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8篇)

时间:2023-10-06 作者:ZS文王安德的游戏读后感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实用8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一

当我看完《亲爱的安德烈》时,我总有一种想再读一遍的感觉。《亲爱的安德烈》是一位中年母亲和她已成年的儿子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写的36封信。读了里面的信,总是让我感慨万千。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起初安德烈根本不想和他母亲说话,只是为了钱才写信,所以他们有不同的写信心态。即使安德烈并不是真的想写一封信,但龙应台想深入儿子的内心,想自己和安德烈的关系得到缓和,想认真研究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话语,也让安德烈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最后,安德烈写信只为了和母亲交流。当然,他们对彼此的认识越来越深。

龙应台的一些地方,让我感觉很深刻,面对儿子的不耐烦和不想说,她没有使用逼的办法。尽管她自己写的几行字只换来了儿子的只言片语,但她还是用每句话引导着儿子,希望安德烈能多说几句。她只是想认识她的儿子,多么伟大的母爱。

所有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我们付出了很多。即使他们日夜流汗,时刻操心,但对于孩子们,他们有过什么可抱怨吗?我们都知道如何尊敬父母,安慰他们。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谁总能想到这些,并经常做到。

父母对我们的照顾,我们会把它当成唠叨,充耳不闻。有时还会和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和朋友们一起玩,只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忘记抚养我们、为我们着想的父母,他们在一天天变老。我们能给予父母的最好回报就是和花更多的时间和他们在一起,和他们聊聊天、说说笑。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羞愧,我有时使我的父母难过,使他们伤心。从现在开始,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多体谅父母的,多帮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尽量不让父母操心。

《亲爱的安德烈》让我看到母爱的呈现,有父母的地方就是家,是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永远陪伴着你的地方。

父母,多好。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二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安德烈与母亲的思想交锋,一个德国青年与中国母亲有着截然不同的价值观,他们在争辩中陷入深思,在人世的比照中达到和解。

很多人羡慕这对母子,认为他们可以无话不谈,而自己与孩子从来没有交过心,往往只言片语结束对话。

那么,安德烈与母亲究竟聊了什么?他们就像朋友一样,没有不可以交流的,爱情、友情、亲情、性与恶俗、政治、音乐、兴趣、理想、大学生活、东西方对民主的理解和生活方式的不同,龙应台把自己的十八岁告诉安德烈,安德烈把自己二十一岁的想法向母亲倾诉,龙应台不赞同儿子吸烟,却也尊重他作为一个成人的选择。龙应台希望儿子陪在自己身边,却也接受安德烈和菲力普的独立宣言。

正如龙应台所说,“我们是两代人,中间隔个三十年。我们也是两国人,中间隔个东西文化。”虽然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儿子,但是文化的差异让彼此还是存在截然不同的观点和态度。我很喜欢这种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思想碰撞。

安德烈写的第16封信《藏在心中的小镇》,他说在德国小镇克伦堡,他有一种眷恋的感觉,因为这是一个很国际的小镇,身为混血儿的他一点也不突出。朋友穆尼尔是德国和突尼斯的混血,生在沙特阿拉伯,然后在迪拜、突尼斯长大。弗瑞第是德国和巴西的混血,除了德语之外还会讲葡萄牙语、西班牙语、法语和英语,像这样的混血儿太多了。

对于我来说,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血缘没有那么复杂,很纯粹,面对安德烈笔下这么多的混血儿,我还是觉得心灵受到一点触动,原来世界的流动性竟是如此之大,人与人之间还可以大跨度地结合,原来人生还可以有这样美丽的奇迹。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可以说开阔了我的眼界,让我知道世界并不是单一的,“每一个人一定属于一个国家”的观念早已过时,如今的人都具有多样性,远超过国家与时代的界限。

安德烈就香港与德国进行了深入比较,安德烈认为香港缺少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情趣,香港人似乎永远在赶时间。而在德国,或者说整个欧洲,人与人之间愿意花时间交流,坐下来为了喝咖啡而喝咖啡,为了聊天而聊天,是欧洲很重要的一种生活艺术。作为中国大陆的一员,我深知香港人压力究竟有多大,工作究竟有多忙,摸爬滚打一辈子可能还只是一个“棺材房”,可是一切还是无限忙碌着。他们何尝不想找一个咖啡馆悠闲地喝咖啡,何尝不想找个假期去旅行,可是他们没法从竞争激烈的生活中抽出身子,这真的很难。

