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甘肃导游词 甘肃风光导游词(汇总9篇)

时间:2023-10-05 作者:雁落霞2023年甘肃导游词 甘肃风光导游词(汇总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导游词篇一

位于兰州市黄河北岸的白塔山上,因山头有一元代白塔而得名。白塔山山势巍峨起伏,蟠结城郊,有拱抱金城之势。白塔原为纪念去蒙古谒见成吉思汗而在兰州病故的一西藏萨迦派喇嘛而建。现存白塔系明景泰年间(1450-1456年),镇守甘肃内监刘永成重建。清康熙54年(1720_年),巡抚绰奇补旧增新,扩大寺址,起名“慈恩寺”。

白塔七级八面,高约17米,下筑圆基,上着绿顶,各面雕有佛像,檐角系有铁马铃。塔外通涂白浆,如白玉砌成。白塔山1958年辟为公园,总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为三台建筑群,依山而筑,飞檐红柱,参差有致,各建筑以亭榭回廊相连,四通八达。山上原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古称“镇山三宝”,现紫荆树已枯死。白塔山经过多年绿化,树高林密,曲径通幽。公园三台大殿内独特的“黄河奇石馆”藏石丰富,独具风格。

山下为中山桥,二者已连为一体,成为兰州旅游的必游之地。兰州市白塔山东约1公里处有元代的王保保城遗址。相传明初,大将徐达、冯胜奉命攻打元军王保保,久攻不破,恰至元宵节,徐达命军士做成又粗又长的鼓,扮成社火队混入城内,以大旗为号,里应外合,终于攻破了王保保城。为纪念这场战斗的胜利,这种鼓被命名为“太平鼓”,并成为兰州社火的主要表演形式。从此,王保保城和太平鼓更加闻名。

甘肃导游词篇二

大家好,今天将我带大家参观位于安西县城东北85公里处的一座残破的清代古城---桥湾古城。这里东连嘉峪关、南望祁连山、北通蒙古、西接新疆、是丝路上一的一大枢纽。桥湾城座落在疏勒河畔,疏勒河上原桥曰“天生桥”,车水马龙,行人不断,这里随河水自然弯曲因此而得名。桥湾古城始建于清雍正十年(1732),主要作为军事据点。清同治元年(1862年)因回民**,百姓弃城而逃,城址逐见废弃。现城址东西长320米,南北宽122米,残高5-8米,由黄土夯筑而成,开南北两座城门,四角有角墩,城内有房屋建筑等遗迹。桥湾城池虽小,只因有一个康熙夜梦桥湾城的故事,让它家喻户晓,名声大震。传说康熙皇帝有一天夜里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在大西北巡游,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滩中,忽然看见一大片绿洲,清水流淌环绕,长着两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树枝上挂着一顶金灿灿的皇冠和一条白玉腰带。离大树不远处突现着一座金碧辉煌的城池,恍若天上凌霄殿,人间帝王家。梦醒后的康熙皇帝十分高兴,觉得如果有此地必定是龙游圣地,于是亲自绘地图一幅,并派人到西北地区查看,当寻访的官员来到桥湾一带时,果然见到发端于祁连山的疏勒河边长着两棵高大的胡杨树,树上挂着一顶草帽和一条草腰带,除了没有城楼外,这里的景观与康熙皇帝梦中的情景十分相似。康熙皇帝知道后龙颜大悦,立即派程金山父子携巨款前往桥湾督修一座与紫禁城一样气派的城池,已备皇帝巡游时居住。当年康熙皇帝派程金山父子携巨款来此建城,没有想到此人却是一个打贪官。他来到桥湾后看到这里荒芜人烟,离紫荆城如此遥远,心想:皇帝哪会来这里巡游?天高皇帝远,于是程金山父子贪污了大量公款,只草草地修了一座小城回去复命。我们都知道纸包不住火,后来一位钦差大臣西巡,想要亲眼目睹一下这座在京城传遍的西部紫荆城到底是什么样,可来了一看却傻了眼,这里除了一圈矮墙和几间破屋之外别无它物。于是他回京后将所见据实禀报了康熙皇帝,康熙听了以后龙颜震怒,当即降旨将程氏父子斩首示众。为了警示百官及后人,他令人将程金山的后脑勺做成一个碗,将程金山的.两个儿子的头盖骨反扣在一起,并用其人皮做成一面人皮鼓。随后拨款在离桥湾城西北250米处又建了一座永宁寺,并将自己的龙袍马褂和人头碗、人皮鼓一并置于寺内。同时,他还从京城派来10名道士,命一日三次敲击人皮鼓,以告诫边关将帅们做官必须清正,为人必须心正。其时康熙皇帝要在这里修建城池,真正的目的无非是用于驻军屯粮,以作为进军新疆平叛的桥头堡和打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要道。赫赫有名的左宗棠将军当年率部到新疆平叛,也曾经在此驻军屯粮,并兴修水利,广植树木,清代诗人杨昌浚为此写下“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脍炙人口的名句。今天我们不仅可以参观古城遗址,而且还可以品尝瓜州瓜果。桥湾还设有博物馆,里边陈列有各种戈壁野生动物标本、干尸和80多件文物精品,其中有稀世珍宝象牙佛的复制品,有神奇传说的人皮鼓、人头碗、八仙拐仗等文物。好了现在我们参观桥湾博物馆,半个小时后请大家吃饭。

