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

时间:2023-12-04 作者:紫薇儿

调查报告是一种通过实地调查和研究来获取信息并加以分析和总结的书面材料。如果你正在准备撰写一份调查报告,以下范文可以为你提供一些思路和写作技巧。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一

为更好的领会中央政策,使之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便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背景资料。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并不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有关文献资料表明,上世纪50年代,我国制定国民经济发展“二五”和“三五”计划时,就曾提出过“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至少在1982年、1983年和1984年的三个中央1号文件、1987年中央5号文件和1991年中央21号文件中都出现过这一提法或基本相同的提法。但必须看到,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内涵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可以说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非同寻常的重大意义。

三、现阶段状况。

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绝不仅仅是一般性的村容村貌整治(当然包括这方面的内容),而是既要求发展农村生产力,又要求切实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既要求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又要求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既要求加强农村物质文明建设,又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涵盖了当前“三农”工作的主要方面,包括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核心内容,能够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各个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成为农村全面工作的“龙头”和“主线”。抓住了这个“龙头”,就抓住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关键;把握了这个“主线”,就把握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全局。因此,我们应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新阶段统领“三农”工作的总思路和总要求。

四、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能照搬他村发展的模式,要有自己的规划,要有让农民赞成的规划,要有让农民参与的规划。

二是利用各种渠道向农民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重要意义。有时农民对中央的政策了解的比较偏面,需要村支两委和党员率先垂范,并向农民宣传好中央的惠农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激发农户投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情。

三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打好基础,把各项基础设施建好,在发展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向外多宣传,利用好自身的资源和环境优势,多方吸引资金和技术,发展其他产业。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农田基本改造亟待解决。村境内农田参差不齐,不便耕作,水渠常常淤阻,年年需要花大气力清淤,耗费了农户大量时间和精力,从长远打算应着力进行整治和改造。

二是林业经济发展较为粗放。农户对林木圆竹的加工仅是半成品,在市场中的销售利润不高。林木加工点分散,没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经济联合体和协作组织,存在互相压价,亏损经营的情况。

三是饮水问题。有部分地下水受到污染,且村民各自打井取水极不方便。铺设自来水管道有利于农民生产、生活,但目前缺乏项目资金。

四是村内道路需要继续建设。土路泥泞难行,为部分村民出行带来一定困难,且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心村的优势地位为农民劳作、生产、生活带来较大阻碍。

五是村民环境保护意识需要加强。中心村聚居村民较多,因此产生的生活垃圾也较多,加之村民环保意识不强,垃圾随处堆放、乱倒现象没有有效改变。在加强宣传的同时,需要设置垃圾箱,安排专人清洁街道。

环境问题尤为重要:

当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又严重影响到了经济健康,顺利地发展。当前农村经济也在飞速发展,在发展的同时,给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主要是农业生产污染和人们的生活污染等。

农业产生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化肥、农药的过量施用和规模化养殖产生的畜禽粪便。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会形成从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到空气的“立体污染”,会造成河流、湖泊的污染及对生态系统的损害。农田化肥、农药通过排水沟渠流失到河流、湖泊中,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藻类过量繁殖,水中氧气减少,鱼类数量减少甚至全部死亡。

有专家估算,目前我国水体氮磷污染物中来自工业、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的大约各占1/3,但这只是很粗略的估计。不管具体数字是多少,过量施用化肥、农药导致的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到了非治理不可的地步!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

农村生活垃圾问题也是导致环境污染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生活中制造的垃圾在大量增加,垃圾的类型繁多,这也成为生活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循环利用的原因。

往日的小河潺潺早已不在,水面上漂浮着散发着阵阵恶臭气味的垃圾,秀丽的乡村美景也被白色污染笼罩上一层阴影。这是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环保意识不强引起的。

这是一种失调型的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无视自然规律,掠夺性地开发资源,同时,经济活动带来的大量污染物进入环境中,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导致环境状况恶化,自然资源匮乏。一方面,资源匮乏和环境恶化引起经济停滞不前和衰退;另一方面,经济停滞和衰退使人们没有资金和能力去改善环境状况和改进先进生产技术,只能进一步向自然环境索取资源,导致环境危机加重。经济衰退与环境恶化相互促动,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资源与环境问题。资源和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淡水、耕地、矿产等主要资源从整体上看,数量短缺、质量下降、开发成本增大,将对国民经济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

事实上,农村经济发展与控制污染,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性。生态环境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和农业在经济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缺少政策和制度,同时业缺乏相应的机构向农民宣传污染的成因和防治方法,并鼓励农民采取有效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六、发展建议。

(一)围绕“生产发展”目标,增加农民收入。

发挥地理和资源优势,调整农林业产业结构,做好“田里、庭院、市场”文章。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进一步加强村民的技能培训工作,为输出务工村民提供就业保障和法律服务。

(二)围绕“生活宽裕”目标,提高群众生活质量。

(三)围绕“乡风文明”目标,扎实开展文明村建设活动。

(四)围绕“村容整洁”目标,实施生态村建设工程。

(五)围绕“管理民主“目标,建设民主法制示范村。

七、小节。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这种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应该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农村亦是如此,我们应注意以“可持续”的发展思路来发展农村。坚持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大力提倡生态道德,进一步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民工程、德政工程。但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紧紧依靠广大农民的参与。深入发动群众,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二

党的x届五中全会通过的《x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建设要求。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的宏伟决策,对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建设社会注意新农村意义深远,任务艰巨,必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统筹兼顾,稳步前进。

七月三日至九日在赵老师的带领下,我们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诸暨社会实践小分队通过实地考察,与凤仪当地居民的交流,以及有关教育和社会保障机制的建设的调查,我们学习到了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同时也学到了一些建设过程中的矛盾和解决方法,并对现在建设遇到的困难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20—60岁之间,有老年人也有少部分学生,大多数人为初中,高中的文化程度,少数为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

三.调查内容。

1农村教育状况。

要普遍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必须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此次对于教育状况的调查对象主要是学生和其家长,他们大多数人都表示对当地的教育服务状况满意,学校没有乱收费的现象,国家的义务教育给大多数的人减轻了负担,国家的减负政策效果也很明显,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但也有少部分的家长表示学校要适当增加一些活动器械以满足学生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村子中的大多数家长都认为投资教育是一件很值得的事情,只要自己的孩子有能力到好的学校就读,自己会尽一切努力为孩子争取,他们认为只有学习好了才能够在这个社会立足,才能够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

2农村医疗服务状况。

大多数的人都认为当地的医疗服务状况比较好,能够满足需要,同时村里的医疗保险也比较到位,可以及时解决看病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不过大家觉得医疗保险报销的费用还是太少,特别是小病不能解决;医疗机构的医疗(包括医药,挂号,住院等)费用高,手续繁琐,定点医院等限制有的时候让人难以承受。遇到意外事故,大病的时候,国家报销的比例相对还是比较少,所以大多数的人认为医疗保险要以保大病,保住院为重点,很少的人认为应以保门诊或保小病为重点。虽然医疗保险存在一定的缺陷,可是几乎所有的村民都参加了,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是:每年只要投入很少的一部分钱就能够再出现意外状况的时候获得比较大的补助。投保的费用当中大多数都由村政府承担,这得益于村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所以大家对于自己承担的比例还是比较满意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不太清楚这方面的问题,主要是一些老年人。对于患病后的就医情况,大部分的人选择的医疗单位村卫生室,只有很少的人选择县级或以上医院。选择村卫生室主要原因是离家近;而县级医院凭借其质量也占据一定份额。

四.农村居民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人员严重缺乏、经费紧张、设备简陋。村民普遍的认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报销范围窄、比例低,报销的医药费少。对小病、门诊补偿的比例很低。而一般来说,农民患上需住院治疗的大病相对较少,而头痛、感冒等小病时有发生,但不需住院治疗。

二是村卫生所大都建在乡医家中,不合格,乡医普遍收入较低,待遇差。有部分的人认为部分定点医院不规范经营,乱收费,造成自己的利益受损。调查显示药品较贵、检查太多及乱收费是目前看病贵的主要原因。许多农户反映,同样一个感冒或其它小病,在私人医生那里只花二十多元,而到定点医院却要花费几百元。

