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汇总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FS文字使者最新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汇总8篇)

大班教案的编写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水平,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学习的可持续性。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幼儿园教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一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二

1、初读课文,学会生字新词。

2、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情。

3、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真正含义。

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情。

ppt

一、激情导课

1、看图猜成语。同学们,看图,你们能猜到哪些成语:万马奔腾,骏马疾驰,栩栩如生。

2、这就是伟大画家徐悲鸿的经典之作《奔马图》,这幅作品在当时曾轰动整个画界,不仅如此,他学画时潜心临摹,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炽热的爱国之心令人难忘。

3、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篇课文,题目叫《徐悲鸿励志学画》。看到题目,你觉得作者应该写些什么?(徐悲鸿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么励志学画的?结果怎样?为什么是“励志”而不是“立志”?等)能这样想很好,说明我们写文章时也按照这样的顺序去写就更有条理了。让我们跟随作者走进课文。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理清课文条理,整体感知课文。

策略:小组交流前置性作业的学习情况。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理清课文条理,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小组合作学习。

2、展示交流。

边交流边板书:起因经过结果

(人们在写文章时常常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去写,使读者更加清楚明白。所以理清课文条理更有利于我们很好地理解课文。)

第一组绘画认识疲倦陈列租房杯子购买错误

第二组徐悲鸿达仰嫉妒励志学画不知疲倦潜心临摹

功夫不负有心人轰动画界有眼不识泰山

4、能不能用上其中的一些词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也是一项基本功,坚持练习,总会有收获的。)

5、文章中有两句话是别人对徐悲鸿的评价,快速看看,是哪两句?

(1功夫不负有心人。2有眼不识泰山。)

任务二:理解“有眼不识泰山”的真正含义。

策略:找出文中描写外国学生神态,语言的词句,读一读,看看读出了什么?试着有感情地朗读,体会外国学生前后变化的原因。

交流:1(不礼貌—鞠了一躬,感受到由看不起--尊重)

2齐读,前:读出轻蔑的口气。后:读出佩服的口气。

补充问:泰山?徐悲鸿。“有眼不识泰山”的意思是:长着眼睛却没有真正认识有志气的徐悲鸿。比喻浅陋无知。

补充典故。选择:泰山:1著名的山。2鲁班的徒弟。

面对自己不了解的人或事,我们不要妄加评论否则就会被人说成是浅陋无知,成为“有眼不识泰山”之人了。

三、检测导结

1填空立志励志

2区别意思立志:立下一个愿望。

励志:经过努力,实现立下的美好愿望。

3再看题目,怎么解释?徐悲鸿励志学画,决心为国争光

徐悲鸿怎样励志学画的?为什么有人说徐悲鸿“功夫不负有心人”呢?我们下节课接着讲。

徐悲鸿励志学画

(1-3)起因受辱立志

(4-6)经过刻苦勤奋

(7-8)结果轰动画界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三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了解课文的写作结构,学习给课文分段。

4、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认知目标:

初读课文,感知课文主要内容,读准生字新词。

能力目标:

自学能力的训练及概括分段能力的提高训练。

情感目标:

初步走近徐悲鸿,感知他的拳拳爱国之心。

重点难点:

理清条理,并能按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归纳全文。

一、名言听说

师读两遍后,学生复述,练习学生听说能力。

1、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

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

因为纵使我的祖国生活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裴多菲

2、一天二十四小时的时间总是给勤勉的人带来智慧与力量,给懒散的人留下一片悔恨。

——鲁迅

二、名画导入

师:同学们复述得非常好,说明你们有很好的输入与精彩的输出。为了表扬你们,老师请你们欣赏一幅名画。(出示《奔马图》)

1、欣赏名画,引出课题

2、齐读课题,释疑“励志”

讨论:“励志”是什么意思呢?请同学们查字典理解。

(励,激励;志,志向。“励志”的意思是: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指名连起来说说课题的意思。

3、再读课题,学习质疑

4、归纳问题,引入新课。

为什么?怎么?结果?(板书出三大问题)

三、名篇初读

师:同学们的问题提得很好,相比起来,我更相信你们的读书能力。相信通过你们的认真阅读,会有所感悟,有所发现的。

1、自由读课文,做到读通,读顺。

3、讨论上述思考题,划分段落,师板书。

第一段为什么?(第1——3自然段)

第二段怎么?(第4——6自然段)

第三段结果(第7——8自然段)

