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我们都了生活随笔 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的生活随笔(优质14篇)

时间:2023-10-16 作者:影墨2023年我们都了生活随笔 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的生活随笔(优质14篇)

环保活动包括节能减排、垃圾分类、资源循环利用等多个方面。加强环保教育,培养社会成员的环保责任感和行动力。通过多种方式,推动环保意识在社会各个层面的传播和推广。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一

今天晚上约出来了几个朋友,他们都还在上高中。已经高三了,今年就要高考了,说实话,甚是为他们担心。虽然他们都很聪明,但是成绩都是在一本线徘徊,很是不稳定,处于一个瓶颈期。但是越是瓶颈期越是难以跳跃。

我比他们早一年上大学,虽然他们都很向往我的大学生活,但是,大学真的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我告诉了他们我在大学的“堕落史”,警告了他们如果你们在大学不努力,你就相当于进入了一所“养老中心”。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大学不努力的孩子们,每天都是在玩电脑玩手机,出去聚餐,去网吧上网,谈恋爱......

我总会想这并不是我想要的.大学生活,但是我又说不出来,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现在就已经忘记了我的初衷。而我也变成了那个在“养老中心养老的老孩子”。他们也就会说了,那你就努力啊!但是,重要的就是,我处在一个温室,处在一个完全没有动力的生活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我知道什么叫奋斗,但是我忘记了怎么去奋斗;我记得我的目标,但是我无法提及动力;我也承受着压力,但,压力被我藏在了心底;就这样,我忘记了什么是大学生活,是堕落吗?他们又说那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你被你所处的环境所改变了,说明还是你自己定力不够强,不够努力。这一点我承认,不过我想说的是,我不知道一个多么强大的人才能改变得了环境。

他们给我说你要是真想去做一件事,你会去想方设法的去做,无论什么。我觉得他们说的也对,我也无话可说。我对他们说,当你们真正上了大学,你们也许就知道,我所想表达的意思了。我还跟他们打赌,我说你们可以把现在所想在大学完成的梦想写下来,等真正上了大学就去实现它。他们说好啊!还跟我定下了约定,输的人请所有人吃饭。

其实在我心里,已经有了一个不是很明确的答案了,因为我们是从小玩到大的。因为这么多年,我们在一起,都不曾改变过什么。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二

梦里蓝天白云,你我静静凝望着。一切缘于那那不经意的点击,仿佛就在那一刹那,注定了彼此一生的情缘。彼岸,紫蝶飞舞;此岸,绿影如歌。

梦中,水波在渲染着夏的狂热,我的狂热。

你,在痴等夏季和风的轻抚么?

盈盈的思念穿透渺茫的雨帘,遥想韵味的秋里缠绵,夏日倾情。

我是想你疼你爱你的知己,你是知我懂我拥有我的红颜。

以爱情为诗,给你梦一般的甜蜜,让我的身影停留在你的眼眸,让我的气息流淌在你耳边,让我的微笑温暖你的心怀。

让我们相依相伴,彼岸的你,是否感觉到了我的心悸?

心风轻轻柔,落花亦飞舞。爱的飞絮,片片惹人醉。

脸的嫣红心的跳动,在彼此的紧握中,花开得红艳。未来是什么?那不正是花开的时节么?

述不完的故事,谈不尽的话题,掘不尽的'灵感,流不尽的时光。看你十指纤纤,弹奏起悠扬的绿色的梦。

凝望里,你我泪眼朦胧。分明不是梦里相逢,依依不舍,漫漫的记忆漫漫的长路,你我欢欣如歌。

那夜的月色,是否醉人心脾?

那夜的星空,是否灿若繁花?

我们有着怎样的惊喜?心如花蕾般绽放,仿佛所有的等待与期盼。都是为了,那一刻的相遇。

夜色中,有我们爱情的月光。

亲爱的,让我,让我在你微微酡红的双颊,亲一下。

当爱像一缕阳光,轻轻洒满我的心房,我的每一个日子,便充满了阳光。

在这个日子里,我呼吸着芬香……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三

写了那么多年的散文,就像是和一个人谈了一次时日长久的恋。那个人,一直住在心底难舍难分。你知他的惆怅,他懂你的悲喜。

每一次提笔落字,仿若是与他倾心相谈,眉目之间常有爱意涌动。每一次的瓶颈期,像极了在某个风飘摇的渡口,与他依依惜别。每一次的归来,潜心或执手,将每一个朴素的日子过成良辰。

去年四月某日,我赶赴杭州参加了《浙江散文》的首发式以及一次文学交流活动。在首发式现场,见到了浙江省散文学会会长陆春祥老师以及邹亮、马叙、邹园、周华诚等作家,他们与大家分享了散文写作的心得与体会。

会前,陆老师相赠《浙江散文》2016年精选本,我在序言中读到了一段至今令我铭记于心的句子——其实,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

是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散文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将成为创作素材。我们的生活就是一篇长调散文,集叙事和抒情于一体,不是简单的叙事也并非一味的抒情,更多的时候,散文是“我”与世界的一种交谈方式。我最近的散文,就是努力朝着这个方向——以写遗嘱般的真实,用祈祷般的虔诚,用老人般的安详,和世界交谈,和自然中的一切生灵交谈,和自己交谈,和自己意念里幻境中的人交谈。

散文是一个人的心灵史和时间史。生活是散文写作的河流,只要我们活着,那么,这条河流永不枯竭。在我们搜肠刮肚地寻找写作素材时,往往会忽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我们生活着的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生灵,才是散文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

万物皆有灵,是生活滋养了我的写作,是文学丰盈了我的生活。在交流会战场,我听到周华诚老师说:“实际上,散文的疆域非常辽阔,怎么写,都被允许。”确实,散文是最能体现人自由的文体,你用什么样的态度去生活,生活必然回报给你什么样的文字。散文讲真,散文写作不能脱离生活这个轨道,也不能与“我”背道而驰。

怎么理解这个“我”呢?

