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复习教案心得体会(优秀8篇)

时间:2023-10-11 作者:薇儿师说第一课时教案 语文复习教案心得体会(优秀8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一

在语文教学中,教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教师课堂教学活动的具体体现,是教师科学组织和指导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在复习阶段,编写一份科学的复习教案对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强化学生的语文能力尤为重要。首先,在编写教案时,我会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知识基础,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其次,在实施教案时,尽可能利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会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不断完善和调整教案,使其更加合理有效。

第二段:教学方式的选择与变化

在复习教案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在日常教学中,我会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讲述、问答、讨论、案例分析等。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思维,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同时,我会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方式,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理解程度不够深入时,可以通过展示生动的图片或视频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第三段:教材的科学运用与创新

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需要运用教材并进行创新。在编写复习教案时,我会精选合适的教材内容,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案例和例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实践,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效果。此外,我还会根据教材的特点,设计一些有趣又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供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进行巩固和拓展。

第四段:学生的参与与互动

在复习教案中,鼓励学生的参与和积极互动是促进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我经常采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例如,在进行阅读理解复习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自由交流彼此的理解和观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学生的互动,我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根据他们的反馈进行相应的教学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段:反思与总结

在复习阶段结束后,我会对教案进行反思和总结,总结教学中的得失和不足,并寻找改进的方法。通过对过去教学方法的分析,我能够优化复习教案的编制,提高复习效果,同时也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此外,我还会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素养。

总之,编写科学合理的复习教案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它能够指导教师教学,规范学生学习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复习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案的编写和实施,不断优化自身的教学方式,以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特点,从而更好地提高语文教育质量。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二

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复习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语文复习,教师们制定了一系列的复习教案。通过实践和总结,我发现这些教案在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施行这些教案时,我也深刻感受到了一些经验和体会。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下关于语文复习教案的心得体会。

首先,制定复习教案要根据教材。正确的复习方法应该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毕竟教材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重要依据,复习教案不应脱离教材内容。以教材为基础,同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复习目标,制定复习教案,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教材知识。

其次,复习教案要注重系统性。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涉及到的知识非常广泛而复杂。因此,复习教案要全面地考虑到语文知识各个方面的复习,包括课文内容、语言技能、写作能力等等,不能偏废某个方面的知识。只有形成系统性的复习计划,学生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此外,复习教案要注重个性化。每个学生的基础和问题都不一样,因此复习教案不能套用一套模板,而应该针对个别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是语文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差异,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使学生的复习效果更加明显。

另外,复习教案要注重方法的灵活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效果不同,因此在制定复习教案时,要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习惯。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在复习过程中能够相对自主地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比如,有的学生喜欢通过做习题巩固知识,有的学生喜欢通过讨论和思考来加深理解,要根据学生的喜好和特点,设置相应的复习活动。

最后,复习教案要注重复习的巩固和检测。复习不仅仅是为了记住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能够熟练地应用这些知识点。教案在设计时要合理布置复习任务,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进行语言技能和写作训练。同时,也要设定一些复习检测,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态度,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对语文复习教案的实施和总结,我深刻认识到制定合理的复习教案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多么重要。它不仅有助于学生系统地复习各个方面的语文知识,提高综合素养,更能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将继续深入研究和实践复习教案的制定和实施,努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应试能力。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 认知“蒙、喃”等7个生字,会写“并、夜”等8个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的爱鸟之情和俺的护鸟心愿。

3 主动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能用其中的一些词语说句子。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认知字。

教学难点:能体会父亲爱鸟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趣导入揭示课题

1、上节课俺们学习了一个小男孩救鱼的故事,这节课俺们来学习一个有关树林与鸟的故事。

2、齐读课题

3、你们喜欢树林和小鸟吗?能把你了解的有关树林和鸟的资料,说给小伙伴们听听吗?

