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

时间:2023-12-23 作者:LZ文人

范文范本是学习写作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以帮助我们培养良好的写作习惯和风格。以下是一些备受赞誉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一

1、学生基本情况:

女,17岁。

2、问题行为概述:

3、背景资料了解:

(1)学习情况:y,曾就读于x市的一所重点中学z,成绩优秀,于高一年级下学期与母亲一同转来我市生活,在z中学曾有许多好朋友,但在这儿,除了能与同桌说些心里话外,基本上还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2)家庭情况:父母感情出现危机。在x市时,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y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从此父母亲间的争吵不断,y因此而不断自责,认为不该把这事告诉母亲。与母亲一同来到我市后,又发现母亲与一位叔叔交往密切,从此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y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最后父母离异。

案例分析。

家庭环境变迁,父母关系的恶化,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父母的欺骗使她不愿再轻信任何人,美丽的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生活上的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辅导方法。

对y的指导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结合。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辅导过程:

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y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y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让y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自怜自艾,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她的烦恼和情绪困挠来自对人或事的绝对化的期望和要求。父母对待生活的选择也应有他们自己的权力,我们应该学会尊重他们的真实情感和慎重的选择,而不应为此而自报自弃,加深烦恼。并用举例子的方式让y认识到烦恼的产生不是由于父母的离异,而是由于自己对这件事的认识所至,应该学会排除这种刻板印象,做自己情绪的主人。此外,还教会y一些心理调节方法,如:倾诉、转移注意力、升华等。

第三次咨询:主要采用行为疗法。经过多次接触和了解后,认识到y有作文特长,推荐其参加某杂志社征稿,经过反复修改,y的文章被刊登。借此机会让y认识到自己的能力与特长,让其树立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追求个人价值的自我实现。

辅导效果。

y逐步摆脱了情绪困扰,不再逃避周围环境而默自神伤,性格比以前更热情开朗了,在班上也有了自己的知心朋友,课上能配合老师积极回答问题,成绩处于班上前列,并在班上担任了学生干部的工作。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二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8岁,公司职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的儿子在市重点中学读书,学习成绩一直非常优秀。高考前,儿子自己放弃了某名牌大学提前录取的机会,坚持参加高考,但发挥失常,只被普通院校录取。求助着非常生气,怨自己的孩子不争气,不给自己长面子,很后悔没有坚持让儿子提前录取。现在内心矛盾。为儿子上普通学校还是复读一年发愁,心理觉得不踏实。一个多月来经常发脾气,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经常觉得头痛,有时觉得心慌,无力。最近工作也出错,效率下降,受到领导批评。自己的母亲又因病住院治疗,但自己无心照顾,也觉察到了兄弟姐妹的不满,感觉非常委屈,于是前来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因"-3年上山下乡耽误了考大学,只读到初中毕业,把培养儿子当成了自己奋斗的目标。现在儿子没有考好,觉得自己的希望破灭了,内心非常痛苦。

1.对该求助者还应了解的资料是 ()。

a.个性特征

b.体检结果

c.情绪症状

d.教育情况

参考答案:ab

2.该求助者出现的生理症状主要包括 ()。

a.食欲下降

b.委屈

c.睡眠困难

d.头痛

参考答案:acd

3.该求助者没有出现的心理症状主要是 ()。

a.情绪低落

b.气愤

c.内心痛苦

d.委屈

参考答案:a

4.该求助者目前最主要的心理问题可能是 ()。

a.情绪问题

b.内心冲突

c.性格问题

d.儿子考学

参考答案:b

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神经症

参考答案:a

6.寻找该求助者出现问题的原因时,应将重点放在 ()。’

a.考试失误原因

b.有无更年期的表现

c.对儿子的要求

d.对考试成绩的看法

参考答案:bcd

7.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可能是 ()。

a.儿子考试失误

b.自己母亲住院

c.儿子不争气

d.自己要求过高

参考答案:abcd

8.心理咨询师与该求助者商定的恰当咨询目标是 ()。

a.改善情绪改变认知

b.每日增加睡眠一小时

c.不管儿子上学之事

d.发脾气次数减少一半

参考答案:d

9.心理咨询师对咨询效果进行评估不恰当的维度是 ()。

a.咨询师的观察

b.b.心理测验前后对比

c.求助者的体验

d.解决儿子上学问题

参考答案:d

10.对本案例的咨询,心理咨询师应将重点放在帮助求助者 ()。

a.尽快恢复生理功能

b.改变错误认知

c.解决儿子上学问题

d.矫正行为偏差

参考答案:b

一般资料:王某,女性,22岁,公交车售票员。

案例介绍:王某由其母亲带来,主诉两年来经常被人盯着看,她实在忍无可忍,现已严重影响了工作和生活。

下面是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一段咨询对话

咨询师:你能说说什么人盯着你吗?

咨询师:他怎么向你表白的?

王某:没有,我该找谁说去呀,我天天对着空气说话,那些声音不停地往我耳朵里灌,我真的受不了,我不想理他们,可他们总要来烦我,我要找他们算帐!

咨询师:你经常听到别人听不到的声音吗?

王某:是的',我经常听到楼道里,窗外有叫我的声音,我都烦死了,我根本就不想理他们,可他们就要缠着我,我现在上一个漫画制作班,我都无法上课。我还常常用丝巾勒自己的脖子,直到快窒息,还用矿泉水瓶砸自己的脸,我太烦了,公路上的各种车还老跟着我,他们干嘛老跟着我!

11.王某目前属于 ()。

a.心理健康

b.心理不健康

c.心理正常

d.心理不正常

参考答案:d

12.王某认为车里的男人都喜欢自己,表明其 ()。

a.关系妄想

b.嫉妒妄想

c.钟情妄想

d.夸大妄想

参考答案:c

13.王某的精神症状包括 ()。

a.关系妄想

b.错觉

c.钟情妄想

d.幻觉

参考答案:acd

14.王某用丝巾勒自己脖子的行为表明其出现 ()。

a.倒错行为

b.怪异行为

c.冲动行为

d.发泄行为

参考答案:cd

15.王某的特点包括 ()。

a.有思维内容障碍

b.不伴有人格障碍

c.病程长幼年起病

d.社会功能有损害

参考答案:ad

16.对王某可以考虑的诊断包括 ()。

a.焦虑性神经症

b.人格障碍

c.恐怖性神经

d.精神分裂症

参考答案:bd

17.王某说“公路上的车老跟着我”说明其存在 ()。

a.关系妄想

b.钟情妄想

c.迫害妄想

d.特殊意义妄想

参考答案:a

18.对王某所说“我师傅的孩子还说要和我谈恋爱”心理咨询师的判定是 ()。

a.一事实相符

b.需要核实

c.与事实不符

d.无法判定

参考答案:b

19.心理咨询师可对王某 ()。

a.进行摄人性会谈

b.进行认知矫正

c.整理资料与评估

d.制定咨询方案

参考答案:ac

20.从本案例判断,王某存在 ()。

a.思维被播散

b.思维被洞悉

c.强迫性思维

d.病理性思维奔逸

参考答案:abc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三

该生自入学起,便表现出必须程度的语言迟缓。具体表现为上课从不举手发言,极少与同学交流。在回答问题和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常以身体语言如摇头、点头表示,并伴有吐字模糊,表达意思含混不清。说话时多为单音词,极少说出完整句子,但能理解别人的意思。上课时表情木然,极少主动看书、做作业。课后能参与同学的活动,但脾气较大,稍有不如意便生气。

二、背景资料调查。

1、身体发育健康,智力水平正常。

2、家庭背景:

其父为工人,初中毕业;母亲是商店售货员,初中毕业;爷爷是会计。祖孙三代同堂。由于是独生子女,所以倍受宠爱。但由于父母工作比较忙,与孩子交流较少。在该生三岁时,语言表达潜力明显低于同龄儿童,家长也有所发现,但并未引起重视。

该生入幼儿园时,显得比较孤僻,不爱与小朋友交谈,幼儿园教师不太喜欢她,对其态度比较粗暴。但在家中,在熟悉的环境中,能比较自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一旦换了新环境,或和不熟悉的人在一齐,就一言不发。其父母认为女孩子比较害羞,所以也没有及时加以矫正,错过了语言发展的最佳期。

3、校园背景。

该生每一天按时上学,参加群众活动但显得不用心。上课遵守纪律,发言时脸红,吐字不清,音量低。不愿意写作业。对学习有必须的对抗情绪。

言语发育迟缓是指小儿言语的发育明显地落后于同龄儿童的言语发育水平。表现为言语发育与年龄不相称。该生到了适当年龄尚未能以言语方式表达,语言含混不清,不能说完整的句子,属于儿童言语发育迟缓,并有较强的自卑感。其主要原因如下:

1、家庭教育不当:该生家人对其过于娇纵,对其要求甚至是不合理要求都给予满足,但是交流太少,养成孩子不爱说话的习惯。

2、性格弱点:该生父母对其溺爱,使其在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攻击性行为,同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进一步使其性格产生缺陷。

3、教师失误:幼儿园教师因为其性格孤僻而对其态度粗暴,幼小的心灵在必须程度上受到挫伤,使其产生自卑心理。

4、该生的自卑心理使其产生掩盖缺陷的行为,及表现为更不爱说话,不敢与他人交流,这些行为反过来进一步阻碍了其言语潜力的发展。

辅导方法。

针对上述原因,对该生采取加强言语训练,促进言语发展为主的策略。同时为其创造与他人和群众的接触机会,使其感受群众的温暖,也为其创造成功的机会,矫正其自卑心理。

1、指导父母,改良教养方式。由于该生的言语潜力低与其家庭教养方式有较大关系,所以在对该生进行辅导之前,先进行家访,帮忙其父母及老人了解孩子的缺陷与家庭的关系,并与之商讨相应的解决办法,提出后续教育的注意事项。如不可满足无理要求,在满足要求前尽量让该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并及时给予强化,多和孩子进行交流等。

2、利用学生群众对其进行帮忙。为了帮忙该生改变性格的缺陷,辅导教师专门暗地布置几位同学主动接近该生,并将她的同桌换为一名性格开朗柔和,乐于助人的同学,帮忙她解决学习上的困难。

3、创设成功的机会,感受成功的喜悦。在各种班级的活动中,教师特意设计一些环节要求其参加,并针对该生上课遵守纪律,尊敬老师等优点在全班进行表扬,使其逐渐消除自卑感。

该生在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已能主动和同学教师打招呼,能比较准确的说出成句的话。表达的意思也基本清楚。在陌生的环境显得不那么拘束,和同学之间关系比较融洽,学习成绩有好转。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四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退休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在郊区某单位任科长,半年前退休后在丈夫的坚持下回到市内照顾公婆,求助者内心极其不情愿。几个星期共同生活下来,求助者感到婆婆过于强势,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做主,自己简直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因此对婆婆颇有微词,与婆婆的关系不和。求助者提出回郊区自己的家,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求助者自己单独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到非常寂寞,只能回来。但想到婆婆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一直想同丈夫回郊区自己的家,但因无法说动丈夫而苦恼。半年多来经常头疼、失眠、心前区明显不适,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然与自己母亲在同一城市,也很少回去看望,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也不愿意与亲戚们来往,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丈夫说她更年期,耍脾气。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在单位任领导职务多年,颇有成绩,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