这个“我”是一种出发,出发是为了去与更广阔的世界接触,散文是用“我”的眼睛去认识世界。散文是书写“我”的生活,“我”当下的生活,“我”曾经经历的生活,“我”看到的生活,“我”内心隐藏的生活,然后体现在写作上,付诸于文字上的是一种内心的返程。让散文回到生活本身,回到“我”的状态中,回到身体的经络与心脉,是一件很难的事。

散文是心灵的图景,是思想曲径通幽的隧道,天地自然,人间万事映照在心之境上,灵魂与思维被作用和影响成一种状态,把最动人的一处描摹下来,就应该是纯粹意义上的“散文”——这便是多年来我对散文的理解。

有人说,在我们经常涉猎的文学体裁中,小说散文诗歌剧本,散文是好写且最容易上手的体裁。小说可以虚构,诗歌可以纵情,散文是最不易写好的文学体裁。散文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散文的情感要含蓄隐忍,抒发要力求节制,想打破原有的根深蒂固的写作风格非常艰难,所以写散文不难,写好一篇散文却是很难的。

任何一种文学体裁的写作,都有它的独特性,问题在于我们写作者如何看待,散文的魅力和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呢?我个人以为自由是散文的独特性。

傅菲老师曾经说过:“散文的自由,即没有边界,是散的本质,任何的写法都可以入散文,没有什么条条框框,没有紧箍咒,任何的边框都是写作者强加给自己的。”

我在陆春祥老师的序文里也读到了他的观点:“做人要谨慎,为文却需放荡,周围的一切都可以成为创作素材,没有不好的题材,别管许多框框。”

可以看出,两位老师的观点是一致的。

当前的散文大多过于同质化,所谓同质化就是指散文写作上的随波逐流、重复自我。当下的散文写作已经不再停留或注重“形散神不散”的路数,因为散文更多的时候是一个人的心灵法度。散文可以单主题可以多主题,不管怎么变,始终在你的心灵中游弋。散文需要有细节,有内涵,有气韵。

散文写作,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独立的精神和饱满的气韵,属于个人独有的语境。一篇散文,有了属于写作者个体的且别人无可复制的气韵,那就是一篇好散文了。以前我们写过的散文,大多是有一个能给读者带去启迪的好主题,文字优美,结构严谨,段落过渡自然等等,经过多年写作和深入的拓展性的阅读,我们应该意识到,这些都是极其简单的散文,我们当前的散文写作应该具有更多的湿度、温度、厚度,维度,不再局限于一篇文一个主题,一事一议的散文。

什么是散发性的散文呢?大多体现在:

一、散文的语感训练——可以直接抵达读者的内心。

二、散文的叙述手法——体现在一篇散文中的叙事多元化。

三、散文的结构铺设——发展有起伏,呈波浪性。

四、散文的细节抓取——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体验。

五、散文的境界认知——个人气质与散文气质的'糅合。

六、散文的磁场营造——个人的血气和精神内核。

无论是哪一种写作,都是一种漫长的服役。所谓快乐写作,在我的认知中是不存在的。因散文写作有着极为独特的自由体验,所以我们往往十分迷恋,甘愿长时期被苦役。最好的写作状态是一边行走一边写作,在行走的过程中,去获取更多更广的写作灵感。不要写你想写的,而要写你能写的。有文友曾提及:写自己所想写,所能写,可驾驶不了“自己”适合什么,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是:那个时候就干脆不写了,去远方,与灵感相遇,那个适合自己的在远方等你。

在散文写作这件事上,我们的笔触不要去涉及那些宏大的主题,也不要去写我们陌生的事物,不要把散文写得柔弱无骨,散文应该有写作者的气味,汗液,要懂得留白给读者,要学会语言上的简洁和情感上的节制,不要将高高在上的元素和矫情的姿态出现在我们的散文里。

曾经读了一篇题为《漫谈散文》的讲课稿,满篇的引据经典,旁征博引。给我的感觉却是这篇文章里博引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自己的观点和东西就微乎其微了。其实,写散文也是一样的,可以适当地引据,但千万不可博引,要有自己的想法,而且引据来的经典必须要和自己的情感以及散文的气质相符合,不然写出来的东西会给人掉书袋的感觉,因为散文毕竟是体现个人内心的文体,而不是借写作去标榜自己。

这又回到了“我”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也是唯一一个解决方案,那就是把“我”放进历史中去,将“我”的情感与历史人物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同时,不要去追求汪洋恣肆的高谈宏论,以显自己的丰赡远识,而是要将自己的身影在历史的大道上信马由缰,去寻美探胜,去独辟蹊径,写出历史和文化的深味。华夏悠悠五千年,文化历史古迹和人物都被人写了又写,名作也不少,当下出新意那是很难的,只有去独辟蹊径,反向思维。

曾有文友与我交流游记类散文的写法:散文,一游到底的叙事,还有什么看点?

确实,游记是散文中最难写的一种题材。很多此类的散文,写着写着就成了流水账。流水账和导游词这样的散文基本没有看点。如果我们在写游记时,能从微观的地理入手,追踪旧时人物,将目光多关注那些僻冷的景物,多关注那些被时代遗忘的村落古迹,从中去挖掘和打捞一些有意义的别人又极易忽略的东西,那么思路会越来越开阔。当然,这和一个人的散文意识有关,并且还涉及到写作者自身的姿态和心灵维度。

比如我写的西塘。多少文人写过西塘,散文更是数不过来。再去写西塘的美景,风情就没有意思了。在这篇散文里,我以《西塘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为题,写了个生活在古镇的女人——她卖烤串卖栀子花,她的美体现在素朴和真实,是我眼中最美的风景。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又让文本充满了生活味和活力。

在杭州的那日,我独自前往位于灵隐寺边上的法云古村,回来后写了一篇散文《绝尘——法云古村寻踪》。我将这篇《绝尘》游离于游记之外。期间,曾写了又删,删了又写,心中甚是焦躁。期间,我与傅菲老师交流,我问他:什么才是散文写作该有的姿态?傅菲老师的回答只有四个字:匍匐在地。当时,我读到这四个字时,心里非常震撼,在那一刻找到了写文的感觉。将自己的身体放低,在这个过程中,将自己的心也渐渐放低。在写作上,将自己的身心放低,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姿态,做到也是极为不易。很多人写散文,喜欢往高处攀,往深处写,满篇信口开河,高谈阔论,殊不知,匍匐在地才是散文写作者该有的姿态。

曾有文友问,小情小调的文,还有存在感吗?这个问题,让我想到的是散文的抒情性。严格地说,如果此类的抒情唯美散文,没有一定的叙事和细节去支撑,加固文本的结构,那么作品的大存在感已是微乎其微。

这类写作者把散文的诗意庸俗化了,动不动风花雪月,动不动就用优美词语去堆积,结果是弄得所描述的事物像个大花脸,庸俗无比。不是说,不可以写出诗意,真正的诗意是发自内心的,阔大的诗意是自然流露,而不是刻意经营。

