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

时间:2023-12-13 作者:薇儿

作文是我们与他人交流和沟通的重要方式,通过书写文字能够传递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下面为大家推荐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相信会给大家带来很多启发和帮助。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一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们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上海,越来越多的人,为了提高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加注重通过休闲娱乐锻炼来放松心理和促进身体健康。因此,体育休闲娱乐健身产业逐渐变的举足轻重起来。但当前正缺乏大批的具有管理、培训和指导能力的人才来促进此行业的发展,意味着高校应该加深了解,培养怎样的人才来适应这些岗位,社会体育专业学生也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应该学习些什么技能来使自身能够胜任一些企业需要的岗位,并进行自我完善。

1研究对象。

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和上海师范大学—届社会体育专业毕业学生就业状况进行统计。共随机发放问卷200份,其中回收有效问卷187份。

2研究结果与分析。

近几届社会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方向较分散,岗位主要为:教师、公务员(以警察为主)和街道工作人员、经营性健身场所以及体育用品销售及咨询公司、体育拓展培训公司,还有一部分自由职业者和待业者。其中就职于学校、经营性健身场所以及体育用品销售及咨询公司、体育拓展培训公司的毕业生数量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9.50%,8.00%和14.43%。总体来看,有61.93%的毕业生从事了与社会体育相关的工作,其中约六成选择了体育教师职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38.07%)从事与体育无关的工作。

2.2上海市中小学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程度。

据数据反映,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缺口达到30万,上海市的教师空缺尤为明显。从各中小学得到的.信息反馈了解到,对于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各中小学还是有一定程度的需求量。但这仅仅是对代课老师的需求,由于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并无教师资格证,所以大部分并不能继续在中小学里从教。且从届开始,全国采取教师资格证统考制度,师范类专业毕业后也不颁发教师资格证,这代表大部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也将和社会体育专业一样,面临着毕业后没有教师资格证,无法进入中小学任教的尴尬场面,这意味着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在教师岗位上与其将有同等的竞争力。

2.3相关体育产业公司对社会体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程度。

根据据企业访谈,以及在上海优客策划素质拓展公司实习期间,亲身体验了解到,社会上得到一些体育咨询公司、素质拓展公司以及体育用品销售公司,虽然近几年取得较为快速的发展,但随着类似公司企业,团体组织的增加,竞争压力正在逐步增加。因此,对于从业者的要求增加,虽然就业岗位还存在较大缺口,但对于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提升自身能力。这不仅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学校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方面的支持。

2.4影响社会体育专业就业的重要因素。

如今由于高校的扩招,生源大面积提高,而相反的,生源质量随之下降。一部分社会体育专业的学生身体素质达不到成为一名体育类专业学生的要求,导致在本科四年的专业学习中并不能很好地驾驭。因此专业技术能力的缺乏导致了应聘时专业素质不够硬,从而就业难度加大。此外还有部分大学生对毕业后的期望值过高也影响到了其毕业后的就业顺利度。此外,社会体育学生的外语水平、计算机水平等理论知识水平状况也令人堪忧。因此,毕业生的个人竞争力的高低水平是影响其就业率的一大重要因素。

3结语。

随着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加,社会上的相关岗位无法容纳过多的社会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并且社会对毕业生专业技能的需求期望值超过了毕业生本身的能力;高校扩招导致生源质量降低,同时伴随着的是教学质量下降;学生没有在大学四年中重视自己专业技能的达成,也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导致面临毕业无事可做;大学毕业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就业观念造成了社会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难。

参考文献:。

[1]刘驰骋,唐金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创新性研究———社会需求为导向、微格培训强技能[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48-50.

[4]汤静.郑州市街道、社区对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调查分析[j].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4):9-10.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二

小学教育专业走进高校十多年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已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专业之一。但目前高校小学教育专业似乎走到了发展的十字路口,有些高校招生人数不足,有些高校被迫停招;部分在校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专业素养不尽如人意;部分毕业生教育教学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需要。小学教育专业发展已而临困境,需要作更深入的研究。

期刊上研究小学教育专业的文献大多数是从学校视角展开的有关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专业建设、专业实践等方而的研究,缺乏作为小学教育专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学生视角的研究。学生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是指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对所学专业属性的认知和接纳,包括专业价值和专业情感认同,并表现在专业学习和专业活动中。研究表明: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较低;高考志愿、年级等对学生专业认同感有一定的影响。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是学生专业学习的动力,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调研,探讨其专业认同感的一般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小学教育专业提供参考。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被试来自广东省1所211高校(华南师范大学)和4所地方院校(代表珠三角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代表粤东的嘉应学院、代表粤西的湛江师范学院、代表粤北的韶关学院)。采用年级分层、按在校生人数百分比的随机抽样方法,从以上5所高校抽取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640份,回收有效问卷1466份,有效回收率89.39%。其中:华南师范大学166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94人,嘉应学院304人,湛江师范学院358人,韶关学院344人;男生222人,女生1244人。

(二)研究材料。

研究材料由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匡和问卷组成。

小学教育专业认同感量表包括4个因子: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知认同和认同效能。量表及因子的系数分别为0.81,0.84,0.77,0.71,0.82,效标关联效度为0.81,量表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问卷采用liken5点自评方式,得分越高,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越高。

问卷主要用于调查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由年级、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家庭经济状况、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在班级或社团是否担任一定职务等11个题项组成。

(三)研究程序与数据处理。

通过网络在被试高校培训一个责任心强的本科生为主试,各校采用相同程序和方法,在教室上课时团体施测。测试时间为20分钟。本研究所获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为考察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性别差异,对男、女生专业认同感及各因子得分进行统计和检验可以看出:除价值认同外,男、女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其他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男、女生专业价值认同水平一样且较低;女生专业认同感及实践认同、认知认同和认同效能水平较男生高。

(二)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及各因子的差异。

211高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领头羊,是地方高校学习的榜样。为了考察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水平的差异,对211高校和地方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及各因子得分作统计分析可以看出:除认知认同外,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其他因子得分均值差异显著(p)0.05,表现为211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及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同效能水平较地方高校学生的高。

(三)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为了考察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别以全体样本及不同性别、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得分为因变量,年级、生源地、报考志愿、家庭经济状况、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学业成就、在班级或社团是否担任一定职务、对小学教师工资水平的满意程度、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11项为自变量,进行解释型多元回归分析.

三、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性别差异对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小学教育专业男、女生的价值认同水平几乎一样且较低,说明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的价值认识和专业情感还远远不够。笔者在访谈中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所学专业课程的价值不大,小学教师在社会上还没有得到人们的普遍尊重、没有达到应有地位等。

小学教育专业女生的实践认同、认知认同、认同效能水平较男生高。对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女生专业实践认同水平较男生高,主要体现在见习和实习过程中会尽量抓住每一次机会去学习和锻炼,并感觉收获挺大男生对实践课程的兴趣不高。在教育实践中,女性特有的细腻、耐心和喜欢小孩子的个性比较适合小学儿童的学习活动,女生能主动积极地参与教育实践,从中收获实践成果;而男生而对爱热闹、幼稚的小学儿童,不太愿意深入到儿童的学习活动中,教育实践收获不大。

女生专业认知认同水平较男生高,主要体现在对小学教育专业对学习者的职业道德有很高要求的认识上,女生对小学教师素质要求了解较为全而、深刻。在个别访谈中得知:小学教师素质要素中,男生认为最重要的是教育教学能力,女生则认为教师职业道德和教育教学能力同等重要。在小学调研时也发现同样现象,女教师注重仪表,男教师则较为随便;女教师对待儿童有慈母般的耐心,男教师则较常使用简单、直接的教育方法。

女生专业认同效能水平较男生高,主要体现在把很多时间用在小学教育专业学习上,并认真完成专业课程作业。女生专业学习自觉,肯下苦功,访谈中很多女生表示:上大学的机会难得,不管专业如何,都很珍惜学习机会,而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只有提高自身素质,以后才能在社会上立足;男生则感觉专业不理想,不太愿意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专业学习上,而宁愿花在兼职或其他课外活动中。

(二)办学层次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影响分析。

211高校和地方高校学生的专业认知认同水平几乎一样且较高,得分均为4分以上,属于比较符合水平,说明不同办学层次高校学生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属性和学习者的要求均有较全而的了解,这可能是高校入学教育及学生专业学习影响的结果。

211高校学生的价值认同、实践认同、认同效能水平较地方高校学生高。对数据进一步统计分析发现:211高校学生价值认同水平比地方高校学生高,主要体现在对专业前景、个人价值及专业思想等指标上。这是因为211高校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大多数学生并不担心就业问题,认为所学能为所用;而地方高校学生则对就读小学教育专业的前景感到迷茫,认为按专业就业的机会不多,难以施展专业才华,需要具备另谋出路的其他生存技能。211高校学生的实践认同水平比地方高校学生高,主要体现在教育实践情感、珍惜实践机会、实践收获等指标上。在调研中发现:211高校学生有较高的专业学习热情,他们满腔热情地参与教育实践;地方高校则有部分学生对教育实践敷衍了事。另外,211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实践基地大多数是名校,基地有特色、值得学习的东西多,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较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并希望趁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而地方高校的实践基地则基本上是普通小学,基地的教育教学都是学生较为常见的,学生参与教育实践较缺乏动力,实践效果一般。

211高校学生认同效能水平较地方高校学生高,主要体现在专业课上能认真听讲。个别访谈发现:与地方高校相比,211高校学生上课的自觉性强、对专业理论较有深入的思考。原因主要有二:一是教师授课水平差异,211高校教师授课博古通今,能把专业理论教学变为学生自觉的学习需求,而地方高校教师授课水平一般,一些教师授课内容陈旧,照本宣科,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地方高校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合时宜的理论课程太多,实践课程太少,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等。

(三)影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分析。

在总样本的'回归模型中,年级、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在班级或社团是否担任一定职务、家庭经济状况、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6个因素共可解释专业认同感36%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3个因素对专业认同感有较高的解释力。对样本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大学生对专业课程的兴趣越高、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越好、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越了解,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水平越高。在调研时得知:学生把对专业课程的兴趣与专业价值联系在一起,他们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课程比较感兴趣;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良好的专业学习条件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并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入学前对专业了解的程度影响学生的专业思想,对专业较为了解的学生入学前就已立志做一名小学教师,所以入学后他们能自觉地投入到各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在男生样本的回归模型中,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学业成就3个因素共可解释大学生专业认同感42%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看,这3个因素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有较高的解释力。学习成绩是男生群体中特有的一个影响因素。学习成绩较好的男生专业认同感水平较高。因为成绩好的男生比较认同专业价值,所以能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

在女生样本的回归模型中,年级、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在班级或社团是否担任一定职务、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6个因素共可解释大学生专业认同感37%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看,年级、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5个因素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有较高的解释力。在211高校学生样本的回归模型中,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可解释大学生专业认同感28%的变异量,有较高的解释力。说明此因素是影响211高校学生专业认同感唯一重要的因素。

在地方高校学生样本的回归模型中,年级、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在班级或社团是否担任一定职务、对小学教师社会地位的满意程度、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6个因素共可解释大学生专业认同感42%的变异量。从标准回归系数看,这6个因素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感有较高的解释力。