1[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

(a)数周

(b)半年

(c)一年

(d)无法确定

2[单选题]该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是()。

(a)婆婆强势

(b)出现躯体症状

(c)自己退休

(d)无法参加聚会

3[ 多选题]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变化的内容包括()。

(a)不参加聚会

(b)出现失眠等症状

(c)不看望母亲

(d)与公婆共同生活

4[单选题]为明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最需要核实的资料是()。

(a)婆婆强势

(b)目前情绪较低落

(c)争强好胜

(d)鉴别更年期症状

5[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最需详细收集了解的资料是()。

(a)更年期躯体症状

(b)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c)目前的情绪症状

(d)与婆婆的互动模式

6[单选题]在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可能是()。

(a)婆婆强势

(b)躯体症状的'困扰

(c)个性好强

(d)更年期情绪反应

7[单选题]根据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最主要的冲突体现在()。

(a)现在与丈夫离不离婚

(b)是否再找工作

(c)在郊区市内哪里生活

(d)是否住院治疗

8[ 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9[ 多选题]较适合该求助者的近期心理咨询目标包括()。

(a)改变对于婆婆的看法

(b)减轻苦恼气氛情绪

(c)改变与婆婆交往模式

(d)构建良好个性特征

10[ 多选题]咨询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以下正确的包括()。

(a)训练方法简便易行

(b)放松引导语有五种

(c)训练的关键是放松

(d)每日训练

1.a 2.c 4.a 5.d 6.c 7.c 8.c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五

案例1:时间:12月的一天下午第一节课。

地点:教室。

事件:上课不久,教室靠后的一个男生给暖气放气,老师说教室里现在也不冷,你给暖气放气声音挺大的,影响不影响大家学习呀?“嘘嘘嘘”学生嘴里发出厌烦的声音用手向老师挥了挥说“上课吧”。

案例2:时间:月的一天晚自习。

地点:教室。

事件:大多数学生正在安静的上晚自习教室后面有三个学生在后面吃瓜籽学生,值班老师说了三次,仍有一个学生还在吃,我把他叫了出来,问他:“老师说了三次你怎么还吃呀,你心里是怎么想的?那个学生说:“我吃完了就不吃了,”

案例3:时间:年上半年。

地点:校内。

事件:有一个学生知识渊博,学习很好,但是他上课特别随便,和同学关系也不好,课余时间经常去网吧玩,最后自己不想念了,家长和老师怎么劝也不行,就是不念了。

这样的例子还是很多的,现在有一些学生到底是怎么了呢?为什么会表现出自卑、自私、自负、逆反、忧郁、疑虑、嫉妒的心理,我在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经常表现出不良的思想和心理。

(一)、有的学生无责任心。

班上有几个学生,每天都在犯着各种各样的错误。从常规管理上的迟到早退旷课,到抽烟打架,到上课就睡觉或者看些卡通书,考试也不当回事,甚至于题都懒的答。分析其具有如此心理行为的原因,撇开其他因素不看,不难发现,最为重要的便是无责任心,是“不为”而非“不能”。因为无责任心,所以他们不履行学生的学习责任,对学习就视同儿戏;因为无责任心,所以他们不履行学生的道德责任,对纪律和义务就视若无物;同样还是因为没有责任心,所以他们不顾及其他人的存在和感受,丁点小事就能采取一种极为极端的手段。归结产生这种无责任心“不为”心理行为的根源,则或是因为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性,或因为家长的溺爱放纵,或由于经受了挫折打击,或由于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二)p有畏难心理。有一个学生字写得较差,我让她多练练,她却说:“我我这个字,练不好啦。”有的学生说自己就是背不下书……这些都是畏难心理在作怪。

(三)、青春期心理危机。青春期心理危机是指发生于14-18岁左右的青少年中的一种心理障碍。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有的突然会一反常态,变得孤僻古怪,脾气暴躁,不合群,常常顶撞父母和老师,甚至逃学拒读、离家出走,或出现暴力行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脾气暴躁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老师批评时大声顶撞,不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逆反心理:老师或书本上认为对的观点他们一定要说错,一次我向他们推荐一本高考状元谈高考的书,里面介绍了不少各科的学习方法,当时学生就说,那些方法不行不适应我们。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六

xxx,男,六年级学生。其父亲在外地工作,很少回家。而母亲对他的教育简单粗暴,母子间的交流很少,学习上对他的关心和督促更少。

二、平时表现。

该生不适应校园规章制度的约束,纪律较差,在校园里和老师、同学都很少沟通,不愿意交流。上课听讲极不专心,有时还会发出怪叫声,故意破坏纪律以引起他人的注意。

三、具体事例。

本学期开学后的某一天,黄文振没有及时回家,一向到晚上7点多,他母亲也没等到他,就给我打了个电话,于是我们一齐去寻找他。透过与他母亲的交谈才明白,他这天空上学前因无理取闹被他母亲打了一顿,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状况。于是我们到各处去寻找他的踪影:校园里、同学家、网吧间……一向到9点半都没找着。感到问题的严重性,我立刻把此事向校园领导汇报。校长冒雨赶过来,和我们一齐分析、寻找,并报了警。10点半时,最后在街上的一个角落里找到了这位不愿意回家的学生。

四、心理探因。

黄文振不良的家庭教育使他慢慢养成了自卑、散漫的个性。进入校园后,又因为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较差,经常受到批评、指责,产生了逆反心理,变得性格孤僻,行为偏激,自暴自弃而甘居落后。

五、矫正措施。

1、加强与家长的联系。

经常性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孩子最近在校内校外的表现状况,并期望家长改变教育的方法,多加引导,逐渐使他走上正轨。

2、讲究辅导的方式。

平时我对他多加关注,发现他的闪光点:热爱劳动,与同学能友好相处等后及时表扬。以平等、商讨式的方式与其交流,培养他在校有事常与老师、同学交流的好习惯。课堂上,多加鼓励和启发,引导他慢慢愿意回答老师的问题,树立信心后他也不再恶意破坏纪律了。

3、帮忙制定近期目标。

我帮忙他制定每个阶段的近期目标,如有进步,立刻鼓励,推动他养成爱学习、守纪律的好习惯,并不断改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

六、辅导结果。

透过一个阶段的耐心帮忙,该生此刻在学习上树立了自信心,能按时完成每一天的学习任务,作业的质量也有所提高。他感受到了老师、同学、家长平时对他的关爱,表示要做个礼貌、守纪的好学生。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七

王xx,男,10岁,小学四年级生,独子。父母均为农民,大专文化,家庭基本和睦,无老人同住。

二、主要问题。

攻击性行为表现明显,伴交往不良,学习成绩中下。父母主述:孩子在学校经常与同学发生争执,而且时有动手发生,因此同学关系紧张,很少参加团体性活动,显得不合群。与老师很疏远,见到老师不会主动打招呼,并且对老师的批评感到反感,会在课堂上与老师争执。回到家中,与父母话很少,并且爱发脾气,不允许他人摸他的头,即使是亲戚们宠爱的表现,也会生气。因为经常怄气,所以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对不喜欢的老师,更不要听课。作业不会,也不会问老师或父母,也不愿意父母管他的功课。因此,学习成绩逐日下降。

三、分析与诊断。

(一)有关测试结果。

1.该儿童的确实存在攻击性和交往不良倾向;。

析原因;。

3.该儿童的智力与注意力正常,具有正常的学习能力,成绩下降,应着重考虑非智力因素。

(二)成长过程。

从小随父母生活,在幼儿园大班前基本上性格温顺,甚至比较胆小,对父母的话很听。这与父母的性格特点很相似,他们的做人风格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经常以息事宁人的方式教育孩子:要与小朋友团结,不可以打小朋友。如果有小朋友打你,你就躲开。甚至有时并不是孩子的错,只要有老师说今天王xx与某个小朋友"抢"玩具(实际上是后者抢前者的,老师也只是习惯性描述罢了),父母就会再次教导:下次别与小朋友抢,给他算了,你再去玩别的。那时候,王xx基本上是个听话的孩子。

逐渐变成了老师眼里的"问题儿童"。

这四年来,都是他自己独立完成作业的,象整理书包之类别的孩子需要父母帮忙的事,他都能自己管好。而且可能是家庭影响,父母都爱看书,所以王xx也非常爱看书,小小年纪,已经将《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看过了。三年级前,虽然爱打架,但功课还是中上偏优,只是到了四年级,换了个班主任,比较严格,经常叫他到办公室,于是开始反感,不大听课,成绩下降了。

而且前一周的某节班主任课(数学课)上,明明是他旁边的中队长叫他,他才说了一句话,但老师只批评了他,他感到愤愤不平,却并没告诉父母,还是父母听别的同学说的。现在,他脾气很大,情绪经常很激动,父母问他多了,他就会发火,大喊大叫,很难控制自己的行为。

(三)综合分析与诊断。

及亲子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防御",其核心是"不被伤害",怕小朋友用绳子勒坏了自己而引起的自我保护性反应。当这种行为的结果满足了个体"免受伤害"这一需要时,就已经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而后又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比如:小朋友更厉害的攻击,老师的不满等,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的可行性。"胜利"的体验比起以往"躲避"等消极反应所带来的结果要开心得多。因此,小王xx因大班的一次偶然尝试,将在观念中形成这样的推理: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不一定要躲开,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自我保护"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信息过度敏感,以致作出"假想防御",比如:对别人无意的碰撞,以为是故意的挑衅,因而作出"反抗"。而在他人眼里,则是一种"攻击性行为"。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如:攻击性人格,表现特点即:敏感、多疑、冲动、具破坏性。当然,就王xx的现状及年龄阶段,还根本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而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另外,王xx的"攻击性行为"里,还有着他特定年龄的意义:一种对"权威"的不满而发泄在非权威身上,比如:对老师不公正的不满,不能或不敢直接冲老师宣泄,而指向同学;一种寻求关注的不当方式,因为"攻击性"而交往不良,少有人理睬,所以干脆以"攻击性"寻求注意,寻求理睬。

2.人际交往问题:

该儿童的人际交往问题与他的攻击性行为密切相关。攻击性行为可能使他本人少受了"欺负",也抱了老师处事不公的怨气,甚至引起了同学的"注意",但这些行为却也形成了他在别人眼中的"不良形象":动不得、说不得、脾气大、爱打人、不尊重老师、不团结同学……我们说,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之间动态变化的过程,交往的基础是"相互吸引",即喜欢与接纳。而面对"攻击性"的人,谁愿意或谁敢轻易接近呢?即使小王的有些行为是暗示"我想跟你们玩",但"打"的方式是不被认同和接受的。

当然,王xx对班主任老师的不满,有老师主观臆断的责任,需要进一步与老师沟通、澄清,而采取消极的敌对方式,只能更深地强化老师对他的`"偏见",更充分地证明了他的"不好",反而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

