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文轩

大班教案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大班教案的编写是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以下是一些教师们精心编写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一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测量物体的远近。

2.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发展分析能力。

1.重点:能按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工具。

2.难点: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正确测出物体之间的远近。

1.材料:长短不同的绳子、小棒,……。

自然测量的教学中有两个要点:测量工具的选用和测量工具的正确使用。

测量工具的选用反映了幼儿的分析能力。教学中要提高幼儿的分析能力,必须让他们有机会实践自己的想法,然后让他们带若问题进行测量活动。提高工具选用的有意性,这样在交流讨论时幼儿才能自觉意识到测量中工具选用的作用和重要性,同时也能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测量工具的使用是自然测量教学的.难点。幼儿不能主动发现测量中工具之间衔接的重要性。所以,在幼儿实践的基础上,要组织幼儿讨论。让幼儿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方法,并让幼儿通过再次操作达到理解,从而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分散探索—集中探索—交流讨论—继续探索。

1.分散探索。在活动区中创设问题情境,让幼儿通过探索积累。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二

1、能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9、结束小结:

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三

1、幼儿通过自己的尝试活动学习自然测量,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并学习记录的方法。

2、探索用不同长度的量具进行测量,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探索精神。

活动材料及环境创设:

1、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进行自由探索活动,引导幼儿用笔代替尺子测量教室内的桌椅,自由尝试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2、教师用记录纸、记录笔、小棒、磁带。幼儿人手一份动物挂饰(兔、猫、鸡、狗等)及测量用具。

幼儿分组材料:吸管棒、笔、小木棒、线、积木、铁丝、抹布、记录纸等。

3、将教室布置成“小熊乐园”的环境。(乐园大门、小火车、小熊家等)。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幼儿要在一次活动中较为正确地掌握自然测量的方法,并同时知道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是不太容易的。因此,教师针对这一活动的重难点,本着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及数学思维能力,设计了活动的教学流程:自由分散探索、集中讨论学习、分组操作探索、集中讨论归纳。

一、教师以到“小熊乐园”参观引题,结合自由探索活动小结幼儿尝试测量活动的结果,引导幼儿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

1、师:小熊请小动物们到“小熊乐园”参观学习,看看“小熊乐园”是怎么建造的,学会后回到森林里建造自己的乐园。你们听,小熊乐园的火车来了,让我们坐着火车去吧!

2、请个别幼儿尝试用小棒测量大门。

3、教师根据幼儿活动情况小结。示范讲解用小棒测量大门的方法及记录的方法。

4、教师让小动物学习用笔测量自己坐的积木椅子,教师指导个别能力较差的幼儿。

5、教师提问:你测量的椅子有几根笔这么长?为什么用一样的笔测量的结果是不同的?

教师根据幼儿测量结果进行记录,并引导幼儿发现用同样的测量工具测量积木,积木越长测量的次数越多,积木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少。

二、教师指导幼儿在自由分组活动中继续学习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测量用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介绍分组活动的材料及活动要求。

a组:让小动物们用吸管棒测量小熊家里的桌椅和床铺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记录纸上。b组:请小动物们分别用长短不同的小棒分别测量一下大门的一块砖有多长,然后将结果记录在纸上。

c组:小动物们可以自由选择盘子里的.东西作为测量工具,测量小熊火车的一节车厢有多长,你们可以选2、3种工具测量,一边测一边想用哪种东西作测量工具比较方便测量。

2、教师交待分组活动的要求。

3、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活动,重点帮助幼儿掌握测量的方法,并引导在b组活动的幼儿思考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三、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交流,引导幼儿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的关系。

1、教师展示a组幼儿的测量结果。

2、教师根据b组幼儿的测量结果引导幼儿发现:为什么一块砖测量的次数会不同?测量工具与测量次数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教师引导幼儿发现砖块时使用的工具长,测量的次数就少,测量的工具短,测量次数就多。

4、师:小动物们测量了“小熊乐园”里的这么多东西,现在知道怎么建造动物乐园了吧,让我们回到森林里动起手来,建造我们的动物乐园。

四、延伸活动。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利用各种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活动。

2、寻找哪些工具进行测量更方便。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四

科学概念:在一定的装置里,水能保持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人类根据这一特点制作水钟用来计时。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实验观察的重要性;激发研究用水计时的探究兴趣。

滴漏实验。

滴漏实验。

有关水钟的资料、每个小组一个铁架台、一个漏杯、一个量筒、装300毫升水的烧杯、电子表,实验记录单,毛巾一块。

一、引入:

1、在古代,人们还曾经利用流水来计时,他们是怎样设计这种计时工具的呢?

2、揭题:用水测量时间。(板书课题)。

二、古代的水钟:

1、播放用水计时的录象资料。

2、学生独立阅读课本p54有关古代水钟的内容。

3、尝试解释这些水钟是怎样计时的?

4、讨论:古人是怎样想到用流水来制作计时工具的?水钟的字捉必须解决什么问题?

