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

时间:2023-11-06 作者:念青松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提炼出经验和教训,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提供宝贵的参考和指导。我整理了一些优秀学子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一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宏伟陡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跑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限。山脉呈南北走向连绵250余公里,货色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自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均匀海拔在2022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纵目长空高插天〞,就是夸奖最顶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处所。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记。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做作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开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绩。它岂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天气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拦阻,既减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袭,禁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象差异颇大。贺兰山仍是我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因为地舆地位的特别性,从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徙非常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主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刻画了剧烈的战斗局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鼓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疆场,报效国度!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硕。动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品种,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掩护的野活泼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造势头工艺品的珍贵原资料。

贺兰山历史长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很多令人着迷的景致旅行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存在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能够从中纵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天然、历史和人文的风度之美,必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备“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二

岩画是古代人类的创作,将其延续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一种艺术形式,记录了远古时代的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近期,我有幸参观了一处岩画遗址,对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岩画的心得体会。

首先,岩画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长河。这些岩画的创作早已超越了我们所能尽力想象的年代,在远古时代的人类通过精湛的手艺,将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绘制在岩壁上。通过观看这些画作,我感受到了时间的伟大,并深感由于时间流逝的不可挽回性。与岩画相比,人类的一生显得如此微不足道,而时间的长河却会一直流淌下去。

其次,岩画让我对古代人类的生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些岩画描绘了狩猎、种植、聚餐等各个方面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远古时代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观察这些画作,我不禁想象起那个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度过他们的日子的。我能够透过岩画,窥见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和文化传承。这让我对人类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再次,岩画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在岩画中不仅绘制了人类的活动,还描绘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这说明古代人类与动植物的关系十分紧密,彰显了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敬畏和尊重。观看这些岩画,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与壮丽,也让我深思人类应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进一步,岩画让我对艺术的力量有了更深的认识。即使在古代,人类已经追求和创造了美。这些岩画既是对生活的记录,也是一种创作的表达。通过对岩画的观察,我能感受到那个时代艺术家的智慧和技巧,以及他们对美的追求。即使在没有先进的工具和技术的情况下,他们仍能创造出如此精美的艺术作品,这让我更加明白艺术的力量是无穷的。

最后,岩画激发了我对保护文化遗产的兴趣。考虑到岩画作为古代艺术的珍品,它们面临着无数的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威胁。我们应当加强对这些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保护工作,保护它们不受外界因素的侵害,以便将这些宝贵的艺术遗产留给后人。如何保护这些岩画,如何推广和传播岩画的知识,这都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总之,通过观看岩画,我不仅对远古时代的人类生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艺术的力量和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岩画以其古老和神秘的魅力,让我感受到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类历史和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三

岩画是指古代人在岩壁上刻画、绘画的艺术形式,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岩画纵观世界各地都有发现,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文化遗产。最近我有幸参观了一处岩画遗址,深感其文化内涵的深厚和艺术价值的卓越。在这次参观中,我不仅亲身体会到了岩画的独特魅力,而且也对人类文明的传承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首先,岩画给我留下了深刻的艺术印象。岩画通常以琳琅满目的图案为主,描绘了人们的生活、信仰和社会结构等。岩画的线条简练而流畅,色彩鲜艳而充满动感,每一幅作品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在参观过程中,我还注意到了岩画所使用的颜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例如,一些岩画采用的是当地石头的颜色制成的颜料,这样使作品更加贴近自然,增强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之情。通过欣赏这些岩画作品,我深深感受到了古人在艺术创作中对自然的崇敬和平衡,这与当今社会追求高效和快速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岩画展示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进步。岩画通常包含很多与人类活动相关的图案,如狩猎、祭祀、农耕等。这些图案传递出的信息揭示了古人对生活和社会的理解和认知。岩画不仅始终围绕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展开,而且融入了他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崇拜。通过对岩画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这也让我们在现代社会中更好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此外,岩画使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种历史遗存,岩画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时间的长河和自然的侵蚀,许多岩画遗址已经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和损失。我们当代人有责任保护好这些无声的艺术品,确保它们能够传承下去。只有通过科学严谨的保育工作,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保存这些岩画和它们所承载的文化智慧。同时,我们也要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岩画的价值,唤醒人们对历史和人文的尊重。

