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

时间:2023-12-05 作者:ZS文王

教学工作计划的编写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以适应教学环境和教学要求的变化。接下来是一些教学工作计划的经验分享和实践探索,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一

目的要求:1、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知道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了解大气压力的应用。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

课前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水槽、纸板、水。

学生准备材料:玻璃杯、自然实验盒(注射器、挂钩)、橡皮。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1、出示利用大气压力原理的塑料衣钩。

2、谈话:小朋友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塑料挂钩)你们知道它有什么用吗?(用他来挂衣服或炊具等物体)?怎么用它?(使劲按在墙壁或玻璃等比较平的物体上挂钩就会贴在上面了。

3、演示:(1)将塑料挂钩按在黑板上或窗玻璃上,用它来挂衣服或其它物体)。(2)让小朋友们上来拉一拉,看看是否很粘。(3)请小朋友们拿出学具袋中的一个塑料“碗”来按在课桌上,体会一下是不是很粘。

5、讲述: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塑料挂钩的秘密。

学习新课:

(1)讲述:为了弄清塑料挂钩的秘密,我们来做个试验。

(2)演示实验:拿一只玻璃环装满水,将一块纸板盖住杯口,杯里不要有气泡,用手按住纸板,把杯子倒过来。(先不要松手)。

(3)提问:松开手后,纸板会不会掉下来?杯里的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发表意见后,松手)。

(4)学生分组实验。(同上)。

(5)学生汇报实验结果。

(6)讨论:

・纸板为什么不会掉下来?水为什么流不出来?

・是什么力量把纸板压得紧紧的?(希望学生能说出是大气压力)空气的压力是往什么方向压的?(启发学生说出是由下往上压)。

(7)学生分组实验:请同学们把自然实验盒中的注射器拿出来,将注射器的活塞推到底部,口朝下,用橡皮堵住口,把活塞往外拉。

(8)汇报实验结果:能把活塞拉出来吗?拉活塞时,你有什么感觉?

(9)讨论:

・为什么活塞拉不出来?是什么力量把活塞压得这样紧?(空气的压力)。

・空气的压力是向什么方向压?(启发学生说出是自上往下压)。

・以上两个实验有什么相同点?说明什么?

(10)学生汇报。

(11)教师小结:以上实验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都受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是空气的压力。在地球周围乌黑丰一层顾厚的空气,大约有~~3000千米厚,人们把这层厚厚的空气叫做大气。所以人们又把空气的压力叫做大气压力。(板书课题。)大气层中的任何物体,都要受到大气的压力。

2、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们再来做个实验。

(3)讨论:这说明什么?

(4)教师小结: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也就是说,一个在空气中的物体,它的'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的压力。

(5)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空白。

以上实验说明: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

(1)出示投影片――马德堡半球实验。

(2)讲述:马德堡半球实验。

这是科学史上的一个有名的实验,发生在1654年,德国的马德堡市。当时的市长是葛利克,他是一个学者。有一天,他把德国皇帝和仪员们请来观看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拿了两个直径约360毫米的空心半球,把它们合起来,通过一个小孔把球里的空气抽去,再塞住小孔。然后在球的两边拴上绳,套上马,向两边拉。开始,每边用一匹马拉,拉不开,然后每边用二匹马拉,还拉不开……一直增加到每边八匹马,才勉强把铜球拉开。这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

(3)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这个实验生动的说明了大气有压力,而且压力很大。

(7)学生汇报。

(8)教师小结:我们之所以感觉不到大气压力,是因为我们身体内部也有压力,身体各个方向都受到大气压力,这些压力相互抵消了。

4、指导学生认识大气压力的应用。

(2)讨论:你还能举出一些应用大气压力做事的例子吗?

(3)出示大气压力的应用投影。

(4)观察、讨论:图中是什么东西?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它们是怎样应用大气压力的?

(5)讲解:图中几种东西的原理。

巩固、应用。

1、讲述:通过本课学习,我们知道了大气有压力,大气压力来自四面八方和大气压力的应用。

2、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结论。

机动实验: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二

1、认识大气压强,会计算一个大气压强的大小。

2、通过实验了解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并理解生活中人们对大气压强的运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将生活与物理学科联系,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养成动手和认真探究的科学精神。

【重点】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了解大气压强测量的原理。

【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

环节一:新课导入

实验:表演魔术“能飞的液体”。用杯子盛满一杯水,将塑料片盖在水杯子上,将杯子翻转,杯口朝下,杯中水悬空在杯中。提出问题:为什么水不会落下,什么力托住了水?大气是否和液体一样也能产生压强呢?让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环节二:新课讲授

1、验证大气压强的存在

从生活实际出发

提出问题:贴在墙上的粘钩受到压力为什么不脱落?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猜想各种原因。

猜想一:用力挤压粘钩使得粘钩粘住不会下落。

猜想二:粘钩上沾水,使得粘性增加,粘钩不会下落。

猜想三:大气压力压住粘钩,使其无法下落。

再由教师做出猜想验证的范例:如果大气压强是使粘钩不掉落的原因,使用逆向思维,设计实验,如果把塑料吸盘戳个小孔,空气通过小孔进入吸盘和光滑的墙面之间,内外压强相等,吸盘便不会再贴在光滑的墙面上。同样,组织学生思考,如果在倒置的水杯杯底开一个小洞,杯中的水是否还能悬空?从而直观而深刻的感受大气压强的存在。

2、实验探究:大气会不会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得出结论:大气如同液体一样,对气体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测量大气压强

观看马德堡半球实验的视频,让学生多感官的感知大气压强,从实验现象中产生疑问:大气压强如此大,为什么平时感觉它不大呢?为测量大气压强埋下伏笔。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如何测量大气压强,说明测量思路。鼓励学生大胆思考。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播放录像)。

提出问题:

(1)刚开始为什么水银柱下降?

答:水银柱受重力,大气压支撑不了那么高水银柱。

(2)水银柱下降后,玻璃管剩余的空间是什么状态?

答:真空。

(3)为什么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全部落到水银槽中?

