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 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精选6篇)

时间:2023-09-26 作者:琉璃最新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 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精选6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通过记录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借鉴他人的经验,规划自己的未来,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一

2月7日,民族团结故事会在乌鲁木齐天山区幸福路片区的14个社区启动。前来参加的小朋友们有的讲校园里的事,有的讲邻居间的事,有的讲少数民族习俗,还有的跳起了舞。

当日上午,在幸福路南社区的民族团结故事会现场,20多名小朋友带来了精心准备的故事和节目。大家讲故事不限时间、不限内容,只要跟民族团结有关都可以。

8岁的吾尔兰·赛尔兰穿了一件小西装,还特意吹了头发。他带来的是自己的故事。

2018年春节假期的一天,因为爸爸出差,吾尔兰·赛尔兰和妈妈两人在家,凌晨两点暖气管突然爆裂。

“当时水都流到了卧室,我和妈妈都特别害怕。妈妈敲响了邻居家的门,邻居全家都来帮忙,帮我家把暖气管修好,还把湿透了的地毯拖到了门外,忙了一个多小时……从那之后,我们两家关系特别好,我还与邻居家的儿子成了好朋友。”

吾尔兰·赛尔兰的故事赢得了台下一阵掌声。吾尔兰·赛尔兰的妈妈沙勒塔娜提·木拉提,她特别鼓励孩子参加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孩子能力,也让民族团结的种子从小种在孩子心中。

幸福路南社区党支部书记罗明祥介绍,社区故事会一周举办一次,除了讲故事,他们还将结合为南疆孩子捐赠衣物、参加义务劳动等形式,丰富故事会内容。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二

梁立伟是我们身边一位普通的大叔,但他的身影却常常出现在各族同胞需要的地方,他用自己的凡人善举生动践行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理念,他把对各族同胞的爱,细润无声地洒在了这片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科尔沁大地上。

(一)心心相印一家亲

1957年,梁立伟出生在开鲁县的一个蒙汉融合之家。父亲梁贺是土生土长的蒙古族,是建国前参加革命的共产党员,后因伤转业到地方工作。父亲蒙汉兼通,常年下乡,深得各族同胞拥戴。母亲王秀君是一位汉族针灸科医生,她用一根神奇的银针为病人解除病痛,常有患者登门来家求诊。

梁立伟小时候,有一位姓杨的回民大姐常来家里找母亲针灸,时间长了,她们便以“姑侄”相称。杨大姐命运多舛,遭遇了丈夫车祸病故,多年来,无论大事小事她都和梁母商量,梁母帮她拿主意、想办法。在梁母病危之际,还嘱咐这位毫无血缘关系的“侄女”:“你体质弱,爱闹病,我在医院帮你联系了一位热心肠的医生,你们可以交个朋友。你家里孩子多,一旦有个头疼脑热的,医院有个熟人好给你出出主意!”杨大姐紧紧握住梁母的手,涕泪横流:“大姑,您现在身体都这样了,还在为我今后的日子操心,您让我说啥好哇,您简直比我的亲妈还要亲呐!”

梁母走了,梁家与杨大姐的亲情却没有中断。杨大姐的孩子结婚,梁立伟以娘舅的名义送上了一份贺礼。每年开斋节,杨大姐都会来到梁家看望“姑父”,还不忘带上一份“油香”。梁家人深知“油香”是回族同胞重大节日才会制作的尊贵食品,这份礼品浓缩了他们跨越了半个多世纪亲如一家的情谊,从普通的医患关系演变为特殊的亲情,这情谊春风化雨,浇灌在蒙汉回三个民族的心田,绽放出艳丽的民族团结之花。

平反之后,有些关系很好的亲友对他遭受一些干部的打骂心里总有些不忿,梁贺对他们说:那都是一些年轻的同志,谁还不犯点错误,改正就行了,已经过去的事儿了,就不要再计较了。再说了毛主席不是教导我们说,要搞好民族关系,巩固好民族团结嘛!老党员云淡风轻的几句话,让很多同样遭受迫害的民族干部得以释怀,重拾初心,在之后的生活中依然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梁父如草原般博大的胸襟和梁母的医者仁心,都深深感染着梁立伟。他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深深感受到了“我们是一家,不分你我他”的民族情谊。