综合以上分析,影响大学生专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为:对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兴趣、学校提供的专业学习条件、入学前对小学教育专业了解的程度。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三

通过表2可以看出只有赣南师范学院和江西师范大学能全部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另外三个学校只能部分实施教学内容,甚至有的教学内容无法完成,单双杠三个学校无法完成教学。

二、体操教材使用状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出各个高校在教材的选用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同一年相同年级使用不同的版本和不同出版时间的教材,但是教材的出版时间都是选择1985年以后的,而且各个学校在选用教材出版时间上都在向本年靠拢,到各个高校使用教材在编写者上有很大的不同。到教材的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编写者基本相同。这说明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在教材的选择趋势上有相同的认识。

三、体操教学学时比例、学期安排的调查分析。

1.教学时数的对比分析。

教学时数也就是课时,课时分配应根据该学科的性质、作用、教材的分量和难易程度,恰当地分配各门学科的授课时数。如体操这样的基础性学科,内容多、练习多所以用的时间也较多。但通过对5所高校教学计划中的教学学时安排体操的教学时数越来越少。

2.学期安排的比较分析。

体操必修课的安排上,5所高校都安排了两个学期或两个学期以上。通过调查可以看出学校在体操教学的总学期数逐年递减,但是从开始到20又开始教学的每年安排的学时上升,学期数没有增加。江西师大和赣南师范学院在20到20学期安排都是三个学期,但是一周上课的次数减少,两个学校在第三学期的`2次/周减少到1次/周。年到20江西师大和赣南师范学院在上体操课的学期数上都减少到两个学期,江西财经大学在年到2005年虽然安排的学期数减少,但是总的教学次数没有减少。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计。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改革的主题在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新时期的体操教学需要具有牢固的专业思想、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文化层次、崇高敬业精神的专业体操教师。

1.体操专项教师年龄、学历状况的调查分析。

通过调查得知,在20名体操专业教师中,25一35岁的教师有9人,占45%,36一45岁的教师有8人,占40%,46岁以上3人,占15%。由此可见目前江西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体操教师队伍年轻化,老中青搭配较好。年轻教师接受新鲜事物的意识比较强,可以给教师队伍带来新鲜气息和活力;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又比较丰富,可以在教学上给年轻教师起榜样作用。

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体操教师占调查总人数的14%,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体操教师占总人数的86%,而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体操教师却为空白。虽然学历与体操教学质量不能划等号,但体操内涵的表述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以及教学模式的引进却与教师自身的知识水平结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体操是一项早期专业化与直观性较强的体育项目,而作为一名体操专业教师如果没有接受一定的专业训练和教育实践经验,对体操教学的“质”和“量”是难以保障的。我们通过对20名教师接受专业教育背景及职称的情况调查得知接受过l-3年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40%,接受过4-8年的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总人数的40%,而没有接受过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只占10%,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接受过以上体操专业训练和学习的占调查总人数的10%,同时有讲师和副教授职称的教师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50%和40%,助教占10%,由此可见体操专业教师专业结构和专业教育背景分布比较合理。

3.体操教师性别结构分析。

高校男女生的性别差异及多种课型的发展变化,要求男女生分班上课。因此,就提出了对体育教师性别结构的相应要求。从调查的20名体操教师结果显示,男教师为18名,占总体的90%:女教师2名,仅占总体的10%。全国普通高校抽样结果显示,男性占64.4%,女性占35.6%。相比之下,江西省女性体操教师低于全国水平25.6个百分点,女体操教师比例偏低。

参考文献:。

[]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李立平.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体操类课程设置的研究.湖南师范大学06年硕士学位论文.

[3]杨波,马海涛.论体育院校体操普修课教学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

[4]汪正毅,陈丽琼等.21世纪我国高等体育教学改革方而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四

摘要:近年来,设置体育教育专业的高校数量逐年升高,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作为国家体育专门人才培养体系中创办时间最长的体育教育专业,在巨大的挑战下,必须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改变学生传统思想中对“一专多能”的认识,发挥体育教育专业在体育的普及和体育事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培养出能适应现代就业市场环境变化、受社会欢迎的“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高校体育;一专多能;培养能力。

1.1、传统思想上的“一专多能”

当代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在“一转多能”的理解上,存在着一个误区,学生普遍认为“一专”是指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既有“一技之长”;“多能”则是在掌握自己熟练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学习与体育相关的运动项目并掌握其基本技术技能及理论知识。

1.2、新时代下的“一专多能”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仅能精通并熟练掌握某一项专业技能,而且能通宵本专业之外的运动技能,具有扎实、全面和牢固的体育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这是“一专”。“多能”是指在本身所学的体育专业之外,具有大学生应具备的综合文化知识、科研创新能力以及广博的现代科学技术等能力。这才是新时代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一专多能”,它能让学生在现代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写得以生存。

2、“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2.1、具有突出的专业技术技能。

根据上文中“一专多能”的`释义中得知,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一专”主要是专在“体育”上。首先,要全面掌握体育专业的“三基本”,即“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与其相关的体育专业知识,要“专的宽、专的深、赚的全面”;其次,掌握娴熟的教学基本技能,能正确的使用体育场地以及场地;最后,在平常的运动中,熟练掌握一些营养保健、紧急救护、运动康复等相关知识。

2.2、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长期以来体育专业学生给人的感觉能用八个字来形容,那就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造成这种结果的根本原因在于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不高。只有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改变人们对体育专业学生的认识。“科学文化知识”是指那些不与体育挂钩的知识。当今就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也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公务员、事业单位教师岗位等必须要经过考试,开自己的俱乐部也需要掌握体育产业经营管理知识。总之,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

2.3、具有优秀的综合能力素质。

综合能力素质包括思想教育能力、科研创新能力、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社会交际能力等,高校在组织教学中必须要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社会中的竞争性,全面提高其综合能力素质。

3、“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目标。

3.1、专项能力和体育专业知识。

高校体育学院都会设置专项课,根据学校的硬件设备的状况来设置专项的种类。本校体育科学学院开设的专项课有:田径、篮球、足球、排球、网球、健美操、体操和武术八大专项。大学四年,对自己所学专项勤加练习,提高技术技能,掌握其运动规律,换句话说在毕业以后可以拿得出手。除了自己的专项之外,也要通宵其他的体育专业知识,比如羽毛球、乒乓球、游泳、体育比赛的裁判工作等等。

3.2、思德教育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大部分是担任体育教师一职,有些学生会这样想:“我们是体育教师,只负责学生体育活动这一块,思想品德教育方面不由我们来管”,学校一定不要让学生形成这样的想法。所以在大学期间要注意培养学生教书育人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让学生时刻记住:教书育人,是每个教师的天职;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3、大学生综合知识与能力。

大学生综合知识和能力体现在“多能”上,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要仅仅围绕体育进行学习,一定要多学习一些非体育的知识,利用多方面的知识武装自己。

3.4、科研创新能力。

高校应该重视学生的科研能力,其培养途径可通过教师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体育运动实践锻炼,体育科研方法课、查阅文献资料、教育实习总结、参加社会实践和专题讲座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是脱离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

3.5、体育社会活动能力。

在学校内不但要有组织各项运动比赛的能力,而且在社会上依然可以协调各种关系,组织群众参加体育赛事,并能做好裁判工作。另外还应具备社会指导员、身心健康咨询、给不同人群制定运动处方、体质状况分析评价等方面的能力。

3.6、其他能力。

运动训练能力、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外语阅读能力、运用计算机的能力等。

4、“一专多能”教育理念的培养模式。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依据“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制定出相应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摒弃专才思想下的应试教育模式,设计出特定的教学内容、课程结构设置、训练体系、考核评价方法等,实施特定的人才培养的过程。我国先后提出5套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计划,其中在第5套中明确指出了其教学计划培养规格:

(1)思想品德要求;

(3)具有从事体育科研的能力;

(4)达到大学英语四级等级和计算机二级等级的要求;

(5)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4.1、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完全学分制诞生于19世纪美国的教育改革,它是以学分为课程教学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作为学生毕业和获得学位的标准,允许学生有一定的选择课程和修业年限自由的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行的是学年学分制,极少数高校已经实行了完全学分制。两种学分制的区别在于,完全学分制在选择课程方面的自由度更大,一般没有严格的修学年限的限制,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为了实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尝试运用完全学分制的管理模式。

4.2、合理的课程结构设置。

高校不仅要在课程结构设置上要合理,而且更需要教师有高质量的教学能力。首先,要抓好对体育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科学的设计好个教育教学环节之间的衔接,引导学生加强对体育各专业之间的学习,实现专业课程之间的交叉;拓宽学生非体育知识的知识面,为体育专业学生补上原本薄弱的知识:人文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怎么去学习和运用知识。

4.3、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体育教育专业更离不开实践,采取课内外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践,让学生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感受社会的竞争,积累更多经验去适应社会,最终达到身心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4.4、其他。

通过“第二课堂”全面拓展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校内的各种群体性文化活动、学生社团暑期社会实践等丰富的课外生活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团结意识、风险意识、计划组织、敬业精神等素质。

5、结论。

高校应重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把“一专多能”教育理念当做首要任务,结合其培养目标,运用科学的培养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让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不在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而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玉宝.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分类及实现途径[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5.

[2]范斌.高校体育专选课程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3.

[3]娄金梅,彭春生.浅谈体育专业大学生“一专多能”的培养[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五

论文摘要:篮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开展极为广泛的体育项目,为适应这项运动的开展,需要经常不断的培养不同级别、不同水平的篮球裁判员。本文对河南省高校篮球专项学生的裁判能力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水平进行调查研究,通过研究河南省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的发展现状,提出适合河南省高校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的发展对策,使其符合学校体育的基本规律,为河南省高校篮球运动进一步提高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1.前言。

作为篮球运动普及和提高的枢纽,裁判员的最佳培养土壤在高校,主要表现为:首先高校中有一支相对稳定而师德高尚的师资力量;其次高校的体育教师都是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专业技能和外语水平,并且高校教师与专业裁判理论、实践的机会接触越多。因此,全面地调查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能力的整体现状,了解各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的基本情况、篮球裁判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学习情况、基本功掌握情况以及篮球专项学生裁判考核等方面的实施情况是十分重要的。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文以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洛阳师范学院、信阳师范学院、安阳师范学院六所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及体育学院资料室以及相关体育裁判网站查询。查阅了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章数百余篇,并对资料进行了收集和分类整理分析,力求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

2.2.2问卷调查法。

对所选河南省六所高校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90份,有效率是98.3%,问卷已经经过信效度的检验,符合研究要求。

2.2.3逻辑分析法。

通过对问卷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对资料与事实进行逻辑思辨,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运用演绎与归纳的方法得出本研究的结论。

3.结果与分析。

3.1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篮球专项学生学习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情况。