答: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它?大气压强支撑起水银柱。

(4)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多少?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三

示例

1.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是本节课的重点.。

2.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是本节课的难点.。

1.学生课前准备:塑料吸盘。

教学设计图示:

教学课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

(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

(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的工作过程.。

(6)了解在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

(7)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

2.过程和方法。

(1)通过观察一些实验现象感知大气压强的客观存在.。

(2)通过一些实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值很大.。

(3)感知人类对大气压强的利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通过对大气压强的认识,使学生领略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的测定。

教学难点。

理解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的工作过程。

仪器材料。

教学方法。

讲授、演示实验、讨论相结合。

板书设计。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托里拆利实验。

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等于1.01×105pa。

大气压强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泵。

原理:它们都是利用大气压工作的.。

工作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引入:

用问题引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锻炼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通过历史故事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演示实验增加学生的感想认识.电脑动画演示分步工作过程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学生讨论并猜想。

师: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

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验证。

师:请同学们看一下实验,通过这些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演示课本图8—16中的四个实验。

让学生对每个实验进行解释,教师作补充和纠正。

启发学生得出结论。

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简要介绍奥托*格里克和马德堡半球实验。

师:大气压有多大呢?想一想如何能测出大气压的值?

简要介绍科学家托里拆利。

放录像:托里拆利实验。

师:请同学思考以下问题:

(1)托里拆利实验中玻璃管上方为什么是真空?

(2)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什么等于大气压的值?

(3)如何计算大气压的值?

(4)托里拆利实验为什么不用水做?

师:大气压是不是总等于一个定值?

猜想一下:大气压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大气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生产中有哪些应用?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8—20。

师:大气压还有一个重要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

演示抽水机的连续抽水动作。

用电脑动画演示活塞式抽水机的分步工作过程。

演示实验,演示能够连续工作的离心式水泵.。

然后再用电脑动画模拟分步工作过程.。

师:为什么工作前要将入水管和水泵内充满水?

抽水机中水为什么只能随活塞上升到10m左右?

简要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学生思考。

学生思维活跃。

想象丰富。

有很多想法。

(教师讲这些想法写在黑板上,并进行分类)。

学生进行思考、讨论。

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

教师进行引导纠正。

(1)实验操作中在管中灌满水银,堵住管口倒置在水银槽内,使管内没有空气.。

(3)用液体压强公式可计算出管内液体压强值,此值等于大气压值.。

(4)让学生通过计算回答。

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过随高度的增加,空气密度减小,所以能想到和高度的关系.。

学生还会举出其它例子。

学生通过看图、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并填写课文中的空白.。

学生认真观察。

课后作业。

教学反馈。

备注。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四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强的确定。

(三)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实验。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配合板图)。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操作)。(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设备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每人举三个例子。

p.1311、2、3。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五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气压的变化物理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知道测大气压强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

3.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能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实验”自制的水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挂图和模型、水银气压计挂图、温度计、烧瓶、两用打气筒(或大号注射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备有开水的保温瓶和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提问: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跟高空的空气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

以上问题,学生回答后由教师纠正补充。

2.讲述:根据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问题,大气压强是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对浸在大气里的物体有压强。但是,地面附近空气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密度减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气压强有什么变化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本课将研究这些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1.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段和图11—9。读后回答:

(1)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演示:

(1)介绍自制的水气压计:看课后“小实验”和图11—19,看后老师讲解。

(2)演示:请各位同学看准水管中水的位置;教师做好标记后,然后请一位同学拿住这个水气压计到楼上(或楼下),并做好玻璃管中水面变化后的位置的标记,回到教室后告诉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室内的其余学生可阅读课文)。

(3)小结:根据图11—9和刚才的实验表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教师板书这一结论)。讲述: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原因。

3.气压计讲述:测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教师板书)

(1)结合挂图介绍水银气压计,这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装置而制成的,由于不方便携带,常竖直挂在实验室内使用。

(2)结合挂图和模型介绍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先讲述它的简单构造,指着挂图、模型让学生看它的部位,接着讲它的工作原理。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化使盒的厚度变化,随着弹簧片的弯曲程度变化,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出大气压强的值。如果在刻度盘大气压强的值的对应位置刻上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4.讲述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一般取1.01×105帕,如果粗略计算可取105帕(或100千帕)。(教师板书)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讲述: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个实验。

(2)演示:演示课本图11—11的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将备用开水倒入烧瓶,加热烧至沸腾,测出此时的温度,即沸点。用两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注意:水停止沸腾,就停止打气,避免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破)。讲述,要使水重新沸腾必须再加热,使温度升高。表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教师板书)。

接着让水的温度降低后,测出水的.温度(低于100℃),用两用打气筒对烧瓶内抽气,观察到水又重新沸腾。表明,抽出一部分气体,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教师板书)。

(3)讲述:以上实验,用其他液体,可得到同样的结果。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教师板书)。

1.归纳本课内容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1标准气压约为105帕。

(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巩固练习:

(1)读节后练习第1题,查一查图11—9,看谁先回答出这个题的结果。

(2)课堂讨论:讨论节后练习第2题。看谁的办法好?而且理由又恰当(组织学生不离位进行讨论)。

讨论后教师评讲。

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时,还要注意看图11—9和图11—10。

2.阅读课文以后,把章后的习题第4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温故知新,复习提问的办法来引入.我觉得对于本课来说,这样引入比较自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把知识引入一个新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渴求知识的愿望。

2.课本图11—11的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要保证做好。在增大气压,向烧瓶内打气时,酒精灯不要熄灭,而要继续加热,使学生观察到本来已沸腾的水,为什么一打气就停止沸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同时,打气不能过量,此时瓶口密闭,又在不断加热,如果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裂会伤着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点。

在做减小气压沸点降低的实验时,如果让水温降低到低于100℃,所需时间较长,可另外换用备用开水(此时保温瓶内开水已低于100℃)测出温度,立即抽气就能观察到水在低于100℃时沸腾,这一实验本人做过多次,都能成功,效果很好。

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凡是在课内练习或讨论过的题目,一般都没有要求学生再写到作业本上(重要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或掌握的物理概念、规律除外),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阅读课外读物或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六

本节我的设计思路是:以当下比较流行的魔术引入课题,吸引学生注意力,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和学习用品进行实验探究,使学生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享受探究的乐趣,最后,以一道课外探究实验承前启后,使课堂留有余音,大气压强教学反思。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动手实验活动,使本节课的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对本节课具体总结如下:

1.在引入这一环节,我以当下比较流行的魔术引入课题,这不仅极大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且魔术内容设计让学生既熟悉又陌生,因为学生刚刚学了液体压强知识,且也有这个实验,所以很容易就回答出:“水会从孔中流出。”当我把塑料瓶从水槽拿出,学生发现水却没有流出。那一刻,我看到学生的表情,感觉到已成功了三分之一。

