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

时间:2023-12-11 作者:QJ墨客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六年级教案范文,供大家学习和借鉴。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一

课本第65页内容和练习十六的第4-7题。

1、使学生学会“和倍”、“差倍”问题变形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用方程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分析题中出现的两种数量关系。

会用x表示两种数量并列出方程。

1、口答:(用含有x的式子表示)。

果园里有苹果树x棵,梨树的棵数是苹果树的,

(1)梨树有多少棵?(x)。

(2)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x+x)。

(3)苹果树比梨树多多少棵?(x-x)。

(一)学习例3、

问:“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还可以怎样说?

(1)说说它与复习2有什么异同?

(2)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3)“黑兔的只数是白兔的”你怎样理解?

(4)把题目中所存在的数量关系找出来。

(5)应该怎样解答,请你完成。

(6)订正:说说的解题思路是怎样的。

(7)想一想,怎样检验做得对不对?

(二)变式练习。

将例3的第一个条件变为“白兔比黑兔多16只”。

(1)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2)应该如何解答?讨论、交流。

(1)课本第65页“做一做”题目。

1、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样的应用题?

2、这样的应用题解思路和方法是怎样的?

五、堂上练习:

六、作业。

练习十六第4、5、6题。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二

知识与技能:经历运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进行图案设计的过程,能运用图形变换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过程与方法:通过设计图案,进一步体会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在设计图案中的作用,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欣赏和设计美丽的图案,感受图形世界的神奇。

有条理地表述一个简单图形平移、旋转或作轴对称图形的过程。

灵活运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方格纸板、花瓣卡片、彩笔、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师出示太极图、紫荆花设计图案。

师:你觉得这些图案漂亮吗?

生:非常漂亮。

师:那你们知道这些图案是怎么设计出来的吗?

生:不知道。

生:我们学过的图形变化的方法有平移、旋转和轴对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方法设计图案,有没有信心挑战一下?

生:有!

师出示方格纸板和一个花瓣a卡片。

师:我这里有这些材料,你用什么方法能得到一整个花瓣?

生小组内讨论,自己动手摆一摆,汇报反馈。

生1:我在花瓣的右边画一条对称轴,做它的轴对称图形b,然后在它们的下面在作一条对称轴,作ab的轴对称图形cd。就得到花瓣的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他说的好不好?好的话掌声鼓励。(生鼓掌)还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

生2:我是这样做的:以点o为中心,绕点o顺时针旋转90度,这样旋转三次就可以得到花瓣图案了。(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的想发很巧妙啊,谁还有奇思妙想?

生3:我可以先在花瓣下面作一个对称轴,作花瓣的轴对称图形,然后整体旋转180度。(生边讲解边在纸板上演示)。

师:你真棒!同学们的想法很奇妙,下面用你聪明的小脑瓜看看怎么用这个图案得到下一个图案呢?(出示教材第37页图2)。

小组内讨论交流,汇报反馈。

生1:我把图a向右平移3格,在把图b向左平移三格,然后cd按同样的方法平移就可以得到了。

生2:我把两个花瓣分为一组,一共有两组,把他们分别左右平移两下就可以完成了。

师:哇,你的想法真是太好了。

生3:我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分为上下两部分,然后上下平移也成啊。

生4:我可以在方格中画一个圆,然后在一方格的四个角为圆心,以正方形边长的一半为半径分别话四个半圆就行了。

师:你的想法非常独到,可以脱离基本图形作图了。

下面我还有个题目想让你帮帮忙呢。

1、“练一练”第一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移动的呢?

生展示自己的想法。

2、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一题。

生独立答题,展示交流。

3、完成“伴你成长”图案设计第二题。

生独立完成,并演示给大家看。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我看到了很多美丽的图案,我觉得数学很神奇。

生:我学会了用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方法设计图案。

用我们学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一幅图案,下节课拿到课堂上来展示展示。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三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2、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3、进一步学习制作复试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合作能力。

从统计表里收集信息,并能用这些信息分析问题。

如何根据信息绘制统计图

一.基础练习,全班交流

1、练功房。

基础练习,了解统计图的种类。分辨什么数据用什么统计图描述更清楚更直观。

2、智慧树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分析图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3)第3题,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3、实践大本营

提高练习。

让学生选择一题来绘制统计图:

(1)绘制统计图需要哪些数据?

(2)绘制统计图你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二、变式练习题

课件出示练习题。

学生看题,先集体分析题目,一起探讨数学问题。

1、这是什么统计图?

2、你能解决这些问题吗?