至于与父母的关系,应该说小王之所以对父母话少,其一是因为他目前的状况并不理想,学习、人际都存在问题,肯定父母批评、指责,谁喜欢总听"坏话"呢?其二,仍然要追述其成长经历,大班前父母的处世教育与大班后"自我拼搏"的结果几乎相悖。只有孩子认同父母,觉得父母是对的,才会听话;而也只有父母理解了孩子,才能真正提出可行的建议。而他们之间却缺乏这种"沟通",孩子认为父母只会批评自己,并不能给自己"保护",父母则认为孩子不懂事,总出状况。

3.学习适应性:

虽然学习退步了,但其有学习基础,只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除了以上的行为与人际协调外,主要是对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干预。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将情绪与学知识分开,以及给予相应的注意力训练,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一般年龄越小,课堂学习越依赖于对老师的好恶,喜欢这个老师,可能会很专心地听课,尽可能去表现良好,让老师喜欢他;反之,则可能不屑一顾,甚至"恶作剧"。因此,必须在认知上明确来学校的目的,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攻击性行为、人际问题、学习问题等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紧密关系,都有着共同的成长经历等背景。

四、咨询过程(平均1.5小时/次)。

第一次。

目的:1.了解基本情况;2.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探寻改变意愿;5.进行咨询分析。

方法:晤谈、心理测验。

过程:

1.填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

2.儿童做cbcl及cpq测验,同时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3.确定咨询主题;。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

5.将测验结果反馈父母及孩子,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父母与孩子理解"为什么会这样"。

6.留相应咨询作业:(1)"再现"事件:父母与孩子重新讨论"老师冤枉"事件,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如何更好。

(2)父母有必要与老师去谈一次,让老师增加对孩子的了解,并澄清孩子的"委屈";。

(3)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

第二次。

目的:1.加深咨询关系;2.突破"攻击性"应对策略。

方法:晤谈、仿同法。

过程:

2.与孩子就"最受欢迎的同学"谈"人际交往"问题,找出差异,促进自我觉知;。

3.初步制定"行为契约",以加强自我控制,并在咨询室进行演练。

(3)制定反馈表,记录行为。

第三次。

目的:1.学会合理评价;2.提高自控力;3.加强亲子交流。

方法:晤谈、理情疗法、代币法。

过程:

3.改"行为契约法"为"代币法",增强亲子之间的联系。

4.咨询作业:(1)找班主任老师的3个优点;(2)执行"代币法",以"代币"量赢得自己愿望的满足,诸如:买某本书、去游乐场一次、零用钱等等。

第四次。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发展学习策略;3.增强信心。

方法:晤谈、心理测验法、认知行为法。

过程:

1.反馈作业:完成顺利,继续执行;。

2.做学习适应性测验及智商测验,肯定其学习能力,找出学习策略问题;。

3.训练"提问法",以提高课堂效率,将注意力集中在学业上。

4.咨询作业:(1)选一门课,每天准备好一个问题,带入课堂,在课上找答案;。

(2)收集别人对他的"微笑"与"好话";(3)父母继续"代币"激励。

第五次。

目的:1.巩固咨询效果;2.收束咨询。

方法:晤谈。

过程:

1.反馈作业:评价"提问"应用,调整提问角度;。

2.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自我监督与控制;。

3.基本结束咨询。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4.巩固与父母、老师、同学的关系。

五、咨询效果评价。

基本达到预期目标:改善了攻击性行为,促进了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提高了学习适应性水平。过程较完整,有条理。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八

我和室友关系处得很糟糕我是一名女生,今年20岁。上高中的时候我学习很刻苦,除了学习没有其他的爱好,也没什么朋友。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补习了一年。考入大学后,班主任安排我当寝室长,我也想好好与寝室同学相处。但时间一长,我发现自己真的无法和室友们相处,我习惯早睡,她们却喜欢聊到深夜;我比较爱干净,她们却喜欢乱丢乱搭,把寝室搞得乱七八糟。我以寝室长的身份给她们提出一些建议和要求。她们不但不听,反而恶言相骂。就这样我与室友经常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争执,我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她们并不理睬,几乎没人跟我说话。现在我和室友的关系很糟糕,已经到了孤立无援的地步。

点评:该生的问题主要是在与室友相处的过程中,由于性格内向只顾学习而缺乏人际交往的锻炼,来到大学后过上了集体生活,各自生活习惯的不同,导致生活节奏无法与室友保持同拍,产生一定差距,需要大家一起慢慢磨合。而在磨合的过程中,她因为担任寝室长,可能没有较好地遵循人际交往的“平等”、“尊重”以及“宽容”等原则,致使沟通受阻、误会加深,甚至发生人际冲突,受到孤立,导致人际关系僵化。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九

为了帮助考生们更顺利地通过考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索整理的关于管理咨询师案例分析题解析,欢迎参考学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90年代中期,随着手机的普及,移动通讯产业空前兴旺,控制这个市场的是两大移动服务商: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它们赚得盆满钵盈。而过去的行业老大中国电信,则因只能从事固定电话业务而无法分到一瓢羹。

此时,曾在美国工作过的中国留学生吴鹰看到了切入的商机,他把一项由日本人发明的ph无线技术引入到了中国。这种技术可利用已有的固定电话网,以无线接入的方式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使传统意义上的电话在无线网络覆盖的范围内可随身携带使用,随时随地接听、拨打市内、本地网和国内、国际电话,也可方便地拨打寻呼和移动电话,是市内电话的延伸和补充;它最大的弱点是信号差。但它却成了中国电信曲线进入移动电信市场的“救命稻草”。而两大移动服务商高昂的通话服务费用,无疑为中国电信的进入提供了巨大的利益空间。

小灵通的主要特点:1、单向收费,话费与市话标准相近;2、有移动性,但不能漫游;3、采用全数字技术,保密性强;4、采用32kadpcm语音编码,可以支持200、300、800和wap业务;5、手机精巧漂亮(只有80克),功率小,对身体无伤害(称绿色手机),连续通话5~8小时,待机500~800小时,手机价格与gsm手机相当;6、投资较少,每用户平均造价约1500元(不含手机);7、可与固定电话同号。

吴鹰的ut斯达康成了phs项目的设备供应商,他为这款子机起名叫“小灵通”。1997年12月,小灵通在浙江余杭试点开通,当地消费者被告知:同样一通电话,小灵通和gsm之间价差在10倍左右!仅仅3个月,余杭的小灵通用户数就赶上了移动和联通用户的总和。小灵通很快在浙江全境普及。

随后,中国电信在全国上百个城市同时推广小灵通,到2001年,除了北京、上海等极少数大城市外,小灵通业务全线开通,用户超过6000万。

中国电信对小灵通的强势推广,自然让设备供应商ut斯达康获得惊人成长。2000年ut斯达康在美国上市,2002年市值高达260亿元。

2005年,中国电信决定减少在小灵通上的投资,2005年ut斯达康报亏,市值缩水九成,并被纳斯达克誓告“摘牌”。2007年6月,吴鹰黯然离职。9月初,业界传出ut斯达康有可能被收购的传闻。

问题:

1、中国电信在小灵通营销过程中从市场定位角度考虑采用的哪种定位方式?

2、试分析ut斯达康对市场机会的把握方式。

3、请分析1997年底中国电信在移动服务业务中的市场地位。

4、试分析中国电信在小灵通推出初期所采用的新产品价格策略。

答案要点:

1、迎强定位。

2、边缘市场机会。边缘市场机会一旦开发成功,容易获得较高的收益。

3、市场挑战者。

4、以低价渗透策略为主,同时新产品价格能够被广大消费群体接受、满意。

作为一名人力资源管理者,我们在绩效指标的制定上是不是还在不厌其烦地重蹈刘程覆辙?是不是还在向别人津津乐道那些有可能给组织带来巨大损失的指标体系?是不是还在制定考核规则的成就感中“梦游”?赶紧醒醒吧!绩效指标迈错一步,有可能带来满盘皆输的'下场,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在这方面常常犯哪些错误:

(一) 亲爱的,你怎么不在我身边――绩效指标与组织战略脱节

费恩公司是一家生产减震器的制造型企业,几年来一直高举“创新”这一战略旗帜,在公司随处可见“创新是永葆活力的源泉”、“创新是我们发展的不竭动力”等一类标语。但可惜的是,创新却没有真正落实到公司的绩效指标和员工的行动中。生产部门仍旧最为关注产量和成本;销售部门还是整天围着销售额忙得不亦乐乎,费时费力的新产品销售根本没有在他的考核中占一席之地;财务部门的指标中,保证资金安全成了主要考核指标。这些没有统一战略规划形成的绩效指标终于酿成了“鸡飞狗跳”的闹剧:研发部埋怨生产部门只关心成本而耽误了新产品试制;生产部门则因销售部门的迟迟不反应产品销售信息而耿耿于怀;而采购部门则因财务部门不能提前交付供应商的货款而大发雷霆。各部门在自己独立的考核指标下各自为政,战略成为了无人问津的标语。

如果单纯从指标完成角度来说,生产、销售、财务部门完成的都很好,而且他们的做法也无可厚非,但从公司全局来看,这些部门都交了一分不合格的答卷。可是,错的不是他们,是企业的考核指标与战略南辕北辙,把他们的行为引向歧路。

为什么会造成绩效指标与战略的脱节呢?除了战略空洞,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一些绩效指标根本不是来源于战略。制定指标时,没有对组织战略目标层层分解,而是依据一些经验和主观判断制定绩效指标,这样难免会带上部门局限性,造成绩效指标和战略的分离。同时在制定绩效指标时,需要根据变化了的环境和战略随时调整绩效指标。当今社会时时刻刻都充满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多数行业的环境瞬息万变,存在着极强的复杂性、频繁变化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制定绩效目标时,一定要基于新的环境要求和新的战略要求,而不要过分基于过去的行为习惯。

如何将绩效指标和组织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我们可以借助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来完成。首先可以利用战略地图诠释战略,明确公司在财务、客户、内部业务和流程以及学习和成长四个层面的具体战略,接着在战略的指导下,利用平衡计分卡确定具体的指标和重点。

(二)我的眼里只有你――绩效指标过于依赖“结果”指标

20世纪80年代,纽约交通警察局有一段时间持续出现错误和非法逮捕事件,无辜的人被指控犯有重罪,其中绝大多数是黑人和墨西哥裔人。这一事件曝光以后发现一个分局的4个警察要对这些错误和非法逮捕事件负主要责任,这4个警察全部被停职,并接受审查。奇怪的是,调查结果显示:这4个警察是该分局表现最佳的警察!原来这个分局将逮捕数量,尤其是对重罪和性骚扰罪逮捕数量作为警察的工作成绩、表彰、提升的依据。警察中的白人种族主义分子,乘机滥用权力,一举两得,用非法残忍的手段迫害少数族裔,还得到了分局的认可奖赏,但他们对社会和警察局造成了巨大的损害,民众尤其是少数族裔对警察和执法人员失去了信心,抗议活动造成了族群对立和社会动荡。