2.课堂上的几个小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比如杯水倒置实验,既让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的存在,又真切体会到了大气压的方向是向各个方向,教学反思《大气压强教学反思》。还有学生熟悉的滴管、注射器实验更是学生体会到了大气压与生活息息相关。我想给学生印象最深的还是马德堡半球实验,这个实验让大气压的存在事实在学生心中扎了根,成为他们永久的记忆。这是教师任何优美华丽的词语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用简单的录相所能取代的。我想这几个实验不仅使学生真切的感受到了大气压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了尊重事实、相信科学的思想,激发了学习物理的热情,这比我们平时几句空洞的激励性话语效果要好得多。

3.难点的突破这一环节,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托里拆利实验的过程方法,并用几幅简图进一步分析原理,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问题的.实质,突破了难点。

4.本节课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据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突出科学探究等基本理念,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并恰当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教学理念。

5.有些问题设计不得当、不明确,使学生不知如何回答,造成有几个环节课堂气氛差,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

6.针对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处理简单,只是在引入中一带而过。使学生印象淡薄,有的同学甚至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虽不是重点,却直接影响了一些问题的分析,比如在回答:“为什么我们的手感觉不到大气压的存在呢?”时,如果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重力,就不会说出是:“因为空气密度小。”的答案了。

下次再上这节课,可适当添加练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七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气压的变化物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4.知道气压计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四)教学过程。

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______。

2.将针管伸进药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过程中药液吸入针管内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_______。做实验时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压强,由于实验时管内透进少许空气,则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实验。水柱高度是水银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节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换用横截面积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实验,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节课测大气压的值时,实验改用0.5米长的玻璃管是否可以?为什么?(学生答完后教师做重点的订正)。

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先介绍大气压随高度而变。

1、学生看书。请大家看书第132页的图。图中标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值,注意高度读作海拔×××千米,大气压是××××千帕。

2.学生回答。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例如,从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气压减小了10千帕,而高度从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气压只减小了5千帕。

3.实验。那么,为什么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说明这一点。

一个烧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个橡皮管相连。将烧瓶倒过来,把橡皮管的开口插入水中(操作),我们未看到什么现象。现在用抽气机把瓶内空气抽出一部分,此时瓶内空气变得稀薄了,密度变小,用夹子夹住皮管,还像刚才一样伸入水中,打开夹子,管内水面上升进入烧瓶里。此实验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内抽出部分空气后,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可见,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则气压越小。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可测出不同高度的气压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测出某一高度的气压值,通过查表即可知道该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气压还随时间而变。一天当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时气压最大,下午三至四时气压最小。一年四季的气压值也不同。大陆上冬季气压最大,夏季气压较小。海洋和大陆相反,夏季气压大,冬季气压小。

由于气压大小跟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气压值对天气预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大家看书第125页的图。这个图是气象中心绘制的天气图的等压线。将气压相同的地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时北京地面天气图的等压线就是这样绘制的。新疆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条等压线是1040百帕,它的周围分别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该地区是个高压区,它的东方气压依次减小,空气就会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区移动,可能有西风或西北风形成。往往气压的差越大,风力也越大。西北风是从西伯利亚吹来,北京地区的气温可能较低,没有雨。当然,影响天气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气压大小只是一个因素。

正因为大气压是变化的,而且气压对天气预报等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需要测定大气压的值。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水银气压计。从理论上讲,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个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管外的水银面,只要读出水银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水银气压计测量结果准确,但是不便于携带,所以它适合放在室内。

2.无液气压计。(配合挂图)。无液气压计也叫金属盒气压计。顾名思义,这种气压计中没有水银或其它液体。这是抽成真空的金属盒,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固定在盒表面的连杆等传动机构带指动针发生转动,由指针所指的刻度也读出大气压的值。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刻上某一气压值的相应的高度值,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计。

由于大气压是变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105帕斯卡,习惯上记作1.01×105帕。

1.在某地区同时有甲、乙、丙三架飞机飞行,三个飞机上的气压计读数分别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飞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飞机,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飞机。

2.p139,4、5。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八

课时:

1课时.。

教学要求:

1.理解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有压强的事例.。

2.会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3.知道托里拆利实验说明什么.知道大气压强的大小.。

教具:

橡皮碗一对,茶杯,硬纸片,大、小试管,水.。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现在我们学习大气压强的知识.先请同学们看两个实验.。

演示课本图11―2、11―3实验.演示前说明做法.。

让学生讨论:什么原因使两个皮碗紧贴在一起拉不开呢?

什么原因使硬纸片不掉下来呢?

向上托住硬纸片不掉下来的力,也只能是空气产生的.。

上面的实验证明,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

人们很早就对大气压强进行研究了.让学生阅读课本中的马德堡半球的故事.并讨论原因.。

讲述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板书:

1.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大气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1.马德堡半球实验表明大气压强很大.。

2.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值.。

演示托里拆利实验,边做边讲.。

让学生思考并试着回答:

(1)水银柱上方是真空还是空气?

(2)是什么力量支持着水银柱不落下来?

教师解释水银柱不落下来的原因.这个实验表明水银柱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强.。

p=gh=13。6kg/m3×9。8n/kg×0。76m=1。01×105pa.。

板书:

1.大气压强等于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约为105pa.。

讨论:

即大气压强约等于10m高(三层楼高)的水柱产生的压强.。

介绍大气压发现的历史:抽水机为什么只能把水抽到10m.。

讨论:大气压为什么没有把我们压瘪?

四、讨论“想想议议”.。

先猜后演示.再讨论原因,教师归纳、解释.。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中本节练习题1、2.。

2.课本中本章后的习题3.。

3.阅读章后的“大气压发现的历史”.。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九

2、了解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

一、引入。

我们学习了压强。固体能产生压强,液体能产生压强,那么气体能不能产生压强呢?请大家看书第121页(两分钟)。

1、实验。我们居住的地球周周被空气层包围,空气层的厚度有几千千米。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我们生活在大气层的底层。我们通过实验来观察大气层里的空气所产生的压强。这是一个茶杯,装满水,杯子里还有空气吗?用一个硬纸片盖住杯口,轻轻的把茶杯倒过来,大家看,硬纸片为什么不落下去?(配合板图)小纸片一定受到了来自大气层中的空气对它的压强。

2、实验。这是一个中医针灸科用的小瓷罐。这是一个煮熟的去皮鸡蛋。把鸡蛋放在罐口,将将落不下去。现在把一块棉花用水粘在罐的内壁用火柴将棉花点燃后立即把鸡蛋放在罐口,注意观警有什么现象?(配合板图)鸡蛋进入罐内。鸡蛋一定受到很大的压强才被压进去。这个压强是大气中的空气的压强。

3、实验。一个大试管,管内装水。把这个小试管放在大试管的水中,小试管内没有水。用食指托住小试管,将大试管倒过来,注意观察小试管如何?小试管上升。(配合板图)。此实验说明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