最后,岩画也挑战了我对艺术的认知。作为一种表达形式,岩画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穿越了千年的时间,让我们能够与古人进行对话。岩画让我感受到了艺术的无穷魅力和无限可能。通过观看这些古老的岩画,我不仅加深了对艺术创作的理解,还在艺术中寻找到了与古人共鸣的力量。这使我更加热爱艺术,也更加渴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创作出具有价值的作品,与后人进行交流和沟通。

综上所述,参观岩画遗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岩画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不仅展示了古人的艺术才华和智慧,还揭示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岩画遗址是我们当代人的责任和义务。岩画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将永远激励我们对艺术的探索和对自然的敬畏。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四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散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普遍,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绘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跳舞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暴奔放,构图朴素,拥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略,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乏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奉有关。还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有趣景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破人的轮廓,双臂曲折,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示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核心的.造型形象,这种奇特的崇敬和敬佩,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假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度秀逸,楚楚动听,再现了多少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寻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喜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国民在欢庆狩猎丰产时舞蹈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驰的鹿,有双较凸起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飞禽,各个形象真切,栩栩如生。

据考据,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连续时光可能达20xx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接踵,独特实现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抒发感情、欲望、信奉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法表白他们的思维情感跟生涯风俗,展示了丰富的设想力和无限的创造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可贵的艺术文明遗产。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五

贺兰山岩画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游牧民族的艺术画廊。贺兰山在古代是匈奴、鲜卑、突厥、回鹘、吐蕃、党项等北方少数民族驻牧游猎、生息繁衍的地方。他们把生产生活的场景,凿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来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再现了他们当时的审美观、社会习俗和生活情趣。在南北长200多公里的贺兰山腹地,就有20多处遗存岩画。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贺兰口岩画。岩画分布在贺兰山全长250余公里、从北到南的十多个山口中。在贺兰山树林口、黑石峁、归德沟、贺兰口、苏峪口、回回沟、插旗口、西蕃口、口子门沟、双龙山、黄羊山、苦井沟,发现岩画群20多处,画面总数约在万幅以上。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泼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那么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暴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暴,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奔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局部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文档为doc格式。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六

岩画是古人留下的一种重要文化遗产,它具有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近日,我有幸参观了某个岩画艺术展览,深受震撼。以下是我关于岩画心得体会的五段式文章。

第一段:岩画的起源与历史意义。

岩画是一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史前时代。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祖先智慧的结晶。岩画以其独特的绘画形式和鲜明的图案,记录了古人的生活、信仰和文化。通过研究岩画,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宗教信仰、经济活动等方面的信息,从而深入了解古代社会的发展变迁。

第二段:岩画的艺术特点与风格。

岩画既是一种历史记载,也是一种艺术表现。其画面通常鲜明而生动,色彩饱满,线条粗犷有力。岩画艺术具有丰富的表现手法,包括线描、填色、点彩等。同时,岩画灵活运用比例与透视,使得画面的结构具有层次感和空间感。岩画的图案也非常丰富多样,有动物、人物、植物等各种形象,这些图案的排列往往都蕴含着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第三段:岩画的保护与传承。

岩画的保存状况常常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岩画在时间的长河中往往会产生老化、变色、剥落等问题。因此,保护岩画是我们的责任。当前,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岩画,如建立玻璃罩、加装湿度和温度控制设备,并限制游客的游览时间和人数。除此之外,通过数字化技术复制和研发专业的修复工艺,也有效地保护了岩画的完整性。同时,我们还需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向公众推广岩画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大众的保护意识。

第四段:岩画的审美价值与艺术欣赏。

岩画独特的绘画形式和丰富多样的图案使其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岩画以简洁的线条表现出生动的形象,使人们可以感受到古代人民生活的场景和情感。同时,岩画的鲜艳色彩和精心构图也令人赏心悦目,它们所蕴含的人类文明的痕迹也令人敬畏。通过欣赏岩画,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代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会对古人的智慧和勤奋感到惊叹。

