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才是人生读后感(大全5篇)

时间:2023-10-07 作者:温柔雨苦才是人生读后感(大全5篇)

当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一

前一阵子,其实自己过的非常痛苦,内心十分挣扎和纠结。说到是哪些事情,有朋友之间的,如觉得能够给自己正能量和善良互助的朋友实属难遇;有工作方面的,如看到各自利己,谁也不想吃了亏而显现的各种一时的也好不一时的也好,那些不快等等,大多是有关人生态度方面的。也想过许多的方式想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找朋友吃饭,和朋友诳街,去看电影、去购物,但那些许的快乐只是昙花易谢,回归安静后,那份痛苦的感受依旧清晰深刻的印在自己的内心。

那时候,就感觉自己走进了一片雾霾,不知哪条是自己的出路,迷失。而迷失的痛苦,真的很折磨内心。就像是一个小天使和一个小恶魔在打架,非要分出个胜负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回想,我果然慢慢地在变坏,人就是有着劣根性不可否认。以前做利他之事,不会那么计较,就觉得自己吃点亏,也不少块肉不痛不痒的没什么,但是在那个时候自己认为我有利他之心,但他人并不领情,一次俩次,便开始心生恨意,不再想做利他之事,觉得是一种浪费或有时候甚至变成狗咬吕洞宾。渐渐的,自己的价值观开始动摇,开始有恶劣的思想,这个社会人吃人,我真的有必要有善念嘛?真的有必要帮助他人嘛?真的有必要为他人着想嘛?大家都是自己顾自己,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不是吗?因为现在的社会,薄情寡义、暗藏心机、投机取巧的人多的是,自己若不融入,练就一身“本领”岂不成了傻瓜白痴?可偏偏,我内心就是讨厌那种人,我可能想成为那种看上去左右逢源,嘴巴会溜须拍马,很受人喜欢爱戴,有自己狠手段的“智慧”之人,但是我想着想着,内心就是痛苦不堪,我不想成为那种人啊!但是我又想成为那种人。

我从小就觉得与佛有缘,当然这也就是一种自我感觉,因为从小每次去外婆家,都会听外婆说观音,念观音经,由于不时的会去外婆家,所以小时候就莫名的信了,长大了也依然坚信着,但那真是一种迷信,没有说作为一种信仰来认识。说来也巧,真的是机缘巧合,命中注定一样,就在我苦苦找不到出路之时,让我与我一学佛法的好友有那么一段时间相互交流,本来应该是没有这段时间的,拥有这段时间也是机缘巧合的我的另一个朋友没有空了才临时坐下来随便聊聊的。我说了我的经历,她就帮我分析,说了很多佛法给我听,可能也不是非常准确,但大致的意思我是领会到了。就是那天,她把这本《苦才是人生》借给了我。现在已经读完了,可谓是读了就再没有停下来过,直至把它看完了。我真心非常感谢我的这位善友,我想这一辈子我都会感恩她所指引给我的。

最想要说的,是佛法中说到的因果轮回。说道,人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结什么样的果。多行善会有福报,而多作恶自然会自食其恶果。佛法中说的恶,并不是我们理解的如抢银行,盗窃,等为我们所熟知的犯罪才叫做恶,比如你口出恶语,挑拨离间,心生贪念,嫉妒之心,气愤生嗔恨之心都是人可能会种下的恶因,甚至是你自私自利、甘于堕落、贪图享乐,虽没有害他之心,但也是替自己种下了恶因。那有些人问:我们就看到好人没好报,恶人照样吃喝玩乐开心的不得了。佛法说,人都受着轮回之苦,今生生命用完了,来世会继续投胎,至于投入人道,道还是鬼道,就要看你的功德福报了。有些恶人,作恶多端但看似好像没有报应,可能他前世的功德保佑他现在能够免遭恶报,但功德不是一直存在的,前世积累的功德用尽了,又造了如此大的罪孽,必定有恶果。人在不停的轮回中痛苦着,解脱轮回之苦,才能登极乐。对于这一点,我半信半疑,因为似乎有些神呼,但是书中也写到不能因为科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我们就否定它,认为是不存在的,就如同人类第一次说地球绕着太阳转,地球是圆的,那时候的科学并不能证明着就是真的,那我们能否认吗?因为地球确实现在被证明是圆的,并且绕着太阳转。对于因果报应和生命轮回,现在的我只能成不解状态,并不是完全相信,但也不是完全不信。

