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

时间:2023-11-09 作者:影墨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

读书心得是对所读书籍的评价和认识的表达,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书中的知识。这是一些优秀读书心得的精选,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一

近来有一本书热卖,王跃文的《大清相国》。热卖原因众所周知,缘于中纪委书记王岐山的推荐。我也与时俱进买了一本来看,网购的时候,对方告知,一次只能买一本,可见这本书有多火,可谓一时洛阳纸贵。看了以后,觉得还不错,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廷敬活跃在清朝政坛的时间应该是康熙中后期,也就是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以后50—60年那个时间,此其时,海内已定,放眼宇内,似乎风平浪静,偌大的帝国似乎也已经强大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承平之日即是新考验的开始,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也会有暗流涌动,毕竟世界太平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跳下战马,卸下盔甲,也该享受一番了不是。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包括吏治的腐败、各种潜规则的盛行也是在所难免的。黄炎培曾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什么“其亡也忽”,个人认为不外乎对和各种社会不公处理的失当。清朝到了康熙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和社会不公,以至于后来雍正上台以后用大开杀戒的极端方式加以遏制。而此时距离清朝开国也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与北宋开国到北宋社会矛盾加剧,发生严重政经危机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也是七八十年的时间,正是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才有了后来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后来虽以失败告终,但初衷是好的,只不过遭到了当时的官僚集团这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强势阻击,最后不了了之,“改革尖兵”王安石也只好去相罢官,去金陵优游林下了。此后不过70年,北宋便灭亡了。明朝也大抵如此,虽然开国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近乎变态的高压统治下,用很多极端恐怖的刑罚来震慑贪污,最终也没能阻止贪污的发生、发展和壮大,在满清铁骑的强力冲击之下,明王朝的大厦轰然倒塌。清朝统治者显然吸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康熙一朝在康熙皇帝的励精图治和众多能臣当然也包括陈廷敬的帮衬之下,总算在一定程度上度过了执政的危险期,也才有了后来所谓的雍正乾隆时候的盛世景象。当然了,在封建集权的人治统治社会里,像陈廷敬这样的能臣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本书虽然讲的是300多年前一个封建王朝的能臣治国理政的故事,但对现在的我们来说,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毕竟从1949年共和国建立到现在也已经过去了65年的时间了,我想这也是这本书被中纪委书记王岐山推荐阅读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以上所说算是我对这本书的整体解读吧,当然其中的一些段落也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这么一段话,“他心里暗想,陈廷敬才二十一岁,早早地中了状元,未必就是好事。官是靠熬出来的,没到那把年纪,纵有天大的本事也是枉然。人若得意早了,众目睽睽之下,没毛病也会叫人盯出毛病来。但此时话毕竟不便说得太透,便都放在了肚子里。他想日后要是有缘,自会把这些话慢慢儿说给他听的。”这是说的陈廷敬本来应该中状元的,因为主考官卫向书怕21岁的陈廷敬过于年轻却一路扶摇直上,不经历挫折,在以后的道路上难免生骄傲之心而阻拦顺治皇帝点他为状元,爱才之心可昭日月。由此也想起了明朝的张居正,张居正小时候被称为“神童”,十二岁就考中了秀才,而且是第一名,如果放现在应该算是某地区的高考状元了,这在当时也是个比较轰动的事情。当时的主考官也是反复翻阅张居正的答卷,感叹着的是同一个词:“国器!国器!”想来这“神童”成色十足。想想俺十二岁的时候小学还没毕业呢,整天想的都是怎么吃点好的,怎么玩的痛快,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啊。可在接下来考举人的时候,他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因为他碰上了当时的湖广第一号人物顾璘。顾璘听说有个十三岁的孩子来考举人,就想见一见,而且是一见如故,欣赏有加。可在送走张居正以后,顾璘却给主考官下了一道命令:“这科无论张居正答卷如何,都决不能让他中第!”实在是让人费解。而多年以后,张居正再次见到顾璘并知道了自己当时考不中的原因时,非但没有丝毫的埋怨,反而感动的痛哭流涕。这却是为何?实在是因为这个顾璘是一个难得的好人,曾亲眼见过无数像张居正这样身负绝学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因为年少成名而得意忘形,最后都沦为平庸之人。为何?俗话说的好,一岁年龄一岁心,即使你是神童,那也只能说明你智力超群,可生活阅历却是靠一年一年的经历累积而成的。你不能指望五六岁的孩子去挣钱,更不能指望十几岁的孩子去治国。

最后,用《大清相国》封腰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尾: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二

《大清相国》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康熙时期的政治斗争为背景,塑造了清朝名臣陈廷敬为代表的群臣形象,反映了官场中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了那一时期的官场风云。由于王岐山的推荐使这部小说一时间名声鹊起,但我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推荐,而是无意间发现的。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这是书评中的几句话,是对陈廷敬为官善始善终的回答,也是对陈廷敬的评价。而我觉得陈廷敬之所以能够善始善终与他的五字箴言有莫大的关系。下面就具体谈谈陈廷敬为官的五字箴言——“等、忍、稳、狠、隐”。

(一)“等”字诀。

“等”字诀并不是陈廷敬自己悟出来的,而是另一名大臣——卫向书告诫他的。等,就是慢慢熬,耐着性子等,经过时间的慢慢打磨,将经历变成经验,才能有所得、有所为。“少年得志自是可喜,但隐忧亦在此,需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了,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陈廷敬少年得志,但宦海无涯,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成名太早,成为众矢之的,必将会死于官场之争,不得善终。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是很难成大气的,所谓历练就是经事见事。我认为作为选调生到基层锻炼也就是到基层经事见事,在基层得到历练,然后将来才能够成大器,而有些人却将这必要的等待与磨练看作是混日子。《大清相国》火速提拔的重臣也有很多,但他们大都死于官场政斗,没有一个人像陈廷敬一样是寿终正寝的,其中典型的人物就是徐乾学,进入官场比陈廷敬晚,但提拔的速度却比陈廷敬快很多,最后是在与陈廷敬的斗争之中败下阵来。当然,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贪官有关,但在那个人治的封建年代,他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贪,更大的原因是他没有经历过陈廷敬那样的磨练,没有等待的耐心,早早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一个人的成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的磨练,最新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都会有年龄与任职的时间限制,我想可能也与这一点有关吧。做好“等”字诀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忍”字诀。

