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通用8篇)

时间:2024-01-17 作者:储xy
简介:百分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2023年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通用8篇)》及扩展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百分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23年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通用8篇)》。

在撰写心得体会时,个人需要真实客观地反映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具体详细地描述所经历的事物,结合自身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和评价,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一

段一:引言

李白被尊称为“诗仙”,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唐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李白的诗歌作品极富想象力和豪情壮丽的色彩,深受后世文人的推崇和喜爱。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赏析,不仅能够感受其中蕴含的浓厚文化底蕴,还能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段二:豪情壮丽的意境

李白的诗歌往往充满了豪情壮丽的意境,他常以崇山峻岭、奔流不息的江河以及浩渺无垠的星空为背景,以倾诉自己豪迈的情感。例如《登金陵凤凰台》一诗以秀美的金陵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对辽阔天地的追求:峰峦如火,青松拔地;唤起人们豪迈的情怀。这些峥嵘的画面,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强烈地感受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段三:饱含深层哲理的诗作

在李白的诗歌中,不仅有奔放的豪情,还蕴含着深层次的哲理思考。例如,《静夜思》一诗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以及“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疑惑和思乡之情。这两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句,既描绘了静夜的美丽景象,又抒发了诗人深沉的情感,触动了人们内心最原始的感动。

段四: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

李白的诗歌以其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而闻名。他能够通过简练而富有力量的笔触,勾勒出一个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并将他们置于恢弘宏大的自然背景之中。例如,《行路难》一诗中的“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以及“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通过对壮丽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不屈。这些形象的描写,使人们在读完诗歌后不禁产生强烈的共鸣和共情之感。

段五:对未来的启示

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领略到其豪迈壮丽的意境和深层哲理的思考,还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智慧。李白的诗歌作品教会我们勇往直前,不畏艰险;教会我们欣赏生活的美丽和价值;教会我们在纷繁的尘世中找到心灵的栖息处。李白的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我们心灵的向导,读懂其中的智慧与美丽,不仅能够提升我们的艺术素养,更能够影响我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总结:

李白的诗歌作品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他的诗作以豪情壮丽的意境、饱含深层哲理的思考、形象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著称。通过对李白诗歌的赏析,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其中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美感,还能够从中获得智慧和启示。李白的诗歌永远熠熠生辉,它们将继续引领我们前行,指引我们的人生道路。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二

画堂晨起,来报雪花坠。高卷帘栊看佳瑞,皓色远迷庭砌。

盛气光引炉烟,素草寒生玉佩。应是天仙狂醉,乱把白云揉碎。

皓色:洁白的颜色。庭砌:庭砌:庭阶。

玉佩:玉石制的佩饰。

词人晨起忽见雪花漫天飞舞,皓色茫茫。分以炉烟袅袅、寒草玉佩譬喻雪之皓洁;而末句以仙揉白云之譬,在宏大的狂醉的语境中绾结全词。从所譬喻之喻体来看,都极具或高雅,或冰洁,或传奇雄放之特点,可以推测词人当时心境定当极其开阔,疏放。

《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宋史·乐志》入“大石调”,《金奁集》、《乐章集》并入“越调”。通常以李煜词为准。双调四十六字,八句,前片四仄韵,后片三平韵。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尊前集》载有李白词四首,恐后人伪托,不可信。

词牌名。原为唐代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四十六字。上阕押仄声韵,下阕换平声韵。也有全押仄声韵的。

曲牌名。属南曲羽调。有二体。一体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 相同;另一体与词牌不同。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三

李白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而著称。作为一位教师,我近期组织了一次李白诗歌的赏析活动,与学生们一起探索和体验李白的诗歌世界。通过这次活动,我深刻感受到了李白诗歌给人们带来的积极影响,也深化了我对李白诗歌的理解。

首先,李白的诗歌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李白的诗歌常常以壮丽的叙述、奇特的典故和炫目的意象,将读者带入一个奇幻而美好的世界中。在赏析活动中,学生们共同探讨了李白的《将进酒》一诗,其中有句“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通过这句诗,我们仿佛置身于那个庞杂的朝堂之上,亲眼见证了李白的豪情与挚志。这样的诗句无疑充满了张力和想象力,让我们的思绪飞扬,耳目一新。