甘肃导游词篇三

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

雄,即雄伟。它的山峰由悬崖峭壁构成,许多崖壁高达几百米,拔起于平川或河岸之上,危崖劲露,光滑削齐,气势磅礴,苍劲雄浑,可谓“霞山拟岱宗,锦石梁父耳”,“仰觉日月低,俯睇宇宙小”,“巍峨独标峙,登之心旷然”,雄伟而富有力度,就是小尺度的石峰,也似有擎天之力,充满阳刚之美。

险,即险峻。“无限风光在险峰”,唯险峻能激发人们的向上、探讨精神,故智勇者登之。以赤壁丹崖为其地貌特征,大多山坡直立或呈反坡,令人望而生畏,近而发怵,大部分悬崖无法攀登。古人有“栈道依松划,危楼叠石连”,“绝壁当千仞,危崖一线开”,“飞鸟回翔不敢度”等诗句,形容祁连山丹霞的险峻之美亦不为过。

奇,即奇特。纵目丹霞地貌群,怪石如林,变化万千,似物似景,堡状、锥状、塔状,似人、似物、似鸟、似兽,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组合有序,如“万古今城”,似千年石堡,真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尤其晨雾之中或云海之上,仿佛海市蜃楼,又如仙山琼阁,观之令人赞叹不已,让你觉得它们是雕塑大师的艺术杰作,但却无一不是出自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幽,即幽静。游览总长3公里的芦苇沟,只见赤壁千仞,峰回路转,一步一景,人移景变,别有一番情趣。环望四周,雄奇诡险,千怪万状,险象环生,怪石嶙峋,幽洞通天。石径两旁山峰耸峙,高山之巅石堡盘踞,犹如神秘的古堡给世人演绎传奇的神话故事,让人禁不住展开漫无边际的遐想与思古之情,“念天地之悠悠”,怀古今之万事,那烟岚雾霭之下,群峰深壑之间,人迹罕至之处,不知隐藏着多少未解之谜,撩拨着人们寻幽探秘的遐想。

美,即形态之美,结构之美,色彩之美,意境之美,变幻之美。丹霞之美是一种无需雕饰的自然美。丹霞地貌表现为峰林结构,其山石高下参差、疏密相生,群峰林立,组合有序,富有韵律感和层次感。它的山崖,远看似染红霞,近看则色彩斑斓,许多悬崖峭壁,像刀削斧辟,直指蓝天,景色相当奇丽。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暗褐色、丹红色,七彩斑斓,在蓝天、白云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山峰随着时间、天气的变化,色彩景色也在不断变换,层次分明,早上可以看到日出的奇观,晚上可以看到绚丽的晚霞和恬静的夜色,雨天极目远眺,使人胸怀开阔,万虑顿消。一日之中,一年四季,无论晴雨早晚,都有不同的景色供游人观赏。

甘肃导游词篇四

亲爱的游客们:

大家好!

