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

时间:2023-12-06 作者:ZS文王

一份好的教学计划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选择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教学效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学计划样例,希望对大家的教学设计有所启发。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一

教材分析:

1.课标中例1通过解答一个与长方形周长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一一列举的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列表和画图的策略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一些具体的体验和认识。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现实问题增强分析问题贩条理性和严密性。

2.本节结合场景图提出问题: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场景图既有助于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又有助于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展开对问题的分析和思考。

学情分析:

1.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动手摆小棒的操作、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学习,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而且学习效果好。

2.解决本例题的问题关键有三个:第一,要认识到18根1米的栅栏的总长度就是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第二,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长方形,其围法应该是多样的;第三,要知道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就需要把符合要求的长宽一一列举出来,这就是学生认知障碍点,在这方面学生学得有点困难,所以教材先引导学生用小棒摆一摆。

3.通过摆小棒的操作,一方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围成的长方形的周长与它的长和宽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要找出所有不同的围法,需要有条理地一一列举,再列表填一填。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能通过有条理的列举分析有关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获得问题的答案。

2、使学生在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过程的反思和交流中,感受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3、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体会策略的价值,并使学生能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

难点: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探索策略。

1.预设学生行为。

提出不同的问题,活跃学生的思维。同学们能积极讨论融入到火热的课堂中。

学生热情地投入各自的操作,组织展示、交流。

学生回答不只,有很多种,使学生更进一步去探问题。

学生很积极地说相信我们能。

学生积极地参与活动中。

学生回答:能!

学生积极融入学习中。每个小组把活动中不同的围法有条理地画在黑板上。

学生独立完成!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积极,认真投入作业中去!

2.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极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积极地想展示自己的能力。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的精神。

培养学生的互相合作的精神。

培养学生多动脑动手能力。

能举一反三列举规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善于严准学习的习惯。使学生体会不重复,不遗漏的重要性。

能独立完成作业,加深应用能力!

二、动手操作验证策略。

1、出示例题及其场景图,指名读题。

2、提问:你们能根据题意,用18根同样长的小棒先围成一个长方形吗?

3、把学生分组活动,组织交流。

谈话:同学们通过操作找到了这么多种不同的围法,真是了不起呀!但是否还会有其他的不同的围法呢?我们再作进一步的分析。

三、联系实际,应用策略。

1、羊圈的周长是多少米?如果宽是1米,长是几米?宽是2米,长是几米?

2、从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能说说你们的体会吗?

四、应用巩固。

你们能算出围成的每个长方形的面积,并比较它们的长、宽和面积吗?

五、课堂作业。

出示练一练和想想做做,让同学独立完成。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二

1.提高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运用列举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深入感受使用列举法时的有序性。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光盘。

一、复习导入。

通过谈话,复习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并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6题。

让学生说出他们是怎么想的,然后总结出在使用列举法解决问题时需要注意的内容。

2.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7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观察表格并回答问题:“48个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

引导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然后给出解题方法。

3.完成练习十一中的`第8题。

指名读题,让学生理解“只是向东、向北走”的含义,并使用字母代替路线上的直线交点。

4.完成练习路线十一中的第9题。

出示题目,并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

三、完成思考题。

出示思考题并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集体订正。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三

1.使学生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实际问题中的信息,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初步体会用列表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的作用。

2.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教学过程。

一、动画引入,感受策略。

1.谈话: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播放动画《曹冲称象》的故事,播放至曹操质疑大象有多重呢)大象有多重?称大象,没有那么大的秤!又不能杀掉大象。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曹冲究竟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策略?(板书:策略)。

2.小结:曹冲想到把大象转化成同样重量的石头,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体重了。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其实,在日常生活和数学学习中,为了解决实际问题,需要运用很多策略。(板书:解决问题)。

1.学会列表。

谈话:我校同学在小书虫俱乐部成员的带领下积极参与了读书快乐,快乐读书的各项活动,为了及时记下读书心得,大家利用假期到文具店购买笔记本。(出示例题情境图)。

引导:仔细观察情境图,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提问:题目中的信息比较多,怎样才能看得更清楚一些?

