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

时间:2023-11-19 作者:飞雪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

通过撰写调查报告,我们可以展示自己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请大家注意,以下调查报告范文只供参考,具体的撰写方式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一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推进,困境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此次调研主要以铜山办事处17名困境儿童为调查对象,通过深入了解他们各方面状况,分析影响他们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进而为政府决策提出一些建议和改善意见。

1、家庭人口状况。在被调查的困境儿童家庭中,单亲家庭4个,孤儿6个,家庭人口不全的情况占59%,超过八成的困境儿童靠隔代抚养,甚至有部分只能由同辈的兄妹抚养,缺乏父母照顾和亲情呵护。

2、家庭收入情况。困境儿童家庭大多贫困,主要是通过在家务农、饲养牲畜维持生计,部分家庭父母在外做散工,近六成家庭须申请办、村委等相关组织的救助,家庭人均收入普遍偏低。

3、在校学习情况。困境儿童中学龄前儿童有6个,正在上学的儿童有11个,最大的14岁,最小的2岁。由于大部分困境儿童家庭父母忙于工作,与子女相处交流沟通时间较少,没时间督促和辅导子女学习,对孩子的关爱不足,困境儿童平时在家里也要帮忙做家务或部分农活,放在学习上的精力较少,表现为学习比较消极被动,学习成绩大多居于中下游。

1、生活贫困。我办困境儿童大多为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儿童或孤儿,家中只有一方劳动力或完全丧失了劳动力,家庭经济条件贫困,家庭经济主要靠在家务农、社会捐助和政府补贴。家庭贫困一定程度上给困境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上带来了一些影响,而儿童时期正是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家庭贫困甚至影响到了困境儿童的身体健康。

2、学习消极。家长的教育能力与孩子教育需求之间成正比。外出务工的家长忙于打工,在家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忙于操持家务,都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需求、兴趣、交往、困惑等关注极少,不能及时、充分地给予他们精神上的支持和知识上的解答,导致了一些困境儿童学习成绩跟不上。而困境儿童因家庭环境常分散学习精力,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学习跟不上,可能产生厌学情绪。

3、亲情缺失。困境儿童的抚养监护大多是隔代监护和上代监护两种。在隔代监护中,监护人多数是祖辈,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当代不合拍,极易与孩子形成心理隔阂,不利于彼此间的沟通;而在上代监护中,父母为改善生活不得不外出务工,在经济收入与子女取舍中,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很少过问,使得困境儿童缺乏对外部世界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1、助推社会支持帮扶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多部门衔接联动长效机制,加强对关爱困境儿童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对困境儿童的关爱意识。推动“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一对一的帮扶活动,切实在物质、学习和心理等方面给予困境儿童帮助。政府进一步完善救困帮扶政策,加大对困境儿童的扶助力度,对符合条件的贫、病、孤、残留守儿童,依照法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对正在上学的困境儿童实行助学资助。支持鼓励发展关爱困境儿童公益社会组织,积极探索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延伸服务手段和服务领域的有效办法,为困境儿童提供高水平的帮扶体系。

2、构建心灵健康服务工程。成立心理辅导中心,为每个困境儿童建档立案,关注困境儿童动态,采用短信、电话关心困境儿童,不定期走入困境儿童家庭,了解困境儿童的学习状态,知晓困境儿童的生活状况,及时给困境儿童进行心理疏导。建立“网络连心”服务站,利用语音、视频方式,让困境儿童与在外的亲人沟通,搭起倾听心里话的桥梁,通过温馨平等的对话交流满足困境儿童对亲情的心理需求,把亲情关怀服务工作常态化、系统化。

3、搭建学习生活引导桥梁。依托芍药花巾帼志愿者协会,联合教育、民政、学校、村委会等部门,联系高校大学生、邻里、“爱心父母”、“社会妈妈”等人员,组建一支长期稳定的爱心志愿者队伍,从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健康保健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帮扶,在“生活上关心、学习上关注、情感上关爱”困境儿童,让他们健康成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儿活动,如开展公益活动为其创造参加社会实践的机会,开展体谅父母的辅导活动,开展游戏、学习小组等轻松活动创造机会让困境儿童与普通儿童交流,确保所有困境儿童都能拥有一个平安、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二

为了解掌握我省家庭节能减排情况,进一步推动家庭节能减排社区行动深入开展,20xx年,省妇联在全省发放**省家庭节能减排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一、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基本行为方面。

1、部分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知道的不多。15、3%的人不清楚“家用的洗衣粉应当是无磷的”,9、6%的人不知道“要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6、7%的人不知道“我国是缺水国家”。正是由于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的缺乏,导致行动上的浪费和污染。

2、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35、1%的人“没有开始使用布袋子”,32、3%的人做不到“到距离不远的地方办事、购物以步代车”,39、3%的家庭“没有使用节水型座便器”,24、1%的人“到饭店不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6、6%的人“不用电器时没有随手拔掉电源的习惯”,16、2%的人“做不到循环用水”,15、2%的人“在家里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到单位却做不到”,11、6%的人“在饭店做不到‘吃不了,兜着走’”,、5%的家庭“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使用空调”。

(二)思想观念方面。

1、大多数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基本上形成共识。从调查中我们看出95、4%的人认识到“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实施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91、9%的人“反对浪费”,认为“有钱也不应该浪费”,92、2%的人认为“节能减排是美德”,92、4%的人赞成“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78%的人鄙视“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的行为,78、7%的人知道“过度包装的危害”,75、2%的人认为“发展不应该以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为代价”,大多数人在购买家用电器时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和环保”。

2、极少数人认为节能减排不重要。有24、8%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必过多计较”,还有22%的人说“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很正常,“人活一世要能挣会花,让人看着过节俭生活,很没面子”,5、7%的人说“我有钱,不在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他们不知道水电气、木材等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是在支付子孙后代的财产,即使有钱也无权随便浪费。由此可见一些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二、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和个别人素质不高。对“你认为解决家庭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在哪”一题的回答,依次是“观念、素质、生活习惯”问题,可见影响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素质和生活习惯问题。不少人头脑中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多使用、浪费点资源没啥”,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节能减排意识,因此行动上也不可能时常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一些人仍认为节俭会让人看不起,很没“面子”,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有意浪费,以此炫耀自己。

2、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之所以出现一些人不节能减排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一是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宣传不够。虽然大多数人都树立了家庭节能减排意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浪费不了多少钱”,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还认识不清,认为节能减排离自己很远,不关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二是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我们发现,有些人想节能减排,只是不知道如何做才好,缺乏节能减排的知识和技巧,需要具体指导。三是家庭节能减排宣传还存在地区之间、社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有的地方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覆盖面较小。

3、家庭节能减排产品开发推广有待加强。一些家庭成员节能减排意识很强,也想切实通过生活中的节能减排为自己节省开支,为社会减少污染和浪费,但买不到或不知到哪里去买节能减排的产品,如节水型水龙头、节电型电器、节能型燃气灶等。有关部门应对已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如在家庭中倡导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无磷洗衣粉、在全社会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等。目前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在宣传和实施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推广使用系统。

三、对策与建议。

此次调查从总体可以看出,家庭节能减排工作刚刚开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些方面还应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1、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一要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板报、宣传手册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二要加大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减排知识和技巧,把家庭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三要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要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特别是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和观念展开批评,对严重的案例予以曝光。四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及相关知识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节能是美德健康要环保”的新理念。

2、制定实施各种家庭节能减排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活动。二是组织和发动广大科技人员研发一批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等方面的新技术和产品,并广泛推广和使用。三是减少直至杜绝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四是实行垃圾分类、废水利用等。五是在设计建设各类小区时安装太阳能装置等。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三

一、调查背景经过调查长沙市清洁工发现,98%的清洁工来自农村,他们是进城务工者,以农民工的身份生活工作在城市,清洁工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其他行业的农民工是很相似的。据有关方面测算,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农民工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农民工面临的问题十分突出,主要是:工资偏低;劳动时间长,安全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职业病和工伤事故多;培训就业、子女上学、生活居住等方面也存在诸多困难,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这些问题引发了不少社会矛盾和纠纷。农民工处于中国社会的底层。他们干的是城里人不愿干的最苦最累最脏最险的工作,工作时间最长,获得报酬最低。从事行业主要是: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工种。在城市,他们受到社会的排斥和歧视,被限制和禁止从事某些职业,根本没有享受任何基本的国民待遇和子女接受平等义务教育的权利。

二、调查方法。

(一)调查主要是通过问卷法和访问法两种形式。

1、用事先做好的问卷搜集清洁工的一些基本信息,由于清洁工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所以做问卷是一对一的方式,这会比较准确,并且问卷的回收率是100%。

2、访问法是与问卷法同时使用的。在做问卷的同时,访问者通过与清洁工的谈话,可以更深入和更详细的了解清洁工的情况,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

(二)调查范围和数。

1、走访清洁工的范围定在长沙市的雨花区、岳麓区、天心区、芙蓉区四个行政区的马路或街道,还有长沙市内的一些小区、学校、酒店和医院。

数量8人26人14人2人1人9人17人6人10人6人32人。

18人。

项目家庭人口赡养老人籍贯。

2口3口4口4口以上0个1个2个3个4个本地。

外地。

数量4人13人10人23人13人13人20人1人3人1人。

49人。

项目住房面积住房来源。

住房环境。

一般。

较好。

数量9人29人2人10人38人2人8人2人22人。

26人。

2人。

项目做清洁工多久日工作时长。

休息日。

工作对身体影响。

1年以下1~2年2~3年3年以上8~10h10~12h12h以上有。

没有。

没有。

数量17人5人6人22人18人4人28人6人。

44人。

22人。

28。

说明:其中的项目个人工资有8人的月工资在1100元以上,但是他们的工作时间在13个小时以上;项目配偶工资中有10个人显示是没有的,原因是没有配偶和配偶是女性在家务农,配偶月工资在1100元以上的共有10人,这10人同样是农民工(多为男性);马路清洁工夫妻很多,所占比例约为70%;有76%清洁工的住房是出租的,他们每个月的房租水电费在250~400元。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从农村进入城市。

1、由调查数据可以看出,98%的清洁工来自于农村,属于外地人,并且发现马路清洁工有很多来自于湖北荆州,其他还有来自益阳、株洲、邵阳、湘潭、常德、衡阳的。

清洁工群体大多是60、70年代的人,受到的教育很少,其中小学和没读过书的占了34人,有14人是初中学历,但基本没有读完初中。他们的年龄偏大,41岁以上的人有40个。51岁以上的人有16个,他们做这项工作是为了当前的生活和日后的养老。由于他们年龄大,文化水平低,自身没有一些特长技能,为了生活,只能选择这份工作。在务工的过程中,他们面对困难和不满,不懂得如何去保护自己和解决问题。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由于制度、市场及个人的原因,被都市边缘化了,农民工把自己贡献给了城市,反而被城市远离了。

2、解决生存问题是他们进城务工的最重要原因。现在,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是不能够维持一个家庭生活的,当前农民工进城数量增多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情况。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投入要大于产出,就算是有一定收入,但以现在简单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根本不能足够供应一个家庭的需求。因为除了生活费,还会有医药费、教育费、赡养费等等。被访问的清洁工中有37人需要赡养老人,有23人要为孩子提供教育费,有将近一半的人需要赡养和抚养。并且清洁工子女受到的教育不是很好,有20人的子女已经弃学外出打工。所以,解决“三农”问题对于清洁工或者农民工来说十分重要。

(二)清洁工的工作情况。

1、清洁工签合同的意识十分薄弱。50名清洁工中只有32人签了合同,虽说签了合同,但他们对于合同中的条款并不清楚,他们认为只要能拿到工资就可以。马路清洁工,基本每年都要签一次合同,这意味着可以随时走,可以随时换人。民政学院清洁工工资850元,但物业公司会在每月工资中扣除5元作为防洪费。

2、数据显示,做清洁工工作3年以上的人有22人,其中有长达6年、8年、往年的;2~3年的有11人;1年及以下的有17人。马路清洁工做的时间比较长,酒店、小区、学校里的清洁工流动性较大。认为清洁工这份工作对自己身体健康有影响的有22人,感觉没有影响的有28人,感觉有影响的所做清洁工工作时间比较长。可以看出,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差,每天呼吸的是汽车尾气和垃圾腐臭味,每天都重复同样的动作,恨容易患上职业病,不过他们的健康意识较弱。

3、在不同地点工作的清洁工,他们的工作制度也有所不同。马路清洁工主要是轮流换班工作,这样工作的多为夫妻,每人的工作时间8小时。也可以从早上一直工作到晚上,时间总共15小时。从上面表格也可以可以看出,清洁工的工作时间较长。他们的工作量也很大,主要是清扫范围大,清扫的垃圾多。每月有3天休息日的有6人,他们在酒店和小区工作。其他44人从没有休息日,就是在法定节假日也要照常工作,他们没有休闲和娱乐的时间。城市的消费很高,生活费对他们来说也是个重担。对于清洁工这份工作,有34人想换,16人不想换。他们的回答比较犹豫,因为他们感到自身年纪大,而且没有特长技能,不能去做其他工作,只能安于现状。对于年龄偏大、学历较低、技术比较单一的清洁工来说,他们没有机会进入主导产业中去,也没有进入稳定就业体制中的可能。他们缺少福利和社会保障,收入的单薄和社会保障的缺失使清洁工在看病、子女教育、住房等问题上无能为力。

