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

时间:2023-12-03 作者:薇儿

优秀作文是通过良好的结构和精准的措辞展现出作者独特的思考和见解,给读者带来思维的冲击和深入的思考。这些优秀的作文范文充分展示了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每一篇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一

点击新目标:

1、 记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大战的开始和结束的时间,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和战线,记住重要战役——凡尔战役。

2、 结合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的形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创设情景:看地图:《欧洲两大帝国主义集团对峙图》请同学们回顾这两大军事侵略集团是怎样形成的?它的形成 对世界局势产生了什么影响?师生共同复习上节内容,并导入新课。

课前小热身:

直接原因(导火线)                      。

交战双方:      国和       国。

主要战场:      洲。

战争结束;时间:          以       集团的失败而结束。

性质:它是一起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        战争。

影响:是人类历史上空前     ,造成了重大的物质和精神损失。

激化了的              看。

促进了   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                         的觉醒。

课堂进行时:

一、油画展示:

这幅画反映了一战前的哪一重大事件?画中的刺客是谁?遇刺的主角又是谁?

二、找一找:看课本地图《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欧洲战场》找到交战国双方的主要国家:

同盟国;                         。

协约国:                               。

主要战场:            。

三条战线;      线;     线;          线。

起决定性作用的战线:         线。

四、小组讨论:材料一:这场战争历时4年零3个月,涉及30个主权国家,推翻了4个帝国,产生了7个新国家,死亡人数为:战斗人员约850万,非战斗人员约1000万,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

材料二: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八年的战争,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根据材料一说说一战产生了什么后果?

(1)      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空前     。

(2)      打击了:                    。

(3)      激化了:                    。

五、根据材料说说列宁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的认识是否正确,请你说说理由?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怂恿中国政府对德宣战,出兵山东,抢占胶济铁路和青岛,并提出企图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段祺瑞政府对德宣战;新文化运动兴起,并最终导致了五四爱国运动。

课后谈收获: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已经几十年了,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是一战给我们留下了太多的启示,通过本课和上一节课的学习,请说说对这段历史的启示和认识。

课后大练兵:见练习册。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二

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要求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如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每天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对战争话题的讨论。

教学片段:

老师:那么针对那些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

你怎样看待“萨拉热窝事件”?

这是一个成功的教学片段,从学生每天都能了解到的新闻报道中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就是身边的历史知识,这体现了历史学科与人类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因为它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不是仅把课本知识作为理性的、科学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形象的生活世界。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他们了解现实的世界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历史教学应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三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

(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

(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历史论坛”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

意图:

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避免因人机交互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电子板书: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14年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四

最近一周里,我阅读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全纪录》。ott撰写的,由英国dk出版公司出版的。它收录了令人震撼的真实图像,再现首次全球性战争历史全貌。读后我感慨万千。整本书讲述了一战中,起初大规模的、可怕的屠杀、化学武器的使用、机械化杀戮工具的登场、毁灭性的后果以及军方承诺的不复存在的美好时光。1914年至1918年的这场战争是一场悲剧,除了民族国家兴起这唯一值得称道的'进步外,它留下的记忆只与痛苦相关。

其中梅西讷岭攻势的画面一直浮现在我的脑海中,英军为了攻陷德军在梅西讷岭的阵地,在深达30米的地下埋了数十个地雷。引爆后,约一万名德军士兵被炸死或活埋,而又有7500余名德国士兵因过度震惊而不能抵抗被俘虏。英国军官艾登在谈到地雷爆炸时说:持续不断的枪炮声都让我们对地雷爆炸的声音麻木了,然而比这些声音更大的是被困住的德国人在弹坑里的尖叫声。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愿世界不再充满血腥与痛苦,愿人类永远和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五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依据:

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

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

(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

(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

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在学生网页)同时教师。

出示结构设计(在教师网页)。

意图: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

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

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

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

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电子板书: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六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初三世界史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似乎远离他们时空,难于感受,更谈不上兴趣。特别历史课本中的战争史实,对处于和平时代的孩子简直等同与卡通故事中的虚拟情节,过目就忘,与自己的生活并无关系。

世界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要求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如何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呢?我的第一个想法就是要拉近历史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每天日常生活中的新闻报道入手,引起学生的兴趣,展开对战争话题的讨论。

教学片段:

学生1:我看常常看晚上世界新闻报道,对有关伊拉克战争了解一些,今天学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感受到了战争很残酷,生命很脆弱。

学生2:我看电视画面上的儿童受伤,哭喊着爸爸情景心里感觉很难受,我不喜欢战争!