学生可能提出不同的想法:按不同人物将信息进行整理;从问题出发,找到有关联的信息。

引导:老师给大家介绍另一种整理信息的方法。出示表格:

可以先把题目中小明买笔记本的信息填在表格第一行,第二行填谁的信息?(小华)5本填在哪里?多少元填在哪里?完成下列表格: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回顾:为什么每人购买的本数和所用的钱数填在同一行?(买的本数和钱数是对应的,3本用的钱数是18元)。

你觉得列表整理信息有什么好处?(清楚、简洁)。

2.引导学生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

引导:根据表格的第一行,小明买3本用去18元,可以先求出什么?(1本的价钱)再看表格的第二行,求小华买5本用去多少元,需要知道什么条件?(1本的价钱)。

提问:你能列式解决这个问题吗?

引导学生列式:183=6(元)。

65=30(元)。

提问:解决这个问题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尝试从问题想起,列式解答。

提问:刚才我们是根据表格从条件想起的。如果从问题出发,可以怎样想呢?(要求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提问:这样想该怎样列式?

小结: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思路。

(1)从条件想起:根据买3本用去18元,可先求出1本的价钱。

(2)从问题想起:要求买5本用去多少元,先要求出1本的价钱。

出示:如果小军用42元买笔记本,他买了多少本?你能先列表整理再解答吗?(学生自己填表)。

提问: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想?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引导学生分别从条件和问题想起。

全班交流,列式解答。

提问:通过两次用表格整理条件和问题,你体会到什么?(利用表格分析数量关系比较容易)。

谈话:根据上面两题的解答结果和表格,如果把两次的表格合并起来,可以得到:

小明。

3本。

18元。

小华。

5本。

小军。

()本。

42元。

我们把这张表格再简化:

3本18元。

5本()元。

()本42元。

学生在书上第66页填出括号里的数。

1.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略)。

2.书法长卷。

介绍:我校的才女邱叶红同学是南京市十佳少先队员,小书法家。为迎接的北京奥运会专门书写了米书法长卷,已经被载入上海吉尼斯大全。

学生独立列表整理信息,并列式解答。

3.想想做做第3题。

引导重点理解照这样计算的意思。

4.投篮比赛。

出示相关信息:姚明在两场比赛中投篮30次,投中21次,得分为42分。奥尼尔在三场比赛中投篮40次,投中30次,得分为60分。

解决下面的问题:

(1)假设姚明保持这样的状态不变,下面的五场比赛中姚明一共能得多少分?

(2)姚明平均每场比奥尼尔多得多少分?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四

成功点滴:

1、直观演示,激发寻求策略的内需。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五年级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又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

2、回顾整理,在复习旧知中感受转化策略。

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加强了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

(1)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通过唤醒经验——回顾整理——体会应用,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

3、学以致用,体验运用策略的价值。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4、注重反思,把握提升策略的契机。

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疏忽,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策略的运用过程,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总结学习的收获,然后出示数学家的名言,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历史性,让学生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些许遗憾:

1、时间把握不准。由于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不牢,(如:公式的推导、计算能力等),加之教师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导致了部分环节浪费了时间。

2、语言尚需锤炼。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有时啰嗦。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五

1、从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用“一一列举”策略的特点和价值,能不遗漏,不重复找到符合要求的所有答案。

2、通过反思和交流,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发展思维的条理性和严密性,从而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体会策略的价值,感受策略带来的好处,使学生能主动运用所学的策略解决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能主动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提升对策略的认识。

一、导入。

出示草原牛羊成群图。

二、探究策略。

1、初次探究。

小黑板出示: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的羊圈。

问:根据这句话的信息你想采用什么方法来帮牧民叔叔呢?

2、进一步探究。

问:你能把符合要求的长和宽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吗?

学生填写第63页的表格。

3、体会列表的特点。

问:反思一下刚才的思考过程,你有什么体会?

板书:有序(有条理)一一列举不遗漏不重复。

让学生再次说说应该怎样有条理地思考。

出示:像这样有条理的把可能性一一列举出来,从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就叫列举。在列举时要注意按照一定的顺序,这样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4、进一步引导。

这几种围法中牧民叔叔会喜欢那种呢?为什么呢?

出示:周长相等的长方形,长和宽的差越大,面积就越小;长和宽的差越小,面积就越大。

三、体会策略中的技巧。

出示例题2。

读题后问:“最少订阅1本,最多订阅3本”是什么意思?