4、清洁工的工资待遇。他们个人月工资分布集中在700~900元,有33人;500~700元,有4人,还没有达到长沙市最低工资标准800元;其中工资在1100元以上的清洁工,他们的工作时长在13小时以上,工资在700~900元的工作时长也有在13小时以上的。由于他们的工作时长有差别,为了准确性,所以不能用平均工资来衡量清洁工的工资。从工资和工作时长来看,他们的工资水平低,工作量大,工作制度很不合理。上面表格已经说明清洁工配偶的工资,从和夫妻二人的工资,他们每月收入在1540元左右,这笔钱要用在生活费、抚养和赡养费、教育费等各方面。马路清洁工每年都有年终奖,去年是800元,而今年减少到600元。平时检查人员看到某处不干净也会扣罚工资,并会批评。清洁工会对络绎不绝的路人制造的垃圾感到苦恼,但环卫所的管理人员并不理解清洁工的辛苦。马路清洁工只有意外保险,小区、医院、学校里面的清洁工没有任何保险。不过,酒店的福利待遇会稍微好些。

四、结论与建议。

清洁工是农民工大军中的一部分,与其它行业中的农民工境遇相似,但也有所不同,存在于他们身上的困难和不公平待遇更加地明显。不论是从住房、工资待遇,还是从保险、福利、保障等个层面来说,他们持续遭受歧视和不公平。

从农村到城市,在城乡二元体制下,清洁工这个群体在夹缝中谋求生存。我认为,二元体制问题的解决会缓和城乡之间潜在的矛盾,但最终不能解决问题。消除城乡二元体制,还不足以消除农民进城和加速城镇化的体制障碍。若要解决农民工问题,关键是要解决好“三农”问题。三农指农村、农业和农民;而三农问题则特指中国大陆的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和农民问题从而产生的社会问题,包括贫富悬殊及流动人口等。目前的解决办法有:城镇化、减税、政府措施、支持政策、农村金融改革、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等。农民工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是很重要的,他们做了极大的贡献,城市不能少了农民工的身影。若是“三农”问题解决了,城市的农民工必定会减少,也就会出现农民工供不应求的局面,这样的话农民工的身价自然而然的就会提高,他们也会享受到更好的待遇、更多的权益。

弱势群体没有后台的支持,他们不敢说话。我们在访问中了解到,天心区的清洁工不太配合我们的访问,他们害怕受到批评,害怕丢了工作。在雨花区有个案例:一位清洁工到潇湘晨报寻求帮助,这件事反而被环卫所的领导知道了。最后,问题没有解决,反而惹了一身祸。现在,大陆媒体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只限于表面文章,没有做到实处。

对于不同类型的农民工,应该从实际出发,有针对性的解决他们的问题,比如清洁工。往年国务院曾经下发《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往]5号),提出要优先解决农民工问题。从清洁工身上我们看到了城乡差距,我们不能把这个问题的缩影忽略掉,而是要把它放大。教育水平的差距,工资福利的差距,住房的问题,医疗保险的问题,户籍制度给农民工给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因为这些问题的产生让农民工没有得到应有的权益。

现在看来,清洁工这份工作是很卑微的,是底层的。体面劳动不是高人一等的劳动,不意味着时尚的衣着与公文包,体面劳动是有保障、安全条件下的生产性工作,可以让一个人有能力使自己及家庭在尊严中生存与发展。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有着鲜明的指向,那就是要消除种。种不符合体面劳动的做法和现象。体面劳动的实质,就是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有保障的平等就业机会。从这样的理念出发,公众就发出了体面劳动离我们有多远的声音,追问如何实现体面劳动,就成为题中应有之意。国际劳工组织定义的体面劳动是指,在促进男女在自由、公平、安全和具备人格尊严的条件下,获得体面的、生产性的可持续工作机会,其核心是促进实现工作中的权利、就业平等、社会保护和社会对话。这对于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实现体面劳动还要走很长的路,面对种。种会情况,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

清洁工基本没有社会保障,这对于他们十分不利。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该坚持保险与福利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这样既可以使部分老年人、低收入人群、贫困人口在缴费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得到基本生活保障,又可以是中等收入人群履行相应的缴费义务。对于清洁工这类弱势群体,我们不能羊毛出在羊身上。城市生活费用大体是依据城市中初级劳动市场的劳动力价格确定的,清洁工在城市的定居意味着以低端收入承担城市的生活费用。关注农民工问题不仅是要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改善他们的社会地位,其中关键就是解决户籍制度带来的权力差别。

参考文献:姜进日,《农民工医保,路在何方》,中国社会保障,往年第5期80页。

朱四倍,《体面劳动离我们有多远》,今日中国论坛,往年第5期43页。

刘洪请,《进城农民工态势分析》,中国社会保障,往年第4期10页。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四

研究目标:

本研究的基本目标是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的假期生活状况,并对当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总结,从中挖掘出当代大学生假期生活状况的共性。并以此为基础,剖析现象成因,找到问题所在,提出相应的建议,引导大学生科学安排假期时间。根据以上的基本目标,具体目标如下:

2、在找出普遍性问题的基础之上,进行深入剖析,探究产生现象的原因。

研究内容:基于以上研究目标,本文拟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

第一部分:当代大学生假期的实际生活状况。

1、当代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情况的调查。

2、统计、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第二部分:个案访谈,典型案例分析。

1、选择出两个个案进行访谈研究,从不同角度对个案进行重点调查。

2、纪录访谈,深入分析,形成访谈报告。

第三部分:从各个角度分析现象,剖析问题成因。

1、根据已有的数据结果,进行深层次的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

2、联系当今青少年成长中所存在的问题,寻求大学生假期实际生活状况背后的。

3、总结分析结果。

第四部分:研究结论与提出建议。

1、归纳研究结果。

2、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规划的几点建议。

3、提出对于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几点希望。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类别的大学生中广泛发放问卷,对具有突出特点的个案进行深入访谈。随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本课题的总结和讨论,并形成最终的科研报告。

调查时间:

20xx年3月17日至20xx年3月31日。

问卷构成:

本次问卷由十一道客观题,两道主观题构成。问卷分别从对于假期生活的感受,假期主要活动,对于假期学习、打工的看法,假期同父母的交流以及长期规划对于假期的影响这几方面考察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的生活状况。

问卷发放情况: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60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此次问卷调查范围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涿州校区,问卷发放分布于大一、大二,专业分布很广。其中大一被调查者人数占到总人数的52.6%,大二则占到47.4%,在被调查者中有14%的同学属于贫困生。

结果及分析:

通过分析问卷调查的各项数据,本调查小组总结出以下几种现象:

1、我校多数大学生并未形成学习的习惯,假期的主要活动大多以睡觉,看电视等休闲娱乐活动为主。

在对于假期学习的态度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45.6%的被调查者觉得虽然学习很重要,但没有了考试压力就不想学习,另外还有26%的同学觉得假期就应该最大程度的放松,可以暂时不学习,而选择学习很重要,假期也要抓紧学习的只占到被调查者的15%。而在选择自己假期的主要活动时,排名前三的选项分别是看电视(22%)、睡觉(18%)、上网(16%)。大多数的同学都觉得没有了考试的压力、学校的氛围,也就没有了学习的动力,假期中不想学习、只想睡觉上网也就成为了大学生中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这反映出我校大学生并没有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在大多数同学的眼中只是作为一名学生所应该完成的任务,终身学习,时刻学习的理念并没有贯彻于每一个当代大学生。

2、我校大学生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对于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的意愿较高,接触社会的主动性大。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1%的被调查者认为假期外出打工是大学生接触社会、提升自身能力的良好途径,而在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内容的也占到了22.5%。这说明同学们都认识到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与残酷性,也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自身社会实践能力的不足,并愿意在假期中参与一些实践活动,为自己今后步入社会做好准备。

3、我校多数大学生存在着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等问题,并对同学们假期生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大部分的被调查者都具有很高的接触社会,进行社会实践的意愿,但也有很多人表明自己在假期中没有了压力就不想学习。在对于假期计划地制定以及实施状况的调查中我们发现选择制定计划但没有实施的同学所占比例最大,达到57.9%。这些调查结果都表明了我校大学生惰性大,自控能力差的问题。很多同学原本对于假期有着非常充实而有意义的设想,但放假回家后却并没有实现,这其中自身的原因是主要的因素。很多同学回到家中就开始过度放松自己,懒得出门,懒得学习,呆在家中则只是睡觉、上网、看电视,再加上家长对于上了大学,放假归来的孩子管教的减少,更是滋长了大学生的惰性。而自制能力差也成为了我校大学生假期生活较为混乱,空洞的一个重要原因。管不住自己,忍不住要上网,看电视,以至于将假期开始前所制定的学习和工作计划完全打乱。由于惰性和自制力差,同学们的假期开始陷入毫无克制的睡觉,看电视,上网之中。

4、大学生心理趋于成熟,更加注重同父母的沟通,同父母的沟通也更加顺畅。

在对于大学生假期同父母交流频率这一问题的调查中,有45.6%的同学选择假期时同父母经常谈心,38.6%的'同学选择假期中偶尔和父母谈心,只有15.8%的同学选择几乎没有在假期中和父母谈过心。在被调查者中68%的同学觉得自己同父母的关系如同朋友一般交流无障碍。同初高中生的叛逆心理相比,绝大多数的大学生同父母的关系都较为融洽,这表明进入大学后,同学们的心理都逐渐趋于成熟,开始逐渐认识到父母的辛苦,由于远离家庭独自生活,大学生们也意识到应该珍惜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多与他们谈心、交流以消除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自己的假期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父母的影响,占到了被调查者的59.6%。父母对同学们的假期生活有一定的影响,在调查过程中通过询问调查者和总结自己的假期生活我们发现父母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父母所具有的生活习惯、传统思想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影响。

5、多数被调查者对自己的未来发展方向并不明确,这也对他们的假期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是否有一个较长期的计划这一问题多数人都选择了没有,占到被调查者的54%。多数同学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还是比较迷茫,这也使得他们的假期很难起到为自己未来规划作准备的目的。这也使得大学生假期生活缺乏了学习和实践的动力,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大学生假期乏味的生活状况的形成。

6、贫困生的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相对较高,假期充实度也相对较高。

在被调查的贫困生中有50%的同学觉得自己的假期生活充实而有意义,这一比例大大超过了其他的被调查者,而选择假期计划中以打工或参与社会工作为主要活动的也占到了42.9%。这表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假期满意程度普遍较高,这表明了贫困大学生对于假期的时间安排更为合理,大多数的贫困大学生觉得在假期应该外出打工实践,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睡觉、上网、看电视之中。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五

为了解xx县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国家统计局铜鼓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专题调研,在全县随机抽取10户低收入家庭(城镇4户,农村6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进村(居)委会了解、整体观察、与居民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当前的实际困难、获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诉求等情况,旨在如实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实际情况,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对策建议。

1.人口和劳动力情况。被调查的10户样本户主平均年龄52.5岁,最大的75岁,最小38岁;总人口39人,户均3.9人,60岁以上人口9人,在校学生12人;劳动年龄内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临时或无固定就业人口12人,户均仅1.2人。

2.居住情况。10户样本户户均住房面积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镇户均61.5平方米,农村户均121平方米,;从房屋看,自有住房8户(其中1户为兄弟赠送),租赁、安置公房各1户;从建筑年代看,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筑的老房屋4户,80―90年代建筑的5户,近年建筑的1户;从结构看,土坯房3户,砖瓦结构4户,砖混结构3户。

3.经营土地情况。4户城镇居民无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积;6户农村居民承包耕地25亩,户均4.17亩,实际经营耕地的只有3户共13亩,其他因无劳动力转包他人耕作;6户经营山地81亩,户均13.5亩。

总的来说,低收入家庭困难因素主要是因病或伤残以及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下岗失业或无稳定就业,导致无收入,此外就是因病因突发事故致贫。从10户样本户情况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户主;因意外事故受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其中5人为户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无子女赡养的老年户1户2人。

城镇低收入居民中,由企业改制下岗职工6人,下岗职工年龄都在50岁左右,再就业比较困难,基本都是从事临时性的务工,有的因工伤或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伤残,不能从事重的体力劳动,无固定就业,报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压力大,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显得十分困难。

农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贫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突发事件导致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失去了家庭经营或务工的主力而致贫,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长期负担高昂的费用而致贫,三是年迈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发生灾害性事故致贫的情况。

家庭经营情况。城镇低收入家庭没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从事任何的二三产业经营,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则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务工,一种是受雇于个体户,获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报酬,另一种是自由择业,在自发劳务市场从事劳务性服务,如三轮车、建筑小工、临时雇工等,获得不固定的劳务报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没有经营非农产业,或多或少有些农业经营,低收入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无法耕种,也仅有一部分是自家经营,但主要还是靠雇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农户则进行转包,收取每亩100斤稻谷的租金;山地面积资源不足,经营效益低;农村家庭都自行生产一些蔬菜,或饲养少量的家禽,以满足生活需要,以此来减轻生活压力。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六

凡是在绍兴生活一段时间后,就会经常听到“酱缸”、“染缸”、“酒缸”三个专用名词,那是因为这三口缸在绍兴自古就有,而且对绍兴的经济发展有着很大的贡献,这是好事,但在这三口缸的背后,却也给生活在绍兴的老百姓带来了烦恼。大家都知道,这三口缸那可是长年累月在排放着污水,听长辈们说,以前的河道、池水随着这三口缸的增加清澈度在下降,甚至有的地方水面上一下子会浮上来很多死鱼,散发出臭气,人们常常为用水的事情犯愁。这就是三口缸造成的后果,它们所生成的污水被排放到河道、水池,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而现在只要我们到环城河,城市的小河边去走一走,却会发现并没有像大人们说的这种情况,在环城河两边绿草如茵,河面上船来船往,有时还会出现一、二只游轮,游轮上的人们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欣赏着环城河两岸的风光。到了夏天,还会有人在河里游泳;城市内的小河边也风光如画,夏天的傍晚,人们都会三三两两坐在小河边乘凉;到农村去瞧一瞧,也是河道清澈,水面上的漂浮物很少看到。