这个案例和文章开头刘程的故事异曲同工,纽约交通警察局犯了和刘程相似的错误:他们都把唯一的结果指标作为衡量员工工作业绩的标尺,而忽略了其他能够对实现目标进行规范的过程指标。就像没有责任约束的自由会使人走向灭亡一样,没有过程指标约束的结果指标很可能会将员工带入歧路――为了完成这个结果指标,员工很可能会以牺牲其他东西为代价。

绩效考核不是“成王败寇”的博弈,也不是“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努力飞过”的浪漫故事,而是帮助促进员工取得优异绩效的管理过程,所以单纯关注结果和单纯关注过程都是不可取的。我们有必要将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结合在一起。这方面美国一家工厂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美国这家公司叫做马锐公司,专门负责给人维修游船的螺旋桨。他们制定了这样的绩效考核办法:维修工人每天必须组装3个螺旋桨,每组装1个螺旋桨的工资标准是4美元,超过3个以上的那部分按照原来工作标准的150%计付。那么这就极大地激励了工人们的工作热情,他们不断加快组装速度,完成的数量大大增加。但是随之而来的是组装的不合格产品越来越多,原来这些工人在加快速度的前提下,忘记了组装的质量。于是马锐公司改变了考核办法:在原来的绩效考核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过程指标――组装质量合格率必须达到100%,否则所有组装的螺旋桨将按照原有标准的60%计付。这样一来,这些维修工人不得不摒弃浮躁的作风,踏实工作,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追求速度和数量。

在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间有着清楚而明显的动态关系。任何一个良好的指标系统应当寻求两种指标之间的适当的平衡,单靠一个都是不充分的。了解比赛结束后最后的得分是很重要的,而了解分数是如何得来的,同样重要。过程指标为你提供一种预测能力,它告诉你比赛如何进行,它也为你提供机会,并在有必要时进行干预,以使比赛朝着你设计的方向进行。将激励报酬与精雕细琢的一套平衡的指标结合在一起,恰恰是向每个人施加了一种强制性的和富有说服力的影响,让他们恪尽职守,确保取得成功。

(三)雾里看花――绩效指标太过于复杂

美达公司有着一套看似完备的考核指标体系,老板对此总喜欢津津乐道:“你们看我们公司的指标体系多么完备,几乎涵盖了所有员工的方方面面!”“这套考核指标体系很好地指导了员工的工作!” 真的是这样吗?确实这个指标体系涵盖面广,被员工们戏称为 “连关门开门都要考核”。除此之外,每一项指标还附有晦涩难懂的计算方法。比如个人完成a任务奖金=p×q×g。其中,p是部门业绩考核系数(也称权重);q是个人业绩考核系数;g是岗位工资。“收入=p×q×g”这个公式虽然简单,不过作为一个复变多元函数,操作的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很大的。终于有一天,人力资源部的萨拉找到老板,忧心忡忡地告诉他:“对不起,老板,我想是时候改革我们的绩效指标体系了!它实在太复杂了!”

目前许多公司考虑到绩效考核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往往将考核指标设计得非常复杂,不管细枝末节,凡是员工所作的工作都会考核。但是这么做往往背离了设计者的初衷――过多的指标往往使员工无法分清工作重点,让他们在各种指标中疲于应付,而且也大大增加了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量。计算考核指标分值的工作人员常常被压得难以喘息。同时这些指标往往相互重叠,甚至相互冲突,不利于甚至妨碍了员工去理解工作和绩效考核。

所以,考核指标的设计不能过于复杂,如果连员工自己都看不懂,那么他又将如何将指标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呢?所以为了避免复杂,我们在制定考核指标时,数量最好控制在2-4个。这样一来,一方面避免了因为指标太少而引导员工过分追逐一点,忽略其他因素;另一方面,也避免了纷繁复杂的指标给员工带来的头晕目眩。

(四)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人力资源部吃力不讨好

一天早上,c公司的销售部的张经理就怒气冲冲地闯入了人力资源部的经理何一霖的办公室。“为什么这个月我们销售部门的业绩评价这么低!”张经理怒不可遏,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质问。何一霖笑着解释道:“你们部门所属的几名送货业务员这个月由于早晨交通拥挤的原因送货迟到,进而导致商场断货。商场打了好几个投诉电话!”“哪个部门没有投诉,为什么唯独我们部门就要加入考核。你的考核指标根本不科学!我们一天到晚累死累活,你怎么不设置指标考核啊!”还没等何一霖说完,张经理就狠狠撂下一句话,摔门扬长而去,留下哭笑不得的何一霖。其实何经理也是一肚子苦水:每次制定绩效考核指标时,征求业务部门的意见,他们总是推托,因为业务部门总觉得这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但是等到考核结果水落石出时,业务部门对考核指标又怨声载道。

其实人力资源部作为组织、实施考核的主要部门在制定考核指标时承担着重要的职责,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他部门对指标的制定可以袖手旁观。一方面,通常情况下其他业务部门对自己的业务流程和部门情况更能做到了然于心,他们清楚自己什么样的考核指标才能点燃部门员工的工作热情。他们参与到指标制定的过程中;另一方面,经过人力资源部和各个业务部门共同讨论、相互磨合而产生的考核指标,得到了大家共同的认可,更具有说服力,在明确工作重点、实施考核中也更能使员工信服。

所以人力资源部要和企业业务部门或其他职能部门密切合作,督促管理者将部门的业务重点列入部门考核指标,一般要求部门考核指标必须要包含部门所承担经营计划任务,且指标值不得低于经营计划任务。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一个考核指标虽然小,甚至微不足道,但是却是考核体系的基本组成要素。所有考核指标的有机结合关系到整个绩效考核体系能否有效地促进员工绩效和组织发展。人力资源工作者在制定考核指标时,千万不能掉以轻心,或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断信手涂鸦,或照搬外部经验,完全“拿来主义”。只有结合行业状况、组织战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兼顾过程与结果,同时突出重点,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考核指标。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

2017心理咨询师考试案例分析(精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1岁,职业高中毕业,某超市收银员。

案例介绍:半年多前求助者下夜班后独自回租住地途中遭遇抢劫,求助者当时非常害怕,落荒而逃。求助者从此不敢在晚上单独行走。晚上偶尔一个人走在街上,眼球就浮现出当时被抢劫的情景,立即感到胸闷、心慌、全身发抖、四肢及手脚出冷汗。白天一个人走在街上,症状反映稍轻。为此总需要和同事调班,不能调班时,必须和他人结伴而行。求助者觉得自己年纪轻轻晚上不能单独行走实在是个大问题,有几次逼着自己独自上街,但最终都因极度害怕中途逃走。为此不得不调换了工作。新单位一般会按时下班,但生活中总有晚上需要外出的时候,求助者无法摆脱对晚上独自在街上行走的恐惧。求助者现在无法安心工作,拒绝参加老乡、同事间在晚上进行的各种活动,也没心思谈恋爱,情绪低落,甚至想轻生,但下不了决心,迫切要求解决问题,自己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内向,做事严谨,工作勤奋努力,人际关系良好,半年前遭遇抢劫,后不敢晚上在街上独自行走。"

1[多选题]对该求助者心理咨询师还需重点了解的资料包括()。

(a)恋爱的情况

(b)成长经历

(c)收入情况

(d)认知特点

2[单选题]按许又新的评分标准,对该求助者社会功能受损的评分是()。

(a)1~2分

(b)2~3分

(c)3~4分

(d)4~5分

3[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焦虑神经症

(b)抑郁神经症

(c)恐惧神经症

(d)强迫神经症

4[多选题]该求助者拒绝参加老乡同事在晚上进行的聚会,说明其出现了()。

(a)泛化

(b)人际关系紧张

(c)强化

(d)社会功能受损

5[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恰当的.咨询目标是()。

(a)不再害怕

(b)恐惧感下降到目前的一半

(c)克服恐惧

(d)坚持每晚独自在街上行走

6[多选题]对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

(a)暴露疗法

(b)阳性强化法

(c)厌恶疗法

(d)系统脱敏法

7[多选题]可用于评价咨询效果的维度包括()。

(a)主观体验报告

(b)心理测验前后对比的结果

(c)周围同事的评价

(d)晚上能否在街上独自行走

8[单选题]若求助者把不敢晚上独自上街当做自己的隐私,心理咨询师妥当的做法是()。

(a)劝其自己通知单位

(b)考虑保密例外

(c)适当机会通报家长

(d)应当给予保密

9[多选题]咨询师在咨询中使用了系统脱敏法,其原理包括()。

(a)反复呈现一个微弱的刺激

(b)求助者全身放松用以对抗紧张

(c)反复呈现多种强烈的刺激

(d)求助者面部肌肉紧张对抗紧张

10[单选题]在实施系统脱敏时,理想的焦虑等级之间极差应该是()。

(a)最大的

(b)均匀的

(c)最小的

(d)变化的

bd b、c ad b abd abcd d ab b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一

近年来,儿童成长过程中出现心理问题的情况有所增加,儿童心理咨询也成为了解决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下面我们来看一个儿童心理咨询的案例分析。

小学三年级男生小林,是个可爱的男生,他数学和英语成绩都能达到90多分,数学思维比较敏锐,英语成绩也能保持95以上的优异成绩。问题是,他的语文很糟糕,尤其是对写汉字有恐惧感。

他在学校表现:上课搞小动作,不听讲,不做课堂作业,出操时大家都做操,他就站在原地东张西望,或者自己玩自己的,就是不做。午睡时,其他同学在休息,他就去打扰同学,或者涂画黑板,造成班级扣分。他的班主任老师曾经多次请家长到学校,最近还惊动了校长请来了他的父母。

他的家庭情况:父亲在外忙碌,较少在家,母亲也有一间店面需要打理,但是尽量抽时间监督他学习。

家里还有个弟弟,比较霸道,常对他大吼大叫。他的父母对他要求很严格,他爸爸妈妈常斥责他,他父亲偶尔也打他。据观察,他的父亲是个脾气比较爆的人。他现在在家里写作业,常常是要做到11点多甚至12点,主要是语文作业花时间,写一个字休息30多秒,发呆或者说话。然后字体基本上是结构松散,笔画错乱。

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来访者及家属等信息源获得有关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的资料;对来访者的心理成长、人格发展、智力、社会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进行全面评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测查;根据心理发展史和心理生理测查的结果,在心理咨询中发现来访者有精神障碍或躯体疾病时应及时请求会诊或转往其他专科。

心理咨询师儿童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1、从生理原因看,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儿童的左右脑发育不均衡;左脑发育优于右脑,或者是两脑不能协同活动(不能对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进行合理加工)。因为左脑偏于对继时性信息的加工,而右脑偏于同时性信息的加工。也就是说语文学习偏于右脑,数学学习偏于左脑。

2、从儿童心理的原因看,孩子也许不喜欢语文老师,或者孩子的心理受到过语文老师的伤害。致使孩子由不喜欢语文老师而导致讨厌语文课。

1、从脑科学的角度讲,很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额叶(前额)比同龄孩子发育缓慢,还不能监控自己的行为。因为额叶是主控人的注意力的关键部位。也可能是前面说到的,由于大脑对身体感觉信息的'统合出现障碍,在医学和心理学上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或学习能力障碍。

2、由于家长素质偏低,培养教育方法不当,造成孩子的养成教育不好,没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行为习惯。