我们平时看到一些散文,语言很诗意,句子很华丽,实则却是空洞无物,读后便忘得一干二净。很多人对诗意的理解,就是用唯美的句子,优美的描述来表达事物,抒发情感。这类散文,过度放大了诗意,让诗意变得极为廉价和容易。其实,这种表现曲解了散文的诗意。浙江散文家马叙老师曾对此有过极为生动的描述:“这种诗意,就好像是一个化妆的女人,把啥颜色都往自己脸上抹,抹得越多给人的感觉就越假。这种诗意就像是在往文字上刷油漆,花花绿绿,其实是非常表层的。”

散文写作不要刻意往诗意上靠,诗意不是刻意制造出来的,诗意是居于写作者内心深处的。只有内心深处具备了诗意,那么,写作时,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文字之中贯注进诗意。

散文细节是很重要的,在一些文学名作上,我们会读到一些很不错的细节描写,那可真的是极具内功的。如:“吴敬梓先生在《儒林外史》里写道的一处细节:严监生临终前举起的那两根手指头;如朱自清《背影》中对于父亲老迈臃肿却在铁道月台边努力攀爬的身影的描写;还有茹志鹃在她的散文《百合花》里描写到的盖着一床枣红色洒满百合花离开世界的小战士……”这些堪称文学史上的不朽细节。

《浙江散文》这本书中收录了邹园老师的散文《列兵的故事》。她写的是自己的亲大哥。这是一篇以细节取胜的散文,我们在写作中,对于越是亲近越是熟悉的人越是难以下笔。邹老师在这篇文中写道:“大哥入伍三个月后正值九月“开学季”,他将积攒的每月六元津贴共十八元,再向战友借十二元,共三十元寄到家里,让苦于开学季窘迫经济压力的父母,第一次宽松地给弟妹们交了学费。这三十元钱,是大哥的家庭担当。有了这种铺垫,后来升华为社会担当才顺理成章。半个多世纪后,大哥作为退休教授,用自己的退休金为浙大的家乡寒门学子设立励志奖学金的事迹,在“担当”这一精神内涵上与“三十元”前后呼应,一脉相承。”

邹园老师的这篇散文告诉我们——细节处理在散文写作里的重要性。因为人物的责任和担当优秀品质,因为诸如三十元那样的细节。足见细节不能虚构,不能借用,细节必须来自生活,来自观察和个人体悟,要享受细节,感谢细节。在作品里,能为你四两拨千斤的,就是细节。

还有一个不得不注重的,那便是散文的气质。你读过的书,你听过的曲,你的修养,你本人的气质都会出现在你的散文里。散文的气质也是写作者本身的气质。散文要有个性、要有灵性、要大气、要有担当。散文气质的形成是散文的构架为基点,并起始于散文的语言意境上,最后以散文的情感含量、知识含量、文化思考含量激发人、引领人。散文的语言,是我们一生的必修课,当下散文界,我最欣赏和迷恋的是傅菲老师的散文语言。文学评论家胡颖峰老师曾对傅菲老师的散文语言有这样的评价:“傅菲的散文语言背后有厚重的影子,有长久的生活在支撑着。并不是所有的写作者都能进入语言的殿堂,但傅菲肯定是个为语言而活着的作家。”我深以为然。

余光中先生曾说:“散文家无所依凭,只有凭自己的本色”。我喜欢的散文家苏沧桑曾说:“发现常人难以发现的自然美、人文美,用辨识度高的语言、奇妙的构思写出具有独特气质和面孔的散文,是我的追求。”这同样也是我的追求。

多年来,我潜心于散文写作,在那个自由的世界里将自己全身心地放空,融入,再放空,我就像一个孤独的旅人,一直倔强地坚守着自己的写作理念,不愿随波逐流,不愿将就更不愿意让自己的散文被加注任何标签。在散文的深处,我不再拘谨不再踌躇,我愿意去呈现内心与本色,去守望每一个心动的时刻,去和自己和世界里所有的悲喜相遇。而后,于每一个日常,在每一次与现实的抗争中,平衡生活与阅读写作的天平。我一直深信不疑的是,读书是为了写作,写作需要去读书,写作离不开生活——其实,每天我们都生活在散文里。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四

夜总是很美,美得不舍于放弃所以一再的眷恋,各种的夜

扭动着身躯跳着叫着,

一切,另人觉得

恶心头很疼、、、这样的夜里心、想逃离,

可脸上依旧挂着放肆的笑,不停地喝着不知名的.酒

试过这样的夜,静谧的公园,和朋友躺在石凳上,

看着满天繁星,听着昆虫低语,于是便把所有快乐述说,与其说讲给朋友

不如说讲给自己

,讲给这微醺的夜、、、只是心底的事依旧、让它留在心底吧、不想破坏这样的美!

别以为这是浪漫的故事,因为保安晚上会拿着灯巡逻,于是装着睡去,

只要不把我们当坏人就好。

我晚上不常做梦,可是如果梦了,就是揪心的难过,总是在夜里惊醒,

再也睡不着,于是凌晨的时候会打开电脑,隐身上线,也说不上什么时候,习惯了隐身

只是,一种习惯吧

凌晨2点之后,依然有人头像亮着,我只是静静的看着,想着

此时的他们,为何跟我一样,没有睡。。。

我不和任何人聊天,不玩游戏,不听音乐,不写东西。。。

只是坐在电脑前,盯着某个人的头像,

其实这是一个很短暂的过程,不过一两个小时,

直到破晓··

关掉电脑··然后狠狠把自己扔回床上·夜总会让人觉得疲惫

我需要充足的睡眠,一觉睡到快中午,醒来

什么是都没发生过一样。。。。

还有类似于昨晚,准确的说是今早凌晨3点46分不用漂量的文字去描述它,

因为···我是被热醒的,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于是起身去开窗,

看着安静的小区,听着虫子的叫声,心就没那么烦躁了

回到床上很快就睡着了,

只是,做梦了···

梦到许久不见的朋友,梦到以前的操场,梦到一个男孩,梦到放学一起回家的那条路。。。。。

呵呵,真是奇怪的梦,只是出镜率真的特别高类··经常就是这些画面··

于是又醒了,还好天已经亮了,对我来说好早,7点多··

然后习惯的隐身·习惯的发了很久的呆

于是一大早又在这胡言乱语只是现在好累···我想又该去睡觉了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五

清晨,伴着兴奋的心情,从睡梦中醒来的我一边唱歌一边穿衣。什么?你问我什么事那么开心?让我告诉你吧!我们一家要去无锡三国、水浒城了!

迷上《三国演义》《水浒传》的我迫不及待的想要看看气势磅礴的三国城和满是好汉的水浒城!一路上,我如同叽叽喳喳的小鸟问个不停,在期盼和等待中,我们终于到了无锡!