小组讨论并集体交流。

展示不同的思考方法:

(1)用1、2、3代表不同的杂志。

(2)用a、b、c代表不同的杂志。

(3)用甲、乙、丙代表不同的杂志。

(4)用(0、00、000)代表不同的杂志……。

3+3+1=7种。

(有一定的规律列举,不重复,不遗漏。)。

四、巩固练习。

问:根据题意你想到了什么?用什么策略解决这个问题?

交流,说出列举思考的过程。

五、交流中总结收获。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一一列举”对我们解决生活问题有什么好处?

六、课堂练习。

做练习十一的第1—3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是采用列表的方法收集,整理信息,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寻求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有效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常常是多样的,同一个问题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例1利用学生对长方形与它的长和宽关系的已有认识,要求学生找出用18根1米的栅栏围成长方形的各种方法,在寻找策略中体会“一一列举”的特点和价值。例2是在例1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时,要不重复、不遗漏地进行思考过程。在探讨中让学生积极参与,感受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在具体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学生主动运用所学到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兴趣。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六

对例题的想法。例题难度不高,小明和小芳同时从家里出发走向学校(如图,)经过4分后两人在校门口相遇。他们两家相距多少米。

这道例题并不能体现出画图这一策略在行程问题中的价值,因为许多学生根据以前的经验就可以轻松解决。在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时,几乎所有的学生都是采用列表这一策略的。有许多学生告诉我,列表这一策略其实根本也用不上,因为他们很容易就抓住了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所以,在讲解这道例题时,我把着力点放在了指导学生画图上。指导学生抓住画图的三要素:方向,条件,问题。数量关系倒是很简单的两三句话带过了。

学生对画线段图来表述行程问题这一方法不感兴趣,我认为是有原因的。第一,不习惯,虽然以前也接触过线段图,要画好线段图也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学生更愿意选择列表这一策略。第二:往往会画线段图的也能够分析清题目的数量关系,甚至说,不画线段图也能分清。而不会做的也不会画,所以,他们觉得线段图是没有必要的。对于学生的这一问题,我们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强调线段图的简洁,方便性,同时,只要学生的线段图上能够反映出三要素,也就应该加以鼓励。如若不然,恐怕学生会更加不喜欢线段图了。

还有,班级中大括号的画法实在是难看之极。我们同轨的老师交流了一下,总结出一个方法:先画两根直线,然后加个小帽子(中间的尖),再把两头弯一下。让学生画了几个,果然本子上的大括号漂亮多了。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七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一)复习。

a、抽生回答,并讲一讲思考过程;。

b、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3、二年级(2)班学习弹琴的有4人,学吹号的是学习弹琴的4倍,学吹号的有多少人?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1、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动画课件)。

师: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2、活动:学生动手摆飞机;(播放音乐)。

3、汇报结果。

师: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

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数的`除法含义”

4、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

5、小组讨论。

6、汇报结果,学生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

15÷5=3。

1、课件出示例3情境图。

2、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3、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

4、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5、抽生讲解题思路;。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基本练习:

完成第55页的做一做。

自己独立分析题目,然后解答。

师:还可以提什么问题?

学生自选一问解答,并相互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做?

变式练习:

完成第56页练习十二的第1题。

1、要求学生认真看图,图中画了哪些小动物?分别是多少只?

2、自己独立分析解决:小鹿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列式是:18÷6=3)。

3、提问:为什么这样列式?

师:你还能提出其它问题吗?(学生相互解决)。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八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运用假设的策略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并有效地解决问题。

2、使学生在对自己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假设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运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当假设与实际结果发生矛盾时该如何进行调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1.直接出示你知道吗?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它出自于我国古代的一部算书《孙子算经》。书中的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师:你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吗?学生回答。

2.师说明: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时,我们会用到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同时要用到以前的策略画图或列表。教师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1.教师出示题目:鸡和兔一共有8只,数一数腿有22条。你知道鸡和兔各有多少只?教师边出示边说明:为了解答方便,老师适当的改了几个数据。师:看到这个题目,是否觉得比较难?师:这样吧,我们用以前的一种策略画图来解决。师让学生上台画鸡或兔,当学生有疑问时,问:这样画鸡或兔是否很麻烦,能否用其他方法来代替?师应引导学生用圈来表示鸡或兔,用2脚与4脚区分鸡与兔。问:能不能马上确定鸡兔各有几只?因此,我们画图时不能马上画出几只兔几只鸡。师:这时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鸡或兔了。