三、滴漏实验:

1、师出示滴漏实验装置,介绍课本p55上的滴漏实验。

2、实验一:记录100毫升水缓慢流完需要多少时间。

3、汇报交流实验结果。讨论:结果为什么会存在差异。

5、实验二:测量记录流10毫升、50毫升、300毫升分别需要多少时间?

6、反馈:我们的推测与实验结果接近吗?想一想:为什么?

7、引导思考:水是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吗?

能让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吗?

古人是怎样保持水钟里的水以固定的速度往下流的?

四、延伸:

板书设计:

用水测量时间。

古代的水钟:受水型、泄水型。

滴漏实验:流100毫升水需要(),

推测:流10毫升水需要(),流50毫升水需要(),流300毫升水需要()。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五

我园自然的环境资源十分丰富,每到暖和的春季姑娘到来时,花儿竞相开放,小树披上新装,孩子会在树桩上玩耍,一旁的粗细不同的树,更是孩子最亲密的好朋友,不管是放学时还是户外活动时,总看到孩子们兴致勃勃的和几个好伙伴玩着,有时候孩子们对季节引起小树的变化都非常的感兴趣,当然也有的孩子会问老师树上的年轮,比较大树哪个更粗壮,结合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们开展了本次活动。

1、通过自由探索,体验多样粗细测量,理解首尾相接的测量方法。

2、能完整讲述自己的发现,通过活动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3、从小树立爱护树木的意识。

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水彩笔、记录表若干,1—8的数字卡片,

一、开始部分。

(一)谈话导入,引出粗细测量的游戏:

1、教师提问:

(1)我们这是在哪?

(2)春天的小树林漂亮吗?大树多不多?

(3)认识这些树吗?这些树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呢?

2、引导幼儿大胆表述。

3、教师小结:春天的小树林很美,各种各样的树木,树桩都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

4、引出“谁粗谁细”的游戏。

出示1—8的数字卡片,教师:我们今天来玩一个游戏“谁粗谁细”,在玩游戏前我们得先邀请树林里的一个好朋友,可以是一颗树也可以是一个大树桩,请两个小朋友为一组,拿着一张数字卡片,选择好了就将数字卡片贴在上面。

二、基本部分。

(一)体验多种粗细测量方法,感受测量的乐趣。

1、体验目测的方法判断树木的粗细,

(1)教师提问:

a、它们一样粗吗?你怎么知道不一样粗?

b、用了什么方法?(目测)。

c、用目测的方法来比较哪个树最粗?哪个树最细?

(2)讨论:用目测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吗?

(3)师幼小结:目测的方法非常不错,不过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2、、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幼儿集体操作:探索找出比较粗细的多种方法。

a、教师提问:有什么的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

b、请幼儿找一颗树探索粗细测量的方法,教师在一旁指导。

(2、)运用身体不同部位测量,初步感知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a、教师提问:你找到了什么方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呢?(用手量的方法)。

b、幼儿找一颗树试一试,教师在一旁指导。

c、教师提问:他是怎么量的'?手指两端伸到最长了吗?

d、引导幼儿将手指两端伸到最长再次测量,其他幼儿数测量结果。

e、讨论:为什么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f、教师小结:两次测量时手的长度不同,测量次数不同。

g、教师尝试用手测量,幼儿数测量结果。

h、讨论:为什么师幼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i、教师小结:原来同样量这棵树,我们手的长度不一样,测量的次数也不一样,这个方法不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2)幼儿体验用双手环抱的方法,感知测量工具与结果的关系。

a、教师提问:还有什么的好方法能准确比较路段的长短呢?(双手环抱)。

b、引导幼儿找一颗树试一试,教师在一旁指导。

c、教师尝试用双手环抱测量,幼儿记录测量结果。

d、讨论:为什么师幼两次测量的结果不一样?

3、出示测量工具,探索测量方法。

(1)出示测量工具,幼儿体验工具测量,学习使用工具测量的方法、

a、师提问:

(a)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办法能比较出粗多少,细多少?

(b)知道哪些测量工具?

b、教师小结:原来测量工具有这么多,卷尺、毛线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进行测量、

c、出示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师提问:

(a)这是什么?

(b)它可以怎么做测量?

d、幼儿集体操作:探索用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测量小路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

e、教师请幼儿讲述、示范自己找到的测量方法。(一段丝带连一段丝带量、用手指做标记量……)。

f、教师总结幼儿找到的方法并正确示范:翻转的测量方法。

翻转的方法:测量时要从起点开始,顶端对齐,末尾翻转到另一端,记住保持是一条直线,收尾相接,末尾翻转到另一端,保持是一条直线。

g、幼儿自由练习,巩固方法。

(2)幼儿集体操作:两人一组合作测量,记录测量结果。

a、教师:现在两个小朋友为一组,分别用丝带、穿成串的回形针量一量一个路段,看一看有什么不一样!

b、幼儿两人一组合作测量一个路段,记录测量结果。

c、教师巡回指导。

d、幼儿讲述粗细测量的结果。

三、结束部分。

树立从小爱护树木的意识。

(1)讨论: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2)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3)教师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我们可以种植小树苗,给树苗浇水、施肥、捉害虫、修剪叶子,不乱折树枝,不爬树等方式保护树木,为了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六

