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9篇)

时间:2023-10-14 作者:琉璃最新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 五年级数学打电话教学设计及反思(实用19篇)

知识点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知识框架,提高整体理解能力。这些学习总结范文是根据真实学习经验撰写的,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启示和借鉴。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一

1. 通过情景对话,了解与陌生人通电话要注意的事情。

2. 通过对话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 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大灰狼布偶、小动物布偶,玩具电话。

活动过程

1. 利用大灰狼和小动物布偶进行电话对话,请幼儿判断小动物做得是否对。

2. 老师表演以下两段对话:

对话一:

3.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他们都不在家。

大灰狼:家中有大人吗?

小动物:家里有爷爷。

大灰狼:我是你爷爷的朋友,想来看看你们,但忘记了地址,

请你告诉我你家的地址,好吗?

小动物:好呀,我家住在动物村 12 号。

对话二:

大灰狼:小朋友,请问你爸爸妈妈在家吗?

小动物:请问你找谁?

大灰狼:家里有大人吗?

小动物:请你等等,我让爷爷跟你说话。

4. 请幼儿分析刚才的两段对话,谁做得对,为什么。

5. 引导幼儿知道不能随便和陌生人对话,有陌生人打电话来,应立即交给家里的成年人接听。

6.提醒幼儿不能随便在电话里透露个人及家庭信息。

活动反思

我们教育者必须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正确行为的引导,使之形成习惯,同时还要经常督促和检查,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给孩子讲解安全方面的知识,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二

(一)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所学习的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的相关算式进行整理、对所学计算方法进行回顾,掌握一定复习和整理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算式整理及多种形式的练习,找到知识间的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合作与交流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20以内加减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算理及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全面综合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能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还能让学生在积累一定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了解一定的复习整理方法,初步感受复习对知识与能力提升所起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通过对所学20以内加法及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相关计算进行整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及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

学生能通过观察、发现,借助已有知识经验,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

四、教学准备

课件、数字卡片、算式卡片

五、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整理20以内加法(课件出示)

(2)借规律填表游戏:对号入座。

(3)用规律找规律进一步观察表格,说说还有哪些发现。预设1:学生会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预设2:得数小于10的算式和得数大于10的算式。预设3:得数是10的算式,得数相同的算式,调换加数位置得数不变的算式。……【设计意图】借助表格中所给算式,激活学生原有认知,回顾整理已学所有加法算式,并通过进一步观察、交流,发现表中算式排列规律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奠定基础。

2.整理20以内不退位减法(十几减几算式)

(1)口算练习。说说你是怎么算的。13-217-319-5

(3)交流反馈:算式是怎么排列的,有什么发现?预设1:横向排列预设2:纵向排列(略)

【设计意图】因在10以内数的认识时已对减法表进行过整理,故此环节只重点回顾整理十几减几算式。让学生借助已有经验经历系统整理知识的过程,进一步感受不同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似内容之间的差异,学到一定的整理和复习方法。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三

活动目标:

1.通过交流电话号码和互打电话的形式,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交往能力。

2.学习用完整的语句进行对话。

3.培养幼儿间相互关爱的情感。

活动准备:

记录卡片、电话及电话模型等。

活动过程:

1.引入主题,请幼儿讨论。

师:“我们班谁很久没来幼儿园呢?小朋友猜猜他为什么没有来?现在非典那么流行,我们要用什么办法才能知道舒路为什么没来幼儿园?”

2.“知道舒路家的电话号码呢?”出示大记录卡让幼儿讨论如何记录。

3.电话接通时,你们想和他说些什么?要怎么说才有礼貌呢?

4.请几位幼儿尝试现场打电话,问候在家的小朋友,培养幼儿间相互关心的情感。

5.打电话给大班生病的朋友和杨医生。

重点提醒幼儿打电话的时候注意礼貌用语及用完整的语句对话。

6.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对他们表示关心呢?

7.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自由打电话。

(1)讨论:如果想打电话给好朋友却没有他的号码怎么办?用什么办法记电话号码最好? 。

(2)引导幼儿观察记录卡,介绍记录方法。

(3)幼儿间交流电话号码,师巡视指导并鼓励幼儿大胆与同伴交流。

(4)拨电话号码,和同伴打电话。

活动反思: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四

一、导课:诗歌是中国的文学之瑰宝,从上周开始,我们就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开始了“与诗同行的日子”。我们共同在诗海中徜徉,共同在诗海中拾贝,一路同行,留下了一串串快乐的音符。

二、精彩回放与诗同行

1、复习要求:快速浏览《与诗同行》几篇课文,注意每篇文章中的“泡泡语”

三、补充资料给诗加腰的作诗方法

1、习题法2、依句法3、依韵法4、推敲法5、反意法……

读诗的方法

1、联系生活读古诗,就容易读懂诗意。

2、读诗时将诗句在脑海中描绘出一幅幅图画,这样就能进入诗的境界里。

3、拿不同的诗对比读,在比较中能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感情。

四、考考你,相信自己

让学生仔细观察配套练习题《与诗同行》看看题型、内容、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

(基础知识题;应用练习题;课内外阅读拓展题)

1、基础知识题(我会画我会补):认真;快速;准确。

2、方法与技能(我会写我会辨我能行):善思;灵活;正确

3、课内外拓展(我会填阅读屋):

语文阅读理解的答题有些什么技巧和方法呢?

