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历史小论文参考 初一历史论文参考(精选5篇)

时间:2023-09-23 作者:雁落霞2023年历史小论文参考 初一历史论文参考(精选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历史小论文参考篇一

初中历史教学开展忧患意识教育是一个全方位的过程,需要相关教育主管部门以及教师明确现阶段忧患意识教育存在的不足,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手段,不断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提升忧患教育的质量。

历史课堂实践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针对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育目标与忧患意识教育偏离的情况,在进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采取应对策略,将其作为课堂知识传授以及考察的重要内容,将其与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使得其逐步形成忧患意识,进而实现忧患意识教育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对我国古代史中奴隶制以及封建制度形成与发展相关知识讲解的过程中,通过对历史遗迹以及文物的说明,使得学生培养起优越感以及自豪感,同时通过对一些暴政以及明清时期历史知识的介绍,并与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堂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进而居安思危,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4]。

历史课外延伸与忧患意识教育的结合

为了实现初中历史教学与忧患意识教育有机结合,需要以课外延伸为突破口,通过开展知识竞赛、主体展览、班报设计以及专家讲座等形式,使得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不断将历史知识的学习与忧患意识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忧患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水平。结语忧患意识教育与初中历史教学的结合,对于推动学生的健康快速发展以及实现社会主义人才的高效培养工作的有序开展,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为了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确保忧患意识教育开展的质量与水平,文章从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中忧患意识教育的现状入手,明确其存在的不足,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推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忧患意识教育的有序开展,为后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

阅读次数:人次

历史小论文参考篇二

按照^v^和省政府的部署,20xx年开始,广东省正式启动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与交通行业管理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它关系到健康、有序的交通秩序的形成,关系到和谐交通的构建,是坚持依法治国、在社会主义法制化的轨道上促进交通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就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成效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然后对所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问题;存在原因;对策。

引 言

行政综合执法是我国当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1997年以来,^v^先后批准部分省市的一些城市展开了集中行政处罚的改革试点工作,拉开了综合执法的序幕。20xx年开始,广东省根据《^v^办公厅转发中央编办关于清理整顿行政执法队伍实行综合行政执法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xx〕56号)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综合行政执法试点方案〉的通知》(粤府办〔20xx〕9号)的文件精神,正式启动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为了研究和探讨交通综合改革情况怎样和进展如何,我展开了本课题的实质性、系统性的调查和研究。

在今年,为完成学校安排的实习课程,以及为了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专业知识,熟悉法律事务专业的基本业务及其具体操作程序和具体操作方法,加强自己独立开展专业业务及其相关工作、分析与解决专业岗位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于今年的9月份至11月份,在xxx交通运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实习。主要职责是协助同事及领导开展相关工作,规划、设计对该局所属的交通综合执法队伍的培训和建设;解决外勤执法人员和违章处理中心遇到的现实中相关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问题等等。这也是我对本课题的调查研究的一个最直接的帮助。

同时,在协助法制室开展“全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技能竞赛”中,参与模拟执法练兵活动,更具体的了解、掌握每一宗交通违章案件的综合执法过程。

最后,根据所调查到的数据,进行了探讨和剖析,然后分别就调查情况、所存在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等四个部分展开讨论,撰写了《关于交通综合执法的调研报告》。

第一章 交通综合执法概述和成效

1、交通综合执法概述

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是将交通行政执法的道路运政、公路路政、公路规费征稽、水路运政、航道行政和港口行政等综合起来,组建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相关行政职能。 自20xx年起,^v^确定广东和重庆作为两个省级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以来,广东、重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的突破性进展。广东^v^门创新机制,成立了广东省交通厅综合执法局,明确机构设置、执法主体、执法职能、人员编制、执法经费等;将原来分属不同职能机构的道路运政、公路路政、水路运政、航道行政、港口行政、交通规费征稽六支执法队伍进行整合,提高了执法效率,降低执法成本,解决了多头执法、重复处罚等问题。目前,广东省已全面完成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局的挂牌工作。

2、交通综合执法成效

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基本达到了执法主体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责任明晰化,执法内容公开化,执法程序制度化和执法监督经常化的目标,有力促进了依法行政的进程。主要体现在:

增强法律意识

推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各交通执法单位加强培训考核,执法人员依法行政、规范执法意识明显加强,交通执法队伍整体素质有很大提高,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是执法案卷日趋规范,执法过程中重证据、讲程序已经形成了自觉行动。这不仅仅是观念上的更新,更重要的是为推进法治社会进程,促进社会政治文明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提升队伍素质

推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促使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认真准确地实施各项法律、法规和规章,在行政决策、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行政行为中严格按照行政程序进行,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行事,随意执法等人治因素大为减少。尤其是通过学习培训、执法资格考试和责任挂钩考核等,依法行政的责任心进一步增强,行政执法行为更加规范,从而促进了依法行政水平的提高以及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

提高执法效率

推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以来,促使各行政执法部门强化执法的严肃性。尤其在今年以来,广东省已逐渐全面实施统一应用《广东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信息系统》,规范了执法文书的格式及内容,减少耽误当事人的时间,提高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执法效率和业务水平。

第二章 交通综合执法存在问题

自改革以来,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有了很大改善,但我们也应清楚地看到,推行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具体存在问题如下:

1、乘客掩护,取证困难

在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的调查取证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因素导致取证难的现象。例如在客运方面,非法营运的、超出起始地和目的地的、非法包车的等等案件,司机会事先与乘客串通好口供,从而使交通执法人员在调查取证中很难得到乘客供述出有收取费用,或者供述出真实的起始地和目的地的。

2、自由裁量权行驶不合理

局部地方交通执法部门没有严格落实行政处罚标准细化,这是交通法规体系中存在

不完善、不科学的地方之一。不同地方的交通执法部门作出行政决定或者行政处罚时还带有较大的随意性,相同情形作出不同处理,既影响了执法形象,也容易滋生一。

3、培训制度不明确

在全省交通综合行政执法系统里,没有明确的定期培训制度,不能根据不同时期的执法工作需要,补充及加强法律知识、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和执法水平以及统一树立交通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另外,不统一、不规范的培训制度会让全省市与市之间、市与县之间的执法队伍的执法能力、执法风纪产生差距。

4、执法装备不齐全

具备齐全的执法装备,充分利用先进技术手段,有利于执法效率进一步提高,同时也能够避免因遭遇暴力抗法而给执法人员带来的伤害。目前,全省的交通综合行政执法装备虽然已经不断的由省厅统一安排发放以及划款订购,但装备系统还不够齐全,例如执法车辆过旧、不足或者已到报废期限的;执法随身电脑不能满足执法队伍数量;发光指挥棒、伸缩警棍等防暴装备以及一些必要的执法装备也比较缺乏。

第三章 解决问题对策

1、加强交通法规宣传

加强交通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让非法营运、非法包车、非法使用运输车辆等等的案件危害性知识深入每家每户,尤其利用校园资源,在校园里宣传。学生包车较多,其中非法包车的几乎占总数,所以尤其是校园宣传比较重要。其次也要重要乡镇家庭的法规宣传,他们更少可能的接触相关法律法规,他们也是非法交通运输的主要客源之一。加强法规宣传,能够有效的在根源避免非法交通运输案件的出现,同时也有效的避免乘客掩护,司机和乘客事先串通口供等等的影响交通执法调查取证的因素。

2、规范自由裁量权

遵循原则,正确行使自由裁量权

自由裁量权的行使,要公正、善意、合乎情理。公正,就是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公心,做到“相同情况相同处理,不同情况不同处理”;善意,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出于善良的意愿,不是图报复;合乎情理,就是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要合乎人们的正常思维,是出于一个正常人的通常考虑而做出的行为。要符合客观实际,如责令当事人停驶的,应视运输物而决定不同的处理,例如是运输水泥的,停驶时间过长会影响货物的质量,那么就应该在责令停驶的时候,采取其他运输以保障货物的质量。

历史小论文参考篇三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历史学科的教育往往是借助课本和黑板,这种枯燥的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种背景下将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到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就十分必要。

信息技术可以对当前的教学现状进行转变,也就是在课堂中有效的借助多媒体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更直观和准确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充分记忆所学的历史知识。同时教师也可以借助视频或是图片等多媒体设备,将历史情境进行再现,让学生在了解历史事实的过程中还能在脑海中形成直观的画面,还原历史。这种全新的教学方式不仅能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质量,同时将有效提升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