一、入修自然测量,操作节制准确的测量行动措施。

二、晓得量具的是非与测量的功能有关,量具越长(或者大大年夜)测患上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者小)测患上的次数越多。

三、火伴之间能互相合作,斗胆勇敢的交流。

测量器械(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识表记标帜。

一、导进:将幼儿分成五组,举行跑步竞赛。

师:你们晓得刚才跑了有多遥?有什么法度榜样晓得呢?(量一量)。

二、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良多质料,每一组磋议一下选一种质料举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器械以及功能记录下来交给教员。

三、幼儿第一次考试测验测量,教师察瞅幼儿的测量行动措施是不是准确,并诱导幼儿与火伴合作。

四、请测量行动措施正误的两组幼儿分袂演示,师生评论争论哪种行动措施测出的功能更切确。教员讲授准确的测量行动措施(第一次测量的收场处是第二次测量的起头,按次接着量)。

如幼儿测量的都准确,也请一位幼儿树模,教师加以表明。

五、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行动措施是不是准确,举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功能。

六、请每一组推举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功能。

七、提出问题,诱发幼儿思虑:为什么测量的功能不同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者大大年夜)测患上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者小)测患上的次数越多。

八、游戏:找宝躲。第三次考试测验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躲所在的标识表记标帜图,依照图举行测量,找到宝躲。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七

一、活动目标: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幼儿参观《白雪公主》故事场景,设置问题情境引起幼儿测量兴趣。

二、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地砖,探索正确测量的方法。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三、幼儿尝试解决问题——量床,探索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的关系。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四、活动延伸: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教学反思。

学前阶段的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对于这一活动我进行了反思: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八

1、了解温度计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2、知道气温是会不断变化的。

记录温度的变化。

比较、验证温度的变化。

温度计、自制温度计、记录表、笔。

1、测量温度:

“你们知道今天几度?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儿自由讲述了解气温的多种方法。)。

认识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作用:

(出示自制温度计)了解看刻度的方法,知道温度表上的数字表示温度,一格表示一度,红色的水银柱会有变化。

2、感受温度的变化:

到户外让幼儿直接感知阳光下和阴凉处不同的温度(用炎热、凉爽、温暖、冷冰冰等词汇来描述)。

3、记录温度的变化:

(1)将温度计分别置于阳光下和阴凉处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知道温度是会变化的。

(2)想一想为什么在阳光下和阴凉处会有这样的变化?

(3)还有什么办法使温度计发生变化。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九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下册93页—95页的内容。

1.进一步理解周长、面积、体积等以及相应的单位;

4.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在生活中应用得非常广泛,有时我们要计算它们的面积,体积等,这就需要我们了解一些数据,运用到关于测量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图形与测量”。(板书课题)。

1.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认识。

(2)大家先想一想,测量哪些地方,会用到什么单位?

问:什么是长度?什么是面积?什么是体积?

2.测量单位及进率。

(1)我们知道测量除了数据之外还需要什么呢?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一下长度、面积和体积各自的单位,并说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2)说一说。

3.前面我们已经分类复习了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部分,把它整理出来。

4.汇报交流。交流时要说出每类知识点要注意的问题。

你认为最容易出错的是哪部分内容?有什么好办法避免出错?

课前收集,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

(一)填空题。

1.有一个长方体,正好可以切成大小相同的4个正方体,每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24平方厘米,原长方体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2.把一个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长分形的长是6.28厘米,宽是3.14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厘米。

3.18个相同的铁圆锥,可以熔铸成()个和它们等底等高的圆柱体。

4.一个圆环的外直径是16厘米,内直径是10厘米,圆环的面积是()。

5.将棱长是8厘米的正方体木块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圆柱的体积是()。

6.棱长是3米的正方体木箱放在地上,占地面积(),占空间()。

7.一个圆柱形水桶,里面盛50升的水正好盛满,把一个正方形铁块放入桶中,就要流出30升的水,这个正方形铁块的体积是()。

8.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个正方形,这个圆柱高是底面直径的()倍。

9.用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焊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模型,它的表面积是()。

10.一个长20厘米、宽18厘米、高18厘米的长方体木盒(从里面量),可存放棱长为6厘米的正方体积木()个。

11.如右图,一张直角三角形硬纸板,两条直角边ab与bc的比是1:2,ab长6厘米。如果以ab边为轴旋转一周,那么,所形成的圆锥体积是()立方厘米。

(二)判断题。

1.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2.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和圆锥都可以用公式v=sh求体积。()。