1、父母教育过于严厉,简单粗暴。

2、住宿学校的管理过于严格,孩子不在父母身边,或多或少要失去安全感。

3、同学对他的歧视:孩子经常挨打、受欺负,甚至是被人吐口水。在这样的家庭和学校环境下成长,孩子的初期社会化过程受到严重不良因素的影响,致使孩子根本无法建立良好的自我意像。他肯定还有一些强迫行为,逐渐还有可能发展成强迫症。

孩子从六个月开始就有了朦胧的自我意识,就出现了镜像自我,如你对她笑他就开心的笑,你对他怒他就会哭。所以从六个月开始他们就在“别人是怎么看我的”心理镜像伴随下成长。别人的态度和语言评价就是他们自我评价的标准。进而逐渐形成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意像或自我概念。

如果孩子所获得的多数是负面的态度和评价,就自然会渐渐失去自信和自尊。更容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的自卑心理和行为。学前和小学低年级阶段又是孩子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所以说儿童时期的社会化过程非常重要,会对孩子的一生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二

一、学生的基本状况:

四年级学生,男11岁。

二、家庭状况:

父母都是有工作的上知识分子,有很好的家庭环境,对孩子要求要求个性严,寄予了很高的期望,同时母亲平时又爱唠叨日常生活中的一切都由母亲替孩子安排好,甚至每一天穿哪件衣服都要听家长的。上了四年纪后该生认为,他很不自由,干这不行,干哪妈妈还是不让,他觉得自己没有活动的空间,看到与自己同岭的孩子能够骑自行车上学,能够自己去公园,能够做自己喜欢的事他在心里产生了怨气。

三、个性特征:

该生虽很然聪明,学习成绩好,但是性格很怪,不爱帮忙他人,很贪玩,个性是内心思想活动与正常的孩子不同,有时还表现出一些过激的言行。

1.该生穿戴整齐,卫生好,但却很少关心他人。

2.学习成绩好,但思维总爱走极端,看不到生活中到处都充满关爱。记得有一次在心哩课上,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平时在家里谁最关心你,最爱你?他举手回答说;“没有”,我之后说:你的父母不关心你`不爱你?他却说:“他们对我太严了,我都快要窒息了,我也要自由阿!”

3.有时在班级还拉帮结伙制造一些事端。

四、原因分析:

1、由于父母都是有知识`有学问的人,当人期望自己记的儿子也象他们一样出人头地,所以在平时十分溺爱,没有注意自己的孩子已经长大了,只丛生体贴是不够的。

2、对孩子要求过于严格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要从多方面去指导他们的行为和学习习惯,让孩子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不然就会与父母产生隔阂隐瞒内心世界。

3、上四年纪后他认为自己长大了,很多事要自己做主说了算,所以在班级就有一帮小哥们。

4、他还觉得四年级后生活中不单纯是学习,也要交朋友也要学会自己就应掌握的一些技能。

五、具体措施:

1、我发现了这名学生的心理变化,首先与班主任进行了沟通,班主任也有同感,发现了他的思想变化,认为要引起重视。

2、与家长沟通,了解状况指出要改变孩子的教育方法,对孩子的所有事情进行包办就是一种溺爱。该大胆放手时就就应相信他,给他锻炼的机会,指导他掌握各种技能,对孩子要求过严,更会产生相反的效果。他有什么事,有什么心理话都不敢和家长说,有时还可能使孩子撒谎来欺骗家长。

3、鼓励孩子大胆去尝试自己想做的事,培养自立潜力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告诉他思考问题要多从正面去想不要总有怨言。

4、要学会感激,利用各种节假日为姑母做事,让父母意识到自。

己长大了,能做事了,这样父母也就会给你一些自由的空间。

5、改善同学关系,把在小帮派里发挥的作用引导为班级群众作贡献上来,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出他的用心性。

六、初步结果:

透过一学期的努力工作,该生改变了对待家人的态度,也改变了自己的心态,个性是在看待事物时他的思维方式改变了,怨言少了,行为上有了很大改变,他明白了要学会感激,要学会关心他人,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关爱阿!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三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45岁,个体老板。

案例介绍:求助者儿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十多年来她把大部分的时间和金钱都用在了为儿子看病上,她认为儿子患病的由于自己年轻无知,怀孕期间吃 药造成的,为此一直自责,异常痛苦。又一次儿子生病,半夜到急诊室就诊,当时医护人员正在抢救一位心脏病病人,忙不过来。求助者当时又急又累,突然觉得透 不过气来,胸闷、心慌,非常难受,觉得自己也得了心脏病。因此非常紧张、害怕,浑身颤抖,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当即晕倒在急症室,经诊治后症状缓解。后来 又有类似症状发生,住院检查,未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此后经常发作,每周大约3~4次,时间持续数十分钟。发作时间无特定时间地点场合,也无明显发作征 兆,可自行缓解。多次到医院就诊,服用过镇静类药物,但仍有发作。发作时头脑清醒,不发作时,生活、工作大致正常。目前求助者不敢一个人外出、一个人独 处,怕自己突然心脏病发死了。知道自己不一定患心脏病,但没法控制。情绪低落,曾对家人表示这样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死了。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身体健康,性格比较内向,对自己要求严格,做事认真。对孩子照顾的无微不至,把孩子看成自己的`生命。

多选:1、该求助者的情绪症状包括( )

(a)焦虑

(b)恐惧

(c)强迫

(d)抑郁

多选:2、该求助者的躯体症状包括( )

(a)浑身颤抖

(b)恐惧、紧张

(c)头痛失眠

(d)胸闷、心慌

多选:3、收集该求助者的资料时,重点应放在( )

(a)躯体感觉和体检报告

(b)情感表现和自控能力

(c)生活方式和经济状况

(d)家庭情况和婚姻状况

多选:4、对该求助者做初步诊断的依据包括( )

(a)治疗经历

(b)情绪体验

(c)服药剂量

(d)躯体症状

单选:5、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是( )

(a)恐怖性神经症

(b)惊恐发作

(c)急性应激障碍

(d)癔症发作

多选:6、对该求助者的鉴别诊断需要考虑( )

(a)癔症发作

(b)疑病性神经症

(c)躯体障碍

(d)恐怖性神经症

多选:7、对该求助者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包括( )

(a)epq

(b)scl—90

(c)sas

(d)bprs

多选:8、“这样活着真是受罪,还不如死了”,提示该求助者( )

(a)有自杀意向

(b)内心痛苦

(c)有夸大妄想

(d)严重焦虑

单选:9、对该求助者还需了解的资料是( )

(a)病程长短

(b)躯体症状

(c)认知特点

(d)个性特征

单选:10、对该求助者可使用系统脱敏法降低焦虑,其基本方法是( )

(a)提高控制力

(b)用放松对抗焦虑

(c)增加意志力

(d)借认知改变行为

单选:11、使用系统脱敏法,理想的焦虑等级级差应该是( )

(a)逐渐变小

(b)均匀的

(c)逐渐变大

(d)随即的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四

案例:。

基本状况:心心,女,11岁,小学四年级学生,。

家庭状况:

1、家庭条件十分好,物质方面的需要都能得到满足。

2、母亲对孩子的关心和教育比较多,但方法存在问题,对待孩子的态度比较粗暴,说服引导少,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

3、父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母亲管教的时候,父亲总是护着。

4、父亲节约意识比较强,在这方应对孩子的影响比较多。个性特征:

1、极端厌学。上课什么也不学,玩东西,啃手指,左右乱转,要么去招惹别人,要么只管自己做小动作。

2、学习成绩差。除了英语以外,其他学科全部不及格,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3、不愿完成作业。只写英语作业,其他学科作业全不完成,数学是不会,语文不愿写。

4、没有朋友,同学们都不愿跟她玩,谁也不愿跟她坐同桌。

5、严重缺乏自信。和她对视,眼神总是飘忽不定,似乎总有什么事情怕你明白,感觉她的心灵被蒙上了阴影,结成了冰,任凭阳光多么强烈,也别想照进来。

6、情绪变化无常。时而个性兴奋,大声尖叫,时而郁郁寡欢,独自一个人呆在角落里。

7、行为懒散,做事拖拉。写字很慢,但比较认真。

8、经常拿同学的东西,如:笔、本子、钱等。如果是在地上捡到的东西,就偷偷地据为己有。

9、经常用偷拿到的钱买很多东西,送给别人,期望有人能喜欢她,跟她玩。

10、英语成绩十分好,每次考试不是满分,也很优秀。

11、对自己的学习用品或其他物品个性珍惜,很少弄丢或损坏,如果丢了她会到处找,找不到会很悲哀。

“偷拿东西”这个根源入手,揭开孩子心头上那层阴暗的面纱。

一、了解背景,分析成因。

经过和心心妈妈及以前教过她的老师交流,了解到一些状况:

1、小学一、二年级时她就经常从校园拿一些小东西回家,如:橡皮、铅笔、粉笔豆。当时父母也对此教育过她,之后就没有太在意。

2、一、二年级时,学习成绩不太好,经常被老师留下补课,学习兴趣不高。

3、三年级时,由于特殊原因心心所在的班级连续换了好几个老师,她的学习成绩更差了,之后干脆伸腿不干了,据说她当时是被“枪毙”了(老师不管了)。我看过她三年级数学书和快乐园,上面全是空白。

4、心心的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不高,功课回家辅导得也少,如果遇到孩子有不会做的地方,家长的态度很粗暴,经常打骂孩子,埋怨孩子笨,让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以至于产生了严重的逆反心理。妈妈让她做什么,她偏不做,让她往东,她偏朝西,对她表示关心的时候,孩子却漠然视之,理解不了家长的良苦用心,家长和孩子之间构成了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

综合她的行为表现,我做出了一些分析:

1、由于学习成绩差,在校园她担心同学们瞧不起她,感到孤立无助,缺乏自信,不敢跟同学们交流,一个朋友也没有。因为心思不用在学习上,就总是琢磨着怎样才能偷拿别人的东西,慢慢愈演愈烈。

2、在家里跟家长不沟通,感到妈妈对她的爱护是剩余的,父亲的溺爱,也是她构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的上的主要原因。

3、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仅没有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增强这种心理的发展。时间一常,对她成长产生更多不良影响。

4、由于做了错事,害怕身边的人明白,担心被拆穿,所以情绪总是很郁闷。当发现没有被发现时,又个性兴奋,滋长了下次犯错误的心理。

当问她为什么要偷拿别人的东西,是妈妈不给你买吗她的回答很让我吃惊:妈妈给我买,但用着别人的东西,我心里个性舒服、开心。问她知不明白这样做不对时,她说:明白,但控制不了自己,望见了就想拿。害怕吗她禁不住哭了:怕,怕极了小小女孩的心里,竟有这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矛盾。

二、共同商讨,摆脱心理困扰。

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努力,帮忙打开孩子的心结。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改善父母与孩子的紧张关系,努力成为孩子的朋友。

