挫伤。而非公办教师人员的工资待遇更低,虽然缴纳了五保,但目前的工资在800元/月,扣除自己应该缴纳的保险费部分,每月拿到手的只有600元。这样的待遇,却连市的最低工资标准都达不到,甚至远远不如服装厂工人的工资收入,更不谈什么住房公积金和绩效工资。教师每天上午7:00上班,下午最早17:30下班,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担负着保教工作任务。再加上五花八门的文案,教师们往往弄得疲惫不堪,超负荷的工作量,致使幼儿教师产生严重的职业倦怠心理。对非公办教师而言,公办教师同样的工作量,待遇上几倍的差距,严重影响着她们的工作积极性。再加上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开始出现工作不思进取,缺乏斗志的现象,并形成了保教队伍流动性强、极不稳定的局势。给幼儿园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四、主要建议。

幼儿教育的成败,关系到一个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发展,建议相关部门要引起重视,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为幼儿教育健康持续的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

(一)改变办园体制。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益性、福利性的事业。政府对幼教事业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各级政府应从思想观念到实际工作中真正把幼儿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切实加强对幼儿教育的领导和管理,依法将幼儿教育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入自身的工作计划和议事日程之中,研究制定加快镇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规划与意见。财政应该在教育经费中设立幼教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幼教管理、教育科研、师资培训、评估表彰等,从而保障幼儿园的发展。建议改变幼儿园经营体制,将目前的公有民营改为公营,最好能纳入义务教育行列,政府增加对幼儿教育事业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降低幼儿园收费标准,减轻家长沉重的经济负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贫困幼儿家庭,将幼儿教育转变为民生工程。

(二)改善办园条件。

建议政府领导能拟订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动员并组织社会各方面的资源,拨出专用资金,加强硬件建设,逐步改善各园的办园条件。添置设施设备,使功能室日益齐全,消除安全隐患,为幼儿创设一个安全、舒适、优美的生活、学习和活动环境。特别是园的异地重建和园迁址工程应尽快解决,真正让幼儿快乐,家长满意、社会放心。

(三)推进队伍建设。

在改变办园体制的前提下,切实保障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对公办教师的编制、绩效工资、保险,以及非公办教师的工资、五保、住房公积金等各类待遇做出具体明确规定。例如: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等的待遇,发放或增加班主任津贴等。建立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逐步提高非公办教师的工资水平,并在职称评定、业务培训、评优奖惩等方面与公办教师“一视同仁”,切实维护他们的正当合法权益,充分调动她们的工作、学习与生活的激情。同时本着对幼儿教师身心健康负责的态度,建议科学合理地确定幼儿园编制,增配公办园的保教人员,保证班级合理的师幼比例,分化现行过重的工作负担,缓解工作压力,有效稳定教职工队伍。

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设立专项培训基金,通过多种途径,采取措施培养造就一支稳定而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特别是加大对非公办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自培和他培相结合的办法,使之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不断完善园本教研制度,逐步提升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提高工作质量,促进幼儿园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

专业小学课程改革的现状调查(通用16篇)篇十六

在传统教学模式当中,数学的教学开展只是为了满足学生们的学习成绩提升需求,而在新课程标准改革提出之后,教学目标从原本的学习成绩提升开始向提升学生们的全面综合素质能力转变,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当中的引导者作用,帮助学生们获得更加高效的学习能力提升,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生活化教学措施的开展有着非常多样化的形式,只要教师们能够熟练掌握其中的规律,就能够给学生们带来更加高效的学习效果。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也在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已经开始利用多媒体方式开展教学,或者小组合作教学以及创设情境教学等方式,都给学生们的学习效果带来非常高效的改变,但是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这些教学方式仅仅是流于表面的东西,对于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虽然已经带来一定的提升,但是对于学生们更加深入的理解知识,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教师们在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生活化教学,能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给学生们,让学生们更加直观的理解数学知识,提升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所以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当中,教师们开始注重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通过生活化数学教学,能够让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率,但是因为发展时间较短,学生们的生活化教学应用能力还没有得到有效发展,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没有更多的有效方法,所以依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另外仍然有部分教师没有摆脱应试教育体制的限制,没有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对于学生们的数学教学有着非常强烈的不良影响[1]。