带着这些问题,由爸爸安排,我对本地的印染厂进行了调查,听爸爸说,现在绍兴的染缸最多,只要你搞清楚了这染缸是如何在运作的,其他的二口缸的情况也就能想像得到了。

印染厂座落在绍兴县柯北经济开发区内,听厂里的叔叔介绍,这家厂主要是以加工为主,就是人家将白坯布运来,根据要求,由他们对白坯布进行染色。这家厂现在有染缸218只,染色能力每天达到80--100万米。这在绍兴县同类厂家中是属于规模较大的企业了,它日用水量为120xx-15000吨之间,据介绍,这120xx吨--15000吨清水经过厂区内每道工序后,将会产生数量基本相同的工业废水。这样首先排除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染缸在运转时仍有废水产生。那么这些产生的废水是怎么样的呢?是不是也像以前那样是污水呢?随着水流动的方向,我一道工序一道工序进行参观。最后,我们来到了这家厂最背后的一个建筑物附近,刚到那儿,迎面而来的是一股刺鼻的气味,这在车间里是没有的,就在我捂住鼻子的时候,陪同我们的叔叔就对我介绍,这是他们全厂工业废水的集中区,由于白坯布在染色过程中需要添加各种颜料,这些颜料混合在一起,就会出现化学反应,这样就造成了废水,而且这些废水带有毒素,因此,必须要把这些污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他们把这个处理区叫中水回用处理站,是花了20xx多万元才建造起来的一个污水处理系统。当接近这个中水回用处理站,走近一瞧,只见通到污水处理站的管道里涌出来的污水有橙色的、红色的、黑色的,真可以说是五颜六色,异味阵阵不断,可见这样的水要是排到江河、水池中,那会是怎样的结果了。据介绍,他们把染缸产生的污水用管道吸到这个处理站里,由工作人员对污水进行检测后,加入一定量的化学药水进行系统处理,把一部分污水转化为工业用水,可以继续回用,剩下的就通过环境保护局抽样检查后,如达到相应的标准,就由总管道排放到在绍兴滨海的污水处理总站进行处理。现在绍兴县的每家印染厂都是按照环保局的要求在厂内先进行污水处理,达到一定排放标准后才可以进入滨海污水处理总站的管网,如果有厂家偷偷排放,把污水排到河道,那将会得到严厉的处罚,甚至会关闭工厂,国家有这样的政策在,难怪印染厂不敢往江河、水池中排放污水了。

从柯北工业开发区到滨海污水处理总站坐车大约二十分钟时间,进入大门,迎面看到的是一排排柳树,绿叶成荫,路面干净整洁,过了一会儿,在我的眼球里出现了几个又高又大的圆形建筑物,它们是用水泥制作的,周围还有护栏,如果要上去,得通过小梯子爬上去。车在污水处理总站里面转了一圈,除了看到的几个建筑物和办公楼,其余都种植着树木,如果不早先说明,我还以为这儿是公园呢。下车后,我就接连问来接待我们的一位叔叔好几个问题,总算搞明白了,原来那几个又高又大的圆形建筑物是用来储蓄绍兴有污水排放的各厂家所排放的污水的,通过化学处理、使污水中固体物沉淀下来,然后把水再排放到另一个水池中,再进行处理,这样一道道下来,需要通过四次处理,最终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把处理后的水排到钱塘江水系里去,同时对沉淀物定期用专用设备进行处理。这一系列操作基本都是用电脑控制操作。后来也了解到,这个污水处理总站现有的设备每天能处理80万吨工业污水,建造费高达十几亿,有这么庞大的处理能力,这在全国也是位居第一的。

经过调查,发现:现在的印染厂环保意识非常高,他们都花了大量的财力建造了自己的中水回用处理站,据相关数据反映,平均每个印染厂花费在环保上的费用就达300万元以上,虽然一次性投入比较大,但对将来有很大的益处,这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印染厂自身用水费用,而且也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国家对于环境保护也高度重视,出台了环保法规,当地的环保部门也进行实地检查监管,对有违反环保法规的厂家进行处罚,难怪我们现在的江河、水池变得清澈了呢!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相信我们的生活质量会变得越来越高!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七

为了解掌握我省家庭节能减排情况,进一步推动家庭节能减排社区行动深入开展,20**年,省妇联在全省发放**省家庭节能减排调查问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为100%。

一、基本情况及问题。

(一)基本行为方面。

1、部分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知道的不多。15、3%的人不清楚“家用的.洗衣粉应当是无磷的”,9、6%的人不知道“要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6、7%的人不知道“我国是缺水国家”。正是由于节能减排相关知识的缺乏,导致行动上的浪费和污染。

2、相当一部分人还没有养成节能减排的习惯。35、1%的人“没有开始使用布袋子”,32、3%的人做不到“到距离不远的地方办事、购物以步代车”,39、3%的家庭“没有使用节水型座便器”,24、1%的人“到饭店不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26、6%的人“不用电器时没有随手拔掉电源的习惯”,16、2%的人“做不到循环用水”,15、2%的人“在家里节水节电节约纸张,到单位却做不到”,11、6%的人“在饭店做不到‘吃不了,兜着走’”,**、5%的家庭“一年四季基本上都在使用空调”。

(二)思想观念方面。

1、大多数家庭成员对节能减排基本上形成共识。从调查中我们看出95、4%的人认识到“我国资源相对不足,人均资源的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所以实施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的得力之举”,91、9%的人“反对浪费”,认为“有钱也不应该浪费”,92、2%的人认为“节能减排是美德”,92、4%的人赞成“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78%的人鄙视“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的行为,78、7%的人知道“过度包装的危害”,75、2%的人认为“发展不应该以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为代价”,大多数人在购买家用电器时首先考虑的是“质量和环保”。

2、极少数人认为节能减排不重要。有24、8%的人认为“环境污染和能源耗费是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不必过多计较”,还有22%的人说“以铺张浪费来炫耀自己”很正常,“人活一世要能挣会花,让人看着过节俭生活,很没面子”,5、7%的人说“我有钱,不在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张纸”。他们不知道水电气、木材等都是人类共同的资源,现在的浪费就是在支付子孙后代的财产,即使有钱也无权随便浪费。由此可见一些人在节能减排问题上的模糊认识。

二、出现问题原因分析。

1、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和个别人素质不高。对“你认为解决家庭节能减排的主要问题在哪”一题的回答,依次是“观念、素质、生活习惯”问题,可见影响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观念、素质和生活习惯问题。不少人头脑中仍认为“我国地大物博,多使用、浪费点资源没啥”,在思想上没有形成节能减排意识,因此行动上也不可能时常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有一些人仍认为节俭会让人看不起,很没“面子”,即使生活不富裕也要打肿脸充胖子,甚至有意浪费,以此炫耀自己。

2、宣传教育力度不够。之所以出现一些人不节能减排的现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教育不到位。一是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紧迫性宣传不够。虽然大多数人都树立了家庭节能减排意识,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浪费不了多少钱”,对家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及我国面临的严峻形势还认识不清,认为节能减排离自己很远,不关自己的事情,也不是浪费自己的钱财,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二是对节能减排相关知识宣传不到位。我们发现,有些人想节能减排,只是不知道如何做才好,缺乏节能减排的知识和技巧,需要具体指导。三是家庭节能减排宣传还存在地区之间、社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有的地方轰轰烈烈,大张旗鼓,有的地方却浮光掠影,蜻蜓点水,覆盖面较小。

3、家庭节能减排产品开发推广有待加强。一些家庭成员节能减排意识很强,也想切实通过生活中的节能减排为自己节省开支,为社会减少污染和浪费,但买不到或不知到哪里去买节能减排的产品,如节水型水龙头、节电型电器、节能型燃气灶等。有关部门应对已有的节能减排技术和产品加大推广使用力度,如在家庭中倡导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无磷洗衣粉、在全社会推广垃圾分类处理等。目前这些具体有效的措施在宣传和实施方面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推广使用系统。

三、对策与建议。

此次调查从总体可以看出,家庭节能减排工作刚刚开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在一些方面还应采取措施,加大力度。

1、加强宣传,广泛发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一要利用报刊、杂志、网络、板报、宣传手册和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大张旗鼓地宣传节约资源的重大意义、方针政策、法规制度和先进典型。通过宣传,进一步提高居民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二要加大节能减排知识的宣传力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资料、科普读物,介绍和宣传日常节能减排知识和技巧,把家庭节能减排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三要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要紧紧抓住群众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深入采访和报道,特别是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各种行为和观念展开批评,对严重的案例予以曝光。四要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及相关知识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节能是美德健康要环保”的新理念。

2、制定实施各种家庭节能减排具体措施。一是大力开展节能减排小革新、小发明、小设计、小创新、小窍门等活动。二是组织和发动广大科技人员研发一批节能、节水、节电、节材等方面的新技术和产品,并广泛推广和使用。三是减少直至杜绝一次性产品的使用,如一次性筷子、塑料袋等。四是实行垃圾分类、废水利用等。五是在设计建设各类小区时安装太阳能装置等。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八

全县在中小学就读的“留守儿童”共8839人,占全县中小学生数(人)的14.9%。其中,在中学就读的2663人,占全县中小学学生数(人)得12.96%;在小学就读的6176人,占全县小学学生数(人)的15.95%【2】。留守儿童托付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管的占90%;托付亲朋好友照顾的占10%,由于正常家庭教育的缺失,留守儿童身心收展尤其是人品、心理成长方面存在的问题正日益凸显,亟待引起全社会的密切关注和有关方面的高度重瞅。

随着经济的快速收展,受国家大形势影响,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不再是主要,村民的瞅线更多的朝向外面。因此,在平坝三中读书的同学中抽样调查了50名同学中有21名是留守儿童,占42%。也就是说100名中将近42名,留守儿童占有相当高的比例。“隔代监护”即由(外)祖父母监护的有13人,占61.90%。

2、留守儿童的总体学习成绩偏低,学习环境偏差。

根据9年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在0~60分的同学在留守儿童中占28.95%,60~75分占留守儿童中21.19%,即在中等以下的留守儿童占其总体的54.14%。由于学校教育设施的简陋,师资力量的不足,以及师生沟通平常,教师教育方式的不适应,使得我们在对留守儿童中收现28.14%的学生在遇到问题时自己解决或根本不理会。

普遍欠良好。当问到:“愿意和老师说心里话吗?

”这类问题时,据统计回答两个以上是“否”的留守儿童占38.45%,还有很多小孩心理过迟成熟,很多同学在回答为什么会填如此愿望(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被问及到为什么不想当科学家、老师诸类问题时,都回答家里不好不现实,相当部分对自己没有信心,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没拥艿得人称道的地方,甚至少数同学在被调查问到“被人欺负时怎么办?”时回答“忍气吞声”,还有65.23%都以为生活现状很苦恼。

由于监护的不得力,以及孩子自我约束力不强,心理意识、行为作风得不到及时的、无效的纠正,以致在学习、纪律、意识形态上都存在着偏差,通过对其监护人和邻居的访谈中,很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监护人教导,在学校也经常纪律违规,经常打架斗殴,甚至还入现了偷盗等一系列问题。

父母外入,由于缺乏有效的家庭教育这个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对学习缺乏热情,进取性、盲目性不强,作业不能按时完成,应付了事,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学习缺乏热情,不求上进,学校教育往往处于一举两得的尴尬境地。留守儿童一旦在某个环节跟不上,往往破罐子破摔,厌倦学习、不求上进。这种情况已影响了学校的教学质量。调查显示,留守儿童中学习成绩优秀的不到20%,65%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有的逃学,厌学,上课纪律性差。

但也有少数留守儿童有着许多同龄孩子较少具有的优秀品质。比如:独立性、自理能力强,意志品质坚定,更懂事和体贴别人。能够把对父母的思念转化为学习动力,有较高的学习盲目性,成绩优异,各方面表现良好。这种情况固然在留守儿童中占比例小,却也提示我们,对留守儿童来说,成长和生活环境是辩证的。

大多数留守儿童自我控造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良,表现在不讲卫生、挑食挑穿、乱花钱;有的留守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在家不听监护人的(代表人)教导,顶碰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规章造度,不服管理,扯谎骗人,小偷小摸,抽烟、饮酒、打架、骂人………..成为了“问题儿童”。如逸夫小学二年级学生唐永康的父母外入打工多年,由爷爷监管,但老人对教育孩子已经力不从心。由于长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他在家里不听代表人的教导,顶撞祖辈、我行我素,在学校老师反映他不是做坏事,就是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扯谎、打架等现象收生;三年级学生谢小兵,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到广东打工,他跟母亲生活在一起。但由于父亲不在他身边,他不但不听母亲话,花钱大手大脚,而且经常顶撞老师,违反学校校规校纪。

【3】留守儿童由于年龄特征,正是感情、品德、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有的出生几个月或一周岁后,父母就外出务工,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父母的关爱,亲情失落,产生孤独感,心理失衡。通过对部分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留守儿童十分想念父母的占90%。有的留守儿童父母每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父母几年回来一次,有的留守儿童很少与父母电话联系。留守儿童有的情绪消沉,表现出性格内向、失落自卑、自是冷漠、脆弱孤僻或焦虑、任性、暴噪。某校二年级学生罗光英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原本就内向的她在学校就更不爱说话了,上课常常发呆,不愿意回答老师的提问,集体活动也不愿意参加,经常独自一人躲在角落;有已个叫李远的男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自己一个人生活,经常独来独往。不与同学、老师交流讲话。

