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 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800字模板

时间:2023-05-20 作者:储xy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一

周末,我怀着读科普书的心情翻开了昆虫记,按照从前的习惯,我翻开书做的第一件事是找内容简介。“它融作者毕生研究成果和人生感悟与一炉,以人性关照虫性,将昆虫世界化作供人类获得知识、趣味、美感和思想的美文。”看到这里,我觉得它已经不再是一本科普书了,于是,我怀着一种敬畏的心情继续阅读。

现在有多少人对昆虫避之不及,恨不得昆虫直接在这个世界上消失。但为什么法布尔可以十年如一日的观察者某些人认为面目可憎的昆虫呢。

渐渐地,我发现这本书已经不仅仅是在讲昆虫了。在这当中,人与虫之间似乎有一条无形的链条将他们紧紧联系起来。从昆虫们带有人的思想感情可以看出作者对昆虫抱有深厚亲切的感情,字里行间似乎都是在写一个人,一群人,而不是一只又一只小昆虫。

法布尔把昆虫们当成人,当成自己的孩子,在他看来,昆虫与人有相同之处,昆虫是生灵,虽然在大多数人眼中他们是低级的但他们有时是特别聪明的。在书中,昆虫的一举一动都被记录了下来:他们的聪明乖巧,凶狠残忍。但有一点没有变,他们都是广阔天地中的小小的生灵,是人类的朋友。

在某些昆虫擅长的领域中,比如蜜蜂酿蜜,我们自认做不到。但密封门日复一日为我们提供鲜美的蜂蜜,我们却还在憎恶着昆虫。

昆虫就算再渺小,也有一些用处,不能因为他们中的一些面目可憎,作恶多端,就直接否定它们存在的意义,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只蚂蚁。

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对人类百害而无一益,昆虫不应该遭到这样的排斥与厌恶。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二

今天,我要介绍的这本书叫《昆虫记》,想必大家都知道这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但是,也有人会认用这事一本很没情调,又无聊的书。起初,我想的跟你们一样的,但是,只要你越读得多,就会发现其实它富有丰富的自然知识,也可以说它富有丰富的自然资产,接下来我为大家选读一段吧!

雷奥米尔承认:自己从未听过蝉的歌唱,也没有见过活的蝉。他所见到得蝉来自阿维尼翁附近,是一些浸在甜烧酒里的蝉的标本。对于解剖学家来说,这些条件已经足以让他对蝉的发音器官做准确的描述了。我们的大师显然做到了这一点,他以锐利的目光出色地弄清了这只八音盒的奇特结构,以至后人们在讲述蝉的歌唱时,都会从他的论着中汲取灵感。

后三种则很稀罕,连农民都知之甚少。其中,南欧熊蝉最常见,后三种则很稀罕,连农民们都知之甚少。其中,南欧熊蝉最常见,个头也最大,人们通常所描述的蝉的发音器器官就是它的。在雄蝉的胸前,紧靠后腿的下方,有两块宽大的半圆形盖片,右边的微微叠在左边的上面。这是发音器的气门、顶盖、制音器,也就是音盖。如果把它们掀起,就能看到两个宽敞的空腔,一左一右,在普罗旺斯,人们称它们叫小教堂。两个小教堂合起来叫大教堂。它们的前端是一块柔软细腻的乳黄色膜片,后端是一层干燥的薄膜,把肥皂泡一样呈彩虹的颜色,这在普罗旺斯语中被称为镜子。

通常,大教堂、镜子和音盖被认为是蝉的'发音器官。普罗旺斯人说:“镜子裂了”,用来指歌唱家底气不足;着这形象的语言也形容诗人缺乏灵感。但是,人们的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声学原理的。我们可以打碎镜子,用剪刀剪去音盖,把前端的乳黄色薄膜撕碎,但这并不能使蝉停止歌唱;它只是使歌声弱了一点,音质差了一点而已。两个小教堂是共鸣器,它们并不发声,而是通过前后两片薄膜的震动使声音加强,并通过音盖的开合改变音色。

通过刚刚的宣读,大家心里依旧觉得还是较直白又觉得无聊。但是,你们应该从侧面想,为什么法布尔能这么仔细认真又一丝不苟地观察这在我们眼中是一种可以无视的语句呢?你可以将法布尔对这自然界的喜爱来代入我们的学习中,你想,我们将法布尔自然界的喜爱来比作我们对书的态度,你可否想过我们何时那么一丝不苟又仔细认真的对待自己的学习呢?《昆虫记》是自然资产,而我们把书中的知识资产,以《昆虫记》里的知识来进一步认识所谓的资产,所以,我相信同学们一定会喜欢上这份来之不易的资产。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三