第五段:岩画的启示与对现代社会的意义。

岩画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对于我们进行历史研究和文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岩画所传递的思想、审美观念和价值观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岩画中蕴含的自然观念、生态智慧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正是我们在当代社会中亟待思考和借鉴的。岩画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不仅是对古人的尊重,更是对我们自身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延续。

总结:

岩画作为一种古老而珍贵的艺术形式,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通过欣赏和研究岩画,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古代社会的生活和信仰,还可以领略到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岩画的保护与传承是我们的责任,同时也需要我们从中汲取智慧与启示,为当代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岩画艺术会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为后代留下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七

这个周末,老师带领着我们五年级全体学生一起去贺兰山岩画游览。

从前,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群牧民,其中一对年轻的夫妇有了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人,而是一只红得似火的小骏马。人们以为他们是怪人,就把他们赶出了草原。但这对夫妇并没有放弃,每天教小骏马学本领,终于小骏马成为了一匹神马。后来,草原上来了一只沙怪,他飞到哪儿,那儿就成了一片荒地,人们无法生活下去,这时小骏马开口说话了:我能帮助大家赶走沙怪!于是,小骏马追上了沙怪,沙怪无法施展妖性,只能同小骏马一起奔跑,沙怪与小骏马足足跑了七年。最后,沙怪倒下了,化成了著名的腾格里沙漠,小骏马也累死了,化成了雄伟的贺兰山。贺兰山与其他山脉不同,是南北走向的,其他山脉则是东西走向的,因此,贺兰山拦住了风沙和寒流,让宁夏人民安居乐业。

听了这个传说,我更加喜爱贺兰山了。接着我们来到了“世界岩画博物馆”,这是1996年建成的,里面珍藏着五大洲的历史岩画,还有宁夏贺兰山岩画展品,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我了解到岩画是凝固在岩石上的一部巨大史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分布较为丰富的国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内容以动物和人面像为主,风格较为写实,技法多为凿刻。我们宁夏银川贺兰山的“世界岩画馆”是中国第一个岩画博物馆呢。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是神圣的“太阳神”。太阳神大大的眼睛,头部四周还有放射状的光芒,外形很古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开天辟地,就有了白天和夜晚,人们还不知道太阳会下山,以为到了夜晚,太阳被气跑了,不敢回来了。所以他们奉太阳为神,在岩石上刻上太阳的形象,希望太阳不要走。没有开天之前,宇宙一片黑暗,人们不能活动,黑夜给人类带来不便,因此人们很敬仰太阳。配上神话传说,太阳神的形象就更为高大和神秘啦。

这些岩画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向后人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令我们惊叹不已。但遗憾的是许多岩画被风化和破坏,看来,我们要进一步保护好古代人民的珍贵遗产,让其发扬光大呢。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归途。我在心里默念:再见了贺兰山岩画,我们后会有期!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八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宏伟陡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跑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限。山脉呈南北走向连绵250余公里,货色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自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均匀海拔在20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纵目长空高插天",就是夸奖最顶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处所。他是贺兰山高峰的标记。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做作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绩。它岂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天气和非季风尚候的分界线。山势的拦阻,既减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袭,禁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象差别颇大。贺兰山仍是我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贺兰山因为地舆地位的特别性,从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徙非常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主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刻画了剧烈的战斗局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鼓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疆场,报效国度!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硕。动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品种,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掩护的野活泼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造势头工艺品的宝贵原资料。

贺兰山历史长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很多令人着迷的景致旅行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存在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能够从中纵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天然、历史和人文的风度之美,必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备"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九

作为一名大学生,研学是我们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本次研学的目的是去贺兰山,探寻这片山区的风土人情。在这次研学中,我从中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课堂上无法学到的知识,还收获了人生中一段宝贵的经验,下面就来分享一下我的研学贺兰山心得体会。