当自己被冤枉的时候,就想要去反抗;。

当看到不良现象时,就想去作斗争。但我也认识到这只是我的书生意气,在没有能的时候去抱不平,去反抗,去斗争只能是平添伤害而已。“当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的抱负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书”,我想我可以做的应该就是多多锻炼,增长才干,用自己的能力去支撑起自己的抱负。前段时间看过一段题为《年轻人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什么》的演讲,演讲人提出“当老一代的人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年轻人,你还不懂。你就要勇敢的告诉他:我和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这个社会的”。听了这段演讲我也热血沸腾,我也想做一名斗士,但是真正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想,连演讲者自己都未必做得到。这并不是说要向不良现象低头,而是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斗争,有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陈廷敬看不惯明珠的专权独断,看不惯索额图的贪赃枉法,看不惯徐乾学的狼子野心,看不惯高士奇的阿谀奉承,但他把这一切都忍了下来,最后才等到机会将他们一一除掉。如果陈廷敬像斗士一样和他们作斗争,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可能他早早的就死于非命了吧。现实中可能不至于丢掉性命,但碰壁是难免的,还是学乖点,学会“忍”吧。

(三)“稳”字诀。

“交人要稳,办事要稳,看风向尤其要稳。官场里最为难测的是风向,万不可稍闻风声就更换门庭。官场中人免不了各有门庭,可投入门庭就难免荣损与共,祸福难料。陈廷敬不投任何门庭,这也是稳中要义。”陈廷敬为官三十多年一直没有拉帮结派,不像明珠、索额图都有自己的帮派,相互勾结包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珠垮台之后,索额图趁机打击明党。索额图赋闲时,明珠也一直压制索派。陈廷敬不拉帮结派也不投在任何门庭之下,但同时又受到各个门庭帮派的猜忌,明珠认为他是索额图一派,索额图也把他当成明珠一党,受到的是两方势力的共同排挤和压制,这大概也是陈廷敬隐忍近三十年成为“相国”的原因吧。与陈廷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士奇,虽然只是四品小官,不能与一品大员相提并论,但高士奇去可以在南书房行走,参与奏折的草拟。高士奇虽然自称是索额图的奴才,但是在索额图赋闲时,却和明珠走的很近,等明珠下台后又重归到索额图门下,最后和徐乾学一起想要参倒索额图,可谓是一个左右摇摆的小人。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像这种小人只能是身败名裂。现实的社会上可能没有小说里写的这样的露骨,党派之争大概也只存在于历史之中,作为社会人都会有自己交际的圈子,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关系不好,却是不可避免的。陈廷敬理解的“稳”是不拉帮结派,不投任何门庭,而我理解的“稳”却是慎重交友。虽然都是在机关政府部门工作的同事,但是在能力、素质、追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作为新人,我应该向那些能力强、素质高、有追求的同事学习,而不是那些,没有追求,每天只是混日子的人学习。

(四)“狠”字诀。

狠,是被逼出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不心慈面软,敢于赶尽杀绝。陈廷敬先是试探到康熙对明珠的不满,巧妙的煽动康熙对明珠的火气,从而搬倒明珠。又借康熙南巡时发现地方的问题和几个政治对手之间的矛盾,策动他们互相连环弹劾,看他们互相撕咬的狗血喷头,丑态百出,陈廷敬却潇洒的没事人一般躲在一边看热闹,还装好人在中间协调,结果陈廷敬的三个政治敌人,当然也是大贪官和大阴谋家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一下全部被打倒,康熙还赞扬陈廷敬“宽厚老成,几近完人”,任用陈廷敬做首辅大臣。狠,是对像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这样的小人、奸臣,像这种奸佞小人就要一次打倒不能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倘若再不下狠手,将会国无宁日,自己日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这就是陈廷敬的“狠”字诀。

(五)“隐”字诀。

“隐”字诀是将陈廷敬在一举扳倒索额图、徐乾学和高士奇,成为首辅大臣之后决定急流勇退,辞官归隐。陈廷敬归隐是在当过几年首辅大臣之后。在这几年里,陈廷敬可谓是独揽大权,国家大事无不是他先草拟在交由康熙审阅。也许觉得自己深得康熙的信任,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想要实现抱负,陈廷敬在这几年里也多次与康熙相违背,很有些血性,仗义执言。看着小说这样写,我心里有种隐约的担心,因为当年明珠、索额图都是大权在握的人物,最后被扳倒也都是在权力的顶峰。我担心陈廷敬稍有不慎也会步他们的后尘。而当康熙斥责陈廷敬“老糊涂了”,我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我不想让一个一生清正廉洁的好官也不得善终。最后,陈廷敬还是挺过来了,而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康熙还信任他的时候急流勇退。急流勇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我想陈廷敬如果没有选择“隐”而是继续与康熙“对着干”,我想他大概不会善终吧。想想自古急流勇退的例子有很多,反面教材也是不胜枚举。关于“隐”字诀就不过多赘述,“隐”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要想做到可没有那么简单。

介绍完了陈廷敬为官的五字箴言,算是自己读过《大清相国》的读后感吧,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对这五字箴言有自己的理解,也会对其他的内容有自己的感悟,我也还有好多体会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是进入一座宝库,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宝物一一拿出。还是以后再说吧,就像在这里提到过其他例子一样,《大清相国》也会成为一个例子出现在其他地方。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三

近日,看历史小说《大清相国》,该书其中有很多很多具体现实的借鉴意义,我作为一名一直扎根在基层的领导干部,更是从中体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情感。作为出卖国家利益、出卖人民利益而来换取自己职务的升迁、满足自己的贪欲,最后都是要受到党纪国法惩罚的。下面我将通读此书的一点体会谈谈,与大家共勉。