以上的几个实验说明了大气层中存在着压强。再做一个著名的实验——马德堡半球的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

1、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是两个金属半球,合拢后很容易拉开。现在把阀门打开,把两半球内的空气抽出去一部分(抽气),再将阀门关闭,现在请两位大力士来拉拉看(学生操作)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它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有压强。在公元1654年的最初实验时,用十六匹马才把半球拉开。我们这个实验由于半球小,真空度不高,拉开它不必用十六匹马,但是已经足以证明了大气中存在着压强。

2、大气层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地球周周的万物无不在大气层之中,它们都受到大气压强。诸如马德堡半球拉不开,鸡蛋进入罐内,小试管的上升,小纸片的不落都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1、实验。试管内装满水,用食指堵住开口,倒立在水银槽内(配合板图),水不流出。请大家考虑水为什么不流出?(提问,学生回答)水不流出是因为大气压强的缘故。但是试管内的水也产生压强,水不流出不仅是由于存在大气压强,而且大气压强大于管内水柱产生的压强。那么大气压强到底有多大?这个问题早在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之前就由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解决了。

(操作)。(实际测量结果不一定是760毫米,但是仍可以认为水银柱的压强是105帕斯卡)。

可见,大气压强的值等于105帕斯卡,即等于×××毫米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这个实验就是托里拆利实验,它是用来测定大气压的值。

3、实验。现在将玻璃管稍稍上提,观察水银柱的高度,结果是不变的。现在将玻璃倾斜,注意,水银面上的真空体积如何变化?(学生回答)管内水银柱的长度如何变化?(学生回答)。当倾斜时,管内水银面上方的真空体积减小,水银柱变长,但是水银柱的高度如何?(测量,并在板图上画出)很显然,管内水银柱的高度不变。

4、提问,学生讨论。请大家讨论,如果由于天气的变化引起了大气压强的增大或减小,托里拆利实验的水银柱高度怎样变化?(学生讨论后回答)大气压强增大,管内水银柱的高度增大;大气压强减小,管内水银柱下降。所以这个实验中水银柱的高度随大气压而变,这就为我们测量大气压提供了方便。今后学习气压计就是这个道理。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个内容。第一个是通过大量的实验,尤其是著名的马德堡半球的实验充分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第二个是解决了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说明,大气压强的值等于实验中管内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五、作业。

课后请大家注意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或设备是利用大气压强的原理,每人举三个例子。

p、1311、2、3。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

2、难点: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原理和方案;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分析。

3、关健点:一是存在证明要做好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二是在托里拆利实验中,大气压强能支持760mm高水银柱,可进行受力分析,根据二力平衡知识进行推导,得出大气压强的值;讨论粗略测大气压方案应围绕p=f/s展开;分析气压计原理时,应深刻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变化的关系。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一

阅读:指导学生阅读本节课文第一段和图11―9。读后回答:

(1)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强的大小有什么变化?

(2)发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演示:

(1)介绍自制的水气压计:看课后“小实验”和图11―19,看后老师讲解。

(2)演示:请各位同学看准水管中水的位置;教师做好标记后,然后请一位同学拿住这个水气压计到楼上(或楼下),并做好玻璃管中水面变化后的位置的标记,回到教室后告诉全班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室内的其余学生可阅读课文)。

(3)小结:根据图11―9和刚才的实验表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教师板书这一结论)。讲述:大气压强随高度而变化的原因。

3.气压计讲述:测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教师板书)。

(1)结合挂图介绍水银气压计,这是根据托里拆利实验装置而制成的,由于不方便携带,常竖直挂在实验室内使用。

(2)结合挂图和模型介绍金属盒气压计(又叫无液气压计):先讲述它的简单构造,指着挂图、模型让学生看它的部位,接着讲它的工作原理。由于大气压强的变化使盒的厚度变化,随着弹簧片的弯曲程度变化,通过传动机构带动指针旋转,指出大气压强的值。如果在刻度盘大气压强的值的对应位置刻上高度,就成了航空、登山用的高度计。

4.讲述标准大气压:大气压强不但随高度变化,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通常把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一般取1.01×105帕,如果粗略计算可取105帕(或100千帕)。(教师板书)。

5.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讲述:由于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同一地点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对人们的生活,健康有重要影响。请同学们先观察一个实验。

(2)演示:演示课本图11―11的实验。

先介绍实验装置。然后演示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将备用开水倒入烧瓶,加热烧至沸腾,测出此时的温度,即沸点。用两用打气筒向烧瓶内打气(注意:水停止沸腾,就停止打气,避免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破)。讲述,要使水重新沸腾必须再加热,使温度升高。表明,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教师板书)。

接着让水的温度降低后,测出水的温度(低于100℃),用两用打气筒对烧瓶内抽气,观察到水又重新沸腾。表明,抽出一部分气体,瓶内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教师板书)。

(3)讲述:以上实验,用其他液体,可得到同样的结果。表明:一切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随气压减小而降低(教师板书)。

四、归纳本课内容和巩固练习:

1.归纳本课内容。

(1)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测量大气压强的仪器叫气压计,气压计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1标准气压约为105帕。

(2)一切液体的沸点,都是气压减小时降低,气压增大时升高。

2.巩固练习:

(1)读节后练习第1题,查一查图11―9,看谁先回答出这个题的结果。

(2)课堂讨论:讨论节后练习第2题。看谁的办法好?而且理由又恰当(组织学生不离位进行讨论)。

讨论后教师评讲。

五、布置作业:

1.阅读课文。阅读课文时,还要注意看图11―9和图11―10。

2.阅读课文以后,把章后的习题第4题做在作业本上。

(四)说明。

1.引入新课的方法很多。本课采用温故知新,复习提问的办法来引入.我觉得对于本课来说,这样引入比较自然,在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质疑,把知识引入一个新的课题,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渴求知识的愿望。

2.课本图11―11的实验,是一个重要实验,要保证做好。在增大气压,向烧瓶内打气时,酒精灯不要熄灭,而要继续加热,使学生观察到本来已沸腾的水,为什么一打气就停止沸腾,引导学生分析原因。同时,打气不能过量,此时瓶口密闭,又在不断加热,如果气压过大,烧瓶不能承受而爆裂会伤着学生,实验时一定要考虑到这点。

在做减小气压沸点降低的实验时,如果让水温降低到低于100℃,所需时间较长,可另外换用备用开水(此时保温瓶内开水已低于100℃)测出温度,立即抽气就能观察到水在低于100℃时沸腾,这一实验本人做过多次,都能成功,效果很好。