我是敦煌莫高窟的导游。我叫尹佳怡。希望有我的介绍,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的敦煌莫高窟,能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大石窟是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比不上敦煌莫高窟,因为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部,离市区约25公里。山洞开在明沙山东边的悬崖上。它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的中心。它也有悠久的历史。建于十六国先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元朝均有修建。

现在,大家都跟着我去敦煌莫高窟看看吧!

看,这是敦煌莫高窟西南的一个山洞:西千佛洞。你能猜出这个洞穴有多长吗?我不知道,其实这个洞有2个。5公里长!这个洞穴里有34个粘土彩塑,但莫高窟里有2415个彩塑。

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洞穴有268平方米,最小的洞穴不到一英尺高。莫高窟的壁画画在洞穴的墙壁、顶部和壁龛上。内容非常广泛和深刻,主要包括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古迹、经济变迁、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种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中的绘画。好了,说了这么多,我们来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大家都看到了吗?这座建筑是一个九层的天篷,也叫“北大像”,矗立在悬崖洞穴的中间,和悬崖的顶端一样高。其间有一尊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头和泥土制成。是乐山大佛、容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

好了,大家自由活动吧。活动之前,我还有一句老话:请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她不仅在参观景点,也是中国的骄傲。让我们一起祝愿,魅力无限、生动活泼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辉煌的一页……欢迎再次光临。

甘肃导游词篇五

在古代,瓜州包括敦煌、安西在内的广大区域,盖因这里日照强,盛产瓜果之故。现在的瓜州,专指距离敦煌120公里的安西县,安西县改为瓜州,据说是因为上级领导指出“酒泉之下安西”(九泉之下安息)不吉利,建议改为今名。

瓜州县城不大,消费却高,当地人称瓜老板和旅游者过多的缘故。

瓜州地处敦煌东部,有疏勒河的滋润,景象比敦煌生动。瓜州的古迹仍是佛教石窟和古城遗址,具体包括榆林窟、东千佛洞、锁阳城和破城子遗址,都扎堆在县城东南,彼此相隔不远,包车游玩比较方便。

去景点的路上,有荒山、森林、绿洲、戈壁、沙漠,让人目不睱接,地形地貌比敦煌丰富多了。

让人印象深刻的森林,其实就是低矮的红柳林,被人们当成宝贝保护着

奔驰了70多公里后,汽车在一处荒凉的峡谷停下,著名的榆林窟深藏于此

榆林窟是与莫高窟齐名的姊妹窟,内容、风格、绘画形式一脉相承,现存42个洞窟,保存也比较完好,是西夏统治者重点经营的地方,大量西夏壁画和塑像使这里显得很独特。

榆林窟返回不远,从一个岔道拐上去锁阳城和东千佛洞的道路,这条路是专门为景区而修的,管理者在路上设了路障--购票进入。此处我们遇到了麻烦,售票处的小姑娘强卖我们东千佛洞的门票高达380元,细问之下,原来东千佛洞已被个人承包,承包人把有价值的洞窟命名为“特窟”,一个个分列出来卖钱,看一个多少,看两个多少多少,让人眼花缭乱。为了金钱,国人的创造力真是无穷啊!

在我们的据理力争和强硬坚持下,小姑娘最终给了我们“基础票”(30元)。但显然得罪她了,只见她在打了一个电话后阴森森告诉我们,讲解员不在,自己看啊,看那神情,我们在东千佛洞注定没啥搞头了!