三是农村合作医疗机关有些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够好,有些医院报销手续较麻烦。大多数调查对象认为定点医院少,看病手续烦。农民就医大多数选择村合作医疗站以及个体医生。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医疗单位离家近,就医方便,药价便宜,收费低,服务态度好。定点医院少,给农民看病带来不方便。

五.针对调查结果,通过查阅资料我们提出的看法。

对于教育。

1.乡镇政府应该把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能力放在首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必须按照党的x届五中全会的战略部署,全力以赴地做好农村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的基础和引领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知识和人才支撑。

2.可以组织实施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建设遍布乡村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建立和完善城镇教师到农村任教服务制度,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大幅度提高农村中小学经费保障水平,让所有农村孩子都能上学读书,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3.要加快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有效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资源,送知识、送技术、送人才下乡,满足农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推进“农科教”结合,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发展规划,创新农民培训机制,把农村学校建设成为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提供经济信息服。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三

古人用“白驹过隙”、“晨之朝露”来形容一个人短暂的一生,毛主席也说“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而现代人更是以快节奏的生活来应对匆匆流逝的时光。时代在变化,人的追求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人们不再单纯的追求物欲的满足或是精神的丰富,而是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自身全面的发展之中。面对当今社会如此严酷的竞争,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通过各种方法提升锻炼自己,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以求自己能够适应迅速发展的社会。面对飞速流逝的时间,每个人都需要紧紧把握,抓住每个机会提高自己,从而使自己不至于被社会和潮流所淘汰。

哲学上说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而这个贡献是通过社会实践表现出来的。为了更好地融入社会,了解社会,进入社会,同时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认知能力,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出努力,每个人都需要从即刻做起,以实际的行动为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作出努力。人生价值的定义有很多种,我们从出生直到终老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为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作出贡献,我们学习,工作,忙忙碌碌的度过每一天,每一天都是新的收获,每一天都在成长。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更是需要以时时刻刻的努力来使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

面对当前社会激烈的竞争压力,我清楚地知道我自己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使我在踏入社会时有足够的精力去面对各方的挑战,所以从最初进入大学我就开始了自己努力的步伐。尽管我做了很多,但我知道我所做的还远远不够,我已经做过的这所有的事情都只是我真正成长的一个开始,真正的挑战和考验还在前方,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继续我努力的步伐,继续提高我各方面的能力,为我将要遇到的.挑战做好准备。

于是,我利用大学第一个暑假在本地开展了一次关于农村教育水平的调查报告,希望通过它了解本地区普遍教育水平,找出与其他高水平教育地区之间的优势与差距,发掘农村教育的潜力,使本地居民对本地的教育水平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也为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份简单的依据,同时使本地的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尽管时间很短,内容并不完善,调查的方法不尽科学,调查当中难免存在漏洞和不足,但是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对于本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而这也会成为将来我继续努力,将社会实践活动做的更好地动力。

人的一生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关键在于怎么去利用它,在实践中提升自己,在提升中获取快感和成就感,这才是有价值的人生。

一调查目的。

为了了解本地区普遍教育水平,找出与其他高水平教育地区之间的优势与差距,发掘农村教育的潜力,使本地居民对本地的教育水平有一个大致地了解,也为本地教育水平的提高提供一份简单的依据,同时使本地的受教育者认识到自身的差距和不足,从而做到有的放矢,在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真正做到学有所用,我通过实地观察,查阅资料,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本地区的教育教学水平展开了为期两周的调查。

二调查过程。

本次调查主要围绕本地区最重要的一所官方教育机构——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中学展开。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中学,建校于1958年,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李店中学始终秉承“爱校如家,遵纪守法,和谐进取”的传统校风和“至德,弘毅,慎言,敏行”的校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同时学校不断总结办学经验,发挥传统优势,每年举办师生书画展、体育运动会等各种活动,发现人才,培养人才。目前,李店中学已成为全县第三大人才教育基地,是李店乡乃至附近多个乡镇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教育水平最高的教育学府。

李店中学分为高中部和初中部,目前拥有学生一千五百余名,初中部直接接纳李店小学毕业学生,继续为其提供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部在全县范围内招生,近年学生人数稳步增长。

本次调查主要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1.直接观察。我初中就读于李店中学,当时学校占地面积仅有40余亩,有六排平房和一栋二层楼作为教学用场地,操场设在校门外,学生课外活动存在安全隐患。另有两排教师住房供教师住宿办公。校内设有一间机房供学生学习电脑,另有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当时学校阅览室仅供教师开放,教学条件并不好,没有投影仪等高科技教学设备。学生人数较少,高考上线率低。

经过几年的发展,学校在内外方面均有较大的改观:校园面积扩大,增至100亩左右;学生人数增加,已达到一千五百余人;学校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在原有教学用地的基础上新增一栋三层教学楼和校内操场两块;机房,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辅助场地均有增加,同时新增食堂,为教师和学生提供餐点,但价格较不合理;学校藏书量明显增加,阅览室向学生开放;学生学习条件有所改善,教室内均经过简单装修,桌椅板凳有所更换,但仍存在桌面破损,部分部位不够完整等问题;学校高考录取率虽有所上升,但较前几年而言提高并不明显,高考甘肃省通渭县文科状元出自李店中学,但是是今年,二本上线人数仅有一人;创下历史新低。

通过近期对假期补课学生的观察还发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不十分高涨,课间打闹现象严重;抽烟,喝酒,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素质有待提高;补课期间学校管理较为松懈,学生迟到早退,逃课,等事件时有发生;尽管有部分学生学习认真,但是总体学习氛围较差;学校对补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教师未及时到校为学生提供教学。

2.查阅资料。我在《通渭县李店中学校史》以及网上查阅了相关资料。甘肃省通渭县李店中学建校初期定名为“通渭县第三中学”,后改为“通渭县第二中学”直到1969年更名为“通渭县李店中学”至今。学校现有教职工93人,其中专职教师82人,本科学历52人,中学高级教师8人,现有教学班级24个,在校学生一千五百余人。学校近几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平均在4%左右,上线率并不高,除20高考高三文科班学生孙文锦以572分夺得全县高考文科状元以外其他年份并无建树。

3.走访。在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情况后我走访了学校的相关负责人并了解了相关情况。李店中学整顿校风,调整班子,组成了以校长为总负责人,副校长分管两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班主任负责本班的“一条龙”责任管理模式,值日领导负责学生纪律管理,控制课堂纪律,加强了对班级、年级的管理力度。学校还责成总务处、政教处室组成卫生与纪律检查小组,每天负责检查各班的卫生,纪律情况。同时,李店中学还加强早读、晚修的管理和对学生的课外辅导,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校坚持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加强毕业班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还聘请专家到学校辅导高三、初三毕业班级教师、学生认真组织高考、中考备考会。上课期间推行“日常巡课制度”和“教学视导制度”等制度,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监督,进一步强化岗位责任意识。

有效问卷:45份。

1)对同学们上课的态度:满意11人,不满意34人;。

2)对于老师的教学水平:满意20人,不满意25人;。

3)学校教学设施利用情况:满意9人,不满意36人;。

4)学校学习环境和氛围:满意18人,不满意27人;。

5)学校管理:满意17人,不满意28人;。

6)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满意13人,不满意22人;。

7)学校对自我目标实现的帮助:满意8人,不满意37人;。

8)学校的发展速度:满意29人,不满意16人;。

9)学校的整体水平:满意21人,不满意24人。

10)对学校的满意度:满意18人,不满意27人;。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对于学校的教学水平,管理,设施的利用,学习的氛围等方面仍存不满,部分学习较好的学生有转学意向,学生对部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校的整体水平并不满意,学校对学生的付出不够,学生对自己的前途抱有疑惑,学校在各个方面的发展仍然不足。

三调查结果。

通过调查,我总结出了以下几方面农村教育的现状:

3.学生学习目标性不强,决心不大,耐心不足,包括家长在内的部分家庭对学生的学习鼓励和支持不足。由于大学费用高涨以及就业压力,部分家庭产生了懈怠情绪,对学生的学习目标产生了怀疑,这就导致学生自身失去了努力学习的信心。