3.1.1篮球规则和裁判法的认识和掌握情况。

篮球规则就是由领导和组织篮球竞赛的权力机构指定并公布的规范性文件,它设定条件,明确职责,授予权力,做出规定,指明罚则,是篮球竞赛的法,是参加篮球竞赛人员必须遵守的比赛规定、技术标准和行为规范。篮球裁判法就是规定了各种情况下裁判员应遵守的分工与合作、占位与责任、手势与程度。另外还对比赛前的准备工作、比赛开始和结束等作了明确的规定。

高校学生对篮球规则和裁判法认识的程度非常重要和重要分别占15.1%和20.3%,而认识程度一般的和不重要的占到了大多数,马克思关于唯物辩证认识论上解释认识真理是实现价值的前提和基础;实现价值是认识真理的动力和归宿。所以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要先从认识篮球规则和裁判法做起。

3.1.2篮球规则和裁判法实践运用的情况。

在对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项学生运用规则和裁判法在临场实践一些细节方面的掌握情况调查中显示,基本手势主要是通过对学生裁判在实践中判罚违例和犯规时做出的手势是否大方、清晰、果断,能使记录台人员、教练员、运动员以及观众一目了然等方面的调查,判断手势是否清晰、准确,非常好和好的占到47.7%;裁判员的占位和责任就是通过对学生裁判在实践中能够通过快速的脚步移动选择恰当的判罚角度而做出准确的判罚的调查,判断学生裁判在实践中能否选择正确的判罚角度,非常好和好的占到41.7%;转换与轮转就是学生裁判在实践中判罚违例、犯规、执球入界和得分时两名裁判员进行的转换与轮转,判断是否转换和轮转是否到位,非常好和好的占到42.9%。

3.3.1加强学生裁判的职业道德教育,树立裁判的绝对权威。

篮球裁判员只有在遵循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才能真正的体现其业务水平,才能树立起裁判员的绝对权威.因此,在裁判员的成长过程中,应自始至终进行职业道德的群体教育和自我品德教育,把坚持原则、公正判罚作为裁判生涯的座右铭,使裁判员在场上所表现出的一举一动都合乎职业道德教育的要求,这才是树立裁判员绝对权威的根本保证。

3.3.2要认真学习篮球竞赛规则和篮球裁判法。

对于普通高校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要学好篮球裁判,必须认真学习、研究、熟读、读透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这是对每个高校体育专业学生最基本要求和操作程序,以及一般规定都应该熟记于心,只有学习掌握了篮球竞赛规则和裁判法的基本知识,领会其内涵和精神,在理论的指导下,把篮球竞赛和裁判法知识运用于实践中。

3.3.3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创造临场实践机会。

一名优秀裁判员的.成长之路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只有不断通过有意识循环往复的临场实践活动,才能巩固对规则的理解和记忆,积累经验,达到公正、正确、公平的执法,从而提高实际执裁的能力。从调查中发现,经常参加裁判实践活动的学生的临场执裁水平比很少参加裁判实践的学生提高得快,而且往往水平越高参加执裁的积极性越高,越有自信心。因此,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并鼓励学员参加裁判实践是迅速提高学生临场执裁水平的主要手段。

4.结论。

4.1在理论方面,由于篮球专项学生经常接触的篮球知识,对规则的掌握情况趋向于“较好”,对裁判法掌握的整体水平趋向于“一般”。在实践方面,由于学生实践的比赛少,对规则和裁判法运用于实践上的整体水平趋向于“较差”。

4.2通过调查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裁判培养的影响因素,可以得出:师资水平达不到要求,重理论轻实践,组织教法不当,评价手段不健,实践机会少是影响河南省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培养的主要因素。

4.3提高河南省普通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员能力的对策:在篮球课的教学中,有目的将规则内容和裁判法与技术、战术教学相结合,理论课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把规则和裁判法的学习以及基本功的训练融入到每节教学训练课之中。

参考文献:

[1]阎育东.篮球裁判员晋级必读[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4(1):1.

[2]孙民治.篮球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6.

[3]苗向军.对体育院系篮球普修课学生裁判技能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探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4).

[4]刘合云,等.篮球课对学生裁判能力的培养[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4).

[5]张向荣.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基本功培养的实验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六

随着旅游行业的日益发展,旅游产业已形成规模。很多高等院校开设并发展了旅游管理专业,意在培养高素质高水平旅游行业人才,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毕业生在旅游相关行业的就业情况却不尽如人意。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分析,调查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及现状,以及社会环境、旅游高校、自身能力三方面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影响并重点分析本科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思路。

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我国旅游业总体保持健康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继续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小幅下降,出境旅游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国内旅游人数32。62亿人次,收入26276。12亿元人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0。3%和15。7%;入境旅游人数1。29亿人次,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516。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下降2。5%和增长3。3%;中国公民出境人数达到9818。5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0%;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2。9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0%[1]。旅游管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兴起的一门新兴学科,与工商管理并列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有庞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潜力,随着国际经济的全球化,旅游业更加繁荣,因此对旅游的管理要求也随之提高,现在开设旅游管理专业的学校也很多,对专业能力和素质也有一定的要求。

旅游行业产业链长,涉及范围宽,决定了这个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多[2],但是高素质、创新型、实用型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缺口很大,目前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达800万人,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给各大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前景。据教育部高教司公布了两年(、年)全国和分省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其中旅游管理等十五个专业就榜上有名、列入其中。据统计,旅游管理本科毕业生的行业就业率约在10%~20%之间,5年后行业流失率竟达90%~95%[3]。

1。1专业概况。

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依托的旅游管理系是北京地区最早培养旅游管理本科人才的单位之一,是北京市旅游局指定的导游员资格考试培训定点单位,同时也为区县旅游局、旅游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开创校企联合办学的新模式。

1。2培养目标及要求。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旅游管理、旅游规划开发及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城乡企事业单位和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研究、资源开发利用与规划管理工作的中高级专门人才;能够胜任旅游资源开发、规划设计、旅游导游、旅游经营管理、旅游职业教育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重点学习旅游资源开发与规划及旅游业管理的基本理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可受到旅游经营管理、资源规划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及初步的研究和资源开发、规划管理的基本技能。

1。3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主要有:管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学导论、旅游资源学、旅游开发与规划、生态旅游、会展旅游、旅游英语、旅游信息系统、旅行社管理、旅游产品设计、饭店管理、财务管理、旅游电子商务、旅游心理学、导游学、礼仪学等。实习环节包括:黄山旅游规划与管理实习、旅行社实习、教学实习等。

2研究内容。

《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问卷》内容涉及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基本信息、目前就业选择以及课程设置等研究问题。通过对首都师范大学级~级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现状的调查访问,发放235份调查问卷,回收203份,有效问卷183份得出以下结论。

2。1调查对象在旅游业就职的行业情况。

通过调查,旅游行业84人,继续深造读研6人,企事业单位21人,其他行业72人。其中在旅游行业,有旅行社会展、计调、领队、销售、门市、人力等多个岗位,企事业单位包括有学校、政府、公会等文职人员,转为其他行业的有策划、投资顾问、编辑等岗位。

毕业后留在旅游行业的占49%,调查一直坚持在旅游行业发展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如表1所示。63。3%的被调查者因专业对口选择了坚持在旅游行业发展,而薪酬、个人发展也是较大原因之一,另外还有9人表示是由于旅游行业的稳定以及个人兴趣等因素。

经研究发现对旅游行业发展前景的认知对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是否进入旅游行业就业有显著影响[4]。由于近年来中国的旅游行业正处在一个上升发展的时期,政府日益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带动的经济作用,因此旅游行业的发展亦得到快速发展,形势较好。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由于旅游行业内人力资源认识的片面,缺乏对大学生进行适合的职业规划等,使得很多学生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并不看好。调查在各行业中就业者的对整体就业形势的认知,具体分布如图1所示。

在被调查的人员中,通过后期的反馈整理发现,其中59。02%的被调查者表示认为就业形势较为正常及乐观,而这一部分旅游管理专业本科生主要进入旅游行业就业,另有40。98%认为旅游行业发展前景较为严峻或不清楚的被调查者,主要进入非旅游行业就业。

2。3离职原因。

毕业后转为其他行业的占51%,调查转换行业发展的原因及所占比例如表2所示。有67。7%的被调查者表示,鉴于个人发展选择离开旅游行业,而对专业、薪酬的不满也是导致离职的原因。

通过对比两个表的数据可以发现考虑在旅游行业就业的被调查者,进入旅游行业的原因归结为与所学专业相对应,而离开旅游行业则是考虑到个人发展和薪资与预期的差异。

其中51。61%的毕业生是考虑到个人发展而转行,有人表示就业前对行业的认知自认为比较全面,而工作一段时间后会发现,理论和实践相差太多了,所做的事都是过于基础的工作,长久下来发现根本不能把握自己的发展状况,从而希望通过改变工作环境与内容。

而薪酬方面,现阶段大学生已经比较能适应社会环境,对入职的薪资不是很苛求,然而进入旅游企业内,本科生和专科生、中专生员工相比,在工作内容、晋升条件上几乎没什么差别。这种情况难免会使在职本科生产生“知识贬值”的想法[5],认为自己的能力没有展现出来,从而转而选择其他职业。

2。4学校课程设置、实践环节在就业中的应用。

2。4。1基础课程。

目前首都师范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所属院系为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在创立之初是依托于地理学科,在师资配备、教学理念、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受制于地理背景[6],在此调查“首师大旅游管理专业你认为不必要的课程”这一问题,统计结果如图2所示。

其中旅游生态学、区域分析与规划、自然地理学分别占36。07%、32。79%、29。51%。这几项基于地理背景设置的专业课程,被调查者表示工作中不是很经常能用到,但是同时也有32。79%的人表示,这些是旅游管理的基础学科,可以扩展知识面,有必要在大学期间研习。

2。4。2专业课程。

国内很多旅游管理高校专业课程另设有语言类,经济类等,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其他领域课程,在调查“你认为以下哪些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有必要学习的课程”这一问题,具体比例如图3所示。

会议与会展策划、第二外语、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位列前三甲,由于可以与其他行业互通,超过50%的被调查者表示希望能够在大学期间学到相应的知识。

2。4。3实践课程。

旅游管理是一门典型的应用性专业,各高校在低年级层次的理论学习后,高年级课程则会设置相应的实践教学,而这一些课程在设置方面既强调对操作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旅游管理本科层次学生就业质量较低与当前本科层次的实践实训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密切相关。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会展业在我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会展又称mice(会议meetings;奖励旅游incentive;大会conventions;展览exhibitions),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7]。会展所涉猎的不仅是旅游行业,还会关联到广告,公关以及专业的会展策划公司,因此会议与会展策划这一课程有70。49%的被调查者希望学校进行相关的课程安排。主要原因是各行业对会展的需求量越来越多,会展包括会议、奖励旅游、展览,涉及行业多,同时也需要人际沟通,组织协调的能力。

问题“你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践课程应设置哪几项”中各项所占比例如图4所示。

实践课程的调查过程中,多数人表示需要将理论知识变成可以操作执行的能力。所列出的旅游行业三大支柱的对应课程,需求也很多。如果说前几项的实践课程在工作中可能会有专门培训,那礼仪和应用语言基本以作为基础的能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直接考察,因此,毕业生表示这两项也是必需的。

