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思政调研报告 小学思政课摸底调研报告(大全5篇)

时间:2023-10-03 作者:FS文字使者2023年思政调研报告 小学思政课摸底调研报告(大全5篇)

报告,汉语词语,公文的一种格式,是指对上级有所陈请或汇报时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报告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报告。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报告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思政调研报告篇一

加强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数量上的保证是基础工作,也是基本要求。据调研统计,截至目前,全区中小学现有思政教师x人,专业为政治学科的老师仅占53.5%,50岁以上的教师占41.6%。小学思政课教师数为238人,专职教师数仅有9人,兼职教师高达95%以上。中学稍好一点,思政课教师共23名,专职21名,兼职及其他2人,但是85%教师超工作量,师资力量也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求。专职教师的严重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政课堂的有效发展。这会导致孩子从小缺乏必要的理想信念教育,不利于孩子全面健康成长。

思政课教学优质人才的需求与现有教学状况不相适应,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一是四是思政课教学效果欠佳。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大多由其他学科兼任,与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相比,明显缺乏系统性、深入性和趣味性,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有的学校由于缺乏专职的思政课教师,有时干脆将思政课变成自习课或者电影课。二是缺乏专业培训。小学思政教师大多数为语数兼职教师,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保证思政课任课教师教学质量、优化改进教学工作提出了挑战。目前,新教材内容多、难度大,师资力量不足导致教师课业负担过重,不利于提升思政课的教育教学质量,虽然有过相应培训,仍有困惑,仍然需要系统专业培训。三是自我提升机会不多。由于存在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的“短板”,任课教师在完成授课任务之余,难以留存保障高水平科研工作所需的充足时间和自我提升的学习精力,较为繁重的教学任务安排,在客观上制约了学习、科研活动的有效展开,导致部分教师职业能力水平滞后于现实教学需要。特别是小学思政课教师获得参加高级别培训机会的比例较低,缺少专家专业引领,获取最新教学、科研成果的渠道和平台仍有所欠缺,想进一步学习提升,缺少指导。

一是思想认识尚有差距。部分学校领导对思政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求贯彻落实不到位,管理缺乏规范性,保障机制尚未健全。二是仍未突出思政课的教学地位。因在课时分配及中考分值上均占比不高,导致“不考试就不重要”“思政课是副科”等观念,在教师、学生和家长中不同程度存在。特别是在小学阶段,道德与法治课被语文、数学等学科挤占现象时有发生。三是教育惩戒权仍不清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缺少抓手,教育惩戒如何施用缺少规范指导。

党工委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思政课建设工作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体系有待进一步统筹推进。

思政调研报告篇二

第一段:引入思政常态化调研的背景和意义(200字)

近年来,思政常态化调研成为高校教育管理和思政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种调研是为了深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倾向,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和关心学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作为一名大学生,我积极参与了这次调研,并深感其中的重要性。下面,我将结合自己的调研体验,谈一谈对思政常态化调研的理解和感悟。

第二段:调研的过程和方法(200字)

在思政常态化调研中,我参与了使用问卷调查、访谈等多种调研方法来获取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问卷调查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数据,并反映出共性问题。访谈则是一种更深入的方式,通过与个别学生的面对面交流,了解其具体的思想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政工作。通过二者的有机结合,可以更全面和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有助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第三段:思政常态化调研的优势和难点(300字)

思政常态化调研的优势在于其全方位的覆盖面和精准的数据反馈。通过大量的问卷调查,可以发现学生的普遍问题,从中总结出应对措施,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同时,访谈可以深入了解个别学生的情况,为个别化的思政教育提供参考。然而,思政常态化调研也存在一定的难点。首先,学生对调研的态度不一,可能有人不愿意坦诚回答问题,影响调研的真实性。其次,调研结果需要很强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专业素养,才能提炼出有价值的结论。因此,在进行思政常态化调研时,需要制定合理的调研方案,并充分解决这些难点。

第四段:思政常态化调研的启示与建议(300字)

思政常态化调研给我带来了许多启示。首先,教育管理者和思政工作者要更加重视学生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只有了解他们的需要和问题,才能给予更合理的教育。其次,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如问卷调查、访谈等,才能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发展状况。同时,还要充分掌握数据分析技巧,从数据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为改进思政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最后,要加强调研结果的运用,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措施和政策,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段:总结思政常态化调研的重要性和价值(200字)

思政常态化调研是现代高校教育管理和思政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调研,可以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政治倾向,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发展。调研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等,具有全方位的优势和一定的难点。通过调研,我们也得到了许多启示,如重视学生的思想发展、多渠道了解学生思想、充分利用数据分析等。思政常态化调研的价值在于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为深入开展思政工作提供有力指导。因此,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思政常态化调研的机制建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高校思政工作的深化。

思政调研报告篇三

12月12日,在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七届年会德育与心理健康论坛上,《2020中小学德育调查报告》正式发布,调研发现,中小学兼职思政课教师比例占到40%。其中,小学兼职比例高达80.59%,小学阶段思政课教师专业化亟待提升。

据悉,该《报告》调研确定了八类对象:小学5年级、初中2年级、高中2年级的学生和学生家长,以及样本学生所在学校的班主任、德育课教师及非德育课学科教师,所在学校校长、德育副校长(德育主任),地市、县(市区)教育局长。调研涵盖31个省市,其中东部11个省、中部8个省、西部12个省。样本上包括100位市教育局和县区教育局的局长,东中西部校长共473位,班主任10873位,德育干部1307位,学生147882位,学生家长130992位。