分别板书:假设都是鸡假设都是兔。师:我们先来假设都是兔,兔有几条腿?我们就用短线段表示脚,请同学们把所有的脚都画上。数一数,一共有几条腿?为什么会多腿?(要求学生一定说出因为把鸡当成是兔)了多几只腿?一只兔比一只鸡多几条腿?师:因为每只鸡比每只兔少2条腿,所以我们每次拿走2条腿。要拿走几次,你是怎样算的?师:现在你能发现什么吗?现在兔有几只?鸡有几只了?你能否把刚才的过程表述出来?请同桌互说把刚才的过程表述出来。

师:刚才的过程我们还可以用式子表示,谁来说明?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分别板书。84=32(条)。

表示实际多画了10条腿。4-2=2(条)。

表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102=5(只)。

表示鸡有5只。8-5=3(只)。

表示兔有3只。教师重点多次提问要求学生回答出每句话的含义。

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首先假设全部是兔,然后数出兔的腿与实际的腿的差距,因为一只兔比一只鸡多2条腿,所以看这个差距里有几个2,所求出的与假设相反的鸡,最后求兔。

兔的只数。

腿的条数。

和22条腿比较。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板书。

4442+44=24。

多了2条在这里多了2条,表明什么?按照刚才的假设兔4只太多了还是太少了?如何调整?如果在这里少了4条,表明什么?该如何调整?师小结:此种方法我们首先假设各有一半,然后按照这种假设算出腿的总数,根据与题意差距,合理地调整。

4、师:要知道我们所求的答案是否正确,我们还应检验,如何检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检验。

5、小结:刚才我们用了三种方法解答了鸡兔同笼问题,都是采用的假设法,可以假设一种全是,也可以假设另一种全是,还可以假设各有一半,在解答时,可以选择你比较喜欢的一种来解答。

1、师:刚才我们采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我们回到刚才的你知道吗。老师把题目转化了。出示题目。现在你会解决了吗?这样吧,行的话你们可以直接完成,不行的话半分钟后会出现提示,还是不行的话一分钟后可以两人或四人商量商量。学生独立解决,完成后要求学生检验。

2、交流时在实物转换仪展示学生作业,师提问学生每步的意义。

兔的只数182023。

腿的条数171512。

小结:对于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一种量,先求出另一种量,再求出一种量,也可以假设两种量各一半,然后适当调整,到最后与题目相符。

1、师:刚才我们解答了两道鸡兔同笼问题,知道了此类题目的方法,接下去老师来考考你。(出示例题)全班51人去公园划船,一共租了11条船。每只大船坐5人,每只小船坐3人。租用的大船和小船各有几只?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帮助有困难的学生。交流时要求学生说明理由。

2、师:现在你能归纳这种方法的解答过程吗?小结:于此类题目,我们可以假设全部是一种量,先求出另一种量,再求出一种量,也可以假设两种量各一半,然后适当调整,到最后与题目相符。

你什么收获?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九

教学目标:

1、运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已知条件和问题,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2、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感受画线段图的策略在分析问题中的好处,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激发自主探究、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和差问题的解题思路,掌握和差问题的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画线段图分析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小明买3本故事书用了27元,小军买了5本同样的故事书需要多少元?

(1)将题目中的信息整理到下面的表格中。

(2)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明确解题思路。

引导学生明确:可以先算出一本故事书多少元,再计算出5本故事书多少元。

(3)学生独立解答。

一本故事书:27÷3=9(元)。

5本故事书:9×5=45(元)。

2、谈话导入。

他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同学们想学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例题1。

让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的问题。

已知条件:小宁和小春共有72枚邮票;小春比小宁多12枚。

所求问题:两人各有邮票多少枚?

提问:想一想:这道题我们用列表的方法来分析,能找到解题思路吗?

学生交流得出:由于两人的邮票数量都是未知的,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分析,不容易找到解题思路。

引导: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用画线段图的策略来分析这道题。

3、根据题意画线段图。

(1)提问:题目中有几个相关联的量?应该用几条线段来表示呢?学生回答后课件出示:

小宁:

多枚()枚。

小春:

(2)追问:你能根据题意把线段图填写完整吗?