3.为了减轻学生负担,凡是在课内练习或讨论过的题目,一般都没有要求学生再写到作业本上(重要的基础知识、需要理解或掌握的物理概念、规律除外),这样学生就有充分的时间阅读课文,阅读课外读物或完成其他学科的作业,对发展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二

学生学习本节内容需要掌握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力的平衡等知识;在物理方法上需了解等效替代法和转换法;在生活经验方面需有拔火罐、钢笔吸墨水等常识。学生可能对大气压强存在表现漠然,应用也缺乏足够的认识,所以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可能在受力分析和计算中存在困难,因此我在课前设计有热身训练,为新课的顺利进行扫清障碍。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三

(一)经济全球化带给中小企业巨大的压力和引力。

经济全球化拓展中小企业成长空间。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客观的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经济全球化拓宽了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路径。一是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开放范围和深度在扩大,世界统一的大市场和区域市场正在形成,为中小企业国际化发展带来机遇。二是wto规则和协议以及国际惯例,改善了中小企业发展的国际制度环境,贸易壁垒和跨国投资障碍逐步拆除,关税逐步降低、国际贸易发展迅速,自由化程度提高,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全球市场上组合资源和开展营销。三是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又为中小企业提供发展机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深,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跨国公司自身将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分别布局在不同的国家,把越来越多国家的某些生产经济环节纳入该跨国公司的全球生产与服务网络之中。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客机,所需零件来自国外1500家大公司和1.5万家中小企业。

经济全球化增大中小企业的威胁和风险。由于进口商品和跨国公司的竞争,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空间被压缩了,给国内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风险。发达国家企业凭借其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等优势大举进军我国市场,这意味着企业赢利和成长空间压缩。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逐步加高市场进入的技术门槛,如绿色壁垒、繁琐的不透明的合格检验程序、苛刻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保护、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条款削弱我国价格优势,阻止我国企业出口。我国企业面临“入世”带来的人力资本国际流动的挑战,特别是跨国公司的人才争夺战和国外优质人力资本大量进入对国内企业的劣质低质人力资本的巨大压力。

(二)知识经济带给中小企业的压力和推力。

当前技术环境对管理创新的影响可以用高新技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等概念来描述。知识经济、高新技术、以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和现代通讯技术相接合为特征的信息技术革命,加上经济全球化使企业的社会环境变得空前复杂多变。

以高新技术为特点的技术环境给中小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风险。一方面,高新技术为决策、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组织设计、流程再造、战略管理、制度创新和企业文化等提供了技术支持,使得组织内部的操作与整个组织的运行机制发生急剧的改变;面对信息化、网络化把管理创新推向软件化管理决策、虚拟化经营策略和扁平化组织结构;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有机结合,实现了信息流、商务流、物流、资金流、价值流之间的高速协调,使物流、信息流的成本迅速降低,给中小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成长机遇。另一方面,新技术不断出现;产品生命周期和技术周期缩短、新技术增加了替代品威胁,日新月异的新技术应用增加中小企业技术研究的风险,加速中小企业技术老化和老产品死亡。

知识经济给中小企业管理巨大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创新是密集型知识的共享、更新和应用。知识经济社会里,知识和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已经超过了资本和土地,使得生产函数及其报酬递减规律改写——知识成为生产函数的独立要素,于知识和信息变动成本几乎为零出现报酬递增。知识流和信息流和无形资产使企业边界虚化,与传统的物流和劳动流等有形要素决定企业边界清晰形成鲜明对照。使得管理对象的重心发生重大转移。由于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作用超过资本,加之专用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员工除了获得薪金以外,还有人力资本产权要求。

(三)网络经济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遇。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为中小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和应用,以及网络软件和产品服务推广,中小企业市场空间拓展了,市场信息收集、处理和发布变得简便、快捷、准确,大大缩小了与大企业竞争的劣势地位。因特网改善了企业和客户的关系,使企业和客户直接交流、相互了解,销售信息更加准确,生产定制。管理决策的数字化和编程化使常规决策更加快捷科学。电子商务与网络化制造结合,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共同构成了制造的增值链。海尔、奥柯玛等5家大型企业集团组成的366个成员单位中,80%是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管理创新的路径。

创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约瑟夫.熊彼特,1932)。“管理创新是指创造一种新的更有效的资源优化整合范式”(芮明杰,)。

(一)管理理念创新:树立科学发展观。

树立竞合观。市场经济本质是一种竞争经济,竞争则是在市场规则下对资源和市场的.相互争夺,是能力的较量。但把市场竞争夸大为你死我活的竞争是错误的。合作作为竞争的手段,成为合作竞争。竞争与合作的统一在于合作是为了培育竞争优势、提高竞争实力,从合作中获得更多的利益。按竞争对手与合作伙伴统一体的新观念来调整竞争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宏观上还有助于减少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中小企业主动纳入竞争与合作的企业网络之中是中小企业发展新模式。

确立学习观。组织学习能力和员工的学习能力是决定中小企业竞争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的决定因素。企业学习,不仅是知识学习,从自身管理中学,更要从环境中学习、总结、还要从其它企业的成败中学习,从竞争对手那里学。组建学习型组织、营造学习氛围、学习型文化、创新文化,是管理创新的基本路径。

(二)管理内容创新:核心能力管理。

竞争力评估,确定其发展方向。知识管理。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是知识创新能力。普拉哈拉德和哈默提出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或知识。中小企业只有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增加知识总量,实现企业持续快速成长目标。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知识的“获取——处理——传递——应用”这一完整过程进行引导和约束,促进知识的生产和流动,使知识在企业中实现增值,从而达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目标,并最终造就企业市场竞争的持续优势。

危机管理。首先要有一个积极的危机和风险防范态度,要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其次,在不影响企业赢利能力的前提下,力争减少避险费用,从单纯风险投保转化为有选择性的投保;要从单纯的承担风险转变为有计划有组织地分类控制风险。再次,建立健全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和危机风险监控系统,健全预警机制。最后要采取以全程风险管理为中心的综合防范方法,努力化解风险。

(三)组织创新:提高组织适应力。

建立学习型组织。企业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要求中小企业更加重视知识的积累和更新。知识管理要与“学习组织”结合,营造一个不断学习的氛围,将员工学习的行为制度化,通过经验规范和价值观的传递,通过知识交流、共享和集体参与,以在职学习、联机培训、远程教育和企业知识网络等方式,提高员工的技能素质。还向个人提供借以发现、挖掘和优化已创造的共同知识的工具,在“干中学”的模式中提高员工的技能。

