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时间:2023-11-15 作者:文锋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通过实践和经验积累的,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一

袁隆平爷爷一路走好。一声声声音从耳边传来什么袁隆平爷爷去世了,虽然我们曾在电视中见过几次,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见面但眼泪还是不争气的从眼睛里流出。

它就是那位伟大的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病因致无效于205月22日13:07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那是多么的悲哀,缅怀伟大,让我们一起来传递哀思。他曾说过人就像粽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这是袁隆平院士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他也有一生用这句话写了助教它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第1个成功的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冲破了学术观点的束缚于19在1965年开始研究水稻成功选育了第1个使用高产量水稻品种杂交水稻的成果,在1976年全国面积大门框出2他重复。他最大的一生最大的梦想并不是杂交水稻,嗯,让全国不饿,不是全中国,他是想让杂交水稻走向全世界,20多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超级渣水稻攻关接连大面积的吃饭,于是每公顷16吨,12吨,13.5吨,15吨的目标,年又实现了猪苗倒走3000斤的攻关目标。

但最近在学校我发现了一种很可耻的行为,注定年纪虽然有了袁隆平的照片,但我们不能随便浪费粮食,我们63班不见太多,咱六1班62班那参与桶可谓是一个半桶一个都将近。嗯,我还记得小时候学过语文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所以请现在开始我们不要再浪费粮食了,好好珍惜粮食,不要忘记曾经有一个叫袁隆平的爷爷帮助了我们中国不再是那种吃不饱的国家。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

世界杰出的农业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写了一部名著,叫《走向丰衣足食的世界》书中写到“袁隆平为中国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他增产的粮食实质上降低了人中增长率。他在农业科学的成就击败了饥饿的威胁。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现在,已有20多个国家引种杂交稻,联合国粮农组织把在全球范转内推广杂交稻技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90年代以来专门立项支持在世界一些产稻国家发展杂交水稻。袁隆平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这些年他每年都出国指导,还派出了许多专家担任顾问,多次赴印度、越南、缅甸、孟加拉等国指导,并为这些国家培训技术专家。

从1981年至,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共举办了38期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培训了来自15个以上国家的100多各科技人员。19,越南和印度种植面积已分别超过了10万公顷和20万顷,并且取得了每公顷增产1吨----2吨的效果。杂交水稻在解决世界饥饿问题上正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三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因多器官衰竭,于-年5月22日13:07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之前我一直觉得袁爷爷只是一个活在教科书里的科学家,但直到那一天,我看新闻里有很多人追着袁爷爷的灵车跑,一边跑还一边喊“袁老,一路走好!”这件事让我感到很震撼。在接下来的三天里,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到长沙、他的母校、他的家乡,在他的雕像前送上一朵菊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去纪念他呢?我和妈妈翻阅了资料,发现他50多年来一直坚守在杂交水稻的试验田中,为了高产、高产、超高产,辛勤劳作,让全中国人民和世界部分人民不用挨饿。

看了这么多人去悼念袁隆平爷爷,我心里也酸酸的。这样一位科学家就离开了我们,但他坚持的精神是我们少年该学习的。袁隆平爷爷还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水稻遍布世界梦”,我希望我们这一代人能把这两个梦想变成现实。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四

袁隆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他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是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他还成功研究出“两系法”杂交水稻。

袁隆平是一个有理想的人。他的梦想是研究并种出杂交水稻,和这有关的两个梦分别是“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禾下乘凉梦中,袁隆平发现禾穗如同葡萄一样硕大饱满。他和他的助手正坐在如大树一般高的稻丛下乘凉,这也就应了一句话:理想是指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理想这盏指路灯,指引着袁隆平,让他更加努力。在研究水稻的过程中,他有了不畏艰险,自强不息的精神。他在研究水稻时也遇到了困难,有一次,他早上来到田边,700多株秧苗被连根拔起,而且都不见了,过了几天他才在学校的枯井旁,发现了五株残缺不齐的秧苗,这才能继续研究下去。后来,在他的努力下,他的研究终于取得了成就。