其次,李白的诗歌充满了人生的哲理和深刻的思考。他以自己的生命经历和封建社会的背景为基础,抒发了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入思考和感悟。学生们在学习李白的《行路难》时深有感触,其中有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这句诗描绘了人生中的无奈和坎坷,在苦难面前,人们往往无法摆脱,在忍受痛苦的同时,更多的痛苦又随之而来。这样的诗句深刻地揭示了人类内心的复杂和矛盾,引发了学生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第三,李白的诗歌给予人们希望与力量。尽管李白的诗歌中不乏沉重和悲凉的情绪,但他总是以豪情热血和乐观的精神展现出对未来的憧憬和振奋。在赏析活动中,学生们特别喜欢李白的《静夜思》这首诗,其中有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句诗虽然以寂静的夜晚为背景,却让人感受到了归家的温暖和对未来的希望。这样的诗句鼓舞着我们的勇气和斗志,让我们相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克服。

第四,李白的诗歌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李白的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浓厚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思想。通过学习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一诗,我们对李白的爱国情怀和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更加珍视传统文化的瑰宝,以及我们的国家和民族的历史。

最后,李白的诗歌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无论是对友谊、爱情还是社会的关怀,李白的诗歌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在学习李白的《赠汪伦》一诗时,学生们被诗中表达出的深厚情感所打动。这样的诗句让我们懂得了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我们的同情心和责任感。

通过这次李白诗歌的赏析活动,我和学生们深入感受到了李白诗歌的深度和广度。李白的诗歌带给我们无尽的想象空间,充满了人生的哲思和思考,赋予了人们希望与力量。他的诗歌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在一起。通过赏析李白的诗歌,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生活和人性的真谛,也更加珍惜了李白这位伟大的诗人给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四

作者:李白

原文: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美酒樽中置千斛,载妓随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

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洲。

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江上吟》赏析:

这首诗在思想上和艺术上,都是很能代表李白特色的篇章之一。诗以江上的遨游起兴,表现了诗人对庸俗、局促的现实的蔑弃,和对自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追求。

开头四句,虽是江上之游的即景,但并非如实的记叙,而是经过夸饰的、理想化的具体描写,展现出华丽的色彩,有一种超世绝尘的气氛。“木兰之枻沙棠舟”,是珍贵而神奇的木料制成的:“玉箫金管坐两头”,乐器的精美可以想象吹奏的不同凡响:“美酒尊中置千斛”,足见酒量之富,酒兴之豪:“载妓随波任去留”,极写游乐的酣畅恣适。总之,这江上之舟是足以尽诗酒之兴,极声色之娱的,是一个超越了纷浊的现实的、自由而美好的世界。

中间四句两联,两两对比。“仙人”一联承上,对江上泛舟行乐,加以肯定赞扬:“屈平”一联启下,揭示出理想生活的历史意义。“仙人有待乘黄鹤”,即使修成神仙,仍然还有所待,黄鹤不来,也上不了天;而己之泛舟江上,“海客无心随白鸥”,乃已忘却机巧之心,物我为一,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比那眼巴巴望着黄鹤的神仙还要“神仙”。到了这种境界,人世间的功名富贵,荣辱穷通,就更不在话下了。因此,俯仰宇宙,纵观古今,便得出了与“滔滔者天下皆是也”的庸夫俗子相反的认识:“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泛舟江汉之间,想到屈原与楚王,原是很自然的,而这一联的警辟,乃在于把屈原和楚王作为两种人生的典型,鲜明地对立起来。屈原尽忠爱国,反被放逐,终于自沉汨罗,他的词赋,可与日月争光,永垂不朽;楚王荒淫无道,穷奢极欲,卒招亡国之祸,当年奴役人民建造的宫观台榭,早已荡然无存,只见满目荒凉的山丘。这一联形象地说明了,历史上属于进步的终归不朽,属于反动的必然灭亡;还有文章者不朽之大业,而势位终不可恃的这一层意思。

结尾四句,紧接“屈平”一联尽情发挥。“兴酣”二句承屈平辞赋说,同时也回应开头的江上泛舟,极其豪壮,活画出诗人自己兴会飚举,摇笔赋诗时藐视一切,傲岸不羁的神态。“摇五岳”,是笔力的`雄健无敌:“凌沧洲”是胸襟的高旷不群。最末“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承楚王台榭说,同时也把“笑傲”进一步具体化、形象化了。不正面说功名富贵不会长在,而是从反面说,把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来一个假设,便加强了否定的力量,显出不可抗拒的气势,并带着尖锐的嘲弄的意味。 这首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上是积极的。另一方面,诗人把纵情声色,恣意享乐,作为理想的生活方式而歌颂,则是不可取的。金管玉箫,携酒载妓,也是功名富贵中人所迷恋的。这正是李白思想的矛盾。这个矛盾,在他的许多诗中都有明白的表现,成为很有个性特点的局限性。