第一段:了解贺兰山。

贺兰山是我们的国宝山之一,在这次研学中,我首先学会了了解这片神奇的山区。我了解到贺兰山位于我国内陆干燥区,地处中国北方平原和西北山区的过渡地带。其海拔高度普遍在1500米左右,是典型的内陆山脉。同时,贺兰山脉在中国幅员内地区域中的地位和重要性也不亚于玉龙、横断山、武当等山脉。

第二段:坚毅的意志与顽强的毅力。

翻越贺兰山的路途坎坷艰辛,但是对于我们学生而言,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坚持到底,这对我们将来的人生十分有益。在研学中,我们要较真儿,必须有坚毅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可以说,在这次研学中,我们得到了一次真正的锻炼和成长,培养了勇气、耐心和求知欲。

第三段:勇于拓展眼界。

在这次研学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贺兰山的历史和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在探索中发现了很多惊奇与新鲜的知识。在参观贺兰山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可以看到奇妙的自然景观,还可以学习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同时,我们也深刻感受到,勇于拓展眼界与视野,了解世界、探索未知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

第四段:团队协作与合作精神。

在研学中,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也非常重要。在被自然的魅力所吸引的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下个人福利,遵循团队目标,树立共同进步的信念,发扬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去完成美丽的计划和目标。可以说,团队协作和合作精神是维系一个团队完整、紧密和高效的重要因素。

第五段:感悟人生。

经历了这次研学,我感触很多,收获也很多。我从中意识到,只有踏实努力,艰苦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同时,学会关爱团队,团结协作,便能建立成功的同时也收获人生的快乐和成功。因此,我真实体会到:要在人生路上成功,并拥有一片属于我们自己的天空,只有在不停地探索、追求自己的愿望的过程中,才能抵达远方的彼岸。

总而言之,这一次研学让我们深入了解贺兰山的历史,探索了丰富多彩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更是让我们真实感悟到,只有真正地了解、掌握这些知识,才能更好的投身实践、发挥出自己的能力,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成功和美好。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

这是自远古以来活跃在这一地区的羌戎、月氏、匈奴、鲜卑、铁勒、突厥、党项等民族的杰作,时间大致从春秋战国到西夏时期。

贺兰山岩画在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内容:石嘴山一带以森林草原动物为主,如北山羊、岩羊、狼等形象;贺兰山一带多以形形色色的类人首为题材;青铜峡、中卫、中宁一带的岩画则以放牧及草原动物北山羊为主。在贺兰山白芨沟等地,还发现了成片彩绘岩画,内容以乘骑征战人物形象及北山羊、马等动物形象为主。彩绘岩画的发现,为贺兰山岩画增添了新的内容和形式。

贺兰口距银川城50余公里,位于贺兰山中段的贺兰县金山乡境内,山势高峻,海拔1448米,俗称“豁了口”。山口景色幽雅,奇峰叠障,潺潺泉水从沟内流出,约有千余幅个体图形的岩画分布在沟谷两侧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画面艺术造型粗犷浑厚,构图朴实,姿态自然,写实性较强。以人首像为主的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其次为牛、马、驴、鹿、鸟、狼等动物图形。

人首像画面简单、奇异,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有的戴尖形或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的挽着发髻,风姿秀逸,再现了几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追求。有的大耳高鼻满脸生毛,有的口衔骨头,有的面部有条形纹或弧形纹。还有几幅面部五官似一个站立人形,双臂弯曲,两腿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图腾巫觋的造型形象。

动物图形构图粗犷,形象生动,栩栩如生。有奔跑的鹿,有双角突出的岩羊,有飞驰的骏马,有摇尾巴的狗,有飞鸟的图形和猛兽的形象,有部分人的手和太阳的画面,还有原始宗教活动的场面。

