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琉璃

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一个系统的教学框架。以下是一些五年级课程教案的范例,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一

1、进一步理解分数、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意义,。

2、巩固比较分数大小的方法。

3、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利用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一、复习。

1、举例说说分数的意义。

2、说说什么叫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3、说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二、巩固练习。

1、学生独立填写1、2后,说说自己的思考方法。

(4/5、1/5)(4/12、8/12)(3/6、3/6)(3/7、4/7)。

重点说说写出涂色部分后空白部分你是怎样思考的?

2、先让学生独立填填后,再说说比较分数大小比较是怎样思考的?

1/4=1/42/8〈2/3。

重点说说2/8和2/3是怎样比较的?

3、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个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后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要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4、举例说说假分数和带分数之间互化的方法,然后独立解决第5题。

5、先独立完成第6题,然后说说比较方法。

6、先独立完成第7题,然后说说思考方法。

三、实践活动:观察年历,独立完成,交流还能提出用分数表示的哪些问题?

四、作业:实践活动出数学报,并说说各栏目所占幅约占这张报纸的几分之几。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长方体的长、宽、高和正方体的棱长,再应用公式计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体积。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

提问: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2、应用公式计算体积。

(1)一个长方体,长8厘米,宽6厘米,高4厘米,求体积是多少?

(2)一个正方体,棱长是9厘米,体积是多少?

1、第5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注意最后的问题是需要多少升水?计算出来的体积单位是立方分米,要换算成升。

2、第6题要求独立思考练习,与同伴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第7题教师指导练习,结合书上的图想一想,再说一说,最后算一算。提示,正方体的每一条棱长都相等,先确定棱长。

4、第9题。

实践活动(见教材)。

三、作业练习。

完成配套练习。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回顾圆的特征。

经过昨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呢?

你能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二、巩固延伸。

1、练习十七第3题。

(1)学生读题。并量出半径是多少毫米。

(2)理解题目意思:在这个圆内以o点为圆心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明确:所画的圆要满足以下条件:以o点为圆心,在原来的圆内,且大小不同。

(3)量一量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

(4)交流:三个圆的有什么联系?它们的半径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这三个圆是同心圆。这样的同心圆可以画无数个。

2、练习十七第4题。

(1)读题,出示图形,并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正方形内画一个圆。

(2)小组讨论:谁画的圆大?说说是怎样比的?

(3)你能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试试看。

(4)交流:画的最大的圆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它的半径是多少?

(5)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十七第5题。

(1)读题。学生尝试做。

(2)交流:你是怎么比较两个圆的大小的?

(3)小结: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比较直径或比半径。

4、练习十七第6题。

(1)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圆心的位置。

(2)完成第二个填空题,并交流比较o1和o2的圆心位置。

(3)平移圆o3,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标出圆心。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4)圆的位置于什么有关?

(5)小结: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练习十七第7题。

(1)指出图中圆里的线段哪一条是直径。

(2)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3)按照图中要求动手做一做,怎样可以量出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怎样确定圆的圆心?

(4)选一种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6、练习十七第8题。小组讨论,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元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形做进一步说明。

三、欣赏:你知道吗?

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四

教学目的:通过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

1、教师出示口算卡片,指名学生回答。

1.6×500.52+0.150.9÷0.15。

3.8+4.70.6×0.048-5.7。

7.2÷0.62.6-0.521.4×60。

2、出示下列各题。

75.6÷13.5-(3.6+1.78)。

〔15.2+(8.4-4.5×0.8)〕÷1.6。

请两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着重说明计算顺序。

二、列综合算式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1题。

先让学生自己看书弄清题意,在练习本上做这两道题。然后请两名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注意让学生说明为什么要使用中括号。

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2题。

让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然后集体订正。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列式计算的,特别是如何使用括号。

教给学生缩句法。

三、解答应用题练习。

1、做练习十三的.第13题。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做,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集体订正。

2、做练习十三的第14题。

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再让学生自己做在练习本上。如果学生能想出另外的解法,要给予表扬。

3、做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小组讨论后指名回答。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4、做练习十三的第15题。

让学生独立解答,提示:得数保留整数。

四、

今天我们又进行了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的综合练习。在列综合算式时,要注意根据具体情况使用括号。在解答两步以上计算的应用题时,要注意认真弄清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有时还可以想一想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解法,使解答的过程更简便。

五、作业。

练习十三的第16、18题。

六、板书设计:

七、教后感: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五

1、通过回顾与整理,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2、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组织学生整理知识要点,体验自己学习的'收获,建立合理的认知结构。

教学过程:

一、回顾与整理。

1、问:这一单元,你们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交流3、集体交流、整理。

1、第51页第1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再说一说思考的过程。

2、第51页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评讲,可指导在直线上表示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方法。

3、第3题,口答。

4、第4题。

让学生结合情境解释分数的意义。

重点讲解第3小题:小明从家到学校,1/6小时正好走了全程的2/3。

1/6小时是把1小时看做单位”1“,平均分成6份,小明的时间相当于其中的一份。

5、独立完成第5、6题。

评讲总结方法。

6、做第7题。

让学生运用分数与小数的互化方法进行填写。

指导1.7的填法:一、可以把1.7看成1和0.7的和。0.7是7/10;二、把1.7直接看成是17/10,从而得出结果。

7、做第8题。

引导:前两题可直接根据小数意义,改写成小数,后两题要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通过计算改写成小数。