1、平心静气审题,切忌粗心。

2、仔细研读语段,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3、巧妙借助“原话”,确定解题空间。

4、选择适当方法,答题力求言之有理。

上下联系。联系生活。立足中心。

5、合理控制答题时间,先易后难。

知识竞赛

1.填颜色:

(1)_________日依山尽,_______河入海流。

(2)日暮_______山远,天寒_______屋贫。

(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_______桔_______时。

2.填数字:

(1)飞流直下_______尺,疑是银河落_______天。

(2)朝辞白帝彩云间,_______里江陵_______日还。

(3)碧玉妆成_______树高,_______条垂下绿丝绦。

3.填植物: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开。

(2)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村。

(3)接天莲叶无穷碧,映口_______别样红。

写出含有下面字的诗句(12分)

1、月:“举头望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

2、花:“竹外桃花三两枝”、_________________

3、雨:“清明时节雨纷纷”、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要求写诗句。

(1)描写山水的有关诗句:

(2)歌颂情谊的有关诗句:

(3)反映科学哲理的有关诗句:

(4)反映边疆将士的有关诗句:

(5)表现爱国主义的有关诗句:

学生感情诵读自己写的诗歌

五、总结:我们中华民族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文化的长河中,诗歌就是那大海中的朵朵浪花,装扮我们的精神家园。让我们一起读诗,读书,读人生。可谓:诗行碧波上,人在书中游。腹有诗书气自华,发奋学习强中华。

[与诗同行(人教版六年级教学设计)]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五

(1)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学知识,丰富教材内容

根据教材的安排,教学的程序是先讲座教材情境图的内容,然后现说一说自己班级的位置,而我的设计是先说一说自己在班级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图作为巩固练习。因为讨论的是学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这一交换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兴趣,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了。

(2)充分利用现场资源,把数学问题简单化

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体会“数对”在确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从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唤起探究如何确定位置的欲望。在学生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时,我不急于告诉学生答案,而是让学生开动脑筋,尝试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组织学生讨论谁的方法比较好。引入“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时,我没有直接讲授,而是让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此时,本课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之口引出,使学生获得极大的满足感,更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中逐步抽象出数学的表示方法,也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2.《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的教学反思

(1)、注重了情境的导入,提高孩子们的参与热情。

本节课,开启课时,我注重从孩子的身边挖掘素材,引出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加以复习巩固,紧接着引导学生回忆这些运算定律曾经运用到什么知识中,引导到小数乘法的简算中,为后面的新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真正达到了“以旧导新,以旧带新”的效果。

(2)、鼓励学生大胆的质疑与猜想,激发学生内在的求知动力。

在新授课时,我设计的两个环节,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第一,在复习完后,我让学生自己说说,你现在最想研究一个什么样的问题?孩子们表现出空前的热情,比如有的孩子谈到想研究一下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是否可以推广到分数乘法?于是我鼓励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去大胆的猜想。孩子们的思维活跃极了,甚至大大超出了我事先的预料;第二,在探究确认上述问题后,我又让学生大胆的质疑,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中会起到什么作用呢?真的能简便吗?孩子的好奇心又一次被激起,他们又乐此不疲的投入到了简算的探究中去。整堂课下来,孩子们始终处在“质疑——猜想——验证”的学习过程中,真正变成了学习的主人。

3.《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这样的应用题实际上是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的应用。它是分数应用题中最基本的。不仅分数除法一步应用题以它为基础,很多复合的分数应用题都是在它的基础上扩展的。因此,使学生掌握这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中我抓住关键句,找到两个相比较的量,弄清哪个量是单位“1”,要求的量是单位“1”的几分之几后,再根据分数的意义解答。在教学中,我强调以下几点:

(1)、让学生用画图的方式强化理解一个分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强化分率与数量的一一对应关系.并根据关键句说出数量关系。

(3)、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几分之几”与“一个数占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不同.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通过分析关键句与线段图,为后面的新授作铺垫,并提高学生分析题意、理解数量关系的能力。通过沟通练习题与例题,利用学生解决稍复杂的应用题,并从中理解新旧应用题的不同结构。

4.《倒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1)、在课的导入部分,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由倒影和一些有趣的文字引出本节课所要探究的问题――倒数,从形象直观上感受颠倒位置,既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了充分的准备,为学生较好理解倒数的意义做了铺垫。

(2)、变例题教学为学生自学课本,发现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然后通过举例,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再总结出求一个数的倒数的方法。

(3)、丰富练习的形式。在充分利用教材的练习同时,我还适当地补充了练习的内容,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比如设计的“比较大小”,在比较大小之后,让学生找找其中的规律,为接下来的分数除法做铺垫。“猜一猜“,不仅用到了倒数的知识,也联系到前面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4)、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相信学生能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学中每一个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不是坐等听别人讲,而是能养成先自己积极思考的习惯。

5、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虽然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但是只要旧知识过关,这一单元并不难,于是我在教学中特别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首先,我把分数乘除法练好.再复习分数加减法,这样学生记算起来感到很顺利.最后,我又充分复习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主要是让学生明白分数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一样.

(3)、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尝试题的出示,促使学生心理上产生疑惑而发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机,有利于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上展开教育.因而我注意在关键处提出一些问题,且内容恰当,难易适度,并富于思考性,易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出示尝试题后,说:“谁能不听老师的讲解就能做题”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知识,做的过程中提出:“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由于学生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很快会根据先算什么,后算什么而计算.这一系列问题,对于学生的思维,有明确的导向作用.

6.《分数乘法的意义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反思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努力: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努力把自己的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理解性学习和主动性学习,使学生在活生生的情境中,通过观察、变换、、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所学知识,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

(2)、注重《整理和复习》课的条理性、系统性在上课初,首先采取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很快的进入教学情景当中。教学中的知识安排上层层递进;在应用上,既重视发挥课本习题的导向作用,面向全体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形成基本技能,又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注重补充习题的生活性,习题与生活紧密联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存在着数学。不足之处:在操作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处理不当的地方。如对学生的评价语言不够到位,没有起到激励的作用,因而课堂气氛不是特别活跃,我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改进,争取更大的进步。在上过分数乘法后,才知道有多少得失..