根据岩画图形和西夏刻记分析,贺兰口岩画是不同时期先后刻制的,大部分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所为,也有其他朝代和西夏时期的画像。刻制方法有凿刻和磨制两种:凿刻痕迹清晰,较浅;磨制法是先凿后磨,线条较粗深,凹槽光洁。贺兰口岩画的题材、内容与表现手法都十分广泛,富有想像力,给人一种真实、亲切、肃穆和纯真的感受。众多岩画为我们了解和研究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状况、风土人情提供了极为珍贵的文物资料,堪称是一处珍贵的民族艺术画廊。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一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宏伟陡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跑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限。山脉呈南北走向连绵250余公里,货色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自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均匀海拔在20xx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纵目长空高插天”,就是夸奖最顶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处所。他是贺兰山高峰的标记。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做作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绩。它岂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天气和非季风尚候的分界线。山势的拦阻,既减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袭,禁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象差别颇大。贺兰山仍是我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因为地舆地位的特别性,从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徙非常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主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刻画了剧烈的战斗局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鼓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疆场,报效国度!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硕。动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品种,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掩护的野活泼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造势头工艺品的宝贵原资料。

贺兰山历史长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很多令人着迷的景致旅行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维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存在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能够从中纵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天然、历史和人文的风度之美,必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具备“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其余景点:??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散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普遍,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绘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跳舞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暴奔放,构图朴素,拥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略,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乏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奉有关。还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有趣景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破人的轮廓,双臂曲折,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示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核心的造型形象,这种奇特的崇敬和敬佩,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假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度秀逸,楚楚动听,再现了多少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寻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喜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国民在欢庆狩猎丰产时舞蹈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驰的鹿,有双较凸起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飞禽,各个形象真切,栩栩如生。

据考据,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连续时光可能达20xx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接踵,独特实现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抒发感情、欲望、信奉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法表白他们的思维情感跟生涯风俗,展示了丰盛的设想力和无限的发明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可贵的艺术文明遗产。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二

各位游客:

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宏伟陡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跑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跟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有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限。山脉呈南北走向连绵250余公里,货色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自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均匀海拔在20xx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纵目长空高插天”,就是夸奖最顶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处所。他是贺兰山高峰的标记。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天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绩。它岂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尚候和非季风天气的分界线。山势的拦阻,既减弱了西北高冷气流的东袭,禁止了湿润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象差别颇大。贺兰山仍是我国草原与荒凉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因为地舆地位的特别性,从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徙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主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商业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刻画了剧烈的战斗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鼓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疆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动物和地下矿藏资源非常丰盛。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品种,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度重点维护的野活泼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硕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造势头工艺品的宝贵原资料。

贺兰山历史长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令人着迷的风景旅行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景致区,全国重点文物掩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拥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能够从中纵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做作、历史和人文的风度之美,必定会回味无穷。

下面请大家随我从苏峪口北侧进山,前往参观存在“游牧民族艺术画廊”之称的贺兰山岩画。

其余景点:??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涯,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散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分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普遍,大至表示日月宇宙,小至描绘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跳舞的局面,岩画艺术造型粗暴奔放,构图朴素,具备奇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很多人面形画面简略,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乏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风俗和信奉有关。还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有趣景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破人的轮廓,双臂曲折,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现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核心的造型形象,这种独特的崇敬和敬佩,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假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度秀逸,楚楚动听,再现了多少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寻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喜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国民在欢庆狩猎丰产时舞蹈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驰的鹿,有双较凸起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飞禽,各个形象真切,栩栩如生。

据考据,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连续时光可能达20xx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接踵,独特实现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表白感情、欲望、信奉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法抒发他们的思维情感和生活习俗,展示了丰富的设想力和无限的发明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可贵的艺术文明遗产。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三

我的家乡银川是个美丽的地方,她之所以美丽是因为雄伟的贺兰山阻挡住了腾格里沙漠向东“侵略”的脚步,为银川创造了一道天然屏障。下面就让我为大家讲讲贺兰山吧!

贺兰山一年四季景色迷人。春天,贺兰山上树木的嫩芽探出了小脑袋,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山上的积雪渐渐融化了,雪水汇成了小溪“淙淙”地流着,溪里涨满了春水。岩羊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有的在溪边自由自在地散步,有的在追逐嬉戏,有的在喝水,还有的在溪边欣赏自己美丽的倒影。

夏天,贺兰山上的树木长得葱葱茏茏,极目远眺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各种不知名的小花竞相开放,它们千姿百态,姹紫嫣红!