8、做第9题。

(1)试做。

(2)分析小结:要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比较。

(3)讨论怎么样将带分数化成小数。

三、课堂总结。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能熟练地对分数的加减法进行运算。

2、能正确进行分数、小数的互化。

3、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简单分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

4、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准备:

若干长方形纸条。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再现所学的知识。

师: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分数加减法分数、小数的.互化。

分数加减法的实际应用。

1、第1题,练习分数的加减法,请学生独自完成。

2、第3题,练习有关分数的解方程,请学生独自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个别指导。

3、第4题,在学生解答此题的过程中,提示他们要找出弄脏的数字,首先应把两个数化为相同的表示形式。

4、第6题。

(1)先安排学生算一算。

(2)然后组织学生寻找其中的规律。

(3)尝试根据自己寻找的规律直接写出得数。

(4)最后请学生独立出题,供同桌进行练习。

二、实践活动。

1、第2题,实践活动“垃圾分类”。

(1)让学生统计家中一个星期丢弃的塑料袋的情况。

(2)并分别计算出每天丢弃的数量占一个星期丢弃数量的几分之几。

(3)根据每天的数据,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建造“分数墙”。

(1)活动的目的是计算几个几分之一相加的和是1。

(2)实现准备若干条长度相等的纸条,直接在纸条上进行分割,并填上相应的分数。

(3)实际操作时,提醒学生注意由于纸条较薄,因此容易出现拼搭散乱的情况。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七

这课节主要是引导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完成第74-75也“练习与应用”第1-5题。回顾与整理时要组织学生交流本单元的学习体会,交流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以及练习与应用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以学过的小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加深对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的理解。

2、培养学生乐于学习,乐于与同伴合作并分享学习成果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点。

与难点加深对小数乘除法计算方法,以及数学规律的'认识。

教具多媒体课件。

板书设计整理与练习。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随机板书。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你了解了什么规律?学会了哪些计算?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汇报。

1、口算练习。

学生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2、第2题。

引导学生将后面六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与第一栏进行比较,明确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那么积也随着乘或除以几,从而初步体会积的变化规律。

3、用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师计时,并巡视指导,集体交流,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4、第4题。

让学生根据题目的特点,判断哪几题的商小于1,再通过计算验证开始的判断是否正确。

5、第5题。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改写方法,弄清是乘进率还是除以进率,再决定小数点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整理与复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觉得在计。

教学过程。

师生双边活动。

改进意见。

算小数乘、除法时应注意些什么?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全班交流。

四、作业。

课后小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八

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47~48页整理与练习“回顾与整理”和“练习与应用”第1~7题。

1.使学生加深认识因数和倍数,能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进一步认识质数和合数;掌握2、5、3的倍数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偶数和奇数;加深理解质因数,能正确分解质因数。

2.使学生能整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内容,感受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能应用相关概念进行分析、判断、推理,进一步掌握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积累数学思维的初步经验,提高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能力;加深对数的认识,进一步发展数感。

3.使学生主动参与回顾、整理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等活动,培养乐于思考的品质和与同伴互相交流、倾听等合作意识和能力;感受数学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进步,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整理、应用因数和倍数的知识。

应用概念正确判断、推理。

小黑板、准备12个同样大的正方形学具。

一、揭示课题。

谈话:最近的数学课,我们学习了哪方面的内容?回忆一下,都学到了哪些知识?揭题:我们已经学完了因数和倍数这一单元的内容,今天开始主要整理与练习这一单元内容。(板书课题)通过整理与练习,我们要进一多认识因数与倍数,2.5.3的倍数的特征,能熟练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或倍数的方法;能判断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合数,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能正确分解质因数,提高对数的特征的认识,加深对数的认识。

二、回顾与整理。

1.回顾讨论。出示讨论题。

(1)你是怎样理解因数和倍数的?举例说明你的认识。

(2)2、5、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3)自然数可以怎样分类,各能分成哪几类?举例说说什么是质因数和分解质因数。

(4)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结合讨论适当记录自己的认识或例子。

2.交流整理。

围绕讨论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结合交流板书主要内容。

(1)提问:能说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吗?可以用例子说明。(结合交流板书一两个乘法或除法算式)。

(指名学生说一说,再集体说一说)。

(3)提问:什么是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什么是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说明:两个数公有的因数叫公因数,其中最大的叫最大公因数;两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公倍数,其中最小的叫最小公倍数。

(4)引导:请同学们现在观察我们整理的这一单元学过的内容,了解知识之间的联系,同桌互相说说知识是怎样发展的。

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倾听。

交流:哪位同学能看黑板上整理的内容,说说我们怎样逐步认识这些知识的,知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三、练习与应用。

1.做“练习与应用”第1题。

2.做“练习与应用”第2题。

3.分别说出下面各数的倍数。

5、8、12、17。

分别指名学生说出各数的倍数,教师板书。

提问:为什么要写省略号?一个数的倍数有什么特点?

说明:一个数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4.做“练习与应用”第3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填数。

(2)这里哪些数是偶数?奇数呢?你是怎样判断偶数和奇数的?

5.做“练习与应用”第4题。

6.做“练习与应用”第5题。

7.做“练习与应用’’第6题。让学生选出质数和偶数。交流、呈现结果。

8.下面的说法正确吗?