学生3:假如世界上没有战争,世界将充满了和平的阳光,我们会快乐地成长,生活是美好的。一战和伊拉克战争告诉我们,没有战争,世界是和平繁荣的。

老师:那么针对那些地区性的冲突和矛盾,你觉得应该怎样解决?

你怎样看待“萨拉热窝事件”?

学生:我觉得可以通过对话、和平谈判来解决。不要使用恐怖行动,如刺杀、袭击。“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次突发事件,也成为发动战争的借口,将人类带入战争的深渊。

这是一个成功的教学片段,从学生每天都能了解到的新闻报道中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学习的就是身边的历史知识,这体现了历史学科与人类现实社会的密切联系,又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人文价值。因为它来自于现实生活,是学生能切身感受到的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不是仅把课本知识作为理性的、科学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从科学世界回归到直观、形象的生活世界。学生生活在社会之中,并最终走向社会,让他们了解现实的世界状况,对他们的现在和未来都是极其重要的。我们的历史教学应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七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

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动荡不安的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德国与英法矛盾的激化;帝国主义国家的扩军备战。

德国与英法矛盾激化的原因。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评价列强之间的矛盾。

问题探究。

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

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比三国协约晚形成的原因。

如何评价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

问题探究。

问题比较。

“巴尔干火药桶”

两次巴尔干战争;奥匈帝国吞并波黑;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巴尔干地区为何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问题探究。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八

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高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3)通过“历史论坛”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意图: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九

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发生在欧洲,但又波及到全世界,所以是一场世界大战。

开始时间是1914年7月28日,结束时间是1918年11月11日,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这场战争。

又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故中文又常称为“欧战”。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等国属同盟国阵营,英国、法国、俄国和意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而之所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是因为在这场战场中参战兵力大约有6500万左右,这是多么恐怖的数字,这个数字相当于投向长崎的原子弹杀死人数的812。

5倍,相当于发生了270。

8次唐山大地震时死的人数,而其中协约国总士兵阵亡:5,497,600人,同盟国总士兵阵亡:3,382,500人,协约国与同盟国大约阵亡了8,880,100人,另有2100万人受伤,共有30多个国家,15亿人口卷入了战争。

这对全人类而言都是一场浩劫和灾难,值得我们大家这些后人深思!战后原来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后虽然领土有所增加,但其对领土的控制力却因战争的巨大伤亡与物资损失而削减,而其经济亦因战争大受影响,出现严重衰退。

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为之永远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做为战胜国的协约国发布了《凡尔赛条约》将发动战争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德国,德国失去了13%的国土和12%的人口,德国还被解除武装,而德国的陆军被控制在10万人以下,不准拥有空军。

德国虽然在一战中最后战败,但德国的元气并未受到过大的伤害,工业体系依然保存完整,而且德国本土并未受到战火的波及,而且《凡尔赛条约》的发表过多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完全没有考虑战败国自身的利益,加上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使得德国国民对强加给他们的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

日耳曼民族为了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桎梏,各派政治势力、各种政治思想在德国你争我夺,显得尤为激烈,这为德国成为一次新的大战提供了条件。

结果德国在希特勒的纳粹党的领导下,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可以说是得了芝麻丢了西瓜。

从这些等等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了了巨大的灾难。

也说明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了严重的灾难,所以我们要珍惜和平、热爱和平、关爱人类、关爱全球,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

我们大家应该学会通过非军事手段解决国际事务中的争端,学会采取非暴力的方式达到正义的目的;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才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十

我们班上有许多场战争:男女大战、班干大战,还有冤家大战。就有班上的四位奇葩(帅燊、刘毅翔、熊振军、陶逸骞)中的两位——帅燊、刘毅翔,引起了我们班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叮铃铃”,刘毅翔蹑手蹑脚地走到帅燊身边,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走了他手中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又把书飞到徐怡婷手中。可帅神也不是傻的啊!他一百米赛跑的速度冲到徐怡婷身边,可徐怡婷这位还未“改邪归正”(就是还没走出女汉子这个阶段)的女汉子也不是好惹的,他用南昌话大喊:“干什么呀!?”

帅燊一惊,被徐怡婷的狮吼功推翻在地。唉!多么可怜的“弱男子”啊!