教师们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们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当中所遇见问题的意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知识生活化水平,当前的数学小学生活化教学,必须要加强建设水平,让学生们从教学内容当中感受到生活化,而不是从数学概念和数学理论方面入手,教师们在开展教学阶段,应该帮助学生们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当中的应用,将教学内容和生活化有效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们感受到实际生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紧密联系,并且让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更加深刻,学生们记忆深刻的事情一定是直观化的,而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有效结合在一起,能让学生们在加深对于知识记忆的同时,不知不觉中在生活当中遇到问题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让学生们在生活当中使用数学视角观察问题,将数学和生活紧密联系到一起[2]。

(二)利用生活元素开展数学知识教学。

对于小学生们来说,很多数学知识都过于抽象,所以教师们在开展这部分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不仅仅学生们很难理解,教师们也没有更加有效的方法,只能通过反复陈述和训练来提升学生们的记忆水平,严重耽误教学时间,所以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们很容易对数学知识产生枯燥无聊感,降低学生们的学习兴趣,甚至让学生们抗拒开展数学学习,教师们应该将生活当中的各种元素应用到数学知识教学当中,提升学生们对于数学知识的记忆能力,感受到数学知识和自己生活当中的紧密联系,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果。比如,在教学学生们认识时间的过程中,可以将水滴比喻成时间的流动,每六十滴水滴滴满杯子里就代表过了一分钟,当杯子被滴满六十个知识之后就代表已经过去了一个小时,那么六十个水滴等于一分钟,六十杯子等于一个小时,所以一分钟等于六十秒,一个小时等于六十分钟,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们加深对于时间知识的记忆能力。

(三)从学生的角度开展生活化教学。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们一定要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无论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是辅助学生们开展学习的学习工具,而并非学习当中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担任好自身的引导者身份,并且帮助学生们理解更加抽象的知识,强化学生们的生活化思维,让学生们开展生活化数学学习,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小学数学生活化,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学,而是需要通过日积月累的渗透才能够完成的,所以教师们一定要拥有足够的耐心,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开展数学教学,提高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教学效果[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们全面能力,小学数学的生活化教学势在必行,对于提升学生们的全面能力拥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也能够让学生们更加轻松的学习数学知识,提高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谭玉琼.多措并举,提升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实效[j].神州,2018,(2):188.

[2]张绍军.浅谈新时代下的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考试周刊,2018,(20):92.

[3]朱文良.谈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253.

相关范文推荐

    最热安全隐患排查管理制度的内容(模板17篇)

    合理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地减少冲突和矛盾,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规章制度,小编收集了一些规章制度的要点和注意事项,供大家参考。(一)为贯彻落实

    优质退学申请书格式大全(15篇)

    成功的申请书需要具备清晰的目标、合理的结构和有力的论证。在这里,为大家提供一些优秀申请书的实例赏析,探讨其中的成功因素和技巧。尊敬的学生会主席团:你们好,我是,

    最新电力工人巡线心得(案例20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思考得失之间的道理和教训。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别人的心得体会,或许能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启示。岁末接近,新春将至,不知

    精选尊重领导心得体会(通用21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学习和工作过程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是否合理。心得体会范文7:在生活中,我发现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解决问题和面

    实用大学生工厂社会实践心得体会(案例17篇)

    社会实践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下面是一些社会实践的实际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实践经验和借鉴。社会实践是我们每个人

    最优现场协调协议书(汇总13篇)

    合同协议是指当事人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础上,通过协商达成的双方或多方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接下来是一些行业内广泛使用的合同协议模板,供大家参考使用。

    最热教育措施心得体会范文(17篇)

    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的思维和创造力,从而带来更多的灵感和创新思路。手里有一份珍贵的心得体会范文,那么,你就拥有了无穷的学习和思考资源。细节是构成事实的基础元素,

    实用学生会秘书部工作总结学生会总结(通用22篇)

    学生会工作总结是对我们的工作成果进行检验和反思的重要环节,也是推动学生会工作向更好发展的保障。推荐大家阅读一下这些优秀的学生会工作总结,或许能够给你一些写作的灵

    优质重温当兵心得体会(模板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总结经验教训,发现问题所在,并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方法。在下面这些范文中,你或许能找到对你的学习和思考有所启发的内容。尊敬的各位领导

    专业铁路申请报告(汇总14篇)

    在写报告之前,我们需要收集、整理和分析相关的资料和数据,为报告的撰写提供有力的依据和支持。这些报告范文涵盖了不同领域和主题,如市场调研报告、项目汇报、学术研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