(1)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2)大于0的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3)奇数都是质数,偶数都是合数。

(4)自然数中最小的偶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5)一个数本身既是它的因数,又是它的倍数。

9.做“练习与应用”第7题。

(1)让学生填空,指名板演。交流并确认结果。

(2)把30、42分别分解质因数。学生完成,交流板书,检查订正。

四、全课总结。

提问:这节课主要复习的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九

教学目标:

1、复习、整理本单元的基本概念,在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

2、通过输理、比较,建立相关概念的关系。

3、在实践应用中体验数学的趣味性。

基本教学过程:

一、一、基本练习。

1、分数的意义。

练习第一、二题。

学生填写后,说说思考方法。巩固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其中第二题的`2/3,可以让学生说说还可以用什么分数表示。

2、分数的大小比较:

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填一填,再说一说比较分数大小时是怎样思考的?注意,本题是让学生用分数表示没有涂色的部分。

3、假分数、带分数的互化:

第5题。

说一说假分数、带分数互化的方法:

4、填符号:

第6题。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运用知识模型:

1、第7题。

按要求在圈内填上适当的分数。

2、第4题。

先引导学生解决第1问题,学生根据题意收集有关信息,再根据分数的意义或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解决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还能用分数表示什么?”如站着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几分之几,男生的人数占这群学生数的几分之几等。第3个问题,主要用分数进行交流,感受分数与生活的联系,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充分交流。

3、第8题。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年历卡片,可以让学生根据年历自己数一数,再得出结论,加深对分数的理解。在完成教材的前两个问题后,教师要充分利用年历卡片这个学习材料引导学生用分数进行交流。

三、实践活动:

课前可以组织学生简要设计一张数学报,自己想一想各栏目所占篇幅约占这张报的几分之几,再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分数的应用。

四、总结: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与整理、练习与应用的具体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掌握约分的方法。

2、培养学生系统整理的学习方法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教学重点: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约分。

教学难点:约分要约成最简分数。

教学流程。

一、回顾与整理。

这一单元,我们学习的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出示讨论题:

1.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2.约分、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学生进行讨论后,进行交流。

二、练习与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1、教学第1题。

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并能说出与它们相等的分数。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出与之相等的分数,看谁说得最多?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应用出示:

一个分数是6/8,分子乘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除以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增加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一个分数是6/8,分子减少4,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要()。

三、练习与应用:约分。

教学第3题:

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分数约分。

4/96/157/21。

10/1520/723/39。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指名汇报。

补充练习:将下面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38/5134/5439/65。

像这些分数比较难约分,你能找出很快进行约分的方法吗?

师:将分子与分母中较小数时行分解,如38等于2乘19。再看看分解出的因数能否整除另一个数,能就可以约分了。

试一试其它的两题。

教学第4题。

用分数表示直线上的点。

先让学生观察这几个数,再问这些分数可以进行分类吗?(真分数与假分数)有的分数在0~1之间,有的分数比1大比2小。

找出小数1的分数有哪些?

这些分数在表示时,要注意什么,说说你的看法。

对,先约分,这样画出来比较简单。

如果不约分行不行,举例说明:100/150。

再让学生在自己的书上画。

要注意平均分的等分点要画清晰。

学生画完后,一个个地进行批阅,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作业:第152页的第2题和第5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一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即方程法、算书法。

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学生合作学习,愿意交流,体会成功的快乐。

掌握找单位“1”和等量关系的方法。并根据等量关系式列方程或者用算书法解答问题。

分析百分数的意义,找准标准量,写出关系式,列方程和算数式,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点。

教学准备:画有百分数信息的表格和问题。

一、复习。

说一说用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用算书法解答呢?

二、练习。

1、出示72页“练一练”的第4题,分析表格信息资料,提问:学校图书馆共有多少本书?然后把统计表填写完整。

做这道题时,先引导学生从第横行中的数据入手找等量关系:总本书×20%=科技类(2400),求出总本书后,再求出学科类和故事书占总本书的百分比。

2、实践活动。

统计你家上个月的支出情况,支出项目可分为食品、服装、书包等。算算每个项目的支出占总支出的百分之几,绘成统计表。

三、课堂总结。

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板书设计:

练习课。

总本书×20%=科技类(2400)。

教学反思: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二

教材第72一74页练习十三的第1一13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识,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2.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复习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综合应用分数的意义及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知识解题。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有关分数的哪些知识?

学生回忆并回答。

老师:今天,我们就来应用这些知识解题,看谁掌握得好。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1题。

让学生在课本上填一填,并读一读。

2.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2题。

老师提示:把一个椭圆或一个六边形看作单位”1“。

让学生看图在课本上写出分数。

提问:还可以把谁看作单位”1“?涂色部分占几分之几?学生自己确定单位”1“,再看图写出分数,集体交流。

3.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3题。

请学生根据分数的意义,联系实际,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

4.完成教材第72页的第4题。

学生独立看图写出分数,并读一读。

提问:带分数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5.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5题。

学生先自己试着填写,然后汇报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以根据分数的意义直接写出答案,也可以根据题意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写出答案。

6.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6题。

老师指导学生从左往右看,从左往右填。

7.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8.完成教材第73页的第8、9题和第74页的第11题。指导学生仿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几倍的方法列出除法算式,再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写出答案。

9.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10题。

请学生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

10.完成教材第74页的第12题。

让学生看表回答教材上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规律。

11.完成教材第75页的第13题。

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巩固对真分数和假分数意义的理解。

(四)思维训练。

3.在括号里填上”“、”“或”=“。

(1)a=+,a1。

(2)b=+,b()2。

(3)c=++,c()3。

(五)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复习,学会正确应用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有关知识,灵活解决一些数学问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三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巩固制作这三种简单的统计图。