4.学校整体水平不高。由于国家和本地政府的支持不足,学校教学理念落后,学校在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较为缓慢,教学水平的提高亟待加强,学生整体素质急需提高,升学率上线率不高。

5.农村教育升学路不高。由于学校,教师水平的限制导致农村地区升学率的低下。

从总体上把握,我国农村教育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由教育投入水平,生均教育投入水平和地区投入差距导致的经费投入问题;。

2.由教师总量不足,教师整体素质不高,教师流失严重等导致的师资问题;。

3.由应试教育的缺陷,教学和实际的脱离以及经济压力导致的辍学问题。

四应对措施。

为了改善和促进农村地区的这种教育现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国家、地方政府加大农村教育投资力度;。

2.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3.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5.加大宣传力度,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完整的学习;。

6.从源头上抓起,把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头等大事,努力促进升学率的提高。

五结语。

经过两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完成了这份调查报告,在我实地调查的过程中也遇到过许多困难,但是最终我还是圆满的完成了它。尽管这次调查时间很短,内容也并不完善,调查的方法不尽科学,调查当中难免存在漏洞和不足,但是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对于本地区整体的教育水平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推而广之,我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整体教育水平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或许并不是十分准确,但是毕竟凝结了我的心血,而且与官方的调查报告并无过大的出入。经过两周的努力,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了新的认识,对今后的学习也有了更深的体会,这次调查中用到的方式方法也会为我将来的工作学习带来不一样的感受,而这也会成为将来我继续努力,将社会实践活动做的更好地动力。希望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我的能力能够有更大的提升。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四

第四、推进农村创业。农村的经济模式在进几年有很大的改变,因此,鼓励农民自我创业也是保证农村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方法。相对于城市创业来说,农民自主创业困难较多。首先,水价、电价、通信等费用高,导致创业初始成本多,创业门槛过高;其次,从银行取得贷款难度大,农民没有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自行找不到贷款抵押的物品,也很难找到担保对象。再次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即使有了资金能够进行创业,能够进行生产,但由于农民信息渠道缺乏,生产的产品销路很难顺利打开;生产的产品质量、标准化等问题也缺乏足够的能力予以解决。就政策上需要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在这个方面需要政府出台相应措施,协调地方于银行关系,故不作多的探讨。村里则需要及时发布产业政策、市场信息、技术规范等,为创业者提供产业改革、发展、结构调整、资金投向、诚信建设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创业者依法纳税,合法经营,健康发展。

农村的劳动力不断地外流,这是现阶段农村普遍的状况,一方面,这解决了农村的经济问题,另一方面推动城市化进程。但就现如今的形势,需要改变这种不断外流的现象,原因归于农村建设的需要,以及农村城市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带来的矛盾。因此吸引劳动力回归农村,不仅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通过不断改善农村创业投资环境,不断健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不断加大农村政策扶持,使农村成为真正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

为全面了解农村劳动力资源现状,合理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资源,20xx年6月,由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景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农业局、县委农办等单位参加,对景东县文井镇、花山乡、景福乡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培训、收入、转移就业等基本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景东县辖13个乡镇(含3个镇、10个乡),170个村(居)委会(含4个居委会、166个村委会)。20xx年末全县户籍数11.63万户,户籍总人口36.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的86.5%;男性18.98万人,占总人口的51.93%,女性17.57万人,占总人口的48.07%;少数民族人口18.21万人,其中,彝族人口15.45万人,占总人口的42.3%。全县常住人口36.2万人,城镇人口11.73万人,城镇化率32.4%。20xx年末全社会从业人员22.23万人。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单位从业人员1.95万人;乡村从业人员19.69万人。

被调查的文井镇、花山乡、景福乡辖54个村(居委会),710个村民小组,户籍总人口31699人,有汉、彝、苗、傣、白、哈尼等20个少数民族;耕地面积149981亩,其中水田面积69055亩,旱地面积77825亩,农业人均耕地面积1.2亩;产业主要有烤烟、蚕桑、甘蔗、畜牧、茶叶、林业等,农民人均纯收入8230元。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五

冬季的村子里非常荒凉,也只能偶见几个行人匆匆走过。却到处能看到村民家门前堆着的粪堆,堆放着的玉米棒。村民们将自家的生活用废水毫无顾及直接倒在街道,小巷上,生活垃圾也堆放的到处都是。使得村子里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充斥着难以名状的味道。

这就是我眼中的乡村建设,尽管国家号召了好多年,但中国的农村,或者中国北方的农村。抑或是我眼中的中国北方的农村依旧是这样——脏、陋、差。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六

“根据调查统计,泾源县农民参与旅游产业的不到3%,参与苗木种植的不足20%,参与肉牛养殖的占到63%,参与劳务产业的占到50%左右(包括两种以上产业兼顾)。由此可见肉牛养殖农户所占农民总数比重仍然较高。”

泾源县旅游产业依托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苗木产业参与人数少但是占据较多耕地,黄牛养殖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这次我们想换一种角度来描述我们的实践之旅,因为在我们的停留在泾源县的几日行程中,有两位公务员叔叔一直陪同着我们,确实,按照一般人的想法,公务员都是“不食人间烟火”,但是这两位叔叔颠覆了我们对公务员尤其是基层公务员的认知。首段文字就是我摘自泾源县畜牧中心副主任杨博主任将要发表的论文中。还有一位是一直开车陪同我们的党史办公室马主任。

热土。

热土热的不仅是土地,还有人心。

临近中午马主任带着我们到离六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不远的一个叫做冶家村的地方,这个地方大概有70家左右的农家乐,提供住宿和农家菜。

“7月19号,一场大水,然后整个村就什么都没有了。”大叔带着笑容与我们分享一段艰苦的回忆,一场洪水,在当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过数千元的时候,就像是天塌了。

“当时县里紧急救援,建立灾民点,然后由县里串联,通过危窑危房改造工程,政府补贴大部分帮助村民重建家园,补贴细化到家具,之后又由民政、妇联、旅游局携手打造一个旅游农家乐园区,用最快速度做好三通(路通,水通,电通),之后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对农民进行餐饮,礼仪,管理等方面的培训。”马主任给我们娓娓道来,一路上,从旅游到苗木到养殖,没有他不熟悉的政策。

“整个泾源县114个村我全部跑过,而且不止一遍。”在指挥着车子前进的同时,泾源县农牧局畜牧中心的杨主任这样告诉我们。长时间日晒雨淋下黝黑的皮肤,一件吸汗的衬衣,一件有些旧的运动裤,还有一双其貌不扬的运动鞋,这是这位长时间身处一线的基层公务员给我们的第一印象。一路上他和企业主,农户都一起熟稔的聊着天。如果不是相互介绍,我们绝对不会将他和公务员联系在一起。当我们需要有光黄牛养殖的相关资料时,他立马发给我十一份不同角度有关黄牛养殖的文件,每份都好几十页,其中包括一篇他将要发表的论文。他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个长期与农民打交道的学者。

“我养牛已经有四十年了,现在一年能挣个20万哩!”泾源县龙潭村65岁的老爷爷幸福的告诉我们,他一共饲养了大概一百多头牛,最后每头都能卖一万多块,他的儿子与其他几户一起建立了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一起养牛,收益也相当的高。通过杨主任的解答,我们才了解到,个体养殖一般都是以基础母牛培育和牛犊养殖为主,也就是说个体养殖户通过母牛产犊,或者花费5000元左右收购四五月大的牛犊,养殖5-12个月,当牛犊成长到快速育肥期时在以一万多的价格卖给大型养殖场。由于育肥期肉牛对饲草数量需求较多,故大型养殖场因为规模和成本的关系对肉牛育肥至其生长成熟,最后出栏销售。无论是个体还是企业都获得了较高的利润。

最后老爷爷还骄傲的给我们展示了他家新买的轿车,一辆价值十万的轿车。

大西北。

知行合一。拜读了杨主任的论文之后我不想在此再对有关现状和个人意见多着笔墨。

首先,泾源县开始了旅游小城镇建设,创造了大量的创业机会和就业岗位。其次,依托旅游产业的农户们也在逐渐富裕,我们前往的农家乐年收入在十万块左右。

最后,我想说,虽然总有一些国家的蛀虫在不断的破坏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公信力,但是有更多的像杨主任这样的一线基层公务员默默的与农民同甘共苦带领农民致富,没有宣传的渠道,没有令人眼红的收入,没有“官威”和“官相”,只有一腔热血洒在了大西北的热土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呼吁大家与我一样,摘下有色眼镜,为这样扎根基层兢兢业业的公务员们点一个大大的赞!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七

调查对象:城乡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调查人:1037。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更应加强。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的危机.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首先,“基本普及”这一含糊的语义背后所隐藏的问题是,在15%的人口——大约为1亿8000万人——所居住的区域还远没有普及,这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的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第二,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而湖南省有关部门今年夏天对6个县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失学率高达30.4%(其中小学为39.7%,初中为20.0%),农村家庭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家庭收入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其中贫困家庭教育支出占其收入的比例竟高达92.1%.