7.《分数乘法》教学反思

今天的教学内容是分数乘分数,重点是巩固和进一步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探索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

在教学实践中我继续采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帮助学生达成以上的两个数学目标。对于今天的“探究活动”没有直接放手,这是因为学生对“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因此在整个得教学过程分为三个层次:

(1)、引导学生通过用图形表示分数的意义,再用算式表示图形,深化“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意义,感知分数乘分数的计算过程。

(2)、学生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独立完成教材中的“做一做”,进一步达成以上目标,并为总结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积累知识。

可以说整体教学的效果还好。

通过今天的课我对数形结合的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由于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的道理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不是很容易,所以利用图形使抽象的问题直观化,帮助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计算道理;体现了教材对数形结合思想渗透的一个过程。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六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 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七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接到通知人数1、2、4、8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3)人3分钟一共通知(7)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分成4组(4,4,4,3)——6分钟

(4)分成3组(6,5,4)——6分钟

(5)分成5组(5,4,3,2,1)——5分钟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八

《打电话》是新课程五年级下的一节综合实践课。这节课题材非常好,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通过这节实践课,学生不但增长了知识,更学习了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通过教学,我有如下几点的体会:

1、能上出活动课的特点。

首先是“活”,能主动引导学生灵活处理问题,活跃数学思维,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共同探究,学生参与度高。再是动,这节课不仅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关注学生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能否积极动手、动脑、动口,把问题解决好。在教学过程中能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就说,想写就写,想画就画,有争有辨,在愉悦的环境中探索知识,心情舒畅。

2、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打电话,学生熟悉、感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积累,从海塘小学要对文艺节目进行排练需要通知演员入手,到对打电话方案的设计改进,都让学生结合知己的生活实际,使整节课的知识发展都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合作完成。能看出老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研究的参与者。在课堂上我能随时把握学生的学习水平与进度,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帮、放,例如关于7名小演员的通知示意图的教学时,当学生用一个一个打电话通知或平均分组的方法发通知时,教师就用投影仪把他们的想法展示出来,并让学生看图说事,当学生在填图中发现这样分组不省时时,就自己画起图来,有所创新地改进画图方法,这样让学生自己有序的学习画图,这种方法更能让后20%的学生也能接受。这里也体现了数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方法的优化。

3、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

教师善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把知识的探讨引向深入。例如在教学通知15名小歌手的过程中。把15名学生平均分成3组发通知时,需要7分钟,学生同样用分组法研究,把时间艰难的一分钟一分钟的缩短,最后只需5分钟。每缩短1分钟,学生就为自己的成功高兴一次。又如学生把不同的分组法,用表格的形式展现出来的时候。要充分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寻找规律的过程去体验数学的乐趣。再将学生发现的问题应用到实际中去。如在6分种内最多能通知到多少名小观众的问题中,就是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技能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学的开心,为以后学习数学知识埋下了快乐的种子。培养了学生对未知领域的一种勇于探索的精神。

当然,通过本次学校开展的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我也从中发现自己存在着不少急需改进的方面:

1、钻研教材还不够深入,使得课堂设计不够紧凑。

2、教学过程中的高潮把握时机的.能力不强,使得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突出重点,没有让学生感受到特别之处。

3、教学过程的有效性还比较弱,课后发现有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

4、数学的思想方法在课堂中展示的不够清晰,使得学生对打电话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不高。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习数学的一些基本技能。我将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力争把自己的课堂教学能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再上一个台阶。使自己的课更能让我们的学生所乐于接受,更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九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32~13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打电话”(综合应用)的探究,初步感受运筹思想以及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在问题情境中应用优化思想解决问题。

3.指导学生用画图、表格等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使学生学会运用“化繁为简” 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

2.通过图表的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讲故事:印度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国王要奖励国际象棋的发明者——他的宰相,就让他提一个要求。当时正闹饥荒,老百姓没饭吃。宰相说:“我向大王要米,您只要把我的棋盘上的第一个格里放1粒米,第二个格里放2粒米,第三个格里放4粒米,每一格均是前一格的2倍,以此类推,直到把这个棋盘放满就行了。”国王哈哈大笑说:“就依你说的。”

当放第一排的8个格时,1、2、4、8、16、32、64、128粒米,旁观者大笑着,指指点点。但放到第二排中间时,笑声渐渐消失了,而被惊讶声所代替,因为小堆的米不久就增成了小袋的米,然后倍增成中袋的米,再倍增成大袋的米……你猜猜看,国王要给宰相的米会有多少?请你简单形容一下。

其实,这是我们数学中的倍增问题,今天我们要研究的问题也和它有关。

一、情境导入:

师:学校的“小蜜蜂”艺术团,为有文艺特长的孩子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从学校到中央电视台她们一路成长,也获得了不少奖项。当然,这都源自于她们平日里辛勤、认真地练习。这不,在一个周末,学校又接到紧急任务,合唱队的老师要尽快通知63名队员来学校参加排练,请你说说老师会用什么办法通知呢?(打电话、发校讯通、qq群发、写信……)

师:哪种办法既方便快捷又能确保对方接到通知呢?(打电话)

师:是的,老师就是采用打电话的方式来通知合唱队员的。板书:打电话

二、初构模式

假设打一个电话需要一分钟,所有队员都在家。

1.逐一打(需要63分钟,太慢了)

2.分组打(思考:为什么能节约时间?)板书:同时打

3.教予“化繁为简”的方法

师:63这个数字有点大,我们研究起来不方便,怎么办呢?

4.先从打给“7”位队员研究起。

三、合作探究

要求:小组合作学习,设计打电话的省时方案,并用通俗易懂的记录方式把方案写在本子上。

1.四人小组讨论,在本子上呈现方案;

2.展台展示方案,确定用画图的方式比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更为直观、简单。

四、优化方案

1.生说方案,师将方案展示在黑板上。

方案一(7分钟) 方案二(5分钟) 方案三(3分钟)

2.对比方案,为什么方案二和方案三都比方案一更省时呢?(没有同时打)

3.为什么方案二比方案三多用时间呢?(有人没有打电话)板书:不闲着

五、总结规律

2.学生完成表格

3.发现规律:每过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比前一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多一倍。第n分钟,知道消息的人数就是n个2相乘。

4.继续完成表格:每一分钟通知的总人数。(用知道消息的总人数—1)

5.告诉合唱队的老师,通知63名队员需要用6分钟,应注意:同时打,不闲着,不重复。

六、巩固规律

1.舞蹈队老师通知33名学生需要多少分钟?(使学生产生疑问,到底是5分钟半,还是6分钟)

3.翻开书第132——133页,看看今天学习的知识,并解决书中的问题。

七、应用规律

八、总结全课

你收获了什么?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

教材内容分析:

“打电话”所使用的素材是学生所熟悉的,问题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密切结合,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很有兴趣。“打电话”这一问题正是为学生提供了可探究的空间,学生尝试寻找“答案”时,不是简单地应用已知的信息,也没有可直接利用的方法、公式。尽管不是所有的学生最终都能出色地完成任务,但是他们都尽自己的思维能力“走”得足够远。很有让学生去研究的价值。

学情分析:

这一内容安排在五年级下学期,从生活经验看,大多学生有通知多个人的生活经历,因此,已有的生活经验足以支持完成此任务。其次,从已有知识储备看,参与完成此任务虽涉及画图表达、计算等综合知识,但都是较简单的计算与表达。从思想方法看,在四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中教材已安排了有关优化思想的学习。因此可以看出“打电话”问题适合五年级学生。

教学目标:

1、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

2、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借助图形解决问题的意识;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4、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

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

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到优化的思想。

教学流程:

一、提出问题

板课题)(谈话引入)今天,我们学习打电话,你会打电话吗?那我看看你们到底会不会?李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教学预设:这时学生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1:逐个通知;2:帮忙转告)

这个帮忙转告,怎么个转告法?你想让几个人去转告?没有别的方法了吗?

(设计意图:先让学生想想都有哪些通知的方法.这里有必要引导学生说出两大种方法:平均分组和不平均分组。从平均分组到不平均分组有一个思维跨度,有时学生是不敢想或不会去想。在教学中很有必要锻炼学生的这种发散思维,这也是为等一下的优化方案做铺垫。所以要让学生知道,在想办法时,要大胆地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从众多的方法中选出最好的方法。)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可自由猜测)

(设计意图:猜想一是为了增加趣味性,让学生心中有个疑团,提高探索的欲望。二是要让学生体会验证的必要性。)

二、探索比较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各种方法都列出来,再作比较,经历优化的过程)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

方案2(1):5组,每组3人(要7分钟)

方案2(2):3组,每组5人(要7分钟)

方案2(3):4组(4、4、4、3)(要6分钟)

方案2(4):3组(6、5、4)(要6分钟)

这两种方法与前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方案2(5):5组(5、4、3、2、1)(要5分钟)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小组讨论,汇报结果。

每分钟通知的人数用不同颜色的笔表示。并让学生讲解。

(设计意图:第二种方案的帮忙转告。汇报时,让学生说说自己都列举并比较了哪几种方案,认为哪种方案最好。只有让学生亲自去比较才能体会到优化的过程,切身体验到优化是怎么一回事。让学生去比较了各种方案,学生也更容易得出各种方案优化的原因,从组长不空闲到老师、组长不空闲,再到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空闲。)

三、探究规律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太棒了!这个同学的发现很了不起。我们不妨用列表的方法,可以看得更清楚一些。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

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 )人

四、优化方案

板书设计:

打电话

方案1:逐个通知

方案2:帮忙转告

(1)平均分成3组(5,5,5)——7分钟

(2)平均分成5组(3,3,3,3,3)——7分钟

(3) 分成4组(4,4,4,3)——6分钟

(4) 分成3组(6,5,4)——6分钟

(5) 分成5组(5,4,3,2,1)——5分钟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一

活动目标:

1、欣赏、感受不同的音乐,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2、感受音乐和生活的关系,喜欢欣赏音乐。

活动重点:根据音乐的旋律、歌词联想相关的生活情景。

活动准备:

课件“打电话”

活动过程:

一、引导观察,引起兴趣

看看这儿有什么?这些数字有什么用?

二、欣赏音乐,大胆联想

你想打给哪幢颜色的房子?他家的号码是多少?

乐曲一:(抒情)

· 你觉得里面的人在干什么?

· 这首音乐听起来什么感觉?

· 你的宝宝听了这个音乐会不会睡着呀?(模仿哄宝宝睡觉,看课件验证)

乐曲二:(娃娃家音乐)

·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 你喜欢做娃娃家的谁?做些什么事?

· 里面的哥哥姐姐是不是也在做娃娃家呢?(看课件)

乐曲三:(水)

· 不知道他家会有什么有趣的声音?

· 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做什么事情会有水的声音?

· 看课件验证,跟音乐模仿洗手、洗衣、划船等动作

乐曲四:(运动)

· 不知道红色的房子电话装好了吗?

· 找找数字5在哪里呀?

· 猜猜里在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做操?还有什么办法也可以锻炼身体?

· 跟音乐节奏动动自己的身体。

三、结束: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二

上完本节课,我最大的感触:课,真的不好上,“打电话”一课确实难上。同时,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 、目标定位要准确,重难点要突出

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对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打电话”的教学经历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思想方法”的思路转化。本节课紧紧围绕“怎样打电话才最省时”来提出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我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启发他们设计各种各样打电话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得出不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同时通知”两两方案的对比,找到最本质的区别,从而感悟到当教师在通知其他同学时,已得到通知的学生也应投入到打电话的行列之中,既有生活经验的迁移,又有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这样既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又开拓了他们的思路,真正体会到优化的思想。而教学重心落在对最佳方案的图示说明以及规律的应用,还将探究规律作了较大的铺陈,通过数、图、表等多种模型和方法来探索方案中的秘密和描述结果,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效果不明显,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学生似乎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其规律,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没弄明白区间问题,6分钟最多能通知几个人,最少又是几个?反观课堂,个个学生都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吗?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体验了吗?当然这节课体现的还不够,我会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努力。

二、逻辑推理要清晰

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第一分钟时,有几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共有多少人(这里包括教师)知道这个消息?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层层剥笋”,规律一步步明晰,道理不说自明,但是可能由于我的引导有关,课件的逐一出示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就算是知道了一定的规律,还是没有真正读懂表格中各部分的意义。在我问:通知32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出现有说5分,有说6分的。可能到现在为止还有个别学生还没搞懂。在这一部分,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思考得还不够深刻。