书中还有一点,是我着重去思考了的,就是说道:人对于自我的执着。因为太过于执着于自我,而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痛苦。比如别人是富二代有房有车,自己什么也没有就会多多少少感到失落;别人天生丽质,脸蛋好身材好,自己没有,当看到别人能穿很漂亮衣服时,总有些恨自己铁不成钢的感觉……包括由于对自己太执着,一心想着自己和自己的利益,就会产生恨、嫉妒、贪、哀等等情绪。俗话有说,钱财乃身外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当初听到这样的话,完全没有感觉,甚至觉得风凉话谁不会说?但是,接触了佛法后,这句话的真谛很少人能真正懂得,更少人能真正做到。姑且视作是我相信轮回一说。人活着,难道就是为了金钱、地位和过奢侈的生活(这里说的有钱有势人是那些只为了自己享受的人),这就是人所谓的快乐,但是有金钱,有地位,过着奢侈生活的人就真的天天像活神仙一样一点痛苦都没有?既然他们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有着痛苦,你拼命用尽各种手段成为了那样的人后,你面对的还是痛苦,永远不会满足,试问你终于买到自己梦想已久的名牌包后,愉悦一时,那之后呢?你就因为你得到了这个名牌包而一直快乐下去了吗?没有,你还有新的追求,产生新的痛苦。人活着的这幅皮囊,钱财都是空的,唯有自己的心是一直跟随自己到死和甚至是死亡后的世界。佛法中说的今生,它只是轮回中的一轮,太渺小了,人的一生过的很快,你过的再奢侈又怎样,过完了,你就离开又从头开始。那有人问,人活着有什么意义呢?不追求这些确实可以给人带来一时快乐的东西,我们又能追求些什么呢?我的感悟是,追求人心的修行,因为心是能一直跟随你的东西,跟随你轮回的东西,而不是钱财地位权势。想着,人有时候真的很可惜,为了自己买名牌、争地位、比权利、甚至姐妹间那么一点点的矛盾,或无聊的看不顺眼而勾心斗角,忙的“不亦乐乎”,而错过了今生自己心灵修行的如此短暂时间,真的很可惜。心灵的修行为了什么,我们暂且不说为了积攒功德福报,修成正果,永登极乐这种难以理解的大话,就说为了我们的心活的真正的快乐、自在。

不禁要回想之前的我,想想自己真的做过许多错事,我想是种下了不少恶因吧。记得在学校的时候,有位同学一直看我不顺眼,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天生的强生的,对他再容忍对他再好,都没有用。所以在几个月的相处中,很多事情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到我发现他还在别人面前假装可怜,挑拨离间的证据后,一下子火冒三丈,嗔恨之心大发,那时候的情绪真如洪水猛兽,虽没有正面和他发生冲突,但是在朋友面前开始怒斥他的恶行和缺点,而且在几个同学面前也数落过他的德行,当时有些同学早已有这样的感觉,还觉得产生了共鸣心里仿佛很高兴,现在想想我真是大错特错!一个人无缘无故讨厌你,注意重点是讨厌排斥而不是当你是空气,当然很多时候确实想把我当空气,无论他承不承认这点至少他给我了这样的感觉,你对他释放的善意他可能直接忽略,或态度好个1小时,下一秒又开始。我那位学佛法的友人说,这很可能就是你的违缘,可能你前世种的恶果现在尝到了滋味。现在想想,感觉非常懊悔和忏悔,当初真的不该那样说他,我想他其实不是故意的,可能他是假想着我威胁到了他的某些东西而本能的反应,其实想想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也是一种对自我太执着的做法,或者就像我朋友说是,就是违缘。我当初的做法,无疑是冤冤相报的做法,这个在佛法因果轮回中是非常恐怖的事情,举个书中的例子,大致是这样的:

如果真有轮回这么一说,那冤冤相报真是太可怕了!不禁为我做过的事情后悔万分。

这本书,写的非常通俗易懂,可能这本书放在1年前给我读,我并不会与之产生如此大的共鸣,但如今它就像是那雾霾中的引路明灯,我相信,不,应该是坚信,它能带我通向光明的地方。