这样在家里父母就能协助老师做好课后辅助的工作。心心不良的行为习惯的构成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推荐心心妈妈多跟孩子沟通和交流,如:每一天都争取和孩子聊天,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感受到最关心自己的人还是父母。因为这个孩子比较厌学,刚开始聊的资料尽量不要谈学习,就随便聊,孩子想说什么,就跟她聊什么,等过一段时间,父母跟孩子的关系缓和了,再慢慢往学习上靠,问问这天学的什么,在校园有什么开心的事,老师是否有表扬等。孩子哪怕有点滴进步,家长必须要抓紧时机狠狠的表扬她,让她品尝成功的甜头,增强进步的信心和动力。

2、架起沟通的桥梁,用爱关心,用信任理解,使其恢复自信。最初我们沟通时,心心并不诚实,经常编造一些幼稚的谎言,想欺骗我,蒙混过关。当谎话一次次被拆穿,老师仍然不言放弃时,孩子心头的冰开始融化了。随着时光的推移,我赢得了她的信任,从我经常找她谈话过渡到她会主动跟我交流,有时分享快乐,也有时倾诉苦恼。她开始愿意听取我的推荐,并努力的配合。例如,她问我自己心里个性想改掉以前的坏毛病,但有时就是控制不住自己,该怎样办我告诉她,要想改掉坏习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坚强的毅力,更需要坚持,老师对你很有信心。还教给她一种心理战术,以后再控制不住自己时,就把它当成一次考验,看看你能不能战胜自己,顺利过关,每战胜自己一次,就在心里表扬自己一次。她笑着点头,表示理解。以后我隔三差五就悄悄的问她,怎样样笑容告诉我她成功了。

3、打造机会,增进和同学之间的沟通。

能改”的道理,期望心心以后能有更好的表现。有几个热心的同学提出愿意和她交朋友,帮忙她学习,真是求之不得!相信这些同学必须能以好的行为习惯影响她,让她慢慢走出心灵的阴影地带。

3、咨询心理专家,寻求科学的心理疏导方法,对症下药。

在我和心心妈妈双方共同努力帮忙孩子的同时,我们也担心决定失误或方法不对头,怕适得其反。于是,我们联系了市立医院的心理专家,进行咨询。当我们把孩子的种种表现反映给心理医生后,初步被诊断为“儿童行为障碍”,而且从此刻孩子的各种表现来看,所患的心理疾病比较严重。

透过咨询,我们对这种疾病有了更多地了解,原先心理治疗不是单方面的,虽然出现问题行为的是孩子,但是父母的心理也有需要调适和改变的地方。有些家长带孩子来,认为只要孩子改变就好,不认为自己的教养方式需要调整,通常这种的治疗效果有限,孩子或许治疗期间有些进步,但治疗关系结束后,没几个月就复发的机会很大。最好的方式,是父母和老师用心参与治疗的过程,同时把在医院所学到的行为改变技巧,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家里、校园实行看看,若做起来有问题,下次来医院时,再和治疗师好好的讨论。等到方法学习得差不多了,孩子的状况进步到令人满意时,便可暂时中止治疗关系,或拉长治疗期间。行为障碍的孩子,虽然难以处理,但是耐心地配合治疗,总是有慢慢改善的机会。

有了心理医生的指导,我们对治疗充满了期望。

4、帮忙孩子正确认识自我。

心心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由于成绩差,所以对自己的评价太低,以为所有的人都不喜欢自己,心里产生孤立,缺乏自信。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太低或太高都是很危险的。怎样才能帮忙孩子正确认识自己呢首先对孩子表示信任和喜欢,告诉孩子老师不会因为你的学习成绩差就不喜欢你,老师十分愿意帮忙你。其次,把孩子的优点罗列一下,让孩子看到原先自己不是一无是处。如:英语个性优秀,说明你很聪明,其他学科只要努力学习,必须会赶上其他同学的。第三,生活中和学习上需要什么东西,跟家长讲明,家长必须会满足你,不能再拿别人的东西。

5、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培养学习兴趣,摆脱厌学情绪。学习上严格要求,如:上课时,多提醒她认真听讲,鼓励她大胆回答问题,用眼神肯定她的做法,抓住她英语成绩个性优秀这一点大力表扬等,都有助于学习兴趣的提高。课余时间帮她补课,慢慢的她在学习上尝到了甜头,有了干劲,期中考试之前制定目标时,心心定的目标是:数学60分,这对她来说但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她考了67分,到达并超出了目标,真是令人欣喜!全班同学、老师和家长都为她高兴。她又有了一个新的目标:80分,而且在为到达目标不断努力。

三、初步结果:

2、在配合心理医生治疗的过程中,心心也有几次反复的现象。在孩子又犯错误的时候,我们没有责备孩子,有的只是理解和信任,给孩子不断鼓劲加油,反复周期不断在加长,让孩子对自己更有信心。

三、从此案例中引发的几点思考:

1、心理问题别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用心的态度。

2、以对学生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有很多小孩子望见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悄悄地拿走,在他们的内心的用意是很单纯的,他们没有社会上的道德观的约束,自己想做就做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加以正确的引导,孩子会慢慢认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好的,逐渐改掉不良习惯,但如果我们疏忽大意,就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恶果,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给孩子造成无法弥补的遗憾。

的精神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每一位班主任都就应明确自己是学生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主角,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群众的优势和特点,向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有目标,充满期望,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潜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未来社会的严峻挑战。

3、应对问题,除了倾注爱心,高度负责以外,还要持有一种研究的心态.

我们这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应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真正的专业水平,科学的思维方式。

此刻我们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时,只忙于总结停留于事物表面的肤浅,蜻蜓点水多,理论论证少。案例研究则是“就事论理”。因为它“就事”,从案例出发,所以它不脱离实际,看起来亲切;又因为它要“论理”,它务必从案例中抽出理性的结论,所以它不至成为单纯描述性的文字。谈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结论却往往与教师通常的想法相距甚远,震撼之余,就会有所启发。愿案例研究能构成一种风气,成为老师们的习惯思维。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五

胡东,男,8岁,小学二年级学生。该生学习成绩差,性情怪异,很难与同学相处。

1、卫生习惯差,手脸总是有污秽;。

2、人际关系恶劣,总是欺负周围的同学,总以强者形象出现,无缘无故的,就打同学一巴掌或踢同学一脚,要不就咬人。

3、组织纪律差,上课时有话就说,而且在课堂上一直随意的走来走去,甚至大叫,从没有留心听课、认真思考、举手回答的习惯。

原因分析:

1、该生小时候跟爷爷奶奶生活,在读大班时回到父母身边,对父母缺少依恋。父母平时对他言听计从,千方百计满足他,渐渐形成横蛮任性的性格。(小时候环境生活的影响)。

2、由于父母平时对他的关心比较少,发现问题只会用暴力来解决问题,因此,该生在学校里也经常用同样的方式解决自己的问题。他为了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经常做一些怪怪的行为,这一点也能看出,平日父母对他的爱比较少。(父亲错误的引导方式)。

综合分析与诊断。

该儿童目前要解决的主要有三方面问题:1.攻击性行为;2.人际关系;3.学习适应性。为什么会有这些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攻击性行为:

根据儿童的成长经历,攻击性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经验习得的结果。人的行为都有“趋利避害”的特点,之所以选择某种行为,主要是这种行为能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本案中的“攻击性行为”的最初形式是“被打”,而他打小朋友是角色的转换,但当他打了小朋友后没有任何的“惩罚”出现,就再一次证明了这种行为是可行的。“强者打人”与“弱者挨打”的体验在认知上让他强化了这种打人的行为,让他在认知上强化了这种行为的合理性。

因此,观念中形成了这样的推理:“弱者”受到别的小朋友欺负,“强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武力来保护自己。而且,在“我是强者”的强烈暗示下,往往会对外界发出警示,以表明自己的强者姿态。

当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就现状及年龄阶段,还谈不上“攻击性人格”,只能说有攻击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会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2.人际交往问题:

由于他一直“以暴制暴”,身边没有朋友,越是没有朋友,他越会用一些怪行为,例如上课扭来扭去来吸引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老师对他的批评,他能够认识但从不改正。

3.学习适应性:

现该生学习没有多大的进步,这是发展过程中的适应不良表现。这除了影响行为与人际协调外,还有对学习态度和方法等方面的影响。

目前,该生所面临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如何调整好情绪,给予学习相应的注意力,提高上课效率,并且这也是促进人际关系的重要方面。在行为上给予积极的建议与指导,两者结合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1、询问基本情况。

2、向家长反映该生的在校表现,表明想教育好其儿子的心意。

3、向父母了解孩子的成长过程,尤其是重大事件;。

4、与孩子交谈,探寻孩子的心理矛盾及思想意愿;。

5着重让孩子表达“当时怎么想,想怎么做,感觉如何”,目的一在于让孩子宣泄;二在于让父母学习与演练与孩子的沟通;三可以顺势引导家长如何做更好,做好共同教育工作。

6、让孩子找出班中最受欢迎的学生,让他明白如何与同学相处,做个受同学欢迎的人。

7、指出继续努力的方向:继续自我监督与控制。

8、制定行为目标,加强自我管理能力;。

9、让父母向专业心理咨询师咨询,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问题。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六

常州市心理卫生协会怡源心理导读:去年7月公布了一个针对企业员工的心理调查结果显示,47.37%的员工表示自己偶尔会有嫉妒心,31.58%的员工觉得经常有,只有约21.05%的员工表示从来不会。研究发现,经常有嫉妒心的员工的幸福感要明显低于从来不会有嫉妒心的员工。

可见,嫉妒心理的影响远不止破坏人际关系和降低工作效率那么简单,还会让我们失去从工作本身获得的快乐感和满足感。

专家表示,当员工之间的地位、能力相当时,如果其中一方获得上级的认可、升职、加薪或者学习机会时,可能会引起其他员工的嫉妒;有利益冲突的员工之间也容易出现嫉妒心,毕竟荣誉或者奖励是有限的,给了其他人,可能自己就会失去机会;女性员工比男性员工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女性天生更感性一些,对外部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情感性的,而男性员工产生嫉妒心理的比例则相对较小,而且也会更快恢复。

当职场人产生嫉妒心理时,可能会表现为工作上不配合、人际关系紧张、积极性降低等,而如果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就会严重影响工作质量、人际关系,对个人和组织的发展都非常不利。

心理案例:“羡慕”变“怨恨”昔日好友成敌人。

曾受“嫉妒之心”所累的小孟,一直在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我知道已经回不去了,她曾经是我最要好的职场伙伴”,她说,“起初只是有点羡慕她,没想到后来却愈演愈烈,直接就怨恨了起来。”

年纪相仿、几乎是同时入职的小孟和小黎,由于性格投契很快成为好友。她们在工作时合作愉快,工作之外也如知己般无所不谈。然而改变却由一次奖励开始。

为人处事八面玲珑的小黎因为深谙与上司的相处之道,在去年的年会上获得“最佳员工奖”,逐渐成为部门“红人”。此后,她的举手投足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与同事说话的语气也发生强势起来——当然,这一切也许都是小孟自己的感觉而已。

“不知为何,我觉得她和以前不一样了,仗着自己受宠,说话做事样样带刺,让我难以接受。”她说,“后来终于有一次,我们因为工作上的小分歧,大吵了一架。”