3.容积是100升的油箱体积就等于100立方分米。()。

4.一个圆柱削去6立方分米,正好削成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9立方分米。()。

(三)选择题。

1.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表面积扩大()。

a、2b、4c、8。

2.一个正方体和一个圆柱体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正方体的棱长4厘米,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平方厘米。

a、4b、12.56c、16。

3.压路机滚筒在地上滚动一周所压的路面积正好是压路机滚筒的()。

a、底面积b、侧面积c、表面积。

4.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周长为2512分米的正方形,那么求这个圆柱底面积的正确列式是()。

a、(2512÷3.14÷2)×3.14。

b、(2512÷3.14)×3.14。

c、(2512÷4÷3.14÷2)×3.14。

5.小明家6月份的用水量是12()。

a、立方米b、立方分米c立方厘米d升。

6.把圆锥的侧面展开,会得到一个()。

a、三角形b、长方形c、扇形d、圆形。

7.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a、1:2∏b、1:∏c、2:∏。

8.将右图中的硬纸片沿虚线折起来,便可成为一个正方体。这个正方体3号面的对面是()号面。

复习在活动中进行:在复习长度、面积、体积的认识和多边形面积间的关系时,通过摸、描、涂、量、折、剪、猜测、验证等活动,让学生在感知中深刻理解长度、面积、体积的意义,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的丰富多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收获。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越性,演示图形的变化过程,把抽象难理解的内容变得直观形象。突出图表和板书结构图在知识整理中的作用,运用图表来对比分析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从这些图表中理解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帮助学生形成整体认知结构。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

1、尝试运用身高尺测量身高,初步了解正确的测量身高的方法。

2、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营养、运动、睡眠等)。

3、培养幼儿的测量兴趣和探究欲望。

4、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

5、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6、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身高尺、铅笔、记录好身高的表格与空表格各一张、幼儿测量身高的录像片段、记录纸。

掌握正确的量物方法,会进行简单的测量活动。

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比较刚进幼儿园时的身高与现在的身高的不同,体会自己长高了。

1、刚进幼儿园时你有。

多高?我们班谁最矮?谁最高?

2、现在你长高了多少?谁长得最快?(充分利用课前幼儿的记录表)。

小结:每个小朋友在进园的时候都是小小的个子,小朋友是最高的,小朋友是最矮的。现在每个人都长高了,说明我们都长大了。

(二)了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你现在有多高?(出示预先测量的数据)。

2、和老师给你们测量的结果会一样吗?(比较与正确数据间的差距)。

3、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会不一样呢?(观看录像,帮助幼儿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小结:测量的方法不对,测量的结果会不正确。人是否站直、尺是否放平、穿鞋与否、女孩辫子的高度等都会影响测量的结果。(幼儿互相测量,再次体会正确的测量方法)。

(三)交流讨论,体会健康的生活方式。

1、你长高了吗?长高了多少?为什么有的人长得快,有的人长得慢?

2、怎样才能快快地长高、长大?(交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平衡营养、加强运动、保证睡眠可以帮助我们快快地长高长大。

(四)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小朋友为什么有的长得高,有的长的矮?怎样才能让自己快快长高呢?

小结:影响长高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多加强营养、多运动,保证足够的睡眠都可以帮助我们快快长高。

在区角活动中让幼儿继续用正确的方式测量他人的身高,布置“成长快乐”的宣传画,请幼儿到中班和小班进行健康宣传。

数学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与生活联系。设计与幼儿密切联系的事件,让幼儿将自己生活中的知识带到活动中,使幼儿感到无比的亲切。“体验数学”是现代数学课堂教学所倡导的,体验是指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经验,是一种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参与的学习活动。体验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儿童的智慧在他们的指尖上,整节活动幼儿动手操作,合作互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巩固新知,形成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一

1、理解长度测量的意义,体验测量的乐趣。

2、尝试探索及学习不同的长度测量方法,并能用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

3、知道不同的测量工具会带来不同的测量结果,引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

1、一寸虫图片1张,集体记录图表1张,投影仪。

2、幼儿测量用图(知更鸟、苍鹭、老鹰、巨嘴鸟、大雁操作纸)、1寸和2寸吸管若干,黑色记号笔若干支。

一、引出测量我明白了,你们是看出来的,准确地说,你们使用目光测量出来的。

二、故事引导,理解测量。

1、导入情景,初步测量。

3、简单测量,操作后引导孩子表述操作结果,提问:谁能告诉我,你的测量结果是多少?你是怎们测量的?追问:3条一寸虫的长度就是——3寸。(强调一条紧挨着一条测量,用投影仪展示测量方法,首尾相接。)。

三、探究方法,表达见解。

1、引导孩子交流操作情况。逐个统计测量结果,并提问:你测量的`是什么鸟?测出来的长度是多少?你是用什么方法测量的?(出示各种鸟的测量结果,并将幼儿用到的方法用图标列出来。)。

2、引导幼儿探究最准确的一种测量方法。请幼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辅助提问:用什么方法测量最准确。

四、运用方法,再次测量。

教师小结:的确,测量工具的不同,会造成测量次数的不同,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次数越多,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次数就越少。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二