他在工作上严谨认真、勤奋努力,在别的时候,却是一位幽默风趣的老人。在他小的时候,亲戚、朋友都认为他长得丑,但是他坦坦荡荡,说:“我虽然长得丑,但丑得很帅。”他还是一个热爱生活、身体健康的人。有一次他掉下了水,然后就去学游泳,教练选别人去参赛,没有选他,他自己偷偷的进去了。教练看他如此热情,便同意他试一试,谁知他竟然获得了第1名。袁隆平拉小提琴、下棋、游泳等运动样样精通。

在1999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天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的一颗小行星被命名为袁隆平星,他还获得了未来科学大奖和“改革先锋”称号与奖章。这样一位优秀的老人,却在-年5月22日下午1点逝世,享年91岁。袁隆平爷爷虽然去世了,但他仍活在我们心中!我们要学习他热爱祖国、为国奉献的精神!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五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虽然我们素未相识,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让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也让世界减少了饥饿。您太伟大了,向您致敬。看新闻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还带着团队在海南三亚发展科研,您和团队一直在刷新水稻产量记录。您的真是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从小就在课本中看到您,到现在在视频中看到您一直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您有农民的质朴无华。第一次觉得名人其实离我们那么近,就像一颗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长长的踪迹,但是袁老,以您命名的星星那颗星星一直挂在天上,一直亮着光芒。

古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到全国上下在为您送行,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于泰山,值得我们永远悼念和铭记。

您曾经说过“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致敬袁老,国士无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袁老,“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袁爷爷,一路走好!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六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听到这句话,我就想到了袁隆平爷爷。我就想起了那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借着自己的力量,解决了十四亿人民的温饱问题。

袁隆平爷爷是农业科学家,也有杂交水稻之父的称号。他从30多岁开始了农业工作,至到今年已经干了60年了。这么多年来,他勤奋刻苦,遇到困难永不畏惧。所以他取得的伟大成就,把十四亿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不仅仅是解决了,还有了更大的发展。原来他在这几亩地上收取的稻子没有很多,但现在,他创造的是一个更加伟大的,比以前多了许多倍!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啊!

他去干活时,穿着一件白衬衫。他去稻田里工作的.面孔总在我脑海里出现,他的脸上露出的皱纹,都是他工作时留下的印记。我们应该学习他。

袁隆平爷爷靠着自已的创新与努力都绽放出了中国的奇迹。他,是一个伟大的人。怎么伟大呢,能让全国人都吃上饱饭,是一个巨大的任务。我们应该学习袁隆平爷爷这种勇于创新。勇攀高峰的品质。他那时还见过饿死人的,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才能让他们吃饱饭。所以他亲身见过,会更知道应该怎么做。

我们应该致敬袁爷爷,希望你心在天堂永远快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七

一片土地资源,一把稻米。一片一无所获的土地资源,哭泣声直过千云宵。一把稻米,那会是几十人,甚至数百人的生命。“不太可能了,不太可能了。”

一片土地资源,1100kg。夏日的风吹过水稻田,小小稻苗随风飘荡晃动,好像是一片夏日的悠闲自在。可小小稻苗始终也不会了解,一位老人不会再会开了小车在田里,小心地培养他们。

幼苗们会勤奋长的很高,长的非常大,要像高粱米一样高,穗子要像扫帚那麼长,长出的稻米要像花生仁一样大……不容易再有些人为挨饿迫不得已,由于“我的一生追求完美便是让任何人避开挨饿。”

我们害怕名人的离开,我们害怕之后的大家不记得她们,担心她们确实变为书本上的一行文本。最恐怖的事儿,是忘却。我们害怕她们只了解只说不做的定义和实际意义,不清楚她们真真正正的投入了是多少,真真正正的为何非常值得大家记牢。大家确实不容易忘掉。

功在千秋,利在千秋,一粥一饭思得来不易!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八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

您是神农,在人间留下满仓稻米后,便返回了天国。我们都会想念您,日后您看见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您来时,时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您出生在战火连天的年代,挨过饿,死里逃生。而我们从小衣食无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您,为了人民远离饥饿,在无数日月里研究杂交水稻。本应安心坐在办公室的您,顶着烈日在田间用放大镜研究水稻,几十年如一日。