教学步骤。

一、基本练习。

口答。

(1)常见的统计图有哪几种?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2)如果已知几个数量并列,不相关联,只要求表示数量的多少,例如各年级人数,那么制作哪种统计图最好?(条形统计图。)。

二、指导练习。

教科书第71页练习十四第4题。

第4题,先由同学们报出自己的身高(课外要求同学们量出身高),在黑板上依次板书身高数据。再根据此题提供的统计表进行统计,并填人统计表中。集体订正后,再画成条形统计图。

三、全课总结(略)。

统计二。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统计图表的意义和作用;

2、能看懂图表,理解数量间的关系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语言表达等能力,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二册总复习统计与生活活动课。

[评析]:统计与生活这节课是在六年级学生学完统计单元知识知识后,所设计的一节活动课。根据大纲要求和新课程实施标准,统计内容要求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制图要求很底,重要的是学生能根据统计图所提供的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教学重点]:能根据图形化的信息进行分析,整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教学难点]:扩充信息量,更好地解决课堂宽入窄出的矛盾。

[教学过程]:

一、课前社会调查,搜集信息。

[评析]:课前,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搜集了各自感兴趣的数据,以文字叙述式或表格式上传到校园网,使信息达到共享的层面,为课上制作统计图作准备。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摆脱了以往数学学习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模式,跨越了封闭的教材,将数学信息的来源扩展到生活这一广阔天地,这样,一个立体化、多样化、生活化、信息化的大教材呈现在学生面前,使他们逐步感受到:数学本就是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皆数学。学生在广阔的生活背景下,尽情地感受数学,品味数学的价值。

二、导入。

1、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位老朋友,(录象出现我校新闻播音员的图象)问:你们认识他吗?看他今天为我们带来了什么消息?(播放录象:本校爱心捐款情况统计,本校小数报订阅情况统计.逐步将声音变为画外音,画面上是两幅条形统计图)。

2、师:你从刚才的新闻中,了解到哪些信息?

3、师:可见,统计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就利用网络环境一起研究统计与生活(出示课题)。

[评析]:学生的学习活动是由教师和学生所组成的共同体完成,其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美国教育家托兰斯说过: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是学生主动观察、反复思考、探索事物的强大动力,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先导。新课程标准也说:有效的学习应该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学佚始,用学生所熟悉的播音员来引起他们的好奇心,通过新闻的播报和统计图的出现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生活与统计联系起来。

三、学生制图和交流。

2、师:你对哪些信息感兴趣?说说看。

3、师:刚才你们浏览的信息都是原始的数据,那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一目了然的看出数据之间的联系、事物的发展、变化的情况呢?(用统计图)。

4、师:那么,你准备用什么形式的统计图来处理哪条信息?为什么?

[评析]:当实践活动回归课堂后,新一轮的体验又开始了,请同学们利用计算机完成图形操作,从而使抽象的数据图形化,把数与形紧密结合,为学生分析信息提供强有力的表象支撑。由于小学阶段对学生的制图要求教低,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很少需要人们手工绘图,所以,我们认为:关键是要让学生掌握制图的程序。基于此,我们在设计的课件,都是让学生对计算机发出各种制图指令计算机根据指令自动生成准确而又美观的统计图,这样就利用现代技术媒体代替了手工操作过程,解放了课堂大量的时间,使学生在课内进行充分的交流和分析。

5、师:下面,你可以大显身手,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信息,点击我们来制图,用你喜欢的.统计图进行整理,然后将制好的统计图上传到校园网与大家共享,再根据自己或他人的统计图提供的数据在我要留言栏内进行分析。(在学生制图过程中,教师打开留言,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人机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师:谁愿意展示自己的作品?

(学生介绍:我是用----的形式来整理----号数据,从这张统计图所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出------------------------------------------。

当学生介绍时,老师将他的作品切换到大屏幕)。

等)。

2、师:老师在网上还见过其他形式的一些统计图,我已经把它下载到我们的信息,想看看吗?那就请点击我们的信息,打开信息提交者为吴蕾英的信息去看一看吧。

3、师:你看到了哪些形式的统计图?

[评析]:学生的生活层面毕竟是浅层的,无论知识还是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这一环节的活动中则体现了教师的合作者、帮助者的作用,将课堂学习和知识体系延伸到课本以外,提供给学生更多的信息。以保持长效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对统计与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课后,我将把我的感受写成小论文,上传到校园网中的教学论文栏目,与大家共同探讨。同学们如果对某一问题还有兴趣,可以继续深入研究,将你的研究成果也上传到校园网的数学小博士乐园与大家分享你的成功喜悦。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四

1、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特征,能熟练地用圆规画指定大小的圆,会运用圆的知识解释一些日常生活现象或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积累认识图形的学习经验,增强空间观念。

一、回顾圆的特征。

经过昨天的学习,你对圆有了哪些认识呢?

你能画一个直径5厘米的圆吗?说说你是怎么画的。

二、巩固延伸。

1、练习十七第3题。

(1)学生读题。并量出半径是多少毫米。

(2)理解题目意思:在这个圆内以o点为圆心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

明确:所画的圆要满足以下条件:以o点为圆心,在原来的圆内,且大小不同。

(3)量一量所画圆的半径是多少?

(4)交流:三个圆的有什么联系?它们的半径有什么不同?