指出:“引导幼儿体会数学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初步尝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数学规律的愿望。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幼儿的测量最早是“目测”,即通过眼睛观察感知比较量的差异。大班的幼儿观察力、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乐于思考,愿意动手探究并解决疑问。对于生活中遇到的物体的长短、高矮、距离等问题,他们会利用目测去进行判断,也会用手、脚、辅助物进行比较,有了初步的测量的经验与愿望。大班幼儿的测量是自然测量,即利用自然物作为测量工具进行直接测量。学习测量可以加深幼儿对物体量的认识;有助于幼儿对不同量的测量工具的初步认识;加深幼儿对数的理解;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对测量活动的兴趣。本节活动符合幼儿数学发展的需要。

1、学习用自然测量的方法感知物体的长短,尝试用首尾相接(做标记、平铺、交替)的方法进行测量。

2、初步感知同样的距离,使用的.测量工具不同,测得的结果也不同。

3、能用较准确的语言讲述自己测量的情况。

学会用首尾相接(做标记、平铺、交替)的方法测量物体长度。

测量同一物体时,测量工具不同,结果不同。

1、地面上八条长短不一的线段。

2、各种自然测量的工具吸管和冰棍棒。

3、记录表、笔。

一、用目测的方法测量地上的路段。

二、探索使用冰棍棒和吸管进行测量。

1、幼儿自由选择路段,进行测量,师提醒首位相接的进行测量。

2、幼儿示范并小结测量的方法(平铺、交替或做标记)。

三、幼儿选择测量工具,两人一组进行测量。

1、介绍记录表格:记录表上的数字和图案都是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组合,两人一组分别用冰棍棒和吸管进行测量。

3、交流测量结果。

小结:测量同一样物体时,测量工具越长,测量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量的结果越大。

四、延伸活动。

1、测量班级的桌子的边长。

2、区域活动中投放相关材料进行测量。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三

1.了解测量的概念、条件和方法,形成比较的概念。

2.探索不同的测量方法,通过比较进行记录。

1.图片素材:量身高(活动前粘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塑料绳、卡纸、纸绳、皮尺等。

幼儿园课件。

一、情景谈话导入。

教师:小朋友现在已经上大班了,比上中班的时候,个子又长高了。

你们知道自己长高了多少吗?

二、提问让幼儿产生测量兴趣。

1.你们知道自己有多高吗?

让幼儿互相说一说,教师了解幼儿掌握身高的情况。

2.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身高呢?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才能知道你有多高呢?

三、幼儿讨论。

幼儿每想出一种办法,教师就进行操作演示,进行测量。

2.引导幼儿比较分析各种测量办法,找出最精确的测量办法。

四、幼儿测量。

1.你们知道我们班哪位小朋友最高吗?我们一起来测量一下就知道了。

2.请小朋友准备好记录纸。

幼儿分别来到测量板前,站直身体进行测量,教师读身高数字,幼儿记录。

3.体验。

请每位幼儿找一位好朋友进行测量,并告诉对方测量结果。

小结:我们想比较某件事物的长短光靠目测是不准确的,

要用适合的测量工具,才能准确的知道。

你们想知道爸爸妈妈的身高吗,回家你给爸爸妈妈测量一下好吗?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四

1、初步学习利用自然物,对物体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2、大胆的用语言表述测量的结果,体验合作测量带来的愉悦。

重点难点活动重点:掌握对物体使用首尾相接的方法进行测量。

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测量活动。

不同长度的积木、吸管、书本、纸条等材料若干,记录表、白板笔若干,课件。

一、故事情景导入,引出主题。

师:在《飞夺泸定桥》的故事中,泸定桥被敌军炸毁了,我军在作战路线中需要通过泸定桥去攻打敌军,所以红军叔叔们决定修复泸定桥。

提问:红军叔叔交给小小兵们一个任务,帮他们一起修桥梁。

二、“作战路线有多长?”幼儿尝试测量。

(一)鼓励幼儿用自然物(如长度相同的纸条、布袋等)进行直线距离的测量。

1、请幼儿观察测量材料,尝试用一种测量材料;

2、幼儿尝试测量,教师观察;

3、鼓励别幼儿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及结果,引导幼儿发现测量中的问题。

(二)教师向幼儿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

1、观看课件,了解测量的.要领:顶端要对齐,末尾做标记,首尾要相接,结果要记录;

2、教师小结及介绍测量方法和测量统计表的使用方法。

(三)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再次测量,讨论交流并小结。

1、让幼儿明确测量的要求及规则;

2、幼儿尝试操作进行测量;

3、幼儿交流讨论测量的结果;

4、教师做小结。

三、游戏“桥梁有多长”感知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之间的关系。

3、交流讨论测量结果,引导幼儿感知发现测量工具与测量结果间的关系;

4、教师小结:测量工具长,测量次数少,测量工具短,测量次数多。

四、结束部分。

教师提出带领幼儿一起去户外帮红军叔叔测量铺桥工具,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五

1,探索测量的工具及方法、能以自然物为单位记录测量结果。

2,能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发展目测力、判断力。

1,有过测量图形边长的经验。

2,纸盒、垫子、棍子、长条积木、绳子等,幼儿记录单、笔。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自然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培养孩子们多数学活动的兴趣。

一,提出问题,引起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可以用于测量的自然物体。幼儿每说出一种材料,教师就追问幼儿该材料的使用方法。如:“箱子怎么量身高呢?你打算怎么做?只要把箱子摞起来就能知道小朋友的身高吗?”“积木怎么量身高?你认为积木竖着放会怎样?怎样放不倒,又可以量出身高?”