秋天,贺兰山成了一座“金色的殿堂”。树木的叶子变黄了,一阵秋风吹过,落叶在林间飞舞。看啊,那一把把金色的小扇子在空中扇动,像小伞在空中旋转,似金色的蝴蝶在空中尽情飞舞,人们被这迷人的景色吸引了,都停下脚步欣赏落叶的曼妙风姿。

冬天,一场大雪过后,贺兰山换上了一件银色长袍。白桦、山杨、云杉等树木在雪花的映衬下显得分外妖娆,松柏愈加苍翠,它们像勇敢的战士傲立在瑟瑟寒风中,为贺兰山保驾护航。

贺兰山还是一座天然宝库,这里盛产的贺兰石是宁夏五宝之一,贺兰山紫蘑菇也是我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如果你也喜欢贺兰山,请赶紧来这里欣赏她的美吧!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四

各位游客:在银川市的西北部,有一座雄伟峻峭的山脉,它峰峦起伏,装入一批奔腾的骏马,由东北向西南驰骋于银川平原和阿拉善高原之间,这就是著名的贺兰山。

“贺兰”一词来自于蒙古语,是骏马的意思。贺兰山又称阿拉善山,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之间,是宁夏和内蒙古的分界线。山脉呈南北走向绵延250余公里,东西宽20—40公里,最宽处60公里,在浩瀚沙漠中拔地而起,北接乌兰布和沙漠,南连卫宁北山,西傍腾格里沙漠,东临银川平原,俨然是银川平原的一道天然屏障。

整座贺兰山又大小山峰46个,较大的山口38个。贺兰山平均海拔在20__米以上,“贺兰之山五百里,极目长空高插天”,就是赞美最高峰敖包疙瘩的,其海拔3556米,比我国著名的五岳都要高得多。敖包疙瘩,是蒙古族人在贺兰山巅的最高处,用石头堆起的一个“敖包”,是他们祭神的地方。他是贺兰山顶峰的标志。贺兰山主峰也就以此为名。

贺兰山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对银川平原发展成为“塞北江南”有着显赫功劳。它不但是我国河流外流域内流区的分水岭,也是季风气候和非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山势的阻挡,既削弱了西北高寒气流的东袭,阻止了潮湿的东南季风西进,又遏制了腾格里沙漠的东移,东西两侧的气候差异颇大。贺兰山还是我国草原与荒漠的分界线,东部为半农半牧区,西部为纯牧区。

贺兰山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历来满布刀光剑影。它地处我国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的交接地带,民族迁移十分频繁,在历史上是游牧民族通往中原地带的重要屏障,被誉为“朔方之保障,沙漠之咽喉”。众多的谷口平时是贸易交通要道,战时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王维有诗写道:“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榭交驰日夕闻。”以“阵如云”、“羽榭交驰”形象描绘了激烈的战争场面。岳飞《满江红》“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名句,也曾激励过众多热血男儿奔赴沙场,报效国家!

贺兰山的动植物和地下矿藏资源十分丰富。植物种类约有670种,其中不少为贺兰山特有的种类,如贺兰山西花紫堇、贺兰山翠雀花、贺兰山丁香、贺兰山棘豆和贺兰山麦瓶草等。此外还有云杉、油松以及山杏、山桃等果木和灌木,是宁夏三大林区之一。

贺兰山的野生动物有170余种,其中蓝马鸡、马鹿、麝、盘羊、猞猁、斑羚、灰鹤等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蓝马鸡为我国特有鸟类,在宁夏仅分布于贺兰山,1983年被定为宁夏区鸟。山下有丰富的煤炭、锰、铁等矿产资源,山中还盛产贺兰石,是制作势头工艺品的名贵原材料。

贺兰山历史悠久,钟灵毓秀,其境内有许多引人入胜的风景游览点,如避暑胜地小滚钟口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兰山岩画,以及具有很高文物价值的西夏古塔——拜寺口双塔等等。游客们可以从中尽情领略这座古老山脉自然、历史和人文的风韵之美,一定会回味无穷。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五

