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

时间:2024-03-21 作者:紫薇儿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

会计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它是商业交易和财富积累的记录工具。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沟通和合作技巧,可以帮助会计与其他部门和同事更好地合作。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一

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学领域中一项极为重要的研究工具,它为会计研究提供了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帮助研究者深入理解和分析会计领域的问题。通过运用科学的会计研究方法,可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在我深入学习和探索会计研究方法的过程中,不仅使我对会计理论和实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体会。

会计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对推动会计学科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帮助学者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会计领域的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观点和研究命题,为会计学科的理论建设和实践应用贡献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其次,会计研究方法对于决策者和监管者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也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会计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方向和监管者的监督措施,从而进一步推动会计制度与环境的改革和优化。

在实施会计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我们通常需要同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文字和图表等形式对问题进行描述和阐释,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会计领域的复杂现象,以及其中的相关因果关系。而定量研究方法则通过数学和统计等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帮助我们理清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验证研究假设,并形成具有统计信度和效度的研究结论。在实践中,我们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目标和对象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并在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以达到良好的研究效果。

会计研究方法虽然有诸多优势,但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会计研究方法能够提供系统化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研究的质量和科学性。其次,它使我们能够从更全面、深入的角度理解和解释会计领域的问题,有助于形成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研究结论。然而,会计研究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定量研究往往过于强调数字和统计分析,忽视了问题背后的实质性因素;而定性研究则容易受到研究者主观意识和立场的影响,导致研究结果的片面性。

会计研究方法不断发展和完善,未来的趋势将更加注重方法的综合运用和创新,以提高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我们需要更加关注会计研究方法的整合性,充分发挥定性和定量方法的优势,以全面解读和解决会计领域的复杂问题。此外,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会计研究方法也将面临着更多挑战和机遇,我们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如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来推动会计研究的创新和实践,为会计学科的发展迈出新的步伐。

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学习和实践,我深刻体会到它对于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实践应用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和解决会计领域的问题,提升学术研究的质量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学习和探索会计研究方法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研究环境和需求,为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实践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二

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研究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创业的技巧。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论文,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论文一。

摘要:。

微信营销模式是源于移动互联网的设计理念而开发,所以它与生俱来的继承了移动互联网高效率、低成本、高精准率的优良基因,使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有力法宝。文章通过深入分析大学生创业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移动互联网微信营销模式下的大学生创业“人群定位+互动模式+精准营销”三点联动的具体实施路径。

关键词:。

移动互联网;微信营销;实施路径。

一、前言。

随着移动信息技术与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和普及,微信已经从刚起步的小众化走向大众化,甚至从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微信营销模式也应运而生。由于微信的开发平台跨过了传统的互联网,而是源于移动互联网理念设计与开发,这使得它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和及时性,无论你在哪里,只要你有移动终端(如手机等),通过微信就可以轻松无障碍的与你的精准客户进行交流与互动,而不需要再携带其他电子通讯设备(如电脑等),从而真正实现快速、高效、单点对多点营销模式的创新,这为创业之初资金并不充足的创业者,提供了较低的门槛和创业机会。

二、微信营销模式的优缺点。

微信营销模式指通过建立微信数据库,把微信数据库转化成购买你产品的精准顾客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缺点:。

(一)高接受率。20xx年微信用户数量统计显示,微信注册用户数量已突破9.27亿,微信已然成为了主流信息接收工具,其具有的广泛性和普及性为后续的营销提供了良好基础。并且由于微信的公众账号粉丝都是通过主动订阅而获得,信息的获取方式也是主动获取,不存在遭受垃圾信息的骚扰而产生强烈抵触情绪的情况。

(二)高精准度。微信营销优点是省去顾客人群的细分,通过精准信息发布所聚集庞大的粉丝数量,而且粉丝群体具有高度集中的垂直行业背景,这就是真正炙手可热的营销资源和推广渠道。比如佳酿网旗下酒水招商公众账号,拥有近万名由酒厂、酒类营销机构和酒类经销商构成垂直行业粉丝,这些精准用户粉丝群相当于一个盛大的在线糖酒会,每一个粉丝都是潜在客户。

(三)高效性。移动互联终端的便利性再一次增加了微信营销的高效性。相对于传统pc电脑而言,移动终端(如手机)不仅能够拥有pc电脑所能拥有的全部功能,而且方便携带,用户可以随时获取关注的信息,从而为商家营销推广带来极大的便利。

(四)高经济性。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的成本已经大幅降低,来到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不需要额外购置其他设备,仅需一部智能手机即可与客户完成实时互动与信息推送,并且发送和接受信息的成本几乎为零,具有极高的经济性。

(五)高强制性。由于微信营销所形成的高粘性的关系网络,如果不考虑用户的感受和体验,强制的推送各种垃圾广告和信息,会引起用户的反感甚至取消关注。

三、大学生创业现状分析。

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765万人,比去年增加16万人,就业市场竞争空前激烈,与此同时20xx年李克强总理从国家层面大力提倡和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一举措,促使大学生作为最具创新创业基因的这一群体,积极投身其中,然而创业环境和现实并不乐观。

(一)创业资金的缺乏。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金缺乏往往导致大学生创业无疾而终。目前大学生创业类型主要有两大类:技术类和创意类。技术类大学生创业往往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设备前期采购,在技术研发成功之前,高昂的资金投入往往令大学生们望而却步;而创意类大学生创业同样也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创意实施和前期营销推广,从而导致创业往往停留在开始阶段,即使有幸获得小额天使投资,由于急于得到资金,为得小钱让大股份,贱卖技术或创意,最终失去对公司的控制权导致创业失败。

(二)创业经验的不足。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以及对市场方向把握不足,同时受到学生身份限制,对所在行业最新动态发展及企业经营管理和商业运作把握不准,不能全面了解创业现实情况以及进行理性的创业风险控制,因而在寻找创业方向和合作伙伴时,往往无所适从,很可能盲从市场上所谓的热门行业。

(三)创业方式的单一。大学生创业以首次创业居多,由于缺乏经验和对风险把控力不足,往往选择已合伙创业为主,而在合伙创业过程中,由于彼此之间知识、经验、处事方式等不同,以及合伙人之间知识和能力并不一定很好匹配互补,在涉及到公司一些重大决策时往往可能出现意见不统一和偏差,导致公司经营决策失误陷入困境。

四、基于微信营销模式下的大学生创业实施路径。

源发于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微信营销模式,基于微信营销的便利性、有效性、以及精准性等特点,使得创业机会越趋于扁平化,利用微信营销创业的门槛越来越低,创业资本投入不必太大,创业方向选择性较多。从而解决了大学生这个创业群体创业资金不足,创业切入点不精确,以及创业经验缺乏等关键问题。大学生要做好微信营销,首先,要做好人群定位,微信的人群定位要比微博、博客获取粉丝更加精准。微信通过搜索附近的人,就可以找到身边朋友,而大学生创业初始阶段的客户一定是周围的在校学生,找到大多数同学的需求点,甚至是痛点,通过利益前置,将大家拉进微信群,然后形成一个微信圈。然后就是圈层的互动,微信发送的消息类型丰富,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定期和不定期圈层互动,例如抽奖、签到等形式,让每个在微信圈的准客户时刻保持对微信群的关注,并且随机的通过发放红包增加圈层成员的互动性和粘性,定期分享大家关注的有价值的干货,与成员保持长期良好的沟通互动。最后就是微信的精准营销,微信通过公众号和好友形式可以形成一对多,或一对一的交流沟通模式,同时由于微信是直接把营销信息精准推送到顾客的手机,从而达到精准营销的目的。所以通过前期良好的圈层互动,以及潜在顾客分类,找到准客户,然后通过一对一的精准营销,激发顾客需求,使其产生强烈购买欲望,最终通过微信支付等形式完成成交流程。

五、结论。

通过微信营销进行人群定位和获取,然后形成有共同需求的圈层进行深层互动,结合一对一的精准营销,避免了大学生创业之初由于启动资金有限无法大面积投入开发客户,同时也解决了维护客户与互动费用过高等问题,优化微信营销模式,将客户导入线下,与多家商业联盟,线上线下双频互动,具有较高的可实施性。

大学生创业方面的研究论文二。

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分析。

(一)创业精神的缺乏。

创业精神是指创业者具有开创性的思想、观念、个性、意志、作风和品质等,又包含对创业的理性认识、心理基础和道德品质。创业理性认识是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出发点与内驱力,是创业思维和创业行为的前提,是人进行创业活动的能动性源泉和创业动力。创业心理基础一方面是工作中保持积极、乐观、自信的心态,另一方面是面对困难和挫折要有承担责任、直面现实的勇气,包括自信心、与人合作、情绪情感、意志等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创业成功的前提和条件。创业道德品质包括企业运营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经营准则,是企业社会公德的必备要素。但现在的“90后”“00后”多是独生子女,依赖心理较重,自主性和适应性差,缺乏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缺少风险意识和挫折承受能力,遇到困难很容易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甚至放弃努力,缺乏创业精神。

(二)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的欠缺。

要成功创业必须掌握企业经营管理、国家政策法规等相关知识,但由于现行教育体制下,专业培养目标是塑造“专才”而非“通才“”全才”,学生难以全面涉猎相关课程,更不要说系统性地了解创业所需的各类知识,如财务、管理、法律等。同时,作为一名合格的创业者,需要具备较强的个人综合能力。但由于在校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有限,能力培养途径不多,导致学生难以在大学阶段完成综合素质能力培养,在进入创业阶段后往往屡遭碰壁。

二、职业生涯规划对创业教育的现实价值。

(一)指导创业定向,培养创业精神。

并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素质,学生是否具备创业精神,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来发现。在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中,第一项就是进行自我评估。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自我评估过程,能够使学生认清自己,扬长避短,将创业理念与个人兴趣爱好、特长能力等相结合,对自己的创业发展方向做进一步设计、规划,使未来的创业奋斗目标更加明确。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引导,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具有较强的自主性,立足于个人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依据现实规划未来。成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能在学生创业遇困时助学生一臂之力,提高创业成功率,还能在学生创业成功之后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有规划地运营企业。

(二)补充学生创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入了企业常采用的战略分析法——swot分析,引导学生在自我评估时,立足于个人实际的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个人的优势、劣势和核心竞争力,并制定相应对策。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更能够根据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去展开创业规划和准备,最终实现创业目标。根据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在校期间,学生可以制定分阶段的、详细准确的创业成长目标。大一,重点考虑提高自身的创业心理素质和创业综合能力。学习上,应将重心放在良好学习习惯和有效学习方法的养成上,通过设定目标—达成目标—评估目标的方法,完成基础课程的学习;综合能力培养方面,重视书本以外的团体性活动能力的培养,例如参加社团、竞选干部等。大二,重心仍应放在“学”上,与创业相关的专业课程和技能应重点学好,同时还应积极学习与创业相关的知识,如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国家政策等。大三,开始进入实践,重在“练”。通过参加各类创业大赛,锻炼实践能力,将所学理论运用于实践,通过模拟实践检验“学”的水平,同时积累“练”的经验。

三、职业生涯规划视野下的创业教育途径。

(一)建立全程、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理念。

创业并不是学生临近毕业,开始就业阶段才着手进行的,而是应在学生入学之初甚至最早萌发创业想法时,就需要开始进行指导。哈佛大学曾有一项关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研究,人群中大约只有5%左右的人会做出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而职业生涯结束时,没做出职业生涯规划的95%的人所创造的资产价值,远不如这5%的人所创造的价值多。这提示我们,要让学生具备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和能力,就要为学生提供全程、系统的指导,教给学生科学的职业规划方法,对于有创业想法的学生则需要依托职业生涯规划,将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有机融合。创业人才应是复合型人才,人才的培养上应以跨学科课程设置为主。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将创业教育融入学科教育之中,客观审视个人创业的基础,理性规划创业蓝图。同时,将创业理念、创业方法等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以提高学生创业能力的知识储备,帮助学生拓宽创业思路、筹划创业步骤,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二)完善培训师资。