二,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分组探索测量的方法。

1,师:你认为哪种材料合适,你就去试一试。如果材料很少,但想用它的人却很多那该怎么办?(教师引导幼儿学习分工合作使用同一种材料。)。

2,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测量的方法。

三,讨论解决测量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明确测量的方法。

1,教师鼓励幼儿说出在操作中遇到的困难。

2,幼儿相互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

3,教师展示一组幼儿测量的方法,引导幼儿观察存在的问题。

4,教师引导幼儿进一步明确测量身高的具体方法。

四,幼儿再次探索并记录测量结果。

1,师:等会小朋友再去量,想一想怎样量身高才准确。这次量过身高之后,不仅要把你用了什么材料,是用什么方法量的记录下来,还要把你有多高用数字和标记记录下来。

2,幼儿操作,教师个别引导。

五,展示幼儿记录,交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

1,引导幼儿从记录上发现同伴使用了哪些材……。

2,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测量的方法。

3,教师提出幼儿在测量中或记录中遇到的问题,让幼儿活动后思考。

1针对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带他们进一步探索。

2认识更多的测量工具。

1,孩子们在想一想,看一看,做一做中结束了本次活动,加深了孩子们对物体量的认识及对不同量测量工具的了解;,虽然参与性很高,但对与我们幼儿园的孩子来说本次活动的难度较大,尤其是在记录活动环节。因为平时的教学活动在这方面我没有细心指导,忽略了这方面能力的培养,所以孩子们记录起来很困难。

2、给幼儿与同伴足够交流、解决问题的机会。允许他们犯错误,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每当孩子遇到困难,我都会让他们先自己想办法,大胆去尝试。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六

1、能够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3、同伴之间能相互合作,大胆的交流。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测量工具(各种长棍、尺、绳子、纸盒等)、笔、记录纸、黑板、摸箱、标记

1、导入:将幼儿分成五组,进行跑步比赛。

师:你们知道刚才跑了有多远?有什么办法知道呢?(量一量)

2、提出测量要求:这里有许多材料,每组商量一下选一种材料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工具和结果记录下来交给老师。

3、幼儿第一次尝试测量,教师观察幼儿的测量方法是否正确,并指导幼儿与同伴合作。

4、请测量方法正误的两组幼儿分别演示,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精确。老师讲解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是第二次测量的开始,依次接着量)。如幼儿测量的都正确,也请一位幼儿示范,教师加以解释。

5、请幼儿反思刚才本组测量的方法是否正确,进行第二次测量验证第一次的测量结果。

6、请每组推选一位幼儿介绍本组的测量结果。

7、提出问题,引起幼儿思考:为什么测量的结果不一样?(因为用的量具不同,有的长、有的短,量具越长(或大)测得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得的次数越多。

8、游戏:找宝藏。第三次尝试测量。

幼儿从摸箱里摸出一张画有宝藏地点的标记图,根据图进行测量,找到宝藏。

幼儿对与数的概念理解难掌握,测量的意义难理解,只有利用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加上让幼儿自己操作自己动手来寻求答案,让幼儿真正了解测量的乐趣。这一活动幼儿比较兴趣参与活动,但是测量结果的记录有所欠佳。虽然幼儿乐与参与了活动,但是实践过程操作能力还不够强。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应该多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七

测量是数学在真实世界中的一个重要的应用。《纲要》指出:“让幼儿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乐趣”。本次活动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从最近我园种植地里的甘蔗成熟后对甘蔗长度的讨论引发,内容抓住孩子的兴趣,贴近其最近发展区水平。活动中,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步步推进,引导幼儿通过猜测讨论、观察比较、实验操作、交流分享等方法,帮助幼儿在与熟悉的自然测量物:树叶、胡萝卜等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和建构对测量的直接经验,积累学习感受,建构数学知识,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1、尝试用不同的测量物测量长度,感知多种测量方法。

2、引发幼儿对使用生活中常见自然物进行测量的兴趣。

重点:在探索中学习感受多种测量方法。

难点: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

ppt课件;树叶、胡萝卜若干;黑板等。

(价值分析:用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引发幼儿探究的兴趣)

种植地里的甘蔗宝宝,很想知道自己到底长得有多高?蚯蚓们是他的好朋友,大家自告奋勇来帮忙,为它量量到底已经长得多高了。

蚯蚓们开始到处找材料为甘蔗宝宝量身体,你们说可以找哪些材料呢?

(价值分析:多种测量方法、问题的设疑,让孩子们在一次次的完成任务的快乐中,迎接新的挑战,积累对测量的直接经验。)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树叶要像好朋友似的紧紧挨着

排成一直线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关键问题:胡萝卜从哪里开始放?为什么要做记号?