2。4。4基础能力。

除了专业学科的课程设置外,大学作为高等教育学府,在整体的专业教育中也需要对学生的基础素质进行提高,在“大学专业教育中哪些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一问题的结果如图5所示。

分别有78。69%及70。49%的被调查者表示,学校应加强人际交往和组织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等使用技能这两项。但不可否认的是,如果单纯的依靠学校进行课堂式的教学,恐怕也起不到很好的效果,只有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学习理解,活学活用以便适应自己的工作环境。

2。4。5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

因而课程体系设置虽然体现了本科教育对旅游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但在实践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具体比例如图6所示。

其中72。13%的被调查者认为校企互动较少,校企互动是指高校同企业在科技研发、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这样的.形势即保证了学生具备从事旅游业基层工作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增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确保就业渠道的畅通。企业员工亦可接受高校的培训或到高校进修,解决了旅游市场专业人才匮乏的难题。67。21%的被调查者认为目前学校重理论,轻实践。有研究表示大多高校开设的旅游专业比较偏重文化理论知识的培养,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得不到有机的结合。

大量课程重复,设置学科交叉严重。旅游学科课程体系中不同层次课程重复设置的现象比较普遍。一方面在学科专业必修课中旅游学类中又涉及到一级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呈现“大而全”的特点。另一方面学科专业各方向内部及各方向之间课程重复设置,缺乏有效综合[8]。

3结论。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七

1.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1研究目的体育课是学校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必修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是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使学生掌握体育与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耐劳的精神。目前,青少年学生特别是中学生学习负担较重、升学压力也较大,导致学生部分身体素质承呈逐年下降趋势,虽然这种结果不仅仅是学校一方的责任,但是必须承认学校体育课的开展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对中学体育课进行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是非常重要而且是必要的,本研究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对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影响体育课顺利开展的真正原因,进而通过提出对策优化体育课,使学生体质下降状况逐步得到改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2研究意义理论意义:目前关于体育课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针对某个地区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的研究较少,该领域尚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因此通过本研究,能够为高级中学体育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构建更为完善的理论体系。

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对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影响高中体育课质量的因素,希望引起学校、社会、家长和孩子本身对高中体育教育的重视,加快推进高中体育改革进程,普及选项教学范围,为提高高中体育课质量,促进大小城市的高中体育公平提供数据支撑。

1.3参考文献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对相关文献下载、收集,发现目前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马涛在《周口市国家贫困县普通高中体育课现状的调查研究》一文中研究周口市国家贫困县普通高中体育课现状时,对周口市国家级贫困县普通高中的师资队伍建设、场地器材、体育课开课等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他通过对周口市高中体育课受重视程度、学生对体育的认知情况、体育场地与器材方面和高中师资的配比比例来分析了高中体育课的现状,并提出了能够改善周口市贫困县的体育课现状一些自己的建议。

在对南阳市农村中学体育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后,张延玺,孙鲁芳,陈帅等学者在《南阳市农村中学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论文中强调:重视农村学校教育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为中学体育教师的学历层次过低、体育教师专业知识陈旧,对当前体育科研新的的方向和动态关注极少,学术前沿更是少之又少、体育老师课堂过程中的敷衍态度,新课标实施不力,体育法规不完善等问题,限制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刘进锋在《焦作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一文中,除了对高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学生和器材方面进行研究调查之外,值得一提的是,他进行了高中体育自主选课的的调查,发现由于是新兴的教育方法,在推广起来有些难度。在文中提出让相关教育部门与学校教师要相互协调,对于新鲜的教学方法要互相支持和学习,面对高中体育课开展过程中的问题不能逃避和畏惧,还强调了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建立体育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对焦作市高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于静在《高中体育课教学问题及策略研究》疑问对高中体育课课堂现状进行分析,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体育课教学质量不高的问题,在论文中她向学校各方提出重视体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并希望体育教师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此来促进学校的体育学习氛围。

余春玉,王雪晴在《生命论视野下高中体育课堂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从高中学生和体育教师两个主体,以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三个维度对高中体育课堂生命缺失的现状进行阐述,倡导大家转变教师观念,要求教育管理者对体育教师减负,给体育教师更多时间来增强自身专业素质,合理优化教学资源。

通过以上研究成果能够发现,目前关于体育课的研究不断深入,但是针对某个地区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的研究较少,该领域尚处于不断探索的阶段。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对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进行分析,为高中体育课的研究提供理论性参考。

2.课题研究方案和主要内容2.1研究方案首先、通过查阅图书馆相关方面书籍,期刊;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对相关文献下载、收集,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文献基础;其次、咨询论文指导老师,为论文的撰写提供专业知识方面的基础;然后,针对本文研究的目的和内容,调查河南省xx市高级中学学生和教师,了解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

2.2主要内容1前言。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研究法。

2.2.2问卷调查法。

2.2.3数理统计法。

2.2.4逻辑分析法。

4.1结论。

4.2建议3.研究方法3.1研究对象。

本文以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为研究对象,选取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为具体调查分析对象。

3.2研究方法3.2.1文献研究法在确定论文题目之后,笔者到xx大学体育学院图书馆、xx市图书馆、xx市图书馆、各大期刊网站,先后查阅了国内外相关书籍、体育期刊、学位论文、为关键词收集和检索相关资料,并将收集到的资料按照本文所需进行整理,以作为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持。

3.2.2问卷调查法。

在查阅大量相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文研究内容,设计《河南省xx市高级中学体育课现状》调查问卷,并向xx市xx市高级中学体育教师和学生发放问卷,以获得相关信息和资料。

3.2.3数理统计法利用数理统计法结合问卷中搜集的数据进行相应的数据统计与收集,从而进行相关内容的分析,得到本论文研究需要的信息。

3.2.4逻辑分析法首先,进行相关资料的查询,对查阅的文献进行认真学习,然后通过回收的问卷进行分析,然后进行整理、总结,得出与本研究相关的结论。

4.实施计划及预期结果4.1实施计划第一阶段。

2021年11月。

完成资料查询,确定论文研究题目第二阶段。

2021年12月。

制定研究计划,进行开题报告第三阶段。

2022年1月。

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和处理第四阶段。

2022年2月。

在老师的帮助下撰写论文初稿第五阶段。

2022年3月。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八

《幼儿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幼儿教师明确要求: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保教活动规律,提供适合的教育,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研究幼儿,遵循幼儿成长规律,提升保教工作专业化水平。新形式下,如何建设理论水平高,实际操作能力强,能做到保教合一,高素质的幼师队伍,是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的任务,对教学现状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深入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更是摆在广大幼儿卫生学课程任教者面前的一个艰巨任务。

1、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内容现状。幼儿卫生学是幼儿师范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它为幼师专业学生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一门专业性非常强的课程。传统的幼儿卫生学课程注重理论知识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缺乏实践性和自主性的内容设计,而且长久以来内容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变化,现行教材中的较多内容与初中的生物课程重复,内容较陈旧、空洞和缺乏实用性,教材中活动设计的内容偏少,而且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可读性较差,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得乏味,学生也学得厌烦。

2、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内容改进对策。对已有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调整,使之更加符合幼儿园的实际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要求学生作一定的了解,对于常用而又实用的知识点则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而且要会运用。为此,应对教材某些章节的内容作必要的'补充或删减。

在实际教学中要突破现有教材内容的桎梏,突出科学方法,增加活动内容特别是探索性的活动内容,融入stsc教育即“科学—技术—社会—环境”教育的内容。内容要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相联系,包含有许多新观念、新知识、新方法和大量生动的事例,这样的内容可以吸引学生去阅读、研究,并努力去探索包含在儿童的教育和发展中的许多奥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增加“案例分析”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搞好案例的开发、搜集与案例库的建设。可从幼儿园日常生活、网络、书籍如《育儿秘笈》、《健康快车》、《幼儿疾病预防》、《妈妈在家治儿病》中搜集筛选了丰富的经典案例,以及经典案例内容的链接拓展。

1、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方法现状。在我国的幼儿师范教育中,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的“教”只不过是把书本的既定知识传授给学生,是信息的单向传递,要求学生在作业和考试时能复述出来。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和受制约的地位,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加上内容又十分陈旧乏味,许多学生对专业课很厌烦,课下不愿花时间学习有关幼教专业的内容,只是在考试前临时突击一下,把考试应付过去完事。

2、幼儿卫生学课程教学方法改进对策。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教师的教学要由以讲授为主导转变为倡导自主探究和引导发现。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质疑,通过调查、探究,自己得出结论,在实践中学习。要创设能让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得到更多的自学时间、小组活动时间和动手操作练习的时间,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让学生自由地思考,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的个性能得到全面的发展,以培养出符合现代化要求的合格幼儿教师。

1、儿卫生学课程教学评价现状。目前大多数的教学评价依然采取仅凭一套试卷评价的方法,忽视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评测,忽视了过程的评价,忽视了对实习的指导和跟踪指导及评价,这样是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也就难以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2、儿卫生学课程教学评价改进对策。评价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的效果如何也依靠教学评价来检验。考试评价中将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注重课后的评价与反馈。

(1)改革传统的考试评价方法,将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在考试方面,分理论、实操两部分进行考核。对知识性、理论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笔试;对具有一定实践性的内容采用实践操作法进行考核。实践操作部分,以模拟操作方式完成。先将考试内容、项目,归类列表,制订评分细则,将学生分组(一般是4-5人一组),指导学生制作模拟操作道具,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教师注意调控、纠错。其中笔试部分占30%,平时作业占20%,实操部分占50%。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水平,又考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使他们取长补短,符合中职教育注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

(2)加强见习、实习指导,改进考评鉴定,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幼教专业学生幼儿园见习、实习是教学实践的重要环节,是强化职业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的重要途经。通过学生在幼儿园的见习、实习活动,能找出课堂教学的不足,为教学改革提供依据。学生的见习、实习都要有明确的目标、任务与要求,打印出来,人手一份,在见习、实习之前组织学生学习,学生见习、实习的具体目标、任务与要求要交接到幼儿园指导老师手上,这样就能减少学生见习、实习的盲目性,提高实效性。如学生在幼儿园保育实习方面,结合《幼儿园实习指导》给学生布置保育实习作业和对学生进行考评。

学生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前,教师都要力争把实习的任务布置得更具体更有目的性。加强对幼教学生见习、实习指导、考评鉴定,并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问、多动手。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把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见习、实习结束后,召开总结会听取幼儿园园长、指导老师的意见,回校后师生共同总结和思考,找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指导教学。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九

0引言。

哲学是高院学生一门必修的思想理论课程,其主要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知识及基本观点教育的学科。哲学课程通过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的社会实践、人生实践和职业实践密切相关的哲学基本知识,引导他们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和分析最常见的社会生活现象,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从事社会实践和职业活动打下基础。从这看来,哲学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论思维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但是,在实践中,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课程多采取冷漠和边缘化的态度。究其原因,这于高校哲学课程教学中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密不可分。对此,笔者进行了一番探究,现总结如下:

1哲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但是,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哲学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就在于将哲学的本性及教育目的被曲解。注重思维能力培养的本性被枯燥的教学所取代,哲学理论成为了停留在书本上的符号,照本宣科的填鸭性教学方法使哲学的魅力被掩盖。老师讲、学生记的模式不但失去学生对于哲学的兴趣,还造成了“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面。哲学课程成为了知识教授,丧失了其本性与功能。

哲学的教学目标应从以下三点着手:

1.1教育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与他们关系密切的有关基础知识,初步理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2指导学生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提高他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现象判断是与非的能力,用正确的哲学观点指导自己学习和实践,提高综合素质。

1.3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哲学观点为指导,解决好如何做人的现实问题,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确立正确的人生道路和人生目标。

哲学是一门富有“智慧”的学科,是一门学习“智慧”的学科,更是一门运用“智慧”的学科,决不是一门讲授理论知识的学科。

2哲学课程的考核标准。

哲学课程的考核应采用平时表现与论文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哲学课程的实践性,而不单单停留在其理论性。这样才有助于学生对于哲学知识真正的`领会和运作。

3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在传授哲学知识的时候就采用了精神助产术。“在讨论知识和伦理道德等各种为您提的时候,关于采用问答法,双方一问一答,通过诘难,使对方陷入矛盾,承认其无知,逐渐修正意见,从而导致真理”。[3]时隔数千年,我们哲学教育还在采用讲授型模式。如此陈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怎么培养学生对于哲学的爱好,更甚至是提高学生的哲学水平?如何改进哲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已成为哲学课程改革的讨论热点。

笔者认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关键在于如何突显哲学的实践性?哲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苏格拉底曾经采用的精神接生术说明锻炼思维与达到真理的办法只有一个就是:练习。单纯的讲授根本无法满足。相比之前,以下两种模式对于哲学的教学更有利:

3.1案例教学法。

3.2pbl教学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

现代的大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有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有较高的道德素养和对社会的责任感。这才是哲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与哲学教学改革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赵家祥,王元明.哲学基础知识.第二版[m]:1.

[2]黑格尔.小逻辑.中文第2版[m].北京.商务印书社.1980:7.

[3]全增嘏.西方哲学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上册:128.

[4]申奎.哲学课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16):82.

[5]申奎.哲学课教学方法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6):82.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

摘要:当前优生优育的思想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家长们对幼儿的学前教育格外重视,都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上早教班、开发智力、各种特长班等,家长们对幼儿倾注了更多的期望。学前教育成为家长为孩子赢在未来不容错过和忽视的重要一站。声乐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重要内容,其教学质量是学前教育专业整体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需要引起重视。

关键词:学前教育;声乐教学;教学科研;职业教育。

一、声乐教学对学期教育专业教学管理的作用。

学前教育专业是为了能够培养将来能够在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和研究工作的学前教育工作人员或其他相关研究机构的人才而设置的专业学科。在学前教育专业学习并毕业的学生将来可能面对的会是3~6岁的学龄前儿童,这是一份很有荣耀的工作,也是一份相当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现在的小孩都是父母眼中的心肝宝贝,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和激烈的现实环境使得父母更加希望子女获得比他们更好的教育,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学前教育的声乐教学课程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具备多样化的才艺才能,使其能够以更加鲜活、灵动的面貌出现孩子面前,激发孩子对于音乐的兴趣,促进学前儿童的智力开发;同时,声乐教学也让学生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宁静,让自己的心更纯粹、更自然,这样更能接近孩子们的世界,对自己也是不错的熏陶。

(一)中职学校的师生质量偏低,新进学生音乐“零基础”较多当前职业教育在我国尚是一个误区,许多人包括不少的教育工作者都认为职业教育是通识教育的一个补充,职业教育吸纳的都是那些上不了好大学、好高中的学生,这种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导致了我国职业教育长期沦为通识教育的附庸,职业教育吸收的生源也是通识教育挑剩下来的,普遍存在主动学习意识较差、学习能力较弱、性格缺陷(如自卑、过度叛逆等)等问题。而且,由于当前我国教育体制的原因,音乐课程在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占比较少,到了初三以后更是因为升学的紧迫任务而有名无实了。这导致许多学生并没有接受多少正规的音乐教育和声乐训练,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孩子,可能连像样的音乐器材都没见过。偏薄的音乐基础使得声乐教学进展缓慢,也收效甚微。与此同时,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中职学校长期处于被忽视和轻视的地位,地方政府的资源支持缺乏,优秀的老师也不愿过来,没有好的老师又怎能保障声乐教学的高质量呢?而且,许多中职学校的音乐教师来源于音乐学院,缺乏幼托机构的实践经历,属于学院派,这对于注重实用性的学前教育专业类似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声乐教学难接地气。

(二)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过于向专业化看齐,同自身的学科特点不符在教学模式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沿袭音乐学院的教学教学方法,采用集中授课的方式,通过“听、学、唱、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表达能力,提高乐感和找准发音、呼吸、唱腔等的正确方式;在教材内容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材也大都采用高等音乐院校的音乐教材,采编了大量的艺术歌曲,注重乐理的'学习等。这种过度倾向于专业化音乐教学的发展模式实际上偏离了学前教育专业的自身发展特点,毕竟学前教育专业并不是培养优秀的歌唱家、音乐家或者鉴赏家,而是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欲望和表达能力,着重学生的音乐渲染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借助音乐同孩子进行沟通和对话,并传递教育理念和情感。事实上,许多学生在工作环境中需要歌唱的更多的是幼儿歌曲,其面对的也并不是那些经验丰富、乐感出众、表情严肃的音乐家,而是一批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过于专业化的教学倾向会束缚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造成他们同孩子之间的鸿沟。

(三)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不重视,授课学时安排过低声乐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的重点内容,然而学校对声乐教学课程重视程度并不够。许多学校安排的声乐教学课时可能就是一周两节。这么短的教学时间,老师可能也就是基本完成教学课程任务,根本不可能对教学内容进行深耕细挖、咀嚼精华,只能是囫囵吞枣、求个大概。授课时间有限,老师就更偏向于填鸭式的灌输教学,如此反复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声乐教学质量始终难有质的提升。

(四)忽视对改进课程教学的研究和探讨,教学质量长期低谷徘徊当前中职学校整体科研氛围并不浓厚,缺乏相应的中职科研管理机构,也缺乏固定的中职科研工作者。中职教学科研存在随意的、没有固定课题的现象,同时,中职教学科研也存在科研成果缺乏有效鉴定的现象。由于人们对中职教育的漠视,许多中职教育科研成果长期遭受冷落,也缺乏相应的媒体和组织机构去宣传和推广。当然,科研经费的缺乏也是中职科研裹足不前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中职学校师资力量偏弱,缺乏有水平的科研工作者,致使教学科研长期处于落后和被忽视的境地。这种对教学科研的忽视,使得声乐教学长期因循守旧,始终处于低谷徘徊,难有大的突破。

(一)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近年来随着高校学生就业形势年复一年的严峻,注重“学用结合”的职业教育重新被人们所提起和重视。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是时候给予其应有的地位和社会资源了。国家应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将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放置在同等社会地位上,给予同样的生源保障和资源给付。通识教育作为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平台,职业教育则作为技术人才的实训摇篮,两者同样重要。同时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转变过去对职业教育的错误认识,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促进职业教育和通识教育平衡发展,推动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提高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和生源质量,藉此带来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质量的改善和提升。

(二)明确培养目标,找准学科定位,改进和完善教学模式和教材内容中职学校应明确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即是将学生培养成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同学前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帮助学前儿童完成学前的智力准备和心理准备的幼儿教育人才。因此,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应确立起实用导向型的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渲染和沟通能力,更多的是交会学生用所学的音乐知识达成同孩童的交流。当然,基础的声乐技巧和乐理知识仍需掌握,否则学生难以提高自身的音乐表现力和沟通能力。教师应通过更富于表现力的教学方式,如实验教学、院园结合、分组教学等提振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同时,针对新进学生普遍音乐基础较差,可以采取“以老带新、以先帮后”的方式,鼓励具有音乐基础和声乐学习优异的学生对其他同学进行指导和帮助,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和营造更为轻松的学习氛围。在教材上,教育部门应组织编写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教材课本,提高针对性。教师也应根据教学需要和培养目标,合理删减、重组教学内容,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实用性和时效性。

(三)提高对声乐教学课程的重视程度,合理配置教学资源中职学校应合理制定声乐教学的教学任务要求,并按照教学任务要求和培养目标科学安排授课课时,以保障教师能够充足的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同时,在教学资源的配置上,学校也应保障声乐教学的教学需求,如训练场地、声乐器材等,加强声乐教学的硬件建设。

(四)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调研,加大教学调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不断创新是提高声乐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针对当前中职教学科研环境较差的现象,应努力做好四个方面鼓励和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为提高声乐教学质量铺好路、架好桥:一是教育部门应在科研机构内部设置中职教学科研研究机构,并配备相应的科研人员;二是加强中职教学科研的经费投入。教育部门每年拿出一定比例的经费和课题项目推动中职教学科研发展,并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对中职教学科研的支持中来,多元化筹措中职教学科研经费;三是加强教学科研成果鉴定和宣传应用;四是做好中职教学科研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工作。

四、结论。

提高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质量,是一个需要多方配合的系统工程,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材、硬件设施、经费投入、科研成果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中职院校应立足院校自身的实际,结合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转变观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推动声乐教学质量提升,为各类幼托机构输送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一

本科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应届毕业生按照教学计划。应完成的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体育基础理论、运动技能和解决体育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体育专业学生毕业及学位资格认证的重要依据,是衡量和评估体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之一。毕业论文是实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其基本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和解决本专业领域科研或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对体育教育领域和运动训练领域的研究过程。因此,及时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论文进行整理分析,了解学生综合运用和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分析当前毕业论文工作中存在问题,对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现实意义。

笔者通过对现有资料的分析对毕业论文的成绩的分布、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法以及指导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其中重点对毕业论文的选题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同学们在撰写论文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从而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为今后指导毕业论文的撰写与评价提供参考和积累相关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查阅了2000-2013年以来体育学术期刊相关的研究资料及书籍、报纸、国家颁布的相关法令文件。重点对我院体育教育系体育教育专业2008级学生毕业论文的档案资料(开题报告、论文登记表、指导、答辩、成绩评定记录等)进行了查阅和登记。

1.2.2 数理统计法:对所获得的资料根据需要进行了统计处理。

1.2.3 逻辑分析法: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客观、科学的逻辑分析,梳理出相应的观点和结论。

2.1 对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分析

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选题会影响论文写作的全局,是关系到论文成败的重要环节。一些专家指出“选好题,科研成功了一半。选题不当,一开始就注定事倍功半”。可见,选题是科研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选题不能草率,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笔者对沈阳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分类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

从表1可见,35%的同学结合了自己的专业选择了体育教学及课程调查类的题目进行研究;有20%的同学选择了社会体育研究方向;还有28%的同学结合自己的专项学习,选择了技战术训练类的课题进行研究;另有17%的同学进行了运动科学理论类的课题研究。应该说绝大部分同学的选题方向是正确的,研究的内容是合适的。