现阶段高校创业培训教师多由学校职业生涯规划老师担任,理论经验丰富而实战经验欠缺。要对准备创业的学生进行全面指导,老师不但需要丰富的创业理论,还要具有扎实的创业实践技能。因此,在高校广泛建立大学生创业园的今天,应为创业培训教师提供合适的场地、资金扶持、政策倾斜等,鼓励这部分教师进行创业实践,并通过他们的实践修正、指导学生的创业理论。还可通过选聘成功创业校友、相关政府部门人员、企业人员等担任兼职教师,向学生讲授创业技巧、创业须知、国家相关创业政策等,帮助学生了解创业,分享成功经验,规避风险。

(三)加强实践孵化,扶持创业。

创业是一项实践性极强的工作,职业生涯规划同样强调实践。因此,在创业教育中,一定要坚持实践,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动性和潜力。学校应重视创业孵化,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依托校企合作,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通过创业园,开展丰富的创业实践活动,将理论研究成果转化为产品,锻炼学生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巩固实践应用;同时,可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实践活动,并通过第二课堂、社团活动等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如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等,重点孵化一批创业项目,培养创业人才,形成创业氛围。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三

任何一种研究,目的都是为了寻找规律,寻求真知,探求真理。而这种寻求依靠什么?依靠的是就科学的方法。不管是东方哲学注重的感悟、悟道,还是西方学术界强调的实验、数据以及实证科学,其实质都是一种有用的研究方法。对于社会科学来说,方法论在研究中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一门学科采用什么样的研究方法,必须根据研究对象的特点和研究目的的需要。具体而言,公共管理的研究方法必须适应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内容需要。

公共管理的学科特点既具有理论性,又兼具实践性。前者要求必须符合思维科学和逻辑规律;后者要求符合实际情况和运作定理。所以,公共管理学比一般独立的学科而言更具有综合性,研究方法上也更具有多样性。

正如公共管理学是政治学、管理学、伦理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的交叉汇合,公共管理研究方法的体系也由这些相关学科的方法体系构成。

:如统计数据,经济模型、数学公式等。

:如社会调查、问卷分析,个案访谈以及社会实验等。

:用政治分析的方法寻找公共管理的应然规律和实然的状况,也体现为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2个层面。

:包括一个组织、要素、结构、组合以及案例等待分析方法。

:逻辑推理,内在规范的推延以及哲学意义上的价值判断等。

目前,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很快,理论和实践都快速地走向繁荣,这与以上等多种学科研究方法的大碰撞和大汇集是分不开的。但从总体来看,目前一些论文所采用的方法大概可以分为两大类,即理论性文章和实践性文章,前者更多采取的逻辑推演的方法,后者则更多采用实证的方法。这两类文章各有优点和局限,但两类文章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功能和特定的读者对象。

研究生阶段的学习重点之一是掌握研究方法。正如一位教授的“兔子定理”所说的,本科生时:老师主要以讲授知识为主,带着学生认识兔子;研究生阶段,老师主要以传授方法为主,要让学生掌握抓住兔子的方法。应此,方法论生研究生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课程。

1.对于理论文章来说,要注意基本功的问题:也就是说基本概念要准确,使用概念要符合逻辑,含义界定要规范,推论过程要符合逻辑规律。这些时一个专业编辑评价一篇文章的基本要件。

2.理论文章贵在具有创新性。这方面包括观点本身的创新和方法的创新。

3.对于重点时研究实践问题的文章,要注意研究方法的正确使用。

以社会调查方法的使用为例,在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和政治学领域,问卷调查以及民意测验等社会调查方法的使用非常广泛,这些文章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他的研究方法的运用。这里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为什么一些数据本身会出现问题?(案例略)。

社会调查方法的应用要注意几点:1)研究之前一定要合理科学选择指标变量。最后的研究数据是不是有价值,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指标的选择。2)数据决定于方法,方法受制于文化。因此在一些意愿调查中一定要注意选择对象本身的特点以及可能影响的文化心理因素。3)数据本身的合理性来源于调查过程的各个环节,要注意每一个环节都具备可检验性。

1.研究生要多多写作,是一种掌握研究方法和巩固知识、提高文字能力的一种练习,目的在学,而不是为了发表论文,寻求社会功利。所以要扎扎实实的作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并学着用学术论文的方法要表述自己的观点和学习成果。

2.对于学生论文的结构和方法,一定要向国际学术规范和国家学术标准靠拢。一般而言,在一项较为成熟的研究论文中,往往需要有研究综述,方法论,结社,论证,数据分析以及逻辑推演,最后才能出结论。在论文形式方面,则要有摘要,关键词,征文以及注释或者参考文献等。

3.对于如何评判一篇论文的水平优劣,这是个一件很难做到完全客观的事。虽然我们采取双向匿名评审等制度,加大人为操作的难度,但只能做到是一个相对客观。这里介绍某些专家评审中的一些评分指标:

选题、视角、方法的创新性20%;逻辑规范及结构完整性20%;观点和结论的创新性20%;语言行文的规范性20%;格式注释的合规范性20%。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四

一般来说,主题确立之后,就会自然地进入考察或搜集、整理资料的阶段。也可以说,这是论文写作的“初级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效如何,直接影响论文的质量。有一位经济学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作为一位演化的学科,经济学的进展方式是:考察资料、形成假说、检验假说、就经济运行情况取得有时是勉强一致的意见。”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会计论文的撰写程序。由此可见,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考察或搜集资料的重要性。

有了资料,论文才可“言之有物”。其实,大家平时就要注意搜集、积累和占有材料:凡是你觉得特有利用价值的,就应反它搜集起来;积累材料要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日积月累;占有材料应务求其多,力求其详。当我们选定一个题目后,再进行目的性、针对性更明确的搜集,紧紧围绕着自己选定的主攻任务,时时联系自己所研究的问题,去搜集那些有典型意义的与自己确定的中心论点关系最密切的材料。资料搜集与整理的主要工作是:

1.要围绕自己的论题,到各种会计期刊、经济期刊、相关论文集、会计报表、会计年鉴、政府文件以及其他文献资料中搜集资料,并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要坚持“要全方位”的原则,即考察资料时,不仅要考察国外资料而且要考察国内资料;不仅要考察当代资料而且要考察历史资料;不仅要考察外国学者的有关资料,而且应该和必须同时考察中国学者写的有关资料。也就是说,必须围绕着论文主题要尽可能的考察和搜集相关的资料。

同时,尽量“要上机”即搜集资料时动用现代计算机设备来处理信息,如通过互联网寻找所需资料并下载。目的是最大可能地节省时间,节约成本。

2.对搜集到的材料认真加以鉴别,区别出直伪、主次、轻重,表面和实质,典型和一般,本义和旁义等,真正做到理解材料和吃透材料,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利用。经过筛选,有的资料可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于论证;有的加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旁证补充,以使论文充实丰满。

3.消化搜集来的材料,即做到认真刻苦研究,实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科学态度,合理借鉴或以此为起点开展新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就可以对掌握的材料进行取舍,取舍的标准是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

4.数据处理。数据是会计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关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一)提炼观点或中心议题。

论文观点或中心议题就是作者在文章中立起的“靶子”,是文章论述的对象,是文章的中心。中心确立起来后,作者是就应围绕中心展开论述,并由中心近一定的逻辑向外扩散思路,最终又要向中心聚集并总结出中心思想。文章的论说阐述不可脱离中心。

一般来说,在论文中提出观点或议题,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是直截了当,或是间接揭示;是反问,还是设问;是引证,还是归纳事实,这部分内容在文章中基本上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

(二)精心撰写、独运匠心。

在把握素材后,就应探索形式,选准论文的表现角度。通常有几种不同的表现角度可选择:(1)领悟精神、深刻剖析。即对一论题作前后左右的“面面观”,多方位地而又深入论证。如建筑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紧张原因探析之类论题就可以采用这种形式。(2)抓住一点,重点阐发。即抓住某一薄弱环节,着重讨论,阐述己见,如论会计交接工作的不规范性问题、政府委派会计制不可取之类论题,可选择这种。(3)针对论争,解疑诘辩。选择有争论的论题,比较各种不同论点的优劣,树立自己的观点,如不要反会计职能无限扩大之类。(4)选准“靶子”,批驳陈说。即将某文或某书中的错误论点作为“对立面”,指出其不足之处,在批驳中表明自己的观点,如写“与谈税务筹划——与某某同志商榷”之类。

1.拟定提纲。

论文的`表现角度选准之后,就要拟定提纲。提纲是论文的骨架,它起着疏通思路、安排材料、形成材料的作用。提纲有详略之分。我们一般要求尽量撰写详细的提纲,目的是:其一,通过拟定详细提纲,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展现出来,同时也检验了所掌握材料是否充分;其二,通过详尽的大纲,指导教师更容易指导;其三,详尽的大纲通过后,成文就相对容易,只需反大纲在内容上按照一定逻辑结构添加内容就可以了。

拟提纲一般应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由略到详。即先把大的部分定下来,确定大段标题,再斟酌、明确每个大部分的小层次(即小标题),再依次深入,经过周密思考,反复修改完成,论文的提纲拟就以后,就应以纲统目,以说理为主,必须有虚有实,把抽象的道理与具体的形象的比喻以及典型事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即结合实际实例去作有步骤的层层逼近的科学论证。同时,大纲一定要实现:(1)明确论文的具体部局,要以总论点、分论点搭起框架结构,否则论文可能会显得三乱。(2)内容的表现上,要选择如并列式结构、递进式结构、分总(总分)式结构、综合式结构、散论式结构等。

2.精心撰写。

提纲编写就绪后,文章的撰写就进入了写作阶段、即对研究成果进行具体描述阶段。会计论文的定作应达到如下要求:

(1)容易理解。会计论文是表明作才观点的,要想把论文所包含的信息无障碍地传递出去,必须做到观点明确,结构得当,叙述准确。对于中心论点,是文章要刻意用力的地方、给出结论的地方,一定要讲得很详细,要讲透。转述的、人所共知的地方可简明扼要地讲。论文质量高低取决于作者对所论述的问题有无真知灼见、有无新意,道理是否说得中肯深透,而不在地篇幅的长短,在基本达到对论文的字数要求的情况下,以行文简洁为标准。

(2)引用要得当,注释要清楚。为此,要讲究引用与注释的方法。引文与注释可以在页尾注明,也可以在文尾注明,并且尽量提供大的信息量,以便读者查找与核对。

(3)表与图的运用。由于表与图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借助它们常常可以使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多种子要素间的定量或定性关系一目了然,而且可避免文章表述呆板,因此,要合理采用。

高质量的会计论文是改出来的。当初稿写成后,往往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时如果时间允许,可以采用一种效果比较好的方法修改文章:冷处理。先把初稿搁一搁,待脑子冷下来后,再去修改。

(一)改稿的基本内容与要求。

1.中心观点论证的是否充分。

看论文所采用的例证材料是否充足,是否都能用来为论文的中心论点服务,不充足的要进一步充实,是观点问题还是所选材料问题,是否达到论文字数的要求,对于高中心论点较远的内容应该删去。

2.论文结构和段落是否有利于中心观点充分表述。

检查论述的先后顺序是否得当,是否便于推理;各大段下的小段落是否需要小标题,有的是否应归属其他大段等。通过调整,使之合理、严密。

3.句子和标题是否符合语法要求。

要字句斟酌,捡查用诩是否准确恰当,是否合乎语言习惯;句子与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协调,合乎逻辑;语言要鲜明生动。