全诗十二句,形象鲜明,感情激扬,气势豪放,音调浏亮。读起来只觉得它是一片神行,一气呵成。而从全诗的结构组织来看,它绵密工巧,独具匠心。开头是色彩绚丽的形象描写,把读者立即引入一个不寻常的境界。中间两联,属对精整,而诗意则正反相生,扩大了诗的容量,诗笔跌宕多姿。结尾四句,极意强调夸张,感情更加激昂,酣畅恣肆,显出不尽的力量。这是经过细心体会后的符合创作实际的看法。

虽然在后世或许是因为什么“载妓随波任去留”又或者是“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消极观点的原因,这首诗未被选入课本之中,名气也不如将近酒之类的名篇,但也是李白三四十岁的大成之作,它相对中规中矩,但磅礴流畅,犹如大江之来,一气呵成,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情,豁达的心态,睥睨天下的磅礴气势,读过此诗,让人久久沉静在作者营造的恢弘之境中。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五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深地被李白的诗歌所吸引。李白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内容广泛,风格多样,情感丰富,给人以极大的震撼和启迪。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进行赏析,我收获了很多,更加深入地体会到了诗歌的美妙与无限的艺术魅力。

首先,李白的诗歌能够让人融入其中,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浪漫情怀和豪放不羁。例如《静夜思》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个个闲散的小景,使读者仿佛走进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在静谧的夜晚,读者似乎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诗人孤独的心境,感受到他那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正是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李白的诗歌具有了与世无争的自信,更重要的是,也激励着读者积极向上,勇往直前。

其次,李白的诗歌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他善于运用比喻、夸张、调侃等修辞手法,使得他的诗歌更富有生动的表现力和独特的个性。例如《月下独酌》一诗,以描绘饮酒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人们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我的认识融入其中,使得读者在享受文学艺术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真谛和价值。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性,也让读者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和领悟。

再次,李白的诗歌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对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抒发。例如《望庐山瀑布》一诗中,诗人通过对瀑布的描绘,抒发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思考。这种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相结合的手法,不仅使诗歌更为丰富和深邃,也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最后,李白的诗歌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人文情怀。他善于运用音韵和节奏,使得诗歌的语言更为优美和流畅。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常常可以欣赏到诗人独特的韵味和节奏感。例如《月夜忆舍弟》一诗,诗人用明亮流畅的语言,表达了对兄弟之情的思念和祝福。这种艺术的表现力,不仅使诗歌更具有美感,也给读者带来了愉悦和享受。

总之,通过对李白的诗歌赏析,我深深感受到了诗歌这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无限魅力和思想深度。李白的诗歌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生活哲理,也展现出了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热爱之情。在今天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我们对于诗歌的热爱和赏析可能会有所减少,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打开心扉,去体验诗歌所带来的情感冲击和思想引发,我们就会发现诗歌依然是丰富多样的艺术语言,它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更好地理解和体味人生的真谛。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六

李白是中国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飘逸自由、豪放奔放的风格闻名于世。作为学生,我们接触到许多李白的诗歌后,不禁赞叹他的想象力和才华,更被他的情感所感染。在本文中,我将从我的个人角度分享我对李白诗歌的赏析和心得体会。

第二段:李白的风格特征

李白的诗歌富有想象力和文学意象,常常充满着豪放的气息。他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有“醉”字的,仿佛这是他生命中的信条。他所描绘的男子形象也十分地出众,想象力十分地丰富,这一切让人想起了一个长时间被埋藏起来的民间故事。其实,在李白的作品中,经常会出现不合理的内容,甚至出现奇奇怪怪的意象和幻觉,这些都是李白独具的文学理想和风格。

第三段:《将进酒》的诗意

我最喜欢的一首李白的诗就是《将进酒》,它的情感和语言都极为深刻。整首诗一共有五个欢快的韵脚,而且用的字数只有700多个,却记录了这位作者生命中的许多纯真与深刻的感悟。李白利用了巧妙的象征来诠释所思所想,认为人应该活得自由和无拘无束,才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美好。诗歌中“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的深层含义,让我明白了人生的精髓。

第四段:李白诗歌的情感和思想

对于李白的诗歌,大家都会深深地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思想。他的大部分作品都带有浪漫主义的色彩,描写了人们渴望自由和幸福的内心。同时,他的作品还常常表达着一种对人性本质的思考,认为人们的生命中应该有一些真正的感动和理念,镶嵌在长河之中,照亮人生的彼岸。这样的思想和情感也常常会启迪人们,让我们深受其感染。