刚进入水浒城,我就被门口的四大好汉:正直的林冲,“黑旋风”李逵,痛打猛虎的`武松,刚爽豪迈的鲁智深所吸引!水浒城里许许多多的古建筑深深吸引着我,有武大郎的燒饼铺,有大奸臣高裘的住宅,有富丽堂皇明朝皇宫……让人眼花缭乱,其中最吸引我的是骑马场。

骑完了马,我们继续前行,参观了三国城、火烧赤壁的模型,欣赏了三国的都城等等!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六

“活着”,这个字眼从不吝啬它在中华文明五千年沧桑中的分量。

活着就有希望,活着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所谓活着,不是伟人屹立群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不是骤时风雷呼号惊泣,更像是石缝中嫩苗的发芽和高山静静的吞吐,无声却有力。因为活着,无氧环境下能有生物存在;因为活着,深海几千米下会有藻类飘摇。

《舌尖上的中国》中有一个片段,北京的一个居民在屋顶种蔬菜。为了避免蔬菜被毒日晒死,只能在中午为植物浇水。此前他曾请教过许多专家,都表示中午浇水绝对不行。但植物依旧活得好好的。这才是生物,活着的生物。它和原子质子中子不同,它有意愿,它会为了活着而拼搏。这就是活着的力量,是活着之所以沉甸甸的原因。

亨利·门肯说,人活着总是有趣的,即便是烦恼也是有趣的。霍金的一生,可以说是活着的最好诠释。“高大伟岸”这类词跟他八竿子打不着,他只是一个只能瘫在轮椅上,甚至不能随心所欲动用全部手指的、脸上始终黏着白痴般笑容的人,但是当他用三根手指艰难打出感恩,告诉这个世界他拥有的一切时,震撼了所有人的心。活着的追逐,不在乎已逝去的,而在于已拥有的。哪怕那些东西只是微不足道的几根能活动的手指,能思维的大脑,终生追求的理想,亲人朋友和感恩的心。就像他说的.:“活着就有希望。”所以他“即使被关在果壳之中”,仍能成为“无限空间之王”。

活着的过程,应当是一个坚决、努力、坚守的过程。其间会犯错、会悔恨、会悲恸,甚至可能绝望。到了最后,应当放下一切,做回自己。

中国历史上稍微有点名气的帝王几乎都会想要长生不老药。与之相反,与霍金同被困在轮椅上的史铁生说:“死是一件无须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活着的时间始终是有限的。生前无论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最后都归于虚无。想想吧,当长河落日悠然前来,归家的影子在泥草上晃动,两个年迈的灵魂相扶着蹒跚走向霞光。不在乎剩余生命的多少,不在乎明天的得失,这样的场景,不正是中国千百年来许多文人士子所追求的喧嚣和浮华后的宁静么。那种中国式的归隐般的思想境界,才更让人动容。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七

那天,天黑得好像比平时更早一点,月亮躲到云层里去了,偶尔才看到几缕微光穿透出来。

这里是垓下,时有狐狼出没。远远的,狼群在山头上叫。昨晚,一只白色的野狐在草丛里看了我几眼,目光很悠远,我总觉得它是有话要说。终于它还是什么也没说,仙人似的走了,消失不见。

汉军把我们重重围困,像耗鹰一样地耗着我们。眼看粮草就快完了,愁得项王夜夜在帐内喝闷酒。

和我同帐篷的五个战友,其中一个上了岁数的已经把一切看得很淡了,能想得透“生死有命”这一层。年方十四的小弟也有一个,夜里老梦见汉军来抓他,然后哭着惊醒过来。

另外几个和我就差不多了,我们生起一把火,紧挨在一起席地坐着。各自有各自的心事,说出来也大抵相似,索性就干坐着,默然不语。汉军离我们如此之近,我们几乎能感受到他们的鼻息。

这时,一个幽远的声音发出来了。一开始好像只有东南方向在发,低沉有力的“啊——”的声音。我和几个战友不由自主地站起来,我们整个营的战士都摒住呼吸地站起来。

后来那个声音渐渐壮大起来了,缓缓的唱着一句什么歌谣。听得出是很多人在唱,很多很多人,正在想他们唱的是什么歌词,却猛然回想起这正是楚国最经典的童谣的旋律啊!而这为何会从汉军的口里发出……难道,汉军营里有了许多楚人的叛军?难道,楚国的父老乡亲已经被逼归降?难道,楚国的山河大地已尽数归了汉军吗……想着想着,我感到后背的汗毛竖了起来,整个人僵在那里。

“山高路远兮鹿去兮,何日还故乡兮无期兮……”

那歌声也壮也雄浑,压抑着腾腾的杀气。如果要把它画成画,它就是充斥整块画布的`黑颜色。我的几个战友都听呆了,纷纷去取武器,——下意识地去取。明知道是没用的,临死还是想挣扎一下,就像被孩子摁住的蚂蚱。

那边的角落里传来打斗的声音,

“投靠汉军,我们都能活命!”

“你个叛徒!”

……

这时从大王的营帐里出来一个人,那人面色也是惨白的。

他说,大王有令,去留随意不强求……

汉军的合唱依然凛冽,

“山高路远兮鹿去兮,何日还故乡兮无期兮……”

何日还故乡兮无期兮!多么心痛啊。

没有任何对策。汉军唱了首歌,就把我们的军心彻底唱散。

我又见着那只野狐了,它款款地摇着大尾,月光从层层叠叠的云层里漏出来照着它。而后它轻轻一跃,不见了。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八

我种的小盆栽死了。它耷拉下来的叶子无力地瘫在阳台窗沿上,再也抬不起了,一瞬间也竟说不出话来。

“想什么呢,看了一个小时了,还没看够?”我被来者惊了一下,缓缓回过神,来人脸上的皱纹映入我眼中,那一瞬间,竟像极了那死去枯萎的叶——我又不禁出了神。“喂喂,醒醒。”被奶奶大声喊了一下,“别太难过,爷爷还种了好多花呢,你喜欢什么花,海棠?茉莉?我叫爷爷再送你啊……”

“奶奶,人,其實为了什么而活啊?”我缓缓打断奶奶的话。奶奶明显愣了一下:“小脑袋瓜的,成天想什么呢。”我没理睬她:“有很多人说要为了自己而活,这样会不会太自私了?”奶奶竟然也没回答我。“那植物是为什么而活?为他人吗?”我继续若无旁人地说道,“那我们是该为自己而活,还是为他人而活?”