改稿的基本要求是:一要确切;题文一致,标题和内容吻合;二要简洁:概括得当,简练明快;三要生动:新鲜活泼,引入注目;四要适度:明确的科学态度。

(二)加工成文。

按照规定要求加工成文。可以是手写,有条件的可以打印。成文稿子一般要包括封面、正文、其他说明等内容。标准就是:格式正确、标点符号规范。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五

会计研究方法是会计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对于培养会计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至关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首先,我深刻认识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其次,我了解到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重要性。再次,我深入体会到统计分析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最后,我认识到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这些心得不仅对于我在会计研究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也对于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首先,研究问题是会计研究的起点和核心。选择一个研究问题要与时俱进,贴近实际。我们要关注当前会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关注经济、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抓住新兴的研究热点。同时,研究问题也要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重要性,能够对学术界和实务界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查找相关文献,了解同行研究的进展和研究思路,从而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的研究问题。

其次,搜集和整理资料是开展会计研究的基础和必要环节。通过大量的数据和文献搜集,我们可以了解到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在这个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资料搜集的艰辛和重要性。一方面,我学会了如何使用各类数据库和搜索引擎,以及如何进行数据的筛选和整理;另一方面,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各种资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从而获取更有价值的信息。

再次,统计分析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统计方法的正确应用既能够从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也能够对研究结论进行科学的检验。在学习统计分析方法的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与统计学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如回归分析、方差分析等。这些理论和方法不仅在会计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最后,学术论文的写作是会计研究最终产出的形式,也是对研究者学术水平的重要检验。在学习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如何编写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如何清晰地呈现研究方法和数据,以及如何进行结论和启示的总结。同时,我也意识到了学术论文写作的严谨性和规范性,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遵循学术道德和规范,如如何引用、如何署名等。

综上所述,会计研究方法是培养会计研究人员科研能力的重要课程。在学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研究问题的重要性,了解到搜集和整理资料的重要性,深入体会到统计分析在会计研究中的应用,认识到学术论文写作的重要性。这些心得不仅对我在会计研究领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也对其他学科的研究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会计研究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六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管理技术与会计融为一体的学科。管理会计孕育于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如何对市场进行卓有成效的管理,使企业在残酷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当时管理人员普遍关注的问题。20世纪50年代,在管理学与会计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产生了一门新兴的学科----管理会计。它与财务会计并驾齐驱,在公司管理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一年的时间里,我在xxx教授的帮助下,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改进了教学方法。下面我就从《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结合使用》一节的教学中,浅谈我在《管理会计》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和分层教学法的一点体会。

200元,其中:变动成本为700元,固定制造费用为500元;本期投产3。

000件,期末在产品1。

000件,完工程度50%,本期销售1。

000元,单位变动管理费用1元/件,固定管理费用3。

000元,单位变动的销售费用2元/件,固定的销售费用2。

000元。

工作任务是:。

(1)。

学生讨论总结前一节课学习的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

(2)对有关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处理。

(3)编制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的利润表。

在进行任务分配时,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组-----理论讨论组(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经济业务会计处理组、利润表编制组,进行讨论总结,教师点评:这样既照顾了优秀学生“吃不饱”的现象,又解决了一般学生“吃不了”的问题,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发展与选择学习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发挥其最佳水平。分层教学就是做到了:

第一,充分照顾了学生的发展差异,能够因材施教。

第二,消除了智力歧视,易被学生接受。

第三,分层次教学内含的竞争机制,使得学生在不断沟通与讨论的过程中,接受挑战,实现跨越,从而易形成生动活泼、互帮、互助、互赶的教学局面,形成多向互动的课堂教学局面,而且减轻了学生学习负担,提高了学生学习成绩。

通过任务导入形成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它的理论依据是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以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学生的学习不单是知识由外到内的转移和传递,更应该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通过新经验和原有知识经验的相互作用,充实和丰富自身的知识、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

(一)确定任务。

任务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是问题提出的外在表现,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注意力集中于他们将要进行的活动上,特别是那些推动所有学习活动顺利进行下去的最终表现或成果。此任务将教学目标可分解为一系列的子目标-----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两种损益表的编制,让学生一步步地最终达到使能目标的要求。这样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学习水平,从实际出发提出学习任务,难易程度适宜,前后有连贯,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维持他们的学习动机。另外,任务的设计也不应只局限于本书的知识——根据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是财务会计的内容,具有了发散性和挑战性,让学习者感觉有充分施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

此任务创设的情境在学习过程中吸引了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和无意注意力,调动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习动机,使学生以高度兴奋的状态积极主动地进行课程的学习,为任务的接受和完成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此情景的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

(三)组织教学。

在此次任务驱动教学法中,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根据学习内容的结构和已设置任务的特点来安排学习活动,是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为主,教师点评为辅的多种学习形式的组合。

教师发挥了指导作用,对学生加以适时的、正确的引导和激励,把握任务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创造一个良好的空间。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

(四)评价结果。

评价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学生掌握自己学习情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综合能力的重要方法。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是否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区分”,而是促进“发展”,为学生找到自己能力的增长点,从而更好地改进学习。此时我还及时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评、互评,采取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七

一、大数据时代。

1.大数据。大数据原来是计算机领域处理信息的一种方法。为了得到更精确的结果,大数据采纳了很多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信息,比如天气、温度等,构成了庞大繁杂的数据库。这些信息平均价值较低,利用新的处理模式删繁就简,实现高效准确的目的,于是大数据便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信息处理模式,它包括海量的、高增长率的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且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大数据时代最大的转变就是关注相关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即只需要结果,而不需要理清其中的联系,这颠覆了人们的思维习惯,对收集信息、管理信息和预测信息等方面提出了新的挑战。

2.云计算。云计算是大数据的主要运算方法之一,也是支撑大数据的平台,它可以挖掘出纷繁复杂、价值低廉的数据群下的真实价值。云计算由不同研究机构共同开发,普遍被认为是一个由虚拟资源构成的资源池,通过互联网向外按需提供资源,其主要特点是多用户共享、大数据处理与大数据储存。云计算是在原有的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等多种技术的基础上进化而来,成熟度高,可靠性强,具备廉价和高效的优点。

二、大数据时代的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的任务是将财务会计所记录的总账和报表等资料进行加工处理,使高层管理人员能够对日常活动进行规划、控制和决策。管理会计是对未来的规划,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相对于财务会计来说更依赖对数据、尤其是大数据的处理分析。管理会计大致可分为对经营预测、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的预期效果综合分析的“决策会计”和为了提高预期决策效率而进行的预算管理、责任会计、成本控制和绩效评价的“执行会计”。大数据时代大大扩展了管理会计的各项职能。

1.经营预测。传统的经营预测存在偏差的最大原因是信息不对称,很多信息没有被利用或量化。大数据时代,可利用计算机、互联网和云计算将巨量数据的信息载体处理成为简单准确的所需信息呈现在面前,只要挖掘数据,即可得出预测结果。互联网时代,人们习惯于在网上搜寻自己需求的信息,这就在网上留下了文本、音频、视频等浏览记录。这些记录之间缺乏逻辑与结构的联系,所以被称为“非结构性数据”。管理会计可通过云计算处理这些“非结构性数据”,并利用计算结果进行经营预测。

2.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既将企业制定的经营目标以货币形式表现出来,也将企业整体目标拆分开来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员工。大数据时代,预算人员面对复杂的巨量数据和动态实时的预算要求,需要将预算管理系统与大数据结合。

2.1大数据时代下的预算是动态、实时的。在编写预算时,所有预算项目会经审批后储存进云端,在执行预算时,云会计下的系统可以利用云端上新增的数据同步计算出实际与预算的差异,并可调整预算。

2.2有力的数据分析软件使预算系统更加及时。应用多维数据分析技术,大数据下的预算系统可以很好的支持巨量数据的及时分析。

2.3预算的编写更加智能。大数据下的预算系统,可以先由it部门制作标准模型和参数表,将它们与预算模块中的具体数据建立动态联系,再由预算管理人员通过自定义计算功能实现预算模块各个数据之间的联系,并且预算人员可以自己编写、维护和更新业务规则,使预算要求更加明确有效的反映到预算模块中。

3.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系统的关键绩效指标是衡量员工工作的量化指标,其设定应遵循具体、可度量、可实现、现实性和时限性五个原则,实际设计时容易出现偏差。应用大数据系统可以解决其中一些问题。

3.1可度量原则可能导致的关键指标遗漏。可度量原则是指绩效指标应是数量化或行为化的,过分追求量化指标往往导致关键绩效指标遗漏。应用大数据系统,设计者可以在云端获得形式多样的间接反映绩效的数据,量化充分即可避免关键指标的遗漏。

3.2现实性原则可能导致的指标偏离。现实性原则是指绩效指标的考察是现实可行的,而在操作时,设计者可能常为节省考核费用而忽略考察成本较高的指标,导致考核结果偏离战略目标。大数据系统下,大量数据的收集唾手可得,很多指标的测定变得不再复杂昂贵,既可以通过委托专门的研究中心计算所需指标,也可以租用经济高效的虚拟服务器自己计算指标,成本低,更加符合现实性原则。

3.3时限原则可能导致的考核过于注重短期利益。时限原则是指指标的完成应在特定期限内,不能遥遥无期,这导致员工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对企业长期经营不利。大数据是站在巨量数据之上进行分析的,数据基数很大,考量因素很多,有更大的把握对复杂和长远的投资进行预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短视行为。

三、挑战。

大数据和云计算尚未引起普遍重视。麦肯锡公司2013年调查显示,只有49%的高管关注大数据的发展,很多中小企业忽视对大数据的关注。这无疑会影响大数据的推广应用,落后企业也会因此增加机会成本与时间成本。大数据的信息真实性越来越被重视。大数据的引进,对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真实性均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这对目前还未做到公开透明的企业来说是个挑战。大数据系统的处理技术尚不令人满意。例如,处理非结构化数据时,在转化成结构化数据的途中可能会产生意思曲解和信息遗漏;目前处理巨量数据较为成熟的hadoop体系的应用门槛较高,不利于大数据系统的推广;网络容量有限,储存成本较高。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的挑战日益严重。一方面是企业取得的信息是否合法,是否尊重了客户的隐私权。另一方面是企业能否保护好客户的资料,不被窃取。网络水平的快速发展与网络高手的层出不穷,信息和网络安全愈发重要。熟练掌握大数据处理技术的人才不足。企业需要能够熟练应用大数据工具的管理会计人才,只有通过他们专业解读和提炼大数据系统处理得到的最终信息,管理层才能得到有利于经营管理的信息,才能做出合理可行的决策。目前,这类人才严重缺少。

四、建议。

1.大力宣传和推广大数据系统,普及大数据和云计算知识,推动大数据时代的健康发展。

2.国家应着重提升全民的计算机素质,鼓励参与国家大型分布式计算项目,发展大数据计算技术。分布式计算项目是将一个超大型计算项目分解成可在单个电脑上计算的小块儿,每一个拥有电脑的人只需下载正规软件,即可参与其中。

3.高度重视云安全,不仅要建立杀毒系统保护信息免受侵害,还要在信息共享时注意混合云中数据的所有权问题,推广使用分裂密钥加密等技术对机密数据进行保护。

4.加大培养管理会计人才的力度,鼓励使用大数据工具。逐步培养可以综合掌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多方面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管理会计的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变化。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八

考试是有一定的技巧,注会考试方法与技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先应注意认真审题,每道考试题都有不同的要求,都有一定考点。因此,在答题前,应对每一道题目先进行仔细的审读,搞清题目的要求,不要盲目为了抢时间,在未搞清题意的情况下仓促答题。

2.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对待方法。单项选择题是相对比较容易得分的题型,应尽可能得分。在解题时,对没有把握的题目可以用排除法,注册会计师《注会考试方法与技巧》。判断题,由于实行倒扣分的方法,一般说来,只有在十分把握的情况下才做出判断的处理,没有把握的题,则可不判断。业务计算题都应该有序地进行处理,注意解题思路的清晰。其中编制会计分录时凡是要求列示明细科目的,均要加以列示,尤其如“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应交税金”、“利润分配”等科目,若不列示,则这笔分录就会相应被扣分。计算题也是一样,在有列示计算过程的要求下,不仅要列明最后的计算结果,最主要是要把解题的步骤、过程写出来,否则也会被酌情扣分。至于在列示计算公式时,倒不一定要列示文字计算式,可以直接用数字代入,以节省时间。

3.处理好题目数量、难度与分值的关系。试题中的选择题、判断题等题目的数量较多,单位分值较小,难度情况各异,有时会占去较长的时间。计算题和综合题题量较大,分值较多,但一般来说难度较高。因此,在考试时,考生应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正确处理好题目数量、难度与分值的关系,合理安排紧张的考试时间。

此外,答题时还应注意先易后难,先简单后复杂,做到字迹清楚、工整,避免不必要的误解。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祝您成功!