四、交流活动

1、指名逐段读课文,师生共评。

2、交流词语的理解。

3、指导学生读好长句。

4、根据板书简要说说这课主要内容,训练学生概括能力。

五、学习生字

1、学生交流会与较难生字,教师相机点拨。

2、描红

3、当堂完成生字与词语的抄写

六、课后作业

朗读课文,并利用网络课搜寻一些徐悲鸿的资料。

第二课时

认知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通过演示体会人物情感,积累内化文中的语句。

能力目标:

学习第二大段的构段方式。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本文的学习,感受徐悲鸿的爱国之心,领悟他的坚定志向。

一、复习反馈

1、默写本课词语

2、交流网络课上搜集的资料。

二、问题导入

2、生自由朗读课文,“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师出示本句,研读。

3、为什么徐悲鸿要立下这个志向呢?请同学们细细读读课文的第一大段,边读边做记号,找出有关的话。

三、情景再现

1、读第二自然段中有关语句。

2、以小组为单位,各自准备,体会人物心理,说话的语气,把朗读转化为表演语言。

3、全班交流汇报,评价。

4、在感悟的基础上齐读外国学生的话,把表演语言再转化为朗读语言。

四、品味感悟

1、过渡:这个外国人欺人太甚了,于是徐悲鸿立下了这个志向。(师指板书)让我们用坚定的语气再把这句话朗读一遍。(生读)徐悲鸿要让外国人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直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他又是如何努力的?我们来看一下第二个大段。

2、重点体会

“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从文中找出句子来说说他如何更加奋发努力的,也可抓关键词。

3、学习构段

师:大家默读第二大段,看看这一大段三小节这间的关系。(先总后分,先概括后具体)

师:课文就是先总写徐悲鸿更加发奋努力,后从学习的勤奋和生活的清苦两方面来具体描述的。

给一个总分的情境,让学生练习说话,内化知识。

4、以读代讲

学习第七自然段

五、回归中心

1、读后理解“震惊”

2、前后对比外国学生的态度,体会原因。

3、朗读活动,谈体会。

六、积累内化

练习复述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四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从小立志爱国,矢志刻苦学习,长大为国争光。

3、唤醒学生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理解、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质疑

1、课题中“励志”是什么意思呢?(为了实现某一志向而激励自己刻苦努力。)

2、在课文中徐悲鸿先生到底励的什么“志”,我想还是要在读课文中寻找答案。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二、紧扣关键词句,研读课文。

1、交流。(“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出示“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齐读这句话。徐悲鸿为什么要说这句话?请同学们读课文1-2自然段,细细地去体会。

(1)学生回答徐悲鸿是在外国学生的嫉妒和讥讽下说这话的。指名读外国学生的话。

(2)教师叙述19的中国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国内战乱不断,在国际上没有地位,中国人在国外常常遭人白眼和看不起的社会现实。再读外国留学生的话。

(真正的中国人指有骨气的中国人;真正的中国人指勤奋刻苦的中国人……学生对自己的理解,实现着多元解读。)

3、徐悲鸿用哪些“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可以找一找、划一划,同位之间进行合作讨论。

预设:(1)、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他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日夜奔驰,勇往直前”时,教师提问学生,以前的徐悲鸿学画时刻苦努力,而今天的徐悲鸿为什么要更加奋发努力?(“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完成自己的志向。)

学生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

(2)当学生回答出每逢节假日,徐悲鸿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时,教师提问学生徐悲鸿为什么要这样潜心临摹?又一次回到“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的语句上,体会出徐悲鸿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让外国人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再次齐读这句话,感受徐悲鸿为中国人争气而刻苦努力的精神。

徐悲鸿每逢节假日在巴黎博物馆潜心学画只是他刻苦学画的一个例子。徐悲鸿为了完成自己的志愿,每天坚持学画10个小时以上,常常忘了休息,就连动物园的老虎也常常会成为他的写生对象。(出示《骏马图》,这只仰蹄奋起的骏马,不就是徐悲鸿的最好写照吗?学生读四、五节去体会徐悲鸿的刻苦学画精神。)

(3)当学生回答出徐悲鸿宁可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时,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生活与徐悲鸿的生活进行对比,感受徐悲鸿生活的清苦。接下来提问学生是什么支撑徐悲鸿宁愿过清苦的生活,也要把省下的钱购买绘画用品。再一次回到了“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上,一起大声读这句话,深化理解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读有感情读第六节,朗读时抓住关键词语“小阁楼”、“一杯水”、“两片面包”,体会文章通过这样的描写来衬托徐悲鸿奋发努力的精神。