(二)捐往灾区的“特殊党费”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梁立伟第一时间通过单位和社区向灾区捐款。一天,梁立伟在电视上看到51岁的邱光华大校驾驶直升飞机抢险救灾时飞机失事的报道后,梁立伟在敬佩之余心里暗自羞愧:邱光华作为中国第一批少数民族飞行员,不顾个人安危牺牲在一线,同样是民族干部,我退居二线,啥也做不了,自己必须也得干点啥!梁立伟在报纸上看到关于动员广大党员向灾区自愿缴纳“特殊党费”的倡议书,他和老伴儿念叨:“中央组织部号召党员捐特殊党费呢。”老伴儿虽然嘀咕着:“咱儿子刚毕业,女儿还在上大学,今年冬天的取暖费还没有着落。”但“知夫莫若妻”,还是支持他捐献了特殊党费。后来,梁立伟收到了中央组织部开具的收据。这张珍贵的收据,是梁立伟是一个普通党员对党组织号召的热忱回应,更是一个身在边疆的民族干部对四川同胞们的守望相助。

(三)兄弟般的民族情谊

梁立伟是出了名的孝子。父亲脑血栓导致全身瘫痪,梁立伟随侍在侧。但是照顾父亲和工作无法兼顾,于是,下岗职工关富便走进了他们的生活。

关富是一名退伍老兵,来到梁家后,精心照顾梁父,不嫌脏不怕累。梁立伟知道关富家庭负担重,每月给他开1600元工资,这份工资在当时是略高于其他护工的。伺候病人的活没人愿意长干,可关富感念梁立伟对他的信任和情谊,在梁家一干就是4年,直到梁父去世。处理完父亲的丧事,梁立伟又操心起关富的生计:“老父亲走了,你今后有啥打算啊?”关富说:“这几年你和老父亲体恤我,工资给的高,我攒了点钱。谁成想媳妇又得了癌症,把家里积蓄都花光了!现在媳妇治病、两个孩子上大学,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我倒是想蹬个三轮车拉拉活,可是连买车的本钱都没有。”梁立伟重重地拍了拍关富的肩,鼓励他说:“老弟,你要是决意蹬三轮车,本钱哥给你出!”

梁父的丧葬费结算回来时,梁立伟当即留出10000元,包好了送到关富家,让他买三轮车谋生路。关富这个硬汉捧着钱,哽咽着说不出话来。后来得知梁立伟做了手术,关富心里日夜惦记,梁立伟出院回家后,关富第一时间来到梁立伟家探望,他心疼地握住梁立伟的手,两位老人百感交集,泪水肆意奔流,用几十年的深厚友谊将这首团结友爱的赞歌唱响在科尔沁大草原。

(四)用真情和行动浇灌民族之花

开鲁是一个以汉族人口为主,蒙、回、满等十几个民族共同聚居的县城。梁立伟长期生活在各民族中间,在他心里,爱早已没有民族之分。

住平房的时候,梁立伟的街坊有一位从山东过来的回民大哥,人们都习惯地称他“山东”。“山东”单身,在外面干了一天活,回家也是冰屋冷灶。梁母还健在时,常常叫他过来吃饭,并且非常尊重“山东”的民族习惯,每次叫“山东”来吃饭时,母亲会把家里的'灶具反复刷洗,走时还会再给他带上几个煮鸡蛋。梁母去世后,“山东”也常来梁立伟家看电视,那时梁立伟想换一台新的电视机,知道“山东”没有电视,就让他把旧电视搬回了家。不料第二天“山东”又来了,原来“山东”家还没有安电。得知这一情况,梁立伟二话不说,骑自行车来到商店买来电线、灯泡、插座等,又到几里地的南门外买来电表箱子,找电力部门的熟人帮“山东”上了电。

2013年,刚刚接触网络的梁立伟加入到通辽较有影响的“科尔沁部落”群,群里有一个爱心链接,专门救助品学兼优、家庭贫困的各族中小学生。梁立伟得知后,主动加入该链接,资助了科区西六方镇溪水塘村的李小扬同学,连续资助三年,捐资近3000元。

在帮助各族群众这件事上无比慷慨的梁立伟,对自己,却近乎苛刻。他喜欢篆刻,他在石料上一刀一刀深情雕琢的“民族团结一家亲”“守望相助”“同心共筑中国梦”等篆刻作品发表在市级党报副刊和老年杂志上。但每次购买印章石料他都反复掂量,轻易舍不得为自己花掉几十块钱。裤腰带断了,他用铝线做铆钉,铆上之后继续使用,一辆老式自行车一直骑到退休。

(五)情系“未来小作家”