1.注册会计师的考试方法与技巧总结。

2.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建议。

3.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介绍。

4.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推荐。

5.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简介。

7.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

8.注册会计师考试应试方法与技巧大全。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九

会计研究方法是一门研究会计学原理和应用的学科,其目的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提高会计科学的发展和实践水平。会计研究方法主要包括问题的选择、理论的构建、假设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环节。这些环节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对于会计研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来探索和解决问题,才能推动会计领域的发展。

会计研究方法在问题选择上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合理选择研究问题是决定研究方向和研究成果的首要因素。研究问题的选择应当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既要关注会计领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要关注实践中的困惑和需要解决的难题。合理选择研究问题能够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会计研究方法在理论构建上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理论构建是指在会计研究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理论基础,结合研究问题的要求和实际背景,构建适用于特定问题的理论模型。合理的理论构建有助于研究问题的深入分析和解决方案的合理选择。在构建理论模型时,要注重理论的完整性和适用性,充分考虑会计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确保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并能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会计研究方法在假设建立上的重要性同样不可忽视。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也是推动研究的动力。在会计研究中,合理的假设设置能够帮助研究者深入探索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可解释性。在设置假设时,要注重假设的清晰性和具体性,确保假设与研究问题紧密联系,并能够通过合理的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方法来验证和论证,从而为研究结论的得出提供充分的依据。

会计研究方法在数据收集和分析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据是会计研究的基础和依据,只有准确、全面、可靠的数据才能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在数据收集过程中,要注重数据的来源和获取方式,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在数据分析过程中,要根据研究问题的要求,采用恰当的统计方法和数据处理技术,对数据进行合理解读和梳理,从而得出准确的研究结论。

总结部分:

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的体会和思考,我深刻认识到会计研究方法在会计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只有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我们才能深入了解和解决会计领域面临的问题,推动会计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因此,我们应该不断提高对会计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和实践能力,不断完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会计学科的发展和实践的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

经过调查发现,在我国的高校教育中,对管理会计的教学方法大多采取传统的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数据型教学模式,简单来说就是以理论灌输为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其弊端较大。

(一)部分理论教学内容难度偏大,使学生失去学习积极性。

管理会计这一学科和普通的英语数学相比较而言,可能平时不易接触,或者接触较少,在内容上有很多晦涩难懂的概念性的东西,抽象、理论性强,是这部分内容的最大特点。甚至有些管理会计中的知识点还要结合高等数学进行解析,而有的同学在高等数学方面知识点掌握不牢固,导致在管理会计上应用不灵活,甚至不会运用,直接就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在作业成本法的核算学习中,涉及到了统计学和概率论的知识较多,这不仅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教师的教学难度,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学生由此产生厌学情绪,丧失对整个管理会计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课程理论重复,造成学习时间的浪费。

在理论课程设置时,管理会计的学习少不了与《财务管理学》和《成本会计学》的结合,但是由于相关的内容设置不科学,造成教材之间知识点重复,从而导致学习时间浪费。

(三)应试教育严重,学生实务能力差。

这个的传统教育就是以填鸭式的理论灌输为主要方式,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加之抽象的学习内容,直接造成了课堂上枯燥无味,教师没激情,学生没热情。此外,很多学校的应试现象严重,有的学生一学期不学习,到了期末临时抱佛脚,这根本无法全部掌握核心知识点。再者,有很多会计专业的学生,对待本专业的学习态度是为了考一个从业资格证或者注册会计师证而学习,而且只学习考试中的重点内容,从而忽略了实务操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这种学习态度的直接后果就是步入职场后,本来就没有经验的会计专业学生,因为实务操作不过关,而在职业生涯中碰壁。

只有理论知识的教学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不具备良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案例教学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弊端,那何为案例教学,顾名思义,即结合理论知识点,找到相关的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比如,把会计、管理、营销相结合,运用三者之间的关系理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完成会计管理目标,并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案例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和掌握管理会计学中的知识,还能加强学生对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在学习时做到融会贯通。当然,案例教学也不可盲目进行,教师也应该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教学:1.教师和学生角色转变,改变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讲课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案例中来。假如,还是教师讲解相关案例,那就和传统的理论教学别无两样,案例教学也就失效了。举个例子,在学习管理会计中的变动成本法时,把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对真实的企业案例进行讨论,并让学生代表发表观点,从案例中总结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优缺点等方面的区别。2.学生发言完毕后,针对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教师不能置之不理,而是应该及时做出点评,该表扬的表扬,该指正的指正,并把学生的课堂表现计入到期末成绩中,采取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挂钩的方式。

(二)设计并开展管理会计模拟实验。

会计专业的同学所学的知识点虽然在日常中不经常接触,但是对于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讲,其理论知识还是相当重要的,然而最重要的是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进行实际的会计实务工作,因此,动手能力如何成为评价一名会计人员的必备指标。建立会计专业模拟实验室,把管理会计的内容真正融入其中,让学生不再只是停留在理论课堂上,而是在实验中自己动手操作,在实验中体会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经营预测与决策等知识点的概念。

学校的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学生是否能真正学到重要知识,考核方式起到决定性的重要作用。改变现有的理论考核为主的方式,便理论考核为“理论+实践”的考核,以便督促学生练就实务本领。实践教学法是一个全新的教学手段,但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教师、学生的共同参与和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的会计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共创会计人的新明天。

参考文献:

[1]董宝裕,刘季佳.关于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4).[2]陈俊杰.新常态下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途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11).[3]王凤洲,柯腾敏.基于职能履行角度对管理会计基本要素问题的探讨[j].会计之友,2016(23).[4]李芸达,温素彬.管理会计工具及应用案例——bsc在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会计之友,2016(23).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一

随着我国国际化进程逐步深化,我国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众多挑战,传统的财务会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管理会计也凸显出它的重要性。而管理会计人才匮乏,已成为制约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瓶颈。2014年,财政部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财会【2014】27号)中明确指出要“推动改革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和注册会计师考试内容,适当增加管理会计专业知识的比重”,并争取3-5年内在全国培养出一批管理会计人才,力争通过5-10年左右的努力,使我国管理会计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深入推进会计强国战略,我们也应该顺应时势加强高校的管理会计教育教学以培养出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管理会计作为财会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在《财务管理》、《管理会计》等课程的教学中存在教学内容的交叉。从教学内容上看,《财务管理》中已经讲过项目投资决策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等知识点,《管理会计》在这些内容上有重复。针对教学内容存在交叉的问题,本文认为有两种解决办法。第一种,将《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做一个明显的界定,比如将项目投资决策和经济订货基本模型等知识点放到《财务管理》讲解,《管理会计》中主要讲解管理会计概述,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预测和决策,全面预算的编制以及成本的控制和业绩的考核;第二种,学习西方,将《成本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三门课程合并在一起统称为“成本管理会计”或者参照中国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称为“财务成本管理”。

2、缺乏系统的案例分析教材,使得教学仅仅停留在理论上。管理会计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从西方引入我国,历经30多年的发展,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状况仍不理想。目前由国内学者编著的管理会计案例分析教材还比较少,内容比较零散,不成系统,要与相关的教材匹配用于教学过程还有一定距离。针对缺乏案例分析的问题,本文认为有两个解决办法。第一,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通过实践对相关的管理会计案例进行搜集整理并编排成教材;第二,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寻找合适的案例,然后组建团队进行课堂讨论。

3、教学方法单一。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以老师讲解知识点,学生练习习题为主。虽然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课、慕课的兴起有着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作用,但是本质上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单一,还有待提升的空间。关于管理会计教学方法的改进,我们可以采用案例引入法、比较分析法、利用excel辅助教学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式。

4、教学考评方式单一。传统的管理会计教学考评方式单一,主要是以期末考试的笔试成绩作为最终成绩,仅停留在理论上的考核。针对教学考评方式单一,我们可以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考核方法,比如团队协作分析案例情况,案例分析答辩情况,还可以组织管理会计面试等。

5、学生学习管理会计的兴趣不高。《管理会计》这门课程一般安排在课程的后面部分进行学习,这个时间段学生一般忙于实习或者找工作,而管理会计在实践活动中开展较少,尤其是中小企业,基本没有对应的管理会计岗位,学生不重视,只要求不挂科。兴趣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能急于求成。我们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相信管理会计会在实务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也会逐渐意识到管理会计的重要性。

在开始管理会计第一堂课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整个课程的框架以及主要内容。管理会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总论,主要包括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管理会计的定义、职能与内容以及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重点内容是比较传统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差异。第二部分:包括成本性态、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这部分是管理会计的重点内容。第三部分:预测和决策。第四部分:全面预算的编制,成本的控制和业绩的考核。在管理会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内容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1、案例引入法。在开始讲解一个新的知识点或者一个新的章节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引入一个真实案例的方式来引出所要讲的内容,让同学们认识到理论并未脱离实际,内容也不是那么枯燥。比如,在第一次接触管理会计的时候,我们可以让一个同学来当公司的老板,另外两个同学分别应聘公司管理会计岗位和财务会计岗位,分别谈谈这两个岗位的看法。通过模拟应聘的案例引入同学们对管理会计这个岗位以及这门课程的思考。

2、比较分析法。在进行讲解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的时候,应用比较分析法再合适不过了。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进行对比,一目了然。

3、利用excel辅助教学。在变动成本法和全面预算编制的过程中,利用excel进行辅助教学可以大幅提升教学效率。我们以全面预算的编制为例。首先,销售预算是我们开始整个预算编制的基础,我们可以事先在课前将表格编制完成;其次,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们以教材的案例数据为基础演示各个表格的填写以及各个表格之间的逻辑关系,展示整个全面预算编制的过程,当然中途也可以随机抽同学上来重新操作一遍;最后,安排类似的案例要求学生自己在excel上完成全面预算的编制。