第三,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实现“基本普及”之前的间,总计有1亿5000多万少年儿童完全没有或没有完全接受义务教育。这其中包括未入小学的近3200万人、小学阶段失学的3791.5万人、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的5000多万人,以及初中阶段失学的3067.6万人。这一庞大人群的一部分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显示着他们的存在:从国家今年公布的“8500万青壮年文盲”,到各地以种种暴力手段威胁着社会的低文化层青少年犯罪。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目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1.教师分布不合理。

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区还有上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

2.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

以我区为例,全区教师共减员216人,包括离退休、死亡、患重大疾病、外流到外省外县、考上公务员等。而现在教师工资实行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有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人口入学高峰,教师缺编严重。而区财政无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的情况是,一方面高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分配到位。

3.教师素质偏低。

现在农村小学有相当一部分教师是民办转公办或村聘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教育,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在我们对5120名初中、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中,有2270名教师认为教师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占问卷人的44.3%。

4.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在对4447名小学教师问卷中,2252名教师认为工作负担重,占问卷人的50.6%。

5.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在对5120名中小学教师专项问卷中,订阅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仅1种和未订的有1897人,仅在写论文时阅读使用书刊资料的占810人,能熟练或基本熟练使用电脑的仅962人。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八

今年寒假,我与几位同学一道,走访了本村—广西博白县三滩镇xx村的大部分地方,与本村的村民、村干部进行交流,深入了解了本村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情况。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本村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紧紧围绕这“二十字方针”的目标要求,认真贯彻执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方针,科学编制规划,统筹安排,加快推进各项工作的进行。

在生产发展上,本村始终把壮大“村级经济”作为第一要务,抓住特色农产品的生产,也发展第二第三产业,先后推广种植淮山xx亩,果蔗1800亩,法国豆xx多亩。在新种植技术的指导下,农作物增产增收,农民尝到了新甜头。眼下,正是淮山与甘蔗收成的季节。在走访过程中,我们不时地可以看到有农民在田间挖淮山或甘蔗,收获劳动成果。一位村民满怀欣喜地告诉我们,近几年,由于政府向农民们推广了新的种植淮山的技术,淮山长势喜人,卖得了好价钱,为他们增加了不少收入。除了种植甘蔗、淮山这种高效益的经济作物外,本村还大力发展猪养殖业,规模养猪户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不断创新高。另外,还大力发展桂圆加工业等,增加了农民收入。政府还积极为群众提供就业信息,鼓励部分青年外出打工,转移本村剩余劳动力,这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走访中我们可以看到,本村的村容村貌已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村民的住房条件已大大提高。政府也帮助低保的村民们建造房屋,给予他们经济上的补贴。而政府对村民们建设沼气池的支持与帮助也为本村的清洁工作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一位村民告诉我们,他是养猪专业户,一直苦于过多的猪粪无处排放。现在在政府帮助下建设造沼气池,给予1000元的补贴。这样,不仅很好地清洁了环境,还有效地利用了资源,一举两得。

加强村政基础设施建设是本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之一。本村在近几年加大了对基础设施的投入,逐渐完善各项公共服务保障设施。

医疗问题是民生之重。去年,本村投入了八万多元建成村卫生所,政府还积极鼓励村民加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这就大大减轻村民看病难的问题。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九

调查地点:苏州市吴中区新丰村。

调查方式:走访村民,问卷调查,拍照等。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

1、人口。

l劳动力。

大量年轻劳动力流向城市,留守老人,妇女,儿童较多。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该村人口结构也不太协调,人口老龄化趋势日趋明显。

2.土地。

l耕地。

在以前该村经济也主要是靠农业及跟农业相关的副业,但是后来农民的土地都被国家征去了,农民的土地没了,有的也只是很少的农民的自留地。

l荒地/其它土地。

因为荒地一般都不归他们私人所有,所以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不在村民手中。除了一部分被上面划为坟墓的集中划分地。

其他的一些土地,一般的都用来盖集中型的商业厂房,现在的拆迁越来越多,就是这个原因、地理位置不错的,也会被用来发展商业,以便提高经济发展。

3.土地制度。

网格化土地督察制度,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的土地是承包制度。

4.生计(农业/非农产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1农业。

l打工。

l经商。

现在农村的经商途径有:开个个体经营的店面(因为国际教育园建在了本地,学生很多,所以这些商店收益很好)或是招收几个受手艺人,出外包揽活计,做个小老板。或是几家一起合资承包一些小型公司。有些村民且本村有一些村办企业,其中吸纳了很多本村的村民,使得村里的农民都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从而充分利用了当地的劳动力资源。使得本村村民收入提高,从而也促进了本村经济不断发展。

5、村庄的历史。

l一般历史。

新丰村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中北部,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石湖之畔,该村的西面、北面被着名景点上方山所环绕;南临苏州市国际教育园,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浑厚。村内有一村级公路通往外部。该村历史现已无法考证。但据村里人介绍,他们的祖辈们一直就居住与此;又结合吴中区具有较长的'历史,故可推断该村历史也较为悠久。但具体情况不详,还请见谅。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

实践单位: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

实践时间:xx年8月1日至xx年8月3日共3天。

xx年暑假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湖北省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湖北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的观点,具体如下:

第一,国家**好。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第二,家长重视教育,但却有部分学生不想读书。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爷爷奶奶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从认识的那些读书的朋友们的发展状况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两代能够好好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情况。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些简要的调查,调查中发现: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

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第三,农村农闲时的娱乐方式之我见。

农村生活中农忙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农村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方式又有哪些呢?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主要娱乐活动集中于传统的娱乐方式麻将上。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打发空闲的农闲时间。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娱乐活动单一的原因有两个: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娱乐方式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也许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从娱乐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观念,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当然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吧。

我们从对农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吧。

虽然很多时间在赶车,虽然很多时间在正中午的烈日下度过,虽然有的人是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异乡的宾馆,虽然有些同学会说这是在烧自己父母的钱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过,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着用尽可能节省的方式走完了全程。这便是团队的力量吧,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伟大。而我们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大家的努力也都应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们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问卷;从在家很少晒太阳开始,到晒蜕皮然后又有了一身健康的古铜色。一路走下来,我们一直执着调查着;而回首这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一

20xx年暑假机械工程学院社会实践小分队来到湖北省鄂州市华容区蒲团乡小港村进行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本次社会调查实践的主要目的是对湖北省农村及新农村建设有所了解,并且正确认识“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具体问题。

首先,对于此次调查要做几点说明:

1.本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访谈和照片的形式获取信息和资料,有三部分来源:乡村干部访谈、乡村教师访谈和农户访谈。

2.本次调查由负责访问的大学生进行同步记录,保证原始信息真实可靠。

3.由于问卷问题不足以概括我们所想了解的问题,之后调查主要以访谈为主,回答都做了及时的.记录。

4.本次调查中社会实践小分队原计划去十堰市竹山县进行进一步调查,但在小分队到达十堰后,十堰市开始降雨,在当地人的建议下,考虑到安全问题,小分队在竹山县的考察被迫取消。

调研内容和结果分析。

经过对原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分析,调查人员对湖北省农村的新农村建设得出几点认识,并且尝试提出必要的观点,具体如下:

全部被调查人员都说国家政策好,确实有利于农村发展,虽然部分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户无法说出具体有哪些政策,但从最近几年新增补贴和村镇的变化中都可以感受得到政策的好处。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政策的宣传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小的问题,可能也与目前农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有关,国家政策的宣传方式主要以开会、看新闻联播等类似口头的方式比较有效。而有些私下的口头方式的互传容易导致政策的误传,虽然调查过程中没有对此类问题做进一步了解,但感觉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小的隐患。

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我们的前辈们都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虽然很多爷爷奶奶们没有读过书,但他们从认识的那些读书的朋友们的发展状况也看到了其重要性,所以非常希望下一代、下两代能够好好读书。调查过程中我们还发现现在农村基本没有了不让孩子读书,特别是不让女孩子读书的情况。可以说绝大部分农村家庭供给孩子读书的环境是相当宽松的,但却有部分家庭的孩子不想读书。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也做了些简要的调查,调查中发现:

2考上了好的学校的学生,家里无论如何困难都会让其读下去;。

6就我们调查的小港村而言,小港村小学教师出现明显的断档,教师高龄化比较严重,全校150名教师,50岁以上接近百人,同时又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教师的断代成为当地小学所面临的很严重的问题,而据当地老师说,这并不是一个个例。

根据我们的调查和浅薄的分析,部分学生不想读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自己的原因,教育资源缺乏和教学质量偏低,教师的断代,还有家庭负担不起,可能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

教育决定一个人的观念,新农村要想进一步发展,观念的转变时势在必行的,教育便是观念改变的根基,而全民教育便要从娃娃抓起。所以我们将教育列入了阻碍新农村进一步发展重要一环。

农村生活中农忙的时间毕竟有限,那么农村生活中主要的娱乐方式又有哪些呢?通过调查发现,农村的主要娱乐活动集中于传统的娱乐方式麻将上。当然其主要目的不是赢利,而是打发空闲的农闲时间。

对于这个现象我们也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调查发现娱乐活动单一的原因有两个:

第二,部分年纪大些的叔叔阿姨们说自己只想打牌,也只会打牌,就算给他们设施也只会去打牌。我想这就是一个观念的问题了,一直习惯以前的方式,然后就不想有新的发展和改变,娱乐上如此,生活上便更可能如此了。感觉传统的生活方式饿不死自己就满足了。新农村想要进一步发展,这种观念必须改变,新的机器和技术再多,放着不去使用最后还是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娱乐方式虽然只是生活中的一小部分,但如果能够更好的利用这些空余时间也许就能做出更大的成就,而且从娱乐方式中便能看出部分人的观念,虽然不一定准确,但至少还是有那么一点的。当然娱乐方式的单一也可能是一个风气的问题,如果乡镇干部能够努力营造一个好的学习,和能让大家都有所收获的娱乐氛围,新农村应该可以更加快速的发展。

实践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我学习了解了许多国家出台的关于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农村生活的巨大变化。同时也了解了新农村现在的面貌和农村的生活情况。在了解了这些情况后也通过自己的思考提出了一些浅薄的见解,有些吹毛求疵地提出了一些新农村建设中的问题。当然就像采访过程中几乎所有人都会说的一句话,“总体的还是好的,比以前还是强多了”。新农村建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各级乡政府还是为农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要不然我们也无法看到今天的成果。

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中,感觉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收获吧。

我们从对农村一点都不了解开始,通过上网查资料,以国家政策为背景,做出了一份调查问卷。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问卷时经不住考验的,没有人会耐心的回答完那些枯燥的问题。于是我们及时总结,重新删选了问题,做到既是我们想了解的问题,也是农民朋友们感兴趣的话题,通过反复实践和多次修改,我们终于选好了这样一份满意的问卷,这便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总结和反思在一次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感觉自己离社会又进了一步吧。

虽然很多时间在赶车,虽然很多时间在正中午的烈日下度过,虽然有的人是第一次离开家住在异乡的宾馆,虽然有些同学会说这是在烧自己父母的钱做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但没有一个人中途放弃过,我们一直相互鼓励着用尽可能节省的方式走完了全程。这便是团队的力量吧,本次社会实践又一次让我看到了团队的伟大。而我们也确实调查出来了我们想了解的东西。大家的努力也都应此没有白费。回想全部调查历程,我们也是在一直收获着。从不知道怎么开口开始,到有了第一个聊天气氛很好的被采访者;从不知道该问哪些问题开始,到有了一份很完善的调查问卷;从在家很少晒太阳开始,到晒蜕皮然后又有了一身健康的古铜色。一路走下来,我们一直执着调查着;而回首这几天的实践,却突然发现自己成长了好多好多。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二

一、综合能力显著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生产综合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调查结果看,农民对目前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和农业生产物资(化肥、种子、农药等)供应比较满意的分别占74.0%和85.1%;而拥护国家的粮食综合补贴、畜牧业生产补贴和免除农业税政策的农民分别占到94.2%、86.0%和96.7%。

二、存在问题依然突出。

虽然该村的农业生产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总体看,现代农业发展滞后仍是新农村建设亟需解决的最突出的矛盾。

(一)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难以强化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我镇农业生产受水资源短缺、物质技术装备水平低、产业化进程慢等因素的制约,其生产仍然没有跳出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经营的怪圈。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低,实际机播、机收、机电灌溉率不高。农民出售农产品多以原粮、活畜为主,农产品深加工少,附价值很低。

(二)农民素质低、适应性差,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目前,在该村农村劳动力中,文盲率为0.6%,小学文化程度占17.4%,初中文化程度占64.6%,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17.4%。农村平均受教育年限7.9年,不足初中文化水平。而在农村劳动力非农化流动过程中,出现的农民人力资本的“逆向选择”现象:流出就业非农行业的基本是年富力强、受过较多教育的农村“精英”,留下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是人力资本含量和劳动技能较低的儿童、妇女和老人,进一步从总体上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的留守农民素质。无疑,农民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其素质偏低,难以承担起发展现代农业的重任。

(五)经济发展中“短视心理”造成集体实力日渐削弱,对户营经济的扶持存在误区。这里的“短视心理”是指部分村干部群众中存在的重短期利益,轻长远利益,重个人利益,轻群众利益,享乐主义,摆官架子的不利倾向。由于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加之片面地看待户营经济的发展,多数村干部对集体经济发展抱的期望不大,导致近年山区集体经济实力处于缓慢的发展趋势。

由此看来,由于经济基础和自然条件因素的存在,要加该村的新农村建设的步。

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经济的发展带动教育的进步,而教育的发展反过来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因此我们应关注农村的教育问题。

经过调查,我发现。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两年前中国政府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许多担心中国农村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遭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如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其次,正如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的作为所显示的那样,这种“普及”是在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各种手段,包括“弄虚作假”这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的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如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失学率的反弹。两年前的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在已经通过“普九”验收的1242个县中,失学率超过5%的有209个县,超过10%的有63个。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1.教师分布不合理。

2001年以前农村基础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村小、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有一个村小6个年级,只有5名教师,还有一个村小只有一位公办教师,其余全是村请临时代课教师。全区还有上百名计划外教师,既无法保证教育质量,又加重乡、村及农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比如有一所城市初中,有10名教师搞行管(如卫生、纪律、考勤、水电、印刷、门卫),造成人才浪费。

2.教师减员严重,补充困难。

农村教师资源极度缺乏,很多年轻教师都不愿意到乡村教书;而一些能力较好的老师则选择到求职;还有就是一些年岁已大的,不想在奔波的老教师留职任教,这就导致乡村老师日渐减少,供给不足。

3.教师素质偏低。

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改革后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因为人员紧张和学校经费紧张,他们几乎没有机会参加业务培训、到外地听课学习。

4.教师队伍青黄不接。

农村小学教师工作生活的环境相对于城市小学来说非常差,条件也相当困难,老教师不断退休,新教师不愿意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小学任教,造成农村小学教师紧缺。同时,农村小学教师负担也比较重。一些生源少、教师缺的农村小学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基本上是包班任教,无论语文、数学还是其他科目,都由一位教师担任,甚至还有一位教师担任几个年级课程的现象。教师应付正常教学尚且力不从心,更谈不上推行素质教育。加之不少农村小学教师处在半耕半教状态,农耕必然占去相当一部分时间,完成正常教学任务也无法保证。