(5)小结:这三个圆是同心圆。这样的同心圆可以画无数个。

2、练习十七第4题。

(1)读题,出示图形,并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o为圆心在正方形内画一个圆。

(2)小组讨论:谁画的圆大?说说是怎样比的?

(3)你能在正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吗?试试看。

(4)交流:画的最大的圆和正方形有什么关系?它的半径是多少?

(5)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圆的半径或直径决定圆的大小。

3、练习十七第5题。

(1)读题。学生尝试做。

(2)交流:你是怎么比较两个圆的大小的?

(3)小结:要比较两圆的大小,就是比较两个圆的比较直径或比半径。

4、练习十七第6题。

(1)用数对表示每个圆圆心的位置。

(2)完成第二个填空题,并交流比较o1和o2的圆心位置。

(3)平移圆o3,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标出圆心。说说是怎样操作的。

(4)圆的位置于什么有关?

(5)小结:圆的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5、练习十七第7题。

(1)指出图中圆里的线段哪一条是直径。

(2)量一量这几条线段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3)按照图中要求动手做一做,怎样可以量出没有圆心的圆的直径,怎样确定圆的圆心?

(4)选一种方法,测量1元硬币的直径。

6、练习十七第8题。小组讨论,说说车轮为什么要做成元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可以借助实物或图形做进一步说明。

三、欣赏:你知道吗?

小结:圆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古希腊的一位数学家曾经说过,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五

教学内容:

练习八5-9题。

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0.35?0.7=0.5。

0.05?0.04=0.02。

1.8+1.05=2.85。

3.2?1.7=1.5。

2.5?1.9=0.6。

1.2?0.4=0.48。

3.2?0.04=80。

0.8?0.09=0.072。

3.6?0.06=60。

1.7?0.8=0.9。

1.8+1.6=2.4。

2.6+1.4=4。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54?367.2?2?18。

=54?9?4=7.2?(2?18)。

=6?4=7.2?36。

=1.5=0.2。

做题前,要求学生仔细分析每道题中数字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关系,再着手计算。

二、综合练习。

1、做练习八的.第5题。

采用比比谁最快的方法,先让学生在书本上填出答案,再指名回答。

2、做练习八的第6题。

提示:题中有几道用简便方法算,要认真思考后,再计算。

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和计算方法。

3、做练习八第7题中第一行的2道小题。

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顺序。再独立计算,让两名学生上黑板板演。

4、做练习八的第8题。

提示学生:这是以前学过的应用题,先认真审题,分析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计算。

对个别学生已经忘做这种应用题,要及时和帮助。订正时要求学生说一说分析过程和列式的理由。

三、作业。

练习八的第7题中第二行的2道小题和第9题。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六

课本第76页。

1、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计算、猜想、验证等数学活动过程,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法、乘法同样适用。

3、能运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掌握简便计算的方法,培养简便计算的意识。

正确计算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应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

运用乘法的运算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课件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分钟左右)

1、回忆一下,我们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乘法运算律有哪些?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总结:

(1)同一级符号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既有加减,又有乘除,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3)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乘法分配率a(b+c)=ab+ac

2、明确课题。

今天就一起来学习“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明确例14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2、自学。

导学单(时间:5分钟)

(1)看图,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

(2)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3)比较两种解法,哪一种更简便?

(4)计算并比较三组算式。

点拨:先分别算出种茄子和辣椒的面积;或先算出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长是多少米。

点拨: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整数相同。

总结:“先算出这块菜地的长,再算它的面积”相对简便些。

3、小组交流。

交流内容

(1)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

(2)三道算式的圆圈里能填等号吗?为什么?

(3)整数加、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也都适用吗?

4。集体交流。

导学要点:整数加法、乘法的运算律对小数加、乘法同样适用。而且,应用运算律常常能使计算过程比较简便。

(一)适应练习。

1。整合“练一练”第1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点拨:“练一练”第1题的(1)可以先同时计算乘除法,再算加法;练习十四第2题的最后一题,算式中既有中括号又有小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2。整合“练一练”第2题和练习十四的第2题,用简便方法计算。

点拨:0。25×36=0。25×4×9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2。4×1。02=2。4×(1+0。02)

运用了什么运算律?

(二)口答练习。

1、练习十四第1题中的6道题。

提醒:

(1)数位对齐;

(2)从个位算起;

(3)不要忘加小数点。

(三)整合练习。

1、练习十四第4题。

提示:要求这四名同学完成接力赛的总时间,只要把表中的四个数据相加就可以了;而求这四个数连加的和时,可以应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练习十四第5题。

点拨:

(2)0.25×0.35×400先算每棵向日葵可榨油的千克数,再算400棵向日葵可榨油的总千克数。

(四)创编练习。

简便计算:7.3×9.9 0.125×8.8

提醒:7.3×9.9=7.3×(10-0.1)

0.125×8.8=0.125×8×1.1或

0.125×8.8=0.125×(8+0.8)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学反思: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数学教案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第3课时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第73页。

学生进一步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计算技能,经历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巩固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过程:

1、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练习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一上的练习。(板书课题)

2、口算:

720÷90 484÷2 450÷50

28+42 3×48 40÷2

360×2 65-17 56+8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说说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完成练习十一第9题。

学生独立计算,提醒自觉验算。

4、练习十一第10题。

说说每组中两道算式的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再判断哪道算式的得数大。

通过计算检验。

1、练习十一第11、12题。

学生独立解答。

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2、练习十一第1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