4、案例分析法。古希腊时的哲人苏格拉底经常使用讲故事或举例子的方法来阐释他的思想,可以看成是案例分析法的最早应用。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分析法在各个学科当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案例分析法主要是针对理论性较强,内容比较抽象的知识点。案例分析法中的案例一般是由最新的,真实的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构成。在预测和决策这部分内容的讲解中应用案例分析法是比较合适的。我们以资金需求量预测这个知识点为例。首先,我们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团队,要求每一个团队自行寻找一个上市公司,搜集该公司的相关资料,并进行资金需求量的预测;其次,课堂上随机选择团队进行分析过程及成果展示;最后,教师带动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以及教师点评。案例分析的侧重点在于分析,深入的分析。团队成员之间的讨论有助于对案例的分析,全班同学讨论以及教师点评也有助于对案例的分析,只有深入的对案例进行分析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管理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早已经在西方得到广泛的应用,而管理会计在我国的研究以及应用时间还比较短,但随着互联网+对传统财务会计带来的巨大冲击,管理会计逐渐凸显出它的重要性。当今社会所需要的高级财会人员仅仅拥有财务会计相关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从会计迈向管理,从被动迈向主动,从提供信息迈向预测决策才是大势所趋。作为高校的一线教师,我们应该积极主动的进行改革以培养出一大批优秀的管理会计人才。

参考文献:。

[2]贺妍.管理会计的角色实践与教学方法的思考[j].会计之友,2010(6)。

[3]陈兴述,李勇.管理会计[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4]张云娜.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方法改革[j].教育与职业,2015(3)。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二

会计质量监督是会计工作的职能之一,而在目前事业单位会计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对于利润利益的追逐驱使,事业单位的会计相关监督和监督管理机制制度很薄弱。于此同时,国家对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整治力度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有的单位甚至3-5年才会进行一次大的会计和资产清查。如果再加上期间的人事调动和制度变革,就使事业单位的账簿出现了众多的“糊涂账”。从而使一部分事业单位的会计运营管理雪上加霜,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有可能违反相关制度,使国家财产受到损失。

(二)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中财务人员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管理层,具体工作中我们发现,这些领导层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都不够重视,还有一些领导甚至凌驾于内部控制的个性制度之上,不仅没做好内控工作,还在遇到问题时宣扬所谓的“灵活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威慑力度。此外,具体工作中很少有行政事业单位会将内部控制制度纳入到公司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去,在一些领导层看来,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可有可无。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会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工作的方方面面,生产、经营以及管理都离不开内控。这就要求领导层要高度重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时纠正传统的管理观念,为单位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构建科学合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是共性财务管理指导,而在实践中若想全面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必须实现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这就需要事业制定适应自身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各事业单位在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需要整合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发展需要,以国家法律法规与各项管理制度为蓝本,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制定具有时效性的规章制度,需要注意的是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要确保內部财务管理制度发挥时效性作用,避免出现流于形式的情况,确保事特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加强财务人员风险防范、规避意识的培养。

事业单位要确保财务会计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效率,要加强培养财务工作人员自身的风险防范意识,合理分配和控制风险、效益回报工作,使事业单位的投资结构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优化,促进事业单位投资效率的提升。此外,提升财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定期举行相关知识的培训课程,使财务人员对基础性业务技能掌握的更扎实。首先,要对该领域内的财务法律法规全面熟悉掌握,在工作中要认真负责、持之以恒,建立完整的执业准则,确保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工作有序开展。其次,现代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仅掌握核算技能是远远不够,还要在工作中不断的完善自身,提升自身的管理意识,从而全面把控单位的经营模式,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真正的做到会计工作的科学化、信息化、系统化这样更利于事业单位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开展。最后定期开展业务交流会,鼓励全体财务人员在会议上交流工作经验心得,在交流中能够发挥出群体的优势,全体成员互相取长补短,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业务能力得到整体的提升。

(三)实现会计委派制以及岗位分离制度。

完善我国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方法有很多,当下人们使用得最为广泛的就是会计委派制度。简单的我们可以将这一方法理解为改革会计的行政隶属关系、人事关系以及工资福利管理的新模式。这种新模式下,会计人员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派驻的工作人员人事档案、职务免晋升以及工作调动等都由上级统一管理,这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财会人员的独立性,不仅有利于减少被委托单位相关工作人员的不法行为,也有利于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事业单位具体工作中,不相容的职位必须由不同的人员来完成,这有利于实现不相容职位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监督。譬如出纳与审核、稽查与保管等职位,不得出现兼岗行为,且会计人员必须在一定的年限内进行轮换。针对事业单位内部存在的一些正常的开支,要经过各负责人签字之后才可以开展相关的业务,待业务完成这以后才能够进行报销。会计人员要加强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一旦发现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解决。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环境的日益复杂,事业单位为了健康的发展,就要不断的改革完善,并要与市场经济步调相一致。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作为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会计发挥着重要作用,财务会计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能够确保事业单位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三

实时记账是指电子账套中的记账凭证不经审核就能直接记账。对于新增的'记账凭证,一旦保存就会立即记账,所以实时记账每次只能登记一张凭证。从实时记账的实质来看,凭证处理过程不仅省略了审核签字这道手续,还将凭证记账和保存这两个过程合二为一。这样一来,凡是进入电子账套的记账凭证都是已记账凭证,不需经过“临时凭证库文件”就直接存储在“正式凭证库文件”之中,制单人也就成为已记账凭证中会计数据的最终责任人。这种记账的关键是能够对在结账过程中(有的会计软件在结账模块中嵌套了机制凭证功能)自动生成的机制凭证进行实时记账,从而不中断整个结账过程并能连续期末机制凭证。实时记账虽然流程简单、操作方便,但由于不对记账凭证进行审核签字,而有悖于会计人员相互制约的原则和要求,同时对错误凭证只能进行有痕迹修改而不能彻底删除。大家知道,记账凭证是电子账套处理会计数据的起点,用户只有充分利用会计软件提供的自动审核和人工审核功能共同对记账凭证进行全面的审核,才能保证电子账套中会计信息的正确性和可靠性。为此,建议现行会计软件改版升级时对这种记账功能加以改进。

现行的各种会计软件中具有的模拟记账、实时记账、成批记账、跨月记账和恢复记账几种功能又是记账过程发生这一根本性变化的前提和基础。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四

(一)哲学。

哲学中的“哲”字据《尔雅》释言,训为“智也”。“学”字据伏生所传,《尚书大传》曰:“学效也”;据班固所编《白虎通》,“学之言觉也,以觉悟所不知也。”《说文》敩,亦训“觉悟也”。

把“学”字与“哲”字合为一词,其意义在于“以智训哲”,体现出哲学爱知,则以智识为知的思想,这一思想也恰合希腊文“philosohy”中“philos(爱)”与“sophia(智)”相合的“爱智慧”的涵义,与其具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地核算和监督,提供会计信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为企业在经营中获取最大经济效益而开展的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等经济管理活动,是经济管理活动中重要组成部分。

会计的本质是反映和监督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一种方法,是管理经济的工具;是一个收集、处理和输送经济信息的信息系统;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是通过专门核算,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以价值活动为对象的管理活动。

会计作为一门新兴理论学科,其衍生和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对社会的认知与分析,更离不开对本理论学科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建立与完善。由此可见会计的研究与实践离不开对哲学的应用与思考,在会计理论研究过程中引入哲学的思维与思考是必要的,在会计工作实践中借鉴哲学观点与方法也是必要的。将会计理论与哲学应用结合,是以哲学理论为基础,将会计理论方法与会计实际业务分析相结合,归纳出对会计本学科必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然、本质规律的认识。

(一)会计的实践性。

会计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来源于实践且最终应用(反作用)于实践的理论学科。会计以经济活动为反映和监督的对象,通过记录经济实体持续、具体、全面的经营活动,从而对其做出系统性和综合性分析,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由此看出会计的客观性与实践性符合哲学分析的`基础。

(二)会计逻辑的客观性。

会计逻辑思维是一种按照会计逻辑规律反映现实的思维方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思维操作,达到对经济活动的深层次认识。

会计逻辑思维遵循逻辑思维的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和充分理由律。同一律要求会计对概念的判断和使用必须保持自身的同一,不能变更;矛盾律要求会计思维必须保持会计概念的确指性与结论的唯一性;排中性要求会计思维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最终保证会计概念属性的确指性及判断的唯一性;充足理由律要求会计理论在具体论证中要反映其论据的真实性以及最终结论和理由的必然联系性。这些充分体现出会计逻辑贴近哲学思维的客观性。

(三)会计管理行为的能动性。

管理行为的实质是“包括决策发起和决策实施在内的决策管理”,以决策为核心的管理行为的鲜明特征在于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和灵活性。

以会计管理行为中的管理控制为例,管理控制是指“管理人员对组织实际运行是否符合预定的目标进行测定并采取措施,确保组织目标实现的过程”。这种控制行为包括当销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时进行各种促销活动,当费用过大时开始压缩开支等反馈性措施,其实质是一种主动性管理行为,反映了会计管理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四)会计中的稳健主义。

稳健主义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和理论基础,又称其为稳健性原则或谨慎性原则。在会计理论与实践中,稳健主义体现在会计管理的全过程,其包含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等各方面的稳健性内容。要求确认标准建立在合理稳妥的前提下;在会计计量中不得高估资产价值、利润数额;会计报告要为信息使用者充分披露信息,无论表内表外,批注说明,其中都要特别报告当期经济活动中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

(五)科学发展观对会计工作的指导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会计发展观也在不断与时俱进,党的“十七大”报告为会计工作指明了方向,决定了我国会计发展的战略思想要坚持科学发展,以会计人员为本,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下,要创新会计理论,会计实践要与时俱进。通过统筹计划,严格控制,客观监督,科学决策,从而不断向建设中国特色会计的发展目标前进。

三、未来会计哲学理论研究方向的展望与建议。

近年来,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中,也有一些学者运用相关理论与方法来阐述哲学与会计之间的关系。如杨俊亮(1994)在《会计哲学——会计本体论的哲学沉思》中通过对资金运动记录、反映方法的研究,阐释出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于玉林在《现代会计理论实务与教育研究》中根据会计的世界观阐述会计哲学;顾飞()在《关于会计哲学的思考》中对会计哲学内容和结构进行了分析。在会计哲学的研究过程中,我国学者各抒己见,然而由于研究的人数较少,理论有限,看法角度各异,无法在各层次中进一步深入研究,没有形成统一的会计哲学理论体系与结构。会计哲学理论仍需汇集更多的观点和内容。因此,只有更多人来关注探讨会计哲学,才能使会计哲学体系走向成熟,促进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

会计作为一门社会科学同样面临着经济、政治、法律、文化等诸多环境因素的变化,会计学科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未来会计理论研究方向一方面在于各种会计分支学科的丰富、完善和新的分支学科出现;另一方面是各种会计学科会被更多人认识和有组织的系统研究。

以会计哲学性研究的代表学科——会计哲学为例。自改革开放以来,有关会计哲学性学术研究文章篇目从“数以十计”到近十年来“数以百计”,有关会计哲学性思考的学术性文章逐渐丰富,近五年来会计哲学研究取得了成果,通过运用系统法、归纳法为主题理论研究方法,以哲学方法论为基础建立起了会计哲学的“七论点”。如今会计哲学拥有了初步的理论框架,可见会计哲学性研究在我国具有可行性,并且发展前景具有长远性、稳定性。

1.遵循哲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在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中要注意运用全面、本质、联系和发展的方法进行分析和思考。并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和矛盾分析法,辩证地审视问题的各方面,在弄清楚问题的原因、原理后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给出符合实际的方法与思路,避免研究陷于简单化或空洞化。