我刚接触,我想要一个信仰,但是我不能说它现在是我的信仰,我觉得它的精神在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更像是一种教育,对人心的教育。书中写到一句话特别好,大致是说:我不是要人们相信佛,而是把佛所知道的事实说出来。而且,佛法并不是让人安逸于现状,天天打坐念经,念念经天上就会掉黄金,佛祖就会保佑我们,那真是迷信。我觉得它是一种态度和心灵的修行,与拼搏事业,积极进取并不矛盾,可以很好的相互融合。觉得非常好,会继续学习。

修心,布施。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二

我原来有个搭档和我有些投缘,我们都不是世俗定义的商人,我自诩有点诗人的气质,而他有些哲人的智慧,但我们却都在商场中行走了近20年。

他的专业是养殖统计学,而更喜欢西方哲学,与他相处的几年里他向我推荐了很多西方的哲学家和他们的着作,我也看了一些。于是从他那里我有机缘接触到了西方哲学中关于人与自己相处的真相。

于是有了西方哲学和佛学一些粗浅的比较。

西方哲学和佛学都有关于人和人生的根本性的概括,集中起来就是一个字“苦”

西方哲学认为人生中“苦”是本质,而幸福只不过是在认识到“苦”的本质后,所珍惜的短暂的“因满足而愉悦”的时刻。

“人们追求幸福和欲望,可得到的只是暂时的满足,享受只是欲望暂时的停滞。

欲望其实是一种痛苦的形式,。”所谓幸福的人生历程,即是让欲望和满足彼此消长、交替出现的间隔,调整在不太短的时间内,使二者各自产生的痛苦。

----叔本华“

佛学中所说人生真相其实也是一个字”苦“。佛家说苦有八种: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求不得苦,六,爱别离苦,七,怨憎会苦,八,五蕴炽盛苦,更有一苦,乃不闻佛法不知苦之苦,曰苦苦。

佛学是学问,哲学也是学问,于是从学问上说人只不过是知道了人生真相是苦罢了。”佛学“不同”学佛“,学佛便可知苦,品苦,舍苦,而离”哲学“不同”学哲“,学哲便可明苦,察苦,惜苦,而得乐。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三

前几天上朋友家做客,无意中发现“苦才是人生”这本好书。瞬间被这个书名吸引……我用两天时间把它读完。

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打开封面引入眼帘的只是这么一句简单的话语。是的,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没什么可抱怨,做一个乐观者活下去就挺好。不能时时开心,尽量做吧。

书中说的是和佛有些关系的哲理,其实佛并不是我们很多人所谓的迷信的东西,在我的理解中佛学至少是一种能修身养性的学问,当真正了解后就知道并不是所谓的那些迷信。那天在朋友说起这事,讨论到佛似乎和现实社会矛盾,佛讲究的是一些与世无争之类的,而现实中需要生活下去必须去竞争,所谓适者生存。我们只能在这样的社会中争我们该争取的,放弃一些不必要的。如书中说的,活要活的有意义,人生不是用来虚度的。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也许吧,要是想着人生本来就是苦的,那么有什么好事儿出现的时候我们高兴,不好的事儿的时候也没什么的,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苦的无可抱怨的。正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怎么活才能不痛苦?苦乐皆有心造,乐观、悲观只是一念之间。这段时间经历的事似乎让我更明白了这句话。其实很多事都是内心所想,没什么太多过不去的,当你一根筋的时候把不算太坏的事来回想着,那么必定痛苦。反过来说,当遇到一些事不太过于想它,试着尽量控制内心的时候,其实一切都很快过去,人不能太一根筋。一念之间能改变我们的心态,试着让自己变好起来。书中索达吉堪布说的,“人生如同一场梦,我们不应该太执着,否则会引生无量痛苦”。就是一个梦,有的人梦长些,有的人梦短些,何不让自己的梦更有意义?倘若事情还可以补救,就没有必要生气;倘若事情已无法挽回,那生气又有什么用呢?对于生气也许这么考虑更好吧,虽然现在很难做到这点,慢慢学习吧。人生不可能那么完美,缺憾才是真正的人生吧。