您走了,低头看着盘中餐,泪水与米饭溶为一体,是我对您的思念。从今以后,我会好好吃饭,珍惜粮食。超级水稻会长大,袁花花会长大,我也会长大。未来,我定会向您一样,为祖国、为世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出贡献!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九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终于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而在试验田收割以后,种粮大户王化永告诉他第5号田599.1平米合0.897亩,毛重1172.5公斤,合1307公斤每亩。并要按通行的“七五折”来计算他的每亩净产量时,袁隆平谦虚的说,我们不按七五折,我们按七二折算吧好不好?就这样稻谷收获后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准水分加权平均,七二折合每亩片平均亩产926.6公斤。

田里增产几公斤水稻也许算不上什么大事,但对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来说可就意义非凡了。当年把杂交水稻的亩产量从600公斤提高到700公斤,袁隆平用去了4年时间。从700公斤攀上了800公斤,又耗去了4年心血。而现在从800公斤实现了亩产900公斤的目标,袁隆平整整摸爬滚打了7个年头。可想而知,在这期间,每增加一公斤的产量都要袁隆平和他的助手们付出数不清的心血。如果在这次验收中,袁隆平只要稍微做点手脚,甚至只需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他的1000公斤目标可能就会在现在同步实现了。然非但如此,袁隆平不仅在全程远离验收的专家组,更主动要求验收专家组放弃通行的“七五折”,而用“七二折”的净出率。这样一改变,袁隆平的成绩也超过了900公斤,但总成绩却也“打折”了。

我们中国人素来就有“好事可大不可小,坏事可小不可大”的“传统”。对于一个人的成绩,不但能“可大”,甚至还能“拔高”和“塑造”,就是“注点水”人们也能理解。因此不少英雄模范人物出现之初少有非议,而一经历史检验便难掩瑕疵。特别是如今所谓的这奖那杯更是非议重重,其主要原因就是成绩的内容并不是那么实在。按照袁隆平的声望和其贡献。别说成绩要“打折”,就是按照“毛重”1305公斤计入袁隆平的成绩单,甚至国家就按照这样一个成绩单奖励他,估计老百姓也很少有怨言。因为按照袁隆平的贡献,他现在早已远远超出国家的奖励界限了。

也正是袁隆平的这种对自己成绩的“打折”,也才酿造出中国科学界独具性格而又耀耀生辉的袁隆平。袁隆平是中国的科学家,按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得到的奖励足够他有晚年享受不尽的奢华,更用不着在奔波于田间地头,但是我们看到虽然已经80出头的袁隆平仍然额也不停留的忙碌在稻田里,对奢华的生活更不屑一顾。他是中国最有钱的农民,但他也可能是世界上工作在最艰苦环境中的一流科学家。而袁隆平却说,要那么多钱做什么,那是个大包袱,背来背去。我觉得这种生活很好,搞豪华车有什么意思,穿着豪华的衣服还有什么鳄鱼的皮带,两千多块钱我从来没有,送给我,我不要。

事实上正是袁隆平的超然和洒脱,把一切看得都很淡然,才使他对成绩和荣誉有着非同一般的理解。人们常说,什么都能忽悠,人的肚子不能忽悠,吃不饱就要挨饿。水稻每亩达到900公斤,就能解决全球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如果这个增产不是实打实的,就有可能还有几千万人挨饿。而袁隆平把这个成绩“打折”,就意味着夯实了这个成绩单,也就意味着不仅能保证5000万人的吃饭问题不会“打折”,更能够绰绰有余。他不仅对自己要求这样严格,同时也对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博士生也有“特殊要求”:“你要把名利丢开一点,不怕困难,努力钻研”。甚至提出:我培养研究生、博士生第一个条件你要下田,你怕下田,怕吃苦的,我就不接收你,我说电脑很重要,书本知识也很重要,都是基础,但是电脑里面,书本里面种不出水稻出来的。这样一种认真求实的`精神,足该成为中国科学家的“座右铭”。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