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不管是祖辈还是亲朋好友,在他们眼里,认为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不能对他们要求严格。只要孩子能有饭吃身体不生病,按群不失事就尽到责任了。甚至部分监护人,由于忙于农活,对留守儿童的生活照料不周。在问卷调查中,如果生病了,有14%的是忽略;8%的自己配药;20%的给父母打电话。隔代的祖辈对孩子过于溺爱,物质上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在调查中,有一个黄帮豪的男生,父母都在上海打工,跟爷爷生活在一起,他每隔一段时间,便以各种理由向爷爷要钱,然后到处去玩耍,晓得钱用完后,才会回家。同时,【4】祖父母等临时监护人因年老体弱等多种原因无法认真行使对儿童监护权,特别是老人防范防护能力弱,安全保护意识不强,也导致留守儿童患病不能及时医治和受到意外伤害的事件屡有发生,使留守儿同的生存存在诸多隐忧。

由于监护人大多数是老年人,年纪较大文化层次不高,有的是文盲或半盲,他们不晓得从心理上关心孩子,照顾孩子,不能在学习给予帮助和指导,在教育态度、教学方法上海还是老一套,与孩子交流沟通上存在困难。加之新课程改革以后,教学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就在一些年轻的农村家长也难以很好的辅导学生,更不用说老年人了。并且,由于监护人的素质偏低,也造成了学校与监护人沟通上的困难,老师们更担心,随着外出务工者的增加,留守儿童还会进一步增加,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影响的将不再是少数人得素质,而是将来农村建设者这个大群体的素质。

成立了留守儿童管理领导小组,施行领导挂级制、班主任包班制

可任教师包组制、班级学习小组制。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计,制定详尽的留守儿童教育措施。明确学校各部分和班主任、任课教师的责任,形成校内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建立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等方面对留守儿童进行定点、定人的帮扶;与监护人签订《监护人责任书》;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签订《自我承诺书》,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提高留守儿童的自我管理能力。

要求留守儿童定期向父母报答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外工作、

生活情况,加强父母子女间的情感沟通,消除留守学生对亲情的心理饥渴。

老师对留守儿童要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照顾。一旦发现留守儿童思想不稳定或者成绩下降,就及时与学生交心谈心,辅导其学习,稳定其情绪。

建立帮扶机制,发动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留守儿童的成长。通过“两任一补”、贫困生、特困生救助等办法对贫困留守儿童进械茇点救助。

开展“结对子”活动。各班主任姚组织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学习、生活上相互关心和帮助;同时,发动教师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一个教师负责一个或几个留守儿童,对其进行不定期的家访和生活上的一些关心和照顾,做到定点定人联系。

学校在学生入学时,姚详细记录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及父母的联系方式。当留守儿童出现非常情况时,及时与父母取得联系。同时,针对留守儿童大多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做临时监护人的情况。由学校对留守儿童爷爷、奶奶、姥爷进行培训,改变家教不雅念陈旧。引导这些老人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学会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

完善学校留守儿童档案,施行动态管理。建立“三知、三多、三沟通”机制(对留守儿童基本情况、留守儿童监护人情况、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去向及联系电话等方面的知情;多与留守儿童谈谈心,多开展充满人文关心的集体活动,都到留守儿童家庭进行家访;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监护人、代表人进行沟通。)根据每一位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方针,有针对性的加强丢留守儿童的指导,并进行跟踪管理。

班主任和老师给予留守儿童特殊关爱,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坚持开发、引导的疏导原则,强化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组织班队活动让留守儿童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生活,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留守儿童在亲身体验中受到教育,以弥补他们亲情缺失丢其人格健全发展的消沉影响。

一是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支持兴办乡镇企业力度,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民失业增加从而减少留守儿童的数量;二是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从根本上解决学生流学,失学问题,切实有效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

切实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幼儿早教书籍一是从生活上和心理上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心和关爱;二是针对留守儿童的特点,强化行为规范养成训练,在教学中加强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三是通过书信,热线电话等形式,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为增进孩子与父母的联系创造条件。

引导留守儿童家长重视对子女的教育,社会各方面应针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宣传普及家教知识,教育外出打工的家长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明确教育子女的职责。在留守儿童父母回乡探亲时,组织他们参加家长会或家长学校学习,引导他们经常与孩子进行情感交流,弥补父母不身边给孩子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教育临时监护人真正负担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注重道德教养,更多地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

相关单位要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家长在外打工务工同时,吧孩子的生活和教育事情安排好,外出打工后要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学会交流以及教育盖子的科学方式和方法,发挥家长对孩子的独特教育功能,引导孩子成长。此外,要敬爱强临时监护人的家庭教育指导,转变监护理念,引导临时监护人及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文化道德和精神需要给予更多关注。让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正感受到“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合力营造农村留守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媒体应对留守儿童方面增加一定的宣传力度,调动社会对儿童关注的积极性;政府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提供行之有效的改善、改进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城乡同级学校可以与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组织学校联谊活动,充分利用本地和对方资源来引导和教育未成年人的发展方向,社会应积极的发挥有效的能动性,多组织各种关注留守儿童的团体,积极鼓励企事业单位尤其是龙头企业多做以“报答家乡,报答社会”等形式活动,组织下乡支教,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对留守儿童父母以及监护人施行不定期的教育和指导,从客观上来解决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

迫切希望社会更多关注农村留守儿童!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现象,是生齿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现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迫在眉睫。他们很难得到父母的关爱,得不到父母的言传真教,得不到父母意识的帮助。在他们的意识里,父母亲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个长期的漂泊的身影,是可视而弗成及的希望。他们幼小的心灵是孤独的,他们的成长是寂寞的,他们的价值观是模糊的,人生观是惨淡的。他们希望社会关注他们,重视他们,他们需要我们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上的扶持,他们需要的是社会对他们行为的认同,在社会上被更好的对待。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九

往往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困难问题怎样解决?往年6月25日拱辰街道往往社区青年汇同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60%的人月收入500元以下;用工单位为他们缴纳失业保险金和工伤医疗保险的寥寥无几;他们缺乏自己的文化和教育活动阵地,他们的孩子入学不得不“打游击”;在烈日下挥汗如雨干着重体力活的他们,希望靠自己的劳动和智慧创造价值,成为被人尊重的独立的人,能够像“城市人那样”活着……共青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百万外来务工者活得好辛苦,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时下正值酷暑难当的季节,大多数市民呆在空调房里享受清凉,而那些在烈日下露天干着重体力活的民工兄弟日子却极难过。

他们游离在城市和乡村的边缘,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他们跟农民和市民相比有哪些特征?他们有什么烦恼?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他们?记者日前对他们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

睡的是用木板拼成的床

在长江路拆迁工地,记者看到了不少年轻民工,与城市同龄人相比,酷暑下他们的日子要艰难得多。

他们几十个人睡在用木板拼起来的床上,不少人没有蚊帐和电扇,更没有卫生间,要洗澡只得避开其他人对着水龙头的水冲,内急了只得跑到离工地数百米的公厕去,调查报告《外来务工者生活状况调查报告》。

晚上10点多钟,记者经常看到他们三三两两地睡在马路边上,他们告诉记者,几十个人睡在一起太热了,出来起码透点风。

境况类似这样的年轻民工数不胜数。

宾馆饭店的服务员、小区保洁员、建筑工地的工人、理发店的理发师……这些在千千万万城市居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小人物”,大部分来自外地,干着绝大多数城市人不愿干的活。

团江苏省委近日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xx有120万外来人口,他们绝大多数从事建筑、饮食、美发、保洁、经商、收旧等行业,其中80%以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

据了解,在xx100多万外来务工青年中,30岁以下的占了82.2%,他们中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达55.7%,未婚青年占了61.5%,60%的人每月收入在500元以下。

37%的人到过3个以上城市打工,只有不到20%的人是通过职介所介绍找到工作的,大部分是通过亲朋好友来到xx打工的。

他们在城市中是怎样生活的呢?跟5个老乡租住在江东门一带的小袁今年20岁,来自盐城,初中毕业后在家乡学了点裁缝手艺,跟随家乡某私营老板来到xx做服装。

常常是每天干14个小时才拿15元钱,饭菜每天几乎都一样,小袁干了一年实在觉得辛苦,就“跳槽”到了一家个体小饭店。

饭店跟服装店差不多,也是早晨七八点钟工作,晚上11点左右睡觉。

不过,收入稍高点,每月能拿到600元。

这样,小袁已经感到很满足了。

她说,以前每月除了要寄300元给家里弟弟上学外,自己只有150元的生活费,交了80元的房租后,可以自由花费的只有70元。

因此,她很少买衣服,要买也是在金桥市场、玉桥市场等,新街口、湖南路也逛过,但从未买过衣服。

问起现在可自由支配的钱怎么用,小袁腼腆地笑笑:攒起来做嫁妆。

在江苏,像小袁这样的外来务工青年十分常见,他们早出晚归,工作辛苦,收入低下。

调查显示,外来务工青年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的达75%,其中8%的人工作时间超过12小时。

但他们中却有76%的人每月用在教育、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开支低于50元以下,来外地找工作期间身上带够一个月花费的仅占12.9%,一旦找不到工作,他们的生活就将陷于极困难的境地。

一旦有了工作,他们还要将收入的一大部分用来支持家里。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一

摘要:为了解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进行了“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况与期望调查”。调查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共发问卷40份。调查对象涉及小学四年级学生。调查发现,近年来基础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素质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多数小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的基本素质、对父母的家庭教育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素质教育全面实施的因素,主要表现在学习压力大、课业负担重、对考试及成绩排名等心情矛盾、对父母和教师有更高要求等。因此,提高教师和父母素质是我们成人刻不容缓的责任。

关键词:调查、教师素质、信任、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现实生活中制约素质教育的因素有哪些?经常听到孩子抱怨自己的父母没有时间陪自己学习或游戏,独自去外面玩,反而给他们买很多的考卷做,感觉极不平衡。在家享受不到乐趣,在学校还是一样,整天被作业包围,经常考试,考不好还得接受批评,孩子觉得压力很大。今年来,不时有报道,有些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离家出走,甚至跳楼自杀。

二、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研究方法主要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进行。

三、研究结果的思考与分析:

1、多数小学生认同目前的课堂教学形式。

调查显示,60%的小学生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大量重复课本内容;83%的小学生认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形式大部分是灵活多样的;90%小学生认为老师在课堂上的教学大部分内容既能传授知识,又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可见,现在的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还是比较关注的。我认为:教师应领会新课改的精神,将精神落实到实处。在教学中,贯穿新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在新课改的今天,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深入开发学生的思维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启发与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进行学习,勤奋的思考,不断的对所学习的各种知识信息进行加工转换、消化吸收,获得新知识。

2、大部分小学生的作业时间超标,普遍希望缩短作业时间。

虽然“减负”呼声喊了多年,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依然沉重。调查发现,无论是平时还是周末,小学生在写作业时间上的超标比例均超过一半。根据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四、五、六年纪的作业量应在60分钟内完成。而现在小学生的作业负担依然有增无减。对于“你希望每天多长时间完成作业”有38%的小学生希望在半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有53%小学生希望在一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10%小学生希望在二小时内完成家庭作业。虽然有一半学生的愿望已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可见,他们实际的作业时间要远远超过期望的时间。说真的,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不算多,而是大部分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情,让孩子们负担加重,另外买了许多考卷让孩子们完成。时常听到学生的埋怨。其实,作业量不在多,而在精,能掌握重点、要点就够了。老师上课时也不愿看见他们老是打着哈欠,无精打采的样子。这样只会造成恶性循环,觉睡不好,学习更无能为力。

3、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

社会的变动,伴随而来的是人们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这种变化猛烈地冲击着家庭的领地,导致产生离婚家庭、单亲家庭、寄养家庭、贫苦家庭、富裕家庭等等。这形形色色不同形态的家庭环境,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孩子。调查显示,小学生最渴望得到父母的信任,最不满父母说话不算话。在问卷中得出,小学生最喜欢父母做事有:信任我(40%)、说话算话(23%)、给我辅导功课(37%)。另外,小学生对父母不满的是:说话不算话(35%)、对我管的太多(25%)、在家打麻将(40%),以上数据说明孩子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安静的学习环境,做孩子们学习的榜样。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培养出一个品德高尚的好孩子是大多数父母的共同目标。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大卫-艾尔金德认为,要想让孩子有教养、守道德,父母必须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儿童教育专家还认为,孩子的一举一动都源于对大人的耳闻目染。“我们应当用行动去教育儿童,只有身教所不能做到的才用言教”——卢梭。不要在家里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孩子。孩子从小就在受尊重的环境下成长,他就会自然地尊重他人。

4、小学生对考试既爱有恨,大部分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同时也有的学生因考试“心情不好”

“素质教育”这股春风早就吹遍大江南北,但事实上“应试教育”还依然引领潮流。而在“学而优则仕”传统思想的影响下,我国大部分学生的家长历来是把孩子的学业成就置于第一位重要的位置,所以,教育的供需矛盾显得异常尖锐,那么唯一合理的办法,就是通过考试竞争,优胜劣汰。于是,孩子们从第一天挎着书包上学起,就面临着无形而又紧张的学习压力。学生对此又是怎样的想法呢?调查显示,大部分小学生喜欢考试,而这部分的学生是成绩较好的,他们希望通过考试来显示自己。90%的小学生认为考试能够促进学习,但又有58%的小学生认为考试防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过重的学习压力造成学生心情不好、不想学习、自卑等感受。有部分的小学生因为考试而“心情不好”,这说明,小学生对考试的心情很矛盾,既爱又恨,尽管考试造成了他们过重的心理负担,但仍然对考试有着高度的认同。令人担忧的是在这种情况下的学习,使大部分的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可见,考试直接关系到小学生的学习状态,关系到他们的身心健康。经常能听到学生说:我一听到考试,腿都在抖。甚至有的学生在考完试后还处于紧张状态。其实说这些话的还是好学生。这么小难道就患有考前综合症了吗?我认为,这一现象的造成,关键是“应试教育”的陈旧观念影响至深。怎样让孩子真正减负,恐怕先将中国的教育体制改头换面才行。