健全网络组织。很多著名企业通过网络组织获得持续快速成长。国际商业巨头采购和制造商定制,企业的联合和合作、许多的联合在网上完成。中小企业还可以通过战略联盟、网络战略、大企业业务外包。面对互联网带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成长型中小企业开展一系列管理创新,如电子商务、网络定制,使企业快速融入全球网络之中。

虚拟组织。网络经济给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发展机遇。很多具有核心能力的中小企业通过网络招标、谈判,把自己没有优势和低价值的业务外包给其他在这个业务有具有竞争优势的小专精专业化中小企业,实现优势互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赢利能力。将这部分业务外包,实际上就是将这个业务单位或组织虚拟化。不仅如此,很多中小企业建立网上商店、网上订货等自己电子商务网站或委托专业电子商务网站从事网上营销订货活动,实际上将购销组织虚拟化。此外,网上招聘也是人力资源部门的虚拟化。很多中小企业通过虚拟组织成功应对网络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挑战,使自己专心于自己核心能力,形成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四)管理方式创新:以电子商务和物流为中心。

沿着全球价值链,通过敏捷制造(am)、精益生产(lm)、制造资源规划(mrp-)、企业资源规划(erp)、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计算机辅助技术cad、cam等现代管理技术,使物流供应链与电子商务有机融合,使中小企业能够充分利用全球化所给的开拓市场机遇,在全球范围内组织资源,实现专业分工,发挥特定价值环节上的价值创造能力。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四

3.1设计思维创新。每一位设计师都希望自己有着无穷的创意,能够设计出各种与众不同的产品,创造更多的价值。但是,随着市场商业化的不断加深,设计师的思维无形中也有了一道枷锁,产生了固化。表现为在接到新的设计项目时,难以打开思路,创新跟不上,设计出的产品也是千篇一律,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进行设计的创新就一定要激发设计师的创新思维。在进行实际工作时,要明白创新的设计最终都是要为消费者服务的,而消费者有着社会性与主观性,因此在设计产品时要牢牢把握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产生兴趣,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

3.2基于文化实施创新设计。文化在设计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工业设计就是文化的具象化。过去百年来,西方科技发达哦,掌握着话语权,西方文化也是世界的主流文化。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和平崛起,东方文化也渐渐的被世界所认知,并开始影响着产品设计领域的发展,由此生产出了很多具有东方文化内涵的创新设计。

3.3协作设计创新。产品的创新设计离不开团队人员思维的碰撞,因此,在进行产品设计时,要基于团队,共同研发努力。正常来说,产品的研发过程包含规划立项一概念构思一系统设计一详细设计一测试修缮一生产销售,在每个环节中均需要专门人员协同配合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产品的设计需要沿着正确的道路进行研发,并取得最终的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配合、相互沟通,同时具有强大的执行力,只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提高团度的合作效率和质量。如果团队之间缺少沟通和交流,那产品的效率和质量肯定会受到影响,创意也就沦为空谈,理想也就无法变成现实。

3.4使时代主题与特色设计化。产品的设计,要紧扣时代的脉络,紧跟时代的需求,把握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在进行创意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充分考虑时代因素,牢牢把握时代的主题,设计出含有鲜明时代特色的产品。如果设计师对市场没有研究,不了解社会的需求,把握不住当下主流的特点,那设计出的产品自然也是空中楼阁,没有丝毫的基础。自然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得不到消费者的认可。

4结束语。

总之,工业设计和工业创新在制造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步。做到产品的设计创新,我国才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从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从而推动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方法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陈光,创新思维与方法:triz的理论与应用.北京:科学出版社,.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五

摘要:企业的工业设计要立足于市场、立足于需求、立足于消费者的审美习惯和消费习惯。随着社会的发展,优秀的工业设计成就了无数企业的品牌价值,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口碑。可以说,工业设计创新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现阶段,市场竞争不断的加剧,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这就要求企业要不断重视工业设计的创新。本文对工业设计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如何进行工业设计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工业设计;现状;创新。

设计的内涵是创造力,可以说,一件新颖且独一无二的的产品是设计者创造力的完美体现。其中蕴含着艺术、人文以及技术等多种因素,不但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还可以给消费者一种美的享受,满足消费者的精神需求。

1工业设计的作用。

1.1可以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合理的工业设计能使企业立足于长远的目光,作出长期的发展规划,促进企业持续稳健的发展。市场是多元化的,而这种多元化也只有不断创新的工业设计能够满足。由工业设计创新制造出来的商品与其它商品相比,具有差异性和独创性,而这种特性正是消费者需要的,是企业成功的最大利器。

1.2可以增强产品竞争力。通过工业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鲜明的特性,无形中便提高了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现代社会,提倡个性化的发展,人们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差异性。通过独创且新颖的产品,从而满足了市场上不同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给企业带来了效益,促进了市场的发展。例如,在夏季洗衣服的时候,普通的洗衣机比较费时费水。海尔集团通过对市场的考察总结,针对消费者的隐形需求,设计出了小小神童洗衣机,解决满足了消费者的苦恼的问题,还为企业带来了客观的经济效益。

2工业设计的现状。

2.1不足之处。对于电子,材料,工艺,市场的分析等力量显的薄弱,约束了创新思维的嗅觉。团队的整合优势因为没有完善的资源流程而发挥不出最强的力量;中国更多的企业划好了一条道路让设计师沿着已经有的路子进行产品设计,约束了设计师的主动性,而国际性的大公司在中国相对数量不多,对产品设计提出更高要求的公司也不多见。面对设计公司的实际情况,大家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这一点制约着设计师的创新能力;设计理论和设计的现实环境脱节,工业设计教育不能与现实环境紧密联系,往往制约了设计师能力的提高,阻碍了设计的发展。

2.2优势之处。科技水平也是不断的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从一个大屯子发展成一个拥有自己资本和拥有自尊的和经济不断提升的国家,而且在工业设计里面可以运用中国的古典哲学与原理来给我们工业设计师一个设计思路的结合点,在这种前景看来,我觉得中国的工业设计很快就要来临;科技与设计结合到一起还是问题,我们设计的航天器,汽车,飞机,船都是需要美观和技术的结合的,而且另一方面也体现人类的智慧在里面,重要的用途我们也可以通过设计和科技的联合来实现的,所以在科学技术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结合工业设计共同发展。

2.3后发优势。由于起步较晚,中国制造企业现在在核心技术和专利方面始终落后与国外竞争对手,甚至被迫要交纳高昂的专利费用,这使中国企业面临愈来愈大的竞争压力。但有关人士指出,工业设计有可能提升企业竞争力,成为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着陆点。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六