让学生在教材的线段图上填一填,完成后组织汇报交流。

小宁:

多(12)枚(72)枚。

小春:

4、看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

提问:观察线段图,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

(1)学生独立观察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

(2)全班交流解题思路。

汇报预测:

解题思路一:先算出小宁有多少枚邮票。两人邮票的总数减去12枚,等于小宁邮票枚数的2倍。

解题思路二:先算出小春有多少枚邮票。两人的总数加上12枚,等于小春邮票枚数的2倍。

5、学生独立解答。

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解答。

6、组织检验。

(1)提问:我们用什么方法进行检验?

(2)追问:检验要分几步进行?

(3)学生独立进行检验,并写出答案。

7、回顾反思。

先让学生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体会,再组织全班交流。

8、交流讨论。

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曾经运用画图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9页“练一练”。

这道题和例题1相似,只不过要让学生自己从线段图中获取已知条件,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1题。

这道题也和例题1相似,但题目要求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组织练习时要把重点放在线段图的画法上。

3、完成教材第52页“练习八”第3题。

这道题练习的重点应放在观察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上,引导学生从线段图上看出下层图书的2倍就是60×2=120(本)。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

苏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时间:08月12日作者:佚名来源:网络[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用替换和假设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本单元共安排了2个例题,分3课时进行教学,本节课是其中的第1课时。“替”即替代,“换”则更换,替换能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教学要求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替换,充实思想方法,发展解题策略。教材安排的例题就是利用“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这个数量关系进行的替换活动,把较复杂的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教学的任务是把沉睡的方法唤醒,使隐含的思想清晰起来。这是例题的编写意图,也是设计的教学思路。教材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替换”,引导他们回顾刚才的替换活动,反思是怎样替换的,清楚地知道可以从哪个数量关系引发替换的思考。[教学意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程的理念,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学得更主动、更轻松,凸现了内容的情趣化和生活化;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过程的活动化,达成了预定的教学目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2、使学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课前欣赏:播放《曹冲称象》录像,感受策略。创设情境,感受用策略解决问题的魅力1.承接故事情境,感受策略的作用。(1)故事中曹操提出了什么要求?(2)众大臣有没有解决这个难题吗?(3)曹冲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这个难题?(4)过渡语:要称出那头大象的重量,大人们都束手无策,七岁的曹冲却想出了那么妙的解决办法,用称出与大象相同重量的一船石头的重量来求出大象的重量,真了不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这种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解决问题的策略探究新知,初步理解替换的策略(一)解决生活中的难题1、[电脑出示]例1小明把720毫升果汁倒入6个小杯和1个大杯,正好都倒满。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各是多少毫升?2、引导交流: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随机贴出杯子图3、你是怎样理解“小杯的容量是大杯的1/3”这句话?4、问:你可以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课前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结合学生的回答灵活的提炼到今天要解决的问题上来)5、问:这些问题现在都能解决吗?6、(生广泛发言,教师及时肯定和评价)7、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提炼到今天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问题:同学们,你们看每个大杯和小杯的容器不一样。杯子的数量也不一样,只告诉我们这些杯子里果汁的总量720毫升,那怎样来求小杯和大杯的容量呢?我们该怎么办呢?你们能不能想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呢?8、讨论讨论,想想曹冲称象的故事给我们解决这一个问题有什么启示呢?9、结合学生提出的已有经验,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把大杯换成小杯b把小杯换成大杯10、小结学生的方法:不管是大杯换小杯,还是把小杯换成大杯,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他们的共同点都是把两个较复杂的量转化成比较简单的同一种量来考虑。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替换策略来解决问题板书:替换11、过渡:在刚才的探究中,我们知道了可以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也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来替换,又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在每个同学的桌上有这样的一张作业纸,拿出来四人小组合作。要求1、画一画,选一种替换方法画出替换过程。2、说一说,应该怎样替换,并且如何计算。小组展示汇报。12、分析数量关系及解答。黑板上(1)学生根据投影出来的方法说一说解答思路。问:要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我们画的图可以怎么想?(2)哪些同学是和他一样的做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交流第二种方法。13、怎样检验结果是否正确?学生口头检验。你觉得小杯的容量加上大杯的容量满足720毫升以后,还需要满足什么条件吗?14、回顾反思(1)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用到了什么策略?为什么要替换?(2)我们又是怎样来替换的?15、小结:在解决这一过程中,原来是有大杯和小杯两种不同的`量,用替换的策略简化成了都是小杯这同一种量,而且总量也告诉我们,这样要求小杯的容量就方便了;同样用替换的方法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使题目中只出现了大杯这同一种量,要求大杯的容量也方便了。在整个过程中我们还借助了画图的方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过渡: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替换的策略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实际问题。来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小广告1、播放达能广告同学们,从刚才的广告中你又发现了哪些数学知识呢?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3、是啊!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蕴涵着丰富的数学知识,只要你做个有心人,你会有更多的收获。课前老师也做了一些调查:[电脑出示]8块达能饼干的钙含量相当于1杯牛奶的钙含量。小明早餐吃了12块饼干,喝了1杯牛奶,钙含量共计500毫克。你知道每块饼干的钙含量大约是多少毫克吗?1杯牛奶呢?(1)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策略?在替换的过程中还需要用到画图,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张图在练习纸二上,画一画来尝试解决这个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想的过程。(2)除了把牛奶替换成饼干,还有没有别的不同的方法吗?(3)说一说这题该怎样检验?(4)提问:为什么你们都不把饼干替换成牛奶来考虑?学生交流后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一般要选择简洁、容易的方法来解答。2、[电脑出示]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5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网球,正好是100个。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每个大盒和小盒各装多少个?(1)读题,从题目中获得哪些信息?(2)与前面两题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方?(3)你准备怎样替换?还有不同的替换吗?(学生说,教师演示部分课件)(4)“每个大盒比小盒多装8个”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5)选择一种喜欢的方法进行替换,请在练习纸上完成(6)学生汇报,结合学生的汇报让学生说说总数有没有发生变化?(7)口头检验3、学校买来5个足球和10个篮球,共计700元。每只足球比每只篮球便宜10元。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1)画一画图来解决这个问题吗?(2)重点说说自己是怎样来解答的四、小结全课,优化策略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用替换策略解决实际问题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一