3、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4、你还有什么疑问?

小结:

通过这次练习,你有什么收获?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结复式统计图的理解与掌握

通过自主交流与探索,让学生自主选择。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四

生: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刻苦锻炼,振兴四小。

2、情境质疑。

情境1。

彬:作业写完了,干什么呢?对了约张洞名去跑步吧(嘟…..嘟…..0。

铭:喂,找谁啊?

彬:张洞铭,今天有空吗?我们一起去跑步。

铭:哦,今天不行,我有事,明天行吗?

彬:好吧,明天6:00在明珠花园见,不见不散。

铭:好的。明天见。

师质疑:他们俩个能按时见面吗?从他们的对话中你知道了什么?(板书:6:00)。

生:a不能,因为没说是上午还是下午。

师·:我们一起看看接下来到底发生了什么?

情境2。

(门铃响叮-----咚)。

彬:谁啊,一大早就来敲门?

铭:我是张洞铭,你怎么还在家?

彬:怎么了?

铭:你不是说6:00在明珠花园见面去跑步吗?我等了你两个小时了。

彬:嗨,我是说下午6:00。

铭:啊??

彬:真笨。

师:为什么张彬和张洞铭没按时见面?

生a:他们没说是上午6点还是下午6点。(师板书:上午6时、下午6时)。

师:如果是你约同学你会怎么说?张彬你准备是什么时候的6时跑步呢?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生:有两个6时,分不清了.....

3、图片引入。

师:老师再给大家看一组图片(幻灯),看看是几点小朋友在干什么呢?

生:9点。

师:怎么有两个9点呢?它们是同一时刻吗?(板书:上午9时,下午9时)。

师:看来一天不仅有两个6:00还有两个9:00呢。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五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

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

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

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

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

3、课件演示。

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

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六

2、完成后校对反馈,并且说出口算的算法。

二、没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出示例题图,观察图中的数学信息,并结合问题1进行详细解读;。

2、如何解决第一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在学生引导下列式;。

3、计算,得到答案(鼓励口算并且说一下口算过程:“36÷3,先算3÷3=1,再算6÷3=2,是12”)。

4、如何验证计算的正确?讲述:一般而言在遇到除法验算的时候我们一般用乘法验算。谁会验算?12×3=36,并且理解一下,每一个数字在乘法中的意义,这道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5、出示一道题目64÷2并要求验算,上随堂本。注意横式上改写什么,在反馈的时候重点查。

6、在做完这两道题目之后,从乘法、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入手,引出验算的第一种情形:商×除数=被除数。(引导学生,教师不说出)。

7、快速口算55÷5并且验算,学生说。

8、完成第三题第(2)小题的口算,并且说说为什么能算的这么快。

三、有余数的除法验算的问题。

1、接着出示问题,65元可以买多少块冰欺凌,还剩多少元?

2、学生列出算式,得到答案,这回要求学生自己检查横式,看看有没有错误。

3、你会验算吗?分两步进行,先从意义出发,理解21×3=63(元)表示的意义是买冰欺凌花去的钱,再加上剩下的2元才是一共得钱;再用竖式表示理解: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4、运用已经学习过的知识进行甄别,完成第一题的题目,回答问题的模式:“96是第二行的积,32是第一行的商,第二行和第一行可以用来互相验算”

5、你能根据我的算式再说出一组像这样的式子吗?

58÷5=11……3。

四、独立完成除法的验算。

1、完成第二题的剩下一题,并且请学生板演;。

2、关注竖式中验算的部分,并且说清楚所用的原理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五、全课总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要重点训练学生说)。

2、课堂作业:补充p2。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七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小红和大家一样,也是一个非常爱读书的孩子,星期天她和妈妈一起来到书店买书,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一套书12本,每本24元。)。

师: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一个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想法出发,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预设生:一共花多少元?

师:这也是小红正在思考的问题。(课件出示)你们能解决吗?怎样列算式?

学生列算式,师板书24×12。

师:这是一道几位数乘几位数的算式?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那像24×12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揭示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

设计意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理解算理,探究算法。

1、在估算的基础上口算出实际得数。

师:大约一共花了多少钱呢?你能估算一下吗?

(1)预设3种估算方法,口算出得数。

生1:把12估成10,24×10=240。

请学生思考,这个240是估大了还是小了?(小了)为什么?

学生说想法,课件演示帮助理解。

24×2=48240+48=288。

生2:把24看成20,20×12=240。

师:也是240元,这次,又少计算了哪一部分呢?