在对一般历史现象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历史事件中的内容和意义对学生们来说不仅仅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对现代信息进行应用也能方便教师对历史事件中的要点环节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产生更为直观的记忆。

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相关知识要点进行比较,帮助学生对当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与总结,这对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记忆也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随着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入,传统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而信息技术作为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产物,不仅应该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充分利用,还应该被合理地应用在教学环节中,因此将这项技术合理应用到高中历史课堂中也显得十分必要。

在历史课堂的教学环节中,教师要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比如多媒体技术,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出积极作用。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要求教师也要对多媒体技术进行利用,放映一些和课程知识相关的影片或是资料,从而借助其直观性对学生的视觉和感觉进行冲击。同时这种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更真实地感受历史,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帮助。

比如教师在对“戊戌变法”这一环节进行讲述的过程中,为了更真实地感受改革派与顽固派之间的对立,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对两种对立思想进行表达,模拟当时的历史场景,并在课堂中播放关于戊戌变法的资料和视频,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有效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刻理解。

随着近年来我国素质教育改革工作的全面开展,这一理念在高中教学上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体现。在高中的历史教学环节中,对传统教育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制定更符合当前学生发展的教学目标,和社会发展趋势有着很强的一致性。现代信息技术是科学技术和经济高速发展背景下的重要产物,所以将其应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之中,对实现历史课程改革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中,需要广大高中历史教师对其理念有着准确地掌握,确保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此外,广大教师还需要对现代信息技术设备的使用方法进行准确掌握,通过这种方式对教学形式和内容进行更有效的丰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识,帮助学生养成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念,全面提升其历史素养。

综上所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在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中是当前教育教学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更需要对这一理念和技术有着更全面的认识,帮助学生对历史能力进行提升。高中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组成环节,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关键部分。因此这也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在教学中进行探索与创新,不断发展和掌握更多有效的教育指导方法,从而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提升历史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历史小论文参考篇四

教学方法与手段的使用不当

学实践中,历史教师往往会被多媒体技术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示知识要点的特点所迷惑,而忽视了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概括总结能力下降。再加上有些历史教师盲目地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历史知识的反复简单演示,并未对学生进行适当地引导与启发,导致学生很难具备创新能力及历史思维。而造成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历史教师没有恰当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与手段,需要教师逐渐认识并改变这种错误观念。

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

从当前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现状来看,教学过程有利用多媒体对学生强制灌输知识的趋势。部分历史教师盲目响应学校多媒体教学要求,用多媒体来代替教师应做的所有工作,忽略了作为历史教师本身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未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结果导致课堂单一无趣,没有个人风格,课堂氛围沉闷,学生不愿意积极参与到教师教学中的情况。

2基于多媒体环境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教学

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正确认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师生主体地位的关系,是为了避免历史教师忽略学生主体地位,而盲目地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的情况出现,并实现各种教学要素的科学合理分配。为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处理好教师本身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关系,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作用,发挥教师的主导性;二是处理好多媒体环境下历史教学与培养学生自主创造性的关系,在多媒体教学条件下,高中历史教师需适当地启发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并保证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当中,活跃课堂气氛,提升教学效果。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历史教学内容的关系

正确认识与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

历史小论文参考篇五

摘要:“授――受”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这种历史教学模式的主要缺陷在于“去问题化”。教师通过“糊涂”教学可以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究式教学,其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究和积极建构式学习。

关键词:历史教学;去问题化;探究式学习

历史教学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一直受广大师生的诟病,被认为是“去问题化”的“授――受”式教学,扼杀了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探索热情。但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在大学,这种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都一直占据着垄断地位,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是单向的“刺激――反应”。以大学历史教学为例,大学历史教师喜欢以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养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的“独舞”。有研究表明:知识不是通过教师讲授获得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并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来获得的。大学历史教学如何体现这种理念,超越传统教学的困境,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能,是一个值得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作为一位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师,笔者深刻理解问题意识、独立思考、意义建构等对于学生成长的意义。在大学历史理论课教学中,笔者试图尝试一种与“授――受”式教学不同的教学方式,即变“去问题化”的灌输式教学为探索研究性的“糊涂”教学。