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

3、练习十一第14题。

学生读题,独立解答。

反馈解题思路。

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四则混合运算

这一单元的目标是这样定的:

1、使学生掌握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三步式题。

2、让学生经历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学会用两、三步计算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从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来看,应该是既注重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又要重视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然而结合我们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来看,两样都已初步的感受过,但又不是很深入,如:四则运算的计算顺序包括带括号的计算顺序都在平时的练习中曾经碰到过,但不是很多(但有的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对于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了然于胸了)。所以是不是把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作为重点来教我真的曾不止一次的怀疑过。让我怀疑动摇的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太差,新课程一线教师都清楚现在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欠缺。所以,这一次四则运算知识的教学也正是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训练的一次好机会,与我有这种相同想法的教师还真不少,认为还是有必要侧重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

在教学式题过程中,我要求学生用先算,再算,最后算来口述式题的运算顺序,减少运算顺序的错误,同时也加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业时还要求学生根据式题的运算顺序用简单的画顺序线,以增强运算顺序的形象感。如:第11页例题5:先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42+6(12-4)

(2)42+612-4

口述顺序是:先算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口述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最后

括号外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的加法。算减法。

而在教两三步计算解决简单的数学实际问题时,我先要求学生口述解题思路,让其明白列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的尽可能的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

只有多巩固练习,就能熟能生巧,做到四则运算式题的顺序无误,列综合算式条理清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更大的收获是差生做式题的计算减少了不必要的错误。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七

《司马光》教学设计十七(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九个生字,认识国字框、爪字旁、犬字底。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绿线内的六个字,只认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这个故事。

3、通过朗读课文,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机智救人的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会九个生字,重点指导写:候、爬、使。

2、通过看图、想象、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体会司马光遇事沉着、积极开动脑筋、机智救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黑板。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精读第二自然段:

1、师:(示多媒体)瞧,谁来了?(司马光)你知道司马光是什么时候的人呀?示:古时候,读几遍。你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是古时候的人?对呀,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示: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指名读。(指导读好轻声)。

2、看,(示多媒体)司马光和小朋友们在干什么?你知道他们在玩什么游戏吗?他们在什么地方玩呀?是呀,小朋友们玩得真起劲呀!哪个小朋友能把这句话读好?出示:一天,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指名,小组。

3、我们再看图,花园里有些什么景物呀?水缸在什么位置呀?(示多媒体)这口水缸怎么样?水多不多?怎么知道的?你能读好这句话吗?示:花园里有座假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1)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点击“大”“满”,指导读好)(2)谁比他读得更好?(3)齐。

4、打开课本,齐读第一自然段。

三、精读第二自然段。

1、就在小朋友相互嬉戏的快乐时刻,有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是什么事呀?看,(示多媒体)和文:有个小朋友爬上了假山,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1)指名读。

(2)小朋友是怎么掉进大水缸里的?(点击:爬上一不小心)指导读好这句话。

2、水缸这么大,比小朋友的人都高,小朋友掉进了这样的大水缸里,会怎么样呢?

3、这时的情况真是十分危急,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示:千钧一发,领读三遍。

5、书上是怎么描写这时的小朋友惊慌害怕的样子的?你能在书上找到这句话吗?读给大家听听,看你找的对不对?示: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的跑去找大人。

(1)小朋友在这种情况下,心里害怕极了,吓得一点主意也没有,这句话中有一个字最能说明小朋友此时的心情,哪个字?(点:慌)你还从这句话中哪些词看出小朋友“慌”了?(点:哭喊跑找)。

(2)谁能读出小朋友此时的.惊慌害怕的心情?指名,男,女,齐。

四、精读第三自然段。

1、此时,有一个小朋友的表现与大家完全不同,他是谁呀?(示多媒体)司马光有没有逃走?有没有害怕?师:他非常冷静,镇定,他是怎么做的?示:司马光没有慌,他搬起一块大石头,使劲砸那口缸。指名读。司马光是怎么砸这口缸的?(点击:使劲)是什么意思?从图上哪里看出司马光很使劲?他为什么要这么使劲?(大石头缸厚)谁把这句话读好?齐。

(1)谁愿意上来学学司马光砸缸的样子?

(2)一起读好这句话(可自己配动作)。

2、此时,(示多媒体)及文: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在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师生接读,指导读好轻松的语气。

3、小朋友被救了,你的心情怎样?你能对司马光说句心里话吗,谁来夸夸司马光?示:司马光,你!

4、师:司马光能在这种十分危急,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在短短的时间内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救小朋友,我们可以用一个成语来形容这时的司马光,示:急中生智,领读。

6、总结:司马光的办法在当时的紧急情况下是最好最有效的,让我们再一起来夸夸司马光。(自己说自己的)。

五、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把课文美美地读一遍,让老师从你的读中感受到你已经对课文读懂了。

六、课文学完了,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什么道理?