小孟承认当时自己是有点借题发挥,趁机释放心中对小黎的“羡慕嫉妒恨”。结果,两人争吵得不可开交,甚至还当着部门同事的面,把对方生活中的“小秘密”都抖了出来。结果可想而知,曾经惺惺相惜的两个好友从此交恶。

谁没体验过嫉妒?在嫉妒的背后所隐藏着的,除了难以启齿的沮丧与愤怒,还有什么呢?专家表示,有研究发现,嫉妒心理的产生与心理落差密切相关,而究其原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包括组织公平感,即分配公平。在分配中,当现实与理想存在较大差距时,必然造成攀比,内心会产生严重的不平衡体验以及对他人的反感,造成人际关系紧张。另外,与领导公平也有密切关系。分配公平是基础,领导公平是推动力,领导的鼓励和支持给予员工以希望,反之,就会导致恶性竞争,嫉妒心理更会不断蔓延。

此外,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本原因还与个人性格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自尊者的嫉妒心往往会更强,高自尊者的嫉妒心一般较弱。

自卑者:自卑的人往往会自我感觉与他人有差距,也一直未能顺利发挥潜能。一旦在他看来和他水平旗鼓相当的同事成功了,就容易心生嫉妒。

性格偏焦虑者:这部分人不仅会对未来的事情表现得过分担忧,对切身的利益有时候也会过分关注,极易产生嫉妒。

自我意识较弱者:由于对自我缺乏足够了解,对本身的优势和不足认识较浅,也很容易产生盲目的嫉妒心理。

对周围环境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者:当与同事没有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关系时,在利益面前也很容易产生嫉妒心理。

敢于直面嫉妒心理,提升自尊感。

克服嫉妒心理,关键是要对嫉妒心理有一种正确的态度,敢于直面嫉妒。嫉妒是不可避免的,这可能是人类的一个弱点,我们对此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样有助于我们保持冷静的头脑,并通过努力来不断提升自我能力。

在具体做法上,首先,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人际信任水平和自尊水平,在生活中多运用积极的应对方式,充分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功能,及时疏导或者降低这种消极情绪,这样可以让我们生活得更加轻松、快乐。

其次,可以求助于心理咨询。多参与一些心理调适的讲座或者进行心理咨询,也有助于帮我们认清嫉妒的原因,寻找消除嫉妒的方法,从而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提高自我能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和谐上。

把嫉妒变为羡慕,用宽阔胸怀接纳他人。

羡慕和嫉妒是两种非常相似但又截然不同的复杂情感。它们都包括失望、悲伤、羞愧等多种成分。但羡慕往往指向更正向的情感以及更多的愉快体验,并希望自己也早日获得同样的成果,是成长和竞争的一种重要动力。而当羡慕一旦发展出攻击性,就会演变为嫉妒,最终可能会伤人伤己。

如果有了嫉妒心理,我们可以尝试是否能将嫉妒的程度“降低”一些,转用羡慕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宽阔的.胸怀和谦虚的态度来接纳自己和他人。嫉妒对他人也许没什么影响,但对自己身心的损害可能无法估量。

一、对求助者目前(身心和社会功能状态)进行整理。

1、精神状态。

a.感知觉、注意品质、记忆、思维状态。

b.情绪、情感表现。

c.意志行为(自控能力、言行一致性等)。

d.人格完整性、相对稳定性。

2、身体状态。

a.有无躯体异常感觉。

b.求助者近期体检报告。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

a.工作动机与考勤状态。

b.社会交往状况(接触是否良好)。

二、该求助者的主要症状(或临床表现)是什么?

从所给出的文字中找出症状,包括心理症状(如焦虑,恐惧),以及躯体异常状态(如睡眠障碍,食欲下降),社会功能方面(如与不敢和人说话,与同事关系较差)。

三、对该求助者的诊断及依据是什么?

1、一般诊断。

判断出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还是精神病。

(三级考试倾向于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心理问题。二级考试倾向于神经症和精神病。)。

2、诊断依据(诊断鉴别):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判断有无精神病。

(2)对照症状学标准。从严重程度标准、病程时间、有无泛化等方面,判断是否是严重心理问题和神经症。(不用鉴别一般心理)。

注:二级需要进一步(1)通过症状确定为何种神经症,与抑郁症、焦虑症、恐惧性神经症等做鉴别(精神病(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神经症(恐怖症、焦虑症、强迫症、神经衰弱))。(2)根据心理测验结果进行支持。

四、该求助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1、生物原因。是否有躯体损伤以及疾病。

2、社会原因。存在负性生活事件,如工作,婚姻,恋爱等(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原因。从认知、个性特征、行为模式等。

五、诊断程序(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

1、是否经历过较强烈的现实性刺激。

2、内心冲突是否有道德性质或现实意义、是否有求治的愿望。

3、心理、生理、社会功能是否受到影响。

4、是否有器质性的病变为基础。

5、与精神病、神经症相鉴别。

六、可选用的心理测验及理由。

1、可选用mmpi测验,探询病理人格特征和做精神病鉴别诊断。

2、可选用scl-90测验,了解其对自身症状的评估及程度。

3、可选用sas测验,评估焦虑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4、可选用sds测验,评估抑郁方面的状态及程度。

(或可选用epq测验,了解人格特征。16pf主要用于人材先拨)。

七、依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选择恰当的心理测验。

1、选择测评量表,应有指向性。

2、为了确定非情景性症状的性质,应选用人格问卷,以便探索症状的人格因素。

3、为寻找早期原因,选择进行病因性探索的量表。(scl-90)。

八、咨询双方的责任、权利与义务主要包括。

1、求助者的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2、求助者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执业资格;(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3、求助者的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4、咨询师的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2)帮助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5、咨询师的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求助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求助者;(3)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有权利提出转介或中止咨询。

6、咨询师的义务:(1)向求助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执业资格等相关证件;(2)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4)尊重求助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之求助者。

九、咨询师应如何转介?

1、咨询师如发现自己与该求助者不匹配时,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明智地转介。

2、首先征求该求助者的意见,向其说明转介的理由。

3、向该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长处。

4、向新咨询师介绍该求助者的情况。

5、一般不干预新咨询师的活动。

6、不能在该求助者面前对新咨询师的方法、为人等进行评论,更不能指责。

十、与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

1、态度要保持中立。

2、避免提问失误。

3、在摄入性的谈话中,除了引导性和提问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的题外话。

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转移求助者的谈话内容。

5、在摄入性的谈话后,不能给出绝对性的结论。

6、结束语在诚恳、客气。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七

高某,男,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五官端正,样貌长得很可爱,性格外向,对人有礼貌,与同学相处好,热心帮忙他人,口头表达潜力强,头脑聪明,理解潜力强,但是做事有冷热病,开始热情,但总做不到底,好动,思想容易开小差,自我控制力差,写字马虎,动作拖拉,爱好看电视,足球和动画片。

该男生学习、思想容易开小差,做事缺乏恒心,依靠思想比较重,该生是个独生子,父母对他的期望值很高,父亲是个公务员,母亲是个教师,外婆退休在家帮做家务,爷爷、奶奶、姑姑等大人们对他很宠爱,要求很高,除了上学学习外,晚上、周末在家还把他关在房里做作业、看书,要不然就去参加社会上办的各种学习班学习,因为在孩子一天的生活中学习时间占了多数,而且父母工作又忙,往往很多时候让他一个人独自关门学习,事后检查,当读到二年级时,就发现孩子学习不专心,做作业磨磨蹭蹭,效果差,最大特点是注意力很不容易集中,边做作业边东张西望。窗外,或什么地方稍有些声音或动静,他就会感兴趣。别人说话,他爱插嘴,学习总是丢三拖四的,成绩不大好,作业书写马虎。

辅导方法。

1、引导将注意力集中在任何活动中最重要的事情上,经常有意地给他创设情景,在该生每一天放学晚上回到家,利用还未吃晚饭前的时间,针对他爱看6∶30分动画片的表现,让他先学习10分钟课本知识,读书、写作业、复习、预习等都可,完成了就能够看电视,或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过了一段时间,又逐步把学习时间延长至15分钟、20分钟,再给他做自己喜欢的事,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慢慢地养成了。

2、引导注意力的持续,由始至终,利用个人的意志和力量控制注意力,不断地强化自己要做的事。比如听课,要总是用“这堂课资料很重要,要注意听”或“这次回答问题我必须要十分出色,声音响亮”,并用心主动多发言,多争取回答好老师的问题,控制并激发自己,这样成功的期望是最大的。

3、引导排除失败心理,人活动时,往往总是要担心输赢,其实不要担心后果,只是一心一意地把要做的事进行到底,出乎意料的是当一个人到达这种境界时,往往效果最佳。这就是说,要引导该生相信自己,不要怀疑自我的潜力,自我怀疑几乎总是把怀疑转成现实,如考试时,老怕出错,结果还是出错,只有制止一味自我怀疑,担心和乱发言,排除缺乏自信的心理,相信自我潜能的巨大,便会提高一切活动质量,集中注意力。

4、进行抗干扰的锻炼。在自我控制力和集中注意力到达必须好转程度时,要到达不断巩固与提高的目的,有意设计一些干扰对他进行测试。如在他学习时放些音乐、电视、谈话、玩耍等。

辅导效果。

透过辅导,高某的自我控制有了明显增强,注意力也比较集中了,学习节奏加快了,也掌握了必须的自学方法,作业书写认真,个性是抗干扰潜力,已初步构成,学习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加上他原先口语表达潜力较强的特点,在参加全区健康教育课堂教学竞赛中,他三次回答问题时精彩言语受到听课者的赞扬。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八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56岁,本科学历,退休公务员。

案例介绍:求助者曾在郊区某单位任科长,半年前退休后在丈夫的坚持下回到市内照顾公婆,求助者内心极其不情愿。几个星期共同生活下来,求助者感到婆婆过于强势,家里什么事情都要做主,自己简直就是受气的小媳妇,因此对婆婆颇有微词,与婆婆的关系不和。求助者提出回郊区自己的家,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求助者自己单独回去生活了一段时间,感到非常寂寞,只能回来。但想到婆婆的所作所为,很生气。一直想同丈夫回郊区自己的家,但因无法说动丈夫而苦恼。半年多来经常头疼、失眠、心前区明显不适,食欲也明显下降。曾到多家医院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虽然与自己母亲在同一城市,也很少回去看望,但面对母亲的体弱多病,觉得有些内心不安,也不愿意与亲戚们来往,找各种理由不参加同学、朋友间的聚会。丈夫说她更年期,耍脾气。为解决内心苦恼主动前来咨询。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好强,在单位任领导职务多年,颇有成绩,人际关系良好。平常身体健康,目前情绪较为低落。"。