5.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乐课是教师唱一句,学生跟着唱一句,体育课要么是学生自己玩,要么是体育教师拿来一个篮球,几十个学生打上40分钟„„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创新。该村仅有小学老师25人,而其中会电脑的却还不到5人。

6.农村教师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而且区级学校好于乡镇学校,乡镇学校好于村小,村小教师除了工资,没有任何奖金、福利,广大农村教师极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配不公平。

实处。迅速成立一个调查小组,查清乡村小学、中学的负债状况以及教师的工资问题,对因负债建校舍的,要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使学校能较好地运转;其次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资。放宽私人投资办学,来补充政府投资教育的不足,建立一个机制对农村教育投资监督。再次,教育管理权限下放学校,增加学校的决策权,并向学校提供良好的办学环境;对农村教师问题要切实做好改变教师的素质,加大师资力量并进行良好的培训,提高师资水平,建立良好的师资队伍,对不合格的民办教师给予辞退,招收有大专学历的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最后是加大农村教育资源分配,当地政府应该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分配资源时着重加大农村教育的经费,为农村教育提供土地资源和其它的设备.我觉得通过对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及完善,农村很快的就能飞速发展起来,随之而来的就将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文化的需求,那么,农村的教育事业也会得到飞快发展。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农村建设会有质的飞跃的。

刘春艳。

0806092030。

小教双语师范081。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三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广平乡大曲村的几项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们调查了大曲村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的人受过初等教育,10%的人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20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80%的孩子八岁才上一年级。

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酱醋。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左右。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的2/3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向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让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大曲村的乡亲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手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的地给老少边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淡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种歧视成分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有过亲身的体验。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农村对知识的渴望,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慎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大曲村的乡亲们做出贡献。但是对于有一些想法的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他们。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大曲村成功的经验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淡薄,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实,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我们调查完了以上项目之后。我们还参加大曲村旱灾的调查。自xx年10月以来,持续的干旱,无有效降水。使大曲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我和村委会成员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调查了,旱灾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如何应对特大旱情。目前为止,随着春灌的展开,小麦的干旱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

在抗旱一线,大曲村委书记,他是全村的榜样。在田间地头,他身先士卒,带头苦干,在办公室他通宵达旦,不知疲倦。在他的身上体现了一名领导干部敢于战天斗地的勇气和魄力。他忘我的工作的精神深深感染和鼓舞了农民的斗志,在他的带领和指挥下。参与抗灾的广大农民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一场又一场攻坚战的胜利。他不仅是我的偶像,而且还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们通过大学学习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明确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的工作做一定准备。这是我参加这次社会实践的目的之一。

社会的很多东西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增长我们的才干。

还有醇厚民情和朴素民风的情感滋养,难以尽得于书本。贫困母亲脸上的愁容和失学儿童眼中的渴望所激发的力量,取之于校园。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坚实的土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源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们群众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四

一、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我国农村的基本状况。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农民基本上可以达到温饱有余,有的已经迈入了小康。

从从业情况看,农民除了在家务工务农外,相当一部分是外出打工。据劳动社会保障部2005年快速调查显示,农民工主要分布在制造业、建筑业、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业等重点行业。

从受教育程度看,农业普查的结果显示在全国56147.9万农村从业人口中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3258.7万人,仅5.8%,小学23665.5万人,占42.15%,初中21356.3万人,占38.04%,平均受教育年限6.54年,纯农业为6.23年。

(二)医疗卫生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在2006年的两会上,看病难,看病贵与教育问题等一起成为两会代表最为关注的问题,通过媒体的报道很快成为老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医疗卫生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媒体揭露出来的一些触目惊心的事件使大家真正意识到我国的医疗卫生问题已经到了关乎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乃至改革开放成败的关键。

(三)当前,党中央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培养新型农民,这就对农民的文化水平以及农村的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二、研究目的为了了解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社会现象,关注社会热点,我们通过走访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学会了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处理等方法,锻炼了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字处理等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和自主探索的精神。

三、研究方法。

资料来源和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

2.文献资料。

正文:

一、对农村医疗卫生的调查。

中国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地域广阔。农民在国家的各方面改革中不可忽视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群体。当前国家正在实行的医疗改革的政策也逐渐向基层农村倾斜。了解农村医疗现状和农民对医疗改革的反馈,进而设计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对解决农村医疗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一)村级医疗机构的基本情况。

诊所及卫生室。

(二)农村合作医疗的基本情况。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已经实行了合作医疗制度,但各地的情况差别很大。合作医疗在资金筹集上有的达到了政策规定的最低标准,有的连最低标准也达不到。合作医疗的实行,关键还是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并且经济发展水平对于合作医疗体系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也都有较大影响。

城市化的动力来自两个方面:市场和政府。两者相互补充而不可替代。我们认为,拆迁农民生活方式得以转变的客观条件就是政府政策的引导,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农民享受到诸如现代交通、通讯、教育、文化娱乐等城市生活,提高生活质量等等。

消费结构的复杂性。城市生活新增物业、燃料等费用的支出,而且水电、教育、交通等费用增加,消费结构日益复杂,必然决定农民的消费理念发生变化。

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城市作为文化中心,各类文化设施齐全,各小区也都建有棋牌室、健身房等设施,农民的业余活动就有了更多的选择。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

(1)生活环境的变化。从分散的村落组织到集中的居民小区,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例如垃圾处理统一化,治安管理规范化,绿化种植花园化等等,优美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2)生活质量的提高。首先是生活过得更舒适:青壮年可以一心一意地工作,紧张劳累了一天之后,心无挂碍;老年人的生活则更为舒适,冬天晒太阳,夏天乘凉,不亦乐乎。其次,娱乐活动更丰富多彩:在集中的居民小区,建设娱乐设施、锻炼器材更为方便、安全。再次,医疗、教育环境改善。可以参加医疗保险,就医更加方便、及时,并能享受城市相对优越的医疗设施。

三、对农村生产劳动方式变化的调查。

传统农村社会生活方式的最大特点是单一性。这种单一性是相对于城市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一系列环节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而言的,是以绝大多数农民的生活状态为考察对象的。

1.投资方式的单一性。农民基本没有现代投资理念,剩余资金主要是存入银行。

2.文化生活的单一性。农村文化设施稀少,农民在农闲时多从事赌博、迷信活动。近年时有文化、科技下乡活动,但不能根本解决问题。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民的生活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

收入增加的农民多了。自从中央实施了一系列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以后,农村经济有了极大的改善,农民的生活条件和种粮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重视子女教育的农民多了。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农民手中有了钱后,在后悔自己当年没有学习更多文化的同时,开始考虑如何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关心时事政策的农民多了。现在村子里都安装了电视,农民获得信息渠道大大增加,所以他们对国家政策和实事了解关心也增多了。

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生活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移动电话、计算机开始进入农户家庭,扩大了农户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和渠道,农村居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县镇组织的科技、文艺下乡活动,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四、发现的问题及几点建议。

(一)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农村社会事业建设滞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不足,底子薄、基础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对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

(二)一些想法和几点建议。

1、对促进农村卫生状况的改善提出一些建议:

增加政府对农村公共为生服务的投入;加强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监管;切实降低农村药品价格;推进乡镇卫生院的改革;鼓励农村私人机构的发展;促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农村医疗救助制度。

2、合理规划村舍建设,规范农村房屋建设,加强公共卫生设施与精神文化设施建设,使乡村环境更好更漂亮。尤其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遏制迷信,扭转村风村俗。大力覆盖社会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农村医疗建设。加强农村教育系统建设,多从农民实际出发,针对不同人群有的放矢的做好教育工作。要建立新的农村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切实照顾农村科技人才实实在在的利益。

3、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级要有总体的规划,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发展”原则进行规划,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搞好村镇规划建设。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五、反思与总结。