七、回去把这个故事读给爸爸妈妈听。

八、课外延伸:

司马光能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想出这么一个好办法来救小朋友,真了不起!下面,老师要考考小朋友是不是像司马光一样的聪明,机灵,好吗?听好这样一个故事: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八

1、列竖式计算。

27×0.430.86×1.21.2×1.4。

(计算并验算)(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便运算的要简便运算。

7.06×2.4-5.72.33×0.5×40.65×105。

3.76×0.25+25.84.8×0.251.2×2.5+0.8×2.5。

1、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68.8÷4=(2)85.44÷16=(3)67.5÷15=。

(4)289.9÷18=(5)101.7÷9=(6)243.2÷64=。

(7)16.8÷28=(8)15.6÷24=(9)0.138÷15=。

(10)1.35÷27=(11)0.416÷32=(12)3.64÷52=。

(16)26÷0.13=(17)210÷1.4=(18)2.688÷0.56=。

(19)10.625÷25=(20)126÷45=(21)10÷25=。

(22)2.7÷7.5=(23)15÷0.06=(24)25.6÷0.032=。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十九

一、填空题。

1.一个长方体的长是25厘米,宽是20厘米,高是18厘米,最大的面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最小的面长是()厘米,宽是()厘米,一个这样的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2.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米4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5分米,这个长方体有()个面是正方形,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其余四个面是长方形的面积大小(),每个面的面积是()平方分米;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体积是(350)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的金鱼缸,长是8分米,宽是5分米,高是6分米,不小心前面的玻璃被打坏了,修理时配上的玻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厘米,它的一个面是边长()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5.至少要()个小正方体才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如果一个小正方体的棱长是5厘米,那么大正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6.把三个棱长都是4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减少了()平方厘米,长方体的体积是()立方厘米。

7.一个正方体的底面积是25平方分米,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分米,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8.把一个长124厘米,宽10厘米,高10厘米的长方体锯成最大的正方体,最多可以锯成()个。

二、判断题。

1.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2.把两个一样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后,体积和表面积都不变。()。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3倍,体积就扩大9倍。()。

4.棱长是5厘米的正方体的表面积比体积大。()。

5.一瓶白酒有500升。()。

三、选择题。

1.长方体的木箱的体积与容积比较()。

a.一样大。

b.体积大。

c.容积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把一根长2米的长方体木料锯成两段后,表面积增加了100平方厘米,它的体积是()。

a.200立方厘米。

b.10000立方厘米。

c.2立方分米。

3.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两个棱长是3厘米的正方体,这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a.9平方厘米。

b.36平方厘米。

c.54平方厘米。

四、计算下面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1、长方体长、宽、高分别是8厘米、4厘米、6厘米。

列式:答案。

答: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2、正方体棱长是8米。

列式:答案。

答:表面积是平方米,体积是立方米。

五、思考与设计。

1、右边是一个长16厘米,宽是8厘米的长方形铁皮,你能把它剪成五块焊成一个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的容器吗(不许浪费材料)?试一试(画出剪的.图)。

2、算一算:这个容器是容积是多少?

列式:答案。

答:这个容器的容积是立方厘米。

六.实践与应用。

列式:答案。

答: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列式:答案。

答:需要铁皮平方厘米,12个这样的通风管需要铁皮平方厘米。

列式:答案。

答:这张商标纸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列式:答案。

答:需要买块砖。

列式:答案。

答:需要小时。

列式:答案。

答:需要木材立方米,油漆的面积是平方米。

列式:答案。

答;它的深是分米。

列式:答案。

答:这个长方体的长是厘米。

思考题:

答: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二十

1、通过回顾与本单元的知识,进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和通分的方法,以及进行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体验成功的愉悦,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培养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一、回顾,复习引入。

师:这一单元,你学会了什么?

生1:我学会了比较分数的大小;

生2:我学会了约分;

生3:我学会了通分;

生4:我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

揭题--今天,我们将把前面所学的知识进行”与练习“。(板书课题:与练习)。

二、自主探究,巩固反思。

1、小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2)约分和通分有什么区别?约分和通分的一般方法各是什么?

(3)你会怎样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2、汇报交流,师生协作,将相关知识点作好。

3、练习与应用。

(1)完成第1题。

引导学生根据图形进行思考,也可以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思考,然后交流补充:图中的涂色部分可以用2/3、4/6、6/9、8/12等分数表示。

(2)完成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填写,在填写下面一行的两道题目时,可以把除法算式改写成相应的分数形式,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思考括号中要填几。最后在班中交流,说明思考过程。

(3)完成第3题。

理解题目意思,先圈出最简分数,再把其余的数约分,完成和集体核对。

(4)完成第4题。

可以引导学生先把题目中的分数都约成最简分数,再进行比较,其中15/10、3/2和18/12是相等的,可以用直线上的同一个点来表示。

(5)完成第5题。

学生独立填写,然后指名口答,并说明思考的过程。

三、质疑,布置作业。

师:通过这节练习课的学习,你觉得自己在哪个知识点上的理解掌握有所进步?有什么经验跟吗?(生自由发言)。

作业:课后将这些知识点作。

教学后记。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二十一

1.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1)2.90.45+0.294.2+0.02913。

(2)1.9999+19.999+199.99+.9+19999。

2.连一连。

3.22.5+2.56.812.581.2。

12.59.6(100+3)0.24。

1030.24(3.2+6.8)2.5。

3.642.53.6(42.5)。

3.小明去商场买钢笔和铅笔各5枝,钢笔每枝2.5元,铅笔每枝0.25元。小明共用去多少元?(用两种方法解答。)。

重点难点,一网打尽。

6.选一选。

(1)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

a.同样适用b.不适用。

c.有时适用,有时不适用。

(2)计算2.54.4,正确的是()。

a.2.54.4=2.54+1.1。

b.2.54.4=2.540.4。

c.2.54.4=2.54+2.50.4。

7.用简便方法计算。

(1)6.41.2512.5。

(2)15.12-6.82-8.18。

(3)0.760.43+0.240.43。

(4)5.860.40.50.5。

8.新华小学新建的音乐室和大礼堂都要用面积是0.09平方米的方砖铺地,音乐室用砖600块,大礼堂的面积是音乐室的2.5倍。

大礼堂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二十二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92~94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认识组合图形,会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学过的平面图形并计算出面积。

