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实用5篇)

时间:2023-09-25 作者:翰墨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实用5篇)

报告材料主要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其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在语言运用上要突出陈述性,把事情交代清楚,充分显示内容的真实和材料的客观。掌握报告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个人和组织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一

尊敬的院系领导:

你们好。

我是__系__班的大一新生,我叫___,籍贯__。现郑重提出转业申请,希望能够转到会计学专业。

____年高考后,经过了我的认真考虑,决定放弃复读,把所有的精力放到大学的学习上来,并综合自身的条件在各三本院校中选择了贵校,因为众所周知,贵校的管理在__所有的三本院校中是有口皆碑的,所以我坚信,在贵校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通过我自身的努力,一定会学有所成。

然而,由于我的分数和二本分数线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又倾心于会计学,但据我考察,贵校的会计学又是热门专业,报名人数很多,竞争很大,所以我没有十足的把握被贵校的会计学专业录取。但是,我从贵校的网页上看到了入校可以转专业的消息,心底又燃起了希望,于是还是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贵校作为第一志愿,并且服从调剂。

很幸运的是我得以被贵校录取,但同时又有些不幸的是没有被会计学录取。试着了解了一下__,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兴趣不大,没有太多学习它的欲望和动力。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自己对此也深有体会。当然学习也不仅只凭兴趣,但只要对某个专业有兴趣,这个专业又适合自己,并且投入精力学习,在学习中发现乐趣,相信最后一定会成功的。而面对一门自己毫无兴趣甚至不喜欢的学科,没有学习的激情,也无法找到好的学习方法,不但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反而会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枯燥无味,最后的结果不仅学无所成,更重要的是浪费了青春,浪费了生命。如同在荒漠里找水,最后自己身心疲惫,还可能找不到水,就算最后找到了一点水,也只是解了燃眉之急,而最后的结局依旧是付出惨痛的代价。所以,学一门适合自己的专业十分重要,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而且将来也能更好的服务大众,回报社会。

在报志愿之前,通过对各种专业的了解,我对会计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会计学主要是培养具备会计、管理、经济和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及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政府等部门从事会计实务及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社会对这方面人才也十分需要,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我对会计学的主要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统计学,经济法等也十分有兴趣,对数字的敏感程度也很高,而且十分想考注册会计师,在对考注册会计师十分重要的英语和数学这两方面也有不错的基础和极大的兴趣。所以综合各方面情况,经过我充分的思考,我认为会计学是一门十分适合我的学科,并下定决心将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热爱的会计学专业中,我相信经过我的不懈努力,在会计学方面一定会学有所成,实现自己的理想,开辟一片光明的未来。因此,我向院系领导郑重提出申请,望各位领导老师能够批准,给我这次实现梦想的机会。最后,祝各位领导老师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此致

敬礼!

申请人:申请书模板

__年__月__日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二

6月9日上午,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在京发布。蓝皮书显示,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比例为9.5%,比届(6.7%)高2.8个百分点。

在2012届本科学科门类中,毕业生读研比例最高的是医学,为15.6%;读研比例最低的是管理学,为5.9%.

在2012届本科毕业后就读研的毕业生中,有28%转换了专业。其中,读研转换专业比例最高的学科门类是管理学,有46%的'读研学生转换了专业;读研转换专业比例最低的是医学和工学,均为18%.

2012届本科毕业生读研最主要的动机是职业发展需要(34%)和就业前景好(24%),有5%的人因为就业难暂时读研。读研人群选择研究生院校时最关注的因素是所学专业的声誉(35%)和学校的牌子(24%)。

2012届高职高专生毕业后有3.3%选择了专升本,专升本比例最高的高职高专专业大类是农林牧渔大类(7.0%),其次为文化教育大类(6.2%)。2012届高职高专毕业生选择读本科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就业前景好和职业发展需要(均为27%)。

届本科毕业生三年后正在读研究生和已读完研究生的比例为16.4%,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三年后正在读本科和已经读完本科的比例为29.7%.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三

发动亲朋好友找工作,借一套高级西装去面试,握着一张张车票北上南下……又是一年春来早,又一届临近毕业的大学生们提前冲进了人才市场,然而,面对似乎无处不在的“僧多粥少”局面,一些人难免会感到茫然。今天,本报独家推出第三方调查――“湖北高校毕业生求职与工作能力报告”,为应届毕业生找工作提供参考。

报告数据来自“中国高等教育追踪评估系统”。该系统的数据由麦可思公司对毕业的大学本科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追踪分析得出。调查在全国回收有效问卷8.5万份,其中在湖北地区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878份,是迄今国内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做出的第一份大型调查。