二、自读课文,识记生字

1、选择自身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遇到不会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读一读。

2、读准生字词。

(1)指名读字。

(2)读词语。

(3)说说你认知哪个字?是怎样认知的?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再读课文,用“——”画出父亲的话,用“~~~~~”画出俺说的话。

2、练读人物对话。

(1)、同学自主朗读。

(2)、听老师示范朗读。

(3)、同桌分角色读对话内容。

3、体会感情。

(1)、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要求小组成员全员参与,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2)、同学汇报,随机指导朗读。

4、通读全文,读中感悟。

指导同学在读文中感受父亲的知鸟、爱鸟;体会“俺”的天真及护鸟。

四、课堂总结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能发现相同的两个字调换顺序后组成的词,所表达的意思不一样。

2、能自主根据形声字特点进行识字。积累运用词语。

3、能自己读懂小故事。

4、以“我们的小制作”为主题开展口语交际。

5、自主学习,乐于展示。

重点难点:

1、重点:认字、口语交际、积累词语

2、难点:进义词词义的区分,口语交际。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识字、小组合作、交流共享。

教学准备:投影仪、生字卡片、收集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牛奶图画画图蜜蜂蜂蜜牙刷刷牙

水池池水山上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互读,全读对的给同桌画颗星。

4、自由练习读词语,扩词练习。

(二)是“我会填”;(“我会填”是选择近义词填空的练习。)

1、说说每组的两个词是什么关系。(近义词)

2、结合生活分别用这两个词造句。

3、说说差别。

4、填空。

(三)是“我会读”。

“我会读”是阅读《鲁班造伞》这篇短文。

1、学生默读明意,自主识字。

2、朗读感悟:鲁班善于思考,动手创造。

3、谈谈自己的读书心得和想法。

4、把这个故事讲给小朋友或家长听。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五

1、体会本文结合实例逐一剖析的写法,《成功》教案4。

2、体会本文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3、明白成功的决定因素是人的自身努力。

1、重点:逐一剖析的写法。

2、难点:语言亲切自然的特点。

一课时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8.6~)山东清平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4年毕业,在山东省立济南高中任国文教师。1935年秋进入德国格延根大学学习赞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印度古代语言。194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并应聘留校任教。1946年回国,任北京大学东语系教授(直至现在)、系主任(至于983年);1978年开始兼任北京大学副校长,至于984年离职。1956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初中三年级语文教案《《成功》教案4》。1983年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常务委员会委员。现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他曾长期致力于梵文文学的研究和翻译,翻译了印度著名大史诗《罗摩衍那》。此外他还创作许多散文作品,已结集的`有《天竺心影》、《朗润集》以及《季羡林散文集》等。

2、导语:论“成功”是个老话题,但作者凝聚了毕生的治学经验,见解独到,老话题却做出了好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整体感知

1、列阅读提纲:本文层次清晰、表达周密、段与段、句与句之间都注意前后照应。学生可边读课文,边列出段落层次提纲,理清作者论证的思路,把握观点。

讨论并归纳:

全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段(1~4):提出成功=天资+勤奋+机遇的观点。

第二段(5~9):作者承认“天资”、“机遇”的作用、但更强调

“勤奋”是决定因素。

第一层(5-6):要客观对待天资。

第二层(7):如果不勤奋,天资再高也毫无用处。

第三层(8):机遇是存在的,有时对人影响极大。

第四层(9):分析成功的三个条件,说明勤奋的重要性。

第三段(10):指出王国维的疏漏,突出勤奋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三、研究课文

1、提问:课文的开头有什么特点?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六

1.认识10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学习课文内容,感受自然美和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体会丰收的喜悦,使学生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陶冶美的情操。

4.搜集查找有关麦子的资料。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感受大自然的美,体会文章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理解文中几处句子的意思。

课件、小黑板

2课时

一、认识小麦,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吃的面包、饼干等食品是用什么做成的吗?(了解麦子的用途)