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但这也正是中国人努力的方向。

龙应台面对儿子这样的困惑,她说不能说香港没有文化,如果从广义文化来说,香港有通俗文化、商业文化、管理文化、法治文化,如果从狭义文化来说,一切与人文思想有关的深层活动,香港的确是匮乏的。

从这个角度就可以看出母亲的见识和阅历,针对儿子的困惑总是有足够的宽度与深度进行解读,所以他们母子也成为读者心中的模范母子。

其实,安德烈并不是纯粹的“西化”,难能可贵的他可以理解第三世界的辛酸与无奈,从来没有摆出一副高姿态,随时表达真正的自己,抒发真正的感情,让人家不觉得他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公子哥,而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大哥哥。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三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虽然这本书讲述的是母亲和孩子之间的故事,但是我想我们身为老师,那些可爱的学生不正相当于我们的孩子么,拿出一颗对待自己孩子的心,我想孩子们会健康成长,我们也会一点点蜕变!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四

在我的阅读感受里,龙应台是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名字。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我接触到龙应台的杂文集,即被龙旋风犀利深刻、颇具独立性、充满民主权利意识的文字深深折服,十分认同她被誉为思想界不让须眉的铁骨金刚、女斗士。

《亲爱的安德烈》是龙应台与安德烈的母子书信集,书中收录了她与长子安德烈的36封往来书信。母子俩以通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龙应台认识了人生里第一个十八岁的人,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

相信更多的读者是被龙应台的文字感动着的。她是一个温情的母亲,用所有母亲都具备的关爱来关心儿子的饮食起居,譬如叮嘱儿子不要在踢球之后吹冷风、不要喝太多啤酒。但她又不仅仅是一个温情的母亲,她在信中谈得更多的是深入、知性的问题。她谈自己的青春岁月,谈价值观差异,谈对民族、国家、文化、道德的看法。这些从容的文字,一如我印象中的深刻、独到、优美,但少了咄咄逼人。也许,是她把儿子当朋友来理性地交流;也许,岁月沧桑、丰富阅历已略略磨平了她的棱角。

《亲爱的安德烈》已红遍大江南北,频频登上各大图书排行榜的领先位置。我想,每个人都可以在这本书里找到共鸣,不管你是别人的父母,还是别人的儿女这本书一定能勾起你对人生的思考,以及顿悟。

而我,就像是做了一回龙应台的粉丝那样,把自己写过的关于我女儿刘源源的几十篇文章,放进了电脑里的一个新文件夹,起名《亲爱的源源》。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五

喜欢读龙应台,喜欢她文字的平淡,喜欢通过它去开掘那些令自己感同身受的一直潜伏在自身周遭却没有被自己发现的东西,喜欢随它而来的那些总能引起我强烈共鸣的“平淡无奇”的小惊喜.而《亲爱的安德烈》,满满的都是这些好灵感.

正如书名,贯穿书本的始终是为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早在初中时就读过《目送》中的一小篇,说的是龙与儿子在机场告别,她久久目送孩子远去,可儿子没有回头的背影仿佛在告诉她“不必追”.每每回想到这一节我总会感慨颇多,在每个父母心中,子女是永远都长不大的,永远都需要被呵护的.安德烈面对唠叨的母亲也曾说过:“我不是你可爱的安安了,我是我.”读到此处的时,心中莫名的一处酸楚,第一次那么强烈的觉得到一个人的成长带给父母的喜悦,其实是夹杂着伤痛的.

当安德烈问龙应台想要孩子怎样记得她时,她把自己比作柴火,她对安德烈说:“你带着走的、永不磨灭的,是心中的热度和光,去面对前头的冰霜路.谁需要记得柴火呢?柴火本身,有何尝在乎你们怎么记得它呢?”突然想到某一天父母是会离我们远去的.想到当我们一个人去走自己的人生路时,我总觉得我们心中必定会有悔,紧随而来的却是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中苦苦寻觅,却终究找不到那一双影子的痛.

而安德烈,他也像我们,有着少年们一样的爱好,有着我们这个季节同样拥有的有别于“轻狂”的清狂.但中德混血的他与我们又太不同了,德国式的教育和生活、思考方式让他与我们之间有着巨大的“隔阂”.但或许正是这样的“隔阂”让我喜欢读安德烈,喜欢他有别于我们看问题的角度,更佩服他看到问题后做出的思考.