遥望贺兰山,碎石斑驳,杂草零落,我望着这座山,望而生畏。可它本就不是清秀柔情的江南园林,它立在此处,心底的故事却远远不止于此处;它也曾倾诉过,可它的声音很低,很低,只有真正走进它心里的人才能听见。

沿着栈道走过,细细分辨岩壁上的粗犷线条,仿佛一幅幅画卷展开,狩猎、圈养、放牧……一个个生活的故事在脑海中联想。我甚至会想,过去生活在贺兰山脚下的人们一定都是热爱自然与生活的“浪子”。他们走到哪儿,就画到哪儿,太阳便是他们的方向,方向即是信仰。

若我走进过去的时空,我想游一游,问一问。我无法相信,在这个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这里的人们竟有如此“雅兴”,一笔一画,能以最简单的方式勾勒他们的生活。

一幅幅抽象的岩画出现在这里,我很惊讶,到我并不意外。在贺兰山,即使永恒的岁月无法诉说,可透过几近疯狂的线条,我们足以穿越时间的长河,亲手触摸千年前的历史。

数千年间,贺兰山下,这里也曾战乱纷飞,成王败寇。透过战争的纷乱,或许这里的人们只能抬头去望天上的太阳。因此他们信仰太阳,向往阳光,身处黑暗中的人们依然期待生活,期骥未来。他们在岩壁上留下自己的印迹,向往的,信仰的,拥有的,失去的,无数岩画留在此地,也留下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无畏。

细读这些岩画,倾听岩石低吟历史沉沦,面对不断更迭的时光,岁月失语,唯有石言。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六

这个周末,老师带领着我们五年级全体学生一起去贺兰山岩画游览。

从前,在辽阔的草原上有一群牧民,其中一对年轻的夫妇有了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人,而是一只红得似火的小骏马。人们以为他们是怪人,就把他们赶出了草原。但这对夫妇并没有放弃,每天教小骏马学本领,终于小骏马成为了一匹神马。后来,草原上来了一只沙怪,他飞到哪儿,那儿就成了一片荒地,人们无法生活下去,这时小骏马开口说话了:我能帮助大家赶走沙怪!于是,小骏马追上了沙怪,沙怪无法施展妖性,只能同小骏马一起奔跑,沙怪与小骏马足足跑了七年。最后,沙怪倒下了,化成了著名的腾格里沙漠,小骏马也累死了,化成了雄伟的贺兰山。贺兰山与其他山脉不同,是南北走向的,其他山脉则是东西走向的,因此,贺兰山拦住了风沙和寒流,让宁夏人民安居乐业。

听了这个传说,我更加喜爱贺兰山了。接着我们来到了“世界岩画博物馆”,这是1996年建成的,里面珍藏着五大洲的历史岩画,还有宁夏贺兰山岩画展品,让人流连忘返!在这里,我了解到岩画是凝固在岩石上的一部巨大史诗,是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记录岩画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岩画分布较为丰富的国家,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内容以动物和人面像为主,风格较为写实,技法多为凿刻。我们宁夏银川贺兰山的“世界岩画馆”是中国第一个岩画博物馆呢。

其中,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画是神圣的“太阳神”。太阳神大大的眼睛,头部四周还有放射状的光芒,外形很古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盘古开天辟地,就有了白天和夜晚,人们还不知道太阳会下山,以为到了夜晚,太阳被气跑了,不敢回来了。所以他们奉太阳为神,在岩石上刻上太阳的形象,希望太阳不要走。没有开天之前,宇宙一片黑暗,人们不能活动,黑夜给人类带来不便,因此人们很敬仰太阳。配上神话传说,太阳神的形象就更为高大和神秘啦。

这些岩画凝结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向后人讲述了那个时代的生活方式,令我们惊叹不已。但遗憾的是许多岩画被风化和破坏,看来,我们要进一步保护好古代人民的珍贵遗产,让其发扬光大呢。

夕阳西下,我们踏上归途。我在心里默念:再见了贺兰山岩画,我们后会有期!