三、符号化思想要渗透

数学发展到今天, 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打电话方案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文字完整描述,可以用数字1-15分别代替15名学生逐条简单记录,还可以用画图示的方式形象记录。在课始,我特地提示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记录,为了体现出数学的简约美,培养学生符号化的思想。尽管我这样做,却发现符号化思想还没真正渗透,有更多的学生用文字去描述,显得麻烦,费时。

其次, 在交流反馈最优方案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看懂抽象的符号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始终, 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本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一些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体会优化思想尤其重要。

总之,上完一节课总留下许多的遗憾,今天的课也不例外。但我想只要认真、努力的去做了,就是一次的进步的表现,心里才能更踏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研读教材的同时,尽量去关注学生的起点,以生为本,设计得更加实在,努力做到让更多学生的大脑唱起思维的歌谣,让数学跳起思维的舞蹈,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三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理解歌词内容,熟悉歌曲旋律。

2、要求幼儿要唱得活跃、有跳跃感,表现出小朋友与星星通电话的喜悦心情。

活动准备

星星教具一个,电话一个。

活动过程

一、律动:《哈达献给解放军》、《挤奶》、《采茶》。

二、练声:《国旗红红的哩》、《逛公园》。

三、学习新歌《我和星星打电话》。

1、出示星星和电话教具:小朋友看这是什么?你们和星星打过电话吗?想和星星打电话吗?(想)那今天我们就来和星星打电话吧!不过星星说小朋友先学会唱歌曲在和它打电话。

2、先听老师轻唱一遍歌曲。提问:歌曲的名字叫什么?歌曲里唱了什么?

3、小朋友再听老师边弹琴边唱歌曲一遍。

4、帮助幼儿理解歌词内容。老师:“星星在哪里?(满天撒),你们怎么和星星打招呼呀!(小星星你好啊)你们知道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吗?它那上面有点啥?星星是怎么回答我们的?(小朋友树雄心,为四化学本领,快快长大架飞船,欢迎你们来侦探)。

5、小朋友跟着老师学唱歌曲。

6、用多种形式教小朋友学唱歌曲。要求小朋友要唱得活泼、跳跃,表现与星星通电话的喜悦心情。

四、复习歌表演《娃哈哈》。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四

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寻求“最省时的打电话”方案,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2.通过画图、填表等方式引导学生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推理能力。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优化思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通过画图等方式探究“打电话”省时的最优方案。

教学难点:通过图表等方式发现“打电话”隐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题卡、彩笔、圆形和方形磁性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探究方案。

1、整理信息。

师:你从我刚才的介绍里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a、每人通知7位老师到校。b、通知一位老师要1分钟。c、我完成通知的时间越少越好。

2、初步感知。

a、逐一打。用图片的形式出示我自己逐一打的方案。

师:这样打电话行吗?为什么?

b、讨论。

师:要想赢过刘老师,完成通知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同学们帮帮我吧,有什么节省时间的好办法。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话说清楚,或通过简单表演的形式让其他学生明白他们的意思。

2、开放探究

呈现合作要求:

(1)同桌合作,设计一个打电话方案。

(2)将设计的方案记录在作业纸上。

师巡视,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听取学生对方案的解说,并发现典型设计。

3、对比分析

a、展示部分方案,带领学生读一读。

学生设计的方案按照表达形式来分,可能有如下几种:一是纯文字表达的;二是图文结合记录的;三是借助符号来表示的`。

教师展示若干份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的采用不同形式表达的方案。

师:你喜欢哪个方案,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优化方案,选取用借助符号来表达的方案,实现数学化。

b、选取一个方案解析,优化形成最优方案。

师:那就用这个方案和刘老师进行比赛,好吗?

师:哪里还可以节省时间?怎样修改?

引导学生优化形成最佳方案,并对最佳方案进行整理,将每一分钟所通知的人放在一起(如上图)。

师:还有用的时间更少的方案吗?

c、反思“不空闲”,形成全面认识。

师:想一想,如果要通知8人,需要几分钟?

4、整理归纳。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发现打电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在这些不同的方法中我们找到了用时最省的方案。现在让我们一边回顾,一边填写表格。

师:知道消息的总人数包括我自己吗?

师:第4分钟知道消息的总人数会是多少呢?猜一猜吧!为什么是16人?

师:那第5分钟呢?第6分钟呢?

师:已经通知的人数是什么意思,不包括谁?怎样计算?

师:第n分钟呢?

三、应用规律。

1、结合填写的表格,师生一起讨论解答如下的问题。

a、照这样,5分钟最多可以通知到几个人?

b、照这样,要通知50人至少需要几分钟?

c、照这样,通知33个人与通知多少个人所用的最少时间是一样的?

2、师:找到了这个最优方案,现在我可以通知了吧?想一想,会出现什么情况?

四、总结全课。

1、回顾优化过程,感悟优化思想。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收获与体验。

师:学完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感受想和大家说说吗?

五、数学欣赏。

师:在这里,我们看到打电话的人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成倍地增长。其实在生活中,像这样的成倍增长的事情还有很多。

课件播放:你知道吗:拉面、阿米巴原虫、纸的折叠。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五

上完本节课,我最大的感触:课,真的不好上,“打电话”一课确实难上。同时,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目标定位要准确,重难点要突出

理解教学目标,抓住教学重点,对于有效地开展教学无疑是非常重要。“打电话”的教学经历了从“重结论”到“重过程”、从“重知识”到“重思想方法”的思路转化。本节课紧紧围绕“怎样打电话才最省时”来提出问题,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为了启迪学生的思维,我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研究氛围,鼓励学生毫无顾虑地把自己的想法表示出来,启发他们设计各种各样打电话的方法。让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经验与认识得出不同的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逐个通知”,“分组通知”,“所有人同时通知”两两方案的对比,找到最本质的区别,从而感悟到当教师在通知其他同学时,已得到通知的学生也应投入到打电话的行列之中,既有生活经验的迁移,又有学生的创造性设计,这样既扩大了知识的信息量,又开拓了他们的思路,真正体会到优化的思想。而教学重心落在对最佳方案的图示说明以及规律的应用,还将探究规律作了较大的铺陈,通过数、图、表等多种模型和方法来探索方案中的秘密和描述结果,此环节的教学时间大大增加,但效果不明显,从应用的情况来看,学生似乎没有真正理解与掌握其规律,发现还有一部分学生还没弄明白区间问题,6分钟最多能通知几个人,最少又是几个?反观课堂,个个学生都充分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了吗?获得了解决问题的体验了吗?当然这节课体现的还不够,我会在今后教学中继续努力。