“什么活不活的,反正活着就是最好的!”奶奶有点不耐烦了。我摇了摇头:“我觉得吧,人啊,得先为着自己而活,自己活下来了,才有机会为别人而活,最后有能力者,为国家为世界而活。”

奶奶没有接我的.话,突然气氛竟变得冷起来,许久,她摇了摇头——只是这摇头比我摇得显得沧桑得多。“孩子,你还小,不懂,这人啊,得先为别人活着,”她顿了顿,“当一个人还小时,他得为着他人而活着——为着父母,为着亲人,得活着,当人慢慢长大了,就得学着为自己而活——自己去谋生,去拼搏。等自己靠努力闯出了一片天地,就得为着更多的东西而活了,就比如说……你说的国家和世界……”

“那我现在,是为了……”“为别人而活啊,为了你的爸爸妈妈,为了我和你爷爷,”奶奶抢着说,“孩子,不管怎样,你要学会活着,将来才有机会去报答那些爱你的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九

本不想触及这个沉重的话题,但《爱福清网》让我见到一组照片,“六根不净”的我便浮想联翩。

他,一位60岁的钢厂工人,本该是退休颐养天年的年纪,但却要每天到钢厂卸货300吨,每吨6毛钱工钱,中午只吃白水煮面条。

我不知到他的名字,更不了解其身后的背景。但从其满脸风霜的褶皱中,看到了人生千钧重负;那一双擎天的臂肘,每一根暴突的血管曲曲弯弯镌刻着艰难的日月;那两只层叠老茧的手,紧紧攥着锨把上生存的希望;赤裸黝黑的脊梁已分不清肌肤,却呈现着铁塔般的硬朗;腿脚深陷在泥泞中,使大地都疼痛的溢出眼泪,倒映出他的雕像。

为什么如此坚韧,只是为了那一顿水煮面条?也或是日进百多块的钱财发家?显然不是。是什么?摄影师用镜头写下答案:“只为活着”。

顺着答案寻思,他为自己活着?显然也不是。我想,亦或他有风烛残年的双亲,再不然有病入膏肓的“老婆”,或者是子媳不测有嗷嗷待哺的遗孙,也或······。他,是为了亲人活着而活着。

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征途上奔波,活着是多少人执着的求索。只是,有些人当天和尚撞天钟,浑浑噩噩,活着只是生命本体的存在。有的人钻进钱眼里,只见金子不见人,活脱脱现代版的欧也妮·葛朗台,为了金钱而活着。还有的人把攫取的权力当作牟利的工具,搂掠天下资财为一己之私,甘当不是和珅的'和珅而活着。由此,我想到了臧克家的诗篇《有的人》:“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活着”里蕴含着深深的睿哲。

红军长征xx周年了,有多少红军战士倒在了雪域草原?有多少风华正茂的革命志士迎着敌人的枪口走向刑场?在下向来认为夏明翰烈士的诗写得英武壮烈:“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周文雍,陈铁军的爱情最真挚,“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这是共产党员周文雍被捕后在监狱墙壁上写的诗,他们在广州红花岗刑场上举行悲壮的婚礼,“让反动派的枪声作为结婚的礼炮鸣响!”这些先辈们是为了人民活着而活着。

但是,随着时光荏苒他们走远了。在某些人心中早已暗淡了他们的身影,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发家致富,把党的初心早已忘记,钱权交换,卖官鬻爵,追求享乐,奢侈淫逸,只为自己活着。

我常常夜半问心,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现实生活的残酷,多少人命运的无常,谁会给“活着”一个确切的答案。

我读过《生活》这本书,作者余华这么说他写作的缘由:“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

有人说活着的目的,就是活着的本身。还有人说活着就是开心。总觉得不够完美,人们都在一一诠释“活着”的故事中老去。

我倒是在想,人的一生漫长而又短暂,当你将要离开之时,回想一生也可能觉得有很多不尽人意,但有些许快乐就好。社会有诸多不公平,有丑恶也有美好,为了你爱的和爱你的人去付出不就实现了人生的价值吗!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十

《我喜欢我们的'校园》()。那些小柳树变得威风极了,柳叶密密层层,那枝条如同一根丝带,随风轻轻摆动。偶尔来一阵大风,它们发出呼啦呼啦的声音,好听极了!柳树的腰十分粗壮,长的也高,好像要与苍天一决高低,一棵棵柳树为我们撑起一把大伞,晴天遮挡阳光,雨天为我们挡雨。

秋天,树叶变黄了,然后一片一片地落下来,随风舞动,像一个小小舞蹈家在跳舞,十分优美!小草也变得黄灿灿的,从远处看,像洒了一层金子,操场旁边的校园里的蔬菜也该收了,辣椒又大又红,白菜又壮又大,一派丰收的景象,简直就是蔬菜的海洋。

我喜欢我们的操场,更喜欢我们的校园!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十一

时光的风帆徐徐靠近了码头,不知不觉我们已步入金色的晚霞中,告别昨天的忙忙碌碌,迎来了今天平静悠闲的退休生活。从几十年长期工作形成的紧张有序、快节奏的工作、生活方式突然刹车,一下子转换成闲遐的退休生活方式,还真叫人一时难以适应。在爱人和学员的极力鼓动下,我报名参加了街道老年大学的学习。入学后,我被老年大学校园内和睦、欢乐、朝气蓬勃的氛围所感染、所打动,并渐入佳境,试出了感情,喜欢上了老年大学。

我生性活泼好动,从小就喜欢跳舞、唱歌,随着年龄增大,工作繁忙,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慢慢地淡化了兴趣爱好。自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后,欢乐、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像和煦的春风拂去了我刚退休时的空虚和失落感,早年的兴趣爱好又燃起激情的火花,人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我喜欢我们的老年大学,在这里让我们知晓天下大事,了解党在新时期的方针、政策,使我们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这里举办的营养健康讲座让我们掌握科学的养生知识,健康快乐地拥抱盛世中华一个又一个崭新明天的美好生活;这里举办的门类众多、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让我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领略夕阳的绚丽。在这里,老年朋友们根据自己的爱好选修学科,愉快地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在这里,我和兄弟姐妹们在老师热情、耐心的教授下,随着优美的舞蹈动律翩翩起舞,和着动听的音乐旋律放声歌唱,伴着悠扬的太极音乐缓缓起势……,不禁心旷神怡,乐在其中、美在其中、陶醉在其中……。在这里,我锻炼了身体,增长了知识,拓宽了视野,结识了不少好姐妹、好朋友,感到日子过得充实、快乐、津津有味。

