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艺术美术教案中班 幼儿园艺术美术教案(精选8篇)

时间:2023-10-12 作者:文轩2023年艺术美术教案中班 幼儿园艺术美术教案(精选8篇)

高一教案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技巧,提高学习自主性。下面是一些教案模板的典型例子,供教师们在备课过程中参考和借鉴。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一

在这次美工活动中,针对幼儿刚刚入学不久,对世界充满好奇和兴趣,原有知识少,协调能力差,特开设了此课。幼儿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经认识了一些颜色,并用画笔会画一些简单的图画。希望通过此课能激发出幼儿对美工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

1.初步尝试用手指肚点画的方法,体验点画的乐趣。

2.知道做事要细心、有始有终。

3.锻炼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

1.空白小衣服若干(款式不同,用纸裁制)

2.抹布,调色盘,水彩若干。

一、开始部分: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们,你们猜老师今天遇到了谁?(引起幼儿的注意)

幼:想。(幼儿都争先回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幼:想。(幼儿睁大了眼睛,非常渴望看到)

师:现在大家闭上眼睛,数完1、2、3再睁开呦!

幼:1!2!3!(幼儿闭上眼睛,大声用力数数)

二、基本部分

1.探索与演示

师:请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些小花衣有什么不同?幼儿自由回答

幼1:它们有不同的样式。

幼2:它们有的用了不同颜色的线条。

幼3:有的用了不同颜色的小圆点。

幼4:有用圆圈的,看起来很舒服。 ……丑(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2.教师演示师:刚才大家观察的非常仔细,说的也很对。小朋友们想不想知道这些漂亮的颜色是用什么画出来的呢?(引起幼儿注意)

幼:想知道。

师:以前我们都是用画笔来画画,今天我们要用特殊的工具画画,手指肚。用手指肚画画叫点画。教师示范,提醒幼儿画画时应注意怎么做。

师:现在老师就要用手指肚点画,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动动脑想一想,你想点画什么样的小花衣。先用食指手指肚蘸一些颜料,注意不要过多,多了可在颜料盘边刮一下。点画时注意画面要保持干净、整洁。不要弄脏画面。注意看看画面是否舒服。幼儿观看教师作画。

2.幼儿自由创作师: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作画吧。注意随时把手上、桌子上的颜色用抹布擦干净。你可以自由选颜料,手脏了用抹布擦一擦。幼儿用已经准备好的材料开始作画,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和引导幼儿作画。

三、结束部分:

(一)品评作品

师:让我们把作品放在展览台上,比一比,评一评。把幼儿作品展示在展览台上,大家开始互相交流。

幼1:我认为这个(手指作品)好,画面整洁,看起来很好!

幼2:不是,我认为那个好,她点画得很均匀,颜色漂亮。

幼3:我看它们都好,都很美。

幼4:这个很有特点,用了线条,还用了圆点,颜色也花花绿绿的。

幼5:那个好,点的不多,看起来很舒服,不乱。 ……幼儿争论很热烈,参与性很强,互不相让。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师:大家说得非常好,希望我们下次会有更大的进步。

现在,让我们用小手把桌面收拾一下,幼儿收拾桌面,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二)总结

师:“美羊羊”要是看到小朋友帮她设计了这么多漂亮的小花衣服,一定会非常高兴的,快让我们把这些小花衣服邮寄给美羊羊吧!把幼儿设计的小花衣装进事先准备好的纸盒里。

四、活动延伸

师:希望你们继续设计小花衣,下次化装舞会,比一比谁的衣服最漂亮!

自我评析:美术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创造美。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幼儿,提出不同要求。整节活动实施了由具体(观察教师作品)到抽象(幼儿想象创作),由简(具体)到难(抽象)的教学理念。本节活动联系幼儿的爱好“美羊羊”(所看动画片的主人翁) ,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通过欣赏作品,感受美,激发了幼儿的创作欲望,为幼儿创作指引路线。让幼儿说出旁所看到的画面,锻炼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判断能力。通过看教师演示作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幼儿自己动手作画,培养幼儿手、眼、脑的协调能力,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用激励性语言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培养幼儿的创作能力。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二

通过活动让幼儿进一步了解树木是我们的好朋友,激发幼儿喜爱树木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树干、带有一小段树干树枝和树叶的上半棵大树;

2、故事绘画的纸、笔;撕贴的纸、糨糊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出示小熊)小熊想做什么呢?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猜猜看小熊想画什么?