关于线段图学生接触得不多,但是有所了解,昨天让学生完成了本节课的预习作业,早晨看了一下,发现大家还是喜欢用列表的方式解决,我想原因有两个:一是列表法曾经学过,二是列表比画线段图要简单得多。但是,简单的列表,并不能清楚地呈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更无法体现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今天的新课上,一定要让学生体会画图的优越性,不能只图列表简单,要从解题的实用价值出发。

早读课上正好有时间,就把预习作业先解决吧!我先把学生的列表和画图呈现出来,然后根据题意让学生指出图中需要改进的地方,然后有我完善画图,接着我把题目隐藏,让学生看图和列表试着编题,这时学生初步体会到画图的优越性,然后试着用两种方法解决,居然连金燕同学也能准确地列式,然后我就让学生谈谈两种方法给你的感觉,虽然画图麻烦些,但还是很值得的。

有了这一铺垫,新课就轻松了许多,但是也发现了比较有趣的问题:许多学生画线段图是从局部着手,逐渐拼成完整的线段图,我就发挥了示范作用,知道他们应该从整体考虑,然后根据题意进行分割,逐渐表示所有的条件,应该有一中宏观的眼光。这一示范的效果还是可以的,课堂练习中我让学生解决了两道简单的形成问题,在巡视的过程中,基本没问题。拓展性的习题只能另找时间了。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二

有效的数学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合适的数学现实的基础之上的,五年级学生在以往数学学习过程中都积累了不少“转化”的体验,但这种体验基本上处于无意识的状态,只有合理呈现学习素材,才能促使学生对转化策略形成清晰的认知。为此,在课的一开始,我便呈现了一个直观性和操作性极强的素材图“哪个图形面积大?”学生积极开动脑筋,通过平移和旋转把这两个图形转化为一个长方形。这样以典型而具有直观性的图形转化为切入口,既使学习内容鲜明生动,很快调动起学生积极的学习心向,又能唤醒学生原有认知中的“转化”体验,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开始进一步感悟“转化”策略。

对转化策略的理解不能仅仅依赖直观的演示与形象的操作,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亲身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尤其是思维不断发展的过程。因此,教学时,加强了对知识的学习进行系统分类,以逐步建构学生对转化策略的深层理解,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

(1)图形面积、体积方面的应用;

(2)数与计算方面的应用。通过唤醒经验——回顾整理——体会应用,分类让学生经历转化策略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

在学生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后,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变化的问题是必要的,这对于策略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起着“催化”的作用。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我针对性地设计了一些练习题,这些习题的练习,突出了教学的重点,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增强了教学的有效性。学以致用,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会更加透彻,学生对策略的价值所在会感受得更加深刻,而且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够得到培养和提高。