2017年5月,开鲁街道育新社区关工委有意聘他为常务副主任,梁立伟欣然应允,他想尽可能多地为各族群众做一些事。梁立伟有写作的特长,他把社区里单亲家庭的孩子、受写作困扰的孩子们聚拢在一起,创办了“未来小作家”义务辅导班。从2017年5月开始,梁立伟以多病之躯,一副老花镜、一部智能手机,线上线下义务为中小学生辅导写作,修改并推送文章。慕名来找他辅导的孩子越来越多,四年来,他辅导了县内外17所学校的130多名学生,累计有320余篇小作文在《作文报》、《中国少年报》等报刊发表。

在社区院子里的小石桌上、在图书馆的会议室里、在学生家里的书桌边、在梁立伟的书房里、在疫情期间的微信视频里,都留下了他辅导学生的身影。连说几句话都哆嗦的梁立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坚持为中小学生辅导写作,且分文不取?“为孩子们在人生起航阶段指引航向、加油助力”,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实实在在的行动。2020年,梁立伟多方筹资10000元,将孩子们发表的文章集结成册,取名《小荷》,无偿发放给“未来小作家”。他筹集的资金为“小作家”专用,放在社区委托专人管理,每一笔支出都要写清用途。

梁立伟是5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多次被通辽市教体局、团市委等单位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又先后被评为“开鲁好人”、“通辽好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最美志愿者。”

如今,梁立伟的儿子是国家公务员、女儿是派出所民警。梁立伟对子女的教育,并未因他们就业、成家而间断。梁立伟满怀大爱的民族情怀,感染了一双儿女,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和生活中做民族团结的维护者、践行者。在女儿的心里,民族团结不是一个抽象的词,它就是奶奶给回民大叔做的一碗面条,是爷爷为社区的老人们搭起的那个喝茶、下棋的凉棚,是爸爸为各民族小朋友辅导作文的场景。

国家推行三科统编教材,梁立伟笃定国家推行的政策一定是让老百姓受益的政策。他和儿女们马上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学透相关政策,主动向自家亲友特别是家里有民族语言授课学生的亲友,一家一户的上门解答大家的疑惑,边拉家常边宣传政策。劝他们一定要支持孩子们学习通用语言,不仅能帮孩子开阔眼界,更有利于孩子就业,家长也更省心!因为梁家人多年来树立的口碑和威信,亲友很愿意相信梁立伟,很快就领会了推行使用统编教材的重大意义,成为这一政策坚定的拥护者。

梁立伟将骨子里的蒙汉相融的血液融入到民族团结的实践中,与各族人民紧紧相依,奏响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和谐乐章。

文档为doc格式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三

我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亲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来到和布克赛尔,那时的父亲还不到20岁,县里汉族人还很少,和父亲要好的都是少数民族牧民,渐渐地父亲就成了他们的汉族儿子,父亲学会了一些常用的蒙古语、哈萨克语,学会了骑马、赶马车,学会了做手抓肉、抓饭,也学会了和那些蒙古族、哈萨克族叔叔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小时候,家里来客人也大多是少数民族,上世纪八十年代还是物质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可那些叔叔、阿姨来时总会给我带上一些“好吃的”比如:糖块、奶疙瘩等,而妈妈也总是会给他们回赠一些蔬菜、苹果之类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糖真的很好吃,奶疙瘩也很香。

上学、工作中周围有很多的蒙古族、哈萨克族同学、同事,他们都很善良、朴实。上中学时,有一位哈萨克族女同学我们每天一起上学,相互帮助,结下深厚的友谊,直到现在都是好朋友;刚参加工作时在牧场工作,我再一次感受到了少数民族同事的热情、善良和朴实。那时吃住在牧场,有时食堂会不开饭,但我从来都没有挨饿,因为我有善良、朴实的蒙古族、哈萨克族同事,他们或是把我请到家中或是会把热气腾腾的饭菜送到宿舍,当然还有一小壶醇香的'奶茶。

我喜欢少数民族饮食、喜欢少数民族文化,喜欢高亢、优美的民歌,喜欢和各民族的同事朋友和睦相处,这是因为我对和布克赛尔、对和布克赛尔的各族人民都有一份深深根植于心的感情,我感谢生我养我的这片热土,天蓝草绿、水清肉肥、矿产丰富;感激那些帮助过我的各民族朋友,热情、善良、质朴;只愿美丽、富饶的和布克赛尔明天更加美好!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四