小熊为什么要画一棵大树呢?老师来讲一个故事。

二、听“小熊画大树”的故事。

1、教师边讲故事,边相应地出示大树的各个组成结构:

粗粗的树干是大树的身体,(什么是大树的身体?)长长的树枝是大树的'手臂,(什么是大叔的手臂?)树上还有许多好看的树叶。

2、小熊发现:咦,大树没有脚,怎么能站着呢?(个别幼儿想象回答)大树说:“哈哈,我的脚长在地底下,树根就是我的脚。”(大树的脚是什么?平时我们看得见吗?)

3、提问:

大树的身体是什么?

大树的手臂是什么?

大树的脚又是什么?

你们喜欢大树吗?为什么?

3、小结:有了大树,小鸟就有地方筑窝,松鼠才可以在大树上窜上窜下忙个不停,夏天还可以在树下乘凉。大树可真好,我们都喜欢它。

三、画大树。

1、老师画大树(引导幼儿用动作辅助表达有关语句)

小朋友,老师做小熊,你们做大树,画出一棵棵的大树。

什么是大树的身体?

什么是大树的手臂?

什么是大树的脚?

2、肢体语言。

(1)你们的身体做什么?

你们的手臂做什么?

你们的脚做什么?

你们的手又可以做什么?

(2)边蹲下从根开始边做动作,边用“我们”来进行语言表达。

大树是我们的好朋友,它是那么神气!你们想不想画一棵大树?

3、幼儿画大树:

幼儿尝试用绘画、撕贴等方法画一棵大树。

四、大树变森林。

这么多的大树在一起会变成什么?(森林)你们喜欢吗?

小朋友们可以在树下做什么呢?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三

1.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学习正确的握笔姿势。

2.大胆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尝试画出短线、直线、曲线等不同线条。

3.喜欢绘画,萌发对教师的信任、喜爱之情。

红黄蓝大蜡笔一套,红黄蓝小蜡笔若干。

1.出示大蜡笔,激发幼儿喜欢和蜡笔做游戏的兴趣。引导幼儿向蜡笔宝宝打招呼,巩固对蜡笔名称的认识。

2.鼓励幼儿和不同颜色的小蜡笔对话,认识红、黄、蓝3种颜色,兰溪正确的握笔方法。

(1)教师示范和小蜡笔打招呼: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蜡笔瞧一瞧。红蜡笔宝宝你好,我愿意和你交朋友。

(2)幼儿模仿教师跟小蜡笔打招呼。

3.幼儿绘画,教师引导。

(1)请幼儿跟蜡笔宝宝跳舞,了解不同颜色的蜡笔能画出不同颜色的线条。

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绘画: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蜡笔瞧一瞧。红色蜡笔宝宝快来跳舞吧,点点点,变成小雨点,转转转,转成小饼干。

请幼儿猜一猜,试一试,绿(黄)蜡笔宝宝会变出什么颜色的图画。

(2)鼓励幼儿大胆绘画,注意不要画到桌子上,衣服上。

用童趣的语言纠正幼儿的握笔姿势,:“哎呀呀,蜡笔宝宝说你5个手指一起用力,都把它捏疼了,我们念儿歌用拇指、食指、中指来捏住笔。”

请幼儿闭上眼睛,教师握住幼儿的手,在作品上简单添画出幼儿想要的图案,给幼儿惊喜。

(4)把蜡笔宝宝送回家,跟蜡笔宝宝道别。

4.展示作品,鼓励幼儿把作品内容讲给大家听。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四

1、探索寿司的各种造型,激发幼儿用揉球、搓条、压、卷、组合等技能做出各种各样的寿司。

2、激发幼儿创作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能呈现自己的作品,并能欣赏别人的作品。

寿司图片、创意泥若干、操作板、大肚刀、盘子。

一、情景导入

教师:嗨,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美食主播向向姐姐。诶?最近啊我发现了一种美食,很受大家欢迎哦。

幼儿:是什么好吃的呀?