佛的处事是怎么样的?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隙,这三者不仅可以培养德行,还能让自己远离祸害。看书时候自我反省了一下下,发现之前有些小事,可能自己觉得不算别人的隐私,所以聊天的时候可能会和比较好的朋友偶尔提及。想想自己还是错了,不管是大事还是小事,很多东西都是别人的隐私。我们不该说出来,即使是自己的某些想法或者可能会出现的好事也都不要说出来,也许说出来了就变得不好了,跟“天机不可泄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吧。对于计划还没实现之前,就四处宣扬的话,很容易遇到违缘,半途夭折。世间一切本事无常,所以做事若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最好先不要到处说。对于守口如瓶这事,个人还需要多加修养的。

“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弘一大师也曾说:“吾每日思己之过都来不及,哪里还有时间批评他人是非?”在这里我知道了,见别人短处,请勿轻易揭露。不求以心换心,但求将心比心。俗话说的好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每个人都会犯错,没必要到处说人家的是非。所以管住自己的舌头,呵呵。对于不讲理之人应该学会敷衍,因为我们有时多也躲不开,对于这样的人可用安忍来对待,或不答话,或随他所说,暂时随顺。过去了也就好了,没什么的。

生老病死都有福,苦才是人生中说了“生死事大,早做准备”。苹果创始人乔布斯,也是学佛的。我同样敬佩他,他能把有生之年的每一天都当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这样的生活岂不是很有意义,虽然我不知道他怎么做的,不过试着靠近吧。如果哪一天真的不在了,也不会留下太多的遗憾吧。不求跟他一样伟大,但求问心无愧。关心身边的人,祝福对我们好或者伤害过我们的所有人。如果是情侣即使最终没走到一块儿,我们也祝福她们吧,替她们祈福。一切随缘,当知道生死是福,明白生老病死只不过一个轮回。我们会更加珍惜现有的一切。

书中很多关于让我们懂得人生的东西,只是现在还很多无法理解,无法都进入自己的脑袋。我也不想说全部都很快就能领悟,也许没过多久很多内容就忘记了,所以还是写下来帮助自己记忆一些。虽不能全部记下,但有点滴也许已经足够。关于这些内容,希望看到的朋友可以懂得些什么,如果能帮助到你们当然是我的荣幸了。至于提到的佛,如果抱着迷信的态度去认识它,那么最好还是不要接触,小心走火入魔,哈哈说句玩笑话。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篇四

最近阅读了一本书《苦才是人生》,这本书是由著名的藏传佛教大师索达吉堪布所著。作者在序言中写到这样一句话:“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

索达吉堪布—藏地伟大的佛学上师,被誉为“当代玄奘”。他在《苦才是人生》这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痛苦的不同方法。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高峰就会有低谷,磕磕绊绊也是寻常之事。苦难,它是障碍,是难关;却也是机遇,是挑战,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所谓一念起则万法生,当你把苦难当成修行,当成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验,则会有很多解决痛苦的不同方式,战胜它,其实并不难!

大师书中这样写道:“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索达吉堪布上师一语道出了苦与乐的真谛。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在我们的人生中,抱怨工作环境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把所有工作中的烦恼与不快归根于工作岗位的不好,却较少扪心自问:我的心境怎么啦?堪布上师告诉我们,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人生在世,要学会调心,要学会知足常乐,多点阿q精神。

作为收费行业的我们,总是会受到各式各样的刁难以及委屈,司机的刁蛮、胡搅蛮缠,以及对收费政策的不理解,对我们的不尊重所产生的各种侮辱行为。这种种都是让我们不停烦恼与抱怨的话题。面对这种工作上的“苦难”,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去面对这种种委屈和刁难。记得,以前有位同事,无论碰到怎么样的恶劣的司机都不会去发脾气,我们就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说了句另我至今难忘的一句话:“为什么要用他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这就是面对“苦难”,所给出的不同态度——有的人始终保持心境的平和,微笑面对,而有的人却因为他人的过失,产生委屈、愤怒或者失望的各种负面情绪。而你这态度的一些微不同往往决定了最后,你是打败苦难还是被苦难所打败。比较欣赏书中那位国王梦中的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种种得失荣辱,用不着放在心上,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

苦与乐,一切皆由心造。宠辱不惊,笑看成败,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书中还有很多令人寻味的道理,我们要慢慢去学习去品味。

苦才是人生读后感篇五

年初在尔雅书店买了一堆书,其中有一本最让我喜欢,虽然这本书和教育教学关系不大,但我却对人生、对自己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正确定位很有帮助。