我喜欢我们的老年大学,校园内到处洋溢着勃勃生机,一派祥和欢乐的美好景象。国画、花鸟、篆刻、书法班的学员妙笔生花,描绘盛世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抒发美好生活的壮志豪情;摄影班的学员用手中的相机,记录江南水乡的山水景色和多姿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健康、保健班的学员潜心学习养生、健身知识。沪剧歌唱班学员、以嘹亮的歌声、动人的旋律、轻快的键符展示、歌唱我们晚年的'幸福生活。

我喜欢我们的老年大学,在这里,我们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留下了许多难忘的记忆。这里有务实创新、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尽心竭力的姑苏区和街道领导,有爱岗敬业、为我们热情服务的老师和社区工作者,用爱心为我们构筑温馨、快乐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感受到党对老年群体的关爱。这里是老年朋友“政治学习的阵地,增长知识的课堂,展示风采的舞台,欢度晚年的乐园”。

莫道韶华留不住、风景还看夕阳红,让我们衷心祝愿街道老年大学越办越好。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十二

化学老师踩着上课铃声,拎着那个神秘的“百宝箱”跨进教室。我们心里都乐开了花,大家心知肚明,一场探索神奇与奥秘之旅即将开始了。

化学老师指着上面插满试管的塑料架,面带微笑地对我们说:“这是试管架,专门放试管的。比方说,放鞋子的叫鞋架……”话音未落,教室后面随即冒出一声:“放衣服的叫衣架。”化学老师诡异一笑:“可西方,放人的叫十字架啊……”全班哄笑。我确信,无论怎样,我们都不会忘了放试管的叫试管架吧!

“里面是氧气,知道吗?”我们将信将疑。

老师找丁骆圣惠上来闻闻。小丁很认真地闻着,可一脸的茫然。

开始做实验了,老师将熄灭的`火柴棒迅速插入试管中,奇迹发生了,火柴竟然又着了,不过很快又熄了。老师遗憾地说:“小丁,我只是让你闻一下,谁让你把氧气都吸掉呢?”话音刚落,大家捧腹大笑。

下课铃声打断了大家的好奇心。不知怎的,总感觉这45分钟特别短,特别短。真的!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十三

时间的问题好解释,我们其实一年也就两三次长途旅行,有时是圣诞或者夏天的长假,有时是趁着开会的机会,在会议结束后请个短假就地转转。其余的游玩,大都在芝加哥周边两三个小时车程范围之内,一个周末即可。可能因为看我游记的朋友绝大多数都不在美国,对于这些地名不太熟悉,于是也给人一种我一直在远方晃荡的错觉。

至于钱,这个就说来话长了。但也可以用两个字,做个粗浅的回答:穷游。除了,我们基本都在美国范围之内转悠。熟悉这边情况的朋友,也许比我都知道更多廉价航空、便宜旅馆和租车竞价的技巧。有时还借着开会的档口因利乘便,这样把来回的机票都给省了。而公路旅行的时候,我和我的朋友们大都不忌讳挑些少有人走的路。乡下地方的旅馆,比大城市又要便宜太多。

更重要的是,如果旅行真的成为你生活里最重要的爱好,那么时间和钱,都是可以不计代价的,从其他方面挤出来的。很多时候,生活已经小康的人们,虽然也向往着旅行,但总是被各种因素牵绊住了,大都是因为,除了旅行,在时间的分配上,或许还有更看重的爱好或者身不由己的束缚;而经济方面,也许生活里还有着更切实和重要的目标:比如车贷、房贷,甚至是学区房的房贷。

而我们之所以目前还没被这些更重要的目标困住,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获得被困住的机会。又或者,我们对于旅行这件事的痴迷,其实是因为我们穷快活得有些不知进取,又天真得有点太不为将来打算。

我不是个爱哭穷的人,但有段时间,我们是真穷。当然,和世界各个角落真正贫苦的人们比,这个“穷”的说法会显得矫情。但起码在美国,我们曾经是标准意义上的低收入人群。如何具体点描述到底有多低呢?在北美的华人论坛里,曾经长久的流传着一个加州的工薪阶层制定的跳楼线,意思是收入低于这个线就可以去跳楼了。因为当时的收入,和这个线差得太过悬殊,好几年我们都自觉的租住着一楼的公寓。李肉丸出生之后,肉丸妈妈找到如今的这份工作之前,附近的医院有对于低收入家庭医疗费用的减免政策,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家是可以申请到最大程度的减免的。

好消息是,肉丸的妈妈刚刚找到了一份全职工作,两个人工作的家庭终于勉勉强强的挤到了所谓中产的纳税区段,我再哭穷已经稍微有点不合时宜。接下来的两年,如果我好好努力,争取自己的工作进入下一个阶段,也许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跨入一种标准的美国中产阶级生活里。

包括华人在内,所谓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标配,往往是在郊区有幢独栋的大房子、一两辆新车,当然更重要的是,两到三个孩子。即使不在美国,常看美剧的朋友们,对这种生活方式也不会陌生。就像“老友记”里的chandler和monica,有了孩子以后,他们也会从繁华而拥挤的曼哈顿搬去郊区。

郊区的房子空间宽裕,环境闲适,学区往往还不错,孩子们可以自由而安全的成长。但因为美国的城市布局总铺得像个大饼,公共交通又不太发达,上下班,哪怕只是去地铁站,开车都在所难免。又因为有了足够宽敞的房子,为好学区也付了与之相匹配的高房价和房产税,只生一个孩子反而显得有些奢侈了。所以这种标配生活不仅各种好处清晰可见,也有着环环相扣的内在逻辑。

很多亲友最近也在询问我如今的状况,和未来的打算。那么北美中产生活的这种标配,会是我们必将追求的吗?这其实是两个层面的问题:首先是能不能承担这种生活标准;然后,如果承担得起了,会不会选择这样的标配?这两个问题,对如今的我而言,都是开放的。我还没有答案,只是有着些不同的想法。

车子

既然我们这么喜欢旅行,那么先从车子开始说起吧。我们的车还是刚来美国的时候买的辆三手车:产的凯美瑞(camry)。我们花4000多美元买到的时候,它已经经历了两任车主。之后的八年里,我的这辆老伙计,一直载着我们奔跑在附近几个州的平原大地上。李肉丸出生后,从医院回家、从香槟搬到芝加哥、如今每天幼儿园接送时坐的,也依旧是它。