2.1.1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特点的分析

笔者对沈阳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进行统计,发现毕业论文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选题的广泛性。从100篇毕业论文来看,选题涉及面广,在田径、游泳、排球、篮球、足球、健美操等十几个运动项目中,运用四年所学的体育科研方法、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体育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结合本专项的特点,对本专项的技、战术、训练、比赛、选材、教材教法等全方位的进行探讨、研究,以及在社会领域。如体育美学、体育社会、体育理论等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研究内容涉及了体育科学领域的四大类。

第二,选题的针对性。体育运动一个显著的特点是在竞赛中取得胜利,研究内容根据体育专业的特点,依据各运动项目的规律,对各运动项目的技战术、训练、比赛的研究达28%,研究的针对性强,实效性高。又如针对目前我国实施的全民体育健身发展战略,进行了社会体育方面的研究达20%。当然本文针对的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的研究那么在课程调查以及教学教法等方面的研究高达35%。

第三,选题的创新性。选题根据体育科学的不断发展有所创新,特别是当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我国体育体制的改革,对综合体育的场馆的经营管理、运动项目走向俱乐部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可行性的探讨,对新兴的理论学科如体育美学进行了有益的研究,根据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对新的技、战术进行创新性探索。创新是选题价值所在,要求论题必须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体现专业创新。表现为以下几点:对前人没有探索过的新领域或没有做过的新题目做出成果;在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有新发现或提出新看法,形成一家之言;从一个新角度把已有的材料或观点加以概括和表述;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做出科学的说明并提出解决方案;即使只提出某种新现象,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也是一种创新。

2.1.2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问题的分析

笔者对沈阳体育学院2008届体育教育专业100名学生的毕业论文题目进行统计,发现毕业论文选题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选题严重重复。从整体上看选题方向比较广泛,涉及体育科学领域四大类,课程调查方向选题比重偏大,在调查的100篇毕业论文中,课程调查论题20篇、教学教法论题15篇、技术战术论题18篇、训练比赛论题10篇、社会体育论题12篇、全民健身论题8篇、运动心理论题9篇、医学生理论题8篇。比例基本合适,但如果进一步分析发现,研究的题目和内容重复率较大,如某某学校体育教学的研究、学生体育课学习兴趣的研究等等,如样本中的“对某某学校某运动项目现状的调查研究”十来篇,“某运动造成的运动损伤”8篇,其他还有很多题目很相似的研究题目。

第二,论题过大。尽管该问题一直被指导教师重视,但在所调查的100篇论文中,仍有5篇论题过大。本科生因为掌握知识和研究方法有限,所写毕业论文应该只是对某个选题的一种初步研究,选题不宜过大过宽,一般选择本学科某一重要问题的一个侧面或一个难点展开研究就可以。但通观查样本中的论文题目,不少超出了本科生能力范围,例如,学号为4010422的“高中生体育课堂兴趣培养的实验研究”、学号为4010334的“吉林省乒乓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调查研究”、学号为4010325的“对乌江市健身俱乐部中开设瑜伽课程的现状调查与分析”、学号为“姚明征战nba六个赛季的比赛状况研究”、学号为4010223的“2007-2008赛季八一双鹿电池男篮失利原因与分析等。这些题目过于宽泛,论题的内涵和外延都较广,不要说是本科生,有些题目甚至硕士生都无法单独完成。

第三,题目过长。毕业论文题目长度要求不超过20个字,如果论题过长就会使逻辑关系变得复杂,容易引发读者的理解障碍。在这100篇样本里有的论文题目都超过了20个字,笔者在样本分析中看到,题目偏长也是一个学生容易出现的问题。比如一篇学号为04010211的毕业论文《对第四届nike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沈阳赛区)沈阳三十一中学男队的技术统计与分析》共用了40个字节。学号为4010315的论文《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设置的比较行研究》38字、学号为4010413的论文《多球训练法在沈阳市普通高校乒乓球选修课正手攻球技术学习中的效果分析》33字、学号为4010421的论文《沈阳体育学院羽毛球专修学生运用多球练习法在发高远球教学中的试验研究》33字。据笔者统计论文字数小于20字共27篇,大于等于28字共15篇。从整体上看这100篇样本题目字数73%大于等于20个字,这说明我们的论文题目过于长,究其原因主要是不会把握题目中正负标题的运用尺度,例如这篇《对第四届nike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沈阳赛区)沈阳三十一中学男队的技术统计与分析》改为“第四届nike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沈阳赛区--沈阳三十一中学男队的技术统计与分析。加个副标题使得主次分明,研究的内容更加突出易懂。又如这篇《对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与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设置的比较性研究》如果改为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vs沈阳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足球课程设置的比较性研究。这样不仅便于理解更加吸引读者眼球。

第四,题目新意不足。很多论文在题目上没有体现出新意,很多论文中对概念的解释都是教科书里的,非常陈旧不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缺少深度。许多作者缺少学术积累,没有在大量掌握已有研究资料的前提下自认为提出的课题具有研究价值,其实不然。作者应该具有敏锐的洞察力,选题能够在学术价值上有所创新,而不仅仅是在研究对象的分布区域和数量上有所不同就认为是创新了,如现在关于现状的研究非常多,很多重复的研究主题只是在研究对象的分布区域上有所不同或者在调查对象的数量上有所不同。

2.2 本科毕业论文研究方法的分析

研究方法是指论文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与手段,是解决问题的必备条件,在科研论文之中具有重要作用:(1)可以使读者通过对研究方法的介绍来评判研究的质量和科学性;(2)可以使读者根据同样的方法进行重复性检验和论证。对抽取的100篇论文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见表2)。

从表2中可见,在研究方法上,这100篇毕业生的毕业论文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三种方法。大多数毕业生采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其中,以文献资料法为主,占方法总数的99% (几乎全部使用),可见他们对自己的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与整理,其次为调查法,而从问卷调查法与访谈调查法比较来看,问卷调查法的运用要多于访谈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毕业生在研究的信心上和语言表达能力上还存在畏难情绪和能力欠缺。而体现研究水平的实验法只占9%。一篇有价值的科研论文,它的先进性之一表现为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以表明其结果的真实性和论证的力度及研究的创造性。从统计中发现,能运用多种研究方法的所占寥寥无几,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第一,学生的相关知识基础掌握不牢,不能灵活运用于实践研究。第二,本科学生毕业论文经费不到位,无法做实验性等较复杂的研究。据近几年对学生的调查统计,论文只打印资料费都在60~100元之间,而如果进行实验性研究的操作则既费精力又费财力,且在论证分析时又难以把握到位,直接制约了其研究层次的高度和深度。第三,研究时间太短,就业考研压力影响。

2.3 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的分析

2.3.1 指导教师基本情况分析

在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指导教师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指导教师,就是指导学生学习、研究的教师。由于本科毕业生第一次接触正式、规范的专业科学研究往往感觉迷茫无从下手。而此时,指导教师的启蒙教育指导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这启蒙教育教学的同时,指导教师的学术观点、学术思想、学术水平和学术态度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因此指导教师的数量和水平是衡量本科论文工作好坏的标准。

表3反映出,具有指导论文教师资格的教师中教授5人,占11.9%;副教授22人,占52.3%;讲师15人,占35.7%。从中还可以看出教授平均每人次指导毕业论文数为3.2篇,副教授平均每人次指导毕业论文数为2.4篇,讲师平均每人次指导毕业论文数为2.1篇。说明教师职称水平和其能承担的科研能力是成正相关。

2.3.2 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量情况

教师指导论文的篇数也是确保论文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指导教师的工作量间接反映出指导学生的论文质量,因此对指导的工作量进行调查是很有必要的。

表4中可以得知在指导学生论文数量上看教师的工作量不是很大,指导5篇文章以上的教师只有2人,占4.8%;3-4篇的15人,占35.7%;1-2篇的25人,占59.5%;4篇以下的40人,占95.2%;指导文章数量主要集中在1-4篇这个范围,教师能确保有充分的指导时间以便提高论文质量。

2.4 对本科毕业论文成绩的分析

成绩可以反映出论文的质量,平均成绩代表了论文的整体水平,而对比各个教研室的平均成绩却能放映出评判标准的差异。分析这两个指标的目的在于提高论文的'质量和规范各个教研室的评分尺度,从而引起教务部门的重视,促进论文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4.1 对本科毕业论文样本总数平均成绩的分析

从图1分析可见,平均成绩为80.26,毕业论文成绩93%都集中在70-89分之间,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态度比较认真能够较高质量的完成毕业论文,达到了本科毕业论文的目的,符合教学计划要求。7%达到90分以上,说明这部分论文非常优秀,毕业生具备了很好的科研能力,但是对比其他体育院校体育专业论文优秀率都在10%左右高于本校数据,说明这部分优秀论文欠缺,比例应当增加。同时也看到69分以下的毕业论文一篇也没有,但是根据笔者观察并不是所有的论文完成的质量都很高。希望我们学校在今后的本科论文培养过程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严格评定论文的成绩,逐渐增加本科论文的优秀率。

2.4.2 对各教研室本科毕业论文平均成绩的分析

笔者将这100篇毕业论文以教研室为单位进行划分,统计出各个教研室评定论文成绩的平均值和标准差,目的在于观察各个教研室对论文的评分尺度是否存在差异,这对指导教师在评分上有了参考的尺度,对论文的评审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表5可见,在笔者研究的100篇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中,共涉及十个教研室,从整体上看各教研室评分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存在显著差异,我们具体看游泳教研室的平均分最高为86分,而武术教研室的平均分为75分。平均分最高值与最低值相差11分,各教研室平均成绩的标准差为3.6说明各教研室的在毕业论文评分标准上存在显著差异,同事也看到各个教研室的标准差存在显著差异,标准差越大,说明这个教研室评定分数的波动就越大。

3.1 结论

3.1.1 研究发现论文的选题过于盲目和随意,影响研究过程的正常进行。学生选题难度较大,对题目研究不够,认识不深,对相关资料收集与整理不充份。

3.1.2 研究方法过于简单体现科研水平的实验法,只占研究方法的9%。又如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学生毕业论文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受到相应的制约。

3.1.3 对指导教师分析过程中发现,我院论文指导教师队伍科研能力较强,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指导工作,值得肯定。

3.1.4 沈阳体育学院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毕业论文从最后得分看绝大部分都在70分以上整体成绩较高,但是90分以上仅有7%优秀率不高,达不到精益求精的目的,而在各个教研室评分成绩调查中发现各教研室的评分尺度存在明显差异。

3.2 建议

3.2.1 建立毕业论文选题库。为学生选题和教师指导提供选题支持服务,题库应体现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符合教学要求并体现双向选题的特点。

3.2.2 加强学生科研能力训练,提高科研意识。不断去尝试新的研究方法。

3.2.3 希望在今后的本科论文培养工作中努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逐渐增加本科论文的优秀率。

3.2.4 建议各个教研室在论文评分尺度上形成一个标准。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二

以丽江师专旅游管理专业2011级、2012级、2013级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现状为调查对象。

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自我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认知与实施、就业期望、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求等四个方面。本次调查总共发放300份问卷,回收问卷284份,有效问卷279份,有效率为98%,一、二、三年级的学生分别占35%、33%、32%。根据调查问卷内容设计了访谈提纲,就部分问题进行了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20名学生和7名教师。