第五段:结论

总的来说,李白的诗歌是我们少年时代接触到的最有力的文学,也是我们最难以割舍的作品之一。在读完这些诗歌之后,我们的思想会更加丰富和活力更加四射,感受到了文学所蕴含的种种美好。这些感受和思考都能够成为我们人生的启示和指引,启迪我们的人生轨迹。因此,在我们赏析李白的诗歌时,能够深深地感受到他所传达的那份江湖酒气和洒脱,也能够为我们提供力量,化解我们在人生中的迷茫和挑战。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七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接下来一起来赏析这首《春夜洛城闻笛》吧!

春夜洛城闻笛

作者: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这首诗写乡思,题作《春夜洛城闻笛》,明示诗因闻笛声而感发。题中“洛城”表明是客居,“春夜”点出季节及具体时间。起句即从笛声落笔。已经是深夜,诗人难于成寐,忽而传来几缕断续的笛声。这笛声立刻触动诗人的羁旅情怀。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注家多忽略这个字。已故沈祖棻先生说:“……‘谁家’、‘暗飞声’,写出‘闻’时的精神状态,先听到飞声,踪迹它的来处,却不知何人所吹,从何而来,所以说是暗中飞出。”(《唐人七绝诗浅释》)为一种理解。因为不知笛声来自何处,更不见吹笛者为何人,下此“暗”字,十分恰当。这里“暗”字有多重意蕴。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听到笛声以后,诗人触动了乡思的情怀,于是第三句点出了《折柳》曲。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柳”谐“留”音,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或指那个地方的杨柳为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晋代太康末年,京洛流行《折杨柳》歌,有“兵革苦辛”的词语。北朝《折杨柳歌》中说:“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大约都是据曲意填的歌词。所以,诗人听到这首《折柳》曲,便引起客愁乡思。一般说,久居他乡的人,白天还没有什么,可是一到日暮天晚,就容易想念家乡。在春秋季节,人们也常是多愁善感。《折柳》为全诗点睛,也是“闻笛”的题义所在。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强调“此夜”,是面对所有客居洛阳城的人讲话,为结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作势。这是主观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却更见“我”感触之深,乡思之切。

短短的一首七言绝句,颇能显现李白的风格特点,即艺术表现上的主观倾向。热爱故乡是一种崇高的感情,它同爱国主义是相通的。诗人的故乡是他从小生于此,长于此的地方,作为祖国的一部分,那种形象尤其令诗人难以忘怀。李白这首诗写的是闻笛,但它的意义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这才是它感人的地方。

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诗的第一句是猜测性的问句。那未曾露面的吹笛人只管自吹自听,却不期然而打动了许许多多听众,这就是句中“暗”字所包含的意味。第二句说笛声由春风吹散,传遍了洛阳城。这是诗人的想象,也是艺术的夸张。第三句说明春风传来的笛声,吹奏的是表现离情别绪的《折杨柳》,于是紧接一句说,哪个能不被引发思念故乡家园的情感呢!水到渠成而戛然而止,因而余韵袅袅,久久萦绕于读者心间,令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老家在四川,二十几岁就离家东游,后长期居住湖北、山东,春夜闻笛《折杨柳》曲,触发深长的乡思当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来在旅人游子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二年(734)。当时李白客居洛城,即今天的河南洛阳。在唐代,洛阳是一个很繁华的都市,称东都。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繁华喧闹了一天的洛阳城已经平静下来。李白大概正在客栈里,因偶然听到笛声而触发故园情,作此诗。

“谁家玉笛暗飞声”,谁家的玉笛,在静夜里悄悄地响起?诗人或许正在读书、闲坐,或做着其他的事,一曲笛声不期然响起,夜深人静,笛声清远而动听。他被吸引住了,循声望去,却辨不清笛声来自哪里。“玉笛”,指玉制的`笛,或笛子美称,或羌笛的代称,不确定,存疑。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的动人、夜的安静。惟其如此,才会在诗人的听觉与想象中飘满洛城,似乎其他的声音都不存在了,似乎全城人都在凝神静听。