关于“特窟”,后来看资料,东千佛洞并非孤例,在河西走廊,不少二线石窟都被开发成“特窟”,向游客榨取高额门票,这其实是一种少数人绑架老祖宗留下的共同遗产,向游人敲榨勒索的一种丑恶行为。是应该受到鞭挞和抵制的。

锁阳城原名苦峪城,始建于汉代,当时是敦煌郡冥安县治所,唐代时升级为瓜州郡,明代时被废弃,现在的遗址建筑为唐建。因为城周围生长着一种叫锁阳的中草药,清代时民间就以锁阳城命名。锁阳城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咽喉上,以前附近有水源有绿洲,一度非常繁荣昌盛。

从现存遗址看,锁阳城的规模很大,分内城和外城,城墙上设置马面、擂台、烽火台等军事设施,城内有许多建筑遗迹和生活痕迹。

破城子,距锁阳城十几公里,在回瓜州的大路边,规模比锁阳城小很多,创建时代不详,据考古发掘,汉唐文化层均现。骄阳下,照几张“到此一游”,闪人,胜利结束瓜州(安西)之行。

甘肃导游词篇六

宕昌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地区西北部,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全县辖6镇19乡,总人口29万。宕昌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段,境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山青水秀,物产众多,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宝地。

宕昌人文荟萃,景观奇特。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人始建宕昌国。1935年至1936年,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境内哈达铺,并作出了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决策,哈达铺被誉为红军长征的“加油站”。哈达铺长征纪念馆现已被列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宕昌境内地形特殊,表现各异,既具北国之雄奇,又有南国之秀丽,特别是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景点繁多,风光奇特,被称为“小九寨沟”,是有名的旅游胜地。古老的宕昌国遗址、险峻的三国古栈道、闻名全国的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风景如画的官鹅沟自然风光,加上独特的风俗民情、多彩的民间艺术,使人文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旅游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宕昌物华天宝,资源丰富。一是生物资源富集。境内有i77万亩森林,125万亩草场,适宜多种植物生长,发展畜牧养殖得大独厚。中药材种类达692种,其中当归、党参、大黄、红芪、柴胡、黄芪等名贵药材种植达10万亩,年产量6000万公斤以上,素有“千年药乡”的美誉。著名的八马牦牛肉、车拉高山羊、松花蛋、羊肚菌、刺龙芽、野生蕨菜、高淀粉洋芋、大红袍花椒、大白蚕豆等农特产品量大质优,是天然的绿色食品。二是矿产资源储量大。境内已发现金属矿和非金属矿16种,尤其是铅、锌、金、铜、锑储量大,为优势矿种。三是水力资源开发潜力大。境内有白龙江、岷江等大小河流10多条,水能理论蕴藏量26.29万千瓦,现已开发4129千瓦,占可开发量的6.3%。四是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国道212线纵贯全境,县城距省会兰州330公里,距陇西县城200公里,可直达天水、成都等大中城市。省道直通周边各县,县乡道路四通八达。通讯设施完善,电力供应充足,专业农贸市场遍及城乡。

宕昌是一个资源富县,也是一个亟待开发的贫困山区,更是一处发展潜力巨大的开发热土。宕昌目前虽然比较贫困,但这只是现状,并不是未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宕昌这块充满生机与希望的热土,定会成为外界客商投资生财、谋求发展的理想家园。开放的宕昌将以物产丰饶之优势、能源通讯完善之地利、改革开放之天时、优惠互利之政策,竭诚欢迎海内外朋友来投资兴业,与宕昌人民一道共创辉煌,共享收获。

历史地理

宕昌县属长江流域,位于甘肃南部、陇南地区西北部,地处青藏高原边缘岷山山系与西秦岭延伸部分的交错地带,全县总面积3331平方公里,有耕地45万亩,其中山地40万亩,川地5万亩,人均耕地1.6亩,有林地127万亩,草山125万亩,荒山荒坡200万亩,森林覆盖率为29.7%。全县辖1区6镇25乡,334个行政村。有两个藏族乡,总人口28.62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27.21万人。