我叫阿丽努尔,哈萨克族,出生在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一个多民族共居之地。我的家由7个民族组成。有汉、哈萨克、蒙古、维吾尔、回、俄罗斯、塔塔尔族。

上世纪四十年代,哈萨克族的爷爷,用毛驴把维吾尔族的奶奶娶回了家,之后有了我的爸爸;哈萨克族的姥爷用自行车将汉族和俄罗斯族混血的姥姥娶回了家,之后有了我的妈妈。就这样到了今天,我们家族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增加了回族的姨父,汉族的'妹夫,蒙古族的嫂子等。

每到春节或者是古尔邦节,亲戚家都会摆上馓子、包尔萨克、麻花、巴哈力等,喝着香喷喷的奶茶、吃着饺子,唱着歌跳着舞,大家其乐融融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地拉着家常。

20,二舅突发脑溢血,当时可把家里人吓坏了,各族亲戚赶忙从北京、哈萨克斯坦、乌鲁木齐等地赶回来。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值夜班看护二舅,汉族和回族的姨父还有爸爸几乎是同时站出来,三人都抢着看护,当然最后争执的结果是谁也不愿回,都留下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和悉心照料下,现在的二舅健步如飞。

在我的家,其实民族团结的道理并不高深,借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就是“且行且珍惜”!老一辈给我们家打下了民族团结的基础,各民族之间相互联姻在我们家不足为奇。我家的7个民族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关系处得好,就是最实际的民族团结好。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五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一家亲,是我们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事实也是如此,因为我们的国家本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家庭。56个民族,56种习俗,56种语言,56种文化,把祖国的大地装扮的五彩斑斓,把祖国的天空描画的壮丽灿烂。而我们生活在新疆的各族群众,更能深深体会到各民族一家人的亲情。就拿我们学校来说吧,我们身边有很多少数民族同学和老师,大家和睦相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学习。我们的汉族同学,谁没有几个少数民族朋友?我们的少数民族同学,谁没有几个汉族伙伴?彼此的信赖与默契,构建了我们的和谐校园,真正体现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新型民族关系。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在乡村,还是在县城,和少数民族作邻居的家庭比比皆是。如果让我们的同学讲讲邻里关系,热情好客,彼此尊重一定是大家共有的话题。民族团结的故事平常而又温馨,多的讲也讲不完。

爱浓与血,在新疆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大爱无处不在。

24岁的陶辉是新疆军区某步兵团一营机枪连的副连职排长。从一个孤儿成长为一名人民解放军军官,他的命运与一户维吾尔族家庭紧密相连。

上世纪80年代,陶辉的生父从安徽老家来疆打工,结了婚并生了陶辉,但是陶辉一岁半时母亲患病去世了,陶辉两岁那年父亲带着 陶辉四处打工,来到托克逊县夏乡巴扎村,租住在村民哈里克.买买提家。

哈力克买买提是一名复员老兵。回乡后靠卖羊肉为生。他与妻子再乃提汗.艾买提养育了三个孩子,生活并不富裕。但他们却一直竭尽所能地帮助陶辉父子,也从未催要过拖欠很久的房租。

那时,陶辉的父亲在建筑工地打工,每天早出晚归,根本顾不上照顾年幼的儿子。活儿多的时候,甚至一连几天回不了家。他常常买上整箱的方便面,让渐渐长大的陶辉自己用开水泡着吃。又是方便面吃完了,小陶辉不得不挨饿。哈力克买买提夫妇很心疼这个孤单的小男孩。陶辉衣服脏了,再乃提汗.艾买提就拿去一起玩,一起吃饭,一起在炕上睡觉。

有一次,小陶辉到父亲的工地上万,不小心将左臂摔伤,疼得直哭。再乃提汗.艾买提心疼的落泪,赶紧抱起小陶辉去看病。

20__年11月,陶辉你的父亲又不幸离世。成了孤儿的陶辉开始变得沉默寡言。20__年寒假,所有同学都回家了,陶辉无处可去,一个人躲在宿舍里流泪。

正在陶辉孤单无助的时候,哈利克.买买提来到了他的.宿舍:“傻孩子,放假了干嘛不回家?”一句话瞬间温暖了陶辉冰冷的心。从此,哈利克买买提一家正式收养了陶辉,还给他起了一个维吾尔名字托和塔洪,汉语是“留下来”的意思。

陶辉在这个新家里排行老二,哥哥,弟弟妹妹跟他情同手足,家里做了什么好吃的,再乃提汗妈妈往往你给陶辉多留一点儿。20__年,陶辉参加高考,哈利克买买提放下手里的活儿,整整两天站在考场外等候,她想给这个儿子更多地爱和鼓励。