2023年游贺兰山岩画心得体会(模板17篇)篇十七

游客们,贺兰山岩画记载了贺兰山一带远古游牧民族的生活,在北至石嘴山,南至中卫的250多公里的十多个山口,分布着1000多幅岩画,单个图案超过2万个。贺兰山口就是有着众多岩画的山口之一。

从苏峪口往北走约5000米,就到了贺兰口。大家看,在沟谷两岸绵延600多米的山岩石壁上散布着贺兰山岩画300多幅,岩画题材普遍,大至表现日月宇宙,小至描绘动物足蹄,并有狩猎、放牧、跳舞的场面,岩画艺术造型粗暴奔放,构图朴素,拥有独特的意境和艺术价值。其中数目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人面形。许多人面形画面简略,多数有眉毛、鼻子和嘴,而偏偏缺乏一对眼睛,这可能与作画民族的习俗和信奉有关。还有一个回味无穷的有趣景象,即人面形中有似一个站破人的轮廓,双臂曲折,两脚叉开,腰佩长刀,表示了一化身图腾的巫觋为核心的造型形象,这种奇特的崇敬和敬佩,是其它岩画所少有的。

人面形岩画中有的人首长着犄角,有的插着羽毛,这些可能是表现狩猎时的假装;有的还带着尖型和圆顶帽。表现女性的岩画,有的戴着头饰,有地挽着发髻,风度秀逸,楚楚动听,再现了多少千年前古代妇女对美的寻求。还有一些表现生活的欢喜和情趣,或大耳高鼻满脸长毛,或嘴里衔着骨头,可能是表现国民在欢庆狩猎丰产时舞蹈的情景。另外,还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岩画,有奔驰的鹿,有双较凸起的岩羊,有风驰扬鬃的骏马,还有摇尾巴的狗以及飞禽飞禽,各个形象真切,栩栩如生。

据考据,贺兰山岩画不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作品,其前后连续时光可能达20_年之久,在贺兰山生活的诸多古代民族前后接踵,独特实现了这一艺术画库。岩画是他们抒发感情、欲望、信奉的“艺术心态录”。岩画的创作,大抵可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先秦至汉时,匈奴游牧部落所作;二是五代至西夏建国之初,党项族游牧民族所作。他们在狩猎与劳作之余,用这种方法表白他们的思维情感跟生涯风俗,展示了丰盛的设想力和无限的发明力。现在,这些石头的史书已成为可贵的艺术文明遗产。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班级管理自我评价(通用20篇)

    自我评价需要客观公正地对待自己的成就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调整自己的路线和方向。掌握好自我评价的方法和技巧对于我们的个人发展非常重要。20__年是公司全体员工风雨兼

    优秀乡镇观摩总结(案例13篇)

    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熟悉和掌握特定类型作品的写作要求和技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精品范文范本,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第一段:引言(字数:约200字)。乡

    专业一丝不苟的做事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发现自己的不足和进步,从而更好地提升自己。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2)至广大而精细

    优质高中生升旗手演讲稿范文(20篇)

    演讲稿范文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来增加说服力和引发共鸣。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优秀演讲者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示。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

    实用教师交流申请书写法(案例13篇)

    撰写更多申请书需要充分了解申请对象的要求和期望,以便更好地满足其需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借鉴和参考。尊敬的领导:您好!首先

    优秀早教课程感受范文(20篇)

    优秀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掌握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且提高我们的文采和表达能力。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优秀范文的写作技巧,特别整理了以下范文供参考。1.学习观看、欣

    实用拒绝外卖倡议书范文(18篇)

    范文范本是指在某个领域或者某个方面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文本样本。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获奖范本,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为了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安全,养成良

    热门小学洗衣服教案(通用22篇)

    小学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系统性地组织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小学教案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那是一个夏天的晚上,房间里很

    热门新学期家长会的心得体会(通用19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总结和分享经验,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启示。接下来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新学期的教师家长会为家长们

    实用梦想成就未来高中(汇总18篇)

    梦想是勇气和决心的源泉,它让我们超越自我,突破困境。下面是一些激励人心的梦想实现案例,或许能给你的梦想之路提供思路。我知道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梦想,大家也在为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