因此,会计理论研究创新一定要注重对世界观、方法论的认识和应用,以此达到理论研究的思路清晰。

2.加强已有会计哲学方法联系性和实用性研究。

在完善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本体理论结构原有的饱满性以及理论体系层次的完整性。会计哲学理论研究中提出了如系统法、演绎法、结构法、移植法、归纳法、比较法、分类法、分析法、类比法、组合法、联想法、相关法、相似法、相向法等多个适用于会计哲学本学科理论的研究方法。在近年来对会计哲学的初探中,通过运用哲学方法论构思建立起会计哲学学科的基本框架,提出了会计哲学导论、会计哲学本体论、会计结构论、会计功能论、会计价值论、会计实践论和会计认识论。虽然在层次方面较为饱满,但各理论要素之间缺乏联系性和实用性。在今后的理论研究中,挖掘其中的研究潜力,进一步完善其内容,将理论观点与理论研究方法相结合,从而开拓更具实际意义的新理论和新观点,使会计哲学内容更为饱满,逻辑更加缜密。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经济、社会、科技和文化推动着各领域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协调。因此,过去单一、封闭的传统理论方法如今已行不通。会计理论的研究同样需要开放、包容和融合。会计理论哲学性研究的发展创新应高度重视对当今世界各种先进理论因素的学习和融合,通过吸收满足本理论需要的知识,结合有利于会计理论发展的问题不断建立健全会计理论哲学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博采众长,使会计理论研究坚持可持续发展观。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五

会计理论的归纳作用指会计理论来源于实践,但又不是实践中零乱的、松散的知识点,而是经过归纳整理的一系列理论规律,提供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的论文,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企业财务管理越来越得到了企业的重视,对其的研究也益加深入,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是会计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和原理,但却受制于会计实务的实际发展水平以及研究者的理论水平。对它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发展,本文就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进行剖析。

关键词:会计理论要素。

一、会计理论的机构要素。

1、会计假设。

所谓会计假设也就是对财务会计进行核算时所处的时间和空间范围的合理假定,是建立在实际基础上的一种科学合理的假设,对研究财务会计理论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为科学的研究会计理论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规范了会计理论延伸的方向,更是建立科学的系统会计理论提供了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在相当多的企业经济业务就脱离了会计的假设,造成了部分企业在合并会计报表时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会计主体的假设,同时在清理企业资产时又没有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这不仅影响到企业财务会计的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也更加影响到财务会计理论的基本研究。虽然在上世纪对会计假设理论的研究在美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还存在了许多了问题,在未来的研究中好友很长的一段距离。

2、会计环境。

会计环境的研究也就是对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会计环境状况的研究以及实际工作中各种客观条件等,对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和企业会计管理有着重要的影响。从会计发展史上的重大变化和改革都与会计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影响着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和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不仅是会计理论的研究的重点也更是需不断深入发展的要点。在多年的研究当中,会计环境一般含有生产力环境,政治环境和经济环境三大因素,这三种因素在不断的阶段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或推动或阻碍。不仅影响着政治体制类别,也关系到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生产力发展的进程。在社会改革的进程中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提升上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我国中小企业中其会计环境是一个不可小觑的重要影响因素。

3、会计要素。

会计是一项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行业,其涉及到内容业是丰富多样的,也是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前提。虽然随着文明社会的发展历程会计理论研究得到了不断深入的发展,但是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的差异和政治政治的不同,目前对会计要素的划分有着多种规定,不同的定义。但是总的本质上相差不大。由于会计要素的确定关系到会计理论的研究因而对其的划分也就显得极其重要。当前在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就规定了会计要素主要有六项,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同时又细分为资产负债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表要素(收入、费用、利润)。对会计要素的明确确定,才能更好的规范会计实务,以利于财务人员顺利的开展会计业务工作。

4、会计职能。

在企业的'会计管理当中会计所承担的任务和应当发挥的功能和功效就是会计所具备的职能,它在企业管理中担负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计职能的功效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其再社会经济管理中的作用也是越来越大,职能越来越多,由当初基本的核算和监督两大职能发展到当前的“全职能说”,其功能也越来越影响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不仅反映了企业管理的情况也更直接参考到企业的管理当中。在企业的前期预测、经营中的决策、财务控制、后期财务分析中都包含了会计职能的身影,会计反映职能和管理职能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反映职能是管理职能的基础,为管理职能的发挥提供服务,管理职能是会计的固有职能,是会计的首要职能。

5、会计目标。

6、会计准则。

在会计理论研究中,会计准则的研究是对财务会计在进行业务处理时所制定出的规范要求和判断标准,是对工作经验的一种抽象总结又是实际工作中的一种技术规范,指导着财务人员的实际工作,为其处理业务提供工作准则,也更大的促进了会计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推动着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在现有的研究中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会计学界开始明确提出会计准则的概念,为会计制度和准则的制定提供了有效依据,规范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也规定了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和特殊行业的会计核算,在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上又迈进了一步,丰富了的会计基本理论,也推动了会计理论的系统化研究。

7、会计程序。

所谓会计程序是指一个企业处理会计业务的先后顺序,主要步骤包括了记录、分类、汇总、报告、分析等,虽然会计程序是会计业务处理时的一种技术方法和手段,但是在会计基本理论研究中却往往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忽视了其在会计业务当中的作用。因为会计在财务业务发生时会计记录是否准确、分类是否正确、分析是否科学合理等就严重影响到企业财务管理的准确与否。而在具体的会计工作中,会计程序的合理性关系到各职能部门对经济业务的反映过程和联系机制,对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精确性和会计管理的质量,以及为企业提供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总结。

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现代社会中一直都是企业和会计人员关注的焦点,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财务管理的作用也越发越大,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但是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在当前各国的研究当中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理论系统,对其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和深入,以推动企业的发展和培养更优秀的会计人员。

参考资料:

[1]]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常立新.《信息化的前景展望》.中国经济出版社.版。

[3]5孙茂竹《成本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六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不仅能够对上市公司运营管理状况做出反映,而且能够为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本文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定义、产生动机、粉饰手段以及社会危害做出简述基础上,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识别策略进行研究与探讨。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行为指的是对会计报表进行伪造、变造的行为,从而促使上市公司会计报表所呈现出的真实财务数据、现金流量数据等呈现为更好的状态。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手段来看,主要包括运用关联交易、虚拟资产、利息资本化等对自身利润进行调节、运用资产评估对潜亏进行消除、将其他收益分为主营业务收益;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动机来看,主要包括应对业绩考核、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等;从上市公司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所引发的危害来看,一方面这种行为的出现,反映出了上市公司内部监控机制以及外部监控体系亟待健全的问题;另一方面这种行为会误导投资人决策、弱化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也正因为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存在严重的社会危害,上市报表的会计粉饰行为引发了政府部门、债权人以及投资人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如何有效抑制这种现象的出现,也是政府部门与上市公司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的社会危害性,决定了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必要性。而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有效的识别,则是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有效抑制的重要基础,由此可见,审计工作者需要针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动机以及主导手段,提升自身的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识别能力,继而为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整体分析。

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是审计工作者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开展总体分析的重要依据。当然,审计工作者如果单看一种资料,很难发现上市公司会计公司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如果能够对这些资料进行结合分析,那么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中的粉饰嫌疑将可能浮出水面。具体而言,审计人员主要需要通过上市公司利润表重点了解主营业务利润占比情况,从而了解上市公司的发展潜力;通过现金流量表了解现金流量与净利润之间的关系,如果现金流量长期低于净利润,则说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可能为虚拟财产,而这也能够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通过资产负债表了解流动资产变动情况,如果应收账款与销售收入出现异常变动,则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的真实性应当持有怀疑态度;通过财务报表附注了解报表数字异常情况是否具有详细说明,如果欠缺详细说明,则上市公司会计报表也存在粉饰嫌疑。

(二)不良资产剔除。

在对上市公司进行不良资产剔除分析的过程中,审计人员主要可以运用两种方式来开展:首先,审计人员可以对比上市公司净资产总额与不良资产总额,如果发现上市公司中的净资产总额低于不良资产总额,则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面临着严峻的经营管理挑战;其次,审计人员可以对比上市公司资产增长速度、增长额度与不良资产的增长速度、增长额度,如果二者增速呈现出较大差距时,则说明上市公司会计报表可能存在粉饰现象。具体而言,上市公司中的不良资产不仅包括上市公司的虚拟财产,而且包括上市公司在运营中的亏损项目,其中,亏损项目包括存货跌价、应收款长期挂账以及投资项目长期无收益等。

(三)关联交易剔除。

在对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关联交易剔除主要是对关联企业利润进行剔除。在对企业运营管理水平以及盈利能力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关联企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然而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要利润以及收入都来自于关联企业,则审计人员需要关注上市公司是否存在与关联企业存在不等价交换的交易。

(四)关注资产重组。

在上市公司发展过程中,资产重组是上市公司利用股权置换和资产置换等方式,对企业资本结构进行调整与优化的手段。在此过程中,上市公司为了获得巨额利润,而使用关联交易方式,使用自身的劣质资产、闲置资产交换优质财产。在对这种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对利润表中所体现出的投资收益、营业外收益等作出重点审查,从而确定上市公司置换资产的金额以及性质,并确保这些内容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有所体现。

(五)关注存货计价。

在上市公司运营发展过程中,存货计价中的后进先出法如果改为先进先出法,并且物价处于上涨趋势时,则上市公司所获得的利润在会计报表上就会具有更高的表现。为此,审计人员在对审计报表进行审查的过程中,应当对存货计价方法是否存在变动给予高度关注。

(六)关注虚拟财产。

在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将已经产生的费用当作待处理财产损失或者待摊费用等形式纳入负债报表当中的行为,而事实上,这些费用并不会为上市公司带来利润,也不属于上市公司所具有的真实财产。如果这些费用进行长期挂账,则只能说明上市公司具有对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因此,审计工作者在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审查时,需要对上市公司所具有得到虚拟财产明细进行关注,特别是对于金额较大的虚拟财产,应当重视查明为何没有有效处理或者没有有效摊销的原因。

(七)关注纳税情况。

在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识别过程中,如果上市公司纳税情况出现以下两种现象,则说明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存在报表粉饰现象以及利润操控行为:一方面上市公司财务资料与纳税资料存在较大差异时。虽然在开展审计工作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上市公司财务资料与纳税资料不符并非个案,但是如果二者存在明显差异时,则基本能够说明上市公司具有两套或者两套以上的账簿与报表,或者说明上市公司在内控管理环节具有明显缺陷,导致财务管理总存在较多错误;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纳税金额较大并产生突然波动时。我国税法对上市公司缴纳税费的时间具有详细规定,因此一般情况下,上市公司纳税金额不会在短时间内出现明显波动。与此同时,当某个行业利润下降而上市公司的税费却呈现出提升趋势时,则上市公司也存在对报表进行粉饰的嫌疑。

(八)关注利息资本化。

上市公司在利用利息资产化手段对非资本性支出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所开展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这是因为上市公司对资金进行使用之后,审计工作者很难区分哪些属于资本性支出以及哪些属于非资本性支出。针对这种情况,在审计工作者对这种报表粉饰现象进行识别的过程中,可以对上市公司在建项目所用资金在上市公司总资产当中的比例做出分析。一般而言,利息支出资本化在上市公司总资产中所占据的比例与这一比例十分接近。如果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上市公司在建项目所具有的平均余额与规定利息率之积明显小于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时,则上市公司极有可能存在报表粉饰现象以及利润操控行为。

上市公司会计报表粉饰现象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一个广泛存在而又难以解决的问题,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粉饰现象来看,应对业绩考核、增发新股、免遭退市、减少纳税、获取更好的商业信用与更多的信贷资金,是上市公司对自身会计报表进行粉饰的重要动机,而为了有效抑制这一现象,审计工作者需要围绕上市公司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现金负债表与财务报表附注开展整体分析,并在使用不良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剔除等方法确保上市公司真实的财务情况浮出水面的基础上,重点关注上市公司所开展的资产重组、存货计价方式、虚拟财产、纳税情况以及利息资本化,从而确保上市公司具有的会计报表粉饰行为得以及时发现,继而对上市公司的规范化发展做出指导。显然,这无论是对于推动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还是实现我国金融市场环境的持续优化而言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罗笑。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治理对策研究[j].财会学习,20xx(2).