2.出示课件,认识麦子的外形特征和组成部分以及小麦的播种和收获季节。

3.以麦浪为背景出示片段,学生自由朗读。

在平原的深处行走,你看到最多的庄稼肯定是麦子,它从中国的北方大地漫向南方,从黄土地步入黑土地,从广袤的平原迈入曲折的丘陵,凡是有土地的地方,有人烟的地方,总能见到麦子在风中摇曳的身影,没有娇妍,不露媚俗,那是农民的杰作。所以,很多时候我把麦子当成了农民,他们朴素地融为了一体。麦子的辞典里只有两个字“成熟”,它最懂得农民的目光。为了承诺这两个字,麦子目睹过落叶,经历过飞雪,沐浴过春雨,倾听过夏日滚过的.第一声雷,独自穿越了春夏秋冬,走过了一条冰与火的历程。在这漫长的历程中,它在天地间不疾不徐地前行,不曲不折地生长,麦子的静谧与悠然,是积蓄,是酝酿。太阳越来越毒,火辣辣地拥抱着大地。接着,东南风从远方吹来,轻轻地抚摸着每一株麦子,每一寸土地。日益变黄的麦穗在麦茎上翻飞。我看见我家、邻居家以及整个村庄都在这金色的光芒中颤抖,打开的窗户飘进浓浓的麦香。年少的我这时总喜欢站在窗前屏住气息,猛吸一口空气,那成熟的收获的喜悦飘然而至。

——江南《成熟的麦子》

4.谈阅读感受,导入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读通读顺,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2)画记生字、新词,在不懂的词语旁画一个小问号。

(3)读了课文,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独立自学。

3.小组内交流。

(1)互相抽查生字、新词的读音。

(2)分自然段检查课文的朗读。

(3)交流自己的想法。

4.全班交流。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学生评价。(重点是字音准确,课文朗读正确流利)

(2)小黑板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豆荚洋溢田埂镰刀挎着赤脚脚趾咧开嘴巴馋乏

(3)写字指导:“翻”字是左中右结构,书写时注意左右靠紧些;“禁”是上下结构,上面写紧凑,下面的“示”字要写宽;“锅”字里面的“人”字不要写到“口”字里面了。

(4)说说自己读课文的感受。(初步感知大自然的美、人物的天真快乐、麦子丰收带来的喜悦、文章语言美等。)

三、再读课文,引导质疑。

1.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2.学生自由说,讨论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不懂的问题。老师在小黑板上板书不懂的词语和句子以及不能解决的问题,以备下节课继续讨论。

例如词语:娴静诱惑冷不丁蹒跚

句子:(1)五月的风暖暖的,赤脚走在软绵绵、油光光的泥土上,冷不丁有软泥从脚趾缝儿里冒出来,真舒服。(2)吃饱了,我们也乏了,随意往地上一躺,闭上眼睛,伸开四肢,让五月的阳光在我们圆滚滚的肚子上画出漂亮的图案。

问题:……

3.反复读一读这些词语和句子。

四、细读课文,尝试解决。

带着以上问题细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小组互议、寻求帮助,尝试解决问题。

五、作业。

1.朗读自学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继续思考探讨小黑板上的问题。

一、导入。

空旷的田野、暖暖的和风、黄黄的麦子、青青的豆荚、一群活泼可爱的小伙伴,这是一幅多么美丽温馨的田野风光画啊!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着这群快乐的农家少年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感受麦子黄了带来的丰收喜悦。

二、品读课文,体会自然美与语言美。

本课时采用随机学段,即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自学汇报,同时出示上节课未解决的问题随机解决。

(一)以第一段为例。(假定学生汇报的是第一段)

1.学生汇报:读一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2.学生评价。(在评价中指导朗读)

引导:你认为他读得好吗?好在哪儿?你能像他一样读吗?你觉得他有什么地方读得不够好?你觉得应该怎样读?为什么?请你试一试。(读出自然的美、语言的美,读出自己的感受。)

3.老师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解决小黑板上的问题)。

和风:和煦的风,和暖的风。

空旷:四周宽阔敞亮,没有遮拦物。

娴静:文静、稳重。这里指谁文静稳重?是什么写法?为什么这样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麦子和豆荚在五月的和风中快乐成长,也代表丰收的喜悦,实际是人们心情愉快。)

4.出示课件,感受田野风光的美。在这样的环境中,你的心情怎样?带着愉快的心情美美地读第一段。

(二)总结学习方法。

1.学生汇报;

2.其他学生评价,再读;

3.老师引导,学生补充,共同解决问题;

4.有感情地读这一段。

(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其他自然段。

其他各段引导的重点

1.第二段。

田埂:田间的小路。(为什么是湿湿的、长长的?)