宕昌历史较为悠久,但建县比较迟,是一片古老而又年轻的土地。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春秋战国时为羌族居地。三国时邓艾伐蜀过境,西晋永嘉元年(公元320xx年),羌族首领梁勤建立宕昌国,直到公元566年被北周所灭,历时259年。隋初为宕州,唐天宝元年改为怀道郡,“安史之乱”后陷于吐蕃,北宋时收复置宕州。明清时由土司统治,长达561年。1935年和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三个方面军先后两次经过我县哈达铺,在哈达铺进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党中央在哈达铺召开了重要会议,整编了红军,建立了地方武装,作出到陕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重大决策。红军在宕昌境内建立了四十六个苏维埃政权,3000多名宕昌儿女参加了红军,红军走后留下的陇南地下党组织,领导陇南人民进行了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哈达铺不仅是红军去陕北的决策地和中国革命的转折点,而且是红军长征的加油站。现在哈达铺红军长征纪念馆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9年解放后,成立西固县,县址在舟曲,属武都专区。1954年6月,西固县址迁至宕昌,11月更名为宕昌县,由岷县、舟曲、武都三县边缘地带组合而成为一个新县。1958年4月划归天水专区;12月与岷县合并,划归定西专区。1961年恢复宕昌县建制,划归武都地区;1985年,武都地区更名为陇南地区。

宕昌地形地貌复杂,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具有亚热带、温带、寒带三种气候,县境海拔在1138—4154米之间,平均海拔2300米,县城海拔1748米,年均气温9.3℃,年均日照2085小时,降水量630.7毫米,无霜期181天。境内西北高东南低,山大沟深,海拔相对差大,地形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大单元,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地域性差异大,天地相对不合。光热气候资源好的河谷地区气候温暖,农作物可一年两熟,但阶地狭窄,河谷不宽,河流急剧下切,小规模岩浆活动频繁,泥石流、滑坡经常发生,水土流失严重,生产生活环境恶劣。土地资源较好的西北部丘陵和高山地区属寒温带,光热水资源严重不足,作物只能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与全国相比,仅次于青藏高原,且冰雹等自然灾害连年发生。

甘肃导游词篇七

甘肃位于我国地理位置心脏地带,地处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的交会地带,其形状就像一柄玉如意,也像个哑铃,又似狗棒,两头大,中间狭小。甘肃省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六位。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山地和高原为主,海拔一般都在1000米以上,其南部的甘南高原海拔3000~4000米。它东临陕西,西连新疆青海,北靠内蒙宁夏,南接四川。一条宽约数十公里的千里长廊将中原大地与广袤的西部连接起来,人们把这一部分称为“河西走廊”,也就是我们熟悉的“丝绸之路”其中一段。甘肃地貌十分奇特和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全有。西北面是雪山巍峨,瀚海茫茫的边塞风光,东南面是群山竞秀的江南景色,既有“风吹草低现牛羊”的甘南辽阔草原,也有荒山连绵的干旱地区和渠道纵横的鱼米之乡,因此在甘肃旅行可以观赏到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色。

追溯中华文明的渊源,沿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而上,甘肃无论如何是不能忽略的一个地方。

甘肃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世代生息、繁衍的重要地区。这里汇聚着灿烂辉煌的文化,如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为人类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甘肃是中国境内从东南通向西北的交通枢纽,也是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甘肃敦煌莫高窟堪称“世界石窟壁画艺术宝库”,天水麦积山石窟的泥塑世界闻名。

因为甘肃地处东西文化交汇地区,在这里,大量的民族风情以及宗教信仰确实值得认真研究。甘肃省内共有44个民族,其中人口超过千人的民族有汉、回、藏、东乡、裕固、蒙、哈萨克、保安、土、撒拉、满等11个民族。东乡、裕固和保安族的聚居地仅在甘肃省境内。