1  学生自我认知情况

自我评估是职业规划的首要步骤。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学生自我认知不到位,在能力、兴趣、性格、气质、价值观等心理特征及个体差异方面无法准确和深入描述。评价途径单一,对个人和职业测评了解甚少,基本没有使用过测评工具。(见表1)

2  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与实践的认识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缺乏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职业规划课程的教学效果有待评估。学习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后仍有57%的学生不了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理论和方法,非常了解、基本了解的比例为2%、28%,13%的学生持不确定的态度。(见表2)

3  学生对专业与未来职业选择的认识

调查显示,部分学生存在对所读专业不感兴趣、期望不相符,职业发展前景模糊等情况。具体来说,认为“非常愿意”“愿意”“不愿意”从事与目前所学专业相关职业的学生分别占总数的18%、31%、52%;认为现在所学与将来工作“不确定”“不必要”和“根本没关系”的学生占总数的49%。

深入访谈中发现,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入学教育和调整后,对专业的认可度较高;但在经过大学一年的学习和了解后,二年级学生认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工作“太辛苦”“工资低”“没前途”,对专业的认可度反而会降低;三年级的学生在职业技能的强化和社会经验的总结后,对专业的认可度又会逐渐上升,并趋向于稳定。

4  学生对职业发展指导的需求情况

调查显示,总体上学生对就业信息和专业实践经验的需求较高,不同年级对职业发展指导需求有一定差异,开展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时要进行差异化教学。

5  学生对未来就业和职业前景的认识情况

调查表明,学生就业积极性高,信心饱满,毕业生职业去向明确,越来越关注个人的发展,但自主创业能力尚待加强。(见表4)

访谈发现,部分学生存在如果不喜欢工作以后就跳槽的想法,可能导致将来岗位流失率高;从不同年级的差异来看,有20%的一年级学生对将来专升本的期望较高。此外,学生对岗位的收入待遇、工作性质期望值高;就工作性质而言,希望能从事管理工作,认为服务型、技术型的基层岗位工作“又苦又累”“工资低”,不愿意从事。

1  大学生职业规划认知差、主体意识薄弱

尽管就业竞争压力和学校教育使得学生有了一定的职业规划意识,但大部分学生还是不能用所学知识来指导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缺乏对自己正确的定位和正确的职业认知,即便做了职业发展规划,也不能很好地执行和完善。

2  学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念的误区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不仅影响到学生未来的生活状况,更是考核学校就业工作和办学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致使许多高校把职业指导教育的重心放在解决毕业生的“就业”上,不关注毕业生的就业结构和质量。因此,高校职业规划指导需要关注学生当前就业及职业的长远发展。

3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学习和实践的支持不足

高职院校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学时偏少,教学内容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招生、就业形势的介绍、国家就业政策法规的阐释等。普遍存在诸如与专业结合度低;理论讲授过多,实践活动少;缺乏评估分析工具,师资专业性不强;课程效果评估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

四  提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效果的建议

1  全面提升学生专业情感和职业规划意识

对于学生来讲主体意识就从学习的态度和行为上体现积极性、主动性。首先,对学生进行就业形势教育,让学生认识到职业规划的必要性。其次,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专业意识,激发学生在专业方向发展的主体意识,改变自身目标缺失、期望过高等状态,提升职业发展能力。最后,借助相关分析工具和专业老师的帮助,对个人进行合理评价并有意识的培养自身的职业观,最终达到重视并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

2  建设全程化、差异化、特色化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

全程化是指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自始至终都要贯穿于整个高职教育过程中,需要在高职专业类课程教学和学生顶岗实习中渗透职业规划思想教育,通过学生不断丰富准工作环境的认识与体验,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差异化是指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阶段开展不同的教育与指导。一年级学生处于自我和职业生涯的探索期,教育重点要放在正确自我认知、明确职业要求、培养专业情感;二年级学生则处于职业准备阶段,重点是根据岗位标准和要求强化职业技能,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通过实习、兼职等形式获得工作经验;三年级的学生已具有“准员工”的身份,也是落实职业规划的阶段,重点是提供职业信息、求职技巧、组织应聘等服务工作,让学生顺利实现由学生向职员角色的转换。

特色化是指根据旅游行业特色开设专业职业规划课程。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职业规划教育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确岗位的特殊性,了解行业职业发展通道。

3  加强学校的职业规划教育服务能力

学校应通过专门机构的设立与多部门、多学科形成合力,并在教学的软件和硬件上逐步完善职业规划教育体系,在日常教学和管理中教育学生有针对性地锻炼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意识、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例如,设立专门的学生职业发展中心、职业信息资料室、开发职业指导交流平台(网站、qq、专线);积极引导和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教育活动,如创业大赛、职业规划比赛、模拟应聘比赛等,丰富学生的认识与体验;根据专业和学校特点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建立具有职业体验、技能训练和职业发展指导功能的校外教育平台。

通过对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现状的调查表明,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对学生促进学生自我认知,增加专业认同感,提升学生的自主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限于本人研究水平,本文仅是对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进行的一次浅层次调查,问卷设计的科学性与全面性都有不足,在职业测评工具使用与评估、课程建设与教育模式改革、校企合作平台打造等方面还有待深入研究和探讨。

[4]胡元聪,等,职业生涯规划实践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改革方向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8(5).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三

1.教学理念陈旧。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在具有近百年的办学历史,由于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较大,大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缺乏改革意识、现代意识、开放意识,因循守旧,重理论而轻实践,对于教学方式、手段等的革新不足,学生只能被动接受课堂上的知识,既缺乏对实践能力的培养,也缺乏环节的认识。

2.教学内容少,科目单一。

现有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培养人才仍然依照过去“专业人员”的培养模式,所以专业面欠广目前,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专业基础课的课程,如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在理论课程的基础上设置课程,但是针对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课程较少,跨专业的综合课则更少此外,已开出的课程的内容不够丰富,大多是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设计性和创新性项目很少,内容欠深入拓展,缺乏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3.教学方式单一。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主要是计算机模拟实践教学模式,教学的目标、方法和内容,学生的自主操作、报告和课堂表现作为主要的评估方法,对计算机网络系统基础知识、专业计算机软件仿真平台为主要依据,作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只是在课程中的知识,教学的地方限制在房间里,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拓宽学生的知识和提高综合能力。

二、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意义。

目前农业经济管理课程人才培养存在与实践脱节的`倾向,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人才市场普遍反映的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的缺陷或不足主要是:团队协调和合作能力有待加强;缺乏实际应用与综合实践能力;工作中创造性不足等等农业经济管理类的毕业生要真正具备独立的自我发展的能力,必须切实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质量,以获取稳定优质的生源市场,从而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最基衣的保障。而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就必须要打破目前所依赖的传统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以及各专业自身特点,对农业经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必要的创新。

三、几点思考与建议。

农业经济管理课程教学培养过程中应坚持知识、思维、能力和个性的协调发展,使学生在课程中获取直接知识,锻炼他们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为此,必须建立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法以及师资设备的创新型课程教学体系。

(一)采用科学的教学方式和方法。

为了培养既适应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要求,紧跟世界发展潮流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科学先进的教学形式和方法。

1.课内教学,根据课程理论知识,设计与之相对应的验证性和综合性项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衣概念掌握基衣技能,在此基础上,提高专业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通过案例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模拟仿真教学法等方法来实现。

2.项目管理式教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和实践教学法,通过参与各类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开放项目,培养学生的更高技术应用能力,思维能力及创新理念开放项目类型包括:第一、学生科技活动型:学生自拟科技活动课题,如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第二、学生参予科研型:如参加教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第三、自选项目型:由室定期发布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自选项目,学生自选。项目实施过程中安排指导教师及时解答学生中遇到的问题,项目完成后提交结果,由指导教师和中心銮定合格的,可申请学分。

3.社会实践教学,加强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校外实践渠道,与社会、农业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组织学生实地调查分析,自拟或自选实践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社会实践不仅使学生意识到现代社会对知识结构和能力的要求,而且通过进行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动手能力和职业能力。

(二)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方案。

1.优化课程体系建设。

为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必须从整体上对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改革优化。改革中要坚持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多样化、实用化、个性化、综合化、精于化,避免课程内容交叉、重复和相互脱节。不断更新和凝练课程内容,把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和农业经济管理研究领域交叉与渗透反映到课程内容中来。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努力培养基础扎实、能力强、素质高、知识面宽,具有实践能力、创业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适用型人才。根据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始终强调坚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办学思想,立足经济管理,面向基层,面向社会服务第一线的办学宗旨,坚持以基衣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建立学校与社会经济部门、经济管理系统紧密结合,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结语。

农业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是提高该专业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放眼未来,学校可考虑拓宽教学服务范围,依托先进的师资设备,服务于“三农”,帮助解决农业生产、涉农企业经营、农民投资等各方面的实际问题,为农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有利于加强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四

通识教育是开展高等教育的一种教育模式,同时也是一种教育理念。

它不同于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专业教育,将学生按专业进行区分,学习特定的知识技能,而是旨在倡导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品格、能力和综合素养,以及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通识教育理念的出现,促进教育回归到“人”的身上。

高校一直强调对人才的培养,而通识教育真正地关注到学生作为“社会人”的需要。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能只是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激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辨别力。”

尊重学生作为人的需要,就不仅仅要求学生在特定的专业上取得成就,而应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高校开展通识教育,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综合素质的提高,直接体现在学生的学习思考、实践创造、价值判断、伦理道德等多方面。

二、我国通识教育课程中的问题。

1.课程整体规划不到位。

尽管有越来越多的高校加入通识教育的队伍,然而在课程设置方面,很多学校却没有合理的规划,通识教育课程“散、乱”是整体态势。

在通识教育阶段,各校对学生选课的要求为“在文、理、艺等学科中选一定学分的课程”。

单用“文、理、艺”等划分课程的范畴仍然不够,学生的综合能力未必能得到提升。

至于不同的类别中应该开设什么课,要开几门,这些高校都没有明确的规定。

2.没有充分体现“通识教育”理念。

在通识教育课程中,鲜有设置跨学科的交叉课程,学生学习知识仅仅局限于某个领域,知识仍然零散化。

而上文提到过,目前我国实施通识教育的做法为“在文、理、艺等科中互相选一定学分的课程”,因此部分通识课程直接照搬专业课程,任课教师也是各院的专业课教师。

这样一来,尽管学生有权利选择课程,可实质上不过是对专业知识的补充和机械学习。

3.必修课数量多,选修课数量少。

我国的通识教育课程,内容存在相似性。

首先,公共必修课的结构几乎雷同。

思想政治、大学英语、大学语文、计算机、军事理论等都是教育部规定的课程,因此无论哪个学校的学生都得学习。

尤其是思想政治课和英语课,学分比例很重,同时也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

4.课程考核方式单一且不严格。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对通识教育课程的考核仍以试卷为主,缺乏对于学生平常学习和实践的考核,而对于某些通识课程来说,实践中的考核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