一则童话犹如一幅画卷,赏心悦目;一个故事犹如一汪清泉,澄净身心;一本好书犹如一阵清风,放飞思绪。

近几天,我迷上了法布尔的传奇巨著《昆虫记》。这本书为我打开了知识的大门,给予我一次浪漫的心灵之旅,每每捧起就不舍放下。

以前我也喜欢昆虫,只是一时兴趣,从不会长时间去观察。法布尔用优美的文笔,有趣地描述了一百多只昆虫的出生、成长、婚恋、生子、死亡的过程。极大的启发了我如何认识昆虫、观察昆虫、记录昆虫。

法布尔的巨著使我明白了昆虫也有着十分丰富的感情,同人一样,它们也是有智商的。比如,干泥峰会在一座自己记忆中的蜂巢上(实际中的一块墙皮上),实施筑巢的最后一道工序用泥湖外壳,真是不可思议。蟋蟀的居所,从入口到里面的卧室长达好几米,全是她自己一点一点地挖出来,真是难以想象。

昆虫既有丑的一面,又有美的一面。大家都觉得蝉的叫声很刺耳吧?但法布尔确认为蝉的叫声很动听。蚂蚁是团结和坚持不懈的代表,可法布尔却发现了蚂蚁贪婪的一面,它们把蝉辛辛苦苦获得的食物洗劫一空。黑寡妇母蜘蛛在产卵时,会狠心地吃掉自己的丈夫。

看完《昆虫记》这本书,我明白了遇到疑惑的问题需要亲自观察,不可以光靠别人的说法来迷惑自己的大脑。

《昆虫记》不仅让我领略了法布尔精湛的文学技艺,而且还纠正了许多我对昆虫错误的看法,《昆虫记》真是一本百看不厌的好书!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四

初次拿起《昆虫记》时,以为它就是那种平凡枯燥的科普书,但我翻开第一页,就发现《昆虫记》不仅仅是一篇介绍大自然昆虫世界无穷神秘的科普书。而且还是一篇优美、充满诗意的优秀文学作品。读这本书时,就像在科普书籍和文学佳作中遨游。如同步入了大自然昆虫的世界里。它主要描写介绍了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生育和死亡等等自然知识。

金步甲是毛虫的天敌,所以他就成了花坛、菜地的“园丁”。这个很勇敢的“园丁”。却有着人们无法了解的一点。那就是,在婚配后,雌虫要吃掉雄虫。认真观察的法布尔,观察到了这一点,向人类详细的阐述了这一点。原来金步虫和螳螂一样,这就是他们的一种婚俗。雄虫为了满足雌虫婚后的需要,才牺牲自己,在人们观察不到的那一点,而法布尔却那敏锐的眼神,通过反复的试验观察到了。可见法布尔对昆虫的无比热爱。

蝉是大自然的歌唱家,它在树上为树下乘凉的人高声歌唱,可人们不喜欢它。法布尔他抛开了一切人们对蝉的开法,开始潜力研究,不久,他发现蝉很勤劳,是一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让我懂得看人不能看表面,要像法布尔那样细心观察,像蝉一样勤劳。

昆虫和人类一样,有勤劳的人有懒惰的人,有聪明的人有伶俐的人,有老实憨厚的人,昆虫和人类息息相关,我们人类应该爱护昆虫,保护绿色家园,让大家的生活变得更加和谐美好,让人类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法布尔用那热爱科学,执着追求,认真严谨的观察和探索精神去了解自然界,发现大自然中的奥秘,为我们讲述了昆虫界的科学知识。他的那种精神令我折服,我要用这样的精神去对待学习,对待生活,对待身边的一切。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五

《昆虫记》是一部经典巨著,百余年来一直誉满全球。这部关于昆虫的史诗,是人类杰出的代表法布尔写的。

法布尔没有任生命随意摆布,没有可笑的妄自尊大。他孩孜不倦地在“荒石园”中观察蝉、蚂蚱、螳螂、蜜蜂……各种各样充满灵性的动物,观察、纪录了30多年。他一直向我们传达着那些朴素又最深刻的知识,让我们对昆虫有进一步的了解,比如螳螂。