教师:那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二、认知部分

教师:登登登~就是美味的寿司。

幼儿:哇~……

教师:寿司的种类有很多哦。

1、教师:这样圆圆的寿司是卷寿司哦,用紫菜包裹住白白的米饭,米饭里面卷着香香的鸡蛋,红红的火腿,脆脆的黄瓜和胡萝卜,轻轻一卷,恩~真香。推荐指数4颗星。

幼儿:恩,红红的到底是什么呀?是肉吗?

教师:哈哈,难住你们两个小吃货了吧,我来告诉你们,这个呀是三文鱼握寿司。将新鲜的三文鱼切片之后呀摆在饭团上,轻轻地咬上一口,口感润滑、鱼片鲜嫩,简直就是美味。推荐指数5颗星。

3、教师:用紫菜条包裹住饭团一圈,撒上鱼子酱,营养美味的鱼子酱军舰卷寿司就做好喽。推荐指数4颗星。

(幼儿:它好像冰淇淋噢。是啊是啊)

4、教师:恩,这是手卷寿司。它的样子呀就像我们的冰淇淋甜筒。把肉和蔬菜等食材放进米饭里,用紫菜将它们卷成甜筒的样子,是不是让我们食欲大增呢?推荐指数5颗星。

5、这种寿司你们一定没见过吧,它呀可不是传统的紫菜寿司。它是用油炸豆腐皮、煎鸡蛋、高丽菜等等代替紫菜,将食材一起卷起来,这样的寿司叫稻荷寿司,色香味俱佳,推荐指数5颗星哦。

三、教师示范

1、教师:看到这么多诱人的寿司,身为一名资深美食主播,我已经按捺不住自己了,我要先做一个美味的火腿卷寿司。

2、教师:我用鸡蛋大小的深色泥做紫菜,用相同大小的白色泥做香香的米饭。分别把泥揉球,再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并压扁,深色的泥要压大一点哦~还要记住,所有的过程一定要用手掌心来完成。现在把紫菜放在最下面,米饭放在上面。为了让寿司的颜色漂亮,营养丰富,我要夹上火腿、鸡蛋和黄瓜,取出相同大小的红色、黄色、绿色泡泡泥分别揉球,搓成条,可不能搓的太长哦,不然紫菜就包不住它们啦。把做好的火腿肠、鸡蛋、黄瓜放在米饭的一端,用手捏住紫菜慢慢卷好。好啦,我的火腿卷寿司完成啦。小吃货们,你们也和自己的小伙伴来试一试做出各种美味的寿司吧。

四、幼儿制作

1、幼儿制作寿司,教师巡回指导。(将做好的寿司摆盘)

2、幼儿:我们的寿司做好啦~

五、作品欣赏

六、活动结束

为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我选择了他们感兴趣的食物展开本次活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对寿司的造型特征有更深层次的认识,首先我分别介绍了卷寿司、握寿司、军舰卷寿司、手卷寿司和稻荷寿司五种造型不同的寿司。通过对五种寿司的认识,使幼儿在后面的制作环节有一个很好的铺垫。接下来我示范了卷寿司的制作步骤,让幼儿了解最传统的寿司是通过揉球、搓条、压、卷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通过我的示范,幼儿了解了制作寿司的基本步骤,在制作过程中能很好的运用这些技能,并在食材搭配过程中能与同伴进行沟通交流,大胆地进行制作。最后幼儿将自己的作品进行摆盘并相互欣赏,交流自己制作的心得。通过本次活动,幼儿不仅提高了揉球、搓条、压、卷、组合的技能,还在活动中体验到了制作的乐趣。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五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幼儿对展区的几种蔬菜切面的形状产生了兴趣,议论着是哪些蔬菜会切出这些不同的样子。于是为了使孩子们更进一步了解各种蔬菜的内在形状,拓宽幼儿的绘画方式和激发孩子们对美术活动的兴趣,设计了这节以蔬菜拓印、添画等方式为主的美术创作活动。同时,希望能够通过本节有趣的拓印画进一步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让幼儿在自我操作中,感受不同的美术创作方式带来的乐趣。