4“功夫不负有心人”,徐悲鸿的画展轰动了整个世界,他用事实让外国留学生重新认识了中国人。齐读第七节。

5、学生读此时留学生的表现,提问,为什么留学生的态度与刚开始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什么叫“有眼不识泰山”。(读留学生的话,在通过对“震惊”、“鞠了一躬”、“有眼不识泰山”朗读品味中,感受到那个外国留学生对中国人的重新认识以及他的忏悔。)。

6、教师小结,升华情感。

年轻的画师徐悲鸿留学法国时,为了回击外国学生的嘲笑,励志勤奋学画,已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了光,他代表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永不服输的精神,让外国人再也不敢小视我们民族,小视我们中国人。我们再读课文,记住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

三、升华情感,小结写法

1、引导学生抓外国留学生前后态度变化的关键词:

“很不礼貌”--“鞠了一躬”

是什么让这位外国留学生前后的态度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徐悲鸿励志学画,勤学苦练的精神)

(学生自由谈话,升华情感)

3小结

为了表现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课文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徐悲鸿的表现,承上启下,转承自然,还用了一定的篇幅描写了外国留学生的前后表现,进行前后对比,反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自己再读一读,好好体会。

四、联系自己,拓展延伸

同学们,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徐悲鸿的成功得益于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我想更得益于他的励志。只有励志了,我们的人生才有目标,生活才有奔头,学习和生活起来才充满活力和力量,会让我们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凡有所成就的人,都有励志的经历。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做哪?又应该向徐悲鸿学习什么哪?请大家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徐悲鸿励志学画(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五

《徐悲鸿励志学画》是一篇写人的文章,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研读课文。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讨论,自读自悟、潜心会文,领悟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精神,与文本展开对话。教学设计实现了从: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结构,力图探求作者构造语言的方式、文本的思维结构,努力深入文本的深层意蕴,实施有效教学。

只是在课堂上,学生未提到,教案的细微之处我没完全记下,只想到下一个教学环节是什么,而忘了给学生应有的引导与点拨。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六

1、学会17个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6个只识不写,生字组成的词语要理解。

2、学习给课文分段,说出段落大意。

3、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教育学生以徐悲鸿为榜样,学习他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徐悲鸿学画的主要过程复述课文。

教法学法:

启发引导,讨论交流。

一、 揭示课题

1、由图导入,出示徐悲鸿《奔马图》通过提问,简介徐悲鸿。

2、板书课题,理解。

齐读,“励志”是什么意思?指名连起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读题目质疑。

二、 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

认读生字表中的字,读准每个生字的音。

在课文中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读顺句子。

2、试读课文

指名逐段试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最后再自由读。

正音:提醒学生读准“励”边音;“怒”鼻音;“租”平舌音。

词语释义:互相交流,已通过什么方法了解了那些词义,还有那些词语不理解?

3、学写生字

出示生字词,齐读再次正因。

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写字。

学生描红。

三、在读课文,理清段落

1、自由读、思考

徐悲鸿的志向是什么?怎么做的?结果怎样?

讨论归纳分为三部分。

2、练习分段

3、指名安分好段落朗读课文。

四、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检查

1、指读生字词。

2、辨析多音字。

二、 细读课文

1、读题引入,齐读课题。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志向?小声读1-3自然段。

2、指读外国学生的话。

外国学生的话有几层意思?

那一句话最使我们气愤?

讨论:抓住“很不礼貌、冲着、别以为、天堂、也成不了才”等,读除外国学生的傲慢,欺人的语气,体会此时徐悲鸿的心情。

3、齐读第3自然段,了解此时徐悲鸿的想法,再指读已出示的“必须用……”这段话,体会此时徐悲鸿内心世界。

4、自由读第4自然段,学习这一过渡段的写法。讨论

比较句子,出示“从此,徐悲鸿更加奋发努力”。与文中冤句比较体会,体会原句的生动。

指导朗读,强调“不知疲倦,日夜奔驰,勇往直前”。这几个词语。

5、出示文中的句子“功夫不负有心人”解释。

讨论:徐悲鸿花了多少工夫?默读5、6自然段,自由勾画讨论。

抓住“每逢”“画呀、画呀”“常常”“一整天”“只用、省下”等词句,通过读、评、议悟出“功夫不负有心人”的真正含义。

6、三年过去了,结果怎样了呢?