5、道德品质好、教学态度好、尊重学生是小学生看中的教师素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引导者。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师劳动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是构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矗教师处于这种关系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素养高低,直接影响到教书育人的质量和效果。在了解小学生最喜欢的什么样的教师时,当问到“你认为具备哪些素质对教师更重要?”多数小学生认为教师应该具备:道德品质好(28%)、教学态度好(47%)、尊重学生(10%)、认真负责(37%)、讲课有趣(23%)等。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小学生对教师的道德品质、教法教态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他们期望教师道德品质好、教学水平高、能够尊重学生、容纳有缺点的学生、能够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教育。师生相处也是一门艺术,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时代的趋势所向。怎样改善师生关系呢,道理很简单,就是到学生中去。如果师生间没有隔阂,学生把老师当成自己的知心朋友,那么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的力量肯定是最大的。教师应当本着平等、信任、尊重的原则对待学生。

对考试的矛盾心情也反映在成绩排名的态度上,调查显示,对“成绩是个人隐私,不应该公布”这一观点,有25%的小学生非常赞同,有40%的小学生比较赞同,有12%的小学生比较反对这一观点,有23%的小学生非常反对。可见,在成绩排名这一问题上,小学生的态度也是很矛盾的,对成绩排名的支持,反映了小学生竞争的强烈需求,但同时又承受极大的压力。教育行政部门也曾明文规定不允许根据学生成绩进行排名,但从学生强烈的竞争需求来看,单靠教育行政部门的硬性规定往往以奏效,需要与教育的深层问题配套解决。就本人所在教学区域,经常会进行抽测,进行学校及班级的排名,无形中加重教师的压力。当然,最终还得让学生付出。我想,学生也是不堪重负、苦不敢言。还是让“成绩排名”早点散去。

四、建议:

1、提高学生父母的综合素质是新时代对家长的要求,因此,我认为:应充分发挥学校的“家长学校”的作用,定时为家长朋友传输新的教育理念,真正地做到家长、学校两方面配合。

2、学校方面应大力支持教师进行各方面素质的提高。如:班主任进修、各科教师展示课、各种培训等。

3、作为家长应经常和教师在一起交流,从实际出发去教育、引导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

4、提高全民素质,让整个社会都增强意识,让人们都去关心下一代。

5、教育部门应及时、适时关注教育动态,以实际行动去关注下一代。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二

浙北大厦超市和地下停车场、龙溪苑小区11、14幢。

我和妈妈。

1、从超市购完物的100人中有多少人在使用环保袋。这个问题调查出来的结果,令我大吃一惊。在我调查的100中,只有12个人是使用环保袋,其余88人都仍旧在使用塑料袋。依我看呀,国家发出的限塑令没起多大的作用,人们依旧肆无忌惮地使用着塑料袋。

2、商场的停车场里有多少小排量和大排量的汽车。我和妈妈在浙北大厦超市的停车场里,随机调查了100辆汽车,发觉有25辆小排量(1.6以下)的汽车,大排量(1.6以上)的汽车却有75辆。现在提倡低碳,小排量的汽车油省、污染小,国家为了鼓舞大家买小排量的汽车,听妈妈讲还特地有退税补贴政策,可竟然还有那么多人选择购置大排量汽车,真弄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买大排量汽车。

3、小区居民有多少户家庭种植绿色植物。种植绿色植物,美化环境,这是最简洁也是最低碳的,我们在小区里调查时发觉,100户居民只有21户在阳台上种植了一些植物。这21户种植植物的家庭中,我还发觉这些植物多数是小小的盆景植物,而且都是老爷爷、老奶奶们在照看、呵护。就像我上次在菜场门口发觉提着竹篮和环保袋买茶的也是老爷爷、老奶奶们,这证明老爷爷、老奶奶们要比我们小朋友和年轻人还低碳,还环保。

4、小区居民中有多少家庭装了空调?装空调的家庭中,有多少户开了空调?我经过调查,发觉100户家庭中,装空调的有99户,1户没装是由于这户人家是租房子住在这里的。99户有空调的'家庭中,只有14户没开空调,85户都是开着空调的,而且有的家庭开着的空调还不止一台。其实在调查中还发觉,这14户没开空调的家庭不是由于环保,而是由于家里没人。我想夏天的话,空调的确必不行少。不过我觉得,适当地关一下空调,吹吹电风扇,外出散漫步,略微出点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反而对身体有益。

其实啊!想要过上绿色生活,过上低碳生活,很简洁。只要我们每个家庭都做到低碳和环保,那整个地球都会低碳环保,就不会常常消失海啸、地震、泥石流和水灾等天灾了。假如我们再不低碳,那么这些天灾迟早会变成祸的。为了我们大家的明天,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一起低碳一起环保吧!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三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城镇设施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促进了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居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更趋于现代化,安居乐业的生活,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据我县在共和镇城区对30户城镇居民住户抽样调查的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为90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702元。

一、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较大。

据调查资料表明,20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为9055.02元,比去年同期的8494.83元,增长6.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702元,比去年同期的8138元,增长6.9%,其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用来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总收入中扣除已交纳的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费等支出后的收入,其中,工薪收入、经营净收入、转移性收入,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构成城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基础和条件。

(一)工薪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68.8%。

工薪收入,即就业人员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全部劳动报酬,年人均为622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6%,对家庭总收入的贡献率为17.8%,拉动了其收入增长的1.2个百分点。

(二)经营净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6%。

经营净收入,即家庭成员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获的净收入(扣除成本),2010年人均为1448.86元,比去年同期的'1310.31元,增长10.6%,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24.2%,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1.6个百分点,经营净收入稳步增长,主要是非公经济加快发展的结果。

(三)转移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15.2%。

转移性收入,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单位对个人收入转移的辞退金、保险金索赔、住房公积金、家庭间的赠送和赡养等,2010年人均为1377.01元,比上年增长31.4%,对家庭收入的贡献率为57.8%,对其收入增长拉动了3.8个百分点。在转移性收入中养老或离退休金达941.76元,同比增长30.1%,这主要是退休人员增加,其退休收入也随之增长。捐赠收入达239.91元,比去年增长71.8%,这主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尊老爱幼,赡养老人,互助互爱等社会风尚较好。其赡养收入、结婚、子女考入大学等捐赠收入增幅较大等,为建立和谐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

从以上分析看,我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达87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9%,占家庭总收入的96.1%。以上几项收入相对稳定特别是工薪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大。随着国家相关富民政策的出台和城镇建设的加快及经营条件的改善,城镇居民收入仍将会稳步增长。

随着城镇居民收入的稳步增长,居民家庭的总支出也随之增长,2010年,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人均为7840.83元,同比增长4.5%,其消费结构和支出情况入下:

(—)消费支出的稳步增长,更有利于生活质量提高。

2010年城镇居民消费支出人均达5725元,占其家庭总支出的73%,其消费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长4.3%,对家庭总支出的贡献率为66.6%,拉动了其支出增长了3个百分点。在消费支出中,服务性消费支出达2096.75元,同比增长34%。其服务性消费支出,是指城镇家庭支付社会提供的各种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务费用。其费用的较大增长,及城镇居民家庭耐用品逐年增加,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的不断改善,使城镇居民的生活更趋于现代化,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1.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家庭生活更趋于现代化。

据调查资料显示,我县城镇居民家庭消费耐用品拥有量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每百户城镇住户拥有家用小汽车3.33辆,同比增加100%,摩托车37辆,同比增长23.3%,自行车143辆,同比增长2.1%,为居民交通提供了便利;每百户居民拥有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分别为70台、70台、50台,分别比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长7%;每百户拥有饮水机、电炊具、消毒碗柜、取暖器、淋浴热水器分别为:50台、116.7台、46.7台、6.7台、43.3台,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5.5%、59.2%、持平、40.1%、2.2倍,这些现代家庭生活设施的拥有和使用,说明了城乡电网改造成效明显,电费合理,不仅有利于居民使用电器方便快捷的生活,还利于居民生活的安全、卫生,提高生活质量;每百户拥有彩色电视机110台、影碟机80台、组合音响30套、钢琴3.3架等,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3.1%、9.1%、28.7%、持平。其中每百户接入有线电视网络(县以上联网)的彩色电视机达93.3台,这不仅有利于居民了解国内外大事和掌握致富信息,还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百户拥有家用电脑、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分别为16.7台、50部、146.7部,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5.6%、下降25%、增长22.3%等,其中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每百户达6.7台,城镇居民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或服务支出,2010年人均达63.44元,同比增长100%等,这充分体现了城镇居民生活的特点,更趋于现代化的小康生活。

2.食品类消费结构,讲究科学,注重安全健康。

2010年,我县城镇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2774.5元,同比增长9.6%,其中:消费粮食78.92千克,支出202.72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4.4%;消费肉禽水产品类,人均消费24.75千克,其中猪肉,人均消费19.36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牛肉,人均2.04千克,同比增长1倍,消费蛋类人均8.2千克,支出46.5元,其金额同比增长13.1%,消费水产品类人均6.1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糕点和奶及奶制品,人均支出57.02元,同比增长8.4%;蔬菜人均消费176.53千克,支出242.58元,其金额同比增长6.7%,消费酒类,人均9.5千克,与去年持平,消费烟草类,人均支出324.79元,同比增长0.4%;消费干鲜瓜果类,人均46.74千克,支出138.66元,与去年持平;消费糖类人均支出61.57元,同比增长49.4%等,改变了过去食品结构单一的现象,体现了科学的食品消费结构和健康向上的小康生活。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四

20xx年9月到10月,我来到贵港市江南中学进行实习。为了了解实习班级的学习情况,倾听他们的心声,我们对部分高一和高二班级进行调查。下面是我就我实习的班级高一(4)班进行统计的情况进行报告。在我班发放了57份问卷,回收56份: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

多数学生能够认同当前的学习及生活状况。他们对课堂和教师的素质基本认同,但现实生活中也存在一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个人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和主观成就感差别;他们对教师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给予肯定并且能与老师沟通交流,得到指导。

二、具体分析。

1.多数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愉快,希望师生间采用互相讨论的课堂教学方式。

有近七成学生在课堂上感觉愉快;但不可忽略的是仍有14%的学生感到“失落”,觉得成功的约有12.3%;“无所谓”的占7%;有82.1%的学生认为课上老师基本能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80%的学生认为讲解比较清楚;只有不到15%的人觉得老师讲话简明,准确生动;有八成的学生认为老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启发;几乎没有启发的占7.4%。学生平均每堂课向老师提问“一次”的,超过一半,有70.4%的学生觉得老师在课堂上只“偶尔”被点名回答问题。近七成学生更喜欢采用“师生相互讨论”的教学方式;近10%学生期待自己上讲台讲课。课堂讨论方面,在课堂上与同学讨论的学生选择偶尔项的最多,有63.6%;“从不”的有2%;而问到是否愿意参加讨论时,有八成的学生表示自己很喜欢在课堂上参加小组讨论。

从以上数量,可以看出,学生是希望在课堂上发表自己意见的,希望老师能够鼓励他们提问题,甚至允许他们提出不一致的意见。

2.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有兴趣或比较有兴趣;最感兴趣的学科的科学;最不感兴趣的是语文。

调查显示,有43.4%的学生对学习比较有兴趣,41.5%的明确表示有兴趣,但也有11.3%的认为是迫于家庭压力不得不学;最喜欢的科目依次是:科学、化学、体育、音乐、地理;而最不感兴趣科目是语文、政治、数学。在科学选项中,化学占35.5%这可能与该科目任课老师是班主任,该老师上课气氛活跃,而且又加上中间有一段课程是由实习老师上,学生感觉新鲜等因素有关;而作为最不受喜欢的语文,可能该老师的上课风格学生难以接受。

3.约有一半学生采用传统的学习方式,近四成的只有复习而无预习的习惯。

调查表明,有45.2%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为“听教师讲课”,选择“自习和作业”的有23.3%,“自己预习,复习”的有16.4%。在阅读教科书方面,过半学生把教科书内容都仔细阅读,有35.2%的人只重看老师讲过的内容,而7.4%的人只听讲,很少看书;在碰到重要或疑难问题时,有83.9%的人会用笔划出来,或加上批注;只有不到2%的人很少这样。当问到他们是否会向老师及同学请教时,多半数人选择是,38.6%选有时是,64.3%的人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习惯自己采用不同方法去处理;总想听别人的看法的有10%;只有不到30%的人有预习和复习的习惯;有复习无预习习惯的学生最多,近四成;无预习及复习习惯的有11.5%;而制定每周或每天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的不到4%;大多数是有计划,但不按时进行;没有计划的有22.8%。在遇到的各种学习困难中:“对老师讲的内容不理解”,的占68.4%,然后依次为许多练习不会做,自己不会探究及得不到老师的指导,不知道怎么跟其他同学合作。而谈到通过上课的收获时,绝大部分学生认为有所收获,收获最大的是“我知道怎么学习了”,占27.3%,其次是“我喜欢学习了”占23.3%,往后是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以及“知道怎么与同学交流了”。由上面可以看出,从初中到高中,随着学的知识难度加大,学生希望从老师那里得到有关学习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在这个过渡阶段快点适应,在学习的疑惑中找到方向,增加学习的信心。

三;几点建议。

通过调查,我知道了该班的学习情况,针对该班的情况,我有以下几点意见:

针对该班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学习方法交流,“说说心理话”等主题班会,就调查仅映出的情况进行师生交流沟通,引导学生找出适合他们个人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五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相关资料统计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而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空巢”家庭已成为社区、社会热切关注和以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经过这次调查发现,社会老龄化的形势也日趋严重,与此同时空巢老人也成为老年人中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生活状况问题也成为我们社区关注的焦点。本文就是通过对北京市望京周边社区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所提及的问题进行的调查与分析,通过对所反应问题的分析,对社会及家庭对待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提出一些建议。