其中有一段我印象非常深刻,陈廷敬押着王继文要离开云南的时候,那么多的群众拥上街头,哭着喊着不让王继文离开,并这样对陈廷敬说道:“你就是钦差吗?你凭什么要抓走我们的父母官?王大人可是云南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好官哪!”可以说,这种场景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为官者谁不希望在离任时是这种场景!如果不明就里,只看表面,王继文就是传颂千古的好官,而真实的情况却是王继文糊弄了皇帝,糊弄了群众,可见只看眼前的场景往往是不真实的,对于官员的评价真是要向陈廷敬学习,从细处入手,从深处挖掘,才能真正找到这个地方官员为政的好坏。从这个史实中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不是陈廷敬明察秋毫,康熙就被王继文给糊弄了,可见,选人用人,关键还在考察干部。如果考察失真,不仅仅损害的是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利益,更重要的是,会形成连锁反应,最终,损害的还是国家和群众。而政绩的体现,也正像陈廷敬所说的:“国朝的好官,既要效忠朝廷,又要爱护百姓。如果只顾向朝廷邀功,不管百姓疾苦,也算不上好官。”这也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近日提出的:“领导干部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

就是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不贪一时之功,不图一时之名,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真正维护好群众的利益,真正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到群众心坎上去。所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在工作中要把“功成不必在我”作为为政之基、谋事之本、做事之源,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不唯gdp论英雄,多看长远,多打基础。而在干部考察任用中,更应该从细微处着手,不能仅听群众说好就好,不能仅看“表面文章”,更要从平时基础工作上、从长远打算上、从“内部文章”上多方面入手细致考察,才能真正把那些注重打基础、谋长远、坚持原则不谋私利的好干部选拔出来。另外对于干部考察组也要落实责任制,责任到人,层层套上“紧箍咒”,确保考察知人善用、不走样,不失真,才能确保选人用人不出纰漏,才能选出像陈廷敬这样的清官、好官、能官、德官。

“两学一做”活动刚刚开始,这既是基础,也是关键,更要通过此次活动活动,和“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结合起来,真正让基层党员领导干部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使政绩观体现在平时基础工作上,体现在长远谋划上,体现在内部文章上,体现在为民服务上,体现在真抓实干上。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够被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会梦想成真。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四

最初看《大清相国》是带着看故事的。心态去看的,就跟看《隋唐英雄传》、《七侠五义》、《神探狄仁杰》、《宰相刘罗锅》没什么区别,看完之后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首先,《大清相国》的故事能够引人入胜。虽然一部书从头至尾写了陈廷敬的一生,却没有叙述生平事迹的感觉,故事环环相扣,跌宕起伏,同时把该介绍的人物和主要事件都交代的比较清楚,更深刻的刻画了陈廷敬这个人物形象。整体感觉不是在写历史,而是在演绎故事。把陈廷敬写成了一个完人,无论事业还是家庭虽然经过一些波折,却是幸福美满。出身富贾,连中三元,父慈子孝,妻贤妾美,位居相位,难怪连皇帝都要羡慕嫉妒恨。同时,他身边的人物,大清皇帝顺治、康熙,名臣明珠、索额图、高士奇、徐乾学,个个特点鲜明、栩栩如生,险恶的官场争斗、权力与良心的较量、利益的取舍、情义的交织,让人一读起来就欲罢不能。只是这种人物只有小说中才能出现,陈廷敬作为历史人物,他的整个官场生涯最终完美收场,只不过各种细节去靠各种猜测了。

其次,很多人可能是冲着陈廷敬的为官之道去看的,那就来说说陈廷敬做人和做官的原则。陈廷敬之所以能够屹立官场几十年,虽然也有起起落落,但是结局是圆满的。他的总结的那些围观之道也有一定的道理,不管为官还是为民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等、忍、稳、狠、隐”,前三个字都比较赞赏。“等”就是要耐得住寂寞,坚持做好自己的事情,积少成多、积土成山,终究能够发挥自己的最大能量。对我们这个快节奏的社会尤其适用,多少人思想踏上了快车道,抱着等不及的想法,什么都求新求快,反而限制了长远的发展。只有耐得住寂寞,扑下身子,专心做事。“忍”对任何人都适用,不是指一味退缩避让,而是坚持低调做人,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该做的事。不说别的,就说我们所谓的“易怒”一族,开车的“路怒族”,一旦有车超过自己,就要想方设法超回来,甚至还送对方几个白眼。更有甚者,车停在你的前面,人走到你的车窗前“哥们儿,想找事是吧,不行下来练练”,这种意气用事的“怒”只能害人害己。“稳”字自不必说,记得驾校考试前大家都很紧张,教练说了一句话“心慌者无知”,通俗却在理,虽然大家知道遇事对处理事情无益,却控制不了自己的心性,要练得“稳”很不容易。对于“狠”,大概是官场一种自我保护或者是为了良心正义必须做出的选择,却不想提倡做人如此。“隐”已经谈不上,到了年龄该退休退休,不用再把自己当回事。五个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很多人生的道理,不是简单看一部小说,谈点体会就能懂得,需要的是在人生中细细体会,不断实践。

再次,小说的语言也值得好好去欣赏。文笔带着一种古朴的文风,读小说仿佛人也跟着回到那个年代,读快餐读多了,猛然换回来有一种愉悦的感受。就像一个年少贪玩的孩子,喜欢缠着老人听故事,除了故事,还有说故事人的那丰富多彩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每每让人流连忘返。那些诗、那些句、那些词,读来朗朗上口,想来内蕴丰厚。另外,看书加上最近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突然觉得,自己有点像个半文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去学习。作为一个学习者,有必要多读多思。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五

《大清相国》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以康熙时期的政治斗争为背景,塑造了清朝名臣陈廷敬为代表的群臣形象,反映了官场中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了那一时期的官场风云。由于王岐山的推荐使这部小说一时间名声鹊起,但我读这本书并不是因为别人的推荐,而是无意间发现的。

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

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这是书评中的几句话,是对陈廷敬为官善始善终的回答,也是对陈廷敬的评价。而我觉得陈廷敬之所以能够善始善终与他的五字箴言有莫大的关系。下面就具体谈谈陈廷敬为官的五字箴言——“等、忍、稳、狠、隐”。