通过这次社会调查,关注了社会热点,通过走访农户和相关政府部门,初步学会了问卷调查、资料搜集和处理等方法,锻炼了人际交往、口头表达、文字处理等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坚忍不拔和自主探索的精神,也完成了一个有意义的假期,提升了自己的政治觉悟,培养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自己的思考,加上丰富的网络资源,以及一些同学的互相探讨,终于初步形成了这份报告。但是越是细致的投入对农村现状的思考,越是不能平静,因为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问题大于成绩,我们要做的还有太多。解决三农问题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工程,每年中央都要以一号文件的形式予以强调。可见完整的点评农村状况,为农民前途预做设想和安排,或许本来就不是我所能做到的,但是关于我国三农问题的种种讨论和争论则仍将继续。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五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在不断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台的重大惠农政策。重点是帮助农民减轻因患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

自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广开来,到如今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它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广大农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健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搞好新农村合作医疗,是加快连云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就医难,提高农民健康福利工程、爱民和惠民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于20xx年,8月,趁着暑期之余,前往赣榆县沙河镇医院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点亲身实践、调查,切实的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8月1号,吃完早晚,我乘车前往沙河镇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来到沙河镇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管理办公室,得悉来意,刘主任热情的表示欢迎,向我讲述一些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而且,我还查阅了许多的办公室文件,对我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在医疗合作报销点工作,每天我都会遇到许多拿着医疗清单的人前来报销,对此,闲暇之余,我对部分人进行了访问、调查,被访者都笑容满面,直言表示愿意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实惠,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另外,我也遇到不少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对报销补偿兑现不及时,不公平、不透明,有关医疗规定不合理意见很大,也有人抱着“花钱参保,不生病就吃亏了”的态度,因此部分人拒绝参保。经过一周的访问,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大多数人还是对新农村合作医疗持着欢迎的态度,且这个比例在不断上升,参合率稳步提升。由被访者总体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连云港市被广大老百姓欢迎,渐渐地深入民心,农民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农民的关怀。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20xx年赣榆县省级试点县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次年,全市参加人口253万,参合率达到77。8%,发展到20xx年,经过政府的宣传引导,以及受参保带来的实惠吸引,参合率已经高达99.89%,位居江苏省前列。人均筹资水平由20xx年的30元,增加到20xx年的100元,政府补偿由20元增加到70元,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受益程度不断增加。到了20xx年,人均筹资达到150元,政府补偿120元,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卫生部、省政府、省卫生厅的表扬,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调查中了解到,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着不同之处。首先,在补偿模式上不同,市区只保大病,即住院治疗,县里则采取保大加。保小的模式。另外,药品和诊疗目录范围不同,市里采取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规定和诊疗目录,范围大。而县里采用的是《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品种相对较少。最后,在管理方式上不同,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委托人寿保险连云港负责支付业务,而县里在由县镇合管办负责,在医院内设立医疗保险点。

在沙河县医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办公室实践期间,我随着刘主任,也进入过农村调查农民的就医情况,以及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如今,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型的医疗诊所,虽然设施简单,但是村民就医方便,而且不用交付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药费也比医院内便宜许多,大多数农民愿意到村卫生所看病。在卫生所看病,一般都是常见病,为此,政府按照实际出发,采取了“保大+保小”的模式,一些常见病也能看,带着医疗卡看病,当时就能报销哦部分医疗费用,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1、少数人抱着占便宜的心理,平时不愿花钱参保,直到发生大病、需要大笔医疗费时,才跑去要参保,可是已经过了每年的参保期限,于是找人托关系、甚至去医疗报销办公室去大吵大闹,为此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2、由上述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参保率过低,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新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补偿为主,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真正影响农民健康的都是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只保大病,却难以覆盖、惠及多数人的利益。

4、连云港市对不同医院、不同的消费者水平,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补偿,报销的比例还偏低,即使报销了部分,农民还要自付50%——70%,面对昂贵的医疗费,补偿金也是杯水车薪,没有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5、药品种类过低,有一些农村急需的药品都未在报销范围之内。我在报销管理办公室实践时,常遇到农民拿着医疗费用单,询问“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报销却这么少,即使按最低比例也不对啊。”这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无奈的解释,他所用的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而在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却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6、对外出打工和外来打工者的补偿。这些人看病往往报销繁琐,甚至是无法报销,为此有人打工者在得病时,不得不回到家乡就医,以节省医疗费。这些打工者,为了所在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政府应该考虑到农民工的利益。

7、医疗费用补偿操作不透明,也不规范,缺少民主监督,甚至是有关系的可以多报销,没有关系的,就少报销许多。

8、定点医疗报销医院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医生医德,令人堪忧。

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关系农民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关乎连云港市350万的大事。对于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以及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建议:

1、提高财政补偿的标准,加强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保。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药品的品种范围,降低报销的起点。

2、加强和细化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提高透明性,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改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3、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另外,要关注、解决外来劳工和外出打工者的医疗报销程序,争取早日实现联网管理,实现跨市、跨省的新农合报销网络互通,早日实现随时随地的看病报销问题。

最后,我相信,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越来越好,逐渐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康!

最新农村实践调查报告(精选16篇)篇十六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广大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绝大部分农民解决了温饱问题之后,农村的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党领导广大农民进行社会主义实践和改革探索的结果。短短三十年走过的历程让中国感到振奋,让世界感到震惊。但是,我们应当看到,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扩大,相比较而言,虽然农民手中有了余粮,有了可支配的零花钱,可广大农民在整个社会生活中仍然处于弱势,他们在知识构成、经济地位、社会关系、寻找就业机会、子女接受教育、医疗保健、市场竞争等方面仍然处于弱势。长期以来,他们的状况得不到明显的改善,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稳定,影响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摆脱困境是我们当前需要研究的一大课题。为增强学生党员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研究能力,学校开展了六看六想六教育寒假社会实践活动,针对自己本身的特点,我利于业余实践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了一番调查,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见解。

一、农村弱势群体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一群体的状况如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状况如何。如果我们纵向比,确实感到农村的变化可喜,过去的农民完全依附在土地上,面朝黄土背朝天,终日劳作,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了,而且还有不少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过上了小康生活,但是大多数农民仍然仅仅是解决了温饱问题,生存的保障十分脆弱,发展的希望非常渺茫,大部分农民在社会活动中无优势可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里想的千条计,白天还是眼巴巴地看着两亩土地,想不出什么绝招来。农民面对看似无风险的庄稼活,看不到发展的希望,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顺其自然,在温饱线上徘徊。

2、天灾人祸使一些农民生存问题受到危胁。在温饱问题刚刚解决之后,农民应对其他风险的能力还很低,特别是在面对天灾、疾病时,总是显得孤立无助,山东济南市一山区乡某村,有一家因孩子患白血病而将所有积蓄4万元花完,另借亲友2多万元,病还没有治好,在付不起医疗费的情况下,无奈从大医院将孩子拉回家中等待奇迹出现。这个家庭,本来刚刚解决温饱,可因疾病使这个家庭一下子又回到了贫困线以下,若依靠自身力量重新富裕真起来,恐怕十年内没有可能。另外一些农民,因残致贫、因伤致贫,或因养殖业经营不善致贫,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一些农民抵御风险的能力很弱,常常是手足无措,破罐破摔,给农村稳定带来潜在的隐患。

3用新技术,可由于需要投资,且有风险,而不敢去实践,其结果是越贫越胆小,越胆小越贫,形成了恶性循环。

4、观念落后,思想保守,小农意识很浓,影响致富。农民很容易满足,越是落后地区,农民的满足感越强,只要有饭吃,有衣穿,有些零花钱,和以前相比就十分满足了。一个人只要感到满足了,就没有什么进取心了。我走访了不少贫困地区的农民,家中人气很旺,田园气息很浓,可进到屋里,家徒四壁,除几把小凳子和吃饭的方桌子之外其他没有什么东西了。但这些农户显得十分满足,他们围着小桌子一家人招呼呼地喝着糊涂饭,或者与亲朋好友弄两杯劣质酒对饮一番,显得十分惬意。()如果与其谈到今后有什么打算问题,他们会提出一大堆困难,面对困难,有些是无力克服的困难,有些是可能克服的困难,可是无论大小困难,都不愿去克服,目前有吃有喝就行了,况且往前跨一步是要担风险的。

由于惰性思想严重,导致了家庭状况不能有大的改观,即使有了发家致富的机会,也总是持观望态度,不愿去带头往前跑,再加上缺资金,缺技术,缺信息,不少人有畏难情绪,在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下,还是感到躺到南墙根晒太阳好。