[2]任风莲。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及防范研究--以绿大地财务报表粉饰事件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xx(21).

[3]高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动因分析与识别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xx(8).

[4]刘战伟。浅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粉饰行为及其治理[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xx,36(4).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七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工具、技巧、方式和途径,它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相应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可以解释为会计理论研究者(认识主体)在把握构建会计理论(认识客体)过程所应遵循的原则、途径、手段:技巧与方式的总和。因为,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会计实践的过程,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的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认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与介,在会计理论研究至关重要。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史都反复证明: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先导;会计作为一间科学,其理论研究也离不开科学、正确方法的指导。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1、从认识客体――会计理论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会计理论体系位居最高层次,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论,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突破,以及成果的取得,又可直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

2、从认识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认识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桥梁,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取得新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如果要多、快、好、省地形成对会计的理性认识,那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而且要能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现状就与会计理论研究者不够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没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正确定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发展到现在,实证研究法几乎成了会计理论研究的唯一方法。如今在美国,几乎发展到了非实证课题不做,非实证文章不发的地步。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几乎每篇财务会计博士论文都带有实证研究的印记,即使是一般会计杂志和刊物上的文章,也都充斥着大量的统计数据、数学模型和图表。而在国,很长时间以来,在会计理论研究都是采取传统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近一时期才陆续出现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但目前,在会计理论研究界也出现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实证会计研究的世纪,如果再用规范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将无出路。笔者认为,这种会计研究现状和观点有失偏颇,不敢苟同。况且,有人就认为,实证法只能证明真理,不能发现真理,而“一个学科没有发现则不能进行证实,但它却可以无须证实而可以发现”(唐・埃里思奇・1)。

笔者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比较分析,有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规范法和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各有其适用性,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理论服务。

第二,规范法和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两种方法,它们之间虽具有本质的区别,但又相互缠绕在一起,两者对会计理论的研究都非常重要。不存在纯粹的规范法和纯粹的实证法。这可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它们各自研究过程的基本程序得到印证:运用规范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虽然是以会计的目标或假设为前提,然后根据既定的推论规则得出会计理论,是从逻辑性方面概括或指明会计“应当是什么”,怎样才算是良好的会计实务。但是,从它的研究过程的第三个推导程序可以知道,其根据前提推导出的结论也必须进行检验证实;同时,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来看,人们要获得对于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必须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盾环往复以至无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可见,运用规范法构建的会计理论也必须不断接受会计实践的检验,这体现的就是实证精神。只不过这种检验也许更注重定性、而非定量,是永无止境的、而非定格在某一时点、某一期间。而运用实证法构建的会计理论,虽然强调以事实、实际情况和收集到的数据来验证理论、假说的近似的正确性,强调的是实事胜于雄辩,但是,这并不排斥其运用了规范法,甚至是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应用。从它的研究过程的8个基本程序来说,前5个程序即从确立研究课题到设计研究方案就运用了规范法,其有待验证的“理论”、“假说”等即是规范研究的结果,它要运用传统的抽象思维分析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只有后3个程序即从收集数据资料到分析数据、测试假设到结果分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证法。

根据上述认识,笔者得出的结论是:不论是规范法还是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方法,它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侧重点、说服方式不同而已。规范法侧重于定性分析,且用言语说服方式;实证法侧重于定量分析,且用数字说服方式,尽管在同一研究并不总是同时涉及两者。因此,在选择构建会计理论的方法时,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为了增进会计理论研究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要根据会计理论研究对象的具体特点来选择相应的研究方法。首先,社会科学特别是会计,毕竟不同于自然科学,如用单一的实证法对其进行研究,就有过于注重定量化和模型化的倾向;其次,在会计理论除去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外,还有会计基本理论和会计应用理论,不是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可以用实证法来研究的。会计基本理论涉及的是本学科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是原理和基础性质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比较间接,且对其研究属于基础研究,即不大强调“现实世界”政策和管理问题的应用,因此,运用规范法比较适合。会计应用理论研究属于应用研究,是对最现实的问题进行研究,它通常是运用基础研究的成果,通过价值理性认识探索、开辟应用途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比较直接,较好的操作性是其特点,因此,对它的研究用实证法比较合适。

参考文献:

1.吴水澎:《财务会计基本理论研究》,辽宁人民出版社版。

2.吴水澎:《关于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四个问题》,《财会通讯》19第12期。

3.李达主编:《唯物辩证法大纲》,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4.阎达五、赵月园:《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状况的回顾与瞻望》,《会计研究》年第2。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八

方法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而采用的手段、工具、技巧、方式和途径,它主要解决“怎么做”的问题。相应地,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可以解释为会计理论研究者(认识主体)在把握构建会计理论(认识客体)过程中所应遵循的原则、途径、手段:技巧与方式的总和。因为,会计理论是“人类在长期会计实践的过程中,在取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辩证的思维运动,所产生的关于会计的.理性认识。”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作为认识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桥梁与中介,在会计理论研究中至关重要。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史都反复证明:科学理论的产生和突破往往是从研究方法开始的。科学、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产生科学理论的先导;会计作为一间科学,其理论研究也离不开科学、正确方法的指导。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在会计理论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还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把握:

1、从认识客体――会计理论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本身就是会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在会计理论体系中位居最高层次,是一种更为本质的理论,所以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革新和突破,以及成果的取得,又可直接丰富和发展会计理论体系。

2、从认识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因为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是认识会计实践和会计理论的桥梁,是会计理论研究者取得新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所以,作为会计理论的研究主体――会计理论研究者来说,如果要多、快、好、省地形成对会计的理性认识,那么不仅要在思想上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而且要能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国会计理论研究相对落后的现状就与会计理论研究者不够重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没能很好地掌握科学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密切相关。

二、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正确定位。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会计学术界大力倡导实证研究方法。发展到现在,实证研究法几乎成了会计理论研究中的唯一方法。如今在美国,几乎发展到了非实证课题不做,非实证文章不发的地步。据有关资料显示,在美国,几乎每篇财务会计博士论文都带有实证研究的印记,即使是一般会计杂志和刊物上的文章,也都充斥着大量的统计数据、数学模型和图表。而在中国,很长时间以来,在会计理论研究中都是采取传统研究方法――规范研究方法,近一时期才陆续出现一些实证研究成果。但目前,在会计理论研究界也出现这样一种倾向,即认为只有实证研究方法才是科学的研究方法。甚至有人认为,21世纪将是实证会计研究的世纪,如果再用规范法进行会计理论研究将无出路。笔者认为,这种会计研究现状和观点有失偏颇,不敢苟同。况且,有人就认为,实证法只能证明真理,不能发现真理,而“一个学科没有发现则不能进行证实,但它却可以无须证实而可以发现”(唐・埃里思奇1998・1)。

笔者通过对会计研究方法--规范法与实证法的比较分析,有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规范法和实证法作为构建会计理论的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各有其适用性,但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即为构建科学、完善的会计理论服务。

[1][2]。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十九

而传统的学校教育模式培养出的理论型人才难以和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信息化人才培养存在瓶颈。如何缩短会计电算化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距离,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会计电算化是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非常重要。笔者根据教学实践指出了当前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革措施。

(一)教材内容、教学模式简单。

高职会计电算化教材一般采用当前市场上流行、功能强、安全性和可靠性高的大型财务软件,模拟一个单位一个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以财务处理子系统和报表处理系统为出发点,兼顾其他子系统,让学生掌握商品化会计软件的操作方法,教学一般设置72课时左右,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由于课时不足,一般只教学生“总账系统”和“报表”,或者增加“工资管理系统”或“固定资产”系统,而“购售存”系统、“财务分析”系统等均无法讲授。由于erp财务管理软件的会计模块集成了会计各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技能,体系庞大,仅靠部分会计电算化课程根本无法使学生熟练掌握erp中全部的会计功能。

(二)教学方式、方法不合理。

会计电算化整个教学过程全部在计算机实验室进行,教师一边讲授理论知识一边操作,学生跟随教师进行操作,这种教学方式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各个操作步骤,但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和案例教学法等,尽管教学方法多样,但因该课程的应用性极强,以上教学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操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但对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仍显不足,必须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三)课程考核方式以知识点把握为主,能力目标突出不够,且方法单一。

课程考核在课程体系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但多年以来,各高职高专院校会计电算化教学仍实行一张理论试卷定成绩,考的是知识点,只关注结果不考虑过程,只注重理论不注重能力的单一课程考核方法。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针对岗位训练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就业质量、就业能力、就业率,高职高专财会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和学生个人需求脱节,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对财会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进行髙职高专财会专业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是当务之一。

(四)师资队伍建设滞后,难以胜任教学工作。

erp会计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不但涵盖的知识面广,而且实践性极强,这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而且要具有扎实熟练的实际操作技能和会计电算化的系统管理技能。而目前高校从事会计电算化教学的许多教师缺乏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理论脱离实际;繁重的授课任务,使他们无暇更新会计理论知识。知识结构老化,实践技能不强,师资力量不足,严重影响了会计电算化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实训条件建设滞后。

会计电算化教学要求培养学生具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关键在于配备相应教学设备、教学软件和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些高校虽然设有专业机房,但由于软、硬件更新速度很快,而且投资很大,一旦投人,不可能在短期内淘汰,造成软、硬件滞后,使得实训能力、实训效果差异很大,不能完全满足教学需求。

(一)切实的教学目标。

根据调查,企业对财会人才会计电算化能力需求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财务软件的维护,因此要改变只注意培养学生对会计软件操作能力的教学目标,而应以会计电算化信息系统操作能力为基础,以系统管理能力和日常维护能力为主导,以学生自学能力为核心,培养会计电算化综合应用能力。相应的教学内容安排是会计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方法和步骤、会计信息系统的运行和维护、会计软件的基本操作、不同版本会计软件的操作比较、作业设计、实践教学等内容,使学生的电算化操作能力、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团队意识和创新精神等均得到较大的提高。

(二)选择适合高职学生的教学方法及授课方式。

教学方法及方式是保证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重点考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及学生特点等几个因素。一是讲练结合,以练为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必需掌握的知识进行讲解,理论内容以够用为度,大部分时间以学生练习为主,学生在遇到问题时,鼓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自己解决,带有共性的问题,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二是分组训练,加强团队意识培养。以往的教学方式通常是就某一项技能进行反复强化训练,缺少不同岗位之间配合意识的训练。因此,需要在原有训练内容基础上补充相互配合完成工作的内容,将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指定不同的岗位,通过大家的配合共同完成任务。三是安排参观学习,了解会计电算化实际工作过程。学生对于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实际工作流程及任务缺乏足够的感性认识,因此,应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参观,了解企业实际情况,从而提高授课效果。

(三)改变传统的考核方式。

根据会计电算化课程的特点,选择以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过程考核中,主要考核学生的练习态度、配合意识、操作技术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结果考核中,结合职业院校的特点,将职业资格证书引人教学体系,把学生考证成绩作为课程总成绩的一部分。

(四)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

会计电算化作为一门实用性、针对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必须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来设计课程内容。开展以从业能力为导向,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会计电算化实践设施的建设,在会计电算化实训室的建设上,应突出仿真性实验室,安装先进的erp软件,分别模拟企业的财务核算、财务管理、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管理、人力资源管理(hr)及客户关系管理(crm)等日常运转流程,从单纯的财务教学应用拓展到多层次的erp应用人才的培养,有效地解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课程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其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如果实训室能够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工作环境、职能岗位,重视岗前培训,那么将会提升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职业能力。二是强化实践性的模拟教学,选择或自编实用的电算化模拟教材。