二、逻辑推理要清晰

在发现规律的教学环节中,我通过图示引导学生有序思维。第一分钟时,有几人打电话?打完电话后共有多少人(这里包括教师)知道这个消息?第二分钟呢?第三分钟呢?通过“层层剥笋”,规律一步步明晰,道理不说自明,但是可能由于我的引导有关,课件的逐一出示导致学生没有更多的思考时间,就算是知道了一定的规律,还是没有真正读懂表格中各部分的意义。在我问:通知32名学生最少需要几分钟?出现有说5分,有说6分的。可能到现在为止还有个别学生还没搞懂。在这一部分,我没有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得以充分暴露,思考得还不够深刻。

三、符号化思想要渗透

数学发展到今天,已成为一个符号化的世界。符号就是数学存在的具体化身。打电话方案的记录方式有很多种,可以用文字完整描述,可以用数字1-15分别代替15名学生逐条简单记录,还可以用画图示的方式形象记录。在课始,我特地提示学生“用图示的方法”来记录,为了体现出数学的简约美,培养学生符号化的思想。尽管我这样做,却发现符号化思想还没真正渗透,有更多的学生用文字去描述,显得麻烦,费时。

其次,在交流反馈最优方案的环节中,引导学生看懂抽象的符号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把符号化思维渗透于教学的始终,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的能力。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不仅发现了许多学生的巨大潜力,也感知在新课程环境下让学生在经历知识产生和发展中得到对知识的那份欣喜和兴奋是多么的重要。本节课的好坏不在于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而是学生是否学到了如何学习数学的一种策略,一些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和活动经验,体会优化思想尤其重要。

总之,上完一节课总留下许多的遗憾,今天的课也不例外。但我想只要认真、努力的去做了,就是一次的进步的表现,心里才能更踏实。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在研读教材的同时,尽量去关注学生的起点,以生为本,设计得更加实在,努力做到让更多学生的大脑唱起思维的歌谣,让数学跳起思维的舞蹈,而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六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例一,做一做第一题,练习二十一第一、三题。

教学目标:

一、通过观察、猜测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二、能借助连线、列表等方式整理信息,并按一定的方法进行推理。

三、在简单的推理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推理和有有条理的进行数学表达的能力。

四、使学生感受推理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理解逻辑推理的含义,经历简单的推理过程,初步获得一些简单的推理经验。

教学难点:

初步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及数学表达的能力。

教学过程:

游戏:猜一猜硬币在哪只手。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

生:喜欢。

学生乱猜,并指明三位学生猜一猜。

师:大家猜什么的都有,那到底是什么?请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的一只手拿的是一块橡皮擦。另一只手拿的是一枚硬币,我们再来猜一猜。

生1:左手拿的是橡皮擦,右手拿的是硬币。

生2:左手拿的是硬币,右手拿的是橡皮擦。

师:这两种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你们能确定吗?

生:不能

师:请再听老师一个提示:老师右手拿的不是硬币,同学们,你们现在能再确定地猜一猜吗?(请两位学生猜并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拿的是硬币。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猜的呢?

生:右手拿的不是硬币,我们可以肯定右手拿的是橡皮擦,左手就是硬币了。

师: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下面就让我们共同见证一下。

教师揭晓答案

师:刚才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示,猜对了左右手拿的物品,非常棒!对于刚才的游戏,你们明白了什么呢?(请三位学生说说感想)

生:我们在猜东西的时候不能乱猜,应该要根据已知的信息,然后动动脑筋,再猜。

师:对,同学们回答的真好,这就说明在猜的时候,我们不能漫无目的的随便猜,而要根据所给的条件来猜,像这样根据已知信息和条件,逐步推出结论的过程,在数学上我们称作推理,今天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推理。

板书:推理(并带领学生朗读两遍)

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推理,比如说……

5、这是最简单的推理。认识他们吗?他们都是非常有名的断案高手,他们在破案过程中,根据坏人留下的蛛丝马迹,经过一系列的反复推理,得出结论,最终把坏人绳之以法。

柯南在羊村举办了一个推理训练营,你们想去试试吗?

1、呈现问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

教师利用课件动态呈现例1,先出示例1的半部分:(有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书,下面三人各拿一本和三位小朋友小红、小丽、小刚)

师:同学们,我们认真阅读,然后告诉老师,从题目中你发现了哪些信息?

生:有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学生边说,教师边把提前做好的书名卡片贴在黑板上)

生:有三个小朋友,分别是:小红、小丽、小刚。(学生边说,教师边把提前准备的人名卡片贴在黑板上,贴与书名的上面)

生:他们三人各拿一本。

师:下面三人各拿一本,这个信息是什么意思呢?

生:他们三人拿的书都不相同。

师:下面我们来看看三个小朋友都说了什么话?(课件出示小红说的话,小丽说的话)

生:小红说:我拿的是语文书。小丽说:我拿的不是数学书。

师生活动(拿三本书。语文、数学、品德与生活和请三位小朋友上来)

师:小红是女生,我们请一位女同学来当小红,请一位女同学当小丽,请一位男同学当小刚。

师:小红拿的`是语文书,语文书给小红,还剩下几本书,分别是什么?

生:还剩下两本书,一本是数学书,一本是品德与生活书。

师:小红有没有可能拿数学书或者品德与生活书?