(一)“等”字诀。

“等”字诀并不是陈廷敬自己悟出来的,而是另一名大臣——卫向书告诫他的。等,就是慢慢熬,耐着性子等,经过时间的慢慢打磨,将经历变成经验,才能有所得、有所为。“少年得志自是可喜,但隐忧亦在此,需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了,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陈廷敬少年得志,但宦海无涯,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如果成名太早,成为众矢之的,必将会死于官场之争,不得善终。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是很难成大气的,所谓历练就是经事见事。我认为作为选调生到基层锻炼也就是到基层经事见事,在基层得到历练,然后将来才能够成大器,而有些人却将这必要的等待与磨练看作是混日子。《大清相国》火速提拔的重臣也有很多,但他们大都死于官场政斗,没有一个人像陈廷敬一样是寿终正寝的,其中典型的人物就是徐乾学,进入官场比陈廷敬晚,但提拔的速度却比陈廷敬快很多,最后是在与陈廷敬的斗争之中败下阵来。当然,这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一个贪官有关,但在那个人治的封建年代,他的失败不仅仅是因为贪,更大的原因是他没有经历过陈廷敬那样的磨练,没有等待的耐心,早早的暴露了自己的野心。一个人的成功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慢慢的磨练,最新的《党政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中对与干部的选拔任用都会有年龄与任职的时间限制,我想可能也与这一点有关吧。做好“等”字诀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忍”字诀。

当自己被冤枉的时候,就想要去反抗;。

当看到不良现象时,就想去作斗争。但我也认识到这只是我的书生意气,在没有能的时候去抱不平,去反抗,去斗争只能是平添伤害而已。“当你的能力不足以支撑你的抱负的时候就应该静下心来多读书”,我想我可以做的应该就是多多锻炼,增长才干,用自己的能力去支撑起自己的抱负。前段时间看过一段题为《年轻人可以为这个世界做什么》的演讲,演讲人提出“当老一代的人走过来,拍拍你的肩膀告诉你:年轻人,你还不懂。你就要勇敢的告诉他:我和你不一样,我不是来适应社会的,我是来改变这个社会的”。听了这段演讲我也热血沸腾,我也想做一名斗士,但是真正的又有几个人能做到呢?我想,连演讲者自己都未必做得到。这并不是说要向不良现象低头,而是选择另一种方式去斗争,有一种更加合理的方式。陈廷敬看不惯明珠的专权独断,看不惯索额图的贪赃枉法,看不惯徐乾学的狼子野心,看不惯高士奇的阿谀奉承,但他把这一切都忍了下来,最后才等到机会将他们一一除掉。如果陈廷敬像斗士一样和他们作斗争,最后的结果会是怎样,可能他早早的就死于非命了吧。现实中可能不至于丢掉性命,但碰壁是难免的,还是学乖点,学会“忍”吧。

(三)“稳”字诀。

“交人要稳,办事要稳,看风向尤其要稳。官场里最为难测的是风向,万不可稍闻风声就更换门庭。官场中人免不了各有门庭,可投入门庭就难免荣损与共,祸福难料。陈廷敬不投任何门庭,这也是稳中要义。”陈廷敬为官三十多年一直没有拉帮结派,不像明珠、索额图都有自己的帮派,相互勾结包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明珠垮台之后,索额图趁机打击明党。索额图赋闲时,明珠也一直压制索派。陈廷敬不拉帮结派也不投在任何门庭之下,但同时又受到各个门庭帮派的猜忌,明珠认为他是索额图一派,索额图也把他当成明珠一党,受到的是两方势力的共同排挤和压制,这大概也是陈廷敬隐忍近三十年成为“相国”的原因吧。与陈廷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士奇,虽然只是四品小官,不能与一品大员相提并论,但高士奇去可以在南书房行走,参与奏折的草拟。高士奇虽然自称是索额图的奴才,但是在索额图赋闲时,却和明珠走的很近,等明珠下台后又重归到索额图门下,最后和徐乾学一起想要参倒索额图,可谓是一个左右摇摆的小人。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像这种小人只能是身败名裂。现实的社会上可能没有小说里写的这样的露骨,党派之争大概也只存在于历史之中,作为社会人都会有自己交际的圈子,谁和谁关系好,谁和谁关系不好,却是不可避免的。陈廷敬理解的“稳”是不拉帮结派,不投任何门庭,而我理解的“稳”却是慎重交友。虽然都是在机关政府部门工作的同事,但是在能力、素质、追求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差异,作为新人,我应该向那些能力强、素质高、有追求的同事学习,而不是那些,没有追求,每天只是混日子的人学习。

(四)“狠”字诀。

狠,是被逼出的,就是在必要的时候,不心慈面软,敢于赶尽杀绝。陈廷敬先是试探到康熙对明珠的不满,巧妙的煽动康熙对明珠的火气,从而搬倒明珠。又借康熙南巡时发现地方的问题和几个政治对手之间的矛盾,策动他们互相连环弹劾,看他们互相撕咬的狗血喷头,丑态百出,陈廷敬却潇洒的没事人一般躲在一边看热闹,还装好人在中间协调,结果陈廷敬的三个政治敌人,当然也是大贪官和大阴谋家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一下全部被打倒,康熙还赞扬陈廷敬“宽厚老成,几近完人”,任用陈廷敬做首辅大臣。狠,是对像明珠、索额图、徐乾学、高士奇这样的小人、奸臣,像这种奸佞小人就要一次打倒不能给他们翻身的机会,倘若再不下狠手,将会国无宁日,自己日后也不会有好果子吃,这就是陈廷敬的“狠”字诀。

(五)“隐”字诀。

“隐”字诀是将陈廷敬在一举扳倒索额图、徐乾学和高士奇,成为首辅大臣之后决定急流勇退,辞官归隐。陈廷敬归隐是在当过几年首辅大臣之后。在这几年里,陈廷敬可谓是独揽大权,国家大事无不是他先草拟在交由康熙审阅。也许觉得自己深得康熙的信任,也许是因为自己的想要实现抱负,陈廷敬在这几年里也多次与康熙相违背,很有些血性,仗义执言。看着小说这样写,我心里有种隐约的担心,因为当年明珠、索额图都是大权在握的人物,最后被扳倒也都是在权力的顶峰。我担心陈廷敬稍有不慎也会步他们的后尘。而当康熙斥责陈廷敬“老糊涂了”,我真是为他捏了一把汗,我不想让一个一生清正廉洁的好官也不得善终。最后,陈廷敬还是挺过来了,而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康熙还信任他的时候急流勇退。急流勇退是一种勇气更是一种智慧,我想陈廷敬如果没有选择“隐”而是继续与康熙“对着干”,我想他大概不会善终吧。想想自古急流勇退的例子有很多,反面教材也是不胜枚举。关于“隐”字诀就不过多赘述,“隐”的道理不难理解,关键是要想做到可没有那么简单。