坚持把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作为当前一次重大历史机遇来抓,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农业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农业现代化的决定性力量,加强组织、狠抓落实至关重要。今年,根据中央和省委相关精神,镇江市及时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应切实负起责任,把文件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田间地头,把每一项工作量化为指标、细化到项目、实化到岗位。加大考核督查力度,实行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民增收辖市(区)长负责制,将其列入年度考核与任期目标考核内容,作为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

二、转化成果,整合建立科技支农载体。

按照“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的要求,整合驻镇高校和科研院所优势资源,加快农技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和科技服务站等载体建设。加快组建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围绕全市主导、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中的科技需求问题,选准在种业创新、农机装备、丘陵农业开发、高效生态种养业、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1~2个重点课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集中资金,进行联合攻关,打好攻坚战和整体战,形成在一定行业和领域打得响的`关键技术。加强与国内外合作交流,积极引进、消化和利用农业发展最前沿信息和技术,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建立和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就农业科技发展进行专题研究,开展联合办公。农业科技创新关键在于应用。要重点加快中国农科院镇江成果转化基地建设,以及农村“科技服务超市”建设,在成果转化上求突破,促其形成现实生产力。切实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在全市农业园区实行科技与产业对接,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对农业的贡献率。

三、细化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为农服务。

以“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为抓手,在加快农村“五有”公益中心建设的同时,及早制定有关政策,积极鼓励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到园区服务、创业,真正解决为农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一是调动农业科技工作者积极性,最大限度地组织和发动一批农业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深入生产一线,手把手、面对面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技术问题,及时为农民提供农产品市场信息。二是鼓励科技人员带头创业、带头示范、带头致富。三是广泛开展科技特派员活动,宣传党的科技政策,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努力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成果留在农民家”。四是有效集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资源,提高“持证农民”比重,培养出一批活跃在农产品生产与销售之间的“农民经纪人”。依靠合作社、专业户等建好科技示范基地,以推广主导品种和实施主体培训,培育一批草莓种殖能手、水产养殖大王等新型农民,成为农民问得到、留得住的“乡土专家”。

四、孵化带动,不断放大园区富农作用。

农业科技园(包括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是重要的载体。必须做大做强农业园区,不断增强对农业资源的消化能力、市场竞争能力和对基地农民的带动能力。

首先,搞好规划做特园区。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农业主导产业,认真抓好规划建设。

其次,创新模式做活园区。以市场为主导,多部门联合,企业化运作,大力推行“园区+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坚持利益共享,把农户吸引过来、带动起来,真正让农民增收与园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第三,重点培植做大园区。各地要按照产业发展方向,确定扶持重点,集中技术、资金、项目等生产要素,连续不断支持,力争经过多年的努力使园区做大做强,辐射带动功能更大。与此同时,还要在农业园区自主品牌、现代物流、精深加工等方面下功夫,推动产加销相互配合,提高附加值,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增强园区联农富民带动作用。

五、强化队伍,全面形成科技助农网络。

一要进一步严把农技人员素质关。通过考试考核,对确实不能胜任农技推广服务的人员,尽快予以调整;对具备一定基础,但专业知识、技能有所欠缺的人员,加快专门培训,使其尽快胜任工作。不断开展农技人员继续教育,更新知识,提升技能。对农技人员岗位的缺额,扩大选聘范围,注重把大学生村官选聘和村农技员选配结合起来。二要进一步落实农技人员相关待遇,消除农技人员的后顾之忧。三要进一步深化农技人员管理考核。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对绩效优秀的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对表现不够好或经过培训仍不能胜任工作的农技人员要进行批评、直至调离或辞退,切实做到奖罚分明。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七

化学学科的形成源于化学实验,实验是化学学科体系的本质所在。通过不断地进行化学实验实践,研究者不断探索和拓展化学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研究能力和思维能力。因此,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极其关键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如今的化学教学中,尤其是在中学教学阶段,实验教学能够帮助初涉化学领域的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锻炼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对化学实验设计与教学进行创新探讨与研究具有重要的教学意义。

一中学阶段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

经过对传统的化学实验课堂教学的观察和研究,发现传统的教学方式仍然在课堂上占据主导地位,主要依赖于教师对实验的亲自操作和讲述,学生只是通过教师的化学实验操作明白了某个规律,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地发挥自主思考能力,成为知识的灌输对象。最终化学实验教学变成与化学教学捆绑在一起的呆板的教学活动。为了更加准确地掌握高中阶段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以及了解学生主动进行化学实验探究的情况,张英波老师曾经对某一学校的高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随机挑选高二年级不同老师任教的、不同层次的9个班共400名学生参与问卷调查,使调查具有一定的客观性和代表性,随后对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统计与处理。调查发现,在实验兴趣方面,大部分学生停留在感知兴趣和操作兴趣的表面层次,在遭遇实验失败或遇到异常现象时,学生表现为探究兴趣不会持久,在改进装置并使之微型化方面创造兴趣明显不足。随后,分别对化学成绩不同层次的学生以及不同性别的学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差异进行检验,发现不同化学成绩和性别的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并没有显著差异。目前来看,不论是成绩较好还是成绩较差,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对化学实验创新的认知在兴趣感知、主动思考、动手实施三个层面均存在不足。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八

我的设计始终贯穿有趣、有效,我认为一节成功的课至少要做到这两点。下面我点评本节课的三大特色:一是充分利用教学媒体,为学生认识大气压强的存在和应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在给学生视觉体验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愿望。二是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通过课前热身、课堂检测、探究实验、学生小组讨论、计算等形式让学生真正动起来,使学生主动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三是大胆对教材进行调整和取舍,并有所测重,同时有的放矢,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教学,目的性很强,确保教学有效、流畅。

而其亮点也有四:一是课题引入较新,二是拔河比赛将学生情绪推向高潮,三是探究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案,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先由各小组形成方案,交流后针对实际问题予以解决,突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受力分析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有助于突破重难点。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十九

详细介绍:

(一)教学目的。

1.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3.牢记标准大气压的值。

4.知道气压计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大气压随高度而变及标准大气压的值。

(三)教学难点气压计的原理。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证明大气层中存在大气压强的著名实验是______。

2.将针管伸进药液里,活塞向后拔出的过程中药液吸入针管内_________的作用。

3.托里拆利实验是测量_______。做实验时大气压强的值等于760毫米高汞柱的压强,由于实验时管内透进少许空气,则水银柱的高度760毫米(填大于、等于、小于)。改用水做实验。水柱高度是水银柱高度的_______倍。

4.上节课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毫米。如果换用横截面积大一倍的玻璃管做实验,水银柱的高度是_______毫米。