围观的“群众”也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

刘毅翔看帅燊的“功力”差不多快被“耗尽”,便“趁火打劫”,使出了班上集体公认最贱的.招式,只听见他的嘴里一边碎碎念:xxxx(由于此招名字太贱,无法说出,用x带过),扭转乾坤,拔苗助长,放虎归山,(这就是这招的各部分名称,怎么样?很佩服他们的智商吧!)。

我和谢雨萌、周璟妍,再也看不下刘毅翔和徐怡婷这两个“大胆狂徒”再在这里欺负“无辜的老百姓”了,因此,我们必须去“伸张正义”。

我们几个跑上去,一会儿捧上“金刚拳”,一会儿用上“连环踢”,就连最不愿意使出的“娃娃音”(就是用来恶心他们的)也用上了,他们虽然倒在了“战场”上,可没过一会儿,居然又爬了起来,可见他们多难对付了。

没办法了,我们三个狠狠的瞪了他们一眼,然后又对视了一眼,便“冲”向了他们。

“九阴白骨爪”、“排山倒海”、“断子绝孙脚”……一顿“大刑伺候”之后,便看见那几个“大胆狂徒”,已经躺在地上,“奄奄一息”了。

我们几个“伸张正义”的“平凡百姓”,终于“击败”了他们,“维护了世界和平”。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十一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基本上被列强瓜分完毕,新旧殖民主义矛盾激化、各帝国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秩序划分不对等的背景下,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全球霸权而爆发的一场世界级帝国主义战争。

【相关阅读】。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十二

1.知识要点: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2.能力要求: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培养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二、本课重点和难点。

三、【讲授新课】。

【导入新课】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二次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自由资本主义主义向垄断主义即帝国主义发展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后期的国家(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 p132一段话。

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 三国协约:英、法、俄。

(二)大战的爆发。

巴尔干半岛成为火药桶。

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19xx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三)空前灾难。

凡尔登战役(19xx年) 被称为“绞肉机” 欧洲战场。

1917年美国对德宣战,参加协约国。1918年11月,德国失败。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十三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德国统一。威廉一世也由普鲁士国王升格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标志着德意志帝国成立的仪式,1871年1月18日在法国凡尔赛宫镜厅举行。当时,普法战争仍在进行——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虽在1870年9月2日在色当被普军俘获,但战争并未停止:9月19日普军包围巴黎;12月,巴黎已在普军大炮的射程范围内。

在这之前的10月初,普军的大本营已迁至凡尔赛。在举行仪式的前一天,镜厅还是普军伤兵的病房和诊疗所。举行仪式的1月18日,对于普鲁士来说以前是一个吉祥的日子:170年前的1月18日(1701),威廉一世的先辈弗里德里希一世在东普鲁士的柯尼希堡由选帝侯加冕为普鲁士的国王。此刻他的一个后代在这一天又将成为皇帝。

由选帝侯而国王而皇帝,普鲁士在170年里,完成了这个元首名称的“三级跳”。然而,这后一个1月18日,对德国来说又意味着什么呢?当时,日理万机的俾斯麦也坐镇凡尔赛。他住在一个名叫热赛的富有的织布厂女厂主的豪宅内。他应对的是三条战线:一是对法国的战事和谈判,二是阻止其他国家(俄、英、奥等国)可能的干预,三是围绕德国统一所进行的谈判。

就最后一项而言,自1867年由普鲁士控制的北德意志联盟成立之后,尚有南德的四个邦国游离在外。但普法战争爆发后,这四个邦国均站在普鲁士一边,出兵参战;在色当又打了大胜仗。俾斯麦利用这一大好时机,趁热打铁,想一举解决德国的统一问题。俾斯麦与这四个邦国的谈判是逐个单独进行的。

于是,这些邦国的诸侯、高官就穿梭般地往来于各自的首都诸如斯图加特、慕尼黑与凡尔赛之间。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在大势所趋、俾斯麦的威逼利诱(有时他也作适度让步)的状况下,四邦国最后同意在北德意志联邦宪法的基础上签订了条约。最后签约的是巴伐利亚和符腾堡,时间已到了1870年11月23日和25日。

剩下要做的就是举行一个证明德国统一的仪式了。此时的凡尔赛几乎成了德国的临时首都:威廉一世驻跸在凡尔赛县政府,俾斯麦住所离此很近。簇拥着国王而居的还有亲王、大公、公爵、元帅、将军,与法国的谈判,与欧洲列强的外交往来也在此展开。本来德国人只准备在凡尔赛待三个星期,由于战事的拖延,对法谈判的艰辛、反复,法国政局的多变(其中包括巴黎公社运动的`掀起),他们在凡尔赛一向待了5个月:从1870年的10月初到次年的3月。