诱惑:吸引的意思。麦子和豆荚为什么吸引着我们?吸引我们干什么?(割麦子、拾麦子)从本段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握、挎)

(还可能是吸引我们去玩、去扯草、去放羊等,让学生自由想象。)

出示:那些细细的、小小的身影像一只只青蚱蜢,不停地蹦着跳着……

省略号省略了什么?(唱着、笑着、玩着、闹着等)为什么说我们像青蚱蜢?(顽皮可爱、蹦蹦跳跳的样子,写出了丰收的喜悦、高兴的心情。)

想象那群活泼可爱的孩子蹦蹦跳跳走在田埂上的情景,再读体会。

2.第三段。

(1)出示填空:

五月的风( ),赤脚走在( )、( )的泥土上,( )有软泥从脚趾缝儿里( ),( )。

先读括号里的词语,再连起来读,说说自己的体会。

换成其他词语再读一读。(如依次填入:柔柔的,松软的,湿润的,突然,钻出来,真有趣)谈谈感受。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七

1、引导幼儿在西瓜皮上联想出多种物体,并通过添画表现其主要特征,激发想象力。

2、能主动参与创编活动,用连贯的语言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发展语言,丰富联想。3、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创作的'快乐,培养幼儿间的合作精神。

1、实物:半个西瓜皮;半个西瓜皮的图片人手一张。

2、小动物卡片、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泡沫板、实物投影仪

一、引导幼儿对西瓜皮进行初步想象。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半个西瓜皮)这半个西瓜皮看上去像什么?(小船、小床、碗……)那西瓜皮口朝下看上去又像什么?(小伞、屋顶、台灯……)

二、对西瓜皮想象并添画,尝试用句子进行描述师:西瓜皮会变魔术,瞧!它变出了什么?(秋千),谁会在上面玩呀?(小猴子、小松鼠……)听,老师把这幅图编成了两句话:西瓜皮,变秋千,松鼠荡来荡去真有趣!师:小朋友,你们想不想也让西瓜皮变个魔术?变好魔术后想一想,哪个小动物会用它来干什么?幼儿自由想象添画并讲述。(提醒幼儿相互讲述)请个别幼儿讲述幼a:西瓜皮,变帽子,小兔戴在头顶上遮太阳。幼b:西瓜皮,变雨伞,下雨小猫用它来撑伞。幼c:西瓜皮,变木桶,小狗用它来舀水。幼d:西瓜皮,变篮子,小羊用它装青草。……请幼儿把作品展示在泡沫板上,大家一起欣赏。

三、引导幼儿再次对西瓜皮展开想象,小组合作创编《有趣的西瓜皮》的故事老师出示背景图,示范编故事:有一群小动物到草地上玩,发现地上扔了许多西瓜皮。小动物们想:西瓜皮扔了多可惜呀!小猫捡了个西瓜皮说:“让我来做个翘翘板吧!”它到树林里找来一块木板,放在西瓜皮上,做成了一个翘翘板。小猫和小狗一起玩,翘呀翘,玩得真开心!小朋友,西瓜皮有许多,别的小动物会用西瓜皮来做什么呢?他们会怎么说,又会怎么做呢?请你们也来编个故事吧!一组上的小朋友你先编,再我编,再他编,大家一起接龙编个动听的《有趣的西瓜皮》故事吧!幼儿分组创编故事每组提供一幅画有几个西瓜皮的背景图、若干小动物(提醒幼儿选好小动物,再讲述)请个别小组讲述鼓励小组间相互讲述。

整个活动构思新颖,趣味性强。活动设计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教师为每个幼儿提供了参与的机会,让幼儿充分想象,大胆讲述。因而活动中幼儿反映积极主动、情绪愉快,充分体验到了创造学习的乐趣!

师说第一课时教案篇八

上课伊始,幻灯出示课题:老师的鼻子可以摸吗学生困惑之际,教师谈话:这节课就来讨论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这个问题。要求回答可否,并说明理由。

前后左右四人为一讨论纷,交流对这一问题的见解。

认为“可以”的组成正方,认为“不可以”的组成反方,展开辩论。

通过辩论,澄清了疑惑,提高了认识,这时请学生就此题写一篇短文,即整个活动过程。

短文写毕,小组交换,轮阅交流。

(老师是学生崇拜的偶像,有几分神秘感,摸老师的鼻子,在某种程度上会被认为是胆大妄为,侵犯了老师的尊严。但是,在今天,我们提倡尊师重教的同时也提倡师生平等,师生交朋友。摸摸老师的鼻子,师生同乐,多好的学习氛围啊!)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