《报告》显示,从农村到省会城市,德育队伍普遍面临时间紧、人手不足以及德育科研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中地级市德育队伍时间紧人手不足的问题占比超过70%;县城在德育科研能力不足问题上名列前茅,达到50.84%;与此同时,乡镇或农村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德育干部队伍不稳定的比例均达到或超过25%。

班主任队伍在职业认同感上相对乐观,《报告》显示,“班主任每天做的工作让我感到愉快的比例”,很符合的占29.69%,基本符合的占44.62%。

对思政课教师队伍的调研结论,调研报告牵头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张志勇评价为喜忧参半。《报告》显示,小学和初中的思政课专职老师占60%,兼职是40%。其中,小学思政课兼职老师占80.59%。“这告诉我们这支队伍的专职化和专业化需要研究。也从另外一个方面告诉我们德育工作、思政工作,在现在的教育格局下的重要性和地位没有得到很好的确立”。

张志勇认为,在推动德育队伍做好德育工作方面,需要几个制度建设。首先是,全员育人导师制。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同时,负责若干学生的心理问题、家庭状况的了解、生活浮躁、生活帮扶、日常交流等等,调查显示,东部省份67.15%已经在推行这个制度。

在学科育人上,各个学科教师在教学与德育融合方面工作开展情况如何?调查显示比较好和很好的比例占到80%以上。

在德育奖励上,对校长调研数据统计显示,大部分学校有德育工作校级奖励,但选择“没有”“不清楚”的占比为19.45%。

家委会制度上,调查显示,家校合作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缺少有效的推动方法,占比达到41.93%。目前来看,家校协同上,学校对家长进行了各方面的培训,其中内容最多的是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有价值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调查还显示,现在没有参加学校社团和学校没有社团的选项是22%,至少有一个社团的比例达到70%以上。

实践育人上,学生每天在家做家务劳动的时间,从来不做的占8.67%,10分钟以内的家务劳动时间占30.99%。

《报告》认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德育队伍稳定性和思政课教师队伍专业性有待加强。全员育人理念尚待提高,全员育人机制有待加强。大部分非思政课教师虽然认同学科育人理念,但很难做到的仍占有一定比例。此外,学校立德树人的价值理念有待进一步健全,对学生评价唯成绩的倾向仍然突出。

思政调研报告篇四

近年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朝着常态化发展的方向迈进,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推进这一工作,组织了一次思政常态化调研。通过此次调研,我深刻感受到了思政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以下是我对此次调研的心得体会。

首先,思政常态化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基础。高校教育不仅仅是传递知识,更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思想品德。思政常态化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通过教育思想政治,引导学生正确树立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只有坚持常态化工作,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才能不断提高思想境界,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其次,思政常态化工作需要多层次、全方位的推进。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思政常态化工作需要在教学、管理、服务等方面全面展开。在教学方面,要将思政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思维能力;在管理方面,要加强对学生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引导,建立健全学生思想教育档案;在服务方面,要提供思政教育的相关资源和平台,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参与其中。只有从多个层面推进,才能确保思政常态化工作的有效开展。

再次,思政常态化工作要注重创新方法与手段。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了。我们要善于将新技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利用微信、微博、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开展线上思政教育。同时,要注重选取适合学生的案例和故事,加强实际教育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只有创新方法和手段,才能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提高思政常态化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最后,思政常态化工作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思政常态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是高校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主动过程,需要他们自己去思考、去感悟。因此,在思政常态化工作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并提供相应的平台和机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只有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才能形成合力,促进思政常态化工作的开展和发展。

综上所述,思政常态化调研让我深刻认识到思政常态化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推进思政常态化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思政常态化工作不仅仅是高校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将思政常态化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和有效,为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思政调研报告篇五

近年来,从中小学到高校,我国对思想政治教育始终高度重视。为了更好地推动思政工作的常态化发展,我校组织了一次思政常态化调研活动,我作为其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并深受启发。在这次调研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理念和方法,收获颇丰。下面,我将就此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二、调研过程

在思政常态化调研活动中,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深入学校师生中展开访谈,了解他们对思政工作的了解情况和建议。经过搜集、整理和分析数据,我们得出了一些有关思政常态化发展的结论。比如,绝大部分学生对思政工作有正面评价,并认为它对他们的成长有积极影响;但也有一些学生对思政工作的实际效果表示怀疑,认为其存在形式主义问题。此外,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思政工作的创新实践,如借助新媒体开展教育活动等。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思政工作的真实情况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够针对问题提出对策。

三、思政常态化的意义

思政常态化是指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与学校教育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培养学生成为有道德、有素质、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思政常态化的意义在于,可以使思想政治工作更有针对性、实效性和长效性,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全面发展。在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下,学生不仅仅是被动接受的对象,同时也是积极参与的主体,他们能够真正理解思政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并在实践中体验到其中的价值。

四、思政常态化工作的方式和方法

为了使思政常态化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需要探索更适合时代发展的方式和方法。首先,我们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如微信公众号、短视频等,以便更好地传达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思想内涵,使学生能够在随时随地接触到思政教育资源。其次,我们要注重个性化的思政教育,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发现自己的优势和潜力。最后,我们要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讨论和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五、结语

通过这次思政常态化调研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思政工作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它不仅仅是灌输知识的工具,更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思政常态化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应当加强对思政工作的关注和重视,推动其常态化发展。通过创新的方式和方法,使思政工作更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我相信,在思政工作的常态化发展下,我们的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