陶辉没有辜负家人的期望,不就就接到了新疆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了一名另人羡慕的国防生。那一天,哈利克买买提家非常热闹,邻居们都提前来祝贺。

20__年1月,陶辉大学毕业后费裴到新疆军区某步兵团一营机枪连任副连职排长。拿到第一个月工资,他全部寄给了买买提爸爸。从那以后他每个月都回给家里寄钱寄物。他还注定承担妹妹上学的所有费用。

20__年的冬天,陶辉又一段时间没回来探家了,再乃提汗艾买提妈妈想儿子了,决定去部队看看。她早上9点出门,一路打听,几经转车,下午4点才终于找到陶辉部队的驻地。见到陶辉时,妈妈一下子抱住儿子,冰天雪地里母子相拥。陶辉大声喊道:“阿帕(妈妈)!”母子俩忍不住流下了热泪。

从小经历磨难的陶辉懂得知恩图报,不仅回报父母的养育之恩还竭尽所能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人。20__年探亲期间,他得知贫困学生巴合迪力和夏提古利米吉提面临辍学,当即资助美人1000元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在部队,陶辉用自己熟悉汉语,维吾尔语,哈萨克语英语的优势主动帮助战友辅导功课,在他的帮助下两名少数民族战友终于圆了“军校梦”。

陶辉乐于助人事情很多,质朴的感情在陶辉的生父和养父买买提之间产生,并在陶辉身上延续。陶辉把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人,传递到社会的各个角落,让大爱温暖人间,让团结之花永驻人间。

再来想想,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繁荣富足和平美好的时代;我们多么幸运,因为和许许多多不同的民族生活在一起,感受着不同的文化,创造着共同的未来!

民族团结,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民族团结,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民族团结,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不朽的灵魂!民族团结一家亲,让我们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谢谢大家。

民族团结的故事心得体会篇六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很高兴能参加这次演讲比赛。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盛开的民族团结之花》。

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多民族聚居、美丽富饶的宁夏同心,我们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自从x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新闻媒体对我们宁夏报道,无论是新闻里还是老师们都在说:宁夏迎来了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好时机,一幅副支持宁夏跨越式发展的宏伟蓝图正在被绘制。国家的关怀,远在内地的祖国人民的支持不是春风胜似春风,吹绿了宁夏各族人民心底的希望、吹开了宁夏各族人民心底的最美的花儿。宁夏的花儿响彻了贺兰,这是一朵民族团结的花儿,这是一朵幸福的花儿,就像贺兰山上盛开的马莲花,迎风摇曳、尽情绽放。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这三个离不开的思想表现了我一直很喜欢的那句话:天山轻松根连根,各族人民心连心。在各族人民心连心的民族大家庭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事迹,最让我感动的是海x叔叔的故事。海x叔叔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普通的.回族人民—警察,但是他又是不普通的,因为海x叔叔正凭着他的所作所为感动着同心、感动着宁夏、感动着中国。

几年来,海x叔叔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献给捍卫人民利益的事业中,他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在了在各族人民的心中,在全国营造出人人求团结、处处讲团结、事事谋团结的浓厚氛围,民族团结之花在这里纵情怒放。

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民族团结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各族人民之间的关心和爱护是天经地义的。让我们心连心,手挽手,为宁夏的安定团结贡献自己的一片爱心,为祖国的繁荣昌盛携手共进!让我们向阿里木叔叔学习,用自己的真情和行动浇灌一朵朵民族团结之花,让民族团结之花开得像火一样红!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暂行办法 农村公路养护管理实施方案(优秀8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

    2023年监理转正申请书多少字(优质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

    2023年活动宣传文案(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

    最新安全生产月工作汇报(实用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

    六一奶茶店活动方案及流程 奶茶店圣诞节活动方案(大全5篇)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在案前得出的方法计划。通过制定方案,我们可以有计划地推进工作,逐步实现目标,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最新经信局会议(汇总6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

    2023年劳动监察述职报告完整版 县劳动监察工作汇报(优质8篇)

    报告是一种常见的书面形式,用于传达信息、分析问题和提出建议。它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学术研究、商业管理、政府机构等。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

    2023年幼儿园六一村领导讲话发言稿(精选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

    2023年温室大棚出租合作协议书(汇总5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

    最新新员工入职关怀指引 企业新员工入职培训计划(优秀6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