一、大学历史教学与中学历史教学的差异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典型的“去问题化”的“明白”教学,即教师通过教学让学生弄清历史发展,解答学生的疑问。学生的历史学习越“明白”,教师的历史教学越“成功”。在中学阶段,历史教学的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历史知识基础,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启蒙,所以基础性和确定性是中学历史知识的基本特点。历史知识的基础性决定了其确定性,对学生来说,知识的范围是确定的,知识的性质也是确定的,因为具有争议的历史问题是难以进入中学历史课本的。这种确定性对学生来说就是一种权威,留给他们思考与选择的空间很有限,所以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与记忆。

在中学历史学习中,跨越知识的边界去探索新知被认为是多余的,挖掘知识背后的问题被视为“钻牛角尖”。很多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经常问学生的是“知识都掌握了吗”“内容都理解了吗”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知识出教室,“问题”在这一过程中以转化为知识而结束。在这样的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进学生形成对问题的独立见解成为“副产品”。尽管中学历史新课程对内容的编排与教学要求有了很大改变,但由于教学目标的艰巨性和学生历史知识基础的薄弱、学习时间有限等,教师在教学中很难真正解放学生的思想,仍然是以“授――受”式教学方式把历史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学生的接受能力与思维空间都被限制了。

大学的历史教学与中学的不同。中学历史教学以打基础为主要目的,以边界明确、内容确定的知识为教学内容,重在让学生受到历史启蒙教育。大学历史教学以学生独立思考为主要目的,重在帮助学生拓展历史视野,开拓自我发展空间。因此,突破中学历史教学局限性,改革“授――受”教学模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独立解决问题,成为大学历史教学的重要方面。

二、“糊涂”教学法在大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糊涂”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从“明白”到“糊涂”,再从“糊涂”到“明白”的一种教学方法。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在“已掌握的”“没有问题的”知识背后存在着巨大的“没掌握的”空间,存着无限“有问题的”视角,变“我明白了”到“我糊涂了”。其次要让学生从“糊涂”中明白过来,积极探索通向“明白”的途径与方法。学生在质疑状态下积极探索学习,独立思考,用心论证,形成自己的见解。

“糊涂”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帮助学生突破中学历史知识的界限,把学生大脑中封闭的历史知识“外壳”击碎,变封闭的知识体系为开放的结构核心,即变“明白”为“糊涂”,变“已知”为“未知”。大学历史教学已突破了基础性的局限,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具有了巨大的发挥空间。一方面,教师通过扩大知识量突破学生大脑中历史知识的边界,让学生认识到历史的无限丰富性和无限复杂性,引导他们理解历史世界对每一个人来说永远都是无限的,因此在历史学习与探索中永远不存在“我已经掌握了”,只存在“我又进步了”。大学历史教学要帮助学生突破原有知识的界限,引导他们积极探索无限的历史空间。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阐释不同的学术争议作为重要内容,把相互冲突的观点与认识展示给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历史知识不存在绝对的确定,只有相对的确定。在探索历史过程中,无论是深度的拓展还是角度的变换,都可能影响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确定性认识,因此,培养学生多层次、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是大学历史教学的基本要求。

“糊涂”教学法的第二步是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人以渔”,即引导学生在“糊涂”中去追寻“明白”,这是“糊涂”教学法的关键环节。当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和体系被打破后,必然会出现一定的“糊涂”时期。在这一时期,学生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是相互矛盾的。这些问题对于有一定知识基础和强烈求知欲的大学生来说是求知与探索的诱因。面对这种情况,有些大学教师习惯于在学生面前展示其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良好的口才,把学生的疑问置于其“权威”论断之下,在“解决”学生疑问的同时也击垮了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的教学仍然是中学“明白”教学的延伸,学生依然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能力上难有大的提升。

“糊涂”教学采取的策略是:当学生“糊涂”时,教师对学生的问题也采取“糊涂”策略,即不直接以知识传授的方式解答问题,而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答案。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口,教给学生怎样形成假设、怎样查找资料,然后尝试论证,形成自己的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会接触到其他人的思想与观点,教师则引导学生学会吸收但不盲从、尊重但不迷信,坚持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