二、如何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

农村问题是我们国家整体发展需要解决的大问题,而农村弱势群体,更需要我们去拉他一把,使他们有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给他们提供一个起跑线,让他们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共同去为农村发展做贡献。我通过对不少农村情况的考察,认为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走出困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帮助其理清思路,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自强,自立是关键。在广大农村,我们根据抽样调查,感到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一些因病等致贫的农户,精神一个子垮了下来,面对巨额外债,依靠几亩庄稼,一辈子也还不清,也就是俗话说的躺倒一身泥,起来泥一身,前途没有什么希望,再折腾也没什么结果,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躺着舒服,彻底失去了进取思想。鉴于此,乡村干部要不失进机地给予关怀,帮助其理清思路,找出从新站起来的切入点,帮助其制定近期远期的发展计划,使这些弱势群体看到希望。人有了希望才有信心,才有盼头,才能够坚强地站起来,这是内因,这是弱势群体走出困境的关键。

2、给其必要的扶持,使其能够站立起来。一些弱势群体,在遭受打击之后,完全依靠自身的力量是无法站起来的,我们在帮其理清思路的同时,还要给予必要的扶持,比如资金扶持等,应当把一些特困户登记造册,时刻关注他们的情况,并帮助其联系小额贷款,帮助其寻找项目,帮助其培训技术,使他感受到党的关怀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使他们敢于面对现实,使他们感受到希望就在脚下。这样以来,在乡村的帮助下,才能逐步走出困境。否则纯粹的思想引导是不行的,要双管齐下,要给其提供一个站起来的支点。

3、政策帮扶和农村互助相结合,引导弱势群体走出困境。对一些贫困乡村来讲,财力有限,对农村弱势群体的帮助往往是杯水车薪,难以从根本上奏效。面对这种局面,需要走政策帮扶的路子,并且将政策帮扶与村民互助相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摆脱困境。所谓政策帮扶,要根据特困户的情况给予政策倾斜,比如资金支持和就业帮助等,为他们提供尽快站起来的机会。所谓农村互助,就是动员广大村民伸出援助之手,给特困户的尽可能的帮助,这种帮助可以是无偿的,也可以是有偿的,目的是帮助特困户度过难关。

综上所述,农村弱势群体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群体,他们是我们的兄弟姊妹,他们目前的状况是由于社会分工和历史原因等诸多因素造成的,他们替我们承担了痛苦,所以,关心他们,就等于关心我们自己,农村是整个社会群体的母体,农村弱势群体是母体的一部分,我们要采取一切措施去帮助他们,使他们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只有这样,我们社会才会稳定,经济建设才有后劲,社会各项事业才会健康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够实现。

一调查数据。

概况:

东二分村共有约800口人,住房占地约200亩,耕地1550亩。本村固定资产120万,去年总产值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为3800元。

(一)经济收入状况。

经济收入以经济作物为主,辅以副业如养鸡,养羊,牛,猪。经济作物收入占经济总收入80%。经济作物包括土豆,花生,莜面,玉米。种植面积在200亩左右每亩毛收入一万元左右。

(二)受教育状况。

村民中有30%受过初等教育、3%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三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8岁,但有50%的孩子九岁才开始上学。

(三)生活状况。

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以下。

二下乡感悟。

(一)我看农村教育。

人们在形容农村的教育状况时总是用适龄儿童入学率低、失学率高、教育状况落后等短语一言概之。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误导读者进入边远地区人们不重视教育这一误区。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越是贫穷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让我们来看一组调查结果,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楚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当问及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像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

(二)我为乡亲献计策。

11能在宣传东二分村成功的经验的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在村庄规划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户户大门口,极大地方便了村民,这可能是我国农村规划之创举,大有为之大力宣传的必要。

经济发展方面,农业往立体结构方向发展。注意了抓好经济作物和加大力度发展高效田的同时保持粮食产量。此举既保证了村民粮食自给,又增加了经济收入。

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民朴素民风,村里还制定了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保证了村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时,他们却没有止步不前,而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为此,我们同父老乡亲们一同探索前进的路。

12乡亲们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厂,把自己生产的莜面加工成成品再销售出去,以获得更高的利润。然而另一方面领导们却考虑着要承当巨大投资风险,基于此,他们的梦想迟迟没有实现。现今,农村收入不高,集体基金有限,承当风险能力极小,在如此现状下,村领导们当然是不敢贸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败了却无颜面对乡亲父老。的确,暂不说基地太小而带来的原材料供应不足和技术问题,就连产品销售渠道也够戗。不过,在现有条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运转周期短的小型企业(如生产洗涤用品的企业)倒是比较可行的。

现在,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经济作物和种高效田。高效田是给外国公司制种,公司提供种子和技术指导,并负责回收种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劳力。通过这条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较之下,这是迄今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为此,加大宣传,极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资,发展高效田,是东二分村近几年致富的首选之路。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薄弱,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时,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就那短短的三天,我和周家村结下了不解的情节,或许就像大家所说的,她成为了我的第二故乡,在以后的生活中,她会永远让我牵挂。有时候我想,一个人也许就为某种情感而活,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养我者、我养者;爱我者、我爱者,这也许就是一个人活着的理由。东二分村的乡亲啊!我将在城市的一角永远地为你们而活、而努力。

(三)三下乡的意义。大学生参与三下乡活动,是当年五四青年开创的走向社会,深入民众光荣传统的延续,是我们知识分子同工农群众相结合、教育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一贯方针在新时期的集中体现,是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北大百年校庆讲话中提出的四个统一的具体行动,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将自身价值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必由之路。

14的之一。

抓住有利时机参与各种形式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对于引导我们按照江泽民同志得出的四个统一的要求,把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自觉走与实践相结合、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努力缩短成长与社会需要之间的距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最需要的地方去见世面,长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了解国情。我们出生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成长在邓小平理论不断发展的年代,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单从课堂上是难以得到的。因此我们必须走向社会,深入农村,了解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的现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实践中深化对邓小平理论的理解,深化对改革开放的理解。

15地,贴近农民的心,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

大学生三下乡,有利于增长才干。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历来是青年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磨练意志,砥砺品格,把学得的知识用于实践,在实践中继续学习提高,才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实践以充分证明,社会实践促进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无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

||||。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初一寒假寒假趣事范文(15篇)

    优秀作文不拘泥于表面的美化,而是能够真实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思想。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示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启发。去公园划船,正月初一那天,天气晴朗,万

    2023年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实用16篇)

    教学计划的有效执行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密切配合和良好的沟通。如果你对教学计划的编写还有一些困惑,不妨看看下面这篇范文,或许可以解决你的问题。教学目标:1、让学生

    2023年高中生开学第一周(优秀19篇)

    阅读优秀作文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以下是一些写作大师的经典语句和优秀作品的片段,与大家分享。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过得快,一

    2023年幼儿园中班健康说课稿注意安全(模板21篇)

    在幼儿园中班,孩子们开始逐渐养成自己的学习习惯,培养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幼儿园中班的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

    最新建筑工程造价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分钟(通用21篇)

    定期进行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工作亮点和不足之处,从而更好地进行下一个月的工作计划。看看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思路和启发。时光荏苒,岁月

    最新组织生活会存在问题原因剖析(汇总22篇)

    范文范本是学习和借鉴的好帮手,可以提供给读者一种模板,引导他们进行写作。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创意。开展机关思想作风整

    最新在老干部大学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稿(热门20篇)

    开学典礼是为了鼓励学生们在新学期中积极学习和参与各种活动。开学典礼是学校为了欢迎新生、激励学生学习的一项重要活动。如何在开学典礼上表达自己对学校的热爱与期待,展

    2023年假如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范文(18篇)

    通过教学计划,教师可以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优秀的教学计划案例,希望能够给各位教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的经验。

    质量部员工个人工作总结与计划(专业13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为自己提供改进的方向和目标。为了更好地展示月工作总结的形式和内容,以下是一些典型案例供大家阅读。

    全力以赴备战演讲稿范文(19篇)

    演讲稿的打稿要注意排版整齐、格式规范,以方便演讲时的读稿和观看。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篇成功的演讲稿范文,看看如何通过语言和表达来影响、感染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