生:不可能。

师:剩下小丽和小刚有没有可能拿语文书。

生:不可能。

师:题目中要让我们求什么?(课件出示问题:小丽拿的是什么书?小刚呢?)并请三位学生回到位置。

学生齐读出问题。

2、学生活动,汇报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课件播放轻钢琴曲)

小组汇报的时候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请五位学生汇报并引导他们说一说过程)

学生汇报:

生1:小红拿的是语文书,那小丽和小刚拿的 就是数学与品德与生活书,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她肯定拿的就是品德与生活书了,剩下的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

生2:用连线的方法(请学生上来边说边连)

我把人名和书名写成两行,然后根据小红拿的是语文书,所以小红就与语文书连在一起了,剩下的小丽和小刚就只能连数学和品德与生活书了,小丽又说,她拿的不是数学书,那小丽肯定拿了品德与生活书了,再连上线,最后小刚拿的就是数学书了,再连上线。

师:刚才你们发现了这两种方法都很棒,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方法,表格法。一起看大屏幕,一起来说一说。

3、总结并引思

接下来做什么呢?是的,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地去分析。板书:有序分析

先从哪个条件开始呢?

师:是呀,我们在推理时,能确定的就要先确定。(板书:先确定)

师:接下来呢?你是怎样想的?

师:是呀,先确定的已经确定了,在剩下的条件中,我们可以根据已给的条件,能排除的先排除。(板书:排除)

师:剩下懒羊羊拿的是什么书?你是怎么想的?

生:因为喜羊羊拿的是语文书,美羊羊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所以懒羊羊拿的就是数学书。

师:你确定吗?还要根据哪个条件才能确定?

生:还要根据三只羊各拿一本这个条件。

师:是呀,“三只羊各拿一本”这个可是最重要的前提呢!

师:那应该怎么说才完整?

生:因为喜羊羊拿的是语文书,美羊羊拿的是品德与生活书,三只羊各拿一本书,所以懒羊羊拿的肯定是数学书。

师:是啊,不仅要有序地思考,还得全面地思考。(板书:全面思考)

师总结:我们在推理时一般要先找到最关键的条件,有序并全面地思考,能确定的先确定,然后在剩下的条件中,能排除的先排除,最后我们就能推出结论了。(板书:推出)

刚才同学们很厉害,想了那么多方法。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生1:直接阅读得出结果的,因为可以直接看出来。

生2:连线法和表格法,因为可以使我们对推理的过程变得更加清楚明白。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连线法和表格法能让我们的推理过程简洁直观,我们在以后的推理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自己喜欢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训练,同学们都已经学到了一些推理知识,柯南说想考考你们,你们接受挑战吗?让我们进入下一环节——综合训练。

1、找小狗。

生:用连线法,把三只狗的名称和重量分别写成两行,因为笑笑是最轻的,所以笑笑和5千克连在一起,乐乐比欢欢重,乐乐就与9千克连在一起,剩下的欢欢就与7千克连在一起。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2、猜图形

师:事件二:

师:从题目中,我们知道了哪些信息呢?

生:信封里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一个长方形,他们分别是三种颜色中的一个。

师:哪个图形,我们最能先判断出来,为什么?

生:绿色的是圆形,因为绿色露出来的是半圆,下面肯定也是半圆,

师:发现的非常好!那红色和黄色能不能判断?

生:不能。

师:下面请听老师一个提示:(出示课件:黄色说:我不是三角形。)现在请同学们用喜欢的方法写下来。

学生展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让学生尽量说出直接阅读后就知道的和连线法,以及表格法)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的。(教师点击课件把信封拿掉,显示结果)

师:小朋友真棒!太厉害了!同学们现在跟老师一起用连线法说一说,绿色的是圆形,所以绿色和圆形连在一起,剩下三角形和长方形,黄色的不是三角形,所以是长方形,黄色与长方形连在一起,最后红色就和三角形连在一起。

3、拓展练习(猜密码)

师:有一天柯南得到了一个密码箱,同时他也获得一些关于密码的一些信息,看看你们能否成为柯南的小助手。

师:同学们,在柯南的训练营里,你学会了什么?学得开心吗?

师:通过这节课的训练,同学们个个都成为了小侦探。老师还想告诉你们一个秘密,其实,你们早就可以当上小侦探的,因为早在一年级的时候,推理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就经常见过,看,数学学习中的数字推理、图形规律推理等等……推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希望小朋友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用推理解决更多的问题。

师:快要下课了,老师再来考一考大家。大家用实际行动告诉老师,今天你学会了这么多知识。下课时,老师是最后一个走的,男同学不是第一个走的,那我们应该按照什么顺序走?先思考,第一个走的准备好东西站起来然后离开教室(女生站起来离开教室);接着呢?(男同学站起来,走出教室)。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七

1、逐个通知。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最少要几分钟?(15分钟)

2、分组通知。你准备分几组?怎么分?是不是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3、人人参与。除此之外,你们认为还有没有别的更好的方法呢?(每个人都参与,接到通知后再去通知另一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不空闲)

二、分组研究,发现规律。

1、分配任务,各组研究,可参照教材画出示意图。(1)分3组。(2)、分4组。(3)、分5组。(4)(5)人人参与,接到通知后再通知另外的人。

2、展示结果。优化方案。

(1)-(3)组得出结论:并非分的组越多用的时间越少。

师:列举出了这么多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更好?第三组方法最快。()(板书:费时、节时、最优)

3、根据学生展示,引导完成表格。

4、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每次新接到通知队员数都是前一分钟接到通知队员数的2倍。

师:照这样看来,第6分钟新接到通知的队员数是多少?(32)

(2)引导观察: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  )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

三、应用

1、测评:写7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写出8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这样通知50人最少需要花多少分钟?(5分钟)如果由一位老师一个一个地通知,那要多少分钟呢?我们可能看到采用最优通知方式,整整节省了 45分钟。

2、你知道生活中哪些地方还用到这样的规律吗?