1月18日的仪式定在中午12时举行。在镜厅的窗户旁,早早地就肃立着150名参战并获得铁十字勋章的来自各邦的士兵;与这些士兵相对,站在镜子旁的是来自所有团队的军官代表。各团队的旗帜则挂满了另一面的墙上,成了有三个台阶台子的背景。在作了简短的祷告后,威廉一世及各邦的君主和公侯们站到这个小台子上。

先由俾斯麦宣读德意志帝国成立的文件,而后由巴登的弗里德里希大公领着众人面向新皇帝山呼“威廉皇帝万岁”,仪式的主体就算完成!伴随着庆祝的军乐声,人们不时还能听到从巴黎方向传来的大炮轰鸣的声音。巴黎在遭围困数月之后,市民在挨饿:他们在肉铺购买狗肉和猫肉,捕捉下水道的老鼠充饥。

在10天之后,德法双方于1871年1月28日签订停战协议,2月26日签订初步和约,5月10日签署正式和约(法兰克福和约)。而德国在柏林大规模庆祝这次战争的胜利则要到1871年的6月16日。又过了两年——1873年,因法国付清了50亿金法郎的赔款,德军方全部撤出法国领土。

而法国按照和约割让的阿尔萨斯全省和洛林东部则成了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德意志帝国在法国的凡尔赛宫宣布成立——欧洲一个大国的统一仪式偏偏在另一大国的“金銮殿”内进行,这是一个极富象征好处的标志;而德法两国在普法战争中结下了仇恨,埋下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祸根。

第一次世界大战范文(14篇)篇十四

第一次世界规模的大战是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必然产物,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造成巨大灾难;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改变了国际格局。同时加快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也是二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在整个二十世纪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重点分析:

萨拉热窝事件:巴尔干半岛是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第一次世界大战由此发端。西线三大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马恩河会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是影响大战进程的关键战役,影响到战争的结果和未来世界的格局。

难点分析:

要弄清一战的性质涉及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和具体原因。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具体原因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直接原因是萨拉热窝事件。要弄清这些原因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战争与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由于一战导致出现了十月革命,同时革命的爆发加速战争的结束。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

重点突破方案:

萨拉热窝事件和西线三大战役:主要通过动画展示和视频播放的方式突破重点。

难点突破方案:

大战的性质和战争与革命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弄清大战爆发的原因从而理解大战的性质是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通过提问方式让学生思考大战对俄国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又促成了革命的爆发,俄国推出战争又加速了大战的结束。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以生活中的传统文化为题(专业19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它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阅读和学习。王嘉仪。过年喽!过年喽!又是一年新春到,到处都是喜

    骑鹅旅行记读后感(模板20篇)

    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回顾书籍中的精彩部分,并从中汲取营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脍炙人口的读后感范文,读完后或许能给你带来一些灵感。这个假期你必须读了不少好书

    画家和牧童教案(专业13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教师掌握教学内容和进度的重要工具之一。教学工作计划的范文一: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能力,制定了周密的教学计划,使得学生能够全面而有针对性地学习。

    交通安全疏散演练方案(汇总18篇)

    通过编写计划书,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时间、分配资源,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效果。以下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计划书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帮助。教育部在3月3日发布的《中

    假如我又一只尼尔斯的鹅范文(19篇)

    优秀的作文,不仅要有清晰的思路和准确的表达,还要有独特的文采和巧妙的转折点。以下是一些值得一读的优秀作文,它们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创造力。作为“无厘头小专家”的我

    勇于创新整合(实用21篇)

    优秀作文是作者对人生、爱情、友谊、家庭等主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独特诠释的一种创作形式。希望大家能够通过阅读范文,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创作出更加出色的作品。

    以给老师的一封信为(专业18篇)

    写一篇优秀作文需要多读书、多积累知识,掌握一些实用的写作技巧和方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x老师:您好!我来咱们学校实习

    指导员年度的述职报告(优秀17篇)

    进行述职报告的过程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个检验和审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改进自己。如果你还不清楚如何写好一个完美的述职报告,不妨看看以下范文,相信会给你带

    不会飞的鹰(模板17篇)

    常常进行作文写作的训练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语文素养。以下是一些优秀作文的范文,它们语言准确、观点独特,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设计思路:幼儿经常把物品放在塑料袋

    滋味七年级范文(21篇)

    优秀作文不同于普通作文,它能够用独特的视角和语言风格展现作者的个性和思维方式。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和灵感。欣赏是一面镜子,拿它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