螳螂体型矫健,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好像只能用来啄食,面容很清秀,休息时动作好像在作祷告。但是螳螂却是昆虫界的老虎,专吃活食,它的`臂膀上全是齿刺,密密麻麻的,那就是它劫掠的工具。螳螂的腿很有力,可以跳得很远很高,加上后腿,螳螂捕捉猎物更加容易,一天能捉到不少昆虫。

螳螂有时在休息,收起了捕捉器,一副祈祷的架势。但是一旦猎物出现,它就立刻拿出捕捉器,捕到后,把猎物放在钢锯之间,这就大功告成了。这时无论猎物如何拼命挣扎,都没有用,螳螂就是死死夹住不放。螳螂也不在乎是否被关起,只要有食物就行。时间久了,螳螂也会变得挑食。

以上是关于螳螂的内容,《昆虫记》中还介绍了许多其它动物关于生活和习性方面的知识。在看这本书之前,关于昆虫的知识,我几乎都不知道。在《昆虫记》这本书中,法布尔通过细致的观察,把昆虫描写得非常清楚,有的连昆虫们的交流方式都写得生动有趣。看完了这本书觉得自己长了不少知识。

总之,我觉得法布尔的《昆虫记》写得特别好。建议大家读一读这本关于昆虫的书,了解更多关于生命的知识。

昆虫记读书心得报告昆虫记读书心得体会篇六

最近我读了一本叫《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本书,是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一篇长篇小说,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学中一部最辉煌的名著,已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他被翻译到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盛传不衰。他被视为生活教科书,人生的路标和精神补品,被一代代读者传承着。

这本书描述的是一位淘气的小学生,他叫保尔·柯察金。他因为淘气被学校开除了,学校附近的一个小饭馆把他招去做童工,每个月8个卢布的工钱,母亲把他留在那儿了。保尔在那里做事很认真,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但是却要被那些大个子的人打,因为他的生活很艰苦。

虽然我只读了第一篇文章,但是我能感受到,这小小的一篇文章里寄托了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许多心血。他一个身体完全残废,双目失明,有重症的他,不顾自己身体的疼痛写下了这篇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还没写到一半时,他的手已经严重得都拿不了笔了,便自己口授,由亲友帮助笔录。历时三年,终于完成了这部不朽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啊!我爱我的祖国!如果没有祖国的哺育,就没有翻译家来翻译这部书,如果没有这些翻译家,我们就看不到这么感人肺腑的文章!

想一想,这些翻译家是多么地伟大!

想一想,我们的祖国是多么地辉煌!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终的时候,他可以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正如保尔所说的那样,他经历了了工作、生活、家庭、爱情、朋友等各方面的考验,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变成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我记得网上曾经有一个这样的互动,是这样说的:保尔和微软公司的创始人到底谁是英雄?我认为,其实也不能说他们两人一个是英雄而另一个就不是了,只是他们两个人被人们记住的方式不同,在生活中也有许多像保尔这样默默无闻付出的人,即使他们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读完这本书我认为最应思考的问题是:钢铁到底是如何炼成的呢?我想这应该是在烈火中炼成的。在这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淬炼,就像是保尔,他曾经被神父误解、被朋友出卖、被恋人抛弃,甚至连组织都误传了他的死讯,但正是因为他不服输的精神,最终炼铸他这钢铁般的精神。

在这个道路上,保尔经历的不仅是挫折,当然还有在革命道路上欣赏他的人——朱赫来,他也可以算作是保尔革命路上的“启蒙老师”,是他,引导保尔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也是因为他,最终成就了保尔这个英雄人物。

“轮椅上的宇宙之王”霍金可以说和保尔十分相像,他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但可怕的病魔使他丧失了说话的能力,甚至无法写字,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事业,成为科学界的奇迹。

人生路漫漫,我们应把自己的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业上,为梦想而拼搏,为理想而奋斗!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生命这是这本书的主人公阐述的理念。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受益匪浅,也更加具有坚毅的学习信念。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十几岁便开始奔赴战场,做着这个年龄不该做的事。他小时候十分艰苦,受母亲责骂,神父冤打,他生活在一个黑暗的环境里,波兰白军无恶不作,保尔早就恨透这些人,他凭着坚毅的信念,成为一名红军。他严格要求自己,多次实践,在劳动,工作,战斗中发挥自己的才智,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最后不幸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他把全部的生命和精力都投入到这份伟大的革命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