学生口算4×12=48,240+48=288。

生3:把24看成20,把12看成10,20×10=200。

课件演示20×10=200这部分,计算一共花了多少钱?还要计算哪一部分?

(2)回顾口算过程,为笔算作好铺垫。

请学生回想一下口算的过程,是怎样算出一共要付288元钱的,以这种口算方法为例,(24×10=240,24×2=48,240+48=288)请同位互相说一说。

学生交流。

把没学过的知识转变成以前学习过的知识,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转化。

2、笔算。

请学生结合着口算的过程,试着用竖式的形式来计算24×12=?

请学生先独立试着算一算,然后小组讨论竖式。

展示学生出现的几种竖式,全班交流、完善:

预设生1:3个竖式。

预设生2:一个竖式,有+号,240后面写0。

预设生3:一个竖式,无+号,240后面无0。

学生讨论优化竖式。(重点讨论“+”和“0”的去存问题。)。

3、梳理过程。

(1)课件演示,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先计算两本书的价格,用个位上的2和24相乘得48。接着计算10本书的价格,用十位上的1和24相乘,得到240。这个24的位置决定了它表示的是24个(十),也就是240,所以后面这个0可以省略不写。最后把它们(加起来),计算的就是12本书的价格了。

设计意图:结合着12本书,学生理解算理。动态的课件演示,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请同位互相说一说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然后请在探究中写错竖式的学生再计算一遍。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内化的一个过程。】。

(2)师生共同板书,梳理算法,加深理解。

现在没有了书,我们再一起把这个笔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学生说教师板书竖式。

(3)比较优化方法。

请学生对比口算过程和笔算过程,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理由。

当我们在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口算的方法,那么在计算这样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时候,用竖式计算更简便一些。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请同学们用竖式的形式计算14×22=43×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题不在多,重点是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四、回顾总结,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如果小红下次买18本书,每本书24元,又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课下动脑筋好好研究研究。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八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直线是()长的,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叫()。

2.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点叫做它的(),这两条射线叫做它的()。

3.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时所成的角叫做(),是()度。

4.107°的角是()角,57°的角是()角。

5.直角三角形中的一个锐角是35°,另一个锐角应是()度。

6.1周角=()平角=()直角。

7.直线、线段和射线中,可以量出长度的.是(),没有端点的是(),只有一个端点的是()。

8.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针走1大格是()度,1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小角是()度,4时整时针和分针所夹的较大角是()度。

9.锐角()90°,钝角()90°而小于(),直角()90°。

二、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同一平面内,a,b,c三点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这三点可以画()条线段。

a.2b.3c.无数。

2.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

a.1b.2c.无数。

3.度量角的大小要用()。

a.三角尺b.直尺c.量角器。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九

一、请你填一填。

1.215×7表示。13×45表示()。

2.38+38+38=()()×()=()()。

3.20千米的25是()千米,12米的47是()米。

4.一袋瓜子的重量是120千克,15袋这样的瓜子重()千克。

5.14时=()分25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6.一瓶饮料310升,淘气喝了23,他喝了()升。

7.苹果个数的45是梨的个数,把()看作单位“1”;若苹果有。

40个,则梨有()个。

8.240米增加它的14后是()米,比20米少15是()米。

9.一堆煤9吨,用去23吨,还剩()吨;一堆煤9吨,用去它的`23,还剩()吨。

10.27×45○2758×109○58213×10○10×213。

二、请你来判断。

1.7米的16和6米的17一样长。()。

2.男生比女生多14,那么女生就比男生少14。()。

3.两个真分数的和一定大于这两个真分数的积。()。

4.一瓶果汁58升,喝了38,还剩28升。()。

5.现在的体重比原来增加了211,是把“原来的体重”看作单位“1”。()。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圆,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2)使学生掌握圆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一个圆里,半径和直径的关系,能在同一个圆里,找出任意的半径和直径并且会自主完成已知半径求直径或已知直径求半径的题目。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能用圆规画出已知半径大小的圆或已知直径大小的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动手操作的活动过程,培养学生作图能力。

(2)通过分组学习,动手操作,主动探索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抽象概括等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能与人合作、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圆的认识,感受到美源于生活,体验圆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折一折、量一量等活动,观察、体会圆的特征,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在同圆或等圆中直径与半径之间的关系。

2、了解、掌握多种画圆的方法,并初步学会用圆规画圆。

3、在活动中,感受圆与其它图形的'区别,沟通它们的联系,获得对数学美的丰富体验,提升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同。

教学重点:探索圆的各部分名称、特征和关系。

教学难点:通过实际的动手操作体会圆的特征。

教学过程:

1、出示幻灯:生活中的圆。

摄影作品,在这些美丽的图片中你们发现了什么图形?生活中你在哪见过圆?