在我们身边,细菌繁衍的速度非常快,一个细菌可以分裂成两个一模一样的同类。所以它能从1个变成2个,2个变成4个,4个变成8个这样高效率的繁衍,这样导致流感等一些疾病传播的速度非常快。春天正是流感传染的高峰时期,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个人卫生,预防疾病的传染。

四、小结:对于今天的学习,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避免重复通知,事先约定好传达对象,还要说清楚事情)

生活中许多看似很复杂、很费时间的事情,利用数学知识去合理地安排,不仅会使事情进行的有条不紊,更重要的是,能够节省出宝贵的时间。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知识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计划、讲效率的人。

拓展:有人说“将一张足够大的纸连续对折二十五次,这摞纸的高度将超过南岳衡山的海拔高度”,他说的是真的吗?下去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用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尝试解决一下。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八

我所教的数学,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继续推进主管教育部门“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设想结合起来,转变观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理念,收到很好的效果也带来不的困惑。

一、新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教学思想,进入课堂教学。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我曾和本校的教师共同学习和调研过,也参加各级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对新课程的实施充满信心。

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起来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上级部门“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撰写教案,以同学科教师讨论定搞,根据本班学生情况说课、主讲、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用教材进行试讲,反复听评,从研、讲、听、评中推敲确定案例,并在每一课中展示。实践表明,这种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顾到各班实际情况,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学科教师的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教学以后,教学效果良好,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的。课前准备不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以后的教学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示。提倡自主性学习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无论是问题的提出,还是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五年纪《方向与位置》研究的是如何利用方向来描述路线,我通过实际演示来使学生明白。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学习成了他们的需求,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这就是设计学生主动探究的过程是探究性学习的新的空间、载体和途径。

三、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于创新评价。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手段。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的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本学期我在学生的作业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做法是日评、周评、月评一条龙,老师评、学生评、小组评一条龙,老师对一日作业做出评价,学生自查后对评价结果登记在作业情况扉页栏中,周五下午学生以小组评定等级,让学生每周都为自己树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这个目标又转化为每天的学习行为,使他们日复一日,周复一周,不断地吸取经验,经常进行弥补,月末进行争星活动,学生在一个月内品尝自己学习成功的喜悦,或向他人学习,每一个月是一个新起点,学生都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将学生的学习差距缩短,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既看到学习的进步,又有了学习的动力,并树立起学习的目标,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

四、认真抓好常规教学,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以常规教学为中心,规范教育教学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教学行为,力求常规与创新教学相结合,促进严谨、扎实、高效、科学的良好教风及学生严肃、勤奋、求真、善问的良好学风的形成。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我在教法上经常和同行进行切磋,做好学情分析,扎扎实实做好常规工作,做好教学的每一件事,切实抓好单元过关及期中质量检测,班里抓单元验收的段段清,并跟踪好差生进行调查。为了使新课程标准落实进一步落实,引导老师走进新课程,进入课堂,对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及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体现,我主要以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统计与概率四个领域来命题,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空间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优化笔试题目的设计,设计知识技能形成过程的试题,设计开发性试题,设计生活化的数学试题。将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的手段,并对本班前后几名学生进行跟踪调研,细致分析卷面,分析每位学生的情况,找准今后教学的切入点,查漏补缺,培优辅差,立足课堂,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教学工作中,苦乐相伴,学生的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在教学工作中,出现的各种困惑,通过与同行的共同讨论和学习,都得到很好的解决,以后我将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数学教学设计反思总结篇十九

1、练习对话主动表达并与成人交谈,学说完整句。

2、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3、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4、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活动准备

幼儿自制的电话

活动过程

1、学习打电话(集体教育)。

(1)观察模仿教师打电话。“喂,您好!我是陈老师,请您帮我找×××接电话好吗?”×××接电话(教师替代)。“您好!您是×××吗?我是陈老师,今天下班后您能来我家吗?”:好的,欢迎您。“再见”。

(2)教师给幼儿打电话,让幼儿学习如何接电话。

“您好!我是××ד您有什么事吗?”幼儿在实践中学习一问一答的语言,练习使用简单句。

(3)幼儿二人一组练习打电话。

教师帮助幼儿学习一问一答的对话。练习主动与人交谈。主动发问,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

2、游戏区内自由“打电话”。

活动反思:

在本次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因为电话是小朋友常见的而感兴趣的,所以整个过程孩子的热情高涨,兴趣很浓.积极参与整个活动,乐意的表现自己,达到了活动目标,学具的提供满足了孩子动手的需要。总的来说,整个活动是成功的。

相关范文推荐

    高二期中英语 下学期高二英语教师工作总结(汇总13篇)

    真正的理想是与社会和他人的利益相结合,为他人谋福利。写理想时应该积极乐观,展现出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的理想实现故事,通过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得到

    最新学生手册家长评语(优秀11篇)

    提纲的内容应该简明扼要,概括出文章的主要结构和要点。在制作提纲时,可以参考相关的资料、模板或样例,借鉴他人成功的经验和方法。下面是一些提纲写作的技巧和注意事项,

    春节给亲戚的祝福语四字(实用8篇)

    感恩是一种温暖,它能够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让我们勇往直前。可以通过举例的方式,让读者更好地理解自己对他人的感恩之情。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感恩范文,希望能够传递给

    高二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 高二化学教学教师工作总结(模板11篇)

    通过写医院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方法,以及与同事的合作情况。下面是一些优秀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高二化学教育教学工作总结篇一第一学期即将过

    大班美术画味道教案 大班美术教案意愿画画味道(优秀6篇)

    高三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评估和反思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促进教学改进和提高。下面是一些经过实践验证的小学教案样本,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示和灵感。大班美术画味道教案篇一

    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优质15篇)

    实习心得可以激发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书心得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和参考。班主任培训心得体会篇一2

    初中数学七年级教案有哪些版本(优秀8篇)

    教案的编写应该遵循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的要求,以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性和系统性。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中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初中数学七年级教案有哪些版本篇一1、了

    最新竞聘演讲稿(优秀8篇)

    家长会是提高家校共同关注学生成长的机会,能够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情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明礼仪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竞聘演讲稿篇一我出生于

    2023年小学生手册评语家长评语(实用12篇)

    通过阅读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总结的重要性。写范文范本时要注重语言的精准和准确,力求让读者轻松理解和领会自己的观点。范文范本是我们写作中的参考和借鉴,可以帮助

    最新激励励志语录经典短句(优秀15篇)

    就职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起点,它将伴随我们一生,影响着我们的发展和成就。对于一个较为完美的就职,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随着就职竞争的日益激烈,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