今年年初因为一个故障,我以为老伙计快扛不住了。谁知修车师傅修好了,临走前告诉我们:虽然车子外观有些锈迹略显寒碜,但引擎和轮胎状况都很好,开起来还是很安全的。而且咱们这款车如今在送外卖届极受欢迎,毛病少又省油,他见过好些开到过30万英里的。这让我着实信心大增,欣然决定把老伙计的退休年限先推迟到。

虽然每次租完车,开回老伙计时,总能瞬间感觉到新车的种种好处,但我还是放弃了近期买辆新车的打算。一来八年的时间,或多或少有些舍不得它。更重要的是,既然它状况尚好,车子本来就是代步而已,我总感觉不到换车的必要性。

如果买了新车,无论如何每个月的车贷至少都得五六百美元,不换车,这笔钱就算是暂时省出来了。其实我们日子过得并没有这么精打细算,要不然也不至于到如今仍然没什么积蓄。而这省出来的钱,我早已经在心里把它挥霍掉了:每个月五六百,一年下来就是六七千美元,这差不多已经够我们一年两到三次的旅费了。

两年的几次旅行,和一辆新车比,哪个更有诱惑力?我的答案当然是旅行。因为对于我而言,时间是最难于兑换的。那些可以全家一起旅行的时间,也许很多年后回忆起来,用什么都换不回来了。

房子

房子当然是大得多的支出。偶尔提到房子,难免还让我有点惭愧。想想当年的高中和大学同学,大多靠着他们自己的努力奋斗,在北上广深有了自己的房子,而我们漂泊在异国他乡,如今孩子都有了,却还在毫无危机和紧迫感的租住着公寓。

美国乡下或者郊区的房子,正如前边提到的,后院可以让孩子们尽情嬉戏,前院可以留给自己种些花花草草,多出的客房可以让亲朋好友来了有个暂住的空间,各种好处显而易见。如果是在香槟这样的小镇子,每天上下班无论如何也就20分钟,我丝毫不会怀疑将来的目标,就是搬进这样的房子。

但如果是像芝加哥这样的大城市,我们会重新仔细想一想。因为亲见之前的同事,每天上下班需要在路上花4个小时,有多辛苦。肉丸妈曾经羡慕说愿意住在那样的房子里,可以自己种点花,种点菜,被我揶揄到每天上下班4个小时的人,到家后是不会有精力和心情打理花草的。你憧憬着“采菊东篱下”,其实气喘如牛也未可见南山。

而如果学区不太差,找一个离工作地点半个小时车程的condo,房子小点,每天却相当于多出3个小时的时间。多一个小时陪孩子,多一个小时给自己的爱好,也许还能多一个小时给工作和专业。突然就可以工作、家庭、爱好三不误。而既然每天多了一个小时的工作,该休假的时候我就更不会客气,更不会有任何负担了。

孩子

最后一个标配,是孩子。美国人的.家庭是三个,中国人的家庭,大多两个。每每有人看着李肉丸,问我什么时候考虑生老二的时候,我总会尴尬的指着小肉丸说:“大概,就这一个了吧。”

其实如果真的精力和经济都允许,我还是想再添个女儿的。李肉丸长大得太快,我已经开始想她小的时候了。但“精力和经济都允许”这个条件对于我而言太苛刻,照顾一岁之前的小肉丸的辛苦,让我俩至今心有余悸。每每看到夫妻俩照顾两个孩子的时候,我总是同情而钦佩。一个孩子已经够折腾人的了,更何况两个呢。

也总有人跟我们说:“没事,再请爷爷奶奶们帮忙呗。”而就我们自己的情况而言,我总以为,孩子的外公外婆爷爷奶奶们,他们总算能好好享受生活的时候,我们也尽量不要太辛苦他们了。

标配之外的东西

一些东西之所以成为标配,也不仅仅是这个商业社会的灌输。更多的时候,人们的眼睛雪亮,最好的那些东西之所以好,大家都看得着,人人也都需要。可往往一个东西的价格,或者说代价,和它受欢迎的程度并不一定是线性关系,有时甚至是指数关系。一旦它的好处,绝大多数人都在追逐的时候,我们得到它需要付出的代价,往往太大太大了。

庆幸的是,虽然人人都看得到的,都想得到的,总是好东西;但并非所有的好东西,每个人都能看得到,又或者每个人都会需要。就比如一场流行乐巨星的演唱会,票价可能被疯抢至上万人民币;而一张塞在角落里的ecm黑胶唱片,却可能只标价几块钱。那我就选唱片一个人听就好,它带给我的享受,也许并不会比演唱会逊色。而我不用为支付演唱会票价的钱,兑换给自己,可能就是大把大把不需为收入殚精竭虑的时间。

很多个下午,当我走到湖滨大道(lakeshoredrive)的过街天桥上的时候,总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出城方向的车堵得水泄不通,进城方向却畅通得如飞马流星。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能放弃主流生活的种种好处,这样逆流的过日子,也会有很多人都不曾体会的畅快。

为此还曾在朋友圈里感慨过:“关于开车,很多人的幸福感来自于开辆好车;而我的幸福一直是开一辆开得动的车,走在一条走得动的路上。”

在芝加哥住了两年多之后,曾经号称只想作个小镇凡人的我,也越来越能体会大城市的好处。可如今将我们放逐于北上广深或者纽约加州这些黄金之地以外的,就是它们的房价了。要用十几二十年的时间去兑换,对于我而言已经有点太晚,又太过沉重。因为我的人生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年,说不好就已经过了一半了,时间才是最宝贵的。

这些年漂泊在外,没攒到什么成功的履历,也没攒到什么积蓄,如果非得说收获了点什么,那也许就是种随遇而安的过小日子的能力。长在湖南小城里,赴京读书一晃好些年,迁往美国伊利诺伊小镇再一住六七年,如今又搬到了芝加哥。中国美国的迁徙,大城小镇住个遍,祛除掉了我们对生活很多想当然的设定,也消除了我们对很多陌生地方的恐惧和成见。可以说在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只要讲中文或者英语,只要治安不要太差,还能找到一份工作,我们都有能力好好的生活下去了。

很多童话故事的结尾都有着这样一句话:“。。。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如今给李肉丸讲睡前故事的时候,我总避免讲一些这样结尾的童话。因为我总偏执的认为:这些童话给孩子们灌输了一种错误观念。那就是它们总在幼年的时候,在我们心里悄悄种上了一种对于生活不切实际的期待:幸福就是需要我们历尽艰辛、等到万事俱备以后才能获得的稳定生活,而且这种幸福一旦得到,就会一直包裹着我们,永不离开。而成熟长大、历经世事之后的我们大都会同意:无论物质生活多么富足,又无论是正开始大展宏图,或早习惯小富即安,我们总难逃生活的苦乐参半。

当然,每个人都会因为自己人生的际遇,对于生活有着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理解。每一种经过生活历练和独立思考的人生观,都值得被尊重。

但就我个人而言,我总相信,很多事情,不是我们常年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省吃俭用、卧薪尝胆,最后打开了那间谷仓,就一定能看到堆积成山、食之不尽的稻米。再好的粮食,放久了都会霉变。如果时间是流水,我所钟爱的生活乐趣,就像一勺盐,或者糖,是溶化在这流水中,随之流淌,不作停留的。流水不腐,而每段溪水自有其甘苦。时间没有尽头,可我们有,错过了这一段,就再也尝不到这一段独有的甘甜了。

我们都了生活随笔篇十四

如果有人问:是谁清早叫你起床?是谁夜里与你相拥入睡?想必很多人的答案都会是:手机!手机!手机!