2、揭示课题:圆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它。

板书:圆的认识。

3、同学们喜欢玩套圈的游戏吗?现在就来试试?

我这有一个玩具,要求你只能站在距离它三米远的地方扔圈,你可以站在哪里?

我们用三厘米代表三米,你能在本上标出你所在的位置吗?

2、实投学生成果(由画几个点到多点,直到圆)。

问:站在这几点都可以吗,为什么?只能站在这几点上吗?

出现圆后问,还有地方站吗?

3、课件演示。

师:那么到底可以站在哪?(圆上任意一点)。

圆上这样的点有多少个?

1、屏幕上有一个圆,同学们能利用现有的工具制造一个圆吗?

2、学生画圆,师巡视。

3、汇报不同画圆的方法(先找用圆形工具画的汇报)。

拿线绳画的黑板演示。

圆规画的实投展示。

4、总结圆规画圆方法。

5、学生练习圆规画几个圆。

既然我们可以借助圆形工具来画圆,人们为什么还会发明圆规呢?

6、观察自己所画的圆,除了一条封闭的曲线还有什么?(点儿)。

给它取个名字——圆心(如果学生能说就让学生说)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圆纸片,你们有办法确定这个圆的圆心吗?

学生动手折。

问:除了圆心你们还发现了什么?(折痕)。

你发现的折痕是什么样子的。

师:谁愿意到前面介绍自己的发现?揭示直径半径定义。

你能在圆上画出直径和半径吗?

在自己所画的圆上标出圆心、画出半径和直径。

圆心和半径到底有什么作用呢?画一画就知道了。

1、用圆规在本上画出几个不同的圆,看谁画得漂亮。

2、投影展示。

问:你们画得圆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么决定的?

学生汇报,圆怎么这么听话呢。

师小结:圆心决定圆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圆心呢。

这些圆大小各异,怎么画就能让他有大有小?

小结:圆的半径决定圆的大小(圆规两脚间距离)。

那就结合老师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组共同研究吧。

4、研究提示。

同一个圆内,半径与直径有什么关系?

同一个圆内,半径有多少条?

同一个圆内,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

汇报。

同圆直径是半径的2倍板书d=2r。

问:你怎么知道的?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为什么?(圆上有无数的点、折痕中发现)。

同圆的半径有无数条,那么直径有多少呢?

板书:同圆内半径有无数条。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为什么?(通过测量,通过推理)。

同圆的半径都相等,那么直径都相等吗?

板书:同圆内半径都相等。

所以古人说:圆,一中同长也。

这个一中指什么?同长指什么?

边看幻灯边读这句话。

一中同长的圆在生活中应用很广泛。

4、车轮的外形为什么做成圆的,你能解释吗?

为什么不把车轮做成这些形状的?(出示正多边形图片)。

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边形,有什么变化?

2、想象,正100边形会是什么样子?(接近圆,但不是圆)。

正3072边形呢?(更接近圆,但还不是圆)。

到底多少边的时候就是圆了呢?

4、阴阳太极图。

5、下面我们还将面临3个实际问题的挑战,同学们敢接受挑战吗?

问题1、你能测量出1圆硬币的直径吗?(参考用工具:直尺,一副三角板)。

问题2、你能在地面上画一个半径1米的圆吗?(参考用工具:绳子、粉笔)。

问题3、车轮都做成圆的,车轴装在哪里?为什么?(参考用工具:自行车)。

课下每个同学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来研究。

学完这节课,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吗?圆里面藏着无穷无尽的奥秘,等待着同学们去研究和发现!愿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像圆那样完美!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十一

利用一则消息引起学生对比的知识的研究兴趣,学生对这则消息进行讨论、交流时,不但可以受到思想教育获得情感体验,同时能发现比在生活中的应用,从中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比的意义”教学。

第一步给出班级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两个条件,请学生提出问题并列式,根据学生列的除法算式,明确是男生和女生两个量在比,启发学生思维,除了用以前学的除法知识对两个量进行比较外,还可以用一种新的方法进行比较。然后展开“比的意义”教学活动,说成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比多少。第二步看算式,运用新知识说说。(说明:从学生身边的数量中提取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传递,轻松快乐。)第三步,出示表格(填表)使学生初步知道两个不同类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比来表示。在上面两个例子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出比的意义。

2、比的读法与写法、各部分的名称、求比值的方法的教学。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比的读法和写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自主探究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然后组织同学们汇报学习成果,引导学生介绍求比值的方法。知道后,并引导学生运用方法,能够写出几个比的实例,计算出比值,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在汇报过程中,寻找比值的规律,即可以是分数、整数,也可以是小数。

3、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比的后项为什么不能为零?