1.蔬菜:菜花、油菜、胡萝卜、大辣椒、莲藕等蔬菜;

2.水粉颜料及调色盘若干、海绵块、抹布、彩笔、蔬菜筐、菜板、水果刀、画纸、黑板、夹子等。

3.蔬菜拓印范画、操作纸各一张。

1.认一认:

(1)出示各种蔬菜:看看老师带来了哪些蔬菜?让幼儿分别说出蔬菜名称。

(2)比较蔬菜的切面:设问----你们知道蔬菜切开后是什么样吗?让幼儿大胆想象,并说一说。

(3)教师分别切开几种蔬菜,引导幼儿观察切面的形状,了解都像什么。

小结:每种蔬菜的切面纹路不一样,切出后的形状也不一样。

在认识蔬菜的过程中,启发幼儿思考:蔬菜切开后会是什么样?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

幼儿观察蔬菜切面后,了解每个蔬菜切面的不同形状,并通过想象说一说分别像什么。

2.看一看:

(1)出示范画,让幼儿观察这幅画与平常的画有什么不一样,都用到了哪些蔬菜宝宝完成了画面内容。

(2)看看除了用蔬菜拓印的图案外,还想象添画了什么内容让画面更漂亮了。让幼儿在观看范画中感受拓印画这一不同的作画方式,学习拓印画的步骤和添画的方法。

3.学一学:

(1)你们想做一幅这样漂亮的画吗,那仔细听、认真看,老师告诉你们是怎么完成的。

教师示范讲解蔬菜印画:先选择自己喜欢的蔬菜宝宝切面,蘸上颜色印在纸上,可选择不同的蔬菜进行拓印;在印出不同图案后用彩笔给蔬菜宝宝添画,让它变成一幅漂亮的画。

(2)教师提醒幼儿拓印需注意的事项:如手要用力向纸上按,将纸固定不能移动,用完的蔬菜宝宝要放回原处,不和别人抢着用,蔬菜宝宝的图形及蘸的颜色可多选择一些,作品完成后拿到前面展示区等。

结合现场示范作画的形式,帮助幼儿掌握拓印画的方法,并在示范中将操作的注意事项提前告知幼儿,使幼儿能规范有序地完成作品。

4.做一做、画一画:

(1)幼儿选择蔬菜的切面操作印画,教师指导幼儿操作;(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对拓印的图案进行添画,适当提示幼儿添画的内容要丰富。幼儿按步骤进行拓印画制作,教师要随机根据幼儿的制作情况,适时进行引导与帮助。

5.评一评:

把幼儿陆续完成的作品悬挂展示,布置成幼儿拓印作品展的场景,创设美术欣赏活动氛围。

结合幼儿互评、教师个别评价及集体评价等方式,共同欣赏分析作品。

请小朋友回家后与爸爸妈妈分享自己的蔬菜拓印画,给爸爸妈妈讲一讲作画的过程与画面的内容。

本节活动主要通过让幼儿在认一认、看一看、学一学、做一做、画一画及评一评几个环节中,感受蔬菜拓印画的作画方式,体会美术活动带来的乐趣。这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与幼儿的配合默契,活动环节进行有序,过渡自然,操作材料准备丰富,时间分配也合理。幼儿在操作中掌握了拓印的方式并能根据教师的引导对拓印的图案进行丰富的添画,幼儿在作画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能大胆的想象,添画出如花朵、蔬菜小人、太阳、海绵宝宝、眼镜等不同的图案。尤其,在作品欣赏环节,我采用幼儿互评方式,使幼儿不仅欣赏了别人的画也讲述了自己的画面。