是啊,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人们在等公车、等地铁、等电梯、等上菜时,大家都会自然自觉地掏出手机,刷微博,微信,手机qq,打游戏,看电子书,看视频,听音乐……总之,不能闲着,几乎都成了低头族。

于是,因为低头族,也说,因为玩手机也导致了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这不,有一篇帖子就说:我在一家餐馆里,无意中看到坐在旁边桌子的一家人,那家人看起来那么疏离。他们不怎么说话,爸爸和孩子都在玩手机。妈妈也许是没带手机,也许是选择不把它拿出来。她一个人望着窗外,身边都是最亲爱的家人,却看起来那么悲伤和孤独。

于是,有人说,手机毁了我们的生活。此观点,于我,深以为然,却又不置可否。

记得,在某个论坛看到一个话题:“你可以一天都不碰手机吗?”网友的态度也是一边倒:“一年不碰电脑都行,但是一天不碰手机肯定不行。”对此,深以为然。

如今,微信,各家媒体、自媒体以及商家的公众号,朋友圈,都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如同马云说:晚上醒过来摸的不是老婆,而是手机。这实际上也是对手机的一种依赖。我想,我们之所以依赖,是手机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之处,比如说,我们现在出门基本带个手机就ok了,基本所有东西的付费可以网上付费,很是方便,省去之前携带现金的麻烦,而且也变得更加的安全。而手机也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很多乐趣,比如说玩游戏、看视频等等,而且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也使我们不出门便可知天下事……总之,手机好似我们的百事通。

当然,物极必反,任何事情都有个界限,一旦过界,就是完全不同的世界。

首先,据说,手机这种电子产品有辐射作用,长期使用会对我们身体造成危害,尤其有些人喜欢晚上躲在被窝里玩,这样对我们眼睛的伤害非常之大。也是,微信上也有报道因为玩手机导致视网膜脱落的事件。其次,因为玩手机,一些人有时一天完全不出门,也使我们的运动量减少了,影响了身体的锻炼。还有一些小孩子因为整天抱着手机玩,失去了他们那种原本蹦蹦跳跳的天性,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生长发育……如果这样,因为手机而影响了身体,那就得不偿失,那手机真的毁了我们的生活了。

至于说,因为玩手机会导致我们亲人之间的蔬离。说什么因为玩手机,一家人在一起时都是各玩各的手机,像陌生人一样。于是有了“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的幽幽感叹。

其实,就像那个一家人在餐馆里吃饭的.情景,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现在的很多家宴上,不可否认,很多人都是低着头各自玩手机,整个饭桌,是的,一片安静,但并没有影响我们的亲情,那只是一种习惯。因为,于奔波在俗世生活中的我们,幸福的定义,已不是你侬我侬才算幸福,幸福并不是书上描写的那种口说“爱你一万年”的缠绵,而是柴米油盐的恬淡平静。是大年三十共同做饭,晚上,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的合家欢;是一个人惦记另一个人,问对方,吃了吗?在哪儿?在干吗?……的啰嗦“废话”;是一个人牵挂另一个人,叫对方,注意身体,少喝酒,注意安全,早点回家……的重复唠叨。

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已进入一个功能性很强的社会。手机,再也不是我们当初只用来打电话的工具,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现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吃饭时,睡觉前,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手机也许是不离手……但我们并不是手机的囚徒,只要正确、理智的使用手机,手机会使我们的生活丰富而多彩。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小学召开期末家长会通知文案(精选5篇)

    在朋友圈里,我们可以用文案来记录生活的瞬间,传递情感和思考。以下是一些优美的表白文案范例,供你参考和借鉴。小学召开期末家长会通知文案篇一尊敬的家长:不知不觉我们

    最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内容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活动总结(优质8篇)

    各位朋友们,我希望通过今天的演讲,能够激起你们的思考和共鸣。写总结时,我们要用简洁、明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以下是一些行业专家对于XX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

    最新音乐小学教案(实用15篇)

    高三教案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来设计,以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六年级教案范例,供大家参考。音乐小学教案篇一能正确演奏串铃、三角铁

    2023年大班美术活动樱花 大班美术教案(实用17篇)

    环境保护不仅仅关乎我们自身,也关乎我们子孙后代的福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案例,以激发更多人的环保

    漂亮朋友的读后感(模板8篇)

    通过制作提纲,我们可以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使文章更具有连贯性和条理性。在制定提纲之前,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写作的目的和受众群体,以此为基础来选择合适的思路和结构。以

    最新小学秋季开学教师大会主持词(实用8篇)

    环保标语是一种通过文字和图形等视觉元素来传递环保信息的形式。环境保护是责任,不是选择。以下是一些鼓励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环保标语范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小学秋季

    最新初中英语外出培训心得体会(优秀8篇)

    教学反思呈现了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的深度思考,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以下是一些职场精英在工作总结中提出的有关自我成长和职业发展的观点和建议。初中英语外出培训心

    最新总结高二展望高三(优质11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辨析问题、优化教学策略的一种有效途径。以下是一些学习总结的典型范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总结高二展望高三篇一我,一个农村学生

    最新八年级学生评语 八年级优等生学生评语初中生评语(汇总11篇)

    竞聘是一项重要的选拔方式,它能够准确定位和选出最适合职位的人才。在竞聘中,我们需要展示自己的责任心和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以证明我们是可靠和值得信赖的候选人。英雄

    2023年美好的晚安心语(优质12篇)

    即兴是一种不可预测的、出人意料的表现形式,给观众或听众带来新鲜感和刺激感。即兴创作需要怎样的创作环境和氛围?如何创造一个适合即兴的场景?即兴艺术是表演者和观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