5月22日,一个值得全国人民去缅怀的日子,因为,在那一天,一颗巨星陨落——袁隆平老先生逝世了。

得知此消息后,全国人民自发组织队伍悼念,湖南人民更是站在风雨中,对袁隆平老先生的遗照,多次鞠躬。当时现场的人数达几百人,每个人眼里无不含着着热泪。人人都悲痛至极,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位国之脊梁,就在这一天,轰然倒下。他,让中国人民端上饭碗,端牢饭碗,解决了亿万人的口粮问题。这位奋斗一生的老先生,值得中国人永远怀念。

在得知袁隆平老先生去世后,网友竞相发言,而许多人却不敢相信。一位网友评论道:“中午刚和朋友出去喝酒,得知这一消息后,还以为是看错了。朋友在后面拍着我的肩膀,流着泪说:接受现实吧,是真的消息。那一刻,我崩溃了。”没错,许多人都不肯接受这个现实,一次一次走向中央打电话,反复确认,而得知此消息后,大多数都泪流满面。没有袁隆平老先生,可能饿殍满地的场景还会出现。节约每一粒粮食,使每一粒粮食都尽其所能,帮助人民,就是对袁隆平老先生最好的思念。

袁隆平老先生曾说过:“会各国培育优秀人才,尤其是对于发展中国家,这是我一生的愿望……我的杂交水稻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然而,袁隆平老先生真的做到了。袁隆平团队为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育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让他们遍布全世界,为杂交水稻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目前,杂交水稻正不断地向高产进行一场没有尽头的冲刺,现在,全球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试种杂交水稻十多个国家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大面积种植,每年种植面积达到了700万公顷,普遍比当地水稻增产20%以上。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得益于袁隆平老先生的不懈努力。

而袁隆平老先生在去世前的遗言中说道:“丧失从简,不要让殡仪馆安排任何群众悼念。”一位曾经的国之栋梁,本可以接受很多人的吊唁,而今,根据疫情形势,毅然拒绝了殡仪馆接待群众悼念的意见。

遥寄哀思,缅怀前行。袁隆平院士,我们的国之栋梁,愿您在天堂安好,与您的母亲团圆!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一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袁隆平,一个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然而就在5月22日这天却传来了袁隆平爷爷逝世的消息,此消息一发出,引发了全国人民的沉痛致哀。

袁隆平,目睹了当时农民们粮食短缺的现状,以致使他在杂交水稻的探索研究过程中,失败,探索,再失败,再探索,他在反复的实验中,艰难而执着地实现着人生的理想。在袁隆平爷爷的眼里永远有下一个目标,一直向上攀登,最后从异性稻到杂交稻再到超级稻,他一直在思考,在创新,在突破,直到成就了今天伟大事业。

敬爱的袁爷爷,是您让中国人将饭碗端在了自己的手里,您是民族的脊梁,是国人的骄傲,是人间的福星。

敬爱的袁爷爷,您坚持不懈,永不放弃的精神令我们敬佩和感动,您不怕困难的勇气值得我们学习,正所谓:巨星陨落,禾下乘凉梦想不灭。

同学们,请从你我做起,以节约粮食为荣,向袁爷爷持之以恒的精神学习,珍惜时光,发奋读书,认真上好没一堂课,扎实掌握每一个知识点,为今后能更好的承担责任打下坚实基础,用我们的行动报效祖国!

最后,点一支蜡烛,送一束稻穗,愿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以后每一年的稻花香里说丰年都是您!!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二

“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您是神农,在人间留下满仓稻米后,便返回了天国。我们都会想念您,日后您看见每一缕升起的炊烟,都是飘自人间的怀念。

您来时,时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您出生在战火连天的年代,挨过饿,死里逃生。而我们从小衣食无忧,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有您,为了人民远离饥饿,在无数日月里研究杂交水稻。本应安心坐在办公室的您,顶着烈日在田间用放大镜研究水稻,几十年如一日。

您走了,低头看着盘中餐,泪水与米饭溶为一体,是我对您的思念。从今以后,我会好好吃饭,珍惜粮食。超级水稻会长大,袁花花会长大,我也会长大。未来,我定会向您一样,为祖国、为世界,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出贡献!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三

20xx年5月22日下午1时。我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人――袁隆平。他的一生奉献于研究杂交水稻,为全世界的粮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离去很突然,更让我们悲痛欲绝,但他会一直活在我们的心中。