讨论归纳出:a成绩优异,引起轰动。b外国学生震惊,佩服。

7、重点分析第8自然段。

指读外国学生说的话,与第一次语言进行比较,有什么不同?从说话的内容、神态、语气等分析,读中感悟引起变化的原因。

徐悲鸿此时内心的想法呢?再次齐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中国人”这句话。

8、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徐悲鸿

外国学生----“有眼不识泰山”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七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主要讲了徐悲鸿励志勤奋学画,以优异的成绩为中国人争光的故事,赞扬了徐悲鸿为祖国勤学苦练的可贵精神。在教学第二课时时,我从徐悲鸿励志的“志”入手,请学生回想课文,说说徐悲鸿立下了什么宏志?(“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说说,你认为真正的中国人是什么样的?接着,我抓住“为什么他会立下这样的志愿?”引导学生了解励志学画的原因。为建架起学生和文本之间的情感,我着重抓住了外国学生说的“你们中国人”这几个字。为什么他不说“你徐悲鸿”而说你们中国人,你有什么感受?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激发起来了。学生情绪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再读“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时就显得群情激愤。然后我又抓住“徐悲鸿是这样想的,他又是怎样做的?”让学生默读4、5、6节,并在自己感受深的地方做上记号,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在学生交流时,我引导让学生探究徐悲鸿的精神力量就在于他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徐悲鸿用事实让外国人明白了只要心中装有祖国,就有学习的动力,就能为祖国争光。使世界轰动的是中国人,是不可欺负的,我们都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为我们伟大的祖国争光。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徐悲鸿励志学画教案中班篇八

《徐悲鸿励志学画》这篇课文应该说思路比较清晰,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来写:为什么要励志学画?怎样学画的?学画的结果是什么?教学中我以“励志学画”为主线,围绕课文的关键语句“必须用事实让他们重新认识一下真正的中国人”来展开教学。事实是什么?生读课文之后都能得出来,那就是徐悲鸿刻苦努力学画的过程,那么在徐悲鸿的眼里怎样的人才是真正的中国人呢?课文正是这样深入进去的,这就是紧抓课文的一个切口。真正的中国人,在教学中,一步步,一层层的剖开来,徐悲鸿用自己的行动折射出的美好品质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应该是怎样的,学生也在一步步、一层层的学习中受到心灵的震撼,他们感动于徐悲鸿的努力,感动于徐悲鸿的清苦生活,感动于徐悲鸿不屈的意志……在不断的学习体会中,学生的感受越深,参与的激情越高,在这样一篇文章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做人的品质。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论语中礼的章句 论语及心得体会(优秀16篇)

    导游词需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口才技巧,能够清晰地表达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导游词要灵活应对不同群体的游客,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知识水平进行个性化的解说。以下是小

    放弃排比句 学会放弃创业心得体会(优质9篇)

    决议是锻炼自律和毅力的机会,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可以达到更大的成就。决议的撰写应当简明扼要,避免冗长和复杂的语句。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制定的决议范例,供大家参

    2023年基业长青下一句诗词 基业长青培训心得体会(通用12篇)

    对于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向各位致以我的最真诚的谢意,我感到无比的荣幸和兴奋。在写作致辞致谢时,我们要注意选择适当的语气和措辞,让对方感受到我们真诚的情感。圆满结

    老舍先生的文笔 老舍作品心得体会(通用15篇)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经典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丰富的情节而被誉为经典之作。通过深入研读经典作品,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思想和美学价值。经典范文中的精彩表达

    最新底波拉是哪支派 雨中的森波拉森林公园散文(模板8篇)

    爱国标语要与时俱进,紧跟时代发展,具有现代化的表现形式和价值。怎样通过爱国标语引发民众对国家发展的关注和思考?接下来是一些优秀的爱国标语范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

    2023年入团申请书格式内容要求(通用8篇)

    党员转正申请书的撰写可以帮助党员进一步反思自身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自我评价和自我约束,不断提高自身的党性素养。最后,以下是一些精心挑选的辞职申请书样本,供大家参考

    高二版入团申请书(实用8篇)

    在辞去工作之前,撰写一份完整、清晰的辞职申请书可以彰显个人的专业态度。学习他人成功的经验,可以让我们在写更多申请书时少走弯路,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范文。高

    最新早安心语唯美的条带太经典了(优质8篇)

    岗位职责是组织对员工所要求具备的能力和技能的一个概括和描述。根据分析,我建议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合作,提高工作效率。早安心语唯美的条带太经典了篇一1、有人记住了你的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模板8篇)

    高三教案的编写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规律,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习潜力。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三教案的经典范文,希望对您的教学有所帮助。小学三年级教案篇

    七颗钻石教案(优质16篇)

    教案还应包含充分的教学资源和教具的准备,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以下是一些优秀教师分享的教案模板范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七颗钻石教案篇一《七颗钻石》教学设计学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