本次调查所界定的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或虽有子女但不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这些老人的年龄都在60周岁及以上。这些老人具体又包括两种,一是只有一位老人独自生活,二是老夫妇二人一起生活。

体以了解整个总体的情况。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也搜集了大量的文献,在调查过程中通过与老人的聊天即个案访谈,所以这次调查以问卷法为主,并辅以文献法和访谈法。这次问卷调查始于20xx年10月17日,共调查了50名老人,基本上都是由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访问以及对养老院老人交流完成的。在请他们填写问卷的同时,我们也及时的通过聊天对其进行小型的访谈了解情况。

本次调查在问卷回收后,通过归纳统计,运用单变量的描述性分析。

婚姻形式的有2人,占4%。工作状况方面,正式退休后有过继续工作经历的有5人,占10%;正式退休后没有继续工作经历的有25人,占50%;没有工作的有10人,占20%;其他的有10人,占20%。子女方面,有2个老人没有子女,占4%;其余48个老人均有子女,子女个数从1个到3个以上不等。

根据本次调查显示,社区有49.8%的空巢老人靠退休金或养老金生活。空巢老人的其他经济来源有子女供养,占27.8%;亲友资助占0.8%;抚恤金占2.1%;工资收入占12.4%;社会救济占2.9%;其他经济来源的占4.1%。其中,这里的其他经济来源有:拆迁补偿,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遗产收入,以及配偶的退休金或工资收入。

工作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收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可以给他们带来精神享受,是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现状的重要途径。

另外,在调查空巢老人的经济支出哪项比例最大,有32个老人回答是生活必须品支出,占绝大多数(64%);其次是保健品及医疗支出,有18人(36%)。由此可见,在北京市这座中上等发达的城市老人的生活温饱问题已解决,可见,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品质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其次就是解决看病问题,因为在这36%的老人中有老人表示,医疗费用已成为他们沉重的生活负担,因病致困的,生病没钱治的也成为空巢老人最担心的问题之一。

经调查:被调查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中绝大多数(33人,66%)的老人身体状况回答很好或较好,其次是一般的有13人(26%),较差的3人(6%),非常差的仅有1人(2%)。由此可见,本市的空巢老人的身体状况还是比较好的。但相对身体状况比较好的老人而言,仍有一部分老人表示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有一大部分经济条件比较好的老人,除了平时多锻炼身体外,保健品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精神生活对与老人而言具有特别的意义,对空巢老人尤其重要,直接关系着空巢老人的生活质量,所以说精神生活及精神慰藉是当今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重要方面。

空巢老人精神状况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对人生的态度,调查显示,在50位调查老人中有30位老人(60%)对人生抱有积极的态度,只有2位(4%)的老人表示对生活并不乐观,比较消极;剩下的18位老人(36%)表示生活态度一般。由此可见,本市空巢老人的精神状况还挺不错。

在闲暇活动的内容方面,根据本次调查显示,排在前三位的是参加体育活动(25.9%),闲坐聊天(16.7%),看电视(14.7%)。除此之外还有读书读报(12.4%),做家务劳动(11.2%),参加文艺活动(9.2%),看孩子(7.6%)等活动是空巢老人比较喜欢做的事情。但是社区组织的有关老人的活动还是比较少的,所以说在丰富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方面,社区仍需努力改善。

的精神生活);社区绿化工作需加强;社区公共设施建设应加强,多建些娱乐设施;社区卫生与安全保障应加强;另外,值得一提的,也算是本市“特色”的就是公厕太少,对出行带来许多不便。所以说社区与政府应该就老人提出的问题采取一定的措施给予解决。

以上分析显示,本市的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总体而言还不错,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空巢老人生病没钱治问题,社区服务不能很好满足(如社区精神生活贫乏等)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社区空巢老人精神文化建设。以大力倡导“敬老,养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为出发点,加强社区文体设施的建设,使社区现有设施和场所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应经常开展老人喜爱的文体活动,使空巢老人在参加活动的同时,促进彼此的了解,以减缓他们的孤独与寂寞;另外就是对独居的空巢老人,社区与政府应经常组织有关人员对他们进行探望,了解他们的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便能够及时解决。

贵”这个问题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政府应对这一方面应加强努力。另外,对社区而言,对老年人提供的医疗服务更应该是全方位的,如对老人出行不便这个问题,应定期在社区内聘请医疗服务队,使老人能够在家门口就能够解决看病问题,减轻他们的不便。此外,还应在社区内加强对疾病防治的宣传,提供医疗咨询,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每个老人都掌握一定的医疗防护知识,以备不时之需。

以上便是本次对空巢老人生活状况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以及对政府及社会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状况问题的建议及对策,希望引起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关注。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六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以土地为基本生存条件的农民,失去土地后,他们的生活和生存状况到底如何?这是党和政府非常关心的问题。

基于一名民建会员肩负的社会责任和一名政协委员的职责,也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社情民意,向政府反映群众的呼声和要求,近日,我对秦都区和渭城区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调研,详细了解了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汇集了他们的意见和需求,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调查内容涉及失地农民的补偿情况、生活和人均月收入、就业情况、子女教育情况、面临的问题以及医保、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低保等问题。根据调查结果,目前20%生活富裕,40%生活水平一般,30%生活贫困,10%生活艰难。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出,目前失地农民的生活负担较重,生存状况不容乐观。

1、失地后生活困难。

在被调查的110户失地农民中,当初他们得到的都是一次性补偿。对于个别有经商能力和理财水平的农民来说,他们在得到补偿款后,用补偿金开店经商,有的发展养殖业,有的创办家庭工厂,成了名副其实的小康人家。还有少数稳健型的失地农民,他们把得到的补偿金用于投资债券,也获得红利。

最令人不安的是绝大部分农民得到补偿款后,随即用于建房,供子女上学等,瞬间这笔钱便被用光,甚至四处举债,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成为名副其实的特困户,他们手中无地,家中无粮,袋中无钱,加之受文化、年龄等因素制约,没有稳定的务工岗位,收入微薄,生活困难,步履维艰。失地前生活状况好和较好的农户占80%,失地后生活状况差的占70%。

2、医疗制度不健全。

在调查中了解到,目前推行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给失地农民看病就医带来了一定的实惠。按照该制度的规定,参加者个人每年缴纳少量的钱,就可以按就医医院的级别报销一定比例的医疗费,上限封顶。但是由于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覆盖面较窄,大部分被调查者反映合作医疗报销上限太低,解决不了失地农民的大病问题和就医的实质问题。

失地农民的就医问题也是失地农民家庭的一大难题。由于失地农民家庭收入偏低,家庭周围基础医疗网络不很健全,医保覆盖面不广,使得失地农民看病问题得不到保障。调查中我们听到这样一些顺口溜:“小病拖,大病挨,快死才往医院抬”;“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一人得病,几代受穷”;从中能明显地感受到失地农民面对疾病时,那份沉重与无奈。

3、养老保险制度不完善。

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养老问题日渐凸现,让曾经为社会做了一生贡献的老人老有所养,情有所依是现代文明社会的要求。在失地农民这个特殊群体中,养老问题尤为突出,从调查表上可以看出,能够得到养老保险的老年失地农民比例都极低。失地农民没有丰足的积蓄,没有稳定的收入,养老体系又不健全,他们年老之后的生活面临极大的风险,因此他们普遍为养老而担忧。

4、低保覆盖面窄。

作为我国政府对社会成员维持基本生活提供的必要帮助,“低保金制度”成为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一道“兜底”保障项目,也成了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最后一道防线和安全网。但是,这个网的范围存在着天然缺陷,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低保金制度主要向“城市居民”开放。

按照1999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持有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是享有低保的前提,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低保的范围已经逐步扩大,但生活于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大部分仍未纳入低保范围。被调查的110户失地农民,只有15户享受到了最低生活保障政策。

5、再就业困难重重。

失地农民务农无田,就业无门,大部分都闲散在家,无所事事。据调查了解,失地农民就业者不足10%,大部分人的大部分时间就是聚在一起玩纸牌、打麻将,随之而来就是赌博成风,精神涣散,家庭关系破裂等一系列问题,致使社会治安状况恶化,严重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

目前,除了少数有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能找到工作外,大多数文化素质较低及老弱病残的劳动力就业难度较大。由于还没有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具体优惠政策,加上又遭遇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之前到南方打工的失地农民也返回了故土,使失地农民的再就业雪上加霜,由此而产生的问题不容忽视。

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仍然存在,许多失地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忧虑和担心,部分素质低及老弱病残的农村劳动力就业难度大。如何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尽显社会公平,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应是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为此,应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工作:

1、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

首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把失地农民纳入养老保险体系。目前大多数失地的老年人依靠补偿款维持生活,时间久了就会坐吃山空。今后在征用土地时,应该实行“开发式安置”,除了给付补偿金外,还要对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采取以土地补偿金换取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

其次,要建立严格的失地农民社保资金管理制度。对失地农民的经济补偿只是生活上的暂时安置,不能解决他们今后的生老病死。以土地换社保对他们来说虽然是一种有效的办法,但若要采取这种办法,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诚信机制,从村到办事处再到县区,应有严格的社保资金管理制度,以制度管理社保基金;同时,社保资金在运作过程中要公开透明,专款专用,要有农民参与监督,实行定期公示;另外,社保金发放要按时足额。只有这样,才能使失地农民不再为生活忧虑,并使他们感受到政府的关怀。

2、采取多样化的补偿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一次性现金补偿是“输血式”的补偿,但如果没有自生能力,再多的钱也经不起长久的消费。因此,在补偿方式上,应以一次性现金补偿为基础,以安排就业为重点,在征地搞建设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安置失地农民的问题,要增强失地农民自身的“造血功能”,使其能够自力更生,自食其力。采取诸如以土地换取就业岗位的方法,以土地补偿金作为开发投资入股资金的方法,形成鸡生蛋、蛋生鸡的有序循环,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3、提供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

部分失地农民在耕地被征用后,有意自谋职业或发展养殖业,但苦于没有资金,未能实现。因此政府在贷款、税收、场地等方面对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的失地农民应提供优惠政策,尤其是金融部门要放宽信贷条件,降低门槛,鼓励和扶持失地农民发展生产,提高造血能力,努力增加收入。

4、建立对失地农民的再就业培训机制。

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逐步由单纯的体力型向专业型、技能型转变。由于失地农民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偏低,就业难度加大,加上城镇职工下岗失业过多,失地农民,尤其是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就业更加困难。所以,政府应该在劳动就业方面帮助他们,包括给予就业指导、组织劳务输出等。同时,尽快将失地农民的技能培训纳入到国家的“人人技能工程”培训之中,建立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

5、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失地农民的精神需求。

精神文明建设的着力点放在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上,从建设基础文化娱乐场所入手,配套建设各种综合文体娱乐活动室,让有充足时间的失地农民休闲有场所,活动有氛围,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于休闲活动中,不断充实和丰富失地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他们失地不失落,健康愉快地生活。

综上所述,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事关社会全局的稳定,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七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49年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农民一改千百年来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彻底地作了主人。历史的年轮驶入改革开放的今天,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状况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惊人的发展速度和改革硕果的同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而煤炭资源丰富,土地比较瘠薄,所以一度将煤炭业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大量的农民加入到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国有产业的三巨头,下设有庞大的分支机构,另外不少的不法小煤窑,收罗了附近大量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炭的采挖和运输,因此,煤炭是山西省解决农业过剩人口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计划性差,加之不法小煤窑的滥采滥挖,煤炭资源日益匮乏,同时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现,原煤的销售量便直线下降,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的项目、企业还没有建立,因此煤炭业的发展严重受挫,大量正式工人下岗,临时工、合同工返家务农,农民的队伍便这样扩大了。然而土地的状况没有很大改观,人口过剩的问题又重新严重起来。

在这样一种背景和形势下,今年暑假,我特地在我的家乡--平遥的东部、南部地区,针对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其一便是天灾,主要是干旱和冰雹。以“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省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等地)一点都不为过。6月下旬到8月中旬近2个月的时间内,平遥县大部分地区滴雨未落。这期间正是高粱等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而灌溉用水的天价又让农民却步,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庄稼干枯变黄,甚至枯死。也有部分农民舍不得将前期的时间精力和成本付诸东流,只好忍痛花钱买水灌溉施肥。这样做也只是确保秋天有一点点收获,其实根本没有盈利可图。调查后我做了如下计算:一季庄稼,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费用为14元每小时,一般情况下每亩一次要灌溉4小时。这样,每亩花去水费115元左右。另外,每亩需化肥约20公斤,每斤1.6元;天旱虫灾时,农药每亩花费约25元,每亩地总共合计花180元。如将所得产品拿出销售,如大豆,亩产约150公斤,每公斤约2元左右,所得不过300元。去除耕地费、种子费、运输费、农业税等,进农民腰包的不超过30元。所以农民辛勤劳动下来,基本上算是无偿劳动。更何况人多地少,生产的粮食仅能够自己消费,根本无节余去换钱。

这些年林业发展很快(主要是果业),由于先前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所栽培的品种无非是红星、金光、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富士销路好一点外,其他几种则难以出手。因此果农除了要忍受入不敷出的痛苦外,还要面对“卖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县于6月15日三分之一的地区遭受冰雹袭击。严重的地方,棉花、大豆等被打得只剩下光杆,较轻的地区,果实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因素为人为因素。部分领导的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像前面述及的盲目发展果树就是一个极具代表性的例子。品种不佳,质量不高,收成小,更换品种或农业结构转型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另外,不少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上述的两种因素,导致农民的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的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中要有1-2人外出打工或经商,形成以工养农和以商养农的格局。下面是我所做的调查情况的列表,从中可以看出农民的生活状况:

平均月收入(户)20元500元520元。

平均月支出(户)34.4元430元430元。

净余-14.4元170元190元。

所占比例5.2%91.7%3.1%95%。

其中支出项中除了生活必需外,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的收入用于子女的教育经费,这也是造成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之一。

当然,随着人们观念的改变的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的科技投入逐渐加大。塑料大棚和薄膜覆盖技术正在逐步地得到推广。在土地资源紧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推广率达到90%以上,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

山西作为全国经济比较落后的省份,其所含的平遥地区又是比较落后的地方,严格地说,以上的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通过此次调查,我感慨很多,作为农民的女儿,我深切地体会到了广大农民终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不过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日子会一天天好起来。

文档为doc格式。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八

前言:在我国,一般“农民工”泛指无某地长住户口而在该地从事各种活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自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且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迈进着,而当前,农民工的数量也在迅速的增长着。这个庞大的特征群体一方面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另一方面也相对阻碍了城市的发展(个人意见)。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京的农民工数量已接近300万,占外来人口总数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们的生活状况怎么样呢?做为一名大学生,有权力去了解,更有义务去关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学就是怀着这样的初衷进入了在京农民工的工作现场,与他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看到了听到了一些平时接触不到的情况,感受很深刻。

调查对象:在京外来务工人员,主要包括了从事第而行业建筑业及餐饮、服务性的第三行业。

调查时间:7月25日——8月15日。

调查方式:聊天式询问。

这次包括临村一共出来了8、9个人,他们自己的村子共有4、5个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况下一年可以出来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刚开春,过完春节就走,然后等到小麦熟了的时候就得回去。因为家里还是很缺劳力的。下一次等到种上玉米,把一切家务活干完后再重新出来。王师傅一边抽着烟卷,一边用叹息的声音告诉我们每次出来都得换好几次地方,就象现在这份活8月底就完了。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十九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上网已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内容。如何引导大学生合理运用网络资源,进行积极的网络交往,树立健康的上网理念,构建有益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更好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使用状况,积极探讨大学生使用网络带来的问题及应对措施和方法,我在网上进行了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状况的问卷调查。

在回收到的35份问卷中有将近一半的是大一的学生,而35人中有8人来之韩师陶院。

分析。

关于时间。

关于从何时开始上网这个问题,各有15人是从高中阶段和高中之前开始上网,只有5人是在大学期间开始上网的。

关于上网时间一个小时以内的有3人,一个小时到三个小时的有12人,三个小时到五个小时的有14人,五个小时以上的有5人,偶尔通宵上网的只有1人;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6人用50%的上网时间用于学习,有18人是20%一下的,20%到50%之间的有11人。从中可推论出大多数大学生的上网时间和上网结构是比较合理的。

关于目的。

关于上网的主要目的大多数人是出于学习、聊天、娱乐和看新闻,还有部分的是出于购物和出于无聊打发时间。

关于黄色网址。

关于是否有浏览过黄色网站,有27人是没有浏览过的,而其中有3人想要浏览;8人有过浏览的经历,其中有2人是经常浏览黄色网址的;在这几位浏览过黄色网址的大学生中大多数是出于对性知识缺乏了解,希望通过浏览黄色网址获取更多有关知识;在被调查的35人中得到有将近75%的大学生在大学中从未接受过来自学校关于性的信息。从中可推论出大多数大学生是有抵制黄色不良信息的决心的,当出于好奇心等等原因浏览过黄色网址。

关于网络信息。

关于从网络上获取信息,有大多数人认为其原因是方便、快捷和实时,只有少部分人认为来自网络的信息可靠;在被调查的人中对于网络信息获取量占信息总获取量的比例,有4人是在20%一下,20%到50%的有16人,50%到80%的有14人,只有1人占到了80%以上。从中可以得到大多数大学生的信息来源并没有局限在网络里。

关于娱乐。

关于网络娱乐方式大多数人是利用网络看电影和听音乐,一部分人是玩网络游戏和看网络小说等等,而关于利用网络进行娱乐的频率,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超过50%的人是经常的甚至是频繁,不足50%的人是偶尔,只有一人从不进行网络娱乐。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不到50%的人玩过网游,而在没玩过网游的人当中大概有三分之一有玩网络游戏的意向,从中可看出网游在大学生中的吸引力虽不能用很强来形容,但是也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来扩张网游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的市场。在被调查而玩过网游的人当中36.3%的人是玩rpg(角色扮演)类游戏,54.5%的人玩rts(即时战略)、fps(第一人称射击)、ftg(格斗)等竞技类游戏,9.2%的人玩其它游戏,从中看出竞技类游戏在大学生群体中占有很大的市场。对于网游在被调查的人中有47%的人是在有空的情况下才会玩,29.4%的人是会抽空玩玩,而有23.6%的人脑子里都是网游,但不至于痴迷的程度。大多数大学生觉得在网络游戏世界中可以实现在现实世界中无法比拟的自我价值感,从中可以畅所欲言。

关于网络购物在被调查的人当中有82.9%的人有过网购经历,看来网购在大学生中已经相当普及,只有17.1%没有在网上购物的经历。在有过网购经历的被调查人中大多数人选择网购的原因是因为物品丰富、易于货比三家和价格便宜。而在网购人群中大多数人是不定期的进行网购,网购金额一般都在300元以内,购买的物品大多数是文体用品、服饰和数码产品。在被调查而又有过网购经历的人中有51.7%的人有过不愉快的网购经历,主要是因为实物与描述的不符、买到假冒伪劣产品、运送问题和卖家态度等等原因。大多数人认为如果更加理性还有不要相信天下掉馅饼就可以避免不愉快的购物经历。在没有过网购经历的人中大多数人认为未来会尝试进行网购,而不会尝试进行网购的人大多数是出于对产品质量的考虑,少数人出于对网络安全的考虑。

关于网络开销。

在调查的35人中有3人的网络开销低于10元,19人的网络开销介于10到30元之间,9人的网络开销介于30到50元之间,4人的网络开销超过50元。而20的人其花销是向家中要的,5的人是通过省吃俭用省下来的,2的人是通过勤工俭学赚来到,8人是通过其他渠道得到的(具体渠道没有说明,应该不是违法渠道呵呵,开个玩笑)。

关于网络地位等。

在调查中有54.3%的人认为上网时间比预期时间长,超过54%的人表示尝试过控制上网时间并且大多数人认为控制有效。对于对成绩的影响28.5%的人认为对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42.9%的人认为对自己的成绩有所下降,28.6%的人认为对自己成绩毫无影响,80%的人曾经有过因为上网而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但还是有91.4%的人会放弃学习和休息时间用来上网。

在网络中97.1%的人会与现实世界中一样注意言行,并且有68.2%的人会事先考虑所做之事会带来的后果,只有34.3%的人很少考虑甚至有2.9%的人从来不考虑。85.7%的人在网络生活中曾经受过他人影响。

在调查中62.9%的人认为如果没有了网络照样好好活,因为大多数人在现实生活中他们从小就有很多要好的朋友,而且除了上网还有很多其他的娱乐方式,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较长,而大学的课余生活相对丰富多彩,所以在他们的心中现实生活比起无聊甚至恐怖的网络精彩多了。

在调查中又出现了85.7%的人认为网络可以暂时逃避甚至可以缓解外部生活压力,而90%的人在当遇到郁闷无聊时会考虑首选网络排解这些问题,近50%的人会向从未见面的网友倾述。

总结。

影响。

大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一些学生网上游戏或聊天时间过长,导致睡眠严重不足,或因上网而不按时就餐,极易形成心理错位和行为失调,更严重的导致网络心理障碍,如情绪低落、睡眠障碍、自我评价降低、社会活动减少等。这些心理障碍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放弃学习,不想与人交往等。

第二:网络使用对大学生学习的影响。

利: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便利,也丰富了其内容。通过网络交往,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弊:虚拟的“人际交往”无形间使得一些大学生失去了与他人、社会直接接触的机会,这对人生的发展是不利的。

对策和建议。

引导和增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

要加强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学生意识到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引导学生做好职业规划。要重点培养大学生判断是非的能力,让大学生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体系下学会选择、学会鉴别,避免各种困惑、失落与盲从,减少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危险因素。

充分利用网络载体,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大力加强各种网络教室、网络平台的建设,加大网络硬件投入和软件开发,创设各种文化空间,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文化bbs、社团主页、师生个人主页等网络媒介校园文化,把学生的兴趣从“网吧”拉回校园。

加强网络监管力度,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

加强对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经常化、制度化管理,关闭各种有害信息的进出路径,对大学生的网上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对在网上发表违规文章和散布不良信息的大学生要及时给予警告,严重的要追究其法律责任。要教育大学生懂得遵守网络行为规则,维护网络社会的秩序。

开展网络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目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开展的咨询主要为面对面咨询,这极有可能阻挡了一部分有顾虑的同学,而网络的隐匿性、快捷性的优势,恰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开设网上在线心理咨询,进行网上行为训练的指导,将有助于大学生及时摆脱心理困扰,自觉调整网上行为,有效防止不良事件的发生。

进一步加强校园网建设。

学校应重视和加强校园网建设,进一步采取措施改善网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使校园网成为教学、科研、学习、生活、娱乐的重要平台。可根据大学生发展的特点设立对他们具有吸引力的版块。此外,也可以在网上建设一些优秀社区,在社区内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大学生的人格、身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二十

为了解县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国家统计局铜鼓调查队于近期开展了“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状况”专题调研,在全县随机抽取10户低收入家庭(城镇4户,农村6户)进行入户调查,通过进村(居)委会了解、整体观察、与居民面对面座谈交流等方式,剖析低收入居民家庭收支、生活状况,了解他们当前的实际困难、获得政府救助以及有何诉求等情况,旨在如实反映低收入居民的实际情况,呼吁政府及社会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体,完善政策措施,提高扶持救助水平,提出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对策建议。

1.人口和劳动力情况。被调查的10户样本户主平均年龄52.5岁,最大的75岁,最小38岁;总人口39人,户均3.9人,60岁以上人口9人,在校学生12人;劳动年龄内人口16人,其中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临时或无固定就业人口12人,户均仅1.2人。

2.居住情况。10户样本户户均住房面积97.2平方米,人均24.9平方米,其中城镇户均61.5平方米,农村户均121平方米,;从房屋来源看,自有住房8户(其中1户为兄弟赠送),租赁、安置公房各1户;从建筑年代看,上世纪70年代以前建筑的老房屋4户,80—90年代建筑的5户,近年建筑的1户;从结构看,土坯房3户,砖瓦结构4户,砖混结构3户。

3.经营土地情况。4户城镇居民无承包耕地和山地面积;6户农村居民承包耕地25亩,户均4.17亩,实际经营耕地的'只有3户共13亩,其他因无劳动力转包他人耕作;6户经营山地81亩,户均13.5亩。

总的来说,低收入家庭困难因素主要是因病或伤残以及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下岗失业或无稳定就业,导致无收入来源,此外就是因病因突发事故致贫。从10户样本户情况分析,因意外事故或重大疾病而完全丧失劳动能力3人,其中2人是户主;因意外事故受伤,部分丧失劳动能力7人,其中5人为户主;家庭人口中患有重大疾病的3人,年老且无子女赡养的老年户1户2人。

城镇低收入居民中,由企业改制下岗职工6人,下岗职工年龄都在50岁左右,再就业比较困难,基本都是从事临时性的务工,有的因工伤或意外事故导致身体伤残,不能从事重的体力劳动,无固定就业,报酬水平都偏低,支出压力大,维持家庭基本生活显得十分困难。

农村低收入家庭中,主要致贫因素有,一是家庭主要劳动力因突发事件导致病残而丧失劳动能力,失去了家庭经营或务工的主力而致贫,二是家庭人口患重大疾病,长期负担高昂的费用而致贫,三是年迈丧失劳动能力且无子女赡养的老人,此外也存在有发生灾害性事故致贫的情况。

家庭经营情况。城镇低收入家庭没有承包耕地、山地,也未从事任何的二三产业经营,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则从事一些力所能及的务工,一种是受雇于个体户,获取每月800—1000元不等的报酬,另一种是自由择业,在自发劳务市场从事劳务性服务,如三轮车、建筑小工、临时雇工等,获得不固定的劳务报酬,月收入在1000元左右。农村低收入家庭中,没有经营非农产业,或多或少有些农业经营,低收入家庭由于缺少劳动力,即使有承包耕地也无法耕种,也仅有一部分是自家经营,但主要还是靠雇工,投入高,收益就小,其他农户则进行转包,收取每亩100斤稻谷的租金;山地面积资源不足,经营效益低;农村家庭都自行生产一些蔬菜,或饲养少量的家禽,以满足生活需要,以此来减轻生活压力。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二十一

为进一步推动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深入开展,监督政府将这项“民心工程”真正落到实处,为低保家庭正常生活提供保障,切实维护社会稳定。我办在新年伊始,利用一周时间对我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情况进行了调查。通过听取区民政局的工作汇报,分别到湖西和红旗等街道社区进行实地座谈、调查等形式,对我区低保工作情况有了基本的了解。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xx年,全区共有11,787户、31,316人享受到了城市低保,上述低保对象完全按照《长春市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若干规定》(试行)的要求进行管理和救助,共发放低保金1036.9万元,基本上做到了应保尽保。几年来,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这项“民心工程”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区政府投入200万元在全市率先成立了“扶贫超市”,至xx年5月全区8个街道全部成立了“阳光超市”。其中南湖街道湖xx区“阳光超市”。在区政府的积极努力下,目前,我区已经基本形成了组织健全、制度完善、措施配套、运转有序的城市低保工作机制。xx年1月,我区代表长春市在重庆街道接受了中共中央办公厅、xx办公厅关于解决困难群众社会保障问题专项调研,低保工作受到检查组的充分认可,为朝阳区乃至长春市争得了荣誉。xx年4月,在我区召开了全市“阳光超市”现场会;xx年9月,全市低保金实物发放试点在我区实行。标志着我区低保工作已经走在了全市前列,并继续向着更高的水平迈进。