不过,本节活动也存在如下不足之处,还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中改进。首先,在示范作画的过程中,选择的蔬菜切面有些小,使拓印的图案不够大,影响了在添画时不能更好地突出添画内容,出现整体效果不明显;其次是幼儿在自由拓印画中,教师的个别指导不够,部分幼儿在选择材料及颜色方面思维受限,印的图案重复且有颜色单一的现象,所以教师的跟进指导要及时。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六

1认真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2了解歌曲主要内容,能分辨音乐的三部分,尝试用熟悉的节奏形表现出来。

重点,通过倾听音乐,熟悉音乐旋律,分辨音乐的三个部分。

难点,用不同节奏形,变现音乐的旋律,感受大中国的神气磅礴。

1教师对音乐的熟悉。

2大中国音乐及相应的mtv.

1谈话导入

(1)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你知道我们中国的国旗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

(2)中国有一条很长的江,有一条很长的河,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嘛?

(3)这里有一首歌,这条江,这条河就躺在里面,这首歌叫大中国,请你听一听。

2播放音乐,倾听,熟悉音乐

(1)这条江,这条河的名字你听到了么?(如果幼儿没有听出,教师单独亲唱这一句,引导幼儿感知)

(2)因为长江和黄河是我们中国的母亲河,流水汹涌,气势磅礴,所以歌曲里把它们比喻成龙。

(3)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次请你听听歌曲里唱的是什么?

(4)播放mtv,感知音乐的旋律特征。

(5)你听到了什么?

(6)这首歌听起来怎么样?(如果幼儿说不出,就直接抛出问题: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

(7)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3听听音乐,为音乐分部分

(1)我们再来欣赏大中国,想想这首歌曲应该分成几个部分?

(2)倾听音乐。

(3)这首歌曲分成几个部分呢?(如果幼儿听不出,那么教师可以借助肢体动作,引导幼儿倾听感知。)

4尝试又熟悉的节奏形,表现音乐旋律

(1)最后一段为什么变慢了,和中间一段里有什么不一样?

(2)这首歌我们虽然不会唱,但是可以用节奏把它表现出来,你想用哪一个熟悉的节奏型表现第一段呢?(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清唱;让我来唱一唱,配上你说的节奏。)

(3)你同意哪个节奏来表现这一段?

(4)我们一起用配好的节奏来把歌曲完整的表现出来。

(5)延伸,用肢体节奏表现歌曲。

本次活动设计是在师傅的指导下完成的,也可以说我自己对这个教案也很熟悉,因为在师傅讲解的时候,我用心思考了每个环节的可行性(针对我自己)以及其中运用到的引导语,在我看来,这个活动应该是可以开展得比较顺利的。但是在开展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问题。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第二,自身存在紧张感,导致在歌曲清唱时忘了一句歌词;第三,准备还不是真正地做到拿得出来,放得进去。其实,在这些问题中,主要还是第一点:对孩子的反馈没有进行适宜地引导。如,在引导孩子们说说这个音乐听起来怎么样?(是让人昏昏欲睡的温柔呢,还是感觉很神气,还是很忧伤,还是开心?)结果部分孩子都说想睡觉。这时我就无法对应出适宜的应答了。之后,在请教了师傅之后,我了解到,当时我可以再唱出“摇篮曲”,引导幼儿进行两者对比,再得出结论,这样可以很顺畅地将环节过度下来。

总体来说,我是在对整个活动很熟悉的基础上开展下来的,在时间的把握上也没有拖沓,主要在对幼儿的反馈上停滞了步伐。经验是需要总结,提炼,概括的,每一个的失败与挫折都是我前进的动力。有了动力,相信我会有进步的。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七