分析测量要点: 从头至尾

首尾相连(做好标记)

一边量一边数

幼儿操作,交流分享

分析测量要点:当没有材料时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也能测量,是最简单、方便的测量工具。

(价值分析:进一步引发幼儿对生活中测量的关注,不断积累新经验)

生活中还有哪些简单、方便的测量好方法。如:尺等。

这个大班数活动来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它所选用的测量工具和测量物都来自于幼儿日常接触的生活中的物品。因此在活动中,我觉得幼儿对材料操作很熟练,避免了材料本身由于陌生引起的无关探索的干扰。活动的整体设计是层层推进的,从创设“很多――一个――没有”测量物的问题情境入手,引发幼儿一步一步探索新的测量方法,在这其中幼儿能积极开动脑筋,相互讨论、大胆猜测,将日常的生活经验运用其中,事实上最终孩子们找到了全部适宜的测量方法,在活动中获得了探索成功地满足。在建构数学知识的同时也积累各种解决问题的经验,并激发其探索精神与愿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活动中不足的地方是,我对于提问的设计还不能很好地做到引导幼儿推进猜测、进一步思考,在本活动的难点部分:测量工具只有一件时,怎样学会正确做标记的方法完成测量。花了较长时间在这个环节上,致使整个活动时间上略有超出。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八

1、乐意用测量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体验测量在生活的应用。

2、在探索比较中学习正确的测量方法,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

3、在活动中发展幼儿观察、比较及判断能力。

4、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5、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1、幼儿已有用等长的量具一一排列摆放进行测量的经验。

2、长短不一的学具如:尺子、绳子、小棒、积塑、纸条等;笔、测量记录表等。

3、布置白雪公主的家的活动场景:小床若干、桌子等。

2、幼儿尝试用相同的工具测量。

3、引导幼儿比较测量的结果,探讨发现测量的正确方法。

讨论:选择相同的工具测量为什么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方法:找准起点,沿边线测量,用笔(拇指)画个记号,首尾相连。

1、思考:白雪公主想为小矮人的小床做新的`床套,怎么知道床套的宽度和长度?

2、教师介绍测量记录表。

3、幼儿自主选择测量工具测量。

师巡回观察了解幼儿测量的情况;鼓励幼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测量,记录。

4、引导幼儿交流测量的结果,并初步认识测量工具和测量结果的关系,积累测量经验。

讨论:量相同的位置测量结果一样吗?为什么?

小结:测量工具越长,测得的结果越小;测量工具越短,测得的结果越大。

引导选择自己感兴趣的2—3种测量工具给周围生活中的物品测量,积累测量经验。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十九

1、初步了解使用体重仪和量身高的仪器。

2、尝试量身高称体重,在活动中,感受帮助别人体检的乐趣。

体重仪(带有量身高的仪器)一台。

1、教师:大家想想,我们保健室的老师给你们体检的时候,会检查哪些。

项目呢?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并回答,

教师从幼儿的回答中提取出量体重和测身高两个方面。

1.出示体检用的仪器。

这是什么?它们是用来做什么的呢?谁会用它呢?

2.请个别幼儿上来尝试演示使用量体重和测身高的仪器。

3.幼儿讨论正确的使用方法。

1.我们今天要称体重、量身高,请大家一起来帮忙,

我们应该怎么看测量的结果呢?

2.幼儿自由述说自己的经验,知道要看仪器上面的刻度。

教师:我们测身高时应该怎样站呢?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二十

1、幼儿学习自然测量,知道除了用测量工具量物体的长度外,还可以用其他许多的东西进行,并试着做记录。

2、在活动中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第一次测量的结束处为第二次测量的开始点,依次接着量)和初步探索量具长短和测量结果的简单关系。

3、对自然测量感兴趣,愿意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行探索,试着讲述操作结果。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各种不同形状的积木,笔,纸等。

1、初步探索:

老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做小小测量员,老师这里有一些纸条要请小朋友来量一量。

提出要求:

(1)不能用尺来量。

(2)量好纸条后可以选择其他的`东西进行测量。

幼儿操作活动后,老师略作讲评:原来不用尺我们也可以知道纸的长度。

刚才,我们用许多的东西来测量了纸的长度,这次我们要用同样的工具来量这张纸的长度,用什么呢?和孩子进行讨论得出结论选择同一样测量工具。要求:在测量时,愿意记录小朋友可以进行记录。

幼儿探索活动,老师观察记录,提醒幼儿作记录。

讲评活动:我们已经量完了,现在一起来讲讲你量出这张纸有多长?