介绍完了陈廷敬为官的五字箴言,算是自己读过《大清相国》的读后感吧,相信读过这本书的读者都会对这五字箴言有自己的理解,也会对其他的内容有自己的感悟,我也还有好多体会想说,可又不知从何说起,就像是进入一座宝库,也不可能将所有的宝物一一拿出。还是以后再说吧,就像在这里提到过其他例子一样,《大清相国》也会成为一个例子出现在其他地方。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康熙王朝名臣辈出,千古传诵。然而宦海风高,沉浮难料。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藉。满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终,陈廷敬却驰骋官场五十多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之后仍被召回,最后老死相位。

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读后感悟:

第一体会:

书中,朝上哪一个人在何岗位,可能都有一位大人在背后布局,派系矛盾表面平静止水,深层波涛汹涌。很多工作能力选人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称职即可,剩下由其政治作用所决定,他可能是打手、排头兵为自己的派系冲锋陷阵(得到了大人的恩惠),也可能墙头草、八面玲珑,不出头而查探其他人的意图。

恩惠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东西总是要还的,到最后结果难料。

第二体会。

陈廷敬得善终,是由于他善于捕获分析信息,对周边干系人进行了明确分析,采取了正确的对策。皇上是需求方,陈是项目经理,他知道需求方的要求,一是社稷,二是自己的威信不动摇,三是亲近的人问题不太大。绝对的做项目,只从社稷出发,必定无法满足皇上的最终需求,反而引得杀身之祸。

第三体会。

质疑,各地报上的政绩,其中存在不合逻辑之处,只是看上层是否愿意不过问的接受。其实国人感恩的心,捐款捐物给国家的精神境界没这么高,自发啥的不是有利益驱动就是压迫得来(自发的救助救援另当别论),头脑要清楚,不要被下面的报喜材料给蒙蔽了。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六

我也与时俱进买了一本来看,网购的时候,对方告知,一次只能买一本,可见这本书有多火,可谓一时洛阳纸贵。看了以后,觉得还不错,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廷敬活跃在清朝政坛的时间应该是康熙中后期,也就是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以后50―60年那个时间,此其时,海内已定,放眼宇内,似乎风平浪静,偌大的帝国似乎也已经强大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承平之日即是新考验的开始,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也会有暗流涌动,毕竟世界太平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跳下战马,卸下盔甲,也该享受一番了不是。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包括吏治的腐败、各种潜规则的盛行也是在所难免的。黄炎培曾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什么“其亡也忽”,个人认为不外乎对贪污和各种社会不公处理的失当。清朝到了康熙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贪污和社会不公,以至于后来雍正上台以后用大开杀戒的极端方式加以遏制。而此时距离清朝开国也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与北宋开国到北宋社会矛盾加剧,发生严重政经危机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也是七八十年的时间,正是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才有了后来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后来虽以失败告终,但初衷是好的,只不过遭到了当时的官僚集团这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强势阻击,最后不了了之,“改革尖兵”王安石也只好去相罢官,去金陵优游林下了。此后不过70年,北宋便灭亡了。明朝也大抵如此,虽然开国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近乎变态的高压统治下,用很多极端恐怖的刑罚来震慑贪污,最终也没能阻止贪污的发生、发展和壮大,在满清铁骑的强力冲击之下,明王朝的大厦轰然倒塌。

最后,用《大清相国》封腰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尾: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七

在《大清相国》中,陈廷敬先后处理了山东富伦逼迫百姓捐粮案、山西戴孟雄建龙亭案、云南巡抚王继文贪污案、户部铜钱案等等,其人深恶贪污腐败之事,为人清廉,一心为民,但是陈廷敬在为人为官上却又与“道德洁癖”海瑞有着很大的不同。

明珠揽权过重,且成了实际上的“二皇上”。陈廷敬揣度着皇帝有要收拾明珠的意思了,到底也没有去直接参明珠,而是假手于人,这正是陈廷敬为官的一大特色,持重、坚忍,不击则以,一击必中。后来的“连环参”更是显示他的心机超群、智计绝伦。

初入官场时,卫向东大人送给陈廷敬一个“等”字;岳父李老太爷送给陈廷敬一个“忍”字;陈廷敬自己悟出来一个“稳”字;“连环参”案中陈廷敬透出一个“狠”字;至文渊阁大学士后,贤内助月媛送了他一个“隐”字,急流勇退谓之知机。

这是陈廷敬的为官之道。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八

我也与时俱进买了一本来看,网购的时候,对方告知,一次只能买一本,可见这本书有多火,可谓一时洛阳纸贵。看了以后,觉得还不错,谈谈自己的感受。

陈廷敬活跃在清朝政坛的时间应该是康熙中后期,也就是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以后50―60年那个时间,此其时,海内已定,放眼宇内,似乎风平浪静,偌大的帝国似乎也已经强大到了独孤求败的境界,但承平之日即是新考验的开始,太平盛世的表象之下也会有暗流涌动,毕竟世界太平了,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跳下战马,卸下盔甲,也该享受一番了不是。但随之而来的各种弊端包括吏治的腐败、各种潜规则的盛行也是在所难免的。黄炎培曾说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其亡也忽”,为什么“其亡也忽”,个人认为不外乎对贪污和各种社会不公处理的失当。清朝到了康熙中后期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贪污和社会不公,以至于后来雍正上台以后用大开杀戒的极端方式加以遏制。而此时距离清朝开国也不过七八十年的时间。这个时间与北宋开国到北宋社会矛盾加剧,发生严重政经危机的时间是差不多的,也是七八十年的时间,正是针对北宋当时“积贫积弱”的社会现实,才有了后来以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王安石变法,后来虽以失败告终,但初衷是好的,只不过遭到了当时的官僚集团这一强大的保守势力的强势阻击,最后不了了之,“改革尖兵”王安石也只好去相罢官,去金陵优游林下了。此后不过70年,北宋便灭亡了。明朝也大抵如此,虽然开国初期在明太祖朱元璋近乎变态的高压统治下,用很多极端恐怖的刑罚来震慑贪污,最终也没能阻止贪污的发生、发展和壮大,在满清铁骑的强力冲击之下,明王朝的大厦轰然倒塌。