在宗教信仰方面,众多少数民族当中,回、东乡、撒拉、哈萨克、维吾尔等民族信仰伊斯兰教,藏、裕固、蒙、土族等民族信奉喇嘛教。

甘肃的精华景点大体分布在以兰州为中点东南西三个方向的交通干线附近,西线:武威―张掖―嘉峪关―敦煌,在这条线上不仅可以一饱世界级名胜的眼福,而且可以领略真正的大西北风情;南线:临夏―夏河―玛曲―朗木寺―迭部―武都,沿途自然、人文风光甚佳,是极好的发现之旅;东线:天水―平凉―庆阳,对那些不随俗的旅行者来说,这条线路是很有味道的,景区内容丰富,西部高原味浓郁,很多美景养在深闺人未识。

甘肃导游词篇八

瓜州,和敦煌距离不到一小时的距离。这里不像敦煌那样游人鼎沸,也没有高昂的物价,但是却拥有和敦煌一样极具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的榆林窟;这里有全世界保留最完善的唐代军事古城——锁阳城;这里的公路没有川西那样车流汹涌,在这里你可以随时随地在公路边上停下来拍摄公路照......这里就是瓜州——一个很少有人涉足,很少有人知道的边陲小镇。

一般来甘肃玩的小伙伴们,主要就是去兰州看看博物馆,然后去张掖看丹霞,再去嘉峪关爬下长城,最后到敦煌的鸣沙山和莫高窟打卡,结束行程。

但是你可曾注意过,在敦煌的隔壁,有一座小小不起眼的小县城——瓜州。其实,瓜州虽小,可玩的地方却不输于敦煌。

大地之子雕塑,是清华美院的作品。据说将来这里要在瓜州的公路边上分别建造这些雕塑成为一个网红的打卡点,雕塑长15米、高4.3米、宽9米。雕塑以红砂岩为主要材质,利用三维扫描获取模型数据,再分块进行3d雕刻,最后逐块雕砌安装成型的大型户外主题雕塑作品。

榆林窟开凿在榆林河峡谷两岸直立的东西峭壁上,因河岸榆树成林而得名。

从洞窟形式、表现内容和艺术风格看,榆林窟与莫高窟十分相似,因此又被称为莫高窟的姐妹窟。榆林窟的创建年代虽无文字可考,但从洞窟形式和有关题记推断,当开创于隋唐以前。从现存壁画风格和游人题记结衔看,唐、五代、宋、西夏、元、清各代均有开凿和绘塑,进行过大规模的兴建。

榆林窟保存至今的彩塑共有250余身,壁画约5000余平方米,约占莫高窟壁画总面积的九分之一。如果说敦煌莫高窟的壁画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居于全国石窟之冠,那么,榆林窟就是仅次于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宝库。壁画多为唐代至元代800年间的作品。内容十分丰富,有场面宏大的巨幅经变画,形象生动的单幅佛像画、装饰图案和种类繁多的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有一定数量的当时社会生活、生产、科技等现实画面。

甘肃导游词篇九

四大石窟还有: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但是这些石窟都不能和敦煌莫高窟比美,因为敦煌莫高窟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窟呢!它位于敦煌市东南部,距城约25公里,洞若观火窟开在鸣沙山东的断崖上。是中国最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也是佛教艺术中心。它的历史也很悠久,它修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北朝、隋朝、唐朝、五代、西夏和元朝这几个朝代都修建过。

现在,大家就跟我到敦煌莫高窟中去看看吧!

你们看,这就是敦煌莫高窟西南方向的一个洞窟:西千佛洞,你们猜这个洞有多长吗?一定不知道吧,其实这个洞有2.5公里长呢!这些泥巴彩塑在这个洞里有34个呢,但是整个莫高窟的彩塑就有2415个呢!

各种各样的石窟大小不一,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才高不到一英尺。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非常的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的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和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生活方面的画作。好了,说了那么多,我们就去参观下一个景观吧!

大家看到了吗?这个建筑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立于崖窟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6米,由石胎泥塑而成,是除了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之外的第三大佛哦!

好了,下面请大家自由活动。在活动之前,我还是那句老话:请大家保护环境,珍惜莫高窟的每一寸土地。她不仅是游览名胜地,还是我们中国的骄傲,让我们共同祝愿: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欢迎有机会再到这里来玩。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