“此夜曲中闻折柳”,今夜,缥缈的笛乐中,我听到了思乡怀亲的《折杨柳》。笛乐飘飘,如此动人,究竟吹的是什么曲子呢?“折柳”,即《折杨柳》,汉代横吹曲名,内容多写离别之情。如《旧唐书·乐志》载北朝流传的一首《折杨柳枝》:“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历代文人仿作的《折杨柳枝》曲辞,也都是抒发离愁别绪的。在这里,折柳既可理解为听到的是一首折柳曲,还可理解为在乐曲中听到了折柳的意绪。“柳”谐音“留”。古人送别亲友时,折柳相赠,暗示留恋、留念的意思。折柳既是一种习俗,也代表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古人还有折柳寄远的习惯,是盼远游亲人早归的意思。

李白诗歌赏析心得体会篇八

《东鲁门泛舟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诗中描写月夜泛舟的情趣,不但概括了许多自然物独特的形态,也勾勒出波摇石动、舟寻溪转和桃花夹岸的生动画面。两首诗都是前面写景,后面抒情,且都提到王徽之雪夜访戴的典故,反映了诗人豪迈洒脱的风貌。全诗写景入妙,用典无痕,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水平。

《东鲁门泛舟二首》(其一)

【年代】:唐

【作者】:李白

【内容】

日落沙明天倒开,波摇石动水萦回。

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

【赏析】:

这是作者寓居东鲁时的作品。那时,他常与鲁中名士孔巢父等往还,饮酒酣歌,时人称他们为“竹溪六逸”。此诗就记录着诗人当年的'一段生活。

东鲁是唐时的兖州(今山东曲阜),“东鲁门”在府城东。诗中写的是月下泛舟的情景。

“日落沙明天倒开”。第一句写景就奇妙。常言“天开”往往与日出相关,把天开与日落联在一起,则闻所未闻。但它确乎写出一种实感:“日落”时回光反照的现象,使水中沙洲与天空的倒影分外眼明,给人以“天开”之感。这光景通过水中倒影来写,更是奇中有奇。此句从写景中已间接展示“泛舟”之事,又是很好的发端。

“波摇石动水萦回”。按常理应该波摇石不动。而“波摇石动”,同样来自弄水的实感。这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时,往往会产生各种错觉。波浪的轻摇,水流的萦回,都可能造成“石动”的感觉。至于石的倒影更是摇荡不宁的。这样通过主观感受来写,一下子就抓住使人感到妙不可言的景象特征,与前句有共同的妙处。

夜里水上的景色,因“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而特别美妙。月光映射水面,铺上一层粼粼的银光,船儿好象泛着月光而行。这使舟中人陶然心醉,忘怀一切,几乎没有目的地沿溪寻路,信流而行。“轻舟泛月寻溪转”,这不仅是写景记事,也刻画了人物精神状态。一个“轻”字,很好地表现了那种飘飘然的感觉。

到此三句均写景叙事,末句才归结到抒情。这里,诗人并未把感情和盘托出,却信手拈来一个著名故事,予以形容。事出《世说新语。任诞》,说的是东晋王徽之(字子猷)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时,在一个明朗的雪夜,忽然思念住在剡地的好友戴逵,便连夜乘舟造访,隔了一宿才到达。王到后,却不入见,反而掉过船头回去了。别人问他何以如此,他答道:“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乘兴而行”,正是李白泛舟时的心情。苏轼《赤壁赋》写月下泛舟有一段精彩的抒写:“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正好用来说明李白泛月时那物我两忘的情态。那时,他原未必有王子猷那走朋访友的打算,用访戴故事未必确切;然而,他那忘乎其形豪兴,却与雪夜访戴的王子猷颇为神似,而那月夜与雪夜的境界也很神似。无怪乎诗人不禁胡涂起来,我是李太白呢,是王子猷呢,一时自己也不甚了然了。一个“疑”字运用得极为传神。

这里的用典之妙,在于自如,在于信手拈来,因而用之,借其一端,发挥出无尽的诗意。典故的活用,原是李白七绝的特长之一。此诗在艺术上的成功与此是分不开的,不特因为写景入妙。

相关范文推荐

    最新钢铁厂心得体会及感悟(实用10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

    高中教学策略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

    2023年建行新金融创新心得体会(大全10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最新乡村美景心得体会(实用11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不断提升自己。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优质9篇)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任务和目标,如学习、工作、生活等。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制定计划。优秀的计划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以下

    2023年首席技师心得体会(模板8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

    2023年农村住户调查心得体会 农村住户调查心得体会总结(优质13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

    最新城市房屋修建申请书(优质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

    创意功夫心得体会(实用12篇)

    心得体会是对所经历的事物的理解和领悟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一种反思和总结。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

    2023年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优质8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来临,写好计划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计划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带来的优秀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