最后,用《大清相国》封腰的一段话来做本文的结尾: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九

人到中年,才突然发现读书读的太少了,所以从现在开始要多读书。老公从单位带回来一本《大清相国》,推荐我看看,说写的很好。一开始我并不想看,因为这本书很厚,我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耐心读完。但转念一想,不是决心从现在开始多读书吗?此时不看更待何时。一开始每天看一页,后来有空就看一页,再后来只要有空就看几十页。突然有一天,发现不知不觉间已经快看完了,还挺有成就感的。尴尬的是,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陈敬这个名字有点熟,月媛这个名字也有点熟,看着看着感觉这个故事也有点熟,后来突然想起来,这本书我看过……上次看好像也是老公推荐的。唉,我居然全忘了,看来上次看白看了,完全没有进脑子。幸好这次真看进去了,不光看完了还想写点什么,虽然长久不锻炼已经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反正也是自己看,胡乱写吧,免得过段时间又忘了自己看过了。

主人公陈廷敬,原名陈敬,因同期贡士有两个陈敬,被皇上赐了一个廷字,从此改名陈廷敬。他在顺治皇帝在位时入朝,辅佐康熙皇帝五十年,经历了被打压、被陷害、被重用、被失信、罢官、起复等各种跌宕起伏,最后功成身退,可谓之圆满。他的成功经验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等、忍、稳、狠、隐。这五个字既是他从政不同阶段的处事风格,又是他成功立业、名垂青史的法宝。

“等”字是对他有知遇之恩的卫向书大人教给他的。年轻的时候,少年得志,容易急功近利,锋芒毕露,但宦海无涯,须时时警醒,因而要耐着性子等,有“慢慢熬”的准备。卫大人向皇上谏言,将陈廷敬原本的“状元”改为二甲进士,既有心避免使其成为众矢之的,又有意打磨他的棱角,可谓用心良苦。好在陈廷敬也确实争气,理解了师傅的用心,在“等”的过程中磨练出强大的耐性。

“忍”是对他有救命之恩的后来成为岳父的李老先生告诉他的。官场上不经历练,难成大器,要经事见世,任劳任怨。任劳容易,任怨难。亲家张汧被参入狱,陈廷敬遭人陷害被指受贿,此时他若强行辩解,无论皇上怎样处理,他都不会有好的结果。风暴正猛之时,处于风暴中心的陈廷敬,唯有忍,才能保护自己。果不其然,三年后,陈廷敬守得云开见月明,被重新重用,且更加被皇上信任。曾国藩曾说:“决定成败的,不在高处,在洼处,不在隆处,在平处。全看人能不能在棘手之处,耐得住烦。”

“稳”字是他自己后来悟出来的。交人要稳,办事要稳,看风向尤其要稳。官场中人免不了各有门庭,可投人门下又难免荣损与共,复活难料,陈廷敬不投任何门庭,是稳中要义。以陈廷敬的才气和正气,他是不屑与庸人为伍的,更不屑献媚于权臣,而真正像他一样的人,同样也是不会站队的。这是他的明哲保身之道。

“狠”是最后被逼出来的。等、忍、稳固然使陈廷敬稳居君侧,但若只一味地等、忍、稳,那么他就只能是一个好官,而不是一个济世的官。明珠权倾朝野,专横营私,索额图飞扬跋扈,老谋深算,徐乾学沽名钓誉,首鼠两端,高士奇欺上瞒下,中饱私囊,这些人其身不正,带坏朝廷风气,沆瀣一气,民声上不达天听,逼的陈廷敬使出连环参,一举参掉这几个为官不为民的大臣。这才是陈廷敬在大是大非面前的勇气和担当。

“隐”是被皇帝称为“相国”后夫人月媛点醒他的。陈廷敬固然想为大清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别人不这么想。官做到极致,事做到极致,必然招致别人的嫉恨,如果让皇上也感觉是贪权恋位,一手遮天,那必不得善终。所谓“反者道之动”,所以,陈廷敬突然醒悟,及时隐退,才成就了一代名相的名垂青史。

如同本书最后的书评中所总结,陈廷敬一生秉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儒生典训。正是带着这种对国家和人民的担当,才能在“等”和“忍”中逆流而上,在“稳”中洁身自好,用“狠”来作为自己的武器,完成自己的使命。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十

何况,这本书还是被副主席推荐过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本书作者王跃文大约花了四分之一的篇幅,描写小说主角陈廷敬从乡试到初入官场。这一段,我深有所得。虽然对于我来说,有些东西现在才看到、才懂得,真的很迟了。但是,人生的坑,总要一个个踩,才知道,朝闻道夕死可矣。

年轻的陈廷敬是什么样一个人呢?

在我看来,

陈廷敬是一个命很好的人!

陈廷敬是一个非常努力、时时刻刻都不忘学习读书、成绩特别好的学霸。

陈廷敬也是一个普通人,年轻时死读书读死书,一腔热血、满脸青涩,同样需要经历各种磨难、甚至九死一生,才逐步成长的人。

陈廷敬家在地方也算小豪强,累世官宦,商读传世,能够抵御明末清初的流民,放在今天,就是地方大型企业主的家庭。但是面对一省巡抚以及京城而来的考官,就很不够看了。遇上了科举舞弊,他站在一边看了看热闹,满心单纯的以为清者自清,结果被不讲理的衙役和翻云覆雨的高官给弄在牢里,求告无门、即将问斩。但是,由于他的才学实在出众,被新来的山西考官卫向书看中——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一个贵人。贵人点了陈廷敬乡试第一,但是陈廷敬不肯写悔罪书,仍然不能出狱。这位贵人顶着欺君之罪,自己写了一份悔罪书交给朝廷。这样,陈廷敬才惊险的保住了性命。

陈廷敬虽然保住了性命,但是由于年纪轻轻,突然见识到太深的官场腐败和险恶,还经历了牢狱之灾,死读书的他钻进了牛角尖——对官场、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失望,进而选择了逃避!即使父母亲人,也无法劝解。这个时候,贵人再度出手,一纸书信,棒喝!