从幼儿的讲述中得出正确的测量方法。(可以从孩子得出不同的结果后问:这是怎么回事,请几个小朋友上来操作。探索正确的测量方法。)。

3、探索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得出不同的结果。

幼儿操作,老师指导,得出不同的结果后作讲评。知道量具和测量结果的简单关系。

4、延伸活动:

今天的小小测量员真能干,用不同的工具测量出了许多东西的长度,现在,请能干的测量员去看看教室里还有什么可以测量的,你还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

《自然测量》活动是幼儿较感兴趣的一项数学活动内容,也是一项操作性很强的活动;而且,我为幼儿也准备充分的材料,能做到人手一份。所以,幼儿在活动中主动性及积极性都很强,探索活动中个个都表现地很投入,许多平时比较不爱动手的孩子在此次活动中也显得活跃多了。幼儿通过多次的自由探索活动,已能掌握比较准确的测量方法了;幼儿在测量中,各项能力也得到了发展,特别是动手能力及探索能力。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二十一

2、知道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的结果有关,体验测量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

测量工具:绳子、长棍、纸筒、笔。

记录表。

一、教师通过组织幼儿讨论身高、体重引出课题,知道测量要借助工具。

二、基本过程:

1、邀请幼儿测量桌子的长度,初步探索自然测量的.基本方法。

(1)请幼儿讨论除了尺子还可以用哪些工具进行测量,引导幼儿说出各种自然测量工具(长棍、绳子、笔等)。

(2)请幼儿以小组为单位自由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

(3)请多名幼儿演示不同的测量的方法,师生讨论哪种方法测出的结果更准确。

2、教师示范演示首尾相接测量法,引导幼儿掌握其中要领。

(2)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测量方法并请幼儿操作。

3、幼儿自由选择测量工具进行自主测量桌子的长度并做好记录表的填写。

4、对用不同工具测量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引导幼儿发现:量具的长短与测量结果有关:量具越长(或大)测量的次数越少;量具越短(或小)测量的次数越多(自然结束)。

借助自然测量工具测量环境中的其他事物。

大班数学测量教案及设计(热门22篇)篇二十二

新《纲要》中指出数学教育的新目标是“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因此我从小朋友的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孩子常见的东西为工具,以孩子身边的实物为对象,设计了《学测量》这个活动,让幼儿用各种测量工具来学习测量身边的事物,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体会到数学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1、引导幼儿大胆的尝试用各种工具学习测量。

2、认识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选择适合的工具去测量不同的事物。

尺、回形针、牙签、毛线等人手一份,测量作业单人手一张。

计算

一、通过故事引出课题。

1、教师讲故事一遍,提问:我们可以想个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三兄弟呢?

二、认识测量工具,学习测量及记录的方法。

1、请幼儿说说可以用哪些东西来测量?

2、教师介绍标准与非标准的测量工具、讲解测量的方法以及相对应的记录方法。

3、教师分配任务,幼儿自由操作。

4、小结。请小朋友说说你是测量什么的?用什么工具测量的?

三、引导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1、请幼儿讨论:测量到最后,不能正好量完,有的多出一点,有的不到了一点,这样该怎么来记录。

四、活动延伸。

表扬鼓励幼儿的表现,使幼儿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第一环节主要是通过故事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积极性。

第二环节是让幼儿认识各种测量工具,通过自己身边所熟悉的事物进行测量,每个幼儿都能大胆的运用各种测量工具测量。

第三环节主要是引导幼儿去发现问题,知道有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通过测量三兄弟的土地,让幼儿明白在测量过程中要选择适合的工具,这样才会更方便,更有效。

相关范文推荐

    秦兵马俑说课稿参考(热门16篇)

    教案模板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依据,它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内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案模板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需求进行个

    无子女共同财产离婚的协议书(精选15篇)

    通过合同协议,双方可以约定交易的价格、付款方式、交付日期以及保密责任等重要事项。我们可以从以下合同协议范文中找到一些有用的启示和参考。甲乙双方因感情不和,导致夫

    小闹钟的自述六年级(模板19篇)

    优秀作文通过丰富的描写和细腻的表达,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可以参考以下优秀作文范文进行学习。大家好,我是一个小闹钟。去年,主人把

    妈妈那么担心(实用18篇)

    优秀作文体现了作者对于所写主题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相关事物的敏锐观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发。我已经读三年级了,妈妈还把我当

    幼儿园园长安全工作总结(热门17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教育质量,促进幼儿园的可持续发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阅读一些幼儿园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些许启示。。随着龙年的到

    学校国庆的活动方案(通用23篇)

    活动方案的实施应与参与者沟通和协商,并获得他们的支持和参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精彩活动方案,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活动引言:为丰富同学们的

    学校疫情防控应急心理干预方案范文(18篇)

    学校是一个严谨的学习环境,培养了我们的纪律和自律能力。在下面这些学校总结范文中,你可以看到学生们的努力和成长。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为提高广大师生疫情防范

    因为爱六年级(实用18篇)

    优秀的作文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也要注重语言的准确和表达的清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范文,感受其中的美妙之处。我是一个很喜欢听歌的

    初三我的暑假生活(模板22篇)

    优秀作文是一种能够引起读者共鸣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文学作品,它能够打动人心、启发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脍炙人口的优秀作文,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一下吧。

    小学五年级泪水(专业19篇)

    优秀的作文能够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描述和深刻的思考打动人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方绍鸿在我们班人缘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