反思问题往往容易为人们所疏忽,但它是发展数学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数学思维过程辩证性的一种体现,即一个思维活动的结束包含着另一个思维活动的开始。因此,在解决问题后应该及时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策略,反思策略的运用过程,对具体采用的策略进行分析、加工、整合,从中提炼出应用范围广泛的一般方法,使解决问题的策略得到不断提升,并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总结学习的收获,然后出示数学家的名言,让学生从今天学习转化策略的角度,谈谈自己的理解,力图增强数学学习的文化性、历史性,让学生在与数学家的对话中,充分感受转化价值的魅力所在。

1、时间把握不准。由于学生还没有进行系统的整理复习,对于知识的掌握不牢,(如:公式的推导、计算能力等),加之教师缺乏及时、有效的引导,导致了部分环节浪费了时间。

2、语言尚需锤炼。教师的语言不够简练,有时啰嗦。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三

6、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28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甲车每小时比乙车快6千米,求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

8、学校分配学生宿舍,如果每个房间住6人,那么有20人没有床位;如果每个房间住8人,则正好住满。学生宿舍有多少个房间?(用方程解答)。

9、如图,梯形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10、有一根绳子长40米。如果用这根绳子在靠墙的一块土地上围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围成的直角三角形面积最大是多少?(先画出示意图,再解答)。

11、有甲、乙两缸金鱼,甲缸的金鱼条数是乙缸的一半,如从乙缸里取出9条金鱼放人甲缸,这样两缸鱼的条数相等,求甲缸原有金鱼多少条.(用方程解)。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四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中,学会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不断的反思中,感受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整理信息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体会到画图策略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常用的策略。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学会用示意图的方法整理相关信息,能借助示意图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目标和重难点,我设计了这样几次画图,以达成目标和突破难点。

第一次画图:

出示例题,学生读题,说说你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先让学生明确条件和问题。可以根据题目的条件和问题,画出示意图。学生已经认识绘制过长方形,所以可以学生自己画图。展示学生作业,对比学生作业。1、没有数据的。2、画错的。3、标了条件的。4、长度的比例。学生修改,结合画好的图,说说图表达的意思。指生完整地说说图意,条件和问题。

要求原来花圃的面积,先要求出什么?通过这样的提示帮助学生分析思路,学生会说先求长、宽,这个地方是个难点,在学生回答时应借助图讲解,老师顺势应把中间的线描红。再指名说说,原来长方形的宽=现在长方形的长。看来,从图上可以看到隐藏的信息。

反思,提升:

对比文字和图,用文字和图都可以表述信息,在这里你会选择谁,为什么选择图?突出两点:1、一目了然,简洁。2、可以读出隐含的信息。在这里第一次体会画图的价值。

第二次画图:

长增加了面积就会变大,那还可能有哪些变化?这个问题的提出既考查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同时为下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学生读题“试一试”,这道题和例题不同,刚才是增加学生知道在外面加一块,现在是减少,学生没有接触过,所以给学生一个半成品,已经标注了20米和减少的5米,学生独立画图。画好后结合图完整地描述图意。此时不再给孩子提示,由学生自己独立解答,解答后让学生根据图自己完整的汇报解答思路。因为有了上次的基础,学生理解此题会稍好些,所以这样里注意引导学生用两种不同思路分析,即综合法和分析法。从问题入手,从条件入手如何思考,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提升:

第一次反思提升,是让学生体会到画图的价值,这次是突出画图的优势,感受画图的好处,再次体验。同时比较两道题,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题意不同,一个是增加长,一个是减少宽,但是都用了画图的方法。进一步感受画图整理信息。

第三次画图:

想想做做1。

学生读题,首先理解题目本事意思,帮助整理信息。怎么理解“长增加6米,或者宽增加4米,面积都是增加48平方米。”这句话对部分学生来讲并不能很好地理解,所以,提出来解释。只有当学生对原题理解了才能画出准确的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画图。画好后,充分解释图表示的意义,特别是对“或者”这个词的理解,也可以用手势的方式学生理解或者。那这道题怎么解呢?同桌互相说一说。之前两题都是全班交流的,这次小组合作讨论,互相学习补充。指名借助图汇报。这里我们先求出两个隐藏信息。用红笔描出。这里给我们找到了两个隐藏的信息。