因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会使学生误以为只要能死记硬背,会做题,就一定能过关。

这样反而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会违背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初衷。

三、对改善我国通识教育课程的思考。

1.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

国外一些学校将通识教育课程系统化,如哈佛大学,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几大领域,其中包括文学艺术领域、历史研究领域、科学领域、外国文化领域、伦理道德领域和社会分析领域。

我国通识教育课程未必就要按这个标准来划分,然而我们可以借鉴这种做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同的学校可以根据自身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对通识课程进行领域划分,明确学生在通识教育阶段应该学习哪些领域的知识。

同时,在不同领域开设不同的课程,使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课程,但学校有权利规定学生在每个领域应该至少选择几门课程。

2.增加跨学科交叉课程的开设数量。

交叉学科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推动了科学进步,因此学科交叉研究体现了科学综合性发展的趋势。

知识不再以学科的形式单一化存在,而是需要学习者运用多学科的思想方法进行研究。

这种新型知识领域及学科的出现,正适应了通识教育的发展。

因此,在通识教育的理念下,开设跨学科交叉课程很有必要。

3.改进教学方式。

课程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和价值,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学方式决定的。

比起专业课程,通识教育更强调对学生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把培养探索精神当作通识教育的重要内容,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科学知识和技能,而是在更深层次上领悟到知识背后的方法论以及附着在知识上的精神内涵和历史文化性。

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要始终围绕着通识教育的精神内涵———自由、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等。

尽管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课程在设置方面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但我们一直在摸索前进的道路上。

教育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只有找准定位,合理设置课程,通识教育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作者:崔璐单位:湖北大学教育学院。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五

首先,在教材方面,选取或自编人文素养比重较高的教科书。

教材内容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教师的传授和讲解,使学生的灵魂与民族传统、人文精神自然融合。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和学生进行互动,鼓励学生对相关的人文社会知识进行拓展讨论,参加讨论的对象不限专业、不限年级。

第三,教师要注重在专业课的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介绍和讲解相关的人文知识和信息,在课后指导学生去了解和思考。

把人文素质教育内容导入专业课教学全过程中,实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知识教育的整体组装。

二、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社会实践。

大学外语专业的学生实践活动有其特殊性。

社会实践的领域比较宽泛。

例如各类比赛、公益活动、各类展会的志愿者活动等。

笔者认为应当加大学生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时间,通过让学生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同时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通过担任展会的志愿者,同学们了解了更多人文知识,熟悉了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增加了社会责任感。

另外在学院内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如口语角、外国文化体验等。

在外国文化体验活动中,加强了学生对所学语种承载的文化的认识,增强了外语的学习积极性,并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的专业语言进行探究式学习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在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本着提升学生的外国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宗旨,组织学生开展各语种文化展示、外国文化沙龙、异域文化嘉年华等活动,学生以茶道表演、日本成人式表演、外语歌舞等形式展现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增强专业认同感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建设。

针对目前外语专业大学主修专业过于单一,且份量偏大的问题,可以通过压缩外语专业容量,扩展通识课程选择的`空间来解决。

广泛开设各种选修课程,如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学概论、中国近现代史、跨文化交际交等。

增加选修课的比例,加强交叉学科、人文学科和反映科技发展前沿课程的开发,拓宽学生选课的范围。

此外,允许学生跨专业、跨学科、跨年级选课,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为学生的充分发展撑起一片自由的蓝天。

四、通识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习成绩评价方法。

在考试内容上不再仅仅对学生掌握的书本上的具体知识点进行考核,而是着重考察学生对知识整体把握程度,考察其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大平时成绩的比例,同时要求平时考核形式多样化、覆盖面广。

如课前安排学生做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人文背景知识的报告,可以作为平时考查内容之一;课后,布置学生阅读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书籍,并写出读书报告,也可作为考核的其中一部分。

作者:曲朝霞栗霞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思考论文(实用16篇)篇十六

《幼儿卫生学》是幼儿师范专业学生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不过传统的课程缺乏一定的自主性和实践性,因此只有创新设计教学内容,恰当选取教学方法和手段,才是提升这一课程的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

1、教师对幼儿的保健保驾护航。

幼儿的健康是其全面健康发展的前提,也是身心充分发展的结果。健康的身体是生活、生存的必要条件,这就需要幼儿教师具有幼儿保健的能力,能够依据幼儿的自身发展情况进行相对应的教育,有序的指导幼儿的日常活动,才能使其欢快的健康茁壮成长。

2、幼儿的健康关系国家民族的发展。

幼儿的健康是人口素质和民族素质的重要保证,只有健康的体魄,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为祖国和人民更好地服务,才能肩负起实现“中国梦”的伟大重任。因此,幼儿的健康成长是幼儿教师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最伟大贡献。

1、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教师必须要重新定义教育,深入体会素质教育的含义,这是时代对于他们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因此教师必须转变原来的教育思想,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念,由原来偏重的主要学科教育转向德、智、体全面发展;建立起新的教学观念,由原来注重的单一的知识传授转向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个性能够得到足够发挥;确立起正确的质量观念,由过去只注重分数,拿一次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质量水平转变为要以长远的眼光来看待未来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够更全面的以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的质量水平。

2、更新教师的教学方式。

关于《幼儿卫生学》的教学方式,如今还是局限于教师讲课,学生们听,教师的教也只是单方面的把书本上的知识转述给学生,学生要做的就是“听话”,然后在完成任务时只要能够把教师讲过的东西复述出来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关系就是学生一方总是处于被动接受,成为一个知识的“复读机”,只要考试前突击一下,能把考试应付过去就可以了,这就可想而知是教学方式的弊病,专业课本身的枯燥以及学生们不愿花时间在这上面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要转变的教学方式就要体现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不再以教师的长篇大论为主要内容的新课堂。教师的职责由一个学问的转述者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反思问题,这些都由学生们来主导,而教师能为他们做的,能给他们最好的帮助就是当他们的前辈,伙伴,引导他们,替他们解答疑惑,这样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到了自己,学习了知识,涨了见识。教师也实现了他们的另一番价值,因为他们为学生创设了能让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教育环境,激发了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们得到更多的自学、互动学习、动手能力、自由思考,敢于发表意见,提升创新能力的空间和时间。充分激发了学生们的潜力,全面促进了个性的发展和张扬,为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样就意味着教师需要不断吸纳新鲜的知识来扩充,丰富自己,使自己的修养在学问层面、理论层面、认识层面、理解层面都有较大的提高,这样就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幼儿教育的学习。为了更贴近实际幼儿园教学的需要,教师有必要经常到一线去了解幼儿园的发展情况,以便对教学更有突破和帮助。

3、改革教学教材。

目前学校使用的`教材内容刻板,缺乏新鲜的血液,很容易导致教学脱离实际情况,而教学又脱离不了教材,这就到了两难的境地。教师教的枯燥,无味,没有吸引力,学生也学得无趣,甚至讨厌。这样的情形势必会影响到学生思维的发散以及对知识的渴求,因为以知识为首要的教学,教材中教学活动少,又不贴近生活实际,实在引不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况且,现行的教学教材内容的新颖度,独特性都没有体现出来,这同样是他的一大弊病。

对于新教材的改革,希望可以突出更多的科学性,增加更多的创新性活动,使内容可以变得更活泼,更富有操作性,切实的联系到学生的学习生活。这其中就可以包含许多新思维、新思路、新概念性的大量生动案例,能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地去阅读、理解其中所含的深意,自然而然就引领学生进入到全新的、富有乐趣和挑战的新世界。

4、加强实践性教学。

增加一些实训课,让学生可以将所学与实际相联系,增加课程的饱满度,学习的深入性。另外指导学生到幼儿园去实践,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状况,身体保健,课程设计,游戏生活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使学生对这一职业的责任感也随之增强。比如在学习到相关的护理技能以及一些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合作完成,便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这些技能。

5、注重实习环节。

实践出真知,只有到实际生活中才能检验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实习环节是锻炼学生,考验学生相当好的一个平台。学生从中可以收获相关技能的实际经验,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实际操作和独立作战的能力。

实习中学到的不仅仅是技能,更多的是认识到将来在幼儿园工作中所要担任的角色,担当的责任,以及存在的价值。把在学校所学成功地运用到幼儿园保育工作,熟悉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步骤以及途径,真正将理论与实践成功轉化,不再做只会“纸上谈兵”的理论者。

实习期后,就会明显发现学生离真正的幼儿教师更进了一步。她们可以做好保育工作的基本内容,熟悉科学有效的幼儿日常管理方法;同样他们可以制定出相关的保育计划,并能成功的完成这一保育活动;更能灵活地将所学与实际相结合,基本解决一些保育问题。他们将更出色的成为又一批幼儿教育的中坚力量。

结语。

《幼儿卫生学》的教学改革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对各方面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同心协力,才能有所改变。教学的直接贡献者——教师,将要面临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陈旧的教学方式,以及接受新颖的教育模式的局面。而学生则需紧随改革与教师的步伐,充实自己,创新自己,做合格的幼儿园丁!

参考文献。

[2]刘春音.引入“行为导向法”,优化《幼儿卫生学》课堂教学[j].课外阅读,(07).

相关范文推荐

    工伤赔偿申请书及赔偿标准(通用18篇)

    申请书是我们向组织或个人展示自己能力和资格的重要材料,因此我们必须花时间来撰写一份优秀的申请书。经过精心整理的更多申请书范文将为大家提供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写作思路

    2023年实习行政报告总结(精选17篇)

    我们每个人都有实习的经历,写一份实习总结能帮助我们回顾实习期间的成长和经验。如果你正在为实习总结的写作而苦恼,不妨看看以下这些实习总结范文,或许能帮到你。

    课间活动课间(热门13篇)

    优秀作文是展示作者才华和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多读、多写、多思考,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作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启

    安全工程专业的自我评价(通用20篇)

    自我评价能促使我们反思自己的行动和决策是否合理,从而更好地规划和调整未来的发展方向。自我评价范文的写作需要遵循客观、真实、具体的原则,不要过于苛刻或过于自信。

    讲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高尚情操的党员发言提纲(优质24篇)

    通过制定提纲,我们可以更好地组织和呈现我们的观点和论证。这些提纲范文覆盖了各种文体和主题,对于不同类型的写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讲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道德素质要求已

    小学年级语文教研工作总结(汇总14篇)

    每个月的总结都是一次自我审视和成长的机会,让我们对自己工作的优势和弱点有更深刻的了解。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优秀月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本学期,本教研组

    社区六一的活动总结(实用14篇)

    活动总结是对我们参与活动的一种答责和呼唤,我们应该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以便获得更多的收获和进步。欢迎大家阅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活动总结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

    机电专业实习证明(实用20篇)

    实习证明是一个人在实习期间的表现和成果的有力证明,是求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实习证明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这些范文能够帮助大家写

    禁止乱砍伐树木倡议书(精选23篇)

    范文范本是在各个领域内,对于相同或类似题材或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的一种范式性文本。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加深对写作的理解和认识。

    校园营销策划大赛活动方案(模板19篇)

    在各个领域中,策划方案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能够为工作和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指导和支持。策划方案是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以下范文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策划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