5.上节课测大气压的值时,实验改用0.5米长的玻璃管是否可以?为什么?(学生答完后教师做重点的订正)。

二、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大气压强是变化的。影响大气压强的因素很多,今天我们先介绍大气压随高度而变。

1、学生看书。请大家看书第132页的图。图中标出了在不同高度的大气压的值,注意高度读作海拔×××千米,大气压是××××千帕。

2.学生回答。从表中所列数据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例如,从海拔1千米升高到2千米,气压减小了10千帕,而高度从海拔7千米到8千米,气压只减小了5千帕。

3.实验。那么,为什么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呢?原因是越高,空气越稀薄,空气的密度也越小。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实验说明这一点。

一个烧瓶,用塞子塞住瓶口,在塞子穿入一根玻璃管,管的一端跟一个橡皮管相连。将烧瓶倒过来,把橡皮管的开口插入水中(操作),我们未看到什么现象。现在用抽气机把瓶内空气抽出一部分,此时瓶内空气变得稀薄了,密度变小,用夹子夹住皮管,还像刚才一样伸入水中,打开夹子,管内水面上升进入烧瓶里。此实验中水面上升的原因是瓶内抽出部分空气后,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可见,空气越稀薄,密度越小,则气压越小。

4.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可测出不同高度的气压值,列成表,那么只要测出某一高度的气压值,通过查表即可知道该位置的高度值。

同一地点,大气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大气压还随时间而变。一天当中,通常上午九至十时气压最大,下午三至四时气压最小。一年四季的气压值也不同。大陆上冬季气压最大,夏季气压较小。海洋和大陆相反,夏季气压大,冬季气压小。

由于气压大小跟天气的关系极为密切,所以气压值对天气预报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请大家看书第125页的图。这个图是气象中心绘制的天气图的等压线。将气压相同的地点连成线就是等压线。在1982年9月25日上午八时北京地面天气图的等压线就是这样绘制的。x疆北部和内蒙古西部一条等压线是1040百帕,它的周围分别是1035、1030、1025百帕等。由此可知该地区是个高压区,它的东方气压依次减小,空气就会由高气压向低气压区移动,可能有西风或西北风形成。往往气压的差越大,风力也越大。西北风是从西伯利亚吹来,北京地区的气温可能较低,没有雨。当然,影响天气的因素也是很多的,气压大小只是一个因素。

四、气压计。

正因为大气压是变化的,而且气压对天气预报等工作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所以需要测定大气压的值。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1.水银气压计。根据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制成水银气压计。从理论上讲,只要在玻璃管旁立一个刻度尺即可。使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准管外的水银面,只要读出水银柱的高,就可以直接得到大气压相当于多少毫米水银柱的压强。水银气压计测量结果准确,但是不便于携带,所以它适合放在室内。

2.无液气压计。(配合挂图)。无液气压计也叫金属盒气压计。顾名思义,这种气压计中没有水银或其它液体。这是抽成真空的金属盒,盒的表面是波纹状的。大气压变化时,盒的厚度发生变化,通过固定在盒表面的连杆等传动机构带指动针发生转动,由指针所指的刻度也读出大气压的值。根据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的变化规律,在无液气压计的刻度盘上刻上某一气压值的相应的高度值,这就是航空用的高度计。

五、标准大气压。

由于大气压是变化的,通常把等于760毫米水银柱的大气压叫标准大气压。标准大气压等于1.01325×105帕斯卡,习惯上记作1.01×105帕。

六、练习和作业。

1.在某地区同时有甲、乙、丙三架飞机飞行,三个飞机上的气压计读数分别是560、500、600毫米汞柱,飞行高度最大的是______飞机,高度最小的是______飞机。

2.p139,4、5。

大气压强的教案(汇总20篇)篇二十

1.知道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知道测大气压强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计和金属盒气压计;知道什么是标准大气压。

3.理解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并能用液体的沸点跟气压的关系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二)教具。

演示用:本章后的“小实验”自制的水气压计、金属盒气压计挂图和模型、水银气压计挂图、温度计、烧瓶、两用打气筒(或大号注射器)、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备有开水的保温瓶和小黑板。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提问: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地面附近的空气密度跟高空的空气密度有什么不同?

3.口答上节课布置的思考题。

以上问题,学生回答后由教师纠正补充。

二、新课引入。

2.讲述:根据同学们刚才回答的问题,大气压强是因为空气受重力作用,又有流动性对浸在大气里的物体有压强。但是,地面附近空气稠密、密度大,越到高空,空气越稀薄,密度减小,那么地面附近和高空的大气压强有什么变化呢?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本课将研究这些问题(教师板书课题)。

三、进行新课。

相关范文推荐

    财务年工作计划(优秀21篇)

    2018年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日常财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管理、推动规范管理和加强财务知识学习教育。下面是工作计划网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财务主管2018年度工作计划,

    叶高中抒情(精选22篇)

    优秀作文是通过精确的描述和细致的观察描绘出真实的情感和情景,并通过深度思考展现出作者的独特见解。下面是一些在写作比赛中获得优秀成绩的作文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

    试用员工期满转正申请书(热门13篇)

    更多申请书是你与未来学府之间的纽带,不要错过这个向梦想迈进的机会。范文中的思路和表达方式可以启发我们的写作,提升我们的申请书水平。来公司实习也有一段时间了,在这

    退了社团申请书(优秀21篇)

    申请书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需要了解如何写出一份出色的申请书。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的更多申请书范文,相信会给你带来一些写作上的思考。

    成长的足迹六年级(专业22篇)

    优秀作文在用词准确、句式灵活、篇章结构合理的同时,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阅读优秀的作文,可以培养自己的写作感觉,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猛地,我的心头

    商品损失报告l(热门15篇)

    报告是以一定的方式和格式记录并提供有关某个主题、事件或情况的信息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分析问题,我想我们需要看一下报告范文了吧。报告的撰写过

    我是小雨点小学(优秀16篇)

    优秀作文应该具备精准的用词和准确的语法,使得文章表达力强,没有模糊或错误的地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借鉴和启示。

    学生学习团章心得(专业13篇)

    学习心得是对自己学习过程的总结,它不仅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成长,也可以为他人提供借鉴和参考。阅读学习心得范文时,可以发现一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从中总结自己的写作

    看电影小学一年级(精选20篇)

    作文是一种思维的输出和创作的过程,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以及周围的世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的典型范例,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今天,是个春光明媚

    空姐乘务培训心得(优秀17篇)

    培训心得是自我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不断提高自己。接下来是一些同学们撰写的培训心得,他们在这次培训中的感悟和收获是非常宝贵的。乘务员是在公共交通工具