反思,提升:

看来画图确实给我们提供了方便,你觉得方便在哪呢?进一步体会画图策略的价值,提高应用意识。

第四次画图:

学生读题,开放让学生自己画。学生可能的情况,肯定每种情况都是正确的。而每种问题都蕴含一种方法。一边涂色一边理解方法。再呈现列表的方式。这题也给我们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哪个合适就用哪个,没有固定的模式。学生可以采用合适的方法。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但是之前我们就有过接触,展示教材前面的内容,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觉得画图对解决问题有什么帮助?解决图形面积计算的问题,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使题意简洁,让我们一眼看到隐藏的信息。

五年级数学用转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优秀15篇)篇十五

1.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九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倒推法”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推法”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再在接下来的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推法”的策略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课程标准与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推法”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

(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推法”的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进行简单推理的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运用“倒推法”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方法和步骤。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力求借助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的手段再现具体的生活情境,我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观察比较法、启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教会学生学会通过观察、分析、归纳了解并掌握用“倒推法”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三、说教学过程。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力求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将教学思路拟定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自学质疑,建立模型。

(二)交流展示,初步感知。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说出自己的想法,也在听取别人意见的同时梳理自己的思路。这样能帮助学生再次理顺问题思路,初步感知倒推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自主探究,深入理解。

例1是通过在两个杯子之间倒果汁这样一个操作性强,过程清晰的问题情景,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感悟“倒推法”的策略和列表格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的学生并没有真的掌握倒推法解决问题的策略,于是要进一步设计类似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感知的方法尝试自主探究这一策略,这一部分以学生的分析为主,让学生相互补充,力求说具体,说完整。

(四)精讲点拨,突破难点。

引导通过比较解决这两个问题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再次体会倒推的策略以及明确什么样的情况下适合用倒推的策略来解决问题。在学生充分理解后,我还设计了让学生检验答案是否正确。从而比较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检验的思路又什么不同。解决问题的思路是从现在到原来,是倒推的策略;检验的思路是从原来到现在,是按题意进行顺推。

(五)矫正反馈,拓展延伸。

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初步学会用“倒推”的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六)课堂总结,课外运用。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一下本节课的内容,再次重申学习的解决问题的倒推策略。

四、说板书设计(略)。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力求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练习体现了层次性,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关范文推荐

    我家的芦荟我家的芦荟三年级(精选19篇)

    优秀作文触动了读者的内心,引发了共鸣,让读者从中得到思考和启发。下面是一些优秀作文的精彩片段,让我们共同品味和思考。在我家,有红彤彤的玫瑰花,有黄色的菊花,还有

    幼儿园学习的加减教案(汇总13篇)

    幼儿园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组织和管理的重要工具,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小编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实用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广大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公司的活动方案策划(精选14篇)

    在制定策划方案时,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策划方案的范文中,可以看到不同行业和领域的精彩案例和实践经验。公司活动策划方

    幼儿园大班有趣的线路图教案(模板19篇)

    幼儿园大班是幼儿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孩子们在这里开始接触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在下面的幼儿园大班总结范文中,你会发现不同孩子的成长有着各自的亮点和特色。

    小学教师晋级的述职报告(精选22篇)

    述职报告是评价和奖励员工的重要手段,可以使我们的辛勤付出得到公正的回报。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和整理的述职报告案例,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尊敬的领导:20xx

    谈话即道路高三(优秀15篇)

    通过写作,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欣赏优秀作文范文,让我们再次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和力量。有人曾经说过,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会指引他的

    满月酒主持稿(实用18篇)

    在这个庄严而喜庆的场合,我代表全体员工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和祝福。先容一下这些获奖的主持词作品,它们都是经过精心挑选和打磨的经典之作。尊敬的各位佳宾,朋友们:今

    读书的启迪读书的启示(专业17篇)

    “读书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气质于修养。”大家应该有听过《小女孩的眼睛》吧!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小女孩诚实的帮助妈妈买苹果,目的就是不把烂苹果卖给顾客。我在读的时候也是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热门22篇)

    心得体会是对我们在某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思考和总结。在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写作心得体会的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养成教育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和

    蚁人的读后感(优秀15篇)

    通过读后感的写作,我们可以进一步深化对书籍内容的理解和洞察,提升自己的思考和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一些经典读后感范文,供大家欣赏和学习。《稻草人》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