2.综合运用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的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教具准备: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汇报建立概念

师:大家搜集了许多有关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谁来给大家展示并汇报一下。 (指名回答)

生1:这枝铅笔的面是由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2:这条小鱼的面是由两个三角形组成的。

……

师:同桌的同学互相看一看,说一说,你们搜集的组合图形分别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课前进行搜集生活中的组合图形的图片,学生热情高涨、兴趣盎然。通过学生查、拼、摆、画、剪、找等活动,使学生在头脑中对组合图形产生感性认识。)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些生活中物品的图片,(课件出示:房子、队旗、风筝、空心方砖、指示牌、火箭模型)这些物品的表面,都有哪些图形?谁来选一个说说。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火箭模型的面是由一个梯形、一个长方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的表面有组合图形? (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认识组合图形了,那么大家还想了解有关组合图形的哪些知识?

生1:我想了解组合图形的周长。

生2:我想知道组合图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设计意图: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认知活动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状态,形成强烈的求知欲。)

二、自主探索计算方法

(课件出示)下图表示的是一间房子侧面墙的形状。

认真观察这个组合图形,怎样计算出面积呢?

大家在图上先分一分,再算一算。

然后,在小组里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学生活动,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指名汇报:

生:把组合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教师用课件演示:三角形和正方形分别闪动。)先分别算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再相加。

教师边听边列式板演:5×5+5×2÷2

=25+5

=30(平方米)

师: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生:把这个组合图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教师用课件演示: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闪动)先算出一个梯形的面积,再乘2就可以了。

学生说算式教师进行板演:(5+5+2)×(5÷2)÷2×2

=12×2.5÷2×2

=30(平方米)

师:你认为那种方法比较简便呢?

学生说自己的想法。

师:在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有多种算法,同学们要认真观察、多动脑筋,选择自己喜欢而又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在学生解决组合图形的面积时,重视把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暴露出来,让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培养了能力。这时,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空间和时间,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开拓思维,并引导学生寻找最简方法,实现方法的化。通过学生的试做、交流、讨论,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师:通过学习,你认为怎样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学生回答。

师小结:在计算面积时,先把组合图形分解成已经学过的图形,然后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相加。

在计算面积时,还要注意些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回答)

三、反馈练习及时巩固

1.(课件出示:队旗)要做一面这样的队旗,需要多少布呢?认真观察图,选择有用的数据,你想怎样计算?把你的算法在小组里交流。

指名汇报。对于不同的算法,师生共同分析,提升比较简便的方法,加以指导。

2.(课件出示:空心方砖)它的实际占地面积是多少?自己独立思考并计算,说说自己的想法。

3.(课件出示:火箭模型的平面图)选择有用的数据,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4.同学们刚才计算的是老师搜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你们想不想算一算自己搜集的组合图形的面积呢?选择一个简单的图形,量出有用的数据,算一算组合图形在纸上的面积。先指名汇报,再互相检查算得对不对。

5.出示题目:(单位:厘米)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你有不同的算法吗?

(设计意图:这组习题形式多样、难易适度,既巩固了本课所学的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有应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四、课后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教案练习十七(优秀23篇)篇二十三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三单元(图形的拼组)。

单元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物体和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辩论和区分所学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间的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把握好教学要求,既不能在上学期的基础上简单重复,又要能拔高教学要求,上学期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也有拼摆,但那时只是用所学的形状拼搭一引起有趣的图案和事物,使学生加深对所学图形的认识,从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同时体会图形的显著特征。而本单元“图形的拼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

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以及正方体的形状,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培养学生初步发展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教师个人总结(汇总16篇)

    借助个人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以下是一些优秀的个人总结案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启发。国培仿佛一股清泉流进我的心田,滋润着我

    活在自己的世界(通用18篇)

    优秀作文能够表达作者独特的观点和感受,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欢迎大家一起来欣赏。佛家有云,因果循环,不要以为你现在所做的一切

    金色花七年级语文说课稿大全(18篇)

    正确使用教案模板可以让教师更加系统化地进行备课和教学。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案模板示范,供教师们参考使用。1、教材地位:《静夜》安排在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首具

    我真想哭小学(专业20篇)

    作文是我们表达思想、抒发情感的一种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思维能力。以下是一些具有启示意义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小班数学教案大小排序大全(21篇)

    小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进度,确保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贯性。教师在编写小班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下面是一些优秀的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学习。

    三年级语文第六单元写景风景的地方(优质17篇)

    优秀作文需要具备清晰的思路,组织严密的结构,逻辑严谨的论证过程。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这些范文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我去过的地方有许多。但

    愉快的寒假初中范文(16篇)

    优秀作文是对学习成果的一种积极总结,它可以帮助学生检验自己掌握的程度和能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优秀作文范文,相信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灵感。

    参观北京动物园(热门20篇)

    北京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有许多特色小吃和独具一格的饮食风味。“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对于写一篇完美的总结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确总结的目

    写桃花的三年级(通用24篇)

    优秀作文具有扎实的文采和准确的表达,能够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学习。今天,老师带我们去看桃花,

    安全管理的学习心得体会(专业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有了更明确的规划。参加社交舞蹈比赛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舞蹈带来的艺术和自我表达的乐趣,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