他虽然饱受磨难,出生贫寒,但仍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而我们呢,从小就在父母的养育下长大,不经受磨难,受着良好的教育,而保尔却从小受到贵族的藐视,给别人做工,养活家人,在四肢瘫痪的他,依然不忘理想,说服自己的妻子从事革命事业,自己则了却自己的梦想一支笔书写人生。

读了这本书,我领悟到:一个人的毅力对自己的影响至深。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勇往直前。为什么呢?那是坚定的毅力使他前进。他双目失明,四肢瘫痪时,也是毅力使他克服磨难。而对于我们,每天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从不考虑自己的生活,也不知道父母有多辛苦,我们遇到困难时,如果你不退缩,也会发现你拥有毅力,而毅力是成功之本,在你做任何事的时候,毅力的拥有会让你持之以恒。

比如在学习上,以前的我成绩很烂,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我便退缩,没去探讨,也没有去克服他,导致学习没进步,反而下降。可在我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保尔是我们青少年学习的榜样,树立忘我的工作,用顽强毅力克服种种磨难,此时的我被他深深影响,在学习上,生活上,遇到困难坚持不退缩,让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的价值,让自己大放光彩。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里面的英雄令人敬佩,我希望这种精神的光芒不会被磨灭,也一直延续下去,更加感到庆幸的是,我没有错过阅读这本书的机会,也让我更加清楚自己所应担任的使命。

每个人的人生各不同,有的人轻描淡写,有的人浓墨艳彩,而我们所要选择的应像保尔: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无限价值。

保尔·柯察金,一个自觉的、无私的革命战士、平凡而又伟大的英雄;朱赫来:热情无私、善于结交他人、关心他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富有魅力、遇事沉着、有主见、对工作负责、善解人意、组织能力好、有力而坚定;冬妮娅:纯洁、美丽动人、彬彬有礼、为人勇敢、年龄增长后:变得越来越自私、爱慕虚荣;丽达:漂亮、机智、干练而又勇敢、心灵善良、坚定、有顽强的革命意识、酷爱工作、思想丰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位少年的成长经历,是一段意义非凡人生,是一首英雄战士谱写的一曲英雄主义的颂歌,是一本另读者热血沸腾的小说。

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练,都没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坚强。即使在伤病无情的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卧在床榻上休息,他仍然不像命运屈服,而是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以的毅力进行写作,以另一种方式实践给他生命的誓言。我想,保尔正是那份与自己内心签订的契约:为祖国献身,为拯救国民而奋斗的契约,成为了他的信仰在黑暗之中羁绊着他的内心,将悲痛化为力量。所以他愿意去拯救祖国,拯救国民而上战场去杀敌,去抛头颅,撒热血吧!

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钢铁是在烈火和骤冷中炼成的"可能知道这一刻我才懂"钢铁"指信念、意志和毅力;"烈火和骤冷"指特殊的、艰苦的环境和条件。而保尔就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恶劣的自然环境、艰苦的劳动条件以及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和困难的斗争中成长起来的,打磨出来的钢铁。而他经过炽痛的历练变得更加勇敢,更加强大!

人生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不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而应该像保尔一样,献身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保尔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他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红军战士、共青团基层干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中有大量情节取材于他自身的经历。他同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一样,年幼家贫失学,做过小工,参加红军打过仗,负过伤,后来也是双目失明,全身瘫痪。在身陷绝境的情况下,他不甘心于吃喝、呼吸、等死,于是拿起唯一还能利用的武器――笔,不,说笔也不准确,因为后来他连笔也拿不动了,而是靠口述,请亲友笔录,历时三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创作了这部不朽的杰作,实现了重返战斗岗位的理想。

这本书的主人公是保尔·柯察金,保尔被老师神甫赶出学校后,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他与冬妮亚结为朋友。他在装配工朱赫来的引导下,懂得了布尔什维克是为穷人争取解放的革命政党。他依依不舍得告别了冬妮亚,逃离了家乡,加入了红军,成为了一名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但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俞下,右腿变成残废,脊椎骨的暗伤也越来越严重,最后终于瘫痪了。但他并没有不此而沮丧,而且开始了他的艰难的写作生涯,从此有新生活的良好开端。

我相信所有看过这本书的人都会非常敬佩保尔不畏病魔侵扰和不怕命运挫折的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他时刻都在为革命事业而奋斗。他有一次不幸染上了伤寒,他凭他那坚强的毅力,奇迹般地从死亡线上走了回来了,重新义无反顾地走向火热的工作岗位。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