敢于承认“糊涂”,勇于面对“糊涂”,是科学探索的前提。大学教师常会把自己的探索成果拿出来与学生分享,这样学生不仅能从中获取丰富的知识,也能受到学科前沿研究的启发。教师正在探索的问题往往是学术前沿问题,与学生一起分享可以把学生的研究触角带进学科前沿。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与学生共同探索,而学生在与教师共同探索中也可以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学会查阅资料、收集有用信息,学会提炼观点和论证方法等。

三、“糊涂”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

下面笔者介绍一个运用“糊涂”教学法的案例――“亚细亚生产方式”教学。

在大学历史教学中,教师讲授唯物史观历史规律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难以回避的教学内容。从考茨基和普列汉诺夫算起,围绕“亚细亚生产方式”含义的争论已逾百年。在20世纪,中国学者也曾对此展开过三次大规模争论。一大批著名的学者都曾参与争论,提出的观点非常丰富,涉及的理论基础与政治现实也极为复杂。教师在教学中很难通过讲授把问题讲透,而学生仅听教师的讲授也很难真正理解问题。对师生来说,最困难的还在于有关争论最终没有一个统一结论。面对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笔者在教学中采用了“糊涂”教学法。

在上课之前,笔者首先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在过去的历史学习中了解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以及他们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然后,笔者按时间顺序分三个阶段分别讲述了中国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随后,笔者打破时间顺序,把各种观点进行归类。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阶段论,即把它定位为五种生产方式的一个阶段,或是原始社会,或是奴隶社会,或是封建社会等;二是特殊论,即把它视为特殊的东方社会形态;三是放弃论,即把它视为马克思后来放弃了的一个不确切的概念。讲述完之后,笔者开始接受学生提问。不出所料,学生对于如此众多的有关“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解释与论述感觉“糊涂”,于是疑问也就随之产生。

当笔者停止讲授时,学生立即踊跃提问。他们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可以看出,学生们是想从笔者这里直接获得一个确定的答案,这显然是他们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笔者告诉他们笔者自己也还在探索与思考之中,没有形成最后的看法。对于笔者的“糊涂”,学生们显得很诧异。

也许是笔者的“糊涂”让学生失去了“说错”的压力,也许是这样的确刺激了他们的思维。笔者期待的情景出现了:学生们开始踊跃地提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令笔者感到兴奋的是,有学生提出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追寻马克思的本义;还有学生提出,理解各位学者的观点不仅要看他们立论的理论依据,还要看他们提出这一观点的时代因素……为了不使问题过于宽泛,笔者引导学生们集中精力探究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本义。这样,笔者和学生们一起思考进一步探究的方案。

笔者告诉学生,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争论起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里的一段话:“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做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五个时代。”学者们对这句话的不同理解就成了“亚细亚生产方式”之争的理论源头。有学生立即提出,序言是对正文的说明,要理解序言的内容,首先要看正文,即查阅《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笔者和学生们都认为这是个正确思路,于是就确定了探究的第一步。在探究过程中,学生们很快发现,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写作前后,还发表了关于东方社会(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历史与社会)的多篇文章,他们认为这些文章也是理解“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关键。

在共同探究过程中,笔者提醒学生:《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草稿)》是《资本论》第一卷的底稿,应把《资本论》也联系起来看。19世纪70年代后,马克思对社会所有制进行了大量研究,晚年他还写了大量“人类学笔论”和“历史学笔记”,其中关于公社的论述也是理解马克思晚年“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重要参考。

学生们的探究热情超乎预料。大部分学生都认真查阅了马克思的有关论述,形成了自己的认识。最后,笔者组织了一次课堂讨论,让学生积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认识。在学生讨论过程中,笔者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一些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还与笔者一起讨论。当然,这正是笔者所希望看到的结果。

“糊涂”教学法作为大学历史探究式教学的一种尝试,在学生中的反响是超出预期的。从学生们的课后感想中,笔者发现他们对历史学习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一是他们不再把记忆视为学习历史的唯一目的;二是他们开始认识到历史学习是需要探究与思考的,真正的收获来源于探究与思考;三是他们不再迷信权威的观点和结论,开始学会独立探究、自我论证,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四是他们对研究性学习有了深刻体悟,逐渐学会了研究问题,学会了分析与鉴别问题。

综上所述,“糊涂”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去探索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把历史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积极建构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马克思^v^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