1[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病程的判定是()。

(a)数周。

(b)半年。

(c)一年。

(d)无法确定。

    2[单选题]该求助者遇到的负性生活事件是()。

(a)婆婆强势。

(b)出现躯体症状。

(c)自己退休。

(d)无法参加聚会。

3[多选题]能反映求助者社会功能变化的内容包括()。

(a)不参加聚会。

(b)出现失眠等症状。

(c)不看望母亲。

(d)与公婆共同生活。

4[单选题]为明确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对该求助者最需要核实的资料是()。

(a)婆婆强势。

(b)目前情绪较低落。

(c)争强好胜。

(d)鉴别更年期症状。

5[单选题]对该求助者,最需详细收集了解的资料是()。

(a)更年期躯体症状。

(b)如何解决婆媳矛盾。

(c)目前的情绪症状。

(d)与婆婆的互动模式。

6[单选题]在该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中,最主要的可能是()。

(a)婆婆强势。

(b)躯体症状的困扰。

(c)个性好强。

(d)更年期情绪反应。

7[单选题]根据案例介绍,该求助者最主要的冲突体现在()。

(a)现在与丈夫离不离婚。

(b)是否再找工作。

(c)在郊区市内哪里生活。

(d)是否住院治疗。

8[单选题]对该求助者的初步诊断可能是()。

(a)一般心理问题。

(b)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c)严重心理问题。

(d)精神病性问题。

9[多选题]较适合该求助者的近期心理咨询目标包括()。

(a)改变对于婆婆的看法。

(b)减轻苦恼气氛情绪。

(c)改变与婆婆交往模式。

(d)构建良好个性特征。

10[多选题]咨询中咨询师帮助求助者进行放松训练,以下正确的包括()。

(a)训练方法简便易行。

(b)放松引导语有五种。

(c)训练的关键是放松。

(d)每日训练。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十九

某女,18岁、智力正常。高三学生,今年毕业,被保送到大学。近半年来经常为一些事情无端担心焦虑,前来咨询。

(咨询片段)。

咨询师:你出什么事了,说吧。

求助者:我被保送上了大学,剐的同学都很羡慕我,爸爸、妈妈也觉得我可以轻松轻松了。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反而就是轻松不下来、更开心不起来。

咨询师:本来应该是轻松和开心的事情,你却开心不起来。

求助者:是啊,我老是有一些莫名其妙的想法,坐立不安的,担心会发生很多可怕的事情,担心我家人是否身体健康、怕有灾难降临、不知道自己将来会怎么样,而且看到一些特别的字眼或图片就特别担心。(停顿一会儿)。

咨询师:是什么样的字眼、图片呢。

求助者:嗯……比方说“地震”啊、“死”啊什么的。

咨询师:你能够具体说说是怎么回事幺?

求助者:这种担心已经半年多了,每次我都尽力避开这些文字啊,图片啊,镜头啊。又不敢跟父母亲讲、怕他们不理解,骂我、后来跟一个好友讲了,好友说:“这有什么好怕的、勇敢点。”可我还是担心和害怕。

咨询师:你尽量避开相关的东西、但还是很担心害怕,原来挺爱看书的,现在也没什么心情学习了。

求助者:嗯,每次想到都觉得很难受,好像血液一下子全往头上涌似的,胃也难受极了。除了这个以外,我每天还老是睡不好觉,躺在床上就会胡思乱想,有时候想:“我是谁?我为什么活着?人为什么要活着?”照看镜子的时候,我又想;“是的,我占据了这个肉体。”跟别人说话,我也会怀疑说话的是不是我。

咨询师:你感到很难受,睡不好觉,可还是总会想。

求助者:我现在情绪总是很差,提不起精神,觉得生活很无聊,常常有无名的压抑和痛苦,甚至有时会突然想到死。我现在很怕一个人呆着,怕自己会控制不住做出什幺。

求助者:我一直都对自己要求很严,不允许自己犯一点点小错或表现出软弱。从小我一直希望自己活得更有意义一些,我尽量把每分钟都过得很好,很充实!我对自己要求很多,害怕浪费生命。

咨询师:那么你一直都做到了幺?

求助者:几乎是的,我的成绩一直很好,班级工作也很出色。不过……(停顿一会儿),高2那年我得了心肌炎,住了很长时间医院。那段时间我过得很不好。

咨询师:嗯,过得不好,嗯……讲下去。

求助者:我住院期问曾经资助过一个惠绝症的男弦,通过和他的接触我知道他的家庭太缺乏爱,父母根本就不像报道里所说的那样关心他,我渐渐知道他的心里很苦,就常去陪他让他开心,……他说我的出现让他第一次觉得有人真正地关心他……可是他病得太严重了,一直到最后都没有好。(哭泣)。

咨询师:对他的离开你感到非常的伤心和无助。

scl一90测验结果。

总分:127。

总均分:144。

阳性项目数:48。

恐怖:1.08偏执:2.2躯体化:0.11精神病性:1.76。

强迫症状:3.2人际关系敏感:.067抑郁:1.71。

焦虑:0.67敌对:0.8。

在以后咨询中,咨询师在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和问题后,为求助者建立焦虑等级量表,把她对于死亡的焦虑分为7级,配合放松训练和家庭作业,得到较好的效果。

1单选:心理咨询师说:“你出什么事了,说吧”这种提问方式属于(b)。

a、开门见山。

b、直接逼问。

c、间接询问。

d、表达直率。

2多选:在上述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了(abc)。

a、内容反应。

b、具体胜技术。

c、情感反应。

d、概述技术。

3单选:情感反应技术的最有效的方式是针对求助者(a)的情感。

a、现在。

b、过去。

c、将来。

d、受到心理刺激当时。

4多选:在倾听过程中初学者容易犯的错误有(abcd)。

a、急于下结论。

b、轻视求助者的问题。

c、干扰或转移求助者的话题。

d、做出道德或正确性评价。

5单选:关于求助者的自知力判断正确的是(a)。

a、比较完整。

b、不完整。

c、完全丧失。

d、无法判断。

6单选:求助者自找陈述的主要症状是(b)。

a、失眠。

b、焦虑。

c、强迫。

d、压抑。

7单选:求助者自我陈述的躯体化症状有(a)。

a、胃部不适。

b、担心焦虑。

c、睡不好觉。

d、无聊压抑。

8单选:求助者出现沉默最可能的原因是(b)。

a、思考。

b、阻抗。

c、走神。

d、健忘。

9单选:本案例中,阻抗的原因可能是(a)。

a、求助者的痛苦体验。

b、求助者的行为失调。

c、求助者对抗心理咨询师。

d、求助者无求治动机。

10单选:求助者的病程大约是(b)。

a、2年。

心理咨询案例分析(汇总20篇)篇二十

一般资料:求助者,女性,25岁,医院护士。

案例介绍:求助者工作认真,几年来从未出过差错。一年前其同事在工作中出了差错,受到了处分,求助者因此受到触动,工作更加认真仔细。给病人服药、打针、输液都要反复核对姓名、药名、剂量等。后来逐渐加重,一个病人就要反复检查十多遍,严重时多达几十次,延长了工作时间,耽误了病人的治疗,为此受到病人的指责和护士长的批评。自己也知道检查这么多遍肯定不会出问题了,但就是不放心,还要检查,无法摆脱。求助者为此非常痛恨自己,焦虑不安,烦躁,白天没精神,晚上睡不着,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和生活。内心十分痛苦,迫切要求治疗。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到的情况:求助者衣着整洁,仪态端庄,性格内向。母亲是大学教授,做事很严谨,给了她很传统的教育,要求她做一个好孩子,使其养成了自我要求严格、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最好的习惯。

多选:1、该求助者的症状主要有()。

(a)恐怖。

(b)焦虑。

(c)抑郁。

(d)强迫。

单选:2、该求助者的生理症状是()。

(a)心慌。

(b)失眠。

(c)胸闷。

(d)头痛。

单选:3、该求助者的行为症状主要是反复()。

(a)洗手。

(b)检查。

(c)询问。

(d)计数。

多选:4、对该求助者的心理诊断可以排除的是()。

(a)抑郁性精神症。

(b)强迫性精神症。

(c)恐怖性精神症。

(d)焦虑性精神症。

单选:5、在本案例中,造成救助者痛苦的最根本原因是()。

(a)反复检查耽误时间。

(b)检查还是不检查的内心冲突。

(c)焦虑不安和烦躁的情绪。

(d)做事追求完美的个性特征。

多选:6、在本案例中,求助者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是()。

(a)自我要求严格。

(b)同事出错。

(c)迫切要求治疗。

(d)青年女性。

多选:7、对于该求助者,可以使用的治疗方法有()。

(a)厌恶疗法。

(b)系统脱敏法。

(c)认知疗法。

(d)阳性强化法。

多选:8、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对求助者的态度应该是()。

(a)接纳。

(b)热情。

(c)真诚。

(d)平等。

单选:9、针对本案例中的心理咨询可划分为()阶段。

(a)诊断—咨询—评估。

(b)初诊—诊断—制定目标—咨询。

(c)诊断—咨询—巩固。

(d)诊断—制定方案—咨询—评估。

多选:10、在本案例中,影响咨询关系的因素是()。

(a)求助者的动机。

(b)咨询师的理念。

(c)求助者的行为。

(d)咨询师的态度。

单选:11、在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方面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的基础是()。

(a)咨询态度。

(b)咨询理论。

(c)咨询方法。

(d)咨询技能。

相关范文推荐

    政府工作人员建设心得体会(模板21篇)

    写工作心得体会可以激发我们对工作的热情和动力,保持持续进步的态度和心态。小编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工作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启发。作为一名高中生,在

    三年级水果范文(19篇)

    范文范本是我们学习写作的重要参考资料,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小编挑选了一些写得十分出色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品味和学习。大家好,我叫周冠呈,今天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

    年终工作总结及展望范文(17篇)

    月工作总结要注重事实和数据,而不仅仅是主观的感受和评价。看看他人的月工作总结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清自己的思路和结构。以下是一些范文供你参考。尊敬的公司领导、

    初一学会忍耐(优秀21篇)

    一篇优秀作文需要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格和个性化的思考角度。推荐给大家一些优秀作文的范例,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如果你是对的,你没必要解释,如果你是错的,你

    初一写寒假里的一件事(专业20篇)

    优秀作文的内容要真实、丰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出生活中的精彩瞬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这些优秀作文从不同主题和角

    幼儿教师小班个人工作计划(专业19篇)

    教师工作计划需要综合考虑教学任务、评估方式、自我提升等各方面因素。经过整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教师工作计划案例,供大家参考借鉴。本班幼儿共有31人,其中

    会计人员个人半年工作总结(精选18篇)

    在月工作总结中,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成果和不足进行评估。以下是一些月工作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帮助。今年以来,我们财务审计科在上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

    那一次我真悔恨范文(20篇)

    优秀作文能够展现学生的思维深度和表达能力,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的机会。通过分析优秀作文范文中的亮点和特点,我们可以借鉴到很多写作技巧和方法。人生不总是那么完美。在人

    农信社新年工作计划(汇总19篇)

    新年是一个庆祝团结和友谊的时刻,让我们与身边的人共同庆祝这个特殊的日子。范文中的新年总结充满睿智和感悟,相信会给予我们启发和思考的方向。在xx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

    学法的感悟与心得体会(热门13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可以适当引用相关的理论或引用他人的经验,来加强自己的观点和论述。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学习是一种不断前进的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