1、学习用手指印画的方式画树干。

2、迁移观察的经验,探索在树干上画上椭圆形的.树叶。

3、乐意用各种漂亮的颜色作画。

大树示范画一张、人手一盒油画棒、一张白纸、一支记号笔、已有画太阳光芒的经验。

1、教师与幼儿一起表演歌曲《大树妈妈》。

2、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观察大树妈妈。

3、教师示范画大树。

教师示范画树干:一只小手紧紧按在纸上,另一只小手拿着记号笔沿着小手把小手的形状画下来,然后在树干上画上椭圆形的树叶。

4、幼儿尝试用手按在桌子上练习画树干。

教师请幼儿用一只小手紧紧按在桌子上,另一只小手沿着小手画画。

5、幼儿操作活动。

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对个别能力弱的幼儿给予指导。

6、展示幼儿作品。

展示幼儿的作品,教师与幼儿共同观摩作品,说说自己喜欢的大树。

艺术美术教案中班篇八

春天百花盛开,春色的花开满枝头,美丽的小动物们也在这春意盎然的花丛中忙得不亦乐乎!“老师,蝴蝶的这两个翅膀是一样的吗?”孩子的问题让我陷入了沉思……孩子们每天生活在各种各样对称的环境中,但孩子们却不知道这是一种美丽的对称,更别说欣赏对称美了。为了让幼儿进一步观察和发现事物中的对称我设计了本节课。

1、初步理解对称的概念,知道对称分点对称和轴对称两种形式。

2、感知生活中对称的事物和对称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审美意识。

3、激发好奇心。

4、尝试制作对称画。

5、能认真倾听同伴发言,且能独立地进行操作活动。

1、蜜蜂、蝴蝶、蜻蜓的头饰。

2、各种大小、颜色、花纹不同的蝴蝶翅膀、蜜蜂翅膀。

3、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的纸、剪刀若干。

4、春天的背景图一幅;颜料各色。

1、春天来了,小动物们都出来活动活动筋骨。美丽的蝴蝶、蜜蜂、蜻蜓在花丛中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请小朋友扮演动物在花园里舞蹈)正在他们玩得高兴的时候(下雨了)这时,飘来一片乌云下起了大雨,小动物们赶紧拍拍翅膀准备飞回家。忽然,一阵狂风刮来大家一起叫了起来:“我的一只翅膀不见了!”雨越下越大,小动物们着急的说:“谁愿意帮我们找到另一只翅膀呢?”

2、请小朋友帮忙找翅膀:

师:小朋友,小动物的翅膀都不见了小朋友们愿不愿意帮他们把的翅膀找回来吗?

幼:愿意!请小朋友们自愿为蝴蝶、蜜蜂、蜻蜓找翅膀。

3、请小朋友们配好对的翅膀,并说明配对的理由(从颜色、形状、花纹的角度)。

4、教师小结:蝴蝶、蜜蜂和蜻蜓的翅膀以身体为中心线,它们左右两边的大小、颜色、形状和花纹完全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这就叫对称。

1、请幼儿自由在活动室里找出对称的物品。例如:门、窗、玩具柜、衣物等物品。

2、请幼儿和自己的小伙伴说说自己找到了什么物品是对称的?为什么?并请个别幼儿上前和全班小朋友分享。

3、请幼儿说说还看到了什么东西是对称的。

师:小朋友们观察一下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器官是对称的?

幼:鼻子、眼睛等。

师: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对称的事物?

请幼儿自由发言,讨论。

1、请幼儿把图画纸对折,在一边画半只蝴蝶,然后把另外半边图画纸覆盖在图上,再用手按压几下,打开图画纸,便会看到一只美丽的蝴蝶。

2、完成后,请幼儿把“蝴蝶”剪下来,贴在活动室四周,布置成蝴蝶翩翩起舞的情景。

请幼儿在生活中寻找对称的物品。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表现出了极大的积极性,通过帮小昆虫找翅膀,激发幼儿主动去观察、发现、感知对称的图案,让幼儿了解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对称的事物。在观察、讨论的过程中,幼儿知道生活中很多对称的物品,提高了幼儿的观察、分析和审美能力,激发了幼儿的好奇心,开阔了幼儿视野,激发幼儿主动观察事物的积极性,培养幼儿关心自己、关心他人、关心环境的美好情感。

教学反思:

新课程的理念是让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活动中,我紧紧把握这个理念,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以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轻松地认识、理解了学习内容。课上的气氛也是很活跃的,发言也很积极,较好地达到了预期设计的活动目标。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