就业“高峰”出现在毕业半年后

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为89%

调查显示,湖北高校20毕业的大学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平均就业率为89%,其中211高校平均就业率为90%,其他本科高校平均就业率88%,均比全国同类院校的平均就业率高出一个百分点。

在被调查的全国27个省市当中,湖北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与天津和山西并列,位于第10位。

根据调查,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成功就业率普遍高于刚毕业时的水平。西南财大特聘教授、在美国和中国从事了就业研究工作的王伯庆博士分析,这当中的原因一是因为毕业生有更多的'时间来找工作,二是毕业生在遭遇求职挫折后会调低就业期待。

多数毕业生不能让单位满意

招聘广告上,企业打出“有工作经验”的“硬杠杠”,逼退了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

据调查,将一个岗位所需要的工作能力值设定为100时,企业对应届大学生的工作能力要求其实只在40%上下。湖北只有211大学本科毕业生的这个指标在平均值上可以达到41%,其他本科毕业生只能达到38%,低于全国水平的39%和企业要求的40%.

王伯庆博士指出,工作能力低是大学生失业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所需员工。大学生老是抱怨企业要求应聘者有工作经验,他认为这是因为企业需要的工作能力大学里没有培养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没有跟上中国这些年的社会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是软肋

在35项基本工作能力中,湖北大学生毕业时掌握得最差的5项能力为谈判技能、人力资源管理、解决复杂的问题、安装能力和操作与控制能力,其中最需要改进的是谈判技能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据调查,各省高校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各有所长。其中,谈判技能培养得最好的是上海的大学,解决复杂问题能力培养得最好的是浙江省。

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也是企业最看重的工作能力之一。google副总裁李开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最想要的员工是富有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那种一切等老板决定的员工,“简直让人崩溃。”

此外,所学专业也对就业有影响。

全国就业率和薪资前十名的专业

专业毕业半年后平均就业率平均薪资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94%2,200

电气工程93%2,261

土木工程93%2,000

软件工程92%3,000

信息通信工程92%2,400

财务管理90%2,036

人力资源管理90%2,000

金融88%2,500

英语88%2,500

市场营销88%2,000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四

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目前,城市之前的“抢人大战”打得火热,那么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哪了?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

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已高于广州的该比例(45.3%)。

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这份报告也列出了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以及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

本科就业绿牌专业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通信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

本科就业红牌专业

绘画

化学

美术学

音乐表演

法学

历史学

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这个行业的毕业生收入最高

调查显示,2017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报告称,这两个数字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细分来看,以本科为例,2017届本科毕业生有12.0%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

报告称,根据国家统计局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

从收入来看,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平均月收入为5785元,比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收入(4774元)高1011元。

不过,报告提醒,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需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

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这意味着,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篇五

调查显示,201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其中,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1.6%,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2.1%,高职高专就业率首次超过本科。

目前,城市之前的“抢人大战”打得火热,那么从调查来看,大学生毕业后都去哪了?

从近五年数据来看,本科毕业生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比例从2013届的28.2%下降到2017届的22.3%。除了应届毕业生之外,毕业半年后曾在“北上广深”就业的本科生在三年后离开的'比例从2012届的13.7%上升到了2014届的21.7%。

外省大学生的就业选择更能体现城市吸引力。数据显示,涌入新一线城市就业的外省本科毕业生占比不断上升,其中,在杭州就业的近三届本科毕业生中外省人占比最高,为55.3%,其后为天津(54.4%),已高于广州的该比例(45.3%)。

根据不同专业的就业状况,这份报告也列出了那些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以及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综合较高的专业,为需求增长型“绿牌专业”。

本科就业绿牌专业

信息安全

软件工程

网络工程

物联网工程

数字媒体技术

通信工程

数字媒体艺术

其中,软件工程、网络工程、通信工程连续三届都是绿牌专业。

本科就业红牌专业

绘画

化学

美术学

音乐表演

法学

历史学

其中,美术学、音乐表演连续三届都是红牌专业。

这个行业的毕业生收入最高

调查显示,2017届中国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4317元。其中,本科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4774元,高职高专院校2017届毕业生的月收入为3860元,报告称,这两个数字均明显高于城镇居民2017年月均可支配收入(3033元)。

细分来看,以本科为例,2017届本科毕业生有12.0%月收入在7000元以上。

2017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为2.9%,与2016届、2015届基本持平。

报告称,根据国家统计局估算,2017届大学生中约有21.3万人选择了创业。

从收入来看,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人群的平均月收入为5785元,比2017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收入(4774元)高1011元。

不过,报告提醒,大学生自主创业存活率需关注,创业效果应从长评价。

数据显示,毕业半年后自主创业的2014届本科毕业生中有46.9%的人三年后还在继续自主创业,这意味着,三年内,超过一半创业人群退出创业市场,创业失败风险不容忽视。

湖北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