接下来,陈廷敬进京赶考,再度遇上了科场舞弊。这一次,他直接卷入朝廷大佬掀起的惊天漩涡当中,就像小鱼小虾,只能被动接受命运的审判。但是,陈廷敬在这时遇到了人生中第二个贵人未来的岳父(是由卫向书介绍的),和第三个贵人——第二个妻子(陈廷敬在老家山西还有个妻子)。同时,他也遇到了他在未来最大的对手,索额图、明珠、高士奇。当然,在当朝大佬面前,现在的他们都是小虾米,位卑人轻、无足轻重。但是,陈廷敬杀出来了,并成功在顺治皇帝心中留下了印象,与明珠相提并论。

所以,陈廷敬的命真的很好!

生死时刻,有人救命;迷惘时刻,有人点拨。

但是,这有一个基础前提,那就是——陈廷敬的才气文章远超他人,这才得了贵人赏识和提点。而这又是陈廷敬长期坚持学习读书的结果。

所以,命好的基础是——自身足够优秀。

足够优秀,要到什么程度呢?必须优秀到万分之一的那种程度。只有到那种程度,优秀才能让别人看到,优秀才能让别人认可,优秀才能让别人提点。

而自身足够优秀则要求自己必须坚持读书学习、并长期坚持、不可懈怠。

有一句毒鸡汤是这么说的:比你有天分的人比你更加努力,你有什么资格说累?

还有一句毒鸡汤是这么说的:这个世界上的绝大部分人,都达不到需要拼智商的层次;只拼努力程度,你就输了。

这两段毒鸡汤,对于我来说,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尤其恰当!

为什么呢?来看下陈廷敬的成绩。

陈廷敬12岁院试第一,乡试第一,会试第一,殿试第四(皇帝本属意状元,但是连中三元者古往今来仅有17人,卫向书出于保护的目的,建议放到二甲);放到今天,陈廷敬就是中考状元、高考状元、研究生第一,博士后第四。

强吗?强!非常的强!

文中还有一个小细节,陈廷敬在会试中,屡被小人打扰,但是这个小人居然对着上官说:“只见得他一笔好字,实在叫下官佩服!”。能让对头说出如此夸奖的话,可见陈廷敬的字该是多么的好!

所以,作为山西同乡的贵人愿意帮他,提点他,是因为陈廷敬真的值得帮、值得提点!

由于明珠的推荐以及与卫向书的关系,陈廷敬侍候幼帝康熙读书。这是他政治前途的一大步。这个时候,明珠还是很照顾陈廷敬的,陈廷敬称之为恩人。明珠曾对陈廷敬说:“朝政大事,得讲究个因时、因势、因人,不要太死脑经了。”

其实,不论是什么事,都得讲个天时地利人和,强行不得、冒进不得。尤其是政治,胜算不高,不能轻易出手,失败了轻则影响仕途,重则丢了性命。就连炒个股票,也要讲究大盘形势、板块趋势、个股情绪,胜算如果不高,肯定要亏钱的。

凡事,不能靠运气!毕竟,能走到这一步的人,谁不是有大气运的人(比如高士奇)!

在陈廷敬年轻的时候,卫向书大人教了一个“等”字,岳父大人教了一个“忍”字。

“少年得志自是可喜,但隐忧亦在,须得时时警醒。盯着你的人多,少不得招来嫉妒,反是祸害。官场上没有一番历练,难成大器。所谓历练,即是经事见世,乍看起来就是熬日子。世人常说任劳任怨,想你二位都不是疏懒之人,任劳是不怕的,要紧的是能够任怨。那就得忍功啊!”

等,捺着性子等;忍,硬着头皮忍。

做生意,尤其是需要忍,迎来送往,笑脸迎客。但凡有一点点情绪,就会毁掉一单生意。为了赚钱,就把情绪关进牢笼。

做投资也需要等和忍。等机会,等确定性;忍住手,忍住冲动。

人生没有如果,不能回档。没有人的成功会是侥幸!陈廷敬初入社会,每一步都走在漩涡中,稍不留意,就是人头落地、粉身碎骨。这点挫折和教训,对于我们未来几十年的人生历程来说,只是头道菜。

把等做到,人到中年。等什么?等自己的积累,等形势的变幻。

把忍做到,需要一生。忍什么?忍自己的心气,忍世事的压迫。

把等和忍作为一场修行,一场贯穿整个人生的修行。

时刻勿忘,时刻警醒,时刻修行!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十一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康熙王朝名臣辈出,千古传诵。然而宦海风高,沉浮难料。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倍享尊荣却被斥退回藉。满朝重臣名宦少有善终,陈廷敬却驰骋官场五十多年,历任工、吏、户、刑四部尚书,官至文渊阁大学士,乞归之后仍被召回,最后老死相位。

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

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德官多懦,陈廷敬是德官,却不乏铁腕。

读后感悟:

第一体会:

书中,朝上哪一个人在何岗位,可能都有一位大人在背后布局,派系矛盾表面平静止水,深层波涛汹涌。很多工作能力选人不是第一位的,只要能称职即可,剩下由其政治作用所决定,他可能是打手、排头兵为自己的派系冲锋陷阵(得到了大人的恩惠),也可能墙头草、八面玲珑,不出头而查探其他人的意图。

恩惠是一把双刃剑,有些东西总是要还的,到最后结果难料。

第二体会。

陈廷敬得善终,是由于他善于捕获分析信息,对周边干系人进行了明确分析,采取了正确的对策。皇上是需求方,陈是项目经理,他知道需求方的要求,一是社稷,二是自己的威信不动摇,三是亲近的人问题不太大。绝对的做项目,只从社稷出发,必定无法满足皇上的最终需求,反而引得杀身之祸。

第三体会。

质疑,各地报上的政绩,其中存在不合逻辑之处,只是看上层是否愿意不过问的接受。其实国人感恩的心,捐款捐物给国家的精神境界没这么高,自发啥的不是有利益驱动就是压迫得来(自发的救助救援另当别论),头脑要清楚,不要被下面的报喜材料给蒙蔽了。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十二

古人云:“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洁是人类正义的化身,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有力保障。