袁老是一个有目标的人――他在年轻时便许下了“禾下乘凉梦”,希望自己的研究可以养活全球更多的人口,我很受触动。袁老许下愿望后并为之努力,一直向着目标奔去,我明白――袁老的目标实现了。

袁老是一个敬业的人――在实现目标的同时也会遇到各种困难,袁老曾一次又一次的面临困难,可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更加努力,如此终于取得了成果。尽管到了退休年龄,却还不忘工作,每日都与水稻打交道,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袁老是一个“自由,散漫”的人――用袁老的话自己说。与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袁老是幽默而又追求自由的人,在我的理解,其实就是袁老有一颗乐观、积极向上的心,让我们更能感受到他的亲切。

袁老付出了太多太多,他是我心中最伟大的人!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四

2021年5月22日那天,长沙传来了噩耗,“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爷爷于13时07分逝世,享年91岁。

听到这消息后我感到特别的不真实、难以置信,直到今天,我都不能相信,也不愿去相信——袁隆平爷爷竟然在弹指之间就离我们而去了……这种滋味,这种感觉,就像是一个在课本里经常可以看见的人物,永远地留在了那课本之中,而“袁老”辉煌的一生也就此定格在了历史之中。

与其现在在这儿喊口号,不如立刻去努力吧!或许,这才是袁老愿意在天堂看见的吧。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一株穗,一餐饭,一个人,一世功,袁隆平,是中国英雄,是世界英雄!祝您一生辛苦,一路走好!

也许吧,一个人会死两次。第一次,是他的呼吸停止了;第二次,就是他的精神已被世人们所淡忘了。而袁老,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难以忘却的!这世上,可能只有一个袁隆平爷爷,又可能,所有人都是袁隆平爷爷。

致敬!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五

5月22日条新闻在各大平台上传开了:袁隆平院士逝世了,全国人民哀悼。

“我毕生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句话感动到内心深处袁老几乎倾尽所有心血研发了杂交水稻,让全国人民不再饥饿,都得到了粮食。

反转又反转,终究巨星陨落,杂交水稻之父,那个让中国不再惧怕饥饿的袁隆平爷爷终究还是离开我们了,多希望这依旧是一条假新闻,多希望再辟谣一次。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我梦见水稻长得有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大,颗粒像花生那么大,而我则和助手坐在稻穗下面乘凉。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可以增产一亿五千万吨粮食!”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来种优势的科学家,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获得共和国勋章时曾说:“我不能躺在功劳薄上睡大觉,应该继续努力!”这样伟大的科学探求精神多么宝贵,虽已获得共和国勋章,但已高龄的袁老却说要继续努力。

我们也应该学习袁老的不放弃,努力的精神品质,在自己的学业上多下功夫,就像袁隆平院士研究杂交水稻时一样。禾下乘梦凉梦,丹心映青田,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发扬这种精神。

神农氏返回了他的天国,留下人间稻米满仓,永远怀念您、永远感恩您,风吹稻花香两岸,国士无双,缅怀!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六

5月22日13:07,华夏大地万户千家传来米饭的香气,一个声音说到元老该走了,袁老说再给我点时间,等孩子们把午饭安心吃完在走吧,这是袁隆平院士去世消息时,一位网友的留言。

田地上有一个人,他时而观望倒称或拿个本子记录着什么烈日,下身穿一件宽松的白衬衣,一副老农民般的辉煌,面孔是饱经风霜的,脸上留下了一条条沟壑,在起伏间留下了风雨打斗的痕迹。而这个人就是袁隆平院士。袁隆平院士通过研究,在1965年他发现了水稻可以杂交,他每年至少有300天是在稻田里度过了,在1973年,他和助手终于培育出了杂交水稻,每亩水稻生产提高20%,每年可多收1亿多千克的粮食,可多养活7,500万人口。袁隆平院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袁隆平院士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研究,淡泊名利,一件农夫波法智慧,收获富足。

袁隆平有两个伟大的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梦,第二个梦是杂交水稻颠覆盖全球梦。袁隆平院士这两个梦想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袁隆平院士逝世,试试这个消息一出我们举国通悼。

衷心感谢您元爷爷您在农业领域里的无私奉献和付出才换来了我们今天衣食无忧的生活。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七