(五)突出教师自身技能过硬。

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组织、指导学生实践。专业教师应掌握以下技能:一是熟练掌握常用电算化软件系统各个模块的操作,并能够解答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操作问题。二是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安装、调试和维护。三是具有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管理技能,如区域网的管理、数据库的管理等。专业教师获得这些能力的途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要认真备好实训课。针对实践内容,上机反复实践,实践过程中随时记录有关问题,在备课本上安排上机内容、流程、目标等内容,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第二,会计电算化的专业教师要定期接受软件公司的培训,或是专业进修。在学校经济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把相关教师送到财务软件公司学习,或聘请财务软件公司的技术人员来校给会计学教师举办技术讲座;也可以参照软件公司对技术人员的技术资格认证办法对相关教师进行定期的培训认证工作,从而使教师把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起来。第三,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会计专业教师的实践水平。专业教师应该深人企业实际,考察了解会计电算化软件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六)加强校企合作。

学校与企业合作,能够全方位拓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之路,同时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鉴于财务工作的特殊性,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许多单位对此都持谨慎的态度。但学校应尽量创造条件保证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如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让学生可以到企业去参观学习,请企业会计人员讲解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还可以与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联合拓展代理记账等业务。这种组织方式,能使学生接触企业的实际业务,配合实训室里的模拟数据实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理论知识。通过校企合作,企业也可以选拔优秀人才,免去了员工岗前培训的过程,节约企业的培训费用。只有找到了企业与学校双赢的结合点,校企合作才能真正得到落实。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二十

在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中,电子账套是由相互关联的一系列财务数据库文件组成的集合体。所有的会计数据和会计信息都必须以数据库文件的形式存在,以下就是由为您提供的浅谈电算会计记账方法分析。

未记账凭证和已记账凭证就分别存储在“临时凭证库文件”和“正式凭证库文件”之中。在电子账套中,记账是一项最为关键的数据处理功能,是凭证数据在不同数据库文件之间的自动传递和更新,不再是手工会计对凭证数据在账簿上的重复转抄。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二十一

众所周知,会计本身就是在和资金打交道,而企业的任何工作都离不开资金,资金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其工作对象决定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工作,是对企业实行科学管理、资金营运、进行投资决策、筹资和分配整个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手段。它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信息、依据和策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积累和分析,科学预测未来。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重新对会计工作进行思考,更新观念、转变作风,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制定适合实际的会计工作发展方略,才能够使会计改革继续深化,逐步向国际惯例接轨、尽快适应经济的发展。煤矿行业也不例外,自始至终煤矿行业一直重视自身行业创新管理模式的管理理念,会计管理自然也不例外。因此须对还存在传统管理现状的煤矿企业进行创新管理,从而为提高会计管理质量、企业管理水平奠定基础。

1.1传统的会计管理理念。

伴随煤矿企业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对企业内部的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其中也包括了掌握企业“经济大权”的会计管理,因此要求会计管理人员需要有先进创新的管理理念,但现状是企业会计相关管理人员服务意识较为薄弱,不能正确意识到会计管理创新的重要性。除此之外,传统的管理模式也是其中现状之一,缺少创新的管理模式,受到传统模式的限制,这些现状的存在严重影响会计管理的发展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

1.2会计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如今,有一部分煤矿企业在会计管理方面没有参照我国的《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最终导致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制度相对混乱。会计工作人员无法借助于相应的规定将加工改造后的财务信息和特定的非财务信息、有可量化的和非量化的、实际的和预计的、历史的和未来的、会计的和统计的、精确的和粗略的、内部的和外部的、技术的和经济的、资本的和非资本的、有形的和无形的等信息进行相应有序的整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会计发展在企业的发展中处于被动的地位,相关的部门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相对部门间的协作意识薄弱,这些现象的存在导致企业无法高效运作,无法取得更高的效益。

1.3会计管理技术有待加强。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正处于改制期(主要体现在我们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为国有企业改制而成,国有资产占控股地位或主导地位),因此更多的企业对资金管理制度也相应地提出更高的标准。由于会计管理工作所涉及的领域较多,所需要的专业会计信息管理软件很难与实际的管理软件达到最终的兼容与共享,所以导致会计工作管理人员忙碌于审核资料以及数据的统计等相关事务,大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管理制度混乱等现象发生。

2.1构建稳定长效的工作思路,打牢企业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根基。

根据《会计法》的要求和工作职责,会计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一个目标,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紧紧围绕财政经济中心工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大力宣传贯彻《会计法》,建立科学合理、高效运行、管理规范的会计工作机制;两手抓紧,就是抓会计人才培养和整顿会计工作秩序;三项改革,即会计法制改革、会计机制改革、会计监督改革;四个建设,即会计诚信、会计队伍、会计基础和会计信息化;五大措施,即夯实基础、完善制度、抓住重点、创新服务、量化考核。

2.2完善会计管理制度。

国家的正常运转离不开法律的保障,对于企业来说要想促进财务工作的发展,保障财务的各项工作顺利的进行,一定要有自己的一套健全完善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这就要求煤矿企业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积极构建属于自己的一套完善管理体制。在建立宏观的管理机制的时候,可以从下面三点出发:首先,要对煤矿整体有一个了解,建立一套全面的预算管理机制,这一体系建立的最主要目的就是工作内容的转变。以前的工作重点往往是以核算为主的传统会计工作,在构建全面的预算管理后,就要把工作的重点慢慢转移,着重放在管理和监控方面,这也是现代会计管理发展的大方向。其次,是对煤矿企业法人的管理结构,这项工作不能盲目地开展起来,要先对自身的企业有一定的认识,结合一些企业规模较小、管理不严的特点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在对这些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再对资源进行最后的整合和统一管理。最后,在构建企业管理体系的时候,要把财务管理这一中心理念贯穿到整个过程中,这样既可以活跃经济活动,又可以保证企业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

2.3提高煤炭企业会计人员的素质。

在制定一套完善的会计管理体系之后,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就成为下一个工作重点。为了保证新的管理体系能够有效的开展,加强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就要求企业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第一,加强道德修养的培养。企业的财务是一个企业正常运转的命门所在,容不得一点的马虎,而财务管理人员又恰恰掌握着一个公司的财务大权,在受到利益的诱惑之后很容易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行为,而这些行为对一个企业的打击又是非常巨大的。因此要求企业加大对财务人员的管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清正廉洁的道德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财务工作的进行,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

第二,提高会计人员的创新、创优与竞争意识。现在很多企业的财会人员在工作中安于现状,在工作中没有创新精神,鉴于这种现象,企业可以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每个季度或者年度,按照每个员工的绩效考核成绩进行一定的奖惩,并对优秀的员工特别的奖励,对于考核成绩较差的员工,可以记录到考核黑名单。实行这一举措,不仅可以大大激发员工的工作竞争意识,使其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敢懈怠,另外还可以组织相应的培训活动,使员工在工作以后还可以不断学习到现代新的会计内容,真正做到与时俱进。

2.4立足大局,推行预算管理。

企业的财务预算是企业预算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企业管理预算的核心点,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的财务预算是以企业的整体预算和资本的预算为基础对资金进行系统合理的安排,这其中也包括多种不同项目预算组成的财务指标体系。对于煤炭这种特殊的行业来说,财务工作要立足于整体大局,把企业的各个部门和生产经营环节结合起来,以整体的财务预算保证企业的平衡发展,以求取得利润的最大化。财务部门也要积极利用反馈回来的财务报表对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监控,结合公司的业绩考核制度,为企业的管理层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度、执行差异和最终财务流向等财务信息,保证企业财务预算的健康运转。

财务工作在企业的正常运转中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煤炭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创新关系到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从多角度出发,对如何加强煤炭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旨在帮助企业在加强会计管理创新时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参考依据。

会计研究方法及论文写作(精选22篇)篇二十二

围绕“县域性教师行动研修,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研究”主题,以课例为载体,以县域教研和学科教研为依托开展教师行动研修,推进研训合一,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努力提升教师实践智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二、活动目的(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促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研究、探讨和解决新课程教学中的问题和难点。

(三)学习与交流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展示课堂教学改革成果。

(四)努力打造各学科精品课例。

三、活动原则。

(一)解决课堂教学实际问题的问题引导式原则。

(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研培一体原则。

(三)“三课两反思”的行动原则。

(四)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团队共研原则。

四、活动步骤。

(一)研究步骤。

(1)制订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目标、组织领导、实施步骤、评价办法、保障措施等。

(2)学科实验小组制定实施阶段性实验计划,包括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时间安排、实验教师、具体措施、预期成果等。

(3)采用“三轮研究”模式推进课例研究。

第一轮研究:原行为阶段。大体分为“教学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三个步骤,即实验教师自己独立进行设计,上研讨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二轮研究:新设计阶段。仍分为“教学设计一课堂观察一反馈会议”三个基本步骤,所不同的是,先由实验教师围绕要研究、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设计思路,然后是课题组教师发表意见,提出建议,上第二次研讨课,课题组全体成员听课、观察。全程录音、录像,然后召开反馈会议,对教师第二次公开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寻找设计与现实的差距。

第三轮研究:新行为阶段。参照第二轮的步骤,上第三次研究课,进一步调整教学行为。

(4)撰写课例。由实验教师执笔。教研组其他教师一起参与,认真撰写课例。

(5)课例研究总结。首先课题实施小组进行小结,然后进行课题组总结,对课例研究的全过程进行回顾反思,总结经验,激励先进,反思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再提出下一轮开展课题研究的初步方案,进行下一轮研究。

(二)阶段性安排。

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制定实验阶段性计划,开始第一阶段研究,进行第一阶段总结(初步建成课例研究的模式)。

2012年9月至2013年7月:制订第二阶段计划,进行第二阶段研究,总结(建立课例研究模式,在评价体系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2013年9月至2014年7月:制订第三阶段计划,进行第三阶段研究,总结(进行推广)。

五、组织机构。

组长:赵正辉。

副组长:冯广庆魏志强赵晓鹏。

成员:刘淑英裴永文岳元戈李艳波韩继昌荆红秦秀英王冬玲张金慧办公室主任:张金慧。

办公室副主任:杜柏军佟磊赵海儒温亚梅许德河石荣芳李宏伟。

工作人员:各科教研员各校教研处主任教导处主任。

相关范文推荐

    烤烟移栽工作总结大全(23篇)

    月工作总结是在每个月结束时对过去一个月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为了更好地指导大家写月工作总结,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银行讲座心得体会大学(优秀19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以下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典型案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一篇文章的写作要求。我作为一名大学生,对金融领域

    八月中学生军训心得体会(精选18篇)

    军训心得体会是在军训结束后对自己参与军事训练的感受和反思的一种总结形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军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对写作有所启发。

    阳光路上初中大全(16篇)

    优秀作文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出作者的想法,还能够给读者带来耐人寻味的阅读体验。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摘抄,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在大雨磅礴的路

    物流仓库管理制度规范范文(15篇)

    通过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可以有效地防止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规章制度的范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以符合组织特点和目标。

    家庭教育刘莹心得体会(汇总15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好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提升自己的能力。下面是一些名人名言中蕴含的心得体会,它们简洁而有力地阐述了一些人生的智慧和哲理。

    春季学期培训心得体会(优质18篇)

    通过写培训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和分享自己的学习体验。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仅供参考。这些范文涵盖了各个领域和培训形式,可以给我们

    爱护器材心得体会(优秀20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提升我们的学习和思考效果。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灵感。器材在户外运动

    员工素质拓展培训心得体会(实用13篇)

    写培训心得体会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和思考习惯,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挑选的培训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每个人的岗位职责确定之后,各司其职

    教育培训通知(专业22篇)

    通知的内容可以包括会议、活动、重要事项等,是对特定人员的一种要求或指示。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撰写通知的能力,使我们的通知更加规范、准确、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