时间是05年,在香港游行现场中年人、老年人、孩子占了多数,而大学生却少得可怜.安德烈对游行的人中大学生的稀少感到疑惑,他问母亲:“香港人不是为自己的城市、为自己的问题、为自己的孩子的未来而来的吗?那大学生去哪里了?许多惊天的运动不都是以大学生为主力吗?”而在文章的最后安写到:期末考比什么的重要.……一大堆人根本不在乎他们生活在什么政治下(只要有钱就行),大学生对政治——众人之事——毫无关切,大学只管知识运输,但表示不管人格的培养和思想的建立.读到这里,我不禁有些心寒,一个大多数大陆孩子认为思想先进、民主先进、教育体制先进的香港让安德烈疑惑、失望.纵然我并不能肯定安说的一切都对,但在当今的中国,谁又能说孩子们不是在为各种大大小小的考试生活着?看到此情此景,又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停下脚步去反思,有多少个中国少年会看到问题背后的本质呢?又或许在很多人眼里,游行者是谁、游行的人数有多少都是于己无关、无利罢了.

读《亲爱的安德烈》,是试着在思想上参悟爱的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在当下生活中也一样需要有心去延续和发展的.读《亲爱的安德烈》,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也许又会引导我们一个方向,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的同龄人中,我们所面临的不仅仅是自身的差异这么简单,还有的是国家.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六

“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这是龙应台与她的儿子安德烈写信的初衷。而一开始,安德烈,这个完全不想与母亲交谈的人,完全是为了赚稿费,才写信的。因此,他们俩就抱着不同的心态通信着。即使安德烈不是真正想写信,但龙应台却想走进儿子的内心,想让安德烈与自己的关系得到缓解,想认真研究自己的儿子。然而,母亲细腻的言语,也让安德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安德烈到最后,通信的目地仅仅是为了与母亲交谈。当然,他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龙应台有的地方,让我感触很深,面对着自己儿子的不耐烦、不想说,她并没有以逼迫的方式去做。即使自己的几行文字只能换来儿子的三言两语,但她仍旧字字引导,希望安德烈能多说一点。她只是想了解自己的儿子。这是何等伟大的母爱啊。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样的,他们为了我们付出了很多。自己就算日日夜夜汗流浃背,操心不已,但为了孩子,又有何怨言?如何孝敬父母,使他们舒心,我们都知道。端一杯茶,捶一下背,说一句话,等等。但是,在平时的生活中,又有谁能时刻想到这些,并经常去做。而父母对我们的关心,我们却会把它当做唠叨,当做耳旁风,不去理会,有时还嫌烦,与父母顶嘴。我们长大了,只顾着与朋友玩,只顾着去享受自己的美好时光,却总是遗忘了抚养我们长大,为我们担心的父母,他们正在渐渐老去,一日不如一日。我们能给予父母最好的回报,就是像儿时一样,常陪陪他们,多在他们身边,与他们聊聊天。

想到这儿,我不禁为自己有时因心情不舒畅,而惹父母生气,让他们伤心的事感到羞愧。从此以往,我将时刻控制好自己的心情,多体谅父母的难处,理解父母的用心,并多多地去帮他们做些我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取不让父母担心。

《亲爱的安德烈》中,让我看到了母爱的呈现。父母的地方,就是家,一个不论你身在何处,却长伴与你的家。父母,多伟大。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七

《亲爱的安德烈》,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中,有那么一位教师介绍了这么一本书。此书是知名作家龙应台和18岁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书中收录了母子之间三十多封书信。通过阅读我知道这书里不是母子之间互道思念、感恩之情,而是母子两人对价值观、社会观等问题的讨论,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两代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信中,可以这样说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御任回来,已是十八岁的儿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点“冷”地看着她。他们之间似乎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知道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妈妈不能理解儿子,儿子也不能理解妈妈,于是,他们用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用安德烈的话说,刚开始时,母子之间的异议和情绪就像“猛兽出闸”样被释放出来,浮上了表面。随着时间流逝,三年后,他才突然察觉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和母亲有了连结,而这又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不会有的东西。他和母亲不会每天重复不痛不痒的问候,不会顶着“爱”的名义去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

也许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应台虽旅居海外多年,但还是一位不免带有些许“中国特色”的母亲,她羡慕人家二十一岁的女儿和母亲手挽着手亲密地逛街,十八岁的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跟母亲有说有笑,因而当知道儿子到上海去做暑期实习,她也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并快乐地想象着母子三人共处一室,是多么幸福。然而儿子却说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为什么又要和妈住在一起。虽失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和儿子共处一室的初衷,并且看到儿子凌乱的卧室时,也绝不整理。无疑,龙应台已不是一个典型的亚洲母亲,或是说中国母亲。或许正是因为不典型,龙应台才能和儿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并试着彼此理解对方。