“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于20xx年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老,看到您逝世的消息,我眼泪瞬间就下来了,虽然我们素未相识,但一想到您以一己之力让中国人填饱了肚子,也让世界减少了饥饿。您太伟大了,向您致敬。看新闻才知道一直到今年年初您还带着团队在海南三亚发展科研,您和团队一直在刷新水稻产量记录。您的真是一生都献给了党和人民。我从小就在课本中看到您,到现在在视频中看到您一直都是那么的和蔼可亲,您有农民的质朴无华。第一次觉得名人其实离我们那么近,就像一颗星星,即使滑落,也有长长的踪迹,但是袁老,以您命名的星星那颗星星一直挂在天上,一直亮着光芒。

古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看到全国上下在为您送行,为您致哀。您的恩情重于泰山,值得我们永远悼念和铭记。

您曾经说过“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穗子有扫帚那么长,籽粒有花生那么大,我看着好高兴,坐到稻穗下乘凉”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致敬袁老,国士无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袁老,“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是他的孜孜追求。

稻香阵阵,感恩斯人!袁爷爷,一路走好!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八

我们失去了您,我们更要成为您!

看到这么大的黑色标题,我呆若木鸡,震惊极了。我的心咯噔了一下,心中难过极了。他一个人拯救了全民族全世界的饭碗啊,就连外国人都对他敬佩不已!他曾多次被人邀请出国做演讲,他曾多次在严寒酷暑中奔波,只为了使人民吃饱饭,吃上香喷喷的米饭。

今天上午,在我们班主任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也观看了关于袁爷爷的事迹。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就是:袁爷爷在大太阳底下只带领了两位学员就开始观察稻谷的生长。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于推广发明三系法优型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水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袁隆平爷爷说过,他一生只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就是追求水稻的高产,更高产的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爷爷毕生都在努力的使自己的梦想成真,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职专注于田畴,饕餮之年,仍坚持在炎热的夏日搞研究……他的愿望是:我们的饭碗要牢牢的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中。

医科大中显不得满天下粮仓,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的故事。我们要向袁爷爷学习。不浪费碗中的每一粒粮食,不让袁爷爷在另一个世界中寒心。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十九

啊,多么悲痛啊!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袁爷爷逝世的消息令我措不及防,狠狠地砸在了我的心上,悲痛不已。一瞬间愣住了,不知所措。望着眼前热气腾腾的米饭,想起了袁爷爷说过的话。

他说:"一粒食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你年纪轻不知道,上个世纪的60年代,饥荒的时候饿死人啊,大家都吃不饱饭哪,我都亲眼见过。”心头为之一震,眼泪夺眶而出。

袁爷爷临死前还关心着稻子的长势,他把自己的一生都报投入到杂交水稻之中。"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端起的每一碗饭,饭碗里的水稻,那是袁隆平院士的心血,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北极星,喂饱了十几亿人。他把一生都投入到了杂交水稻之中,用自己的事业去拯救了整个国家,他是真正值得我们敬佩的人,他是我们的脊梁骨。

望着袁爷爷的照片,他脸颊上布满皱纹,眼角含着笑意,显得和蔼可亲。我的内心百感交集,是悲痛至极,是为之一振,交织在一起,脑海中想着这位可敬的老人。仍然是那位慈祥的老人,用自己的双手铸就了全中国,他是中国发展的奠基石。

我们所没经历过的,那个吃不饱饭的年代,是袁老内心深处的痛苦,他知道,粮食是一个国家的基本需求,所以,他把自己投入到了人民之中。

致敬袁爷爷,替我们负重前行,给了我们最好的生活。致敬袁爷爷,您用自己的双手让我们屹立这片土地。您来时,世间饿殍遍野;您走时,世间稻米满仓。禾下乘凉梦,十里稻花香!