通过引导学生看板书,合作交流能够比较出“比”、“除法”、“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填写出表格,再通过“相当于”这一词的理解,明确他们的区别。

(三)、总结、归纳引导学生谈学习感受。

通过本节课学习,同学们学到了那些知识,请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好吗?在学生汇报中,使本节课的知识点得以巩固。

(四)、多层次练习,巩固新知识。

练习形式多样,既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又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十二

第一节最大公因数。

本节知识点:

如果数a能被数b(b不能为0)整除,a就叫做b的。

(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3.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总结:

a.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b.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c.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d.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第二节最小公倍数。

本节知识点: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法二:短除法。

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总结:

2.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27的最小公倍就是27;。

27和5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54。

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5;。

27和8的最大公约数也是216。

六年级数学一单元教案(优质13篇)篇十三

第一节最大公因数。

本节知识点:

如果数a能被数b(b不能为0)整除,a就叫做b的。

(倍数),b就叫做a的(因数)。

2.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因数。

3.最大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4.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总结:

a.列举法:1.先找各个数的因数。

2.找出两个数公有的因数。

3.确定最大公因数。

b.用倍数关系找: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时,较小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c.用互质数找:两个不相等的质数,最大的公因数是1。

d.用相邻两个自然数找:相邻两个自然数(0除外)的最大公因数是1。

第二节最小公倍数。

本节知识点:

1.最小公倍数: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解法二:短除法。

所以18和30的最小公倍数是:2×3×3×5=90。

求最小公倍数方法总结:

2.如果较大的.数是较小的数的倍数,那么较大的数就是这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27的最小公倍就是27;。

27和54的最小公倍数就是54。

3.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例如:9和5的最小公倍数就是45;。

27和8的最大公约数也是216。

第三节最大公因数和。

最小公倍数比较。

本节知识点:

求两个数的。

最大公约数求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

相同点。

用短除的形式分解质因数,直到两个商是互质数为止。同左不同点把所有的除数乘起来。(左边数相乘)把所有的除数和商乘起来(一圈数相乘)。

求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区别:

希望提供的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二单元复习要点,能帮助大家迅速提高数学成绩。

相关范文推荐

    学习人际沟通的心得体会(优秀16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记录成长轨迹的方式,可以留下宝贵的回忆和经验。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逐渐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我将全力以赴,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前进。

    热水器合同(优秀19篇)

    合同协议是双方达成共识、明确合作意向的法律文书,有助于促进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发展。下面是一些关于合同协议的案例分析,希望对大家的撰写有所帮助。市场上热泵热水器种

    鲁滨逊第读后感(通用19篇)

    读后感是对阅读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和个人感悟的一种记录和表达形式。阅读过程中,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读后感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最近几天,我读了一本叫

    应聘时的自我评价(专业20篇)

    自我评价应该是具体而详细的,要有具体的例子和事实作为支撑,避免模糊和空洞的描述。下面是一些优秀的自我评价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和创造力。工作经历:20

    枣核教案枣核教案及设计意图(精选15篇)

    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需要教师始终保持思考和反思的态度,及时调整和完善计划内容。通过阅读这些范文,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学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和制定方法。活动目标:1、理

    我的智慧学校四年级(优质24篇)

    总结是学校例会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总结可以提供教育管理的参考。学校生活中的经验是宝贵的财富,下面是一些成功人士分享的学校生活心得。有一次上数学课,老师在讲一道题

    目送读后感参考(专业21篇)

    读后感是一种自由表达个人看法和观点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思考自身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读后感是对读过的书籍或文章进行感受和思考的一种方式。通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更深

    财务管理模拟心得(专业14篇)

    总结让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在思考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发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接下来是一些关于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和帮助。财务管理心得每个

    入党思想汇报学生(实用14篇)

    思想汇报是对个人思想和心情进行表达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它有助于我们认识自己、反思问题。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思想汇报范文,通过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这种写作方式。

    美术工作总结个人总结(模板24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一个月内工作情况进行概括和总结的一种文书,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现。无论是初学者还是资深者,阅读这些月工作总结范文都有助于我们提升写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