今天我就把这本书推荐给大家。

这本书是由着名的藏传佛教大师索达吉堪布所着。作者在序言中写到这样一句话:”认识人生之苦,才能找到幸福。

“索达吉堪布是藏地伟大的佛学上师,被誉为”当代玄奘“。

他在《苦才是人生》这本书中,向我们讲述了很多藏传佛教中解决痛苦的不同方法。其中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苦难,到底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苦难,它就是你的财富,当苦难战胜了你,它就是你的屈辱“。

人生在世,起起落落,有高峰就会有低谷,磕磕绊绊也是寻常之事。苦难,它是障碍,是难关;却也是机遇,是挑战,关键是你如何去看待它,所谓一念起则万法生,当你把苦难当成修行,当成是通往成功之路的考验,则会有很多解决痛苦的不同方式,战胜它,其实并不难!在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有些时候免不了会感到很痛苦。

比如,有朋友之间的,如觉得能够给自己正能量和善良互助的朋友实属难遇;有工作方面的,如看到各自利己,谁也不想吃了亏而显现的各种一时的也好不一时的也好。这些不快等等,大多是有关人生态度方面的。

很多时候也想过用许多的方式想让自己变得快乐起来,找朋友吃饭,和朋友诳街,去看电影、去购物、去旅游,但那些许的快乐只是昙花易谢,回归安静后,那份痛苦的感受依旧清晰深刻的印在自己的内心。读了这本书后,自己想通了许多,也放下了许多。

作者在书中这样写道:”面对同样的半杯水,悲观者会伤心于杯子一半是空的,而乐观者会满足于杯子一半是满的。

“这其实就是个心态问题,索达吉堪布一语道出了苦与乐的真谛。

一个人的人生是苦是乐,并不是由外境决定的,关键在于我们的内心。

在我们的人生中,抱怨工作环境不如意者十有八九,把所有工作中的烦恼与不快归根于工作岗位的不好,却较少扪心自问:我的心境怎么啦?堪布上师告诉我们,与其一味地怨天尤人,总想改变外境来让自己快乐,倒不如静下来调伏自心。

因为,这比什么都管用!在微信的平台上,我也收藏了这么几句话:”生命中有很多事情足以把你打倒,但真正打倒你的是自己的心态。

“”人生不只有快乐,还有悲伤。两个心房,一个住着快乐,一个住着悲伤。须知,福兮祸所依,得意不可张狂“。

在你人生在世,要学会调心,要学会知足常乐,多点阿q精神。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清贫,作为教师行业的我们,工资待遇不高,还要和各种家长打交道,从事着脑力和体力工作的双重压力,不干这行不知其中的苦楚。

这种种都是让我们不停烦恼与抱怨的话题。面对这种工作上的”苦难“,我们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学会如何去面对这种种委屈。

面对苦难,有的人始终保持心境的平和,微笑面对,而有的人却因为他人的过失,产生委屈、愤怒或者失望的各种负面情绪。

而你这态度的一些不同往往决定了最后,你是打败苦难还是被苦难所打败。还记得书中那位国王梦中的一句话:”一切都会过去的。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不可能一帆风顺,对于种种得失荣辱,用不着放在心上,因为,一切都会过去的。

苦与乐,一切皆由心造。宠辱不惊,笑看成败,这是人生的一种境界。

《苦才是人生》,我只读了一遍,我想这本书我一定会再读的,因为其中蕴含着大智慧。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古代神话总结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心得体会(模板8篇)

    很多人在看完电影或者活动之后都喜欢写一些读后感,这样能够让我们对这些电影和活动有着更加深刻的内容感悟。读后感书写有哪些格式要求呢?怎样才能写一篇优秀的读后感呢?

    漏的读后感(大全7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

    2023年针的读后感(汇总6篇)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

    2023年富翁读后感(汇总5篇)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读后感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

    2023年杨绛老王读后感 杨绛我们仨读后感(精选9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

    最新读家春秋有感 读后感读后感(大全9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接下来小编

    2023年成长的桥阅读 成长的烦恼读后感(汇总7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

    最新朱自清绿读后感 朱自清春读后感(汇总9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些优秀的读后

    2023年木兰诗的读后感(实用5篇)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吧,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读后感。如何才能写出一篇让人动容的读后感文章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

    自我鉴定能力方面的特长描述(大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