江山思国士,人去稻田丰,袁爷爷千古……。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十

我们中国近代涌现了一大批的国之栋梁,如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抗疫英雄钟南山,"两弹元勋"邓稼先………这些人为了祖国,为了中华民族,奉献了自己的毕生精力甚至生命。我多么希望他们能拥有不死之躯继续为国家进行贡献啊!但是,我们的袁隆平爷爷于2021年5月22日离开了我们。听到这个消息的我,心中不由得一惊,顿时就流下了眼泪。我想:这么伟大的人,竟然永远的离开了我们。

我给你们讲讲这伟大的人的一生吧!1930年9月7日,这个伟大的生命诞生于北京协和医院。他随着母亲到过北平、天津、江西、九江、江西赣州、天津等地居住。然后在重庆的相辉学院农学系读书。1949年8月袁隆平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农作物专业学习。1950年至1953年院系调整,并入重庆新建的西南农学院的农学系,袁隆平续读三年至毕业。

1960年,袁隆平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植物。1961年春天,他把这株变异株的种子播到试验田里结果证明了1960年发现的那个鹤立鸡群的植株是天然杂交水稻。1964年7月5日,袁隆平在实验田中找到了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经过人工授粉,结束了数百粒第一代雄性不孕株种子。1966年2月28日,他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水稻的雄性不育》引起强烈反响之后,又发表了《利用“野稗”选育三系的进展》,正式宣告中国籼型号杂交水稻三系已经配套。1982年在国际水稻学术研讨会中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995年,任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十月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安全保障荣誉奖章。2018年12月18日,袁隆平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获评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2019年9月17日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专业缅怀袁隆平爷爷的心得体会范文(21篇)篇二十一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深深扎根于广豪的大地,努力地吸取阳光与水分,奋力向上生长,哪怕做一株小小的秧苗,也要开出最绚丽的稻花,也要结出金灿灿的稻谷。这是袁隆平爷爷一生的真实写照。

袁爷爷梦想的起点就在那次吧!当小女孩儿舍不得吃手中的玉米饼时,他哽咽了;当他看到那一小袋种子是一家人全部的希望时,他心痛了;当男孩儿告诉他母亲临终前始终抓住袋子不肯松手时,他流泪了。就是从那一刻起,他坚定了信念,把“让全球人吃饱饭”当做自己最大的梦想,从此走上了追求梦想之路,这是一条布满荆棘之路,从此,困难和挫折伴随他的一生,但是他却从未放弃,几十年如一日,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坚持不懈。在日出之时,霞光照耀,鹰隼试翼,无畏前方,少年理想,终达彼岸。

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会深陷囹圄,只要努把力,不行,再用点儿劲走出去,想要的答案、生活,都会有的。满怀希望,努力坚持,就会所向披靡。明日之我,胸中有沟壑,立马振山河。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学生喝酒后的检讨书(通用15篇)

    优秀学生除了在学习方面出类拔萃,还在体育、文艺、科技等领域表现出色。有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积极探索成为了优秀学生,他们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尊敬的老师:您好!我

    精选大学入党心得体会及感悟范文(20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悟的总结,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长和改进方向。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来自不同领域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共同学习和成长。

    专业甲方房屋承租合同范文(17篇)

    一份合同协议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合同的条款和双方的共识。在起草合同协议时,可以参考以下实例,以确保各方的权益得到保障。出租方:____________身份

    专业作风能力建设整顿心得体会和感想范文(22篇)

    撰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和素质。通过阅读他人的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近年来,以习近平

    精选抗压力心得体会(案例20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总结和分享自己的经验,为他人提供帮助和指导。这是一些优秀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撰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有所帮助。

    热门教师国防心得体会高中(案例20篇)

    写教师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教师深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寻找解决办法。接下来是几篇关于教师心得体会的精选范文,欢迎各位教师参考和学习。暑假里,我认真参与了学

    最热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通用19篇)

    读后感是一种对作品的思考与解读,它可以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作品的主题和意义。下面是一些经典作品的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精选体检报告精辟范文(19篇)

    精选范文是经过筛选和评定获得的优秀范例,具有指导性和参考价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精选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灵感和思路。尊敬的公司领导:您好!首先

    最新放飞梦想演讲稿初中(通用18篇)

    梦想是我们心灵的燃料,它点燃了我们追求优秀和未来的热情。以下是一些梦想实现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启迪。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

    热门公司年休假管理制度(汇总22篇)

    公司的规模和业务范围决定了它在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我们整理了一些公司领导者的演讲和观点,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