(一)领导重视,组织严密,为全区低保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区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关系全区安定团结大局的大事来抓,作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政府年初财政预算都要优先安排低保资金,确保低保金全额到位,区财政和审计部门实行联审制度,保证资金封闭运行,专款专用。为保证低保工作运行顺畅,落实到位,政府建立了由常务副区长直接负责,区民政局具体操作,各街、镇民政科长、民政助理、社区主任、低保专干分工把关的低保组织体系,上下联动,目标明确,责任清楚。社区低保评议小组定期召开低保工作会,了解辖区内低保情况,及时调整工作重点,力求为低保户解决实际困难。政府领导重视,工作支持,为我区低保工作顺利、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力的资金和组织保障。

(二)以人为本,适应形势,低保工作尽量缓解受保人员的生活压力。

为了缓解物价上涨、煤、电资源紧张等不利因素对低保对象的生活压力,充分保证低保对象的基本生活水平,区政府千方百计为低保户提供帮助,并积极落实国家、盛市各项相关政策。xx年,全区有83户低保无房户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或租房补贴;为736户低保家庭办理了供热费减免手续,免交金额86.35万元;对1749户低保家庭实行了取暖用煤专项补助,补助金额48.51万元;向2938户低保家庭发放粮油补贴86.88万元;向2865户低保家庭发放电价补贴6.98万元;根据省民政厅统一要求提高对低保对象的补助标准后,为全区6473名低保对象补助金额14.43万元;对孤老、孤儿和优抚对象共124人提高标准,每月增加补助金额4216元。向低保对象发放超市特困购物证1000本,优惠购物证3000本,代金券30万元,受益人数达4000户、12,000人。由于政府及时采取了一系列救助措施,工作开展得细致认真,基本能够满足低保对象的正常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克服了各种不利因素对低保家庭的影响。

(三)低保干部,迎难而上,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

我区现有低保专干79人,多数是下岗职工、“4050”人员,他们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调查和登记工作。为了全面摸清我区低保户的真实情况,为规范低保工作掌握可靠、详尽的第一手资料,低保工作人员不顾低保对象居住偏僻、情况复杂、不便沟通等困难,深入到每户低保申报家庭进行调查走访。对虽然没有申请,但生活确实困难,符合低保条件的人员,主动帮助其进行低保申请;对没有达到低保标准的申请人,认真耐心地做宣传、说服工作,取得理解,争取支持。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低保干部对低保标准和相关政策都能够熟练掌握,对分管辖区内的情况了解细致,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对生活不能自理的重并重残、孤儿、孤老等重点照顾对象的低保金,都由低保干部送到家中。低保干部的`工作在群众中得到了广泛的支持,特别是低保户对低保干部更是充分肯定,全区低保干部真正发挥了替党和政府为弱势群体送温暖的连接纽带作用。

(四)健全制度,动态管理,积极构筑城市低保救助体系。

区政府在开展低保救助工作中,注重创新,科学管理,不断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优化低保工作方式、方法,促进低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区民政部门以低保对象动态管理为主要手段,从规范低保户档案管理,建立全区低保信息化网络入手,完善和健全各项低保工作制度。在具体工作中,坚持严格按照低保户申报评议公示制度、低保资金管理使用制度、资金拨发“三联单”制度、监督制度、信访接待制度和民政部门优质服务承诺标准等执行,较好地体现了“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同时,政府还充分考虑到低保家庭在看并上学等其他方面的实际困难,积极开展大病救助和慈善助学、低保对象结对子等救助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有42名低保家庭子女获得慈善助学金3.96万元;88名孤老、孤儿、优抚对象、病残人员获得慈善医疗救助金7.4万元;500户低保对象结成帮扶对子;为35名低保对象重新找到了工作。此外,还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低保对象参加社区公益活动,为他们回馈社会提供机会。红旗街道建工社区的低保人员齐永富是一名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社区干部和低保干部的帮助下,病情有了很大好转。为回报社会,他积极参加社区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并主动为其他低保人员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低保救助使他从一名精神病人变成了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在政府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努力下,我区的城市低保救助体系正日益健全,功能正日益完善,低保工作正以良好的发展势头向更高水平迈进。

通过调查我们感到,我区低保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多成绩,为维护我区社会稳定、提高城区居民生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具体有以下几点:

一是从我区低保工作的整体情况来看,街、镇差异还比较大,还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主要是农村低保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开展起来。

二是低保干部的工作压力较大,但办公经费有限,工资福利等待遇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低保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有待于妥善解决。

三是低保干部队伍建设还应进一步加强,综合素质和现代化管理水平应进一步提高。

为巩固我区低保工作成果,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特提出以下建议:

为稳定社会,低保工作要进一步向农村延伸。目前,三镇有相当一部分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十分困难,这部分弱势群体也要得到社会关心、关注,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要结合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救助标准。率先在全市实现农民低保,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切实解决农村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问题。

要标本兼治,帮扶并举。既要保证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又要积极同劳动就业、残联等有关部门加强沟通联系,多角度、多层面开发适合低保人员就业的岗位,通过重新上岗,劳动自救,使低保对象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回报社会。

要进一步加强低保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增强低保管理人员“以人为本、为民解困”的宗旨意识和“坚持原则、依法办事”的责任意识,尽快造就一支责任心强、思想作风正、业务精通、勤奋刻苦的低保干部队伍。

生活节能状况调查报告(实用22篇)篇二十二

摘要:我的家乡在泉州永春的一个小乡镇,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乡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今年暑假,基于对家乡的热爱和学校及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支持和要求,我们对家乡的居民生活现状进行了社会实践调查。

一、中国在变,城镇也在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城镇居民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小组利用寒假时间在杏树小镇针对桃园小村居民生活进行调查总结,让我们对城镇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丰富了我们的寒假生活。

(一)居民收入不断增长,收入渠道不断拓宽。

根据村委会杨主任给我们的资料显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收入的渠道进一步拓宽,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我城镇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1990年的约1万元上升到的1.5万元,由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呈现多元化特征,其收入构成也随之变化,收入明显提高。

(二)消费结构趋于优化,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由于受消费价格的影响,吃的比重上升,穿、住、交通通信等都略有下降,而医疗保健比重也上升了,已高于吃的比重,跃居第一位,消费结构出现了新的变化。服务性消费、旅游支出、交通通讯、文化娱乐服务消费、美容用品和美容费支出成为居民生活中的五大消费热点和亮点,有力地推动了总体消费水平。食品消费由量的满足转向质的提高。食品市场供应丰富,品种繁多,居民在吃饱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消费注重合理调整膳食结构,荤素搭配,粗细结合,追求食品的营养性、科学性、均衡性和多样性。保健、环保的绿色食品倍受人们的青睐。

1从主要食品消费量看,主食稳定,副食上升。各类蔬菜人均消费明显上涨,各种鲜奶及奶制品人均消费也同比增长很多。

2从享受性消费来看,精神消费人均消费相对于往年来说也略有提高。

(三)医疗保健支出快速增长。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全面推开,我区城镇居民医疗保健支出呈快速增长态势。统计资料表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往年增长。

二、改革开放,居民生活更美好。

我们小组同学经杨主任提供的往年资料,以及我们近些天对当地居民的生活调查,发现改革开放之前的农村和现在的农村生活迥然不同。

(一)居民的衣食住行的变化。

首先说吃,民以食为天。30年前的大米.面粉一般价格在0.17元,而现在的价格在1.30元左右,上涨了接近8倍。副食价格就很惊人,蔬菜价格由平均5分钱一斤上涨到平均1.50元一斤,涨幅30倍。肉食价格,以猪肉为例从0.82元到现在的平均8元,上涨了10倍左右。牛羊肉的价格至少达到10倍以上,食用油的涨幅大概也有7倍多。想一想,真的是很吓人啊。

其次谈谈穿吧,现在一套像样的衣服怎么说也得一二百以上吧,30年以前,20元以内就可以解决问题。所以,衣服的价格相对于那个时代上涨了18倍。

依次类推,下面这个题目就是住。30年前的住的都是土房平房,烧的都是木材和煤炭,对环境污染很大。再看现在,农民家家都用上了电。

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以前,大人们不重视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尤其是在农村,可是现在,每家每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进大学校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尤其是农民,认识到了科技的重要性。

再下面的题目是行,现在有人骑自行车,有人骑摩托车,有人开私家轿车,当然,也有人爱坐出租车。这些都不具有代表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乘坐公交车,30年前的车票5分钱,现在的车票是1元,整整上涨了20倍。小轿车也进入了农家院。

当前农村文化生活的主体30岁到45岁之间的成年人,不管是在村里还是自己家里,他们主导着文化活动的组织方式和进行的内容,他们的文化生活方式:54%在家里看电视或者听广播,23%打扑克,10%左右搓麻将,7%下象棋,另外的6%读书看报或作其他文化活动。

农村未成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整体来看缺乏指导、监督和引导。比如在调查邻村的一个网吧时,发现近80%都是未成年人,而这些未成年的初中生和小学生几乎全部是在玩电脑游戏或者聊天。电脑和网络本来是一种现代文明的传播工具,而如果缺乏来自社会、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和指导,使孩子们整日沉迷在游戏或聊天的虚拟世界里,势必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甚至毒害他们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是一个比较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的文化生活相较于其他年龄的人群显得相对贫乏,所调查的这些农村里针对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太少,原因主要是缺乏组织。建议农村乡镇的相关部门和干部多关注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多组织开展一些例如扭秧歌之类的文化活动,为他们购置一些健身器材,使农村的老人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从一年难得看上几回的露天电影,到个性化的家庭影院;从收音机中收听样板戏,到遍地开花的卡拉ok;从单纯地追求“吃饱饭”,到追求生命质量的健身运动;从打台球到网络游戏,从小人书到bbs……休闲娱乐方式的变迁,折射出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路变宽了,楼变高了,我们的精神世界也悄然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人们更注重健身,跑跑步、打打球。不像过去单一、被动选择,现在生活也富裕了,选择余地也宽了,生活质量也提高了。

(三)当前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主要是:

1、赌博风的抬头。

在这次调查的几个村庄里,有近30%的农民在打扑克、搓麻将的时候赌过钱,虽然数额不大,一般都是一元、两元,并且按这些农民所说,“如果不来点小意思,就找不到人跟你玩”,这种风气必须加以遏制,阻止其扩散蔓延。

2、迷信活动。

在这次调查中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调查的村庄几乎全部是汉族,有近10%的家庭信仰基督教,但由于农村传统文化的根深蒂固,使得基督教在当地农村的传播中,为了吸纳更多的教徒,向文化水平不高的村民宣扬一些迷信思想,比如:“信基督者得病可以不用打针吃药,有主保佑病就能好”等,这已经带有很深的迷信色彩了。

3、部分农民的参与热情不够。

有些农民仍然只注重挣钱,而忽视自身的精神文化生活,对群体文化活动热情不高,参与较少。

对此提出几点建议:

1、加强硬件建设。

就目前的经济情况来看,家乡的农村乡镇有能力来建设一些公共文化场所,如:农家书屋,健身的器材和场地,放映厅等。

2、重视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上级部门应多开展一些“送文化下乡”活动,并且应该针对农民需求,丰富“送文化”的形式和内容,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

3、加强农村学校的教育管理工作。

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去关注社会,了解形势与政策的动态,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是一个提升自我,锻炼自我的宝贵平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离开了大学这个象牙塔,来到了现实的社会中体验社会,体验生活,体验人生;社会实践,让我们更多贴近社会,去感受最真实的社会生活,体味最真实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中国新闻专刊,20,合著。

2.马晓河《农村是下一步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中国新闻专刊,8月。

相关范文推荐

    销售出差管理制度(实用13篇)

    通过制定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和工作方式,提高工作效率。规章制度范文的整理和分享,旨在促进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为使本公司员工因公出差

    房地产估价报告(汇总16篇)

    房地产行业是一个涉及诸多方面的综合性行业,需要各种专业人才的积极参与。推荐几本房地产投资方面的经典书籍,对初学者来说非常实用。委托方:山东省商河县人民法院。估价

    2023年那一刻我长大了点题(精选20篇)

    作文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展示我们的个性与想法。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篇章,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今天是同学聚会的日子,我起得格

    最新二年级听课心得体会大全(17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以下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本周,听了三位政治教师的课,收获良

    工程项目管理工作报告(通用16篇)

    在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和事实来展示自己的工作成果,更加客观地评估自己的工作表现。以下是一些成功的工作报告案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理解和掌握报告写作的要领和

    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总结不足之处(优质15篇)

    班主任工作总结既是对自己工作的反思,也是为了进一步改进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参考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工作有所启发。

    庆祝元旦演讲稿题目(优秀19篇)

    演讲稿范文的结尾应该给人以启示和思考,让听众能够从演讲中得到一些实际的收获和感悟。每篇演讲稿范文都有其独特之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启发。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三下数学教学计划(专业15篇)

    教学计划不仅仅是一份安排表,更是对教学过程进行有序规划和整合的思考。教学计划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工作,能够合理安排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制定教学计划之前,教师应该充

    家访工作方案与安排表大全(19篇)

    在制定工作方案时,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工作目标、资源分配以及时间安排等。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工作方案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以上一学期考试成绩

    六年级美术教学总结与反思大全(19篇)

    教学反思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调整教学策略。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教学反思范文,更好地理解教学反思的意义和方法。1、绘画小手工遵循教材。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