最近拜读了王岐山书记推荐我们每个党员应好好读读《大清相国》这本书,感受颇深,使心灵上感受到了廉洁的震撼,结合工作实际也谈谈自己的一些感受。

康熙帝师、一代名相陈廷敬是出自于我省的一位历史名人,他是辅佐康熙大帝的重臣,也是忠丞,为官清廉,政绩卓著,为国之能臣,吏之楷模,备受后人敬仰。书中再现了三百多年前康熙王朝官场风云,并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书中不但对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细致刻画,同时也描绘出不同人物代表所欲所感,以及其性格、行为,并伴随着人生轨迹的`转变,有的人堕落至万劫不复,有的则坚持原则至功成名就。

初入官场的陈廷敬学识渊博,见解独到,为许多人赏识,但其正直,倔强的性格也为其惹下了诸多麻烦,多次险遭杀生之祸。通过父亲的告诫,岳父的劝诫和自身的感悟得出了“等、忍、稳”的行为准则,逐渐在官场站稳了脚跟,后又被逼出了“狠”,得以参倒政敌,一展抱负,最后借助夫人的“隐”得以全身而退。这些为官之道让人不得不感叹他的韬略过人也对当时的官场生态唏嘘不已。

作为康熙王朝五十多年的政坛不倒翁,陈廷敬曾说过:“我只能做我做到的事情,做不到的事我要是硬去做,就什么事也做不了”,可见做个好人难,做个有作为的好官更难。好人正直善良,注重名节,不愿被非议,可很多的时候,人不做违心的事,很难做成大事造福百姓的事;往往做大事时遇到的对手都是阴险狡诈之人,所以需要同时具备高绝的政治智慧,辽阔的城府,强硬的手腕,忍受常人不能忍耐,处理问题恰到好处。

目前山西处在一个特殊的历史发展时期,怎样扫除社会雾霾,净化山西政治生态,是每一位基层党员应当思考政治问题,树立“弊革风清,廉洁为民”的责任担当意识,是每一位三晋儿女家国情怀的具体体现,只有筑牢廉洁的思想防线,党员的战斗堡垒作用才能引领社会健康发展。而读书学习恰是净化心灵,洗涤生态雾霾,释放正能量的有力作为。

作为检察系统党组织,更是承担着司法部门内部党建桥头堡的作用,责任重于泰山,我们要创新教育模式,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真正使党员干部敬畏法律,敬畏权力,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正做到执法为民,廉洁为公。

以司法公正,执法为民促进富民强省,实现弊革风清是途径。因为,只有实现弊革风清,才能依法确定权力、科学配置权力、制度约束权力、阳光行使权力、合力监督权力、严惩滥用权力,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确保权力规范运行,为促进富民强省提供路径。

以公正廉洁,执法为民促进富民强省,重塑山西形象是支撑。重塑山西形象,党员领导干部是关键。只有彻底消除精神不振、畏缩不前的消极状态,彻底纠正不敢担当、为官不为的错误行为,彻底根除违背规律、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才能使党员领导干部通过重塑山西形象的淬火锻铸,在促进富民强省的伟大实践中有所作为、有大作为。

实用大清相国读书心得(汇总13篇)篇十三

陈廷敬一生编著多部书籍,个人文集有《午亭文编》、“河上集”、《说岩诗集》等,主持编撰的国家典籍有《世祖章皇帝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鉴古辑览》、《康熙字典》等等。

陈廷敬为人所称道的还有他的台阁体诗。台阁即是古代的内阁和翰林院,所谓台阁体,指的是一种特殊诗体,诗文内容多为馆阁文臣应制,题赠,应酬而作,题材常是“颂圣德,歌太平”,艺术上追求平正典雅。

仙禁云深簇仗低,午朝帘下报班齐。

侍臣密列名王右,使者曾过大夏西。

安石种栽红豆蔻,火珠光迸赤玻璃。

风霜历后含苞实,只有丹心老不迷。

——《赐石榴子恭纪》。

《清史稿》记载:“廷敬初以赐石榴子诗受知圣祖。后进所著诗集,上称其清雅醇厚,赐诗题卷端。”这首《赐石榴子恭纪》虽是在写石榴,但实际上却是歌颂的皇家气象,末句又以“丹心老不迷”向康熙表明自己的赤胆忠心,故康熙尤喜结尾两句,“诵之至再”。

可见,在陈廷敬这里,诗词里也透着政治家的气象。

作者:晓露风荷。

相关范文推荐

    优秀退学费申请书格式(通用15篇)

    更多申请书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激发他们对申请者的兴趣,进一步了解他们的能力和潜力。这些申请书范文来源于各行各业的申请者,有成功的经验和经历,可以为你提供

    最新个人学习和工作经历简历(通用18篇)

    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对考试,更是为了未来的发展做准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以下学习总结范文,分享写作心得和技巧。20xx年过去了,我们又迎来新的20xx年,回顾过去的

    最热砖砌体施工协议大全(23篇)

    施工分为地基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工程施工等不同的阶段和环节。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施工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甲方:乙方:甲方将刘岐三岔路口至203省

    精选水泵更换的报告(模板17篇)

    在撰写报告范文时,要注意对相关文献和研究资料的引用和参考,以提高其可信度和学术性。这些报告范文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描述,还包含了丰富的数据和图表,给读者提供了更具

    2023年改卷的心得体会(汇总19篇)

    心得体会是人们在某个经历或活动后,对所见、所闻、所思进行总结和反思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健身爱好者的心得体会,他们通过健身锻炼积累了健康和身心的感悟。近年来,批改卷

    精选高中播音主持自我介绍(通用19篇)

    自我介绍需要简洁明了地表达自己的姓名、年龄、职业等基本信息。自我介绍是与他人建立联系的第一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自我介绍范文,供参考。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最新向人大代表汇报工作的发言大全(20篇)

    通过工作汇报,我们可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发现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的方案。下面是一些值得参考的工作汇报范文,它们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人士,希望能够给你带来一些灵感

    优质酒店质检工作总结范文(17篇)

    月工作总结是评估自己工作表现的好机会,也是规划未来工作的重要一步。在写月工作总结时,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是很有帮助的。下面是一些精选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精选个人走访心得体会总结(模板15篇)

    在书面总结中,我们可以记录下自己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以及如何克服它们。通过下面的个人总结范文,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人在写作时的风格和表达方式,希

    优质退款协议有法律效力(案例17篇)

    合同协议的履行可以通过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建议书面形式以便于证明和执行。为了方便大家起草合同协议,小编为您提供了一些常见的合同模板,供您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