安德烈,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男孩,每一封信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对人生的感慨,充满着智慧与幽默,以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心态独白了自己的内心,真诚、纯正。

这样的孩子,当然不能简单地用拥抱,或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松感化的。平等的交流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而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用三年的时间彼此平等对话。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在于老师对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多少,对多少有所感,并且吸纳为自己的东西。就像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书信一样,对于各种问题,从彼此对的生活出发一问一答,互相启发,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

安德的游戏读后感篇八

初识龙应台,源于她的《目送》。“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可是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并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用追。”而在这本书里,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母亲,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又失落于孩子渐渐的成长与离去。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代价“你不要打那么多电话‘骚扰’我”——安德烈如是说。安德烈的观念此刻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能够将自我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以下是书中几段触动的文字。

关于成长中的得与失

同时我看见自我的缺陷。十八岁时所不明白的高速公路、下水道、环境保护、政府职责、政治自由等等,都不难补课。可是生活的艺术,这其中包括品味,是补不来的。音乐、美术,在我身上仍旧属于知识范围,不属于内在涵养。生活的美,在我身上是个要时时提醒自我去坚持的东西,就像一串不能遗忘的钥匙,一盆必须每一天浇水的心爱植物,可是生活艺术,应当是一种内化的气质,像呼吸,像不自觉的举手投足。我强烈地感觉自我对生活艺术的笨拙;渔村的贫乏,使我有美的贫乏,而有知识没有美,犹如大海里没有热带鱼。

关于国家认同感

——从小到大,我们被教导以作中国人为荣,“为荣”和“为耻”是连在一齐的。我当年流传很广的一篇文章叫做“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一位有名的前辈写的是“丑陋的中国人”,批判的都是我们自我。然后突然,“中国人”这词变成了别人,甚至是“敌人”,而我们变成了“台湾人”。

一个被长年灌食某种饲料的人,见到饲料都想吐。民族主义的饲料——不管是中国牌还是台湾牌的,我们都被灌得撑了,被剥夺的,就是一份本来能够自自然然、单单纯纯的乡土之爱,纯洁而珍贵的群体归属感。它被弄得变形了。

关于平庸

——我怕你变成画长颈鹿的提摩,不是因为他没钱没名,而是因为他找不到意义。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期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如果我们不是在跟别人比名比利,而只是在为自我找心灵安适之所在,那么连“平庸”这个词都不太有意义了。“平庸”是跟别人比,心灵的安适是跟自我比。我们最终极的负责对象,安德烈,千山万水走到最终,还是“自我”二字。所以,你当然更没有理由去跟你的上一代比,或者为了贴合上一代对你的想象而活。

关于痛苦

——我不明白你们这一代的德国少年是否读过《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和你一样,在法兰克福成长,他的故居我也带你去过。23岁的歌德爱上了一个已经订婚的少女,带给他极深的痛苦。痛苦转化为文字艺术,他的痛苦得到升华,可是很多其他的年轻人,紧紧抱着他的书,穿上“维特式”的衣服,纷纷去自杀了。安德烈,我们自我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我,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关于家

——给你一个家,深深地扎在土地上,稳稳地包在一个小镇里,是因为期望你在泥土上长大;期望你在走向全球之前,先有自我的村子;期望你,在将来浪迹天涯的漂泊路途上,永远有一个不变的小镇等着接纳你,永远有老友什么都不问地拥你入怀抱。不要你和我一样,做一个灵魂的漂泊者那也许是文学的完美境界,却是生活的苦楚。没有人期望她的孩子受苦,即使他可能因为苦楚而成为比较深刻的艺术家。

关于父母

——父母亲,对于一个20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可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相关范文推荐

    2023年运营管理读后感(通用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亲情的读后感(汇总9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

    最新呐喊读后感高中(大全10篇)

    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

    2023年白说读后感 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实用6篇)

    读后感是种特殊的文体,通过对影视对节目的观看得出总结后写出来。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

    最新王巨成震动读后感(优质8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

    记忆读后感(汇总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

    2023年将相和读后感想(汇总6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该如何才能够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读后感精彩范文,希望对

    写读后感一般有几种格式 用信的格式写读后感(汇总5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西游记读后感一百字六年级(精选5篇)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什么样的读后感才能对得起这个作品所表达的含义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读后感范

    2023年千家诗读后感(精选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感想写下来吧。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